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理很多行业会分散精力 英语吗?

创业力:创业者的9堂必修课全文阅读_创业力:创业者的9堂必修课免费阅读_百度阅读
&0手机专享价
扫码免费下载该书再送20元代金券
在电脑上继续阅读
您需要支付版权费用
会员免费读
开通图书VIP会员
万本精品好书免费读
用手机扫描以下二维码
开通图书VIP会员,万本精品好书免费读手机号/邮箱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邮箱
手机号/邮箱已经存在
请输入密码
请输入密码
60秒后再获取
验证码错误
还不是会员?
手机号/邮箱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邮箱
请输入密码
30天内免登录
手机号/邮箱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邮箱
图片验证码
60秒后再获取
验证码错误
输入新密码
请输入新密码
请输入密码
专注一条主线年化收益超30%
正海资本王正东:投资不是“滚雪球”多不一定好
来源:投中网
作者:马巾坷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编者按:王正东认为,未来,应用领域依然是正海的大方向。
在涉足VC之前,正海资本以PE投资为主,专注于高科技、高成长和创新型企业股权投资,东方财富、百视通、应流股份、、快友世纪、易游天下等案例,都是正海资本彼时投资的项目。
从1998年开始做投资,到2006年涉足股权投资,再到2014年募集了一期3亿元规模的VC基金,关注创新与传统行业结合为主线的中早期投资。
正海资本经历了从PE转型VC的征程,也因此,总裁王正东评价说,正海资本是VC界的生力军。
对于正海投资现在的收益情况,王正东颇为满意:“当年做PE年化在30%以上,现在做VC,已退出的收益率都高于这个数值。”
王正东认为,未来,应用领域依然是正海的大方向,其中对于B2B企业服务,正海会“多看一点”。除此之外,目前正海正在筹备、启动新一期基金的募集。新基金的投资方向,将重点关注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尤其是与制造业相关度较高的领域。
特色LP组合:政府引导基金+民营企业家
正海资本团队中共有4个执行合伙人,稳定性极高,“从2002年开始就在一起,共事十多年了。”
据王正东介绍,沈洪良与他是复旦大学的本科同学,在成立正海资本前,沈曾长期任职于一家为金融行业提供IT服务的公司,主营钱龙证券分析软件及其他软件开发、销售、维护。
耿万京是王正东的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同学,曾多年在华尔街从事对冲基金的业务。
王正东本人则在中国银行工作多年,后又在德国深造工作六年时间,对于德国精工制造业积累了不少经验。
王正东回国后,开始筹备公司创业,先从财务咨询做起,一直到了2002年,王正东脑子里开始有了私募股权投资的雏形。
之所以称为雏形,是因为当时国内还少有人知道什么是私募股权。“当时,我们有些直投,也拉了几家我们服务过的企业一起投,收益分成,实际上当时做的就是私募”,王正东说。
由于共同的经历和各自的优势,互联网给传统服务业、制造业带来的改变,是正海团队所熟悉和能够看清的领域,这也成为了正海资本一直以来沿袭的投资主线。
真正的转变是在2009年创业板开启后,“身边的很多民营企业家尚不懂什么叫GP、LP,去上海上一个为期三个月的私募总裁班,然后同学们之间就开始搞基金,全民PE热潮,让我们也思考将来的路要怎么走。”王正东说。
转型有两条路,一是往下游走,接近二级市场,二是往上游专业度更加高的方向走。最终正海选择了后者。2012年起,正海资本正式转型VC,以创投为主,PE并购为辅,先后募集了多个创投基金,累计投资了60多家企业。
正海资本的LP构成中,有30%-40%占比的政府引导基金,包括科技部引导基金(该年度全国35家)和上海市创投引导基金(该年度首批5家)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引导基金。能获得这些引导基金的出资参与,一定程度上也证明正海资本转型发展后其投资团队的职业精神、投资能力和投资业绩得到了相关部门及评审专家团的认可。目前,有多个地方政府在与正海资本就合作设立新一期基金进行洽谈,预计明年新一期基金将落地。
王正东说,政府引导基金选择机构,一是看投资团队在中早期项目方面的投资经验,二是看投资团队能为企业提供哪些投后服务,第三,则要求团队有较高的稳定性。
