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系统谷歌浏览器和谷歌的车载系统哪个好

为什么苹果和谷歌的车载系统还未普及? - 车载多媒体/导航 - 电子工程世界网
为什么苹果和谷歌的车载系统还未普及?
17:33:25来源: 互联网 关键字:&&
&&&& 移动平台之争已经由传统的设备开始向车载平台过渡,的CarPlay、谷歌的Android Auto显然最具潜力的技术,因为世界上大部分车主都使用这两种平台的手机,将手机与车载融为一体提供无缝化体验,便是它们最大的卖点。
&&& 不过,我们也发现,即便两个智能车载平台已经发布许久,也获得了大量主流商的支持,但装载量依然非常有限,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
不容忽视的MirrorLink
&&& ,一种&车联网&标准MirrorLink,早在四年前便已推出,这便是MirrorLink。MirrorLink是主流手机厂商与汽车厂商合作的连接标准,支持蓝牙、Wi-Fi、USB连接,能够通过即插即用的形式连接手机与车载系统,实现车内应用。它的一大好处便是广泛、装载量高,虽然应用形式可能不及苹果及谷歌的平台先进,但胜在容易上手。
&&& 基本上,包括本田、现代、宝马、丰田、大众、三菱、标志等主流汽车品牌,都支持MirrorLink车载协议,并且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即便使用体验上不如新型平台先进,但&熟悉胜过创新&,用户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去熟悉新的车载平台,这是MirrorLink的一大优势。
&&& 另外,在CES 2015上,我们也看到了众多搭载苹果CarPlay或是谷歌Android Auto车载平台的车型,但不幸的是这些车型往往定位高端,也就是说汽车厂商仍然会在2015年的中低端车型中采用MirrorLink,这也使得苹果和谷歌的车载平台要比预期发展的更慢一些。
关键字:&&
编辑:鲁迪 引用地址: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关注eeworld公众号快捷获取更多信息
关注eeworld服务号享受更多官方福利
热门关键词
大学堂最新课程
汇总了TI汽车信息娱乐系统方案、优质音频解决方案、汽车娱乐系统和仪表盘参考设计相关的文档、视频等资源
热门资源推荐
频道白皮书3年后,Google和苹果的车载娱乐系统有了更多车厂支持_智能_好奇心日报
社交账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上传头像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智能3年后,Google和苹果的车载娱乐系统有了更多车厂支持
但这只是把 iPhone、Android 手机界面投放在车内屏幕上,而不是汽车的操作系统。
所有 2017 年款的福特车型,包括 SUV、轻卡和电动车,都将配置上福特的 Sync3 车载娱乐系统,并且兼容苹果和 Google 的车载娱乐系统 Android Auto 和 CarPlay。
目前,已经有不少福特的车型,例如 SUV 车型 Escape,以及有名的跑车 Mustang 部分新款已经配备上了新系统。
这意味着,福特终于要做更大范围的支持了,即便 Google 和苹果做的系统基本上是福特 Sync3 系统的同类车载娱乐系统:用 iPhone 5 或 Android 5.0 系统以上的手机连上车内中控屏幕,车主就可以在中控屏上使用导航、音乐、短信等服务。
苹果的 CarPlay|图片来自:
除了福特的支持力度比较大,近期还有其它车厂在加强推广这两家科技公司的系统的努力,看上去,Google 和苹果的系统离普及又近了一步。
韩国汽车公司起亚(Kia),计划将更多车型接入这两家公司的系统,最低门槛是 2014 年的车型 Soul;另一家是现代,它给部分车型提供免费安装这两款系统的服务。
这跟车厂以往的态度有些不同。以福特为例,支持的力度还相当小,想的还是推广持续投资的 Sync3 系统,中间福特还换掉了微软的 Windows CE,以黑莓的 QNX 作为底层来做了目前的新系统 Sync3。
车厂的顾虑主要来自 Google 和苹果可能是未来的竞争对手,因而这两家公司做的车载系统能做的,只是把手机屏幕映射到中控屏上,拿不到汽车的数据。在拿数据这点上,车厂做过明确的表态。
因而,当时不少车厂把这两个系统作为可选配件,或者是加价的配置来提价。但,有苹果 CarPlay 的支持似乎有助于汽车的销量。看上去,能快速升级的免费导航对于车主来说还是很大的需求。
