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科技局科技局的工作人员,你们好:我自己有了一项是关于拦截飞行器方面的科研技术产品,由于经济、生产设备

成人教育网订阅号
扫描关注看最新资讯
江苏分校:
合作院校: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1998 - 2017
www.chiy.org
版权所有 咨询热线:400-
$(document).ready(function() {
$("ul#topnav li").hover(function() {
$(this).css({ 'background' : '#9ee7c0 url(topnav_active.gif) repeat-x'});
$(this).find("span").show();
} , function() {
$(this).css({ 'background' : 'none'});
$(this).find("span").hide();聚焦园区从创新到产业
>> 最新动态
一位有人格魅力的专家型领导——记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唐玉国(下)
&&刊于2016年9月13日《苏州日报》 苏报记者 周建越  &&&唐玉国立志打造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的“航空母舰”,令业界尊敬。这份尊敬源自他勇挑重任的担当、别具一格的创新思路,也源自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他的家庭为这项事业做出的奉献。&&&只要年轻肯学就是块“料”&& 苏州医工所筹建时,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要想开展项目谈何容易。唐玉国认为年轻人敢闯敢干、有创新精神。在科研方面,他放手让年轻人去干。“只要年轻肯学,都是块好料。”他总这么说。  && 两年前,医用光学室一课题组长面临退休,组里面的其他成员都比较年轻,一时还接不上。一旦组长退休了,课题组就要解散。但年轻组员们向心力非常强,大家都希望继续一起工作。  && 对此,唐玉国破天荒地同意:“给你们两年时间的锻炼机会。”事实证明,当初没解散课题组是对的。现在该课题组完成了不少产品的成果转化。该课题组副研究员董宁宁说:“如果唐所长不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支持,就没有今天这样的良好局面了。”   && 苏州医工所每年会拿出经费鼓励年轻人到境外学习进修。在提拔年轻人方面,唐玉国慧眼识才,用人不疑。而每逢重要节假日,他又总会询问所里年轻人的休假情况:“要出去转转,劳逸结合嘛!” 郭宇征,北京大学本科生,剑桥大学的博士,在哈佛医学院做研究。唐玉国为了引进他,联系到哈佛大学提出联合培养。但好事多磨,因课题方向不一致,很长时间也没成果。 但唐玉国没放弃,几年中一直与他保持联系。去年底,这位博士后提出了一个与苏州医工所研究方向相吻合的课题。很快,该课题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研价值。 “唐所长引进人才的思路与一般人不一样。”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熊大曦说,今年3月,他们去美国硅谷,想引进一个优秀人才。唐玉国非常明确地告诉对方,要求进行实质合作,即便不要那个专家回国,也一定要让对方在硅谷为苏州医工所提供资源,成为该所的海外技术转移中心。 这样的“放鱼”式合作,让熊大曦们有些诧异,因为,之前从没有见过这种合作方式。但实践之后确实得到了实质性益处,“这让我们几个共同和他谈合作的人,都不禁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熊大曦说。 不仅引进个人,还引进团队。郑岷雪团队2014年从美国硅谷被引进到苏州医工所。当时这个团队对国内情况不熟悉,唐玉国动用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源,带领该团队逐一拜访业界专家。这让郑岷雪团队非常感动。 在唐玉国努力下,现已有十多位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陆续从美国、欧洲等地来到苏州医工所。不少国际顶尖团队也被唐玉国“挖”到了苏州,其中还包括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和其团队。  && 唐玉国说:“虽然条件有限,但我们会尽最大能力为人才创造好科研和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在青山绿水间一心一意搞科研。”&&& “学科交叉”更能碰出科研火花  && “你们这个东西有没有使用价值?”&& 2014年9月的一天,中科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周连群向唐玉国汇报传感器研究进展情况。让周连群没想到的是,唐玉国一开口就把研发人员问懵了。  原来,周连群等人研发的传感器,虽然高端,但离老百姓、离市场还有距离。唐玉国说:“作为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所,你研发的东西,必须既有国际水平,还能服务老百姓。”他建议,把这项研究与甲醛检测联系起来。这让大家茅塞顿开。于是,在不久之后苏州医工所就诞生了拥有完全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甲醛测试仪“健康果”。  走进苏州医工所成果转化公司,可以看到,这个“健康果”像台小电子钟,它测甲醛响应时间只需1秒钟。现专业用户使用的英国PPM公司甲醛检测仪市场售价在1万元以上,而苏州医工所研制的“健康果”市场价不到400元。对比测试结果,“健康果”检测精度高、响应快、线性输出稳,各指标均达到国际水平。  “创新,不仅仅在科研高端,能让高端的科技服务于大众,这本身也是创新。”唐玉国说。今年,这个项目已完全市场化。准确的项目定位,彻底激活了研发传感器的科研团队。“我们唐所长特别有战略眼光”。该所医用光学室副主任张运海说,那一年,唐玉国赴美国考察后,立马在一批实验室里设置了比较尖端的显微镜。  在当时这种看似“超前”的做法让很多人不理解。张运海说:“现在看来,唐所长的做法是有远见的。就在医工所布局完成尖端显微镜研发方向后,当年超分辨显微光学领域就出了诺贝尔奖,充分证明了他的眼光。”  要领导好一个所,身为所长的唐玉国,并非都懂,但他非常好学。  有一次,唐玉国在看完磁共振方面的书后,马上找到所里磁共振方面研究人员讨论。他问:“人躺着和立着有什么区别吗?”研究员说:“躺着脑血流不一样。”唐玉国又紧接着问:“那为什么不能做立式的磁共振呢?”  他的这一发散性的提问,让研究员眼前一亮,并向德国慕尼黑工大神经科的教授开展咨询。不久,又一个关于磁共振方面的项目研发开始了。&&& 工作要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  做好一个专家型的领导,同样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唐玉国的妻子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放弃了大学院长的职务。  && 唐玉国的夫人王丽荣说:“我与唐玉国是大学同学。”其实,这夫妻二人都是各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苏州医工所在苏建设8年,两人一个在苏州、一个在长春,分居两地6年。  && 为更好地支持唐玉国,2014年,王丽荣毅然辞去了长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的职务、推掉了多个科研课题,来到苏州大学做起一名普通教授。  && 在王丽荣眼中,唐玉国最大的性格特点是大气而又有些执拗。“说句实话,我在家乡事业发展得不错,还担任了市政协委员,在业内也算小有名气。但我更清楚他只会工作,不会照顾自己,为了支持他我放弃了这些,来苏州重新开始。” && 王丽荣说,唐玉国是个非常勤勉的人,每天四五点起床处理邮件,忙个不停,又不注意自己身体。他有心脏病,可总不肯好好休息。那年,他心脏病犯了,心脏检测的一个数据,别人正常值在几百下,他的那个数据高达几万下。就是住院期间,他还是每天要打电话询问所里工作进展情况。  && “在我看来,他做所长与不做所长最大的区别是半夜老说梦话。有几次我都被他的梦话吵醒了,他特别激动地举起手挥舞着说‘这个事情你要这样做啊!要这样做!’有时我都看不过去了,跟他说让他自己放松一点,但他常常在私下里跟我说,工作要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我的这个位置,就是要为国家科技进步多做点事情。”