除了政府引导基金,正海资本LP组成中,还有极具特色的部分,主要的LP成员都为民营企业家。“我们最早的一批LP是一些民营企业家,个人居多,机构很少,这十多年来,一直跟着我们,投完一笔,就会有新的一笔募资进来,来源很稳定。”
王正东说,正海企业家LP的圈子并不大,将近50个企业家,由于多年的相处,关系如朋友般融洽。
这些企业家大多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制造行业居多。作为基石投资人,这些LP无论在项目来源上还是退出渠道上,都给正海带来不小的帮助,“这些行业专家,会更早看到一些变化,除了出资,他们会积极地推荐好的项目源,也能在我们看项目时,提供更多专业化的建议。”王正东说。
投资方向不是“滚雪球”越多不一定越好
创新是正海资本判断项目的关键词,“以技术创新为导向还是模式创新为导向,新的创新点是否会对原来的产业链带来推动,如果是模式创新,那它带来的高效新规则,是否能够推演成立,是否能给产业链带来变化。”
王正东认为,这是正海投资逻辑最核心思考的部分,也是团队经历了多年投资而沉淀下来的经验。
结合团队自身的优势,正海选择的投资方向,都离不开一根主线,信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结合及应用推广上。
王正东表示,新技术、新模式能否给行业带来新变化,是团队可以清晰把握的,并且机构是否能给企业注入一些强项资源,也是正海最看重的。“围绕这几点,我们定位在这互联网+传统、节能环保、制造业三个领域里,不太分散精力,投资方向不是滚雪球,不是越大越好。”
某自动售货机智能管理系统,就是一个极富正海特色的案例。
这是一家近期正海投资的做自动售卖机设备的公司。自动售卖机在中国推出已有多年,但普及率不高,王正东判断,未来人工成本的提高,自动售卖有望成为一个爆发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
正海团队发现,在日本,自动售卖硬件很发达,但80%的机器是需要使用硬币的,“中国互联网这么发达,如果自动售卖不能用微信、、闪付等支付工具,是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
由于投资过的关系,正海还帮该项目与银联的渠道打通,可以延展第三方的服务业务。“硬件商如何做服务,今天完善了消费需求,过两年又有了新的东西,你是否能有前瞻,是不是能及时加模块上去。”
王正东认为,这就是新技术给自动售卖带来的变革机会,同时,这样的项目,又可以与正海的银联资源、芯片制造等资源对接。“把一个链条上的事情做通以后,很多被投项目,包括项目之间就会显现整合效应。”
被重视的投后服务
投后板块上,除了沿用PE时代的投后管理部外,VC基金还增加了业务角度的条线对企业进行帮助,“PE的投后管理部实际上是规范,比如上市流程、企业管理等,VC离上市还早,所以不仅要在规范性上帮助企业,还要求每个项目的主管合伙人挂钩,跟着项目业务发展一直往下走,为项目整合资源。”
据了解,正海的4位执行合伙人,每人每年,基本上都要从头到尾跟两到三个项目。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下午,王正东将去参加被投平行进口车项目天际线的董事会。“我们帮他把业务框架重新改造,包括从海外采购开始,帮助他们设置一个主体,不要再像过去一样散单去谈,而是由公司派出机构来对接银行、保理、品质检验、货运等业务。”
由于在德国工作学习的原因,在欧洲,王正东也有不少包括宝马、保时捷等知名品牌的汽车资源,同时,帮助公司对接B2C的线下销售渠道,以及51卖车、卖车等线上渠道,“这就是正海重视的投后服务,要讲配置。”
正海资本还投资了一家快递公司零公里,不同于普通的快递配送,零公里主做商务5A级写字楼的商务收发室,帮助写字楼物业解决快递人员频换进出带来的不安全性,还提高了快递人员的配送效率,一栋楼只需一次配送。
而这只是王正东刚刚投资这家公司时候的业务,“第一步就是把项目既有的价值做到极致。”第二步,他们开始尝试拓展,帮助写字楼里的会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制的公司,做收发,帮助他们内部结算快递账目,同时,这套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的快递跟踪。
“其实每一个项目,投它的时候,你会有感觉,将来的它是有价值的,但是怎么做好,怎么体现出来,就是要不停的帮助企业试错。”
比如零公里的下一步,王正东就跟团队讨论,由于收发室就在写字楼中,占据地理位置的便利,同时,配送的快递人员相对固定,信任感更强,是否可以提供一些及时订购配送的业务,“目前这方面的增值业务,鲜花和水果已经获得成效,展望未来,零公里是不是可以对接电商,做O2O里落地的那个O呢?”
