请问一个关于一级建造师社保问题的问题

关于社保的问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社保的问题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社保包括哪些_社会保险包括哪些_社会保障包括哪些-金投保险网-金投网
金投保险网(gold.org)为您提供社保包括哪些、社会保险包括哪些、社会保障包括哪些、社保保哪些、社保包括哪些险种、社保包括哪些内容、及社保包括哪些特征等社保包括哪些的相关内容。
社保包括哪些内容?主要包含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
如果你是个灵活就业者,社保全额由个人负担的话,那你只需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女50周岁)就可以享受每个固定的退休金待遇。
医疗保险,从你缴纳之日起,如果因病住院治疗,个人只负担医疗费的...
社保保哪些?社保主要包括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
养老:交够15年及其以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
医疗:发生住院可以报销一大笔费用;
生育:生小孩前只要是连续交费12个月及其以上可以享受报销一部分费用;工伤:在上班期间发生工伤事故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报销;
失业:单位与...
金投保险为您介绍社保包括哪些险种。
单位上买的社保包括五险一金:
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1%,自己缴纳8%;
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9%,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
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自己缴纳1%;
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自己不缴;
社保包括哪些内容
社会保险 (Social Insurance) 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是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 社保基金是...
社保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从日起开始实施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中规定:保险公司将产品定名为重大疾病保险,且保险期间主要为成年人(十八周岁以上)阶段的,该产品保障的疾病范围应当包括本规范内的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重大器官移植...
社保医保包括哪些特点
医保指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划入个人...
社保五金包括哪些: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必须根据各种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并按照给付标准事先估计的给付支出总额,求出被保险人所负担的一定比率,作为厘定保险费率的标准。而且,与商业保险不同...
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保五险包括哪些特征呢?
社会保险的五大特征:   
1.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保险的标的是劳动者的人身;   
2.社会保险的主体是特定的...
社会保险包括哪些
社会保险 (Social Insurance) 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
如果市民发现医保定点药店违规行为及其他违反社会保...
人社部正在对退休及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问题进行深入...
自日起,我市城乡居民医保并轨,农牧民和...
从日起,对市直462家参保单位工伤保险基金...
社保卡包括哪些功能
社会保障卡卡面和卡内均记载持卡人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等基本信息,卡内标识了持卡人的个人状态(就业、失业、退休等),可以记录持卡人社会保险...
社保包括哪些保险财务制度
随收即付制
随收即付制度是指当期所收保险费用于当期的给付,使保险财务收支保持大体平衡的一种财务制度。除养老保险项目外,一般社会保障项目...
社保包括哪几项保费分担方式  
社会保险费的分担主体是国家、企业和个人。这三个主体的不同组合就产生了许多费用的分担方式,即使同一国家,在不同的社会保险项目中可能...
02-12 17:47
02-11 15:00
02-11 14:23
02-10 14:32
02-10 14:05
02-08 14:15
02-08 13:42
02-07 14:27
02-07 13:24
02-02 14:42
01-27 16:51
01-27 16:38
01-26 13:49
01-23 13:43
01-23 13:08
01-22 15:30
01-22 14:58
01-17 14:52
01-17 14:42
01-16 15:15
版权所有 (C) 中国黄金投资网 gold.org 浙ICP备号为方便用户快速收藏本站,请牢记本站易记网址:<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本站所有广告均由第三方提供!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 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国家实行社保多年,社保所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惠泽了全国的参保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保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笔者作为参保对象中的一员,结合多年所见所闻将其问题归纳如下。如有不妥之处望读者海涵,因本人并非专业的社保工作人员。
&&& 第一,异地结转很麻烦。全国来说,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人占据了社保中的很大一部分席位,这部分人通常一年半载就会换地方,换一个地方就要重新开一个社保账户,几年下来有的人在不同的地方累计开了三四个账户,而这些账户的调转很麻烦。首先路途遥远,有的人在广州打工,而老家是陕西的,他可能还在杭州或者上海参保过,一句社保调转的话讲起来很简单,但是作为一个农民工,而且有的是年纪大了或者身体生病才回家乡的,他们需要奔波多少天才能把这些地方跑下来?差旅费要多少?身体素质是否受得了?一个很简单的事,只要相关部门按照身份证号,直接对号入座就可以,在哪个地方交费都可以,每个地方都是“缴费入口”,身份证号只有一个。
&&& 第二,部分地区把在当地参保作为人事人才评价的条件。例如无锡地区就要求申报职称必须要有当地的社保证明,社保本来是一个自愿自由的东西,到头来变成了一种变相的强制条件,一个和专业技术水平本不相干的东西硬是拿来作为条件,也难怪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参加职称评审,不单单是嫌麻烦,更重要的是职称的意义不同了,其水分掺杂太多。反过来说,把交社保作为申报职称的条件,但是有了职称也没有加工资待遇的权限啊,因为现在已经取消了高级职称的退休工资相关待遇。在其它方面强制交社保的还很多,比如交工伤保险必须要有社保,交医疗保险也要有社保。这些看起来简单,其实都或多或少的限制了公民的参保权利。既然是一项好的政策,对老百姓有利,为何要来强制缴纳呢?
