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定了51市盈率网为什么还向网下投资者询价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拟用平均市盈率规范新股定价
  本周有关新股的信息众多,种种迹象显示,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正在有序进行中。
  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后,证监会主席郭树清1月8日在2012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要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股票承销办法。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月3日下午表示,询价机构应当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理性定价。下一步,证监会将研究加强询价过程的监管,对报价高的机构,将进一步督促其切实遵循相关规定,理性定价。另外,下一步,证监会研究考虑召集一些机构研究已上市企业所处行业市盈率情况,为下一步询价机构报价提供参考。
  该负责人透露,证监会正在研究一项促进新股发行合理定价的措施,即委托第三方机构,发布各个行业已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供投资者参考。该报告将涵盖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
  目前券商在新股发行的询价过程中,都会为询价机构提供一份估值报告,其中涉及相关行业的整体估值情况,即行业的平均市盈率。上述证监会负责人表示,券商提供的这种市盈率水平,缺乏规范性,“操作空间比较大”,可能对投资者存在误导。因此,证监会拟委托第三方机构发布更客观、公正的行业市盈率水平,并随着市场的变化定期更新。
  此外,针对近期市场反映的个别创业板新股定价过高的情况,证监会已经要求参与报价的询价机构提交投资决策的相关研究报告。证监会正在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其研究报告和报价决策的逻辑关系。
  此外,证监会昨日还发布了《关于加强新股询价申购管理有关问题通知》,通知要求,基金公司应当加强对新股询价和新股申购的监察稽核,强化对新股询价决策人员的培训和约束,提高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公司及员工不得受人请托进行报价,不得进行非理性报价,不得在报价申购过程中有任何利益冲突行为。
  证监会本周首次公开披露在审企业信息,其中“超500家企业排队上市”引起市场关注。对此有专家表示,从历史上看,400家至500家的水平属于常态。统计显示,2009年至2010年,在审企业数量均维持在400家左右。2011年以来,包括创业板在内,一直维持在在审合计500家以上的规模。
  值得关注的是,下周新股IPO迎来小高峰,抽水将超90亿。下周一到周五将有主板、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总共8家新股发行申购,分别是朗玛信息、万润科技、共达电声、吉视传媒、荣科科技、利德曼、东风股份、环旭电子,拟募集资金93.45亿元。其中,一天发行新股最多的是周三,将有朗玛信息等3只创业板新股一起发行。
  大通证券建议中小投资者2月份谨慎选择打新品种。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可以主要参与发行价格以及估值较低的中小板个股,且必须关注近期上市新股首日涨幅,若涨幅维持在5%左右或者更低,则应该考虑停止打新。新报记者任强
天津网-数字报刊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新股发行改革方案征意见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证监会昨日公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直指新股高定价问题。  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健全公众公司发行股票和上市交易的基础性制度,推动各市场主体归位尽责,促使新股价格真实反映公司价值,实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均衡协调健康发展,切实保护和发展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意见提出,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允许主承销商自主推荐5至10名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同时提高向网下投资者配售股份的比例,建立网下向网上回拨机制。  在发行定价的监管方面,意见提出,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预披露后,应进行非公开询价,并将预估的发行价格区间提交给发审会,如预估的发行市盈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需在招股书及发行公告中补充说明该价格存在的风险因素,澄清超募是否合理等。  招股书正式披露后,如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市盈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发行人应披露该定价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未提供盈利预测的还需补充盈利预测,并在盈利预测公告后重新询价,甚至可能重新提交发审会审核。意见还规定,取消现行网下配售股份三个月的锁定期,并推动部分老股向网下投资者转让,增加新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数量。
