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规格型号大全中PVC/A的成盘绝缘多少

一、填空题1、2、3、4、5、 测金属导体材料电阻率时,±0.30%。6、 导体电阻测量时,测量环境温度时,温度计应离地面至少,离试样不超过。7、 计算20℃的直流电阻的公式R20?Rt 1??t?208、 双臂电桥测量范围为9、 测导体的直流电阻(GB/T3048规定),在做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时,测量应在环境温度为15℃~35℃和空气湿度不大于85%的室内进行。10、 11、 电阻测量误差,例行试验应不大于仲裁试验应不大于0.5%。二、判断题1、 任一测量记录数值的最后一位数字是可靠的。(×)2、 在测试中系统性误差是允许的,偶然性误差是可以避免。(×)3、 真值是一个理想值,只有在排除了测量误差所引起的误差,并且总体是无限量才能得到。(√)4、 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决定于仪器精度的高低。(√)5、 绝缘材料的电气强度随温度和含水量而变化。(√)6、 绝缘电阻是施加在试样相接触的电极间的直流电压与电极间通过的稳态电流之商。(√)7、 GB8170《数字修约规则》中修约原则规定数字可以连续修约。(×)8、 乘除法中有效数字应当和参与计算的某个数字的最多位数相同。(×)9、 造成仪器误差的原因只有系统误差,没有随机误差。(×)10、 做绝缘电阻在空气中试验时,试样端部绝缘部分露出的长度应不小于150mm。(×)11、 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随外电场强度的升高而下降。(√)12、 当电缆线芯和绝缘材料相同时、绝缘厚度越厚,其单位长度电容越小。(√)13、 摄氏温度和开尔文温度都可以表示热力学温度。(√)-314、 1微米10m。(×)15、 介电常数是表征高聚物极化程度的微观物理量。(×)16、 测量精度好,则意味着准确度也好。 (×)17、 采用双臂电桥测量时,夹具内侧为电流电极,外侧为电位电极。 (×)18、 绝缘厚度测量时,对有压印标记凹痕处绝缘厚度须作计算平均厚度。(×)19、 测量绝缘厚度应从最薄处进行。(√)20、 拉力试验前,哑铃片试件中间部位两条标志线之间的距离为20mm。 (×)21、 对于密封容器里的液体,受到压力作用时,各处压力值相等。(×)22、 高聚物也叫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分子量相同的高分子组成的物质。(×)23、 增大导电线芯直径,电容增加,增大导电线芯间距离电容增大。 (×)24、 做哑铃试件时,对PE和PP绝缘只能削平而不能磨平。 (√)25、 测量哑铃试件厚度时的误差应不大于0.04mm,测宽度时的误差不大于0.01mm。(×)26、 测量计算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时至少需要4个有效数据,否则应重做。(√)27、 在一切测量中都有误差。 (√)28、 通过无数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 (×)29、 绝缘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有一定的换算关系。 (×)30、 在进行耐压试验时,如果在升压过程中发生击穿现象不一定是试样击穿。 (√)31、 在测量过程中随机误差服从数理统计规律。 (√)32、 在测量电线、电缆导体电阻对测量环境温度时的温度计应距试样1m处。(×)33、 试验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以确保标准规定的试验精度和良好的使用状态。(√)34、 绝缘电阻与其击穿电压成正比关系。(×)35、 每个线路都有固有的波阻抗与线路的一次传输参数和传输频率无关。(×)36、 测量直流高电压的方法很多,可以用仪表直接测量,也可以用分压器等间接测量。(√)37、 电缆越长其泄漏电流越大。(√)38、 耐压试验时,试样的温度与周围温度之差不超过±5℃。(×)39、 发生击穿时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40、 绝缘电阻是绝缘结构的主要电性能参数之一,它是衡量绝缘结构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41、 电缆的电容一般不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42、 拉力试验前,哑铃试片中间部位两条标志线之间的距离为20mm。(×)43、 不确定度A类评定用不同于对观察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44、 耐压实验区域内应良好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Ω。(√)45、 做耐压试验时所加的直流电压较工频试验电压高得多,一般取2.4倍.左右。 (×)46、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进行现场耐压试验时,电缆的长度越长,其泄漏电流越大。(√)47、 在电场作用下,电缆护套的部分区域中发生放电短路现象称为局部放电。(√)48、 火花试验设备和收放线装置均应可靠接地。 (√)49、 “高阻计法”测量绝缘电阻又叫”检流计比较法”。(×)50、 在进行直流电阻试验时,测量环境温度,温度计应离地面至少1m,离试样应不超过1m且二者应在大致同一高度。(√)51、 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随机误差的绝对值应超过一定的限度(×)。52、 20.550舍去两位,应该是20.5。(×)53、 制备哑铃片时,窄条内有凹背或压印,PE和PVC试片都需削平。 (×)54、 GB/T交流电压试验适于绕组线产品和耐受工频交流电压试验的电线的电线电缆产品。(×)55、 平均值的准确度即测量值与平均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56、 有效数字位数多,测量结果的精度高,位数少,精度低。(√)57、 测试误差主要来自三方面: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和测量者的测试技术。