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的七大工作的不足之处处

社保等七大机构三季度股市战略布局出炉
作者: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07:54
  编者按:10月31日,2017年三季报披露工作落下帷幕,机构持仓情况全部浮出水面。
  分析人士认为,机构的研究能力大大超过普通投资者,有多家机构共同持仓的个股投资价值往往更高,跟随机构投资者的脚步选出价值潜力股的几率也会相应提高。
  统计显示,社保、基金、保险、券商、QFII、汇金与证金等七大机构三季度持仓股数(数据来自基金三季报和三季报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达2586只,其中5类及以上机构共同持仓的个股为74只。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报官方微信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农民工社保背后的七大问题
  /    /  
农民工社保背后的七大问题
中国网 | 时间:
 | 文章来源: 半月谈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路在何方?我们分赴各地,深入工矿企业、政府机关调研的同时,3月25日,本刊编辑部又组织部分专家及政府官员,紧扣农民工社保热点、焦点、难点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专家思想交锋,观点碰撞,廓清迷雾,开出药方,为拓展一条真正为农民工所急、所盼、所需的社会保障之路,奉献了自己的智慧与真诚。
社保,是对稳定的重要支撑
郑功成(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著名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近年来,农民工权益受损现象愈演愈烈,劳资关系的对抗,正潜在地演变为跟社会的对抗。农民工最严厉的对抗方式,就是跳楼,自杀。有的学者把这说成是“跳楼秀”,我觉得这是很没有人性的话。在中国,如此多的农民工,利益受损面如此之大,那么农民工对抗的,将不仅仅是老板,而是政府,是整个社会。所以不解决这个问题,将来中国社会很难获得稳定。
再有,国家现在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和谐不是消灭差距,不是大锅饭,而是富人能生活下去,穷人也能生活下去,资方有钱赚,劳动者的权益也能受到维护。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意味着要把数以亿计的农民转化为城市人,不高度重视维护这些未来城市新市民的权益保障绝对不行。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了20多年,我们的财力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平台上。我认为,我们的蛋糕已经做得够大了,现在要考虑如何适当地来分配这块蛋糕,使所有的人都能不同程度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继续做大蛋糕,否则,蛋糕以后几年可能还会继续做大,但其中有一部分就会发生霉变,变得无效了。
崔传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半月谈》出这个题目很重要,也极具前瞻性,它回答的实际上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向城市或非农产业的转移过程中,农民工怎么从土地这个社会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系统转换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会大大有利于农民向城镇的转移,有利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实现,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研究这个题目是有战略意义的。
何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农民工的流动性非常强,而且大部分干的是谁都能干的苦脏类的活,劳动关系不是太稳定。在二三十年之内,农民工可能在很多城市干过。如果他在某个城市干的时候,政府、企业都认为他可能干不了一两年,而不考虑保险问题,那么二三十年过后,他们身体有病了,技能也不行了,农村也没有地可种了,这个群体就会成为各级政府的一个巨大包袱,那个时候再来解决比现在就做制度安排,成本要大得多。
户籍藩篱待突破
郑功成:给农民工建立社会保障,有一个外部环境问题。首先是要革新观念。中国的发展必须走城市化、工业化的道路,这是肯定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就是减少农民的数量。
其次是法制。现在我们一些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很弱。《劳动法》本来是保护全体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但现在的情况是,《劳动法》是保护城市劳动者的,甚至在城市劳动者里面,也只能保护那种比较精英一点的,其余连下岗、失业工人都不能保护。
此外还应该强化劳动监察。我到日本东京去,东京的职业介绍所有1600多人是公务员,而北京只是它的1/10强。香港劳工处从事劳动监察的队伍有500多人,深圳的劳工队伍比香港还要大,但只有30个人从事劳动监察。这30个人,哪怕一家一家拜访都忙不过来,何谈劳动监察?
