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白酒消费税改革为什么最后是消费者埋单

转嫁消费税提高 白酒涨价暗流涌动_生活消费-消费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转嫁消费税提高 白酒涨价暗流涌动
  调整白酒消费税后,酒企上缴的消费税将增加一倍,利润影响幅度最高达19.9%,白酒提价箭在弦上。
  《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将于8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方案从价税率维持20%的税基不变,但是税基提高至出厂价的50%~70%,茅台、、剑南春等高档酿酒厂则提至60%~70%。
  尽管个别白酒巨头放话,出厂价不会随白酒消费税的提高而上扬,但各地白酒一级经销商却与之唱“反调”,率先提高零售商拿货价以消化部分政策影响。
  CBN记者昨日调查获悉,茅台、五粮液等多个品牌的白酒在零售终端的售价已经比政策发布前提高了7%~8%,各地一级代理商的出货价升幅则超过10%,广州一位一级代理商黄先生称:“政策正式出台后,主要白酒品牌肯定还会有一轮涨价,估计涨幅在一成左右。”
  事实上,在中秋国庆等白酒消费旺季到来前夕,从酒厂到经销商通常会提前囤货,边惜售边提价,待旺季时集中放量,从而获取更多利润。
  白酒税的调整,受最大影响的就是酒厂的毛利率。广州华萱酒业总经理阎忠久给CBN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旗下的53°贵祖酒为例,目前公司出厂价为70元,一级经销商出货价为90元。按照旧标准计算,就只需上缴公司出厂价的20%从价消费税,也就是70元×20%=14元。执行新标准后,则将以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即一级经销商出货价)和最低计税价格进行计算,上缴消费税为90元×60%×20%≈16.8元。
  申银万国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如果白酒企业出售给代理经销商的价格不低于出厂价的一半,据此测算,2009年,茅台、五粮液、、的业绩影响幅度将分别达到7.1%、19.9%、16.3%和9.1%。
  “厂家把增加的税收成本转嫁到零售终端,由消费者来埋单,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广州一家高档白酒一级代理经销商负责人黄先生直言,“公司是五粮液、茅台、剑南春、国窖1573、水井坊等高档白酒的一级代理,主要供应给广州大型超市、百货、机场、餐饮酒楼等零售终端。与公司有订单合同的零售商,已经对上述白酒品牌调了一次价。”
  据透露,从6月初坊间传起消费税即将上调的消息开始,经销代理环节已经在随后的2个月间做过五次微调,整体调幅超过10%。
  而CBN记者昨日从白酒销售终端了解到,目前只有个别零售商没有调高白酒售价,大部分零售商已经随着拿货价的上调而将零售价提高了7%~8%。其中,茅台、五粮液价格涨幅最大,“53°茅台从780元涨到858元,涨幅达到10%;52°五粮液从638元涨到688元,涨幅为7.8%。”
  政策正式出台时,白酒售价还将涨几何?新大新公司表示已收到茅台和五粮液的提价通知,价格涨幅将会在6%~9%之间。
  不过,从业十多年的白酒一级代理商黄先生却称,“涨价是肯定的,至于精确的数值则要视市场接受能力来定。”他进一步透露,在厂家控货严格、市场存量不大的情况下,新一轮的提价幅度很可能在一成左右。
& 相关专题:
&nbsp&nbsp&nbsp&nbsp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八月热点评说八月热点评说[版权合作]  约8191字  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  中国经济是否触底?  消费金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预约挂号”能医“看病难”吗?  白酒应声而涨,到底谁埋单?  凤翔“血铅超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八月热点评说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根据制度的规定,我国从8月1号开始,提高了白酒消费税的征收标准。但是新税制刚刚执行,各地的白酒市场就传来了一片声。白酒价格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税”涨船高呢?消费者到底该不该替厂家来埋单?消费税能否只是简单的一收了之?央视主持人何伟鸿和著名评论员宁向东、张鸿共同评论。&&&&
&&&&白酒应声而涨气壮背后是否理直?
&&&&张鸿:税收调整本质上并未多加税
&&&&(《今日观察》评论员)
&&&&对于消费者来说,涨价肯定是不合理的.这两天我们从网上和一些媒体也能看到消费者的反应.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这一次税收调整是怎么回事,这一次税收调整,虽然税基有所增加,但是实质上它是一个改变了征收方式去堵漏税。比如过去一个白酒厂可能要交一千万的税,但它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比如自设一个公司,只交500万,这样就漏掉了500的税.现在加强了征税的力度,让它把这500万本来应该交的税给加上去,所以这500万本来就是应该交的税.
