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背上的骑兵3 用于大规模作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龙背上的骑兵3的武器大多数是刀剑这些短兵器呢?

东西方短兵器的差异 为何西方人刀剑不分家东西方短兵器的差异 为何西方人刀剑不分家金戈铁马项昂之百家号如果说到剑,人们首先会想到一袭白衣,提剑在手的侠客。剑这种兵器形制优美,深受人们喜爱,在武侠小说中几乎成为侠客与侠女的制式装备。刀剑的杀伤力很强,如果说击打兵器和扎戮兵器的致伤是一个点,那么斩刺兵器则是一条线,致伤后很难愈合,尤其对于没有铠甲防御的敌人,刀剑是非常有效的。“刀猛如虎,剑似疾风”正是刀剑对于无防御装备的敌人具有强大杀伤力的写照。根据《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公元前202年,项羽被汉军追杀到乌江边上时,“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当时的短兵器应该是铁剑,项羽率领麾下最后的26名骑兵下马步战很有可能是为了发挥铁剑杀伤力强的作用,决一死战。剑的优势除了杀伤力强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便是轻便灵活,因为其长度比一般兵器都短,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短兵器一旦贴近,将对使用长兵器的对手产生致命的威胁,罗马军团能击败赫赫有名的马其顿战术体系中的马其顿方阵(马其顿方阵士兵使用接6米的长矛),这是原因之一。刀剑都是近战利器,以国人惯常思维来看,两侧带刃是为剑,单刃则为刀。剑作为兵器到底什么时候出现在战场上,已无法考证。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剑并非中原发明,刀才是正宗原产。虽然剑和刀都是近战利器,但是在青铜时代,青铜刚度有余而韧性不足,制造出的武器用于劈砍非常容易折断,为了便于劈砍,只好限制刀身长度,但是短刀重量较沉,灵活性比不上短剑,所以以劈砍为主的青铜刀并不适用(目前出土的也很少),这样西周就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废刀用剑,直至汉初,剑都是近战的制式装备。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平原流行车战,而南方水网交错之地则利于步战,武器的发展是为了战争的需要,为了更好的在战场上取得优势,吴越之地的锻剑技术非常发达,《初学记/武部/剑》记载:其后楚有龙泉,秦有太阿、工布,吴有干将、莫邪、属镂,越有纯钩、湛卢、豪曹、鱼肠、巨阙诸剑。不难发现,宝剑榜上的名剑绝大多数出自吴越,这是有其深层原因的。剑作为一种双刃兵器,其主要作用是刺击,从剑的结构上看,它由两刃,剑脊,剑身,剑盘,剑柄,剑铎组成。为了便于刺击,两刃必须不能太厚,同时为了保证一定的抗弯折强度,剑身必须拥有一定的厚度,所以剑身在锻造的时候有一个由两刃到剑脊渐变增厚的过程,这样才能既有一定厚度以抗弯折又能保证锋利。而对于刀来说,由于它只需要一面锋刃,可以把刀背设计的很厚而增加武器的抗弯折能力。所以一般来说,剑的重量都是不如刀的。对于一把品质优良的剑来说,首先,它得能保证一定的硬度,这样才能在与人格斗的时候不容易卷刃,其次,它得能够保证一定的韧性,这样才能良好的抵抗剑身的弯折变形。学过材料力学的朋友应该都清楚,要同时保证这两种优良的属性,在铁出现以前是比较难以办到的,战国时期,古人为了同时保证短剑的这两种属性,采用了不同部位选择不同材料的做法,众所周知,青铜是由铜和锡两种金属所组成的,铜是淡红色金属,质地坚韧、有延展性,而锡则软而富有展性,因此把如果把铜锡采用不同的配合比将得到不同硬度与韧性的合金。于是古代的炼剑师在铸造宝剑的时候,在双刃部分采用含锡量多的青铜以保证刃部的硬度,而在剑脊采用含锡量少的青铜以保证剑身的韧性。除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改进剑身剖面的方法来提高其性能,因此剑身能越造越长,从出土的古剑来看,当时的青铜剑一般可达70厘米,最长可达93厘米。汉朝以后,由于冶炼水平的提高,制造兵器的主要金属已经由青铜转为了铁,其实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就已出现少量铁剑,铁拥有优越的强度与韧性,为制造优秀的劈砍类的兵器提供了可能同时,汉朝的主要敌人为匈奴人,在进行对匈奴人的反击作战时必须大量使用骑兵。在流动性的马战上,由于马速很快,想要击伤敌人,主要靠挥臂劈砍而不是用剑向敌人推刺,不仅如此,由于刀只需要一面锋刃,可以把刀背设计的很厚而增加武器的重量,而剑则因为需要锋利的剑身而重量较轻,在流动性的马战中,当两把兵器以相同速度对面挥砍的时候,质量较大的刀所产生的冲量显然是要强过质量略轻的剑。而且由于刀拥有厚重的刀背,其抗弯折能力也强过较薄的剑身。