相关报道:
【】【】【】【】【】【一键分享新股发行改革体现市场化方向 市盈率“红线”存争议 完善发行定价约束机制、增加新上市公司流通股数量、完善对炒新行为的监管措施等方面最受关注
  ■本报记者&潘&侠&    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本月发布后,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总的来说,证监会新股发行体制深化改革的市场化导向获得了一致认同,部分受访者表示,看得出监管层改革决心很大,用意也很真诚。不过意见有关完善发行定价约束机制、增加新上市公司流通股数量,及完善对炒新行为的监管措施等方面则引起热议。  上述三个方面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对于根据询价结果确定的发行价市盈率不能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的举措,业内分歧在于,许多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所处行业都是细分行业,与现有行业不存在可比性。另外,同行业平均市盈率水平存在不同版本,IPO询价参照哪一标准也是个问题。  细分行业市盈率  不存在可比性  为进一步完善新股定价约束机制,《意见》规定,根据询价结果确定的发行价市盈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的,发行人需在询价结果确定的两日内刊登公告,披露询价对象报价情况,未提供盈利预测的发行人还需补充提供盈利预测并公告,并在盈利预测公告后重新询价。  一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券商分析师认为该规定有所欠缺,他说:“这个问题需首先确定怎么定义发行企业的行业,许多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所处行业都是细分行业,与现有行业不存在可比性,而且即使行业性质相近,已经成熟的龙头公司估值也不能套在高成长、高风险中小企业的IPO发行定价头上。这就好比,按全国的人均工资来指导各地的工资数,显然是不科学的。就拿上市券商来讲,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的PE与小券商的PE相差就非常大,所以,拿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来指导发行价格市盈率有欠妥当。”  同时,沪深交易所和中登公司三家都在发布有关行业平均市盈率,市场表现不同、发布人统计方法不同,同行业平均市盈率水平存在不同版本,IPO询价参照哪一标准也是个问题。不过,业内人士也承认,发行定价的这一规定如果实施,对限制高市盈率有极大的效果。  此外,《意见》还规定,IPO发行定价将引入独立第三方对拟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风险评析,为中小投资者在新股认购时提供参考。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第三方意见并不一定严谨、公正,有关新股发行定价,是买卖双方认可,第三方并不参与买卖过程,强行加入第三方意见不一定合理。  取消三个月锁定期  增加流通股数量  为增加新上市公司流通股数量,有效缓解股票供应不足,《意见》提出,取消现行网下配售股份3个月的锁定期,同时推动部分老股向网下投资者转让。  《意见》规定:首次公开发行新股时,持股期满3年的股东可将部分老股向网下投资者转让,老股转让所得资金须保存在专用账户,由保荐机构监管。在老股转让所得资金的锁定期限内,如二级市场价格低于发行价,专用账户内的资金可在二级市场回购股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转让所持老股的,新股上市满1年后,老股东可将账户资金余额的10%转出;满2年后,老股东可将账户资金余额的20%转出;满3年后,可将剩余资金全部转出。非控股股东和非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转让所持老股的,新股上市满1年后可将资金转出。  业内人士认为,取消现行网下配售股份三个月的锁定期,对抑制炒新有一定作用。上述规定确实增加了流通股数量,具有积极意义,但新问题是如此存量发行所获资金不能自由处置,只能用于在二级市场价格低于发行价时回购公司股票,同时要锁定三年,并且老股转让所得只能专款专用且放在专用账户里锁定三年才能拿到钱,因此,此举对大股东的吸引力有限。  此外,在市场较关注的炒新问题上,《意见》对投机炒新遏制的措施只有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这一条实质性建议,其他的多属于指导原则。因此业内人士对《意见》遏制炒新的市场效果有所保留。
资本证券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联系电话: 网站联系电话: 网站传真: 电子邮件:
版权所有 中国资本证券网 京ICP备号监管层详解新股承销办法 定价配售环节仍是重点_网易财经
