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号魔窟 电影古寺连赢10场,请问部落是什么感

内容介绍/魔窟梦魇
有一首诗写道:有的人把历史当作工艺室中随意捏弄的软泥/有的人把历史当作合身而又会变色的彩衣/有的人把历史当作刀剑、甲胄、堡垒/也有的人把历史当作可能为正、可能为负的数字游戏。历史是这样的吗?不!历史是有灵性、有尊严的,历史是人,人是历史,历史是人的良师和益友。纵然这些年来戏说历史风情万种,但我们对真实而鲜活的历史却情有独钟。这里隆重推出的“中国百年百部文史珍品”书系,依托文史资料这个著名品牌在史林独树一帜的资源优势,努力开拓历史当事人的“亲历、亲见、亲闻”的特色,以鲜活的第一手资料披露鲜为人知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台前幕后,介绍历史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和趣闻轶事,熔历史与人物于一炉,从敌、我、友各方的独特视角,荟萃世间百态,解读人世沧桑,记述了从封闭落后、战乱不断的旧中国走向光明的新中国的历程。这是一套由多套丛书组成的了解中国百年历史的别开生面的书系。  在一个寒冬腊月的夜晚,日寇将一名上海押来的战俘,浑身上下剥得一丝不挂,捆在树干上,用水喷洒后,人冻成冰棍一样地死去。在严寒天气,将人脱光衣服,放在满缸的凉水中,泡些时候,再放在院子里冷冻,冻个半死,再放到火上烤,弄得焦头烂额,浑身没有好地方。……这一段段抹不掉的记忆,历史深处的记忆,让我们见证日军灭绝人性的杀戮,并时刻呼唤着人类的正义与良知。
作品目录/魔窟梦魇
本书目录·集中营岁月·我在“新华院"的见闻/1“病栋”,名为病房,实际上是停尸房……确实阴森可怕,里面老鼠像野猫一样大,红红的眼睛,经常啃去人的耳朵、鼻子、脚跟等软组织部分。有的人奄奄一息,动转不灵,被老鼠咬死的也不在少数。日军在南京浦口集中营的暴行/10在一个寒冬腊月的夜晚,日寇将一名上海押来的战俘,浑身上下剥得一丝不挂,捆在树干上,用水喷洒后,人冻成冰棍一样地死去。鹤岗矫正辅导院/16矫正辅导院为防止“犯人”逃跑,在每个监舍设一便桶,大小便全在室内。到了夏季,就让“犯人”脱光衣服,赤身裸体排列在铺上。饥饿、劳累、蚊虫叮咬、空气污浊使人无法入睡。伪满滴道煤矿“浮浪工人训练所”真相/19为防止逃跑,鬼子以理发为名,让我们排好队。只见一个大个子右手拿着剃刀,左手抹上肥皂水,剃去了工人的眉毛。……所有的难友都是漆黑的脸,一口白牙,没有眼眉,看不出鼻子,简直是人不人,鬼不鬼。潍县乐道院集中营真相/28一批批外国侨民像牲畜一样被关进轮船的货舱里或火车的闷罐车厢,日夜兼程,中途换车也不停留,到潍县火车站立刻被赶上汽车,由小路径直开进乐道院集中营。我经历的开拓民生活/48从开拓民先遣队动身到解放止,共三个半年头。在这三年半当中,有多少同胞冻饿而死,葬身异地;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桦甸的“集团部落”/57日军进山讨伐扫荡时,在指定规划线以外地带,如发现有人,不论是男人、小孩还是妇女,一律开枪打死。日军遇见的小房、地窝铺、山洞等,一律用火烧毁,牲畜也打死,发现一处烧一处,实行“焦土政策”。“新国民运动”为祸高阳/611943年秋冬,日寇在高阳县搞“新国民运动”,突击示范,使这个县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全县162个村,遭受各种酷刑拷打的近万人,被杀害的干部群众达220多人。在“归屯并户”中的罪恶行径/66日伪当局在黑龙江省桦南地区实施“归屯并户”,建立了170个“集团部落”。建立“集团部落”的过程,便是日军制造骇人听闻的惨案的过程。恐怖的“狗圈”/70这时的“狗圈”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阴森森的。关着的十来个人都已经奄奄一息了,有两只狼狗在里面趴着。太平川“圈屯”“并户”纪实/741936年11月的一次大圈屯,日军就抓走了我抗日志士和无辜群众30多人,杀害了十余人。1937年春节大年初一,又一次大圈屯,又一次更大规模的屠杀。·宪兵队暴行·我在绛县宪兵队拘留所/80日寇规定,每天送两次饭,每次饭后准许出外大小便一次,其余时间严禁出牢门半步,更不许喧哗喊叫。被囚者出于无奈,常在漆黑的地牢里大小便,致使阴暗潮湿的地牢更加奇臭难闻。被囚者身上常糊满粪便,真不如猪狗。我所知道的潍县日本宪兵队/85在严寒天气,将人脱光衣服,放在满缸的凉水中,泡些时候,再放在院子里冷冻,冻个半死,再放到火上烤,弄得焦头烂额,浑身没有好地方。我在日伪宪兵队和监狱的非人遭遇/92在这里,我们受到了饥饿和口渴的虐待。我三四天才大便一次,便下的只是一点点浓团和血……日寇还亲自给我们刮胡须,但每次以刮破流血取乐。吃饭不给筷子,还让我们直直地跪着吃。北平南城日本宪兵队的罪行/100敌人把男女犯人押在同一个牢笼里,白天盘腿打坐,晚上没铺没盖,犯人横躺竖卧在木板上,笼角放个马桶拉屎撒尿,又臊又臭。我在汾阳日寇宪兵队的遭遇/104最使我胆战心惊的是阴历二月二十三。这天,从宪兵队绑出去杀了39个人,都是用汽车拉到西门外杀的。日寇宪兵队残害铁中师生/1091938年12月中旬,突然发生了一场震惊青岛市的日寇宪兵队搜捕铁中师生事件。30多名师生被捕,经历了40多天的酷刑折磨。在日本宪兵队受难记/112一旦半夜听到咚咚的敲门声,全家吓得心惊肉跳。你开门开得早了,鬼子怀疑你有准备,准有鬼,一定挨耳光;门开迟了,鬼子也说你有鬼,更得挨揍。我所知道的德县日本宪兵队/118宪兵队的刑具是齐全的,什么竹节鞭、老虎凳样样都有,而且还有狼狗一只,也被用来作刑具使用。济南日本宪兵队博山分遣队的罪恶活动/122特别残忍的是把男女一块儿提审,将他们的衣服全脱光,令他们跪在地上,双手吊在梁上,用棍棒皮鞭毒打,用烧红的火柱烙铁满身烙。·人间地狱·敌伪监狱见闻/130沙滩红楼原是北京大学旧址,沦陷时期,这里却成了杀人魔王的大本营——北平日本宪兵队本部及其分队所在地。日本宪兵队本部“留置场”(拘留所)就在这楼内的地下室里。记日寇监狱里的暴行/141进监狱后,日寇不仅对我们的同志百般折磨,而且每次“审讯”,都毒刑拷打,进行逼供。在阴森的“审讯室”里摆放着棒、鞭、绳、铁链、竹签、蜡烛等残酷刑具,更残忍的是用洋狗咬。绝密监狱/145我已是整整一天没有吃一点东西啦,又饥又渴,血不断地从包扎着的伤口中渗透出来。照此下去。只有死亡,别无他路。狱中九十三天/153饥饿、病魔折磨着每个人,有许多难友今天还能走动,第二天突然一场小病就失去了生命。被拖着腿拉出了牢房。身陷魔窟一百天/161木笼的顶底都用厚木板钉成,四周用碗口粗的木棒密排着。我被关进笼子连续五天,敌人没给一滴水喝,我只觉得舌头直朝后搐,心里油煎火燎,过一天比一年也难熬似的。长辛店狼狗队见闻/167怎样驯狗呢?就是拿活人让狗咬……等把人放到池子里后,鬼子喊一声“喂塞——”,二十几条狗一起蹿上去咬,只听陈小旦撕心裂肺地惨叫了几声就没气了。在太原赛马场的活靶演习/173日军为了锻炼新兵在战场上的胆量,各部队要用活人做“靶”来对刚从国内征来的新兵进行试胆训练。……号令一下,“哇”的一声狂吼,像野兽般的疯狂,刺刀刺向了每名俘虏的胸膛。·虎口余生·佳木斯的“三一五”大逮捕/177半夜里,一阵猛烈粗暴的敲门声,把李恩举全家惊醒,人们还没来得及穿上衣服,破旧的门板已被踹碎,一群暴徒破门而入。“巴木东”大逮捕始末/183在关押期间,他们受到残酷的虐待,日夜不让睡觉,而且还用木棒挨个敲脑袋;吃饭要人喂,还有的监室把高粱米粥倒在一个木槽子里,像喂猪一样,让“犯人”用嘴拱着吃;整天不给摘黑帽子,很多人被“捂瞎”了眼睛。伪蒙疆时期的一大血案/190这里是鬼,子、翻译、特务的世界。他们掌握了生杀予夺大权,手段毒辣。在夜阑人静时,时时可以听到难友们受刑难忍的惨叫声!这声音令人心碎,使人难受!汤原的“三一五”惨案/227日本侵略者为了了解更多的情况,训练了一批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小特务,装扮成要饭的“花子”,潜到汤原县的各个村屯,密探暗察。江南血案/232日伪发动“清乡”,宪兵队到处搜捕,受害者难以计数。最突出的就是触目惊心的“江南血案”,涉及的地区达沪宁、沪杭两铁路沿线。日军在芳村的暴行/241从大通古寺起放火烧了整条海傍街,一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不少人葬身火海。日军不准救火,一直烧了一天一夜,海傍街成了一片灰烬。家破人亡血泪仇/245凡被发现是中国的抗战士兵、爱国人士以及被诬为“匪”的人,一落入日军手中,都交由日本宪兵队处理,日本宪兵队则对他们严刑拷打直至残酷屠杀……我在燕京大学被封以后/247当时在押的燕大师生20多人,都分别住在这同一过道的不同牢房里。只有每天下午,每个牢房各出两个人,由宪兵押着抬起恭桶排队到楼外厕所倾倒粪便时,可以见见面。日军魔掌中的学校/261翻译高声说道:“月黑杀人,好景致!”这时,我才意识到,月光如水般泻进窗户,多关的夜色啊!可惜我将与这美好的世界永别了。·作文批语引来的牢狱之灾/261·日寇对永济学校的摧残/264·残杀襄陵小学教员纪实/266·日寇对代县师范学校师生的迫害/268·爱国知识分子赵天爵之死/271侥幸逃生记/274天刚蒙蒙亮,屯子里的狗突然叫起来。还没等我们出屋,日本兵和特务们就闯进了我的家……我被日军抓捕记/279当我向大操场走时,看见鼓楼底座上架着一门小钢炮,炮口对着学校的大操场,炮旁站着头戴钢盔的日本兵。大个子招来的祸殃/285人有旦夕祸福。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百姓,就因为个子长得高,1941年的一天,祸从天降,无缘无故地遭日寇一场酷刑。惨不忍睹的记忆/288我在高平县某村住下后,见一个鬼子进入厕所,对一个正在厕所解手的百姓就是一顿无故毒打,最后把这个百姓推入大茅坑中活活淹死了。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04:46:33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至纯至净,大美无言——我和阿里王的西藏阿里大环线(3)
阿里大环线行程第三日:9月3日第3天:白坝——珠峰大本营
5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分别是珠穆朗玛峰8848.13米、马卡鲁峰8463米、卓奥友峰8201米、洛子峰8516米、希夏邦马峰8012米,由于天气原因,这里经常是云雾缭绕,能否看到很多是要看运气的。
为了明日一早去看那5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早上6点30分出发,果然是到了观景处远方是一片云海,什么都看不到,不禁一阵失望。
这时洛旦语:这里是常规的观景处,我的与别人不一样的
接着开车朝上走,眼前突然一片开阔,云雾像是在欢迎我们一样散开,露出远方雄伟壮丽的珠穆朗玛峰和卓奥友峰,阳光倾洒在卓奥友峰上,闪烁着炫目的光彩
但也仅仅是十分钟的时间,云雾就又合拢了,不过景色仍是多姿多彩
团友们很兴奋,大家来跳一跳,这里可是海拔5000多啊
再跳一次,高反了可别来找我
阳光堆起了玛尼堆,在虔诚祈福
我们在这里挂起了经幡,并在经幡上写下祝福的话语
洛旦帮我们煮好了咖啡,大家都来喝一杯暖暖身子
去往珠峰的路很难走,但是风光不错
山坳里的村落
下午时,已经远远看见了珠峰雄伟的英姿
珠峰上的雪明显少了,全球气候变暖在这里也体现出来
