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缩表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股市有什么影响

中国式央行“缩表”来袭?与美式紧缩大有不同_第一财经
中国式央行“缩表”来袭?与美式紧缩大有不同
第一财经周艾琳 20:49
今年3月,中国央行总资产为33.74万亿元,相较1月下降了1.09万亿元,降幅达3.1%。与此同时,由于监管力度加大,商业银行呈现出缩表趋势;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联储也将缩表提上了议程。
中国央行的&缩表&将持续下去吗?对整体市场流动性又会产生何种影响?与美国存在怎样的联动性?
&美联储的缩表是真正意义上的紧缩,如今其高达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主要为美国国债、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抛售或停止再投资意味着央行缩表,并会对市场流动性产生紧缩效应,但中国央行的&缩表&完全不同,历史上的中国央行缩表时期,对应的是货币政策宽松,而历史上的加息周期,也并没有伴随央行缩表,此次&缩表&更多是季节性的,不代表货币政策会持续趋紧。&兴业银行兼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今年财政存款支出提前,外加外汇占款下降趋势企稳,而使央行减少了公开市场操作幅度,因此表现为&季节性缩表&。这体现在,3月对比1月,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中,&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下降1.06万亿元,负债端的&基础货币&下降0.54万亿元,&政府存款&下降0.59万亿元。
最近一年央行总资产月度变动(亿元)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缘何中国央行暂时&缩表&?
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在3月收缩8115.98亿元。资产端主要是外汇占款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下降;负债端则主要是货币发行和政府存款(3月财政投放导致该项下滑)的下降。同时,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对政府存款投放的流动性进行了回收,整体资产负债表出现收缩。
就资产端来看,央行资产负债表主要组成部分为国外资产、政府债券、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对非金融公司债权与其他资产。
其中,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收缩是本次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的主因,规模由1月的9.13万亿元下降至3月的8.07万亿元,该项包括正逆回购余额、央行票据、再贷款和再贴现余额,以及央行新创设的调节流动性的货币工具MLF(中期借贷便利)、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F(常备借贷便利)等,还有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拆解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3月环比就大幅回落7753.25亿元。华创证券屈庆表示,3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净回笼6000亿元,SLF净投放550.81亿元,MLF净投放3030亿元,PSL(抵押补充贷款)净投放1089亿元,合计回笼规模为1380.19亿元。&货币投放与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变动有较大偏离,我们猜测是货币当局在2月进行了28天TLF(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3月到期,从而带来净回笼。&
相比之下,在资产端的&外汇&项,即央行外汇占款,3月环比继续下降597.49亿元,延续2月降幅趋缓态势,较去年大幅改善,外汇储备也稳定在3万亿美元上下。
央行外汇占款环比降幅收窄(亿元)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历史上央行资产负债表超过3个月(含)连续收缩只出现过一次,2015年3月至12月央行总资产下降2.76万亿元,同期基础货币下降2.2万亿元。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并没有过多投放流动性(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下降0.58万亿元)。在这轮缩表中,由于贸易顺差的筑顶回落,外储下降最终导致央行国外资产部分的收缩,从而最终推动央行整体资产规模的下行,与本次&缩表&的主因截然不同。
鲁政委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每年3月财政投放导致央行负债端财政存款大幅减少,这也与&缩表&密切相关。今年3月政府存款减少尤为剧烈,这主要由于往年财政资金表现为年初收钱,年末集中放钱,今年财政投放更加均匀,因此财政支出比往年略靠前,央行此前停止了几次公开市场操作,就是因为财政宽松。&
中国财政存款的上缴与投放具有极强的季节性特征。一般而言。每年的1、4、5、7、10月是财政存款的积累期,而3、6、9、12月是财政存款的投放期。
中航证券宏观分析师符旸表示,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下降,其中既有被动的因素(外汇占款下降),也有主动的因素(货币净回笼),但是后者不会成为常态,央行依然要维持市场利率水平和银行间流动性的基本稳定,而非持续大幅收紧货币驱动利率水平不断走高,目前我国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这样的操作。
今年前4个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亿元)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从4月公开市场逆回购来看,央行实现净投放2100亿元,一改此前连续两个月的大规模净回笼。央行当月还通过MLF、SLF和PSL对金融机构累计投放5902.87亿资金。其中,SLF操作共108.87亿元,开展MLF共4955亿元(到期4115亿元),对三家政策性银行净增加PSL共839亿元。
