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是江西人的祖先陵江虎石排楼迁入四川的?陵江虎石排楼属那

用Facebook登入
發佈了新的部落格文章於。
發佈了新的部落格文章於。
發佈了新的部落格文章於。
發佈了新的部落格文章於。
訪客讚好這個評論,文章作者是。
訪客投了可惡票給這個評論,文章作者是。
訪客讚好這個評論,文章作者是。
訪客讚好這個評論,文章作者是。
訪客投了可惡票給這個評論,文章作者是。
4296個訪客在線
38個會員在線
偷看所有在線會員
不想被發現我在偷窺
香港島九龍新界離島其他
二至三個字的神靈名稱
四至五個字的神靈名稱
六個字或以上的神靈名稱
兩至三個字的廟宇類別
四至五個字的廟宇類別
六個字或以上的廟宇類別
廟宇基本資料廟宇名稱南丫島石排灣洪聖廟創建年份創建年代不詳。類別私營廟宇地址離島南丫島石排灣地區電話(852) -廟宇詳細資料廟宇類別所奉神靈打齋超渡功德法事售賣香燭靈符售賣簽語及解簽供應齋菜宗教授課贈醫施藥問米占卜看相
該項目還沒有網友進行評論呢。就等您來發表高見了!
提提您:會員登入後才可看到即時留言的喔!非會員也可看到留言,不過並非即時的,請注意喔!
若要選寫評論,請先登入或成為會員,歡迎您!鹤山客家史――第五章
客家姓氏的历史渊源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鹤山客家史――第五章&&客家姓氏的历史渊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348 更新时间: 10:26:54
第五章& 客家姓氏的历史渊源
&&& &&& 客家人入迁鹤山,开始时多数是一家一姓地前来的,定居一地后子孙繁衍,人口渐多,发展成“聚族而居”的村庄。目前鹤山客属地区较大的自然村,多是某一姓或几姓人的定居点。这是历史积淀的结果。但是历史又是流动的,当一个居民点的资源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发展需要时,部分居民又会向外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二次迁徙的事情几乎在每代人中都有发生。于是,新的村庄被一批批开发出来,杂姓的村庄也逐步出现了。&&& 考察一姓的历史渊源,通过一个个的实例,可以更具体地了解鹤山客家的历史,更可以满足群众普遍的认祖归宗的心理需求,还可以增强各姓群体的凝聚力。凡是凝聚力强的村庄,公益事业就办得比较好,例如有许多村庄修桥筑路、修建文化室、老人活动中心等,都是各姓群众自行集资兴办的。&&& 姓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姓源、郡望、迁徙、祖祠、族谱、堂号、堂联,名人事迹等等,是姓氏学的基本内容,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地理文化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但是对于各个人来说,对此确实有理解与不理解的分别,一无所知与知之较多的分别;这种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差异。&&& 基于上述的考虑,本书决定编写《客家姓氏的历史渊源》一章,目的是让读者不仅了解鹤山客家的整体历史,也能了解本家族的历史。为此,我们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这一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普查鹤山客属究竟有多少个姓氏,分别居住在什么地方;二是广泛搜求各姓族谱,弄清各姓的来源和现状,再参考姓氏学专著,分别给各姓写一篇简介。经过一年多时间,查得鹤山客属地区一共有93姓,半数以上的姓氏已弄清他们的来源地,今编制一份《鹤山客家姓氏列表》,阅后对各姓的居住地和来源地可以一目了然。93姓中,保存有族谱的不足半数,但有的姓却在近年还续修与重印了族谱,这就为我们编写各姓简介提供了依据。虽然,各姓族谱的编写质量不一,有的较完整;有的漏记了必要的史料,只有列祖列宗的名号及世系,而对于入迁年份、来源地语焉不详。最可惜的是有60姓左右,由于历史原因,已失去自己的族谱,现在再也无法重修了。对于后两种情况,我们无能为力。直至本书截稿为止,我们仅能编出30余姓的历史渊源简介,但这30余姓已包罗鹤山客家人的大部分了。&&& 编写各姓简介,我们采取略古详今的原则。首先略述其姓氏起源、郡望、著名人物以及自中原南迁进入广东的经过。这些全局性的资料非常繁复,写不胜写,许多姓氏学的专著已有较详细的介绍,我们仅需摘其要点就够了。本书的任务是着重弄清该姓自粤东入迁鹤山的年份、始迁祖、初居地、繁衍传承以及目前人口情况。考虑到并非每个人都能看到族谱,也并非每个人都能看懂族谱。我们把各姓的历史渊源分别写成一千几百字的短文,已可基本满足一般读者认知的需要了。&&& 【附注】 1、郡望和堂号:郡望是某一姓氏发迹、兴旺的地方。“郡”是指秦朝实行“郡县制度”时划出的行政管理单位。郡望原指某郡境内的名门望族,后来在宗族文化中代表形成望族的地方,是家族的标志之一。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族谱中它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堂号名称一般取自郡号名。如李氏的郡望是陇西,堂号为陇西堂;也有为纪念家族始祖或名人而自创,如张氏的百忍堂。&&& 2、字辈谱:字辈谱是为了区分一族众人之间的长幼、尊卑,记录宗族里世系血统的顺序,专门选用来给全族各代子孙取名共用的文字。字辈谱也叫班派,由上辈人定出的能贯串成文的几句话组成。同辈人取名号需用一个共同的字。它是是族谱的核心。
第一节&&& 鹤山客家姓氏列表
(2004年2月由客属父老提供资料得85姓,2004年7月根据本书写作组社会调查结果,查出共93姓,个别旧姓已消失,居住地也有所变化,上表以反映现状为准。)
& 第二节&&& 鹤山客家姓氏的历史渊源
&&& 一、钟氏
&&& 钟氏源于子姓,是商汤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于宋,称宋桓公,建立了宋国。宋桓公的儿子敖在晋国任职,敖的孙子伯宗为晋国大夫,因勇于直言遭人嫉恨而被害。伯宗的儿子州犁逃到楚国,任楚太宰,封邑在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其后人以地名钟离为氏,也有简称钟氏,世代相传。所以,安徽凤阳是钟氏的发源地。汉、晋之际,钟氏发展到河南,成为颍川郡的郡望之一,因此钟氏的堂号为“颍川堂”。&&& 唐初,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随从将领有钟德兴,后在福建安家。宋、元、明时期,福建的漳州、泉州、宁化等地,广东的南雄、蕉岭、兴宁、梅县等地,都有钟氏的定居点。&&& &&& 鹤山的客家钟氏人数众多,现散居在20余村,且来源于不同县份,分为好几个支派,难于一一考查。今择其中人口较多且有族谱可稽者简介一部分。&&& 水心洞、金山里钟氏。水心洞钟氏来自粤东,其迁徙过程比较清楚。元末明初,95世祖钟提龄自福建长汀移居广东省兴宁县,住10代。明嘉靖年间,105世祖钟孟贵自兴宁县石马移居归善县水东街洋山仔居住。清康熙年间,109世祖钟琼佩先迁香山县,再迁开平县古博都坪山村,住20余年。适逢鹤山建县,琼佩乃在附近的水心洞选址建造祖屋一所(即后来的钟氏宗祠),于鹤山建城同年(雍正十一年)同月同日动工。然后回到归善接父母兄弟前来,共同开辟水心洞村。另外,还安排亲族在金钟山脚居住,所以金山里钟氏是其分支。他们的子孙字辈如下:先(108世)、琼、翰、荣、珍,庆、立、仁、道、诚,国(118世)、清、应、嘉、善,……至今传承11代,目前在世的以道、诚、国三辈人为主。1995年已重建宗祠,重修族谱。人口在1000左右。&&& 禾谷、共和钟氏。钟氏一支,在传到109世时,有钟十一郎从翁源县迁到惠州府长宁县双长约小长江围开居,衍生了钟氏长宁房,十一郎即为长宁房一世祖。下传到7世钟登元,时在明末清初,生四子:长梓遴、次乔遴、三彦遴、四超遴。从乾隆五年到乾隆十年间(1740――1745年),四房父子叔侄先后自长宁迁居肇庆府鹤山县附城都开辟新的基业:长房梓遴三子仲辉定居小官田大路唇。二房乔遴定居桂坑。三房彦遴生五子,仲元、仲德、仲礼、仲斌四兄弟定居松塘堡荔枝园,五子仲能定居禾谷下屋村。四房超遴生四子,长仲耀定居第四坑,次仲敬、三仲清定居晚凹,四仲裕同父母居下屋,后开田心村。&&& 这一支钟氏到来后繁衍较众,分布较广,排出字辈如下:&&& 元、遴(8世)、仲、思、永、锡、怀、仁、启、汝、昌、和、声(19世)、鸣、奕、世&&& 从8世传到19世,至今传12代人左右。1999年重修了族谱。&&& 今禾谷、田心、四新、长潭面、桂坑,共和大路唇、荔枝园等村的钟氏居民,追根溯源,都是钟登元的子孙。后人为了纪念先祖,先后建造了“登元公祠”、“梓遴公祠”(在大路唇)、“仲裕公祠”(在田心村)等,堂号为“颖川堂”,堂联有“颖川世泽,长葛家声”、&&& “由惠州迁肇庆系接颖川历代千载盛,自长宁至鹤邑开枝发叶古今万年昌”。&&& 田心村钟氏开居祖钟仲裕(1726――1803),生于长宁县(今新丰县),为长宁钟氏第9世,15岁随父母移居鹤山禾谷,读书应举。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获县试、府试、院试第一,即筹划建立禾谷新村(即今田心村)。乾隆三十年(1765年),被选拔为贡生,先任雷州府徐闻县教谕,后任廉州府教授。今田心村宗祠即名“仲裕钟公祠”。田心村建村至今已有240余年,传承约10代,发展到80余户,人口近560人。&&& 禾谷、共和钟氏,人口合共有1500人。
&&& 二、黄氏
&&& 黄氏的先人,为东夷首领伯益之后,因帮助禹治水有功,赐姓嬴氏,其后人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被周朝封为子爵。(另一说,黄帝的七代孙陆终,周初受封于黄国)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灭掉。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就是黄氏。潢川黄国灭亡后,其遗民有的北逃到今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迁至今湖北境,后来有的在楚国做了官,其中最著名的是50世黄歇。他于公元前262年任楚相,封春申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礼贤下士,门下有食客三千,开居于湖北江夏。如今许多地方的黄氏宗祠都奉祀春申君的牌位,因为他是黄氏先祖中名声和地位最显赫的人物之一。&&& 自战国后期以来,江夏郡(今湖北云梦县一带)一直是黄氏发展繁衍的中心,黄氏是江夏的郡望,故其族人以“江夏”为堂号,并有“徽流江夏,景焕阳春”之堂联。东汉有61世黄香,江夏郡安陆县人,少年博学经典,9岁丧母,事父最孝,“夏扇枕席,冬温衣被”,是孝子的典范,事迹列入“二十四孝”中,又被称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长大后为经学大师,任官尚书令。子孙繁衍,人丁旺盛,凡望出江夏之黄氏,皆以黄香为始祖。&&& 在黄氏的家族史上,还有一个著名人物是90世黄峭山。他是福建邵武人,生活在宋代,曾任江夏太守,有三妻二十一子八十三孙。晚年他鼓励子孙外迁以求发展,并为此作了几首《祖训诗》。其一:“骏马登程出异乡,任从胜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但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其二:“才郎峭老有三妻,官吴郑氏七子齐。业创兴家离别地,归来报命省亲为。吾年八九难相会,奕叶分枝为汝题。倘有富贵与贫贱,相逢须念共根蒂。”他的子孙在江南各地广泛繁衍,并取堂号为“炽昌堂”。&&& 宋代有尚书左仆射黄潜善,他的九个儿子散处广东各地,以梅州居多,后发展为广东大姓。黄峭山的后裔100世(转算1世)黄庭政为元朝文宗时人,由浙江慈溪移居广东潮州府镇平县开居,后裔散居在今蕉岭、梅县、平远各县。