&&& 第三,缴费标准不断攀升对小微企业造成了极大的生存困难。如今细心的人们可以对比近几年来的缴费标准,可以发现简直是一路直上。另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出口受到严重制约,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困境,朝不保夕,维持生存。相关部门号召经济转型研发高新技术产品,我不禁要问,高新技术产品是每个企业都有实力去研发的吗?国家每年的项目课题资金有几个中小企业能拿到?有了“高新产品”,由相关部门控制的采购项目,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何时轮到民营中小企业?这些项目课题大多数都给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了。不要看现在好像社会就业似乎很稳定,但是如果继续出口受阻,倒闭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社会就自然不会如此稳定了。大家可以查查现在全国的中小微企业是多少,他们的用工人数是多少。社保、工伤保险是为企业服务的,不能老是站在企业的对立面,甚至强制企业执行。难道这项“惠民”就得靠强制执行?缴费率适当调整,困难时期不能教条主义“只能升不能降”,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既然国家处处讲扶持小微企业,那就来点实惠的,给小微企业3-5年时间,让他们能够单独缴纳工伤保险,按最低标准缴纳社保等等,完全是可以的。
&&& 第四,社保和新农保存在着冲突。很多地区有社保账户就无法投新农保,有些人过去参加过社保,那个时候可能经济条件比较好,但是后来稍微差了,家庭预算少了,想改投农保了,但是有社保账户不能投农保。就这样把你卡死在那里。上不得上,下不得下的。
&&& 笔者叙述这么多无非是想更好的改进当前的社保制度,让它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运行下去。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5-01-06 13:12
精致花园&&精心打造
发表于:15-01-09 08:32
&&[第2版 01-09 08:32]
发表于:15-01-09 07:37
中国社保缴费率是邻国4.6倍
  我国社保缴费费率是东亚邻国的4.6倍
  职工缴的社保费能少点吗?
  新年伊始,天津、重庆、福建、江西等地纷纷上浮社保缴费基数标准,与2014年相比,用人单位和职工需要缴纳的社保费用均有所上涨。
  为何缴费费率偏高,缴费基数还在涨?涨了之后负担是不是更重?“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
  □据新华社1月7日电?   [背景]
  社保缴费上涨已成全国趋势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公布,2015年天津用人单位和职工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基数的最低和最高标准分别为2812元和14058元。按此测算,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上调282元,上限则上调了1278元,涨幅分别为11%和10%。这意味着,即便月工资不到2000元,企业和员工也得按照2812元的缴费基数下限缴纳社保。
  记者梳理发现,除天津以外,福建、江西等地也上调了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和上限。广西、湖北等地社保部门介绍,近年来社保缴费基数年年都会上浮,一般会根据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确定。
  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统称“五险”。按照《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等相关法规,社保缴费以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0%至300%为缴纳基数。
  相关专家表示,这就意味着社会平均工资增加,缴费基数也会随之上浮,上涨是普遍现象。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为1869元,2014年已提高到2317元;浙江的缴费基数下限也从2012年的1908元提高到了2014年的2230元。
  财政部发布的历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也呈连年上涨态势。
  [疑问]
  40%的社保缴费费率是否偏高?
