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行业壁垒高的上市公司的生意可以做吗?

无核心壁垒者,无以成大业
这是《我有嘉宾》分享的第77篇观点
2337字 | 阅读4分钟
经公众号进击波授权转载
我所理解的创业是一个永不停息的人间战场。它可以使你永远痛并快乐着地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甚至是爱爱的时候,都在思考下个月工资怎么发。为什么永不停息,因为对于一些人而言,事业是毕生的追求,存在感成就感是毕生的追求,或者赚钱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那么既然你要去触摸蜡烛上最亮的光芒,那你就得受得了疼,别叫,没人让你去摸。
所以我从创业中学到的第一课便是,一切皆有代价。一切。
你选择快速大量融资,那可能会死于对企业失去掌控力,或者死在资本的扭曲中。你选择精耕细作,可能死于上下同行的恶性挤压。选择低门槛进入的行业,那么很快会发现那就是血海。选择所谓的蓝海,99%基本上是前人全死了的死海。选择吹牛逼,那么就得吹下一个牛逼来圆上一个谎言。选择实干,那就得耐得住寂寞。选择抱大腿,就可能站错队。选择低价出货,那就得承受被拖死的可能。
永远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万般皆好的状态和选择,如果有,那就是做梦。
选择任何的发展方向都需要付出代价。真正的战略在于根据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去选择战术和作战目标。一切与自身情况不匹配的战略,都是狗屎。
我学到的第二课便是,创业归根结底还是生意。
”创业“到底是什么鬼?为什么很多人说他不是生意,很多人看不起做生意。我也是一直没有想通。以前我是没想过跑来”创业“的,我所想做的是”下海经商“,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年做生意好像成为贬义词,非得说成”创业“。一切的创业,最终都是”生意“,无论你是想短期套现,做大了卖掉,或者自己一辈子搞下去。”生意“是底层的元逻辑,不可颠覆,不可忤逆。一个创业者必须直面生意的残酷,理解生意的本质,尊重”生意“的链条和生态,才有机会往下走。想长期走下去,以及能走得下去,便是事业。
单点的生意,基于当下的价差,但价差会变动,所以往往难以形成事业。但有本事也可以把不停做各种单点生意变成你的事业,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当一个生意人选择把一个倒买倒卖的事情变成了长线作战的时候,他就向企业家走出了第一步,走向了事业,此刻便会发现,原来解决二维的事情就可以了,现在多了时间空间人事等更多复杂因素,一下子变成四维了。管理难度成几何倍上升。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当年做点买卖挺好赚的,非得做事业,一做事业感觉都白赚的原因。
这是我学到的第三课,想做事业是需要付出N倍执着和坚忍的力量。别动不动赚了点小钱就觉得自己很牛逼。其实差得很远很远。
企业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多到难以细数,也就是不存在一刻完美状态。在大公司干的时候,觉得有N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如今觉得有N+1可以改进的地方,但为什么不做,无外乎资源,精力及回报的考虑和限制。往往返回去看一家活了N年的公司的当年的产品,都是觉得像狗屎一样。所以做事业不是做艺术家,不是作一幅完美的画,而是做出持久的生命力,即使他一开始不怎么完美。
所以从旁观者而言,关注一家企业,必须关注5年以上,方知任何的战略都有代价。任何的模式皆有瓶颈。任何的奇迹都是幻象。任何的存在皆为合理。不因一朝一夕之波动,而浮躁。不因一时之困境,而动摇。不因他人之流言,而百念生。方可拨开千丝万缕,找到这家企业真正的成功之道。
今天的报道里说三星因为S7的销量剧增,股价大涨,于是一片赞美。然而一年前无数评论员都在黑三星,正如今天被黑的小米一样。不看五年以上,懂个屁。
所以不懂节奏者,不可操大盘。
那么下一句我想说的就是 无核心壁垒者,无以成大业。
这是我所学到的第四课。
前几年我们都说:互联网是开放透明的,所以大家都可以来创业。后来证明这是假象。大多数流量的走向是封闭的,大多数产品的背后是少数人控制的,表面上最闹腾的一圈人,所分的就是10%不到的市场,基本就是大玩家的炮灰。如果你做的事情所有人都能做,比如美少女直播自己吃饭,那么请问你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没有这一些,你赚的也就是辛苦钱和市场行情的钱而已。成就真正的事业,必须要握住一些稀缺资源,比如生产原料,比如配方,比如品牌等等。
创业者最不值钱的感动,就是把自己说得很辛苦,很久不陪家人,不会有人因为你很辛苦给你钱,只会因为你能给他带来钱而给你钱。被你感动的投资人只存在软文里。因为资本不相信眼泪。
在追求核心价值的道路上,会经常冒出N多赚小钱的机会,和所谓的合作机会。如果选择上钩,你所耽误的便是最不可再生的资源:时间。这便是我学到的第五课,永远不要浪费时间。
这也是大量企业正在犯的错误,着急做流水,着急做点什么证明自己。但做的都是一直在赚小钱,但也没什么大用的事情。比如一些融了几千万,但还在卖一些杂七杂八东西的机构,实在搞不懂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也不能跑出很多利润,也不能为长久带来发展,还要花很多人和资源。
以及,不要整天谈一些虚空的合作。合来合去,你会发现,大家都想空手套白狼。真正有实力的,都是等人来合作的。
不浪费时间还包括了能花钱解决的专业问题,就不要求人情,人情只能用一次。
以及说话别废话,做事别拖沓。