&&& 鹤山客家黄氏的来源不止一处,入迁时间也不同,现分住20余村,分为几个支派,无法一一介绍,现仅将其中人口较多且有族谱可据的几支简要叙述如下:&&& 在鹤山建县前的康熙35年,有黄氏一支迁入坪山村,雍正七年有龙川县黄子成迁入黄村;建县后,雍正十年有惠州龙川县山田窝黄氏一支迁来江夏坪村,有黄子汉自东莞迁来北芬旗尾村……&&& 黄子成(1678――1763)原居惠州府龙川县乐翰里,雍正七年(1729年),举家迁入殷洞堡黄村(今称下黄村)开居。他活了85岁,传3子、10孙、29曾孙,子孙繁衍迅速。现在乡居人口有700多人。排出字辈是:子(16世)、正、上、昌、敏、锡、厚,嘉、祥、亲、显、乃、名、扬(29世)。目前在世的主要是25、26、27几代,繁衍最快的分支已传到28世、29世人了。&&& 黄氏81世祖黄子汉由东莞白石坑迁入鹤山县附城都北芬堡旗尾村,具体年份不详,族谱仅记载:“时鹤山既开,地方平靖,田地定夺,人民各得其所”。该支黄氏先到瓦窑排,后迁上宅,最后定居旗尾村。至本世纪初,已传至91世,共10――11代人,人口约300人。&&& 黄氏的另一支住在江夏坪,人口有1000余人。雍正十年十一月,黄仕槐一家从龙川县山田窝迁入江夏坪开居。仕槐子仁薄,仁薄以下子孙字辈如下:学、成、才、裕、英、朝、聘;继、述、扬(30世)、辉、赞、绪、贤。来鹤山后共传12代,目前在世的以27世、28世、30世人为主。&&& 共和泮坑尾村之黄氏来自平远县。乾隆七年(1742年)平远县河头黄氏十四世黄元康从豪居乡下畲村迁居鹤山县小官田堡大方片村立业,子孙繁衍,至今已传11代,排出字辈如下:元(14世)、若、锦、纯、启、瑞、祥、家、运、昌、荣(24世)。目前泮坑尾村黄氏约有300人。&&& 南星大坪村黄氏的始迁祖为黄华亭,他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自惠州府永安县碧乐村迁来,子孙繁衍,排出的字辈如下:亭、中、岸、康、辑、纯、谋、厚、敦、耿、烈、丕、优,现传11代人,最幼一代为“烈”字辈,全村现有人口348人。&&& 现龙口镇群峰管理区有黄氏一支,迁入的时间较晚。清道光年间,115世黄达香举家从龙川县欧江迁入群峰,他的堂兄弟黄玉香一家也从龙川县迁来宅梧上沙,传一代之后,至咸丰朝因“械斗”关系,黄玉香子孙再迁到群峰,今圣堂村、下坪村的黄氏大部分是他们兄弟的后裔(另外有少量是从三堡坪山分支过去的),至今已历6-7代,传至122世,人口约100人。&&& 今白水带管理区内,分布有几支来源不一的黄氏子孙:①红环上新村黄氏一支,先在康熙二十八年由归善县扬化司石螺坡迁往新会县崖门长沙村,康熙三十五年再迁来开平县古博都坪山村。雍正十年建鹤山县时,积极参加运石筑城,获“石头人”待遇。乾隆十三年由坪山迁来白水带黄金肚,后迁罗汉塘,解放后下山到红环村居住。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始立班派字辈:国、兴、世、庆、家、声、显,桂、耀、兰、芳、福、业、荣……②乾隆年间,黄国彦一家从归善县迁来鹤山县双桥都泗合下角楼村开居,其裔孙黄声华在咸丰年间因土客械斗关系迁居白水带长田村,至今传承六代,人口78人。排出字辈如下:国、昌、玉、声、名,文、章、寿、世、荣……此外,象山村及黄金咀有黄氏近200人,石排村有黄氏约70人,石门、永安及竹坑等村有黄氏30人左右。白水带黄氏,虽来源地不一,但都自称是黄峭山的后代。
& 三、谢氏    鹤山客家谢氏分布在十多个村庄,其中以三堡月山下和址山高咀村两地较为集中。本篇先简介谢氏得姓及迁入广东的经过,再述谢子耕率族入迁鹤山及其后裔蕃衍情况,后说各处谢氏的大概情况。  谢氏的先祖,是周朝开国功臣姜太公之后。姜太公下传11代,有裔孙申伯,为周宣王之舅(周宣王是西周第12代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27年至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封申伯于邓州陈留郡谢邑(旧址在今河南省南阳地区唐河县南)。申伯以封邑为姓,是谢氏的始祖,称中原太始祖。谢氏的根就在这里。  谢氏世居中原,至西晋末年才分居于江南。史称,申伯36世孙谢衡,于西晋太康七年(公元286年)任国子监祭酒(全国最高学府校长)。时逢“八王之乱”及“永嘉之乱”,中原扰攘,不能安居。谢衡乃率族人从阳夏(今河南太康县)迁于扬州会稽郡之东山(会稽郡治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而东山则在今浙江省上虞县东南),谢衡遂成为谢氏会稽派始祖(东山一世祖)。东晋至南朝,东山谢氏是江南望族(江南望族王谢并称),出将入相,世代簪缨,是东晋王朝的重要支柱。重要历史人物谢安、著名诗人谢灵运、谢I都先后生活在这一时期。公元383年,淝水之战爆发,以谢安、谢石、谢玄叔侄为统帅的东晋军以八万之众击溃了前秦苻坚指挥的八十多万大军,打得前秦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稳定了东晋政权,并为南北朝对峙局面奠定基础。这是谢氏家族史上最荣耀的一页。谢氏祠堂对联“东山世泽,淝水家声”即标榜此事。谢氏由是蕃衍甚众,后来有东山二十八族之分。  隋唐时期,关陇集团取代江南望族执掌中央政权,谢氏权势下落,于是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叹。宋代以还,谢氏由江南分支到福建、江西、广东等省,其支脉纷繁,不可细述。现仅叙其迁入鹤山的一脉渊源。  宋代末年,谢应秀(申伯68世孙,会稽派33世孙)任浔州通判,遂开居于江西省广信府弋阳县新正乡。谢应秀子谢枋得(名俨,字君直,又号迭山)于宋理宗宝v四年(1256年)登进士第,与文天祥同榜,后知信州(今江西上饶市),据信州抗御元兵,与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相援应,失败后隐居。宋亡,谢枋得长子谢定芝迁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 谢定芝一脉在宁化县石壁乡居留约四代,度过元朝九十多年岁月。至元末明初,传至曾孙“春”字辈,开始分别向广东境内各县迁移。其中谢孟春迁至长乐县(今五华县),谢季春迁至龙川、和平,谢逢春迁至大埔、梅县等等。  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谢孟春(申伯73世孙,会稽派38世孙)由福建宁化迁入广东省长乐县琴江都厥乡上,是为谢氏广东开居祖之一,其后裔称他为一世祖。  长乐是粤东山区穷县,自明清以来即水土严重流失,满山沟壑,遍地红壤,生活条件较差,故谢孟春的子孙又先后再迁永安(今紫金)、归善(今博罗)等地。至12世谢国宝兄弟,适逢“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时期(清政府动员湖广人民迁入四川以充实因明末战乱而剧减的四川人口),国宝之兄国遂先行迁去四川重庆府荣昌县,国宝及另外两兄弟也拟随后前往,但遇战事路途不通,仅在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年)来到清远县清平乡泮涌暂住。清远是石灰岩地区,山瘠土薄,难谋发展。仅住十年左右,13世谢子耕又往外寻找较理想的迁居地,终于在鹤山找到了月山下这块背山面水,土厚地旷,适宜耕作,可以安身立命之地。从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据《月山谢氏族谱》记载:谢子耕原居清远县清平乡泮涌,清朝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迁移到肇庆府开平县长静都五凸型暂住,雍正六年戊申(1728年)再迁到月山下定居。雍正十年(1732年)鹤山建县,五凸型、月山下都划归鹤山县管治,并开始修筑县城。十一年,谢子耕回到清远,带同老父谢国宝及兄弟子勤、子力同来鹤山县安居创业。其后人在月山村建祖祠奉祀谢国宝,题名“国宝谢公祠”,并预排出三十代子孙班辈,将字派编成五言诗六句,给子孙取名之用:&&&&&&& 国(12世)、子、仕、世、兴,文、德、显、朝、堂。&&&&&&& 粤、东、居(24世)、广、肇,清、鹤、兆、嘉、祥。&&& 按谢国宝为广东谢氏第12世,谢子耕兄弟为13世。迁居鹤山后,子孙相传,至21世纪初,有270年左右,已传承了十多代人。各支系蕃衍速度不一,辈份参差,现在并存于世者,计有堂(21世)、粤(22世)、东(23世)、居(24世)四代人。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在乡人口约900人,包外出工作者为1300人,包侨居南洋、南北美洲者共为2000多人。&&& &&& 高咀村谢氏是另外一支。由于族谱已失,族人对来源地和迁入年代有两种不同说法:一说在康熙年间,从梅州迁来,至今传14世。1993年出版之《鹤山便览》在提到高咀村时称:“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梅县、惠州、潮州谢、黄、胡等姓徙此开村”,应有所根据。另一说,从归善县三多竹地方迁来,始迁祖为谢时兴,至今传9世,族人能具体说出这9代人的字辈,照此推算迁入的时间为乾隆前期。由于两说不能统一,目前只能推测:高咀谢氏的来源可能有两支,分别在康熙中期和乾隆前期迁入。今高咀谢氏人口约900人,如包括外出子孙在内则为1200人。子孙字辈如下:&&&&&&& 俊、恩、时(3世)、维、国,应、久、振、荣、昌,世(11世)、达、年、方、显,忠(16世)、传、韬、杰、祥。&&& &&& & 四、吕氏&&& &&& 吕氏最主要的一脉出自姜姓,是炎帝裔孙伯夷的后代。伯夷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建立吕国(今河南省南阳市西)。随后又分出一支,在今河南新蔡建东吕国。两地吕国都在春秋初被楚国所灭,其子孙均以国为氏。吕国后代吕尚(姜太公)建齐国,是齐国吕氏的始祖。三支姜姓吕氏成为吕氏家族的三大主流。吕氏最初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境内。吕氏常用的堂号为“渭滨堂”或“河东堂”。“渭滨”用姜太公钓于渭水的故事,而“河东”是吕氏的郡望。&&& 北宋初,吕氏有一支迁往今福建和广东。&&& 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原住永安县的吕子良率领五个儿子(廷旺、廷升、廷职、廷瑞、廷先)迁来鹤山县附城都小官田丰塘里(今属共和镇泮坑管理区)暂住。丰塘里原有谭姓人居住,吕廷职娶谭姓女为妻,吕谭两姓结成姻亲。后来,吕氏帮助谭氏迁到月字塘建村,丰塘里就成了吕氏的聚居地。吕子良尚有一子廷辉留在永安,因此他还多次返回永安朗坑,并动员兄弟吕子茂迁来鹤山县甘村背开居。后吕子良卒于永安,葬于永安。民国十八年(1929年),吕氏子孙兴旺,华侨甚多,商议要集资为子良公在鹤城建造大型墓地。