(√)58、 在有效数字运算中例10.1+4.178=14.3是正确的。 (√)59、 在大截面电力电缆不用分裂导体,会因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会使电缆电流电阻增加,截流量下降。 (√)60、 材料的绝缘电阻的大小与环境无关。 (×)61、 影响金属材料导电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杂质。(√)62、 导体直流电阻是根据欧姆定律原理测量的。 (√)63、 3.1415001修约到小数点后第3位为3.142。 (√)64、 力缆的导体直流电阻必须全测,但铜芯导体的直流电阻不需要测量。(×)65、 在进行热老化试验时,为了节约时间可将组分实质上不同的材料同时进行。 (×)66、 在做PVC绝缘和护套低套低温冲击试验中,如果3个试样均无裂纹,则符合试验要求,如有任何1个有裂纹,则不符合。 (√)67、 在做XLPE绝缘电力电缆,屏蔽层体积电阻率检测中,绝缘线芯应取自则好制造好电缆样品上,存放时间较长或使用的电缆不能作为考核半导体电阻率是否合格的样品。(√)68、 热老化试验中,为使空气流过试样表面可用鼓风机(×)。69、 高温压力试验中,对试样厚度小于0.4mm也可采用此方法。(×)70、 GB/T标准中也适用于通信用途的导体。(×)71、 在标准温度为20℃时,标称截面1.5mm2软铜导体每公里电阻值13.3Ω/km。(×)72、 塑性变形会使材料加工变硬电阻率下降。 (×)73、 在GB/T中导体直流电阻试验不适用于已安装的电线电缆的直流电阻。(√)74、 GB/T交流电压试验,既适用电线电缆耐受工频交流电压试验,也适用于绕组线产品。 (×)75、 做耐压试验,电压从较低数值(不应超过产品标准所规定试验电压的40%)开始,缓慢平稳地升压在试验电压值。 (√)76、 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中被测量的估计值中可能误差的度量
(√)77、 局放屏蔽室的接地电阻小于1Ω。
)78、 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交流电。(×)79、 在直流电路中,电阻的联接形式只有二种。串联和并联。(×)80、 有几个电阻并联,其总的电阻肯定小于并联中任何一个电阻。(√)81、 一个物理量真值总是存在的,但很难把它测了出来。(√)82、 某试验员在自己试验室对一个样品进行某种参数测量,将样品送到另一个试验室测量,所得二个试验数据相同,我们说这个数据具有重复性。(×)83、 系统误差不能通过增加测量次数加以消除。(√)84、 仪器误差就是指在正确使用仪器的条件下,测量值和被测量值之间的最大误差。(√)85、 经检测不合格的电线电缆产品一律作报废处理。(×)86、 所谓材料的电绝缘性能就是在高电场作用下,由高分子运动表现出来的介电现象和电导现象。(√)87、 实验证明,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通过绝缘材料内的泄漏电流符合欧姆定律。(√)88、 高聚物材料中,只在共价键联接各单元或链节。(×)89、 绝缘电阻是衡量绝缘结构的绝缘性能指标。(√)90、 精度为0.01mm的读数显微镜,实测时可以读出小数点后第三位。(√)91、 平行线的护套厚度测量,应测量6处的厚度,然后进行计算。(×)92、 金属线材料在进行拉伸试验时,对于伸长率小于5%的计算,应精确到0.1%;大于和等于5%者,精确到期1%。(√)93、 在所有试验方法标准中,所提到的环境温度一般为10~35℃。 (√)94、 PVC哑铃试片热失重试验中,试片表面面积,计算公式中厚度D是整个试片的平均厚度。(√)95、 漆包线漆膜连续性试验中,试片表面面积计算公式中厚度D是整个试片中平均厚度。(√)96、 测量金属材料电阻率时,如果试验需要用到恒温液浴时,其恒温温度必按规定要求。(√)97、 电线电缆一般分为五大类,漆包线属于裸电线和裸导体制品类。(×)98、 GB/T3048规定,当测量绝缘电阻大于1×1010Ω时,其测量误差允许不大于±20%。(√)99、 绝缘电阻与导体电阻一样,也有一个恒定的温度换算系数。(×)100、 当试验变压器的容量一定,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样品泄漏电流取决于样品的电容量。(√)101、 成盘电线导体电阻偏大,不符合标准要求,肯定是线材电阻率偏大或标称截面不够。(×)102、 耐压试验时,电缆本身击穿,肯定是绝缘中有汽泡。(×)103、 高压实验装置中,电压互感器是用于测量加在电缆试品上的电压装置的一部分。(√)104、 当某一导体流过交变的电流时,在它周围空间同时可以产生交变的电场和磁场。(√)105、 在交流电路中,电容电流相位落后于电压相位90。(×)106、 今有二根电缆线芯,导体外形尺寸和绝缘厚度都相同,其中一根绝缘是PVC,另一根绝缘是XLPE,那么PVC绝缘线芯的电容是XLPE绝缘线芯的电容的3.5倍左右。(√)107、 有一根0.75mm2的导线,在测量导体电阻时,施加了1A的电流,那么1分钟时的读数肯定比5分钟时读数小。(√)108、 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比滚动轴承小且功率损耗小。(×)109、 机械制图中规定标准公差等级共分为20级。(√)110、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111、 聚氯乙烯高聚物与聚乙烯高聚物在电气性能上相比较,前者差,主要原因是前者链节单元中含有极性氯原子。(√)112、 电线电缆导体材料主要是铜和铝,铝的电导率约为铜的62%。(√)113、 铜材料在熔点以下时,其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铝材料在熔点以下时,其电阻和湿度基本成线性关系。(√)114、 当电缆绝缘内有一个缺陷,加上电压后,还没有发生击穿前,这个缺陷肯定在放电,此时的放电电流是脉冲电流。(√)115、 用谐振法测量通信电缆的衰减常数,当测试精度要求比较高时,一般用较好的引接线。(×)116、 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随着外加电场强度的升高而下降。(√)117、 在测量电缆局部放电量时,示波图是出现的放电信号,是反映放电部位产生的放电电流大小。(×)118、 在测量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tgδ时,往往要在半导电层之外扎一道保护电极接地,其目的是改善半导电层与绝缘层交界处的电场分布。(×)119、 在进行高压试验时,先接地线,后接高压线。(√)120、 有时对同一个试样在短时间内反复测量其绝缘电阻,发现测量数值之间有明显的差别,这主要是放电时间不够充分,有残余电荷的影响。(√)121、 测量1米长大截面铝导体直流电阻时,发现反复拆、夹试样,所测的数据误差较大,这主要是铝导体表面氧化,流过每根单丝的电流不均匀所致。(√)122、 在电缆绝缘线芯的绝缘内部任一点的电场强度相等。(×)123、 测量电缆局部放电用电源一般都采用串联谐振电源。( √