这可能是支持车厂做更多支持的理由之一。但对于科技公司来说,这不是什么好消息,花 2-3 年时间才能等来一个新技术、新服务可能普及的机会,实在是太慢了。苹果的 CarPlay 是在 2013 年的 WWDC 大会上推出的,Google 则是在后一年的 Google I/O 期间推出了 Android Auto。
即便是这样,Google 和苹果也依然在汽车上受到车厂的极大限制。这也难怪苹果、Google 要花那么大力气去做汽车了。
题图来自: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没有更多啦
登录查看你的好奇心指数
根据你的好奇心指数推荐
好奇心微信公众号认真分析下 苹果和谷歌的手表系统到底哪个好
  随着Android Wear 2.0系统的亮相,Apple Watch 第三代产品也快与我们见面,对于智能手表市场霸主地位的争夺,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就像智能手机市场激烈的战争一样,Apple Watch与Android Wear之间的差异,不仅仅是价格和外观,更是生态系统和意识形态上的区别。苹果独特的体验与Android Wear的多样性选择,苹果庞大的粉丝用户群以及大量开发者和配件厂商的支持与谷歌强大的合作伙伴名单以及平台等。
  与智能手机一样,谷歌同样采取了向硬件合作伙伴提供系统软件的方式,而苹果则依然是自己负责从硬件到软件全套的开发过程。这就意味着将Apple Watch和Android Wear进行对比,就是让苹果和一众厂商进行比拼。
  然后就是兼容性,Apple Watch只适用于iPhone,而Android Wear则同时兼容多个型号的Android智能手机和iOS用户。
  我们在两个类型的智能手机都体验很长一段时间的前提下进行了全面的比较,这样就能帮你做决定,看看入手哪一个类型的智能手表。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Apple Watch继续对准轻奢侈品市场,不过在Apple Watch Series 2中,苹果将目光对准了更多普通用户。Apple Watch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尺寸,分别是38毫米和42毫米,并且还有几十种不同款式的官方表带可以选择,想要什么价位和样子,完全取决于你的预算。
  如果你想买Apple Watch,那么有铝制表壳的Apple Watch,不锈钢表带、耐克定制的特别版本、陶瓷白色甚至是第一代的18K镀金版本。而第二代产品与第一代相比,也有不少的改进。
  所有设计元素在Apple Watch上基本上保持不变,并且所有表带都与Apple Watch兼容,而表带的款式可谓非常丰富,经典的链环、橡胶、皮表带、经典扣、米兰环等等。另外,还有爱马仕和Coach这样的第三方设计品牌也加入到了为Apple Watch定制表带的环节中来。
  而Apple Watch侧面的数字表冠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设计,它可以让我们实现滚动和缩放,而不用单纯的在屏幕上点来点去。在设计上也许唯一让部分人感到不满的就是Apple Watch的方形设计,但是对另外一些用户来说,却更喜欢这样的设计。
  就像上面我们提到的那样,Apple Watch有很多不同的设备可以选择,虽然第一代产品大部分厂商都不算太好,但是现在已经有了像华为Watch 2、华硕ZenWatch 3这样新一代的高颜值选择,看来硬件厂商对产品的设计改良了不少。而LG Watch Sport和LG Watch Style也很漂亮,但是前者稍稍显得笨重。
  另外,在Android Wear阵营中还有像豪雅Connected Modular 45这样时尚又大牌的选择,并且还不止于此。无论是你喜欢方形还是圆形表盘都可以选到心仪的产品,而这在Apple Watch上可无法做到。现在大部分的Android Wear智能手表都采用了圆形的设计,而谷歌的系统在圆形屏幕上运行起来也非常不错。
  Android Wear不同的配置也有不同的选择,而Android Wear的选择无疑要比Apple Watch丰富了很多。而表带的选择也非常具有多样性。
  Apple Watch和Android Wear都可以让自己选择最合适的组合,但是谷歌的系统则可以在外观和定制性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比如Polar M600、Fossil Q·Cort Richards和Nixon The Mission,都是一些非常不错的特别款式。
