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一下 哈市海鲜批发道外区 七道街 水灵灵海鲜超市 店面多大 多少员工 货销量咋样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2次下载&&|&&总261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80积分
0人评价66页
0人评价6页
1人评价110页
0人评价66页
0人评价71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价格:80积分VIP价:道外区志·城建篇
【发表时间:】&&&&&&
【信息来源:】政府办
&&&&城市建设是汗水、是智慧、是凝固的历史,是人们安居的乐园;城市建设也是理念、是精神,是流动的历史,是后人永续的乐章。
第一章 城区建设
&&&&年,道外区在城市建设中积极探索新路,加快城区改造和建设步伐。1991年时,道外旧城区地段人均居住面积3.01米,特困户5138户,危房面积57万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严重不足,人均仅0.37平方米;交通主干线少、平交道口多、交通堵塞现象严重,城区建设特别是老城区开发改造任务十分繁重。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迎难而上,制定城区开发改造规划,确定由西向东、南北辐射、沿街推进、网状延伸、成片改造、综合配套,以新的网络布局带动危棚房改造,以大面积改造带动综合配套建设的基本思路,到2003年,全区危房开发改造55片,共拆除危旧房231.7万平方米,建设规模749.5万平方米,43561户居民喜迁新居;在199条道路中,一类道路5条、二类道路19条,道路总长度98.44公里,综合铺装率97%;排水工程总投资529.9万元,新建工程长度8539米;全区绿化面积123.9公顷,绿化覆盖率15.1%,人均占有公共绿地2.64平方米,完成园林建设项目33个;城区设垃圾站113个、公厕61栋。区域内20条10KV高压导线全部实现绝缘化,主要供电线路实现电缆化,煤气供应实现管道化;邮政、电信、银行、保险、证券等公用事业发展迅速;太阳岛、虎林园、靖宇公园等十多处旅游景点,经过改造建设向国内外游人展示新的风貌,也为道外区人民群众提供了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第一节 城区改造规划
&&&&一、规划前城区状况
&&&&住宅 城区面积8.2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8万人/平方公里,其中住宅用地285公顷,建筑面积222.6万平方米,平均建筑面积密度6600平方米/公顷。人均居住面积5.3平方米,旧城区人均居住面积3.01平方米,特困户5138户、人口31222人。住宅建筑年代逾70年的50万平方米,逾60年的90万平方米,旧建筑群老化加快、火险隐患增多,居住条件、设施、居住面积等与哈尔滨市其它区相比差距很大。
&&&&商服 区域内有国营商服网点168个,个体商服网点六千余个,集贸街15条。由于多数集中在老城区,发展受到限制,集市贸易仍以占道经营为主。
&&&&工业 城区内工业企业520户,占地138公顷,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两个组群内,街道企业多分布在居民区内,居住、商服、企业混杂,用地矛盾突出。
&&&&绿化 城区有公用绿地11.649公顷,人均绿化面积0.37平方米,绿化面积严重不足。
&&&&道路 有各类道路181条,总长度85000米。道路等级低,主干线少,平交道口多,路况较差,交通堵塞严重。
&&&&二、城区改造十年规划(年)
&&&&从巩固和发展道外区的优势,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出发,本着需要与可能相结合,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规划用地,合理解决人口、交通、经济发展与用地的矛盾,使道外区成为哈尔滨市商贸、仓储、水陆交通比较发达的综合性城区。
&&&&规划用10年时间,使用地面积由人均26.4平方米提高到29.4平方米;人口规模控制在28万人以内;全区规划为8个结构区,以铁路和主干道的自然分割为界线,使生活区、工业区、仓储区等在地理上相对独立,各结构区保持原有城市功能,并逐步完善配套设施。
&&&&建筑容积率规划 根据道外区城区地域狭窄、建筑面积密度大、居住人口密集的实际情况,规划依据沿江、沿商业街和沿交通主干道三个方面来控制:以“荟芳里”为中心,将十四道街以东、二十道街以西、北新街以南、滨江街以北的街坊建成高层区,建筑面积控制在22000平方米/公顷,覆盖率30%;由承德街、太古街、七道街、滨江街所围成的太古小区,建筑面积密度控制在18000平方米/公顷,覆盖率24%;沿江一带地区建筑面积密度控制在16000平方米/公顷—18000平方米/公顷之间,覆盖率24—26%;其它地区建筑面积覆盖率控制在12000平方米/公顷—17000平方米/公顷之间。
年道外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表4—1—1 单位:平方公里
所占百分比
所占百分比
&&&&人口迁移规划 道外区平均每平方公里3.8万人,人口密度之高在全国大城市中是罕见的,给居住环境改善带来很大困难。按照人均用地29.4平方米计算,道外区合理容量应为28万人,规划8个结构分区实施人口迁移,每年平均实现迁移6000人。旧区改造与新区开发结合,使部分人口迁出旧城区;改造旧城区时加大商业、宾馆、办公等建筑比例,控制人口迁入;逐步将中心地区人口向边缘地区疏散。
&&&&危棚房改造规划 道外区城区土地8.23平方公里,除去工业、商业用地等,居住用地285公顷,人口密度超出国家规定标准3倍,危房面积57万平方米,其中公产危房11.6万平方米,私产危房和棚户8万平方米,单位产危房21.4万平方米,其它危房16万平方米。因此,规划“八五”期间开通太古街、滨江街地段和七道街;“九五”期间全部打通滨江路,拓宽十四道街、二十道街,完善道路骨架;创建以承德广场为中心地域新的城区中心,到2000年建成60—70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建群;完成打通太古街项目,动迁居民2197户、7199人,拆除旧房61.8万平方米,建设新房25万平方米;完成打通七道街项目,动迁居民7609户、30438人,拆除旧房22.7万平方米,建设新房78.4万平方米;完成滨江路工程,动迁居民2851户、11406人,拆除旧房11.2万平方米,建设新房12.7万平方米。
道外区城区改造十年规划重点工程规划表
&&&&表4—1—2
项目工程名称
1990年状况
总拆除面积
总建筑面积
南坎—铁道工程
南平小区工程
景阳街36号工程
南和—南平工程
南平—南安工程
东开原工程
原极玻璃厂工程
一工具二期工程
铁塘小区工程
海员医院工程
巨兴—北十二工程
搪瓷小区工程
北十一小区工程
南十一—十二小区工程
英节胡同工程
北环北十九小区工程
景阳—清真寺小区工程
太古—保障小区工程
承德—大方里小区工程
景阳—沟沿小区工程
北环—景阳小区工程
景阳—北马路小区工程
景阳—纯化小区工程
靖宇—南头小区工程
太古—南勋小区工程
北十六—江畔路工程
北十六—北十八小区工程
靖宇—北七小区工程
东莱小区工程
靖宇—太古小区工程(一期)
靖宇—北五小区工程
承德—南康小区工程
北环南十九小区工程
北环二十小区工程
同发小区工程
染房胡同工程
打通太古街工程
打通滨江路工程(一期)
打通滨江路工程
打通滨江路工程
打通滨江路工程
靖宇—太古工程
靖宇—南七小区工程
&&&&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确定大新街、北新街、南极街、承德街、滨江街5条主干道红线宽度40—60米;景阳街、七道街、十四道街、二十道街等4条次干道,红线宽度30—60米;靖宇街、太古街2条一般干道,红线宽度25米。规划取消道路34条,总长12845米;重新定向道路12条,总长6230米;打通道路12条,总长4570米;新增道路7条,总长4175米。
&&&&园林绿化规划 规划年绿化总用地24.84公顷、实现人均绿地0.75平方米,是规划前的两倍,覆盖率达到12%。年绿化总用地28.12公顷、人均绿地1.0011平方米,是规划前的3.7倍,覆盖率提高到15%。
&&&&三、“十五”期间城区改造规划(年)
&&&&“十五”期间,以旧城区改造为中心,调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强化城市载体功能;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主线,完善城市道路功能,营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发展,建设产业结构布局合理、设施功能充足齐备、生态环境良好优美的新城区。到2005年把道外城区建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设备功能完善齐备、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市场体系规范健全、生态环境良好优美、社区管理科学文明、第三产业发达的现代新型商贸中心区。规划拆除危棚房98万平方米,新建24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3%;道路面积增加20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作业街路80%以上;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路网格局,城市环境质量达到优质化。为实现这个目标,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是:
&&&&2001年,以北新街、二十道街为轴线,对东起二十道街、西至十六道街、南起太古街、北至江畔路等18片危棚房进行改造,拆除危棚房33万平方米,开发规模85万平方米,投资11.1亿元,竣工面积50万平方米。打通滨江街,增加道路面积3200平方米;拓宽南北十四道街,增加道路面积20000平方米;
&&&&改造北环路,拓宽大水晶街,增加道路面积23040平方米;拓宽南和街、南平街、南安街、南康街,增加道路面积29141平方米;打通七道街至滨江站道路,道路红线50米,增加道路面积62732平方米;修复路面40000平方米。拓展沿江南侧绿化空间,形成透式绿地;建设公浴街绿地休闲区、南十一道街绿化休闲街、荟芳里绿化社区广场、德胜街绿化社区广场及绿化景观庭院5个、绿化达标庭院15个;绿化覆盖率18%,人均公共绿地2.51平方米。
&&&&2002年,以景阳街、靖宇街为轴线,对东起十道街,西至沟沿街,南起南勋街,北至大新街区域的18片危棚房(保护街坊除外)进行改造。拆除危棚房34万平方米,开发建设规模76万平方米,计划投资9.9亿元,新建竣工面积50万平方米。拓宽太古街,从南五道街至二十道街,道路拓宽至40米,增加道路面积56000平方米;拓宽南北二十道街至80米,增加道路面积37740平方米;拓宽南北十八道街,打通南马路至草市街。美化和完善沿江风景线,在江畔路头道街、七道街、十四道街、十八道街建4处高标准的现代化广场和高标准庭院绿化小区。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2%,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88平方米。