央行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各类借贷便利来补充流动性,4月净投放也对冲了财政存款的流动性回收。此外,外汇占款降幅有望保持相对温和。因此,也有观点预计,4月央行资产负债表缩减幅度会大幅收窄,大概率停止收缩。同时,由于金融去杠杆的任务,以及美联储后续加息和缩表的外部冲击制约,中国的银行超储将维持低位波动,央行资产负债表难有大幅扩张。
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
需要关注的是,与坊间一提到&缩表&便联想到的货币紧缩印象不同,历史上中国央行缩表称不上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这一点完全不同于美国的量化宽松QE政策),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与收缩,并不绝对依据货币政策取向而定。
举一个简单直观的例子,鲁政委告诉记者:&中国央行通过降准可以实现&缩表&,因为准备金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但这实际上反而起到了宽松作用;此外,如果央行不降准,而是通过持续的公开市场操作来释放流动性,包括使用MLF等工具,这表现为&扩表&,但相较于降准而言其实流动性是收紧的,因此不能简单用扩表和缩表来判断市场流动性走向。&
就过去经验来看,历史上的缩表时期,对应的却是货币政策宽松。国信固收分析称,如果把总资产余额减少定义为缩表,那中国央行经历过两次缩表:第一次是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此次缩表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幅度也不大。4个月的时间,央行总资产减少大约2500亿元,主要表现为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减少。
第二次是2015年3月至12月,这是一次非常典型的缩表,9个月的时间,央行总资产下降超过2.7万亿元,而此次主要对应着国外资产减少,背景是外汇占款下降。
招商宏观计算显示,央行第二次缩表,基础货币下降2.2万亿元,但同期货币乘数快速上升,所以市场流动性并不紧张。
回顾这两段时间,中国央行采取的均不是偏紧的货币政策,而是偏宽松的政策取向。第一次和第二次缩表时期,均对应了央行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且,在第二次期间,央行连续进行了五次降息。
流动性也取决于货币乘数
对于中国而言,整体市场流动性不仅仅与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或央行资产负债表有关,更与货币乘数息息相关,其中商业银行则扮演了重要角色。
货币乘数并不难理解,例如,假设最低准备金率是20%,有A储户向银行里存了100元,银行再将其中的80元放贷给B储户,如果B储户把贷来的80元又全部存入银行,银行再将其中的64元贷给了C储户,C储户又把64元存入银行&&依此类推,央行最先向市场投放了100元,但最后的货币总量是100+80+64+51.2+&=500,其计算公式为100*(1/0.2)=500,500是货币投放总量,而这里的1/0.2=5即货币乘数。这个乘法效应,就是货币创造的过程。
在中国,基础货币的投放是由外汇储备带来的外汇占款形成的。我国外储和外汇占款从2000年至2012年分别增加了19倍和18倍。过去多年间,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造就了我国高居世界首位的外储,不过这一趋势近两年来已经逆转。
就商业银行来看,数据显示,在2007年末至2017年3月,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从16.9万亿元升至33.7万亿元,增幅为99%;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从54.1万亿元升至236.1万亿元,增幅为336%。其中,从2012年资金开始&脱实向虚&至今,央行资产负债表从29.5万亿元升至33.7万亿元,增幅为14%;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从113.6万亿元升至236.1万亿元,增幅为108%。
&从资金&脱实向虚&、金融杠杆快速积累时期,央行资产负债表总体稳定。因此,在当前去杠杆时期,央行资产负债表并没有大幅收缩的必要性。&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对记者表示。
此外,鲁政委认为,市场上对于本次缩表&旨在控制同业存单规模&的提法有失偏颇。从同业存单的发行机理来看,由于不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其对于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端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项目不造成影响。从交易过程来看,同业存单在银行间流动,不影响银行业的整体资产规模水平,仅影响不同资产在各家银行之间的分配,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与其没有直接关系。
当然,撇开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如果监管层持续推进去杠杆进程、将严防金融风险作为主要任务,那么商业银行缩表可能是大势所趋。
&一季度商业银行缩表的主因是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监管趋严,限制广义信贷的增速。在当前吸收存款难度较大的背景下,4月同业存单发行显著放缓,那么意味着在商业银行负债端的压力将进一步上升。&谢亚轩告诉记者。
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末,上市银行的负债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是,在零售端存款增长乏力的背景下,通过同业负债和同业存单等主动负债方式,扩大资产负债表。
例如,中信银行的一季度负债结构显示吸收存款压力不轻。存款规模季度环比下降5.7%;作为对负债端的补充,同业存单发行量上升,包含同业存单的应付债券规模季度环比上升20.1%。
Wind数据显示,今年2、3月同业存单月度增量分别达19719亿元、20166亿元,连续两个月创新高,而4月同业存单发行额为12933亿元,已出现明显缩量。