  屏幕和续航
  Android Wear屏幕形状与尺寸设计多样化。设计者深谙不是每个人都是大手腕,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大尺寸的腕表,按理来说应该精简外观尺寸,但还是停不下往手表里填充更多黑科技。
  目前Apple Watch有两款屏幕尺寸:表径38mm,表径42mm。屏幕分辨率分别为272·340像素,与312·390像素。另外,Apple Watch的屏幕设计可媲美苹果iPhone系列,屏幕的角度打磨、亮度设计、灵敏的触感都在传递着苹果对质量的倔强与坚持。
  电池方面是大多数智能腕表的通病,Apple Watch也未能免俗。Apple Watch Series 2 最多可撑两天,而Apple Watch Series 1系列顶多一天。所以每晚充电必不可少。Android Wear也是表现平平。LG Watch Sport可用两天,只要不运行GPS与LTE。而LG Watch Style大概一天。而华为Watch的智能腕表系列可续航一天半,Moto 360 Sport系列能提供从早起到睡前的整天用电需求。
  操作界面
  如果你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的使用上选择了iOS或Android阵营,那么对Apple Watch和Android Wear的界面风格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尽管它们看起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Apple Watch采用了一种非常干净整洁的设计风格,并且还有一个原型的App网格排列。老实说,当你在使用watchOS 3的时候,就算在加载App,使用的概率也不是很大。而Apple Watch侧边的两个物理按钮可以帮助你在导航的时候使用,比如点击数字表冠,可以返回Home界面,还可以进行放大和缩小,而另一个按钮则是回到Dock的快捷方式。
  在2017年的WWDC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发布了watchOS 4,而这将使Apple Watch更容易的垂直进行导航,并且可以将蜂窝的排列变成列表视图。
  虽然不像Android Wear那么多,但是Apple Watch同样也有很多时钟界面可以选择,有些甚至是出自Jony Ive之手。并且某些界面还可以进行定制,显示天气、通知和提醒等。在watchOS 4中,我们会看到更多的界面,包括玩具总动员和Siri,可以不断你的更新日历或者相关的事项。
  而另一方面,Android Wear则完全面向第三方开放,但是正是这种开放导致了良莠不齐,水平非常混乱。Android Wear 2.0的出现给了这一功能重大变革。我们依然可以访问文件夹,但是设计师们现在可以加入更多复杂的功能,让系统更有用。
  弹出式的卡片界面也变得更智能,现在侵略性更低,只占屏幕不到一半的空间。这样意味着更少的滑动和电机,而整个操作系统在升级时感受到更加直观。同时Android Wear 2.0在升级时加了对旋转输入的支持,而第一个运行Android Wear 2.0的LG智能手机将会有类似于Apple Watch智能表冠的设计,可以直接用来缩小和放大,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厂商融入这样的设计。
  谷歌的Android Wear 2.0版本是个更高级的版本,更智能,让我们感觉不到自己是和一位人工智能助手谈话。虽然这并不完美,但是朝着我们喜欢的方向发展。
  苹果和谷歌都充分利用了语音控制功能,并且取代的触控屏,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更方便的选择。尽管这并非100%准确,但是可以更有效的响应通知等截面的操作。而Google Assistant现在要比Siri更智能,但是涉及到特例词语来回答对方问题还是效率不高,这意味着无论是苹果和谷歌都需要继续努力。
  苹果想方设法去宣传Apple Watch的健康管理与健身功能。与Apple Watch Series 2的车载感应器一样,可GPS定位、测量心率、步数与睡眠监控(需下载第三方App),可连接iPhone的健康管理类App。
