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C认证上传照片怎么改格式提示照片格式不对 问题是照片是按照它说的这样啊 为什么还显示照片格式不对?

GEC常见问题解答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GEC常见问题解答
&&GEC环保币常见问题解答,帮助更多的人了解GEC环保币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5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列表网公众号列表活动随时有扫我活动不错过
热门城市: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婚纱摄影、儿童摄影、个人写真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相框相册制作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山阳摄影友情提示
山阳摄影相关推荐
山阳摄影相关分类
&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违法信息举报电话 400-678-6632
还没关注列表网?一大波金豆等你拿!zh.planet.wikimedia
zh.planet.wikimedia
July 30, 2017
我參加過三個網誌,當中兩個是獨力支撐的(包括這裏),還有一個比較特別,是多人合撰的。這個博客就是了。想當年我們無所不談(當時我還不至於現在那麼成熟),交通、政治、資訊科技、文藝、生活,無所不談。在中文維基人的圈子裏也成為一時佳話。
最近朋友貌似在商量共撰政論網站的事宜,我就提出了一個建議:重建Bounz。
域名:由於我不是這個網誌的管理員,所以本來的Bounz應該就沒辦法起死回生了,不過博客域名應該很容易找到,所以覓地重建倒是說難不難(只是「自由世界」的伺服器會好些)。
人事:只要找到有意編寫網誌的同仁,設定某些基本的行為守則(見附錄一),然後這個網誌就可以運作了。我不想幹邀請的苦差,主要是人家願意,自己幫忙。
範疇:這個網誌不一定是純粹的政論網站,討論範圍還包括交通、資訊科技、文藝、生活、旅遊、科普、史地、軍事等等。至於可不可以寫粗口、發美女圖,大家可以商量下。提出這個想法是為了分散風險,一個純政論網站,除非有大金主保護,否則是很難維持下去的。不想寫政論文是可以的。不過有營養的帖子,總比高糖份的帖子好。
語言:書寫語言應該以中文、英文優先。是否引入方言內容、外文內容可以商量(不過總之要有人懂,比如栢栢爾文或者教會斯拉夫文,這裏幾乎沒人看得懂的,就不要了。PS. 這兩款文字看起來頗恐怖——快逃)。
版權:所有內容都應該以自由版權條款(比如共享創意3.0)發佈。當然涉及敏感內容,可以選擇保留版權。
大家接受不接受,就看大家了。
May 14, 2017
月前,余為文一篇,述香城維基館其人其事,頗受好評。近有後進「三六〇〇」另加申論,記維基館鬩牆之實,且以此為誡。市巷嘖嘖稱奇。得其同意,現轉述如下。
和諧三年,香城生員始商維基館籌建事宜。五年,建維基館,請花旗國維基會許可。建館功臣有二:一曰普魯而,一曰士釗域,俱於四年登科,任有秩。二人素有嫌隙,遂成釁事之兆。
初普魯而既操有會盟之實力,亦握有館務之利權。維基館建立之初,任總裁者另有其人;適彼掛冠告隱,故有奪位之戰,而普魯而勝之。有蒙士釗域信任者應舉,惟普魯而率眾表拒,使之落第。至此士釗域因故去職。
普魯而既有大權,始逐士釗域黨人。士釗域本有出山之意,迨七年,無心戀戰,收山告退。
九年,普魯而與黨人盟,改會盟之事為定制,一月一度。要義有二:一,士釗域黨人不得聚於中堂,衹限於耳室玩樂,亦不得妄議館務。普魯而黨人反之。二、維基館中樞准於中堂偏坐一隅,兼以佛冷塞夷語作論。是年,始乞納貢之事。越明年,維基會准其所請。
慶豐元年,維基會移師香城,萬國來朝,無不褒獎會、館之能事。館人聚集市肆,徵募鄉勇,亦一呼百應。惜館人無甚收益,亦告疲竭,卒之相繼掛官,另謀高就。(譬於,館人先立邦人論壇,又立奇趣錄、自繇新聞、軌路訊息[日本人出雲君與同好所設者也]等報館)維基館經營日艱,月要歲會無從稽考,維基館見之,不悅,五年,終明令破毀維基館。至是,新科進士鮮見香城子弟。館人已無復歸之意,然士釗域黨人之中,仍有貢獻之心。
論曰:「鬩牆之時,普魯而黨雄辯滔滔,且握輿論之利,亦行壟斷之實,使黨人出使朝貢,並與外邦纂官交好,故戰無不勝也。釁事起,使臣、纂官日加猜忌,迄至今日。
February 08, 2017
2016年9月撰寫,本應獲得香港社群認可。2017年2月,事態已有顯著變化,故增加後語。
在《亞太地區維基社群的現況》系列裏面,我已經講過會另外開文講述香港維基社群的現況。維基百科的開山祖師衛詹寶曾經說過香港社群是世界上最年輕的一個維基人社群(到目前還是),而筆者也在今年年初維基百科建站15週年香港慶祝活動上表示過香港維基社群是一個朝氣勃勃的社群。不過香港社群是不是充滿生機呢?我們在這兒就看一下。
香港維基人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類:一、外展團隊;二、基層編輯。外展團隊的內核主要是比我資歷更高的香港維基人,而且外展工作的推行也是以香港維基媒體協會(下稱香港分會)的名義進行的。香港分會近年來最矚目的就是大專教育專案,然後就是零散的數次編輯聚。反而基層編輯並沒有一個緊密的組織,所以可以叫他們做「散打維基人」。上至Clithering的英聯邦/香港人物系列,下至Carrotkit的高加索/中國外交系列,這些人在維基百科也是貢獻良多。香港分會會長Rover曾經提到,這些人的特性是「宅」,他們不很願意參加社群活動,更遑論參加分會。由於香港只有700萬人口,而且商業掛帥,這會阻礙到香港編輯人數的擴張。
社群組織與活動
照道理,香港分會是一個代表香港維基人的社群組織。香港分會是基金會承認的分會,而且也已經在公司註冊處註冊,但是由於法規所限,分會最多只能容納100個會員,而實際上每年參加週年大會的會員也只有大概10人。相比起台灣分會,香港分會在招募新成員這方面更不活躍,在外展這方面也沒有台灣分會那麼主動,網頁還曾經出岔,所幸現在已經恢復。目前香港維基社群唯一一個公開的定期社群活動,就是每個月(理論上)舉行一次的定期聚會,雖然每次只是在香港島舉行聚會,欠缺靈活,但是問題是九龍、新界聚會場地難找,也只能這樣做了。在之前,分會也曾經辦過不定期的主題編輯聚,大學外展活動,以及維基愛古蹟活動。分會已經承諾會對亞洲月活動投放更大的支援,這次我們會製作相關的紀念品。由於撥款申請那邊由Addis處理,所以我們並不需要擔心關於經費的問題。
外展團隊和基層編輯的關係
在香港,目前基層編輯和外展團隊的關係比較微妙。這並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情;總的來說基層編輯和外展團隊在多數時間都是「河水不犯井水」多於「打成一片」的。也就是說,基層編輯和外展團隊很少聯合起來,大致上都是各行其是,互不干預。這具體表現在基層編輯很多時並不參與外展活動,而外展團隊現階段通常也不會參與(至少中文版的)大規模內容編修。分會基本上由外展團隊掌舵也是(但是這並不奇怪,最近我看到報導是說某某分會的理事會清一色不是基層編輯)。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大概有兩種:一、早期的基層編輯與外展團隊不和,二、「散打維基人」拒絕/不願意參加社群活動(例如Carrotkit就曾經這樣說過)。雖然近年來外展團隊對基層編輯已經沒那麼敵視,甚至准許我主持亞洲月活動(但只限條目審核),但是始終成效很有限。
2006年香港分會成立時,分會是維基媒體基金會唯一一種認可的社群組織,不過後來基金會也認可了其他的社群組織方式,例如用戶組。在運作上用戶組可能會比分會靈活(例如不需要政府註冊,在財政上的要求也相較寬鬆)。近期分會的一些小問題還是可以解決的,我認為如果現狀不變的話,分會不論是否更改組織形式,就算面臨財政困難,也會有能力承辦成本較低的社群推廣活動(例如聚會和亞洲月活動),然而分會長遠而言有需要引入新力量,避免分會變成「元老俱樂部」或者出現人才凋零的情況。但是香港局勢似有暗湧,這就不到我們控制,而分會能不能夠撐住這些政治風波,也不在預測範圍中。
(PS. 由於分會會長Rover要我把之前談話的細節保密,所以在這兒我沒有把話說完。)
2016年9月以後香港社群的情況已經和以前大有不同。分會停辦定期聚會,也無跡象顯示聚會將會復辦。雖然分會已經藉由Addis的幫助得到亞洲月活動所需的資金,但是分會並不願意選用新題材,反而是吃老本——2013年「維基愛古蹟」活動的優勝作品。加上重要人物(包括外展推手Venus)的離職,看似分會已經不復昔日的鬥志。
後來我總算找到病根了——基金會早在9月就已經警告,如果分會不在11月前呈交本來應該在年初遞交的活動報告、財政報告,就會撤銷對分會的承認。最近社群討論到是否繼續承認若干分會的問題,其中香港分會被列入高危名單,果然到了發文的這一天,基金會正式撤銷了對香港分會的承認。分會已經振作無望,我認為按照「有能者」居之的原則,分會一定會被新一代組建的用戶組取代。然而另起爐灶,也不是優差。我將來有機會的話,會說說自己對未來港澳用戶組的一些構想。
我不是分會會員,而且這篇文章是斷斷續續的寫完的,所以可能會出現一些事實錯誤和前後矛盾。如果看到的話,請不吝賜正,
April 30, 2016
( cont.)
South Korea
A (South) Korean user group is established in 2014, their representative participated in the Wikimedia Conference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year. I met with the group’s key figure in Wikimania 2013, but forgot what we’ve talked about. The South Korean representative in WMCON16 said that the group has tried to hold meet-ups, but only a few people join these events. I do not know what’s happening in the Korean Wikipedia.