从制造工艺上讲,剑需要制造两面锋刃因而工艺要复杂一些,不利于大量装备。因此自从汉朝以后,剑就逐渐退出了战场,而刀则成为战场上的主流近战武器。我们把眼光转到中国以西,在西亚,剑并不是亚述人发明的,但是他们是最早将剑作为军队制式武器的民族。他们使用的剑长度适中,剑身笔直,将砍劈与击刺武器所有的功能集于一身。在欧洲,剑一直是战场上的近战利器,西方人对剑和刀的界限不是很分明,我国所定义的剑主要用来刺击,而西方概念的剑设计得宽厚沉重,可以用来砍劈。汉尼拔战争时期,罗马名将大西庇阿于公元前206年结束在西班牙的战事后,将西班牙短剑引入了罗马军队。这种短剑能砍能刺,非常精良,罗马史学家李维曾经留下过一段对于此剑的文字描写,让我们得以在两千多年后能对这种武器的砍刺功能有具体的认识,他写道:“(马其顿士兵)身体被西班牙短剑砍成了残废,胳膊沿着肩膀切了下来,头颅离开了身体,脖子完全被割断,内脏裸露在外面……”。从公元前5世纪到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的剑身长度都是比较短的,最长的Spatha的刃也不过75-100厘米,而且在以后500多年仍然是欧洲骑兵的标准装备,而在我国西汉初的时候最长的铁剑就已达到了140厘米。究其深层原因,一者在于代表当时西方主要文化的希腊罗马人作战的时候其主力是步兵而非骑兵,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希腊时代的主要兵器是长矛,罗马时期其主要兵器是短剑。因此对于他们使用的主要武器,希腊罗马人是从整体性能上去考虑他们手中的武器的,他们不仅希望它能够击刺而且希望它能够砍劈,这样才能满足各种情况下的战术要求。亚述人使用的剑长度适中,剑身笔直,将砍劈与击刺武器所有的功能集于一身,是全军的标准武器,就是考虑的这方面的因素。为了满足既能击刺又能砍劈的双重功能,武器设计的时候就必然与我国不同,对于武器来说,其长度越长,其剑身的截面积越小,就越容易折断,因为长度越长,受力时产生的弯矩就越大,剑身的截面积越小,其截面惯性矩也就越小。所以,为了满足西方人自己的要求,他们将剑身控制在一定长度,同时,要比我国的剑宽而且厚,这样就有效增大了剑身的截面惯性矩并有效的减小了挥砍时产生的弯矩,以达到不容易折断的目的。 主要参考资料:《武器的历程》 熊作明主编;王春茅[等]撰《中国古代战争》袁庭栋,刘泽模 著《世界军事后勤史》崔连仲编著《图说西洋甲胄武器事典》 译者:谢志宇;作者:(日)三浦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转发分享给您的好友。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金戈铁马项昂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善于战史分析,曾任凤凰新闻客户端军事主笔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21|回复: 32
【楚汉风云】一些跟楚汉时期有关的武器资料()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5 天[LV.2]偶尔看看I
本帖最后由 mahailong008 于
22:32 编辑
  应 全战死忠 老兄的邀请,我来发帖了,先开个坑,慢慢把东西都填上。
  这个坑主要是跟 游戏背景时代 的武器、军事有关,而且重点在几个非主流势力——匈奴、南越、夜郎跟滇,因为相对而言中原的资料比较多一些,所以秦系、起义军、旧贵族、楚系、汉系的资料主要是制作组可能不太关注的那一部分。
一楼 匈奴资料 更新
滇、夜郎、南越资料 更新
秦兵器资料 更新
汉兵器资料 更新
昨晚上喝多了,于是……我失言了……今天先贴 匈奴 的东东,首先感谢下 中民大的冷兵器史爱好者 哈萨克人泰库尔曼 ,因为这里的资料要么是从他那里学到的,要么就是来自他和他那些朋友的推测。
  首先 说说匈奴的武器装备,匈奴的武器装备种类倒不多,主要就是弓、刀、剑、矛和各种盔甲。
  弓是一种反曲弓,和中原或西方游牧民族的都不怎么类似,但是做游戏,如果兵模师能力有限,做的样子差不多也就成了,箭簇有骨质的,也有铜铁的;
  刀、剑和中原及周边类似,剑有长的有短的,刀有直刃也有弯刃,而且带环首,匈奴人的铁兵器普及率大于南方更大于中原,也有部分兵器是青铜的;
.jpg (83.5 KB, 下载次数: 0)
12:39 上传
  除了刀剑等短兵器,匈奴也使用长矛(如下图);
.jpg (95.75 KB, 下载次数: 0)
12:39 上传
  前面说到,匈奴人的铁兵器装备率较高,他们的盔甲也是如此,多数是铁制札甲(上图左下为札甲甲片),也有铜、皮扎甲,《史记》记载匈奴“尽为甲骑”,这是个比较夸张的说法,但是相当一部分匈奴人的骑兵是披甲骑兵则是完全有可能的。由于没有整体实物图片,姑且建议制作组使用相近的 西伯利亚人盔甲 或 早期鲜卑札甲 样式替代。
80cb39dbb6fdab1c.jpg (39.16 KB, 下载次数: 1)
12:56 上传
4a36acaf2edda3cc559ec2b201ed.jpg (26.97 KB, 下载次数: 0)
