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GDP数据“干净的数据”了吗

2015年中国各省GDP和人均GDP排名
我的图书馆
2015年中国各省GDP和人均GDP排名
& & &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2015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7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全国人均GDP为49228.73元,2015年人民币兑美元全年平均汇率6.2284,按平均汇率计算,2015年中国GDP折合亿美元,人均GDP达到7904美元。&
馆藏&26350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2015年中国各省市GDP数据排名及增速 重庆增长率为11%-闽南网
2015年中国各省市GDP数据排名及增速 重庆增长率为1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在此间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总的来看,2015年国民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新兴动力进一步积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各省GDP总量与增速
  中国经济网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截至27日,全国31省区已全部公布2015年经济数据,盘踞&地区经济总盘&榜单前三名的依然是广东、江苏、山东,其中广东、江苏两省GDP总量首次迈入7万亿大关。2015年GDP总量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共25地,31省区中GDP增速超7%的共23地。值得注意的是辽宁以增速3%垫底,且创下23年以来的最低值。
25地GDP进入&万亿俱乐部&
广东、江苏、山东继续盘踞榜单前三名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中国经济网疏理发现,2015年全国31省区中,总量在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有25地,较2014年增加一地。总量在三万亿以上的省区有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6地,其中广东、江苏两省GDP总量首次迈入7万亿大关。未能迈入&万亿俱乐部&的还有6地,分别为新疆、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多年来,盘踞&31省区GDP排行榜&前三名的是广东、江苏、山东。据此前广东省、山东省统计局数据,2015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7.28万亿元,自1989年以来连续27年稳居全国各省市第一;江苏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仅次于广东省,稳居全国第二江,江苏和广东的差距逐步缩小。2015年,山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002.3亿元,跻身&6万亿俱乐部&,在江苏之后。
  31省区中GDP总量倒数三地分别为西藏、青海、宁夏,GDP总量均在3000亿以下,其中垫底的为西藏,2015年GDP总量仅1026.3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西藏总量最少,但同比增速达到11%,整体经济在加快速度发展。
23地GDP同比增幅超7%
重庆、贵州、西藏增幅超10%
  增速方面,31省区中有23地GDP同比增幅超过7%,超过10%的有3地,分别为重庆、贵州、西藏。2014年GDP增速GDP同比增幅超过7%有26个,高于10%的省份有五个,2015年地方整体增速呈小幅下滑趋势。
山西GDP同比增幅3.1% 官方: 实属不易
  特别要注意的是,山西及辽宁的经济增速再次放缓,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去年山西以同涨幅4.9%的成绩垫底。今天GDP增速进一步下滑至3.1%,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山西省统计局副局长张晓东表示,2015年山西在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经济运行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仍处于最困难时期。山西省经济发展中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经济结构积极变化,民生进一步改善,实属不易。
辽宁增速3%为全国倒数第一 创下23年以来最低值
  比山西情况还糟糕的,便是辽宁省。根据统计数据(1993年到2015年),辽宁2015年3%的GDP增速也创下23年以来的最低值。辽宁2014年GDP增速为5.8%,根据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辽宁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9%,增速排在全国倒数第一位,比山西省3.1%的GDP增速还低0.1个百分点。
  辽宁省长陈求发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新世纪以来辽宁省经济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一年。辽宁经济下滑的原因,主要是投资和工业出现困难。
推荐阅读:
2015年中国各省市GDP总量及增速
中国留学生章莹颖在美国失联最新消息事件始末真相回顾现场图片照片
48小时点击排行榜全国各省2016年GDP排行榜出炉,其中各城市GDP水分多大?