There was a chapter in Macau, but since the Chinese Wikimedia Conference 2009 was held in Macau, it is disorganised and stagnated, facing threats from the WMF to revoke its recognition regarding the chapter. There was three outstanding Wikipedians from Macau, but among them only one is still there, as well as another Macanese Wikipedian who is interested in ACG and with fewer experiences. The user was the judge of the Campaign (動員令, or directly transliterated as dongyuanling as Addis did), an annual writing contest in the Chinese Wikipedia. Unfortunately there’re also some “playgroundists" (Taiwan is plagued by the same problem), they only do what they want to do without taking responsibility, without considerations of if it’s feasible and if we need it. When something is done against them they may act badly. I consider them as users lacking commitment, thus I think there’ll be no bad consequences even if the regional conference exclude them.
Wikipedians’ population in Malaysia is sparse, and is see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ikipedia. In English Wikipedia I often saw users writing good articles about towns in Malaysia. Wikipedia meet-ups is hardly seen in Malaysia, due to internal security laws. Malay Wikipedia is not developed well, sometimes we may jeered at their FA and said that they are poorer than articles appeared on the DYK column in the Chinese Wikipedia (though our mentor has warned us not to do so).
New Zealand
According to Andrew there’re only two proactive Wikipedians in New Zealand.
The Philippines
Both a chapter and a user group is found in the Philippines, the reason of this is the user group is a splinter group – the leader was a member of the chapter but expelled later, then he set up a user group. Both groups have their contributions: What the chapter concerned are the Asian Month, regional co-operation, improvement of Net service and the Wikipedia Zero project. The user group focused on building of Wikipedia communities for regional languages and photo contests. English is one of the main languages in the Philippines, Filipino users in English Wikipedia maintained a noticeboard (Tambayan Philippines) there. The population is forgotten, I seldom saw that they nominate good article candidates about their country.
Singapore share a same situation as Malaysia. Sparse Wikipedian population, hard to organise meet-ups, not to mention a user group and a chapter. In the English Wikipedia there’re less than ten active contributors from S’pore (excl. those came from overseas), who maintain a noticeboard as what’s being done by their Filipino counterparts (but at last I’ve to do what they ‘ld have done). They have the passion to edit and improve articles about their homeland, at best making them good articles. There was a Singaporean editor in the Chinese Wikipedia, he has the virtue of being straightforward to remonstrate, but he left last year for maybe exams or National Service. What a pity. Due to the ISA some fear the trouble to hold a meet-up in S’pore, that’s the reason why Wikipedia meet-ups are the last one is held last year and I attended, the first one after several seven or eight years. No cops encountered.
is recorded, in this meet-up we proposed a regional strategy of Wikimedia in Southeast Asia, set up a user group and push forward outreach activities of Wikipedia (which is already undergoing.)
There’s a user group in Thailand. A co-sponsor of the Asian Month, it also engaged in Educational Outreach Programme. In Thai Wikipedia a writing contest similar to the Campaign is hold every year, the featured articles there is also but than their Malay counterparts. I don’t know much about it beyond what’s written above.
Neither user groups nor chapter are found in Vietnam, maybe this is due to the political system there. Vietnamese Wikipedia is an active site though – to Chinese Wikipedians we know that they celebrated the achievement for having a million articles with the help of a a bot, they can write articles well, like those on Vietnamese Catholic priests. Once I even saw that a good article written by me long ago is translated into Vietnamese. No regular meet-ups. PS. I met with Asaf, the WMF staff who looked after Global South in Wikimania 2013, he said that Vietnam has its potential, but due to socio-political reasons photographs are the priority. I didn’t follow up this later.
Laos is yet to develop a Wikipedia community, that’s more an economic problem than a political problem. A Lao user advocated for the overthrow of the Lao PDR and the revival of the monarchy signed on the ESEA meet-up page on meta. No censorships should be done there, but I think we should be careful on this as the socialists ruling Laos can just learn from Peking and block Wikipedia at worst. North Koreans, except those with privileges, can only use the intranet system even if they can use a computer, so we can assume that there’re no Wikipedians there. No informations is given for Mongolia, Papua New Guinea, Brunei and East Timor.
Due to insufficient data and assistance, this essay is probably messy, it’s happy if mistakes can be pointed out.
(This is 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version on the same blog which are published earlier. Sorry for grammatical mistakes. Feel free to point out mistakes, I’ll fix it.)
Recently Addis, a mainland Chinese Wikimedian resided in the USA, as well as Taiwanese Wikimedians Liang and Reke attended the Wikimedia Conference 2016 in Berlin, held talks with Asian Wikimedians from Indonesia, Korea, Thailand etc., and talked about WAM, Seasonal Newsletter and ESEA Conference with them. I’m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Regional Conference (not for covert form of travel), as it is helpful for Wikimedians from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to share experience on community affairs,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to plan for regional projects (due to time difference and differences in working hours there may be difficulties for Wikimedians from every country/region to discuss it online.) With the Wikimania reform, it may become an event to hold between two Wikimanias.
From what they discussed it should be a conference with 30-50 attendees with a scope as follow:
WMTW, WMID and WMPH (WMHK & WMMO is stagnated, so is excluded)
Usergroups in mainland China, South Korea, Thailand, Japan and the Philippines
Grassroot editors from Hong Kong, Macau, Vietnam, Cambodia, Myanmar, Malaysia and Singapore
Later they discussed with Ellie, the event manager of WMF. She suggested to extend the scope to Oceania.
People are essential for a conference. So please let me to introduce what’s going on about Wikimedians across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except Hong Kong, which I’ll explain in another post later).
Pacific Islands
The representative of WMAU, Andrew, said to Liang and Reke that he can’t see any Wikipedian communities taking root in island nations of Oceania due to poor network services there.
Australia is the only Oceanian state with a Wikimedia chapter by Apr 2016. There’s a vital community, meetups are held quite frequently. From Andrew I know that Australia Wikimedians can be divided geographically as those from the East (like Melbourne) and those from WA (Perth). Perth community once bid for Wikimania 2017, but the WMF gifted the holding rights to Montreal. There’s a possibility that the chapter will be divided as two local usergroups (though from experiences abroad local chapters can co-exist with national chapters).
I once met with Vantharith, a Khmer Wikipedian in Wikimania 2013. We talked about what happened in the Cambodian community. What I wrote on FB was:
Here is Vantharith Oum, the Cambodian Wikipedian I met after the Wikimedia Asia meeting on Aug. 10th. He is also the man-in-charge of the . On the meetup day, we walked together and talked about the situation of Khmer Wikipedia: The Cambodian Wiki-community is comparatively small, as there are not too many people in Cambodia (I think the geographic-economic situation in Cambodia can be another cause of the situation). We exchanged our Facebook a day after, and the picture is taken at that day.
Later developments is unknown to me due to language barriers, but I once called for importation of the Khmer version of the book The Customs of Cambodia (though I don’t know how it went on). They participated in discussions on ESEA meetup last year.
I met with Burmese Wikipedian Mg Sun on the same occasion and talked with him about what’s happening in the Burmese community. What I wrote on FB was:
Most of the Wikipedians in Myanmar are from Yangon or Mandalay. Some are from Naypyitaw, which is having the best Net service in the state.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rticles in Burmese Wikipedia are about the former military junta, but they will not argue with this. Instead, they will set down the controversy by discussion – they have connections with each other.
By then the USDP was still the ruling party. Since then there are Wikimedia meetups in Myanmar, but what happened later is also unknown due to language barriers.
Taiwan has a Wikimedia chapter which is the only functioning chapter in East Asia. It once faced crisis after Wikimania 2007, but revived later and launched a project named Wikiseeds of Taiwan Knowledge. With the project the chapter imported a Taiwanese Hokkien dictionary, held several Wikipedia meetups for women and took photos of new legislators in Taiwan. There’re media coverages on it – once I read an interview with Reke on a Taiwanese newspaper in a community library. So we can say that this is useful in promotion and building of Wikimedia projects. There’re also Wikimedia communities in some counties/cities of Taiwan, like Kaohsiung, Taichung, and more recently Hsinchu. Taichung Wikipedians’ attempt to hold collaborative meetups (different from editathon), and attempts to push forward projects on hydroelectricity and spoken articles by their Hsinchu counterparts are interesting. At present Taiwanese Wikipedians maintained a Facebook group (I thought that it is comprised of the good, bad and ugly), some others are on IRC chatrooms.
mainland China
There’s a user group in mainland China, which Addis proposed to set up in Wikimania 2013. Before that Addis already secured funds from the WMF to make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for promotion of Wikipedia in mainland China. (Though the Weibo account is now stagnated, and the twitter account is flooded with main page contents.) The user group also organised activities like a photography contest called “Run Run Shaw Hall besides you", “Wiki Love Monuments" campaign, “Youdao Babel Translation Project" and the Asian Month. Some still require fundings from the WMF, though in a far smaller amount, if compared with their Far East counterparts (check it in Meta). But it still trigger controversies in the Teahouse of the Chinese Wikipedia, even if those complaints are groundless.
Outside the group there’re plenty of Wikipedians stationed in QQ, a popular instant chat software in mainland China. Members in QQ chatrooms bear the word “Wikipedia" are not necessarily Wikipedians, Wikipedia users inside are not completely in a loose relationship, some can be grouped by their clear and staunch stand and belief. Those chatrooms are also comprised of the good, bad and ugly, but besides the bad, there’re still outstanding editors and sysops rising from this poor environment.
Peking now has Wikipedia blocked, though Wikipedians in mainland China can still work there with their own way of access. Both the user group and Wikipedians using QQ hold community events, but not on a regular basis. Both groups are said having a bitter moment, which I’m sorry that no investigation reporting can be provided.
There’s a Wikimedia chapter in Indonesia, in recent years they focused on cultural preservation (like book digit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small-scale communities for Wikipedia in Indonesian regional languages and interactions with Wikidata developers’ community. They are pioneers in co-operation between regional Wikimedia communities, once invited Liang to visit Indonesia and their chapter, and initiated proposal for a regional conference. (For this part I’m not confident on what I’ve written.) Wikimedians’ activities in Indonesia is vital, in Indonesian Wikipedia they have a good practice by putting informations on meet-ups and current theme of weekly collaboration project to the main page. Unlike Hong Kong, this may prevent a rift between grassroot editors and outreach team to come into being. But some complained the edition review process there is keep delaying, stopping newcomers from having amendments done to articles.