&&&&本来是没有理由把这个成本嫁接到消费者头上的.但对于企业来说,不管名义上怎么改,但是实质上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过去它们可能堂而皇之,说通过合理避税的手段,躲掉了一些税.但是现在,国家加大了征管力度,所以企业就不得不把这500万又给交上去了,那它必然要传导到这个价格上去,所以涨价也是正常的。
&&&&宁向东:设置两套避税方式白酒厂商心思用尽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个事情要从消费税为什么要征,什么是消费税开始说起。消费税其实就是对特殊的商品和特殊的消费行为所征的税.它是整个流转税体系里边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了这个部分,整个税收体系才是完整的,健全的。如张鸿所说,企业没有交的这一部分税,现在把它又拿回来了.税收实际上是要建立在计税收入的基础上,然后乘一个税率,比如白酒的税率是20%,过去白酒的厂商,如果白酒出厂价是200块钱,卖给批发商或者经销商,它要交20%的消费税,也就是200乘以20%,应该交40块钱的税。但是一些白酒厂商他有办法,他通过设立两个不同的法人机构,一个是生产企业,一个是销售公司,从而“合理”避税。
&&&&生产企业先把成品酒卖给销售公司,然后再由销售公司把成品酒卖给经销商.过去我们讲的出厂价,实际上是指从销售公司出去的价.现在在这种格局下,从生产白酒的企业出去就是出厂价了。由于我国的消费税是按生产环节征的,不是在销售领域里征的,所以实际上计税在后一种情况下,基准就是100块钱,这样再乘20%,也只缴20块钱的税。这样就等于少缴了20块钱.
&&&&这次消费税调整,说到底就是把这跑掉的10%部分拿回来.
&&&&白酒企业为何敢肆无忌惮地转嫁税收?
&&&&张鸿:特殊供需关系导致白酒厂商涨价毫无顾虑
&&&&(《今日观察》评论员)
&&&&敢于涨价是因为他们“牛”,这个市场就是高端酒市场.它的确有一个特殊的供需关系,在高端酒市场里面占80%以上份额的,其实就是、五粮液等三四家企业品牌.一旦它们形成垄断,消费者的选择权就会减少,而这个消费者又有一个特殊性,就是消费者对高端消费品的价格不敏感,需求弹性比较弱,通俗讲就是花钱不心疼。
&&&&什么人去消费这样的高端酒?公务的、商务的、个人、有钱的一些人他们会去买,还有就是公款吃喝,要用高端酒。如果他们请客,800块钱的一瓶的酒和880块,涨了10%,880块钱一瓶酒,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都要请这一场客。
&&&&所以他们就不会特别敏感,尤其是那些用公款直接把支票打出去的人根本就不会在乎价格.比如新华社曾经在07年的时候介绍了一个经验,就是河南信阳市有一个,不允许公务员中午喝酒。
&&&&结果取得了特别大的成果,半年时间当地的公款酒水消费就减少了4300万.可见这样大的消费群体,当然就让本来供方就很少的这样一个企业肆无忌惮地涨价了,反正涨价主要消费群体也无所谓,所以这个特殊供需关系就是企业敢于涨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宁向东:市场刚性需求、企业故意制造市场紧缺共致价格上涨
&&&&(《今日观察》评论员)
&&&&价格上涨和企业转移税赋,这两件事应该分开看.从最近几年中国的白酒行业的发展来看,价格实际一直在上涨,而且这个涨幅还相当大。决定价格上涨还是下降的基本因素,就是需求和供给,中国随着经济发展,需求的总量,白酒需求的总量在持续地攀升。
&&&&而目前白酒产量已经是470万吨,5年之间光量上就增加了四分之一,这个增长速度是很快.而需求的刚性就拉动了价格的上涨。第二,从供给方面来讲,我们很多企业,特别是高端白酒生产企业,实际上是有意通过调整价格的策略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和利润,比如茅台。
&&&&茅台现在的实际产能是2万吨,但是最近几年每年到市场上去的酒,大概就是8千吨多一点,它通过大量窖藏的方式来导致市场的紧缺,就是在这种紧缺的背景下,它的价格才可以持续攀升.越是买不到,越是营造出一种文化,越有助于价格的上升.在价格上升的过程中,它的利润其实是相当高的,因为它们之中很多都是上市公司。我们看它的年报,看它的利润水平和利润成长率,这些数字都是很惊人的.它们成长率很多都是在30%以上,100%是很正常的,离奇的时候有600%。所以越是高端的酒,所占的市场份额越小,大概只有3%-4%的样子,但是它的利润贡献,利率水准是相当高的。它的成本也就是3%到4%左右,所以越是高端酒越是利润丰厚。
&&&&张鸿:消费者处于绝对弱势
&&&&(《今日观察》评论员)