  我国目前“五险”的缴费比例,企业为29.8%,个人为11%左右,合计超过个人工资的40%。
  “社保支出占员工支出比例过高,让企业交不起,员工不愿交,有些干脆就不交了。”武汉市餐饮协会会长、小蓝鲸集团董事长刘国梁说,武汉市餐饮行业集体协商的普通职工工资为每月1500元,目前每个员工缴费800多元,超过员工工资的一半。
  广西柳州一家中介公司总经理洪先生说,当地目前社保最低缴费基数是2131.9元,高于本企业员工平均工资。?   根据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的测算,中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我国的社保缴费率在全球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约为“金砖四国”其他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是东亚邻国的4.6倍。
  以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合理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说,根据相关法规,社保缴费基数根据社会平均工资来确定缴费基数,“我国社会平均工资每年都在以较快速度增长,因此缴费基数增长是很自然的。”
  对于“较快增长的平均工资”,不少人觉得没有实际感受。那么用来确定缴费基数的社会平均工资是否反映劳动者真实的收入水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乔健说,原来社会平均工资主要是以城镇职工作为对象来统计,但是现在的职工主体已经成为农民工。“这样就造成很多人达不到社会平均工资,感觉自己被平均了。社会平均工资本身就是虚高,因为它跟很多东西挂钩。”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1474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2706元。私营企业、非私营企业间职工收入差距较大,行业之间职工收入差异同样不小。?
  广西社保部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已经连续10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退休人员年年在增加,社保支出每年也在增加,“地方也处在尴尬的境地,费率不能降、也不敢降。”
  [探讨]
  想要降低社保费率
  钱从哪里来?
  受访专家表示,社保缴费基数连年上涨的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国社保制度建立较晚,部分人没有缴费或缴费积累不足,但仍可享受社保待遇,使得我国社保基金给付增长大于缴费增长。目前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渠道主要是协议存款、购买国债等稳妥的渠道,其他投资渠道相对狭窄,收支矛盾持续扩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其关键是钱从哪里来。
  ――加大财政补贴加强资金管理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说,我国社保实行的“随收即付”制,是指当期所收保险费用于当期的给付,如果当期给退休人员支付多而收入少,就难以保证收支平衡。
  有关专家指出,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理应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提高国企分红、加大财政补贴等方式还清旧账;更要加强养老金投资管理,争取“让钱生钱”。数据显示,目前社会保障支出占我国财政支出12%,远低于西方国家30%至50%的比例。
  ――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并轨
  养老保险缴费在“五险”中占比最高,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0%和8%。我国日前已决定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这意味着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将告别“免缴费”时代。张车伟认为,这将有利于当期收支平衡。
  统计显示,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替代率超过80%,个别甚至达到100%。而目前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则在50%以下。如何解决养老金替代率均衡问题,将是“并轨”是否能够稳步推进的关键。
