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蒸发10万亿谁是资金避风港淘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中国平安跻身万亿市值 万亿俱乐部高市值能否延续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核心提示:截至目前,A股万亿市值公司已由去年年末的3家变为6家。最新一家上榜的公司是中国平安,如今它已稳坐全球第一大市值保险公司。
中国平安跻身万亿市值 蓝筹价值重估
一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泾渭分明,一边是以“漂亮5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在触底后持续上涨,股价迭创新高;另一边则是以创业板为主的成长股跌跌不休。
伴随蓝筹强势不断推演,A股巨无霸批量制造。截至目前,A股万亿市值公司已由去年年末的3家变为6家。最新一家上榜的公司是中国平安,如今它已稳坐全球第一大市值保险公司。此外,千亿市值队伍也在大幅扩容。
蓝筹股上演市值风云的另一边,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市值成长股仍在调整。参照历史,每年的四季度是通常最有可能出现结构性变化的时期,比如2014年11月起A股突然上演了大盘蓝筹行情,工商银行曾在一个月内涨逾20%。而行至2017年10月末,一些市场人士的投资策略上也出现了疑问:是继续坚守强势的蓝筹还是布局成长股?
万亿、千亿俱乐部扩容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10月23日收盘,A股总市值高达62.3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以2.12万亿元一马当先,相较去年末的1.55万亿元足足增长了5700多亿元,短短不到10个月的增量便高于交通银行市值,略少于中国石化市值。紧随工商银行后的建设银行、中国石油、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平安,市值分别为1.47万亿、1.41万亿、1.21万亿、1.15万亿、1.07万亿元。
今年以来6大万亿市值巨无霸二级市场股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除了中国石油仅市值微涨0.88%外,其他5只个股中市值涨幅最小的建设银行今年以来也实现了9.7%的涨幅,而中国平安涨幅高达66.97%、工商银行涨37%。由于金融股的表现明显强势,中国石油也将第二大市值公司的位置让位于建设银行。
在万亿市值俱乐部成员数量实现100%增长的同时,千亿市值军团也在快速扩容。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10月23日,市值规模在1000亿以上的A股公司数量达到了76家,相比去年末的63家,多出了13家,增幅超过20%。排在市值第20位的是地产股万科A,今年以来市值增长27%。算上万科A,前20大权重股,今年以来全部实现了上涨。其中安防龙头海康威视以126.7%的涨幅成为市值增长幅度最快的蓝筹股。
拆解今年以来的蓝筹行情,增速最快的时间段为上半年,当时的白马股或者漂亮50概念股几乎全线上涨;到了7月份行情出现分化,走出了约3个月分化和震荡势头;10月以来蓝筹行情继续上演。
“A 股市场上半年一直是维持比较明显的结构性行情,价值、绩优属性占据上风,大消费、大金融相关行业持续创出新高,市场提出了中国版‘漂亮 50’的概念,对标美国‘漂亮 50’。” 国开证券分析师孙征曾在7月份发布年中策略报告中如此指出。
孙征在这份年中策略报告中指出,A股中小盘成长股溢价高、业绩增速回落、前景难以预料,所以消费品和大金融的低估值、稳成长成为资金的避风港。目前中国“漂亮 50”公司估值虽已普遍达到其历史估值高位区,但与A股平均估值相比还是便宜得多。
在孙征看来,中国“漂亮 50”必然也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并不会长期延续,其终结原因可能是经济整体下行加速或成长股业绩上行拐点来临。
高市值能否延续
进入下半年后,A股蓝筹股的上涨势头还在继续。银行龙头工商银行和第一大保险股中国平安7月至今涨幅均超20%,医药龙头上涨28.7%。
在蓝筹行情的带动下,A股公司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兴业证券张忆东统计,截至当前,全球前20大银行中,中国占据了4席;保险业平安、人寿成为全球最大保险公司,新华、太保也跻身前列;中国汽车整车业,上汽、广汽、吉利、长城、比亚迪的市值都居于世界前列;耐用消费品行业中,中国的家电公司已经成为当仁不让的世界龙头。美的、格力位居行业第二、第四,都在A股。
大盘蓝筹市值跃进的同时,估值水平出现了同步上升。以上证50为例,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20%,最新的市盈率分别为11.6倍、市净率1.37倍。这一估值水平相比一年前出现了明显提升,一些谨慎的投资者出现了恐高情绪。
10月19日,沪深两市的股王贵州茅台价格大涨3.8%,盘中创出了585元的历史高位,也是A股市场的历史高价,其后两天出现了弱市整理,并带动强势上涨的白酒板块及消费股整体性地出现整理走势。与此同时,工商银行最近两个交易日也出现了累计约2.3%的调整,这更是加深了市场人士对于短期蓝筹股的谨慎情绪。
关于今年以来的市场行情,一边是蓝筹股大幅上涨得到重组修复与重估,另一边则是中小市值股票的股价与估值双杀。以创业板指数为例,在去年大跌27.71%后,今年以来继续下跌3.23%。截至目前,创业板整体估值42.4倍、市净率4.66倍。
A股市场步入变盘概率的较高的一年最后两个月之际,在蓝筹估值修复与成长股调整过后,市场投资者最关心的无疑是接下来A股市场如何走,板块行情如何抉择。
联讯证券分析师朱俊春称,消费和金融是配置的核心资产虽然不变,但是作为长期配置,在短期消费股赢利兑现的压力可能比较大;而成长方面的配置在四季度应有所提高,接下来不仅受益于三季报,也将受益于资金面的短期流动。