&&&&企业敢于涨价,是因为它“牛”,为什么它总是欺负我们消费者呢?因为我们消费者太不“牛”了,太弱了。居然有一些企业的高端白酒的成本只有3%到4%,简直是太惊人.我们可以算一下它的利润率到底有多大。
&&&&但是他们仍然这么牛,就是因为他们在高端酒市场上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这几家垄断了整个市场,而消费者不买又不行。这次低端酒市场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动静,而且几乎可以肯定低端酒市场不会涨价,就像烟一样,烟的消费税增加了,高端烟的价格上去了,但是低端烟的价格就没动,因为可以替代,这个品牌涨价了,消费者可以选别的。比如和可口可乐,其实在可乐市场里,也形成了寡头垄断,但是百事可乐只要涨价,可口可乐的销量就会上去,就会占便宜。但酒不一样,他们特别容易形成串谋,这几家,一家涨了,另几家也不用高兴,它们的销量也不会涨很多,因为这个酒有固定客户群。
&&&&而一家涨了,另几家也跟着涨,大家都一起涨,三四家反正一起涨了就行了,反正大家销量都不会下去,还会继续上升。所以酒造成了它们常常拿我们普通的消费者当成一个避税的手段的状况,就是因为我们时时处在绝对弱势上。
&&&&消费税能否一收了之
&&&&宁向东:要弄清-消费税征收税基、涨价权利、高档酒消费的钱从哪儿来
&&&&(《今日观察》评论员)
&&&&要算消费税,需要弄清三个问题:第一,国家的税政部门究竟该怎么征税?这次税制调整肯定也费了很多周折,因为一瓶高档酒,从厂家到我们消费者身上,中间要经过很多环节,比如从出厂到批发商,然后到,然后最后到消费者这儿。如果要在全价值链上来收费,其实最公平的。但是这个征收的户数就太多了,我们国家目前的税收能力还达不到.所以这样还不如盯住几家最主要的生产厂家,把它的税基确定了.比如按出厂的价格百分之多少,确定厂商的应税价格,然后乘一个税率,把这笔税拿过来。
&&&&第二,这些高端厂商究竟有没有权利涨价?我个人觉得从市场上说,价格制定的行为是企业的行为。而目前没有市场的进入,按道理讲,它是一个竞争比较强的行业,我觉得厂家它有涨价的权利。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消费,如果老百姓高兴每天喝茅台,那这是中国经济一个好的现象。我们不应该阻拦,关键是喝茅台酒的钱是哪儿来的,这件事是要从龙头上把关,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中国目前高档烟酒消费中的不正常现象,也是最引起广大老百姓反感的事情。
&&&&贾康:消费税不可能做到完全不转嫁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如果税收加重得法,会促进白酒行业的公平竞争。原来有些厂家采取不合适的手段,不掏税款,避税,现在这方面的空间被大大压缩了。如果在竞争中间,有一些税赋传导到了价格上面,从税收的原理来说,消费税是一种间接税,是不可能做到完全不转嫁的,到底能转嫁多少,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对酒类产品来说,价格如果上升,也会多多少少起到一点减少消费的作用,但是不会是一点点的上升,就会起很大的抑制消费的作用。我们还得观察,到底这一次在税基方面更规范了,减少脱逃税的税收调整,以后会在多大程度上传导到价格方面去。
&&&&张斌:征收消费税的重要目的在于抑制消费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财政税收研究室副主任,《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消费税征收,提高税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抑制消费,通过提高价格,减少消费.如果提高消费税税率,价格不提高,导致市面上(产品)的消费者负担不增加,那么消费者仍然会保持原有的消费行为,这可能也不是税收政策的本意。从高档白酒方面讲,提高了价格,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但是由于消费弹性比较低,消费量没有下去,这是一个市场行为。我认为,买得起高档白酒的人,适当的增加一些税赋,实际上也起到对奢侈品征税的目的。
&&&&如何更好的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张鸿:谨防公款吃喝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不抽烟、不喝酒,按说烟酒税调增和价格上涨和我没有太大关系。但是我特别担心它的价格上涨和我产生关系,因为财政的支出最终也要传导到我这儿来。