公众号 | 深眼看经济
截至目前,2016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GDP已全部公布。统计发现,31个省市区中,27个省份的GDP增速跑赢全国增速,值得注意的是,被“挤掉水分”的辽宁全年的GDP出现负增长,成为唯一一个增速负增长省份。
相比去年,有23个省的GDP增速放缓,3万亿大省从去年的6个增加到9个,三个省份分别为湖北、河南及湖南,其中湖北经济总量首超河北,排位升1位,至第七位。
一、2016年全国23省GDP增速放缓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6年国民经济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
(图表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7%,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3671亿元,比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96236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384221亿元,增长7.8%。
相对2015年来说,2016年的经济总量有所增长,增速放缓,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之为676708亿元,比2014年增长6.9%。分产业来看,除了第二产业的增速比去年快之外,第一、第三产业的增速放缓。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产业增长3.9%,第二产业增长6.0%,第三产业增长8.3%。
不止全国GDP增速在放缓,数据显示,31省市区中,有23个省市区的增速比去年低,经济有所放缓。其中,辽宁省作为惟一一个负增长的省份,去年增速为3%,今年为-2.5%,今年的增速比去年低5.5%。
相反地,有4个省的GDP增速比去年高,分别为黑龙江、吉林、宁夏以及山西,这四省在供给侧改革的大潮下逆增长,令人意外。与去年增速持平的有3个省,分别为河北、安徽以及云南。
二、27省GDP增速跑赢全国增速 3省落后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国民经济数据之前,全国31个省市区(港澳台除外)的经济数据在陆续披露。梳理数据时发现,31个省市区中,有27个省市区的GDP增速跑赢全国GDP的增速,1个省份的增速与全国增速持平,3省的增速比全国落后很多。
相比去年,尽管增速有所放缓,重庆、贵州以及西藏这三省仍然以两位数的增速领跑全国,其中位居第一的重庆增速为10.7%,贵州居第二,为10.5%,而西藏的成绩也不错,为10%。
值得注意的是,增速倒数三位为辽宁、山西以及黑龙江,增速风别为-2.5%、4.5%及6.1%。除了辽宁,黑龙江与山西的经济在向好,去年两省的GDP增速分别为3.1%、5.7%,尽管增速还靠后,但正在恢复元气。
再来看看被“挤掉水分”的老工业区----辽宁省。被“挤掉水分”后的辽宁省的经济后劲恐怕不足,且从之前公布的数据来看,GDP增速负增长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几个季度,这个状态恐怕延续到2017年。
三、3万亿大省增3个至9席 湖北首超河北
经济总量排名前六的省份没有变化,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及四川,这六个省份也是3万亿大省,今年3万亿大省增加3个,分别是湖北、河北及湖南。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湖北的经济总量首超河北,跻身3万亿大省的同时,经济总量排名也由第八位升至第九位,反之,河北的增速与去年持平,但是排名从第七掉至第八。
在经济总量的排名中,尤为显眼的是辽宁省,从去年的第十名掉至十四名,受此影响,去年紧随其后的福建、上海、北京及安徽因此排名上升,分别为第十、十一、十二及十三。其中,2017年福建及上海的经济总量非常有可能冲破2万大关,踏进3万亿大省的门槛。
四、百强城市排名:深圳明年有望晋身前三
随着各省份的GDP 数据的公布,各地级市的GDP也陆续披露。
毫无悬念的是,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深圳市这四个一线城市仍居前四,其中,上海市与北京市这两个城市的经济总量远超第三位的广州,分别为27466.15亿元、24899.26亿元,经济增速分别为6.8%、6.7%,等于或高于全国GDP增速。
紧随其后的广州市,以19610.94亿元的经济总量位居第三,力破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只剩“北上深”的谣言,并且以目前这个增速来看,明年很大概率晋升2万亿大市中。
当然,深圳市也是极有潜力冲破2万亿大市的城市,尽管今年屈居第四,但是明年经济如果以目前增速来看,有可能超过广州,晋身前三。
除此之外,全国百强GDP城市中,山东入选城市最多,达15个,江苏有13个,广东有9个,浙江有8个。
经济超级省大省广东的入选的9个城市如下: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茂名、湛江、江门及珠海,正是这9个城市引领着广东经济的发展。
各城市GDP水分多大?
