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消费主权信用评级联盟”这个平台,现在主要是在宜春那边发展,公司也在那里,有谁知道关于它的

&&&& 当前位置:首页&&&规划计划&&&总体规划
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日期:日&&
&&该文被阅读[]次
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年)规划纲要
&&& 章&&发展基础
&&&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特别是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总体实现,江西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发展起点上。
&&& DD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万亿元台阶迈向两万亿元,2015年达到16724亿元、居全国18位,比2010年前移1位。实现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四年翻番、外贸出口三年翻番、对外直接投资两年翻番。
&&& DD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夯实,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服务业比重提高了5.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1700亿元。产业集聚发展成效明显,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的产业由4个增加到10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由9个增加到17个。
&&&& DD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实现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历史性突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城乡基础设施全面跃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超过4000公里,高铁实现零的突破;民用航空旅客吞吐量接近1000万人次,统调电力装机容量超过1800万千瓦。
&&& DD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成功争取全境纳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开局良好,一批生态环境工程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优势得到巩固提升,节能减排圆满完成规划目标,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彰显。
&&& DD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成功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顺利推进,昌九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赣东赣西协调发展,“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 DD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简政放权力度前所未有,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管理、国资国企、省直管县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开放型经济取得重要成效,“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进出口总额突破4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90亿美元,赣州综合保税区成功设立,赣欧(亚)国际货运铁路班列成功开行,江西航空成功组建。
&&& DD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1.1%、13.2%;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镇新增就业不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全面实施,扶贫攻坚成效显著,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 DD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反腐倡廉成效显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政风行风全面好转,行政效能明显提高。基层民主不断发展,法治江西建设全面展开。
尤为重要的是,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以来,我们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和实干定力,立足江西发展实际,拓展提升发展思路,提出并实施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十六字方针,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相统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新路。实践证明,十六字方针是贯彻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江西行动,完全符合中央精神,顺应时代要求;是对江西多年来发展实践的总结提升,符合发展规律,切合江西实际。“十三五”时期,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抓下去。
&&& “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一)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实际执行
年均增长(%)
全省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美元)
财政总收入(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出口总额(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亿美元)
非农产业比重(%)
居民消费率(%)
城镇化率(%)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
全省总人口(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
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
&&& “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二)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实际执行
年均增长(%)
年均增长(%)
耕地保有量(万亩)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森林覆盖率(%)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全省主要河流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比重(%)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
主要染污物排放量累计下降(%)
化学需氧量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注:&1.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
&&&&&2.固定资产投资自2011年起调整为500万元以上,表中“十二五”规划目标为老口径,2015年实际值为新口径;
&&&& 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换算为美元,2010年基数按规划出台时汇率6.8:1匡算,因2015年汇率变动幅度较大,该数
值按当年汇率(6.2~6.5:1)的中位数6.35:1匡算;
&&&&&4.[&]为五年累计提高或下降数。
&&& “十三五”时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营造较好的外部环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有利于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国家聚焦聚力于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生产力布局向内陆腹地拓展,有利于开拓发展新空间;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更加重要位置,有利于我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 国内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省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发展不足仍然是我省面临的主要矛盾,同时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有效需求不足,传统动力减弱,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难度增加;产业层次总体较低,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企业效益下滑,商品房库存偏高,经济领域风险隐患较多;资源约束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人口老龄化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扶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多;社会文明素质有待提高,法治江西建设任重道远,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我省将向中高收入发展时期和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迈进,我省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和严峻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表现为“六期融合”的阶段性特征,即迈向全面小康的决胜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区域开放融合的深化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升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法治江西建设的推进期。全省上下务必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战略定力,抓住用好机遇,应对风险挑战,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 “十三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和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提前翻番、同步小康”的总目标,以提质、增效、升级为中心,以创新、改革、开放为动力,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水平,奋力开创“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境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 ――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加快发展中调结构、促转型,在做大总量中提质量、增效益,推动发展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 ――必须推进绿色崛起。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要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实施绿色工程,培育绿色文化,打造绿色品牌,健全绿色制度,加快绿色崛起步伐,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
&&& ――必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要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区域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 ――必须建设法治江西。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纳入法治轨道。
&&&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为江西的美好明天不懈奋斗。
&&&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与2010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提前实现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DD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提高,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增长的格局基本形成。
&&& DD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新进展,一二三产互促融合发展,三产比例进一步优化调整为8:50:42。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益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大幅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贡献度明显上升,迈入创新型省份行列。