  苹果注重为跑者与游泳人士提供健康管理、GPS定位以及防水功能,如Apple Watch Series 2就是一款定位为健身的设备。除了苹果本身自带的跟踪功能外,还可自行下载Strava与Runkeeper。然而第一代Apple Watch缺少这些功能,所以其跟踪效果很有限。
  Android Wear品牌众多,型号五花八门,多数都提供步数、睡眠以及心率的跟踪记录。如一些高端品牌如华硕ZenWatch 3就不提供心率记录。Google Fit作为Android Wear的标配,Wear 2.0系列中可提供更广泛的健身支持,方便在健身房中跟踪各项健身设备,不限于跑步、单车这类基础运动。
  苹果在iPhone上首创移动应用商店概念,各家厂商和开发者们争先推荐自家产品入住,而Apple Watch的问世,更成了各家产品斗技的舞台。
  目前,Apple Watch可选应用有1万多款,这些应用有的来自著名开发商,有的是发烧友开发的趣味项目,它们功能强大,可解锁汽车、跟踪一下班航班信息或叫出租车,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
  Android Wear的一大亮点之一是放权第三方开发商,方便各种应用推送通知,即使该应用久未更新。开发者们可以在应用的基础功能上设计更多的互动元素,甚至可以对只运用于智能腕表本身的程序做改动。
  虽然Apple Watch一贯瞄准高端市场,但随着Android Wear高配版问世,苹果在高端市场上一家独大的局势被打破。要想选择高端智能腕表,Apple Watch与Android Wear都提供了大量选择。
  如Apple Watch精密陶瓷款,38mm版本与42mm版本售价均近1299美元。Apple Watch Series 2 Sport起售价269美元,不锈钢版却要价549美元。若要选配不同材质的表带,尤其是像米兰风环形表带这种优质设计,价格就更加昂贵。
  而Android Wear与众多开发商合作,价格上更有优势。Fossil Q Marshal要价295美元,而华硕ZenWatch 3要价229美元,功能强大的Nixon The Mission售价为400美元,而豪雅是最贵的智能手表,售价高达1500美元。而Moto 360 Sport不到200美元就能买到。
  可见在价格方面,Android Wear更有竞争力。而对苹果公司而言,Apple Watch Series 1、Series 2的发布是相当成功的尝试,让苹果有机会提供一些价格比较亲民又潮范儿十足的产品。
  总之,苹果与Android除了在以上五大领域继续竞争之外,在硬件、软件方面也有一番较量。目前Apple Watch只支持iOS系统,不兼容Android Wear。而Android Wear手表能连接iPhone电话,但功能受限,体验差强人意。
  苹果的软件与硬件早就紧密结合在一起,而WatchOS 3将软硬件结合更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是专注的魅力与成功。反观Android Wear集思广益,让豪雅、Fossil、卡西欧等更多厂商参与进来,共同突破硬件领域,追求优质设计。其在软件方面也紧追苹果不放,努力缩小差距,Android Wear 2.0获得突破性进展,证明Android Wear在“软实力”也不可小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微信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车载系统大战在即 苹果谷歌MirrorLink三强鼎立_网易科技
车载系统大战在即 苹果谷歌MirrorLink三强鼎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科技讯 3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汽车似乎要变得越来越聪明。普及之后,似乎下一个需要智能化的就是汽车。2014年应该是汽车智能化的元年。目前这个市场竞争者颇多,不过真正有潜力主宰市场的分别是的CarPlay,Open Automotive Alliance和由通用、现代、本田大众以及、三星等组成的开源联盟MirrorLink。三种标准形成鼎足之势。潮流引导者:苹果CarPlay苹果的车载智能系统被命名为CarPlay。当用户购买了配备CarPlay的汽车,就可以把iPhone连接到自己的车上,它会把一个简化的iOS界面显示到仪表盘上。需要注意的是仪表盘本身并不运行iOS,它只提供了手机用户界面的简化版本。在开放性上,苹果似乎为了省事作了极大的限制。在推出后,只支持三个第三方应用程序-iHeartRadio、Spotify和Beats。