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被炒热,窝在角落好安心却又好的胶片机子有哪些推荐

307被浏览50993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07被浏览50993分享邀请回答15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307被浏览50993分享邀请回答21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主题:在好点的摄影网站看图,觉得好的往往都是胶片摄影,有没有人和我一个感觉
泡网分: 6.88
精华: 1帖子: 2073
注册: 2010年10月
越来越对数码没有爱了,无论数码相机如何革新,无非就是像素升级对焦升级,数码体系就好像玩CS加了很多外挂,永远打不死那种。
数码的片子给我的感觉就是风景是干巴巴的清晰,人像都感觉是些没有灵魂的充气娃娃,高级点的数码摄影就是模仿胶片的调子但骨子里还是数码味,正如这个快餐和商业充斥的时代,浮躁表象。
胶片摄影就是感觉比较有爱,片子上面透着阳光的温度和内心的情绪
就像是过去的老电影,有真实的感情。
关于胶片摄影,让我想起这个个歌曲: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本帖最后由 badcat008 于
23:37 编辑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689&&回帖:74 &&
泡网分: 1.143
注册: 2013年02月
胶片之路异常难行!
首先比数码烧钱。数码相机很贵,但只是一次性投资,135数码系统只要不是特殊用途,5万左右就基本齐活了,而且最重要一点,后续不用再扔钱。但胶片却是个无底洞,别看胶卷相机不贵,但一切都是表象。玩胶卷胶片,如果只玩135就太局限了,而且我觉得135胶卷在数码面前优势不大,除非向小资小文青方向发展,要不迟早走向中大画幅。一旦迈入中大画幅领域,一切都贵了,器材先不谈,先谈耗材,现在120反转片最便宜的是富士rvp100,过期的要22左右,差不多过期的要28,远期的要35左右。一卷120能拍多少张?645的16张,66的12张,69的8张,如果跳上大画幅,612的6张,617的4张,现在冲反转片20元一卷,就是说一卷120反转片最低成本是48元左右(我不喜欢买过期卷),645一张成本是3元,66一张成本是4元,69一张成本是6元,612一张成本是8元,617一张成本是12元,而且那些差不多过期或已经过期的卷会逼着你不断地拍。但120胶卷已经是最便宜的选择了,一旦上胶片,rvp100的45胶片是380元一合,一合只有20张,而冲洗费是一张10元,就是说一张45的彩片已经接近30元了,而45是画幅最小最便宜的大画幅胶片!好吧,放弃彩片,玩黑白,最便宜的胶片是上海GP100,75元一合,有25张,5元按一次快门,这可以接受。但,黑白冲洗不同彩色,黑白可以玩出很多暗房花样,假手于人总觉不爽,自己冲。一套冲洗器材下来,没有1500元搞不定,冲完还要放,黑拍放大机最便宜也要上千,要命的是这家伙要暗房才可以用,现在房价这么贵,你专门搞一间暗房,除非你在三线城市,要不谁都肉痛。好吧,不放大,扫描,哈苏IMAIKON就算了,三手四手的都要几万,平扫最低级别也要Epson V700起跳吧,要不根本就还原不了胶卷胶片的大部分特征,v700最便宜的要4000元。
耗材冲扫差不多了,谈谈器材。器材可以略为安慰,毕竟现在大部分人都玩数码了,胶片器材,特别是135的胶卷机,真心便宜。但前面已经说了,135在数码面前优势不大(所以135胶卷机才这么便宜!),120起跳,全都是狠角色,哈苏禄来不谈,就是玛米亚双反都要2000以上,而且你玩胶卷机不是只玩一部吧?当年的神器不尝尝什么滋味?福论达bessa II带color skopar的要3000以上,带color hailer的8000以上,带apo lanther的要15000。OK,中画幅没意思,上大画幅。进入大画幅的世界就完全不同了,新镜头这里被唾弃,大家都疯狂地追寻中古神头。一个45画幅的标头hailer150F4.5要2000以上,dargor165F7.7也要2000以上,再往上跳,Collinear165F6.8要5000,zeiss protar125F18要6000以上,而这仅仅是45画幅的镜头,随着焦距的增加,价钱也向上翻番。如果你中了petzval的毒,那更无可救药了,petzval用于胶片的只能是法兰环80mm以下,因为最大口径的快门只能是仙娜DB快门,它只有82mm口径,一个仙娜DB快门最便宜也要3000多,而焦距合适口径合适的petzval更是可遇不可求,你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有名有姓的petzval,少则45千,多则上万,那些无名的petzval,也最少要2000。而这仅仅是镜头,机身,最便宜的申豪45,5000多,还架不起petzval,要架得起petzval,二手三手的ebony,也要15000以上。有了机身还不行,还要后背,45的后背最便宜了,但,一个格拉菲6连发900,一个山寨的大艺612后背1500,如果你还要玩点花样,宝丽来撕拉片后背900,数码后背板(就是接135数码机身的)700,就是这几个后背都要几千大元。等等,还漏了一个重要的,脚架,大画幅的脚架和云台和135的完全两回事,这里再扔5000元吧,仅是买个可以接受的,135的买个顶级的也差不多了吧。
