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 i78550uu和i7 7700HQ哪个好

【联想小新锐7000和三星I7-7700HQ哪个好】联想小新锐7000和三星I7-7700HQ有什么区别-商品比较-国美
200){this.value=this.value.slice(0,199)}">
基本信息对比
暂无对比项添加暂无对比项添加
联想(lenovo)
三星(SAMSUNG)
联想(lenovo)
三星(SAMSUNG)
英特尔(Intel)
英特尔(Intel)
小新锐7000
处理器描述
Intel i7标压
2 x SO-DIMM
最大内存支持容量
NVIDIA GeForce GTX 1050 2G GDDR5
屏幕分辨率
全高清屏()
全高清屏()
内置麦克风
无线局域网
802.11 A/C
局域网描述
10/100/1000Mbps
内置3G/4G模块
2*USB3.0+1*USB2.0
耳机、麦克风二合一接口
摄像头像素
四合一读卡器
巧克力键盘
3芯 锂离子电池
电源适配器
100-240V自适应交流电源适配器
384x265x22.7mm
支付与账户
扫描下载客户端
本公司游戏产品适合18岁以上成年人使用&&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
国美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办公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号一楼A区&&客服电话:
(C)&&国美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京公安网备62&&沪ICP备号&&沪B2-号搭配MX150独显游戏测试&&&&&&&&&&这款测试平台并非游戏本,但是搭载了全功率版本的MX150,我们也做了一下游戏测试。之前双核系列低电压七代酷睿在守望先锋中表现不佳,我们就来试试这款多核优化的游戏。&画质设置画质设置守望先锋&游戏测试守望先锋&实际截图&帧数很高守望先锋&实际截图&比较流畅&&&&&&&&出乎我们预料的是,i7&8550U&配全功率版本MX150的《守望先锋》中画质成绩非常强悍,甚至超过了微星古董模具i7&7700HQ&+MX150很大一截幅度。&&&&&&&&8W&版MX150配合四核I5&8250U&已经可以基本流畅运行《守望先锋》1080P中画质,25W&MX150&和四核I7&8550U&的组合上了一个台阶,已经可以同过去i7&6700HQ&+GTX960M或者RX&460的入门游戏本看齐,让人大吃一惊。&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第9页:i5 8250U,i7 8550U,8代酷睿,Inte
促销价:¥11240.00
促销价:¥8540.00
促销价:¥89.00
微信账号:万维家电网
扫一扫 订阅万维家电网官方微信跨代的对决 英特尔i7-6700HQ对比i7-4720HQ性能测试
19:46:31 来源:电脑报 作者:电脑报 我要评论:
点击量:71906
& & 今年9月初,在第四代酷睿Haswell处理器发布两年半之后,英特尔终于正式发布了全新的六代酷睿Skylake处理器。在经历了Broadwell标压处理器的一闪而过之后,Skylake&H系列的到来宣布了全新一代的标压移动处理器时代终于来临。
& & 作为Skylake标压i7处理器的入门型号,i7-6700HQ必然将代替Haswell系列的i7-4720HQ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中高端游戏本、商用本的热门处理器配置,接下来将通过简单介绍和硬件测试的方法来了解一下i7-6700HQ的特点和性能,同时将对比i7-4720HQ看看这两款隔代却定位相同的处理器的性能有多大差别。
Skylake处理器介绍
& & 熟悉英特尔处理器产品路线的网友大概知道,第六代Skylake酷睿处理器属于&TICK TOCK&路线中的TOCK架构更新阶段,作为英特尔14nm工艺上的第二代产品,Skylake主要是通过架构上的改进提升处理器的性能同时降低功耗,但是要认为这代的标压版i7处理器性能会提升大多,那可能要失望了,因为Skylake处理器的目标是控制功耗提升集成的核芯显卡的性能。虽然架构的改进没有明显提升i7-6700HQ的性能,不过好处还是比较明显的,后面测试时会提到。