&如果负债端规模下滑,资产端将不得不被动收缩,这意味着同业资产到期后将不再续作,或者赎回甚至压缩部分资产,债券投资和狭义信贷的规模也可能会受影响,至此商业银行逐步缩表。&谢亚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随着一季度表外理财首次纳入MPA的广义信贷考核,3月底以来银监会&监管风暴&漫卷,至今出台包括&三套利&整治在内的多达9项政策措施,中信银行已成为今年第一家资产负债表收缩的银行。该行4月25日公布的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为5.75万亿元,比上年末下降3%,其中总负债5.36万亿元,比上年末下降3.39%。
美联储缩表难免影响全球
虽然中国跟随美联储&缩表&的判断并不成熟,但中美之间的联动性的确值得关注。
中国央行总资产快速扩张时期与美联储四轮QE的时间高度一致,这是因为前者扩张的主要方式是央行外汇占款,而影响央行外汇占款最重要的国际因素就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且QE正是通过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来实现的。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在2007年末为7546亿美元。危机初期的资金运用方向主要是补充货币市场流动性不足。第一轮QE期间,即月的4个月中,美联储资产规模就增加了1.3万亿美元至2.28万亿美元;第三轮QE至2014年10月停止,美联储资产规模又上升了1.68万亿美元至4.53万亿美元,较2007年末扩张了500%。
美联储停止QE后,2015年2月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触及历史高点,此后出现持续9个月缩表。
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官员在发言时密集对缩表的时间点和可能性进行&前瞻指引&,3月议息会议纪要更显示,以渐进的和可预测的方式缩表已经达成内部共识。
第一财经曾采访多家机构后发现,各方倾向于认为2018年初将可能是缩表的时点,缩表的方式将表现为停止对于到期债券的再投资或是抛售债券和MBS。
除了美联储之外,尽管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仍维持宽松政策,但市场对于前者何时退出QE的讨论已此起彼伏,当全球货币潮水退去,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也会受到影响,并进一步传导至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进而影响实体经济。(记者石尚惠对本文亦有贡献)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1-;。
编辑:石尚惠
还没有账号央行缩表会对百姓产生什么影响? - 知乎34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19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017.09,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对中国的影响
美联储加息及缩表&&对中国的影响
在“谋求货币正常化”过程中,美联储将逐渐在“加息”过程中配合“缩表”操作。
于此涉及的种种复杂因素有哪些?品茶查阅了有关资料,与博友们分享。
1,余丰慧的博客
,经济金融专家余丰慧在其新浪博客发表《美联储缩表对市场影响不小》,指出:
美联储于7月25日至7月26日举行货币政策例会。会后发布的声明显示,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1%至1.25%区间,货币政策依然保持宽松,以支撑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改善,同时促使通货膨胀率回到2%。声明还说,在经济发展形势与预期一致的条件下,美联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启动“缩表”计划。
2,加息和缩表
加息,是一个国家央行提高利息。
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减缓市场投机等。加息也为了提升本国货币对其它货币的汇率。
缩表,就是减少银行的贷款。
缩表意味着要把以前的贷款追回和把黑洞补上。缩表要从市场中抽走大量流动性,作用比加息更直接。
为什么?加息了,资本不一定立即回国。
&缩表了,直接把市场上的钱抽走,资金流动就会成问题,促使利息猛然上升。
美元流动性减少,使得美元更值钱,导致美元升值,其他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外资当然要纷纷变现回国了。
3,历史上美联储曾有6次“缩表”
美联储曾有6次“缩表”:
年为一战后;
年为美国大萧条阶段;
年为二战后;
年为布雷顿森林建立后;(品茶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年为石油危机期间;
年为科网泡沫破灭后。
4,美联储“缩表”的启动时点
 美联储于7月25日至7月26日举行的货币政策例会称,在经济发展形势与预期一致的条件下,美联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启动“缩表”计划。于是可以认为美联储“缩表”启动时点,或于今年四季度,2018年中实施“缩表”的概率更高。
从目前情况评估,美联储以大规模资产抛售形式“缩表”概率较低,以通过持有到期资产不再进行再投资操作(或同时伴随着出售小额资产)的方式推进“缩表”的可能性较大。
5,缩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导致经济增长下滑。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60年、1978年和2000年的缩表对全球当期的经济增长影响不大,但随后1~2年,全球经济增长出现下滑。
(2)导致全球物价上涨。<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新宋体;font-size:14.0000mso-font-kerning:1.年和2000年缩表后一年,全球CPI分别同比上涨7.7%、3.4%。
