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买了surface studio宣传片吗

嘿!你瞧瞧,这就是价值 35888 元的 Surface Studio丨数字尾巴
09-05 23:58
是的,你没看错,这次体验文的主角是一部顶配 Surface Studio,售价不菲。坦率地讲,虽然给我这样的文字工作者用简直就是暴殄天物!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一点,凡是 Surface 的产品我都是很向往的,毕竟那是信仰,买不买得起就另当别论了。
去年底 Surface Studio 公布时我的心情还是有那么点小激动,它怎么看都是我梦寐以求的 Windows 一体机,这不仅仅只是它摆在桌面上的逼格有多高,而是我很清楚面对它时那份潜藏在内心的信仰力量在蠢蠢欲动。
然而当我实际用的时候却发现我根本发挥不出它最大的价值!不过坦白说这玩意吸引眼球的作用非同寻常,在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围观 Surface Studio 的同事还真的蛮多的,例如:
有好几位同事跑来和我谈工作时总是忍不住去戳 Surface Studio 的屏幕,然后就一脸懵逼,啊咧……?这屏幕竟然是触摸的?
有些时候我自己也手贱忍不住去戳屏幕,然后自己也一脸懵逼。
一位陈姓设计师多次跑来我这里主动「种草」,大概就是这种感叹:「哎呦我艹,这屏幕可以的,哎呦,可以啊,太棒了,真的太棒了。」
当然了,也有一些慕名而来的围观群众,纷纷感叹 Surface Studio 的强大之处。
零重力铰链和带有触摸功能的屏幕,这是 Surface Studio 最大的价值所在。但是不要忘记一点,两者只有紧密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发挥最极致的表现。
这种关系就好比如现在 Windows 阵营里常见的二合一笔记本电脑,它们可以轻松从传统笔电化身成为一款平板,如此触摸屏的价值就可以得到发挥。然而假如这些笔电本身就是无法变形的传统形态,那么即使它们配备了触摸屏也无法带来实质性的体验改变,始终给人的感觉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Surface Studio 恰好就具备了类似二合一笔电的形态变换设计,它就是零重力铰链。
「零重力铰链成为了 Surface Studio 的绝杀利器。」
这使得它不仅仅只是一部一体式电脑,还能化身成为一款大尺寸的桌上绘画板,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款设备发布时很多人会拿它和 Wacom Cintiq 进行对比。当然,这个就不是本文的讨论范畴了,毕竟那是涉及到设计师角度的分享。
▲ 零重力铰链可以让你不需要费多大劲就能轻松抬高和抬低屏幕,最低角度为 20°
▲ 屏幕背面最底部有一整条类似硅胶的垫片,当屏幕抬低到最小角度并与桌面直接接触时它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 镜面支架比较容易残留指纹和污迹
▲ 扬声器的体验足够你用来玩游戏和看电影,除非你有一套桌面 Hi-Fi 音箱,否则用内置扬声器足矣。
▲ 支持 Surface Dial 的应用虽不多,但是实际派上用场时堪称神器。
▲ 配备的 Surface 键鼠我在几个月前就单独买过,这套键鼠我是绝对不推荐购买,原因是有几个问题比较明显:一个是 Backspace 和 Insert 键距离太近,很容易误按。鼠标的体验非常糟糕了,握持手感一般,移动鼠标时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无论是精确度还是滑动鼠标时的体验,很不顺手,是典型的样子货,谈不上差,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就是了
平心而论,我始终认为不是所有购买 Surface Studio 的用户都是冲着它符合设计师的需求,这就好比如我之前购买 Surface Book 时我并不怎么看重那块触摸屏一样。因此,我想从文字工作者和游戏爱好者的角度,来接着聊聊 Surface Studio。
先从屏幕开始说起吧,Surface Studio 的屏幕是采用玻璃面板,这意味着它和 iMac 一样会出现屏幕反光的现象。假如摆放 Surface Studio 的场景是比较杂乱,那么你可能要比较在意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当你面对着屏幕时身后的物体都会投射在这块屏幕上。当然这种现象并不是缺陷,而是玻璃面板就只能这样子,除非直接用上雾面屏,可那样的话搞不好还会更加嫌弃。