There’s a user group in Kansai area (Osaka, Kyoto, etc.) of Japan. Wikipedians in Japan are proactive, they held activities like a meeting with Lila Tretikov and WP15 celebrations. They co-sponsored the Asian Month too (I once received a postcard from them!) Japanese Wikipedia just passed the milestone of having a million articles. One of my colleagues said that they have better articles focused on Western history, geography and academic theories than Chinese Wikipedia. Even that’s being said almost a decade ago, now I still consider this claim valid .
(To be continued…)
April 28, 2016
南韓在2014年成立了用戶組,今年他們的代表是第一次參加維基媒體會議。用戶組的領軍人物我在2013年香港年會的時候見過,不過我已經忘了當時我們談了些甚麼。參加今年維基媒體會議的南韓用戶組代表說南韓有維基聚會,不過參加人數少。韓文版社群的狀況不了解。
澳門本來設有維基媒體協會,不過自從2009年澳門舉辦中文維基年會後,組織渙散,活動沈寂,更有可能被基金會取消承認。本來澳門有三個傑出維基人,不過現在他們當中只有一個繼續活躍(他擁有管理員身分),另外還有一個後期崛起,對ACG有興趣的澳門維基人,他曾經主持過幾年前的動員令。另外還有些遊樂場主義者(台灣維基人當中也有這些人),不過這些人隨心所欲、不負責任,不管是否需要,不管是否可行,毫無身為維基人的使命感,別人「阻着自己玩」就一副不爽的嘴臉,區域會議少了他們也沒痛癢。
馬來西亞有零星的維基人,有的活躍於中文版,也有的活躍於英文版,在英文版有用戶經常編寫關於馬來西亞城鎮的優良條目。由於馬來西亞的內部安全法例比較嚴格,所以一直以來在馬來西亞籌辦維基聚會會比較困難。馬來文版社群不很茁壯,甚至他們的特色條目連中文版的DYK水準也不如(雖然已經有前輩警告我別去取笑他們)。
Andrew說紐西蘭只有兩個活躍的維基百科編輯。
菲律賓設有維基媒體協會和用戶組,之所以會出現這兩個社群組織是因為兩者之間的矛盾:用戶組的領軍人物本來是分會的成員,不過後來因故被分會除名,然後另起爐灶,結果就形成了這個局面。分會和用戶組各有各的貢獻:分會協辦過亞洲月,和台灣、印尼分會都致力於推動區域維基社群合作,也曾經推動過互聯網基建和存取體制的改善和菲律賓的維基百科零計劃。而用戶組則在推動本地小語種社群發展和舉行地方攝影比賽盡了一份力(關於攝影比賽,其實這有助於填補關於這些城市的照片在維基共享資源的缺口)。由於英文是菲律賓主要的語言之一,所以菲律賓維基人在英文維基百科有自己的布告板,當地活躍維基人人數忘了,有時我也看到那兒有維基人編寫菲律賓相關的優良條目,不過頻率並不高。
新加坡的情況和馬來西亞挺類似的。有零星活躍的維基人,不過卻難以組織聚會和結社。英文版大概有少於10個活躍的新加坡維基人(旅居新加坡的國外維基人除外),和菲律賓一樣他們有自己的維基人佈告版(不過最後要我這個過江龍把他們那份也幹了),都很熱衷於編輯,而且積極於提升本地相關的內容,令這些條目成為優良條目。在中文版本來也有一個,他是挺有諍友風範的,不過大概一年前就走了,這可能是因為準備考試或者服役,這確實可惜。由於新加坡有《內安法令》,所以當地有的維基人恐怕舉辦聚會會引來麻煩(雖然上次我去新加坡維基聚會並沒有遇到警察),因此聚會並不頻繁。上一次聚會的紀錄可以在翻查,當時我們說要制定維基百科在東南亞的發展策略,建立維基用戶組,以及推動教育外展。
泰國設有用戶組,協辦過亞洲月,也曾經舉辦過與教育外展有關的活動。泰文版社群每年都會舉辦一個類似動員令的條目競賽,用戶組也會幫忙。除此之外我對泰國社群就不太了解,除了知道他們的優特條目沒有馬來文版這樣不濟。
政治體制所限,目前越南維基百科尚未建立用戶組或分會,不過在線上他們有一個很活躍的社群——雖然在中文版我們都知道他們的條目是靠刷出來的,不過其實他們編寫過很多出色的內容,比如越南歷史人物,越南天主教等等,甚至我還看過那兒有維基人翻譯自己編寫的優良條目。然而他們的聚會並不頻繁。此外在2013年香港年會的時候我曾經見過在基金會負責Global South事務的Asaf演講,他說越南是他們有意開拓的市場,不過由於政治因素他們會先從圖片下手,不過事情最後如何我就沒繼續看下去了。
老撾目前並沒有活躍的維基社群,這可能是由於經濟因素,和政治無關。在區域會議專頁上簽字的老撾維基人是反政府的(他要求推翻現在的老撾人民革命黨政府,恢復君主制),不過我覺得雖然維基百科不應該搞政治審查,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是要謹慎處理的,搞不好老撾只要跟中國大陸偷師就可以封鎖維基百科了。北朝鮮人就算能用電腦也只能用內聯網(有特權者除外),所以可以推斷那兒沒有維基社群。蒙古、巴布亞新畿內亞、汶萊、東帝汶資料從缺。
由於資料不足,人脈不足,寫出來一團亂,希望各位不吝賜正。
April 26, 2016
最近旅居美國的中國大陸維基人Addis和台灣維基人上官、Reke都來到柏林參加2016年維基媒體會議,和印尼、韓國、泰國等地亞太維基人會晤,並討論了亞洲月、區域季刊、區域會議等區域社群合作的事宜。其中我對區域會議特別有興趣(這並不是為了變相旅遊),因為這有助於亞太各地維基人交流各自社群的經營經驗,互補長短,有助於籌劃地區事務(由於時差的關係並不是所有地區的維基人都可以在同一個時間段舉行網上討論),而且維基年會改革方案推行在即,屆時區域會議會在兩屆維基年會之中舉行。
他們談論到會議的人數可以限制在30-50人,也談到會議的範圍。按照當時的討論,這包括:
台灣、印尼、菲律賓分會(香港和澳門分會業務停滯,故作罷)
中國大陸、韓國、泰國、日本、菲律賓的用戶組
香港、澳門、越南、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基層編輯
後來他們也和基金會的活動經理Ellie討論過,Ellie建議把會議的範圍擴大到大洋洲各國。
舉行會議,沒人是不行的。所以我們要先了解亞太區的社群現況(香港社群的現況另文敘述)。
太平洋島國
根據澳洲分會代表Andrew跟上官、Reke的討論,太平洋島國網絡服務不穩定,因此他看不到維基社群在當地落地生根。
澳洲是截至2016年4月為止大洋洲唯一一個設有維基媒體協會的國家,有活躍的社群,聚會活動算是頻繁。根據Andrew的敘述,澳洲目前可以分為兩大社群(墨爾本等東岸城市、珀斯一帶;其中珀斯社群曾經申辦2017年維基年會,不過基金會已經把年會的主辦權私相授受給了滿地可),將來分會可能要分家,變成兩大地方用戶組(不過參考國外的案例,地方分會和國家分會是可以並存的)。
2013年維基年會期間我曾經和柬埔寨維基人Vantharith見面,討論了柬埔寨社群的狀況。我的面書:
我在8月10日亞洲維基人聚會之後認識的柬埔寨維基人 Vantharith Oum。他同時是的主理人。當日我們一路走一路聊,談及高棉文維基百科的現況:由於柬埔寨人口不算多,柬埔寨的維基人社群規模小,高棉文維基百科的活躍編者人數只有10人左右(個人推測,柬埔寨的地域經濟狀況也是這個現象的成因)。我們在一天後交換了Facebook,我為他拍下這幅照片。
之後由於語言不通,他們的狀況我就不很了解,不過我曾經協助他們推動維基文庫上錄入《真臘風土記》高棉文版文本(最後有沒有成事其實我也不知道)。去年年底他們也有參加關於區域會議的面書討論。
我也在2013年維基年會上見過緬甸維基人Mg Sun,我跟他討論了當時緬甸社群的狀況。當時我在面書寫過:
緬甸的維基人多來自仰光和曼德勒,也有的來自內比都(他說內比都的互聯網服務是全國最好的)。至於其他地區,由於經濟和電網問題,而沒有維基人。緬甸文維基百科最具爭議性的條目和以前的軍政府有關,但是他們不會為了條目的編修問題爭吵,而是會透過溝通、討論的方式,調解爭議——畢竟緬甸維基人之間也有聯絡辦法。