GDP是大家最早接触的数据,就像改革开放初期的邓丽君以及韩流初袭时的金喜善,对于大众有着启蒙作用,是一个时代甫一入场的姿势,经久摇曳。
尽管中央政府内敛很多,但是地方政府对于GDP热情高涨,近年来,时常搞出各种排名在媒体上做政绩宣传,敲锣打鼓的告诉大家它们又蒸蒸日上了10%。
正常排名之外,还有增速比拼和渲染,剑指北京上海——它们总量是大一些,可是增速慢呀,经济外溢明显呀。言外之意就是:未来我们的房子也能涨到它们的价格,不信,来看我们的GDP, 很快就赶上了。
看完GDP,有没有觉得重庆的房价很快要赶深超京了?成都、武汉们房价低估太多了?这都是摩拳擦掌要冲进一线的城市呀。
整个中西部体量俨然要超过东南沿海了,厦门、宁波、青岛这几个还行不行呀?有专家已经解释过了,外贸让位于内需,陆路交通枢纽取代海运,有道理呀。
一、GDP排名:按这个排名按图索骥买房?
2016年最新的城市GDP数据已经出来了,我们先看看排名前25强。
单位:亿元
GDP代表经济实力,那买房干脆按这个排名按图索骥不就好了嘛?
如果你这么干,你死定了。
全中国人都知道GDP的水分,你不会不知道吧?
这是最容易操纵的指标,所以才被热烈喜欢着,中央政府也要顺水推舟呀,都希望人民开心呀,确是一番好意呢。
好意我们也很真诚的心领了。不过,我等百姓只是想弄明白,房子会不会买了就跌?虽说自住不用关心房价,高了也不卖,低了也无所谓,不过,跌了等于没有退出的选择了,也是大家不希望看到的。
总之,我们想知道这些城市真实的经济状况,而不是“天天向上”的光鲜的GDP。
影响房价的三因素:
3、土地供应;
三要素之中,人口和土地供应都是比较容易查到数据的。人口增不增长,无非是看常住人口、小学生增量、再加上一个人口结构;土地供应可以去土地交易中心查,有存量,也有规划可以估计增量。
最难判断的是经济。
经济数据太纷繁,花样太多,而且世界变化快,新经济层出不穷,看看美国,有的衰落有的兴旺,各领风骚,现在特朗普上台后的状况,明为价值观,实际上是新旧经济的厮杀,新经济全球配置资源全球定价,实现了它们自己的最高效益,而旧经济是在全球配置体系里竞争下岗的一批。
中国也一样,昨天卖煤的还红红火火,娶女明星拍电影买北京的楼,忽然间,鄂尔多斯就成鬼城了,眼看着要超越香港的好苗子说不行就不行了。除了西北境况,还有东北衰落,曾几何时,辽宁是中国工业重镇,大连更是既富裕又时髦,美艳不可方物,甩了我们不知多少条街。
但最后结果是辽宁尴尬承认GDP造假了。
2000年时,谁能想到郑州房价超过大连呀?2010年时,深圳和杭州也是摇摇欲坠要掉队的样子,我记得有文章分析谁抛弃了深圳?浙江为什么不行了?在当时看,觉得合情合理,此情此景无可辩驳。
试图判断经济的未来走向是很难的,我一般大而化之,判断一个城市经济结构是否具有高的壁垒,是否难以被复制。比如北京的政治经济,是完全不被竞争的,比如上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条件,也几乎是不可能被替代的,深圳要看前海,如果前海如预期发展,深圳也具有独特资源了。
别的城市的不可被复制就逐步减弱了,港口有竞争,制造业有竞争,溢价太高会被取代。
那么,有没有一个水分不多的“干货指标”?