&&& DD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基本建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健全。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以上,全省主要地表水监测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提高到81%以上。万元GDP能耗和用水量、二氧化碳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 DD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左右。就业比较充分,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 ――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文化强省。
&&& ――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若干领域成为全国改革创新试验区。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各方面制度更加定型更加成熟。
&&&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累计或年均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财政总收入(亿元)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三产比例(%)
10.6:50.8:38.6
互联网普及率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人均预期寿命(岁)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万人)
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万套)
国家下达的目标
耕地保有量(万亩)
国家下达的目标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万亩)
万元GDP用水量下降(%)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单位GDP能耗降低(%)
国家下达的目标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国家下达的目标
森林覆盖率(%)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地表水质量
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劣Ⅴ类水体比例(%)
县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
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
化学需氧量
国家下达的目标
注:1.约束性指标与国家规划指标基本一致,部分指标2020年规划值待与国家下达我省的控制目标衔接;
&&& 2.预期性指标主要根据我省发展需要设置,部分指标与国家规划指标一致。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为可比价,其它指标增速为现价;
&&& 3.[&]为五年累计提高或下降数。
&&& 顺应全球产业变革和国内外产业分工变动趋势,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协同推进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三次产业互动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加快向中高端迈进,构建技术先进、协调融合、优质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产业体系。
&&& 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强省之路,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 巩固全国粮食主产区地位。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一批粮食生产功能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规模推进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绿色生态农田建设,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力争粮食产能达500亿斤以上。推进粮改饲试点,鼓励粮食就地转化加工。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 在稳定粮食生产前提下,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推进以“百县百园”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促进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着力发展特色果业、特色水产、设施蔬菜、茶叶、油茶、畜牧业、花卉苗木等优势特色产业,高标准打造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化创建。推动畜禽、水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做大做强肉牛肉羊等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特色渔业和外向型渔业。
&&& 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有效途径,引导和鼓励农民采取租赁、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建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鼓励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入股农民合作社和参股龙头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加快培育经营性服务组织,积极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形式。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创新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完善冷链物流体系。
&&& 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由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形成一产接二产连三产的互动型融合发展格局。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建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实施农业产业化企业“千亿目标计划”,打造一批加工水平高、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龙头企业,力争农业产业化产值超万亿元。挖掘农业生态、休闲、文化及教育功能,推进农业与健康养生、休闲娱乐、教育文化等深度融合,加快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实施绿色生态有机农业品牌创建工程,着力提升“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形象和价值。鼓励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积极推广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立体复合的循环型生产方式。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农药减量、化肥零增长行动,推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探索形成增产增收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深入推进科技兴农,加快生物育种、智慧农业、农业机械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服务到位率和转化率。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快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集团。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力争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70%以上。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技能。建立各级财政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健全以资金整合使用为重点的财政支持新方式,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积极推进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试点,健全有机肥使用鼓励政策。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切实增强农业防风险能力。创新金融支农服务机制。强化农业基础支撑,重点解决农田灌排和机耕道“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和高效利用。
专栏1&&农业现代化建设工程
(一)&高标准绿色生态农田建设工程
支持以“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为主要内容的高标准绿色生态农田建设。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绿色生态农田2825万亩。
(二)&农业园区建设工程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园区集中、先进农业生产要素加速向园区集聚。到2020年,建成100个左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6000个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点),培植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
(三)&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通过抓基地、培龙头、建市场,培育壮大75个农业产业集群。到2020年,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100个,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龙头企业70家以上,建设各类农产品市场30家以上。
(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工程
创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成海南农作物南繁育种基地,建设现代农业创新试验示范基地。建立健全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巩固完善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每年重点推广10项农业重大技术。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建设10个以上省级农业技术集成综合试验示范基地。
(五)&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工程
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1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35%。实施规模集中供气沼气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农业节水技术改造等工程,到2020年,全省农村沼气用户达200万户,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5。
(六)&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
实施以“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为主题的品牌战略,围绕生猪、茶叶、特色果蔬、特色渔业等产业,打造一批核心品牌。至2020年,我省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达到30个。
(七)&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
推进农产品互联网络建设,建成覆盖全省所有乡镇的电子商务和快递服务网点,推动“123+N”智慧农业建设。到2020年,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超过2万个,培训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培育100个网络交易额超亿元的骨干企业。
(八)&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到2020年,全省农业地方标准累计达500项以上,主要农产品生产和质量监管基本实现有标可依,“三品一标”数量达5000个以上。创建30个以上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全面提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到2020年,所有农产品质量检查项目通过验收,建成覆盖省、市、县和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
(九)&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
开展各种农村实用人才经营管理与技能培训,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5年累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66万名,其中新型职业农民15万名。
(十)&农业发展气象保障工程
建设1个南方水稻气象重点实验室和水稻、柑橘、油茶、水产等4个农业气象技术示范基地。建设1个省级、11个市级、100个县级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建设250个左右农业气候资源自动监测站。
&&& 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优势传统产业为基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制造业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加快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推动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聚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转变,构建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体系。