&&&&2003年,打通小八站、西开源街至北环路,增加道路面积5000平方米;打通靖宇街,延长到小八站街,道路拓宽至60米,消除断头路,增加道路面积3000平方米;打通保障街,经过南十六道街、南十八道街、滨江街至南二十道街;拓宽和打通十六道街,由江畔路至滨江街,拓宽更新街。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6%,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25平方米。
&&&&2004年,打通长春街,从东兴街延长至十八道街;拓宽南北头道街,由钱塘街经过南北头道街、大水晶街至保障街;拓宽和打通太原街,由承德广场经太原街至滨江街。以路为依托,建设绿化景观大道和园林式社区,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62平方米。
&&&&2005年,拓宽南北十五道街,人行道彩色铺装;拓宽南北十九道街,人行道彩色铺装。开发大型绿地广场,建设园林式社区,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3%,人均绿地面积达到4平方米。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80%;城市环境综合指数达到0.85以上。
&&&&第二节 危棚房改造
&&&&道外区是哈尔滨市的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建设包袱沉重,加之城区地域狭小、人口密度大,危棚房改造困难重重。区委、区政府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聚集方方面面的力量,本着需要与可能相结合,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相结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危棚区为改造重点,统筹解决全区城市基础设施以及人口、交通、经济发展布局等问题。
&&&&年,旧城区改造的总体思路是:由西向东、南北辐射、沿街推进、网状延伸、成片改造、综合配套;以新的路网布局,带动危棚房改造,以大面积开发和成片改造,带动市政基础设施综合配套,以南北迁移平抑城区人口密度,带动前进新区开发建设,逐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高城区环境质量。至1995年底,全区开发改造284.4万平方米,建成居民小区29个,有五千余户居民迁入新居,解决750户特困户的住房问题。其中,1991年完成“荟芳里”改造一期工程,改造危棚房18片、18.9万平方米,新建居民小区2个。1992年,改造危棚房8片、18.5万平方米,新建居民小区4个、14.3万平方米。1993年,改造35.5万平方米,建成荟芳里、靖宇、正阳南、承德、搪瓷、巨兴、春和巷等住宅小区,改造街区25万平方米。1994年,拆除危棚房29万平方米,开发改造8片、37万平方米,改造居民小区8个,其中新建居民小区5个、32.3万平方米。开发南四、南五小区,文香里、东内史胡同,纺织局解困楼等4个地段的改造工程,新开工32万平方米。1995年,市政府调整旧城区改造方针,控制房地产开发等基建规模。道处区从实际出发,自筹资金,以解决危困房为重点,为171户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下的特困户解决住房。同时完成改造南十四、南十五小区、景阳联建小区等动迁工程,拆除危房10万平方米,开工面积31.9万平方米,完善6个居民小区的配套建设。
&&&&年,全区开发改造249.1万平方米,建成居民小区11个,有11529户居民迁入新居。其中,1996年,市政府再度调整旧城区改造政策,对道外区由大力推进调整为适度控制。同时,出台住宅建设新机制。道外区立即成立新机制推进领导小组,并确定2个改造地段为区推进住宅建设新机制试点小区。当年完成开发改造5片、19.5万平方米、建成居民小区4个、11.5万平方米。1997年,在两处试点小区范围内原住1840户居民,动迁1268户,其中到新区购房787户、拆除旧房面积1.9万平方米,在建规模53.1万平方米,发放动迁补偿金二千四百余万元。1998年,完成打通太古街、取直南头道街、靖宇大街步行街改造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拆除危旧房7.3万平方米,新建规模11万平方米。1999年,集中人力、财力,完成平原巷、北四道街、北五道街改造,拆除危旧房9.3万平方米,新建规模22.5万平方米,发放动迁补偿金5300万元,完成北十四道街等街区改造工程,完成全区124个供水点微机变频改造,实现91个供水点全天供水,解决1592户居民吃水难的问题。2000年,道外区旧城区危房改造被列入省、市城市形象工程的重点工程。为加快旧城区改造步伐,道外区成立危房改造总指挥部。以十四道街为轴线,对两侧及东起十六道街西至大保定街,南起滨江街北至外环北路的14片危棚房进行开发改造,拆除危房34万平方米,动迁居民10872户、42775人,投资10.3亿元、开发建设79万平方米。到年底已启动10片、31万平方米。动迁9551户,其中居民8944户、工企户等607户。
&&&&年,全区拆除危房135.2万平方米,规模建设312.5万平方米,建成大型社区4个,绿化及景观庭院95个,新增绿地4.9万平方米,有27032户居民迁入新居。其中,2001年,拆迁面积5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住宅楼57栋、141万平方米,当年竣工52.6万平方米,回迁居民6743户,占动迁数的75.4%。完成电力、电信、宽带、有线、路灯、自来水、排水、供热、煤气等10条管线配套工程,供暖2.6公里、给水3.3公里、排水7.14公里、煤气1.13公里等。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4个地段、22.48万平方米,拆除面积26.3万平方米,新建规模37.3万平方米。在危房改造的同时,调整城区布局,建设10万平方米以上大型社区4个,建设29个绿化庭院和19个景观庭院,新建设学校1所,撤销学校4所,撤并街路14条,使公用设施及道路用地达到12.9万平方米。投资四百余万元,完成南十一道街、荟芳里、维新街3个社区广场建设,拆除棚厦520个,绿化面积9688.5平方米。2002年,全区有待拆除危棚房41片,拆迁面积133万平方米,需要动迁居民26118户,预计投资52亿元。为此,道外区政府组织力量逐片进行调查研究,并制定用5年时间消除全区危棚房区的实施计划,形成为旧城区改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思路。当年,建成2.3万平方米的南勋民俗绿地和6个总面积4263平方米的街心精品绿地,江畔路8000平方米绿地等。建设东方红小区等4个大型社区广场、15个绿化庭院和7个景观庭院。拆除危房40万平方米,规模建设95.5万平方米,7027户居民迁入新居。2003年,道外区政府成立危房改造重点项目办公室,设立专项工作推进组6个。当年,拆除危棚房15片、39.2万平方米,动迁居民6413户,公企及个体户550户。建成南马景观街路、综合改造人行道1.6万平方米,车行道2万平方米。建成太古陶艺广场,绿化铺装9900平方米,设置雕塑、座椅、装饰路灯等,形成新的景观广场。建设25个绿化庭院,新增绿地4万平方米。
&&&&至此,经过年13年的努力,全区拆除危棚房231.7万平方米,建设规模749.5万平方米,建设居民小区102个,43561户居民喜迁新居,城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5.3平方米,提高到9.5平方米。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
&&&&一、城区道路
&&&&道外区道路建设起步较早,是哈尔滨市实现道路柏油化最早的老城区。但是,早期城市规划不合理,建设布局不协调,街路狭窄,而且断头路、卡脖路较多,道路质量比较低,维修和改建的任务十分繁重。
&&&&年,对美乐街、中马路、新马路、南七道街等54条街路、8.87万平方米的道路进行维修;改造集良街、新道街和南十七道街,施工总面积19. 1万平方米。1993年,全区道路维修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改造德胜街、小保定街等6条街路;完成大水晶街、北十九道街、江畔路等6条街路、2.78万平方米的人行道改造;完成搪瓷、正阳南、春和、德胜和航运局小区配套工程1.3万平方米;集资改造西顺街和江堤二巷。1994年,全区道路建设工程总投资额508万元。完成南十五道街、南十二道街、丰润街等27条街路维修工程11.88万平方米;完成太原街、北十七等7条街人行道新建9028平方米;改造沟沿街,重点改造松浦镇汛期淹没段的过水路面。投资157万元,完成柏油路维修1960平方米,更新水泥路面5640平方米。1995年,全区道路维修总面积10.98万平方米,包括承德桥孔下人行道板铺装、南十八道街、北十八道街、南平街、富锦街、保障街等36条街以及完成中马路(车行道13884平方米,人行道7710平方米)和长兴街的改造。1996年,完成东内史胡同道路拓宽二期工程、地灵街、同庆胡同的改造工程;完成南勋街、西开源街、南十四道街等24条街道路维修;完成长春街、礼化街等13条街的裸露地覆盖,总工程量为9.48万平方米。1997年,按照市政府《关于靖宇街区改造建设的实施方案》重点改造靖宇街区。改造区域为东起二十道街、西至景阳街,南起太古街、北至升平街;打通头道街至太古街的“卡脖路”段,对靖宇街车行道进行维修铺装,将人行道全部更新为彩色道板,并完成南北辐射街路的维修。投资19.2万元,完成南十六道街5549平方米的改造工程;完成景阳街北端江畔广场建设,拆除江畔餐厅、江上派出所、道外区少年之家等建筑物,新建绿地1200平方米,道路改造500平方米,改造面积1800平方米;改造江畔十八道街以东二千多平方米的人行道。1998年,道路建设8000平方米。重点改造长春街,完成工程量2.54万平方米,其中车行道维修补强及拓宽改造1.54万平方米,人行道彩化铺装1.03万平方米,并对地下电缆、路灯及电信线路进行重新设置。改造后的长春街成为道外区又一条商业繁荣、交通畅通、街路整洁、设施配套、占道规范、以分流交通量为主的城市交通次干道。同时,完成太古街、南勋街、仁里街等50条街路、总计4.52万平方米的路面维修;完成江畔路步道板铺装1000平方米和南十八道街翻浆路段大修改造1354平方米。1999年,重点改造江畔路西段、开原街及南和街、南平街、南安街、南康街、清真寺街、北清真寺街道路工程,完成90条街路、7.23万平方米的道路维修工程;翻浆路维修7条街;罩面维修、坑槽修补等58条街;施工总面积4.85万平方米。2000年,重点对长春十四道街至东兴街、富锦街、长兴街等路段进行拓宽改造,道路铺装1.57万平方米。结合靖宇公园、滨江站前广场、哈大绿地、靖宇十道街区等多项重点改造工程,投资498.4万元,维修改造全区95条街路。其中,人行道板更新、彩板铺装51条街、6.2万平方米;车行道维修44条街、4.4万平方米。2001年,完成一曼街护坡新建工程及北十二道街等12条街路人行道铺装工程,工程总量1.8万平方米;完成钱塘街路面局部维修、南安街拓宽工程,工程总量8191平方米;完成小维新街、十一道街、荟芳里、维新街社区广场、长青广场新建广场建设,工程总量1.99万平方米。2002年,完成北十四道街、巨兴街、东兴街等20条街路人行道彩板铺装,工程总量近4万平方米;完成太古街(七道街至十四道街段)道路建设施工,工程量3500平方米;完成大方里街等街路维修任务,总面积8万平方米,铺装人行道11万平方米。全区改造维修道路97条,共计23.3万平方米。2003年,共维修养护街路70条,铺装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完成崇俭、小八站街等4条街路的大中修工程,铺装面积2.1万平方米;完成崇俭街等6条街路的新建改造工程,铺装面积6.7万平方米;完成南马路人行道铺装1.48万平方米等,总投资1200万元。至此,全区街路199条、98.44公里、面积16189万平方米,完好率达92%,综合铺装率达97%。