监管层详解新股承销办法 定价配售环节仍是重点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即将在近期公布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承销办法”)中,按照之前的初步草稿来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内容将会被删改。这背后,是最新一轮对于定价的改革力度。“每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之后,紧接着要公布的就是‘承销办法’,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证监会发行部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这次修订范围力度非常大,比如在询价、定价、配售环节中把过去很多的行政管制措施都去掉了。所以承销办法会有大幅修订、删减,从草稿来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内容删掉,很快会推出来。”事实上,定价、配售是自2009年以来四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核心关键词,围绕着这两个关键词,“市场先生”与“行政之手”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博弈。而许多在最初改革之时不敢提的机制,也在这多轮的博弈中得以完善,比如券商自主配售,再比如最新一轮改革中的老股转让与类市值配售。如同四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稿越来越长的篇幅一样,定价配售的改革也在走向更细致、更完整的方向。而本轮定价配售改革的主旨,按照上述部门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既要体现市场化,又要对非理性的‘炒新’,或者是推高发行定价的行为进行约束。”这意味着,未来的改革方向仍是在“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市场化与抑制“三高”的行政措施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要将定价配售完全还给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最为关键的或是市场的参与者本身。市盈率多年博弈如果将视线拉回以前,可以发现,多年来的新股发行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场围绕的博弈。比如在最初期,那是一个行政指导市盈率时代。1997年前,由发行人与承销商自行定价,证监会控制市盈率上限。随后在2001年曾短暂尝试上网竞价,后又重新严格控制市盈率。直到2005年, 询价制度才开始实施并确立地位,从此告别了完全行政指导市盈率时代,此后都一直处于完善询价制度的状态。而在2009年以后至今的四轮改革,修改各种定价配售的措施,变成为了主角。比如在2009年的第一轮新股改革,那时的改革意见远比现在简单,只有四项内容,皆指向了上述方向的改革。比如取消新股发行定价窗口指导;完善报价约束机制,杜绝高报不买和低报高买,设定最低申购量;优化网上发行机制,网下网上申购分开,不允许同时申购,网上单个帐户设定申购上限;加强新股认购风险提示。在如今看来,那时的修改为眼下的询价制度改革定下了基调。这从2010年的第二轮改革可以看出来,因为此次改革仍然只是四项内容,分别包括合理设定网下每笔配售数量、扩大网下询价范围与主承销商自主推荐网下询价对象、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和完善回拨机制和中止发行机制。这些措施都是对前一轮改革的技术调整,比如对于网下每笔配售数量的设定,此前机构为报价付出的代价确实不高。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09年9月-2010年9月以来上市的和中小板公司中,平均每家机构获配数量约5.04万股。据Wind统计,上述群体平均发行价29元。如按每家机构平均获配数量计算,此前,每家机构为一只新股平均付出145万元。在监管层看来,这“对于一些资产动辄上百亿的机构来说,100万左右的配售量明显不合理,导致机构参与询价时轻率。”因而便有了上述的调整。但是,时隔两年后,在2012年的第三轮改革,市场已经不满足于上述四个环节的细节修补,因为这些大多数仍是一些“软约束”。他们需要一些新的市场化机制,在这段时间中,监管层频频被问及券商自主配售、老股转让的问题。于是在2012年4月份公布的第三轮新股发行改革中,除了上述环节的继续技术修复,如进一步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和提高网下配售比例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推动老股转让,从而扩大供应量来加强定价配售中的市场博弈。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引起巨大争议的一次改革,因为在这次改革中,行政之手频频出现,使得很多市场化措施打了折扣。比如老股转让虽然打开,却要求转让资金锁定,更为引起议论的是25%市盈率红线机制与多次询价制度。虽然争议犹存,但总结前三轮的改革思路可以发现,监管层对于定价配售动的手术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定价方面促进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比如通过完善网下配售机构的参与方式与扩大范围,来加强他们的报价义务。二是完善股份配售机制,缓解巨额资金申购新股状况,并向有意申购新股的中小投资者适当倾斜。而效果也初现成效,比如在这期间,发行失败的案例已经出现,而且机构投资者中已经出现了自发的“不打新”联盟。监管层诠释“找平衡”然而,“打新不败”的神话仍在继续,因此,在第四轮IPO改革中,定价配售环节仍然是改革重点。而在这一次改革中,如何在市场化与抑制“三高”之间寻找平衡点,则是监管层的最关键任务。于是,这一轮改革中体现了这种特点。比如在抑制“三高”方面,依然采用了一些行政化的手段,比如要求发行人一定时期内减持价格与发行价格相挂钩。“希望通过承诺约束发行人大股东,在定价的时候要合理地判断自身企业价格。”上述部门负责人指出。同时,市场化方面也有所进展,比如把2012年那轮老股转让中的转让资金限定取消,转而将其与超募资金挂钩,达到加大供应量增强博弈的效果。还有就是进一步将定价和配售全程信息公开。值得注意的是,此次11月30日正式发布的新股改革指导意见中,有很多是与6月7日征求意见中有所不同的,这些变化都是希望加大发行人、询价机构与网上投资者的约束与博弈。首当其冲的是网下配售剔除10%最高报价部分。