&&&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行动,以石化、钢铁、有色、食品、建材建筑、纺织服装、轻工等为重点,通过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技术改造、模式创新等手段,推动产业链从前端向后端、低端向中高端延伸转变,实现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全面跃升。
&&& 石化产业。进一步提升原油加工能力,积极培育精细化工、盐化工、生物化工、硫磷化工等领域,着力提高企业集聚化、生产绿色化、产品精深化水平,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化工生产基地。
&&& 钢铁产业。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做精产品、做强企业为主要思路,支持和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发展钢材精深加工业,鼓励钢铁产业向沿江布局,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型钢铁产业基地。
&&& 有色产业。以终端产品为主攻方向,推动铜、钨和稀土等产业链条拓展延伸,提高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和回收利用比例,在细分领域培育一批高端产品、高端品牌,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食品产业。以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为主线,促进加工与种养、流通和销售等环节的衔接,着力发展方便休闲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绿色有机食品、功能特色食品等现代食品,打造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 建材建筑产业。大力发展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精深加工产业,加大去产能力度,着力打造多功能建筑材料、绿色生态水泥和新型工业陶瓷、玻纤复合材料、建筑陶瓷等高端化建材。推行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生产工厂化、建筑施工装配化、结构装修一体化、过程管理信息化的建筑新方式。
&&& 纺织服装产业。以服装、棉纺、麻纺、针织、化纤及特色家纺为重点,加快产品和技术升级换代,推进产业在线协同设计和电子商务等应用,培育一批国内服装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
&&& 轻工产业。做大做强陶瓷、家具、造纸等行业领域,推动产品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形成一批特色轻工产业基地。
&&& 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建立以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为约束条件的推进机制,强化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削减低效产能,严控新增产能。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分类有序、积极稳妥处置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退出问题。
专栏2&&重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导向
(一)&石化产业
实施芳烃项目,延伸炼化一体化产业链,推进氟、盐化工向下游深加工发展,提高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完善有机硅下游产品链,加快发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及有机化工原料等高端石化产品。打造九江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特色石油化工产业基地、永修世界领先的有机硅产业基地、赣州国内重要的氟化工基地、抚州高新区国内重要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樟树和新干盐化工产业基地等。
(二)&钢铁产业
推动钢铁产能向九江沿江布局,新余、南昌等重点发展钢铁资源开发、钢材延伸加工、工程技术服务、资源综合利用等“近钢”多元产业。打造九江沿江新型钢铁产业基地、新余特钢及钢材深加工基地、萍乡粉末冶金基地和棒线精品基地、进贤钢结构基地等。
(三)&有色产业
重点发展高纯阴极铜及铜精深加工产品,大力发展高性能硬质合金及硬面材料、特种稀土功能材料等产品。打造鹰潭、上饶、南昌世界级铜冶炼及铜产品加工基地,赣州国际领先的钨和稀土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南方离子型稀土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宜春、新余国内重要的锂电产业基地等。
(四)&食品产业
依托工业园区和自身优势,推进南昌、宜春、上饶、九江、抚州、吉安、赣州、新余等特色食品、饮料、酿酒、粮油等食品产业基地建设,打造10个以上产值过百亿元的食品产业基地。
(五)&建材产业
支持企业利用新一代技术对现有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进行改造,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墙体材料向轻质、高强、自保温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工业陶瓷和玻纤复合材料。打造高安世界级建筑陶瓷产业基地、萍乡国内领先的工业陶瓷产业基地和环保陶瓷基地、九江和上犹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基地、赣州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六)&建筑产业
推进南昌、抚州、上饶、吉安等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建筑产业园和总部基地,建成5个以上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轻型钢结构生产基地,培育10家拥有建筑产业现代化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企业。
(七)&纺织服装产业
加快共青城羽绒服装、青山湖区针织服装、奉新棉纺织、宜春和新余麻纺、南康西服西裤等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建设,高水平承接国内外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大力实施自主品牌建设工程。
&&& 以高端化、集约化、特色化为导向,以掌握核心技术为关键,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进一步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和新型光电、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努力实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倍增、龙头企业倍增、示范基地倍增,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
&&& 围绕打造“领跑方阵”,推动电子信息和新型光电、生物医药、航空等产业爆发式增长,部分领域进入全球领先行列。电子信息和新型光电产业,推动由加工装配生产向研发制造服务转型,加强硅衬底LED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和系统集成能力建设,加快发展通信设备、半导体照明、数字视听、北斗卫星导航等产业,着力打造“南昌光谷”和“吉安电子城”,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高地。生物医药产业,突出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中药、化学药、生物技术药和医疗器械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大力发展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航空产业,依托研发环节基础优势,积极参与全球航空制造业分工合作,着力提升教练机、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和大飞机及零部件制造水平,延伸运营和服务价值链,打造航空制造、民航运输、通用航空、临空经济“四位一体”协同发展产业体系。
&&& 围绕打造“新兴方阵”,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跨越式发展,部分特色领域进入国内领先行列。节能环保产业,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着力推进节能环保重点领域和区域发展,逐步构建功能完备、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新能源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促进光伏、风电等产业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和完善产业链,着力推进硅晶电池、薄膜电池发展,加强终端环节应用,全面提升新能源发展水平。新材料产业,推进新材料向多功能、智能化方向发展及上下游融合,延伸配套新材料产业链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先进装备制造业,以技术高新化、产品特色化、产业集群化为方向,加快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特种船舶、先进电工、农机与矿山机械、轨道交通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 围绕打造“潜力方阵”,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等产业突破式增长,力争部分产品占据市场竞争制高点。新能源汽车产业,突出关键技术研发和引进,着力推进纯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大力发展锂电动力电池产业和混合动力汽车,促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配套设备生产能力大幅跃升。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坚持本地培育与招大引强相结合,大力发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力争在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测控装置、3D打印等智能装备和产品上取得新突破。集成电路产业,以应用芯片设计为切入点,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争取在重点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 强化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统筹科技研发、产业化、标准制定和应用示范,为产业培育和拓展市场创造有利条件。完善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所得税前加计抵扣力度。更好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支持作用。
专栏3&&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程
(一)&电子信息和新型光电产业工程
推进以南昌、吉安、九江等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建设,到2020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0亿元,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3-5家,形成10-12个电子信息产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强LED产业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创新,大力发展LED外延材料、芯片制造和器件封装。
(二)&生物医药产业工程
重点实施中药现代化、化学药物发展、高性能医疗设备制造、生物制造技术应用等工程,建设南昌、宜春、抚州、赣州、吉安等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到2020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企业集团达到4家左右,单品年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中药产品达到5个以上。
(三)&节能环保产业工程
重点打造南昌节能环保产业研发和服务核心集聚区、萍乡环保产业集聚区、赣州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新余节能装备制造和环保服务业集聚区等节能环保特色产业集聚区。到2020年,力争全省节能环保装备和技术领域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达20家左右,全省钢铁和有色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稀贵金属回收利用规模分别达到700万吨、50万吨、10万吨。
(四)&新能源产业工程
以上饶、新余、九江及南昌等为重点,推动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和跨越式发展。到2020年,力争打造2-4家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建设2-3个产业高度聚集的特色新能源产业园区,实现硅片20000兆瓦、电池片10000兆瓦、组件10000兆瓦的生产能力。
(五)&新材料产业工程
加快建设鹰潭、南昌和抚州铜新材料产业基地,赣州稀有金属产业基地,新余、九江和萍乡钢铁新材料产业基地,九江生物纤维新材料产业基地,推动高频覆铜板等高端铜基新材料、大尺寸单晶硅、生物质纤维、石墨烯、高性能Low-E玻璃、新型防腐涂料等新材料实现批量生产和规模应用。到2020年,全省材料行业高端下游制品产值达行业总产值60%以上。
(六)&航空产业工程
重点实施高端航空制造基地建设、民机机体大部件制造及转包、通航飞机、机载系统及地面设备开发等工程,加快南昌航空工业城、景德镇直升机产业园等建设,实施一批通用航空运营基地项目。到2020年,力争先进教练飞机年产达到36架、大飞机部件年产25架份、直升机年产600架、无人机达到100架、通用飞机年产100架。
(七)&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工程
推进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抚州、赣州、萍乡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全省汽车年产能突破160万辆;推进九江船舶制造和船舶配套、南昌豪华游艇等船舶工业基地建设。
