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维尔格里姆松埃利亚松作品怎么做出来的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无相万象
摘要: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无相万象
新闻发布会:日下午2时
开幕式:日下午7时
展览日期:日&日
展览地址: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一展厅及第二展厅
上海龙美术馆荣幸地宣布,世界知名…
推荐关键字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无相万象  新闻发布会:日&&下午2时  开幕式:日&&下午7时  展览日期:日&日  展览地址: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一展厅及第二展厅  上海龙美术馆荣幸地宣布,世界知名的丹麦-冰岛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Eliasson)&的中国首次个展:&无相万象&(Nothingness&is&not&nothing&at&all)将于日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向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将集中呈现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从1990年代至今艺术生涯各个阶段的作品,包括装置、雕塑、绘画、手稿和影像等。艺术家还为本次展览空间特别创作了几件新作,其中包括大型的场域特定装置作品&&《开放的金字塔》(The&open&pyramid)(2016)。  龙美术馆联合创办人及馆长王薇女士在谈及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时说:  &埃利亚松是当今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他作品中的丰富性和巨大的张力令我非常欣赏和喜爱。当龙美术馆(西岸馆)的主体建筑还在建造的时候,他就花了很长的时间参观当时还是一片工地的美术馆。今天的这个展览就是在那时候萌芽的。他是一个有着科学家脑袋的艺术家,并且他观照自然,又极其关注日常感受,这使他有一种能让空间充满能量的魔力。埃利亚松的作品并非一个单一的平面或立体,而是一种整体的感受,他的作品在不断邀请观众进入他的艺术世界,以此来唤醒观众内在的感官。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次与埃利亚松的合作,通过邀请他的作品进入龙美术馆的空间,来唤醒这个空间的另一种全新生命,也让更多的中国观众能够在当地感受一个当代国际大师的艺术魅力。&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则说,  &我想通过艺术作品来放大龙美术馆(西岸馆)展厅空间的洞穴感。这些艺术作品将邀请观众向内观看,探讨其感官在其中将如何作用,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梦想乌托邦提供可能。真实是基于我们自身的&&是我们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和所做的一切。同时也是事物、艺术、空间和城市作用于我们的结果。艺术可以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时颠倒乾坤,有时别有洞天&&我希望为参观者带来一些这样的启示和疑问。在我看来,质疑&这是什么&是一个开放的契机,它将为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提供协商与改变的可能。&  本次展览将邀请观众深入空间探索,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互动,展出的各系列作品也以此为开启实验性研究提供了方法。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在作品的选择和陈列上精心呼应了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Atelier&Deshaus)为龙美术馆设计的充满拱形元素且朴素的清水混凝土建筑。美术馆的建筑巧妙地结合了矩形展厅与弧形天顶,埃利亚松则因此带来一系列包含基础几何原理结构的作品,包括圆形、球体、立方、以及棱锥。伞拱结构为美术馆建筑创造出许多离散的点,埃利亚松也通过精确排布的作品群组将巨大的建筑内部分割为独立的空间。  展出的大量作品都蕴含石、冰、水、或光等基本媒材。摄影与绘画系列作品则反映出埃利亚松研究色彩感知现象及探索世界的方法。光学器件、镜头、镜子和玻璃球加强了视觉感知的活力与主观性,为观众思考其在构建所见之物的参与性提供了契机。展览作品将引导观者去关注他们所栖息的空间和对其的感知,强调观者在探索及共创周遭环境和世界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本次展览还将同期出版内容丰富的中英双语出版物。
(责任编辑:刘欢)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预展时间:日 14:预展地点:杭州、北京、成都预展时间:日-22日预展地点:上海延安饭店预展时间:日-22日预展地点:吴东魁艺术馆
[] [] [] [] []
12345678910
论坛/博客热点
责任编辑:张晓君 010-埃利亚松重要作品24件_艺术长廊_艺术家_广而告之_让您家喻户晓
埃利亚松重要作品24件
发布时间: 15:10:25
不同于平静的对视式的传统观看方式,埃利亚松的作品往往需要观众进入作品内部,在感受作品的同时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这种互动对于埃利亚松作品的实现度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其作品的绝妙之处就很难发挥出来。正像埃利亚松自己所说的那样:“我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表达,同时也关乎所有人,我通过自己的作品邀请人们进入我的世界,希望借此唤起他们对自身世界的领悟。”
