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一年期存贷款利率率与存贷款基准利率二者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二者差异是什么,谢谢

央行解读降低存贷款利率[教材] -宜人贷问答
央行解读降低存贷款利率[教材]
问题分类:
请输入验证码
央行下调存贷款利率主要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需求,从而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方面,存款利率下调会降低存款者的存款意向,利息少了,就会更愿意拿来消费或者做别的投资;
另一方面,贷款利率的下调可以促进企业或者投资者向银行借钱,因为需要还的利息少了,从而带来市场需求的增加
回答者:y***4 |
我手头没有课本,只能给你一些纲领性的答复1、提高利率是国家的货币调控的手段之一,是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式作出的决定,完全是国家需要,对人民、企业、国家长期以来都是有好处的。2、目前,现有国际环境下,提高利率一部分功能是控制通货膨胀,有利于调控物价,对人民生活是有很大的好处。而且银行存款的利息会增加。3、提高利率市场的货币会因此而减少,企业贷款的利率会增加,短期内企业会有一定的财政负担,但是在我们党的带领下,一定会变负担为动力,走向更好的发展。不知道这样的回答是否能得到你的认可?
回答者:s***3 |
  一、信用与利率的关系  信用与货币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不同所有者之间调剂财富余缺的一种形式。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作为价值尺度,媒介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商品交换。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用历史的眼光来考察。  信用与货币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相互独立发展到密切再到融为一体的过程。早期的信用与货币这两个范畴是独立发展的。从时间上考察,信用的出现比货币要早,当时的信用主要采用实物借贷方式,在很长时期内独立于货币范畴之外。从早期的实物货币直至足值的金属货币制度,货币的发展也长期独立于信用关系之外。可以说,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之前,信用与货币二者虽有,但从主要方面看,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但是二者相互独立发展并不意味着否认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历史进程中,信用与货币的有着久远的历史,其密切表现在二者的相互促进发展之上。一方面,货币借贷的出现是信用获得更大发展的基本条件。货币借贷扩展了信用的范围,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另一方面,信用也促进了货币形式和货币流通的发展。信用的出现发展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使货币能在更大范围内作为商品流通媒介。信用还加速了货币的流动,补充了金属货币数量的不足。可见,信用与货币是相互促进发展的。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确立,情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金属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实行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与货币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和货币不可分割地在一起,整个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上的。从货币形式看,货币形式同时就是一种信用工具,货币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流通的,任何信用活动都导致货币的变动。信用的扩张会增加货币供给,信用紧缩将减少货币供给;信用资金的调剂将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结构。这样,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不可分割地联给在一起时,则产生了由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范畴——金融。因此,金融是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的融合体。当然,在金融范畴出现以后,货币和信用这两个范畴依然存在。  二、利率发挥作用的世界性趋势  利率不但能够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给状态,而且能够表现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变化。利率水平趋高被认为是银根紧缩,利率水平趋低则被认为是银根松弛。因此,西方传统的货币政策均以利率为中介目标。  为了控制投资的高速增长,在央行采取的诸多货币政策操作中,被西方金融界称为货币政策“猛药”的存款准备金率一调再调,而调整法定存贷款利率这一传统的政策工具,却一直没有使用。这让市场感到很意外。我们认为,央行之所以迟迟没有提高法定存贷款利率,除了考虑CPI、经济增长速度等正常的经济指标外,还受到一些特殊的外部因素的约束。在我国利率发挥作用还不具备条件。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利率政策非常有效,因而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国的情况十分复杂。统计分析显示,在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同利率变动的关系不大。并且,利率水平的降低对存款总量的增长以及增长的速度都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是主要的贷款需求者,贷款需求的利率弹性必然较低;作为贷款的主要供给方,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利率敏感性一直较低。另外,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将导致大量短期资本涌入到国内,从而达不到提高利率紧缩信用的目的。因此,有研究人员认为升息不能解决经济过热问题。  三、我国利率改革的方向及其在宏观和微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利率市场化是指所有利率均由市场决定,即由资金供求关系确定。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在利率制度方面,国家应尽早建立并完善利率决定机制以及利率风险管理制度,保证利率决定机制在最大程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实现利率风险水平的最小化;在规范微观主体行为方面,应首先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有企业问题,加速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同时进一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在产权制度和银行治理结构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在金融市场方面,国家应努力朝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金融体系的目标迈进,为市场上的各类竞争主体提供一个尽可能公平,公正的投融资环境,从而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实现创造条件。  四、我国利率改革遇到的主要障碍及化解方法:  目前我国的这种低利率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金融商品的价格,也使得利率这一重要的经济杠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很多人主张通过利率市场化来理顺金融商品的价格体系,提高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恢复利率杠杆应有的作用。