1856年,印度测量局局长华夫(Andrew
Waugh)公布了印度南部到喜马拉雅这个巨大圆弧状山脉的最重要发现:第十五座山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今后将命名为“埃弗勒斯峰”,以纪念其前任乔治·埃弗勒斯爵士(George
Everest)。
华夫的提议最初遭到许多反对,包括埃弗勒斯本人,他认为采用一个当地名字更为恰当。华夫则辩解说,没有已经发现的任何当地名称。这几乎不可能是事实,甚至连华夫也知道这点。很可能有许多学者已经知道了山峰的藏语名字:珠穆朗玛,解释为“宇宙圣母”(更多字面上的翻译,少了些诗意)或“牛公主”。早在1733年,一份法国人绘制的地图上已经把埃弗勒斯峰标注为Tschoumou
Lancma(珠穆朗玛),此外,在当时华夫呈送给皇家地理学会(Royal Geographic
Society)关于埃弗勒斯峰的文件中,可以发现山峰还有一个尼泊尔名字,叫做“Deodhunga”。
尽管如此,“埃弗勒斯”还是占了上风(甚至尼泊尔当地报纸也想使用那个著名人士的名字)。1865年,皇家地理学会宣布将“埃弗勒斯峰”的名字授予世界最高峰。当然,这一决定在藏民和中国人称呼山峰的时候基本没产生影响。
珠峰登顶记录
1953年,埃德蒙德·希拉里(Edmund Hillary)和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Tenzing
Norgay)作为约翰·亨特(John Hunt)英国登山队的成员首次登顶珠峰,在此前曾有13次攀登尝试,其中一些近似疯狂。
1934年,脾气古怪的英国退役陆军中尉埃德蒙德·威尔逊(Edmund
Wilson)酝酿了一项计划,从英国亨顿(Hendon)驾驶他的舞毒蛾式飞机(Gypsy
Moth)直飞喜马拉雅,上到珠穆朗玛一半时着陆,然后独自攀上顶峰,他之前从未有过登山经验(以及边际飞行知识)。不用说,威尔逊的失败同样引人入胜。飞机被英属印度政府扣押,然后他乔装打扮长途跋涉来到绒布寺,并决定独自冲顶。威尔逊在第三营地的某处失踪,尸体和日记被后来的登山者埃里克·辛普顿(Eric
Shipton)在6400m处发现。第二位试图从西藏一侧单人冲顶的伙计来自加拿大,然而尸身遗弃在7150m处。
从1921年至1938年,所有试图攀登珠峰的队伍均来自英国,并且是从北坡(西藏一侧)沿着1913年伪装成藏民的约翰·诺埃尔(John
Noel)所勘测的线路攀登。其间,珠峰吞噬了14条生命。可能最著名的早期登山者是乔治·马洛里(George
Mallory)和安德鲁·埃尔文(Andrew
Irvine,年仅22岁),在云彩把视线遮住之前,有人还看到他们在7800m处有力地向上攀登。他们的死因是个谜。直到1999年5月,一支美国登山队才发现了马洛里的尸体。重现理论认为,他们两人或许在希拉里和诺尔盖之前20年就已经登顶了。2005年,一支调查队伍被派去搜集证据,耐人寻味的调查结果公布在网站上,支持了马洛里登顶的说法。正是这个马洛里,当有人问到他为何要去攀登珠峰时,他说了那句著名的话:“因为山在那(Because
it is there)。”
随着二战结束和英属印度的瓦解,喜马拉雅山区已不对外开放,西藏对外来者关上了大门,1951年,中国人的进入又使封闭加剧。然而,对登山队来说,中国的接管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向封闭的尼泊尔王国倍感震惊,他们开始寻求强大的盟友。这座喜马拉雅之上的伟大山峰突然变得可从尼泊尔一侧攀登了。
1951年,埃里克·辛普顿带领一支科考探险队去寻找尼泊尔一侧的登山路线,结论是能够成功。令英国人失望的是,山区里不再只有他们的身影。1952年,尼泊尔只颁发了一个攀登珠峰的许可——给了瑞士人。瑞士人和英国人一样,几乎同时开展了登山运动,这方面造诣颇高。英国登山者私下担心,瑞士人可能一试成功,但此前八次英国人均以失败告终。事实是,瑞士人从东南山脊爬到了8595m——比此前任何一次都高——但依然登顶失败。
接下来英国人在1953年获得攀登许可。筹备工作相当紧张。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攀登失败,那么英国人希望实现由他们完成首次登顶的愿望就将破灭。出发前进行了大量演练。最后,曾率领过前三次攀登(包括1935年那次)的埃里克·辛普顿获得军官兼活跃的阿尔卑斯登山家亨特的青睐,出任此次登山队领队,虽然他原先在英国登山界不太出名。
辛普顿在1951年考察前的最后一刻接纳了两名新西兰登山者。其中一位是埃德蒙德·希拉里,专业从事养蜂,一个有强烈决心的人。他应邀再次加入亨特的队伍。另一位则是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1935年首次攀登珠峰,当时只有19岁,后来受到感染,把征服世界最高峰当作梦想。
日,希拉里和若尔盖把颤颤危危的营帐设在东南山脊8370m的一个块小台地上,其他队员则在下面的各个营地焦急等待。晚上,他们俩人喝下鸡汤面,并记录下日期。第二天6.30am启程冲顶。
他们几乎立即陷入困境,要面对一个巨大、陡峭的积雪区域,这个障碍令他们又回到了过去的探险经历。希拉里决定冒险,诺尔盖同意了。赌博获得回报,他们通过了。接下来的主要障碍是个烟囱状的裂缝,两个人痛苦地慢慢向前爬,挣扎了半天才发现仅仅从一个圆形的雪丘挪动了几米。5月29日11.30am,他们登上峰顶,站在了靠双脚能够攀上的离天最近的地方。
到2007年,已经有超过3000人登顶珠峰(包括小乔治·马洛里,马洛里的孙子),200多人长眠在此。日,日本人田部井淳子(Junko
Tabei)成为首位登顶的女性。最年轻的登顶者是夏尔巴人Temba
Tseri,据说他曾在前次登山中因冻伤失去了五个手指,后来在2001年5月从尼泊尔方向登顶成功。最大年纪的山本敏夫(Toshio
Yamamoto),时年63岁零311天。尼泊尔一侧难度稍小,经常被用作攀登路线。
其他的第一还有,2005年法国人迪迪埃·德尔萨勒(Didier
Delsalle)看到一架直升机在珠峰顶上。2006年,托默特·格兰海因(Tormod Granheim)和托马斯·奥尔松(Tomas
Olsson)试图在北坡上滑雪,奥尔松不幸身亡,跌落的高度超过1700m。
在登山者们对于珠峰的争论当中,高度不一总是个问题。1999年5月,一支美国登山队利用GPS在峰顶测得有争议的高度8850m——相比1954年以来普遍接受的8848m还高了2m。中国方面对此发表了不同意见(事实上,由于峰顶的冰帽融化,高度还降低了1.5m),在2008年火炬传递到珠峰时,他们也将有机会向世界宣布自己的主张。
中午在扎西宗简单吃了一碗面。
晚上住宿没有安排在绒布寺,而是住到了上面的大本营,典型的藏族帐篷。
晚餐羊肉炖萝卜,再来盘青菜,大伙吃的贼香
西凉:我再来一碗
旁边的可是用白眼看着呢:怎么这么能吃啊
都吃光了啊
阳光只好拿着空碗,这是在说谁呢
没有的吃了那我只好走了
你们都不吃了,我来扫扫底
由于今天是住宿在珠峰大本营,海拔较高,因此也担心有人出现高反,洛旦特意把氧气瓶从车上拿下来,放在女生的房间,已被不时之需。
所幸无事,我们这一路都很幸运,没有队员有高反的情况出现,而且运气也好,本来是乌云密布的,到地方就云开雾散了。
洛旦语:你们的队伍有贵人啊。
其实,我们心里都在想说,洛旦——你就是我们的贵人。
准备准备睡了
男同胞们也要休息了
我们的摄影大师还在整理明天要用的装备
晒9月3日的账单:
早餐100元,午餐230元,晚餐280元,住宿480元,合计1090元,人均90.83元。
从住宿处到珠峰大本营经过峡谷、悬崖与怪石,步行需2小时,坐车只要15分钟,为了赶时间,我们都坐车上去了,珠峰环保车票价25元。
由于早上的天气不是太好,雾气很重,远远看去珠峰的身影还隐藏在云雾当中,大家都有些担心,我只是在心里默默祈祷。
似乎感到大家的心诚,抑或运气始终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到山顶没有多久,阳光就斜斜的洒出淡淡的光彩
而笼罩在珠峰山顶的云雾逐渐飘散,露出傲然的身姿
云雾终于散去了,这是我们的运气,我感到了一些的感动。
曾几何时,我尚感叹路途的艰难,以及对高反的忧虑,而今站在这里,站在距离如此之近的珠峰脚下,感受雪山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的呼吸似乎已经停止,只剩下手里相机的快门在想个不停
这是感动的时刻
这是凝望的时刻
这是怀念的时刻
所有的念想挥洒在山岚
珠峰上有云彩飘过,这是难得一见的旗云
它似是竖起的旗帜,横亘在碧雪蓝天中,珠峰在它的点缀下欲显生动
在坐环保车下来的路途当中,突见一个水洼,珠峰的倒影就清澈的显现。急忙和司机商量可不可以停下车,司机很大度的把车停在了路边,一车人都跳下去拍照了
珠峰美丽的倒影
要离开了,再见我的珠穆朗玛
如果可以,就让我的思念化作这河水陪伴在你的身边
阿里大环线行程第四日:
9月4日第4天:珠峰大本营—希夏邦马保护区-佩古措—萨嘎
&上午到珠峰大本营游览到9点30分,然后出发前往萨嘎
从珠峰出来前往希夏邦马,沿途的路很不好走,但却是风景迥异,雪山绵延起伏,云彩低低的压下来,把大片的阴影投射,形成一片错落的斑斓
如诗似画的色彩
简单的休息一下,大家坐在一起吃个水果
求求你,也给我一个吧
不要抢,这个是我的
我们的大师不放过任何机会,还在辛勤的创作
阳光MM一脸的沉醉
沿途的色彩像阳光一样沉醉的一塌糊涂
中午在帕羊吃饭,这是一个荒凉的小镇,简单一点,每人来碗面吧
中午吃饭的地方
吃几碗,快报上来
酸菜肉丝面
门口的一只小狗
饭后继续出发,因为今天的路不是很好走,所以赶路的时间也是比较长。
我们开始第一次的涉水过河,河水湍急,已经没过了车头,队友兴奋的尖叫,洛旦一脸的严肃
扎西的脸上还是一副轻松的表情
到了希夏邦马保护区,路边立着标示牌
一只鹰矫健的身姿掠过,似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希夏邦马保护区门票65,逃票3人,实际购票9*65=585元
到了希夏邦马峰的观赏点,可惜天公不作美,一团云雾笼罩在了峰顶,且等等看吧,大家先来摆摆酷
这个姿势不错吧
看我大鹏展翅
大家一起合个影,云淡风轻,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由于路况实在太差,洛旦的车的减震坏了,趁着我们拍照的时候,赶快把车修好了
就是这样的路
希夏邦马峰简介
希夏邦玛峰:旧称僧赞峰,坐落在聂拉木县境内,珠穆朗玛峰西北侧,为喜马拉雅山脉高峰之一,海拔8012米,为世界著名的第十四高峰。
1964年5月,中国登山队首次登上峰顶,开创了世界第一的纪录。希夏邦玛峰的北坡地形复杂,山势陡峭,布满了冰裂缝,冰崩和雪崩时常发生。北坡最大的野博康加勤冰川,像一条玉龙蜿蜒在山涧,冰塔林像片片鳞甲,层次分明透亮。希夏邦玛峰的南坡气候温暖湿润,高山杜鹃林以海拔4700米为上限,海拔3500
米以下竹林翠绿,随处可见或群或只的珍贵的太阳鸟、长尾叶猴和小熊猫等。
扎西师傅也来酷一把
希夏邦马峰的云雾始终没有散去,留下些许遗憾,继续赶路奔往佩枯错。
沿途风光无限
远远的看到了佩枯岗日雪山
雪山啊,雪山  
白云终年  
恋在你身边
廖廓 苍凉
冷漠 威严
这是大地赋予的精神高原
过了佩枯岗日就到了佩枯错
佩枯错资料
佩枯错:佩枯错海拔4590米,位于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境内,距定日县城250公里。佩枯错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湖泊,面积300多平方公里。该湖三面环山,地形开阔,鱼类资源丰富,湖岸有野马、藏野驴、