朱俊春称:“传统消费进攻性在失去,它的强势表现已经提前反映行业性的利好,在无更多超预期的基本面来临之前,白酒、食品包括近期格外强势的医药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而金融作为市场稳定的核心力量,继续持有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对于券商人士的观点,来自私募界的星石投资的看法却是截然不同。星石投资称,从需求端看中国长期处于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无论是消费总量还是消费结构,均处于明显的改善过程中;短期在于消费的季节效应,9~12月的消费数据通常高于其他月份,带动消费股通常在四季度和一季度也有不错的表现。中国的消费蓝筹,尤其是二线消费蓝筹的涨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未来仍有广阔的上涨空间。
华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对第一财经称,近期市场表现弱于预期,指数虽然波动不大,但一些中小市值股票跌幅较大。不过庆幸的是,这也降低了下一阶段的市场风险。眼下,市场看不到很大的风险,整体进入可操作的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一些基金公司调研小中创公司的频次上正在上升。5G、OLED等成长股也成为了近期它们调研的重点。上海一家私募基金董事长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蓝筹股的机会可能在于回调,对于成长股,走势分化可能较大,一些符合经济转型、具有真正成长机会的公司可能会脱颖而出,不断上演几年数倍的收益,但大部分没有成长性的公司长期机会并不大。(完)
】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关键词:
责任编辑:康宁
国搜头条 更多阅读>>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新闻热搜词
历史上的今天
联系邮箱 :
联系电话 :(+86 10)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美元取代黄金成为资金避风港
  在避险情绪推动以及投资者对欧元信心受挫的双重影响下,美元指数持续上涨。与此同时,美元上涨令以美元定价的黄金跌势加剧。眼下,美元似乎有取代黄金成为最佳保值工具的势头。分析人士预计,由于欧债危机阴霾密布,各路资金将持续青睐美元资产。而黄金近期走势较弱,金价在年末出现大幅反弹行情的可能性较小。  美元大量资金流入寻求避险
  根据数据显示,上周美元表现颇为强势,而非美货币则相对弱势。美元指数上周最高达80以上,达到11个月来的高点。而欧元表现疲弱,欧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30水平。澳元兑美元汇率跌破1∶1平价水平,加拿大元汇率也走弱。瑞郎和英镑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跌。而在10月中旬,美元指数仅在76的水平附近。仅仅两个月,美元指数涨幅就接近6%。对此,一位分析师表示,在股票及大宗商品价格普跌,以及“现金为王”的心态影响下,大量资金流入美元市场寻求避险。而美元升值也反映出全球资金正回流美国。如果欧债危机继续恶化,美元因其避险特性将继续受到市场青睐。而对未来的欧元走势,该分析师表示,虽然目前欧元出现轻微反弹,但反弹并不可持续,市场动荡可能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该分析师预计,欧元在明年1月之前可能将跌至1.2860水平,之前的任何反弹都不会太持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张永军日前表示,近期形成升值,可能主要有这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欧债危机的影响引得全球经济风险不断加大。一方面,欧洲和其他一些国家风险上升。而另一方面,美国经济体形势有所好转,在两相推动下,美元升值也在情理之中。此外,由于近期伊朗等中东局势动荡,不安情绪也成为催化剂,而这种情况也使得美元进一步走强。某业内人士表示,美联储在利率会议上宣称保持指标利率不变。尽管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明显放缓,但美国经济仍在温和扩张,美元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撑。  而据英国媒体此前报道,当今年全球经济看似非常糟糕的时候,美元却超过黄金成为最安全的避风港。美元指数升高至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投资者对欧盟峰会的“无亮点”表示失望。上周美国成功地以创纪录的低收益率出售其债务。投资者需求强劲,认购比率达到自2010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对此,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家表示,美元因其流动性已成为首选的资产类别,甚至超过了黄金。而美元之所以在市场吃紧时成为首选货币,主要是因为作为全球储备货币而拥有的流动性优势。货币分析家进一步预测,至少在未来几个月,对欧元区有增无减的担忧将会确保美元相对其他货币继续保持坚挺。  黄金走势与美元呈现反相关  根据数据显示,上周黄金价格连续多个交易日下跌,截至上周五才震荡走高,金价跌至1580美元/盎司附近。某国有银行一分析人士表示,上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黄金承压下滑。此外,上周后半段技术性卖盘、年底基金结清头寸和商品大幅下挫,更是引发了黄金市场的进一步急泻。该分析人士认为,近期黄金避险资产的作用不突出,走势与美元正好呈现反相关关系,美元的强势对黄金有所压制。因而黄金近期走势较弱,金价在年末出现大幅反弹行情的可能性不大。一位业内人士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目前处于年关之际,很多投资机构及基金进入年末清算阶段,基金运作市场的欲望进一步减弱。