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超市与亚马逊的无人超市相比,谁更具有未来发展的潜力

“无人超市”落地上海 成本比传统便利店更低
14:26:34&&&&来源:&&&&&&&&责编:张鸣
一夜之间,“无人超市”似乎成为“共享单车”之后下一个炙手可热的“风口”。缤果盒子、罗森、阿里巴巴……诸多企业宣布开启或将开启“无人超市”项目。在上海,这种新业态悄然落地。忽如一夜春风来,多个体验店的开放让概念不再是概念,也吸引了好奇的目光:
与普通超市相比,无人超市能省多少成本?防盗措施仅靠自觉么?这样的购物场景,就是未来我们的生活方式么?
图说:位于杨浦区的一座“无人超市”。萧君玮/摄
位于杨浦区的欧尚超市,一个集装箱大小的无人超市被放置在停车场一角。这是缤果盒子与欧尚超市合作的无人超市项目。透过玻璃窗望进去,这个超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日常超市内售卖的零食、饮料、日用品等一应俱全。购物体验如何?记者进行了一番尝试。
初体验:颇为新鲜
要进这个超市的门,并不是推开就进,需要经过几层审核。如要进店,你需要用自己的手机扫码,将身份信息录入系统方可开门。标识语提示,希望消费者注意一码一人,不要被尾随进入。这家无人超市的唯一入口上写着,这里除了扫码同时还进行了人脸识别。
图说:无人超市的硬件“配置”。萧君玮/摄
进入超市,有视觉和听觉的几重引导。听觉上,系统语音给予了一些提示。视觉上,几块大屏幕会在放置货物后,显示金额,并提示付款。除此之外,四角放置的监控探头,一排冰柜、普通货架和一个路由器就是无人超市内的全部。除了没有店员外,与一般的超市无异。
图说:商品上的标签是无人超市的精髓。萧君玮/摄
货品任你选择,不过商品上贴了一个小标签。记者体验过后发现,这个内含芯片的小标签正是无人超市的精髓之一。通过这个标签,不单超市的收银系统可以辨识你买的是什么货品、多少钱,还组成了门禁系统。付款可以让标签消磁,机器辨识后方可解锁大门。反之,假如身上携带了没有付款的货物,机器读出后会响起警报,督促放回或付款。当然,为了照顾没有购物的顾客,也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解锁开门。在停电情况下,店内会自动开门,店内安装了呼叫客服的装置。
图说:商品识别区和收银区域。萧君玮/摄
图说:扫码付费。萧君玮/摄
选好商品,将货品摆放到收银区域,作业平台上划定了一个区域以供识别。只要物品没有堆出框,屏幕上很快出现放置的物品名称和单价。记者体验发现,假如摆放合理,准确度很高,速度也可接受。但当物品摆放的略为随意,没有全部在框内,商品有认不出的情况。扫出商品后,系统引导至付款页面,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主流线上支付方式均可使用。值得点赞的是,商品单价比普通超市略为便宜。
初次体验后发现,无人超市并非单纯依靠自觉和素质来减少“白拿”的情况,在技术层面也下了不少功夫。虽然不能说是无懈可击,但起码提供了成套的解决方案。假如有人恶意在店内拆开包装,将包装留下,里面东西拿走,还有监控探头这一道保障来进行遏制。回想到一开始进店时,扫码提供的一系列身份信息,假如不想留下人生污点,还是老老实实买东西消费比较好。
不过记者也发现,随着气温越来越高,进入到这个一半用玻璃打造的“玻璃盒子”里的体验者,普遍反映有点热。如一些摆放在货架上的巧克力蛋糕产品,就在太阳照射下有些变形融化。除此之外,超市完全倡导无现金交易,也可能变相将一些不习惯使用移动支付的消费者拒之门外。
前景:群雄逐鹿
根据记者从缤果盒子方面获得的一些数据信息。无人超市比之传统便利商店,各种成本上可以做到更低。
投入成本低:“15㎡的盒子可售卖的数量与40㎡传统便利店相当,15㎡的盒子造价约10万,40㎡的便利店投入约40万,盒子的成本投入约为便利店成本的1/4。”
运营成本低:解决了传统便利店不断攀升的房租和高额人工成本的两大难题,整体运营成本不到传统便利店的15%。
目前,这样的无人超市的投放目标是封闭或半封闭的高端小区。运营团队希望过滤掉风险人群,将盒子设置在封闭或半封闭的高端小区。 不过,因为目前上海仅有两个这样的无人超市投入使用,一些问题还未暴露出来,只能以观后效。
记者在欧尚超市的无人超市网点采访了一个多小时,在此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消费者都是抱着尝鲜心态进行体验。这些消费者或是供应商考察,或是竞品团队打样取经。与记者一起进入无人超市体验的两位消费者,就是特地从外地赶来调研体验,可见这一概念已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已抢占地盘的企业正在乘热打铁进行扩张,缤果盒子团队7月3日对外宣布完成了A轮系列融资,融资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未来一年,可在全国范围内完成5000个网点的铺设。