何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首先要从户籍上突破。在北京市,3年前没有北京市户口的还不让参加保险。现在这个问题是解决了,但对本地农民工和外地农民工还是有很大差别,有北京市户口的,政府就愿意投入解决,对外地农民工,政府可能就觉得这个责任不在它。所以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方面,一定要突破户籍的概念,而应以劳动关系为基础。
崔传义:城乡二元分割要打破。就是说,农民进城后,转换成了城市的产业工人,已经成为城市的建设者,但他仍然不能获得与城市人同等的利益或权利,这个状况应该改变,否则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会造成很多内部的冲突和不安定。
谭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有一位研究者提出了“二元社区”的概念,就是说农民工和城市人虽然共处一个空间,但是他们的收入、福利,赖以联系的社会网络其实都是分割的。拿社会关系网络来说,农民工主要是靠以乡土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外出的,他们到了务工地之后,主要社会联系对象,也基本上是来源于这种以乡土为中心的关系网络。如果遇到危机,农民工寻求帮助的,还是这个网络,真正通过正式途径寻求政府帮助的很少。只有他们所依靠的这个网络不能给他们提供真正的帮助时,他们才不得不去找政府,但在找政府的过程中经常是得不到实质性的帮助,一旦发生危机,农民工很容易陷入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要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二元社区”必须打破。
不能出卖劳工的利益向资本献媚
郑功成:我非常不赞成“中国劳工成本低是一个比较优势”这种说法。因为从世界范围来讲,凡是竞争力强的国家,劳工成本都是很高的,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如果你要变成世界强国,就得提高你的人力资本的投资比例,提高你的劳动者素质,这样劳工的成本自然就高了,产品的质量自然就高了,那我们生产的就不是低端、低档次的产品,而是高档次产品,这才是真正的国际竞争力。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就不赞同比较优势之说,因为它已成为我们一些地方歧视农民工,不给他们工资,延长他们劳动时间等等做法的一个理论依据。
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我国各地缴费费率是不同的,由此造成不同地方劳动力成本的差异。从1999年到现在,我两次去日本,日本一些大财团就问我,中国社会保险的费率各个地方的情况怎么样,要求是否严格?我跟他们讲,有点远见的企业家不应该考虑这个因素,因为社会保障制度是肯定要统一的,你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环境因素来考虑。但现在我们一些地方政府确实是把它当作一个投资环境来考虑,不断制造“比较优势”,对那些不参加社会保险的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降低劳工成本,以此吸引资本。所以在今年“两会”期间我就提出,不能够用出卖劳工的利益来向资本献媚。
崔传义:刚才郑教授讲到竞争力优势的问题,我认为竞争力优势这个问题还是应该考虑。我们现在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劳动密集型仍占很大比重,所以企业必须考虑如何取得竞争力优势。我国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缴费,一般能占到工资的30%~40%,在上海能占到60%。这对于一个一两万人的企业,一年就需要拿出一两千万元的资金来,这对它的产品的竞争力肯定是有影响的,不能不考虑。
土地,农民工社会保障绕不开的话题
郑功成:农民工还是农民,土地就是农民工的保障,这是很多人的看法,但我是反对的。中央最近提出来,农民工是产业工人,我非常拥护。农民工怎么可能是农民呢?95%以上的农民工是不可能再回到土地上去了,走出来的农民工大多是一二十岁、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再要他回去种田,那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减少农民,农民工进城当然是一个最好的途径了,怎么还能在观念上把农民工等同于农民呢?这是有问题的。
何平:我不太赞同马上就对9300多万农民工搞失业保险,这倒不是说城里人和农民工两种待遇,而是因为他们的高流动性,因为他们大部分人在家里还有一块土地,土地就是他的保障,这个话还得说。
高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副处长):现在很多人否定土地是保障这个说法,但是土地毕竟是国家对农民的一种制度安排,不能否定这一点。目前在一些发达地区,土地换保障也在实行。我们到江苏去做调查,当地人对拥有土地的农民感到很不平衡,因为农民在土地被征用之后,不少人变富裕了,所以考虑农民工的养老保险,考虑到他今后的待遇水平,我们不能不考虑到他的土地状况。
养老,呼唤“一盘棋”机制
郑功成:北京市在前两年就开始推出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我的调查结果是,虽然制定了这么个政策,但是这个事没有办好,几方不满意,结果办成了坏事。为什么这样讲?农民工的流动性很强,上半年在北京打工,下半年可能又到上海去了,他缴费的时候要办一个手续,走的时候政府又要把钱发给他,手续非常烦琐,成本非常高,劳动保障部门推出这个政策,最后连自己也反感这个政策。对于企业老板来讲,要让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就要从我这里扣除一部分钱,我还不如把这钱直接给农民工呢。农民工就更反感了,我本来挣钱就不多,你让我缴钱,几个月后换了地方,我又给另一个地方缴钱。所以这个政策就变成了一个失败的政策。