王正东的这些想法,也在推动着项目方试错和创新,王正东每个月都会到项目方开会,让团队汇报有什么新点子,跟踪每一点子进展的程度。
哪些传统行业+互联网更有机会?
如何判断哪些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结合更有投资价值,王正东认为,主要看行业规则。
第一种是,原有的规则是低效的,互联网进入后可能会带来放大的价值,“就像,为什么在欧洲没有兴起这样的公司,因为欧洲原有的出行规则很便捷,电话是轻松可以约到车的,在中国很难叫,因此在中国,互联网的介入是可以提升原有规则的效率的。”
其次,原本的规则是无效的,例如,教育行业。“尽管互联网教育做的人很多,但做的都只是一些培训,如英语培训、业余兴趣爱好培训等等。至今,教育仍是一个封闭体系,如果互联网可以改变这种规则,则会有很大的机会。”在王正东看来,现在很多看似很稳当的行业,大多都是效率不高的,比如物流行业依然有很多机会。
在高端制造行业,王正东认为结合互联网,未来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带来新机会,“就如德国工业4.0一样,尤其是在智能化较成熟的领域可能会推进的快一些,正海投资的下一个基金会往智能化多看一些。”
2015年正海资本正运营的创投基金规模为3亿元人民币,目前已投资了10余个项目。王正东说,基金对于项目的金额数量非常清晰,“每个项目的金额在2000万-3000万之间,每期的投资数量一般不会超过15个,这涉及效率问题,太多不能保证管理质量。”
对于王正东来说,投资主要是两个标准,第一是看得懂,能脱颖而出,第二是有帮助,“早期项目都是有缺陷和瑕疵的,就看我们自己的资源和能力是不是能帮助他弥补。”王正东说,这两点看明白了,就可以投。
这种All in式的投入,也让正海尝到了中早期项目投资的甜头,“2008年底投资的易游天下,团队投入了不少精力和资源,2015年易游被上市公司收购退出时,获得了税前近20倍的收益。”
而从创业角度,王正东表示,创业者一定要清晰地知道,所谓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还是通过烧钱实现的,这可能是此前互联网+或O2O出现一些泡沫不被看好的核心原因,“同样是烧钱,的模式清晰,打车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有一些上门美甲的O2O只是烧钱不是烧需求。”
其次,创业者所谓的创新模式,都是不断试错出来的,但前提是需要有一个核心业务把有需求的人聚集起来,创业者需要有理性判断,“就好像零公里一样,一定是在过程中去不断尝试,不是光凭逻辑能想清楚的。”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新闻排行榜人保迷失“华闻系”直面抉择时刻_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人保迷失“华闻系”直面抉择时刻
  实现A+H上市进程紧锣密鼓 打造“金控帝国”梦想始终没有泯灭
  日,人保集团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北金所)公开挂牌出售“华闻系”股权,包括持有的华闻控股55%的股权和广联投资54.21%的股权。这一事件使人保与“华闻系”错综复杂的关系开始浮上水面。
  据环球企业家报道