12:56 上传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匈奴大规模使用盾的记录,也没有看到实物或比较可靠的复原物图片,就算有,按照游牧民族的特性,也不太可能是大盾。
  其次,关于网络上有些资料所说的匈奴还有戈、戟、弩、流星锤(也有的写成狼牙棒),我没找到资料可以证明这点,可能是我读书不认真吧。
  不过()今天请教了下 泰库尔曼 ,在他帮助下,找到戈、戟、狼牙棒,弩机的确没有。
匈奴1.jpg (20.16 KB, 下载次数: 0)
14:32 上传
ab181dcf805734fae6cd7a890bf0.jpg (41.44 KB, 下载次数: 0)
15:52 上传
狼牙棒(图片由泰库尔曼提供)
  第三,攻守城兵器,像什么床弩、抛车一类,没有任何记录表明匈奴人使用过,至于战车,也鲜有记录和文物。
  第四,马和服饰。
  匈奴的马姑且用 蒙古马 作为参照,《史记》里说匈奴四方的马是青红黑白四色的,这和中原里五行五方五色对应的思想是一致的,因此要么是一种夸张的写法,形容匈奴人马匹又多又好,要么就是匈奴人也有类似的哲学思想;
  至于服饰我就贴几张出土文物和复原图吧,可以看得出来,这种装束和中2里的蒙古轻弓骑、哈萨克弓骑的装束比较接近。
3.jpg (61.72 KB, 下载次数: 1)
13:08 上传
1.jpg (61.12 KB, 下载次数: 0)
13:07 上传
2.jpg (32.29 KB, 下载次数: 0)
13:07 上传
4.jpg (43.04 KB, 下载次数: 0)
13:08 上传
360截图57593.jpg (41.64 KB, 下载次数: 2)
17:01 上传
962bd40735fae6cde5cbdbfe0fb30f.jpg (86.56 KB, 下载次数: 0)
17:02 上传
综上所述,匈奴人的特点差不多可以认为是这样的:
以轻重骑兵和弓箭手为优势,缺少精锐步兵、战车和攻守城机械,几乎没有水军;
兵甲铁器化程度较高,但是缺乏大盾;
经济水平一般,但由于从小骑马练箭,全民皆兵,因此都是物廉价美的战士(参考美洲风云里的阿帕奇和奇奇梅克,顶多只能出大城镇或者城市,没有大城和巨城,低招募和维护费用的强力士兵)。
参考资料(我这里的参考资料,基本都是新浪爱问、豆丁、道客巴巴能下到或看到的,因此就不提供下载链接了):
《史记》《汉书》《后汉书》《北狄与匈奴》(马长寿)《匈奴史稿》(陈序经)《匈奴通史》(林干)《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马利清
复原图片来自鱼鹰社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5 天[LV.2]偶尔看看I
本帖最后由 坑之诡计 于
17:53 编辑
先贴滇国跟夜郎的,晚上补南越的资料。
  先插个无关话题,关于现在要说的滇国,以及上一层楼的匈奴和接下来要说的夜郎,其族属,特别是王室族属,历来争论颇多,但实际上,由于资料欠缺,谁也难以说服谁,在下勉强能够肯定的,只有如下几点:1.滇有很多越人先民,但统治阶层却不是越人,而很可能是南下的氐羌人,因为被越人视作神器的铜鼓,全被后来的征服者们改造成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了,而一系列氐羌人的文化,如贝币,被带入到滇西;2.匈奴人很可能不是一个确定的民族,而是对多个不同民族部落联合的统称,但这些民族大多可以归入阿尔泰语系民族。
  当然,族属什么的其实也不影响游戏,你直接叫他们滇人、夜郎人就完事了。
  然后,在下建议制作组可以看看《消失的古滇王国》那个四集教育片,里头一些过度的推测和脑补就算了,但是对于滇国服饰、建筑的还原,多数以出土青铜器为参考,而关于滇国统治阶层为氐羌人的考证,也比较严谨,故可以作为参照。
  与中原 以及 西南后世的南蛮大姓、两爨、南诏、大理的铁器文化都不同(所以麻烦制作组千万别简单地用孟获大王的兵模替代了),古滇是朵奇葩,它的文化是一种青铜器文化,氐羌人的游牧风格和濮越的农耕文化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古滇文明。
  滇国的兵器也以铜兵器为主,对应楚汉时代的滇国铁器虽然也有,但出土数量不多,可能与当时西南人的冶铁技术不发达有关。
  长柄兵器有铜矛、铜叉,短兵器有铜剑
滇国30.JPG (8.16 KB, 下载次数: 0)
16:01 上传
滇国31.jpg (3.57 KB, 下载次数: 0)
16:01 上传
u=,&fm=21&gp=0.jpg (2.75 KB, 下载次数: 0)
16:01 上传
滇国24.JPG (35.78 KB, 下载次数: 0)
16:01 上传
滇国29.JPG (5.09 KB, 下载次数: 0)
16:03 上传
  勾兵器有铜戈、铜啄
滇国22.JPG (25.87 KB, 下载次数: 1)
16:02 上传
滇国23.JPG (24.07 KB, 下载次数: 1)
16:02 上传