崔传义: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如果不做及时调整和改革,是很难吸引农民工参保的。过去是财政统收统支,由企业来承担社会保障费用。转轨后,要把社会保障这块费用拿出来社会化,于是就出现了养老保险方方面面的缺口。这个缺口,到底是通过国有资产来进行填补,还是由年轻农民工的养老保险费用去补?这个问题是需要斟酌的。
在珠江三角洲,参保农民工退保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农民工现在他最关心的不是未来的养老,而是现在的消费,如小孩上学、看病等。二是农民工工资水平很低。如果按照8小时工作时间来计算,东莞的农民工有30%~40%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要拿钱农民很心疼。三是农民进入社会保障交了这些钱以后,他要是回家,转给他的只是自己缴费的那部分。农民工认为,还不如把这部分钱直接存银行来得方便,还有利息。
何平:一些地方搞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往往是按照上级政府规定的扩面指标,层层向企业进行安排。也不管农民工是不是真需要,一揽子把工伤、失业、养老、医疗等险种都保了。一般来讲农民工都特别愿意参加大病保险,但有些地方怕这些人都参加大病保险,不参加养老保险,所以就搞挂钩,要求农民工必须先参加养老保险,才准许参加大病保险。这种行政强制也让农民工心生反感。
高帆:农民工从农村逐渐向城市转移已经不是一两年的事,为什么参保率还是这么低?我们调查发现,其实很多农民工还是愿意参保的,这里面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企业主不愿意参保,其背后则是地方政府的导向影响。有些地方官员认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次要的。只要企业能为地方提供源源不断的财源,其社会保障问题政府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分类分层,才能确保操作
郑功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我现在仍然坚持2000年提出的一个观点,就是分类分层来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这个概念必须细化,第一类是已经城市化的农民工,大约占15%到20%,他们多年在城市工作,有稳定的职业、稳定的生活来源和相对固定的住所等等。这类农民工应该逐步地接纳到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里来。第二类是以农业为主,以务工为辅的类型,对这部分人,你要用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覆盖他,首先农民工自己不干,他出来打一个月、两个月工,就会回去的,所挣的钱也是一分一分都要带回去的。第三类是处于流动状态的,今年在北京,明年在上海,后年在苏州,处于非稳定状态。他们将来有可能变成产业工人,也有可能回去再做农民。
对农民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工伤和职业病问题。工伤保险哪种类型的农民工都需要,这是我们制订政策的着眼点。
何平:工伤保险是国际上发展的第一序列,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纳入工伤保险的才4000多万人,今年的目标扩面可能要达到6000万人。《工伤保险条例》颁布以后,不管单位和个人是否参加工伤保险,只要农民工出了工伤事故,就由工伤保险部门出面来受理鉴定是不是工伤,如果是,就由其雇主负责对他进行赔偿。
第二个就是大病。小病问题不大,因为现在农民工大部分年龄比较轻,身体比较好,有点小病身体也能扛。要是突然得个大病,要住院,要花几千上万块钱,这种状况下,他就应该有大病保险。大病保险应该说费用也非常低,像深圳、珠海,个人不用交钱,由雇主交工资的1%,基本就把他的住院保险解决了。
谭深:一个发展中的社会,特别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它本身就慢慢走向一种风险社会了。而农民工则是这个高风险社会中的一个高风险人群。
比如说交通事故,春运期间和平常,交通事故都是以农民工为主。还有就是农民工失踪。我在调查中,发现这种事件非常多。此外还有随时可能遭遇到的种种人身攻击,包括被打、被杀、被抢、被偷等等。再有就是刚才大家都谈到的生病。在北京,2002年的调查中,有一半人说他们在外出期间生过病,生病3次以上的将近20%,广东这个比例占到15%,全国的数字是10%。所有接受调查的人,都是正在工作的人,也就是说那些因为生病而返乡的人,还不在这个范围之内。如果都加上,比例会更大。
我非常赞成把社会保障扩展到农民工那里,因为对于他们来讲,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的保障,没有一个基本底线的话,他们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风险,最后的结果就是由农民工本人,或他们的家庭以及未来他们的社区来负担。
“你有没有遇到身上没有一分钱的时候”