& &相比于上一代Broadwell来说,Skylake有了不小的改变,比如加入了更精细的电源调节功能,甚至允许OEM厂商进行自定义。在多媒体方面,Skylake移动平台支持完整的H.265编解码和独立的低功耗H.264编码器,并加入了标量和格式转换引擎, 可以更低的功耗为前提玩转4K播放。此外,新的CPU将全面支持第三代雷电接口和USB Type-C接口,可以更轻松第直接将屏幕内容输出至4K显示器中。
& &与Skylake搭配的100系列芯片组也有很多改进,比如全面支持DDR4双通道内存,再比如硬件自主功耗栅极,以及IO方面的全方位提升,既有低功耗的eMMC、UFS、SDXC、CSI-2,也有高速的PCI-E 3.0、DMI 3.0,而且IO接口可灵活配置为PCI-E、SATA、USB3.0。由此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笔记本产品将会大范围的内置M.2&PCI-E SSD接口,硬盘的运行速度也将再上一个档次。
& & 英特尔Skylake处理器最大的性能提升应该是核芯显卡,Skylake移动平台整合了第九代HD500系列GPU核心,可完整支持DirectX 12、OpenGL 4.4、OpenCL 2.0、Vulkan以及无损颜色压缩,而数字接口标准也支持到了HDMI 1.4、DisplayPort 1.2和eDP 1.3,轻松满足4K输出与体验的需求。
& & i7-6700HQ集成的是HD Graphics 530核芯显卡,隶属于GT2级别,拥有24个执行单元。
英特尔i7-6700HQ规格介绍:
& & 简单介绍下Skylake处理器之后,接下来进入本文主题,先了解一下i7-6700HQ的规格,它隶属于第六代酷睿Skylake-H i7系列,也是i7系列中的入门型号,值得注意的是,这代酷睿标压处理器全部采用了BGA封装,用户是无法自行升级或者更换了。
Skylake-H处理器规格一览
& & i7-6700HQ拥有四核心八线程,采用14nm工艺,采用BGA1440封装,热设计功耗TDP为45W。这款处理器配有6MB三级缓存,默认主频为2.6GHz,单核睿频最高可达3.5GHz、双核睿频最高3.3GHz、三核睿频最高3.2GHz、四核睿频最高3.1GHz。单核最大倍频35x,四核最大倍频31x,单核和四核的倍频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 & 需要注意的是,在指令集中,我们发现多了一个TSX指令集,TSX将允许程序员指定事务型同步代码空间,使得目前使用粗粒度线程锁定(Coarse-grained thread lock)的程序更自由地使用细粒度线程锁定(Fine-grained thread lock),进而提高多线程效率和性能。简单说,TSX设计目的就是评估软硬件状况并为程序员提供无错的细粒度线程锁定。
i7-6700HQ对i7-4720HQ性能测试
测试处理器规格对比表
Core i7 6700HQ
Core i7 4720HQ
主频/单/四核睿频
2.6/3.5/3.1GHz
2.6/3.6/3.4GHz
HD Grphices 530
HD Grphices 4600
核显基本/最高频率
350/1050MHz
400/1200MHz
DDR4/DDR3L/LPDDR3
& & 我们将i7-6700HQ和i7-4720HQ的硬件规格进行了对比。i7-6700HQ比起上一代产品来说,主频相同,单核/四核睿频都处于劣势,不过考虑英特尔以后可能会推出i7-6710HQ/6720HQ这样的后续版本来提升频率,这样的设置也就可以理解了。接下来开始进行性能测试。
& & 本次的测试平台采用的是微星GE72,采用酷睿i7-6700HQ处理器,标配8GB DDR4-2133内存和1TB HDD硬盘,搭载NVIDIA GTX 960M独显,并预装Windows 8.1操作系统,硬件配置均衡,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工作状态,品质值得信赖。而i7-4720HQ的测试平台也采用了类似的内存和硬盘组合,以及相同的软件环境。
& &&在测试方案上,我们主要针对Core i7 6700HQ的处理器端进行浮点运算、渲染等基准性能测试,除此之外还会对该处理器的日常应用(如上网、听音乐、看720P视频)功耗和高负载 (AIDA64考机测试)功耗进行检测,看看在新微架构下的标准电压四核处理器是否在功耗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1:CPU性能测试