)124、 寻找故障点,最直观的方法是加上电压,使它充分击穿,直到用肉眼或手摸能判断为止。(
)125、 橡胶试样的抗拉强度大、断裂伸长率也大。( √
)126、金属材料经过热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值会增加。
) 127、对强度低、塑性好的金属材料,随拉伸速度的加快,抗拉强度会增大。( √
) 128、伸长率试验时,只要试样的断裂发生在标距长度内,就不必重新取样。(
) 129、铝合金杆扭转试验要求:正转8圈、反转6圈后,无裂纹、龟裂、鳞状物。(
) 130、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决定于仪器精度的高低。
√ ) 131、系统性误差是可以消除的,而偶然性误差是不可以消除的。
) 132、用天平测量绝缘失重前后重量,其差值也属于直接测量。
√ ) 133、在测量导体电阻时,两电位电极间导体的覆盖物应全部剥除。
) 134、夹紧力对铜绞线的电阻影响很小,对铝绞线影响很大。
) 135、单位长度的单位质量的导体的电阻,叫体积电阻率。
× ) 136、SI制上一种严密的、完整的、结构合理的、概念明确的、可以用于生产与科技领域的单位制。(√) 三、选择题1、四端测量夹具中,每一端的电位电极与电流电极夹头距离应不于被测试样断面周长(C)倍。A、2.0
D、2~3倍6、根据GB/T规定测绝缘或护套断裂伸长率中,数据的最终结果取(A)。A、中间值
D、平均值7、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内、外接法都大于待测电阻值
B、内、外接法都小于待测电阻值C、内接法大于待测电阻值,外接法小于待测电阻值D、内接法小于待测电阻值内、外接法大于待测电阻值8、单、双臂电桥的测量范围,下面哪个符合(B)。A、单臂电桥范围1~99.9ΩB、单臂电桥范围100Ω以上
C、单臂电桥范围1Ω以下D、根据操作者爱好9、导体直流电阻标准要求(具有相同的条件有可比性)其说法正确的有(C)。A、R绞合>R软铜
B、R不镀>R镀
C、 R不镀<R镀
D R镀>R软铜10、体积电阻率的单位符号(A)。2A、Ωmm/m
B、Ωm/mm2
D、mm11、质量电阻率的单位符号(A)。A、Ωg/m2
D、Ω/m2g12、采用电压电流原理检测体积电阻率,下面哪一个不是测量电压的等级(D)。A、100
D、80013、GB/T7首先在哪个试验中使用的(B)。A、抽样试验
B、型式试验
C、例行试验
D、A+C14、绝缘、护套厚度和外型尺寸测量中,通常测6点,数据结果应取(B)。A、最大值
D、取中位数15、绝缘和护套材料机械性能测量中,制3个试样,哑铃试件的宽度取(C)。A、最大值
D、取中位数16、绝缘和护套材料计算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至少要取(B)个有效数据。A、3个
D、5个17、预处理:所有试验应在绝缘和护套料挤出(或交联)后存放至少多少小时(B)。A、8h
D、24×7h18、材料试样交流耐压试验中,通常制取试样做5次试验,取试验结果的(C)作为电气强度或击穿电压(C)。A、平均值
D、最大值19、绝缘和护套厚度和外型尺寸测量中,第一次测量应在何处?(C)A、中间
D、任意处20、GB/T耐压电痕试验中下面哪一个为一个喷雾周期(A)。A、喷雾10S、间隙20S
B、喷雾20S、间隙10SC、喷雾10S、间隙10S
D、喷雾20S、间隙20S21、下面有四组数据,哪一组不是两位有效数字(D)。A、3.7
D、6.8022、表面电阻试验中,测量电阻值为1×1012Ω以上,充电时间为(A)。A、5min
D、1min23、用电压—电流法测绝缘电阻试验中,浸入水中试验试样两端头露出水面的长度应不小于多少米(B)。A、100mm
D、200mm24、GB/T用于工频交流电压下测量电缆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下面哪一种产品不适用(B)。A、单芯电缆线
C、多芯电缆线
D、分相铅套电缆线25、电桥测定电缆直流电阻检流计读数为(A)。A、0
C、通过被测电缆的电流
D、无法确定26、若绝缘厚度为0.5mm及以上时,读数应测量到小数点后(C)位。A、3
D、不作要求27、低温拉伸试验时至少取(A)个哑铃试件。A、4
D、628、电缆在1.73μ0电压下例行试验电压的局部放电量不超过(B)。A、5
D、2029、铠装前假设直径≤30mm时,应使用(B)厚度的钢带铠装。A、0.1mm
D、0.4mm 厂
30、拉伸试验时,拉力试验机指针读数应座落在指盘的(C)位置。A、10~15%
D、15~75%31、检流计比较法测量绝缘电阻时,其绝缘电阻的测量范围(D)。A、105~104
B、104~108
C、105~1016
D、104~101632、进行绝缘电阻仲裁试验时,温度误差应为(D)℃。A、±2
D、±133、高压交联电缆的导电线芯表面覆盖半导电层,其目的是(C)。A、增加导电线芯的导电半径B、加强导电线芯与绝缘之间的合力C、使电场均匀,降低突出部分的电场强度34、电缆线路的一次传输参数有哪些(ABCD)。A、电阻
E、波阻抗35、波阻抗与线路哪些参数有关(AB)。A、一次传输参数
B、传输频率
C、二次传输参数D、线路长度
E、传输电压及电流36、电缆结构决定了电缆的(A)传输参数。A、一次传输参数
B、二次传输参数
C、信号频率37、电缆屏蔽效果取决于(AB)。A、金属材料性质
B、结构尺寸
C、内部线芯位置排列 38、20℃时国际退火铜体积电阻率为(B)。A、1.1241Ωmm2/m
B、0.017241Ωmm2/mC、0.15328Ω8/ m2
