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肿瘤医院徐国辉辉老师获得荣誉有哪些?

荣誉证书、称号太多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荣誉证书、称号太多的老师,几乎都不是好老师
有个别优秀的教师,因其德高望重,获得大量的荣誉证书、称号。但一般而言,荣誉证书、称号太多的老师,往往不是好老师。
好老师的基本特征是:(1)关注学生,一心一意对关注学生,研究学生,辅导学生。没心思去参加各种大型的公开课,没心思获取各种奖励(传统的奖励是获得的,现代奖励是获取的);(2)有思想。思想来自个人的沉思、静心阅读。没心思没时间没精力去申报、争取、领取各种奖励。热衷于各种奖励、奖品、奖状证书的人,往往没思想没脑子。(3)有人格,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对奖励、奖品、奖状证书斤斤计较的人,往往以迎奉、说违心话、出卖人格或身体为代价。
附录:五旬教师倾尽家财“获”证书200余个
看到记者前来,杜伟新拿出各种证书,还将许久没刮的胡子刮得溜光,并打上了一条领带。
50岁的杜伟新已经记不清自己具体得了多少奖了,只能模糊地记起,全国性的奖项有130多个,如果加上其他杂牌奖,至少在200个以上。看到记者来采访,他赶紧招呼丈母娘帮忙把各种奖、证书从床底下的箱子中拖了出来。不少奖杯、证书上满是灰尘。杜伟新有些心疼,用白衬衣的袖口擦了擦奖杯。17年省吃俭用,杜伟新花在各种获奖证书上的钱有十多万元,几乎倾尽毕生积蓄。岳父说,如今女婿穷得只剩下各种获奖证书了。
杜伟新为何对“获奖”如此痴迷,没有人知道。精美的证书外套里面,夹着一张单薄的纸,上面记载着杜伟新的各种荣誉。没有人知道,这些证书是杜伟新省吃俭用攒下“口粮”钱去买的。除了抽烟和吃饭,杜伟新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获奖上。这些证书造价不菲,有的要交300元工本费,有的要交2000元定书费,杜伟新把他们看作命根子。
17年花10万多元评奖
抛开真伪不谈,杜伟新获得这些证书,分量还是相当惊人的。比如,2009年他曾获得世界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首届世界民间文艺最高奖“和平鸽”金奖;2010年6月,他还获得由中国散文学会等7家机构评出的“中国时代卓越人物”称号;2008年10月,他获得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等4家机构评出的“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突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2010年4月,他还被世界华人交流协会授予“国际杰出专家”和“荣誉博士”称号。
不过,他的这些奖,有一些是花钱“买”回来的。但在杜伟新眼中,这不能算是花钱买奖,只算是合理支付工本费。“有时人家通知我获奖了,要我交证书工本费,我好意思不交吗?有时还要买书,这些书都是限量版的,既然都获奖了,总不能不买吧?”杜伟新狠抽了几口烟,翕动着嘴唇说。
杜伟新从不承认自己花钱买奖,但他身上依然保留着农村教书匠的淳朴,对于每个证书的由来,他都了然于心,也不否认为这些证书花了大价钱。他翻开一本比砖头还厚的由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中华百年人物篇·现代卷》说,当初自己收到通知,说只要交258元就能入选,所以二话没说,交了钱,对方也寄了书,所以他觉得自己没吃亏。去年12月,他又收到“获奖”通知,说只要交1000元购买4本《世界艺术通史》,他的名字就能载入该书,于是,他再度交了1000元,4本书足足有15斤重。而最近,杜伟新又“中奖”了,有杂志社给他发文说,只要交2600元,就能印出1000本专门介绍他的《中国艺术名家》。“12页,1000本,才2600元,一本才2.6元,一本书都是关于我个人的介绍。”杜伟新眼神中泛着亮光。记者注意到,他口中所谓的“书”只是一本6张纸的宣传册,2.6元/本,并没有占到大。
而最为昂贵的一次“获奖”则是由文化月刊编辑部发起的《艺术大家——当代书画九人集》,总费用为5000元,只要交钱就能入选并获赠50本样书。杜伟新说,这一次,他实在是没钱了,所以就没参加。