我们认为,利率市场化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一个必然进程,谁也没有理由反对利率市场化,但目前我国宏微观经济环境都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的过快推进。如下:  1、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我国过去长期搞计划经济,建立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许多方面都与成熟市场经济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2、利率运作主体行为不规范。  (1)中央银行的独立自主性不强。中央银行并未真正拥有利率的制订权和调整权。  (2)国有商业银行行为非市场化。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产权制度建设落后,银行的产权界定模糊,加上管理层和一般员工没有利益驱动机制,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难以实现利益的激励兼容,经营者非市场化选择的倾向很强,这是引致银行效率低下的根源所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非市场化行为的存在,即使利率自主权放开,银行也难以按照市场规律借贷资金。  (3)企业的行为不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并未达到预定目标,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大多数企业只负盈不负亏,在国家的保护伞下安稳过日子,利率高低对其来讲并不很重要。  3、企业对利息的承受能力低下。  4、金融监管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因不能摆脱行政干预而缺乏超脱性和真实性。另外,监管标准、手段和技术也不能确保监管的信息质量和使金融机构采取稳健和审慎的经营原则。  在我国这样一个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要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期。就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点而言,不是去设计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时间表,而应是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如前所述,利率市场化同一国的市场经济完善程度、金融交易主体的市场化倾向以及金融监管等外围制度环境紧密相关,所以我们应从这些方面着手,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如下:  (1)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从西方的经验来看,很多国家都是在市场经济相当成熟的条件下放开利率的。应该说相对有效的市场机制有利于熨平利率放开后金融领域乃至经济的波动。我国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但是我国的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发育都不完善,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利率的市场化。当然,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不仅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更需要经济主体行为的市场化。  (2)培育利率运作主体的市场化行为:  ①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目标并未摆脱对国家计划和经济增长目标的依附,中央银行甚至还承担着大量的财政职能。在这种央行与政府关系难以理顺的条件下放开利率,很难保证中央银行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来调节利率。因此,现实的选择是:一方面,必须分离政府与央行的“天然”;另一方面要提高中央银行自身管理水平,使其能够做到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去调控商业银行利率和其它市场利率。  ②构建真正的商业银行。在市场化利率制度中,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充当央行货币政策中介,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货币政策的意图调控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商业银行的这一中介地位,要求它必须是自负盈亏和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实体,否则无法起到中介传导作用。对此,我们只有加快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步伐,才有可能实现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运作。首先,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其次,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最后,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发布。此外,我们还应放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组建一批新的商业银行,为利率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  ③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④提高居民的金融意识。  (3)把握好利率改革的着力点。  ①增强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利率敏感性和弹性较低是我国七次利率下调效果不显著的根源。而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状况,一方面取决于利率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又取决于银行和企业的改革状况。所以一方面我们要逐步放松管制,即放宽利率的浮动范围和幅度,另一方面要加快银行和企业的市场化进程。  ②明确利率调整目标。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利率变动的着眼点是整个宏观经济状况,而不是企业的利息支出负担问题,只有从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出发考虑利率水平变动,利率才能发挥其作为间接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的作用,所以应将我国的利率调节目标转移到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上来。事实上,目前我国以降低企业利息负担为目标的利率调整方式,既不利于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也不利于国有经济部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③重构利率结构,理顺利率关系。要对现行利率划分方法进行改革,根据企业和金融机构会计制度和业务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期限、数量、风险等因素设置利率档次,划分利率种类;要逐步清理优惠贷款利率,明确贴息来源,减轻商业银行的负担。  (4)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利率放开后,要保持资金市场秩序,不能像过去一样靠行政命令来实现,而必须依赖于灵活有效的金融监管。首先,金融监管要摆脱行政干预,独立自主地进行;其次,要落实金融监管责任制,实现层层负责;最后,要尽早制定科学的监管标准,引入先进的监管技术和监管手段。
回答者:g***0 |
  张晓慧:国际收支顺差条件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创新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张晓慧