苹果是否会在未来允许其他开发人员参与CarPlay应用的开发还有待观察。与iOS 7相比而言,界面简单了非常多。不过相信苹果更多的是为了安全性的考量。但到底什么样的应用应该存在于车内,其实还有商榷的余地。很多汽车厂商都表示会支持CarPlay,但也都表达了自己的隐忧。本田的竹原阳三表示害怕自己对标准“失去控制”,沃尔沃的首席信息官克拉斯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开源先行者:MirrorLink在2010年,诺基亚推出了一种所谓“终端模式”的车载智能概念。四年以后,随着一个新的名字-MirrorLink的诞生以及更多的支持,它开始表现出一些推向市场的迹象。不过,诺基亚母公司微软现在才决定在Windows Phone支持这一标准。 诺基亚首席设计师约尔格表示,“诺基亚已经对微软做出了承诺。我们正在努力开发,我们致力于将其推向市场。”虽然诺基亚是MirrorLink的发起人, 但其实MirrorLink是由“汽车链接联盟”在背后支持,其成员主要包括汽车厂商如通用、本田、现代、丰田和大众和智能手机制造商如LG、索尼、HTC和三星。目前这一标准仍在进化,它有潜力获得与汽车产业链的完美结合。这些公司共同合作定义标准和认证程序,以确保应用程序满足全球安全标准。如果应用程序是安全,他们获得MirrorLink联盟的批准,那么就可以在任何MirrorLink的车载系统进行安装。MirrorLink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开源,没有汽车或智能手机制造商仅仅因为他们不喜欢便可以阻止MirrorLink的应用程序。苹果的解决方案可能不会让第三方开发者进入,但是MirrorLink确让汽车制造商能够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并通过MirrorLink联盟证明他们汽车的安全性。因此,这将是MirrorLink打开市场的利器,因为它为全世界开发者的创意思维打开大门。黑马:谷歌那拥有Android的谷歌呢?多年来,谷歌公司似乎忽略了汽车的智能市场。尽管谷歌创造了世界上最好的导航系统谷歌地图,并与梅赛德斯奔驰等公司合作在一些车款上运行Android。不过这将成为过去,谷歌推出了Open Automotive Alliance(开源汽车联盟)旗下的Automotive Link,初始成员包括奥迪、通用、本田和现代。像苹果一样,谷歌承诺在今年年底之前将会有Open Automotive Alliance批准的汽车行驶在道路上。如果苹果的CarPlay是封闭的而MirrorLink是一个开放的联盟,那么谷歌的Automotive Link则介于两者之间。该标准将有可能为第三方开发人员提供支持,但谷歌将拥有最终的审核权利和接口的定义权利。截至目前,Open Automotive Alliance仍被看做一个黑盒系统,正式的细节尚未公之于众。期待今年夏天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能得到更多的信息。三种标准当然各有千秋,未来谁会赢得这场战争还不得而知。唯一确定的是,这块市场将在2014年开始腾飞。汽车厂商期望多年却没有成为现实的汽车智能化,似乎将通过几家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巨头的参与成为现实。不过影响竞争走势的主要有三个因素:安全、品牌差异化和技术基石。应用安全性有人会说,车载智能系统不就是简单地复制用户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到车上,只是拥有一个更大的触摸屏。不过,这是行不通的。主要的挑战是驾驶者注意力会分散。很简单,手机操作系统对于驾驶并不安全。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表明,在方向盘后玩智能手机,跟醉驾的危险程度差不多。在驾驶时可以使用的应用必须非常简单易用。现在在美国、欧盟和日本有专门的法规测试程序的安全性,确定哪些应用是被允许的。那些需要用户花很长时间查看和用户界面尺寸过小的应用都不可能成为车载智能系统的一部分。品牌差异化也许用户最不会在意就是品牌化,但是它十分重要。举个例子,汽车外观设计师们用自己高超的手艺,设计出漂亮、时尚、独特的汽车外观。同样内饰设计师,花费多年寻找合适的材料和开发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车内布置。比如中控台的位置,座椅之间的距离。