D、1.Ω8/ m239、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时,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使之达到温度平衡,在试样放置和试验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不大于(B)。A、±2℃
D、±3℃40、电阻测量误差例行试验和仲裁试验应各不大于(A)。A、2%
0.2%41、温度20℃每公里长度电阻计算公式(B)。A、R20?Rx
B、R20? 1?a20(t?20)L1?a20(t?20)LRx1000RxL
D、R20? 1?a20(t?20)L1?a20(t?20)1000C、R20?42、每公里长度的绝缘电阻计算公式(B)。A、RL=RX/L
B、RL=RXL43、串联谐振试验回路包括哪些器件(ABCDE)。A、单相高压器
C、可调电抗器
D、升压变压器
E、试样44、工频交流耐压试验应有接地极,接地电阻有何规定(A)。A、<4Ω
D、<6Ω46、直流高压发生器主要组成(ABCDE)。A、调压器
B、升压变压器
C、整流元件
D、滤波电容器
E、极性转换装置47、在规定的老化温度下,烘箱内全部空气更换次数每小时不小(C)次。A、6
D、1048、绝缘厚度测量时当试件内侧力为圆形时,应在径向测量(D)点。A、3
D、649、下列有效数字运算正确的是(B)。A、10.5-4.32=5.18
B、10.5-4.32=5.2
C、10.1+4.423=14.52350、在相同条件下对某个被测量进行K次测量 ,所得K个测量值中,任何一个标准偏差为(A)。A、△B、△C、△D、△51、单臂电桥等效公式(B)。A、R1/R0=RX/R2
B、R1/R2=RX/R0
C、R0/R1=RX/R2
D、Rx?R2R0 R152、对细微导体电阻测量时,为防止电流过大引起导体升温,推荐采用电流密度,铝和铜导体电流密度分别不大于(C)。A、0.4A/mm2
B、0..5A/mm2
0.8Amm2C、0.5A/mm2
D、0.8A/mm2
1.0Amm253、在工厂内和使用现场,电线电缆出现的电气缺陷点主要有(ABCDE)。A、击穿
C、高压电缆护套机械损伤或固有缺陷D、没有击穿但绝缘电阻偏低
E、局部放电量超标54、高阻故障查找方法有(1)电弧—冲击法
(2)电流脉冲法
(3A、跨步电压法
B、电压电流法
C、高阻计法55、测量绝缘电阻时,重复试验时,在加压之前应使试样短路放电,放电时间应不少试样充电时间的(D)。A、5倍
D、4倍56、数字20.651保留有效数字三位(A)。A、20.7
C、20.6557、在测量电缆导体直流电阻,1Ω及以下用(A)测量。A、双臂电桥
B、单臂电桥
C、双臂电桥或单臂电桥58、有根电缆长度为1000m,25℃时的测试值为25.56Ω/1min,20℃时电阻值为(A)。A、25.07Ω/km
B、25.06Ω/ km
C、25.08Ω/ km59、某根电缆标准绝缘电阻为300MΩKm现长度为500m,需测绝缘电阻为(A)。A、6000MΩKm
B、1500MΩKm
C、4500MΩKm60、用哑铃片做抗张强度时,75mm×4夹头之间的间距为(A)。A、5mm
C、85mm61、在用“高阻计法”测量绝缘电阻除标准中另有关规定外,一般试样有效长度不少(A)。A、10m
C、15m62、155、在老化试验中,烘箱内全部空气更换次数每小时不少于多少次(D)。A、5次
D、8次63、电缆的屏蔽作用原理,电缆的屏蔽可分为(ABC)。A、静电屏蔽
B、静磁屏蔽
C、电磁屏蔽
D、金属屏蔽64、如果用传统的QJ19或QJ36测试导体直流电阻,其整套装置中包括(ABCD)。A、电桥主体
B、四端夹具
C、电流电源
D、检流计65、标准电阻一般有(ABCDE)。A、10Ω
E、0.001Ω66、在空气中测量绝缘电阻时试样端部绝缘部分露出的长度应不小于(B)。A、150mm
C、120mm67、测量绝缘电阻时接通电源后读数时间是(B)。A、立即读数
C、半分钟68、无护套扁平软线测其绝缘厚度时应测(B)。A、6点
C、3点69、电压电流法测量绝缘电阻其测量范围为(A)。A、104~1016Ω
B、105~1011Ω
C、105~1016Ω70、进行绝缘电阻仲裁试验时温度误差应为(A)。A、±1℃
C、±0.5℃71、任何试验前所有试样包括老化或未老化的试样应在温度(23±5)℃下至少保持(C)。A、16h
C、3h72、测量导体直流电阻时,试样的环境温度变大不大于(C)。A、±2℃
D、±3℃73、检流计比较法测量电线电缆绝缘电阻,其测量范围为(A)。A、105~1011Ω
B、104~1016Ω
C、105~1010Ω
D、104~1015Ω74、用检流计比较法测绝缘电阻,浸入水中试样时,试样绝缘部分露出的长度不小于(B)A、250mm
D、200mm75、用电压电流法测电缆绝缘电阻时,试验设备的连接线,其对地绝缘电阻比放大器输入电阻应至少大(A)倍。A、100
D、2076、交流耐压试验时,施加在试样上的试验电压值,在耐受电压时间内,电压偏差不超过规定值的(C)。A、±2%
D、±4%77、测量射频电缆电容时,测量误差应不大于(B)。A、2%
D、4%78、双臂电桥每一端有电位数夹头与电流夹头间距不小于被测试样断面周长的(C)。A、0.5
D、2.079、导体电阻的标准要求有效位数都是三位数为此在进行计算和读数时应采用(B)位有效数字。A、5
D、680、做拉力试验前,在每个管状试件的中间部位标上两标记间距为(C)。A、10mm
D、5mm 81、103.1V可靠程度表示为(C)。A、1V
D、0.01V 82、20.65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C)。A、20.4
D、20.783、测量误差时,测量电阻值为1×1010Ω及以下应不大于(C)。A、20%
D、5%84、绝缘电阻测量环境温度一般为(B)。A、23±5℃
B、20±5℃
C、25±10℃
D、25±5℃85、交流电压试验频率为(C)Hz。A、20~30
D、30~6086、测量绝缘厚度小于0.5mm,则小数点保留(C)位。A、1
D、487、拉伸试验时、哑铃片截面积为试件宽度与测量厚度的乘积,则试件厚度为三处测量值的(A)。A、最小值
D、中间值88、做哑铃片断裂试验时,试样应在(C)地方断裂底纹。A、两端
C、标记线内
D、标记线外89、关于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说法正确的是(BCD)。A、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都可以校正和消除B、系统误差可以校正和消除和偶然误差不可以校正和消除C、系统误差是多次测量与平均值差D、偶然误差也叫随机误差90、影响系统误差的主要因素(ABC)。A、仪器校准误差