當時執政的仍然是鞏發黨政府。年會後頭一兩年我記得緬甸社群還是有活動的,不過後來緬甸文維基社群的狀況就不清楚了,這還是語言不通的問題。
台灣設有維基媒體協會,這個分會也是東亞唯一一個現存且活躍的分會。2007年台北維基年會閉幕後,台灣分會一度面臨危機,然而分會後來浴火重生,更成功推進了台灣知識種子計劃,當中有台語辭典、薇姬的房間、給立委拍照等等子項目,吸引了傳媒的注意,有次我到社區圖書館看台灣報紙,甚至還看到Reke兄的專訪,大概這些項目都有助於推廣、建設維基媒體計劃吧。另外台灣部分縣市也有自己的維基社群,比如早年的高雄、台中,以至於近期表現亮眼的新竹,其中我認為台中社群早前的Wiki協作聚和新竹社群的水電專案、有聲條目專案都算是有趣的嘗試。目前台灣維基人主要是藉助面書群組聯繫(覺得這個群組是有點龍蛇混雜啊),也有的駐紮在IRC。(利申:這個部份我當着上官班門弄斧,請勿恥笑)
中國大陸設有維基媒體用戶組,這個用戶組是在2013年香港維基年會上由Addis等人倡議成立,此前他就已經成功申請過基金會的一筆撥款,推動中文社群使用中國大陸的社交媒體網站推廣維基百科(不過根據我的觀察,現在微博帳號基本上已經停擺,推特帳號也只是首頁欄目內容的滾動更新)。用戶組成立過後,又曾經舉行過「身邊的逸夫樓」、「維基愛古蹟」、「有道巴別塔」等專案,也協助籌辦了亞洲月,不過當中部分項目要尋求基金會撥款。雖然在亞太區社群組織當中中國用戶組拿的錢遠比印尼、南韓和菲律賓的社群組織少(大家可以到元維基比較一下菲律賓、南韓、印尼、香港和中國大陸分會/用戶組提出的專案預算),不過這筆撥款在中文版的互助客棧曾經引起不小的爭議,就算這是空穴來風也好。
在用戶組以外,也有一些長年駐紮在QQ的維基人,雖然在那兒打着維基旗幟的群組並不盡是維基人。這群人不能籠統歸類為散打,那兒部分人是有鮮明、堅定的立場和信仰的。那些群組確實夠龍蛇混雜的,不過壞分子就別提了,QQ這盤渾水裏面還是出了十幾位優秀編輯和幾位管理員。
雖然目前北京當局封鎖了維基百科,不過他們都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到維基百科繼續工作。社群活動方面,用戶組和QQ幫都有舉行,不過不算頻繁。據說部分QQ幫維基人和用戶組之間有一種劇烈的矛盾,箇中內情我不方便寫出來。(台灣分會會刊的寫法是:「值得注意的是,有多位知名活躍維基人的城市上海並未列名於中國使用者群組之中。有傳言認為,這是因為上海的維基人與中國使用者群組的核心成員不合。」,雖然我上次跟上官說過所謂「上海幫」只是子虛烏有。)
印尼設有維基媒體協會,近年印尼分會做了很多跟文化保育相關的工作(例如翻印古書),推動了巽他語等地區小語種社群的發展,也積極跟維基數據社群交流。印尼分會也是推動區域維基社群合作的先驅,之前就曾經請上官到印尼跟印尼分會交流,並且提出了舉行區域會議的構思。(這個部分特別怕寫錯,所以只寫了這麼多。)在線上印尼文社群還算是活躍吧,我覺得他們有一個地方做得很好,就是他們會把每週協作項目和聚會資訊張貼到首頁,這樣可能就不會像香港這樣,出現基層編輯和外展團隊的斷層。不過有社群成員投訴印尼文版的版本審核機制拖拖拉拉,這是阻礙新人修訂維基百科內容的因素。
在線上日文社群相當活躍,DYK天天換畫,不久之前他們還突破了條目數百萬大關,不過據國外維基人所言,由於日本網絡界生態所限,日文社群的線下活動好像並不熱熾——至少那裏有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舉辦一場維基年會是個問題。然而日本的關西地方設有用戶組。近年日本社群舉行過「與Lila Tretikov(前基金會執行總監)對話」、WP15紀念會等活動,關西用戶組也是亞洲月協辦單位之一(我還收到他們寄來的明信片)。香港維基人Clithering君很久之前已經講過:中文版的關於歐美史地、學理的條目比日文版遜色。我認為他的言論到現在仍然適用。
(未完待續)
January 28, 2016
維基主義好
維基主義好,維基主義好。維基主義百科用戶地位高。抄襲派被打倒,審查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世界人民大團結,掀起了維基主義建設高潮,建設高潮!
衛詹寶紀念歌
Jimbo Wales,你是人類的救星,你是世界的偉人。Jimbo Wales,你是自由的燈塔,你是知識的長城。內除奸佞,外抗強鄰,為正義而反度,圖維基之復興。Jimbo Wales,你不朽的精神,永遠指導我們:反度必勝,維基必成。
維基紅(第一句)
維基紅,太陽升,維基出了個Jimbo Wales,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防火牆,保和平,衛百科,就是保家鄉,維基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度援維,打敗百度野心狼。
維基人民解放軍軍歌(歌詞曾被改動)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着維基的大地,背負着人民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是人民的子弟,我們是知識的武裝,從不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鬥,直到把百度消滅乾淨,Jimbo Wales的旗幟高高飄揚!聽,風在呼嘯軍號響!聽,自由歌聲多嘹亮!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向自由的戰場!同志們,整齊步伐,奔赴維基的邊疆!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向最後的勝利,向網絡的解放!
學習XX好榜樣
學習XX好榜樣,忠於維基背叛黨,首頁只屬於XX,廢寢忘食鬥志強,廢寢忘食鬥志強!!!
(膽敢懷疑者,重唱無限次。為避免秋後算帳,原文內容已稍作屏蔽。)
金坷垃金坷垃金金,中文維基不發達,必須要用金坷垃!
金坷垃金坷垃金金,日文維基不發達,必須要用金坷垃!
小鬼子不傻,對英文危害大,金坷垃絕不能給他,
中文維基不發達,我們支援他金坷垃別想啦。
維基有了金坷垃,一袋能頂兩袋灑!
維基有了金坷垃,條目日產兩萬八!
金坷垃不流失,不蒸發浪費,
沒有金坷垃,誰會去寫啦?
金坷垃,金坷垃垃,金坷垃,金坷垃,
維基的條目,再也不用進口啦!
金坷垃,金坷垃垃,金坷垃,金坷垃,
肥料摻了金坷垃,能吸收兩米下的氮磷鉀。
金坷垃垃,金坷垃垃,金坷垃,金坷垃,
金坷垃,不流失、不蒸發、零浪費!
金坷垃垃,金坷垃垃,金坷垃,金坷垃,
維基有了金坷垃,世界條目都漲價!
我要金坷垃,我要金坷垃!
April 28, 2015
(國曆四七一二年三月十一日/西曆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九日更正)
很久沒在這裏寫過(關於維基百科的)文章了。我這次就不嘮叨,直接入題。
某人自從投身維基編輯行列到現在,也已經是六年光景了。他自稱日本人,不過有前輩說他其實是台灣人,到底真相如何?我不知道。在中文版裏面,他和其他編輯的關係一向不好。首先他自稱琉球人,結果被細心的同工(可能是Ws227君)識破;然後他借用戶頁攻訐別人,結果和管理的同工交惡;再來他就和另一位編輯(利申:這位編輯和我有聯繫)換票,結果被可畏的前輩揭穿。凡此種種,恕不盡錄,那位前輩都已經寫過一篇專文講過,我就不多講了。
專文發佈後,過了一年,這個人又復出,這次他寫了一篇歌曲條目,提到我的「認識世界計畫」那裏,申請參加計劃。我認為他的條目不夠格,予以否決,然後他當然是不服氣,然後大家就吵了起來,我當時還蠢得要把某些對他的評語收回;最後這人更轉移視線,為自己的條目辯護之餘還要誣告我操守不正,聲言退出計劃(不過後來書生也以同一個理由把這個條目給刪了,總算間接給我討回公道)。我就這樣和這個人結怨的。近日此人又回來了,一來到就上我茶寮找我不是,說甚麼我加入跨語言連結的做法不好,還誣稱我不懂新加坡國情,亂翻譯「新加坡歷史」模板。第一個指控,他所謂的「跨語言連結」就是綠連,這人也曾經把跨語言連結改成紅連,本質上就沒甚麼不同。第二個指控,就這樣自辯吧:
有一次無意看到天下雜誌,說新加坡的某一個地鐵站因為居民支持反對黨,站名忘了,所以該站未被開放。可以增加內容嗎?