实际上,盯上无人零售这块蛋糕的除了缤果盒子还有许多。商超巨头罗森、阿里巴巴等航空母舰级的商业体都在开展其无人零售业务(以下图文信息摘选自网络):
瑞典公司Wheelys推出“Moby”移动便利店:
最初设计的移动便利店Moby是由驾驶员驾驶或通过远程控制,而其最终的目标是让个人Moby店自主运行,根据需要从一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据说,便利店顶部装有四个无人机,只需按下按钮,就能发挥运送新货物的功能。
阿里无人零售:
店中的生物特征自主感知和学习系统,让消费者在不必配合看镜头的情况下,精准地通过生物特征识别真人,再加上蚂蚁金服提供的IoT支付方案,为用户创造近乎“无感”的结算体验。
罗森的无人收银门店:
罗森于本月率先在上海香港广场和万象城两家门店进行试点运行无人收银门店。
亚马逊无人超市“亚马逊go”:
在这种模式的便利店中,亚马逊的无人超市是最先实验。根据亚马逊申报的相关专利来看,Amazon Go是通过特殊的货架(可以感知人与货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还有商品的位移)来计算是谁拿走了哪一件商品。
&|&&|&&|&&|&&|&&|&&|&&|&&|&&|&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法律顾问:&|&&|&电话:010-&|&投稿邮箱:&|&&|&对外服务:&&&&港媒:内地无人超市将成下一个风口 暂未冲击传统店铺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全文)_网易新闻
港媒:内地无人超市将成下一个风口 暂未冲击传统店铺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港媒:内地无人超市将成下一个风口 暂未冲击传统店铺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参考消息网8月5日报道 港媒称,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无人超市逐渐在内地的一些城市崭露头角,已从当初的概念成为了现实的可能,新零售概念也在资本市场上刮起了一阵旋风,外界纷纷看好无人零售的发展前景。但专家认为,无人超市必然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但短期内还只能作为传统零售店的一种补充,很难撼动或颠覆传统零售店,因为它的火候还不够,仍面临着诸如运营和维护成本过高、无人监管商品被盗窃被损坏等问题,所以无人超市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仍有待时日。&无人超市&初露锋芒据《香港商报》网站8月1日报道,近期,阿里旗下推出的无人超市&淘咖啡&一经亮相立马吸粉无数,成为近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个背后依靠黑科技支撑的无人超市吸引了外界极大的关注,将无人零售重新带回了消费者的视野。报道称,中国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给智能业创新带来更多可能。目前,除了亚马逊、阿里等科技巨头在布局无人超市外,传统大型超市也相继开始尝试BingBox无人店模式,无人便利店已日益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据方正证券统计,从2016年年中至今,共有9家公司入局无人零售,其中6家已获融资。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新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曹钟雄表示,互联网移动支付方式的解决和零售实体行业经营成本压力的增加,决定了无人零售这个领域是互联网企业和实体经济融合的一种较好方式。他指出,无人零售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不仅会给零售企业带来提质增效的一个商业机会,还可以使得互联网平台从过去纯粹的线上到如今向线下导流的一种商业模式。技术成熟有待完善报道称,毋庸置疑,无人超市背后依靠的是物联网、人脸识别等科技力量的支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零售慢慢地从概念变成了现实中的可能。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无人超市逐渐在各个城市中逐一亮相,无人店的规模却依然较小,比如亚马逊Amazon Go无人便利店一次最多只允许20个人同时在店购物,阿里的&淘咖啡&最多一次也只能容纳50个人,其他的无人店规模则更小,可见目前的技术仍然不够成熟,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有待提高。