藏羚羊、仙鹤、黄鸭、灰鸭等活动。
远山映射着光的色彩
这是我驻足的地方
这是我心动的源泉
如果天堂不在此时
我只想把你留住永远
湖边的风很大
湖边也很冷
可是这又怎么能阻挡我热情的脚步
终于我期待的一缕阳光照射了下来
就这样离开吧
怀着深深的思念
西凉还在沉醉着
今天住宿地点是在萨嘎,路况太差,车的速度也快不起来。
赶到萨嘎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大家都很疲惫,而且在珠峰的住宿环境不是太好,都想找个能洗澡的地方。
于是安排住在了星月酒店,标间每人80元,司机免费,环境不错。
团友迫不及待的上去洗澡,我先在楼下的餐厅点菜。
结果每人只是草草吃了一些,剩下一大堆菜没人动,就都急着上去睡觉,看来真的都累了。
洛旦将剩下的菜都装进了一个塑料袋,我诧异询问,洛旦说,路上有很多无家可归的野狗,这些就是拿过去喂它们的,只要可以,每次他都会这么做。我不禁被其深深的感动。
由于阿里南线在修路,白天限行,所以必须赶在关卡封闭之前通过。所以第二天出发的时间安排在5点起床,5点半出发,提前我和洛旦先去找了一家小饭馆,预定好第二天的早餐。
终于可以休息了。
晒9月4日的账单:
早餐120元,午餐170元,希夏邦马保护区门票买了9人的票585元,晚餐255元,住宿960元,合计2090元,人均174.16元。
插曲:阳光的墨镜腿断了,我只好把我的单镜片贡献出来,绑在阳光的眼镜上,于是整个阿里南线阳光都是这样度过的
阿里大环线行程第五日:
9月4日第4天:萨嘎——玛旁雍错——基乌寺
早上5点就出发了,天空一片漆黑,连月亮也是时隐时现的躲藏在云彩中。
看不到外面的风景,我心里只是剩下了焦急,担心在9点之前过不了关卡。
在黑暗中大家都有些沉闷,我和洛旦说着话,怕他起得太早犯困,毕竟昨天开车太辛苦。
终于天色渐渐亮了起来,而远方出现了淡淡的霞光。
路上经过的四脚佛塔,极为特别
天边有霞光欢迎我们的到来
时间早上8点45分,我们到达了关卡,还没有人上班,我们欢叫着胜利冲过。
向南方望去,喜马拉雅的皑皑雪峰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天边云彩变幻
喜马拉雅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你纯净的色彩
融化我的梦
晶莹的白雪
像瀑布倾泻冲荡我的胸怀
请为我敞开你的心门
这路上的风雨已经远去
汽车沿着马泉河前行,河边是一片沙漠,呈现出一张魔幻的色彩
沙丘起伏,上面有绿草的嫩芽展示着生命的顽强,这让我们欣喜,曾经沙化严重的地方已经出现了治理的效果。
我们也来展示一下风采吧
车到帕羊,看到路边有很多流浪的狗,洛旦把车停了下来,将昨天剩下的食物喂给它们
再往前经过马攸木拉山口,到马攸桥检查站需要检查身份证和边境证。
马攸木拉山口是日喀则与阿里地区的行政分界。公路就在南面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北面的冈底斯山脉之间穿行。过山口一直下坡,已经能看见公珠错,这是个咸水湖,牧民们不会让牲畜饮用湖水。运气好可以在湖边的湿地看到黄羊、黑颈鹤。过马攸木拉山口约90km就能看到岗仁波齐神山。
我们到的时候天气不好,甚至还下起了雨,远远望去,公珠错实在是平淡的很不起眼,因为急着要赶到玛旁雍错去看日落,所以没有停留。
车到霍尔,雨过天晴,天边有彩虹突兀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因为时间还早,先在霍尔每人吃了碗面,然后前往让我们魂牵梦萦的圣湖玛旁雍错,出来看看天气,本来还是晴空此时却又乌云密布,只是在天边尚能看到一丝光的亮影,不禁暗暗担心,还能看到圣湖的日落吗
圣湖玛旁雍错资料
位于岗仁波齐神山东南20km处,纳木那尼雪峰北侧,面积412km2,湖水最深达7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天气晴好时湖水蔚蓝,碧波轻荡,白云雪峰倒映其中,湖周远山隐约可见,景色奇美。
许多宗教典籍和传说中都曾记载描述过玛旁雍错。印度传说中称这里是湿婆大神和他的妻子——喜玛拉雅山的女儿乌玛女神沐浴的地方,在1700年前,梵文经典《往世书》就开始颂扬这个湖泊。而西藏的古代传说认为这里是广财龙神居住的地方。玛旁雍错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源起于11世纪在湖畔进行的一场宗教大战,结果,藏传佛教噶举派大胜苯教,“玛旁”就是纪念佛教的胜利,此湖因而得名。玄奘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对玛旁雍错也有所描写,将这里称为“西天瑶池”。佛教经典中将一处湖泊称为“世界江河之母”,所指就是与神山并列齐名的“圣湖”——玛旁雍错。
历来的朝圣者都以到过此湖转经洗浴为人生最大幸事。信徒们认为,这里的圣水能洗掉人们心灵上的“五毒”(贪、嗔、痴、怠、嫉),清除人肌肤上的污秽。印度人对玛旁雍错的敬仰之情还由于印度著名的领袖圣雄甘地的骨灰也曾撒入了这里。
圣湖有四大浴门:东为莲花浴门,南为香甜浴门,西为去污浴门,北为信仰浴门。楚古寺周围被尊为圣洁的浴场。圣湖四面还有四水之源:东面是马泉河,北面是狮泉河,西面是象泉河,南面是孔雀河。以天国中的马、狮、象、孔雀四种神物命名的这四条河,分别又是南亚著名的恒河、印度河、萨特累季河和雅鲁藏布江的源头。不过,真实情况是只有萨特累季河(象泉河)发源于此,其余三条均发源自岗仁波齐山中。
关于玛旁雍错的传说不胜其多。由于它与岗仁波齐同为佛教、苯教、印度教所崇奉,所以被不同的宗教赋予不同的解释和功能。
在西藏,早期的苯教徒称它为“玛垂错”,传说湖底聚集了众多的珍宝,于是以龙王之名“玛垂”命名。曲尼多吉所著《玛旁雍错概说》中是这样介绍湖的形成的:玛旁雍错诞生之前,曾有一位菩萨心肠的国王木崩,在去往丛林的路上看到人们生老病死的苦状,便求教于其师:这些痛苦应属贤明君子吗?答道:应属于所有芸芸众生。国王便请教解除痛苦之法。答道:惟有布施。于是国王令人修了许多房子并邀请所有贫苦受难者为他们提供为期12年的温饱。随着烧饭的淘米水愈聚愈多,12年的光阴便成就了一个湖泊。在印度,它的名字叫玛那沙罗发尔——玛那沙湖。在古老的印度经典中有这样的记载:凡是身体触到玛那沙罗发尔的土地,或在它的浪潮中沐浴过的人,将走进勃拉马的天堂;凡是饮过它的水,则将升上湿婆的天宫里,并解脱百次轮回的罪孽。不过,真地想饮用湖水之间请确保它已经净化过,而不要只相信传说。
玛旁雍错通过甘嘎曲与拉昂错相通,两个湖分别对应太阳和月亮,这是密宗佛教的象征。如果有水从玛旁雍错流向拉昂错,这对藏民而言是个好兆头。近年来也确实出现了这种情况。
我尚在犹疑中,天边的色彩反倒越发的浓郁
如果能够转湖,这是每一个到来的人中最为期盼而感神圣的事情,只是时间有限,本次没有安排,我们于是取巧驱车转湖。
云曾愈发的厚了,看不到神山冈仁波齐的身姿,我望着玛旁雍错,一阵阵风吹过,湖面泛着层层的波纹,而由于天空阴暗的原因,圣湖也没有体现出它湛蓝的本色。这时或是失望,或是沉静,或是期待,有一股莫名的情怀笼罩于我,我无法描述此时此景,只是此时心中一片沉寂,这远比突兀的惊艳来得更加深刻。
这时湖面有鸟飞过,飞翔在玛旁雍错的上空,
带着希望,奔向阳光,
从今天起,就不会再下雪了,
也不会有冷风吹,
我可以我的灵魂在这里匍匐
等待黎明和黑暗交替来临
这是我心中的圣湖,有心灵的鸟儿飞过
就在湖边等待
渐渐的天空似乎听到了我的心愿
它撤去了云彩的面纱
那雄伟的身姿迎面扑来
撞进我的心里
我窒息着怒吼
请让我与你同在
天边的霞光也闪现了它的光彩
天黑了,就让孩子回归母亲的怀抱
天色暗了下来,我期待的晚霞映射在湖边,那是一片绚烂的光,整个天空像是有火在燃烧
玛旁雍错的湖面上也泛起了金光
这明暗的色彩让人沉醉
天色愈加的黑,而晚霞的光愈加的明亮
言语无法描述的美丽,请欣赏图吧
晚霞散去了,还要继续赶路到今天的住宿地基乌寺。
在夜色里一路奔波,到达基乌寺脚下的藏家旅馆时已经是夜里11点了,住宿的条件不是很好,每人40元。
明天还要去看玛旁雍错的日出,安排好住宿,团友们早早睡了,我去和房东商量好明天的早餐。
真是奔波的一天啊,从早上到现在已经18个小时了。
晒9月5日的账单:
早餐108元,午餐380元,晚餐150元,玛旁雍错门票1600元(每人200,逃票4张),住宿含第二天早餐540元,合计2778元,人均231.5元。
阿里大环线行程第六日:
9月6日第6天:基乌寺——普兰——拉昂错——塔钦
早上去基乌寺看日出。
5点多我就醒了过来,看看外面的天空,还算是晴朗。又等了一会,估计主人应该起来了,我过去看看早餐怎么样。没想到旅馆主人睡过头把我们的早餐忘了,不由着急起来,在这寒冷的高原早晨,如果不吃早饭可是很难熬的啊。赶紧催促给每人煮了一个鸡蛋,揣在兜里就出发了。
我们要赶在日出前到达基乌寺的山坡处。
基乌寺建立在圣湖边山上的一座小寺,据说莲花生曾在寺内的洞穴中打坐,虽然规模较小,只在山坡上有几间藏式佛堂,但建筑布局却和布达拉宫同出一辙。寺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和莲花生大师像。寺庙山坡是俯瞰整个蔚蓝色圣湖的绝佳位置。
由于有一天小河围绕着小山,怎么过去就成了问题。昨天时间太晚也没有问,于是就兜着路边走边寻找,结果绕了一个大圈,才从后面山坡爬到基乌寺处。上去才发现,其实从我们住处出来就可以直接越过那条小河,河水其实很浅,而且有过河的地方,我们白走了好多冤枉路。算是为明天开始的转山提前做个热身吧。
本来还是晴朗的天空,这时却又云雾重重。天边已经可以看到了一丝色彩
而玛旁雍错露出了湛蓝的本色
天空愈加的明亮,有霞光在湖面闪烁
天边一片金光
湖天一色,如此的绚烂多姿,一道金光透射出来
这灿烂的清楚时光如此短暂,很快就被乌云遮盖了
云聚云散,时光变迁,流年似水,不变的只有心中怀念的那片容颜
多么美的地方
又要出发了,我们前往普兰
普兰简介:
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雪山,这就是阿里的江南--普兰。冈仁波齐发育的第三条河流孔雀河流过了普兰,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孔雀河谷,再加上孟加拉湾湿润的海洋季风吹过,使得普兰具有了独特的田园风光:四周都是白雪皑皑的雪山和冰峰,雪山下是陡峭的黄沙层,再往下则是充满生机的绿洲和错落有致的村庄。行走于孔雀河谷,让人感觉像是到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
先到普兰,回来我们再看你,美丽的拉昂错
普兰世外桃源般的风光
普兰只是简单的停留了一下,吃完中饭去逛国际贸易市场。去后很失望,远没有想象中的繁华,于是简单逛了逛,就赶往今天的重点——鬼湖拉昂错
拉昂错简介:
拉昂错与圣湖玛旁雍措一路相隔,湖水呈深蓝色,相当咸。周围没有植物、没有牛羊,死气沉沉,没有生机,人称“鬼湖”。一条狭长的小山丘把西侧的玛旁雍错和东侧的拉昂错分开,有一道水渠(甘嘎曲)连接两湖,当地人相信有一天会有水从玛旁雍错流进拉昂错,同时会有一条金色的和一条红色的鱼游进拉昂错,这样鬼湖的水以后就也会变得像玛旁雍错一样的清甜了。
在从圣湖去普兰的时候会有很长的一段路是在鬼湖旁边,道路距离湖边只有不到1km。其实拉昂错的景色非常美丽,湖边暗红色的小山,颜色迷离。卵石滩象一条白亮亮的银带,镶在湖边。湖里还有一个小岛,是暗红色。在拉昂错湖畔,人常有一股奇怪的感觉在胸中升起:偌大的湖区见不到一人一畜,空旷得象是站在了宇宙边缘。