我三年多之前寫過一篇講新加坡地鐵車站的條目,送去同行評審;上面的意見就是這個人提出的。他提到的波東巴西地鐵站是東北地鐵綫一個沿線車站,在2003年東北地鐵綫通車的時候就已經開幕了。這樣道聽途說的東西也能相信,真不知道這三年多以來,他對新加坡國情的了解增進了多少。而且,他單從我的行為則一口咬定我不識新加坡國情,這樣做對我來說無異於極其嚴重的侮辱。
然後就發生了。首先,條目內容缺略,正確的做法是自己動手把這篇條目修理,而不是刪除,這樣提刪一定會給K到滿頭包(結果我說中了,他失敗了)。說實話,不要說Owennson君的外交條目,就算是Billytanghh君的外交條目,也存在着同樣的問題。Carrotkit君的條目稍微好了點兒,不過還可以更充實——以〈中寮關係〉為例,就只是對老撾(寮國)政權易手以前北京與王國政府和巴特寮兩派的交往和其後人民革命黨政府親越排華的事跡輕描淡寫而已。但是,即使我看不順眼,也不會做出這樣搞笑的舉措。這個人還聲稱「最近有很多中國外交的條目,經過調查大多出自一人之手,他的編寫水平實在不忍直視。」把這個問題推卸到當中一個人身上,是有欠公允的,要罵就應該罵上面這兩三個(上面三位對不起,要你們受委屈)。他還說要「加強愛國意識的宣傳」,試圖衝擊「中立的觀點」方針,更間接向Owennson君嗆聲「不想丟飯碗就好好看着」,且不管他是不擅辭令還是有意為之,看來Owennson君已經有些許不安了,到現在這人還說要和Owennson君「和解」。這個人日後如何,不便論斷,不過他的動向,我認為,是值得整個社群的仁人志士去關注的。
April 24, 2015
March 21, 2015
January 04, 2015
維基技能(WikiSkills)主要受歐盟執委會的終生學習計畫所支持。。(編按:此文原為英文,是四天前在維基媒體基金會部落格上的文章,未來本部落格將不定期翻譯世界各地的維基相關發展資料。)「維基技能(WikiSkills)」是歐盟執委會終生學習計畫(Lifelong Learning Programme)的一部分,此課程的設立目的是為了要教老師們如何在教育現場使用像維基這樣的協作工具。瑞典的維基媒體分會「Wikimedia Sverige」是維基技能課程的八個合作組織之一。維基技能這個專案即將在今年十二月結束,我們想要趁這個機會分享在維基技能課程中五位瑞典教師的經驗。作為瑞典分會的一份子,我認為讓維基百科融合進教育之中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今年春天,瑞典維基媒體分會總共開設了三次課程,每次歷時兩天。課程 安排上,有依照所在城市規模的大小作了在地化。這三個城市從北到南在瑞典依序為謝萊夫特奧(Skellefte?)、斯德哥爾摩、以及賀爾辛堡(Helsingborg)。課程主要由廣而深的從維基(wikis)這個概念的的介紹到維基百科的介紹。總共有23位興奮的參與者這三堂課程,他們主要包含高中職教師、師資培訓員、社區大學(s)或空中大學()的專案負責人、輔導長者使用電腦技能的組織「」的輔導員、以及來自環保組織的創設者與傳播員(communicator)。身為課程的帶領者,我們積極的試著讓所有的參與者與講師產生對話。參與者應當在課程開始前、進行的中間積極的參與、也期待他們課後能夠繼續貢獻。我們首先維基百科相關的課前作業開始,因為維基百科是能夠展現一個與協作專案如何互動的極佳範例。這些課前作業是在實體課程開始的一星期之前指派的,以利參與者能夠快速進入狀況。課程的第一天,講師先帶著參與者一同了解維基的基礎概念與維基百科。接下來,參與者開始用他們自己覺得適合的呈現方式來展示他們課前作業的成果;講師則藉著講授、引導參與者討論、回應參與者的想法與發現等方式,來介紹「維基」的概念與維基百科。接下來,我們試著結合參與者使用維基的各種期待。課程第二天,我們引導了許多關於「如何在教育現場使用維基」的討論與發想。參與者分組進行研究並於結束時分享對他們授課學生可能使用的教案。在課程之中,他們也實際編寫了維基百科(包含用戶頁以及其他的條目)還有(包含用戶頁、課堂單元、教學情境以及討論頁等條目)。 課程的參與者Sten Sundin在中,這麼說道:「過去十年來,維基百科對我的意義重大。我參加後深受鼓舞。在參加完這堂課程以及一杯維基咖啡下肚後,我現在已經是瑞典維基媒體分會的一員,並開始參加年度聚會。」課程中,有些單元十分完整。但也有一些單元,參與者耗用了很多時間在搜尋對他們來說重要的維基相關問題的答案。在每堂課後,我們邀請參與者繼續與我們聯絡並持續引導他們。整體而言,參與者大多都從未編輯過任何的維基平台、或是參與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專案項目。在上完課之後,參與者大多都表示會繼續編輯維基媒體的專案,他們也會開始在教育現場使用維基或是維基媒體的計畫。儘管聽起來令人興奮,但可能不用太過相信。參與者到底學到了什麼?在下文中我們將會從幾位參與教師的訪談中釐清。課程參與者Sten SundinSten Sundin是,他參與了在斯德哥爾摩的課程。Sten現在正在尋找貢獻維基百科與維基媒體的好方法(也許他會試著上傳一些音效資料)。他的聯絡方式:ssn@du.se「這堂課讓增進了我寫維基百科的動機和靈感。」Sten說道。「我以前並不知道維基百科有許多討論的機會。我看到在討論頁中使用者態度並沒有(像一般網站討論區中)太過互別苗頭的感覺。使用者們試著彼此協助。如果我能夠在做志工時,一方面學得新知、一方面也跟別人共同合作的話,這會變得更好玩。」Sten也覺得維基百科在老師之中獲得了更多的認同,近五年來人們已經越來越能體會維基百科的價值所在。有這麼一句話:維基百科除了驚喜之外並不完美(Wikipedia is not perfect but fantastic)。他不斷精進關於維基百科的知識,他也掌握了「撰寫條目的實務與技術面技巧,以及關於條目品質上有哪些要注意的重點、在某些議題上面哪些才是重點...我是正面的看待人們使用維基百科作為研究工具。批判性的思考以及查核參考來源當然是很重要的事情。常常看到有仁討論是否能夠使用維基百科作為參考來源,我都會跟學生說維基百科會是個很好的起點,但他們不應該就此而滿足。」Sten現在也對MediaWiki的標記語言更加熟練了。「向報紙投書或是更新臉書訊息可比寫MediaWiki的標記語言容易,」他說道。「我們曾經想要在達拉那大學()使用,不過最後我們決定仍維持使用這個維基引擎,原因是考量到部分護理學程的學生對電腦的經驗不多,他們可能不容易上手MediaWiki,」Sten寫道。「我正在試著簡化作業,讓學生能夠在真正重要的東西(像是進行文學研究)付出更多時間。」儘管有上述的顧慮,Sten也允許學生使用MediaWiki,因為這樣一來學生們將能夠更容易參與維基百科或其他維基媒體項目。(,使用「」的概念,希望讓許多視維基語法為畏途的新手編輯能夠在維基百科上輕鬆編輯。現在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努力。)Sten的學生現在使用維基來列出作業任務,因為維基提供了大學生很好的學習機會,或可說是「同儕學習(peer learning)」。另外,因為Sten有許多教學是透過遠端完成的,他表示:「在第一堂課開始之前,先跟學生使用網路社群溝通頗具價值。不過現在我面臨的一項挑戰,就是去思考如何將我給學生進行的維基式作業轉化成更接近維基百科的形式。可是如果我在我的教學中增加了維基百科的元素,我是否必須要刪除其他元素呢?」因為是更全面的...Sten權衡了利弊得失...「應該還是值得將維基百科融入教學的。學生應該要具備能夠在維基百科討論頁上回應批評的能力。另外從我的出身作為音效與音樂製作的教師背景,我能夠幫助為機共享資源與維基百科帶進一些東西,像是透過音效的錄製來讓一些概念或條目能夠更具體的呈現出來。我們老師們都讓學生透過口說或書寫的形式報告。我現在更開放允許學生們能夠用更寬廣的報告形式,諸如使用維基平台或者是用圖像或音效來報告。教育上使用維基有哪些阻礙呢?「我有些同事並不想用維基來教學。他們想要用最簡單的方式,或是他們最習慣的方式來教書。他們覺得使用維基需要花更多時間準備。在教育界,維基不像是其他學習社群所具備的,維基並沒有足夠的支持志工。在學習社群中,有許多其他人能夠確認參與者都有被納入。但在維基上,我必須自己建立許多頁面來讓學生編寫自己的作業項目、建立作業進度時程、把去年的資料歸檔。也就是說我得建立幾十個頁面,而這些頁面的排版與內部連結工作頗為龐雜。」他說道。他也表示管理連結並不輕鬆。儘管Sten已經有給了線上指引--他十分努力的想要讓這些指示能夠輕易的被讀取、搜尋到,也讓指引說明寫得簡單好讀--幾乎仍有半數以上的學生沒有成功的建立起連回自己創建條目頁的連結。本文作者:(瑞典維基媒體分會成員、維基技能專案負責人)本文譯者:(台北維基人社群) 著作權聲明:本文圖像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由 製作;
由 Stens51 製作,以 方式授權。
November 23, 2014
February 27, 2014
有鑑於一些新手、老手對新條目推薦程序沒有透徹的認識,以至於新條目推薦程序沒有像他們預期的運作,令他們不愉快,所以我要在這兒好好的補充一下。
在中文維基百科的新條目推薦程序中,提名過程可以分為最多兩個階段。從提名的那一刻,到48小時之後的那一刻就是第一階段。如果提名在四天內達到通過門檻——淨支持票數高於四,那麼第一階段結束後,提名就會自動結案,等待登上首頁(但是有一個情況是:如果條目剛好在應該上首頁的時候沒有通過的標記,那麼條目還是不會登上首頁的)。兩階段之間自動結案的過程,稱為「中途計票」。如果不達標,提名就會進入為時36小時的第二階段。第二階段結束後,達標的提名還是會自動結案的,但是不達標的就要被管理員手動否決了。