B、试验条件下
C、个人误差
D、仪器的精度91、在测量是能得到数值中若干可靠数字与最后一位
数字叫(C)。A、存疑数字
B、可靠数字
C、有效数字92、测电阻时,精密恒温液设备,控温要求(C)℃。A、15.0±0.1℃
B、25.0±0.1℃
C、20.0±0.1℃93、用哑铃片做抗张强度时,50mm×4夹头之间的距离应为(B)mm。A、25
C、5094、电缆的tgδ测不出,下列因素中非真正原因是(B)。A、 地线未去掉B、屏蔽与钢带或铅皮相碰C、线芯电阻大或未加电压95、测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有(B)。A、偶然误差、个人误差
B、偶然误差、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个人误差96、材料的绝缘电阻大小与环境温度(A)。A、有关
C、有一定函数关系97、有二个有效数字分别为2.35Cm和2.15Cm测它们相加其和为(B)。A、4.5
C、4.50098、电缆绝缘击穿后电压自动下降这是由于(A)。A、绝缘中电流太大B、击穿通道两端无电压C、绝缘中无电流99、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是(A)个。A、2
C、7100、在GB/T3048中规定单臂电桥的测量范围是(B)。A、≤1Ω
B、≥100Ω
C、1~99.9Ω101、当试样外径大于(B)mm时采用纸带法测量外径。A、30
C、15102、电缆完好但长度计米偏小,则导体电阻和绝缘电阻(B)。A、前者小后者大
B、前者大后者小
C、前者小后者不变103、当一导体中两点间的电位差为1V时,若导体内流过两点间的电流恰为1A,则该导体两间的电阻为(A)Ω。A、1
C、<1104、在某仪表表面板上标记“1.5”表示(C)。A、该仪表的量程为1.5
B该仪表的读数乘1.5为实际读数、C、指示尺的百分数表示的准确度等级105、今有三个数分别为1.08,1.12,1.05相加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其结果按GB8170修约是(B)。A、3.1
C、3.3106、今有二只有效数10cm和4.148cm相加后结果为(A)cm。 A、14
C、14.0、10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采用的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的个数为(C)。 A、7
C、2108、在测量绝缘电阻时,一分钟时的读数肯定比五分钟时的读数(B)。 A、大
C、不确定109、高压交联电缆导电线芯表面覆盖半导电层,其目的是(C)。 A、 增加导电线芯的导电半径 B、 加强导电线芯与绝缘之间的结合力 C、 使电场均匀,降低突出部分的电场强度110、无氧铜导电率可达102%,你对这句话的看法是(B)。 A、 不可能
C、尚无此材料 111、按规定绞合导线的有效截面(B)标称截面。 A、大于
C、等于112、电缆局部放电测试回路的特性需用脉冲发生器进行校核,脉冲的上升时间应不超过(A)。A、 20μs
C、100μ113、聚乙烯试片在进行拉伸试验时,拉伸速度应为(B)。 A、250mm/min
B、20~30mm/min
C、25mm/min 114、护套哑铃试片的厚度应为(C)。A、0.8~2.0mm
B、0.6~2.0mm
C、≥0.6mm 115、随铜表面被氧化程度加深,其电阻(A)。A、 上升
C、先升后降 116、用电桥测定电缆直流电阻检流计读数为(B)。A、∞
C、通过被测电缆的电流 117、电线电缆的导体金属镀层的连续性试验方法为(C)。 A、 多硫化纳法B、过硫酸铵法C、多硫化纳法或硫酸铵法118、在进行电线电缆绝缘和护套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时,应在绝缘料或护套料挤出或硫化或交联后存放(B)以上方能进行。A、1h
C、24h119、GB2951中规定的老化试验箱,其换气次数为(B)次/h。 A、<100
C、100~150120、管状试样或哑铃片试样在进行老化试验时,它们的总体积,占有老化箱的容积应不大于(A)%。A、0.5
C、3121、检流计比较法测量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的测量范围为(A)Ω。 A、105~1011
B、104~1016
C、105~1011122、如果某绝缘电线,其绝缘偏心,在测量绝缘电阻时,测得的值与不偏心的同种电线的绝缘电阻相比,前者(B)。A、大
C、与后者一样123、当被测的绝缘电阻大于1012Ω时,一般推荐(B)分钟后读取读数。A、1
C、>5 124、通信电缆传输信号电流是(C)。A、 直流
C、频率不一定 125、废品是指完全不符合产品标准技术规定,并且(C)。 A、能使用
C、无修复价值 126、比较法测绝缘电阻要加屏蔽这是由于(C)。 A、电压高
C、电流小 127、在由R、L、C串联的交流电路中,电流超前电压的相位差φ与电路参数及频率(B),与电压、电流的大小(B)。A、 无关,,,,有关
B、有关,,,,无关
C、有关,,,,有关128、在由电阻、电容串联的交流电路中,电流越前电压的相位角为(C)。 A、 >90°
C、<90°129、大截面导体一般采用分割导体的形式作为电缆的导体线芯,这样做的出发点是(C)。A、 电磁屏蔽
B、邻近效应
C、集肤效应130、当电缆的导体面积和绝缘材料相同时,绝缘厚度越厚,其单位长度的电容是(C)。 A、 越大
C、越小 131、在机械制图中,直线的投影(C)。A、 永远是直线
B、永远是一点
C、可为一直线,也可是一个点 132、三相交流电动机传动用的三角胶带的(B)称为计算长度。A、 内周长度
B、模剖面重心所在的周长
C、外周长度 133、在进行实芯导体(铜、铝、钢丝等)拉力试验,原始标距长度为(C)mm。 A、500
C、200134、在测量电线绝缘电阻时,将试样放入水中,露出的绝缘表面应保持干燥和洁净,其目的是(A)。A、 防止表面产生泄漏电流
B、防止表面闪络
C、防止表面击穿135、目前绝大多数工厂,在进行局部放电测量时,所用的电源是串联谐振系统,串联谐振的条件是(A)。A、 感抗=容抗
B、电抗=回路的纯电阻