王丽荣说。  && 在唐玉国父母的眼中,他永远是5个子女中的老大,4个弟弟妹妹都是他来照顾。  && 唐玉国的真诚与善良,许多人记忆深刻。  && 两年前,唐玉国曾经工作过的长光所里,后勤员工老郭患了尿毒症。唐玉国立马从苏州打电话给朋友,请他们代他拿5000元去探望这位只有一面之缘的老员工。  && 对于医工所未来的发展,唐玉国更是信心满满。“我想,未来,苏州医工所要打造一个医生的‘众创空间’。让医生带着设想到我们的工程‘众创空间’,只有医务人员与科研人员密切合作了,才能更多地创造出受欢迎的医疗产品,”唐玉国说,“我的梦想是,前面一个大学,后面一个医院,中间有个研究所,让中国的医疗事业快快发展,造福更多的普通百姓!”哪些高科技掌握在中国人手里?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037,991分享邀请回答1.1K28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4917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苏州科技大学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与苏州市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被教育部批准为高校。日,经与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共建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前身由原建设部直属高校与原铁道部直属高校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为,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据2017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23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69.3万册;开设14个教学单位,开办58个本科专业;共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200余人;学校师资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538人。教师队伍中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国家建筑设计大师、世界著名青年音乐指挥家等一批业绩卓著的名家名师。
苏州科技大学历史沿革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建工部苏州建筑工程学校
1932年,在浙江大学土木系的协助下,私立常州中学添设了土木科,一大批、交通大学、北洋大学的高素质老师先后任教土木科,前后为国家培养了600多位建设人才。
1953年,建筑工程部诞生,成为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建筑专门学校。
1953年,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学校土木科、私立常州中学土木科整体并入。
1958年,电力部苏州建筑工程学校(燃料工业部苏州电业土木工程学校)整体并入。
1960年,苏州建筑工程学校升格为苏州城市建设学院。
1978年,国家建设委员会致函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拟恢复原苏州城市建设学院。
1979年,国家城市建设总局、江苏省基本建设委员会和苏州市革命委员会联合发文上报国务院,提出在苏州恢复和建设苏州城市建设学院。
1980年,国家城市建设总局成立苏州城市建设学院筹建处。
1982年,国务院批准在苏州设立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
1984年,苏州城建环保学院诞生,成为中国第一所环保高等学府。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
1951年,筹建,校址在,是上海铁路局创办最早、历史
苏州科技大学
最长的综合性中学。
1960年,苏州铁道师范专科学校成立,苏州铁路中学改称苏州铁道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
1980年,经国务院批复,铁道部直属的苏州铁道师范学院诞生。
1981年,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正式面向全国招生,开设汉语言文学教育、数学教育两个本科专业。
1986年,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新校区建成,实行平门本部和上方山校区两地办学。
1988年,苏州铁道师范学院附属挂牌成立。
苏州科技学院
2001年9月,原国家直属的与原国家铁道部直属的合并组建苏州科技学院。
2004年来,学校曾连续3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07年,学校以“优秀”等第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8年,学校党委被授予“江苏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获“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称号。
获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国先进单位称号。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011年9月,被选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日,根据《》的部署和要求,2015年审批设置中东部地区本科学校,同时审批部分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根据《》、《》和《》的有关规定,苏州科技学院拟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事项,被列入教育部专家考察高校名单进行公示。
苏州科技大学
日,教育部下达关于2016年教育部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苏州科技学院拟正式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
日,发布了《省政府关于苏州科技学院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的通知》(苏政发[2016]40号),决定将苏州科技学院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同时撤销苏州科技学院建制。该校参与举办的独立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同时更名为。
日,经与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共建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办学条件
苏州科技大学院系设置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开设14个教学单位,开办58个本科专业。
院系专业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建筑学(建筑幕墙设计方向)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学、交通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商学院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金融工程
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社会工作、历史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