每一項提名涉及到的經手人至少會有兩個。如果真的只有兩個經手人的話,那兩個人就是提名者和負責否決提名的管理員。不過實際上這個情況的發生機率是非常低的,因為條目提名往往還涉及到第三種經手人:投票者。一個成功的提名涉及到的經手人至少有五個;在這種情況下,並不會有管理員負責通過提名,因為這些事都已經交給機器人去做了。不過機器人終究不是自然人,所以不能當作經手人看待。
雖然有的淺資用戶,還有別的老用戶並不同意這一點,但是大家要注意:上面列舉的只是名義上的標準。其實DYK還有其他「潛規則」的,只是有的編輯不明白,認為這和名義標準不衝突,所以才會鼓譟而已。我列舉一些,看大家是否同意:
混用半形標點和全型標點,或者完全使用半形標點。
參考來源格式不規範。
參考來源地址裸露。
沒有使用{{cite}}系列模板。
把外文參考來源的書/篇名、作者、出版社等都翻譯成中文。
段落沒有參考來源。
參考來源單一。
出現翻譯錯誤和事實錯誤。
機器人的操作
目前新條目推薦程序的執行主要由機器人輔助。機器人的主要職責是:
在提名條目後為各項提名加入加密字串,並在發現相關模板的參數出現變更後修正字串。
在每小時的42分負責尋找獲得四名用戶支持的提名,並通過有關提名。
在每小時的整點、20分和40分移除DYK主頁上位置最低的合格提名,並在「你知道嗎」欄目專用模板插入問題和圖片。
把投票討論移動到有關條目的討論頁。
更新「你知道嗎」欄目相關的存檔。
一般來說,如果機器人正常運作的話,管理員是不應該和機器人搶飯碗的(特別是自己提名的條目)。機器人除非罷工,不然一般並不會背離更新條目的規律,反而人手操作卻有這樣的可能;對上一次發生這種情況是在不久之前。當然機器人罷工的話,管理員還是可以通過/否決不涉及自己的提名。
影響新條目推薦程序的小把戲當然是有的。但是我就不公開傳授了,免得淺資用戶投訴。
February 23, 2014
根據台灣盲人重建院柯明期所撰的,台灣領有殘障手冊的視障者約有約五萬位,佔總人口比例並不多。再加上臺灣視障者普遍周知的一些知識,大多以口耳相傳、或在愛盲基金會、啟明學校等這類學習機構中習得,這類機構頂多有各自內部使用的課本或講義,但並沒有網路上可見的出版資料,這讓許多視障同胞在搜尋維基百科的時候,其實找不太到相關的開放知識資源。這也是中文維基百科未來可以擴充的方向。除了以上三家視障人士時常口耳相傳的教育或生活性輔助組織外,璽帆也說開發的語音軟體,也是許多視障者愛用的軟體,不過因為更新遭遇了瓶頸,在網頁操作功能於現在較不完全。(二)使用介面仍以明眼人需求設計在閱讀維基百科時,會發生語音軟體朗讀的時候,視障者無法分辨字音以外的其他資訊的狀況,像是字體的顏色、粗體、斜體等。這導致在閱讀維基百科的超連結時,會分不出空頁面和已經創建的頁面。明眼人看到紅字的維基站內連結,便知道這是空的條目頁;但是若使用點字或語音軟體的話,空的條目連結就必須等到點進去了這死胡同才能發覺。另外,因為點字其實也只是顯示每個字的音標,所以對天生的視障者而言,中文字形的概念是很難去建立的,所以像是「城市」、「程式」、「乘勢」、「成事」這類的同音詞,對視障者來說,是很難分辨的,璽帆打的是嘸蝦米或倉頡,有字形概念就比較不會打錯,但像在啟明的老師自己也都很多是天生的全盲生,也無法教授中文的字形結構,這很容易造成視障者在搜尋條目的時候,誤打成同音字所以一直找不到正確的資料。我們討論時在做了點發想,未來也許有幾種解決方法:一、beta版的設置中,可以做個選項,讓以維基百科的內部連結搜尋時,同音的條目都會出現。二、找軟體或線上程式碼支援,讓不同顏色的條目連結能夠用不同的聲音輸出,像是空連結的前後會有喇叭聲提醒,或是平常是女生的語音聲音輸出,但空連結是由男生的聲音輸出。三、讓語音輸出軟體可以抓wiki語法的標籤(其實有先語音輸出軟體已經可以做到把html標籤辨識功能打開後,即可以讀粗體&斜體)四、維基百科除了印刷版與網頁版,也可以開發輔具版or無障礙版的格式。(三)帳號申請流程不易,難以貢獻條目除了百科中缺乏視障文化以及閱讀介面對視障者不太友善以外,帳號的申請更是因為有防止機器人開帳戶的圖片輸入,使得連申請帳戶需要看得到的人來協助安全認證。這樣一來,就算視障者想要貢獻,也都因為無法獨自順利申請帳戶,從頭開始就遇到瓶頸。而視障生與使用的上網的資訊工具也是個問題,有些人並不習慣不斷推陳出新的語音軟體,故仍使用舊型的語音辨識軟體,但這些軟體很多在網路操作時,閱讀網站的速度十分緩慢(像是舊型軟體在各個標籤間如果要移動時,只有能使用tab鍵和上下左右鍵切換;新型的軟體則可以透過辨識出一個網頁的標題、輸入框、文字方塊等不同的分類,選定各種文字html標籤來快速的切換選擇[註2])。再加上前述的這些困難,所以台灣的視障者使用維基百科的比例應該很低,璽帆跟我們這樣分享。真正的解決辦法,有待後續發想看他示範完電腦,我們也好奇在台灣的視障生都使用哪種手機呢?據他觀察,對視障者來說,iPhone還是最方便,因為其內建的voice over功能,統整的十分良好,所以視障生在查詢公車等公共資訊上,也能夠透過voice over來聆聽查詢。除了公車動態查詢的app以外,視障生也會使用圖形辨識的app,而這類的app有些是透過上傳圖片給志工人海戰術審查,跟視障生回覆,像淡江有開發,也有app是靠圖庫辨識,像是(之前免費,現在慢慢開始發展收費功能)。其實璽帆也有在開發為視障者的研習課程,他覺得如果一般人要學會維基百科的閱讀操作,並不需要長期的訓練。重點在操作維基百科的搜尋輸入,以及語音軟體的操作。如果是國小從頭開始教,大概得兩天左右。不過讓視障生學會怎麼編寫維基百科的課程可能就要更長期的規劃。我們在當天的聚會中,有試著請璽帆實際用他帶來附語音軟體的小筆電操作上網,登入維基百科,但後來因為咖啡廳中有太多聲音的干擾源,讓大家難以聽到語音系統的輸出而作罷。但未來我們每週五聚會,有機會都將討論讓視障者使用開放知識的可能性,下一次應該是在3月7日的週五,會帶喇叭讓璽帆實際測試視障生使用維基百科的實況,歡迎大家一起來參與觀察、共同發想。註1:後來璽帆回去時想,導盲鼠語音軟體還是有視障者是會使用的,也許我們在較新的語音軟體研究完後我們也可視情況探索它在維基的使用方式。註2:後來網上跟璽帆聊到,關於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的導盲鼠語音軟體,近年仍有推出類似tag的跳躍功能,只是說仍不太好用且有些問題而已。本篇資料文章與照片均由上官良治提供,以CC-BY-SA 3.0的授權方式發佈(維基百科用戶名Shangkuanlc)。
February 11, 2014
個人參與補助方案(IEG)第一輪通過的專案截圖一年前,維基百科在中國還沒有社群媒體的宣傳。在個人參與補助方案提供的$350美元支援之下,現在中國已經有一萬名的粉絲追蹤於上的動態。微博是中國最大的社群網站。中文維基百科因此能夠在中國利用這個帳號來分享知識,同時組織像是一類的維基社群活動。一年前,沒有人能保證幾個付費資料庫的免費一次性帳戶,能夠成為維基百科人查閱參考文獻的穩定來源、並讓維基百科與圖書館之間發展出新的合作形式。在個人參與補助方案提供的$7500美元支援之下,現在有1500位的維基百科編輯能夠使用3700個免費帳號,未來也正在計畫開放給全球的更多使用者利用。還有很多像是上述計畫的受補助者
,這些人清楚知道他們想達到的目標、渴望與社群互動、了解社群成員的需求與優先順序、也願意冒險嘗試實際可行且能規模化的解決方案。他們積極的與各方專家與個人導師(mentor)們合作,為了讓親手打造的平台能夠成長茁壯。 在一年前,此方案的成立目的是讓像是 Addis 與 Jake 一類的維基媒體人能夠引發更多專案導向的實驗,改善維基媒體的網路體驗。如同上述的實驗計劃,這個補助方案剛開始時也是有風險、沒人能保證成功。而在第一輪補助申請即將結束之際,藉由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團隊協助所做的,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計畫的影響效果多大、我們又從中學到了什麼。早期影響指標第一輪的個人參與補助方案共補助了約六萬美元的資金,支援6個不同國家的8個實驗性專案。有半數專案是針對線上社群的組織,其餘的則試圖建立工具和進行實體推廣。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確定這些補助案在其目標維基或跨維基計畫中能展現的全面影響力,但早期指標已經顯示這些補助案可以對維基媒體運動的策略目標產生直接的影響。下列 5 個專案,是我們認為可觀察其長期效果的重點對象: — 這個案子本身已經算是大大的回本了,而未來若要擴大規模在跨語言的維基中發展,也還具很大潛力:補助了$7,500美元、付費資料庫一類的捐贈則有$279,000美元,這樣算來投資回本是37.2倍。除此之外,編輯也展現了想要利用這類來源的需求:在免費的查閱帳戶開啟後,從捐贈資料庫來的參考來源在維基百科的引用足足成長了400-600%。 — 透過組織活動展現其影響力:2013年11月時,創下了自2011年7月起最高的新維基文庫用戶量(171個新用戶)。 — 此補助案創造了高品質的圖片內容,並讓維基媒體共享資源裡頭多了畫作的評價,而不僅限於以往的照片而已:30張圖片被評價為高品質;211個維基百科頁面使用了來自此補助案的圖片;100%參與學校願意表達繼續參與的意願。( —