(八)&新能源汽车产业工程
加快锂云母提锂技术研发和提升,推进纯电动专用车辆、混合动力客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着力打造宜春、新余、赣州、吉安锂电产业集聚区和南昌、九江、抚州、赣州、宜春、上饶、萍乡电动汽车产业集聚区。到2020年,形成动力锂电池和储能锂电池生产能力20亿安时,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50万辆。
&&& 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两化”融合推进机制,分层、分类实施“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加快“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服务平台等建设,全面增强“两化”融合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环节全面渗透,力争全省重点领域生产装备数控化率达到60%以上,“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5以上。
&&& 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对接“中国制造2025”,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推动企业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促进制造业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重点推广应用10000台(套)智能制造装备、打造1000个智能制造车间、培育100家智能制造装备企业。鼓励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着力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智能制造集聚区。
&&&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施产业、企业、项目、技术、团队“五位一体”扶持,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加速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力争百亿企业总数达到30家以上。引导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走集群化发展道路。
&&& 促进工业园区集约高效特色发展。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导关联产业集中布局,鼓励每个园区重点发展1-2个主导产业,加速培育100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智慧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工业园区扩区升级,力争超千亿园区达到15个以上。深化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管理标准化、服务企业化和去行政化,提升园区服务水平。
&&& 完善产业集群支撑体系。健全研发、技术、检测等各类创新平台,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要素和技术人才集聚能力。加快建设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为一体的专业化特色市场,推动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加强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满足企业信息、金融、中介、物流配送、生活配套等方面的共性需求。完善产业集聚区道路、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体系,着力发展产业综合体。
&&& 坚持质量兴省、品牌兴业、标准引领,大力实施产品质量标准提升行动,全面提升江西制造质量水平和整体形象。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国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推动重点工业产品质量水平全面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加快将LED、稀土新材料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转化为标准,增强企业在国际国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健全质量发展政策与规章制度,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7%。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检测与评定中心和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知名品牌创建活动,加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区域名牌和专业品牌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品牌抱团发展,支持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发展,强化品牌保护。
&&& 推动服务业量质齐升
&&&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着力放宽市场准入、创新业态模式、增强服务功能,促进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比重明显提高、水平明显提升。
&&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
&&& 以促进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等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为目标,加快服务环节的分离和外包,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从设计、生产到营销的全业务流程融合,促进我省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 金融服务业。完善和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加强金融体制、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大力培育壮大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积极发展融资租赁行业,加快建设南昌、赣州两大金融核心区域,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金融特色街区、金融超市等,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金融体系。
&&& 现代物流业。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核心,着力打造昌九核心物流集聚带,赣中南、赣西、赣东北、赣东南省级重要物流集聚带,培育发展一批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和龙头示范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优化城乡配送网络,提高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 电子商务业。促进电子商务在各领域的推广普及应用,积极拓展农村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等新领域,大力培育特色电子商务平台及品牌,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 服务外包业。顺应服务智能化、专业化的产业组织新特征,着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外包业务,做大做强南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园区提挡升级,拓展高端服务外包市场。
&&& 节能环保服务业。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节能环保服务新机制,大力发展生态环保、节能评估等第三方服务,推进节能环保和各行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开展环境托管服务试点。
&&& 加快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研发设计、商务咨询、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等其它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同步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撑。
&&& 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 顺应生活消费方式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趋势,发展贴近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生活性服务领域,增加服务供给,丰富服务种类,提升服务质量,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
&&& 商贸流通业。深化流通机制、流通模式、流通方式改革创新,着力推进城市商业智能化、农村市场现代化、国内外市场一体化,推动工商、农商、商旅联动,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线上与线下协调发展、内贸外贸融合发展。
&&& 健康养老服务业。依托生态优势、医药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培育发展健康养老与文化、旅游、医疗、家政、体育相互融合的新业态,逐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业态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培育一批健康养老集聚区和连锁集团,打造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基地。
&&& 住宿餐饮业。大力推进食宿餐饮业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提高住宿餐饮服务的文化品位和绿色安全保障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酒店和赣菜品牌,努力形成以大众化市场为主体、适应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的住宿餐饮发展新格局。
&&& 家庭服务业。重点规范和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托幼、母婴护理等服务,整合、升级家庭服务业公共平台,推进家庭服务规范化、职业化建设,创建一批知名家庭服务品牌。
&&& 房地产业。合理引导住房消费,积极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大力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文化地产等新业态,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 推动法律服务、体育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等其它重点领域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多层次消费需求。
专栏4&&重点服务业发展方向
(一)&金融服务业
加强直接融资、产业基金、要素交易市场、新型投融资等金融平台建设,发展壮大驻赣金融、法人金融、农村金融、绿色金融、民间金融等领域。到2020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左右,信贷投放与GDP比例达到1.3:1,社会融资总量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完成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准备工作的企业达到1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超300家。
(二)&现代物流业
实施物流枢纽中心建设工程、物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工程、物流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到2020年,培育
2-3个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一批国家级物流示范试点城市,国家A级物流企业达200家,物流产业集群50个,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物流园区30个,规划建设一批物流配送中心和快件分拨中心,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总收入占全社会物流总收入比重达到50%以上。
(三)&电子商务业
推进昌九电商核心区、赣东北电商企业重点承接地、赣西和赣中南地区特色电商集聚区建设,形成“一核三区”电商产业布局。加快行业性和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争创一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到2020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培育20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和一批知名电商品牌。
(四)&服务外包业
依托南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举办全国性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引资对接会、服务外包贸易洽谈会,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到2020年,全省服务外包企业数量力争达到3000家以上,从业人员30万人以上。
(五)&节能环保服务业
发展系统设计、成套设备、工程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管理等环保服务总承包,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接受专业化节能环保服务,支持现有环保产业园实施循环化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打造10家左右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节能环保服务业龙头企业。