拉昂错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远处是巍峨的圣山冈仁波齐
纳木那尼峰矗立在白云之下
洛旦语:拉昂错从来没有如此的平静
大家兴奋的在排队照相
我们的重量级武器也来合个影
然后是重量级人物登场
我们面向拉昂错,春暖花开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洛旦开始敬献哈达
扎西师傅兴奋跳跃起来
面对如此美景,让我们尽情跳跃吧
再回头望一眼,告别纳木那尼峰
天色阴了下来,拉昂错的颜色也随之变化
这奇幻的景色让我不能自已,更黑的乌云低垂下来
只是转瞬间,太阳就突然跳跃了出来,乌云被一扫而空,美丽的光将白云染成了淡淡的金色
这光彩越发的明亮,渐渐的消逝
阳光还在沉醉中
继续赶路前往塔钦,这是我们今天的住宿地,也是我们明日开始转山的起点。
先去看神山冈仁波齐的日落
这时的光还很强烈,冈仁波齐巍然矗立,已经开始有落日的色彩
晚上住宿在塔钦,房间是洛旦联系的,标间,可以洗澡,环境很好,每人80元。
明天我们就要开始2日的转山之旅,总计行程52公里。
转山路线:
第一天:塔尔钦-曲古寺-哲热普寺(20公里),早上9点到晚上5点共徒步8小时。宿:哲热普寺(5210m);
第二天:哲热普寺-卓玛拉山口-尊最普寺-塔尔钦(32公里),
早上6点到晚上7点共徒步13小时。
晒9月6日的账单:
午餐340元,晚餐335元,住宿960元,合计1635元,人均136.25元。
阿里大环线行程第六日:
9月7日第7天:塔尔钦-曲古寺-哲热普寺(转山第一日)
冈仁波齐资料:
岗仁波齐峰的转山环线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朝圣路线之一。在佛教传播以前,这里就已经成为了宗教圣地,在这里的徒步体验奇妙地融合了在藏区任何地方旅行所能蕴含的精神、文化以及物理距离方面的意义,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它会有日益增长的吸引力。在沿途邂逅藏民以及各国朝圣者也是该徒步路线的诱人因素之一。
神山冈仁波齐简介:
岗仁波齐山形如橄榄,直插云霄,终年积雪的峰顶如七彩圆冠,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周围如同八瓣莲花四面环绕,山身如水晶砌成。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岗仁波齐峰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岗仁波齐峰经常是白云缭绕,当地人认为如果能看到峰顶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情。在它的东边是万宝山,传说是释迎牟尼脚踏过的山;西边是度母山;南边是智慧女神峰;北边是护法神大山。
岗仁波齐是冈底斯山的主峰,
冈底斯,“冈”是藏语“雪”的意思,“底斯”是梵语“雪山”的意思。而岗仁波齐藏语意为“宝贝雪山”(也称“神灵之山”),梵语意为“湿婆的天堂”,也就是印度神话中“神的天堂”。岗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在佛教中,它是由金、银、琉璃和玻璃四宝构成,由七金山七香海及十二部洲所围成的"须弥山",象征着整个佛教宇宙的中心;在印度教传说中,湿婆独居神山修行,日积月累修行得法力无边,成为可以摧毁一切邪恶和创造一切善良的大神,因此神山被看做是湿婆的化身。它是西藏苯教的发源地,是三百六十位神灵居住之山。对耆那教来说,它是创教人筏驮摩那获得解脱之地。
冈底斯的另一注释,就是“众水之源”。冈底斯山是雅鲁藏布江、恒河与印度河的发源地,亦是阿里的四大神水之源。这四大神水是:北坡流出的狮泉河(森格藏布),今印度河的正源;南坡流出的象泉河(朗钦藏布),亦为印度河河源;东坡流出的马泉河(达却藏布),即雅鲁藏布江(流入东印度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源头;而南坡流出的孔雀泉河(马甲藏布,后称孔雀河),则是恒河的上源。这四大神水,都是极富盛名的古文明的源头,与岗仁波齐峰有着神圣关联。
转山是来自不同地方朝圣者最常采用的方式。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冈底斯,每年来此朝拜的世界各地的信徒成千上万。来神山朝圣,是一个佛教徒或印度教徒乃至于苯教徒或印度的耆那教徒一生中的最大夙愿。
绕神山一周的距离是52km,藏传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顺时针转,而苯教徒则是按逆时针绕行的。藏民转山通常在一天内完成。清晨早早出发,晚上就可回到塔钦。磕等身头转山,则通常需要3-4个星期完成。据说转1圈可以消除罪恶,藏民一般以3圈为起点,转满吉祥的数字13圈则获得转内道的资格。而转够108圈保证立即升仙,完全洗脱前生后世的罪孽。在藏历4月15日斋会之日转山,其功德远胜于平日,因为这天是释迦牟尼处胎、成道、涅盘之日。
上世纪80年代,梅斯内(Reinhold
Messner)被许可攀登冈仁波齐峰,当他到达山脚时,出于对神山的尊重打消了攀登念头。2001年,一支西班牙登山队也获准攀登,但最后在面对国际上强烈的抗议时亦被迫放弃。目前,岗仁波齐是中国唯一一座明令禁止攀登的雪山。
早上9点出发。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塔钦西侧,开始的路线很容易辨认。向西穿过巴噶荒原,广袤的沙地上缀着绿色斑块,像一件巨型的迷彩夹克。北面,东西走向的山脊挡住了你眺望岗仁波齐的视线,不过,在东南方向可以清晰地看到纳木那尼峰(p7728m)。阿比峰和其它尼泊尔山峰出现在南方,西南方向尖尖的双子峰则是印度的卡美拉峰(p7756m)。
开始出发的路都很平坦,转山的人很多,基本都是藏民,沿途的风光不错,大家兴致很高,说笑着集体前行。
这次的行程特意安排了转山,12名队员也都决定全部参加。洛旦应我的要求,也全程陪同我们转山。
据洛旦讲,他从事旅游十多年来,还从没有一个队伍的全体人员全部参加转山的,而且我们正好是13个人,13这个数字在藏传佛教里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我们13个人转一圈相当于转了13圈。
听到这里我们都很兴奋。至于是否请背夫,商量后有7人请了两个背夫,雨霞担心自己体力不行,于是自己单独请了一个背夫。背夫现在的价格是每天120元,最少安装3天来算,洛旦去帮我们讲了价,我们两天转完,就只收了两天的钱。
开始时都是这样平坦的路或者平缓的土坡
出发4km后,线路越过山脊的西南沿到达一个玛尼堆(p4730m),玛尼堆饰以经幡。到此意味着能够看到岗仁波齐的南面,或者说呈现出绿宝石的面貌了,这也是线路的第一个朝拜点。洛旦在这里挂起了经幡。
很快,路转向北方进入荒凉的拉曲峡谷。
在这里峡谷显得很开阔,可以看见前方经幡柱高高的旗杆(p4750m)。经幡柱西边是两腿佛塔。
在两腿佛塔前留影
悬崖峭壁流下注入拉曲的水流
我们走过峡谷
牦牛悠闲的吃着青草
它看着我们的眼睛无比真诚
我们只是留下脚步
我们只是留下笑容
一路都是这荒凉的峡谷
中午来到了路上的第一个休息点,喝点甜茶,吃碗泡面
洛旦做起了糌粑,阳光看见上去抢着要分一点
在转山路途中的休息点,一般只有泡面吃,所以如果不习惯吃方便面的要尽量自己多带些其他食物。一路上的体力消耗还是比较大的,补给非常重要。
简单休息后,继续出发。
峡谷在一个叫色雄的地方显著变窄。现在可以清楚地拍摄到岗仁波齐峰了。
云雾很厚,冈仁波齐的顶部被遮住,而天气此时变得更加阴沉了,全然没有了出发时的阳光明媚
路边有很多野狗,阳光过去喂它们
和藏族阿妈合影
这时在路上看到了虔诚的朝圣者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这一世转山 不为轮回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转过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 我磕长头拥抱尘埃 不为朝佛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 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累了,就休息一下吧,让心灵从此洁净安详
看到目的地了,举起胜利的旗帜
有一只鸟在峡谷飞过
长满绚丽的羽毛
我不知它的名字
它飞过时天空一片宁静
西岸的路在达到哲热普寺前要跨过拉曲的两条支流白龙曲和仲龙曲,以前的时候须脱鞋涉水,现在有一座小木桥,海拔一直在缓缓上升。此时东侧的岩壁挡住了视线,看不到神山。再走一会儿,就经过长寿三峰,分别代表三位长寿之神——无量寿佛、白度母和尊胜佛母。小道右侧的岩面变得较为光滑,看上去象一把椅子,“椅子”后面的石头,印度教徒说是猴神哈奴曼在朝拜神山,佛教徒则认为它是莲花生大师修行用的“朵玛”(一种大饼)。经过岗仁波齐西壁时会为之震慑,三角形的冰壁象是端坐在莲花宝座上的佛。
让我拥抱,让我深沉的凝望
再往前行,就到了我们今天的终点——哲热普寺
哲热普寺资料
哲热普寺重建于1985年,位于拉曲北侧山上,拥有绝佳的位置,直接面对着辉煌壮观的岗仁波齐北壁。清晨的日照金山,正午湛蓝天空下以及月光下的北壁更是摄人心魄。三座稍小的山峰排列在神山前:夏诺多吉(代表金刚手菩萨)在西,央迈勇(代表文殊菩萨)在东,仙乃日(代表观音菩萨)在中间。
哲热普寺的名字源自单词dira(意为“母牦牛角”)和puk(意为“洞”)——这是苯教勇士格廓用角抛出巨石围绕而成的地方。米拉日巴的弟子郭仓巴年间在此修行。他第一个发现了转山的路线。传说他被一头牦牛引到这里,牦牛钻进一个山洞不见了,只留下一只大角,原来牦牛是守护神山的狮面女神所化。寺庙经堂的主供观音菩萨,旁边有佛像和一尊可怕的护法神。
寺庙提供基本的住宿条件(50元/床位),居住环境较差,被子很潮湿,建议带上睡袋。
从北壁发育的康羌冰川一直延伸到夏诺多吉和仙乃日之间,2h可以走个来回。徒步18km。
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第一天圆满结束,胜利。
这里可以吃的东西只有方便面,将就一口算了
还是躺着舒服啊
综述第一日行程:
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尤其是已经从珠峰下来,高反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了。沿途路线很清晰,不会迷路,路上可以看到很多转山的人。
第一日的后半程慢坡上升的路较多,体力消耗逐渐增大。第一日总共用了8个小时,进山后天气变化很大,本来我们刚出发时还是阳光灿烂,到了峡谷时就变得阴云密布了,所以保暖的冲锋衣非常重要。沿途的补给地方只有甜茶和方便面,如果可以,尽量自己带些其他食物,因为方便面实在是不好吃。
沿途尽量喝热水,这对保存体力和体温有很大帮助。
为了这次转山,我们特意备了很多经幡要挂在卓玛拉山口,队友们都在经幡上写着祈福的话语
到了哲热普寺,还经历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在洛旦的帮助下,我们得以朝见活佛。
这位活佛的地位在整个藏地都是排在前三位的,一般人很难见到。很多时都在闭关,我们到的时候恰逢出关,这真的是巧合吗?