处理器性能测试表
Core i7 6700HQ
Core i7 4720HQ
Cinbench R10单核/多核
Cinbench R11.5单核/多核
Cinbench R15单核/多核
Super Pi 1M(时间越短越好)
国际象棋(Firtz Chess Benchmark)
TruCrypt AES Mean 100M加密
X264 HD Benchmark 4.0 Pass 1
WinRAR压缩
3DMark 11物理测试
3DMark 2013 Fire Strike物理测试
& & 在大家比较喜闻乐见的Cinebench系列渲染性能测试中,我们将三代软件统统纳入测试当中,方便大家进行比较。而在这三款软件 中,Skylake Core i7 6700HQ的进步算是有目共睹的,在仅有3.1GHz四核心睿频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超越前代Core i7 4720HQ处理器,同样的数据进步也体现在了3DMark的物理运算测试当中,可以说英特尔还是有诚意的。但或许也会有人会觉得:&时隔两年也就进步这 么一点?&只能说在对高性能处理器需求应用比较匮乏,且竞争对手不太给力的情况下,这样的小步幅前进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 & 在多媒体应用中,Skylake Core i7 6700HQ无论加密、视频转码还是文件压缩性能相较前代产品的提升都不算很明显了,Super Pi和国际象棋的测试成绩甚至还不及Core i7 4720HQ,一方面可能是应用程序还没有对新处理器进行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Skylake在性能方面的确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力。
2:核芯显卡性能测试
Skylake核显性能测试表
HD Graphics 530@Core i7 6700HQ
HD 4600@Core i7 4720HQ
GeForce 920M
Radeon HD 8550G@A8-5550M
Cinebench R11.5 OpenGL
Cinebench R15 OpenGL
3DMark 2013 Fire Strike显卡测试
3DMark 11 P GPU
& & 前面的介绍中就说过,不能对i7-6700HQ的CPU性能提升有太大希望,它的主要性能提升还是集成的核芯显卡。i7-6700HQ集成的HD Graphics530核芯显卡,规格与桌面版一样,只是频率稍低一些。Core i7 6700HQ的核芯显卡性能也已经赶上了AMD移动APU集显,将前代HD 4600等核显远远抛在脑后,在3DMark 2013 Fire Strike显卡性能测试中,HD Graphics 530的分数和AMD RadeonHD 8550G基本相当,领先HD 4600达40%以上,都具备了在较高特效下畅玩《英雄联盟》的热门网游的性能。
& &&但如果想要考核显来玩点大型游戏,也是得必须打住的想法,因为虽然相对前代英特尔核芯显卡有着明显进步,但如果与GeForce 920M等入门级独显相比还是有一点差距的,当然,这个差距实际上也是纯粹体现在测试数值上,因为HD Graphics 530核显做不了的工作GeForce 920M其实也做不好,而且在4K解码输出等方面其实核显已经可以独自完美工作,因此在实用价值上,Skylake处理器的核显其实已经超越了入门独显。
3:功耗测试
& & &在Haswell时代,移动版i7标压处理器由于其略醉的功耗控制,导致其长期被降频问题困扰,也就是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功耗容易超过TDP,然后因为TDP的限制,导致CPU不得不降频运行,无法发挥它的最佳性能。
& & &那么到了Skylake时代,i7-6700HQ是否也会遇到高负载自动降频的情况呢?为了这个比较引人关注的问题,接下来进行了功耗测试,Skylake Core i7标准电压四核处理器均为45W TDP,与前两代产品没有明显区别,虽然完全采用了有利于轻薄化的BGA封装模式,但发热量和功耗不会与i7-4720HQ这些老CPU有较大不同,这一点在我们的测试中也得到了 充分证明。在日常的轻负载使用时(中等亮度和音量,开启WiFi),Core i7 6700HQ频率在0.9GHz~1.5GHz之间变化,在AIDA64中显示处理器功耗在7W~15W之间,功耗测试仪显示整机功耗为30W~35W, 与前代产品相比并无明显降低,这一点算是与低电压产品大幅降低中低负载功耗有明显不同。