(六)&商贸流通业
实施商贸流通兴省工程,支持南昌打造成为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和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九江、赣州、上饶打造成为全国区域性流通节点城市,其他设区市打造成为地区级流通节点城市。实施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工程,全省培育年交易额过百亿市场10个。实施大型商贸综合体(购物中心)培育工程,每个设区市培育2-3个,每个县城培育1-2个。
(七)&健康养老服务业
充分利用山水、温泉、中药、“森林氧吧”等特色资源和生态优势,积极发展避暑休闲养生养老、温泉养生养老、田园观光养生养老和生态养生养老等新业态,重点在庐山、三清山、井冈山、龙虎山、明月山、婺源、靖安、樟树、南城等地打造一批健康养生养老基地。
(八)&住宿餐饮业
实施住宿餐饮业品牌创建、住宿餐饮企业配套设施改造提升、住宿餐饮企业管理人才培训等工程。积极发展绿色饭店、主题饭店、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有机餐饮、快餐团餐、特色餐饮、农家乐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细分业态。
(九)&家庭服务业
实施家庭服务业公共平台建设、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家庭服务业示范中心建设、家庭服务业企业标准化创建等工程。到2020年,力争10家家庭服务企业进入全国家庭服务百强企业,培育100家家庭服务业龙头企业。
& 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一批跨区域、多看点的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和景点集群。推动浙闽赣皖国家东部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实施“旅游+”行动计划,促进旅游与文化、教育、健康、养老、农业等领域互动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研学游、养生养老游、自驾车营地游、农业观光游等多元化旅游业态。加强旅游商品创意研发,开发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旅游服务产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各类旅游资源开发,支持中小旅游企业提升特色化和专业化水平,推进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化和品牌化发展。实施入境旅游促进工程。
专栏5&&旅游业重点工程
(一)&传统景区优化升级工程
优化提升景德镇古窑、婺源、井冈山、庐山、龙虎山、三清山、瑞金、明月山等全国知名景区,支持大觉山、龟峰、滕王阁、仙女湖、武功山、庐山西海、鄱阳湖湿地公园等景区加快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景区。到2020年,每个设区市至少建成1处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精品旅游线路创建工程
重点建设环鄱阳湖五彩精华、赣中南红色经典、赣东北文化生态、赣西绿色精粹4条精品旅游线,推动旅游区域合作,着力打造“南昌-庐山-景德镇-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南昌”中国(江西)文化山水精品旅游线路。
(三)&自驾车营地建设工程
以旅游目的地体系和旅游线路框架体系布局结构为依托,打造江西汽车营地开发格局,构建“景区+营地”、“城郊+营地”、“村镇+营地”、“服务区+营地”4种组合形式,以及山岳型、滨水型、温泉型、城郊型、村镇型、服务区型等6大体验类型。
(四)&旅游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重点推进4A级以上景区的“一路(景区公路)三道(栈道、索道、游步道)一平台(观景平台)”基本配套建设,加强中心城市和旅游重点县(市、区)旅游公共信息、旅游交通、旅游咨询集散、旅游厕所等硬件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等软件条件建设。
(五)&入境旅游促进工程
加大境外旅游宣传营销力度,组建由行政专家、行业专家、市场专家和媒体专家组成专业化、半市场化的旅游推广机构。加强江西国际空港口岸建设,开通主要国际客源地直线航班,增加国际包机业务。积极导入湖南、安徽、福建、湖北、浙江、广东、上海等邻近省市入境游客,实现客源互送。
(六)&乡村旅游工程
推动乡村旅游由观光经济到体验经济、访客经济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精品农宿、乡村主题酒店、精品休闲农庄,重点打造村镇型、温泉型、休闲型、种养型、遗产型、城郊型、专业型、商品型等乡村旅游样本。
&&& 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
&&& 进一步放开服务业市场准入,消除服务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和歧视性政策,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业市场。扩大政府采购服务范围,推动竞争性购买第三方公共服务。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健全以质量管理制度、诚信制度、监管制度和监测制度为核心的服务质量治理体系,支持从业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和专项能力考核,提升服务业标准化、专业化水平。着力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金融、土地和价格等政策。实施服务业重大项目推进、集聚区创建、龙头企业认定、领军人才培育、品牌创建等工程,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健全服务业统计体系。
&&& 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重点领域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坚持企业主体与协同创新融合,坚持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有机衔接,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统筹推进全面创新,加快迈向创新型省份行列。
&&& 引领作用
&&&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5511”工程,全面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 推动重点领域创新突破
&&& 实施科技协同创新计划,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团队和成果转化基地,着力建设5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载体、50个国家级创新人才和团队。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突出核心关键技术重点攻关,培育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实施科技型初创企业孵化计划、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力争新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构建层次分明、梯度发展的创新型企业体系。鼓励企业采取委托研发、技术入股、投资入股等方式,主动介入高校和科研院所早期研发,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博士后实践基地等载体。推动军工体系开放竞争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支持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 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改革,全面推动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向项目单位下放。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价出资创办企业,放宽股权激励、股权出售对企业的相关限制。赋予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成果更多的自主处置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发明、创新成果及其他形式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科技型企业,研究探索体现科研人员劳动价值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推动开放式创新、引进式创新,实施更加开放的创新政策、更加灵活的合作模式,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我省转移转化。建立健全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网上科技大市场。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充分体现的政策机制和体制架构。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省级财政科技投入80%投向企业,确保投入企业研发经费的80%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革科技项目评价导向,以成果突破性和产业贡献度为重点,推行“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等方法。探索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机制,建立跨部门的财政科技项目统筹决策和联动管理制度。切实落实普惠性财税支持政策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鼓励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推动创新型骨干企业上市、中小微企业挂牌,探索建立政策性科技担保公司、科技保险公司。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资助奖励政策。强化对创新产品的首购、订购政策支持。积极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支持南昌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专栏6&&科技创新重大工程
(一)&重大创新平台创建工程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新建省大学科技双创城、中科院上饶创新产业园等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开发平台等创新载体50个。
(二)&高水平人才团队培养工程
贯彻国家重点人才计划,重点培养两院院士后备人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以及国家级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培养各类国家级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团队50个。
(三)&重大科技专项工程
重点聚焦航空制造、新型光电、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30个左右创新链,实施100个左右重大科技研发专项,组建50个左右按市场机制运行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协同体。
(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
在优势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通过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扶持措施,培育和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达到1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达到10000家。
(五)&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工程
针对清洁能源开发与新能源汽车、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地下水修复、集成电路装备配套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3D制造、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高性能医疗设备、生物制品与疫苗、食品与公共安全、直升机和民用机体大部件制造、半导体照明、功能材料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组织龙头企业和研究机构协同攻关。
(六)&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整合和集成全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资源,建设集科技管理、研究开发、科技金融、成果转化、综合服务等五大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交流合作、技术转移、科技金融、战略研究与咨询服务等子系统的全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组建“江西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 进一步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激发各类创业创新主体活力,促进创业创新向不同所有制领域延伸、向各个产业领域拓展,使创业创新成为推动江西发展的新引擎。
&&& 树立创业光荣、创新可贵的价值取向,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生态,在全社会营造勇于探索、敢为人先、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加强创业的制度性供给,逐步清理并废除妨碍创业发展的制度和规定,深化行政审批、商事、注册资本登记等相关领域的制度改革,为创业者提供统一规范、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落实和完善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统筹安排各类支持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的资金,强化信贷扶持和担保贷款扶持,引导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风险投资投向创业创新领域和企业。完善涉企收费目录管理制度,减免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服务性收费,落实创业负担举报反馈机制。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为初创企业提供法律、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等服务。