  主要是铜斧、环首铁刀,后者应该是西汉时期才有,故不贴图了
滇国25.JPG (19.85 KB, 下载次数: 0)
16:06 上传
aaf736ab658af90a55b319eac413aa.jpg (29.57 KB, 下载次数: 0)
16:06 上传
  有狼牙棒、棒、枪头狼牙棒三种,都系青铜制作
40592.jpg (31.55 KB, 下载次数: 0)
16:07 上传
滇国26.JPG (29.67 KB, 下载次数: 1)
16:07 上传
  有弓弩两种,没有实物,只有青铜工艺品上的持弓者造型,弩有弩机,从出土情况来看,弩机多为中原输入品,而且数量不多。
滇国27.JPG (38.1 KB, 下载次数: 0)
16:10 上传
  盔甲多数是铜札甲,也有轻型铜板甲(包括胸、背、颈、胫、臂几个部分)和皮甲,盾为漆盾。
滇国28.JPG (37.91 KB, 下载次数: 0)
16:10 上传
滇国32.JPG (71.83 KB, 下载次数: 0)
16:13 上传
fb3bd7ca7bcb0b46d4d0.jpg (30.1 KB, 下载次数: 0)
16:10 上传
aaf736ad088cf90a55b319eac41357.jpg (31.84 KB, 下载次数: 0)
16:10 上传
滇国14.jpg (15.98 KB, 下载次数: 1)
16:32 上传
滇国21.JPG (47.89 KB, 下载次数: 1)
17:10 上传
  与中原战车驰骋不同,滇国人压根就不能在山谷之地使用战车,因此战马成为了最好的装备,无论是翻越陡峭的山崖还是在仅有的坝区上袭扰,青铜文物上处处可见滇国骑兵和骑马首领的形象。
滇国11.jpg (30.48 KB, 下载次数: 0)
16:32 上传
  楚汉时期的滇国骑兵装备比较简陋,一具头盔、保护手臂和胸的轻甲(有的干脆连这点防护具都没有),一杆长矛,一把青铜短剑,没有马鞍,甚至连趾镫也没有,只有一块坐垫,这样的骑兵当然不可能像后世的轻重骑兵那样冲锋陷阵,也没有汉代骑兵或者匈奴骑兵那样靠骑射打击敌人的能力,但是用来进行袭扰和追逃兵还是不错的。
滇国3.jpg (22.02 KB, 下载次数: 1)
16:26 上传
青铜器滇国骑马人形象
滇国4.jpg (196.51 KB, 下载次数: 1)
16:26 上传
根据青铜器等比例放大的骑马人
滇国16.jpg (27.68 KB, 下载次数: 0)
16:26 上传
滇国15.jpg (23.68 KB, 下载次数: 1)
16:26 上传
根据青铜器还原的真人版
  由于长期生活在滇池边,滇国人中不乏水性极好的渔民,但是滇国显然没有像样的水军,这种小型舟船用来在内河或湖泊渡人是足够了,至于打仗么……只能是充当炮灰。
滇国13.jpg (23.57 KB, 下载次数: 1)
16:29 上传
滇国12.jpg (15.72 KB, 下载次数: 1)
16:29 上传
滇国17.jpg (28.3 KB, 下载次数: 2)
16:34 上传
  关于造型的问题,还是那句话,去看《消失的古滇王国》吧,里面的还原度还是比较高的。简单的说,滇国人有的身穿对襟衣,有的披着兽皮或毛毡,男子多束发,女子多椎髻,无论贵贱皆跣。
滇国10.jpg (32.81 KB, 下载次数: 1)
16:34 上传
兽医和女巫
滇国19.jpg (19.71 KB, 下载次数: 0)
16:34 上传
滇国18.jpg (19.25 KB, 下载次数: 0)
16:44 上传
滇国1.jpg (11.69 KB, 下载次数: 1)
16:35 上传
滇国2.jpg (214.16 KB, 下载次数: 1)
17:10 上传
  除了滇人,滇国及其周边还有很多异民族,这些民族或成为被统属之居民,如濮人,或者长期跟滇人作对,如洱海一带的昆明人(和滇国上层一样都是氐羌人,但是以骑射为主,从汉朝修昆明池以平昆明看,似乎水军有一定战斗力,可以考虑设定成乱军),还有一些和滇国的越人同属一种,生活在昆明人西边,又叫滇越,会使用大象(从分布地区和风俗来看很可能是傣族祖先),史籍称之为乘象国(跟下面的几个族群一样,也在地图之外了,所以滇国用不着设立象兵了)。
  除此以外,还有靡莫、哀牢、浸劳、白狼、牦牛等诸族分布于滇国内外,这些族群或者处于本作地图之外,或者属于被统属的近似民族,或者对滇国历史影响不大,因此不多赘述了。
01.jpg (46.37 KB, 下载次数: 0)
17:10 上传
滇国7.jpg (32.15 KB, 下载次数: 1)
17:10 上传
滇国8.jpg (60.7 KB, 下载次数: 0)
17:10 上传
滇国20.JPG (39.05 KB, 下载次数: 0)
16:34 上传
滇国5.jpg (224.24 KB, 下载次数: 0)
16:34 上传
这些被认为是来自境外的商人
综上所述,建议滇国武装的特点是:
步兵种类较完整并拥有精锐的轻骑兵,缺乏重骑兵、骑射手、战车、攻守城兵器,弩兵力量有限,水军不堪一击;
青铜兵器为主,极少使用铁兵器,攻防数值有限;
经济水平较好,士兵费用一般,但没有大城。
滇国6.jpg (80.37 KB, 下载次数: 2)
16:56 上传