谭深:除了工伤、大病等急需的险种外,建立一种针对性的社会救助制度,也为广大农民工所急需。农民工有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的事件而得不到帮助,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救助制度建立就很重要,比如重病及一些其他的意外事件。再有一个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大力建设的法律援助。失业保险对农民工来讲可能不太现实,但是我却觉得失业对农民工的威胁会比对城里人更加严重。农民工的收入很低,而且收入大部分是寄回家了,自己留下的仅仅是生活费,而他下一个月的生活费,很大程度上要靠他下一个月的工资。一旦失业,农民工立刻就变得衣食无着,陷入一种极大的困境,甚至绝境。因此失业问题对农民工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北京的调查显示,100%的人都有过外出期间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我们在广东的调查结果没有这么高,但也占到1/3。有人还做了这样一个调查,“你有没有遇到身上没有一分钱的时候”。我们后来也把这个问题延伸到其他调查中,其结果就发现,身上没有一分钱的状况都占到1/3。如果没有一分钱,你可以想像一个人怎么办?我认为可以建立一些应急救助,比如说食品,这样即使一个人身上没有一分钱时,他也不至于陷入绝境,铤而走险。
郑功成:对农民工应建立一种特殊的救助制度。现在城市里有最低生活保障,去年收容遣送站又改成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我认为,农民工在城市打工,遇到特殊困难的时候,你不要让他绝望。一个让人绝望的社会,肯定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所以救助是我们解决农民工中有特殊困难的人的有效途径,这个恐怕是非常必要的,钱也不多,官民结合,政府掏一点,社会各界募捐一点,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半月谈》  日
[  ] [  ] [ 
 ] [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东莞社保卡已有七大功能
未来可变成工资卡
  卡变工资卡?社保局:以后可以有  广东省人社厅昨日表示,将成立省级社会保障卡管理中心,将把提升为政府卡,在社会保障卡上加载工资支付、个税监管、健康卫生、民政低保等功能。对此,市社保局表示,东莞的社保卡将在替代医院诊疗卡的基础上,向更多领域延伸,还将和人力资源、中心和民政等部门沟通,希望能将有关补助优先使用社保卡发放,为市民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公共服务。  东莞社保卡已有七大功能  目前,东莞也已基本完成了新旧社保卡的换发工作,并进入了对新增参保人员常态化的制发卡阶段。至今,已制新社保卡691.07万张,已发放652.87万张,发卡率达94.4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在社保卡功能拓展方面,据市社保局介绍,东莞的社保卡功能有以下7个方面:身份认证、信息查询、社保缴费、待遇领取、费用结算、金融功能、扩展应用。在医疗应用方面,社保卡集就诊身份识别、社保信息查询、社保结算、金融支付、诊疗一卡通、健康档案信息查询等功能于一身。经过一年多的社保卡“诊疗一卡通”服务平台建设,现已有446家定点医疗机构上线使用新社保卡。此外,东莞在实现低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持社保卡办理社保结算的同时,还一并完成民政低保医疗补助的报销功能。此外,社保卡的公共服务应用领域还包括:可通过社保卡在社保大厅的自助终端上查询与个人就业、劳动相关的数据;可凭社保卡在市图书馆借阅图书等等。  “一卡通用、一卡多用”是终极目标  对于省人社厅表示,将在社保卡上加载工资支付、个税监管、健康卫生、民政低保等功能一事,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现阶段,我们不断地对社保卡应用进行推广和对市民用卡情况进行意见收集。市民对社保卡作为社保或诊疗方面的应用是乐于接受的,但对其形成使用的习惯,包括金融功能部分,仍需要一定的过程”。  接下来,市社保局将与市民政、人力资源、住房公积金等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希望能将有关补助优先使用社保卡金融账户发放。同时,他还表示,“对省人社厅表示建议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的相关拓宽社保卡应用领域的政策文件,我局表示支持,也希望能尽快根据省的统一部署落实有关社保卡的应用推广工作,为市民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尽早实现‘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目标。”& & &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2014年新莞人子女积分入学申请将在3月份开始受理。市教育局提醒新莞人家长,春节返乡勿忘办理《户籍地计划生育证明》等新莞人子女积分入学的必备申请材料。规划部门委托中山大学调研了东莞人口增长的结构与面临的问题。来东莞的人多了还是少了?东莞仍然是女工的天下吗?在一片扫黄声中,东莞这座包容的城市,形象被一黑到底,不少在东莞打工的漂亮女性自称受到连累,有些人面对昔日同窗在网上的冷嘲热讽,担心自己终身大事不妙。东莞市人才入户的积分门槛确定降至100分,条件准入进一步放宽,审批流程进一步简化,其中,满足三大基本条件的全日制大专学历以上应届生(含大专)可直接入户。节后用工荒是珠三角工厂的老问题,但是对于东莞来说,今年的招工可能格外艰难。东莞扫黄风暴后,“女孩都担心被别人说自己是从事那个行业的,都不敢来了”。只要具备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即可入户。对于年龄限制也大幅放宽,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年龄在4 5周岁以下的人,都可以申请入户。另外,在参保要求上也进一步放宽,有8类人才的准入是不作任何参保要求的。2014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方案已经制定,正在上报市政府,待市政府审批通过后,就会对外公布了。在网络谣言面前,东莞也频频“躺枪”,诸如“老板喝婴儿汤壮阳”、“12岁男孩吃鼠肉烤串中毒”等,被改头换面加上“东莞”二字,便“死灰复燃”重新在网络上流传。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猜你喜欢