这些因素成为区分好汽车与坏汽车的最简单判断因素,强烈地反应汽车的其他部分性能。同样,如果车载智能系统只是简化版本的手机,而没有与汽车本身做结合,那么他们也就创造不出差异化的体验。那么也就很难使自己的品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技术基石其实车载智能系统的重要基石就是作为基本要素的实时操作系统。这些都是汽车制造商建立实际使用的接口所依赖的底层系统,但他们是如此的底层,大部分用户根本不关心。就像安卓构建在Linux上,Mac OS X构建在Unix上,车载智能系统也有自己的基石。在过去,这些基本操作系统往往由汽车制造商自己开发。但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正在转向业界标准的解决方案。Windows Embedded操作系统就是相当重要的操作系统之一。福特的SYNC早前就基于这一操作系统。现代、起亚和其他解决方案都使用过Windows Embedded操作系统。黑莓的QNX是另一个重要的选择,福特最近就放弃与微软的合作,转而选择QNX。QNX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活核电站和喷气式战斗机,足见其可靠性。另外成本也是其重要的竞争力。QNX目前几乎已经成为黑莓最有价值的资产。
另一种选择是Linux,通用、宝马、英特尔、德尔福等支持的GENIVI联盟就用Linux开发了自己的操作系统。不过这里要注意的重要一点是,底层操作系统的选择对移动设备的支持并不冲突,Windows Embedded并不一定就要支持Windows Phone。更多的还是在运行效率、成本和可靠性上的考量。今年,这三个标准将会在全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中争取份额。如果一切按照各自母公司的计划发展,他们很快就会淘汰另外几十个厂家的解决方案,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也就是说,无论你相信与否,这对于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消费者甚至对汽车制造商都是一次革命。(秉翰)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技术小站:
厂商活动:
地点:北京
时间:10月14日 13:00 - 17:30
地点:北京
时间:10月16日 14:00 - 17:00
地点:武汉
时间:10月19日 9:00 - 18:00
地点:深圳
时间:11月8日 13:00 - 17:30
零基础快速成为Android项目开发工程师
ARM裸机开发实战(第1期加强版)
张飞硬件设计与开发视频教程
从0到1自己动手写嵌入式操作系统
张飞电子视频全套共十部
移入鼠标可放大二维码
智能车载系统盘点 苹果/谷歌/百度技术大比拼
来源:网站整理 作者:doodle日 11:38
[导读]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车载系统产品的着力点不外乎个性化和人性化,本文将盘点通用、宝马、沃尔沃、奥迪等智能车载系统盘点,通过梳理来了解目前这一领域的技术主流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车载系统主要由主机、显示屏、操作键盘(遥控器)和天线组成,其特征是带有一张较大的液晶显示屏。目前车载系统的功能十分丰富,能结合汽车的CAN-BUS技术,实现人与车,车与外界的信息通讯。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车载系统产品的着力点不外乎个性化和人性化,本文将盘点通用、宝马、沃尔沃、奥迪等智能车载系统盘点,通过梳理来了解目前这一领域的技术主流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用:OnStar
关键词:自动求助、远程人工服务、车况自动检测
通用汽车的专属配置,在车载产品领域算是比较老的一批&&1995年就已经开始研发。主要采用无线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向汽车提供完善的无线服务,使用过程中只要一个键联系上OnStar客户中心,客户顾问就会实时全程语音帮车主解决问题。