  ――提高劳动者缴费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当前“弃保”现象仍有不少,一些劳动者对社保的未来缺乏足够信心,认为与其“白交钱”,还不如拿现钱实惠。
  当前各级反映较多的社保支付比例过重,集中体现在企业成本增加,竞争力削弱;劳动者认为现有缴费水平高、待遇保障低,缴社保“不划算”。因此,如何在降低社保缴费的同时保障劳动者的收益,是提高劳动者缴费积极性的关键。
发表于:15-01-19 15:21
回复 第1楼 的 @hzsan:希望大家能清醒认识到国家为谁办事。
发表于:15-01-25 08:35
手机腾讯网财经
统账,欠账,混账翻翻养老金20年旧账
从统账结合制度的确立,到个人账户的去留,中国不止一次站在养老金制度抉择的十字路口。
中国特色的“统账结合”养老制度名词解释:
DB:现收现付制。由德国在120年前创立,即政府向企业和职工征缴养老保险金,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它是待遇确定型制度,即参保人缴费时已确定未来自己的养老金水平。好处是运行成本低,弱点是应对老龄化时缺乏弹性。
DC:个人账户制,又称基金积累制。为克服DB制的弊端,由世界银行的一些专家设计,并于1980年代在智利等拉美国家付诸实践。国家给每个参保人建立个人账户,实账积累自己的养老金,退休后多缴多得。同时委托专业机构管理,到资本市场上投资增值。它是缴费确定型制度,即参保人的养老金水平取决于自己的缴费积累和投资损益。好处是更显公平、更具激励性、资金效率更高,弊端是运行成本高、共济性差、资金投资有风险。
NDC:个人名义账户制。介乎上述两者之间,在融资方式上它是现收现付制,在计发方法上,它又是缴费确定型。NDC的个人账户中没有实际资金,而是对个人缴费进行记账,结合工资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等因素,作为将来养老金的计发标准,同时不可继承。是1998年诞生的一种历史最短的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有瑞典等欧亚7国实行。
这不是中国第一次站在养老金制度抉择的十字路口。
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养老金制度作为国企改革的配套,进入顶层设计。
当时全世界有两种基础养老金制度,一种是有120年历史的现收现付制(DB制),笼统来说就是“向现在在工作的人收钱,养现在的老人”;一种是为了克服前者弊端、由世界银行专家设计的个人账户制(DC制),并于1980年代在智利等拉美国家付诸实践,简单说就是“每个人自己存钱养自己”。
两种制度各有利弊,DB制的好处是运行成本低,弱点是当老龄化社会老人越来越多时会出现麻烦。DC制看上去更公平、更具激励性,但缺乏共济性,也不能避免受托管理个人账户的专业机构投资失误的风险。智利政府后来不得不建立新的统筹基金,保障低收入人群的老年生活。
在1990年代初的中国,个人账户也是有争议的新生事物。当时负责改革顶层设计的国家体改委受世界银行的影响,主张应该搞个人账户。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劳动部(人社部的前身)则与主张DB制的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接触较多,反对个人账户。为此,时任劳动部长李伯勇数次在会上“顶撞”时任副总理朱?F基。
最后中央决定在社会统筹的基础上引入个人账户,1995年将“统账结合”制度写入了中央文件。
随后,在个人账户与统筹缴费的比例上,两大部委又产生分歧。
体改委认为应该搞占工资总额16%的大个人账户;劳动部则主张“大统筹、小账户”,理由是大个人账户制极易形成个人账户空账,造成巨大的制度风险。据时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建伦回忆,当时体改委和劳动部争论得非常厉害,“拍桌子、瞪眼睛地争”。
部委间相持不下,中央也拿不定主意,于是让各省去搞试点,自行决定个人账户大小。
最早建立个人账户的城市是深圳特区。据《中国社会保障》杂志记载,1992年时任深圳市劳动局局长张文超带队赴新加坡考察,学习引进了新加坡的公积金个人账户制(新加坡的个人账户并非只是养老金账户,而是集各种社保功能于一体)。深圳当时的设计是统筹基金占比5%,个人账户占比16%(个人和企业各缴8%)。
上海后来复制了深圳方案。但采用小个人账户的地方也不少,比如北京。有的地方,个人账户更是小到4%。
到1996年时,中央发现势头不妙,各地因职工工作调动引发的养老金缴费和计发争议不断。“当时到了什么程度,湖北省和武汉市的账户大小都不同,省属企业和市属企业之间的职工流动都出问题。”时任体改委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司司长宋晓梧回忆说。
于是国务院决定紧急统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经过激烈争论,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文),将个人账户统一为缴费工资的11%(个人8%,企业3%),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部分可继承。社会统筹部分企业交20%。文件还统一了养老金计发办法。