算钱很累,其实玩胶卷胶片,技术也很累。胶卷胶片相机的估焦估曝光值是基本技能,如果你这方面不行,要么就使劲拍,用钱用时间练,要么就买个激光测距仪和带上数码相机,用它们来估计。中画幅大画幅对DIY技能也有要求,那些镜间机械快门,就算买回来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不准了,你要么花几百元去保养,要么就是自己保养。对于有大量器材的胶卷爱好者,保养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还有,那些上古神头都没有快门的(那时都拍湿版),你要么自己找厂做一个接环接到快门上,要么就好像以前拥有这么镜头的前辈一样,拍湿版。
OK,这么累,玩一次成像吧。恭喜,这个坑更大,富士拍立得只是玩具,上得大场面的只能是宝丽来,器材就不说了,仅是耗材就是一个大坑,imposeble新出的胶片不仅贵(165元一合,一合只有8张),成像还不稳定,一合下来可能会有几张废片,那么这直接就是45反转片的节奏。撕拉片只有富士可选,算是良心价了,最便宜的FP-100C仅仅是68元一合,还有10张,呵呵。
收获?很大,除了胶片特有的色彩和氛围,还有放弃了数码机上孜孜不倦拼命对比的分辨率和锐度,更多从整体入手,追求适当的反差和饱和度,追求整个画面的均衡。还有长期使用那些难用的胶片机,突然发现原来数码机太好用了。特别是宝丽来SX-70,它是相纸贵,分辨率锐度差,还是自动曝光,你不想废片,拼命钻研构图和创意吧,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再用数码机,发现原来卡片机也太就手了。
玩胶片费神费钱费精力,所以大部分人都转玩数码了,但说数码比胶片好的,估计还没迈入中大画幅的世界。
泡网分: 6.88
精华: 1帖子: 2073
注册: 2010年10月
xuanxuan2996 发表于
给家人拍照喜欢用胶片,比较正规些。听人说基本没有光学扩印了,拍胶片的热情瞬间下降50%
有知道光学扩印店家的请给个链接,谢了...淘宝上有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3.819
帖子: 7440
注册: 2009年12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4.782
帖子: 1603
注册: 2012年10月
给家人拍照喜欢用胶片,比较正规些。听人说基本没有光学扩印了,拍胶片的热情瞬间下降50%
有知道光学扩印店家的请给个链接,谢了。
泡网分: 6.88
精华: 1帖子: 2073
注册: 2010年10月
wjaili 发表于
正因为胶片的某些局限性,例如成本与时间,导致了拍摄者严谨与认真的拍摄态度.....而等待的紧张与期待,则是对拍摄结果(或效果)不自信...我是觉得胶片对皮肤质感表现更准确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6.88
精华: 1帖子: 2073
注册: 2010年10月
提倡表达不同看法,不用统一认识。
泡网分: 0.039
注册: 2003年10月
wjaili 发表于
正因为胶片的某些局限性,例如成本与时间,导致了拍摄者严谨与认真的拍摄态度.....而等待的紧张与期待,则是对拍摄结果(或效果)不自信的反映,也刚好说明了即使是胶片时代,拍摄的成功率及满意度也并非能够完全达到预期。
拍摄活动不仅仅是按快门那么简单,涉及到的知识和对摄影的理解比按快门更为重要,而拍摄器材的数码化,自动化,甚至是傻瓜化,为摄影的普及化提供了极大可能性。其拍摄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影像的可编辑性,又为个性化创作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这是胶片时代无论如何也无法比肩的。
胶片作为“过去式”,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先进事物淘汰或取代落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影像器材和媒介也一样,胶片作为怀旧对象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用胶片的所谓“特色”,对数码影像的先进性加以否定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客观的。其实说来说去就是“喜欢”两个字,有的喜欢拍摄的过程,有的喜欢现在强大的后期处理过程,只要自己喜欢的去做一件事那就是对得起自己,所以也不必要去把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强加于人,但要想出好的照片,那还是得认真地去“喜欢”。