由鹤城殷商吕兆欢出面,用3000两银向伦姓买来横坑村“三千银地”(土名),把子良公骸骨从永安迁来横坑安葬,同时在鹤城和丰塘两地分别建造“子良公祠”。&&& 吕氏自迁入鹤山至今已有260多年,人口繁衍到1700多人,分布到11条自然村。其中,丰塘里564人,深塘里90人,黎坑口155人,九里坑168人,鹿子坑134人、会龙里(白虎头)96人,虎尾坪65人、分水坳45人、鲤鱼岩116人、松山下82人、鲫鱼山(今属新会大泽)225人。另外,移居中南美洲和南洋的子孙还有1000多人。(上世纪90年代调查数字)&&& &&& & 五、李氏    据最新抽样统计结果,李姓约占汉族人口的7.9%,是全国第一大姓。&&& 众多的著作和族谱都记载皋陶是李氏之祖。皋陶,为东夷部族首领,活动中心在偃地,即山东曲阜,舜帝因之赐姓曰偃。皋陶在唐尧、虞舜时为理官(掌管司法刑狱的官),古人惯以官为氏,故为理氏。传至理征,因直谏于纣,被赐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幼子利贞逃难于苦县伊侯之圩(今河南鹿邑县),见一树上结有果(木子),便采来充饥,遂以“木子”为姓,改理为李。依此说,以李为姓当始于商末周初。  陇西,是李氏宗族的发源地。依《大唐玉牒》所载:战国时,李崇为陇西守,是为陇西房始祖。陇西李氏名人辈出,显赫无比的大唐皇族便是陇西李氏。自唐之后,各地李姓无不冠以“陇西堂”三字。故后世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之说”。唐代李氏人口迅猛发展,分布长江以北,有几十个大房系。  关于南迁问题,笔者认为可从整个客家民系来分析。一般认为,自唐末至南宋,客家先民经历了由中原迁淮南、由淮南迁赣中南、由赣中南迁赣闽粤边区的过程。客家李氏亦然。据民国宋森《鹤山县志(稿)》载:“唐之末年,有宗室李孟,因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石壁乡,其裔转徙岭东循梅之间,所至皆蕃兹硕大,代有闻人。今县属南坑口、龙眠、横水、白水带、云乡、双石各村之李氏同此一系,清初自岭东而来者也。”李孟,又名奇,9岁随父迁居江西赣州石城渡。为避兵乱和沉重的赋税,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迁到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李孟之孙李火德于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迁居福建上杭胜运里丰朗村。&&& 李火德,原名炳凤,号闽海,他后裔奇多,分布奇广,且名人辈出,人称“南国客家李氏之祖”。据族谱,鹤山各村的客家李氏都自称是李火德后裔,分布在雅瑶赤草南坑村、鹤城城西坪顶村、小官田大咀、东坑大东坑、金竹窝、禾谷长潭面、址山白米田网山脚、东门山、云乡牛山村、宅梧白水带中李(钟李)村、合成(双石)马布毡、月塘等地。  上述各地李氏同为李火德后裔,但并不是迁来鹤山后再分支的,而是各自于清初从粤东迁来,分属不同的支房,故没有一个共同的迁鹤山始祖。据笔者所知,白米田的网山脚、东门山与禾谷长潭面同属一房,清初从永安县(紫金)迁来;东坑的大东坑、金竹窝同属一房,系李火德裔孙于清初由惠州迁来,1986年香港小姐冠军李美珊就是大东坑人;合成的马布毡、月塘与高明合水大洞村同属一房,系李火德的17代孙李新德、李新来两兄弟于乾隆年间从嘉应州松源堡案背村迁高明合水大洞村开基,后分支到马布毡、月塘等地的,其余待考。现以禾谷、白米田这一房为例,简述其辗转迁来鹤山的过程如下:  福建上杭稔田丰朗村――梅镇――稔田官田村――广东长乐县(五华)紫金山――玉茶李唐基(今五华水寨镇玉茶)――永安县(紫金)下黄砂水潭郁――永安李塘――禾谷(网山脚)。  迁长乐县(五华)的李敏,又名百八郎,生于元朝,是李火德第7代孙,为五华、紫金房始祖。迁禾谷始祖李凤来,是李敏第17世孙,生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先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来开平县古博都禾谷(今属鹤山,当时鹤山未建县)一带做生意,再于乾隆年间带其全家及其五弟凤翔一家迁鹤山禾谷、网山脚居住。这房人迁来后,陆续有不少再转徙他处,如李凤来之孙李文宽一家迁松塘长排。李凤来裔至第5代派分30多房,其中一房留居网山脚,一房居长潭面,部分居东门山,其余去向不明。留居网山脚、东门山、长潭面的至今繁衍到第11代,班派分别为“凤、象、文、云、集、胜、永、庆、振、少、昌”。  马布毡李氏于鹤山建县初年从邻近的高明大洞村迁入,至今传有10代人,人口约270人。该村《李氏族谱》记载班派如下:新(18世)、淑、茂(伦)、端、泰、邦、芳、耀(25世)。今耀字辈已有孙,实传至27世。
& 六、何氏&&& &&& 茅坪何氏是鹤山建县初期从永安县(今紫金县)迁来的客家人,准确的迁入年代缺乏记载,但从他们的始迁祖何其熙的生卒年可以推知。根据族谱记载,何其熙之父23世祖何三畏居惠州府永安县青溪约,生六子:其捷、其明、其清、其广、其韬、其熙,除长子其捷留居永安、次子其明迁往番禺外,其余四子均迁居鹤山县附城都,其中三子其清迁横水,四子其广迁白石嘴,五子其韬迁鸡仔地,六子其熙迁鹤山县和安堡茅坪村居住。何其熙就是茅坪何氏的开居祖。他生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岁(公元1700年),卒于乾隆九年甲子岁(公元1744年),入迁鹤山当在这段时间之内,即鹤山建县初年,属第二批从粤东迁来的客家人。何氏族人后来在村中建造“其熙何公祠”,置有尝田100余亩,以田租作祭祀扫墓分胙的费用。2002年1月,旧祠已重修一新。&&& 茅坪何氏定居鹤山已有260年左右,自25世以下预排20代子孙班派如下:&&&&&&& 乾(25世)、元、廷、旭、运、茂、盛、启、泰、来(34世)、恭、宽(36世)、信、敏、惠、奕、世、作、忠、良(44世)&&& 目前在世的以32世“启”、33世“泰”、34世“来”字辈的人最多,而最新的一代是36世“宽”字辈,目前只有2人。累计自其熙公开始,传承12-13代。至2003年7月统计,茅坪何氏村居户数为157户,519人,外迁的干部、工人、华侨、港澳同胞402人(其中华侨137人,工人干部265人),两项合计为919人。&&& 鹤山何氏除茅坪比较集中外,在联群管理区旱冲、四堡管理区横水各有100多人。&&& &&& 何氏得姓,“本于韩而源于姬”,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西周初年,周成王姬诵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称唐叔虞,是为晋国的开国君主。叔虞的11世孙万,在晋国做官,食采于韩(今山西河津东北)称为韩武子。武子后三代有韩厥,以封邑为姓,于是产生了韩氏。&&& 战国初期,韩厥的七世孙韩虔,同晋国的赵氏、魏氏一起瓜分了晋国,分别建立韩国、赵国、魏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他们为诸侯,三国均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30年韩国为秦所灭,韩国的遗民有一部分逃到江淮地区,即今河南、安徽、湖北一带,当地人口音把韩读成“何”,后来又从读音误写为“何”,于是这些韩氏人都变成何氏。另一说,韩氏子孙是为了逃避秦始皇的追杀,有意改姓何氏的。&&& 两汉至两晋时期,何氏主要分布在中原,即河南、安徽、山东、陕西一带。西晋末年到唐代,先后有几批何氏后裔迁入福建。其中与茅坪何氏有直接关系的是迁到宁化、武平的一支。据《何氏族谱?总世系图》载:“大一郎名旦,原南京直隶庐江郡人,生于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后梁末帝龙德二年(922年)选授宁化县尹……”后在武平县开居置产。其后裔至宋末元初,由武平分支进入粤东蕉岭、大埔、梅县,再分支各地。这是客家何氏。&&& 今查茅坪《何氏族谱》,奉大乙郎为宋朝初世大始祖,他名泰,字文绩,号大乙郎,赐进士出身,任宁化县知县,后居石壁村,又迁南岩(后改称武平)。八世祖念四郎何全,于明洪武12年(1379年)由福建移居广东兴宁县。21世祖何若盛复由兴宁县迁到永安县开居。再传三世,就是24世何其熙了。&&& 何氏为庐江郡(在今安徽省庐江、合肥一带)的郡望,堂号庐江堂。&&& 何氏是当今中国第17大姓,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1.17%,分布在四川、广东、湖南三省最多。&&& &&& & 七、陈氏
&&& 陈氏是汉族的第五大姓,他们的祖先是舜的后代。西周初年,舜的第34代孙妫(音归)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后人称胡公满。他的子孙就有人以国名为姓。因此,陈胡公被认为是陈氏的始祖。自陈国内乱之后,陈氏有几次外迁,先后产生了陈留陈氏、固始陈氏、颖川陈氏等不同支派。&&& 陈氏入粤,始于南宋。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中原士族大批南迁,颖川派陈实的后裔陈魁率族人93口移居福建宁化、上杭,至其曾孙孟二郎、孟三郎再迁至广东程乡(今梅州市),后散居大埔、兴宁、长乐、龙川等县,成为广东大姓。广东陈氏约占全省人口的10%以上。&&& 鹤山客家陈氏分布在10余村,其中以云乡、合成两地比较集中。各村的陈氏入迁时间不一,支派也不尽相同。&&& 合成(六堡)客家人以姓陈为最众,分布在上洋坑、中洋坑、凤村、中云罗、下月山等村。根据上洋坑《陈氏族谱》载,其祖先原住惠州府和平县仁义图彭镇约龙安屯黄土岭,于乾隆初年移居肇庆府鹤山县双桥都双石堡上洋坑开居。11世陈学务为开居祖,排出字辈如下:学(11世)、朝、有、启、绍、焕、仁、义、礼、智、信(21世),现传10代人左右。另据中洋坑《陈氏族谱》载,其祖先原住嘉应州兴宁县鹿颈围,后移居肇庆府鹤山县六堡洋坑村居住。其始迁祖陈文辉是康熙朝至乾隆朝人,后代排出字辈如下:文(11世)、维、锦、应、世、廷、仁、义,礼、智、信(21世),现传11代人左右。两村共有人口约200人,另在南岗、下月山、安塘、长乐各有几十人。&&& 云乡陈氏分布在上湾、虎爪、木坑、坳下等村,各支系迁入年代不一。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陈氏一支从惠州府永安县迁来虎爪村开居。雍正九年(1731年),陈氏一支从永安县迁入樟木坑(后简称木坑)开居。同年,陈氏另一支从永安迁上湾村开居。雍正十二年,陈子亨自连平迁来云乡柱斗村(今称坳下村)开居。陈氏成为云乡镇的大姓,人口在 1000人以上。其中,陈子亨一脉续修了族谱,清理出该世系的字辈如下:子(11世)、相、维、&&& 奕、世、其、昌&&& 盛、承、大(21世)、业&&& 从11世到21世,共传11代人。期间,16世陈世香移居黄帝石细坑村,至上世纪80年代又全部迁走。&&& 此外,南塘、龙眠、小官田、蕉坑、水浪,白虎头等地都散居少量陈氏。&&& &&& & 八、张氏&&& &&& 张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传说时代。相传,张氏出自黄帝之孙――挥。挥发明了弓箭并因此而被黄帝任命为弓正(官名),弓正也叫弓长,弓长两字合在一起就是张,它是以职官为氏而产生的姓。