记住: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从创业之后,时间对于你的意义就会发生变化,以前,慢慢来的事情可能就变成必须得今天做完的事情。而深夜这样的时间则变得格外的有存在感。过去,这个点都是在呼呼大睡,现在可能给你睡也睡不着。此刻你面临的是心魔。创业归根结底是在和自己作斗争。这是我学到的第六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胜喜,不为败悲。尤其是文科生,作为一个语文课代表,我过去最擅长的就是抒情写文章。。然而,这些感性因素在创业中,没有什么屌用。你悲,客户也不会选择你。你喜,上帝也不会眷顾你。而情绪往往是最消耗人精力的,别花这力气。有太多其他重要的事情等着你。
从前,我以为自己是个孙悟空,什么都可以。后来我觉得自己是一只猪八戒,为太多东西所困,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或许,我们还是沙僧,一生都用来寻觅打碎的琉璃盏。
《我有嘉宾》
连接影响力人物
分享有价值信息
关注微信号: wetalkTV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从数据角度告诉你,办公室无人货架这个生意到底能不能做?_走出去,全球创猎_百度阅读
扫描二维码查看精彩文章
从数据角度告诉你,办公室无人货架这个生意到底能不能做?
走出去,全球创猎
文章内容加载中...
感谢阅读我的专栏文章,喜欢就打赏吧
打赏0.00元读全文
走出去,全球创猎数据告诉你,办公室无人货架这个生意到底能不能做?
来源:公众号作者:靳佳丽近日,猩便利已全资完成对51零食的收购,这是继果小美和番茄便利合并后,办公室货架领域的又一起合并案例。共享经济过后,无人零售成了资本追逐的下一个风口,它比楼下便利店更方便,比O2O更快捷。办公室货架,简单来说就是无人值守零售在办公室的场景化演绎。这种无人业态,源于共享单车,和迷你KTV、无人便利店同期兴起,但流行于9月,在北上深杭的办公室里,我们陆续看到了猩便利、果小美、番茄便利、每日优鲜、零售e家、哈密科技、七只考拉等零售货架。市场已经被验证,但结局却是个谜。本报告将重点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开放式货架、冷柜、智能售卖机等概念层出不穷,办公室货架的运营模式有哪几种?2、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运营要点是?怎么构建点位、供应链、SKU的优势地位?3、巨头入局后,当前的办公室货架市场上的玩家们都该如何差异化应战?4、各玩家上半场加紧跑马圈地后,办公室货架下一步该如何发展?定义及运营模式▌办公室货架定义办公室货架是指在办公室摆放存放食品的小型货架、冷柜等终端,人们自助选购物品,并自觉扫码支付完成交易的一种新型消费形态,主要满足了人们在办公室场景下的“最后一百米”非计划性即时性消费需求。▌办公室货架运营模式终端表现形态上,办公室货架主要分为开放式货架、冷柜、智能售卖机三种类型;食品品类上,涉及零食、饮品等常温食品,水果、乳制品等鲜食以及便当等热食。现阶段的办公室货架运营商在终端形态上主要以成本较低的开放式货架为主,食品品类上以对物流配送和供应链要求较低的零食、饮品等常温食品为主。部分企业采用“开放式货架+冷柜”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同时售卖零食等常温食品以及水果、乳制品等鲜食。办公室货架运营模式行业发展环境▌政治环境分析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对实体零售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方式、实现跨界融合、不断提升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及效率作出部署。《意见》强调促进跨界融合,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多领域协同,促进内外贸一体化,通过融合协同构建零售新格局。▌经济环境分析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休闲食品行业发展机遇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3%,预计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3%,市场规模将达到6342亿元。我国休闲食品消费需求逐年增加,办公室作为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占据了人们大量时间,是休闲食品一个很好的消费场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里,电商零售增速从2014年的49.7%,下降到2015年的33.3%,2016年则下降到了26.2%。这是近5年来,网络零售增速首次跌破30个百分点。线上流量红利基本消失,网上销售增长面临天花板,线下流量入口成为争夺的高点。▌社会环境分析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成熟,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新时代年轻消费者成为消费经济增长的极大潜力股。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代际更迭,90后逐步步入职场,80后成职场的中坚力量,这部分人群从小接触互联网,消费观念开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科技环境分析媒体机构Zenith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预测,2018年我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位居全球第一,达到13亿。