有的。其实,反映一个城市经济现状,最“干”的指标是看国税,真正反映人民富裕程度的是个人所得税,总之都没GDP什么事。
因为没有人吃饱了撑的,去多报利润和收入,多缴税。
二、GDP含税量:这个指标很“干”
我把这个比值叫做“GDP含金量”。
与以前的城市数据比较一样,还是泾渭分明,GDP越低的城市,有着更强的欲望把数据呈现的更好看。
但是,税收无法改变。
所以,它们很少提税收。我们不知道它们的GDP里到底含了多少价值,我们以为它们经济很好了很富裕了。看了税收数据,就会理解,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就会理解,某些地方政府卖地的需求多么强,对于房产牛市的渴望多么强。
单位:亿元
注:国税数据都包含了海关代收,长沙的剔除了烟草数据,上海的是根据地方财政数据反算出国税的,成都武汉天津等几个的数据是根据去年或者今年前面的数据估计的。
1) 用灰色表示出来的城市,是GDP含税量不超过10%的,排名靠前水分大的只有重庆。看来在税收这个照妖镜下,重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
2) 排名靠后的税少的就明显多起来了。可见,GDP越低的城市,越倾向于报一个较高的GDP数据,就像女明星的身高,172的一般说自己174,而154的总是说自己165。
3) 中西部省会是“水灾”重灾区。最高的武汉也就勉强11%。可能觉得自己肩负重任,既承担了本省的高度也代表了中西部发展成就,所以,愿意以更好的形象出现。
4) 宁波、东莞、厦门GDP含税量在20%左右,可能因为是千年老二,不在闪光灯下,心情放松很多,就像甄嬛传里,皇上对甄嬛说:我要是一个富贵王爷,只皇后一个贤妻和你一个美妾足矣。可见,王爷有两个就够了,皇上压力多大呀。
5) 青岛、宁波、厦门这些港口城市,“干货较多”,还是可以和内陆省会一较高低的。
6) 看完税收数据,有没有觉得有些城市特别、特别想卖地呀?哪些我就不点名了,看了数据就知道了。
三、人均国税
这次我们干脆撇开GDP,直接看人均税收数据——脱了那层外衣,你能清楚看出谁是真的“胸”狠,谁只是填塞的人工硅胶。
1) 如果说从GDP上看,广州仍然比深圳高一点,那么从国税总额,特别是人均国税额度上,可以清楚看到,深圳确实要好不少。所以,现在都叫“北上深”,而不叫“北上广深”,是有道理的。
2) 人均之后,灰色的三兄弟(重庆、郑州、长沙)更低了,所以,前面的GDP含税量指标,并没有冤枉这几家。嗯,郑州最低,长沙是剔烟数据,郑州的没剔烟,而重庆起码总量高。
3) 深圳、广州、天津、重庆GDP数据已经很接近,但是税收却大相径庭,足足分了四档。谁真有“胸”怀,谁只是在唱歌,一目了然。
4) 小小厦门,无论是GDP含税数据,还是人均纳税,都远远好于几个跃跃欲试的上位热衷者,所以厦门的房价涨是有理由和底气的。
5) 还看不出任何哪个二线城市有潜力进入一线,倒是觉得武汉有进入强二线的可能,或者说武汉只需要时间了。
四、“五大”的分量
单位:亿元
1、2016年,全国税收11.57万亿,京沪广东江苏浙江总计7.82万亿,占了全国的67.5%.
看来大部分省份都是打酱油的,只有鸡的屁(GDP),没有税,很多省份是要依靠转移支付的。
怪不得有人开玩笑说,越穷的地方越左。因为他们要依靠转移支付呀,享受了社会主义的好呀。
2、东南沿海三省一市比重超过56%,说明中国经济的重心仍然在这里,一直在这里。广袤的北方(不含北京),从经济上,几乎可以忽略。
3、今年的全国税收11.58万亿,看到一个数据是土地收入3.7万亿,可见财政对土地依赖程度之高,减税应该是大趋势,即使难减,再加税的可能不高。如何摆脱土地财政真是一个大课题,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地方政府喜欢GDP,因为它既能营造欢喜局面,又容易被操纵。
实际上呢,GDP水分太大,很难看出一个城市经济的真正面目,我觉得国税数据相比GDP来说,可靠的多,让你可以透过纷繁的数据感知经济的脉搏到底在哪里。
最后加一句:中国各城市差异如云泥。所以,你的房买在哪里,真的相当、相当重要。
本文采用深圳市北科瑞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领域大数据融合信息深度计算与智能处理技术实现内容获取、溯源、聚合、挖掘、热点话题自动聚类和文章情感分析等功能。内容聚合、话题回溯、文章架构等由写稿机器人自动完成,原始海量信息全部来源公开互联网媒体。
注: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苹果/安卓/wp
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积分 42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10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变色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108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常住居民II
为什么各省GDP之和不等于全国GDP?
23:33:17 上传
载入中......