走进哲热普寺的内殿,洛旦先进去,然后我们一个个顺序走进去朝拜,活佛为我们戴上哈达,摩顶赐福,拜见后就跪坐在旁边。
活佛开始吟诵经文,我们都是双手合什,闭目聆听。
我无法形容当时的情形和气氛,只是感到心中一片宁静。
出来时我看见每个人感觉都好像不同,似乎每个人都有了变化,但却又说不上来。这种神秘而充实的感觉一直持续了很久。
晚上睡觉的地方是多人间,一边6个。
一时睡不着,就开始讲起了灵异的故事,每个人都要讲一个,我想不知道是不是白天的事情影响的。
走了一天都累了,只是讲了一会,很快就都进入了梦乡之中。
晒9月7日的账单:
早餐100元,午餐128元,住宿600元,合计828元,人均69元。
9月8日第8天:哲热普寺——卓玛拉山口——尊最普寺——塔尔钦(转山第二日)
哲热普寺-卓玛拉山口-尊最普寺-塔尔钦(32公里),
早上6点到晚上7点共徒步13小时。
早上5点起床,外面的天黑黝黝的,大家都草草吃了一点东西,不过好像都没有什么胃口。
收拾半天,等到出发时时间已经是5点45分了。
大家都带了电筒或者是头灯,十几个人排成了一条长队缓缓前行。
在漆黑的夜里,只看见一串的灯光在看看蠕动。我抬头看看了天空,是一个阴天,看不到星星和月亮。
从哲热普寺出发全部都是上坡,而且海拔越来越高,基本是要走一段就要略微休息一下。由于体力的差距,队伍也是分成了几个小团队。洛旦和其他两位男士西凉、老黄在最后面陪着体力较弱的动动,其他人先慢慢上去了。
这一段全部都是乱石路,一直是上坡,大家都有些沉默。天渐渐的有些亮了,有腾腾的雾气升起。
坐着休息一下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黑白相间的色彩
天彻底亮了,但却是一个阴天,间或还在飘着点雨丝
无比虔诚的阳光MM
大约是从哲热普寺出来2h,就是天葬台(5330m),象征死亡之地,满山坡都是衣服、布条覆盖的玛尼堆,朝圣者在此假定要经历一次象征性的死亡,进入地府,直至到达卓玛拉山口才将获得重生。
通常应该把什么留在天葬台——一件衣服,一滴血或者一束头发——代表离开了刚才的苦难生活。
阳光用了半天的力,把自己的一绺头发给割断抛在这里。
我把随身带的这次转山的笔记抛在了这里。
小溪把随身带的一件衣服抛在了这里。
天葬台约30分钟后路线折向东进行卓玛拉山口(p5630m)最后的爬升。山口的鞍部看起来平平无奇,仅仅是个有着大大小小石头的斜坡,右侧有一些荒凉、呈锯齿状的山峰。朝南最后看看岗仁波齐峰的北面。
这时天空不再是飘着雨丝,而是飘起了雪花,地面很快就像铺上了一层洁白的
飞舞的雪花,舔舔这雪是什么样的味道
行走在漫天的飞雪中
山川一片黑白的泼墨色
标志着山口的卓玛石被大量经幡遮挡,勉强可见。一块大石头上刻着度母像,这就是卓玛石,信徒们在此留下粘满酥油的钱币、衣物、牙齿等物品。朝圣者会围着它转一圈,把钱用酥油粘在石头上,弯腰从经幡下穿过,口中念诵经文,“其其索索,啦珈啰(ki
ki so so, lha
gyalo,万能的神保佑长命百岁,平安喜乐)”。“其其索索”是祈祷能获得权力与幸福;“啦珈啰”意为“神的胜利”。他们现在获得了重生,此外,由于度母(即卓玛)的眷顾和保佑,罪恶已经洗清了。
卓玛石的故事是:郭仓巴开辟了转山路线,并在狮面女神山谷中迷路,随后被21只狼引回到正确路线上,当然,这21只狼都是度母的化身,度母是这座山口救苦救难的保护神。到达山口后,21只狼合为一只,然后变成了卓玛石。这一天,度母女神一定会在艰难的爬升路上帮助我们。
一家三口一起来转山,孩子尚还在襁褓之中
抬头望,还有多远的路
在这冰天雪地里,给我们一点阳光吧
前方已经不远了
沿着这崎岖的小路
在看得见你的地方
我的眼睛和你在一起
在看不见你的地方
我的心和你在一起
我们在卓玛拉山口挂起了经幡
在卓玛拉神秘而有些诡异的气氛中休息一下疲劳的双腿,吃点东西,然后开始沿陡峭的碎石小道下山。这一段是整个转山途中最危险的一段,很容易崴脚。难以想象在这样的路上怎么完成一整套磕长头的动作。往下看,碧绿如玉的托吉错(p5608m,藏语意为慈悲湖)映入眼帘。传说这里从前是善财童子洗手的地方,夏天不结冰。有一次,一个背着孩子的人来到这里,想在池子里洗手,向前伏身,背后的孩子滑下来掉到水中淹死了,于是神下令把水面冻结。印度教徒认为应该在碧绿的湖水中沐浴,如有必要还应打破坚冰,不过很少有人实际这么做。
这个喇嘛一直好心的跟在我们身后,还问问阳光需不需要帮忙
陡峭漫长的下坡有400m,下了坡路迹就消失了,只能在一块块褐色的大石上蹦蹦跳跳前行。重新找到小路,约1h后可到达门曲河谷的草滩。刚开始可能要走雪地,有时需涉过横穿峡谷的水流,然后路变干,布满石头。登山杖在这儿很有用。
动动已经累了
天空这时下起了小雨,还夹杂着小冰雹
最后这段路是最考验体力和毅力的时候,开始风夹杂着小冰雹,走路都很艰难。
这段路先是乱石,然后是沼泽,体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只是机械的往前走。
没有力气照相了。到尊最普寺短暂休息了一下,继续前行。终于看见塔钦了。
走在胜利的阳光大道上
转山第二日综述:
转山第二天要比第一天难很多,首先是海拔到了最高处,要爬到卓玛拉山口比较吃力;今天的路程也是比较长,32公里也远远超过了第一天;第二天的路大多是乱石路或者是沼泽,比较难走,最后的10公里路较好,但这时体力都消耗殆尽了,所以也感觉有些吃力。
总结转山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之一:天气
每年4-10月是转山的季节,直到卓玛拉山口的被大雪封阻。昼夜温差很大,阳光下和背阴处的差别也很大,因此衣服要多带,并随时增减,最好一定要穿冲锋衣。
由于海拔高,紫外线格外强烈,普通的防晒霜根本不管用,SPF越高越好。尽量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直接接触阳光。墨镜、薄手套必不可少。。
注意事项之二:吃饭
沿途的帐篷可以买到方便面和酥油茶、甜茶。没有其他吃的,方便面我们后来吃的都想吐,所以最好多带些其他喜欢的食品,毕竟补充体力非常的重要。
如果请背夫,应该适时请他们喝茶。多带些巧克力,葡萄干等小食品,除了饥饿时食用,也是赠馈转山的藏民的佳品。
转山时最好要带保温水壶。会保证你体温不致流失,也可以保护肠胃。
注意事项之三:住宿
神山北面的哲热普寺和东面的尊最普寺都有住宿,哲热普寺前还新修了石砌的旅馆。就是说不用带帐篷也可以。除了三座寺庙,沿途有些藏民的帐篷点也能提供住宿,但住宿条件极差。强烈建议带上睡装。
注意事项之四:背包
理论上带着人民币就行。但考虑到沿途补给少,有必要带一些物品以应付最坏的情况。
睡袋:必须带。温标稍低些(0℃至-10℃)的羽绒睡袋可以让你睡得舒适。
衣物:这个季节一般需带能抵御-5℃至-10℃度的衣物。如保暖内衣、绒衣绒裤、冲锋衣、遮耳帽、手套、棉袜等。
干粮:转山期间每天要保证吃上三顿。可以多带一些自己喜欢吃的高热量的食物,以防万一,多了可以送人,碰上意外没的吃就惨了。
药品:救命的东西,多带点。
相机:这个不用多说。多带卡,电池充好电。&&&&
注意事项之五:高反
塔钦海拔4560m,转山过程中最高点卓玛拉山口5630m。对高原反应要有足够的重视,来神山之前至少应该有4000m&以上的经历,了解自己的高山反应情况及适应的能力。
由于我们已经到过了珠峰,所以基本没有人出现高反的情况。
转山之前每天都尽量休息好,转山时步伐缓慢而稳定,不要过度兴奋,尤其是翻越卓玛拉山口,上升不要太快,多休息,早点出发。出发前大量饮水,高山上空气又干又冷,出汗和呼吸都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导致脱水。
放松心情,很多时候高山反应是在你“期望”它出现时出现的。头痛可以吃些阿斯匹林、散利痛。
若是症状持续或加重,我们有责任帮助同伴迅速下降海拔。
回到住宿地塔钦,恰逢文昕老大的队伍也到了这里吃饭,以外相见,都是欢喜异常。
意外外的插曲:我们本来请了两个背夫,两天两人总计480元,出发前老鹰就已经付了钱,但我们其他人都不知道。
回来后洛旦说这两个背夫都很辛苦,建议给一些小费,加上背夫费总共600元吧,然后他也累得赶快休息去了。
由于老鹰已经先回来后就睡觉了,我和其他几人商量后同意就给了600元,相当于我们多给了两个背夫480元,背夫高兴的蹦蹦跳跳的跑了,我们还觉得很奇怪。后来回想起来,多赚了这么多,能不高兴吗。
结果第二天和老鹰讲起来才发现闹了个乌龙。急忙找洛旦去寻背夫,看能不能把钱要回来,结果两个背夫音空信渺。大家不由面面相觑,后来洛旦说,这样吧,这件事我也有责任,我承担300元,你们承担180元,这样可以吗?我们赶紧说怎么能这样呢,不用的,但是洛旦态度坚决,最后就这样解决了。真是感激洛旦,他完全可以不用如此的,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疏忽所致我只想说一声谢谢。
晒9月8日的账单:
早餐60元,背夫喝茶吃方便面43元,住宿费960元,合计1063元,人均88.58元。
阿里大环线行程第九日:
9月9日第9天:塔尔钦-东嘎皮央——扎达——古格
今天的行程要比较轻松,而且由于两天的转山大家都比较疲劳,所以安排多休息一会,上午11点出发。
出塔钦没有很久,路边出现了一个小湖,就像一个小小的水坑,洛旦说这是世界上最小的湖,其实湖水很深
湖边的山石呈现出五彩的颜色
就是这样小小的水坑,其实是一个湖
路边出现了五彩山
在远方的白雪映衬下愈显色彩艳丽
车过巴尔,远方的雪山景色绝美
前面就到东嘎了
东嘎皮央资料 
东嘎皮央,是一处石窟壁画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县城北边约40公里处。东嘎、皮央是这里两个邻近的村子的名字。东嘎皮央,就位于这两个村子附近的土石山崖上。遗址分部在东嘎村的部分,是一组石窟群,是中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遗址分布在皮央村的部分,是一处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组成的大型遗址,总规模比东嘎大(若单论石窟规模,则以东嘎村为大),属于古格王朝仁钦桑布时期所建的八大寺之一,建于10世纪,曾一度是古格王国重要的文化中心。石窟壁画是用矿物颜料绘制的,因此色泽完好。
  东嘎是扎达县的一个靠山临水,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在“古格王国”遗址西北约40千米。东嘎石窟散布在东嘎村北面断崖上,路上能看到山上密密麻麻的洞窟。现存洞穴接近200个,延绵2千米,俨如蜂巢。其中绘有精美壁画的几个窟洞,集中在东面一片呈“U”字形的山崖上。