  2003年,或者更准确些说,200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收支顺差使中央银行不断被动购入外汇、吐出过量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并直接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除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短暂例外,这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创新,很大程度上正是归因于对冲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抑制货币信贷过度膨胀的需要:公开市场对冲操作逐渐成为货币调控的重要手段,存款准备金工具被前所未有地使用,再贷款及再贴现从过去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转变为以促进结构调整为主。成功的流动性对冲缓解了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压力,维护了宏观总量的基本稳定,并为经济结构调整尽可能地争取了时间。同时,尽管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条件下利率工具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制约,但利率杠杆引导预期、调节供求的作用仍然得到了发挥。
  一、央行票据成为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主要工具
  由于具有灵活性和市场化强等特点,公开市场操作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一开始就选择的对冲工具。不过,传统的正回购与现券卖断很快受到了央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的约束。2003年以后随着流动性过剩压力增大,大规模对冲与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矛盾突显。为此,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创新,从2003年4月起发行央行票据,为顺利完成公开市场对冲操作任务提供了可能。几年来,央行票据已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年发行量从2003年的7200亿元增长到近年的4万亿元左右,在回收流动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发行央行票据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央行票据的期限品种和发行方式。2004年12月,为缓解短期央行票据滚动到期的压力,在原有3个月、6个月和1年3个品种的基础上增加了3年期央行票据品种,有效提高了流动性冻结深度。2006年和2007年,根据调控需要,在保持市场化发行力度的同时多次向贷款增长偏快、资金相对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央行票据,以强化对冲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警示。
  实践证明,在流动性持续较多的情况下,央行票据这一操作工具的推出为货币调控赢得了一定的主动权。同时,央行票据的发行对促进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起到重要作用。央行票据具有无风险、期限短、流动性高等特点,弥补了中国债券市场短期工具不足的缺陷,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较好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和投资、交易工具。定期发行央行票据还有助于形成连续的无风险收益率曲线,从而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二、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作用
  在一般教科书中,作为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存款准备金率被视为货币调控的“利器”,并不轻易使用。但在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基础货币供应过剩的特殊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把存款准备金率发展为常规的、与公开市场操作相互搭配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之所以要搭配使用这两种对冲工具,主要是随着对冲规模不断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商业银行购买意愿、流动性冻结深度等因素的制约;而存款准备金工具具有主动性较强的特点,收缩流动性比较及时、快捷,能够长期、“深度”冻结流动性,更适合应对中长期和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局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锁定部分基础货币并降低货币乘数,进而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能力,对于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着更大的效力。
  自2003年9月至2011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32次,其中上调28次,下调4次,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9.5%。期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下半年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回升及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重新启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应该说,存款准备金工具对于成功进行流动性对冲功不可没,目前其对冲作用甚至超过了公开市场操作。
  三、建立差别准备金制度并引入动态调整机制
  经国务院批准,200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差别准备金制度。当时建立这一制度,是考虑到不同银行正处于改革和财务重组的不同阶段,且各自对审慎度把握不一。它把总量调控和个体风险差异结合起来,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盲目扩张,是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补充。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是针对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的金融机构以及某些贷款扩张过快的金融机构,将其存款准备金率在一般标准的基础上提高0.5个百分点。差别准备金制度在加强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的同时也降低了金融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普遍强化了资本约束理念,到2008年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全部达到8%的最低资本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建立并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成为总结金融危机教训、完善金融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也明确要求“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经过一年多研究准备,中国人民银行结合宏观审慎理念和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对差别准备金制度作了进一步的规则化、明晰化,于2010年底明确对金融机构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并作为一种支持、激励性工具加以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基于社会融资总量、银行信贷投放与社会经济主要发展目标的偏离程度及具体金融机构对整个偏离的影响,考虑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和各机构的稳健状况及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情况等,以更有针对性地回收过多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合理、适度、平稳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并为金融机构提供主动按宏观审慎政策要求,从提高资本水平和改善资产质量两个方面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弹性机制,达到防范顺周期系统性风险积累的目的。