此外,从商业的角度而言,无人超市最大的优势可能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替代人力劳动,从而能够起到节约人力成本和提高店面效率的作用。不过,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在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虽然节省了一定的人力成本,但整个系统的运转和维护需要的成本可能会更高,管理成本是否真的降低还有待观察,这是目前制约无人超市不能规模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曹钟雄也认为,所以值得人们思考的是,无人超市如果在未来大规模地出现,会否真的会导致一批工人下岗的问题,因为后台维护的员工需求会更大,因此就业上会发生一些结构性变化。无人超市想要真正做到无人,又不影响用户体验,那它在技术和管理上的成本必然非常高。此外,深圳前海孚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宏认为,如果无人超市完全是无人的话,会对整个监管构成很大的挑战。因为在国内信用体系普遍缺失的情况下,无人超市在对消费者的信用进行评价和规范消费者的行为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全面铺开尚需时日至于无人超市是否会对传统零售店造成冲击,刘国宏认为还为时尚早。他指出,实际上,无人售货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或者是二线城市的主要人流密集点,如车站、码头、地铁出入口、机场等地方都有,而无人超市只不过是无人售货机的一个升级版。在目前市场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无人超市只会是传统实体店的一种补充和升级优化,目前还很难起到颠覆传统实体店的作用,因为目前市场的成熟度还不利于无人超市的规模化推进。&现在的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的规模还是比较小的,它针对的主要是特定的快消品,是一种即时性消费。&刘国宏说,如果它要规模化地掘起,还要等到3到5年,主要还是成本上的问题,如果真的能够有效地化解人工成本问题,无人零售店规模化是没有问题的。此外,它针对大多数年轻人群体这点是没问题,但对于社区的中老年人而言,在他们的消费支付习惯短期不会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实体店还会是他们的选择。曹钟雄认为,如果无人超市在未来大规模地出现,对传统的购物超市造成一定的冲击将不可避免,但如果超市本身能够跟上技术的步伐实现成功转型,那可能受到的冲击就会很小。而对于小型超市来说,未来竞争压力会增大,可能会逐步被无人零售店挤出市场。他表示,超市未来也可选择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对线上和线下商品的融合发展,可以避免逐步被淘汰的命运。此外,小型电商未来会面临行业重新洗牌的问题,即如果不跟线下的实体店合作,小型电商受到的冲击也会不小。
未来发展前景明朗刘国宏说,但尽管无人零售店仍面临诸多难题,它的发展前景仍被诸多业内人士和资本看好,他们认为无人零售必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实际上,在稍早前,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和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已联手对外宣布:&未来几年,将在全国开展10万家无人超市。&曹钟雄也比较看好无人零售店的未来,他认为,无论是机遇成本、技术解决方案,还是购物需求理念,无人零售店都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他说:&当下人工成本较高,新一代年轻消费者更愿意接受这种新的消费方式,加上本身支付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突破,现在大的一二线城市都可以实现无现金化支付,只是还有一些关键环节和领域还没完全形成比较良性的模式。但总体而言,我还是非常看好无人零售行业的。