以下为埃利亚松创作的主要作品,共24件。
埃利亚松真正的创作早在艺术学院学习期间就已经开始了,1993年他创作了一件与彩虹有关的作品—《美丽》(Beauty),通过喷射的水雾与光线作用使观众在特定角度看到彩虹的光晕,感受不同的光色魅力。当然这件作品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成熟,技术难度相对于他以后的作品也不可同日而语,但却明确地向世人显露出埃利亚松今后艺术道路的方向。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单色房间-1997年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一立方米的光-1999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360度的房间-2002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环形彩虹-2005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Waterfalls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绿色的河流-1998年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双重落日-1999年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熔岩地面-2002年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反异势-2003年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反异势-2003年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倒影之塔-2004年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多重洞穴-2004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多重洞穴-2004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无形之屋-2005年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气象计划 The Weather Project
这件作品也常常被人视为埃利亚松近年来的标志性作品。在这件作品中,埃利亚松试图在泰特的涡轮大厅中营造出天空和太阳的壮观景象,为此他用空气加湿机把糖水制成犹如伦敦城中常见的大雾,用数百个纯黄光色的单频灯组成一个巨大的半圆光盘,并把大厅的天花板改造成了镜面。
作品最终的效果令人难忘,很多参观者或坐或躺在展览现场的地面上观望着雾气中昏黄的“太阳”,并寻找头顶镜面中自己的倒影,犹如置身梦中。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Light lab
2004年他与利兹大学色彩与化学系的科学家鲍里斯o奥伊谢尔曼(Boris Oicherman)开始进行合作名为“对色彩搭配试验的不确定性”(Your Uncertainty of Colour Matching Experiment)的计划,这个项目后来发展为年的《光线实验室》(Light lab)。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蛇形帐篷
2007年的《蛇形帐篷》(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是埃利亚松和挪威建筑师克雷蒂尔o索尔森(Kjetil Thorsen)共同设计完成的。虽然和其他大腕们以前设计的同类作品一样,只能在伦敦肯辛顿花园(Kensington Gardens)的蛇形画廊存在三四个月的时间,他们还是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去构思方案,筹备制作。他们最终敲定的方案是一个外形如陀螺的金属外壳的木结构建筑,推出之后广获好评,也被认为是目前最具观赏性的蛇形帐篷设计方案之一。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你是我的周边之景-2000年
虽然目前主要在柏林生活和工作,但埃利亚松每年还是会抽出一些时间去斯堪的纳维亚自己的家乡呆上一段时间,并进行摄影创作。他的很多摄影作品都是在那里完成的。在这些以变化中的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的作品中,埃利亚松在探讨的主题和他在其他类型的作品中所关注的问题是相一致的,自然因素、时空、感官和运动带来的变化。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你的)涡旋景象-2002年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你的)活动视界-2004年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Moon (by Ai Weiwei and Olafur Eliasson)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小太阳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Ice Watch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Riverbed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 你的彩虹全景
本篇文章不代表广而告之MMIA平台的观点。
请或参与评论
卡米耶o克洛岱尔:她摆脱了情人罗丹的影响?