泡网分: 2.131
帖子: 2304
注册: 2007年11月
vyxsh 发表于
数码化后的摄影便利性提高太大,导致一部分人无节制的拍摄,有的一年就能拍掉几万次快门,放在胶片时代这个是一般人承受不起的代价。虽然多练是提高摄影技术的必须要素,但是不负责任的,不严谨的按快门会使一个人失去一种新鲜感,图片的即时显示说实话也不如胶片等待冲印有那种紧张,期盼。胶片时代图片最后的效果90%是靠拍摄者前期的准备,从构图,等光线,曝光的掌控真的有绘画那种成就感,现在一些什么废片变宝就是毒害初学者,让他们认为ps无所不能,按快门就像是素材的采集,照片是ps出来的,这样已经失去了摄影的乐趣。现在一些人又拾起胶片其实是一种对摄影的纯粹的回归,但我认为这只是一种心理形式,什么胶片味,那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大于实际,好的作品不在于什么胶片味还是数码味,是图片能给你自己或者他人带来美的感受或者感动。时代在进步,胶片肯定会越来越少,难道以后摄影就死亡了?关键还在于一个拍摄者对按快门的态度。正因为胶片的某些局限性,例如成本与时间,导致了拍摄者严谨与认真的拍摄态度.....而等待的紧张与期待,则是对拍摄结果(或效果)不自信的反映,也刚好说明了即使是胶片时代,拍摄的成功率及满意度也并非能够完全达到预期。
拍摄活动不仅仅是按快门那么简单,涉及到的知识和对摄影的理解比按快门更为重要,而拍摄器材的数码化,自动化,甚至是傻瓜化,为摄影的普及化提供了极大可能性。其拍摄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影像的可编辑性,又为个性化创作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这是胶片时代无论如何也无法比肩的。
胶片作为“过去式”,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先进事物淘汰或取代落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影像器材和媒介也一样,胶片作为怀旧对象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用胶片的所谓“特色”,对数码影像的先进性加以否定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客观的。
泡网分: 0.914
注册: 2005年04月
vyxsh 发表于
数码化后的摄影便利性提高太大,导致一部分人无节制的拍摄,有的一年就能拍掉几万次快门,放在胶片时代这个是一般人承受不起的代价。虽然多练是提高摄影技术的必须要素,但是不负责任的,不严谨的按快门会使一个人失去一种新鲜感,图片的即时显示说实话也不如胶片等待冲印有那种紧张,期盼。胶片时代图片最后的效果90%是靠拍摄者前期的准备,从构图,等光线,曝光的掌控真的有绘画那种成就感,现在一些什么废片变宝就是毒害初学者,让他们认为ps无所不能,按快门就像是素材的采集,照片是ps出来的,这样已经失去了摄影的乐趣。现在一些人又拾起胶片其实是一种对摄影的纯粹的回归,但我认为这只是一种心理形式,什么胶片味,那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大于实际,好的作品不在于什么胶片味还是数码味,是图片能给你自己或者他人带来美的感受或者感动。时代在进步,胶片肯定会越来越少,难道以后摄影就死亡了?关键还在于一个拍摄者对按快门的态度。这个才是最理性的最科学的回复。
泡网分: 0.039
注册: 2003年10月
数码化后的摄影便利性提高太大,导致一部分人无节制的拍摄,有的一年就能拍掉几万次快门,放在胶片时代这个是一般人承受不起的代价。虽然多练是提高摄影技术的必须要素,但是不负责任的,不严谨的按快门会使一个人失去一种新鲜感,图片的即时显示说实话也不如胶片等待冲印有那种紧张,期盼。胶片时代图片最后的效果90%是靠拍摄者前期的准备,从构图,等光线,曝光的掌控真的有绘画那种成就感,现在一些什么废片变宝就是毒害初学者,让他们认为ps无所不能,按快门就像是素材的采集,照片是ps出来的,这样已经失去了摄影的乐趣。现在一些人又拾起胶片其实是一种对摄影的纯粹的回归,但我认为这只是一种心理形式,什么胶片味,那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大于实际,好的作品不在于什么胶片味还是数码味,是图片能给你自己或者他人带来美的感受或者感动。时代在进步,胶片肯定会越来越少,难道以后摄影就死亡了?关键还在于一个拍摄者对按快门的态度。
泡网分: 2.857
帖子: 1408
注册: 2015年02月