這是一款為了英文維基百科新手而創造的遊戲,現在已經展現了能使編輯更具生產力、也願意停留更長時間的潛力:玩這個遊戲的新手會比不玩遊戲者,有1.2倍的編輯意願。 — 這個用新浪微博的低成本社群媒體實驗,已經展現了在中國人對知識的高度渴望。超過一萬名的粉絲(有25%是女性),且在此帳戶所發表的最新文章也有導引新一群讀者到維基百科:三天內被轉發最多的文章,其連結的維基百科條目增加了252%的瀏覽量。極具潛力的網路社群參與實驗針對線上社群的數個專案是目前成果最亮眼的黑馬,尤其在專案初期就已經定義好了社群的需求的情況下。相對而言,沒有和現有社群力量整合、僅只是開發工具的專案,補助的成效則較弱。「效果最好的看來是搭建平台一類的專案--社交媒體推廣、課程開設、圖書館資源、策略指引--上述測試中的專案,都已經成功的展現了作為平台的可能性。這些專案都特別針對社群內部需求而設計:受補助者聽到了這類需求(比方說,從過去的經驗、透過問卷調查)並且設計出別出心裁的辦法來解決問題。理想而言,下一步會是讓這些受補助者測試看看這些規劃好的解決辦法是否真的能夠引導出原本期待的產出。」--學習與評估團隊之影響力評鑑(L&E impact assessment)維基文庫策略(Wikisource Strategy)調查了超過30個國家的維基文庫人 補助案中被評定為最成功的幾個已完成的專案,都具有下列的與策略重點有清楚的連結,專案設計成符合末端使用者的特定需求,在專案中有建立意見回饋機制,從頭到尾都有社群的參與,必要時,他們會與專家合作受補助者本身對其社群的認識,加上尋求專家以及他人的多元觀點,決定了補助案是否會成功。個人參與補助方案常常的受補助者通常開始測試其概念的地點會在他們主要使用的維基計畫(home wiki),像是維基文庫或是中文維基百科,不過大多數的專案是設計於成功之後可以擴大規模推廣到跨語言的維基計畫裡頭。這需要不只單一參與者來提供協助。有一位受補助者告訴我們:「有一群能力高強的人際網絡所扶持,對這個專案的幫助極大。」我們拿維基文庫策略補助案之中的社群參與為例,其中包含了親身面對面與線上匿名的意見回饋,這提供了來自社群四面八方的不同意見。一項被翻譯成11種語言的,顯示了幾項全球維基文庫所面臨的技術性問題,這幫助了受補助者能夠擬定優先事項。而專案組織者也因此,得以從徵招四位學生志工進行維基文庫的改善工作。在專案之中,受補助者 David Gomez 在加泰隆尼亞地區的八所學校展開了前導計畫,這讓他能夠建立給全球使用的工作流程。他跟維基百科的志工一起討論,尋找學校作業的要求,藉此讓學生們建立的圖片能夠維基社群再拿來放在文章之中,同時他也從維基媒體共享資源的圖片評鑑機制中尋找靈感,來改善學校。83%的個人參與補助方案是用於人力資本我們尤其著重於線上社群管理專案所花的時間與專業,我們發現大部分的補助案最後還是在於人力資本,而不是專案中的管理成本或外部專家的支出(詳見上表)。實驗精神與導師陪伴,是計畫成功關鍵實驗的目的就是嘗試新方法並且從中學習。要有好的實驗成果,需要允許失敗的環境,才能不斷從中學習成長。個人參與補助方案就是要提供這樣的環境,透過將創新精神納入選擇標準之中,同時鼓勵受補助者去冒險並分享他們從中學到的東西。「相較於其他的基金會補助方案,個人參與補助的報告尤其顯得老實而透明。這可能是很多因素所造成,但最主要的因素應該是個人參與補助方案是一個特別注重實驗概念的方案……另一部分因素則是報告本身也成了設計與輔導的一環。」--學習與評估團隊之影響力評鑑我們認為報告這個動作,應該成為一份有用的學習作業,而不是一份枯燥的必備文件。這概念變成了支援受補助者十分有用的框架。像是其中一位受補助者所言:「我喜歡引用Siko說的,在每月定期的報告中我們可以『選擇自己要的探險過程』後來當我們決定要在維基媒體部落格上發佈文章時,證明報告這件事十分重要,它讓我們得到更多的關注與曝光。」對受補助者的個人導師制度(Mentorship)以及其他由基金會職員與志工所提供的非財務性支援,也成為此補助方案中很重要的部份。影響力報告中記載:「對實驗性、可規模化發展計畫抱持有明確想法的個人,在個人參與補助方案見到越來越多,這帶來的資源遠超過了金錢所能提供的。」另一位受補助者也指出:「這個方案/計畫管理有一整套的技能培養是非得有無比耐心以及他人協助才能達成的,而我很感謝個人參與補助方案是我的個人導師。」我們並不想在此一一清點每次人力支援所想達到的個別目標,但勢必我們將會需要更大規模的個人導師體制,才能夠因應未來更多個人與補助案的需求。但也仍有改善空間除了上述的支援系統之外,個人也可以透過的管道來尋求更多參與志工以及諮詢顧問,來讓他們的專案更成功。然而創意實驗室現在還不成氣候,要如何才能達到原本「可媒和人才、創意、技能的大規模系統」的願景,目前還是個問題。改善像是創意實驗室這類空間、同時提供,讓受補助者以及其他志工能夠在社群專案中使用,這些都能夠支持更多逐夢實驗家,解決維基媒體運動未來的重大難關。現在新一輪的個人參與補助方案正在徵求中,我們將會持續觀察這些潮流長期的走向。你是否也有改善維基媒體在你社群的實驗計劃?請在中分享吧--我們很期待在那邊跟你相遇!將於3月31日截止。完整的以及伴隨而來的兩者都已在元維基上公開。非常感謝學習與評估團隊 Jessie Wild 與 Jonathan Morgan 的協助分析。原文作者:個人參與補助方案主持人 Siko Bouterse中文(台灣)譯者:上官良治 (Shangkuanlc)Copyright notes:
by , under , from Wikimedia Commons,
by , under , from Wikimedia Commons,
by , under , from Wikimedia Commons
November 12, 2013
英文維基百科的貢獻者遍佈全球。而這樣多元的地理特性,讓我們相信「讓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能自由獲取人類世界知識的總和」的願景總有一天能夠被實現。儘管如此,現在還是有一些地區編輯百科全書的人數是比其它地方更多的。今天英文維基百科的編輯大部分都是來自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南方國家(像是印度、肯亞、與菲律賓)之中的貢獻者,若跟其他國家的英語講者與英語維基百科瀏覽人數比較,比例是嚴重不足的。為了想要尋找可以提供像是菲律賓這樣的國家快速增加編寫者的簡單策略,一組來自維基媒體基金會組的,最近決定進行實驗,以引進新的編輯。這個並不成功--前導測試結束後,菲律賓積極的編輯者並沒有增加--但團隊學到了許多對未來類似測試有用的東西。我們的核心理念是大膽實驗(同時也有「人非聖賢」、「純粹好玩」的核心精神),所以我們認為「 」的經驗也有很大的價值。我們在此提供一些我們這次試驗所學到的重點。針對菲律賓讀者的橫幅菲律賓前導的登入頁面,開始編輯條目團隊選擇菲律賓進行這項試驗,是因為菲律賓的英語教育程度高,同時相較其他語言版本,菲律賓也有很大的英文維基百科讀者群(每小時93,200頁的訪問量)。該區域的英文維基百科編輯者不足(小於每個月400位的積極編輯用戶)。另一個我們選擇菲律賓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明白,網上社區往往最佳的成長時機,是當他們可以由經驗豐富的編輯者輔助新人來累積成果的時候,英文維基百科已經有一個小而活躍的編輯社區從菲律賓自行建立,包括 。團隊開始一些 :來自菲律賓讀者的簡略調查顯示,81%的讀者知道,他們可以編輯維基百科;86%的讀者自認英語程度在「良好」之上,但只有36%的讀者有實際嘗試編輯過維基百科。最常見不去編輯的原因是,他們不知道如何編輯(38%)。而最常見的要求是希望有人能提供在維基百科上可執行的具體且簡單的任務(63%)。菲律賓引導登入頁面,開始編輯條目認識了這些背景研究後,我們假設如果有一個請求菲律賓大眾改善與本國相關的維基百科內容的召喚行動(call to action),那可能會鼓勵更多人參與編輯。我們設置了橫幅,鼓勵菲律賓讀者確定自己作為該專案的一部分。然後,我們指引他們到一份我們在菲律賓維基聚會專案(WikiProject Tambayan Philippines)中所收集到各種跟菲律賓有關的主題所構成的。新手編輯需要額外的協助支援,我們提供維基百科的和的超連結,但除此之外我們不介入新手編輯參與維基百科的其他部分。針對地理內容編輯的小作品條目建議菲律賓前導測試的userbox我們在這次前導測試中所學到了四件事:邀請新手編輯到低風險的百科空間(在此意味著用戶自己的頁面),來貢獻內容以及進行簡單的任務(像是創建關於自己的頁面),同時提供具體的一步步指示。如此一來的確能鼓勵新手們的編輯動作。在登陸頁面的每五位訪客中大約會有一位,會在他們的用戶頁面添加userbox。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讓用戶創建自己的頁面,並添加userbox,那這次的試行應該會成功。
邀請使用者針對地理內容的條目文章做編修,並不能夠引起使用者夠大的動機來進行他們對條目的初次編輯。全部加起來,所有新加入的維基人只針對這次實驗的條目空間做了六次的編輯,而他們並沒有對我們建議的編輯條目做出任何編修。就算我們移除了創建user-box的任務,並且先給予用戶條目編修的任務,問題還是照舊。不同於創建用戶頁的任務,針對建議條目,我們並沒有給予要如何編輯的步驟說明文檔,這可能是因為維基百科添加文章內容的界面實在是太困難的一道屏障。
藉由提供使用者可能會尋求幫助的頁面超連結以提供建議,並不足以幫助或引其新手編輯參與的動機。50%的受訪者說,他們沒有進入幫助頁面。查看幫助頁面的使用者卻沒有編輯所建議的文章條目。這可能是「召喚行動」的語句並不夠強烈,或者也可能是這些幫助系統並沒有足夠的針對性,以滿足這群前導使用者。
維基專案可以是編寫內容很棒的來源--我們所選取的維基專案有許多豐富的小作品列表。這些列表能夠輕鬆存取,也提供新手編輯們多元的主題以進行編輯。謝謝維基專題:菲律賓人聚會!以下有三個在之後的實驗中,我們可能會用不同於這次試行的做法(也歡迎你試試!)維基媒體的專案可是幫助編輯的的極佳來源。對於這次的試行,我們提供到茶館的超連結、幫助文檔,我們期待新手編輯能夠主動的要求幫助。但這些努力並未導致成功的編輯或(我們有觀察到的)互動的發生。如果我們未來要執行此專案,接下來我們可能會嘗試建立一個更清晰的架構,讓維基媒體專案的新手編輯與已經很熟練的編輯有所互動、討論。這就需要有夠多在維基專案中活躍的編輯,願意為新手針對工作項目提供協助,並利用喚起用戶行動(Calls To Actions),明確確立新手與熟練編輯之間互動的期待目標。