达·芬奇:超凡传奇 俯瞰众生
“牛头怪”毕加索的二重身
Ruby Silvious:世上最抠门的艺术家 她专捡别人扔掉的茶包
陈承卫:把民国范儿画出淡淡的忧伤
猜的不准?请
京ICP证060160号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5号国际企业大厦B座6层 &&电 话:010-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
专长与特点:
装置、雕塑、建筑、工业设计
精选作品:
&cold wind sphere&, 2012
&compassion sphere&, 2011
&panoramic awareness pavilion&, 2013
&little sun&, 2012
eliasson and geologist minik rosing have made a visually striking contribution to the climate debate with &ice watch&
&riverbed&, 2014, installation shot&
olafur eliasson, &contact&, 2014
联系方式:http://www.olafureliasson.net/
设计邦微信公众号
扫码加入设计邦客
设计邦客是以设计行业媒体、教授、学生、设计师、材料商、渠道商为主体,倾力打造中国最大的设计师实名通讯录。
设计邦 &-&mirandamay
浏览次数:2491你知道的不知道的关于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一切丨完美开幕
我的图书馆
你知道的不知道的关于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一切丨完美开幕
你知道他“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无相万象”新闻发布会现场而不一定知道属于他的庞大的团队布展团队在龙美术馆(西岸馆)或许你知道他的河床Riverbed, 2014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Humleb?k, Denmark, 2014Photo: Iwan Baan但不知道黑曜石Your disappearing garden, 2011Photographer: Studio Olafur Eliasson,2011Cneugerriemschneider, B Tanya Bonakdar Gallery, New York 2011 Olafur Eliasson或许你知道散落的大冰块Ice Watch, 2014Place du Panthéon, Paris, 2015Photo: Martin Argyroglo但不知道一立方米的冰Still river, 2016Installationview: Long Museum, Shanghai, 2016Photo: AndersSune BergCourtesy& Vitamin Creative Space, G neugerriemschneider, BTanya Bonakdar Gallery, New York 2016 OlafurEliasson或许你知道他的望远镜Kaleidoscope, 2015The Winter Palace of Prince Eugene of Savoy, Vienna 2015Photo: Anders Sune Berg却不知道“你的万花筒”Your plural view, 2011Installationview: Long Museum, Shanghai, 2016Photo: AndersSune BergCourtesy& Vitamin Creative Space, G neugerriemschneider, BTanya Bonakdar Gallery, New York 2011 OlafurEliasson或许你知道他是艺术家不知道他也是一位建筑师The open pyramid, 2016Installationview: Long&Museum, Shanghai, 2016Photo: AndersSune BergCourtesy& Vitamin Creative Space, G neugerriemschneider, BTanya Bonakdar Gallery, New York 2016 OlafurEliasson也许你知道他是慈善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无相万象”新闻发布会现场也不一定知道他字字珠玉出版物《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相看两不厌》节选或许你知道他所呈现的展览“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无相万象”开幕式现场不知道他为筹备展览的背后故事“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无相万象”布展现场或许你知道他的从前讲座”只有艺术是永远真实的”现场但你一定不知道他的现在“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无相万象”开幕式现场如果,想知道就来发现无象万相,等你来发现他与其说,是来发现他不如说,是来发现我们自己展览日期:日——2016年6月19日展览地址: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一展厅及第二展厅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来源:一艺