& & 而在使用AIDA64的FPU浮点运算考机测试时,处理器负载达到最高值,但根据软件显示,Core i7 6700HQ处理器功耗在半小时的测试中始终控制在41W~43W之间,温度最高90℃,因此一直处于3.1GHz的四核最高睿频上,相对于i7-4720HQ在大多数笔记本产品中都因为降频而无法在测试中跑出理论成绩,i7-6700HQ这一点算是让人颇为欣慰的(由于没有进行AIDA64+Furmark双满载考机,所以我们尚不能完全确定在高负载下Skylake不会降频)。当然,如果是一款散热不佳的产品,或许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评测总结:
& & 经过以上对比之后,大家应该对i7-6700HQ的性能有所了解,相对于i7-4720HQ来说,它的CPU性能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虽然核芯显卡的性能提升幅度比较大,对于游戏本来说这颗核芯显卡可能用处不大,不过现在大量应用都是需要显卡辅助(显卡加速)的,显卡现在是提升应用体验的关键,而在这个点上,酷睿i7-6700HQ的进步又是巨大的。另外,i7-6700HQ如果摆脱了高负载降频的问题,那对于经常需要CPU高性能运行的用户来说,这颗CPU还是值得考虑的。
相关阅读:《》i7一定比i5强?未必!电脑CPU套路深,你中招了吗?CPU处理器对于电脑而言就如同人的大脑,性能越强劲,电脑的运算能力就越强,系统运行速度也就越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CPU的性能几乎决定了一台电脑的整体性能。因此在买电脑的时候,台式机倒还好,要是觉得性能不够,大不了花钱升级,但笔记本电脑就不一样了,大部分笔记本电脑的CPU都是焊死在主板上无法更换的。那么买电脑时怎么选处理器呢?有些机友也许会说认准i7买肯定没错,因为i7的性能肯定比i5和i3强。然而,i7就一定强过i5吗?显然没那么简单,Intel的套路那可是玩的一套一套的,要是不搞清楚Intel的套路,估计要被坑惨。首先所谓的i5、i7这些都不过是Intel对CPU型号的一个大致的分类,它们并不代表处理器性能的绝对排名。因为Intel的处理器针对不同的设备分为多个系列,不同系列之间的性能、功耗差别都是巨大的。这里,小雷(微信ID:leitech)以最新发布的Kaby Lake架构处理器为例子。KabyLake S系列:桌面级性能怪兽S系列是针对桌面级的CPU产品,也是机友们俗称的“满血版”。比如,该系列的顶级型号i7-7700K拥有4.2GHz的基础频率,并可以自动超频到4.5GHz,内部拥有8MB的三级缓存和完整的4核心8线程架构。并且K字母后缀证明了这是一款没有锁定倍频的产品,可用于超频,性能十分强悍,但其TDP功耗也高达91W。除了顶级的i7-7700K,S系列的桌面级处理器还包括i7-7700和i7-7700T等型号,前者针对的是普通桌面用户,后者针对的是部分低功耗的一体机。除了旗舰级别的i7,S系列还包括了主流的i5系列。与i7相比,i5系列同样拥有完整的四核心架构,但缺少超线程技术,也就是说i5系列为4核心4线程架构,同时三级缓存也缩减为6MB。桌面级S系列型号一览KabyLake H系列:高性能笔记本专属说完了桌面级CPU,小雷(微信ID:leitech)再来给大家说一说笔记本电脑专用的型号,相对于桌面级的S系列,笔记本电脑用的CPU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先来说一说性能最强的H系列,也就是机友们俗称的“标压版”。H系列是Kaby Lake的移动高性能版,它采用BGA1440封装,全系功耗为35-45W。相比桌面级的S系列功耗要低一些,但性能却损失不大。另外,除了最低端的i3-7100H,其它型号都采用4核心架构。比如顶级的i7-7920HQ系列拥有4核心8线程架构,三级缓存也是8MB,只是频率会稍低,为3.1GHz,性能已经超越桌面级S系列的i5,和S系列的i7差距也不大。该系列的笔记本电脑CPU也是性能最接近于桌面级S系列的。目前,和外星人的笔记本电脑都采用H系列处理器。