年道外区改造维修街路情况表
&&&&表4—1—3 单位:万平方米
主要街路名称
中马路、美乐街、新马路、南七、集良街、新道街
德胜街、小保定街、大水晶街、北十九、江畔路
南十二、南十五、丰润街、太原街、北十七、沟沿街
南十八、北十八、南平街、富锦街、保障街、长兴街
地灵街、南勋街、南十四、长春街、礼化街
太古街、南头道街、靖宇街区
长春街、太古街、南勋街、江畔路、南十八
开原街、南和街、南平街、清真寺街、南康街
东兴街、富锦街、长春街、靖宇十道街、滨江广场
一曼街、北十二、钱塘街、南安街、小维新街
北十四、巨兴街、东兴街、太古街、大方里
崇俭街、小八站街、南马路、保障街、景阳街
&&&&二、城区排水
&&&&1991年,投资5.03万元,对大保定街109.10米的排水管道进行更新改造,将原有直径为200厘米的管道全部更新为400厘米的水泥管道;投资5.44万元,完成南大六道街的排水管道新建工程152.60米;投资13.8万元,完成南九道街405.40米的管道更新工程;投资7.38万元,完成小水晶街767.60米的排水管道更新工程;配合街路改造,投资17.77万元,完成更新街排水管线新建工程663.70米。年内总投资49.42万元,改造铺设排水管线共2098延长米。年,投资10.6万元完成迎新街排水管新建工程282米;投资4万元,完成长发街排水管道改造工程160.85米,将原直径200厘米的旧管线全部更新为400厘米的水泥管;投资9.68万元,完成江堤二巷的排水管道新建工程240米。总投资24.3万元,改造铺设排水管线682.9延长米。年,投资169.1万元,完成前进开发区怡园路、怡乐路、学院路排水新建工程2093米;投资15万元,完成南七道街排水管道更新工程226米;投资10万元,完成增顺街排水管线更新工程。年,投资22万元,完成江北前进村集资楼室外排水干线工程255延长米;投资115万元,完成江北龙江第一村排水工程2241米。2001年,投资21.7万元,完成北小六道街排水改造、景阳街排水改造,共220延长米,增设雨水井25座。年,投资116.32万元,先后完成大保定街、北十五道街、太原街、尚朴街、开原街、北四道街等排水改造工程。
&&&&年,改造排水工程总投资513.3万元,总工程量8539米。至此,全区排水管线101.3公里,雨水井1200座,检查井2600座。
年道外区排水工程建设情况表
&&&&表4—1—4
管网更新改造
大保定街、南大六道街、南九道街、更新街、小水晶街、迎新街
长发街、江堤、增顺街、南七道街、怡园路、怡乐路、学院路
龙江第一村、南小六道街、景阳街雨水井
2461(井25座)
大保定街、北十五道街、太原街、尚朴街、开原街、北四道街
&&&&三、城区绿化
&&&&公共绿化 道外区公共绿化以沿江一条线为重点,以江畔公园、靖宇公园、长青公园为主体,至2003年,全区绿化覆盖率15.1%,绿地率10.38%,人均公用绿地2.46平方米。
&&&&江畔公园位于道外区江畔堤顶,西起滨州铁路桥,东至哈尔滨港铁道口,全长4800米,总面积36.8万平方米,其中,广场道路面积23.53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3.31万平方米。根据市政府“沿江一条线”的总体规划,道外区对江畔公园进行重点绿化建设。至2003年,有各种树木38个品种、6338株,其中乔木2375株,灌木3863株,榆树、偃伏莱、水蜡、绣线菊等剪型植物3235.7平方米,草坪5.4万平方米,花卉3917平方米,古树名树3株。公共设施有:栏杆12346.39延长米,档墙247.92延长米,园灯737盏,卫生箱27个,园林建筑1座,雕塑7座,游乐设施1处,园林小品2处,体育设施24项,蘑菇亭3座,路档房8座,石桌石凳20组,石椅17组,公厕1座。江畔公园有8处立体花坛被哈尔滨市评为一、二、三等奖。
&&&&靖宇公园位于道外区靖宇二十道街,园内种植有针叶、阔叶、乔木、灌木等二十余个品种、4863株树木,建有猴山、喷泉、溜冰场、花坛、花区以及儿童乐园。2000年,靖宇公园被列入哈尔滨市4个开敞式公园之一。当年,道外区对公园进行改造,总投资690万元。拆除旧设施等1.2万平方米,新植以白桦为主的树木五千余株,铺设草坪六千多平方米。2002年,靖宇公园正式成为开放式公园。2003年,为推进生态园林城区建设,本着“高品位、高标准、高质量”原则,对公园实施整体升级改造工程,建成全市最大的纪念广场。改建后的公园由纪念广场、和平广场、文化休闲区、健身活动区等四大景点组成。其中靖宇广场占地4000平方米,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青铜塑像5.2米高,耸立在广场中心;和平广场是公园的第二大广场,呈圆弧形,正面由14根石柱围合而成,石柱上镶嵌着紫铜浮雕,浮雕中精美花环合围着火凤凰,寄寓抗日烈士英名永存;健身性景区主要由“五环健身”、“闻鸡起舞”、“别有洞天”、“其乐无穷”等景点组成;娱乐性景区主要以“梨园风情”为主组成;休闲性景区主要由鸟语林、“悠悠岁月”及花船组成。园林改造建设一期工程于当年9月15日竣工,被评为市园林绿化优质工程。至年底,靖宇公园总面积44686.2平方米,其中广场道路面积8163平方米,草坪面积31318平方米,有各种树木4863株,其中乔木1763株、灌木1096株,云杉球等剪型植物1074平方米,花卉460平方米,古树名树1株,绿地率70%。公共设施有:栏杆422延长米,草坪灯、路灯、广场灯、射灯等园灯59盏,卫生箱24个,园林小品5座,体育设施15项,石凳60个,原木座椅12套,花船8个,原木花盆5个,纪念广场2处。
&&&&长青公园位于道外区八区体育场北侧,占地1.78万平方米。1999年,该公园被列整治重点工程之一。当年6月,对长青公园进行改造,投资309万元,新建草坪6000平方米,植树3784株,绿化彩化面积6834平方米,铺设彩色步道板5538平方米。耸立在长青广场中心的“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碑”装饰一新,广场绿化彩化面积九千多平方米,建有10个射灯基座,86盏草坪灯和大型花坛、立体浮雕等。2001年,对公园内部及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治,拆除3000平方米的小商品市场,栽花3700株,维修座椅12个,更新卫生箱9个。当年,长青公园改造工程被评为市园林绿化优质工程一等奖。2002年,对公园实施综合整治改造建设,建设面积3719平方米,其中广场砖铺装766平方米,彩色步道板铺装745平方米,种植树木108株,铺设草坪2046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2208平方米。同时,新增庭院灯10盏、草坪灯8盏、座椅10个、卫生箱5个、健身设施9件。至2003年底,长青公园总面积1.78万平方米,其中广场道路面积1.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有各种树木610株,绿篱100平方米,草坪8000平方米,古树名树5株。公共设施有:栏杆400延长米,园灯40盏,卫生箱17个,休闲座椅16个,体育设施7项。
&&&&街路绿化 道外区街路绿化工作,紧紧围绕城区改造和城市形象工程一并进行。年,植树4.65万株、铺草3.69万平方米、栽花4.9万平方米、路旁绿篱1.06万延长米。年,植树2.62万株,铺草4.06万平方米,栽花4.15万平方米,路旁绿篱0.7万延长米。1998年,结合对长青街改造,设置植物造型、假山石、剪型树、植草砖等,使该街成为道外区绿化示范街。在开源街建成大型主体花坛,在景阳街建成五色草立体花坛等,提高城区绿化品位。当年,植树1.53万株,铺草栽花5万平方米,植绿篱612延长米。2000年,植树1.39万株,其中,投资44.6万元,对南马路、景阳街、靖宇街、南十道街和大方里街5条主要街路进行树木更新,伐除老树病树502株,新种植银中杨、黄波萝、园榆、山桃、稠李、垂柳等新品种树木1203株;投资289.5万元,绿化彩化北环路,新植水腊绿篱8000平方米;投资36.6万元,拆除南极街原有栏杆2148延长米,栽植水腊绿篱1500平方米;投资170万元,完成哈尔滨大学周边二期改造工程,新辟绿地5500平方米,铺草4500平方米,植树798株,栽花430平方米等。2001年,全年植树8778株,铺草24891平方米,栽花21645平方米,植绿篱1640延长米,摆盆花53500盆。2002年,全年植树4.62万株,超出计划208%;铺草、栽花近19.3万平方米,超出计划176%;植绿篱12290延长米。2003年,全年植树1.15万株,超出计划130%;铺草5.9万平方米,超出计划18%;栽花1.52万平方米,超出计划52%;植绿篱600延长米;摆盆花2.6万盆。