浏览:3449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生于1967年)是一位丹麦/冰岛艺术家,现居于哥本哈根和柏林。1995年,埃利亚松从丹麦皇家美术学院毕业,在柏林创建了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工作室&。他在柏林的工作室共有30多名手工技师、建筑师、几何学家、艺术史专家以及其他文化工作者。他们利用光、色彩以及自然现象,如雾和波浪来研究人体运动、感知体验以及身体与大脑的互动是如何作用我们对所处环境的感知的。在2003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埃利亚松代表丹麦参展,同年,他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涡轮大厅里展出作品《天气计划》。《慢慢来》是2007年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组织的一个关于埃利亚松的总览性展览,在美国几个地方进行了巡回展出,现于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埃利亚松参与了一系列的公共空间计划,包括了2003年第五届深圳国际公共艺术展中的《花亭》,2007年在伦敦与克雷蒂尔&索尔森一同设计的《蛇形帐篷》;2008年由公共艺术基金会委任其设计的《纽约瀑布》。作为柏林艺术大学的教授,埃利亚松于2009年建造了空间实验研究院,一项隶属于该大学的公共教育研究计划。当今全球当代跨界艺术炙手可热的Olafur Eliasson也加入这个项目,而他为其设计的是一个动力学绘图仪。绘图仪被放置在一个车厢中,当彩色的球体因为地形而晃动时,它在纸面上逐渐绘制出一个旅程的地形图。Olafur Eliasson的目的是让一段个人体验性质的旅程变成一个实物,让感性得以被记录下来。整个旅程预计会绘制20幅地形图,项目结束后,这些地形图会在柏林由Olafur Eliasson组合并赋诗。Olafur Eliasson对于中国尤其是北京的观众并不陌生,2010年他与马岩松联合的&感觉即真实&展览在尤伦斯引起不小的轰动,生活在雾都的观众毫不犹豫跨进Olafur Eliasson制造的彩色水雾中体验&感觉即真实&。Olafur Eliasson被世界广泛认可是在其2003年英国泰特美术馆的&weather project&之后,他的创作手段是非常多样的:水、雾、冰雪、矿物质、光的折射和反射、镜像、几何模型、万花筒结构、针孔成像术、生物工程学、激光、霓虹及特质灯具、各类金属、玻璃、新型化工和电子产品等材料方法都是他在作品中经常用到的。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是&为体验现实而设计出来的产物&。作为一位炙手可热的当红艺术家,他的许多作品如今已成为广泛的私人和公共收藏,比如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和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他参加的展览更是不胜枚举。在伦敦泰特美术馆创造了一个太阳埃利亚松2003年于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实施的作品《气象计划》(The weather project)常常被人视为埃利亚松近年来的标志性作品。Olafur Eliasson把泰特现代美术馆的Turbine Hall 大厅变成一轮人工装置的太阳,数百根黄色的灯光组成一个半圆形然后通过天花板的镜子折射出一轮完整的太阳, 并把大厅的天花板改造成了镜面,许多观众在这壮丽的景观面前流连忘返。展览期间吸引的参观者数量累计达两百万人次。埃利亚松的创作手段是非常多样的:水、雾、冰雪、矿物质、光的折射和反射、镜像、几何模型、万花筒结构、针孔成像术、生物工程学、激光、霓虹及特质灯具、各类金属、玻璃、新型化工和电子产品等材料方法都是他在作品中经常用到的。其它作品他善于从自然现象中捕捉灵感,利用光、风、雾或水创作雕塑装置,以引起人们感官体验的共鸣。Eliasson的作品强调的时光、折射和给例的技巧,往往包含每一个观众自身的独特经验,他要用艺术来表现自然现象,并通过技术手法进行再创造,强化它的表现效果。彩虹全景,位于丹麦阿罗斯奥胡斯美术馆屋顶由于埃利亚松作品的特殊之处,常常需要研究大量的自然科学材料,有时会借鉴使用一些有机形态,诸如晶体、水流、气流、生物结构等因素都是他研究和创作的参考、灵感的来源。&观景器&(viewing machine)位于巴西 Brumadinho 的当代艺术中心及植物园 inhotim你可以看到他的作品从外形上来说大多都不是常规形态,而可能是螺线型、多棱行、蜂巢状、六角形等等,充满了强烈的设计感,制作工艺极其复杂。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和严密的实验,甚至像真正的科学研究一样。