  就在挂牌后的第22天,作为华闻控股股东之一的人民日报社突然发表严正声明,表示人保集团所提交的审计评估报告内容严重不实,人民日报社及其下属企业应付华闻控股5.01亿元债务事实上并不存在。华闻控股内部知情人士称,5亿元债务原本是华闻系的“家事”,若非股权转让,报社对内部的挂账一直没追究,但若人保集团出售华闻系,势必要对这5亿元的债务做个了结。
  北金所人士证实,该挂牌项目已处于暂停阶段,须待双方达成共识后,方可重新挂牌交易。
  5亿欠款形成有复杂历史背景
  5亿元债务成了目前报社和人保集团之间最大的纠结,而报社的公开发难,也让人保挂牌“华闻系”的努力暂时搁浅,随之放缓的还有人保集团原本紧锣密鼓的上市进程。在不少人保内部人士看来,能否顺利上市已是人保“生死攸关”的大事。
  据一位人保内部人士介绍,所谓“5亿元债务”问题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曾一度兴起政府机关办企业创收的热潮。这一过程中,报社也先后开办了200多家各类企业。但由于体制和资源局限,部分报社下属企业陷入经营不善、连年亏损的窘境。
  为此,从1999年起,报社制定了“以发展带动清理”的方针,开始以华闻控股等几家经营情况较好的企业为核心,对亏损企业及资产进行重组和清理。“这种资金划转在财务上表现为报社对华闻控股的负债。”一位曾参与相关账目清理的前华闻内部人士表示。
  由此,报社和华闻控股之间就形成了纠缠不清的资金往来。据一位华控前董事透露,报社与华控之间有4亿多元的欠款,还有一笔6000多万元的报社关联单位应收款,两项共计5.01亿元。“4亿多的所谓欠款中,有当时报社从华闻转出去用于清理亏损企业的款项,还有一部分是华闻已经上缴报社的利润。这些利润当时出于种种原因被华闻控股处理为账面上的未分配利润。再有就是华闻与报社下属企业的资金往来。”但所有款项在交易对价中已经扣减评估价值或者全额提取损失准备,本应核销,华闻控股与报社就不存在此债权债务关系。
  当时的资金划转频繁且不规范,上述曾参与相关账目清理的前华闻内部人士坦言,因为一直以来都是一家人,反正“肉烂在锅里”,报社未过多计较。
  由于历史的原因,广联、华闻控股和上海新华闻实际上是“三块牌子一套班子”,核心为上海新华闻,而华闻控股名义下的很多资产都是为新华闻代持。“三合一”的运作模式下,三者之间的资产界限一直较为模糊。
  对于这些历史遗留的财务问题,报社在上海社保基金案发后对华闻控股进行第一轮重组时,已经和当时有意接手华闻控股的中海外在日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内部称之为“3?15协议”。协议规定通过内部账务调整的形式,冲抵上述报社和华闻控股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其中就包含报社、人保双方纠结不开的5亿元债务。
  该人士还透露,“3?15协议”签订之后,报社曾与中海外签订对价方案,截至2006年底,华控评估值为(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11.06亿元,净资产3.63亿元,折合每股净资产0.91元。而这一数字远远低于华控的实际价值,“为了尽快成交,报社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不少资产被低估”。
  后来,华闻的收购者由中国海外变成了中国人保,几经周折之后,人保集团于2008年6月,终于斥资8.6亿元接盘华闻系,通过旗下人保投资获得华闻控股55%股权和广联投资54.21%的股权。一位曾参与华闻控股2007年、2008年两轮重组的报社人士说,人保接盘后,不但一直没有按照协议等文件的约定进行调账、核销,而且在华闻控股的账面上始终有5亿元应收款项。