&&&&小区绿化 道外区有居民社区54个,其中绿化小区28个,绿化达标和景观庭院95个,绿化面积为17736平方米,小区绿化与小区周边街道整体连片进行。在绿化条件较差的小区,采取“见缝插绿”的办法,建设小游园、小绿点、小花池。1991年,在北环二十道街小区新植榆树、丁香18株,安装栏杆69.5延长米;在长兴小区新植稠李、梓子、杜松、云杉球等46株乔木,丁香、桃红、玫瑰、水腊等169株灌木,新增绿化面积1238.96平方米;在江畔小区新植丁香48株,安装栏杆75延长米;在东市场小区新植树木114株,其中樟子松11株、柳树3株、云杉8株、丁香88株、桃红4株,安装栏杆360延长米;年,在电缆厂小区铺设草坪240平方米,安装栏杆100延长米;在北环十街区B小区新植丁香59株,安装栏杆119延长米;承德小区配套绿化面积848平方米,新植丁香80株,新建凉亭一座,增设桌椅,安装栅栏;在地灵小区新植丁香34株,彩化面积150平方米,安装栏杆600延长米;在春和小区新植丁香65株,新增绿化面积538.5平方米;在荟芳里小区新植园榆21株、柳树5株、水腊20株、丁香16株,铺草440平方米,安装栏杆393延长米,花架4米,新增凉亭1座,4平方米的假山1座,儿童滑梯1组;在搪瓷小区新植树木76株,铺草578平方米,新建1处凉亭,增设双杠、单杠和乒乓球台各1组,安装栏杆630延长米;在钱塘小区一街区新植云杉46株、丁香16株,安装栏杆90延长米;在钱塘小区二街区新增绿化面积414.14平方米,新植垂榆、云杉和丁香58株,铺草414平方米,增设石桌条凳,安装栏杆215延长米;在巨兴小区植树205株,其中垂榆20株、榆树1株、云杉9株、丁香146株、水腊21株、暴马子1株、玫瑰7株,设置休闲条凳,安装栏杆383延长米;南勋117号小区新建绿化面积700平方米,新植树木包括杜松、柳树、榆树、丁香计93株,新建1处花坛,增设石桌石凳,安装栏杆352延长米;在振江三十一街区新植杜松7株、云杉10株、柳树1株、丁香27株,新建凉亭,新增石桌凳;在振江小区二十九街区新植丁香9株,新建凉亭、石桌、石凳。年,靖宇小区落成,绿化面积916平方米,新植云杉6株、丁香138株;荟芳里小区A栋新增绿化面积238平方米,新植水腊18株,安装栏杆151延长米;在荟芳里小区B栋新植柳树、云杉、丁香、锦带、水腊、红瑞木28株,铺草198平方米,安装绿地栏杆128延长米;在大水晶街的德胜小区新植丁香86株;千手佛小区新增绿化面积350平方米,新植树151株,其中垂榆18株、柳树56株、丁香77株、植榆树绿篱13延长米,新建凉亭、滑梯、乒乓球台,安装栏杆357延长米;正阳南小区新增石桌、石凳、乒乓球台,新建花坛2个,安装栏杆148延长米;在水晶小区新植柳树55株,丁香57株;在南勋小区新增绿化面积700平方米,安装护栏315延长米;在南十四小区新植垂柳6株、云杉13株、丁香10株,铺草坪403平方米,安装栏杆100延长米;在大方里小区新植云杉、柳、丁香59株,铺草6791.5平方米,彩化面积334平方米,新建花坛3处,增设石桌石凳、铁椅及单杠、双杠、平衡木、滚筒、压板、滑梯等体育设施;区政府小区绿化面积230平方米,新植垂榆、桧柏、水腊23株,新建蘑菇亭、凉亭等;振江小区新植园榆、云杉、丁香48株,水腊绿篱110延长米,铺草71平方米,栽种草花50平方米,新建凉亭、园林小品、座椅等,安装栏杆110延长米;在南坎街26号院新植柳、垂榆、丁香61株,新建凉亭、石桌、石凳、乒乓球台、滑梯等。年,居民小区新增绿地面积8.67万平方米,植树3.44万株;植绿篱1.19万延长米;铺草5.92万平方米;栽花11.71万平方米。南十一道街绿化工程、荟芳里绿化工程、南勋街民俗生态绿化工程等39处绿化工程和花坛被评为市优质工程一、二、三等奖。居民小区绿化率达37.45%。
&&&&单位绿化 道外区从城区地域狭窄、人口密集、绿化面积小以及财力不足等实际情况出发,调动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发动群众共同绿化家园,建设“花园单位”、“绿色庭院”。到2003年,全区共建成单位绿化135处,其中城区115处、郊区20处,绿化面积16.33万平方米,绿地面积4.98万平方米,植树1.25万株,彩化面积3157平方米,绿篱6576延长米。
&&&&省财政专科学校绿化总面积10.74万平方米,草坪面积3.85万平方米,校园内植有各种乔灌木8491株。1992年,该校新植柳树1999株、榆树130株、垂榆123株、云杉519株、沙松47株、杜松30株、樟子松54株,新建2座4米高的园艺雕塑。年绿化投入249万元,栽植丁香2441株、红玫瑰1373株、黄刺玫127株、榆叶梅433株、水腊99株、连翘198株、锦带70株、松东锦鸡14株、毛樱桃23株、木绣球20株,绿地覆盖率达43%。
&&&&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绿化面积35.16万平方米,草坪面积11.8万平方米,植有各种乔、灌木33万株,绿化覆盖率达53%。厂区主要树种有杨树3680株、柳树1.09万株、紫椴260株、糖槭4000株、核桃树500株、水腊7259株、丁香1354株、桃红725株、刺梅373株、玫瑰860株、木绣球720株、榆叶梅950株、锦带花600株、红瑞木300株、金志梅460株;植有榆树绿篱5万延长米,立体五色草300平方米;建有花池3200平方米,园灯165盏;有26座造型各异的雕塑,1组占地5600平方米的游乐设施;各种园林小品40座,体育运动设施8项,占地面积27740平方米。
&&&&市商业技工学校校园内植有柳树144株、杨树10株、垂榆54株、桃红28株、丁香26株、红玫瑰143株、迎春10株,共计653株乔、灌木;草坪面积6046平方米,彩化面积1120平方米,榆树绿篱1020延长米。
&&&&哈尔滨儿少中心绿地总面积1936平方米,植有杨、柳、垂榆、樟子松、黑松、京桃、紫椴、园榆、云杉、杜松、桧柏、榆、山杏、茶条槭等14种乔木348株;暴马丁香、桃红、卫矛、红瑞木、丁香、锦带花、红玫瑰、连翘、水腊、十姐妹、绣线菊、金志梅、三棵针等13种灌木607株,草坪1.1万平方米,彩化面积200平方米,绿篱2407延长米。
&&&&省森警学校绿化面积3.8万平方米,共植有榆、垂榆、柳树、云杉、杨树5个树种计767株乔木,榆叶梅和丁香2种灌木139株;植有榆树绿篱300平方米,铺设草坪1.5万平方米。
&&&&黑天鹅名人俱乐部绿化面积6.15万平方米,绿地建设4万平方米。以植物造园为主,院区内种植11种乔木,包括园榆200株、桧柏500株、柳树1000株、果树280株、樟子松50株、杨树3000株、杜松70株、云杉2000株、山桃50株、垂榆150株、垂柳1500株;19种灌木,包括卫矛500株、水腊300株、连翘1100株、山丁子480株、丁香600株、佛头花150株、山梅花80株、木绣球300株、接骨木80株、四季锦带360株、榆叶梅500株、红、黄玫瑰800株、木绣球300株、白丁香300株、紫丁香1000株、樱桃780株、珍珠梅300株、偃伏莱木100株、红瑞木230株。庭院内还建有3座雕塑,榆树绿篱1100延长米,4万平方米的草坪和2千平方米彩化花带。
&&&&哈尔滨市普宁医院绿化面积3.6万平方米,植有榆树55株、垂榆170株、杨树705株、糖槭85株、沙果树16株、柳树324株、云杉130株7个品种1485株乔木;植有丁香419株、红瑞木40株、樱桃60株、暴马子2株计4个品种621株灌木。院区内榆树绿篱1000延长米,以小叶樟铺就的草坪为1万平方米,彩化面积310平方米。
&&&&哈尔滨市航运学校绿化面积7572平方米,共植有各种乔、灌木2579株,其中糖槭168株、榆树66株、云杉120株、杨树242株、柳树138株、果树512株、丁香1300株、榆叶梅33株,园内榆树绿篱1000延长米,草坪面积2000平方米。
&&&&黄金中学绿化面积为6882平方米,植有白杨150株、垂榆20株、云杉480株、丁香170株、榆叶梅70株、刺梅70株、迎春40株,总计7个品种650株乔灌木,园内绿篱采用垂直绿化,草坪3642平方米。
年道外区绿化情况表
&&&&表4—1—5
绿化覆盖率
人均占人公共绿地
年园林绿化建设情况表
&&&&表4—1—5
园林新建设
在圃&大苗数
&&&&四、城区环卫
&&&&年,街路清扫以传统作业方式,实行人力清扫。1998年,道外区成立清扫保洁公司,实行作业承包,将清扫保洁工作推向市场。1999年,引入机械化清扫,至2003年一类街道机械化作业面达10%。用于环卫作业的车辆主要是自卸车、叉车、0.6多能车、铲车、压缩车、粪罐车等共61台,其中,粪罐、抽子车13台,叉车、垃圾车37台,工程车、洒水车11台。
&&&&年,设置叉车作业垃圾站195个,专用垃圾箱478个。1993年大方里筐段撤消后,增加12个垃圾点,总数为207个,垃圾箱508个,设多能车作业点6个、专用大斗箱7个。1996年,开始推行垃圾袋装化,全区建成配套垃圾贮存间30处,至2000年增加为44处,实行垃圾袋装化居民四万余户。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成片的危房棚户区被改造建设成楼房,加之煤气、液化气的普及,烧煤户逐年减少,垃圾袋装化居民区逐年增多。居民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后,无需居民自己倾倒,改由保洁员上门收集,统一运至垃圾间,实行封闭式管理和运输。敞开式的垃圾箱站逐年减少,封闭式垃圾间逐年增多,生活垃圾二次污染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至2003年,全区垃圾总站170处,垃圾站113处,垃圾箱325处,斗站16处,垃圾间41处。
年道外区垃圾站及容器数量表
&&&&表4—1—7 单位:个
年道外区果皮箱设置情况表
&&&&表4—1—8 单位:元
景阳街、南马路、靖宇街
景阳街、承德街、南极街、靖宇街、南马路
景阳街、承德街、南极街、靖宇街、南马路
景阳街、承德街、南极街、靖宇街、南马路
景阳街、承德街、南极街、靖宇街、南马路
景阳街、承德街、南极街、靖宇街、南马路、北环路
景阳街、承德街、南极街、靖宇街、南马路、北环路
景阳街、承德街、南极街、靖宇街、南马路、北环路、长春街
景阳街、承德街、南极街、靖宇街、南马路、北环路
景阳街、承德街、南极街、靖宇街、南马路、北环路长春街、开原街
靖宇街、北环路、景阳街、承德街、南马路、南极街
靖宇街、北环路、景阳街、承德街、南马路、南极街、
靖宇街、北环路、景阳街、承德街、南马路、南极街
&&&&1991年,全区旱厕和公厕共有1507座,其中公厕44座,水冲式公厕6座。随着道外区城区开发速度加快,旱厕逐年减少,至2000年旱厕减为564座,水冲公厕21座,旱式公厕34座。至2003年,城区共有公厕61座,其中水冲式公厕28座、旱式公厕33座。
年道外区城区公厕情况表
&&&&表4—1—9 单位:栋
&&&&五、城乡堤防
&&&&道外区跨松花江两岸,有松干堤防43.6公里,其中城区堤防5.7公里,已达防御百年一遇洪水标准;郊区国堤37.9公里,为防御20年一遇洪水标准。穿堤构造物4处,护岸6.68公里,护堤林26公里,保护面积为3.112万公顷。
&&&&城区堤防 道外区沿江堤防总长5755米,堤顶高程122米,迎水面全部为砌石护坡,堤顶路面全部铺装,达到防御百年一遇洪水标准。1992年,重点对江堤一巷、江堤二巷共268米地段进行后浆砌石挡土墙工程,共投资11万元。1994年,完成从景阳街至十八道街堤段的截渗板墙堤后高压喷射工程。1995年,投资80万元,对哈皮革厂堤前水楼子处100延长米干堤进行砌石护坡。1998年,投资600万元,重点对从十四道街至十八道街全长510米的堤前台阶进行改造。1999年,投资700万元,完成十八道街至天主教堂地段的截渗工程,水泥灌浆截渗板墙750米。
&&&&农村堤防 农村堤防分万宝、松浦、松北3个堤段,总长37.9公里,保护耕地1282公顷、93个村屯、2条公路、2条铁路和毗邻22个市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农村堤防建设年代久远(1915年),多为土堤,危险地段27处。易涝面积8.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0%。道外区在1998年大抗洪后,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对27处险段弱段、21680米的浪蚀地段进行修复,将2.7公里长的东方红民堤改建成国堤标准。到2003年完成的工程主要有:船口护岸工程,位于松浦堤段,全长2400米,护砌高度112米—116.2米;鸡场护岸工程,位于万宝堤段,顶宽6米,砌护长度960米;赵木桥护岸工程,位于春雷公路桥上游,顶宽4米,堤顶高程122.9米;松浦灌溉站截渗板墙工程,深度18米,在松浦灌溉站进水口堤上,对120延长米的堤防进行打眼灌浆进行截渗处理;两桥扩孔、松浦火磨屯堤防后移工程,堤防长度1319延长米,堤防高程120.20米,完成土方52万立方米;万宝堤防7.3公里加高厚工程,完成土方12万立方米;万宝排灌站200延长米堤防截渗板墙工程,深度20米,采取打眼灌浆的方法进行截渗处理;前进堤改线工程,全长9.94公里,按城区堤防标准建设,堤顶高程123.00米,防50年一遇洪水标准,堤顶宽25米2公里,按1:7坡比施工,堤顶宽15米2公里,按1:5施工,堤顶宽10米6公里,按1:3施工;四环路以西6公里全部砌石护坡,四环路以东砌石护坡到119.00米,以上为草皮护坡;18道街至制革厂水楼子护坡工程,全长1200延长米,采取水泥沟缝。