《视野之中》这件作品是埃利亚松为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大楼而创作的公共装置,43个造型简约的柱体构成了一个炫目的柱廊,镜面和黄色的玻璃板将它们包裹起来,散发出了新锐独特的光彩,充盈在了整个公共空间之中。这件作品展现出光影鲜活的动感,并为人们带来了不断更迭变幻的视角。《三角形的天空》这件作品是埃利亚松为丹麦奥尔堡市现代艺术博物馆设计制作的户外大型装置作品。它是由V字形的白色三角玻璃板组合而成的,它在阳光的折射下,为观者带来了多彩的感官体验和多样化的可探索空间,周围的风景、人物和建筑物在这件作品的反射中,展现出了普通事物所蕴含的非凡性特征。变化多端和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样一件作品中被演绎而充满了无限的寓意。《Dnepropetrovsk 日出》这个人造太阳,是对自然界日出日落的正常规律的带有反叛性的再造,埃利亚松认为艺术有阐释视角、不确定性和提供新鲜的刺激信息的功能,而工厂却是同严谨的生产过程和条例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的差异性反而会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意味,他将这件作品视为一个可以体现人们的需求和价值的事物,正是有了它的存在,才会激发出这座城市中的人群的潜在审美水平。《锥形螺旋》《锥形螺旋》是一件具有强大视觉吸引力的装置,它位于德国慕尼黑的Lenbachhaus博物馆的中庭中,它被安置在每天来来往往的人流的头顶之上,似乎将有限的天顶空间进行着无限的拓展。它由抛光金属、有色玻璃等材质组成,具有极强的视觉张力。它彰显出一种来自于螺旋造型的强大的动感和活力,当风力发生作用时,这件作品便会产生更具幻觉效应的运动,人们可以体察到其中蕴含着的对于各种自然现象的再造,其中包含有水的振动、循环的飓风、海洋中的波浪,甚至还有流动的星系。种种源自于自然现象的物质化想象,振动着人们的心扉。《哈帕&&雷克雅未克音乐厅和会议中心外观设计》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哈帕-雷克雅未克音乐厅和会议中心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它是 Olafur Eliasson 与Henning Larsen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还有ArtEngineeringGmbH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作品。立方体的玻璃材质构成了它极具光幻效应的外观,随着日间光感强度的变化而做出一系列的强弱改变。这些透明的立方体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冰岛这个国家的独有景观&&北极光。这座建筑位于临近海洋的陆地之上,特别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了兼具大地与海洋特征的艺术语言。它体积庞大、光彩无限,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周围的空间,也同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你的身体》《你的身体》是由青色、品红、黄色组成的滤色器箔、木材、聚光灯组合而成的装置作品。它探讨了色彩与空间、身体感应与自我认知的多重关系,它强调了光线的折射比例与技巧,通过观者亲临现场的各异体验,展现出一个静态作品的动态可能性,以及真实与虚拟空间的悖论。人们从不同角度观看《你的身体》,会感觉到视野随同位移的方向而产生出或出乎意料、或豁然开朗等不同的心理体验。《与光彩共舞的气泡》空间、色彩与光束,在《与光彩共舞的气泡》这件作品中,展现出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人们在近距离地观赏它的时候,会产生同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似乎变得愈发接近的体验感受。Olafur Eliasson用泥土和石头将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装扮成了&河床&的样子。&河床看起来像真的一样!&装置作品栩栩如生的状态确实很吸引人,但Olafur更希望观者去体会和比较展览与真实自然之间的差别。穿过展厅的过程成为了展览的意义所在;这一过程实际是一次由内而外、从人造到自然的穿越,虽然短暂但却流畅。Olafur的展览让我们对这家博物馆、对我们自身、以及这个世界都加深了认识。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访谈录过去六年间,丹麦冰岛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一直在和一位化学家合作,试图创造出一系列的颜料,来对应可见光谱上的每一纳米。在测设颜料的过程中,他创造出了碟片状的数字绘画,命名为《色彩实验画作》(Color Experimen Paintings)。去年,作为这一系列的新作,他分析了七幅英国著名画家J.M.W.特纳的画作,并创作出相应作品,来提取特纳对于光线和颜色运用。埃利亚松的新展《特纳的色彩实验》(Turner Color Experiments)目前正在泰特美术馆和特纳的画作一同展出。