  当时,报社认为人保刚接手华控,事务繁杂顾不上调账,就没有催得太紧,毕竟日,人保和报社、中海外签订重组协议(下称4?10协议)也都是以“3?15协议”为基础的。
  “令报社始料未及的是,直到2009年初,人保入主已过半年,华闻控股2008年财报出炉时,这个账还是没调,我们就觉得不对劲了。”上述参与华闻控股重组的人士称,而他至今仍为没有利用人保初来乍到的有利时机,完成华闻控股账目调整而懊恼不已。
  为上市人保急欲出手华闻系
  单方面挂牌出售“华闻系”相关资产,是导致人保集团遭逢来自人民日报社狙击的直接诱因。根据多位人保集团及华闻控股内部人士的说法,人保急欲出手“华闻系”资产,是因为需要满足上市合规的要求。
  2011年6月,人保将华闻系资产挂牌出售的消息甫一传出,即有市场人士分析称,华闻系金融资产整合难度过高,人保原本寄予厚望的金融牌照无法带来预期中的收益,是人保割爱华闻系资产的主要原因。
  人保集团原本的金控战略,是将华闻系旗下的金融资产进行整合,将金融牌照等核心资产纳入人保集团直接管辖。可是万万没想到,华闻系资产内部的股权关系太过复杂,交叉持股、“一产拖三家”的情况比比皆是。
  不过该人士同时表示,华闻系资产对人保集团A+H上市进程所构成的巨大隐患,却也是华闻系被出售的另一鲜为人知的重要动因。
  首先是财务报表的问题。安永过去3年给华闻控股出具的审计报告,都带有强调事项段。尤其在2010年报中,有20多处所谓强调事项段。
  “人保如果要实现A+H股上市,这样带有大量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在香港联交所是很难被通过的。”一位华闻控股小股东代表透露,在一开始安永其实出具的是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但是包括中海外在内的小股东对此极不满意,认为安永的报告没有尽责审核华闻控股资产状况,并为此给安永出具了一份公函,最终安永才把这些解释性内容增加进去。”
  注册会计师王彦(化名)表示,审计报告中出现强调事项段,一般是由于对部分资产的持续经营能力、或有重大事项以及已披露违规行为有所疑虑或建议。但对于中国香港这样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而言,这样的瑕疵补丁很难获得监管机构的认可。
  华闻系复杂的资产构成也对人保集团登陆H股构成不利影响。
  相比人保集团金融服务业的行业属性,华闻系资产中却有大量的实业资产,尤其是拥有大量的地产项目。一位人保内部人士表示:“人保如果持有大量地产、传媒这类与主业关联度不高的非竞争性资产,在港上市时很难向投资者进行解释,甚至也会影响其红筹股的定位。”
  更难以解释的是庞大的华闻系资产对人保集团价值回报的乏善可陈。
  前述华闻控股内部人士表示:“华闻系资产的市场价值是很高的,但是产生利润的能力却很差。不少实业资产,都属于中看不中用,账面和公允价值都在上升,可就是带不来现实收益。而金融牌照的价值则由于整合不顺,也难以实现价值。”
  华闻旗下的杭州凯悦酒店,便是这位华闻控股内部人士所说“中看不中用”的典型。据该内部人士介绍,杭州凯悦酒店占地30亩,其所处的的黄金地段每亩地价已升至8000万元,如此算来凯悦酒店仅地皮价格即可达24亿元。“可是酒店实际收入非常有限,不超过2个亿元,剔除成本和给凯悦集团的运营管理费用后,连支付负债经营的利息都不够。”一位人保集团内部人士对华闻系资产价值和资产回报率的背离亦深感忧虑,“华闻系资产的低回报率也拖累了人保集团的盈利率。更何况这些资产还和保险主业没多少关联,我们在过会和路演时,很难解释为什么还分散精力到这些不赚钱的业务上。”