spac070v 发表于
又来乱放P啦,
先说说你的 D810 在哪里先
哈哈,大师真相帝。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0.987
帖子: 11716
注册: 2004年08月
wjaili 发表于
胶片的所谓“特色”,在数码出现之前未必会被认为是特色(充其量是胶片的“本色”),也未必会发出“温暖”...“感动”以及“深刻”...“震撼”之类的感叹,也只有在更接近自然的数码参照系出现之后,胶片的这种失常的“特色”才得以凸显,才被有些人津津乐道。
作为还原自然影像的载体,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胶片,无法做到忠实还原已属无奈,这是局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而不是胶片的“特色”,不是胶片本身具有特别的魅力,而是失去的东西,才更容易让人追忆、倍感珍惜。经典,需要经得起考验。时间的考验。
泡网分: 2.857
帖子: 1408
注册: 2015年02月
badcat008 发表于
数码体系就好像玩CS加了很多外挂,永远打不死那种。
我最近玩CS加外挂,玩几天以后,还是觉得会死那种更有意思,呵呵。
...不明白,跟开挂有什么关系?一个拿着数码相机的小白拍的能比胶片的大师好?数码能挽救一些照片,但不能提升你的技术。至于胶片耐看主要还是后期影调和色调的问题。数码都要自己调,胶片基本都有自己所固定的风格,所以后期不过关的人都会觉得胶片拍的有味道,那是因为后期你不用管。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912
注册: 2010年06月
badcat008 发表于
谢谢不同看法的表达
其实伏尔泰,卢梭写了很多东西,但核心就是:提倡表达不同看法,不用统一认识。
本质是内容,这个没有错,不过正如油画、水彩、水墨,介质不同,表达方法也会有所改变
其实,我目前也不知道为什么喜欢胶片多过数码,所以买了胶片机和数码机同行,实践下,算是知行合一吧。
以前是非常喜欢吉他和小提琴,现在更喜欢古琴,也想弄弄,呵呵,一万年就是一瞬间,希望有生之年,让每一天都丰富吧。有这样的想法不错
泡网分: 2.139
帖子: 1639
注册: 2013年08月
wjaili 发表于
胶片的所谓“特色”,在数码出现之前未必会被认为是特色(充其量是胶片的“本色”),也未必会发出“温暖”...“感动”以及“深刻”...“震撼”之类的感叹,也只有在更接近自然的数码参照系出现之后,胶片的这种失常的“特色”才得以凸显,才被有些人津津乐道。
作为还原自然影像的载体,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胶片,无法做到忠实还原已属无奈,这是局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而不是胶片的“特色”,不是胶片本身具有特别的魅力,而是失去的东西,才更容易让人追忆、倍感珍惜。说的对!
泡网分: 36.256
帖子: 4581
注册: 2004年06月
badcat008 发表于
实际上我讨厌的是CMOS的数码味。
类似于,我讨厌肯德基的廉价味道。数码单反刚刚问世那会儿,被好多传统单反用家用数码味儿来进行攻击,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几乎全部告别了胶片,留下的极少数玩儿大画幅的铁杆儿胶片玩儿家中,电分后喷墨出片的又占去了多数,所以说想回到从前,几乎没有可能了,就像现在的电影,还能找到胶片摄影机或者放映机么?即使看那些怀旧老片,也全部经过数码化了。
楼主接触过X3么?如果没有,作为老马帮中的一员,建议楼主不妨尝试一下。 本帖最后由 Tyler 于
08:53 编辑
泡网分: 2.131
帖子: 2304
注册: 2007年11月
zhaoleslie 发表于
好有不同的标准。
最漂亮的,最绚烂的
最让人感动的
最震撼人心的
等等…………
彩色胶片比较温暖,容易感动人
黑白胶片比较深刻,更容易震撼人心
说白了就是胶片更有特色。胶片的所谓“特色”,在数码出现之前未必会被认为是特色(充其量是胶片的“本色”),也未必会发出“温暖”...“感动”以及“深刻”...“震撼”之类的感叹,也只有在更接近自然的数码参照系出现之后,胶片的这种失常的“特色”才得以凸显,才被有些人津津乐道。
作为还原自然影像的载体,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胶片,无法做到忠实还原已属无奈,这是局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而不是胶片的“特色”,不是胶片本身具有特别的魅力,而是失去的东西,才更容易让人追忆、倍感珍惜。
泡网分: 7.459
帖子: 1609
注册: 2010年03月
badcat008 发表于
越来越对数码没有爱了,无论数码相机如何革新,无非就是像素升级对焦升级,数码体系就好像玩CS加了很多外挂,永远打不死那种。