&&& 推动创业创新主体由小众向大众转变,形成多元化创业创新人才群落。落实和完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人才流动、成果处置、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政策,激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完善青年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建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和政策支持体系,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支持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开展引才引智创业创新基地建设试点,推进海外招才引智、省校省院省企战略合作,吸引海外及港澳台高层次人才来赣创业创新。支持赣商回乡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
&&& 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发展,形成大众参与、各方协同的创业创新格局。推动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鼓励网络平台众创,积极培育企业内部创客文化,强化创新资源共享合作。广泛应用研发创意众包,大力推进制造运维众包,加快推广知识内容众包,鼓励发展生活服务众包,推动大众参与线上生产流通分工。通过政府和公益机构扶持、企业分享众扶、公众互助众扶等多种方式,营造多方支持、互助互扶的众扶生态,集聚创业创新合力。积极开展实物众筹,稳步推进股权众筹,规范发展网络借贷,拓展创业创新融资渠道。
&&&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新动能”,提升改造“旧动能”,努力形成供给与需求高效对接、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的增长动力新机制。
&&& 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推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通过供给创新引领需求、激活需求,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重点培育蛙跳式产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鼓励市场主体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等有效供给。进一步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甚至破产清算,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深化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打通住房供需通道,化解房地产库存。加快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税费负担、财务成本、物流成本等各类成本,积极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空间、融资渠道和政策支持等问题。
&&& 有效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导向,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扩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领域的有效投资。提高政府投资质量和效率,优化投资结构和方向,创新投融资方式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增强政府投资的杠杆撬动作用,引导社会投资快速增长。
大力推进消费升级和消费模式创新。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消费热点和新的增长点,激发品质提升型消费增长潜力,大力开发个性化、多样化时尚消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推进实施一批重点领域消费促进工程,支持信息、绿色、汽车、旅游休闲、教育文体、养老健康、家政等新兴消费,加快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旅游休闲及健康养老配套设施等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各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红利,打造支撑和引领创新发展的人才高地。
&&& 以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以增强创业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培养门类齐全、素质优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人才队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创新推进“赣鄱英才555工程”,加快实施院士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重点落实科学家工作室计划、院士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和优势科技创新团队等各类创新人才计划,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遵循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库,积极探索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的新途径,加快建设职业化、现代化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加快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建设,重点培养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工,培养大批经济建设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队伍。统筹推进党政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等队伍建设。
&&& 把握人才成长规律,紧扣培养引进、使用评价、分配激励等重点环节,完善有利于创业创新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重才、用才之风。强化对人才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保障人才以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坚持业绩和贡献导向,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打破制约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域间自由流动,推进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人才与企业科技人才的双向流动。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好引进的重点高层次人才的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等问题。
专栏7&&重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
(一)&赣鄱英才555工程
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引进500名左右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来赣创新创业;实施高端人才柔性特聘计划,柔性引进500名左右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顶尖水平的高端人才;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立足本省选拔并重点培养500名左右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
(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实施院士后备人才、科技经营型创新人才、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到2020年,培育10名左右院士后备人才、20名左右科技经营复合型人才、50名以上学科带头人、100名以上青年科学家。
(三)&优秀企业家队伍建设工程
全面培(轮)训200名左右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培养造就若干引领江西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的优秀企业家。
(四)&优秀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程
实施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力争每年培养100名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每年推荐5人以上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每年引进500名博士以上人才,5年培养500名高层次创新型博士后人才。
(五)&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实施“技兴赣鄱”专项行动计划,开展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技工院校校长和骨干教师轮训,推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完善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每年培养5500名左右紧缺技师、高级技师。
&&&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增强教育在服务发展、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基本建成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 根本任务
&&&&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文化育人工程,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改进德育评价机制,突出实践育人,加强学校美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
&&& 全面普及公平、有质量和包容发展的15年教育,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的差距。加快扩充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扶持并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强化农村幼儿园和城区薄弱幼儿园建设管理,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6%。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办学,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支持和重视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率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财政教育支出优先支持农村和贫困地区。
&&& 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建设一批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校企一体化办学、中高等职业教育对接培养,健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推进职教园区与产业园区的融合发展,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教集团,推动职业院校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纵向流动。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全覆盖。
&&& 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以上。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推动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均衡推进向重点突破转变,分类型、分层次建成若干所特色高水平大学、一批一流学科专业。丰富院校类别,建立高校分类管理体系,引导一批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行的培养制度。鼓励和引导高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开展科学研究、项目攻关和成果转化,提高高等教育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合作办学与国际交流,争取引进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在我省创办高水平大学。
&&& 全面推开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化配置。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高中教育阶段普遍推行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改善教师待遇。积极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强化教育督导和质量监测体系。健全资助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深化学校后勤改革与创新。
&&& 鼓励个人、社会组织兴办各类老年教育机构,建立多元化的老年教育供给模式。推进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
专栏8&&教育发展重大工程
(一)&学前教育普及工程