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同为H系列的处理器,在细节上还是有许多区别的,比如:i7-7700HQ就只有6MB三级缓存,而7820HQ以上的型号则是完整的8MB缓存;自动超频的频率也有所区别;该系列的i5处理器,虽然于i7同为4核心设计,但不具备超线程技术;高性能H系列型号一览KabyLake U系列:超极本首选U系列是Kaby Lake的移动低功耗版本,主要针对的是超极本市场。U系列采用BGA1356封装,功耗最低的版本TDP为15W,最高的型号是28W。由于需要控制功耗,U系列的处理器全系列都采用了双核设计,即使是最顶级的i7系列也没有采用4核心设计,三级缓存最大也仅仅为4MB,虽然频率并不算低,但性能与H系列相差不小。低功耗U系列型号一览需要注意的是U系列分为28W功耗和15W功耗两种版本,28W版本的性能会好于15W版本的,其内置的显卡性能也比较好。目前,28W的U系列处理器主要是苹果13英寸MacBook Pro在采用;而15W的则被各个厂商的超极本广泛使用,例如微软的Surface Book系列;不过即使是性能较好的28W版本依旧不能和H系列相提并论,其顶级i7型号的性能甚至不如H系列的i5。KabyLake Y系列:超低功耗,针对平板电脑和超薄笔记本Y系列其实就是之前的Core M产品,面向的是平板电脑以及追求极致轻薄的超便携机型。Y系列采用BGA1515封装,它的主要诉求是低至4.5W的超低功耗水平,这让它可以保持无风扇运行,也是Y系列的设计初衷和它最大的卖点。Y系列全部采用双核心4线程设计,但因为受到功耗限制,其基础频率大都维持在1GHz左右。即使是该系列顶级的i7型号,频率也不过才1.3GHz。性能比U系列最低端的i3还差一些,和H系列的根本没法比……超低功耗Y系列型号一览目前使用这一系列CPU的代表机型有苹果的MacBook系列和戴尔在CES2017上发布的XPS13 2in1系列,还有一些二合一的平板电脑。一般来说Y系列的处理器只能应付一些轻量级的日常任务。如果运行大型软件或是后台任务过于繁重会显得力不从心。看到这里,各位机友对于Intel处理器性能的优劣心里已经大概有数了吧,所谓i7的性能一定比i5强这个结论是不严谨的。对于Intel的处理器,不能只通过i5、i7这些前缀来判断其性能,我们首先应该首先看这款处理器属于什么系列,确定了系列之后才能通过具体型号来判断性能。所谓“i5比i7强”这个说法仅仅是对于同一系列的型号而言的。不同系列之间的性能差异巨大,原则上不具备可比性。如果要按照性能从强到弱排名的话,小雷认为应该是S系列&H系列&U系列(28W)&U系列(15W)&Y系列。如何快速判断CPU型号和区别?那么该如何识别和区分这些型号以及判断它们彼此的性能差别呢?其实也不难,小雷(微信ID:leitech)可以教机友们几个简单的技巧快速辨别。首先看后缀来确定系列。如果型号后面没有字母或是字母为K和T的就是桌面版的S系列,其中K后缀的性能强于无字母后缀的,而T后缀的性能为最弱的。例子:i7-7700K&i7-0T。其次后缀为HQ或是H的则是高性能的H系列,其中字母“Q”代表4核心,不带“Q”的则是双核心设计。例子:i7-7920HQ&i7-7700HQ&i3-7100H。而型号后缀字母为U的则是低功耗的U系列处理器,目前28W版本的仅苹果13寸的MacBook Pro在使用,喜欢的直接买即可,不会有什么套路。至于15W版本则可以根据i7&i5&i3这一准则进行判断。最后是超低功耗的Y系列,这个系列很好识别,因为其所有型号里面都包含字母Y。而且一共就4款,同样是i7&i5&m3。看到这里,机友应该完全搞清楚Intel的套路了吧?真的不是像很多机友简单的认为i7一定比i5性能强。小雷最后再次强调,一定要先看清除CPU的系列再看具体型号!不同系列之间的处理器性能相差巨大!!!基本不具备可比性!小雷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各位机友搞清楚Intel处理器的套路,不要再听商家忽悠一句“这款电脑搭载了i7处理器”就买买买。320人已赞分享订阅Copyright&2014雷科技i7-8550U的首秀!联想小新潮7000-13轻薄本评测
日 08:30&&&出处:&& 作者:李佳辉&& 分享