(3)外商直接投资下滑。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78年缩表当年,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FDI(品茶: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缩写形式,即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还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是3年后,分别下滑19.47%、13.28%。
6,缩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1)对美国经济中长期利好。除1930年和1978年外,在其余4次缩表后,经济均出现稳定增长。
(2)当期资本流入增长。从FDI净流入来看,1978年和2000年缩表后,流入美国的FDI分别增长101.72%、111%。
(3)资产价格下跌。除1949年外,其余5次缩表,均造成股票价格大幅下降。
(4)美元指数短期平稳,但随后上涨。<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新宋体;font-size:14.0000mso-font-kerning:1.年缩表后3年,美元指数(美元指数起始于1971年)攀升。2000年缩表后6个月,美元指数大幅上涨6.2%。
7,第六次缩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联储第五次缩表(品茶:指1978年,石油危机后),发生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影响较小。2000年第六次缩表(品茶:指2000年,科抜网胳泡沫破灭后)对我国的影响:
&#9650;我国整体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8%左右,同时工业增加值也维持在8.6%以上,整体经济增长比较稳定。
&#9650;股市下滑。品茶查阅,日上证指数为2073.48点,日上证指数为1645.97点,日上证指数为1357.65。
&#9650;人民币中期贬值、短期资本流出。
缩表前一年,人民币汇率下滑5.21%,缩表当期和一年后出现短暂增长,随后人民币汇率又开始长达3年的下滑。
从2003年开始,中国连续8次提高人民币存贷基准利率。
2003年9月开始中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共计上调了20次。
8,品茶观点
&#9650;其实自2016年10月以来,中国未雨绸缪,己逐步出台对策。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货币己经适度从紧,市场流动性减少,银行理财产品利率己经从4.4%逐渐上升到5.0%,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
&#9650;在美联储逐渐“加息”和“缩表”背景下,中国沪深股市怎么走?值得关注。
&#9650;品茶认为,只要早作淮备,积极应对,美联储加息和启动缩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股市、房市、物价、就业等),将降到最低程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中国式缩表”悄然来临 如何影响你的财富?
  说到“缩表”,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估计就是美联储,毕竟美联储的“缩表计划”已被大家热议很久了。
  然而,就在美联储还在为缩表放风之际,“中国式缩表”却已悄然来临。
  中国式“缩表”
  据了解,自今年以来,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逐月收缩:1月末央行总资产是34.8万亿元,2月末下降到34.5万亿,3月末则降到了33.7万亿。从1月末到3月末短短两个月时间,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1.1万亿,降幅达3%。
  同时,在货币投放上,中国的基础货币主要上是由“外汇占款”和“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组成。央行通过“外汇占款”减少,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减少等方式,实现了缩表。
  另据安信证券统计,截至今年3月末,中国全社会四个部门――家庭、政府、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的合计债务余额为252.1万亿,同比增速为15.8%。相比之下,2月末为16.8%,1月末是17.1%,去年12月末是18.7%,下行趋势明显。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式“缩表”已悄然来临。
  如何影响财富?
  首先就股市和商品来说,在整个减量博弈的背景下,无论是商品期货还是权益市场都很难具备单边上涨的支持。
  其中,权益市场可能是一个区间振荡,商品期货则由于去年涨得太多,今年可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回落。
  其次是楼市,有业内人士表示,按照现在销售,还有银行对于家庭部门贷款的态度,倾向于认为家庭负债的同比增速应该会趋势性向下。这样一来,房价环比下跌应该为时不会太远。
  而在债市方面,在全社会负债同比增速向下的一个大的背景下,特别是又看到了金融机构似乎越来越接近主动的去杠杆,长端利率债收益率会有一个趋势性下跌。
  那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该投资什么产品呢?
  作为一个新兴的投资市场,银行不良资产正受到各界的关注,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对投资者来说,银行不良资产就是当下的投资机会。
  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投资银行不良资产是相当困难的,但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投资。
近一月涨幅
1.00%&0.40%
1.50%&0.60%
1.20%&0.60%
1.50%&0.60%
1.60%&0.64%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中国式缩表”悄然来临 如何影响你的财富?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缩表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