佛莞城际铁路建设新进展 建成后东莞到广州只需15分钟
08:23 来源:东莞本地宝
东莞市疾控中心发布9月健康风险提示:手足口病为感染高峰期
07:48 来源:东莞本地宝
企石千年秋枫文化节9月9日开幕 将融合民俗文化与动漫元素
16:07 来源:
东莞发放首张“小餐饮”许可证 全程10分钟搞定申办免费
15:31 来源:东莞本地宝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今起增设特需门诊 必须先微信预约
10:07 来源:东莞本地宝
2017台博会9月7日开幕 在东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09:21 来源:东莞本地宝
厚街康乐南桥梁段9月2日起交通管制三个月
09:11 来源:东莞本地宝
东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部分镇街为橙色预警
09:05 来源:东莞本地宝
东莞275家校外托管机构具备资质 3镇(园区)无合规接送站
08:58 来源:东莞本地宝
东莞卫计局公布游泳池检测结果 又有27个游泳池水质不合格
08:53 来源:东莞本地宝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大家都爱看
汇深网 版权所有解读中国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 七大焦点
09:02&&来源:SRC-70&&&&分享到:
中广网北京9月8日消息&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对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从七个方面做出解读。  解读一:农民的社会保障不能完全依赖土地  何平说,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现在最缺少制度上的设计。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一下子把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解决,不大可能。目前,政府的资金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里占大头。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要有一个设计和蓝图。农民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不能完全依赖土地。  “我的观念是对农村的最低生活救济应有一个整体考虑。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差距比较大,可以先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进行试点。”  何平建议,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只能循序渐进,不能蛮干并一步到位。农村社会保障要搞,但不要理想化。此外,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失地农民,应纳入全面的社保体系。  解读二:东三省社保经验可以向全国推广  何平认为,东北三省的社保试点是一个突破口,尽管社会各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试验总体上是基本成功的,这也是我们国家在转型期必须付出的成本。当前,东北的经验可以向全国各地推广。  据统计,中央财政对东北三省一年有五六十个亿的社保投入,虽有点困难,但并不是像有些人形容的“过不去”。  事实上,我国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已实现两条线并轨。在转制过程中,东三省的试点工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东北的经验可以向全国各地推广,但各地又有各自的特殊情况。比如说,在中原和西北地区,在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可以按照东北的方法进行,但沿海发达地区如江浙和广东地区就不应盲目照搬。  “政府应该鼓励那些不需要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率先进行社保试点。”何平透露,广东、深圳等地已打算进行社保试点,估计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会启动这项工作。  解读三:国企改制必须保护职工社保权益  针对当前国有企业改制的热潮,何平说,国有企业改制,不管是股份制改造,还是出售或转让,首先要解决职工的权益问题。退休人员、面临退休的中老年职工,没有报销的职工医药费,都必须在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才允许转让。  何平说,如果有些地方在这方面出了问题,那也只能说是在管理上出现了漏洞,而不是制度本身设计上出现的问题。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企业逃避责任,根本不给职工参保,不交费。有些投保人欺诈,人死了,其家人还在继续领养老金。  “我们现在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处罚力度不够。最多罚点款了事。其实这是可以上升到刑法来处理的。”  