  随着 Intel 第八代移动端酷睿的到来,一大批新 PC 也走在了上市的道路上。今天我们的主角是由鹿晗代言的联想小新,最新推出的联想小新潮 7000-13 轻薄笔记本,它采用了三面窄边框设计,搭载 Intel i7-8550U 处理器以及 NVIDIA GeForce 150 独立显卡,整体的性能相比上一代上了一个台阶,在我们的测试中,它的单线程成绩甚至直逼 i7-7700HQ,下面一起来看看它的具体表现吧!八代低压酷睿 i7-8550U 首秀测试  由于采用了全新的芯片,所以我们先将大家最关心的
性能放到前排。  i7-8550U 仍然采用 14nm 制程工艺,Intel 表示这一次是 14nm++ 工艺,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性能优化版的优化版,这已经是 14nm 工艺阶段的第三次 TOCK 更新,从 Broadwell 到 Skylake,从 Skylake 到 Kaby Lake,再到今天的低压版八代酷睿依然是 Kaby Lake,在 Intel 的版图里面,它的具体代号是 Kaby Lake Refresh,这种感觉有一些像 NVIDIA 推出 Pascal 架构之前的 Maxwell2。简单来形容的话就是 Intel 对 Kaby Lake 进行了小幅的优化而推出的产品。  不过从实际的产品来看,光是表面上的变化就足以感受到 Intel 的诚意。  i7-8550U 拥有四核物理核心,支持超线程至八线程,这在 15W 功耗的
中尚属首次,它的基准频率仅为 1.8GHz,这是多核心之后必然会产生的结果,但是这颗 CPU 的睿频性能是相当恐怖的,Intel 官方给出的睿频数据高达 4.0GHz,这是可以和历年标压 i7 媲美的数据!  我们使用 CineBench R15 进行测试,它最终的多线程成绩高达 486cb,虽然比不上 45W 功耗标压 i7,但是这和四核心四线程的 i5-7300HQ 几乎没有差别。  158cb 的单线程性能虽然看起来不高,但足以和 i7-7700HQ 一争高低,超高的睿频频率奠定了它单线程的爆炸性能。  接着我们来探讨一下 i7-8550U 的睿频策略,全部八个线程的最高频率在 3.0GHz 左右,受到散热条件的影响,频率波动比较频繁,最高频率在 2.8GHz 附近,如果增加散热底座或者降低室温的话,频率达到 3.0GHz 应该没有问题。  单线程的睿频频率更是令人赞叹,在我们的实测中可以达到 3.94GHz,频率波动同样频繁,但是这已经非常来之不易。  我们在室温比较低的时候的测试成绩更为亮眼,单线程 151cb,多线程高达 530cb,详细这款处理器如果有一个好的散热条件将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惊喜。  从本次简单的测试和分析可以看出 Intel 通过增加物理核心、睿频频率的方式夯实了自己在移动平台的领先地位,这对于
的 Ryzen 来说是个天大的坏消息,不过倒是造福了消费者。入门性能级独显 MX150 性能测试  联想小新潮7000-13 在配置上的另外一个亮点是配备了 NVIDIA 针对入门平台推出的 MX150 独立显卡,它或许会成为下半年轻薄本上最常见的 GPU 核心。  MX150 基于 NVIDIA Pascal 架构,16nm 制造工艺,核心代号为 GP1 &,它拥有 384 个 CUDA 单元,核心频率 937MHz,Boost 频率 1038MHz,显存容量 2GB GDDR5,显存位宽 64Bit,显存带宽 40.1GB/S,整体的规格与桌面平台的 GT 1030 基本一致。  性能方面我们使用 3DMark Cloud Gate 进行测试,其最终图形成绩为 16043,足以应对市面上主流的网络游戏,日常娱乐完全够用。主流价位段少见的高端 PCIe SSD 性能测试  联想小新潮7000-13 配备了一块 256GB PCIe 固态硬盘,使用 AS SSD 软件进行测试,其最终读速为 2369.13MB/S,最终写速为 832.31MB/S,4K 读写速度也相当亮眼,是一块性能非常非常出色的固态硬盘。提供金银两色可选,三面窄边框设计  虽然性能是笔记本的核心指标,但是选笔记本并不能只看性能,下面来全方面了解下联想小新潮 7000-13。  联想小新潮 7000-13 依然延续了此前潮 7000-14 的基础外观设计,金色的机身彰显着它的富贵气息,它的外观设计非常简约,整体采用磨砂工艺处理,观感和手感俱佳,机身 A 面除了银色的联想标识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元素,非常素雅。此外,还提供了银色版本产品。  