宋晓梧参与起草了统账结合的方案,他还记得当时的争论之激烈。他个人本不同意在基本养老里搞个人账户,认为中国的储蓄率已经很高,从金融的角度没必要搞。“有一次会上,有领导批评我说,宋教授,你现在不是教授了,是行政官员,你现在的任务是贯彻中央已经确定的方针政策,而不是发表个人学术观点。”在调任体改委之前,宋是劳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至此,中国首创的统账结合制度在现实中落地,但麻烦才刚刚开始。
取消还是做实个人账户
在两种方向不同的制度之间过渡,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做实个人账户。凡是从DB制转向DC制的国家,都面临这一难题,中国也不例外。
因为以前老职工并没有为个人账户缴费,这部分账户是空账。到1999年底,全国空账额累计达到1914亿元。宋晓梧是最早测算中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数额的人之一,2001年时他的课题组测算出如果财政不拿钱补贴,十年之内个人账户空账将达到1万亿元以上。
要做实这些个人账户,需要一笔巨大的资产。个人账户制样板国家智利是通过发行长达50年的特别国债,一次性做实了个人账户。据宋晓梧介绍,智利为偿还这笔债务还变卖了大量铜矿等国有资产。
现任央行行长周小川等人在1993年提出,将一部分国有资产看作是由过去的养老基金和医疗基金的积累所形成的,划拨出来由国有持股机构进行委托经营。这一方案在逻辑上顺理成章,因为原来DB制下的老职工没有建立个人账户,他们的这部分养老金被投资变成了国有资产。现在国家决定改制搞个人账户,理应变现国有资产弥补老职工的个人账户,而不是由新一代职工的个人账户去承担改革的成本。
但在1990年代这一方案因财政紧张、国企困难等理由被否定,代之以提高企业缴费率。彼时官员的整体认识水平,也无法与今日相比。一位知情人士回忆,当时有领导在开会时说,我们有什么欠账问题?没有。
2000年9月,中央财政拨款200亿元,并划拨部分彩票公益金,成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据参与该基金方案起草的宋晓梧介绍,这笔钱原定也是用于逐步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做实之后由社保基金理事会继续运作个人账户。但后来这笔基金变成了财政储备基金。
在中国经济刚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的2003年,劳动部曾做过测算,若在2005年对全国企业职工个人账户按5%做实,共需要464亿元,其中若对中西部21省补助50%,东部7省补助25%,中央财政共需出资167亿元。这笔钱约占2005年财政支出的不到1%。当然,该方案并未实施。
国企脱困后,又有学者如政法大学教授胡继晔等多次论述划拨国有资产做实个人账户,但一直都没有实现。“转轨成本本来应该由国家承担,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来弥补缺口的责任也不清,只能是继续寅吃卯粮。”胡继晔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由于没有做实个人账户,我国统账结合制度一开始就实行了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基金混在一起的混账管理,实际上个人账户也被混用,实际就是回到了DB制。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副局长鲍淡如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统筹账户挪用个人账户“手续都不用办”,债权债务的会计处理更谈不上,“统账结合变成了统账混合”。
到1990年代末,关于要不要取消徒有其名的个人账户制,争议重现。
2000年,国务院成立专门调研组,研究个人账户的取舍问题。结论是,取消个人账户会降低政府信用,即便取消它也解决不了养老金缺口,反而引发新的矛盾。因此,改革的方向不是取消而是做实个人账户。
再后来,因个人账户难以做实,新的方式――NDC开始进入议事范畴。
据一名与会者回忆,200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钓鱼台搞名义账户的研讨会,邀请劳动部副部长出席,结果一听会议内容,劳动部参会人员差点提前退出会场以示抗议。原因是劳动部当年反对搞个人账户,被中央否决,好不容易把个人账户系统建立起来,突然又提出不做实个人账户了。“当时他们抗议说,制度不是儿戏。当初摇旗呐喊的是你们,现在要取消的也是你们,当我们做具体工作的人容易啊。”该人士说。
东三省试点失败
2001年,一场做实个人账户的“辽沈战役”在老工业基地辽宁启动,随后吉林和黑龙江也加入试点。