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心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学前教育
数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技术方向和光电功能材料方向)
化生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功能材料、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师范)、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
外国语学院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英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日语语言文学
音乐学院音乐学、音乐学(师范)、音乐学(作曲与电子音乐)、音乐学(器乐与钢琴演奏)、舞蹈学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国际教育学院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合作举办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管理以及土木工程等四个专业中外合作本科教育项目
苏州科技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7月,学校拥有12个硕士点,6个类别,并获准开展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3个学科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4个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项目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哲学、世界史、数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专业硕士点环境工程、美术、艺术设计、音乐、建筑与土木工程、城市规划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科群、城乡规划与管理学、环境功能材料与技术
江苏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世界史、风景园林
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世界史、风景园林学
苏州科技大学师资力量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教职工1648人,其中专任教师102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532人,其中教授161人,博士学位教师392人。教师队伍中拥有院士、院士、院士、国家建筑设计大师、世界著名青年音乐指挥家等名家名师。
教师队伍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4人,国家“”专家7人,国家国家级人选1人,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3人。拥有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6人担任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估委员会委员,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学校多位教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奖项或荣誉称号。学校聘请了包括两院院士、、以及著名音乐指挥家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国家“千人计划”: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特聘)
全国优秀教师:
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陈建平
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钢结构教学团队 (负责人:何若全)
苏州科技大学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江苏省特色专业、8个专业(类)(含14个专业)被列为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3个专业获批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1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精品课程7门。近五年来,获批省(部)级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41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与、、联合共建的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大学科技园
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校外企业联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城乡规划、土木工程
江苏省特色专业:历史学、环境科学、土木工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环境科学
、城市规划
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土木类(土木工程、工程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建筑类(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英语、历史学、电子信息工程、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历史学
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电子信息教学实验中心、建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新材料实验教学与实践示范中心
、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心理与行为实验中心等
省级精品课程:、、、、、、城乡规划原理
年,学校先后获得中国音乐最高奖“”(合唱)金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专项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比赛(专业组)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以及(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第三名等一批国内、国际级奖项,共有600多个学生团队、1500多人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含特等奖)4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何若全等人的《20年磨一剑——与国际实质等效的中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制度的创立与实践》项目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吴红耘等人的《图式理论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项目
苏州科技大学合作交流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等国家和地区4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教师互访和科研合作等活动,邀请众多国际知名学者到校学术访问。