新建公办幼儿园1000所,新增农村学校附设幼儿园1000所,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大力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
在农村地区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8000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在城区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000所。实现全省100个县(市、区)和19个开发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三)&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工程
重点推动100所普通高中探索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改革,实现特色发展。
(四)&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工程
建设65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完善校园足球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制度,全面普及青少年足球运动。
(五)&文化育人工程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高雅艺术进校园,丰富校园文化载体。创建200所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500所全省中小学“文明校园”、100所省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和10个高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
(六)&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在办好300所达标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特色专业。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强化校企协作,提高办学水平。
(七)&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
加快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步伐,到2020年,力争1所综合型高水平大学进入国内一流行列,3―5所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在全国排名显著前移,10个左右学科进入国内一流行列,个别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10个左右本科专业和20个左右专科专业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八)&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工程
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能力为导向,引导有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动10所普通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建设100个省级应用型本科实训实习中心,建设10个省级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500门省级应用型本科课程。
(九)&教育人才发展工程
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实施定向培养和本科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培养中小学教师3000名。实行中小学教师招聘省级统筹,每年招聘中小学教师1万名;实施“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每年培训中小学教师10万人次。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10000名。增设“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及创新团队100个。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校教学科研骨干教师1000名,培训教育管理人才600名。
(十)&教育信息化工程
加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学校(幼儿园)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基本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全覆盖。
&&& 抓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变革机遇,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网络,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共享和信息安全保障,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运用,构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全面推进信息江西建设。
&&& 以建光网、提速度、促普及、扩应用、降资费、惠民生为总目标,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江西工程,加速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多种网络无缝链接,形成泛在、高效、安全的新一代信息网络。
&&&& 加快“全光网”城市建设,推进宽带接入光纤化进程,绝大部分城镇地区实现光网覆盖,提供1000兆以上接入服务能力,部分城市家庭用户带宽实现100兆以上灵活选择。加快农村地区光纤宽带建设,实现行政村光纤全通达,并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提供100兆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农村家庭用户宽带实现50兆以上灵活选择。实施骨干网建设升级工程,优化骨干网络架构,提升高速传送、灵活调度和智能适配能力,争取开通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向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演进升级。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推动重点城区发展高清电视、互动电视。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深入推进“三网融合”,推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 加快推进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鼓励移动用户向4G迁移,实现乡镇及人口密集的行政村全面深度覆盖,在重点城市适时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建设。加速无线局域网(WLAN)普及推广,鼓励城镇热点公共场所提供免费无线宽带服务。推进无线网络向山区、库区、湖区等边远地区延伸,打通信息孤岛。提升移动通信网络服务能力,大幅提高网络访问速率。优化各类区域网络,促进网间互联互通,提高话音、视频、数据等多业务综合承载能力。
&&& 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推动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提高信息安全风险防范能力。统筹规划全省通信干线双路由建设,实现本地网业务可迂回比例达到100%。加强重要数据资源在采集、存储、应用和开放等环节的安全保护,建立重要数据资源防泄漏、防窃取的监测、控制、预警与应急处置等安全保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安全管理,强化各类公共服务的社会数据资源在公开、共享等环节的安全评估与保护。强化企业、机构在网络经济活动中保护用户数据和国家基础数据的责任,加强个人数据资源隐私保护。推进网络社会管理,完善网络信用体系,加强网络舆情研判。
专栏9&&信息网络重大工程
(一)&城市光纤
实施光纤入户应用示范工程,新建小区全面贯彻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老旧小区完成光纤入户改造,实现城市家庭光纤接入全覆盖。
(二)&无线宽带网络
实施“无线江西”建设工程,推动LTE等4G网络支持并开启Ipv6,在有需求的区域实现全面深度覆盖。
(三)&农村宽带网络&&
实施“信息下乡”工程,提高农村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覆盖水平和接入能力,实现100%行政村光纤网络通达,2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实现通宽带,优先实现农村地区学校、医院、公益性文化机构等具备光纤接入能力。
(四)&数字电视网络
实施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实现省内数字电视网络双向化、节目高清化、内容多元化、应用互动化和运营市场化,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95%。
&&& 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变革和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创新,使“互联网+”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促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公共服务线上线下紧密结合。推动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培育新兴业态和新增长点,基本建立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领域的高效、便捷优势,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升级改造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实施电子政务云建设工程,实现省市两级政务业务系统同平台应用、政务信息跨部门整合。加强互联网创新要素、创新体系和创新理念与实体经济对接应用,形成网络化协同分工新格局。鼓励基于互联网的资源整合,创新发展分享经济模式。引导大型互联网企业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创新资源,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利用互联网,建立开放式创新联盟。
专栏10&&“互联网+”行动
(一)&“互联网+”智能制造
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基本建成以中国电信江西云计算基地、江西航天云网、中华工业云等为依托的“互联网+江西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分层、分级、分类智能制造企业示范300家,累计实施“机器换人”6000台
(套)以上。
(二)&“互联网+”现代农业
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加速融合,每个县级农业现代示范园区基本实现物联网应用,培育“智慧农场”等示范企业40家,全省建成益农信息社3000家。
(三)&“互联网+”智慧旅游
加强互联网技术在游客服务、景区管理、旅游营销等方面的应用创新,开展智慧旅游城市试点15个,建设智慧景区40个,建成全省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及安全应急管理平台。
(四)&“互联网+”文化创意
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动漫设计、广告创意、影视版权、数字出版、工业创意设计等文化创意新业态,打造5-7个“互联网+”文化创意的新业态孵化器,培育15家以上“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
(五)&“互联网+”普惠金融
加快普及互联网金融,支持金融企业与云计算技术提供商合作开展金融公共云服务,培育若干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网络金融产品销售以及互联网金融服务等机构或平台,力争互联网金融行业总成交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5%以上。
(六)&“互联网+”惠民服务
建成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市县乡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平台、城镇社区智慧网络化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与社保、医保等信息平台的融合互通,建成智慧养老示范项目25个;实现全民健康档案查询、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力争优质学校教育资源在特困地区学校开设高中远程直播30所、初中录播150所。
(七)&“互联网+”高效物流
打造省级综合物流信息互联网络平台,建立互通省际、下达市县、兼顾乡村的物流信息共享体系,力争省级配送试点城市达到5个,打造省级示范物流园区15个,新培育A级物流示范企业50家。
(八)&“互联网+”电子商务
加快电子商务在企业、行业和农村的推广普及,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90%以上,行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80%以上,农村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70%以上。
(九)&“互联网+”便捷交通
强化互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建设便捷化的交通出行服务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全省交通运行监测应急处置体系和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实现“12328”服务监督电话系统全省覆盖,实现二级及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和主要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
(十)&“互联网+”绿色环保
构建针对主要生态要素的智能感知体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控系统和污染物监测与信息发布系统。进一步完善全省重点能耗企业监测体系和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控系统。