  无奈出售华闻控股人保留后手
  令不少人感到惊讶的是,尽管上市已成为对人保“生死攸关”的重大考验,但人保集团在解决与报社的纠纷和出售华闻系资产等事件上的立场却十分暧昧。
  而华控内部人士则认为,目前人保之所以不愿积极解决5亿元的所谓债务纠纷,还是与不愿放弃金控帝国的梦想有密切关联。就像其出售“华闻系”时附加的若干条件一样,总给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感。
  虽然人保集团挂牌信息显示“期满如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人保不更改挂牌条件延长挂牌直到征集到意向受让方为止”,似乎预示人保誓将“华闻系”卖到底。但仔细分析,似乎又不然,背后另有玄机。
  根据挂牌信息,人保持有“华闻系”的股权评估值为21.35亿元,根据股权比例推算,“华闻系”广联公司与华闻控股两公司合计评估值应约为38.8亿元,而负债方面,除人保此次挂牌要求受让方替华闻系公司承担的特定债务16.5亿元外,“华闻系”对金融机构的债务还高达25亿-30亿元,因此,“华闻系”资产估值已高达80亿-85亿元之间。
  表面看,估价如此之高,理论上对买家没有太大吸引力。而且还开出受让方需“具有100亿元总资产、20亿元净资产以及具有金融机构投资管理经验的国有控股企业”的条件。此外,人保还要求受让方接受不做尽职调查等条件。条件之苛刻,让市场感觉恐难有人应标。
  随即有媒体指称,人保集团已经圈定意向受让方,即与人保集团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北国投。
  令人保始料未及的是,半路杀出个“无锡金源”搅局,打破了人保集团的一盘好棋,不少市场人士猜测这家公司的背后推手正是华闻系当年的掌舵人王政。市场中更有人笑言,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不看华闻的账本便能拿出20多亿保证金来收购华闻,只有王政。但在无锡金源的工商资料中没有发现和王政之间有任何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人保在挂牌信息附件―《评分标准》中给予“投标人受让标的后,支持人保集团受让中泰信托所持大成基金48%股权的承诺”等要求,分值虽然不高,但亦可瞥见人保集团想通过附属条款保留大成基金股权的玄机。
  虽迫于无奈出售华闻的金融资源,但人保集团打造“金控帝国”的梦想始终没有泯灭。
  一来,已经拥有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全牌照的,率先构架起了综合金融版图,无论是各业务板块的综合开拓,还是利润超期贡献,都让保险圈内人艳羡不已,却又望尘莫及。
  二来,作为以财险起家的人保集团来说,每年的现金流量与三大寿险上市公司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自从确立了集团整体上市目标后,人保寿险就背负着做大保费规模的使命,以超常规的方式飞速发展着,在短短几年间,已经跻身寿险第二梯队,虽然屡遭诟病,却始终“勇往直前”。因为它必须给人保集团整体上市的故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正因为此,为了讲一个美丽的上市故事,人保集团似乎比任何人都需要综合金融的平台,以吸引投资者的青睐。钱你出投票权归老板 新三板“疯子”玩出最6定增! _ 东方财富网
钱你出投票权归老板 新三板“疯子”玩出最6定增!