解读四:国企保险模式不能简单套用给私企  何平认为,农民工或者私企的雇员现在都有社会保障的意识,政府决策层对此也非常重视,但我们在制度设计上,不能把对国有企业的保险简单地套用到以农民工为主的私企身上。因为国企职工的保险交费相对较高,如果私企和个人都承受不了,可能会影响农民工的就业。因为对农民工来说,就业是最重要的。  在此前提下,要加强雇主和企业的法律意识。各级劳动部门也要加强对企业的监察力度,以保证农民工和私企雇员的基本劳动权益。  表现在私企身上,社会保险的接续问题也比较突出。以广东为例,参加保险的企业和个人都交费了,但职工干了两年,就想把钱拿走,他们不想在外地养老,但企业为他交的社会统筹那一块不能拿走。因此在保险关系的接续问题上,国家得有一些硬性的规定。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做一些调查研究。  解读五:社会老龄化对养老保险有较大影响  何平说,社会老龄化对养老保险有较大影响。政府部门正在加强人口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老年人多了,社保基金就面临着压力。现在面临的主要压力,就是这几年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大。  “但从账面上看,每年的现金流量缺口并不是很吓人,充其量也就是一千亿的缺口。这个数字同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相比连5%都不到,因此公共性的财政支出是可以承受的。”  何平担心,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的问题解决了,但医疗保险相比之下还是一个大难题。此外,由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空巢家庭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护理也成为难题。因此,一方面要教育子女对父母要孝顺,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社区对老年人的服务。  解读六:社保基金投资安全有保证  在谈及社保基金的投资安全时,何平表示,我国的社保基金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政策,受财政、劳动、银行三家制约,管得比较严,基金的投资安全是有保证的。由于我国当前的股市发育还不成熟,因此大部分社保基金都是存银行或用在买国债上。  从技术上讲,目前,我国的社保基金投资有专家和顾问介入,具有防范性。关键是机制,要处理好社保基金的投资人、受托人、管理人的关系。社保基金目前总数有5000多亿,如果存银行最多有2%的回报率,而如果投在股市,回报率至少有4%。尽管有这种率差,但必须审慎。“我不赞成管钱的直接进行投资。没有体制上的相互制约和公开透明,容易出问题。”何平说。  解读七:社会保障难以实现“无缝衔接”  何平说,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社会保障是多层次的,作为个体的个人也是变化的。一个人或许今天有钱,明天也有可能没钱,今天在这儿干,明天可能在那儿干,不会停留在一个群体里。如果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实现“无缝衔接”,也就是说个人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在这个体系里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当然好,但难度比较大。  “作为一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大国,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制度设计和管理上与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何平说。  白皮书新闻数据  23.7平方米:2003年底,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3.7平方米。  58元:截至2003年底,全国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数为2247万人,月人均领取58元。  621元:2003年,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为621元。  112.9万:目前,中国共有各类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3.8万个,床位数112.9万张,平均每千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拥有床位8.4张。  1900万:1998年至2003年,全国共有24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其中有近1900万人实现再就业。  5428万&:2003年底,全国有187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5428万人参保,积累基金259亿元,198万农民领取养老金。  90天:职工生育依法享受不少于90天的生育津贴  600元:2004年底,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夫妇,每人从年满60周岁起享受年均不低于600元的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
版权说明:&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
编辑:邱翔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海邮轮的不足之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