张氏的主要发源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张氏是中国第三大姓,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支脉众多,在全国许多地方发展成名门望族。《广韵》列出张氏的郡望有14个,《张氏图谱》列出43望。张氏在中国姓氏中是郡望最多的姓氏,这说明它在全国分布非常广泛。&&&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多奉西汉张良为远祖,都记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其中清河(今属河北)张氏影响最大。唐代寿张人张公艺,九世同居,远近闻名。唐高宗封泰山后,亲自到他家,询问保守家业、和睦同族的大道理。张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受到高宗的称赞。始兴(今属广东韶关)张氏有张九龄,唐玄宗时任宰相。开元年间,玄宗生日,群臣多献珍异宝物为皇帝祝寿,唯张九龄呈献《千秋金鉴录》五卷,详述古今兴亡之道,受到玄宗的嘉奖及赐书褒扬。因此,张氏堂号以“清河”、“百忍”、“金鉴”为最常见。堂联有“堂开百忍,鉴著千秋”、“清河世泽,唐相家声”、“青钱世泽,金鉴家声”等。&&& 西晋末,张氏一支自中原迁往福建,至宋末再从福建分支广东梅州、蕉岭、平远等地。&&& 鹤山张氏分布近20条村,以南洞、云乡两地较为集中。&&& 南洞大芙蓉张氏来自紫金,他们的世系从始祖张挥算起。今村中有两间祠堂,两本族谱,一为子琏房,一为子捷房,是兄弟分支。有一副堂联记载了他们的来历:&&&&&&& 派衍清河,由长乐迁永安居鹤邑,枝繁叶茂思旧德;&&&&&&& 勋高帝胄,作汉师为唐相入宋儒,云蒸霞蔚仰前徽。&&& 明初,张氏一支自福建永定、上杭进入粤东梅县、兴宁、五华等地。明末有150世张巨凤自五华(长乐)迁到紫金(永安),152世张仕震再迁紫金县凤安乡邝塘,生八子,长曰子琏,次曰子捷(1652――1710)。清雍正年间(公元1730年左右),子琏之子奎元,子捷第三子韬元率三子(阳朝、连朝、魁朝)一孙(俊祥)自邝塘迁来南洞大芙蓉开基立业。各自繁衍数代之后,分别建立子琏公祠、子捷公祠纪念他们的先祖。这两房张氏共祖为152世,153世分支,154世才来到鹤山,目前已传到164世。现在,大芙蓉张氏村居人口为360&&& 人,分支到福山、天井塘、鸡心岗、米石凹、大塘面、虎尾坪等村,另有移民到北美洲、中南美洲、南洋、港澳等地,合共约2000人。&&& &&& 云乡拳头山张氏奉张良为一世祖(张良是始祖张挥的73世孙,或说是80世孙),来源有二:一支为及学房。雍正年间,62世张及学从平远县迁居鹤山县附城都云乡堡仁里村开基立业(族谱记为62世,祠堂神主记为26世),现传到72世,传承了11代人。字辈如下:及(62世)、良、书、毓、善、朝、迁、乔、谋、燕、奕(72世)。&&& 另一支为大维房。雍正年间,张大维一家从龙川县始迁鹤山云乡。这一支张氏渊源如下:张良下传40世,有裔孙张秀八,原籍江西袁州府萍乡县,在明朝初年从军,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奉调到广东惠州府龙川县所田心屯,子孙留居龙川,张秀八被尊为龙川张氏一世祖。其12世孙张大维(1706――1799)迁来云乡,为云乡张氏一世祖。至今传10――11代,字辈如下:大(1世)、祖、秀、澄、英、祥、永、世、?、浩、锦(11世)。&&& 云乡张氏还分支到红星、坳下等村,全云乡张氏有1000多人。&&& &&& & 九、杜氏    中国第一位姓杜的人是酿酒技术的发明者杜康,出自今河南。《世本》有“杜康作(造)酒”的记载,注为“黄帝时人”,是黄帝的宰人(掌管膳食的官)。但因年代久远,杜康以后的世系缺乏文字记载,一些姓氏书对杜氏的起源另有说法。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杜氏为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尧的儿子丹朱,被舜封为唐侯,在今陕西翼城县西北建立唐国,其裔孙刘累迁到鲁县(今河南鲁山县),刘累的后代有的仍留在唐。西周初,唐人作乱,其国被灭。周武王将唐国的旧地封给他的弟弟叔虞,迁唐国子孙于杜(今陕西西安东南),建立杜国,称为杜伯。周宣王时,杜伯入朝为大夫,受人诬陷,无罪而被周宣王杀死,因失其国。杜伯的子孙大多逃往中原各国,有部分留居杜城的,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产生了杜氏。据《墨子?明鬼下》记载,周宣王杀杜伯不出三年而死,则此支杜氏约在公元前785年形成,以后随着时代变迁,逐步迁居中原各地。。  迁居各地的杜氏,有一部分繁衍起来,成为当地的大姓,即郡望。唐代的《元和姓纂》列杜氏的郡望有十:京兆(今陕西西安)、襄阳、中山(今河北定县)、濮阳、洹水(今河北魏县)、陕郡(今河南陕县)、安德(今山东陵县)、扶风d县(今陕西眉县)、偃师、河南(今河南洛阳)。宋代的《广韵》称,杜氏有京兆、汉阳、南阳三望。  宋、元时期,有杜氏族人徙居福建、江西、广东,清代有迁至台湾者,有的又进而远徙海外。客家杜氏一支,在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自江西来粤,分居潮州、惠州之间,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从潮惠二州分出嘉应州(即今梅州),境内全是客家人。    鹤山小官田杜氏开居祖杜春华原籍平远县,登仕郎(正九品官秩)身份,雍正十年(1732年)跟随由平远知县调任鹤山首任知县的黄大鹏来境考察,1735年携妻黄氏及子媳迁居小官田禾仓里,子孙繁衍,其地后来遂称杜屋村。  杜春华在平远杜氏中排辈为20世,到鹤山后传三子:品槐、品樟、品桐,是为21世,分三大房,预排子孙班派12代如下: &&&  品(21世)、起、益、达、广、承、永、久、奕、若、为、宗(32世)。&&& 1999年已经重修春来公祖祠,并着手续修族谱。&&& 至此时,已传11代至12代,族谱列入的子孙姓名至31世“为”字辈和32世“宗”字辈。杜氏入迁鹤山已历268年,根据正在整理族谱的杜永显老伯2003年6月告知,杜屋当前的人口包外出者在内为1006人,其中乡居者800余人。&&& 鹤山杜氏除在小官田比较集中外,还分布在四堡、禾谷等村。  杜氏在当今按人数多少排次序的中国姓氏中居于第53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分布很广,以辽宁、四川、河南、山东、河北、甘肃、吉林较多,这七省的杜氏约占全国汉族杜氏人口的55%。
& 十、萧氏&&& &&& 萧氏出于子姓,原是宋国王室的分支。春秋时,宋国将领南宫万造反,杀死宋王,另立宋君。萧邑(今安徽萧县西北)大夫大心,帮助从宋国逃出的王族公子平定了叛乱,立下大功。新君宋恒公将萧邑立为宋国的附庸国,封给大心,建立萧国。大心被称为萧叔或叔大心。公元前594年,萧国被楚国所灭,子孙们为纪念故国,以萧为姓。萧氏的发源地就在今安徽省萧县。&&& 在萧氏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人才辈出。秦末,沛县人萧何佐刘邦起义。当起义军攻入咸阳后,他收取秦政府的律令档案图书,掌握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社会情况。在楚汉战争中,他力荐韩信为大将,自己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西汉王朝建立,“论功第一”,封侯。南北朝时期,兰陵萧氏显赫于天下:萧道成建立齐朝,为齐高帝;萧衍建立梁朝,为梁武帝。萧氏子孙由是繁衍甚广。至今广东、台湾两省的客家萧氏,都自认是“兰陵世家”,即全部系梁朝王室的后裔。南朝梁的昭明太子萧统,是萧氏王族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他有极高的文学造诣,编辑了我国最早的文章总集《文选》,留传到今。他主政时断事精准,且宅心仁厚,甚得民心。萧氏祖祠的堂联曰:“勋隆汉室,文著梁朝”,就是表彰萧何和萧统的事迹。&&& 唐代,萧氏有人开始迁居今福建,宋代又有人迁居今广东。宋末,46世萧梅轩,从江西迁到福建宁化,不久再迁往梅州松源定居,后世称他为“宋始祖”,转计为1世。元末明初,其后裔迁入粤东各州县。12世萧瑞兴生活在清康熙年间,居惠州府归善县,生有六子,达元、德元兄弟自归善先到南洞围筑城开垦。雍正十年鹤山建县,兄弟二人乃携带老父和盛元、起元、文元、道元诸弟以及大小眷属同来南洞围定居。其后人在咸丰八年,建成了“瑞兴公祠”。&&& 萧道元随父母兄长来到南洞围不久,再迁松咀村。长子宏仁再迁往鹿子坑另立基业。二子宏义、三子宏礼定居松咀,子孙众多,他们各生四子,衍为“应”字辈八房,“雄”字辈十五房,“荣”字辈21房,到达人口繁衍的极盛期。目前,松咀萧氏已传到第13代,发展到180多户,800余人。清光绪年间,在村内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道元公祠”。&&& 南洞萧氏同一来源,现以松咀村人口最多,另在南洞围和鹿子坑各有若干户。他们的子孙字辈编排如下:&&&&&&& 瑞(1)、元、宏、应、雄,& 荣、华、富、贵、崇,国、恩、嘉(13)、庆、广,& 时、和、世、泰、丰&&& 除南洞以外,在联群管理区昌利、旱冲居住有萧氏的另一支,约100多人。
& 十一、阮氏&&& &&& 阮氏来源于商代的诸侯国阮国,据《姓谱》记载,“殷有阮国,在泾、渭之间,子孙以国为氏”。古阮国故址在今甘肃省泾川县境,那里就是阮氏的发源地。后来,阮氏发展到河南开封府陈留县,成为陈留的郡望,故堂号称“陈留堂”。晋代有名士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故阮氏又称“竹林堂”。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阮田先由河南迁居福建汀州府永定县。经300余年,到明朝崇祯七年(1634年),阮仲财由福建迁至广东省惠州府永安县(今紫金县)林田约定居,是为永安阮氏一世祖。四世祖阮启先再迁至浪坑。&&& 五世祖阮赓元生四子:成才、成旺、成玉、成玖。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阮成才随舅父到南洞卖油,见樟坑尾地方风水好,意欲举家迁来定居。他返回永安与母亲吕氏(鹤山丰塘里开居祖吕子良之女)商量,吕氏起初不愿迁徙,因她不愿遗弃亡夫赓元葬在永安的遗骸,还舍不得丢掉家传的石碓臼。于是成才四兄弟历尽艰辛,将先父的遗骸带来南洞安葬,把那个又大又重的碓臼也抬到丰塘来。他们到了樟坑尾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创业,开垦良田几百亩,开辟茶园并造林几百顷,家道兴盛。后裔分居侧金里、茶山脚、高排村、铺头排和龙眼洞。至今,已历时260年,子孙字辈如下:庚(1)、成、怀、文、运、天、开、本、永、光、世、泽(12)、立、鹤、显、家、声。目前已传12代。包在乡和在外的阮氏子孙共约1000人。2002年5月重修了族谱。
& 十二、赖氏