在监管层人士看来,这时一个重大的变化,“有点像歌唱比赛中打分去掉最高分的机制”。监管层人士解释,这样做法是防止询价机构搭便车的行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这些不去从股票价值出发去确定报价水平的投资者排除在申购对象之外,促使网下报价机构在询价过程中理性定价。”二则使得初始的发行比例有所增加,加大网下初始配售比例,“希望加大对网下投资者报价的约束。”上述部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还有一些很细节的修改,都可以体现监管层的用心。比如以往网下配售只规定了参与家数的下限,而此次规定了上限。“初衷就是希望网下每一位获配的机构投资人,其拿到的股份的数量足够大,也就使得他支付的新股认购资金数量足够大。”上述部门负责人指出,“他报价定价不合理的话,他承受的定价不合理的成本会相应地增加。”上述的各个修改分别指向了对于发行人、询价者的约束,而对于网上配售者而言,特别是热衷于打新的巨量短线资金而言,他们的约束也在增强。
比如此次引人关注地引入了网上配售参与者必须持有一定量的二级市场非限售股。这种是在修订过程中加入的,监管层的用意在于希望遏制短线炒新行为。此前改革中的往中小投资者适当倾斜的思路也得到了延续,比如此次规定,网上申购投资者参与网上申购的最高份额,不能超过初始网上发行总量的千分之一。“这样的话,机构和大户在网上认购最多也只能认购千分之一,网上配售情况增加了中小投资者配售的权重,这是政策考虑的出发点。”上述部门负责人指出。“希望这些市场化的约束机制,促进各方理性地博弈,给出市场均衡的价格。”其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接下来交易所和登记公司将发布具体的配套方案,规范如何开展网上申购和配售行为。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IPO新政遇漏洞证监会半夜打“补丁”
发布时间: 0:00:00
来源:腾讯财经
奥赛康新股发行暂停一事,让实施仅40多天的IPO新政的关注度持续升温。目前,监管层已经开始马不停蹄“打补丁”。
  奥赛康新股发行暂停一事,让实施仅40多天的IPO新政的关注度持续升温。目前,监管层已经开始马不停蹄“打补丁”。  证监会于1月12日晚间紧急发布 《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当晚,原定于今日发布定价公告的创业板新股迅速反应,汇金股份、东方网力、绿盟科技、恒华科技及中小板的慈铭体检,宣布暂缓新股发行或推迟刊登发行公告,此前预计的发行时间表也将调整。  按照原计划,这5家公司将于今日刊登发行公告,并进行网上路演;14日进行网上申购确定网上网下最终发行量。同样,后续发行的公司也将依次推迟,何时重新开始暂无确实时间表。  不过今日开始网下申购的新股并未见行动,按照此前的流程,1月13日将有应流股份、光洋股份、天赐材料、思美传媒、安控股份、全通教育6只新股发行,网上发行量最大的是应流股份,为2400万股;网上发行量最小的是安控股份,为495万股,但就统计而言,这5只新股发行市盈率均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  奥赛康暂缓引发IPO新政“漏洞”质疑 证监会半夜急忙打补丁  1月10日,拟登陆创业板的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即奥赛康)因发行规模过大、老股东套现过多暂缓发行掀起了市场对新股发行机制的热议。  奥赛康在上海、深圳、北京向网下投资者询价过程中,有361家投资者参与询价申购。根据初步询价结果,奥赛康发行价格确定为72.99元/股,市盈率67倍,高于创业板医药制造业平均约55倍的静态市盈率。公司计划的发行数量是5546.6万股,其中4360.35万卖老股;通过老股转让,大股东一次性拿走32亿元。分析人士指出,为遏制超募而设计的老股转让,在奥赛康67倍的市盈率、控股股东通过转让老股获利近32亿元的事实面前,遭遇了“漏洞”。  在IPO新政备受争议之际,证监会于1月12日晚间发布了《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对针对首发企业的询价、路演过程、发行市盈率过高的情形均做出了具体要求。  根据公告内容,证监会将对发行人的询价、路演过程进行抽查,发现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路演推介过程中使用除招股意向书等公开信息以外的发行人其他信息的,中止其发行,并依据相关规定对发行人、主承销商采取监管措施。涉嫌违法违规的,依法处理。  其中,对于发行市盈率过高的规定非常详细。按照证监会公告,如拟定的发行价格(或发行价格区间上限)对应的市盈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在网上申购前三周内连续发布投资风险特别公告(风险公告),每周至少发布一次。  风险公告内容至少包括:一是比较分析发行人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差异及该差异对估值的影响;提请投资者关注发行价格与网下投资者报价之间存在的差异;二是提请投资者关注投资风险,审慎研判发行定价的合理性,理性作出投资决策。公告明确,发行人应依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确定所属行业,并选取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最近一个月静态平均市盈率为参考依据。  另外,证监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将对网下报价投资者的报价过程进行抽查。发现网下报价投资者不具备定价能力,或没有严格履行报价评估和决策程序、未能审慎报价的,证券业协会应将其列入黑名单并定期公布,禁止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网下询价。主承销商允许不符合其事先公布条件的网下投资者参与询价和配售的,证监会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上市公司反应:5家公司暂缓发行 已定价公司未现异动  不过就昨日晚间公布的这一公告,有业内人士认为,其内容少于此前市场预期。