C、容抗=回路的纯电路 136、测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常用仪器是(C)。 A、 惠司登电桥
B、开尔文电桥
C、西林电桥137、由于tgδ的存在,使得电缆传输的部分电能变成了(B)。 A、 机械能
C、辐射能 138、局部放电定位目前切实可行的方法是(B)。A、脉冲法
D、回波法三、问答题1、到目前为止,在电线电缆行业中所用试验电源有两种方式产生,请简述其方法。答:一种用一般的调压器和升压变压器产生所需试验电压,此方式适合于试验电压不高,容量较小的试验。另一种方式就是串联谐振方式产生试验电压。2、请推导单臂电桥(惠斯登电桥)平衡公式:推导:由R1、R2、R0和Rx连接成一个四边形,每一边称为电桥一个臂,对角用A、C连接电源和限流电阻R,对角B、C之间连接用检流计G,调节R0。使B、D两点的电位相等,此时检流计读数为0,故有RxR2=R1R0
Rx=R!/R2R0 3、电线电缆对导体(线芯)的要求是什么?答:具有较高的导电率,足够的机械性能,耐化学稳定性,不易氧化以及便于加工和焊接等性能。4、什么是不合格测量设备?答:不合格测量设备指已经损坏、过载或误操作、显示不正常、功能出现了可疑、超过了规定的检定(校准)周期,封缄的完整性已经被损坏等测量设备。5、试验误差主要来自哪三方面?其性质又可分为哪些答: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和测量者的测量要求。其性质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6、交流电压试验注意事项有几点?答(1)试验回路应有快速保护装置,以保证当试样击穿或样端部或终端发生沿表面闪络放电或内部击穿时能迅速切除试验电流;(2)试区周围应有金属接地栅栏、进出口门连锁、信号指示灯和“高压危险”警告牌安全措施;(3)试区应有接地极,接地电阻应小于4Ω,升压变压器的接地端和试样端或附加电极均应与接地可靠连接。7、SI制是一种科学单位制,其构成原则有哪几点? 答:(1)它是由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词头组成;(2)一个物理量应只有一个单位; (3)SI制是“一惯性”的单位制8、结构尺寸检查的重要性是什么?答:对电线电缆而言,结构尺寸是为保证电缆完成其特定功能而设计的技术数据,只有在结构尺寸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其它试验,所以结构尺寸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9、影响绝缘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1)材料本身原因;(2)材料存储原因;(3)结构偏离要求造成的原因;(4)测试技术造成的原因。10、随机误差的具有哪几个特征?它与系统误差的关系是什么?答:具体特征有以下几点,一、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二、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经常出现得多。三、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几乎相同。四、同量的等精度测量,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增加而无限地趋向于零。它与系统误差的关系是,系统误差的特征是确定性,而随机误差的特性是其偶然性,两者经常是现时存在于一试验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时难以严格区分。11、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耐电压试验时,往往出现泄漏电流过大的问题,泄漏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答:一、电缆的长度,电缆越长,其泄漏电流越大;二、环境温度的影响;三、电缆终端的影响,一定要间电缆的终端进行处理干净减少漏电流的影响;四、环境温度的影响,对于环境温度较大的场合,不宜进行耐直流电压的试验,湿度越大,电缆端部的泄漏电流越大;12、影响电缆局放偏大的干扰信号源主要来自哪些?答:干扰信号源主要来自:一、油终端使用的变压器油不清洁,内有杂质或者油受潮;二、来自外界的干扰;三、挂油杯时没有主意被测电缆线芯与地线的之间的间距而产生电位差,造成放电现象;四、电缆线芯内有没有排完的气体造成的放电。 13、金属导体材料电阻率试验时,其测试电流是如何进行选择的?答:在测量中施加电流大小的问题,应综合考虑。从测量误差分析,电流愈大愈好,能减小测量误差。但电流过大又使导体发热,对测量有影响。为此标准中规定对于细微导体电阻进行测量时,要防止电流过大而引起导体升温,推荐采用电流密度,铝导体应不大于0.5A/㎜2,铜导体应不大于1.0 A/㎜2。在测量中如果怀疑由于电流过大影响了试样电阻,用下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可用比例为1:1.41的两个测量电流,分别测出试样的电阻值,如果两者之差不超过0.5%,则认为用比例为1的电流测量时,试样导体未发生温升变化。 14、简述镀锌钢丝做1%伸长时的应力试验步骤? 答:1)从每个试样上连续取三段试样。2)将试样夹紧在拉力试验机的钳口中,施加标准规定的相应拉应力相一致的负荷; 3)然后装上250㎜标距的延伸仪,并调整到标准规定的起始位置,当需要继续测量伸长率的试验时,钢丝在施加负荷以前刻上标距。4)应均匀增加负荷,直至延伸仪指针指向原始标距延伸1%的刻度为止。读出该点负荷,并用钢丝实测直径的截面积除该负荷得到1%延伸时的应力值。取三个试样段应力值的平均值为检验结果。15、实心圆导体、绞合圆导体截面积的测量及计算公式?答:实芯圆导体截面积的测量:沿试样的计量长度大约相等的间距至少测量三次,计算出实芯圆导体的直径的平均值d,然后依公式计算出实芯圆导体截面积。 计算公式:s= πd2/4mm2绞合圆导体截面积的测量:取试样中心导体计量长度大约相等的间距至少测量三次,计算出实芯圆导体的直径的平均值d,然后依公式s= πd2/4×n根mm2计算出实芯圆导体截面积。或用称重法依公式s= m/Lds×103 mm2(m:试样的质量;L:试样的长度;ds:试样的密度)。