&&& 赖氏出自周王室姬姓。周武王灭商后,大封昆弟功臣,封其十九弟叔颖于赖地,以赖为国名,公元前538年赖国为楚所灭,赖国子孙以国为姓,产生了赖氏。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赖国的遗民为避战乱改姓罗或傅,因此有“赖罗傅联宗”之说。赖国故址在秦以后属颖川郡,在今河南息县包信镇。如今,包信镇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赖罗傅谒祖大典”,农历三月十八日举行赖王陵祭祀活动。早期的赖氏先后在颍川郡、河南郡、河内郡形成望族,故赖氏有颍川、河南、河内等堂号。唐宋以后,由于任官、战乱等原因,赖氏的分支陆续迁到今江西、福建、广东等地。&&& 据《崇正同人系谱?赖氏条》载:“宋初,有赖昆者,流寓于上杭之古田,昆之曾孙朝美,举进士,迁永定。元以后,朝美之孙陆续分居,迁徙于梅州、镇平等地。嘉应各县赖姓,多以朝美为始祖。”&&& 鹤山客家赖氏,由粤东迁来,主要居住在白水带和三堡。查其来源有三支以上:&&& ①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永安县(今紫金县)赖氏的一支,与钟谢等姓迁来五凸型开居,其族人赖元敏积极参与运石筑城,得以入籍,为“石头人”之一,今五爪营村仍有其后裔。&&& ②乾隆元年(1734年),赖汝熹(禧)一家从长乐县(今五华县)大都泮溪迁来五凸型村。因来得稍晚,一时未能入籍,先寄籍在赖荣户。后来捐钱5000文,补入“石头人”,另立户口,名赖永盛户。赖汝熹是风水先生,精于堪舆,经常登山度岭,过涧跳崖,搜寻吉地,先后在麻竹坑、下窑子觅得风水宝地,将他的祖父母、父母的骸骨从长乐迁来安葬,他自己死后也葬在三峰坳下。他生有三子,皆勤劳创业。第二子学恭,又经三次迁徙,定居于宅梧榜塘(今宅梧镇中之西),先佃耕别人田地,后来购置成片田产,命名赖罗垌,建村名赖罗村,造桥名赖罗桥(今堂马水陂位置)。这些土名,都留传至今。赖家人丁旺盛,全都勤劳耕作;还重视对子弟的教育,分工一个兄弟专教子侄读书识字,保持着客家人“耕读传家”的传统。土客械斗后,榜塘村消失,这一支赖氏再迁至白水带麻竹坑。&&& ③乾隆九年赖龙南一户自镇平县(今蕉岭县)迁来五凸型暂居,到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再迁到白水带石门村定居,后人在村内建祠堂,门联刻有“自镇平迁鹤邑沐雨栉风先祖贻谋有道”可证。这支赖氏传承至今已有240余年,排出字辈如下:南(14世)、善、生、凤、德,荣、华、振、耀、家,国(24世)、昌、发、其、祥……现传至24世,约400余人,包外侨在内约700人,是白水带赖氏中繁衍最盛的一支。除在本村居住外尚分支到朗下沙梨园、永安石脚屋,两处共150人左右。1991年、2003年先后重修了两部《龙南赖氏族谱》。&&& 此外,白水带赖氏还有朗塘一支,大坝长田一支,石排顶、山塘一支,各有几十人,来源不一。
& 十三、雷氏&&& &&& 相传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方雷氏,被黄帝封于方山(在河南中北部的嵩山一带),建立诸侯国,其子孙以国为氏,复姓方雷,后分为两支,一支姓雷,一支姓方。所以,雷氏的发源地是河南省登封市的嵩山一带。在晋以前,雷氏已分布于今安徽、江西、四川、湖北等省。西晋豫章人(今江西南昌)雷焕的后裔有一支迁至冯翊(今山西大荔),后发展成名门大族,因此雷氏的郡望是冯翊。宋代,雷氏开始进入广东。&&& 《鹤山雷氏族谱》载,始祖雷念一郎原住福建漳州,后迁到广东省兴宁县定居。至六世祖雷云泉迁居惠州永安县。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十二世祖雷连生(1743――1798)合家由永安迁居鹤山县南洞堡冰塘口鉴塘里开基创业。其村后称下鹿安,也称老雷屋,以雷连生为开居祖。乾隆六十年,连生二弟捷生又携五子移居泮坑尾村。鹤山雷氏主要居住在这两个地方。雷氏自14世以下,排出字辈如下:乾(14世)、贞、利、腾、良、有、世、振、家、声(23世)……目前在世的,主要是有、世、振几代,约300人。公元2000年已重修族谱和重修祠堂。因雷连生生有七子,名鹤元、发元、永元、开元、禄元、电元、顺元,所以宗祠也称“七元堂”。每年十月初一日都举行纪念连生公诞辰的合族聚会活动。&&& 此外,雷氏还分布在南洞上石里、四堡群峰、城西新村,人数较少。
& 十四、周氏&&& &&& 周氏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其中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周氏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黄帝的玄孙后稷(名弃),被帝舜封于邰,别姓姬氏,是为周的始祖。后稷的裔孙古公父(周太王)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联合诸侯,攻灭商朝,于公元前1027年建立周朝,建都镐(今西安市长安县西北),是为西周。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阳,史称东周。至公元前256年东周被秦所灭,周王族被废为庶人百姓,于是他们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 周氏在历史上代有名人,其中特别被族人引为骄傲的有两位。西汉名将周亚夫,驻军细柳营(今陕西咸阳西南)防匈奴,汉文帝到细柳劳军,见他治军谨严明,赞为“真将军”;景帝时他任太尉,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立下大功。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号濂溪先生,他作的《爱莲说》一文,脍炙人口,传诵千载。于是,周氏的堂联有“文宗莲说,武继柳营”、“濂溪世德,细柳家声”等来宣扬祖德宗功。&&& 唐代,周氏的郡望多达18个,说明其分布之广。其中以“汝南堂”最为多见。唐代,周氏一支进入福建,其后裔有迁居宁化县石壁乡者,再迁就进入粤东。这支就是客家周氏。&&& &&& 鹤山周氏主要分布在白米田、云乡、四堡等地。&&& 白米田周氏渊源如下:44世周炳威于南宋孝宗纯熙十年(1183年)官至总镇,带兵入闽,途经石壁乡时生下次子乾广,遂留居石壁。46世周仁德于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迁到嘉应州长乐县(今五华)玉茶甲定居,是周氏入粤始祖,改算为一世。下传至14世祖周桂臣,于康熙58年(1720年)与兄弟相臣、标臣举家外迁,于雍正二年(1724年)来到白米田开居。子孙繁衍,排出十代字辈:仁、山、昌、仕、学、彰、锡、庆、祺、祥,目前已传了12代人,字辈已用完。人口约1100人。白米田周氏曾是当地大族,在近代,建有1000多平方米的大公祠,公尝田有400亩之多。今村中保留有气派堂皇的存德堂大屋,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碉楼一座。全屋有10个天井、6个大厅,可同时容纳几百人就餐;住房30间,大廊16个,横屋5间;另有横巷2条,直巷2条沟通全屋。存德堂是当地客家围屋中的佼佼者。&&& &&& & 十五、蔡氏    蔡氏起源于西周初年,其来历清楚可考。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大封功臣昆弟,将五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建立蔡国。叔度封蔡后称为蔡叔度,他就是蔡氏的始祖。春秋时,蔡国受到楚国的逼迫,曾多次迁移,平侯迁新蔡(今属河南),昭侯迁下蔡(今属安徽),传国共26世,至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这就是蔡氏的来历。  从先秦至南北朝时期,蔡氏主要在今河南、安徽一带生活,以济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为发展繁衍的中心,所以蔡氏是“济阳”的郡望,堂号济阳堂。两晋之际,蔡氏有族人随中原士族南渡,居于江、浙一带。唐末,中原战乱,河南蔡氏又有一批人迁入闽、粤,先居于福建宁化,二传又迁至广东梅州。这一支是客家蔡氏。  所有的姓氏族群几乎每传一代就有分支,每隔几代就有迁徙。今追溯坪山蔡氏的先祖自闽入粤辗转来到鹤山的过程,简述如下:  河南蔡氏第68世裔孙蔡福粤,于南宋绍兴年间,始由闽入粤,择居今梅县松源、曾井等处,是为梅州蔡氏一世祖。下传10代,有裔孙蔡伯信,又由松源迁到长乐(今五华)小都开居,是为惠州蔡氏一世祖(长乐当时是惠州辖下一个县),传至9世裔孙四十八郎,复迁惠州永安五斗租(今属紫金县青溪镇青水村)定居。13世蔡正祥在清朝康熙年间携四子迁到新会崖门土名“鬼叫长沙”地方开发,因地处偏僻,盗贼滋扰,住约30年后,于康熙35年最后迁来鹤山坪山堡老村定居,其孙蔡文杰在雍正元年(1723年)最后选定瓦窑排为立业之地,子孙在此垦地造居,传承直至当代。坪山蔡氏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在瓦窑排修建祖祠,奉蔡正祥的父亲蔡尚举为开居祖,重新排定子孙班派如下: &&&  尚(12世)、正、郁、文、良、作、兆 &&&  维、时、立、业、振、家、声(25世)&&& 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初,经历300余年,子孙传了13代,传到25世“声” 字辈了,繁衍已达910余人。2001年,由族中热心者发起,集资重修祖祠,续修族谱,现已完成。并排出26世以下子孙命名用的班派字,刻在新祖祠上厅圆柱上:&&&   作、承、祖、德、宏、先、绪&&&   衍、发、仁、贤、万、世、昌  另外,在新祖祠上厅两面山墙,刻有念祖溯源的长联一副: &&&  由豫州至闽粤脉发济阳仰先贤造纸伟绩恒古功勋昭史册; &&&  从永安迁鹤山基开三堡勉后裔笃学恢弘艰苦创业振宗风。  蔡氏历史上名人辈出,其中最著名且家喻户晓的人物是东汉蔡伦,相传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被封为龙亭侯,所以蔡氏又有一个堂名为“龙亭堂”。蔡氏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居于第44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6%,分布很广,其中以广东、浙江、江苏、四川居多,这四省的蔡氏,约占全国汉族蔡氏人口的44%。  鹤山蔡氏除上述坪山比较集中外,还分布在白水带竹坑等地。    & 十六、郭氏&&& &&& 早在夏禹的时候,已经出现郭氏。“郭”字的本义是指外城,这些郭氏应该是住在外城的人,以居住地为姓氏,源于夏禹的都城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告城镇)。但这支郭氏的后人已无世系资料可查,因此《元和姓纂》认为,郭氏出自周王室姬姓,是古虢国的后人。周武王分封两个叔父于东虢、西虢(古虢国在今河南荥阳东北),两人分别叫做虢叔、虢仲,他们的子孙以封地为姓,称虢氏。古时“虢”与“郭”两字相通,读音相同,虢氏逐渐演变为郭氏。所以,郭氏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 春秋战国时期,郭氏已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汉代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太原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郭氏是太原的郡望,堂号太原堂。唐代出了一位最著名的郭氏人物――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郭子仪,他以平定安史之乱中兴唐朝的大功升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为肃宗、代宗两朝的柱石,至德宗时尊为尚父,身系天下安危20年。