  另外,遗憾的是,任何资料也没有关于当时滇王姓名的记载。只能建议制作组将滇国首领命名成“滇王n代”“滇王n+1”之类的名字或者自己搞架空的名字了……
《滇国史》提供的滇王世系
庄蹻(前278年——前256年)
M33墓主(前256年——前224年)
M12墓主(前224年——前178年)
M3墓主(前178年——前?年)
M13墓主(前?年——前?年)
M71墓主(前?年——前123年)
尝羌(M6墓主)(前123年——前85年)
参考资料:
《史记》《滇国与滇文化》(张增祺)《滇国史》(黄懿陆)
  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大家再熟悉不过,但实际上,史上第一个跟汉朝比大小的恰恰不是夜郎首领,而是前面说的滇王,只不过因为滇国好歹有点料,而夜郎实在太迷你了,于是乎就丢脸丢到底了。
  夜郎和滇国不怎么相同,虽然也是青铜文明,但是发达程度的确不如滇。不过,在夜郎故地,人们还是发掘到了相当数量的青铜器,其中有不少都显示了夜郎文明与中原、南越、滇之间的联系。下面,就让在下介绍几种夜郎故地发掘到的兵器。
  夜郎的剑多是短剑,只能用于刺击,不能砍杀,多数是青铜剑,也有少数铜柄铁刃剑出土。
夜郎2.jpg (27.26 KB, 下载次数: 0)
19:21 上传
夜郎3.jpg (18.75 KB, 下载次数: 0)
19:21 上传
夜郎9.jpg (16.1 KB, 下载次数: 2)
19:21 上传
天柱青铜剑
夜郎58.jpg (33.87 KB, 下载次数: 0)
19:21 上传
夜郎1.jpg (35.85 KB, 下载次数: 1)
19:21 上传
夜郎的戈与短剑
  夜郎的长柄兵器以戈为主,形式多样,而且大多制作精美,有商代青铜器的特点。
.jpg (10.33 KB, 下载次数: 0)
19:21 上传
夜郎4.jpg (20.48 KB, 下载次数: 1)
19:21 上传
夜郎5.jpg (24.94 KB, 下载次数: 1)
19:21 上传
夜郎6.jpg (22.28 KB, 下载次数: 1)
19:21 上传
  夜郎的矛,我没有看到实物图片,但是就资料上描述得情况来看,应该和滇国的铜叉属于近似物。
  和矛一样,没有实物图片,只有文字描述,但是形式上应该和商、滇的斧类似。
  有盾和甲,同样资料奇缺,但是有文字描述,盾是一种牛皮盾,甲只有护腕出土。
夜郎7.jpg (20.62 KB, 下载次数: 0)
19:21 上传
  夜郎故地有精致的铜箭簇出土,所以夜郎人应该也是有使用弓(这不废话么?有几个民族还连弓都造不出来的……),至于弩机,一样是只有描述,而未见实物图片(发掘于铜鼓山);没有夜郎大规模使用骑兵或使用舟船的记载,但是也不至于全无(至少当地几个民族的传说或史诗里有提到马匹和舟船),和滇一样也是轻骑兵跟轻舟;至于攻城武器和战车,不光没有记录或文物,而且恐怕真的是没有了。
建议的夜郎武装特点:
部队人数众多,战斗力彪悍,但兵种很少,缺乏重骑兵、战车、骑射手、攻城单位,水军几乎没有;
青铜兵器为主,铁兵器极少,缺乏防具;
军队费用不高,经济一般,没有城市。
参考资料:《夜郎史传》(这本貌似没有免费的电子版)《夜郎考古与古代民族葬俗区域文化研究》《可乐考古与夜郎文化》
  与滇国、夜郎、匈奴极为不同的是,南越因为是中原军队征服岭南地区后所兴起的势力,因而在文化、政治、军事方面,均体现出较大的中原特点,但是一代目赵佗为了避免秦朝统治者的错误政策而导致大规模叛乱,也积极地促使来到岭南的中原人尊重和融入当地的风俗氛围之中。
  就南越的兵器来看,有剑、矛、戈、钺、弓、弩等各类兵器,多数是铜兵器,铁兵器没有中原多,无论是种类上还是造型上都和中原地区比较接近,而且南越地区的甲胄也和秦军使用的相差无几。
56.jpg (27.95 KB, 下载次数: 0)
22:27 上传
54.jpg (35.13 KB, 下载次数: 1)
22:28 上传
07.jpg (42.51 KB, 下载次数: 1)
22:28 上传
QQ截图50.jpg (27.48 KB, 下载次数: 1)
22:28 上传
QQ截图00.jpg (23.08 KB, 下载次数: 2)
22:28 上传
QQ截图36.jpg (46.64 KB, 下载次数: 1)
22:28 上传
  南越的兵种主要分为步兵、骑兵、舟兵,这与当时秦汉军队的材官(步兵)、轻车(车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的分类几乎一致,只是没有了车兵而已,可能与岭南地区不适应行车以及骑兵的发展有关。
  无论是来自中原屯戍的士兵还是当地的越人土著,战斗力都相当彪悍,根据《史记》《汉书》等史书记载,秦汉军队为了击败南越的军队无不付出沉重代价,而且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可见南越士兵的战斗力之强。这些强悍的士兵配合当地山川险要之地,使得南越军队的战斗力完全可与中原的精锐部队媲美。