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在开车过程中发生较为严重的碰撞,突发意外需要警方、医疗、消防等紧急救援,车辆某些部位被强行打开,需要导航、检测车况、查询实时路况、预约机票酒店时,只需一键,安吉星客户顾问就会为你提供相应的服务。虽然很多&后处理&都是人工的,也有自动的,比如车辆碰撞严重车上人员无法应答,车辆就会自动发出求助。此外,车况检测也是自助的,每月一封邮件,而客服开启车门、启动双跳灯等则是远程控制&&通过这一系统,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可以交流的行车小助手,可以主动为驾驶员解决很多行车途中的问题。
宝马:iDrive
关键词:互联驾驶、手写输入、语音识别、手势控制
宝马iDrive系统最早出现在2001年上市的上一代宝马7系上,当时它的出现使车辆信息、多媒体系统、导航等功能被整合为一体,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客户的控制车辆。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汽车功能的演变,iDrive系统也在进行不断地升级,简化操作,优化功能,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第4代产品了。
第四代iDrive在前面几代的研发基础上,功能进一步完善,集合了多种资讯和驾驶辅助功能,包括交通信息、紧急呼叫、车辆查询及办公、旅行及休闲时间规划、互联网服务与驾驶者辅助系统等,形成一个庞大的&互联驾驶&系统,让驾驶员&足不出车&就可以处理很多日常问题。除此之外新一代系统还增加了触控功能,并且设计有手势感应功能,让驾驶员与车辆交流更加顺畅和方便,只需简单几个按键就可以支配车辆绝大部分的功能,省时省力省心,安全系数更高。
沃尔沃:Sensus Connect
关键词:语音控制、远程控制、远程人工服务
Sensus Connect是沃尔沃打造的面向未来的智能汽车生态系统,于2014 CES上推出,拥有智能在线(SensusConnect)和随车管家(Volvo On Call)两大核心功能,移动互联(Connect)、服务(Service)、娱乐(Entertain)、导航(Navi)、便捷控制 (Control)在内多达34项智能应用及服务。
具体来说,Sensus Connect不仅能满足车主日常多媒体娱乐、通讯导航、上网等基本需求,还有语音打开收音机、设置导航、拨打电话,手机APP远程锁车、解锁、启动发动机,后台人工服务提供酒店预订、机票、查询天气,紧急救援,售后服务预约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一方面弱化了车辆&交通工具&的传统属性,另一方面则提升了人车交互体验,通过各种语言,让汽车可以更好地为驾驶员服务。
奥迪:Audi connect
关键词:个性化信息服务、紧急呼叫服务、车辆管理
对于Audi Connect,奥迪的愿望是:通过这个系统将互联网与奥迪车型和奥迪的所有应用程序连接在一起。该系统于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发展到如今,不仅具备新闻信息、在线交通信息、停车信息、燃油价格、航班/火车信息、城市活动、经销商活动、交通违章及道路限行等众多个性化在线信息服务功能,部分车型上的升级版Audi Connect,还有&奥迪connect紧急呼叫服务&&奥迪connect车辆管理&两大服务体系,可实现紧急呼叫、故障在线呼叫、奥迪在线预约、车辆状态报告、停车位置定位、远程锁车/解锁以及远程操控选装的辅助加热器等操作,将人、车与世界进行了完美结合,使人们的汽车生活简单而丰富。
智能车载系统相关文章
智能车载系统相关下载
CarLife相关文章
CarLife相关下载
CarPlay相关文章
CarPlay相关下载
国际大厂IDT无线接收端芯片出货量达到了3000万颗,随着iPhone8支持无线充电功能,无线充电市场全面启动时间到来。易冲无线推出的无线充电接收端EC4016芯...
厦门新页无线充电芯片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新页为何与华强芯城强强联合?华强芯城如何助力新页的市场推进?9月22日,厦门新页董事长林桂江博士和华强...
创新实用技术专题
供应链服务
商务及广告合作
Jeffery Guo
关注我们的微信
供应链服务 PCB/IC/PCBA
版权所有 (C)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车载系统carplay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