选择东三省试点,是因为这里的养老金缺口问题最早爆发。据原辽宁省副省长兼财政厅长刘克崮对《中国社会保障》回忆,1999年辽宁一个矿区的领导被退休职工围困要求兑现养老金,政府最后出动了武警部队才把他们解救出来。
至2001年6月,辽宁省个人账户空账达到200亿元。《中国社会保障》编辑部主任刘洪清介绍,时任劳动部副部长王建伦陪朱U基去东北考察,朱U基下到离退休下岗职工居住的窝棚内,看到其拮据的生活禁不住流下眼泪,深感作为国企改革配套的社保体系建设不力。
辽宁试点的具体办法是缩小个人账户规模至8%,做实的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分账管理。资金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助75%,地方财政补助25%。
2001年,中央财政为试点对辽宁的新增补贴额为7.2亿元,2002年增加到14.4亿元,此后一直保持不变。数据显示,至2010年,中央财政因做实个人账户对东三省增加补助101.2亿元,地方财政增加补助47.9亿元。
东三省试点时,关于做实个人账户的路径问题,财政部与劳动部又产生了分歧。劳动部认为,是社会统筹部分的历史欠账导致了个人账户的挪用和空账,应该先补社会统筹的历史欠账,即“老人”的养老金缺口和“中人”的过渡养老金。而财政部认为,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应该直接补进“中人”的个人账户。
后来中央的补贴主要进了“中人”的个人账户,地方财政则补了一部分社会统筹的历史欠账。但后来发现,统筹部分的历史欠账缺口未补,使得已做实的个人账户又不得不被挪用。
东三省试点一度看到曙光。辽宁做实的个人账户从13亿元起步,到2008年达到了430亿元。
但随后老龄化来临,压力不断加大,2013年东三省参保职工抚养比分别达到1.53、1.34和1.07,也就是说,接近一个年轻人养一个退休老人。
另一方面养老金发放水平连年提高,从10年前的人均约七百元上调到约2000元,把财政转移支付的增幅远远甩在后面。
到2010年,辽宁地方财政已经兜不住,国务院迫不得已,特批辽宁向已经做实的个人账户“借支”。至今累计已借支700多亿元。随后黑龙江和吉林等省也开始挪用个人账户,由此,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事实上宣告失败。
原大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总经理陈仰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初就不应该把辽宁试点叫“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因为养老金缺口
根源在于历史债务的政府责任不清,把做实个人账户作为重点掩盖了这一问题,而让财政感觉“你们现在的钱是我给的”,逐渐失去动力。
到2013年,全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已经从2007年的1.1万亿元扩大到了3.1万亿元,而做实个人账户规模仅为4154亿元。
“我们认为,做实个人账户的黄金期已经过去,当时在1997年如果抓住时机的话,17年可能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了,现在时机已经过去了。”日,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唐霁松在社科院报告发布会上说。
宋晓梧也认为,在储蓄率高企、经济增速放缓的现阶段,做实个人账户的窗口期“可能真错过了”。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者并不少,在他们看来,如果早年做实了个人账户,过去17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或许可以为这笔基金提供丰厚的回报,一举解决中国的养老金难题。
但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幸亏当年没有做实个人账户,“那我们将遇到一场灾难,做实的资产都变成了沉没成本,是巨大的福利浪费和损失”。他说,“中国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增长太快,养老金投资体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资本市场也不成熟,投资效率追不上工资增速。”
他的观点也不无支持。据2003年底劳动部向国务院呈报的“辽宁省试点情况调研报告”,年,企业职工工资年均实际增长率高达9.2%,而年辽宁省做实的76.2亿元个人账户基金的当年收益率仅为2.5%,原因是投资渠道局限于认购国债、银行协议存款和定期存款等,而“资本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风险较大,基金进入的条件尚不成熟”。