  南越虽然地处南方,但它的骑兵却并不孱弱,根据《汉书》记载,汉朝曾将越人中擅于骑射之人编成越骑;而南越的舟兵则更为强悍,南方自古就是水泽之乡,因此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大翼(大战船)、小翼(小战船)、突冒(冲击船)、楼船、桥船(轻舟)等几种战舰,越人更是研发出了可以对付蛟龙(可能是鳄鱼)的戈船(船底有戈),根据南越的船宫遗迹,南越国已经具备了制造大战船的能力,南方的华夏、百越之民,不乏水性极佳者,这些人自然成为了舟兵的人选。
QQ截图13.jpg (38.4 KB, 下载次数: 0)
22:28 上传
  另外,虽然史书上并无南越使用象兵的记载,但是有南越产象、养象的记录,如果制作组为了博众一乐,可以考虑给南越增添象兵。而攻城武器方面,虽无史料记载和实物出土,但看在南越军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秦军的份上,很有可能拥有轻型床弩。
  在装束上,由于南越国既有中原人,又有百越之民,所以也是多样化的。由于天气较热,当地人大多身穿短衣,百越有纹身习俗,而在发型上,既有和中原人类似的束发,也有不同于中原人的断发。
因此,建议的南越军队特点:
步兵种类齐全,拥有较强的骑射手,水军强大,但是缺乏战车,不能适应北方气候;
青铜兵器为主,但铁兵器较少;
军队费用较高,而经济也较强。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古南越国史》(余天炽等)《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南越国史》(张蓉芳等)《南越国遗迹研究》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15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70 天[LV.8]以坛为家I
期待{:5_113:}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5 天[LV.2]偶尔看看I
本帖最后由 坑之诡计 于
13:40 编辑
  关于秦军的资料,还有汉代的军事资料,可以讲是满天飞了,在下才疏学浅,也不可能将这些满天飞的资料一网打尽,全部搜罗,所以只是做一些补充工作和简单的介绍。
  秦国作为当时东亚最强大的军事帝国,其军队战斗力完全凌驾于六国之上,几乎没有任何一项短板,硬要说有的话,就是秦军的铁器普及率不够高,全都是金闪闪的“黄金甲”——青铜装备。
  前面已经提到,秦军的军队分为材官、骑士、轻车、楼船四个部分,除了正规途径征召的士兵,还有用囚徒临时拼凑的杂兵。那么下面在下就简单介绍秦军四个军种的情况。
  秦军的步兵称为材官,除了材官以外还有锐士、奋戟、带甲、步卒等称呼,战国到汉初这段时间,战车不断没落,而骑兵又尚在成长,因此步兵成为了作战的中坚力量,秦国对于步兵选拔和训练向来十分重视,锐士的战斗力远在出名的魏武卒、齐技击之上。秦军的步兵武器种类较多:用于刺击的短兵器有剑、长兵器有矛(包括那种被《复活的秦军》里胡吹得如神一般的超长枪)和铍(刃比矛长),用于挥砍的短兵器有钩和钺、长兵器有戈,刺击与挥砍二合一的有戟,射击兵器有弓、弩两种,秦军比较重视弩兵,除了轻装的吊丝弩以外还有披甲的“驾兵”,此外还有击打兵器殳(但多为仪仗兵器);秦的步兵分为轻装兵和重装兵两种,前者无甲或着轻甲,后者着重甲,秦甲多是札甲,用皮革或青铜制成,除了甲以外还有藤盾木盾双弧盾等防护具。
1.jpg (10.73 KB, 下载次数: 1)
12:16 上传
2.jpg (30.96 KB, 下载次数: 0)
12:16 上传
3.jpg (28.69 KB, 下载次数: 0)
12:16 上传
钩、剑、铍、戟
4.jpg (21.74 KB, 下载次数: 1)
12:16 上传
5.jpg (19.03 KB, 下载次数: 0)
12:16 上传
11.jpg (26.62 KB, 下载次数: 0)
12:16 上传
秦骑士、带甲、锐士
8.jpg (21.5 KB, 下载次数: 0)
12:16 上传
9.jpg (20.75 KB, 下载次数: 1)
12:16 上传
  由于秦出身于东夷,又长期与游牧民族作战,故而也建立了较为强大的骑兵。不过由于没有缺乏马镫,秦军骑兵多数使用弓弩作战,机动性极好,而装备上和步兵相差不大。
7.jpg (31.06 KB, 下载次数: 0)
12:16 上传
  楚汉时代的战车已经辉煌不再,但是仍然充当冲锋兵种。秦的车兵也是四马一车,车上三人,御手居中,而又与以往车兵不同,秦车兵的左右都既能持弓弩射击又能挥戈矛搏击,而且相对于以往大集团的战车配步兵战术,秦车士往往采取小规模的战车编制,所配步兵数量也不多,因此战斗更为灵活。秦车兵的装备和步兵类似,也有弓弩戈矛戟钺等兵器,或轻装或重甲。
10.jpg (21.4 KB, 下载次数: 0)
12:16 上传
6.jpg (18.06 KB, 下载次数: 0)
12:16 上传
  秦国虽然地处北方,但是为了统一中原,还是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水军,并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收编了其他势力的舟师,这些水军部队在楚汉时代也仍旧存在。