数码的片子给...楼主看的难道不是数码翻拍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0.987
帖子: 11716
注册: 2004年08月
好有不同的标准。
最漂亮的,最绚烂的
最让人感动的
最震撼人心的
等等…………
彩色胶片比较温暖,容易感动人
黑白胶片比较深刻,更容易震撼人心
说白了就是胶片更有特色。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306
帖子: 1817
注册: 2014年09月
说明你老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525
帖子: 3206
注册: 2014年12月
又来乱放P啦,
先说说你的 D810 在哪里先
[本版禁言]
泡网分: 30.506
帖子: 3350
注册: 2003年10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本版禁言]
泡网分: 30.506
帖子: 3350
注册: 2003年10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3.525
帖子: 3206
注册: 2014年12月
badcat008 发表于
实际上我讨厌的是CMOS的数码味。
类似于,我讨厌肯德基的廉价味道。六、七年前,也就是 1Ds Mark III 刚发布的那些年,
国内各处摄影论坛上,那些不懂摄影的、却装B的、戴着眼镜的四眼田鸡粪青小青年也说着你现在说的这种话。
看你说这些,八九不离十,你应该也是戴眼镜的四眼田鸡吧?嘿嘿
泡网分: 2.131
帖子: 2304
注册: 2007年11月
badcat008 发表于
实际上我讨厌的是CMOS的数码味。
类似于,我讨厌肯德基的廉价味道。因讨厌而产生移情别恋也是人之常情,这可以理解。
泡网分: 2.131
帖子: 2304
注册: 2007年11月
badcat008 发表于
毕加索和中国水墨画,按视觉透视科学来说都是不正常的。达芬奇是通过解剖研究来学习人像。证件照,肯定还是数码好。拍摄与绘画不同的是,绘画可以写实,也可以写意,拍摄更多的是记录与还原真实。
泡网分: 6.88
精华: 1帖子: 2073
注册: 2010年10月
wjaili 发表于
胶片的所谓“特色”,在数码出现之前未必会被认为是特色,也只有在更接近自然的数码参照系出现之后,胶片的这种失常的“特色”才得以凸显,才...实际上我讨厌的是CMOS的数码味。
类似于,我讨厌肯德基的廉价味道。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 03:18:26
泡网分: 2.131
帖子: 2304
注册: 2007年11月
badcat008 发表于
一台你喜欢的相机并不一定拍出一张牛逼的照片,但是一台有趣的相机会带给你新的欲望,为了相机而拍照,有点本末倒置,却是一个器材帝进化到拍照狂的原动力,毕竟,不要停止按快门,是件再好不过的事情。胶片的所谓“特色”,在数码出现之前未必会被认为是特色,也只有在更接近自然的数码参照系出现之后,胶片的这种失常的“特色”才得以凸显,才被有些人津津乐道。
就像是吃腻了大鱼大肉,对绿色环保的山茅野菜更加青睐一样,不是胶片本身具有魅力,失去的东西才更容易让人追忆。
泡网分: 6.88
精华: 1帖子: 2073
注册: 2010年10月
wjaili 发表于
作为还原自然影像的载体,胶片无法实现已属无奈,是科技的局限而不是“特色”。
手工和大工业产品的差别,是时代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和“个...毕加索和中国水墨画,按视觉透视科学来说都是不正常的。达芬奇是通过解剖研究来学习人像。证件照,肯定还是数码好。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 03:15:16
泡网分: 2.131
帖子: 2304
注册: 2007年11月
badcat008 发表于
其实很多数码的后期就是在模仿胶片的这种偏色
不过你如果仅仅认为胶片的特色就是偏色,就完全忽略胶片的真正魅力
胶片的魅力类似手工和大工业产品的差别,这就是个性化。
数码成像太过于“正常”了,也是优点,但缺乏特色,类似张国荣这样的人,缺点就是特点。作为还原自然影像的载体,胶片无法实现已属无奈,是科技的局限而不是“特色”。
手工和大工业产品的差别,是时代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和“个性化”毫无关系。
无论在任何时代,对影像的记录还原都以真实为基础。至于影调,风格等个性化特色,属于再创作范畴,与数码的“正常”并不冲突。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客厅角落放什么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