相传他生有40子,其中9子7婿13孙皆任朝廷显官,其余在外地任职。郭子仪家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子孙繁衍各地。我国南方的郭氏大都以郭子仪为始祖,并以“汾阳”为堂号。&&& 鹤山客家郭氏正是以郭子仪为始祖,其迁徙路线是:上杭――梅州――归善――鹤山。南塘村郭氏宗祠的一副堂联云:“自姬周分西虢开太原赐汾阳惟冀宗功垂统绪,由上杭移梅州迁归善至鹤邑深望孙枝振箕裘”,把郭氏源流写得很清楚。该村郭雄威家保存的旧谱记载(并参考山下村族谱)该支派的世系和入迁经过如下:&&& 宋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年),有郭子仪裔孙郭枋,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迁到上杭县开居,郭枋是上杭房一世祖。至13世郭天锡移居大埔县,16世百一郎由大埔迁程乡(今梅州)金盘堡大坑里开居,22世郭子顺于崇祯十一年由程乡迁至惠州府归善县小沥约牛迳(一作油迳)开居。雍正年间,25世郭世行、郭世权兄弟自归善迁鹤山。郭世行有五子:长朝岳、次朝邦、三朝炳、四朝崇、五朝典,分居鹤山附城都各处。朝岳先居龙眼洞后迁高明笋坑,朝邦居坪山村,朝炳、朝崇定居南塘村、朝典定居围咀村。郭世权先到南塘,后徙云乡堡山华村(今称山下村)开居。另外,在东坑口、石九湾,牛山村都有朝字辈后人的分支。可见,自归善迁来鹤山的一脉,是鹤山客家郭氏的主要来源。从郭世行、郭世权以下排出字辈如下:世(25世)、朝、元、粤、能、显、达、英、雄、盛、邑(35世)。&&& 郭氏入迁鹤山已历270多年,传10―11代人左右,目前已传到35世。各村人口如下:南塘村约600人,云乡山下村500多人,牛山村、石九湾各若干人。&&& &&& & 十七、范氏
&&& 范氏是唐尧的后裔。尧的一支称唐杜氏的子孙,在经历了虞舜、夏、商几代后,在西周时被封于杜。周宣王时,杜国的国君杜伯被宣王的妃子诬陷而遭杀身之祸,其子逃到晋国,被任为士师(法官),并因官改姓为士。后来其曾孙士会做了晋国的上卿,被封于范邑(今河南省范县),士会的子孙按照当时“以邑为氏”的习惯统一姓范,并繁衍至今。范氏的发源地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 据《范氏族谱》记载,唐末,由于中原战乱,河内人范坤举家18口徙居今浙江杭州,后移江苏南京,再徙福建宁化黄竹径,因而成为范氏入闽的始祖。至宋代,范氏人丁在福建非常兴旺,又分出广东海阳、嘉应、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支。&&& 鹤山范氏族谱以北宋范仲淹为一世祖(范仲淹为苏州人)。堂号“高平堂”。主要有两支:一住鹤城万和管理区,一住宅梧白水带管理区,而来源相同。他们的先祖23世范弘景原住陆丰县吉康都仑岭村,生四子,长弘鳌、次弘信、三弘志。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弘信、弘志兄弟携母以及弘鳌之子俊辉、俊耀,由陆丰县移居鹤山县附城都西一图五凸型堡摇船地(后名新村排)建基立业,以耕山种茶为生。居住不久,弘信、弘志一脉再迁移到白水带金钗坑开居。两地范氏字辈基本相同:绍、弘(24世)、俊、殿、世、德、芳、扬、振、昌、植、纪、永(35世)、远、流、传。从24世传到35世,至今已传12代人。&&& 现万和管理区的新村排、木坑、均田、路坑、社营、蛇段等六个自然村住有范氏裔孙,约1000人(包括外出者)。金钗坑范氏在20世纪50年代,迁到石门村、白水带老墟一带。此外。在罗汉顶、竹坑也有范氏居住,人口共有300多人。
& 十八、曾氏    曾氏起源于夏朝。夏朝第六代国君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今山东苍山县西北),建立国。国历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时的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为莒国所灭,太子巫逃到鲁国(今山东曲阜)做了官,他以国为氏,并去掉字的右耳旁,是为曾氏。曾氏世居山东武城,历代出了许多名人,其中曾点、曾参父子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相传为《大学》一书的作者,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被儒家尊为“宗圣”曾子。因此曾氏后人以“三省”为堂号,或以“鲁国”为堂号。  曾氏由北方迁居江南始于18世曾据,他生活在西汉末年,因避王莽之乱,率族人迁居江西庐陵之吉阳乡,于是产生了曾氏吉阳房。其后65世曾德和生九子,分别迁入粤东各县,其中广新迁兴宁、广渊迁长乐、广深居龙川、广用居揭阳……时在明代。  66世曾广渊为曾氏长乐房开居祖,其子孙重新排列世辈,奉他为一世祖。曾广渊下传11世有裔孙曾腾,由长乐徙惠州归善(今惠阳)县芋坑,15世曾圣道再由归善县芋坑迁到鹤山县双桥都。据族谱载,曾圣道于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安葬在双桥都榄坪对门牛山嘴,则他一家迁来鹤山的时间应在康熙朝中期,即属于第一批从粤东迁入鹤山的客家人之一。他的子孙到鹤山之后又先后分徙县内各地:如16世曾弘彩乾隆初居双桥都榄坪,18世曾汉臣嘉庆年间迁居双桥都云聚村,20世曾文捷迁居附城都白水带丹竹坑,21世曾廷富迁居鹤城禾谷,曾廷贵于咸丰年间迁居鹤城横坑口,22世曾立盛于光绪25年由白水带金竹潭迁往广西贵县,居住到民国三年又回迁鹤城墟。与其他聚族而居的许多村姓不同,鹤山曾氏的分布比较分散。  曾圣道是鹤山客家曾氏其中一支的开居祖,从他这一代开始,排出子孙班派用字如下: &&&&  圣(15世)、弘、遴、汉、振、文、廷&&&&   立、德、崇、贤、奕、世、荣(28世)  目前在世的多数是23、24、25这三代人,其居住地分布在今鹤城、龙眠、南洞、禾南、竹叶水、德良(今属四堡)、白水带、云乡、甘村等地。具体人口,难于统计。  禾谷堡禾坪围村曾氏则是兴宁曾广新的裔孙。曾广新之15世裔孙曾应益(与曾圣道同辈)生于清康熙朝中期,墓葬鹤山县大岭背,妣陈氏葬于禾谷桂坑,可知这一支曾氏也是在康熙朝迁入鹤山的。  鹤山曾氏的另一支居住在今双合镇双石管理区金盘村。据金盘村曾氏族人提供的《武城宗圣金盘家谱》(1995年手抄本)载:曾广渊裔孙的另一支――14世曾自达由归善县雪麻蓝村迁入双桥都金盘村开居,时间也在康熙朝中期。曾自达生八子,两子留居金盘村,两子迁合水大坪,四子迁去云浮县。金盘曾氏字辈如下: &&&&  兴(14世)、毓、传、纪、广, &&&&  昭、宽、庆、繁、祥(23世)  目前在世的,以20、21、22世人为主,23世也陆续来到人间。    今共和镇新民管理区古井村,是曾氏一个较大的聚居点,目前人口有864人,其祖先于康熙中期从永安县迁来,至今已传12代人。    & 十九、罗氏&&& &&& 罗氏源于古罗子国。罗子国是周武王灭商后分封的异姓诸侯国,子爵,故称罗子国。国君名郐,字琳B薰钤缍ǘ加诮窈毕宸心险南匾淮蚋浇泻用匏妹薰<复吻ǘ己螅詈蟮亩汲窃诮窈舷嬉跸囟薄4呵锸保薰24世国君万通时,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散居各处。&&& 一些记载姓氏来源的古籍认为,罗国出自熊姓,或说出自u(音云)姓,这两姓都是陆终的后人,而陆终是帝喾的火官,称祝融。祝融后来被尊为火神,是传说中的人物,但罗氏追溯远祖,以祝融为大始祖,罗氏都是祝融的后裔。&&& 先秦时期,罗氏分布在今湖北、湖南、河南一带,产生了很多分支。汉惠帝时,有101世罗珠,是长沙府浏阳县人,曾任治粟内史、大司农,合家迁居于江西豫章,子孙繁衍甚盛,成为豫章的郡望,产生了豫章罗氏一派。宋元以后,豫章罗氏已广泛分布于兴宁、梅县、五华、大埔、蕉岭、平远、博罗等客家地区。&&& 清初,有罗祖汉(大埔罗氏重新计算辈份,罗祖汉为5世祖)由大埔三河司黄贡村迁到平远县小柘村。康熙29年,8世祖罗粤秀(字永成)及其子罗益振等从平远县小柘村迁到新会县崖门长沙村,康熙35年再由长沙村迁居开平县古博都,开辟坪山村,雍正十年鹤山建县后,坪山村划归鹤山县附城都,罗氏是清代首批迁入鹤山的客家人之一。目前,坪山罗氏约200人左右。罗氏后来以坪山为基地,先后分支到鹤山几处地方。&&& 乾隆十三年(1748年),10世祖罗奕璇迁到离鹤山城三里地的横水堡大霖坪开居,今大霖坪罗氏约有300人左右。&&& 乾隆年间,11世能敏、能进等迁居双桥都罗环带水、福禄坑(黄茅壁)等地。嘉庆10年,再迁白水带。今白水带红湾村有罗氏170多人,石排脚有70―80人,竹坑罗屋有70―80人。
& 二十、林氏&&& &&& 林氏最早出自子姓,形成于西周初期,是商朝王族比干的后裔。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纣王的叔父比干冒死进谏,被纣王挖心而死。当时比干的夫人陈氏带着身孕逃到牧野(今河南淇县以南、卫辉以北)一带避难,在深林的石洞里生下孩子,取名叫坚。不久,周武王灭商,陈夫人带着孩子投靠了武王。武王因为坚生在林中,赐他姓林,从此有了林氏。林坚子孙早期在今山东一带繁衍,产生了济南林氏。&&& 战国时,赵国有宰相林皋,居住在九门(今河北藁城县西北),生九子,父子皆贤,时称九龙之父,十德之门。因赵王嫉才欲害之,林皋父子相携逃到西河白云山避难,其后人就以西河为堂号。汉末、三国时期,中原林氏大批南迁,进入江浙、福建,林坚的82世孙林禄被晋明帝封为晋安郡王,其苗裔繁衍成福建林氏最庞大、最著名的支派,他被后人尊为闽林始祖。唐代,林禄的16世孙林披定居在莆田,他有九个儿子都做了州刺史,称为“九牧”,在“八闽”之地独领风骚,有“八闽世泽,九牧家声”的美誉。“九牧”的后代,自唐宋分衍到福建仙游、漳浦、福州、侯官、漳州等地,以及广东潮州、梅州,广西横州等地。&&& 鹤山客家林氏居住在白米田、殷洞、云乡、双石等地。白米田、殷洞林氏来自惠州府长宁县(今新丰县)严屋坑,乾隆四年(1739年)林彰(干岳)率族人迁居鹤山县附城都殷洞堡鹰朝里,后人建祠堂祀奉干岳公为开居祖,排出字辈如下:干、东、文、章、逢、时、贵、光、辉、裕、日、开。现传到“日”字辈,共传11代人。现在村居人口约200人,华侨及港澳同胞约200人,合共400多人。
& 二十一、宋氏