此前市场人士认为证监会可能对老股发行进行限制性规定,或者延缓IPO进程,但这两点均未出现。  但是部分拟上市公司反应迅速。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昨日下午,恒华科技曾一度刊登发行公告,后又撤回。此外,东方网力、汇金股份、绿盟科技、慈铭体检4家公司在信息披露媒体确定刊登发行公告的计划已经暂缓,14日的计划也将被搁置。  不过依然有公司按照原计划进行,扬杰科技、鹏翎股份等六家公司按原日程发布了公告,预告明日网上路演。不过也有消息指出,这些后续公司在比照汇金股份等五公司做法后,也将各自进行调整。而计划今日网上申购的安控股份、应流股份等仍照原日程申购。  而此前,在已经公布发行价的公司中,我武生物、新宝股份、纽威股份、楚天科技等四家公司市盈率相对偏高,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业内人士认为,两家公司“生米煮成熟饭”,程序应该不会倒退。  而目前已经发布发行公告等待网上申购的上市公司中,应流股份、光洋股份、天赐材料、思美传媒、安控股份、全通教育等6只新股未现延迟公告,其中,天赐材料的发行市盈率不符合新规定的要求。该公司发行价格13.66元,发行市盈率28.08倍,而行业市盈率(披露值)为27.80倍,不过截至目前,也尚未看到企业发出延迟公告。  截至目前,已有51家新股公司获得IPO批文,已刊登发行公告的有14家。  衍生阅读:  1月6日-10日申购企业发行市盈率一览  我武生物 发行价为20.05元 市盈率39.31倍 (偏高,接近创业板科技板平均市盈率49.70倍,低于创业板平均市盈率62.04倍)  新宝股份 发行价为10.50元 市盈率30.08倍 (偏高)  纽威股份 发行价为17.66元 市盈率46.47倍 (偏高,纽威股份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有江苏神通(002438)和中核科技(000777),两家公司的静态市盈率分别为42.9倍和72.52倍,平均为57.71倍。)  楚天科技 发行价为40.00元 市盈率45.60倍 (偏高,略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  天保重装 发行价为12.00元 市盈率41.38倍 (偏低,低于1月7日创业板通用设备静态市盈率57.36倍)  炬华科技 发行价为55.11元 市盈率33.17倍 (偏低,低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截止日仪器仪表制造业的最近一个月平均滚动市盈率37.83倍。)  良信电器 发行价为19.10元 市盈率24.64倍 (偏低,低于行业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26.79倍)、高于平均滚动市盈率(21.66倍))  1月13日将启动网上申购的新股发行市盈率一览  应流股份 发行价格8.28元 发行市盈率19.60倍 (偏低,截至1月8日,专用设备制造业市盈率为29.19倍)  光洋股份 发行价格11.88元 发行市盈率28.29倍 (偏低,截至1月8日,通用设备制造业市盈率为33.88倍)  天赐材料 发行价格13.66元 发行市盈率28.08倍 (偏高,截至1月8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市盈率为27.80倍)  思美传媒 发行价格25.18元 发行市盈率24.06倍 (偏低,截至1月8日,商务服务业市盈率为29.95倍)  安控股份 发行价格35.51元 发行市盈率39.54倍 (偏低,截至1月8日,仪器仪表制造业市盈率为48.09倍)  全通教育 发行价格30.31元 发行市盈率51.37倍 (偏低,截至1月8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市盈率为68.18倍)
本文来源: /zixun/jinrongzhishi_wz
手机号:*不能为空
登录密码:*不能为空
图形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
注册视为同意和 *必须同意服务条款
新华网南京7月7日电 7月2日,中国银行在北京发布2014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分析报告。报告在回顾2014年二季度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展望了2014年三季度的全球经济与金融形势、国内宏观经济金融
银企洽谈会签约仪式红网慈利站8月20日讯(分站记者 张铃敏 王杨)8月19日,慈利县在芙蓉大酒店举行2014年银企洽谈会,张家界文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澧水公司、经投公司等16家企业分别与8家金融机构现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将于-25日在上海浦东星河湾酒店召开。论坛主题: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论坛组委会诚挚地邀请您出席本届国际金融盛会。10月24日(星期五)上午
开幕式:金
最近成功案例
张先生,南京人,国家公务人员,打卡工资7000元/月,一直使用信用卡,没有逾期记录,由于信用良好,一周以内贷款3万元
李女士 旅行贷款3000元
李女士是一家普通私营企业的小白领,约好和同事一起台湾旅游,就是平日积蓄不多又不好意思找周围朋友借。在网上看到拍拍贷的广告后打算来尝试一下。在拍拍贷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李女士很快就完成了所有手续顺利拿到贷款。
金融知识推荐专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市盈率对投资者的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