  考古工作者所发掘的东嘎洞窟和皮央洞窟就在东嘎村和相邻的皮央村附近的土石山崖上,这是西藏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一处佛教石窟遗址。集中在半山腰的3个洞窟中的东嘎壁画保存得较好。它的形成及其年代,目前在众多的西藏历史、宗教、文化档案中没有记载,是一个尚待解破的文化之谜。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洞窟壁画有近千年的历史,考古、研究价值极高。
  壁画历史久远,内容丰富,画中还有些异国他乡的人物、图案、造型。壁画采用特殊的矿物颜料绘制,经久犹新,毫无褪色。壁画题材主要有佛像,菩萨像、佛传故事、说法图等,还有各种装饰图案纹样及密教曼陀罗等。各种天女图案最多,造型生动,变化丰富。
  位于东嘎遗址以北的是皮央石窟群,也是一处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组成的大型遗址。山上散布约1000个洞窟,其中一些虽已塌毁,但总的规模比东嘎还要大。
初步考证,东嘎遗址属于古格王朝仁钦桑布时期所建的八大寺之一,建于10世纪,一度是古格王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为保护这两处奇观.东嘎、皮央洞窟目前尚未对外开放。但可向扎达文化局联系参观安排事宜。
  吐蕃王国末期,最末一代国王的后裔逃往阿里,在阿里建立起割据的小王朝,其中一个小王朝的都城,便建在札达县境内的札不让。遗址中还保存着数百孔洞窟和绘制有精美壁画的佛寺、石窟遗迹,在城内的库房内存放着火药、铠甲、头盔以及各种铁制兵器。据藏文史籍《西藏王臣记》记载,古格王国先后传承共十六代国王,最后在公元17世纪由于西方传教士潜入古格传教,导致信奉的古格国王与坚持以为国教的大臣之间发生严重的冲突,邻国拉达克王国乘古格国内混乱之机,出兵围困其都城扎不让,将其灭亡。
  象雄与古格,两个一度各领风流的西部古国,从此消逝&
在历史的烟云之中,令、、们在浩翰的史海中苦苦搜寻,力图用科学的证据来复原其历史的旧貌。关于古格王国,虽然各国的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曾作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但也有许多问题时至今日仍然藏在云山雾海之中未能得解。其中,一个最令考古学家感兴趣的问题在于:当年这个王国最强盛时,一度号称达到十万之众,但古格王国都城遗址扎不让所有能住人的洞窟加起来,也只能容纳两千人左右,这不能不让学者们推测,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一定还有无数个像扎不让这样的古城堡隐藏在大漠荒原深处,被历史的风尘所掩盖。
于是,一支又一支考察队踏上了阿里高原,去探索神秘古国深藏于荒原大漠之中那些未知的世界。一支调查小队,由西藏文管会和藏汉两族考古学者组成,先后数次深入到阿里高原,终于取得了重大的考古新发现。在1992年他们发现了石窟壁画遗址,它位于扎达以北40公里处,是中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东嘎是的一个靠山临水,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在“”遗址西北约40千米。东嘎石窟散布在东嘎村北面断崖上,路上能看到山上密密麻麻的洞窟。洞穴接近200个,延绵2千米,俨如蜂巢。
考古工作者所发掘的东嘎洞窟和皮央洞窟就在东嘎村和相邻的皮央村附近的土石山崖上。它的形成及其年代,在众多的西藏历史、宗教、文化档案中没有记载,是一个尚待解破的文化之谜。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洞窟壁画有近千年的历史,考古、研究价值极高。
车进东嘎所处的小村庄,路边已经可以看到土林的感觉
壮观的东嘎遗址
在阳光下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在东嘎石窟前面的草地上开满了黄色的野花
东嘎遗址以北的是皮央石窟群,也是一处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组成的大型遗址。山上散布约1000个洞窟,其中一些虽已塌毁,但总的规模比东嘎还要大。
皮央石窟的边上是土林,生长的正旺盛的青稞凭添无限的色彩
皮央石窟标示
像是一个人牵着一匹骆驼
皮央石窟的近景
洛旦在这里挂起了他的阿里王旗帜
皮央石窟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明暗相间的色彩
阿里王的旗帜在这里开始飘扬
我们在这里合影
扎西师傅和美女
天色渐晚,车子在土林中穿行,土林陡峭挺拔、气势恢弘的独特风光,令人毕生难忘
爬上一个山坡后,就到了土林的观景台
扎达县最著名的地貌风光区。札达土林地貌发育最好的地区是以托林镇为中心的大片地区,分布高度是海拔m,面积约888km2,札达土林分布的总面积约为2464km2,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
扎达土林地貌在地质学上叫河湖相,成因于百万年的地质变迁。地质学家考证,一百多万年前,扎达到普兰之间是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线递减,冲磨出“建筑物”的层高,历经风雨侵蚀,在壁立陡峭的山岩上雕琢出今日的模样。水平岩层地貌经洪水冲刷、风化剥蚀而形成的独特地貌,陡峭挺拔,雄伟多姿。蜿蜒的象泉河水在土林的峡谷中静静流淌,宛若置身于仙境中,梦游一个奇幻无比的世界。
夕阳的光将土林染成了金色
大气磅礴的土林景观
天空突然暗了下来
然后阳光迸射,土林一片金黄
转瞬间光影变幻万千
土林上一抹阳光掠过
在云彩间阳光一抹抹消逝
最后光线全部消失了,我们只好耐心等待
洛旦煮好了咖啡,等着我们来品尝
天色越加的黑了,突然有一束光从天际直射而下
在黑暗中是天堂的光芒
这光在黑暗中行走
渐渐的穿破黑暗
阳光隐藏在乌云里
请给以惊人的闪亮
在夜色中驾车在土林中穿行,这对其他司机还有些风险,洛旦却是驾轻就熟。
晚上在扎达吃晚饭。由于第二天要看古格的日出,连夜奔往古格,晚上住宿在藏民家庭旅馆。
晒9月9日的账单:
午餐270元,晚餐220元,住宿600元,扎达古格门票1000元(实际票价200&12=2400元,此处节省1400元),合计2090元,人均174.16元。
阿里大环线行程第十日:
9月10日第10天:古格——扎达——狮泉河
现代化札达县城的周围环绕着寸草不生、沟壑密布的冲蚀地貌,很难想象这样的地方曾出现过相当发达的文明。那时候的古格王国是西藏与印度贸易线路的重要驿站,而今,留存下来的托林寺也仍然是藏传佛教的中心之一,附近扎不让村自9世纪以来建筑的城池依然在山巅挺立,它们共同构成阿里地区的重要景观。
扎不让村在札达以西20km,相比之下,托林寺倒似乎成了陪衬。游览札达一来一去最好安排三天时间。
神秘的古格王朝300年前一夜之间在历史上消失,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神秘遗址。
最早对这座古城遗址进行考察的是英国人麦克霍斯·扬。1912年,他从印度沿象泉河溯水而上,来到这里进行考察。真正的科学考察从1985年西藏文管会组织的考察队开始。以他们的实地测量,遗址总面积约为72万m2,调查登记房屋遗迹445间,窑洞879孔,碉堡58座,暗道4条,各类佛塔28座,洞葬1处;发现武器库1座,石锅库1座,大小粮仓11座,供佛洞窑4座,壁葬1处,木棺土葬1处。
现在的遗址从山麓到山顶高300m,到处都是和泥土颜色一样的建筑群和洞窑。除几间寺庙外,全部房舍已塌顶,只剩下一道道土墙。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整个遗址建在一个小土山上,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红庙、白庙及轮回庙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不乏精品。
古格雕塑多为金银佛教造像,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被称为古格银眼的雕像。而遗存数量最多、最为完整的是它的壁画。古格壁画气势宏大,风格独特,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绘人物性格突出,用笔洗练,丰满动感的女性人物尤具代表性。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受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古格的艺术风格带有明显的克什米尔及犍陀罗艺术特点。
古格盛产黄金白银,在托林寺、札不让、皮央东嘎都发现过一种用金银汁书写的经书,而且出土的数量极大。这种经书书写在一种略呈青蓝色的黑色纸面上,一排用金汁、一排用银汁,奢华程度无以复加。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吐蕃王朝末代赞普郎达玛时期,灭佛毁寺,不少避难僧人远遁阿里。阿里地处西部边境,深受大食、印度的影响,加上又是苯教的发源地,所以便成为各种思潮、各种力量汇集之地。公元843年朗达玛被一位僧人刺杀,内战纷起,4年后平民起义,吐蕃王朝崩溃。之后先后曾出现大小7个王国,西藏长期处于藩王割据局面。
17世纪中叶,古格王朝发生内乱,国王之弟请拉达克军队攻打王宫,王朝被推翻。古格覆亡后,并入拉达克(今克什米尔)一段时间,后被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重新收回。
古格王国的统治中心在札达象泉河(藏语称朗钦藏布)流域,北抵日土,最北界可达今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南界印度,西邻拉达克(今印占克什米尔),最东面其势力范围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其都城扎不让位于现札达县城西18km的象泉河南岸。扎不让北面的香孜、香巴、东嘎、皮央遗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达巴、玛那、曲龙遗址等,都具有相当的规模。