&&& 鹤山市云乡镇客家宋氏,清朝乾隆初年从广东归善县(今惠阳县)迁来,以宋子良为开居祖,定居云乡迄今已历260年左右,子孙蕃衍,现有人口400余人。为了念祖溯源,敦亲睦族,增强凝聚,已经新建祖祠,并重修了族谱。&&& 宋氏得姓,溯源于微子。微子是商朝末代国君商纣王(帝辛)的庶兄,本姓子,名启,受封于微(今山西梁山西北),故称微子。商纣王是著名的暴君,荒淫无道,倒行逆施,弄得天怨人怒。微子看到国势危殆,曾多次犯颜进谏,因纣王终不悔悟,遂愤而出走。周武王兴师灭纣,微子弃暗投明,归顺了周朝。后来,周成王封他为宋公,统治今河南省东部及山东、安徽、江苏三省交界的一大片地方,建都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宋国是春秋时的十二诸侯国之一。微子的后人以国为姓,于是产生了宋氏。&&& 宋国传32代,在公元前286年被齐楚魏三国所灭,三分其地。宋氏子孙四散播迁。西汉初,迁徙各地豪富于关中,宋氏聚居京兆者甚众,成为京兆的望族,故宋氏“望出京兆”,堂号京兆堂。(京兆,为西汉京畿之地,即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下辖12个县)以后分支到今陕西的河东、河北的广平、甘肃的敦煌、陕西的扶风等地,也繁衍成当地的望族,各以所居地为郡望,故宋氏还有广平、敦煌、乐陵、扶风、河南等多个堂号,分别标志不同的支派。再后又以这些地方为中心一步步迁移到全国各地。宋代,有一支迁到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乡。宋末元初,进入广东长乐。宁化、长乐,都是客家人活动的地区。&&& 宋氏宗祠的门联题为“杏词世泽,梅赋家声”或“赋梅世泽,题杏家声”,举出宋Z和宋祁的事迹来标榜本姓的优秀文化传统。宋Z(663――737年),唐代邢州(今属河北)南和人,睿宗朝与玄宗朝两任宰相,为人刚正,有“铁石心肠”之称,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宋Z又是一位辞赋家,以一篇《梅花赋》惊动文坛。宋祁(998――1061),宋代安陆(今属湖北)人,天圣二年(1024)进士,曾任工部尚书、翰林学士,与欧阳修合撰《新唐书》,又是著名的词作家,诗词工丽,描摹生动,善于炼字,其《玉楼春》词有一“红杏枝头春意闹”警句最为人赞赏,得了个“红杏尚书”的雅号。&&& 云乡宋氏是客家人。宋末元初,有宋新恩一支从福建迁入广东,宋新恩被尊为宋氏入粤一世祖。宋新恩的父亲宋元东,原居福建莆田县,生四子:新惠、新悠、新恩、新思。时逢宋末元兵南侵,社会动乱,四子分别向四处迁徙。宋新恩先迁到江西瑞金县,再迁到福建汀州宁化县,最后定居广东惠州府长乐县(今五华县)。这在族谱里“一世祖新恩公”名下有明确的记载:“先世由江西瑞金迁居闽汀宁化石壁村,公始迁广东惠州府长乐县下洋村居住。”宋新恩的子孙在长乐住了七、八代人左右,又分头向广东其他州县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先后有人迁到程乡(今梅县)、永安(今紫金)、海丰等地。其中,九世祖宋以聪迁居归善县(今惠阳县)开居。下传到十七世宋秉伦,生三子:子良、子华、子美。雍正十年(1732),鹤山建县,以优惠政策招募外地农民前来开垦,宋子良遂由归善县迁来鹤山县附城都云乡峒薛村开居,而他的妻子温氏及弟弟子华、子美都还留居归善,并葬在归善。&&& 宋子良入迁云乡薛村的具体年份在族谱里没有记载,据推算也在乾隆初年。薛村原来住有少数薛姓土著,由于宋氏到来后迅速发家,薛姓人外迁,如今全村都姓宋了。宋子良生3子,长子俊高生7子,次子俊成生6子,三子俊琳生2子:宋子良足有15个男孙。三代人共有19个男劳动力,加上各自的配偶,就近40个劳动力了。子孙众多,劳力强大,在农耕时代就是发家致富的主要条件,所以宋氏迅繁衍并拥有厚实的家底。宋子良去世后,子孙们在薛村为他建立了一座“子良宋公祠”,置下180亩公尝田。最兴盛时,云乡宋氏拥有十八担“书笼”(教师用物),80条“滑棍”(武士用的器械)云。&&& 在宋氏定居云乡260余年的历史中,先后有三支外迁:长房22世宋廷仰、宋廷显兄弟,自乾隆乙巳年冬往钦州麟山县陆屋圩白文岗居住。二房22世宋廷湖迁居香山县水松岭(今属中山市沙溪镇)居住。后世还有一支迁往开平县水井新安村。&&& &&& & 二十二、彭氏
&&& 彭氏的始祖是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老寿星彭祖。他原名W铿,是颛顼帝玄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被帝尧封在彭国(治所在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称彭祖。彭国经舜、夏、商三代后,被商王武丁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姓彭。所以彭氏的主要发源地在今江苏省徐州市。相传彭祖活了800岁,他用一生的时间研究长生术,创造了饮膳、气功等养生之道。古人云“其道可祖”(他的道值得后人学习)。所以,彭氏的通用堂号为“长寿堂”或“可祖堂”。&&& 彭氏入粤始祖是彭延年。他本是宋代江西人,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官潮州。起复后,宁愿退出官场,在潮州这片风光秀丽、民风淳朴的粤东乡村安度晚年。他选择在今揭阳市榕城区厚洋村建祠堂、筑园林,享受天伦之乐,无意中成了彭氏家族入粤开居祖。其故居彭园是粤东古今闻名的私家园林,近年已修复。彭氏子孙散布在粤东的长乐、兴宁、永安、陆丰等各县,都奉彭延年为一世祖。&&& 鹤山彭氏聚居在云乡,来源有两支:&&& 雍正九年,彭氏一支从东莞迁入岗咀头开村,现发展到270人。&&&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年),二十四世彭觉(1726――1808),字荣镜,偕妻子等自陆丰县徙居鹤山县云乡洞田心村开基创业,繁衍子孙。从他开始,排出字辈如下:&&& 荣(24世)、居、汝、兴&&& 时、维、昌、盛&&& 大、振(33世)、家、声&&& 目前,田心彭氏已传承八九代,最年轻的一代为33世,共约400多人口。&&& 此外,在红星、三村各有少量彭氏居民,全云乡合共有彭氏人口810人。&&& &&& & 二十三、缪氏&&& &&& 缪氏出自鲁缪公之后。鲁缪公是战国时鲁国诸侯,在位32年(公元前407――公元前375年),子孙以他的谥号为氏,于是产生了缪氏,发源地在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因年代久远,缪氏有很长一段历史已无可查考。广东五华《缪氏族谱》云:“有记载者始于衍真公”。按,缪衍真为宋代人,初居金陵,曾任虔州(今赣州)邮镇司,辞官后携二子卜居江西龙南县城,遂为缪氏江西派太始祖,其子孙在赣闽间繁衍了几代,到七、八、九世子孙先后移居广东河源、归善、永安、五华、东莞等县。清代乾隆朝初期,14世缪昌珍一家自惠州府永安县流同瓦屑围迁至鹤山县四堡石寮村开居,缪昌珍就是缪氏的鹤山开居祖。传七八代之后,到了20世纪50―60年代,因鹤山县修筑四堡水库,石寮村为计划淹没区,需要整体移民。缪氏聚族而居的历史从此改变:村民分别迁往中山市三乡镇美溪村、斑鸠铺,高明市明城镇仁坑村、鹤山市鹤城镇横坑村、桂坑村,龙口镇、桃源镇以及本乡蕉坑村、新村排等地居住。1980年后,许多村民弃农从事工商,迁往城镇就业,分别迁往鹤山市沙坪镇、高明市荷城镇、江门市区,会城区、珠海市香洲区、东莞市各地居住。因此,鹤山缪氏分布最为分散。据2003年11月出版之广东五华《缪氏族谱》中“广东鹤山应昆公房派”一章记载,鹤山缪氏现传到24世,人口较少,包括第22世、23世、24世三代人连女孙在内仅153人。
& 二十四、杨氏&&& &&& 杨氏出自姬姓,来源有二:一支系以封国为氏,一支系以封邑为氏。西周宣王姬静的小儿子尚父,于周幽王时被封于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建立杨国,为侯爵,春秋时为晋国所兼并,杨侯的子孙以国为氏,姓杨。晋国灭杨后,将杨地作为晋国公族羊舌氏的采邑(羊舌氏也出于姬姓),其后人以食邑为姓,也姓杨。杨氏的发源地在今山西省境内。&&& 汉代,杨氏已分布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东汉时有杨震,少好学,博览群经,因世居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华阴县(治所在今华阴县东南),当时称为“关西夫子”,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以清廉著称。他任东莱太守时,道经昌邑县,县令王密求见。王密原为荆州秀才,由杨震在荆州举荐而任官。夜晚,王密怀金10斤,要送给杨震,并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婉言拒绝,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而出。此后杨震的“四知”名言被传为佳话,受到人们的敬仰,他又以清白传家,因此,杨氏家族便以“四知堂”为堂号。杨震的子孙世代任大官僚,所以“弘农杨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自宋代起,福建开始成为杨氏播迁中心之一;至元、明之际,为躲避战乱,福建宁化县石壁乡之杨远绍,携家迁至广东程乡(今梅县)定居,后发展成望族,是为客家杨氏。&&& &&& 鹤山杨氏有几支,其中见于记载的一支的始迁祖名杨子汉。他原籍惠州府归善县下冲约鱿鱼湾村,于雍正八年到肇庆府鹤山县附城都考察,居住在长潭面坑尾,并参加县城的建设。乾隆元年携家眷男女八口移居双桥都土名乌石湾又名牛蹄地方立业开居。云乡《陈氏族谱》把他列为“五子下鹤山”的五子之一。牛蹄村一直到咸丰年间都还有客家杨氏居住,那是杨子汉的后裔。土客械斗时,牛蹄村被夷为平地,杨子汉的玄孙辈(杨子汉为30世,玄孙辈为34世)全部迁走,开源携子业伦移居白水带,开洪之子移居台山赤溪镇水围村,开全移居广西贵县。现在,白水带永安等村住有杨氏,《杨氏族谱》记载他们是从牛蹄村迁来,奉杨子汉为始迁祖。&&& 鹤城城西、先锋邱杨叶村也有杨氏居住,人口不多。
& 二十五、戴氏&&& &&& 戴氏起源有二:一是源于子姓,是商朝王族的后裔。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被周封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南)国君。宋国的第11代国君死后被谥为戴公,其后代以祖先的谥号为姓,姓戴。二是源于姬姓,是周朝王族的后裔。周朝王族中有人被封在戴(今河南民权县),建立了戴国。后来戴国被宋国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也姓戴。先秦时期,戴氏主要在其发祥地豫东活动。汉代以后,发展到大江南北,成为谯国(今安徽亳县)、广陵(今江苏扬州)、清河(今河北清河)等地的郡望。唐宋时代,开始进入福建、广东。&&& 宋末,74世戴杏定居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杏花村,三四代之后戴氏陆续分支粤东的镇平、大埔、长乐、龙川、归善等客家地区。鹤山戴氏尊石壁乡戴杏为一世祖,18世惠州戴国开为始迁祖。鹤山建县前夕,戴国开自惠州移居鹤山县附城都五凸型青山里开居,另一支迁到三堡牛尾树下建村,取名为戴屋村,现属五星岗咀村。村中建有“国开戴公祠”,子孙繁衍,现传至29世,人口约150人。&&& 20世茂枢、茂通自青山里分支到双桥都罗汉顶等处,后又徙居上新村、石门、长田、玉桥,今白水带管理区内戴氏有70―80人。另外在云乡、共和泮坑各有几十人。&&& 戴氏人才辈出。西汉时,商丘人戴德、戴圣叔侄被汉宣帝任为五经博士,分别被称为大戴、小戴,他们收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述,为儒家经典《礼记》作注释,分别编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是西汉今文礼记学的开创者。因此。其后代族人便以“注礼”为堂号,堂联为“谈经世德,注礼家声”或“金銮世泽,礼记家声”。