16、同样作为电性能参数的绝缘电阻和体积电阻率有何不同。绝缘电阻是施加在与试样相接触的电极间的直流电压与电极间通过的稳态电流之商。它包括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体积电阻率是在体积电流方向的直流电场强度与稳态电流密度之商。单位是欧姆米。17、画出双臂电桥采用四端接法的原理线路图,并从理论上推到如何消除联线电阻和接触电阻影响。图γ代表B1、B2间的联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当调节R1、R2、R3、R4使检流计中的电流I9=0时,有:RX=R1/R2R0+若使R1=R3,R2=R4。或者使R1/R2=R3/R4则上式中右边第二项为零,因此得:RX=R1/R2R0这样,就消除了r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为了保证在使用电桥的过程中,始终满足R1/R2=R3/R4这个条件,通常将电桥作为一种特殊的结构,即将两对比率臂(R1/R2和R3/R4)采用所谓双十进的电阻箱,两个比率相同的十进电阻的转臂联接在同一轴上,因此在转臂的任地位置都牟保证满足这一条件。 18、画出工频串联谐振试验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从理论上推导谐振的条件。 B
Hd答:Tc--单相压器
TF--馈电变压器TT--升压变压器Rv--可调电抗器Cx--试样L—可调电感μHC—试样电容μF R—回路等值电阻μ,串联谐振电路达到谐振时的重要特性是电流达到最大值,从阻抗公式可以看出,当Z最小时,电流最大,Z最小条件是即:ωL=1/Ωc,因此,串联谐振的条件是电抗(感抗)=容抗。 19、简述进行绞合导体总拉力试验时取样及试样加工。答:取样:从外观检查合格的样品中截取试样3根,其长度保证两钳口间试样的有效和长度保证两钳口间试件的的效和长度符合下列规定:标称截面为50mm2及以下者----不小于0.5m, 标称截面为50mm2以上者----不小于5m,试样加工:解开试件两端的股线,分开并弯成园钩形.清洗后,用低熔合金或树脂浇灌锥体端头,也可用压接法或夹具法制作。20、画出测量tgδ的基本原理图。 答:测量tgδ的基本原理图:TP---试验变压器 ;
G---检流器;
CN----标准电容器;
r3---十进电阻 ;r4---固定电器 ;
C4---十进电容器;
CX---被测试品;
FS---对地放电管; 20、通信电缆电性能测试有哪些项目?答:主要测试项目有:导线直流电阻,回路不平衡电阻测试,绝缘电阻和交、直流耐电压测试,工作电容测试,电容耗合与电容不平衡测试,串音衰减及串音防卫度的测试,电缆一次及二次传输参数的测试,同轴电缆的衰减测试,衰减温度系数的测试,以及防卫作用系数的测试等等。21、画出单臂电桥测导体电阻原理图及名称,并简述其平衡工作原理2
DCbG-检流计
K-开关R、R1、R2-桥臂电阻
Rf—分流器
Rbc=被测电阻其工作原理:当调节电阻R时,电桥达到平衡的标志是检流计G流地的电流为零,因此,当电桥平衡时,可知C、C点的电位相等,设流过ac的电流为I1,流过CC的电流为I2:则RI1=RbcI2,RII2=R2I2,则Rf/Rbc;如果R1、R2是已知有,则Rbc可以通过公式Rbc=RR2/R1计算得到。22、GB标准中对耐压被试品终端头的规定是什么?答:BG要求试验中做终端头的方法,应保证试验过程中,无闪络放电,当放试品击穿是在终端头时,必须另做端头。23、简述漆包园铜线外径测量方法? 答:用千分尺在漆包线试样的同一截面上的两个互相垂直方向进行测量,每个试样至少三处,相邻两处的距离不少于250mm,以测量数据中最大值为漆包线最大外径,所测量数的平均值为漆包线外径。24、简述铝绞线单丝直径的测量方法和截面积测量方法答:直径测量,在垂直于试样线轴的同一截面上,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至少地试样的两端和中部共测三处。最后取其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直径,截面测量,简单截面试样的面积,可以通过GB4909中给出的公式计算而得,复杂试样的截面测量,用重量法测量,测量长度,重量,然后计算截面。,,四、计算题1、直径为1.0毫米漆包圆铜线,试样长度为1米,温度25℃测得电阻为0.02214Ω求20℃电阻值(α20=0.00393) 解:R20=Rt0.02214==0.02171Ωmm2/m1??t?201?0.)2、铜与铝相比较时,(1)质量相同时铝的体积是铜的3.3倍;(2)电阻值相同时截面是铜的1.6倍;(3)电阻相同时质量则为铜的一半,请用计算形式表示: 解:ρCu=8.9g/cm3
ρA1=2.7g/cm3ρ电阻率Cu=0.017241Ωmm2/m
ΡA1电阻率=0.028261Ωmm2/mm(1)m=ρv
U=m? VA1?A1?Cu8.9??? =3.3倍 mVCu?A12.7?Cu(2)R?? SA1SCuL?L
S? SR?L0.0286≈1.6倍 ??0.017241R(3)其条件A1、Cu传输功率相同(ρ)传输距离相等,线路损耗相等,则传输同一网络中则I=C
I2RCu=I2RA1
RCu??Cu电?LL?Cu ACuACuVCu?ACu?Cu电???0.602
G=ρVg VA1?AA1?A电GCu?CuVCu8.9×0.602=1.98≈2 ??GA1?A1VA12.7 3、一金属单丝的10次测量结果如下:100.57cm,100.58cm,100.55cm,100.56cm,100.56 cm,100.59 cm,100.55 cm,100.54 cm,100.57 cm,100.57 cm。其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分别是多少?解:x= — ∑xi= —(100.57+100.58+100.55+100.56+100.56+100.59+100.55+100.5410 i=1
10100.57+100.57)=100.564=100.56 cm算术平均值与真值之间的误差,有算术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二种估算方法。 ① 算术平均偏差-
- 各次测量的偏差为:△x1= x1- x,△x2= x2- x,。。。。。。△xk= xk- x,算术平均偏差为:
1△x = —∑|△xi|= —(0.006+0.016+0.014+0.004+0.004+0.+0.024