联想小新潮 7000-13 采用了时下流行的三面窄边框设计,侧面边框最窄处仅为 5.7 毫米,屏占比高达 81.47%。  更为难得的是,联想小新潮 7000-13 在上部屏幕边框宽度的同时还将前置摄像头的位置保留在了这里,这会给日常的视频聊天等情景带来出色的使用感受。  屏幕素质方面,这块屏幕的尺寸为 13.3 英寸,分辨率为主流的 ,IPS 材质,表面采用雾面设计,减少了反光给用户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使用红蜘蛛 4 代校色仪对其进行检测,屏幕色域为 95% sRGB,这样的数据属于主流水准。  联想小新潮 7000-13 的机身非常轻薄,机身重量仅为 1.2kg,厚度仅为 16.9 毫米,便携性极为出色。白色背光巧克力键盘设计,手感出色  联想小新潮 7000-13 采用了标准的巧克力键盘设计,按键的键程略短,手感不软不硬,属于一种刚刚好的水平,长时间使用没有太大问题。白色背光灯的设计也方便用户在黑暗环境下看清键帽字体。  联想小新潮 7000-13 采用了一体式触控板设计,触控板面积约占整个掌托的 1/3,面积适中,支持 Windows 10 手势操作。双 USB 3.0 接口加一个 USB Type-C 接口  接口方面,联想小新潮 7000-13 的机身左侧配有一个电源接口,一个 USB 3.0 接口,一个耳机/麦克风二合一接口;& & 其机身右侧配有一个 HDMI 接口,一个 USB 3.0 接口,一个 USB Type-C 接口,一个 Micro SD 读卡器。  在整个 13 英寸便携本阵营中,联想小新潮 7000-13 的配置属主流水平,虽然数量不是最多的,但是完全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尤其是标准的 USB 3.0 接口和 USB Type-C 接口兼备的设计可以让用户更自由地应对今天和未来的使用场景。升级简单方便,可自行更换硬盘和网卡  联想小新潮 7000-13 的拆解很容易,拧开底部的全部螺丝后直接撬开后盖就能看到内部结构了。我们可以自行对其硬盘进行升级,可以换一块容量更大或者速度更快的 2280 规格 PCIe 固态硬盘。此外还可以更换掉无线网卡。双风扇双铜管散热结构,散热表现出色  从拆解图来看,联想小新潮 7000-13 采用双风扇双铜管的散热结构,两个涡轮风扇的设计既能够保证散热效果,特殊的扇叶和大小设计也将噪音控制的不错。  我们将机器满载一段时间后使用热成像仪检测。联想小新潮 7000-13 的键盘面最高温是 57.8 度,最高温度点位于键盘上方的散热口附近,此外在键盘右侧有比较高的热量聚集。机身底部的最高温度是 57 度,热量分布面积并不是很大,主要集中在散热口中心位置。  总体来说,联想小新潮 7000-13 的散热效果是比较不错的,键盘面温度不高,而且主要集中在键盘右侧,对用户不会有太大的影响。7小时续航,满足移动需求  联想小新潮 7000-13 配备了一块容量为 36Wh 的锂离子电池,将屏幕亮度调至 90%,音量大小调至 40%,关闭蓝牙和定位,使用 Windows 10 内置播放器连续播放一段 1080P 视频,一小时后共耗电 19%,由此推算它的视频播放时间大约为 5 小时左右,轻度使用应该可以达到 7 小时左右的续航表现。几乎没有明显短板,全方位表现均衡的产品  小新系列近两年的产品都不乏亮点,虽然顶着明星代言的光环,但是联想并没有把它打造成粉丝产品,反而是在产品的设计、体验、性能等角度多方面地去打磨细节,也正是因为这些对极致体验的追求才为我们带来了诸如小新Air Pro,锐 7000、潮 7000 等优质产品。  在同一系列下推出不同尺寸的产品是 PC 厂商们常用的套路之一,但这种产品往往只是一个放大或者缩小的版本,联想小新潮 7000-13 却没有故步自封,联想在外观、内部结构、性能组件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大范围的革新,由此带来了这台全方面表现均衡,几乎没有明显短板的轻薄本。这台机器已经开放预约,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继续保持关注。■本文编辑:李佳辉关注泡泡网,畅享科技生活。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ntel core i7 8550u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