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扫描、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为线下自助结算提供了技术基础。产业链分析办公室货架产业链办公室货架模式看似很轻,但实际涉及企业地推、采购选品、物流配送、运营维护、数据收集等多个环节,企业需要对产业链每个环节精细运营。对于采购选品、物流配送两个运营的核心环节,如果企业本身有一定的供应链采购和物流配送资源,比较容易降低成本和扩张。竞争格局办公室货架为人们构建了一个封闭的消费场景,一旦人们养成消费习惯,企业深入挖掘消费需求,很容易线下从线上引流,争夺电商的线上流量,抢夺外卖市场,也会分食便利店的市场份额。目前,办公室货架的玩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办公室货架做起的初创企业,比如领蛙、小e微店等。另一类是在原有业务上延伸切入办公室货架领域,具体分为从生鲜电商、外卖等O2O平台切入,比如每日优鲜、饿了么、京东到家 ;从便利店切入,如便利蜂;从同城配送切入,如小闪速递。现阶段创业型办公室货架企业已出现引入外来资源和战略合并的趋势。2017年8月下旬,生鲜电商运营平台易果生鲜与办公室货架运营商哈米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前者凭借在生鲜电商领域积累的优势,为后者提供生鲜采购和物流配送服务。9月底,果小美和番茄便利战略合并,以加速在无人便利和办公室新零售领域的布局和发展速度,继续巩固在无人便利领域的领先优势。京东、饿了么、每日优鲜等企业的纷纷入局,不仅是对自身业务的拓展,同时也是对自身流量的保持和拓展。京东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物流配送能力,饿了么借助自身的物流优势,有较强的补配货能力;每日优鲜在水果等鲜食采购和冷链配送上的有很大优势。这些成熟企业的入局,对于初创企业构成了很大威胁。生鲜电商、O2O平台、便利店、同城配送等企业纷纷入局:融资情况▌办公室货架融资情况分析鲸准数据显示,今年7月起,“办公室货架”标签的关注热度持续上升,从9月份 开始,热度趋势上升明显加速,在9月下旬达到高峰,此后一直保持在高位。注:热度根据鲸准平台用户数据得出随着新零售的爆发,无人零售的赛道受到资本的关注,办公室场景下衍生出的无人货架亦受到资本的青睐。鲸准数据已收录39家做办公室货架的项目,其中创业型办公室货架公司有32家,有20家获得了融资。从2017Q2开始融资规模和融资事件数量都显著增加。数据来源:鲸准注:投资事件数量和融资规模仅统计主要业务做办公室货架的项目,不包括京东、饿了么、每日优鲜、盒马鲜生、便利蜂、小闪快送等企业。从融资轮次上看,在已获得融资的项目中,已有7家项目走到了A轮,占比高于处于其他轮次的项目,说明该领域发展较为迅速,但仍然处于开拓初期。数据来源:鲸准注:项目轮次分布仅统计主要业务是做办公室货架的项目,不包括京东、饿了么、每日优鲜、盒马鲜生、便利蜂、小闪快送等企业。从城市分布来看,办公室货架项目集中分布在主要的一二线城市,其中一直处于创业创新前沿的北京以15家项目的绝对优势位列第一。目前,众多玩家集中在北上航深等几个城市布局,后续如何在全国拓展,快速复制,还是有很大挑战。而京东、饿了么等企业在众多城市拥有有完善的采购、物流配送体系以及地推团队,一旦模式跑通,比较容易在全国拓展。数据来源:鲸准趋势展望▌升级智能设备,搜集用户数据及降低货品丢损率目前办公室货架的零售终端主要以开放式货架为主,低技术壁垒,入局门槛低,在上半场各个玩家以抢占入驻更多的企业为主要发力点。各玩家主要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布局,仅依靠人们自觉支付的方式,无法有效规避丢损率,难以往三四线城市下沉。此外,搜集用户数据有限,不利于后续的运营和拓展。通过升级设备多维度的收集消费者数据,以用于精准消费者画像、精准营销和库存管理。▌产品品类的优化和供应链的打磨受办公室空间场地的限制,办公室货架的大小决定了其产品SKU的有限性,在有限的品类中,如何选择符合用户的货品,是提高销量和营收的关键。7-11、全家等便利店的数据显示,鲜食、热食的毛利远高于其他食品。目前,各运营商以零食、饮品等常温食品为主,只有极少数有冷链配送能力的企业提供水果等鲜食。有较强的物流配送能力、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的企业容易构建核心壁垒。此外,除了采购第三方产品外,企业可以销售自营产品,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营收,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对用户后续消费需求的深度挖掘无人便利货架是低成本获取高价值客户流量的渠道,仅靠销售办公室货架中有限的货品很难做到规模化盈利,上半场各玩家都在加紧跑马圈地,重要的是下半场流量变现的方式,线下往线上导流,垂直深耕挖掘用户其他的需求,对于企业发展是关键。每天5分钟,给你更好的知识提升。【本团队已授权给维权骑士(http://rig...
更好时代的最新日记
&&&&&&&&&&&&
&&&&&&&&&&&&
188255人浏览
116160人浏览
88436人浏览
82618人浏览
85028人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技术壁垒高的上市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