&资料图:阿里在杭州推出的无人超市&淘咖啡&引发外界极大关注。(《香港商报》网站)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延伸阅读】山东有一家无人商店 比马云的无人超市早开50年!齐鲁网7月13日讯(记者 钱云飞 张磊)日照五莲县李崮寨有一家“无人商店”,别小看了这“无人商店”,可比马云的无人超市早开了50年!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古朴的石头房子和随处可见的红色标语,让这处无人商店充满历史感。现在的售货员叫惠玉秀,今年76岁。这家无人商店开办的第二年,她嫁到了李崮寨。惠玉秀回忆说,那个时候在生产队里,起来把货放在店里,就“敞着门干活去了”。李崮寨的无人商店创办于1967年,当时村里为了方便村民,开了这个小店。那时候物资匮乏,商店经营的也都是油盐酱醋等生活日用品。最早负责进货的人是一位名叫段德玉的女青年。那时候她不怕山高路远,每次挑着担子翻山越岭进货,进完货她就回生产队干活。小店也没人照看,全凭村民自觉。段德玉的兄弟媳妇杜明桂现在还住在村子里。她告诉记者,挑上货就摆在那个商店里卖,也不用人看,就把账标上,谁过去拿的就把钱付上。村里人口少,基本上昼夜都不关门。虽然没有人看店,但村民交钱取货毫厘不差,这处小店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无人商店”。从1967年开始,李崮寨人以“公”字当家。无人商店经营了十年,从未发生过任何短款、差钱的事儿。几十年过去,李崮寨依然山清水秀。现在,小山村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旅游景点,无人商店也成了当地一景。充满年代感的旅游纪念品成了小店的主打产品,但“公”字当家、诚信经营的宗旨没有改变。惠玉秀说,就算是自己的亲外甥来,也不能免费。外甥说,姥姥你怎么那么认真啊?她说:“不认真怎么行,反正让我看店就是相信我。”作者:钱云飞 张磊( 16:16:00)
【延伸阅读】“无人超市”来了 这些新消费模式靠谱吗?中新网北京7月25日电(潘心怡)随着互联网经济浪潮的袭来,零售业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近来,北京不少超市开始使用自助收银台,自动咖啡售卖机也在上班族中渐受欢迎,上海等地出现的“无人超市”更是赚足了眼球。然而,这些无人零售产品和概念的出现正在面临多方质疑,用户体验的不足、资本的热捧、监管的挑战……这些都将无人零售推向了风口浪尖。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日,位于上海长阳路上的首家“无人超市”经过技术改造重新开门营业。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这些新玩意儿真的好用吗?消费者们这样反馈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无人零售主要分为三类:以计算机识别为基础的人工智能路线、以RFID为基础的物联网路线、以售卖机(二维码)形式的互联网路线。生活中常见的自助收银台和自动咖啡售卖机都属于无人零售终端,不过,这些新消费模式真的好用吗?刘先生在北京三里屯SOHO工作,在自动咖啡售卖机购买咖啡已成为他的日常习惯。他告诉中新网记者,自动咖啡售卖机不仅效率高,而且只需要10元就能买一杯“味道还行”的咖啡。不过刘先生也表示,自动咖啡售卖机偶尔会出现“死机”, “有时候只出来半杯,甚至有一次直接见杯底了”。同样的“死机”也曾发生在自助收银台上。北京市丰台区居然之家地下一楼的超市内,两台自助收银台已经工作了一年。记者在现场看到,将待结算的物品置于自助收银台上,等待几秒后,机器屏幕上便出现相关物品的名称和价格,最后使用手机支付即可完成整个过程。该超市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使用自助收银台的多为中青年人,偶尔也会出现机器反应滞后、迟迟无法结算的情况。面对越来越多元化的消费模式,尽管技术上未能达到完美,但不可否认的是,无人零售正在改变城市人的生活方式。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日,北京市丰台区一家超市内的自助收银台正在工作。潘心怡 摄风口上的无人超市和网店、实体店的较量得益于物联网技术、人脸识别及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除了已经相对成熟的自动咖啡售卖机、自助收银台,自2016年亚马逊推出“无人超市”Amazon GO后,今年国内“无人超市”概念被炒得火热。