2010年开始,学校先后与英国合作举办了工程管理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承办了由国家主办的援外环保技术培训班和物流优化技术培训班共计28期,为亚太地区、非洲等100余个国家培训学员近600人。
苏州科技大学学术研究
苏州科技大学科研平台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1个,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技术转移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0个其他市级研究机构、48个校级研究机构。
院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
省级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环境功能材料实验室、环境工程技术工程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信息教学实验中心、江苏省现代测绘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苏州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检测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江苏省精密铜管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研究院
省级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研究院
市级重点实验室:苏州市建筑实验中心、苏州市建筑环境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市微机电薄膜技术重点实验室
、苏州市生态环境及新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苏州市建筑声学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市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市申龙电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市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市智能测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市级其他研究机构:苏州市测绘仪器综合测试中心、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研究所、全球发展研究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苏州城乡一体化研究院、苏州市基于物联网的公共安全服务平台、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服务平台
校级研究机构:环保应用技术研究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所、环境安全研究所、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研究所、环境影响评价室、环境与教育研究中心、钢结构研究所、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研究所、房地产研究所、国际工程管理研究所、土木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所、风景园林研究所、城乡规划研究所、艺术设计研究所、空间设计研究所、建筑研究所、小城镇规划研究所、网络信息工程研究所、现代电子技术研究所、苏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城市研究中心、古籍整理研究所、江南社会历史研究所、历史文献研究所、亚太国家现代化研究所、精细化工研究所、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应用伦理学研究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传媒文化产业研究所、视觉传播研究所、吴声琴学研究所、信息资源与技术开发研究、节能技术研究所、杭鸣时粉画艺术研究室、光电功能材料研究所、数学技术和理论研究所、城乡建设于环境法学研究所、工程教育研究所、环境生物技术研究所、测绘仪器测试服务中心、苏州科技学院物联网研究所(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物联网实验室)、苏南文化研究院、苏州科技学院江苏沿海开发研究院、苏州科技学院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苏州科技学院汽车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苏州科技学院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中心
苏州科技大学建设成果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五年学校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2423项,年均科研经费1.35亿元。承担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项目、“”项目、(重点)项目、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258项,以及一批省部级项目、横向科研项目、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51项;学术论文被等三大检索收录1323篇,专利848项。
2011年至2014年,学校共承担国家“973”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3项,年均增长14%,省部级项目14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0项,市厅级133项。2014年学校科研项目到帐经费达到3813万元,年均增长达12%;2014年三大检索学校署名的科技论文收录226篇,年均增长达25%。
苏州科技大学学术资源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藏书169.3万册,电子文献268万种,订购中文期刊1400种,外文期刊100种;中外文电子数据库33个,自建数据库7个。涵盖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学科领域,尤以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历史学等省级重点专业以及校级重点专业的文献收藏为丰富。
图书馆参加全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和江苏省高校文献保障系统(),并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上海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及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建立了协作关系。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
《》是由苏州科技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分为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和工程技术版三种,分别刊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以及工程技术应用学科的专业研究、学术评论以及学术动态等方面的论文。
该刊由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和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科版)合并组成。主要栏目有、、、、、等。