& 二十六、曹氏&&& &&& 曹氏源于姬氏。周武王姬发把他的十三弟振铎封于曹。曹国建都陶丘(今山东定陶西),拥有今山东西部大片土地。公元前487年曹国被宋国灭掉,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先秦时期,曹氏主要分布于今山东省境及江苏沛县,汉代以后,曹氏发展为谯郡(今安徽亳县)、彭城(今江苏徐州)、高平(今山东巨野)三地的郡望,所以有谯郡、彭城、高平三个堂号。&&& 曹氏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曹操是汉末三国的历史主角,曹魏代汉,传5帝,46年,显赫一时。曹操籍贯在谯郡,所以以谯郡(或谯国)为堂号的一支繁衍较众,堂联也标榜曹操父子事迹:“谯国远源第,建安文学家”。&&& 唐高宗时期,有曹敦厚在福建漳州安家,是为曹氏入闽之始。明代,福建曹氏有一支迁至广东梅州,再分支粤东各县,是为客家曹氏。清初,有曹赐孟迁到惠州府归善县小坜约作塘窝(今惠东县安墩镇新田坝仔村)立业。传五代,到乾隆朝前期,有6世祖永鼎、永盛,带其子作顺、作梅、作桂等移居鹤山县天鹅塘,以耕山种茶为业,8世孙福安、禄安、寿安等再迁四堡竹仔排定居,直到新中国建立。1958年,高鹤县人民政府决定兴修四堡水库,安排竹仔排村移民到高明大沙。由于不适应当地水土及耕作习惯等原因,该村村民于1959年回流到水库下石龙村,再迁入粗石坑,皆不能安居。1962年年底,这支曹氏最后迁到鹤城南洞水松坑村背后建立新村,仍取名为竹仔排村。从6世到14世,曹氏在鹤山已传9代,字辈如下:&&& 华(1世)、赐、国、达、斯、永(6世)、作、安、胜、瑞、振、金、声、文(14世)、才、福、德、庆、良、贤&&& 目前,曹氏有200人左右。
& 二十七、徐氏
&&& 徐氏为上古舜帝时的名臣伯益之后。伯益任虞官,掌管山泽,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舜赐他姓嬴氏。夏禹为君,欲封伯益为诸侯,伯益谦辞。夏启继位后,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址在今江苏省徐州一带),若木以封国为姓,于是就诞生了徐氏。若木便是徐氏的始祖。&&& 徐国经历夏商周,传至第44世孙章羽,于鲁昭公30年(公元前512年)被吴国所灭,那时已到了春秋后期了。徐国兴亡共历1649年,&&& 徐国被灭后,徐氏子孙散居徐、扬二州间(今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到战国后期,若木第55世孙徐铣曾为秦庄襄王的宰相。徐铣的玄孙、第59世有徐谘、徐该、徐福等名人,世居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省剡城县),子孙繁衍,为东海郡的望族,徐氏乃以东海为郡望。东海徐氏起源于此。后徐该南迁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隐居,于是衍生南洲徐氏一脉。至东汉末年,传至67世徐a(稚),字孺子,学识渊博,家境清贫,德行高尚,官府多次征辟,皆不出仕,被人誉为“南洲高士”,极受人景仰。所以,这支徐氏的后裔多用“东海家声,南洲世第”为祖祠的堂联。&&& 到宋代,有徐鹤龄迁居江西石城县开居创业,于是衍生了石城徐氏一脉。鹤龄是若木的100世孙,徐a的33世孙,石城徐氏的一世祖。石城位于赣西,与客家人的摇篮福建宁化县石壁乡近邻,被称为客家人南迁的驿站。因此,客家人中的徐氏可能就是由石城徐氏繁衍而来。鹤龄之孙二郎,属102世,又从石城迁居福建连城。&&& 明朝永乐年间,徐真人从福建汀州府连城县移居广东嘉应州长乐县大都约沙田里创业,其孙徐仲礼于明朝正统年间再移居大田约粘坑,为粘坑徐氏一世祖。下传到九世徐敬先(1667年――1747年),于清朝乾隆五年庚申(1740年)从长乐(今五华)迁来肇庆府鹤山县附城都小官田堡长兴里开居。子孙繁衍至今历260余年,传了11代人。徐敬先的子孙字辈如下:&&&&&&&& 敬(9世)、文、英、发、富&&&& 奕、世、兆、祯、祥(18世)……&&& 徐氏子孙今分布在长兴里249人,泮坑口433人,獭山339人,三村同脉,合计1021人,东心窝有110人,均属于共和镇泮坑管理区。该村族谱卷首有题诗一首概括了该姓源流:&&&&&&&& 南洲系族发三江,东海源流出太洋。&&&&&&&& 长乐安居枝叶茂,长兴创业作村乡。&&&&&&&& 木本水源千秋纪,慎终追远万年香。&&& 另外,云乡二村、红星各有几十人,双合川塘徐屋村、凤凰云罗咀各有几十人。&&& &&& & 二十八、石氏&&& &&& 石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封自己的弟弟康叔在卫,建立了卫国,史称卫康叔。卫康叔的庶出裔孙石F(音昔)后来在卫国做大臣,他的儿子石厚参与了卫庄公儿子州吁的政变。石F大义灭亲,定计杀死了州吁和石厚,迎立卫宣公,保证了卫国政权的稳定。后来,石F的子孙就以石作为自己的姓氏。所以,石氏的发祥地在古卫国,即现在的河南省淇县。&&& 秦汉以前,石氏主要在北方繁衍。唐代,进入山东、山西、河南、江苏等地。五代后唐时,进入福建。元末明初,石氏一支进入广东。&&& 据鹤山六堡川塘《石氏族谱》载:元末,为避兵乱,石长头携子崇山(名法通,字崇山)自湖广常德府武陵县流徙于福建宁化县,再转广东嘉应州兴宁县北厢龙归洞开居。崇山九岁,父在战乱中不知所终。石崇山遂被后世尊为兴宁龙归洞石氏一世祖。他传下五房子孙。其中三房9世石兴业于明朝嘉靖年间自龙归洞迁至惠州归善县白芒花通湖坝墟旧村立业。至清朝乾隆年间,14世石维龙、石维鳌、石维桥等兄弟自白芒花迁居于鹤山县双桥都云宿山蕉窝村居住。因地狭难求发展,居不久,到16世石文琳又于道光初年自蕉窝迁到川塘村定居。这是鹤山客家石氏的主要来源。川塘石氏子孙字辈从石崇山排起:&&&&&&&& 崇(1世)、庭、坚、玑、韫&&& 金、天、良、业(9世)、允&&&&&&&& 科、耀、作、维(14世)、秀&&& 文、王、怀、朝、荣&&&&&&&& 元、明(22世)、开、发、显&&& 宏、贵、国、家、兴&&& 从14世维字辈进入鹤山,目前传到22世明字辈,共传9代人。主要居住在安塘、云罗咀、俄尾咀等村,共约100人。&&& 此外,在址山白米田、三堡鹿子坑、紫莲坪也还散居着少量石氏。&&& &&& & 二十九、余氏&&& &&& 余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周武王姬发有后人名叫由余,春秋时在秦国为臣,他为秦穆公谋划征伐西戎,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立下大功。史载,“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由余的子孙以他的名字作姓氏,有的姓由,有的姓余。由余在秦国做官,所以余氏最早的发祥地应在秦国的都城雍城,即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 余氏早期在陕西、甘肃一带繁衍,秦汉以后开始迁到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发展为大族,分别成为新安(今安徽歙县)、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吴兴(浙江今县)的郡望。唐代初期,余氏开始迁往福建、广东、湖南。&&& 唐末有余渊海,因避黄巢兵,自福建同安北迁邵武,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再迁入韶州曲江县武溪,是为余氏入粤始祖。余渊海的五世孙余靖是余氏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他是北宋韶州曲江县人,举进士。当范仲淹被贬时,朝中谏官御史皆不敢言,唯有余靖上书反对,也被贬逐,由此知名;他通晓契丹语,曾三次奉旨出使辽国,不辱使命;官至工部尚书,后人称他为忠襄公。广州市曾建有“八贤堂”,尊他为广东八贤之一。韶关市保存着余靖墓和明代为他建筑的风采楼,是该市最重要的文物古迹。所以,广东余氏大都尊余靖为先祖,其后人分布在五华、梅县、平远、大埔、紫金、惠阳等县市。&&&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余名钦自归善县(今惠阳)三多竹黄岭围移居开平,稍后再迁鹤山县定居,初在黄茅壁落脚。其后人在道光30年(1850年)再迁四堡大坪村,后代又迁至小洞老屋立祠。1963年,因修筑四堡水库的关系,余氏村民全部迁往其他地方。这一支余氏从余名钦开始,排出字辈如下:&&&&&&&& 名(16世)& 集&& 尚、维(同为18世)& 兆、秀(同为19世)& &&&&&&&& 君、立(同为20世)& 能、全(同为21世)& 凤(22世)& &&&&&&&& 时&& 逢&& 开&& 泰(26世,1997年续修族谱记载至此)&&& 余氏子孙目前住地较分散,在鹤城三堡白坎有326人,潮边坑、营信村,址山四堡新村各有一百几十人。&&& &&& & 三十、樊氏&&& &&& 樊氏源于姬姓,西周有仲山甫,是周宣王时大夫,受封于樊(今陕西长安南),又称樊仲。子孙以封地为氏,于是产生了樊氏。&&& 鹤山客家樊氏现在能追溯到的先祖是13世樊声和兄弟,清朝乾隆年间他们从福建汀州连城县莒溪镇梅头村宗罗地迁徙到鹤山县云乡堡萝卜坑村,后到云乡二村定居。至十七世祖兄弟分居:大房仍留居云乡,二房樊由吉迁到鹤城西门村,在鹤城墟经营酒米杂货。至今已繁衍到23世,字辈如下:大(13世)、振、国、仕、由(17世)、祖、德 , 宏、开、继、业(23世)、耀、宗、功。至今传11代人,主要居住在云乡和鹤城,共有200人左右。
& 三十一、温氏&&& &&& 温氏出自姬姓。周成王姬诵封其弟叔虞于唐(故城在陕西翼城西),食采于温地(今河南温县),后人以食邑为姓,产生了温氏。温氏以叔虞为始祖,世居山西太原,堂号太原堂。78世温序,在东汉建武年间为官,生有六子,鹤山城西温氏是其第五子温春容的支系。&&& 93世温峤,是晋代著名人物,官拜骠骑大将军,他的次子爵又生六子,文武兼备,晋明帝赐封为“六龙”。初唐时,110世温彦宏、温彦博、温彦将兄弟三人,因协助唐高祖起兵有功,被唐太宗任为高官,御赐“三彦”的荣誉。所以,温氏有“六龙世泽,三彦家声”的堂联。&&& 到了宋朝,140世温尚简携六子迁居江西赣州府石城、宁都。145世温徽在临安任东宫教习,为奸人所仇,乃避祸福建上杭洪山村,其子温安则回到赣州府宁都。宋末,157世温葱于1277年追随其舅父文天祥抗元。宋军溃败于赣南,退入广东长乐县(今五华)登f境内山区,后转移到海丰五坡岭,遭奸人为元军引路突袭。宋军在毫无准备下各自逃生,文天祥被俘。此役,温葱的母亲文氏捐躯。1279年,宋朝已亡,社会趋于稳定,温葱则携眷到他自己战斗过的、母亲殉难的登f定居。从此温氏就在长乐肇基繁衍,尊温葱之父温贵和(字文坊)为温氏入粤一世祖。&&& 入粤后下传14世有温必廉,生下光辉、光耀、光华、光业、光廷、光贤六子。兄弟六人于清朝乾隆年间自长乐迁鹤山,初时暂住在鹤城西门内,后感耕作不便,再迁徙到西门外龙眠乡(今称城西),分别择地建村:光辉、光耀、光廷住浅塘村,光业住周坑村,光贤的后裔住得比较分散,一部分仍留西门内,一部分在浅塘田心,一部分在马耳山种茶。光华到鹤山不久又再迁四川。因此城西温氏实有五房人,祠堂门额上书“五福家塾”。&&& 温氏到鹤山后已有260年,传9代人。据族老回忆,清末民初城西温氏人口在900―1000人之间,但目前已不足500人:浅塘300左右,周坑不超过80,西门内约70多。人口之所以不增反减,主要是历代都有子孙分支外地的缘故。&&& 另一支温氏住在云乡,其来源与前者不同。据云乡《温氏族谱》载,鹤山建县前后,陆丰县温氏12世温子玉、特资、特文、子怀、子兴五兄弟先后迁入云乡,在潭木坑、优牛疟咚⒁担步籼霉┓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人的祖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