上面的解释太复杂了,简单来说:A省的中间产品可能在B省消费,而AB省分开核算,故A省核算包含A省的中间产品,而整体核算则多计算一遍了
这种“1+1>2”现象,已经是个“老问题”了。这并不表明各省GDP的水分就很大,因为我国GDP核算采取分级核算体制,两者数据来源不完全一样。由于GDP统计中第三产业核算难度比较大,同时跨省核算也存在重复核算的问题,确实可能产生误差。不过,这种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确实值得重视,从今年开始,统计部门将越来越多采取数据“联网直报”的方式,相信随着数据采集方式的完善,这种“1+1>2”的现象有望减少。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 |主题: 5137, 订阅: 22
统计数字一直没正事儿
当然不是,不是还有直辖市吗?哈哈哈哈哈哈
这种“1+1&2”现象,已经是个“老问题”了。这并不表明各省GDP的水分就很大,因为我国GDP核算采取分级核算体制,两者数据来源不完全一样。由于GDP统计中第三产业核算难度比较大,同时跨省核算也存在重复核算的问题,确实可能产生误差。不过,这种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确实值得重视,从今年开始,统计部门将越来越多采取数据“联网直报”的方式,相信随着数据采集方式的完善,这种“1+1&2”的现象有望减少。
上面的解释太复杂了,简单来说:A省的中间产品可能在B省消费,而AB省分开核算,故A省核算包含A省的中间产品,而整体核算则多计算一遍了
hinhinhahi 发表于
上面的解释太复杂了,简单来说:A省的中间产品可能在B省消费,而AB省分开核算,故A省核算包含A省的中间产品 ...GDP不是只计算最终产品吗?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2015年中国各省市GDP数据排名及增速预测 广东人均GDP破万美元-闽南网
2015年中国各省市GDP数据排名及增速预测 广东人均GDP破万美元
来源:中新网
[摘要]31个省份GDP增速较2013年普遍回落,其中8个省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2015年中国各省市GDP数据排名及增速预测:2014年全国GDP总值63.6万亿元,31省份去年GDP增速普遍下降,广东福建人均GDP破万美元,广东和江苏跨入6万亿元大关,有8省份人均GDP破1万美元。》》
  中新网北京2月3日电 目前,31省份2014年经济&成绩单&均已出炉。数据显示,31个省份2014年GDP增速较2013年普遍回落,其中8个省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此外,2014年31个省份的GDP总和超全国的差额首次出现锐减,意味着地方GDP之和与全国GDP差额不断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2015年中国各省市GDP增速可参考2014年数据,各省市排名情况或有些许调整。》》》相关:
2014年全国各省市GDP数据排名
2014年全国各省市GDP数据排名及增速 广东人均GDP破万美元
31省份去年GDP增速普降
  截至2月2日,31个省份2014年GDP增速均已公布。数据显示,重庆2014年GDP增长10.9%,增速居全国第一;山西省则以4.9%的增速垫底。
  与2013年相比,各地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山西、云南回落幅度最大,均较2013年回落4个百分点。辽宁、黑龙江、天津的回落幅度也较大,均超过了2个百分点。
  在增速普遍回落的同时,各地2015年的预期增长目标也大都进行了下调。目前,除西藏GDP目标与去年持平外,北京、河北等26个省份均明确下调了GDP增长目标。上海则干脆取消了GDP目标,只提出了&经济平稳增长&。
8省份人均GDP破1万美元
  从经济总量看,广东省2014年GDP达6.78万亿元,依然保持全国最高;江苏以6.51万亿元紧随其后,这两地是&6万亿元俱乐部&仅有的两个成员。不过,排名第三的山东GDP达5.94万亿元,距离突破6万亿也只有一步之遥。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广东和福建的人均GDP首次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再加上原来的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内蒙古,全国已有8个省份迈入了&人均1万美元俱乐部&。》》》相关: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迈入1万美元是一个重要的门槛,这既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台阶,也意味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加大。广东统计局就表示,人均GDP破万美元,标志着广东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广东地区发展差距突出,整体的较好水平不能掩盖局部的相对落后,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地方GDP总和超全国数减少
  数据显示,2014年地方GDP之和依然超过了全国总量。据统计,31个省份2014年的GDP总和约为68.4万亿元,超出全国GDP总量(636463亿元)约4.78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差额比去年有所减少,且是近年来首次出现减少。据悉,自1985年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核算GDP数据以来,经常出现地方统计总和高于全国GDP总量的局面,且有递增之势。例如,2009年各省份GDP之和超出全国2.4万亿元;2010年超出3.6万亿元;2011年超出4.8万亿元;2012年超出5.7万亿元;2013年超出6.1万亿元。
  随着2014年上述差额的减少,地方GDP总和与全国GDP差额不断扩大的趋势也得到扭转。按照国家统计局部署,2015年将加快推进地区GDP统一核算改革。随着国家统一核算全国及各地的GDP,由于重复计算、&统计注水&等导致的地方GDP之和大于全国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完)
