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目前是如何做中国慢病管理大会的?有哪些缺点和不足

慢病管理为何难?先做好患教这一步!
我的图书馆
慢病管理为何难?先做好患教这一步!
/本报记者 陈瑜 蔡昊 摄影报道/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根据2013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目前我国共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9亿人,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而这个数值中,超过半数都与高血压有关。如今,全国高血压患病人数更是达到了2.7亿,每10个成人中至少有2人患有高血压。
形势严峻 &瑞澄患教走进社区3月25日,天津瑞澄大药房走进紫金山路店寿园里社区,举办了慢病管理服务高血压宣教活动,为慢病会员提供用药教育、咨询指导等一系列服务,得到了社区会员的积极响应。此次活动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沈珑医师对高血压的形成、危害、现状、预防以及血压测量、注意事项等进行专题讲座。随后,瑞澄大药房紫金山路店王军萍经理还向大家介绍了MTM慢病管理项目。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根据2013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目前我国共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9亿人,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而这个数值中,超过半数都与高血压有关。根据高血压死亡人群归因危险度分析显示,所有心血管病死亡中,64%是由高血压造成的。如今,全国高血压患病人数更是达到了2.7亿,每10个成人中至少有2人患有高血压!但是,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分别仅为48.4%、38.5%、9.5%和24.0%,这说明高血压或慢病宣传教育、跟踪指导等方面的工作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而患者教育、慢病用药指导、管理慢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等正是我们药店承担社会慢病防控责任的重要使命,也是在慢病市场抢占一席之地的关键工作。
活跃互动 &患者认可将促慢病管理硬着陆据了解,本次活动是瑞澄大药房第一次走进社区,吸引了附近小区的高血压患者及居民。活动中,沈珑医师的讲座非常贴近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生活,得到了患者的积极响应,互动环节十分活跃。“希望经常能参加这样的讲座,因为去一趟医院要排好长时间的队,有些问题还没有问,医生就直接就喊下一个患者了。以后这些问题就可以到药店咨询了。”参加讲座的高血压患者和居民纷纷如此表示。患者的肯定是药店做慢病管理的最大动力之一。王军萍向记者坦言,这一次瑞澄大药房走进社区,获得了患者极大的认可,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做慢病管理的信心。慢病管理服务无疑体现了药店的价值,这份使命很重,但是患者和顾客的反馈将给予药店很大的信心去将慢病管理真正落地,因为他们需要药店去给他们在用药依从性、用药正确性、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做指导,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患者教育。“把慢病服务做好,减少或延缓慢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是我们的目标,这样的社区活动我们会一直做下去。”王军萍如是说。据悉,活动结束后,不少患者和居民都到瑞澄大药房紫金山路店体验了MTM慢病专区服务,希望能够在用药等方面获得咨询服务。社区患者与居民认真听讲座讲座互动环节,大家踊跃提问王军萍经理向大家讲解控盐容器的使用方法瑞澄大药房工作人员为患者与居民提供慢病咨询服务工作人员与患者合影留念,瑞澄大药房患教活动圆满成功专家点评做好患者教育,方可谈慢病管理/标点培训执行部副经理 康艺司/患者教育是药店慢病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药店、患者以及慢病管理项目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对药店本身:患者教育与门店销售不同,是企业主动走近消费者,与消费者在非盈利场合进行的交流,能极大地提升顾客对药店的好感,树立企业的良好口碑,增加顾客粘度。另外,患者教育能够让药店知晓顾客或者患者的真实需求,能搜集他们对药店的意见和建议,既是药店市场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对于患者:相对于在医院,患者能从药店迅速补充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对其慢性病控制大有裨益。同时能结识相同疾病的病患,相互交流,能帮助患者客观认识病症,对患者心理有积极作用。对于慢病管理项目:患者教育只是慢病管理项目的开始,需要一直持续下去,帮助患者改正不良习惯、调整饮食作息、改善用药、提升依从性等,所有的药学服务都是建立在患者教育的基础上。患者教育做得好,才有后面的管理,患者教育做得不好,慢病管理便很难进行下去。
馆藏&18977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慢病管理应该如何做好“加”与“减”的算法
慢病管理应该如何做好“加”与“减”的算法
慢病管理领域,如今参与者众,但一则成功者寥,二则同质化重,致使悲观论点流出,药店尤其为人所诟病。有观点认为,药店在慢病管理中不具有主导作用,在过度重复竞争的情形下恐将徒做无用功。事实真的如此么?“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毫无干系的歌词却恰如其分地勾勒出国内慢病管理市场的发展轨迹。慢病管理的概念仿佛在一夜之间骤然升温,及至2015年,以“互联网+糖尿病管理”为关键词的“百糖大战”猝然爆发,更让其迅速在沸点下沸腾。今天来看,在国内大写的医药圈,代表不同阵营的各方“诸侯”纷纷入围,虽或同向而行,或相向而驶,但都笃定共同的目的地——慢病管理。第一,药店的慢病管理思路与其他主体并不相同,如前所述,慢病管理辐射防、治、养等多环节,药店则主要对应“养”的环节,即模式重心在于院后市场,对医疗服务进行补充。第二,健康体检机构的发展轨迹可以借鉴,药店在吸收慢病人群时也应重“质”不重“量”,故应对慢病管理体系按照地域、人群、疾病以及企业的特征进行梳理和细分,尽可能选择以单病种切入。第三,慢病管理具有“积木式管理”的特征,要求服务提供者能够提供持续性的干预,这决定慢病管理在本质上仍无法跨越物理的界限,至少现阶段仍需要面对面的交互。这也成为药店施行慢病管理的先天优势。慢病管理,对药店而言一定是机遇。医药产业链上的各个主体虽然分流掉了部分慢病人群,但从根本上与药店并不是敌对或排他关系。相反,药店欲跑赢与同行的竞争,必须建立与不同主体间的合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互联网+医疗,聚合医疗健康行业精英
作者最新文章在中国,目前是如何做慢病管理的?有哪些缺点和不足? - 知乎198被浏览5907分享邀请回答10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慢病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