作者:武亚玲
读懂新三板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有人说他很会搞事情,有人说他是疯子,还有人说他很像屡败屡战的曾国藩。这都是董事长尹荣造身上的标签。  这次,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登上新三板头条的尹荣造,又“造”了一个“梦”——推出类似美国AB股的模式,在新三板上玩起了“另类”定增。  读懂新三板研究员最近发现,伯朗特的第十一次股票定向发行方案通过证监会审核,1370万股,募资1.37亿元。发行对象只有两个:尹荣造和东莞市荣造智造一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荣造一号”).  也就是说,尹荣造自己发基金,然后让投资人认购基金份额成为公司股东,这样一来,尹荣造的股权不仅不会被稀释,实际控制权还会被进一步增强。  2015年抛出的百亿融资案和2025年营收百亿的“小目标”还让人历历在目,这一次,尹荣造又要造什么“幺蛾子”?  一、类美国AB股?荣造模式究竟是个啥  去年1月终止此前的百亿融资案后,伯朗特又抛出这份1.37亿元的定向发行股票方案,其中尹荣造计划认购出资3200万元,剩余的1.05亿元由荣造一号认购,募资大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而发行对象之一的荣造一号,其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广东荣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尹荣造控股荣造投资99%。  此前的百亿融资案,就是计划采用这种模式,尹荣造的想法是发35只基金,找到7000名投资者来完成。  由于伯朗特在微信平台发了篇题为《7000个千万富翁将在10年后诞生,是你吗?》的文章,被监管层关注,因信披违规还被股转约谈,最终百亿融资夭折。  读懂新三板研究员看到,伯朗特这次在回复证监会反馈意见中表示,荣造一号计划招募的合格投资者不超过35人,即每人至少认购300万元。  尹荣造告诉读懂新三板研究员,荣造一号的特点是:不收LP管理费,1倍以内收益不收提成。认购原则是1000万元以上,金额优先,时间优先。  荣造一号的收益分配原则和方式如下:  这样的融资模式,在新三板市场前所未有的。尹荣造把这种模式称为荣造模式。读懂新三板研究员研究发现,荣造模式其实有些类似美国的AB股。  AB股模式,也就是同股不同权,在美国资本市场并不鲜见。创始人通过AB股来增加自己的投票权,确保在董事会的决策地位。从而防止创业初期进入新股东,股权被稀释,控制权散失。  以谷歌为例,2004年上市前,公司引入AB股制度,分为A、B两类同价股票,创始人获配B股,其他公众股东获配A股。在AB股双股并行的制度下,A股对应每股只有1票投票权,B股每股不能公开交易,每股投票权为A股10倍,这样谷歌的创始人持有几乎全部B股,实际控制70%以上的投票权,确保两位创始人能以较少的持股拥有过半的投票权,从而控制大局。  但国内资本市场是坚决反对同股不同权的,市场传闻由于港交所拒绝AB股的要求,不愿失去控制权的马云转往美国上市。  事实上,荣造模式也只是形式看起来类似美国AB股。  “这种做法只是形式有点像AB股,但它实际采用的是国内流行的基金模式,因为基金从名义上讲都是归GP控制,对于控股股东股权比例较小的公司,可以实现杠杆效应,即以较少的钱控制更多的股权。”中科沃土董事长朱为绎这样对读懂新三板研究员说。  只不过搞实业的老板很少像尹荣造这样会“折腾”,既想做搞资本的猎人,又想做实业的牧人。  百亿融资案备受争议的时候,尹荣造说伯朗特百亿定増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这是市场的创新,类似于美国的AB股,即使最终只融到1.05亿元,对公司发展也是有利的。  但随着百亿融资案的不了了之,荣造模式最终也没有出现在新三板上,现在伯朗特真的计划通过这种模式募资1.05亿元了。  二、公司发展势头正猛,好好融资不行吗?  此次伯朗特1.37亿元的融资,定增价为10元/股,对应市盈率仅10倍左右,按照正常的套路出牌,应该也会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吧?  毕竟,伯朗特这两年的发展势头很猛。  主要生产机械手及的伯朗特在新三板站上了机器人风口,二级市场的股价最高达到45元/股;根据显示,伯朗特今年同时满足创新层的标准二、三;现有18家做市商,排做市企业第20名,股东也由最初的7名增至419人(截至3月31日).  公司的业绩也“如日中天”。