  四、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促进信贷结构调整
  再贷款及再贴现的运作曾是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但近年来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使基础货币供应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再贷款及再贴现占基础货币的比重逐年下降。由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已经过剩,再贷款、再贴现在总量上增加的余地不大,再贷款甚至是以回收为主,再贴现的规模也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主要是发挥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和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一是加强地区间再贷款调剂,扩大对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地震灾区等的再贷款限额。其中,2010年末全国支农再贷款限额1505亿元,自此项业务开办以来,累计对全国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超过1.4万亿元。二是改进和完善再贴现管理方式,通过票据选择明确再贴现支持的重点,优先为涉农票据、县域企业及中小金融机构签发、承兑、持有的票据办理再贴现。这些措施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帮助灾后恢复重建、扩大涉农行业和中小企业融资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此外,再贷款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支持金融机构改革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在投资拉动和流动性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冲动往往比较强。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有针对性地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提示金融机构高度重视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避免因过度追求利润而盲目进行信贷扩张,应合理、均衡放款;引导金融机构强化资本约束,树立持续稳健经营理念,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产业政策的要求,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加强对房地产信贷的管理;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和工具创新,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就业、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的信贷支持;引导商业银行通过拓展中间业务调整盈利结构,增强持续盈利能力。中国仍处于体制转轨中的特点使得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实践表明,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为市场所预期,增加了政策透明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更大程度地发挥了货币政策的效力。
  六、在市场化进程中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
  在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工具管理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在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程度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也高度重视利率等价格杠杆对于引导预期、调节资金供求的作用。目前,中国已实现了“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的阶段性改革目标,中央银行实行二元化的利率调控模式,即一方面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上下限)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及各类中央银行利率引导市场利率。当然,二者之间也有某种共性,都应当反映宏观调控的要求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且可以说,在利率传导机制不畅的情况下,存贷款基准利率的管制还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中央银行调控利率的能力。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整更加频繁,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根据物价和经济形势的变化,2004年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次,2006年和2007年分别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次和6次,2008年9月份以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0年到2011年2月又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国际收支顺差既是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跨国外包、供应链重组加速以及国内资源禀赋竞争优势的反映,也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以及围绕此战略长期形成的财政体制、收入分配体制、贸易体制、价格体制、汇率体制等因素有关,从更深层次看,反映了消费率偏低、储蓄率偏高的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由于结构调整有一个过程,未来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市场自身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应该是大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将不断完善,利率、汇率等改革将继续推进,中国货币政策也将更有条件逐步增强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工具的作用,从偏重数量型调控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转变。(完)
  胡晓炼:抑制通货膨胀是首要任务日 09:55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一、关于当前经济金融形势