先是24小时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完成超过1亿元的A轮融资,再是阿里巴巴推出无人零售超市“淘咖啡”,紧接着京东也宣布:要在全国开设50万家京东便利店、以及大量京东“无人超市”……“无人超市”为何被各大电商看好?在分析人士看来,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传统零售业人力成本的上升和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失。国内人力成本的上升有目共睹,而近年技术的发展让“无人超市”成为了可能。此前缤果盒子市场部副总裁王莹曾表示,相比传统超市而言,“无人超市”人力成本被大大降低,缤果盒子一个运营人员能负责20个店,一名后台客服可应对50个店的需求。互联网时代,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投射出了等量的流量红利。然而,市场逐渐饱和、流量红利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线上电商大战,电商零售的经营成本逐年上升。面对现实,连接线上、线下的“无人超市”似乎成为了电商转型的“新药方”。这也就意味着,除了传统的便利店,“无人超市”要面对的竞争压力,还有来自线上零售的冲击。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日,北京三里屯SOHO内,一名白领正在使用自动咖啡售卖机。潘心怡 摄“无人零售”成资本新宠仍有诸多问题待解决在资本市场,无人零售的火热则体现在投资的不断加注,以及相关概念股的兴起上,无人零售已然站上了资本风口。公开资料显示,国内的自动咖啡售卖机大多为初创品牌,融资方面基本处于天使轮至A轮进程中。其中“咖啡零点吧”在Pre-A轮中获得了西部资本的3000万元投资。“莱杯咖啡”也在上个月宣布,已在9个月内完成3轮融资。与此同时,二级市场也因无人零售掀起一番波动。7月10日,深交所向纳汇科技发出问询函,要求该公司核查业务是否与市场热点无人零售概念存在关联。此前,纳汇科技经历了连续四个一字涨停版。事实上,本轮无人零售概念行情与近日无人零售店商家的频繁动作分不开。对此,安信证券一位保荐代表人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任何一个新业态的兴起,都应保持理性和克制。“目前无人零售才刚刚起来,在监管、安全等方面还有众多问题待解决。”他表示,无人超市的优势在成本控制上,以后很可能靠打价格战抢占市场,但需要指出的是,传统便利店在人性化服务等方面更有优势,因此,对无人超市的商业模式仍存有疑问。(完)( 00:05:00)
【延伸阅读】日媒称中国便利店市场群雄割据:传统零售店陷入苦战参考消息网7月2日报道 日媒称,中国的便利店市场正在不断扩大。2016年,便利店的总销售额为1300亿元,比2015年增长13%,有的连锁店规模甚至达到了1万家。电商也开始涉足线下便利店,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便利店的扩张动向和竞争愈演愈烈。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6月29日刊登题为《中国便利店市场群雄割据》的报道称,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对中国便利店市场进行了联合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底中国便利店的店铺数量(包括加油站内的便利店等在内)达到约9.8万家,比2015年底增加约10%,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和上海市等一线城市周边。中国目前还未诞生像日本一样的全国连锁便利店,各地区分布着不同的品牌,品牌数量达到260个,日资便利店整体份额还不到10%。报道称,便利店之所以迅速扩大,是因为消费者的购买渠道开始多样化。随着经济增长,中国人的收入提高,中间阶层的生活水平升高,网购迅速得到普及,又便宜又重的商品一般在网上购买,而急用的商品会在便利店按定价购买。因此,大型便利店不仅在一线城市,还在竞争较小的周边中小城市扩大了开店攻势。另一个动向是互联网企业也涉足了便利店市场。京东集团从2017年开始主要在农村地区开设便利店,通过收购现有商店进行改装,从商品采购到配送全部由京东统一负责,将大幅提高效率。京东CEO刘强东表示,&未来5年要开一百万家&。阿里巴巴也于2016年在出资的超市内开设了&淘宝便利店&。目前正在上海及其周边城市、还有北京扩大开店数量。消费者可到店拿取网购商品,并提供送货上门服务。报道称,便利店今后的发展也存在需要解决的课题。首先,大城市的租金和人工费不断上涨,挤压店铺的利润。