QQ截图35.jpg (41.79 KB, 下载次数: 1)
12:36 上传
  除此以外,战国时代,我国已经出现连弩车和抛车,秦始皇还在求仙药的过程中用船载连弩射过大鱼。
  连弩车据测是一种床弩,但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制作水平有限,连弩车的威力肯定不如宋代的三弓床弩, 史书上也没有关于大规模使用床弩的记载,这与后世床弩需要人力较多、制作工艺复杂而导致使用受限是吻合的。另外,还要注意床弩和西方的弩炮无论原理还是作用都完全不同,后者靠扭力弹簧发动、所需人力较少,用于攻城和野战,前者靠多弓叠加、所需人力巨多且多用于守城。
  当时的抛车也是人力发动,有一定的杀伤力,但是精度比不上机械投石机和有配重的秤车。
综上所述,建议秦系势力的特点:
拥有完整的正规军体系,另有大批囚徒杂兵,但是四面树敌;
青铜兵器为主,缺乏盾防和护头盔,铁兵器有限;
正规军费用较高,杂兵费用低但各项指数底下,经济一般。
参考资料:《史记》《中国古代兵器论丛》(杨泓)《中国古代兵器图说》(刘秋霖 刘健 王亚新 关琦编)《中国兵器史稿》(周纬)《秦军事史》(王关成等)
另外建议制作组参考下鱼鹰社那一堆资料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5 天[LV.2]偶尔看看I
本帖最后由 坑之诡计 于
15:41 编辑
  由于缺乏楚汉时期的兵器文物,史料对于这方面描述也不多,因此只能用近似的先秦兵器、秦代兵器、汉代兵器替代了。
  汉初的兵器和兵制与秦代相差无几:
  兵种也是材官、骑士、轻车、楼船四种,材官又分甲士、蹶张、射士、轻兵等,骑士分为轻骑、重骑;(看名字就知道几种步兵是干嘛的,至于骑兵,轻骑用弓弩,无甲或轻甲,重骑用戈矛,重甲)
  武器仍旧是戈、矛、戟、斧、钺、剑、弓(有竹弓、木弓和合成弓几种)、弩机、抛车这几种;
汉代2.jpg (3.31 KB, 下载次数: 1)
15:30 上传
汉代3.jpg (7.35 KB, 下载次数: 1)
15:30 上传
汉代4.jpg (5.94 KB, 下载次数: 0)
15:30 上传
汉代5.jpg (6.81 KB, 下载次数: 1)
15:30 上传
汉代6.jpg (31 KB, 下载次数: 0)
15:30 上传
汉代7.jpg (28.01 KB, 下载次数: 0)
15:30 上传
汉代8.jpg (25.18 KB, 下载次数: 1)
15:30 上传
汉代9.jpg (26.48 KB, 下载次数: 0)
15:30 上传
汉代10.jpg (24.66 KB, 下载次数: 0)
15:30 上传
  护具形式也与前代类似,吊丝们用滕盾、木盾或蒙皮木盾和皮甲,高富帅都用双弧盾和铜札甲,吊丝以下啥防护都没有;
  战车有双马轻车,也有四马的戎车;
  战船分为楼船、下瀬(具体形态不明,据推测是一种轻型战船)、戈船、艨艟(蒙有装甲的狭长冲击船)、先登(冲在前阵的战船)、赤马(轻舟)、槛(重型装甲船)几种。
汉代11.jpg (31.59 KB, 下载次数: 1)
15:30 上传
汉代1.jpg (19.48 KB, 下载次数: 2)
15:30 上传
  至于具体的楚汉各系势力特点,只能根据史书记载、地域特点以及战国时对应诸侯势力的特点来设计了,比如楚、燕、辽东等势力有精锐的骑兵,闽越、九江有较强的水军和步兵,早期汉军人多势众但缺乏车骑,后期汉军靠收编敌人(类似阿帕奇的抓俘虏出高级兵系统)和征召楼烦人壮大骑兵力量等等。
37d12f2ebcdde7116e32.jpg (47.2 KB, 下载次数: 0)
15:35 上传
0b55b319ebc4bcffc1e178a8215d8.jpg (28.37 KB, 下载次数: 1)
15:35 上传
03.jpg (23.51 KB, 下载次数: 0)
15:40 上传
04.jpg (17.02 KB, 下载次数: 0)
15:40 上传
05.jpg (13.12 KB, 下载次数: 1)
15:40 上传
斗舰(槛)
01.jpg (29.58 KB, 下载次数: 0)
15:40 上传
02.jpg (38.35 KB, 下载次数: 0)
15:40 上传
 参考资料:《史记》《中国古代兵器论丛》(杨泓)《中国古代兵器图说》(刘秋霖 刘健 王亚新 关琦编)《中国兵器史稿》(周纬)《秦军事史》(王关成等)《汉初军事史研究》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15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476 天[LV.9]以坛为家II
影视作品里面来说,年初的《王的盛宴》里面出项羽的商代头盔穿越之外其他基本还原汉初风貌、{:5_108:}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5 天[LV.2]偶尔看看I
本帖最后由 坑之诡计 于
14:46 编辑
=_+ 发表于