但如果养老金真正实现了基金积累,倒逼投资体制的完善也未可知。“个人账户没有享受到十几年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是因为账户是空的,空账户自然没有市场化。”鲍淡如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名词解释:
DB:现收现付制。由德国在120年前创立,即政府向企业和职工征缴养老保险金,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它是待遇确定型制度,即参保人缴费时已确定未来自己的养老金水平。好处是运行成本低,弱点是应对老龄化时缺乏弹性。
DC:个人账户制,又称基金积累制。为克服DB制的弊端,由世界银行的一些专家设计,并于1980年代在智利等拉美国家付诸实践。国家给每个参保人建立个人账户,实账积累自己的养老金,退休后多缴多得。同时委托专业机构管理,到资本市场上投资增值。它是缴费确定型制度,即参保人的养老金水平取决于自己的缴费积累和投资损益。好处是更显公平、更具激励性、资金效率更高,弊端是运行成本高、共济性差、资金投资有风险。
NDC:个人名义账户制。介乎上述两者之间,在融资方式上它是现收现付制,在计发方法上,它又是缴费确定型。NDC的个人账户中没有实际资金,而是对个人缴费进行记账,结合工资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等因素,作为将来养老金的计发标准,同时不可继承。是1998年诞生的一种历史最短的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有瑞典等欧亚7国
发表于:15-01-25 21:50
谁为中国养老
中国的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北京大学的曾毅教授曾预测中国老龄人口峰值将在2025年出现,而这对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产生巨大的冲击。中国当下的社保体系是现收现支统筹安排,一旦出现人口结构倒挂,即老年退休人数超过工作人数,那么将会出现巨大的养老缺口,养老负担会进一步加剧。
目前,中国已接近三个在职职工供养一个退休员工的情况。并且由于区域不均衡,在东三省已经出现了少于两个在职职工供养一个退休员工的情况。鉴于目前的缺口越来越大,而人口结构倒挂的压力也持续增大,因此亟待解答的问题是:如何应对社保危机?谁来为中国养老?
第一种极端方案是个人自己养老。至于有人鼓吹传统的养儿防老,更多是改革计划生育会带来的结果。从社保体系调整的角度看,则是将目前的企业统筹部分直接划给个人,个人可以随时决定停止支付、接续或转移等。尽管这从个人为自己负责的角度来讲,是理想的选择。但这种方案的交易成本很高,而且从现实行政能力的角度来看,也不切实际。
第二种方案目前比较流行,即推迟退休年龄。让原本应该退休的职工为自己在工作几年,一来该职工可以继续上缴社保,二来也减少了该职工原本需要负担的年份,两厢合计,能极大缓解社保给付的压力。这一方案的问题在于造成代际之间不公平。为何要这一代人多付出,而之前的人享福?社保缺口假定在未来几代通过延迟退休而缓和,未来是否需要再调整退休年龄,这对未来的年轻人公平吗?
第三种方案是十几年前吴敬琏和林毅夫等人提出的国企利润用于养老。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而企业发展以及获得的利润却从来没有向其所有者――全体人民――有所交待,因此不妨考虑在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结合的情况下,让部分国有利润去充实养老金缺口。
后来经济学家提出了更实际的建议,将这部分还没有充实到养老金账户里的资金,变成养老金在国有企业的股份,继续支持国有企业并以股份取得相应的收益,称之为“以国有股充养老金”方案。这一方案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国有企业持续产生利润?并不是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具有盈利的前景,而大部分国企取得良好业绩多半是因为其处于政企不分的地位,从而占据垄断位置而获益。随着国有企业进一步改制,市场竞争加剧,国企不一定能持续获利。
但上述光顾着填缺口的思路容易忽略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提高养老金自身获益的效率。国务院在推动将个人账户的现收现支制度与基金制度结合起来,所以就有了社保资金入市。通过社保资金入市投资,以获利来不仅填短期缺口而且减长期压力。这一方案也是国际通行的一种方案,剩下的问题是如何进行专业的投资以获得足够的利润。
各种不同方案皆有利弊,谁为中国养老暂时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前两种方案更依靠个体,后两种方案则更依赖国家。若政策调整朝向个体,那么就应该赋予个体相应的权利;若政策调整是朝向国家,那么国家就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柚网社保代缴出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