相关新闻:
2014年全国各省市GDP出炉 山西数据全国垫底
 根据统计部门近日发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GDP总值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具体到地方,广东、江苏和山东分别以6.78万亿元、6.51万亿元和5.94万亿元,坐稳GDP总值的头三把&交椅&。
  在增速方面,已公布的数据中,24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数。其中,西藏、重庆、贵州、新疆、天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数的,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北京、上海、河北、辽宁、黑龙江以及山西六省市。其中,山西2014年GDP增速仅为4.9%,比2014年年初预期减少4.1%。
  山西GDP增速垫底全国,这一结果并不意外。
  统计部门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山西GDP增速分别为5.5%、6.1%和5.6%,排名均在全国倒数三名之列。
  山西省会太原经济形势更不容乐观,该市2014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0.1%、2%和3.1%。
  对此,《中国青年报》曾报道,1月12日,太原市经济工作会议披露2014年全市GDP预计增长3%左右。市长耿彦波在会上直言,&这是一份令人惭愧的成绩单,省会城市不能也不应该有这样的成绩单&。
为何山西的经济数据如此&难看&?
  1月28日的山西省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山西省长李小鹏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去年地区生产总值等部分预期性指标未能达到预期,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工业总体疲软。特别是山西最大的支柱产业煤炭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效益锐减,影响到地区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和财政收入等效益指标。
  李小鹏还表示,从主观看,也是山西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深,对形势分析判断的预见性还不够强,有些政策举措落实还不到位、有的改革举措尚未明显见效。
  同一天,山西省发改委主任王赋作《山西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报告分析,影响山西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煤炭价格下跌、工业出厂价格连续负增长以及新旧产业&青黄不接&。
  &全年全省煤炭全行业吨煤综合售价343.16元,比上年下跌85.79元,下降20%。&上述报告显示,受煤炭行业影响,初步测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回落4.2个百分点,影响全省公共财政收入增速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
  下滑的经济数据,也让山西意识到转型的紧迫性。
  继2014年之后,山西连续两年将&一煤独大&问题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小鹏明确提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仍然突出,发展规模不大,经济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特别市&一煤独大&没有改变。
  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单列篇章,对&煤炭革命&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构想。
  煤炭革命方面,清洁煤炭消费、下放涉煤行政审批、推进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等具体方式都被列入报告。
  产业结构方面,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都成为山西加快转型的新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GDP固然重要,但并非地区发展快慢的唯一参考指标。
  2014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召开,明确了新一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我国GDP增长7.4% 比预期降低0.1%。具体到地方,各地GDP实际增速也普遍低于年初预期。因此,今年的地方&两会&,各地在提出新一年经济目标时,下调增速成为一大特色。
  截至1月29日,除海南、广东和吉林外,已有28个省份通过地方两会公布了新一年目标。和上一年的预计增速相比,26个省份下调了2015年的GDP目标增速。其中,山西、辽宁、甘肃三省GDP目标增速同比下滑3%。
  此外,上海是唯一率先取消GDP目标的地区,取而代之的表述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继续优化, 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西藏是唯一没有降低增速的地区。
  2014年,该地区全年GDP总值 925亿元,同比增长12%,2015年其GDP目标增速依然是12%,与上一年目标增速持平。
  注:2015年GDP增长各省市GDP数据及增速或将继续延续2014年发展状况,增长速度继续放缓,各省市的GDP排名情况或有些许调整。
  相关:
中国留学生章莹颖在美国失联最新消息事件始末真相回顾现场图片照片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据库卸载不干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