苏州科技大学文化传统
苏州科技大学校徽
学校校徽由双环组成,外环上半部是大写的英文校名,下半部为中文校名,内环为学校英文简称的字母组合,呈活泼上升的造型。校徽主色调为蓝色,中文校名为黑色毛体。
校徽以学校英文字母为元素,将字母图形化的设计方法运用其中,追求简洁、高雅的视觉效果。
整体造型上平下圆,外部规整、内部变化,产生视觉上的愉悦;字母S的抽象图形使人产生丰富联想,似鸟在理想的天空翱翔,如鱼在知识的海洋穿行。校徽造型富有上升态势,催人上进。
蓝色象征着理性与科技,灰色象征着苏州,整体视觉效果和谐且淡雅,与学校培养创新创业型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办学目标相吻合。
苏州科技大学校训
致远至恒、务学悟真
诸葛亮《》中有“非宁静无以致远”句,此句中致远正来源于此。
意思是:如果能够以最大的恒心潜心治学,就一定能够悟出真正的道理。
苏州科技大学校歌
《苏州科技大学校歌》
作词: 作曲:
姑苏城外,运河之畔,巍然学府啊。
薪火相传,文理相融,博彩众长。
啊,致远至恒,务学悟真;致远至恒,务学悟真。
弘扬先进文化,光大科学精神;群英汇聚,重任在肩。
弘扬先进文化,光大科学精神;群英汇聚,青春理想扬帆起航。
啊,今天你是我激情音符。啊,明天我是你华彩乐章。
啊,今天你是我激情音符。啊,明天我是你华彩乐章。
东方水城,文荟之邦,巍然学府啊。
薪火相传,德智兼修,博彩众长。
啊,致远至恒,务学悟真;致远至恒,务学悟真。
毕生追求真理,勇为创新先锋;群英汇聚,重任在肩。
毕生追求真理,勇为创新先锋;群英汇聚,青春理想扬帆起航,
啊,今天你是我激情音符。啊,明天我是你华彩乐章。
啊,今天你是我激情音符。啊,明天我是你华彩乐章。
苏州科技大学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党委书记校长、党委副书记党委副书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常委、副校长
苏州科技大学知名校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总裁、总工程师。1956年毕业于苏州建筑工程学校(苏州科技大学前身)。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1991年毕业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
朱兴良:高级工程师,一级项目经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苏州金螳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金螳螂集团创始人及实际持有人。1987年毕业于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工民建专业。
:高级工程师,一级项目经理,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EMBA,苏州金螳螂董事长。1990年毕业于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建筑学专业。
: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副巡视员,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全国职业职工道德建设协调小组原副组长。曾任中宣部城市宣传处、企业宣传处副处长、处长。1986年毕业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中文系新闻干部大专班。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91.7历史学学士。
.官网&#91;引用日期&#9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91;引用日期&#93;
.南林新闻网&#91;引用日期&#9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91;引用日期&#9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化生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部&#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部&#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新闻网&#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新闻网&#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新闻网&#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新闻网&#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评建专题网&#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新闻网&#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新闻网&#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部&#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评估建设办公室&#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处&#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处&#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招生网&#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学院评建专题网&#91;引用日期&#93;
.江苏教育&#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新材料实验教学与实践示范中心&#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学院力学实验教学中心&#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精品课程网&#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新闻网&#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新闻网&#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叶可明院士工作站&#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科研产业部&#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评估建设办公室&#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学院评建专题网&#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学院评建专题网&#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学院&#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学院图书馆&#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大学&#91;引用日期&#93;
.苏州科技学院&#91;引用日期&#93;
.江苏&#91;引用日期&#93;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91;引用日期&#93;
哎呀,运营同学,这个模块离家出走了 ::&_&::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科技局网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