而从这个方面来看,金银价格在年末出现大幅反弹行情的可能性也相应降低。  然而对于黄金的长期走势,业内人士普遍看好。某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周边股市下滑所引发的资金压力以及美元企稳反弹成了众多投资者抛售黄金的理由,但在整体欧债危机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前,黄金作为避险港湾的属性依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威胁。虽然从短期来看,黄金遭到了一些投资者的抛售。然而,随着年末黄金实物需求的到来,金价短期抛压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与此同时,某货币分析师表示,金价上周大幅下跌并不表明投资者调整了看法,甚至在价格比9月份最高时下跌近20%之后,黄金依然是一年来表现最佳的大宗商品,因而黄金的表现仍可能会胜出。某资深投资人士告诉商报记者,尽管金价上周持续下跌,但金价上涨的关键论点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可以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动摇了投资者对所有纸币的信心,而黄金是少数不取决于政府和信誉的资产之一。大多数投资者对黄金依然保有信心。  不过,从短期来看,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不要急于入市抄底。该专家表示,从技术分析上来看,黄金刚刚拉开续跌序幕,未来很有可能向1550美元/盎司甚至更低的位置下跌。之前支撑金价高位运行的主要因素是欧债危机引发的避险买盘,而随着避险买盘的消退,金价受到打压也在情理之中,可以说是一种理性回调。虽然黄金的长期走势依然向好,但结合不断走强的美元和持续走弱的大宗商品,黄金阶段性的回调期或许已经到来,因而投资者不要盲目入市抄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11/15 12:2812/19 16:0712/19 00:0212/16 13:2512/14 13:5712/12 03:0012/10 14:1812/10 00:30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欧债疑云困扰市场 美债成资金避风港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杨刚  本月初欧盟联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抛出的庞大救援计划,并没有令市场兴奋多久。投资者很快便对这项耗资达7500亿欧元的计划能产生多大效果表示怀疑。  对欧债危机前景的担忧令市场避险情绪风起云涌。来自专业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在截至19日的当周,该公司跟踪的所有股票基金累计出现逾12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所有债券基金则累计吸引到2.12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  不过,观察人士指出,投资者的信心并未完全丧失,因为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债券基金依然成功“吸金”。  截至19日当周全球股票基金净流出逾120亿美元  来自EPFR的统计显示,相对安全的美国公债基金是全球性市场恐慌情绪的少数获益者之一,在欧债疑云困扰市场的同时仍然吸引到一定量的资金流入。  美国公债上周再度创下阶段最好表现,该国30年期公债收益率在上周触及7个月来最低点。而投资者对美国公债的青睐,早在一两个月前就露出端倪。根据美国财政部本月17日发布的统计显示,3月份海外投资者累计净买入1085亿美元的美国公债,2月份为净买入481亿美元。截至3月底,外国债权人持有的美国公债总额达到3.88万亿美元,较2月份增加3.5%。  而环球股票基金更是遭遇恐慌性抛售。EPFR的数据显示,截至19日的当周,美国股票基金投资人共从该市场撤出高达70亿美元的资金;欧洲股票基金亦遭遇48亿的资金净流出,为自2008年4月以来的最差表现;此外,日本股票基金也出现总额达2.84亿美元的资金撤出。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过去一周内资金流向出现的改变由投资者对监管的忧虑所引发。各国政府开始以数十年来未见的方式监管市场运转方式,令市场感到担忧。  市场信心尚未完全恶化  尽管资金大量从股市等风险资产中大规模撤离,但有分析人士认为,部分投资者的信心依然存在。因为,避险资金并未一边倒地流入避险资产,有相当一部分仍然选择了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债券。  来自EPFR的数据显示,截至19日当周,新兴市场债券基金净流入量达5.33亿美元。此前的两个月,流入该类基金的资金量频频刷新纪录高点。分析人士认为,这说明市场人气尚未恶化到认为资本保全是最紧急事件的地步。  在新兴市场所有债券中,亚洲的政府公债和美国政府公债一样养眼。摩根大通债券指数显示,今年以来,摩根大通亚洲政府债券指数以美元计的涨幅达到9%,而其欧洲指数则出现超过10%的跌幅。  “如果金融市场要惩罚财政不谨慎,而奖励财政稳健的国家,那么许多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低的亚洲经济体应该受益,”摩根大通认为。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曹凡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财经媒体封面
财经?大视野
关注一件事并尽力做好,这种心态是种创业心态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情避风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