与外资便利店相比,本地店铺的物流体制等并不完整,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每间店的待客及提供服务未实现统一,每家店铺的日均销售额大概为3714元,低于其他国家,同比增长率也只有4%。人工费等成本上涨预计还将持续,能否导入有效体制实现高效化是主要问题。报道称,百货店和超市等传统零售店持续陷入苦战,大型零售店因竞争激化导致店铺关门,销售额呈减少趋势,根本追不上便利店等新兴势力的步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汇总的家大型零售、快餐店的销售额排名(不包括网购业务)显示,企业整体的销售额比上年增长3.5%,达到2.1万亿元,增幅创下历史新低。报道称,此前引领流通业发展的超市和百货店等陷入苦战,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零售商正在增长,给人的感觉是中国的零售业主角在慢慢更迭交替。中国便利店正处于迅速扩大时期。(《日本经济新闻》网站)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 00:13:01)
凡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原标题:港媒:内地无人超市将成下一个风口 暂未冲击传统店铺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的位置:
讲真,无人零售店的市场前景很可能被高估了
来源:蚂蚁虫(微信号:miniant-cn)
作者:蚂蚁虫
最近国内零售行业的热点,应该是无人商店。7月8日,先是阿里在淘宝某活动上推出的无人超市“淘咖啡”,新鲜的玩法令人眼前一亮。随后爆出了多家已经试点的无人便利店,比如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Easy Go便利店等。资本也迅速闻风追捧而来,无人商店成为“共享”经济之后的新热点。一周之内,缤果盒子等无人商店项目就融资1.3亿元以上,其他的项目融资也正在进行中。
一时间,为无人商店叫好的声音响起,似乎未来的零售业迟早将将被无人商店所颠覆和取代。不过事实上,无人商店的前景很可能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特别是在寄予厚望的便利店业态之上。
做无人零售,亚马逊可能是最认真的那一个
都在说无人零售,但目的各有不同
目前市面上的无人零售店玩家众多,但却各有不同的目的。
亚马逊可能是最早试水无人零售的一家,Amazon Go的出现也配得上具有革命性的赞誉。总体而言,目前亚马逊仍可视为一个线上零售商,但贝索斯进军线下零售市场之心可谓是路人皆知。开线下书店、收购全食超市,以及一年多前开始在西雅图进行测试 “移动快闪车”,都可说明贝索斯垂涎线下的野心。因此,亚马逊花这么大力气试水无人零售,就是想通过这个方式涉足线下庞大的零售市场,拓展用户场景和业务空间。
和其他对手从零开发不同,亚马逊在无人商店技术方面拥有技术优势和范围经济的成本优势。据亚马逊官网介绍,Amazon Go采用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传感器、图像分析和深度学习技术,和其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的一样。在应用于无人零售店时,只需针对性进行开发和优化而已,增加的研发成本相对较低。另外,Amazon Go很可能还采用了亚马逊仓储中心的一些先进技术,比如无人仓和商品管理技术。当技术和时机成熟,亚马逊很可能会以其现有物流中心网点为依托,开出仓储式无人零售商店以此进军线下,与沃尔玛、塔吉克、好市多等形成正面竞争。
而阿里的淘咖啡更像是一个概念店,意在为其倡导的新零售趟路。我不认为阿里会将精力放在淘咖啡这个品牌的大力扩张上,而是将以此为模版推动旗下的实体商业进行变革和转型。阿里则通过淘咖啡的试点不断完善系统解决方案,成为未来无人零售商业的方案提供商,甚至是行业标准制定者。早在淘咖啡亮相之前,阿里系的蚂蚁金服旗下芝麻信用就联合亿百科技在北京发布了一款名为Take Go的自动结算和信用结算系统,显露出其通过系统解决方案的方式进入线下零售业的野心。
而其他一众玩家,如前面提到的缤果盒子,以及F5未来商店、Easy Go便利店、小麦便利店等几乎都把便利店当成目标市场,有些甚至在名号上就直接带有便利店字样。它们不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还直接介入便利店品牌运营和供应链,即是真正的便利店玩家,凭借的“大杀器”就是无人运营模式。
这些玩家均信誓旦旦地对外表示,无人商店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将在未来的便利店业态中取得优势。
据说缤果盒子建造价格只有传统便利店的四分之一
无人便利店真的能降低运营成本吗?