在实验之外,人们也许会说埃利亚松将很多特纳的实践和想法转译到了现代时空中。这位当代艺术家,和他的前辈一样,对于人类如何接收光、以及它所创造出的短暂氛围非常感兴趣。作为他们艺术实践的结果,两位艺术家观察风景和变化的光效&&特纳用水彩作画,而埃利亚松在行走、航行、飞行中拍摄了冰岛的风景。特纳同埃利亚松一样,对颜色理论也非常感兴趣,他甚至在皇家艺术学院开设了一门课程,并出版了关于套色版的著作。但是也许对于埃利亚松来说,最深层次的回响在于,特纳的&塑造和使用光线的卓越的情绪能力。&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努力达到这一效果。&情绪能力&,埃利亚松指的是特纳,尤其是晚期抽象画中,用持续旋转的笔刷将观者包围其中的能力。然而真正要感受到特纳作品的力量,观者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也是埃利亚松希望他的作品系列能够鼓励观众去做的。接下来的访谈中,埃利亚松就将谈到关于展览、特纳的问题。Hyperallergic:在你的作品中,观看中总会陷入大型的装置中:没有中心,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但是在你此次的展览,我们却被仅仅放在了一组绘画前。你为何此次选择在这样一个扁平的平面上工作?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E):我在这一色环项目上已经工作了好几年了,此次泰特的展览是它的一部分。我的目标是根据可见光的完整光谱建立一套全新的色彩理论。这一工作涉及到将光线变成颜料,尽管这一议题一直以来都是绘画的核心议题,尤其是在特纳的绘画中。因此,选择一个扁平的表面,比如画布,绘画就必须处理艺术品自身的主题。我觉得环形的形状产生了而一种无尽的感觉,允许观看者用一种去中心化的、盘旋的方式观看作品。Hyperallergic:你说过,你希望从他的作品已经变成的欲望的对象中抽离出特纳对于瞬时的感官。你觉得你的系列是在找回特纳作品被忽略的核心吗?OE:特纳的作品一直以来都被大加赞赏,已经太熟悉,太学院化了。你也许会说:我们已经忘记如何看待它们了&&我们忽略了它们到底有多激进。对于特纳来说,颜色从不是自治的现象,或者一种自身美学的重点&&他用其创造短暂的效果,来扬弃现传统的描绘。那些作品很抽象。我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在艺术史书中看到特纳的作品时,我想,&哇,这幅这么抽象的作品在所有这些传统、写实的绘画面前能做什么呢?&但我认为在抽象中,颜色更加来自表现。我创造的作品都是自成一体的,和特纳的作品完全独立。这是我希望人们观赏其的方式:我们需要拥抱抽象,并被抽象拥抱。Hyperallergic:颜色实验中使用的特纳作品都灵感来源于自然现象,这和你的作品一样。似乎有一种作品的层面:特纳转译他的自然体验,而你相反,将特纳的视野i转译进你的绘画。自然在这一系列中的角色和过去的作品中有什么不同吗?OE:这个问题很有趣,我认为触及到了关于如何我们理解自然的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不相信你可以真正割裂自然和文化,因为事实上文化并不在自然之外。作为动物,我们人类一直是自然的一部分。科学记者Lone Frank在最近一次跟我的谈话中说,&文化是一种生发于人类大脑运行方式的东西,来自于我们作为动物的方式。&我们认为,我们知道自然是什么,当更多是通过我们排除在外的部分来知道,即我们称之非自然的东西。我假设你的观点是, 我的绘画是某种对特纳对自然体验的仲介的仲介。但是也许我们应该将颜料也看做自然的一部分,将绘画看做某种我们可认知的自然物质现象,就像我们感受彩虹,河流,或者火山一样。Hyperallergic:大卫&霍克尼曾经说,&在我们理解空间和在空间中行动之间,有一种关系&。在你的作品和特纳的关系的前提下,你如何来解释这个想法?OE:这是一个很吸引人的提议,但是我通常对艺术品所描绘的、所产生的如何让你在空间中行动,也即践行(performative)的方面,并不感兴趣。Hyperallergic:你之前在该系列中也曾创作过别的作品,尤其是摄影。这些绘画在《特纳的色彩实验》中和别的作品的关系是什么?你呈现它们有什么顺序吗?OE:我最开始创作这一系列时,收集了30多幅特纳的作品,然后我慢慢挑选出我感觉色彩最多样的作品。为了决定泰特美术馆的展览,我在我的工作室中创造了草稿,我在这些画作的复制品中走来走去,尝试不同的摆放,直到我找到我喜欢的那一幅。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过程。Hyperallergic:如果没有特纳的画作,你如何单独看待这些作品?OE:这些作品是实验或者研究,但是当然他们是独立的艺术品。实验很重要,但最后它仍旧是艺术实验;没有什么假说或科学方法在背后。即便在&完成&的状态,这些作品也将继续实验。我试图保持这种张力,创造提出问题而非解决问题的作品。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崇真艺客的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使用微信扫一扫支付
@好友帐号,他就能在[@提到我的]页收到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拉星三万晶豆连出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