10 +0.006+0.006)=0.012 cm ② 标准偏差ζζx=∑(xi-x)k(k-1). cm 9ζ=0. cm
10在忽略试件缺陷和拉伸速度的影响,试分析铝线断裂伸长率的不确定度? 平均值:R=(16%+17%+17.5%)/3=16.83% 单次标准方差:s(R)=0.763%^ 平均值的标准方差:u1= s(R)=0.441%试件断裂后并且将断裂部分仔细对合在一起,再测量标志间的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由于对合后间隙相当小,可以忽略。测量标距用直尺的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析,属于B类不确定度,根据检定报告,现使用的直尺误差在(-0.1%,+0.1%)之间,假设其服从均匀分布,则其标准不确定度0.1为:u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uc=u1+u2 =0.445% 确定扩展不确定度 1)确定包含因子k
k=2 2)计算扩展不确定度u=kuc=0.89% 不确定度测量结果报告裸电线断裂伸长率其扩展不确定度: R=16.83%
U=0.89%5、今有两盘电缆,每公里绝缘电阻相同,长度分别是200米和400米,同温下,测得前者绝缘电阻为500MΩ,求第二盘电缆的绝缘电阻为多少MΩ? 解1:第一盘绝缘电阻R1=500MΩ,L1=200m第二盘的长度L2=400m 由于:R1L1=R2L2所以:R2=R1L1/L2=500×200/400=250MΩ 其中:1-5号为老化前试片,6~10号为老化后试片。 计算:(1)原始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2)老化后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3)老化前后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变化率解:首先算出1~10号试片的抗张强度δ1=F1/4d1=90/(4×1.25)=18.0(N/mm2) δ2=F2/4d2=90/(4×1.21)=18.6(N/mm2) δ3=F3/4d3=90/(4×1.17)=19.7(N/mm2) δ4=F4/4d4=90/(4×1.20)=19.8(N/mm2) δ5=F5/4d5=88/(4×1.21)=18.2(N/mm2) δ6=F6/4d6=95/(4×1.21)=19.6(N/mm2) δ7=F7/4d7=98/(4×1.25)=19.6(N/mm2) δ8=F8/4d8=100/(4×1.23)=20.3(N/mm2) δ9=F9/4d9=96/(4×1.19)=20.2(N/mm2) δ210=F10/4d10=99/(4×1.20)=20.6(N/mm)根据GB2951规定取中间值,所以:老化前: δ1=18.6N/mm2;ε1=200% 老化后δ2=20.2N/mm2ε2=190%抗张强度变化率TS=(δ2-δ1) /δ1×100%=(20.2-18.6)/18.6×100%=9%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EB=(ε2-ε1)/ε1×100%=(190-200)/200×100%=-5% 答:老化前抗张强度为18.6 N/mm2,,老化前断裂伸长率为200%;
老化后抗张强度为20.2 N/mm2,,老化后断裂伸长率为190%
老化前抗张强度变化率为9%,老化后抗张强度变化率为-5%, 7、用双臂电桥测量一根铝实芯单丝的直流电阻,电桥平衡时,桥臂电阻值R1=15.22×103Ω, R2=3.06×103Ω标准电阻RN=10-3Ω,如果R1,R2,RN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5%,和0.5%,0.1%,求此根铝线的直流电阻和最大相对误差(只考虑R1,R2,RN的误差,其它误差忽略不计) 解1:根据双臂电桥平衡条件:Rx=RNR1/R2
Rx=10-3X(15.22×103)/(3.06×103)=4.97×10-3Ω根据误差的算术合成公式,如函数表达式;N=X/Y,则误差合成公式: ΔN/N=ΔX/X+ΔY/Y所以,ΔRx/Rx =ΔRN/RN+ΔR1/R1+ΔR2/R2=0.5%+0.5%+0.1%=1.1% 此根导线的直流电阻为4.97×10-3Ω,最大相对误差为1.1%.8、有一根单芯交联电缆,导体外径为13.9mm,绝缘外径为21.2mmεr=2.3,计算该电缆每米电容是多少?解:根据同心园导体电容计算公式:C=2πε0εr/ln(De/Dc)式中: ε0-----------真空介电常数ε0=8.86×10-12(F/m)εr------绝缘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De-------绝缘外径Dc-------线芯导体外径因此C=2πε0εr/ln(De/Dc)=(2×3.14×8.86×10-12×2.3) /ln(21.2/13.9)=303.2×10-12(F/m)=303.2pf/m该电缆的电容是303.2pf/m 9、有两盘电缆标称截面分别是95mm2和120 mm2,在室温10℃时测得电阻值均为0.29欧,计算两盘电费长度各是多少米?(ρ=0.031,ɑ=0.004)解:K=1/(1-0004*10)=1.042L95=1.042*0.29*95/0.031=955米L120=1.042*0.29*120/0.031=1206米 10、有一根三芯电缆,发现红芯和黄芯短路,用直流电桥测量,红芯导体电阻为1.189Ω,黄芯导体电阻为1.178Ω,在同一端红黄之间电阻为1.728Ω,另一端红黄之间电阻为2.639Ω.求短路点的位置。解:R红=R1+R2=1.189
R黄=R3+R4=1.178
R接=(R13+R24-R红-R黄)/2=1设短路点距离为X,电缆总长为L,则:X/L=R1/R红=R3/R黄
R1=1.189 X /L
R3=1.178 X /LR1+R3=R13-R接=0.728
1.189 X /L+1.178 X /L=0.7282.367X=0.728L
X=0.308L20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玻璃钢电力电缆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