  与国外大多数央行采取单一的通胀目标制不同,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围绕物价、经济增长、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个目标来制定的,需要缜密的统筹和权衡。当经济平稳发展、通胀水平较低时,在投资和消费增长带动下,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目标能得到实现,需要争取的是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增长受到严峻挑战时,防止经济衰退和通缩则成为最紧迫的任务。这就要求货币政策必须加强对形势的分析研判,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在几个目标间进行权衡取舍。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集中爆发,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及时全面应对。货币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进行了调整,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对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迅速扭转了通缩的形势。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步入上升通道,总体态势良好,但外部环境不稳,增长势头尚不牢固;与此同时,通胀预期显现。货币政策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经济恢复较快增长的同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加强流动性管理,逐步引导货币条件从反危机状态向常态水平回归,以平衡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随着2010年下半年经济复苏态势进一步巩固,物价较快上涨逐渐成为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面对持续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按照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要求,积极采取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增强汇率灵活性以及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等多项措施,收紧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
  从今年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来看,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7%,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在9.5%-10%之间,环比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4.3%。从国内看,目前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比较充足。从国际环境看,尽管不确定因素仍存在,但增长动力强于上年,世界经济总体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复苏势头,主要发达经济体发展态势总体向好,失业状况逐步好转,消费支出有所增加,市场信心继续改善,企业经营活动趋于活跃,新兴经济体继续较快增长。可以预计,尽管形势依然复杂,也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如果没有大的突发事件,全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可以实现,还有可能更高一些。
  从物价走势来看,通胀形势须高度关注,今年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继去年11月份后再次突破5%,创31个月来新高,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幅度更大一些。这一轮价格上涨的原因比较复杂,是国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还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实现全年4%左右的控制目标面临较大挑战。
  影响我国物价水平的国际因素,主要有:
  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去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连续上涨,今年一季度,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金属矿价格累计分别比去年末上涨了18.8%、13.6%和5.2%,4月上旬布伦特和西德克萨斯原油期货价格每桶分别突破120美元和110美元。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受全球需求恢复、流动性充裕以及地缘政治和重大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还可能继续上涨。
  二是全球通胀压力不断加大。一方面,新兴经济体通胀率继续高企。3月份,巴西、俄罗斯、韩国和越南消费物价同比涨幅分别达到6.3%、9.5%、4.7%和13.9%,印度2月份涨幅达8.8%。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通胀呈抬头之势。3月份美国消费价格同比上升2.7%,是2009年12月以来的最高涨幅;欧元区消费价格上涨2.6%,创2008年10月以来新高,连续第四个月呈上升态势,超过欧央行2%的警戒线。
  三是主要经济体货币条件持续宽松。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0-0.25%的目标区间,继续按原计划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4月初,欧央行自2008年7月以来首次加息,将欧元区主导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至1.25%,但现行利率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英格兰银行则保持0.5%的基准利率水平不变。日本银行除了保持0.1%的基准利率不变以外,还因地震进一步放宽了政策。
  从国内来看,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一是能源、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推动压力上升。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能源、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1%和10.2%,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大。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趋升,农产品、服务业等包含人工成本较高的商品价格内在上涨压力较大。继去年全国30个省市上调企业用工最低工资标准之后,今年一季度,山东、广东等12个地区再次上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半数地区涨幅超过20%。
  二是投资需求拉动影响加大。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去两年我国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各地的发展热情普遍较高,投资动力较强。投资快速扩张造成对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需求增加,导致能源、原材料和交通等经济“瓶颈”部门产品和消费品价格上涨。
  三是短期季节性因素和长期结构性因素交织。当前的物价上涨有短期因素,如受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产品价格上升,消费物价指数中粮食价格连续27个月环比上涨。但长期结构性因素如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等,也产生了价格上涨的预期。
  四是通胀预期仍然较强。目前通胀预期管理的局面十分复杂。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对一些日用品抢购的个别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通胀预期比较敏感和脆弱。
  稳定物价总水平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必须坚定信心,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控制通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全面理解和把握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