▲ 3:2 比例看视频的效果,会有更明显的上下黑边。
事实上,针对反光问题还是有一定缓解办法的,一种就是倾斜屏幕,还有一种就是调高屏幕亮度。以倾斜屏幕为例,平时我们观看屏幕的角度差不多是以 90° 左右,而倾斜屏幕的话可能就是 80° 左右的样子,虽然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反光的问题,但是观看屏幕时我总觉得这个角度非常奇怪。至于调高屏幕亮度,这也是可以有效缓解反光现象,只不过开到最高亮度时会感觉有些刺眼,毕竟不同于手机等小屏幕设备,这可是一部 28.125 英寸的一体机呀。
说到 28.125 英寸,它可是 Surface Studio 的隐藏技能之一。
「不容忽视的 0.125 英寸的细节」
Surface Studio 的屏幕不是 28 英寸,也不是 28.5 英寸,而是 28.125 英寸。这一尺寸结合 4500 × 3000 的屏幕分辨率,恰好就是 192 的 PPI ,这意味着 Surface Studio 可以完美实现 200% 的等比例缩放,因为 Windows 的初始 DPI 就是 96 ,所以当我们摆放一张 A4 打印纸在屏幕上时便会发现打印预览和打印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这是一块 28.125 英寸的屏幕。
在显示分辨率上,前面我们已经提到 Surface Studio 的分辨率高达 4500 × 3000 ,从字面上看这好像是一块 4.5K 的屏幕嘛!然而不是这样的。相比起分辨率达到 3840 × 2160 的 4K 屏,它的屏幕像素要大 63% ,哪怕是和屏幕分辨率达到 5120 × 2880 的 iMac 进行对比,也仅仅只是减少 8% 的屏幕像素。
在色彩的表现上,Surface Studio 提供了三种屏幕颜色模式,分别是 sRGB、DCI-P3 以及鲜艳(P3-D65),你可以轻松在控制中心里切换。有关于 Surface Studio 的屏幕测试,感兴趣的尾巴可以阅读外媒 AnandTech 在屏幕环节的测试结果。从那篇评测文来看,Surface Studio 的屏幕综合表现让人印象深刻,而是否如此这里我也讲一下个人的看法。
Surface Studio 已经伴随了我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日子里我基本都是用它来进行工作,包括浏览网页,处理照片,办公软件和收发邮件,在这块 3:2 比例的屏幕,我深深的感到它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 Office 和多窗口的体验上,这一比例相比 16:9 还是有不一样的体验,特别是浏览网页、查看和处理照片的时候。
在色彩表现上,这块屏幕无可挑剔,用它来看照片、玩游戏或欣赏视频犹如视觉盛宴。不同于大尺寸的屏幕所带来的视觉冲击,Surface Studio 这块屏幕更多的冲击点是画面感,非常细腻,绝非是 4K 屏幕可以比拟。
在屏幕测试方面,我们使用了 Spyder 5 ELITE 进行了色域和色彩准确度的测试,得到的数据结果如下:
屏幕色域:97%sRGB、82% AdobeRGB
Gamma 值:2.2
色彩准确度平均值:0.91
屏幕色域:100%sRGB、90% AdobeRGB
Gamma 值:2.6
色彩准确度平均值:0.85
鲜艳(P3-D65)
屏幕色域:100%sRGB、89% AdobeRGB
Gamma 值:2.2
色彩准确度平均值:0.95
Surface Studio 在屏幕之外的体验同样有着不错的表现,符合预期水准。不过如果我们要以当下的眼光来看待它的话,其性能配置让人失望。毕竟它是一款去年底发布的产品,性能配置上是有些落后的。这个我认为微软中国要负很大责任,因为Surface Studio 早在去年底就发货,然而大陆行货版直到今年 6 月中旬才公布,这个时间节点恰好介于第七代和第八代酷睿处理器发布之间。
在显卡配置上,Surface Studio 标配版和 Surface Book 性能版一样搭载 GTX 965M,高配版则是 GTX 980M,两者的浮点运算能力差不多是 1.9TFlops 和 3.1 TFlops,应对所有游戏都没有明显压力,只是性能高低带来的画质不同而已。