无人便利店具有低成本的说法,很可能过于乐观和简单了,甚至有些自说自话。
如前所述,无人便利店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客户拿货后自助结账,从而替代收银员的工作。但营销、补货、整理货架、清洁等工作仍然需要人工操作,也就是说,无人商店并不是完全取代人工,只是部分降低了人力成本。
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在部分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无人商店还增加了其他成本:1、开店投入成本,包括后台支持技术研发和部署成本、为技术升级而购置的硬件设备和特别装修;2、实现无人销售的成本,包括RFID芯片硬件成本和贴在商品上的人力成本。
目前还没有看到相关无人商店运营方透露自己的投入成本明细。缤果盒子方面透露的价格只有传统便利店的四分之一。创业邦杂志记者专门咨询集成建筑专家,估测缤果盒子每平米的建造成本大约在元,按15平计在3-4.5万元之间。但仅以此来认定缤果盒子的成本低是不科学的,因为这仅是建筑成本而已。
缤果盒子陈子林曾透露称其后端系统的代码已经超过100万行,按知乎一位叫罗大强的用户计算,国内一线城市1行代码的程序员成本至少要30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如市场调研、流程设计、产品规划、行政管理等其他成本在内。缤果盒子后端系统的研发成本应该是3000万元的数倍,很可能已经超过1亿元。
那么即便按其一年内开店5000个的计划,每个店铺摊薄的研发成本至少是2万元。这也是为什么缤果盒子非常迫切地欢迎外界加盟的原因之一,这样可以快速回收前期巨额的研发成本,并在未来摊薄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与亚马逊和阿里相比,缤果盒子在内的众多无人零售店玩家在技术上并不算突出,特别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识别等方面落后不少。想要迎头赶上的话,未来仍将投入数以亿计的研发费用。也就是说,未来店铺分摊的研发成本同样还很高。
在相关硬件成本上,以缤果盒子为例这块增加的主要是无人收银台和出入监控门禁设备。永辉超市近年也在推动无人收银,以降低人力成本。它的做法是增加无人收银台,以便让用户自助结账。永辉超市无人收银台分两种,带现金结算功能的无人收银台为8万元,而纯电子结算的则是4万元/个。就算缤果盒子初期规模达到了永辉超市的规模,仅无人收银台一项的成本就是4万元,加上出入监控门禁的设备和装修,保守估计至少5万元以上。
当然至于分摊到每个店铺的成本,则需要看店铺数量规模和定价策略。目前还不清楚缤果盒子的加盟政策,但即使免押金、免品牌加盟费,其无人商店的开店成本至少比普通便利店高出7万元(2万元技术服务费+5万元设备),甚至有可能高过10万元以上。至少在开店投入上,无人便利店没有优势。
此外,由于技术所限,缤果盒子等国内无人商店玩家在结算技术上使用的多是RFID技术,只需要将芯片贴在商品上,让支付台感应即可。在便利的同时带来了成本的增加,据悉一块RFID芯片的成本大约在0.3-0.5元,对于数元到十数元区间的便利店商品来说,相当于增加了3-10个百分点的物料成本,也意味着此项成本就吃掉了3-10个百分点的净利润。把RFID芯片贴在商品上是个纯手工活,与商品数量的多少和人工熟悉程度相关。陈子林称,每个月RFID成本和人工贴的成本远不到1个人的月工资,假定半个人工资,可是削减掉的人力成本又增加回来了一部分。
无人便利店的运营成本大概是这样:开店成本高出至少7万元,节省了收银员但多了半个贴RFID芯片的人工,同时还增加了3-10个百分点的物料成本。综合折算下来,至少现阶段无人便利店未必能真正降低运营成本,甚至还高于传统便利店。
7-11可能是无人便利店难以逾越的一座大山
无人便利店存短板,竞争难以突破
无人零售店面临着首要问题是定位,是做成无人售卖机的Plus版,还是定位为便利店无人化,将决定无人商店的前进方向。从目前的观察来说,基本上绝大多数玩家都定位为便利店无人化。这也能理解,无人售卖机行业虽然在国内仍有潜力但毕竟是个市场体量较小的老事物,资本和业界都不会太欣赏;而便利店是近年来唯一持续增长的线下零售业态,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都大于前者。
不过,无人便利店需要与现有市场企业进行竞争。缤果盒子对外宣称其在各地高档小区内的测试非常成功,比如说零盗损、80%复购率等数据非常漂亮。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高档小区之所以欢迎缤果盒子入驻,是因为小区的零售配套商业不到位,而缤果盒子恰好填补了小区商业空白。缤果盒子现在的数据并非商业模式上的成功,更确切地说是地段的胜利。倘若小区内传统便利店和中小超市也存在,缤果盒子的竞争力究竟如何就很难说,甚至是另外的可能。