  今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两项具体任务:一是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二是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6%。
  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引入,一方面,符合我国融资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渠道已经实现多元化。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快速发展,2010年企业债券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由2002年的1.6%上升为8.4%,2010年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资金运用是2002年的8倍。另一方面,也是增强货币调控有效性的需要。随着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和工具的出现,银行信贷已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如果只关注贷款规模,就可能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影响宏观调控的最终效果。
  社会融资规模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以金融为媒介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直接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二是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或信用支持;三是其他融资,如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监测是一项创新型工作,目前人民银行与有关部门配合已经开始统计并公布该数据。
  需要指出的是,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绝不能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规模切块分配”的思路和方式,而主要靠监测掌握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对应关系及变化,靠中央银行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通过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调节货币供给的量与价,以市场化手段实现对各种融资方式的间接调控。
  关于广义货币M2的目标设置,通过分析研究以往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货币供给,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货币供给的情况,今年16%的目标增速完全能够支持8%甚至更高的经济增长,同时还体现了货币总量从过去两年高速增长向常态回归,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的需要。
  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需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当前流动性过剩压力仍较大,主要原因是外汇持续流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以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为基础。在国际收支逐步趋向平衡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必要的货币对冲力度,回收多余的流动性。
  二是要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社会融资规模应按满足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正常需要掌握。
  三是要继续优化资金投向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力度,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
  四是要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高度重视经济较快发展中存在的流动性宽松、信贷投放较大等可能积累的顺周期系统性风险隐患,加快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三、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部署,积极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是加强流动性管理。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一季度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1.5个百分点。二是发挥价格杠杆调控作用。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5个百分点,以稳定通胀预期,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三是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促进金融机构自我调整信贷投放总量与节奏。四是加强窗口指导,积极引导信贷资源主要投向“三农”、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执行好差别化房贷政策。从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看,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以及宏观审慎工具取得了成效,货币总量向常态回归,有助于抑制物价水平的持续较快上涨。
  今年3月末,M2增长16.6%,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M1增长15.0%,比上年末回落6.2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9%,比上年末低2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信贷投放的季节均衡性有所提高;社会融资规模一季度增加4.19万亿元,同比少增3225亿元,其中直接融资保持较快发展,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委托贷款同比多增,本外币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少增。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政策取向,把握实施力度,密切监测研判,防止风险积累。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流动性管理。一季度,人民银行通过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冻结了大约1万亿元的超额流动性。由于外汇持续流入,当前流动性仍然比较充裕,银行间市场利率虽有起落但总体平稳。下一阶段,我们将根据外汇占款投放、公开市场到期以及市场形势等变化,合理搭配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对冲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适当水平。需要指出的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对冲外汇流入投放的新增流动性,对金融机构的正常头寸并未造成大的影响,总体效应呈现中性。从理论和实际分析测算,存款准备率调整未来还有相当空间。