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2.07亿元,同比增长58.33%;净利润2981万元,同比增长120%,近两年公司的营收复合增长率达57.48%。  公司一路向前狂奔,做市商和投资者也比较买账,好好融资不行吗?  尹荣造的回答是,“宝万股权之争对我影响很大,对民营企业而言,实际控制权非常关键。”他认为,由实业老板设立产业基金,这是真正把资金注入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更重要的是,这样能增强其控制权。  目前尹荣造持有公司733.5万股股票,持股比例为21.26%,但通过公司全体董事、全体监事及全体高管签订的《一致行动协议》拥有56.1%的表决权,还处于相对控股的地位。  而且,他表示公司商业模式的雏形已现,现在的难题是让这次股票发行落地,让荣造资本模式迈出第一步。  之前有人把尹荣造的这种做法称为“革PE的命”,他说“我哪有这个本事,不过一旦荣造模式成功,就一定会有人复制,这对新三板意义巨大,我的观点还是新三板+中小企业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小企业+新三板是中国中小企业的新出路!”  尹荣造对读懂新三板研究员表示“一定要知足,没有新三板就没有伯朗特的今天。”、“这是梦想牵引的力量,是相信相信的力量,更是知行合一的力量。”  但是,投资者会为他的控股权买单吗?对此,尹荣造说“茫茫人海中总有人会参与吧!荣造一号已募到3380万元,同心者同路!”  三、荣造模式能成吗?市场人士看法不一  那么,荣造模式能成吗?读懂新三板研究员请教了多位市场从业人士,大家对此看法各有不同。  “有点意思,很有想法,现在全民PE嘛。”  “这公司发展还可以,内生造血能力不错,投资人可能也会认可这种模式,新三板定增大有可为啊!”  “作为一位制造业老板,未雨绸缪考虑控制权无可厚非,但公司真的到了那样的规模了吗?”  “专业人做专业事,既想做实业,还要自己玩资本,肯定会分散精力的,能不能做成可能另说了。”  而尹荣造却说,为什么大家可以购买九鼎、红土的基金,不能购买荣造一号呢?“我对此非常有信心,时间的问题。”  他表示荣造模式成功的关键是伯朗特能否保持高成长,伯朗特能否保持高成长要看商业模式,而伯朗特保持高成长性的秘诀就是找到了合适的商业模式。  他口中合适的商业模式就是伯朗特目前的应用商。  伯朗特2015年开始搭建应用商队伍,计划面向全球招募500家应用商,现在突破100家。  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以前采取直接销售及应用商销售两种方式并存的商业模式,从2016年12月开始国内销售模式将逐步以应用商销售为主。大力发展应用商队伍,取得一定成效,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36%,其中,应用商渠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5.01%。  尹荣造希望当未来出现不确定性因素的时候,伯朗特已经通过高成长性获得了确定性。目前从财报来看,伯朗特的成长性确实不错,4月21日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营收6515.51万元,同比增长141.05%;净利润767.53万元,同比增长299.7%。  而且,他考虑得很清楚,融资和交易是资本市场两个基本功能,首要通过融资做强做大,这是核心,交易(上市)是顺其自然的事,最终还是回归企业的基本面。  “我的目标是未来改变机器人四大家族,中国机器人企业在2025年让世界‘四大家族’重新排序,需具备‘两个三’,三个因素:纯民营基因、纯机器人基因、资本的力量;三个条件:具备对核心零部件的定价权、拥有强大的本体制造能力和庞大的应用商队伍。”  前几日,荣造一号完成中国基金业协会的备案,尹荣造写下这段话:  “16年1月被证监会关注,16年5月被股转约谈,16年7月重组终止,股价从15年4月最高45元/股跌到16年9月最低7.3元/股,16年9月完成对华成现金收购51%,16年11月7曰拿到基金管理人牌照,17年4月14日拿到证监会股票发行核准单,17年5月2日拿到荣造一号备案函,真心不容易,终于放下心来,能否成功落地是我自己的事了。”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造梦者和追梦者。做梦的感觉很好。我的第六感告诉我:荣造基金未来会出现抢份额的现象!”尹荣造这样告诉读懂新三板研究员。
(责任编辑:DF302)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资管理公司行业代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