&&&&堤防造林 道外区堤外地势低洼,土质较差,虽然年年造林,但成活率低。到1991年时,堤防“两林”覆盖率不足30%,迎水坡防浪林不足20%。
&&&&年,道外区共计完成堤防造林2685亩,堤防岁修土方60.9万立方米,造林成活率90%,基本达到“一堤两林”的标准。
年道外区堤防造林岁修情况表
&&&&表4—1—10
堤防岁修土方
&&&&注:年没有较大行动,故未统计。
&&&&险工弱段 杜家亮子堤段,位于万宝堤段4号桩+800米至5号桩+300米处,全长500米,堤前河岸呈凹型,险要程度1级。鸭咀山堤段,位于万宝堤段7号桩处,全长150米,堤段呈凸型、迎水顶流,险要程度1级。“裹头”工程险工,位于万宝堤段6号桩与7号桩之间,长600米,该工程建于1997年,1998年大洪水时出现5—10厘米横向贯通裂缝,险要程度特级。万宝排灌站,位于万宝堤段1+600号桩处,排水陡槽出口高程低,江水倒灌,险要程度1级。松浦排灌站,位于松浦堤段2号桩+850米处,3孔进水涵洞穿堤而过,渗水漏水、堤后脱坡,险要程度特级。惠工拐弯弱段,位于松浦堤段1号桩,堤后低洼散渗、管涌,险工程度3级。东方红堤弱段,原属民堤,1998年大洪水时曾多处决口,1999年对该段消险加固,已达20年一遇标准。战略路险段,位于松浦镇,全长1.1公里,以路代堤,1998年汛期曾3处决口,1999年进行封堵。糖厂水源地泵房险工,原属自卫堤段,1998年汛期多处漏水、进水,堤后大面积散渗。松北排涝站闸门,位于松北堤段11号桩处,涵洞底高程高,内水无法排出,虽经1991年将闸门拆除回填,但堤内地洼,汛期仍大面积散渗,险工程度3级。外贸堤弱段,该堤段长2413米,原属自卫堤,堤顶高程不足120米,迎水面浪蚀严重,1998年汛期堤后大面积散渗、管涌,险要程度特级,年进行加高加宽、砌石护坡,已达20年一遇标准,但未经大洪水考验。斗沟子弱段,位于松北堤段7号桩处,长500米,堤后低洼,高程平均116.5米,1998年汛期出现大面积散渗、管涌,险要程度2级。
&&&&六、村镇建设
&&&&年,道外区村镇基础设施主要进行改水、铺路、修民厕三个方面的工程建设,逐步解决农民吃水难、行路难、入厕难的问题,改造农民生活环境。
&&&&1991年,完成松浦镇政府所在地220户、村屯393户,万宝镇化家村、太平村590户村民使用自来水工程,计1673平方米。前进乡政府所在地修建沙石路1条,长1000米;万宝镇政府所在地修建沙石路1条,长200米。新建公厕6座,其中,松浦镇2座、前进乡4座。1992年,完成万宝镇420户、松浦镇647户居民使用自来水工程。松浦镇新修路1条、长140米;万宝镇修路5条,共14200米;前进乡修路3条、长6000米。前进乡修排水明沟长300米,建围墙长8000米,建商服房700延长米,新建公厕3座。1993年,松浦镇修建水泥路1条,3镇共修沙石路15条,总计10.6公里,新修公厕8座。1994年,实施自来水工程,使1971户农民吃上自来水;新建沙石路5条、20400平方米,修复2条沙石路,13200平方米;新修公厕5座,翻建2座;建垃圾箱12个;投资21.7万元,植树21.7万棵。1995年,为4个村、10个自然屯的2403户农民吃上自来水;3镇修建沙石路5条,8.5公里,面积5.3万平方米;新建公厕4座、垃圾箱8个。1996年,为4个村3203户农民安装上自来水,当年自来水普及率达84.4%;新修沙石路6条,3.9万平方米;新建公厕4座、垃圾箱12个,排水明沟2500延长米。1997年,为6个村屯1255户农民安装上自来水,当年农村3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新修沙石路10条、共8.5公里,水泥路1条、长1000米;农民建房竣工面积29297平方米,砖瓦化普及率达到75%;新修公厕31个,垃圾箱15个。1998年,农村镇道路铺装率达91%,村屯达75.9%;建房57户,面积为57730平方米,人均建设面积19.8平方米,其中镇20.17平方米/人,村屯19.57平方米/人;镇房屋砖瓦化普及率93%、村屯66.4%;新建维修公厕28处,新建垃圾箱15个,新修排水沟12条,6500延长米,植树20604株。1999年,投资768万元,新维修道路7条、8.37公里,16.35万平方米,镇和村屯道路铺装率分别达93%和81.1%。投资80万元进行改水,814户、2934人吃上自来水。全年建房953户、建筑面积11.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人均达到20.7平方米。镇和村屯房屋砖瓦化普及率分别为95.2%和71.2%。投资30.3万元,新修公厕15座,维修公厕11座,植树27329棵。年,全区农村新修水泥路11条,12.3公里,新修柏油路20条、4.4公里,新修砂石路5条、9.3公里;新建农房1111户、11.58万平方米;新修公厕37座;新修排水沟15100延长米;植树14700万株、建花坛106个,种花85万株、安装路灯119盏。2003年,松北镇集乐村占地4.5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二期工程基本竣工,集乐村新建标志性牌楼一座,30栋高档别墅主体已完工,完成全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垃圾清运和1.2万平方米的绿地建设;龙江第一村新建花坛4个,春季栽花6万株,实行半封闭式绿化管理;新建农房1995户、27万平方米,新修水泥路9条、5.7公里,砂石路37条、28.2公里,松浦镇新增自来水用户1613户、4974人,实现全镇自来水吃水率100%。
&&&&年,全区农村新修柏油路、水泥路、沙石路等151条、长5.99万米,修建维修公厕146座,修建排水沟15.3万延长米,13446家农户吃上自来水,普及率达85%,农村建房96.24万平方米,农民住房砖瓦率90%。
&&&&七、旅游景点建设
&&&&太阳岛风景区 太阳岛风景区位于松花江北岸,与市区一江之隔,是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避暑胜地,总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辟有野浴区、上岛区、科技文化区、别墅区和8个娱乐区,建有太阳岛公园、中日友谊园、青年之家、儿童游乐园、冰雪艺术馆、水上乐园、泰国鳄鱼表演馆、历险迷宫等。其中,太阳岛公园内建有太阳桥、太阳山、太阳湖、荷花湖、姊妹桥、亭桥、白玉桥、上坞桥、水阁云天、儿童乐园、丁香园、花卉园、太阳岛志石、锦江长廊、清泉飞瀑等景观。中日友谊园是为纪念中国哈尔滨市与日本国新瀉市缔结友好城10周年而建,总面积3.7公顷,日落成并对外开放。哈尔滨冰雪艺术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是世界最大的室内冰雪艺术馆。太阳岛水上乐园,总面积62500平方米,水域面积37500平方米,沙滩面积25000平方米。太阳岛网球俱乐部,占地面积14440平方米,拥有具备国际比赛标准的4个室外场地和2个室内场地。1994年起,每年举办大型全国雪雕比赛。1998年起,每年举办雪雕游园会。
&&&&东北虎林园 东北虎林园位于松花江北岸,与太阳岛风景区毗邻,是哈尔滨市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也是世界最大规模的东北虎野生自然林园和人工饲养、繁育东北虎的基地。该园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有不同年龄的纯种东北虎三百余只。园内自然景色浓郁,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基础,建有成虎园、育成虎园、幼虎园、非洲狮虎园和步行区5处主要景点,备有7台豪华旅游观光车。同时,还建有向游人免费开放的科普陈列馆,保存并展示关于东北虎的图片、标本及各种资料;建有东北虎艺术品屋,陈设东北虎特色工艺品五十余种;建有“虎园邮局”,展示并出售虎林园各种明信片、首日封等。东北虎林园从1996年开园以来,以浓厚的野趣和独特的魅力吸引国内外客人一百八十多万人次,并成功地接待胡锦涛、吴邦国、吴官正、尉建行、田纪云、钱其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内外重要来宾一千五百多人次。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来园拍摄电视片8部,中央电视台7个栏目作过专题报道。
&&&&太阳岛国际旅游城 太阳岛国际旅游城位于松花江北岸、道外区松北镇内。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以生态环境为主线,以旅游、度假、餐饮、娱乐为依托,建有国际会展中心、生态科普馆、百鸟园、花果山、葡式吊桥、婚庆广场和欧式、伊斯兰式、东南亚村落式等多国风格的别墅群。1998年,被黑龙江省旅游局评定为省涉外旅游景点。
&&&&靖宇公园 靖宇公园位于道外区靖宇二十道街,始建于1917年,称“东四家子公园”,是哈尔滨市最早建成的公园之一,建国后改名为道外公园。从1952年开始,对该公园进行多次修建,增建赏花亭、长廊、儿童乐园、旱冰场、滑冰场,新铺道路三千多平方米,人行道二千多平方米,扩建花卉区一百五十多平方米,新建大型喷泉等。1985年,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更名为靖宇公园。2000年,新建杨靖宇烈士纪念碑,建成哈尔滨市最大的纪念广场,成为开放式公园。
&&&&长青公园 长青公园位于道外区体育场北侧,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公园主景是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日落成。该纪念塔占地面积471平方米,塔高45米,花岗岩石块构成,是哈尔滨市解放后最早建成的烈士纪念碑。1983年,哈尔滨市改建八区体育场的同时,以纪念塔为主景建成长青公园。1995年,为迎接亚冬会召开,对长青公园进行大规模改造,并于1999年改造成为开放式公园,成为哈尔滨市最大的街心广场。
&&&&江畔公园 江畔公园位于道外区松花江畔堤顶,西起滨州桥、东至太平闸口桥,全长4.8公里,为沿江带状公园。园内有针叶、阔叶、乔木、灌木、花卉三十多个品种,树木6289株。园内建有雕塑“母婴”、“天鹅”、“群鹿”、“冰舞”、“海豚”、“腾飞”和五色草花坛、花带造型等。建有望江亭长廊、蘑菇亭与航运站广场、天主教堂等融为一体。公园不仅是国内外宾客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也是道外区特色文化娱乐的聚集地。
&&&&伊斯兰教清真寺 清真寺位于道外区南十三道街,始建于1897年(道光二十三年)。占地面积12040平方米,大殿面积425平方米,并设有沐浴室、讲堂、休息室、会议室、阿訇办公室。该寺是黑龙江省最大的近代清真寺,是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1995年,为迎接亚冬会,接待中亚、西亚地区穆斯林国家的运动员和代表,新建男女沐浴室和女大殿500平方米。每逢主麻日(周五)来寺做礼拜的达数万人。
&&&&第四节 城区公用事业
&&&&一、供电