&&& 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实施各行业互联网准入负面清单。执行“互联网+”融合标准体系,推进相关领域与互联网融合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化。开展“互联网+”创新政策试点,支持“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与实施。面向重点领域加强行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设立省级“互联网+”专项引导资金,加大对“互联网+”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引进,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社会提供互联网知识技能培训。
&&& 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树立大数据理念,推动大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强化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应用,加快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释放数据资源红利。
&&& 推动信息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先行开放交通出行、医疗健康、教育文化、食品安全、空间位置、资格资质、经济统计、产品质量等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数据。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大数据采集形成机制,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公共组织等主动采集并开放数据。整合公共数据资源,重点推进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文化和档案等信息资源库共建共享。加强互联网数据资源与政务数据资源的配合应用,完善对经济动态监测、产业安全预警等的决策支持。鼓励企业及科研机构利用民生领域大数据开展研究,开发个性化便民服务应用,提高民生服务的在线化、便捷化、均等化水平。整合城市规划、国土资源、交通、治安、城管、环境、气象等方面的数据资源,有效疏导、防范和处理城市管理领域的风险和问题。推动社会治理大数据应用,破解公共安全难题,增强社会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 加快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挖掘、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安全可靠的大数据技术体系。加快大数据软硬件产品发展,建立大数据产品体系。推动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全程应用,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大数据企业,努力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基地。分类开展面向企业的云应用平台示范建设,快速推进云计算规模化应用,打造集数据挖掘、数据传输与服务为一体的云计算产业集群。加强物联网技术引进、创新和集成应用,推动射频识别、传感器等重点领域发展,逐步建立物联网产业体系。加快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的深度融合,促进应用模式、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创新。
&&& 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全面开放战略,以全球化视野拓展市场空间、配置资源要素,促进市场深度开放、内外一体开放、进出双向开放,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
&&& 充分发挥我省特色产业、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内陆重要战略支点和内陆双向开放示范区,重塑江西丝绸之路的历史荣光。
&&& 强化通道引领作用,突出与国内重要节点城市和沿线主要国家的互联互通,加快构建衔接顺畅、海陆空一体的战略通道。依托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和泛亚铁路运输通道,稳定开行赣欧(亚)国际货运铁路班列,主动对接“汉新欧”、“渝新欧”国际班列,积极参与构建全程运输协调机制,开辟通往西安、乌鲁木齐和借道广西、云南的快速客运货运通道,打通对接&“陆上丝绸之路”的通道。统筹通达东南沿海的出海铁路和高速公路,强化与周边省市沿海港口和口岸合作,进一步畅通“海上丝绸之路”通道。加密国际国内航班航线,积极拓展东南亚航线,推进开通洲际航线,发展连接“一带一路”重点城市的高效便捷的航空运输网络。
&&& 结合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需求,发挥铜、陶瓷、航空、医药、稀土和钨等产业独特优势,强化产业双向投资和市场开发,不断提高合作水平。办好景德镇世界陶瓷博览会平台,推动景德镇陶瓷走出去,提升“一带一路”重要商品基地和起点城市的历史地位。支持有色金属龙头企业到沿线地区开发矿产资源和兼并重组冶炼企业,积极参与沿线地区铀资源勘探开发和油气合作。加强与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的合作,引进航空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推动开展教练机、通用飞机、直升机研发合作和生产组装。积极引进跨国药企入赣,合作开发生物技术药物,推动中医国际合作。
&&& 广泛开展旅游、环保、教育、科技、文化、人道等领域合作,构建民官并举、多方参与的人文交流机制。加强与沿线国家旅游部门和机构的合作交流,联合国内相关省份推出一批丝绸之路概念的特色旅游线路,积极参与国际性、区域性旅游展会,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依托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世界生命湖泊大会等国际生态合作平台,与沿线国家共同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新路径。推进口岸签证便利化,实行外国人来赣落地签证。深入开展我省高校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地区高校合作,继续开展中俄等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动。积极发展友好省州关系,务实推进我省与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彼尔姆边疆区等地区的合作交往,支持所有设区市在沿线地区发展友好城市。
&&& 充分发挥我省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着力加强与沿长江省份的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开放平台和市场体系对接,创新开放合作模式,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撑。
&&& 以积极对接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为先导,以高等级航道、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水运、铁路、公路、航空、能源通道及综合枢纽工程建设,形成便捷高效、联江通海的综合立体交通格局。加快长江深水航道和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健全港口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航运智能服务和安全保障系统,全面提升千年赣鄱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加快打造以武九、九景衢、合安九等快速铁路为主、其他普通铁路为辅的沿江大通道,推进省际便捷畅通的公路网建设,密切与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沟通联系。鼓励增加往返长江沿线主要城市航班密度,积极开辟支线航班。
&&& 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主动对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地临港产业,引导生产要素向九江沿江、昌九走廊、沪昆沿线等区域集聚,联动省内腹地发展,形成一批外向型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创新产业转移承接模式,探索产业整体转移、共建产业园区、建设“飞地”园区等多种方式,吸引长江经济带重点区域产业转移。积极参与长江沿线特别是长江中游地区的跨区域旅游协作,联合构建跨省无障碍旅游区,建立互为旅游目的地客源联动机制。鼓励大型港航企业以资本为纽带,整合我省沿江沿河港口和航运资源。鼓励长三角等粮食主销区到我省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兴建粮食仓储设施等。
&&& 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发展,借鉴复制其试点经验,加快推进投资、金融、贸易便利化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争取在我省设立自由贸易区。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和检验检疫一体化,继续深化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提升通关效率。建立与沿江省市间沟通协商制度,共同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社会治理联动。积极参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推动建立长江重要支流和沿线湖泊的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巩固提升我省在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 顺应全球产业布局和分工体系的新形势,从注重引进资金向更加注重获取高端资源转变,从注重追求外资规模向更加注重外资溢出效应促进自身能力提升转变,全面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 全面放开制造业投资领域,除国家法律法规另有限制性规定外,一律放开,引导外部资金和先进技术更多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快推动服务业领域开放,放开育幼、建筑设计、会计审计等服务领域外资准入,扩大银行、保险、证券、养老等市场准入,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在赣设立地区性总部、研发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和结算中心等功能机构。推进农业深度开放,引导外商投资从农产品加工领域向农业综合开发领域延伸,从农业生产领域向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延伸,积极引进国际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
&&& 树立全要素招商引资理念,推进“引资、引技、引智”三位一体招商,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向精准招商转变。强化区域定向招商,主攻欧美韩、巩固港澳台、深化长珠闽、拓展新兴体,加快形成招商引资新格局。围绕重点产业招大引强,实施招商引资重特大项目攻坚行动,大力推进新一轮央企入赣,着力引进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跨国公司、行业领军企业,力争新增世界500强企业10家以上、国内500强企业20家以上。创新招商方式,建立和完善“互联网+”招商新模式,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化招商、园区招商、资本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加强招商引资人员的培训,全面打造国际化和专业化招商队伍。探索建立重大招商项目成果共享机制和第三方项目评估机制,引导区域间招商项目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 积极创建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各类口岸等开放平台,加快形成覆盖全省、多点支撑的开放平台体系。着力推进赣粤、赣浙、赣闽、赣皖、赣湘合作区建设,打造赣台合作发展示范区,构建全国重要的承接产业转移基地。鼓励开发区创新体制和机制,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推进南昌、九江、赣州口岸建设,争取其它有条件的铁路、内河港口和机场建设成为国家开放口岸,构建集水、铁、公、空、信息于一体的专业化、网络化口岸服务体系。
&&& 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大幅减少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着力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营造平等公平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平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和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把江西打造成中部地区审批事项最少、行政成本最低、发展环境最优的省份。积极推动南昌开展全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加快完善涉及营商环境的法规规章体系,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制度和通关一体化。创新服务方式方法,畅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绿色通道”,为客商提供主动、快捷、方便的服务,积极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 积极推动“走出去”
&&& 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为重点,推动我省优势产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多形式、多渠道“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
以矿产资源、轻工纺织、有色金属、光伏新能源等领域为重点,主攻周边亚洲国家和非洲国家,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维埃主权国家联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