混合硬盘的体验和 Apple 的 Fusion Drive 类似,以高配版为例,这块 2TB 的硬盘在 SSD 的缓存加速下足够你使用了,读取速度差不多在 1.8GB/秒,写入速度为 500MB/秒。
那么这样就够了吗?坦白说作为一部起售价高达 25988 元的设备,这样的配置水准还是太低了,哪怕是放在 2016 年底,它也仍然是落后的。
▲ 落后的接口配置,连一个雷电 3 接口都没。另外它和大多数一体机一样没有视频输入接口,你不能把它当成显示器外接游戏机之类的设备。
事实上不止是 Surface Studio 存在如此问题,早在之前 Surface Book 时便是如此,两者都是主打高端产品线,可是在性能配置上总是不够极致。就拿 Surface Book 来讲,基本性能配置和普通笔电毫无区别,而这一次 Surface Studio 更甚,落后的处理器、落后的显卡、落后的存储配置和落后的接口规格。
当我们把眼光投向今年 12 月发售的 iMac Pro 时,你会发现 Surface Studio 的性能配置落后了 iMac Pro 不止一个级别。iMac Pro 配备了工作站级别的处理器、AMD 新一代 Vega 显卡、超高速的存储性能和先进的接口,这些才是专业领域的设备应有的极致。
就算放低一档去对比 iMac 2017 款,Surface Studio 也仍然是落后不止一个级别。就拿起售价 25988 元的 Surface Studio 为例,它的性能配置如下:
处理器:Core i5-6440HQ
显卡:NVIDIA GeForce GTX 965M 2GB GDDR5
硬盘:64GB PCIe SSD 与 1TB HDD
同样的价格换成 iMac 2017 款,配置如下:
处理器:Core i7-7700K
显卡:Radeon Pro 580
内存:16GB
硬盘:1TB 固态硬盘
如此对比之下,Surface Studio 在专业领域的性能表现差了不止一截。一个是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一个是用于桌面台式电脑的处理器。一个是三年前的旗舰独立显卡,一个是浮点运算能力高达 5.5 TFlops 的独立显卡。更不用说内存、存储性能和接口规格上的落后。
希望微软在第二代产品推出时能够在性能、体积和散热三者之间取得一个更好的平衡,往着更加极致的方向前进。毕竟还是那句话,这不是一部万元出头的设备,而是一部起售价高达 25988 元的产品,对于专业领域,性能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如果它只是一部万元出头的设备,我们完全不用如此苛刻的去要求。
牢骚归牢骚,我所体验的这部 Surface Studio 始终是一款在性能配置上过得去的电脑,就像前文所说,它的性能表现符合预期水准,对于游戏玩家而言,它内置了 XBOX One 手柄无线连接模块,这意味着你直接就能连接 XBOX One 手柄并在 Surface Studio 上玩遍各种 PC 超大作。在运行表现上,以《战地 1》、《战争机器 4》、《古墓丽影:崛起》这三款游戏为例,Surface Studio 可以开启 1080P 最高画质流畅运行。
▲ 《FORZA 地平线 3》甚至可以开启到 3000 × 2000 分辨率,以每秒 30 帧的动态画质运行,效果非常震撼。
在运行噪音上,Surface Studio 从未发出让我察觉得到的风扇声,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当然,假如它能够用上帕斯卡架构的显卡,我相信它还能在散热和性能、功耗上取得更加完美的表现。
好了,关于我个人角度下的体验感受,基本上就到这里了。下面我特意请来了一位刘姓设计总监和大家分享 Surface Studio 在设计领域的体验感受。
# Surface Studio
刚发布时候就好期待,现在终于摸到机器了。
我自己平时在用 iPad Pro 12.9,之前也对比过 iPad Pro 和 Surface Pro 4,Apple Pencil 相比 Surface 触控笔有着电容笔的先天优势,笔墨根笔更顺滑,在接触 Surface Studio 之前也有顾虑。
而一旦开始在 Surface Studio 上画画,刚刚说的顾虑几乎被我忘得一干二净,尺寸的震撼,可调的角度简直就是完美的手绘神器,下去第一笔就让人燃起了强烈的创作欲望,感觉可以不停变化姿势的搞。
除了尺寸的超级优势,还有一个感受就是 Surface 触控笔的软性笔头,会有一种踏实的书写感,这跟 Apple Pencil 的硬头手感完全是不同的。而且听说 Surface 触控笔出了升级版本,高达 4096 级压感,不知道能提升多少体验!