  二是统筹运用好利率、汇率等价格型工具。自2010年2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增长连续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经过4次上调利率,实际利率为负的状况逐步缓解。长期持续的负利率会影响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行为,刺激投资需求,影响对通胀管理。要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在调节总需求、管理通胀预期中的作用,还要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减缓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三是加快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人民银行今年推出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建立起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自我约束机制。下一步,要按照中央关于构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要求,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结合起来,进一步落实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配合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合力。
  四是更加注重结构调整。货币调控首先是一个总量概念,在此基础上还要强调结构性因素。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过程中,除了体现总量调控要求外,需特别强调资金的结构调整。从融资渠道上,更加重视直接融资的作用,鼓励企业采取股权、债券等融资方式筹措资金。今年一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多增1874亿元,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同比多增309亿元。从期限上,长短期资金要形成合理的结构。一季度,中长期贷款新增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5%,比2010年全年下降13个百分点,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得到更多的保障。从投向上,督促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3月末,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速达到48.7%,比全部贷款增速高30.8个百分点,一季度贷款新增额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34.3%。涉农贷款一季度新增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2.2%,比上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
  当然,从历史上看,每次货币政策从宽松向收紧调整时都会面临压力,也要经历一些痛苦,必然需要调整经营和淘汰落后。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从根本上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根据胡晓炼副行长日在2011年经贸形势报告会上的发言整理
回答者:g***6 |
为了应对去年下半年以来日益严峻的通货膨胀趋势,中国人民银行近来接二连三地出手调整货币政策。在去年最后三个月内连续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并于年内6度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使之达到了19%的历史纪录;在岁末上调了再贴现利率和再贷款利率,这是两年来首次;今年起对各商业银行按月测算及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推行货币政策工具改革的新举措…… 央行在市场上活跃的身影激起了许多人--尤其是海外观察家--对它本身的强烈好奇,鉴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管理方式不同于西方国家,他们开始关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货币政策到底有多大的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公开表示,央行在加息等问题上面临两难。“想使得手里少数几项货币政策工具满足所有不同利益群体的要求,是很困难的。”周小川还感慨,自己的压力比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更大。这种压力很快便被敏锐的观察家解读为一种来自政治上的阻力,而非单纯的经济政策选择时所需要的决断力。 包括《金融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都认为,中国政府2008年推出的刺激方案,比其他任何一个大型经济体都更早、更果断,且成功地保住了增长。但在试图退出刺激政策时,中国领导人却有可能会被国内政治束缚住手脚。现在,货币政策收缩的步伐之所以如此谨慎,原因正在于国有企业在过去两年大举借债扩张,而加息可能会损害这些企业的利益。对加息更敏感的,还有房地产行业,因为在许多地区,开发商经常就是地方政府的延伸。汇率政策也面临同样的政治羁绊,游说力量强大的出口企业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太快…… 诚然,若以美国为例,典型的西方式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拥有不容挑战的独立性和权威。在美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似乎被视为同司法独立是重要性相同的事情。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委任,差不多照搬联邦最高法院的模式--联储主席和委员的委任与最高法院的法官一样,经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其中主席和副主席任期为4年,可连任,委员任期为14年,实质上与联邦法官的终身制并无太大区别;而且,联储决定货币政策的权力也同最高法院的释法行为一样,几乎完全不受国会节制;此外,美联储在各地分支机构的设置及运作模式,也与联邦法院相当类似…… 说老实话,人们很难看出货币政策的独立与司法独立之间有任何性质上的相同之处。众所周知,司法独立--尤其是不受行政权力干预--是法治社会最重要的屏障,而法治则又是民主宪政的基石。因此,任何一个有点现代政治头脑的人士都会同意,司法系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必须得到绝对维护。然而,货币政策虽然事关国家经济大局,却也像财政政策一样,本身即是政府行政的内容之一。 芝加哥学派大师弥尔顿·弗里德曼对货币政策有更深湛的研究了。而这位创立了货币主义学说的经济学家,毕生都强烈反对赋予中央银行过于强大的和独立于议会监督的权力。弗里德曼通过自己独树一帜的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说,上世纪30年代的那场“大萧条”并非一般认为的“市场失灵”所致,亦同所谓“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根本扯不上关系;相反,正是成立不久的联邦储备系统的致命错误,使得一次原本应该影响有限的小型经济衰退急剧扩大和蔓延,最后酿成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并最终触发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全方位灾难。弗里德曼曾建议,将美联储降低为国会推行其货币政策时的一个具体执行部门,性质上类似于财政部,从而大幅削减它自行处理货币事务的权力。按照弗里德曼的方案,就连国会本身,在决定货币政策时也不能随心所欲,而必须依据一套标准基本固定的公式。 中国的情况与西方是有天壤之别的。但在中国,我们都知道,有能力参与政策博弈的大都是代表资本一方的利益群体,也就是如今人们通常所说的强势利益集团,而亿万劳动者和消费者都是 “沉默的大多数”。围绕政策的博弈注定是不透明和失衡的,还不如给予央行更大的独立性,免受其他政治力量的干扰。这样至少还能让政策制定者们保持相对中立和超脱的学术立场,不至于总是出现一边倒的政策倾向。博弈原本是个好东西,但拿不上台面的扭曲的博弈却很可能导致比精英专断更坏的结果。 眼下甚嚣尘上的那种仅仅凭借两次加息就断言中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并将在今年继续大幅度收紧货币政策的看法,显然是幼稚的。事实上,中国的货币政策决不会遵从经济学教科书上的教条,它一向掉头灵活,尤其是从紧向松掉头的时候。
回答者:g***4 |
您目前处于未登录状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商银行存贷款利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