影视作品里面来说,年初的《王的盛宴》里面出项羽的商代头盔穿越之外其他基本还原汉初风貌、 ...
《盛宴》的还原度的确比较高,如果参考该剧的话是个省时省力不坏事的好办法,虽然该剧被很多人各种吐槽各种喷……
(不够真实?刘邦满口爆粗还不够真实不够生动么?要真实看太史公去,还看什么陆导……)
咳咳,当然,我本人也比较喜欢这部电影……
另外后代的影视剧出现前代的盔甲倒还真谈不上太穿越,谁也不能保证那种形制的头盔在汉初不存在,只是没有实物文物遗存罢了,但是诸如山文甲、凤翼盔之类的东西要是出现在前代的作品中,那才是真的不科学。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15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476 天[LV.9]以坛为家II
坑之诡计 发表于
《盛宴》的还原度的确比较高,如果参考该剧的话是个省时省力不坏事的好办法,虽然该剧被很多人各种吐槽各 ...
影视作品里,还原汉代比较好的,貌似只有《王的盛宴》和《赤壁上下》,但在这两部里面都少有无伤大雅的穿越。赤壁里面士兵的铠甲和武器基本就是两汉时期的。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15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476 天[LV.9]以坛为家II
坑之诡计 发表于
《盛宴》的还原度的确比较高,如果参考该剧的话是个省时省力不坏事的好办法,虽然该剧被很多人各种吐槽各 ...
真心希望有导演能以《盛宴》的道具来拍出《楚汉传奇》的气势,其实成本真的不会太多,虽说当时已有好多铁甲,但秦汉两代都崇尚赤黑两色,大批量用塑料片生产出来,以后只要拍汉代作品都可以用啊,file:///C:\Users\MASCHE~1\AppData\Local\Temp\SGTpbq\9.gif╮(╯▽╰)╭,可惜那些大导演们听不到我等小屌丝的心声{:soso_e125:}一拍就拍七八十集,每一集上百个错误,别说误人子弟,说他们数典忘祖都不过分。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705 天[LV.9]以坛为家II
额,学习了啊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677 天[LV.9]以坛为家II
好齐全的资料图片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677 天[LV.9]以坛为家II
好齐全的资料图片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35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503 天[LV.9]以坛为家II
貌似有传说中的霸王枪的枪头构造~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15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436 天[LV.9]以坛为家II
资料很全哦。不错。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820 天[LV.10]以坛为家III
精彩啊& &。{:5_145:} 秦军应该远程强大 步兵肉搏很厉害 防御差。枪阵也不错。{:5_114:}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3 天[LV.3]偶尔看看II
{:5_131:}精彩的帖子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473 天[LV.9]以坛为家II
好帖子,楼主辛苦了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09 天[LV.7]常住居民III
路过,围观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35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495 天[LV.9]以坛为家II
{:5_108:}精彩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47 天[LV.5]常住居民I
{:5_112:}...........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
站长推荐 /2
欢迎大家加入!可以直接用微信扫一下惊喜连连哟!
详情请点击!会提高浏览速度哟!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背上的骑兵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