&&&&道外区供电局位于南勋街106号,隶属哈尔滨市电业局。区供电局下设生产部、营销部和办公室3个部门,设一个分公司,下设配电和营业班(组)。
&&&&全区设有10KV配电线路20条、101.01千米,低压线路243.04千米,低压电缆115.2千米,变电亭68座,配电变压器306台,总容量140560KVA。全区居民及公企单位用电户103242户。
&&&&1991年,居民用电电价0.163元/千瓦时,年供电量23747万千瓦时,售电量23408万千瓦时。2003年,居民用电电价0.339元/千瓦时,年供电量29814万千瓦时,售电量26159万千瓦时。1992年,哈尔滨市对收费方式进行改革,实行购电储蓄制,道外区成立哈尔滨市首家售电所。1996年、2001年又相继在十四道街和大方里建立售电所。
&&&&2003年,辖区内20条10KV高压导线全部实现绝缘化;南极街、景阳街、北环路等主要街路实现电缆化;南小六道街、进德街等8片棚户区进户线路进行更新改造。
&&&&二、供气
&&&&道外区供气管理处位于地灵街副58号,隶属哈尔滨依兰煤气工程指挥部,组建于1993年10月。管理处下设8个职能科室,在册职工149人,其中管理人员51人、查收员16人、核复员4人、巡线员27人、调压员15人、维修及第三产业人员59人。
&&&&1991年,道外区开始使用哈尔滨市煤气公司生产的人工煤气。1993年,引入依兰达连河气化厂生产的人工煤气。当年,用户10883户,日用气量1500立方米。至2003年,居民用户为67400户、商服用户306户。管线长度150.96公里,其中干线51.6公里,庭院管长99.3公里,切断阀2420个,引入管3366个,阀门井95座,调压站5座,调压箱584个。
&&&&1993年时,居民用户收费价格0.7元/立方米,商服用户为1元/立方米。1996年实行价格调整,居民用户调为1元/立方米,商服用户调为1.2元/立方米,工业用户调为1.6元/立方米。2003年,全区煤气总用户65777户,其中民用户为65486户,商服用户为182户,公益用户为107户,锅炉用户2户。
&&&&年,共收煤气费8631.25万元。
&&&&三、供暖
&&&&道外第二供暖经营公司,位于大水晶街253号,隶属哈尔滨锅炉供暖有限责任公司。辖综合、生产、物资、收费、财务5个业务部和太古、南和、三育、长发4个供暖站。装备热水锅炉30台、166.2吨,承担59.5万平方米、13916户供热任务,年收费1853万元。1991年,公司原称道外包烧站,1992年改为道外第六房管所,隶属市房地产管理局,当时只负责一部分居民冬季供热,由居民所在单位支付包烧费,收缴率在75%左右。1993年以后,收费问题十分突出,每年只能收缴50%左右,企业效益下滑。根据市政府加强供热工作集中管理的要求,将供暖从房管中分离,建立供热专业企业。1997年5月,按着房产体制改革的部署,成立道外第二供暖经营公司。同时,市政府出台新的热费收缴办法,热费由用热户个人承担10%、所在单位承担90%,从而结束了热费福利制度。收费方式的改革并不顺利,很多单位不认可,当年收费仅占应收总额的44.9%。由于收费困难,企业举步维艰,为此,市政府提出了“先交费后开栓”的硬性规定。但是,这一规定无法实施,隆冬严寒给群众生活带来困难。市政府从大局出发,果断决定“以热换心、全面开栓”,同时改集中统一收费为“多条腿走路”的办法,划分管区,明确指标,各负其责,实施上门收费、委托划拨、依法收缴等方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年,收缴率达58.6%。2001年,实行管、修、烧、收一体化管理模式,供暖管理人员分驻各供暖站,收费与维修结对子,形成利益共同体。当年,热费收缴率达到68.6%。2002年,“分户供热改造”进入百姓生活,当年投资600万元,完成分户供热改造13.9万平方米。2003年,哈尔滨市组建物业供热集团,供暖公司成为集团的骨干企业,各项工作走向更加正规化的轨道,热户一户一卡,全部实现微机化管理。当年热费收缴达81.57%,创历史最好水平。
&&&&四、路灯
&&&&道外区路灯建设、维修和管理由哈尔滨市路灯管理处道外管理所负责。该所建于1987年,是由道外区和太平区的两个班组合并成立的,仅有职工8人。当时道外区有路灯线路28.26公里、42条街路、532盏路灯。
&&&&1991年,南马路、北环路、景阳街、靖宇街等主要街路设250瓦钠灯1079盏。1993年,在哈尔滨市“八路九桥”工程实施中,道外区在承德街新建组立灯杆26基,增加钠灯44盏,铺设电缆2.24公里;承德桥建立灯杆76基,增加钠灯202盏,铺设电缆7.76公里,新建50KVA和200KVA变压器各一台。1997年,路灯晋档升级,开始由适用型向观赏型转变,全区一、二类街路已普及新型钠灯。2000年,在北环路组立路灯273基,增加钠灯455盏,铺设电缆8.75公里,新建80KVA变压器13台。2001年,哈尔滨市路灯处机构改革,随之道外路灯管理所更名为市路灯处路灯维修六工区。当年,实施大规模无灯街路改造,完成崇俭街、南大六道街、上坎街、南极三道街等26条无灯街改造工程,组立灯杆155基,铺设电缆6.3公里,安装立交桥路灯121盏,钠灯264盏。2003年,完成景阳街191盏路灯安装,组立灯杆153基,铺设电缆5.43公里。当年,实施路灯汞改钠工程,使三、四类街巷普及新型钠灯,同时对线路全部实行绝缘化。至此,道外区路灯专用线路已达150.43公里,路灯3570盏,各式变压器51台,有灯街路161条。
2003年道外区主要街路路灯情况表
&&&&表4—1—11
滨洲桥—通港街
一曼街—江畔路
景阳街—铁路桥
北头—东兴街
景阳街—南二十
滨洲桥—承德街
景阳街—承德桥
承德桥—新道街
太古街—涵洞
太古街—靖宇街
江畔路—靖宇街
&&&&五、邮政
&&&&道外区邮政局下设8个邮政支局、11个邮政所,面向社会实行普遍性服务,积极发展邮政类业务、健康发展集邮类业务、努力发展金融类业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积极培育“代”字类业务。以支柱业为主导,以系统经营为补充,使网点建设、业务总量、经济收入等都有长足进步,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做出重要贡献。
&&&&道外区邮政局是哈尔滨市邮政局驻区分支机构,下设靖宇、景阳、温州商城、振江、富锦、南马、承德、滨江等8个邮政支局和马船口、前进、万宝、三电厂、商业大学、科技学院、南坎、南勋、工体、北环、北疆、太东、北新等13个邮政所。2000年,根据哈尔滨市邮政局机构改革的统一要求,道外区邮政局分为邮政营业分局和邮政投递分局。邮政营业分局有职工108人,邮政投递分局有职工46人。共有15个投递段区,投递服务人口36.3万,服务面积8.23平方公里。
&&&&道外邮政业务范围主要是:函件类,包括平信、挂号信、印刷品、商业函件、邮资广告及港澳台地区函件等;包件物品类,包括普通包裹、快递包裹、出口包裹、港澳台地区包裹、邮购商品等;特快专递类,包括信件、物品、国内外电子信函、邮政礼仪等;汇兑类,包括普通汇票、电报、汇款、快件汇票、特快汇款等;报刊类,包括订阅、零售、投送等;储蓄类,包括定期、活期、异地存取、代售国债和社保工资等;集邮类,包括年册、个性化邮票、版张、小型张等;代办类,包括代办电信、寻呼、物流配送、代收地税、水费、保险等。
&&&&从“客户满意、邮政得益”出发,开展普遍性服务。将经营组扩编为业务发展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市场调查。1992年,走访一千二百余个单位、8个专业市场、二千一百多名个体户、57个区属机关和270个企业,建立重点用户档案116户。在此基础上将经营指标分解到班组台,主动登门服务,揽收商业信件19613件、普通包裹32389件、印刷品22561件。1993年,突出特快专递业务,登门为银行、企事业单位办理快件,仅银行快件当年办理1298件。1994年,根据道处区人口稠密、商服点多,邮政服务网点少的特点,经哈尔滨市邮政局及有关部门批准,先后成立太古和太东邮电所,为百姓用邮提供方便。1998年,在抗洪期间,加强汛期邮件投递工作,投递各类邮件7806件,报刊54300份,高考录取通知书124件等无差错,受到省市邮政局的通报表彰。为进一步规范邮政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从2000年起,道外区邮政局向社会公布服务承诺目标。主要承诺有:城市常驻居民具体投递条件的住宅楼自登记之日起7日内安排投递,实现率100%;没有信报箱的函件妥投率100%;与用户签订投递协议的妥投率100%;本地印刷的报纸早投率80%;特快专递妥投率100%;ATM机使用率99%;缺刊少报,本埠、外埠15日内补送或补偿;预订纪特邮票足量供应;向社会公示邮件传递时限,邮政服务满意度达到85分以上。全区邮政储蓄网点16处,设自动取款机4点,到2003年,储蓄存款余额41200万元。
2003年道外区邮政网点表
&&&&表4—1—12
道外区邮政局
南马路88号
邮政、电信、金融
靖宇邮政支局
靖宇街266号
景阳邮政支局
景阳街267号
温州商城邮政支局
靖宇街345号
承德邮政支局
承德街266号
振江邮政局
更新街12号
马船口邮政局
糖厂街176号
前进邮政局
滨北街109号
万宝邮政局
万宝街117号
富锦邮政所
富锦街160号
南马邮政所
景阳街128号
滨江邮政所
滨江街85-3号
南坎邮政所
景阳街276号
南勋邮政所
南勋街17号
北疆邮政所
中马路13号
太东邮政所
北环邮政所
大新街270号
工体邮政所
化浴街付1号
三电厂邮政所
三电厂院内
松北学院路
北新邮政所
北新街143号
科技学院邮政所
&&&&六、电信
&&&&道外区电话局隶属黑龙江省通信公司哈尔滨分公司,位于南平街52号。1991年时称电信八分局,有职工191人,程控市内电话交换机容量2万门,管道16.189公里,地下电缆34.68皮长公里,架空电缆54.98皮长公里。1993年,更名仁里分局,有职工188人,程控市内电话交换机容量4万门,装机7211台。1994年,南马路分局开通使用,建筑面积6282平方米,土建投资2400万元。首次开通日本NEC程控交换机2.5万门,使道外地区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0万门,管道24.61公里,地下电缆59.21皮长公里,架空电缆137.17皮长公里,杆路里程88.8公里,电杆1202根,装机10241台。至2003年,全局职工185人,21个班组,程控市内电话交换机容量132708门,来电显示16123台,宽带2503台。线路修复及时率99.95%,百门障碍历时413分钟,用户申告障碍率1.42%,地下电缆保气率100%。可受理市话、长途、各种电话卡、数据、小灵通等多项业务。
&&&&年,交换机容量增加6倍,实装用户增加17倍,年度业务收入增长14倍。&
&&&&年间,道外电话局先后对全区119条街路进行整治,其中61条街路撤改皮线9110条,新设分线设备566个,设配线电缆65皮长公里。对长春街、靖宇街、太古街等投资260万元进行更新改造。安装小灵通基站306个,开通率达100%。强化服务管理,实行“首问负责制”,建立用户监督卡,实施跟踪反馈,彻底解决“修机难”,受到用户的好评。
&&&&七、金融
&&&&中国银行哈尔滨市道外支行 道外支行成立于1988年12月。支行下辖11个分理处,内部机构7个,正式员工86人。主要业务:储蓄存款、对公存款、消费信贷、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基金业务、结算业务、票据业务等8类四十多个品种。