从1995年开始“获奖”,这位朴素的乡村教师一共用于各类“获奖”的花费超过10多万元。杜伟新说,这些支出占了他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除了吃饭、抽烟和为母亲治病,他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用在了获奖上。“如今我担任的社会职务有100多个,包括馆长、院长、名誉教授。”杜伟新对于自己当前所取得的“成就”还是充满自豪。
“获奖专业户”的诗人情怀
肇庆市德庆县德城镇大桥乡三中队12号,是国内各种获奖通知寄给杜伟新的地址。为什么国内各种“大奖”总是能找上杜伟新,邻居们很疑惑。杜伟新对此的解释是,自己名气大,是在广东有一定知名度的诗人。
1962年,杜伟新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早在上高中时期,他就迷恋写诗,杜伟新说,在那个迷茫的年代,正是各种诗歌,帮他度过了懵懂的青春期。
1988年,杜伟新从肇庆西江学院物理系毕业,最终却选择回老家德庆县当一名中学教师。杜伟新的父亲也大为火光,当时大专生还比较吃香,父亲原本准备让他考个公务员。
杜伟新的教师生涯第一站是德庆县石角中学。但很快,学校就发现,这个年轻人的心思不在教物理上,他更像一名文艺青年。在学生们看来,杜伟新也不是个好老师,他所带的科目成绩也总是年级倒数。学生们发现这位老师讲课天南海北,学生们听着也是云里雾里。每次上他的课,不少学生都到外面逃课。
1995年,杜伟新告别了自己教师生涯的第一站,从石角中学调到了新圩中学。据他介绍,这次被迫离开是因为和学校领导结下了仇。1994年,他的一篇诗歌在北京一家杂志上发表,对方邀请他前往北京参加一个研讨会,但学校坚决不同意他去。后来,他直接找到了当时的德庆县委书记、县长,后来县领导发话,要求学校先替他垫付相关费用。最终,杜伟新去北京开研讨会了,但与学校的梁子也从此结下。1995年,学校以其教学成绩不合格为由,申请教育部门将其调离。
但在任教的第二所中学,杜伟新对诗歌如痴如狂。此后十多年间,他先后在《人民日报》、《星星诗刊》、《青年诗人》和《西江日报》等报刊发表了700多首诗歌。1997年,他还加入广东省作协。他的“获奖”生涯也从此拉开。
杜伟新诗歌节选:
锦石山怀古/独立横空&傲立江边/看逝水浪涛流尽千古世事/江边升起一轮明月/东去酌酒之舟影/犹见当年河清海晏/汉使陆贾大夫谈国事/旭日东升霞满天/漫山花锦颂清平/书生舌战胜过百万兵
谁来“拯救”杜伟新?
为何如此热衷获奖?杜伟新说,自己在诗歌方面的研究比较深,想干一些事情,想同一般人不同。
难道看不出来有些奖是忽悠人的吗?杜伟新说,这是很多人对文化产业市场化不了解。“获奖、出书肯定是需要一些工本费、订书费的。”他补充说:“现在国家的文化存在危机,思想很混乱。”
如今杜伟新在学校已不上课,倒也悠闲得很。有空他还会跑到学校门口的小卖部找人聊天。这时,只要有人在旁边恭维几句,杜伟新一高兴,就会请大家喝酒。“好多人听他演讲,就是想骗他请客喝酒。”有村民说。但杜伟新却乐在其中,他太需要有自己的观众。
在岳父看来,杜伟新就是那种宁可不吃饭也要“获奖”的人。但杜伟新不这么看,对于自己从重点中学一直被“流放”到如今的乡村小学,他认为,这是校长眼界不够,跟他过不去,故意为难他。
谢子关说,当前国内的各种“山寨”评奖太多,并且很多奖项看起来名头很大,有些甚至打着国家部委的名号,但实际上都是骗人钱财的。而杜伟新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还有很多人因为不明就里,被各种“奖项”所累。他呼吁,国家应该对这些打着“获奖”的名号骗钱的机构进行严厉查处。这样才能让女婿清醒,也让更多和女婿一样深陷其中的人清醒。然而,当前的问题是,谁能“拯救”杜伟新?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解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教师获奖荣誉称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教师获奖荣誉称号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国辉 聚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