古格王朝的崇尚佛教,多次派人到克什米尔学经,翻译佛经108部,得佛教之益,王朝历经数百年不衰。1042年,印度高僧阿底峡到阿里地区弘法,使阿里成为佛教复兴之地,佛教史称之为“上路弘法”。
今天的古格故地,只有十几户人家守着一座空荡荡的城市废墟,而他们并不是古格后裔。少量的历史典刊,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揭开古格王国的面纱,反而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古老的古格,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宫,将西藏西部众多的秘密深锁其中。
刚进遗址大门的小建筑是古格行政长官的个人祭祀庙。管理员把他自己的度母像放置其中后称之为“卓玛拉康”(即度母殿)。墙上壁画绘于16世纪,不同于此的其它风格壁画那时候已经式微。精美的壁画包括幻想风格的彩色大象图案、像鹰的鸟形人、隐士和雪狮,还有其它一些。背面墙上的主壁画是释迦牟尼佛,两旁是宗喀巴和阿底峡。佛陀宝座旁的小佛像是其弟子。
入口稍往上是巨大的拉康嘎波,或称白殿,保存着古格遗址最古老的壁画,大概算是阿里地区最重要的佛殿。其壁画绘制年代可以追溯到15世纪或16世纪,不过其风格影响要源自10世纪的克什米尔佛教艺术,这也是研究人员深感兴趣之处。除了古格遗址,很少有早期克什米尔艺术的遗存(拉达克的阿奇寺也有一些)。一般人都可以从印度教神佛瘦长的身体、细细的腰部、佛像长袍的织锦花饰和丰富的色彩上分辨出克什米尔风格。
屋顶和细细的支撑廊柱都绘制精美。每根柱子顶部的释迦牟尼刻像和图案尤其值得注意。一度曾有22尊真人大小的佛像排列成墙;目前仅留存10尊并毁坏严重。尽管如此,相比其它所有寺庙,白宫在文革浩劫中还算受损程度小的了。最初时每尊佛像后都有光晕装饰,如今只有部分保存下来(注意看左边远处角落和后面的壁龛),还可以看到墙上曾经放置佛像的壁龛。
门旁有两尊5m高的护法神,红色的是马头明王,蓝色的是金刚手菩萨,都没有手臂。
大殿后部的壁龛里曾有一尊立式释迦牟尼像,现在已被别的佛像替代。在墙侧曾有一排排的架子放置着许多小佛像。
拉康嘎波上面是同样大小的拉康玛波,也称红殿,建于约1470年,比拉康嘎波早30年。殿里的壁画1630年重绘过,没多久古格王国就灭亡了,这里的壁画要比白殿的绘制要晚。
红殿的大门很漂亮,门框层层递进,雕刻着菩萨、经文和大象,值得细细观看。殿内有许多细细的柱子支撑着屋顶,跟白殿类似。大门旁是观音、绿度母和八臂白度母,右侧还有度母和文殊菩萨。
这些佛像曾经放在大殿正中,破坏痕迹犹在,不过狭小的空间、热烈的色彩结合了肃静还是创造出一种浓重的气氛。
虽然墙上的壁画由于人为破坏和渗水已经毁损严重,不过它们依然生动,闪耀着光彩,你很容易忘记它们实际上绘制于350年前。左墙上的壁画很有名,记述了寺庙的修建:动物们驮着巨大的梁柱,乐师奏起长号庆祝寺庙完工,官员们站立出席仪式(一位克什米尔代表带着头巾),然后是王室成员,国王与王后(在伞下),无量寿佛,最后是一排诵经的僧侣。场景的底部堆满了礼物。
最右侧(北边)墙上的壁画描绘了佛陀被恶魔诱惑、被纳加蛇神保护等等故事。东墙是八座别具风格的佛塔,代表佛陀的八件事迹。
殿内主要神像都披有非常华丽的图兰纳毯,毯上织着鸟、鳄鱼,顶上有飞天。大殿后部原有35尊忏悔佛,少数尚存身体,手臂都已经没有了。
大威德金刚殿
拉康玛波往上一点,这个佛殿内的壁画也是用红色和金色着色,基本上都是愤怒神祗,包括时轮金刚、喜金刚和牛首大威德金刚。回头看大门的左侧是多闻天王,是主管财富的神,骑着雪狮,周围环绕着武士方阵。
这里的壁画和度母殿一样,受西藏内地风格的影响比克什米尔风格要大,但绘画质量不佳。那时候,绘画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曾经立在这儿的佛像都被破坏殆尽。
离开几座佛殿,继续穿过僧舍区和一条隧道到达山顶。夏宫在山顶北端,空无一物,有视野开阔的观景平台。象泉河谷就在北方。东北方是洛桑拉康废墟。
最有意思的建筑是虽小但保存完好的坛城殿,红颜色,在山脊中部。这个小佛殿的中央是非常精美的立体坛城壁画,仅仅是基座在文革中受到破坏。
冬宫在夏宫之下,要通过陡峭同时风化很严重的楼梯下去(现在已经加装了扶手),内部的房间就象蚁穴。为了保暖需要,房间向下深入12m,东边的房间有窗户,外面就是悬崖。有7间屋子,都是空的,尘土很大,
由一条狭窄的廊道连接。还能看到从楼梯处分出一条昏暗的通道通向河边,供王室成员紧急逃生之用。
去往冬宫的楼梯在夏宫与坛城殿之间,不小心会错过。胆小的就不要去了。
从古格遗址入口北方沿一条绿色的河谷走700m,左侧的洞穴藏有几具干尸。返回的路上可游览佛塔和洛桑拉康废墟,只有佛像的脚部还残存。古格遗址的西边还有些洞穴和佛塔可以看一看,就在厕所附近。
西藏的天亮的比较晚。我们住宿的地方就在古格的旁边,开车出来只有10分钟的路程。来到古格对面的小山坡上,这时天边出现了朝阳的亮色
艳丽的朝阳照射在了古格旁边的山峰上,古格还在静静的沉睡,它还在等待着阳光的呼唤
古格渐渐在阳光中苏醒
两种色彩交替辉映
终于太阳把所有的光都洒在了古格的身躯之上,古格变成了一片金色
金色的古格
古格在这个时刻无比的辉煌
古格旁边的土林也变得绚丽多彩
朝阳渐渐退去
拍完日出上去参观古格遗址,由于殿内不给照相,就在外面拍了一些
瞭望远方,大地一片苍茫
从上面俯视
岁月的脚步在此刻停留
参观完古格后去扎达吃午饭,本来原计划还要在这里住一晚的,后来商量决定直奔狮泉河——阿里南线的终点。
车子重新穿过土林,路上经过一般旅行团队拍摄的地点,我们原先拍土林的地方与这里不同
远方的雪山与土林
晚上住宿在狮泉河的三元宾馆,环境很好,推荐。
吃了一路的川菜,到了城市,可以换换口味了,晚上我们吃新疆的烤肉
今天恰逢是团友动动的生日,我们买了蛋糕一起为她庆祝
我和动动被偷袭了,满脸都是蛋糕
晒9月10日的账单:
古格的讲解120元,中餐270元,晚餐507元,住宿720元,合计1617元,人均134.75元
阿里大环线行程第十一日:
9月11日第11天:狮泉河休整
阿里的首府狮泉河是我们这次阿里大环线南线的终点,也是北线的起点,行至今日正好走了一半,考虑到大家都有些疲劳,而且洛旦3个师傅开车也比较辛苦,所以在狮泉河休整一天,大家自由活动。
狮泉河资料
阿里也称狮泉河(藏语叫森格藏布),是阿里地区的行政首府,当地人一般叫“地区”,地图上的名字是噶尔。城镇本身没什么可游览的景点,不过这里却是洗澡洗衣、腐败、补给和上网寻找路线资讯的好所在。
阿里跟内地的城市没什么不同。有很多藏民在街头流浪,不过他们或许跟我们一样,也是这座城镇的过客,来自遥远的地方。城市快速地扩充着,特别是河的南面,驻扎着很多边防部队。在这片荒芜土地上的阿里甚至有电子游艺室、美容院、百货商场和卡拉OK厅。
爬上城北满是经幡的山坡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不要对西边的军事设施拍照(山坡上能看到巨大的标志)。
在狮泉河饕餮一把吧
9月11日的餐费都是自理的,只是住宿费公摊,另外阿里北线比较荒凉,沿途有几处没有吃饭的地方,还要自己采购准备。
9月11日账单:
公共物资采购1169元,住宿720元,合计1889元,人均157.41元。
明天就是我们阿里北线的开始
阿里大环线行程第十二日:
9月12日第12天:狮泉河——革吉——亚热——仁多
由于今天的路程比较长,而且都是砂石路,所以早上天还没亮就出发了。
刚出狮泉河,就看到了远方绚丽的彩霞
我们的车子一路飞奔,狮泉河就在旁边流过
两只黑颈鹤夫唱妇随
车过革吉,就是一片荒凉的大漠,很多时都没有路,但洛旦却很自如的行于其中,这是他的王国,在这里的时候,我答应洛旦,要写一首歌词送给他,,就作为他阿里王的队歌。
下午一点多到了牛奶湖。牛奶湖平时是一片干涸,今年雨水多,湖泊的面积显得很大。牛奶湖由于是盐碱地的关系,所以湖水呈现出一种乳白色。
路上看到的一个藏民车被陷住了,洛旦主动停下车下去帮忙,这对于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了,一路上只要是力所能及,他都会热心的帮助
今天的午餐是在野外野餐了,主食是面包,菜是番茄蛋汤
今天做菜的材料
我在搅鸡蛋,队友都要来帮忙
西凉:来看看我的手艺
洛旦他们自己吃糌粑
做糌粑的原料
简单的享用一顿午餐
饭后继续出发前往仁多,一路上风光无限,正应了那句话,最美的风景是在路上
前面就是措那措,湖水是淡淡的绿色
措那措奇幻的色彩
远方山峰色彩斑斓
空中一群鸟飞过,它们带来了仁多的气息
车近仁多,远方的雪山、云彩以及投射的阴影构成魔幻的色彩
仁多乡资料
仲巴县辖乡。1961年建仁多乡。位于县境北端,距县府66公里。面积4700平方公里,人口0.15万。交通条件较差。辖下吉、康玛、布松、新莎、贡觉5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牧养牦牛、绵羊、山羊等。境内有羚羊、黄羊、岩羊、野牦牛、野马、秃鹫、雪鸡、赤麻鸭和黑颈鹤等野生动物。
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岗底斯山的群峰林立,也有雅江源的雄伟壮观,更有南北两区的丰盛草原。
今晚住在仁多,一个很小的地方,住宿的环境比较差,没有水和电,看到我们过来,村里的孩子都围了过来,洛旦把带来的衣物等送给他们。
孩子,你也是天使
——献给阿里的孩子们
一望无际的旷原
狂风割肉般地在耳边肆恣
上苍的孩子
正在接受狂沙 炙阳 寒冷的考验
还有& 贫穷的追赶& 我多想
听你轻快的语调如雅鲁藏布江流动的源水
由高到低地滋润这片干涸的土地
看你清澈的眼神如玛旁雍错纯蓝的湖水
隔着山岗绿了草原 肥了牛羊
你黝黑的脸庞还留着风沙的新痕
那是札达土林里泥土被风雨浸淋后的湿润色彩
孩子啊 知道吗
我对生命的敬仰始于你对自然的从容
破烂不堪的袍子挡不住你善良的心灵
沾满风尘的发梢难以掸尽你天生的纯朴
孩子 你也是天使
我要像你一样奔跑
去追随这高原上最顽强最热烈的生命光芒
今天的晚餐是我们自己带的食材——白菜猪肉罐头炖粉丝,大家饿坏了,整整一锅给吃了个精光
要说仁多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仁多的野狗啊
就跟在你的身后,上厕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和老鹰两个人上厕所时,一人手中拎一条棍子,时刻警惕着旁边的野狗。
最可气,早上去大解,没有厕所就在野外解决了。
找了个地方,四下一片空寂,无人也无狗,刚刚蹲下,就发现面前出现了一个黑影,忙打开手电一照,就见一条黑狗蹲在对面和我两眼对视,那个心惊肉跳就甭提了,赶快解决战斗,提上裤子就走,那狗就等在旁边,看着我走了,它去干什么了——你们怎么想都应该知道了,狗改不了吃屎啊。