&&&&1991年,总存款15864万元,其中储蓄存款10603万元,企业存款5261万元;人民币贷款11200万元。2003年,总存款75615万元,其中储蓄存款46223万元,企业存款29392万元;人民币贷款25076万元。
&&&&该行从道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适时进行网点调整整合,先后对4处网点进行撤并重建,打破按区域划分的做法,抢占商业中心地带,进驻高档社区。原开原分理处(现黄河分理处)成立10年,存款余额不足3000万元,重组后一年时间,存款余额达到1.5亿元。原兴银分理处(现闽江分理处)成立四年多,存款余额二千余万元,重组后一年时间存款余额已达1.2亿元。金谷分理处改建一年后,存款余额突破10亿元大关,列全省中行网点之首。为了开拓市场,该行坚持整体营销方针,由领导带领业务骨干,深入市场,走访客户,开展银行开放日活动,实行咨询、办理一站式服务等。同时,努力开拓新的业务品种,改造“存、贷、结”老三样,增加品种三十余个。2002年新发展银行承兑汇票18户,累计办理一万四千余万元,保证金存款八千余万元;新发展承兑贴现客户11个,新增四千余万元;办理国际结复1833万美元,手续费收入79.9万元。同时,涉足保险、证券、通讯、电力等多行业,红条款信用证、出口押汇、投标保函等业实现零的突破,中间业务收入已达一百五十余万元。
&&&&中国建设银行哈尔滨市道外支行 道外支行位于大新街266号。从2003年起,支行被设为单点型支行,除储蓄专柜外,其余网点整建制划归第二支行。现内设办公室、财会计划部、公司业务部、信贷管理部、系统管理部、资产管理部、法律事务部等8个部门。主要业务:年主要经营人民币存款、基建拨贷款、会计结算、基建预决算审查等业务;1994年,国家开发银行组建,建行分离政策性基建贷款业务,按现代商业银行机制运行。2002年末主要业务品种为:人民币存款、贷款、结算业务,办理票据贴现,代理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销售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中间业务及外币储蓄业务。2003年成立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哈尔滨资产保全中心,主要从事哈尔滨城区经营性不良资产、抵债资产经营处置及债转股资产管理,是接收并集中消化处置可疑、损失类信贷资产、抵债资产及其它经营性不良资产、债转股资产委托管理以及全辖自办实体和对外投资处置的专业机构,同时兼营原有人民币存款、贷款、结算业务,办理票据贴现,代理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销售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中间业务及外币储蓄业务等。
&&&&1991年,存款余额5400万元,贷款余额6916万元;1999年,存款余额31000万元,贷款余额20733万元;至2003年,存款余额14131万元,贷款余额17850万元。
&&&&中国农业银行哈尔滨市道外支行 道外支行成立于1991年10月,位于北四道街18号。支行下辖10个分理处、1个储蓄所、1个储蓄专柜,内设部门6个,员工231人。1991年,深化内部综合治理,全面开展教育、清理和整顿,解决各类问题108项,建立规章制度54项,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全年发放农业及集体、个体、商业贷款四万五千余万元,其中农业贷款1318万元,用于种植、养殖的贷款占39%;发放专营物资贷款35600万元,农副产品收购贷款9246万元,帮助企业处理物资一千二百余万元,清理拖欠贷款2亿元。1996年,坚持严格管理、狠抓效益、优质服务、稳健经营的工作指导思想,积极推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当年,利润突破1000万元,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03年,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实现效益为目标,突出抓好存款、收息、清收盘活等工作。
&&&&商业银行东莱管辖行 东莱行位于南头道街19号,1999年由聚兴、工贸、东莱3家支行合并组建,下设事业保障部、市场营销部、营业管理部3个部门,辖6个经营行。东莱管辖行成立后,取消正式工与计时工差别,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取消工人与干部身份,取消行政级别,实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末位淘汰。截止2003年末,存款总额4.9亿元,比1999年增加113%;贷款余额1.8亿元,比1999年末增加100%;利润由1999年末亏损734万元实现盈利581万元,并连续3年利润翻番。
&&&&华夏证券哈尔滨靖宇大街营业部 靖宇营业部成立于1997年8月,其前身为中国工商银行哈尔滨分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1996年根据人民银行独立经营、银企分离的规定,该证券部与银行脱钩,由华厦证券公司收购,组建哈尔滨证券交易营业部,隶属华厦证券公司沈阳分公司。现地址位于靖宇大街368号。经营范围:代理股票基金买卖、代理国债交易买卖、代理股东帐户开立、代理销售开发式基金等业务。年,华厦证券为道外区缴纳税款五百余万元,填补了道外区证券市场的空白。
&&&&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哈尔滨营业部 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申银证券公司和上海万国证券公司于1996年合并组建而成,其营业部分布全国44个城市,哈尔滨营业部是其中之一。1997年9月哈尔滨营业部由道里区迁至道外区南马路119号,当时营业面积1500平方米,开户8100户。2000年,根据市场需要,增加营业面积1400平方米,设立省内面积最大、设备最新、软件系统最全的大型投资广场。2002年,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要求,接收并安置华银证券公司哈尔滨地区的全部客户。2003年,开户数增加到12286户,上缴财政税款1460万元。哈尔滨营业部主要经营证券代理买卖、代理返本付息、分红派息、证券代保管、签证、代理登记开户等。主要经营方式是:现场交易,包括柜面交易、刷卡委托、小键盘自助委托;非现场交易,包括网上委托、电话委托、银证通;通买通卖,实行联网交易;银证转帐,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开通转帐渠道,通过电话划款;神网证券交易,提供“行情、委托、资讯、咨询、理财”等专业服务以及通过经纪人为投资者提供增值服务等。
第二章 交通运输
&&&&道外区城区街路199条;各类等级公路235.45公里;农村公路103条、77.1公里、通镇村率100%。水路运输发达,建有东北内河最大的水陆换装枢纽港和国际开放港口和黑龙江水系规模最大的客运码头。道外区段铁路建有滨江站等,是滨北、滨绥、滨洲3条干线的交汇点。城区公交四通八达,设有由道外区始发的公共汽车线路21条、途径道外区的公共汽车线路10条和无轨电汽车4条。
&&&&第一节 公路
&&&&一、公路状况
&&&&道外区区域统计范围内公路19条,总长度158.35公里,其中省管公路2条、18.5公里;市管公路4条、44.5公里;区管公路13条、95.35公里。农村公路(含村屯路)103条、77.1公里。通镇、通村率100%;等级路率66.57%;晴雨通车率57.18%。道外区公路密度为43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网连通度2.9。
2003年道外区公路路面里程情况表
&&&&表4—2—1 单位:公里
行政等级路面属性
水泥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
2003年道外区公路等级情况表
&&&&表4—2—2 单位:公里
行政等级技术等级
&&&&二、修建养护
&&&&道外区公路网布局比较合理,但多处于低洼地带,遭洪水冲刷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交通状况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道外区加大对公路新建、改建的力度,解决通车不畅的问题。1991年,改建哈大公路5.6公里,由渣油路改为泥结碎石路面,新修涵洞1处,投资22.05万元。同年,投资12.1万元,将江北中环路东码头过水路面铺砌规格石800延长米。1994年,投资10万元,新建万宝镇赵木村至肇东界路、大修钓鱼村至赵木村路段,全长4.2公里。1996年,新辟直通东北虎林园专用公路1.6公里。同年,投资16万元,改建江北中环路万宝段28.2—31公里处;新建涵洞16米;新建万宝镇郑家粉房路0.8公里,为4级路标准。1998年,投资37.5万元,完成春雷桥湖泊工程以及桥面、桥栏、引道等维修。同年,投资110万元,将松北镇路段由沥青砼路面改建为水泥砼路面。1999年,完成江北中环路危树砍伐和新植,全长5公里,共新植柳树2400株、丁香2400墩。同年,投资40万元,修复江北中环路水毁路段,修复路基。2000年,投资90万元,大修改建万宝、松北镇路段1.3公里沥青砼路面,0.9公里水泥砼路面。2001年,投资24万元将大亮子桥由土路改建为砂石路面,全长1公里。2002年,投资15万元完成江北中环路万宝路段1.3公里的大中修。同年,投资160万元改建前进路,由土路改建为黑色沥青砼路面,全长3.2公里。2003年,投资5万元维修春雷大桥。
&&&&道外区公路养护主要任务是负责县、乡级公路大中修及改建。设有区公路管理站和4个养护道班,3个农村交通管理站。
&&&&乡级公路12条、62.4公里,其中松浦镇2条、9.1公里,松北镇5条、24.2公里,万宝镇5条、29.1公里。乡级公路养护分工:松浦镇5.2公里;松北镇7.1公里;万宝镇7.2公里。分别负责分工路段的日常养护、路面病害处理、路政管理及路产路权等。村屯道路103条、77.1公里,分别由各村委会负责修建、养护和日常管理。
2003年道外区管养公路情况表
&&&&表4—2—3 单位:公里
路面里程管养路段
江北中环路
万宝—对青
广信—万宝
松浦松北万宝镇
张家店—哈肇
万宝—万乐
后城—双榆
小王家—庙台
129中—呼兰界
王老板—双口
红光—哈肇路
小火磨—新松浦
后汲家—大耿家