▲ 随机附带的 Surface Pen 是 1024 压感,可额外选购拥有 4096 压感的新款触控笔。
到手体验时间不多,大概前后花了两三个小时画了这张图,整体手感很舒服,真没别的可说的,就是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啊大,名符其实,敢叫做 Studio。iPad Pro 刚到手的时候有几张图大概花了 4 小时以上,但后来基本就画一些草图为主了,因为 iPad Pro 的尺寸实在很难让人沉下心来画作品。在这点上 Surface Studio 目前毫无对手了吧,别提扶不起的 Wacom,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
对了,我软件选了熟悉的 Sketchbook,而且很良心的是这款软件的订阅是跨平台的,一个账号 Win、macOS、iOS、安卓全通用。Surface Dial 功能在 Sketchbook 上已经开发了出来,可以调色、调笔刷尺寸不透明度、控制纸张旋转缩放和撤回重做。
我喜欢用来控制撤回,也就是「Ctrl + Z」,这时我才想起多年前的毕业论文便是『数字绘画与传统绘画』,我觉得最大的一个区别便是「Ctrl + Z」。
看完刘姓设计总监的体验分享后,相信大家已经明显感受到手绘设计师的角度和我的主观角度是有着天壤之别,说得直白点,设计师们会认为这是「利器」,这是近乎完美的「工作神器」,而对于我这样的普通消费者而言,我只能说除非你钱多,否则个人实在不推荐这款产品,因为它高昂的售价没有换来应有的性能配置,对比 iMac 甚至是其它 PC 一体机仍有差距。然而对于那些真正有需求的专业用户而言,Surface Studio 是拥有着无可替代的体验。
是的,我所指的就是那块绝佳的屏幕表现和让人感到无比惊艳的零重力铰链,这两者所发挥的价值是相乘的效果,它们才是 Surface Studio 最让人心动不已,最让人陶醉的地方。哪怕它售价高昂配置落后,也依然在牵动着你的心,呼唤着你去剁手。
毕竟,将其称之为是 Windows 阵营乃至整个一体机领域里的「工匠之作」,是毫不为过的。
后记:这篇文章写的异常痛苦,一定是我写过的 Surface 体验文里最差的,这和我无法呈现出它最大的价值有关,毕竟它本身就是专为设计师而生。
快给朋友分享吧!
13人已收藏
请先登录再评论...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锋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发私信给刘子榆
导语:微软官方商城网站显示,所有的 Surface Studio 机型,甚至连售价 4199 美元高配版都已经没货了。
同步到新浪微博
与有趣人做有趣事。
当月热门文章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你怎么看?】你认为Surface Studio是一体机的未来吗? - 爱应用
合作帐号登录:
你确定要退出吗?
你认为Surface Studio是一体机的未来吗?
微软于北京时间 26 日晚举行了 2016 年 Win10 新品发布会,这次发布会,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 Win10 一体机 Surface Studio 的推出。和现在主流的一体机电脑产品形态相比,Surface Studio 在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那么,它会是一体机电脑的未来形态吗?和目前主流的一体机电脑相比,微软 Surface Studio 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点:在同等配置下,整体机身更加轻薄简洁,设计美观极简;采用可折叠的设计,可以适应创作者的不同创作姿态,提高生产效率;采用 4.5K 分辨率的触摸屏幕,支持手写笔直接进行创作,所见即所得;配合 Surface Dial 轮盘,各种快捷操作方便高效。对此,业界有人分析 Surface Studio 可能对 OEM 产生的影响时,认为这款一体机可能影响未来一体电脑的产品形态,现在 Surface Studio 已经发布,确实足够惊艳。虽然他的售价足够昂贵,但如果其他 OEM 厂商能够跟进和 Surface Studio 类似的一体机电脑设备的话,相信用户会有更多的选择,这样的产品形态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当然,或许也有用户认为,Surface Studio 的创新还不够惊艳。部分网友表示,Surface Studio 面向的用户是专业人士,这可能导致它不会成为主流用户的选择,OEM 也就没有理由大规模跟进。大家认为呢?
分享拿水滴
共0张,还能上传5张(按住ctrl可选择多张)
热度:19369
热度:26737
热度:32071
热度:29196
热度:67075
热度:74204
热度:55214
热度:58438
热度:51325
热度:15505
热度:50120
1、回合制 RPG -
莫比乌斯 最终幻想:MOBIUS FINAL FANTASY小编关注度:★★★★★MOBIUS FINAL FANTASY By SQUARE ENIX INCus
7 月的最后一个周,三伏天一半过去了,有点小小的不舍啊!今天的新游中有你喜欢的么?虽然收费的有点少,但感觉不管是收费还是免 ...
又是一个新的周四,众多新游任你挑选~ 本周付费免费的都不少呢!1、休闲经营 — 罗马之路:新一代:Roads of Rome: New Generati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urface studio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