我的一个团友去拍照,遭遇到两只野狗的袭击,手中挥舞着三角架展开了搏斗,一路挥舞一路往回跑,终于安然返回,但却也吓了个够呛,下面这张图是和狗奋斗才拍到的
晒9月12日账单:
早餐61元,住宿420元,合计481元,人均40.08元
阿里大环线行程第十三日:
9月13日第13天:仁多——仁青休布措——扎布耶茶卡——措勤
早上出发前往今天第一个景点仁青休布措。
刚从仁多走出没有多久,路上就看到了藏野驴。
可惜我的长焦只有200,还是拍的不够清晰
仁青休布措给了我们一个惊艳
随着光影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湖面被阳光染成了一片金色
雪山与湖水互相衬托着
它们彼此凝视,亘古不变
那是你的眼神
只为此刻心灵的悸动
风马旗在空中飘舞
天使的眼泪默默凝望
小岛蜿蜒着伸入湖中
这是那最深的蓝
至纯至净,大美无言
洛旦总是能找到特别好的拍照地点,离开湖边,带着我们来到旁边的一座小山,俯视仁青休布措,景色又自不同
就要离开了,最后回望一眼,仁青休布措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路上突然看见一只旱獭,圆滚滚的身子煞是可爱
阿里大北线就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在这里终于见到了我们期盼的藏野驴,而且成群结队的壮观场面
看到我们的车也并不是特别的害怕,还有闲暇回头看看我们,然后才跑了
这一群都在向我们张望
藏野驴资料
藏野驴(Equus
kiang),奇蹄目,马科,马属,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别名亚洲野驴,体形酷似驴、马杂交而产的骡子,因尾稍似马尾,所以有人又称其为“野马”。该物中为高原型动物,栖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地带、营群居生活,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多半由5、6头组成小群,大的群体在10数头,最大群体可达上百头,小群由一头雄驴率领,营游移生活。
整齐的队列
车子快到扎布耶茶卡了,远方的雪山
雪山下的盐湖
扎布耶茶卡资料
扎布耶茶卡,也叫扎布耶错、查木错、扎布错等;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隆格尔区仁多乡境内;地理坐标东经83°57&10&P-84°15&08&P,北纬31°27&10&P-31°34&30&P。湖区为高原寒冷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年温差和日温差都较大,年降水量为192.6mm,年蒸发为2269.1mm,经常刮风,年大风日达172天,年平均风速5.8m/s,年日照时数3300小时。湖盆为封闭内流盆地,接受河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扎布耶茶卡湖分为南湖和北湖。南湖固液并存,面积150km2,水深2m,湖面海拔4421m;北湖为卤水湖,面积约100km2,水深数米。
  扎布耶茶卡湖资源很丰富,类型齐全,包括卤水资源、盐类沉积资源和生物资源三大类型。
  卤水资源分为湖表卤水和晶间卤水,湖表卤水以北湖为主,晶间卤水以南湖为主。晶间卤水矿化度439.8g/L,pH值9.31;北湖湖表卤水矿化度393.5g/L,pH值9.15;南湖湖表卤水矿化度369.0g/L,pH值9.17。卤水水化学类型为碳酸盐型,K、B、Li、Rb、Cs、Nb、Gd、Th、As等元素含量突出,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
  固体盐类资源包括石盐、芒硝、硼酸盐和水菱镁矿等。其中石盐是主要盐类资源,约4000多万吨,分布在扎布耶茶卡南湖;芒硝和硼酸盐以层状夹在石盐沉积层中;水菱镁矿资源包括水菱镁矿和菱镁矿,分布在湖周的泉华带和湖中的泉化岛,分布广,储藏量丰富。
生物资源指卤虫资源,具有重要开发价值。
说实话,初见扎布耶茶卡时,我很失望,那时湖面正吹着风,天气是阴沉沉的,根本看不到什么美丽的景色,由于沿途没有吃饭的地方,今天的午餐就是在扎布耶茶卡的岸边自助餐。
我看着扎布耶茶卡,满脸都是失望的表情,想想赶快吃完饭就走吧。
开始将食物搬下车
每人来一根玉米
尝一尝吧,味道真的不错
不要这样看着我们啊,你们也有
扎西在煮茶
为我们煮好了咖啡,饭后每人来一杯,真是享受啊
大家都来享受一下吧
因为景色不吸引人,我就去车里打盹去了。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突然听见他们喊我喝咖啡,就走出车来,没想到眼前的景色让我吃惊,这才是真正的扎布耶茶卡啊
这个景色绝对是要靠运气才能看得到,和我们初来时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水面平滑如镜,雪山的影子倒影于湖中,这景色无与伦比
我没有话语来形容此时的美景,看图吧
扎布耶茶卡
团友兴奋的站在了车上去拍
恋恋不舍的离开扎布耶茶卡,赶往今天的目的地——措勤
只是没有想到,还有惊喜等待着我们——西部狂野的开始
车子正在走着,洛旦突然一声:准备长焦
原来一群藏野驴已经突兀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四蹄腾飞,烟尘四起,与我们的车一同奔跑
洛旦的车子在草原上飞奔,路途崎岖不平,我们在车上颠簸,手里的相机采用连拍,像机关枪一样扫射个不停
两只野驴跑到了我们车的旁边,距离很近,和我们的车一同赛跑,这是西部的狂野
速度极快,冲到我们的车子前面,留给我们两个漂亮的屁股
四蹄腾空,尽显矫健漂亮的身姿
看藏野驴的风采
藏野驴跑得看不见了,兴奋之余,大家吃个西瓜开始放松一下。
我们一路上水果没有断,阿里南线是每人每天一个苹果,阿里北线是每天2个西瓜
这个瓜的味道真的很好
吃西瓜和拍野驴一样兴奋
这张好像有点变形
继续前往措勤,前方不远就到了达瓦措,湖面泛白,不过今天美丽的措太多,这个兴趣不大了
前方经过了郎古措,今天真是一措再措啊
晚上住宿在措勤友谊宾馆,房间环境不错,就是不能洗澡。
措勤距阿里南线分岔口235km,距阿里北线173km,是主路上一个荒凉、尘土飞扬的小镇。镇子东端2km处(从刚进入时开始算)是藏式民居。经过它以后会到达一个很大的玛尼堆,还有经幡柱和牦牛头骨,每日黄昏时藏民们会在此聚集。
从这儿能看到远处的沙丘和大约1km外稍小一点的经幡堆。
措勤的藏语意思为“大湖”,因扎日南木错而得名。扎日南木错在措勤东边磁石乡方向50km,是西藏第三大湖。湖泊东西长53.5km,南北最宽26km,湖水面积1023km2,咸水湖。湖滩地上植物生长良好,是藏北良好的牧场之一。
晒9月13日的账单:
早餐80元,晚餐310元,住宿720元,公共物资采购95元(主要是买了2只鸡,为明天到文布晚饭准备的),合计1205元,人均100.41元。
阿里大环线行程第十四日:
9月14日第14天:措勤——扎日南木错——当惹雍错——文布
从措勤出来,就全部都是土路了,还要涉水过河
扎日南木错距离措勤只有50公里,很快就已经可以看到扎湖的身影了。车子就在湖边和扎湖伴行,不过我却有些失望,扎湖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出色。
这时洛旦告诉我说,不要着急,到时你们就会大叫的。
果不其然,车子一阵奔驰,直接冲上了一个小山坡,面前突然豁然开朗,扎日南木错绝美的姿容展现无遗
湖水是无比的湛蓝,随着光影的变化,色彩也在不停的变化
我们登上了扎湖旁边的木诺山,这是观赏扎湖最佳的位置
这是梦中的那片湛蓝
在天堂不在人间
此时就在天堂的隔壁
一只鹰飞过扎日南木错的上空
那只鹰再次飞回
也不愿离开这美丽的地方
恋恋不舍的离去
扎日南木错风采依旧
继续出发,车子就沿着扎日南木错的边上走,湖边有两只黑颈鹤在悠闲的散步
前方就是当惹雍错,我心驰神往的地方
当惹雍错(p 4535m)面积835
km2,300万年前形成湖泊。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南北长约70km,宽20km,是苯教最重要的神湖,其地位与佛教所认为的世界中心——岗仁波齐和玛旁雍错身价相等,且传说湖底是相通的。
当惹雍错湖面形似一金刚,上圆中细下部长,四面群山环抱,南面的达果神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由于这里地形相对闭塞,形成了相对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可以种植,这在藏北是极其罕见的。
信徒转湖一般是从湖的东岸中部的下秋错村或顶部的文布村出发,徒按顺时针、苯教徒按逆时针转湖。千百年来,沿湖踏出了一条时而平缓,时而陡峭的的欢呼小道。
大概因为易守难攻的地势和良好的气候,这里曾是象雄的王宫所在地,是藏北象雄遗迹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达果”和“当惹”都是古象雄语,意为“雪山”和“湖”,它们一个是神山,一个是圣湖,被苯教徒奉为神的圣地。传说当惹雍错当初是个魔鬼湖,后来象雄第一代王子也即是苯教的缔造者敦巴辛绕制服了湖中的魔鬼,成为了神湖。湖畔有一座建在悬崖山洞中的玉本寺,据说是苯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当惹雍错三面环山,唯南岸达果山东侧有一缺口。达果山一列七峰,山体黝黑,顶覆白雪,形状酷似7座整齐排列的金字塔。
到达当惹雍错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午餐就在湖边解决,席地而坐,蓝天白云,雪山皑皑,湖水蔚蓝,此时当浮一大白。
与扎日南木错的深蓝不同,当惹雍错是淡淡的蓝色,旁边雪山簇拥,更显世外桃源般的意境
湖边的山体呈现红色,而山顶却是白雪覆盖
放松心情,开始在湖边午餐
洛旦开始做糌粑
先来干一杯了
午餐是猪蹄,大快朵颐一下
西凉吃饭的表情无比专注
大家排排坐,在当惹雍错的旁边适合发呆
西凉睡着了,我们可不是故意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驱灵师 四 落入魔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