&&&&三、公路运输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道外区货运事业发展迅速。1991年,全区托运企业42户,1993年托运企业增加到65户。1995年,全面开放运输市场,初步形成货物托运、仓储、运输、销售一条龙服务运输市场。空车配货业发展较快,形成以中马路果品市场、南极小商品市场为中心的货源基地,集中了省、市、区大量营运货车。到2003年末,道外区共有5个道路运输市场,分别为哈尔滨滨江公路货运站、滨江货运市场、滨港公路货运市场、南极货运站、三马货运站。其中,最大的货运市场是哈尔滨滨江公路货运站。滨江货运站位于滨江街73号,1999年由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投资8700万元建成。场站总面积1.6万平方米,仓储面积6000平方米,进场运输业户达66家。2001年,发展营运载货汽车2415台,运量总吨位3887吨,运力223.4万吨,年货物周转量4969.1万吨/公里;2002年,有营运载货汽车3671台,运量总吨位6305吨,运力280万吨,年货物周转量4910万吨/公里。到2003年末,空车配货企业达208家、搬运装卸部15户。营运载货汽车4577台,运量总吨位7263吨,道路货运量达485.5万吨,年货物周转量6300万吨/公里,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达6.5万人。
&&&&道外区长途客运兴办较早,发展较快。客运站主要有:滨江站客运站,站舍面积100平方米,主要发往延寿、尚志、望奎、海伦、兰西、青岗、绥化等县(市),车辆102台,104个班次,日客流量1600人。承德街客运站,站舍60平方米,主要发往兰西县、呼兰县、阿城市,日发2个班次,共有10台车。在此基础上,1992年省拨资金兴建集吃、住、行、购物一条龙服务的“巴士大厦”,站舍面积1400平方米,停车场面积800平方米,有车一百多台。主要发往兰西、肇东、阿城、呼兰、肇源、双城、五常、伊春、铁力等县(市),104个班次,日客流量1600人。2000年,合并为道外客运站。计划建设面积28000平方米,计划投资3亿元。现有班车千余台,运营线路70条,日客流量6000人次。
年道外区公路月份交通流量情况表
&&&&表4—2—4 单位:辆
&&&&四、主要桥梁
&&&&滨洲铁路桥 滨洲铁路桥1898年设计,1901年建成。位于道里、道外区交界处,桥长1006米、宽7.2米,共19孔。由于桥梁钢质不佳,从1914年起出现裂纹。为此,限制过桥车速,双机牵引、时速不超过30公里。1932年松花江洪水发生后,部分桥墩向北倾斜,桥梁裂纹逐年严重。日经国家计委、铁道部批准,大桥更换桥梁,加固修正桥墩,日大桥修复完工并正式通车。桥两侧新建宽1.2米的人行桥并设有安全网和行人扶栅,过桥列车时速50公里,客货列车畅通无阻。该桥由铁路部门维修、管理。
&&&&滨北铁路桥 滨北铁路桥1932年建成。为铁路公路两用桥,大桥北端位于道外区松浦境内,南端位于太平区。桥长1118米,宽8米,共15孔,孔距64米,两端引桥47.3米,宽6米。此桥是哈黑、哈满、哈萝等交通线上的重要铁路、公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桥,两侧人行道各宽1米,机动车道宽6米,由市交通部门管理维修;下层为铁路桥,由铁路部门维修管理。1987年10月,因公路桥车辆流量过大,路面损坏严重两侧护栅损坏,封闭大修。日恢复使用。
&&&&松花江公路大桥 松花江公路大桥是松花江上第一座现代化公路大桥,1986年建成。大桥北起道外区松北镇,南至道里区河图街江畔口,由主桥和引桥组成,桥长1656米,宽24米,分车行道、人行道;主桥长1198米,车行道19米,可并行对开4辆卡车;两侧人行道各宽2.5米。有9个桥孔,桥下为2级航道,主桥跨度各90米,可通行2000吨位的船舶。两岸桥分为直桥和环桥,直桥设有长廊和园厅;环桥东西回转分行,直径为114米,总宽12.5米。该桥由黑龙江省交通厅兴建,总投资2.15亿元。大桥还将松花江南北两岸的斯大林公园、九站公园、太阳岛风景区、疗养区和开发区联结起来,有利于哈尔滨市旅游事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该大桥由哈尔滨市维修管理。
&&&&春雷大桥 春雷大桥建于1968年3月,位于江北中环路K38+523处,跨松花江支流。1991年两次大修。桥长208.95米,宽6米,高10米,设计载重汽车13吨。由道外区负责维修管理。
&&&&大亮子桥 大亮子桥建于1969年,位于江北中环路35.4公里处,该桥现已成危桥,只允许5吨以下车辆通行。2001年,投资24万元重建。由道外区负责维修管理。
&&&&全区城区立交路线桥主要有:南马立交桥、承德路跨线桥、十四道街跨线桥和二十道街跨线桥等。
&&&&第二节 铁路
&&&&一、线路
&&&&位于道外区的铁路是连接哈尔滨以北城市的重要线路,是滨洲、滨北、拉滨主干线的交汇处。其中有:哈长线、拉滨线、滨绥线、滨洲线、滨北线等。
&&&&哈长线 哈长线由哈尔滨至长春,全长220.6公里,1952年建成通车。哈尔滨—陶赖昭间属哈铁分局管辖,长121.7公里。其中进入哈尔滨市区为12.4公里,有车站1个(王岗站)。哈长线1990年进行线路大修,全部更换为60型钢轨。
&&&&拉滨线 拉滨线由拉法新站经舒兰县、五常县、平房、三棵树终点滨江站,全长271.7公里。其中滨江至五常间区段属哈铁分局管辖,长114.8公里,进入哈尔滨市境内25.1公里,有东门、孙家、黎明、平房4个车站。1934年建成通车。
&&&&滨绥线 滨绥线自哈尔滨向东南,经阿城、一面坡、牡丹江直达边境站绥芬河,全长544.5公里。哈尔滨至一面坡(不含一面坡)属哈尔滨铁路分局管辖,其中在哈尔滨市区内的线路长87.3公里,有王兆屯、香坊、新香访、城高子、舍利屯、阿城、亚沟、玉泉、白帽子、小岭、平山共11个车站,为国家一级铁路干线。1889年建成,1958年、1962年重新修建,此线路客流量比较大。
&&&&滨洲线 滨洲线由哈尔滨始发,至满洲里,全长934.8公里,1889年动工修建,1903年建成通车。1961年,更换该线铁路桥的桥梁,加固桥墩。哈铁分局管辖哈尔滨至安达站下行进站信号机处,长124.4公里,属哈尔滨市辖区的30.3公里,有松北、庙台子、万乐、对青山4个站和松南、万东线路所,在支线上还有1个西庙台站。
&&&&滨北线 滨北线由哈尔滨至北安,全长325.5公里,1928年建成通车。全线皆属哈铁分局管辖。其中进入哈尔滨市辖区内有77.6公里,有新松浦、北松浦、徐家、呼兰、马家、沈家、康金井、石人城、白奎堡共9个车站和江南、江北2个线路所。
&&&&二、车站
&&&&滨江站 滨江站位于滨北线2.6公里处,是滨北、滨绥、滨洲3条线路的交汇点。车站东起道外区跨线桥东侧,西至承德桥西侧,南起大方里,北至滨江街。总占地面积346823平方米,是客货兼营的一等车站。站舍建于1932年,日式建筑风格,建筑面积2258平方米,其中候车室810平方米,可容纳旅客800人,年发送旅客一百八十余万人。该站可通过微机办理全国客票业务,主要发往陶赖昭、乌伊岭、黑河、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沈阳、大连、绥芬河、双鸭山等地的旅客列车。至2003年,连续6年荣获哈尔滨铁路分局“红旗站”评比第一名。
&&&&松北站 松北站建于1958年,位于道外区松浦镇西侧,滨洲铁路线西段,是客货兼营的四等站。
&&&&松浦站 松浦站建于1929年,位于道外区松浦镇东侧,滨北铁路线南端,是客货兼营的四等站,年客运量7.2万人次,年货运量40—60万吨。哈尔滨糖厂专用线由该站分支,此站主要通往北部线路。
&&&&庙台子站 庙台子站建于1914年,位于道外区松浦镇西侧,滨洲铁路线南端,是客货兼营的三等站。年客运量30万人次,货运量20万吨。
&&&&万乐站 万乐站位于道外区万宝镇东北侧,滨洲铁路线西端,是客货兼营的三等站。
&&&&三、货场
&&&&滨江站货场 滨江站货场建于1932年,位于滨江站东侧,承运滨北、滨洲、滨绥等货物线以及专用线共48条。哈尔滨铁路分局的客货综合一等站,是全路5大集装箱办理站之一,与东北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哈尔滨港接轨。设货场2个,货场的面积为24.6万平方米;仓库7个,面积8000平方米;配备大中型货物运输专用车五十余台,大型吊车6台。年共发送货物1600万吨。2003年被铁道部命名为三星级优质货场。
&&&&滨江西货场 滨江西货场建于1934年,位于道外区南部,与道里区一面街毗邻。原名为新马路货场,1987年更为现名,并开始集装箱运输。该场是哈尔滨市最大的集装箱货场,专门承运5吨以上大型集装箱。年发货量82万吨。
&&&&第三节 水路
&&&&一、港口
&&&&哈尔滨港 哈尔滨港是东北内河最大的水陆换装枢纽港和国际开放港口。港区泛指以道外区七道街至阿什河口沿江码头为重点,包括道里区地方客运码头在内的整个港区。设在道外区的码头主要有:客运码头,位于道外区七道街至九道街江岸;货运码头,位于道外区十八道街至二十道街江岸;待航码头,位于道外区九道街至十八道街江岸;船舶锚泊地,位于道外十四道街至十八道街江中。
&&&&其它码头 其它码头主要有:十二道街码头,位于道外区十二道街至十八道街江岸,长约383米,属客货兼营码头;十八道街码头,位于道外区十八道街至船坞,主要运送木材,外地进入哈尔滨市的木材80%在此码头卸船;战备码头,1966年修建,分为东西两处,东码头位于呼兰县与道外区松浦镇交界处,占地45万平方米。西码头位于道外区松北镇江岸,码头建成投入使用后,呼兰、肇东、兰西、大庆等市县的木材、煤炭、砂石等材料在此卸船,年吞吐量最高5万吨。现已废弃。
&&&&二、航运
&&&&哈尔滨航运站位于道外区七道街至十一道街之间,是黑龙江水系规模最大的客运码头。承担哈尔滨至佳木斯、至北涝洲、至肇源航线的旅客运输任务,可直通界河与俄罗斯港口。1987年在北七道街新建客运码头,于1990年10月竣工。航运站大楼建筑总面积6318平方米,其中售票厅186.24平方米,候船大厅1051.2平方米,旅客餐厅366.3平方米。站内场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待运货物3200吨,仓库537.6平方米,可存放货物500吨。1991年,从俄罗斯引进高速水翼船投入运营,新辟哈尔滨至通河、至佳木斯、哈巴罗夫斯克航线。2003年末,有营运船舶768艘,其中货船574艘,年货物运输能力8亿公里左右。客运船舶194艘,载客量2000客位,年运输量达80万人次。
&&&&第四节 城区公交
&&&&一、公共汽车
&&&&年,公共汽车从道外区始发线路共21条。分别为:1路,由靖宇二十道街至道里区车辆厂文化宫,全程票价1元,配车42台。3路,由景阳街至红旗大街,全程票价1元,配车36台。4路,由承德广场到太平区新一街,全程票价1元,配车26台。7路,由省航运局医院至省电力医院,全程票价1元,配车25台。10路,由承德广场至动力区黎明大市场,全程票价1元,配车31台。19路,由靖宇三马轻纺市场至太平区汽车三公司,全程票价1元,配车34台。28路,由承德广场至省肿瘤医院,全程票价1元,配车42台。54路联运,由开源街开往松浦镇,全程票价2元,配车15台。58路联运,由北头道街开往电碳厂,全程票价1元,配车21台。60路联运,由北头道街开往三鑫小区,全程票价1元,配车30台。70路联运,由省航运站开往建德小区,全程票价1元,配车22台。72路联运,由承德广场开往荣进街,全程票价1元,配车22台。76路联运,由道外头道街开往蓝天制胶厂,全程票价1元,配车44台。84路联运,由仁里街开往河鼓街,全程票价1元,配车31台。85路联运,由青年宫开往东北虎林园,全程票价1元,配车6台。87路联运,由飞达板材开往服装城,全程票价1元,配车35台。88路联运,由保健路开往松浦镇广信屯,全程票价2元,配中型客车44台。92路联运,由大方里开往河松小区,全程票价1元,配车30台。202路联运,由靖宇二十道街开往动力区旭升广场,全程票价1元,配车30台。207路联运,由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尔滨市道外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