擴展條目內容對新手編輯來說,可能是相對困難、令人氣餒的任務。或許可以試行一個比較簡單的任務,像是審稿,將是未來不錯的測試(可用類似本項目的試行方式)。
雖然本次在英文維基百科招募新手編輯的前導測試並不成功,但在較小型或較年輕的其他語種之維基百科,是蠻值得探尋相關計畫脈絡的。設計或運行這樣的實驗並不需要任何專業工具,任何志願者可以依照本文內容設置自己的實驗。您是否有運行類似 ,或者你有任何 ?我們很期待聽到你的結果(不論正面或負面的),以及你所學到的經驗!本文作者:(維基媒體基金會 個人資助金計畫負責人)、Haitham Shammaa(維基媒體基金會 編輯研究部經理)本文譯者:(台北維基人社群)、Cheng Chieh Huang版權聲明:
、 、、是於維基共享資源以 方式授權;是於維基共享資源以方式授權。
August 21, 2013
去年(2012年)5月,本網誌曾提到。可是好景不常,不久後中文版便相繼被瑞典文及越南文超越,跌至第13位。這兩種文字相信大部份人都知道其存在,其使用者亦分別有大約一千萬和八千萬。可是禍不單行,中文版的排名將會在月內進一步失守,趕上來的更是兩種大家可能從未聽過的小語言,就是菲律賓的宿霧文與Waray-Waray文了。找回一年前的統計數據,Waray-Waray文和宿霧文分別只是排第39位和64位,但現時已躍升至現時的第14位和15位,並預計於本月底前雙雙追過排第13位的中文。究竟這兩種小語言為何會極速「上位」呢?其秘訣就是透過運行機械人(bot)來不斷建立物種條目。目前全球有數百萬個物種,一般人相信只會認識和接觸到當中的百餘種,可是機械人卻不會理會物種的常見度及知名度,以每天數千個的速度不斷建立幾乎沒有讀者感興趣的物種。本人一直認為,其實維基媒體旗下既然已有「」這個項目,那些極低知名度的物種條目在維基百科實在沒有甚麼存在價值,只需要由維基物種負責紀錄便可以了。本人還期望這樣的亂象終會引起世界各地的維基編者關注,並在元維基醞釀「強制所有低知名度的物種條目遷移到維基物種上」的提案,屆時這些小語種的超級「發水」便肯定會打回原形。 可惜的是,其他地方的維基編者對建立大量物種的瘋狂行為似乎完全是無動於衷,甚至可能是樂見其成。本人曾在元維基發起有關事宜的討論,幾乎沒有人願意發表意見,而唯一一個來自中文維基以外人士的回覆,反而是讚賞這兩個語種的機械人「does a good job with those articles」。當然這並不代表維基媒體的官方立場,但對於中文維基以外的所有維基編者,居然無一認為這種將維基百科當作維基物種的行為有任何不妥之處,本人既失望又無奈。 正當菲律賓土話維基百科正在每日建立數以千計幾乎不會有人關注的昆蟲和細菌條目而無人阻撓之際,中文維基百科每日都有大量條目因為「關注度不足」而被提刪,有些日子更會有四五十篇條目於同一日的存廢討論中出現,場面真是何其壯觀。相比起數年之前,中文維基百科的關注度執法似乎有不斷收緊之勢,近期甚至連一些在過去數年從沒人認為需要刪除的條目也要拿出來提刪,如果情況繼續惡化下去,不但會令中文維基百科條目增長速度持續放緩,更會打擊不少熱衷建立新條目的維基編者之參與熱誠,不利中文維基百科長遠發展。
2. 選擇「創建帳戶」。3. 這時可以選擇切換回「中文(繁體)」。4. 輸入認證詞、用戶名稱及密碼,電郵地址可選擇不填寫(但建議最好填寫),按「建立新帳號」。5. 按右上方的「參數設置」。6. 在界面語言的兩個選項皆選擇「zh-HK - 中文(香港)」。7. 可順道在「日期和時間」中選擇正確時間(直接選擇「從瀏覽器中選擇」即可自動填寫「08:00」)。8. 完成!內文和介面都是熟悉的香港正體字!開了帳號後,不妨到簡單介紹自己,及留意的最新資訊!
August 18, 2013
教育專案在幹嘛?維基百科教育專案發起於2010年5月的,當時Rod跟維基媒體協會以及美國史丹頓基金會(Stanton Foundation)合作,以維基百科作平台,在大學開課,請學生撰寫跟美國公共政策有關的條目。這個前導計畫效果十分顯著後來成效不錯,於是從維基媒體基金會決定繼續展開更多與大學校園的合作計畫,而地理範圍從美國擴展到中東、印度,主題也從原本的美國政策延伸到更多其他面相。教育專案整體來說,其實就是提供學校想要使用維基百科開課的教授一些支援的教材以及助手,讓沒有編輯經驗的新手學生們能夠很快的融入維基百科的既有社群,並提供高水準的內容。教育專案的目的跟維基百科的引導新手計畫很大的不同是,教育專案並不會著重參與者在課程結束後還有沒有繼續參與維基百科編輯,因為教育專案將重點放在讓更多樣的編輯來源(說白了,就是希望讓維基百科的寫手不再只有歐美宅男男性白人)。把計畫目標著重在「讓更多不同特質的大學生有維基百科編輯經驗」上面,其實在會議中引發了一些參與者的質疑,一位來自以色列的維基人就認為若不把專案訓練出來的維基編輯留下來(retention),會傷害讓維基百科的可持續發展性(sustainability)。不過筆者倒是蠻支持這樣的目標,畢竟願意編寫長期編輯的人,的確會具備一些共同的「阿宅反抗軍」特色,如果這樣的特色讓維基百科只呈現了單一的觀點,比方說電影的條目中只有熱血動漫而不見小資女孩電影。不也會讓維基百科的發展走偏嗎?維基媒體基金會專員LiAnna為上半場討論作小結與回饋案例分享(一)納米比亞理工大學的媒體識讀課程接下來,分享兩個在會中聽到的實際案例。Rod分享完後,在非洲教書的德國維基人也分享他在納米比亞理工大學使用維基百科作為作業的經驗。他已經在納米比亞理工大學將維基百科當做的作業之一。在納米比亞只有兩所大學,一所是比較學術性的大學,另外就是這一所理工大學。而Peter在娶了納米比亞人做老婆以後,就在那邊定下來工作(題外話:後來跟他中午吃飯,他一直讚嘆納米比亞的女人真的是全世界最正的XD)。納米比亞的普遍學力,我覺得感覺像半個世紀之前的台灣。資訊能力這樣的課程,需要從很基本的東西開始教起,因為在學校裡可能有百分之一的人有聽過百科全書,而就算聽過百科全書的,也會覺得維基百科不是百科全書,「這個網站不像紙本的百科全書,每個條目有依照字母排列。」學生們也有這麼回答的。因此,一學期的課程中,會有許多時間是在介紹基本的上網工具、電腦設備使用,以及到參考書、資料庫是什麼等基本概念。儘管學生們的基本學力並不齊,但Peter也依照學生的能力設下的相對應的可能目標,這是我蠻驚艷的地方。這堂課只有個人作業,學生能夠在維基百科任一個條目裡頭貢獻一句話,只要這句話是自己寫出來的沒有抄襲,且具備完整的維基內部連結以及可信的參考來源,那就及格了。如果學生貢獻的條目有進入維基百科的首頁「你知道嗎」的欄位,那就有滿分的資格。聽起來是蠻可行而具體的課程,不過在這裡分享並不是直銷宣傳,只講推動的成功之處聽來也假假的。Peter在分享中,也提到了許多在學校推動教育專案未來改進之處。第一,是助教難以融入維基百科的線上社群,因為課堂助教是跟學校簽約的工讀生,所以教學熱誠並不高,當Peter想要替助教舉辦維基百科的教學工作坊,「助教們會揮揮手上的契約,跟我說『我跟學校簽的條件沒有要我參加工作坊』」以致於助教們並不理解基本的維基百科運作方式,另外今年他的課程修的人太多,人數約有九百多人,他一個人很難照顧到所有學生。案例分享(二)捷克分會的推廣經驗現場我們也拿到了一份講義,節錄自今年六月捷克維基媒體分會給維基媒體基金會。這份講義提供了六點推廣教育專案時的技巧。這些技巧(或者可說是七點提醒)在我們推廣各種維基媒體的專案時,其實頗適合借鏡--一、採務實態度穩紮穩打:當一個看來不錯的專案開始之時,可能會遇到很多人來找你,跟你說「你很適合再加上...」,但如果你就隨之起舞,那最後就是什麼都做不好,所以在建立教育推廣專案之初,就要想定義清楚你的目標,選擇自己有能力處理的範圍,並且精緻、小而美的處理。從幾個學生開始、而不是幾所大學;如果你剛畢業,剛推廣時始可以找自己過去念書時欣賞的教授,第一學期先跟他們合作,一堂課幾十個學生開始,累積經驗、等到prototyping差不多了,再往更多學校或教授推廣。二、學會怎麼教別人編輯:數理天才不一定就是好的數理老師,在維基百科優秀的編輯也不一定就是很好的老師。一開始教課時,可能會想要把所有關於維基百科的社群規範教給學生,但給的資訊量太多,可能反而讓學生覺得爆炸無法負荷而受挫。三、像維基社群說明進展:別讓其他人覺得你在搞小圈圈,經常跟維基人們分享專案的新進展。醜話說在前,當你與社群參與者分享時,大概會遇到兩種人--一是保守派,他們會挑剔你的想法、不認同你的所作所為,這種人佔了社群中大多數;另外一種,則是相對稀有的主動者,他們會反求諸己,跟你問一聲「我能做什麼?」這樣主動協助的志工,對於專案的成功非常重要。事先通知也可以避免維基管理員對你反感,覺得你在增加維基百科的負擔。像是學期初要為學生開設個別的帳號時,也要先跟百科的社群通知,以免被誤認為同一個IP太多帳號是誰在設傀儡。四、找專人不如齊分工:與其尋找單一的專案經理,不如創造讓志工們能找到各種的幫忙機會的平台。像是捷克語維基百科這樣的小社群中,大家幾乎都是在空閒時間進行維基的編寫,所以要像一家公司一樣的在維基百科找到一個能夠願意全心全意推動計畫的專人,根本是天方夜譚。然而因為大家都是因為興趣而來,所以如果把要做的事情拆成很多樣,每個人分攤自己較有興趣的,那比較容易把事情做完。與其用垂直的階層管理,在維基百科中,水平的合作模式比較容易成功。五、不要耍官僚主義:所有關於教育專案的資料盡量集中放在同一個地方,讓這個網站看來盡量精簡,並且要分流,讓老師、學生、維基社群、以及記者媒體都能夠很快的找到他們所需的資料。當學校願意與維基合作的老師希望能請分會人員協助開課教授維基百科時,也不要讓老師填寫繁複的問卷或表格,只要知道學生數、課程名稱、還有要寫哪些領域的條目就可以了。六、宣傳你的專案成果:要花一些力氣把與學校的合作讓大眾知道。記者,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信网上传的照片格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