此外,传统便利店的类目和SKU更加丰富,以7-11为例,它的单店商品数量达到2800种,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缤果盒子只有800种,用户可供选择的丰富度逊色不少。无人便利店略低的价格并非竞争优势,而只是定价策略的体现,将随着竞争对手的跟进而迅速被拉平。传统便利店和中小超市提供的其他增值服务,如送货上门、代收快递、快餐等,更是无人商店目前暂时难以做到的。
在目前SKU较少和服务单一的情况下,无人便利店除了新奇外,并不具有实质的竞争优势。这种情况下,无人便利店适合的场景是在车站、机场、旅游景点、商业区、校园、机关等少数区域,类似于无人售卖机,针对用户的特定需求提供较少的品类和商品。用户购买这些商品具有非常强的目的性,无需快速决策即购买付款,重视效率而不太在意服务。
这样又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不易达到规模经济。
7-11的一个重要的市场策略是密集开店,除了能迅速打响品牌占领用户心智外,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综合运营成本。密集开店可以将生产、配送、市场宣传等综合运营成本降至最低,从而达到区域整体赢利。这也是7-11迄今尚未进驻日本少数几个县的根本原因。星巴克也有类似的经营策略,当区域市场仅能支撑一两家门店无法摊薄总运营成本时,即使是单店可赢利也只好暂时忍痛割爱。
无人便利店也很可能将面临类似问题,如果区域市场内的店铺覆盖率不够,那么就会出现单店赢利而整体亏损的情况。缤果盒子方面表示4个人可管理40个店铺,但这只是理论数据,前提是40个店铺在4人团队的服务区域范围之内。由于适合无人商店的选址远不如便利店来得多,加上现有竞争者的先发优势,若按目前缤果盒子只在高端小区运营的模式,开满40个无人商店需要非常大的城市范围。当店铺分布分散,单店的边际维护成本就会急剧提升,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便利店的市场竞争,早就从单纯的价格战和地段争夺,转向供应链、运营、产品开发、服务等综合实力的比拼。7-11的快速崛起,已经指明了未来国内便利店的发展方向。由于存在着商品和服务单一、区域有限、规模经济瓶颈难突破等短板,无人便利店能争夺下的市场份额,显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淘咖啡更像是阿里新零售的一个概念店
无人零售店前景有限但技术看好
总体来说,无人零售店在国外的前景会好于国内,这是不同的市场状况所决定的。
由于迎合了国外用户住处分散而开车大宗购物的消费习惯,因此Amazon Go代表的模式会向较大型的无人超市发展,会因为减少了工作人员数量而具有长期的成本优势,成为线下零售行业的强有力对手。特别是沃尔玛、家乐福等传统超市巨头需要警醒,并立即采取对策了。
而国内传统零售行业的人员工资成本一直处于低水平,即便是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是如此,零售行业的人员工资都处于几乎是最低的一档。而在预见的未来,暂时还没有看到零售行业人员工资增长的利好消息。也就是说,无人零售店在国内能降低的成本有限,甚至可能无法摊薄因此增加的开支,很难具有真正的成本优势。
加上无人零售店企业把方向多定在便利店这个业态,而事实上便利店业态走向社区服务中心的过程中,人的主动能动性是不可或缺的。例如:机器人大热时曾出现了一批以无人服务为噱头的餐厅,但经过短期的火爆后都迅速归于平静,餐饮机器人被弃用而服务员重新上岗。无人便利店在经营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类似情形,特别是想增加服务的情况下。
虽然我不是特别看好无人零售店的市场前景,但还是肯定无人零售店出现的积极意义。正如条形码技术的普及带动超市销售生产率的提高一样,无人零售店技术的升级,也将推动包括便利店在内的国内线下零售行业的系统升级:实现商品信息和销售管理的数据化,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和效率,带给用户更好的消费体验。技术升级而非运营模式,这可能才是无人零售店给我们带来的更大价值。
众多玩家之中,最终或会产生优秀的技术服务商,但很难出现新的行业小巨头。因为就算跃过了技术关,它们也很难在供应链等方面赢过强大的对手。亿百科技的后面是阿里,缤果盒子的背后则是传统零售巨头大润发,京东也在最新的声明中表示正研发‘无人超市’项目。
或许我们可以把这场无人零售店的热潮,理解为商业巨头们面向未来零售市场的集体性技术革新,以及对便利店行业的一次强有力渗透。
(转载请保留)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马逊无人超市宣传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