&&&&无论怎样,它也是我的钱,之前已经提到了公款吃喝的问题,我只希望能够严格执行我们从上个世纪末以来的一系列政策,比如从93年的时候,财政部就明文规定所有的会议期间,不允许提供烟、酒、糖果等等,而且这么多年来一直不断地在重申。我理解税务部门,因为今年的税收压力特别大,所以加强监管这也是必要的,但是到年底的时候,我们在算我们烟和酒增加的税收的同时,也要算一算公款吃喝的口袋里,是不是有更多的漏洞,这些钱给漏下去了。
&&&&宁向东:应把纳税作为检查税收体系的手段
&&&&(《今日观察》评论员)
&&&&因为税收部门和生产企业之间的游戏永远是一种猫鼠游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该说在税务筹划的领域里边,现在企业的水平已经高过了我们税收监管和征收部门的水平,所以税收征收部门应该尽快实现现代化.不要把上一年征收的收入,乘上一个百分比,也不是加大下一年工作任务,而应该把依法纳税作为检查整个税收体系是不是健全,是不是完美的标准。
&&& 热点推荐:
?(8.6 9:40)
?(8.6 8:51)
?(8.6 8:44)
?(8.6 8:41)
?(8.6 8:36)
?(8.6 8:35)
?(8.6 8:34)
?(8.6 8:32)
?(8.6 8:29)
?(8.5 16:54)
聪网赢造企业网上贸易
& 会员活动
& 健康指南
& 合作推广
& 网络商圈
?康师傅矿泉水实为自来水
?畅赢2008优质企业英雄榜
?行业新闻线索火热征集
?慧聪网行业专家邀请函
?“行业专属服务”隆重登场
?全面的调味品市场动态
?酒类最新市场产品动态
?饮料产品专栏
?及时的乳品行业动态
?全面的食品添加剂市场超豪华车增加10%消费税 最终是谁买单?_凤凰网汽车_凤凰网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S,将无法看到通过JS实现的效果
>全媒体>正文
请选择品牌
请选择系列
超豪华车增加10%消费税 最终是谁买单?
在2016年11月的最后一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对超豪华小汽车加征消费税有关事项的通知。此项通知公布之后,我们产生了很多的疑问,这10%消费税是由谁来买单?为什么会突然之间推出这样的政策等,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作为消费者其中的一员,个人并不太关心超豪华车加收10%的消费税,因为离我的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在写这篇文章时久久不能下笔。但在后来,通过与同事之间的探讨才有了思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10%的消费税是由谁买单,谁又从中获益。
在通知中我们看到,征收范围为每辆零售价格130万(不含增值税)及以上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即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子税目中的超豪华小汽车。可以理解为:购车发票为130万元以上车型都需要加收10%的消费税。
看过通知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消费税是如何计算,比12月1日之前购买130万元以上的车型多花多少费用。
超豪华小汽车零售环节消费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零售环节销售额(不含增值税)&零售环节税率。国内汽车生产企业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税率按照生产环节税率和零售环节税率加总计算。消费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生产环节税率+零售环节税率)。
我们为消费者总结出一个简单计算方式,可以算出12月1日之后消费税共计花费,当然,也只是适用于此项政策执行阶段。
看过如何计算消费税公式之后,会有消费者问,这个政策从何时开始?在官方的通知中表明,此项政策从日起开始执行。
在12月1日之前购车的消费者怎么办?通知中也明确指明,在11月30日(含)之前已签订汽车销售合同,但未交付实物的超豪华小汽车,自12月1日(含)起5个工作日内,纳税人持已签订的汽车销售合同,向其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对按规定备案的不征收零售环节消费税,未备案以及未按规定期限备案的,征收零售环节消费税。
其实,消费税政策在发达国家都是普遍存在的一项税收政策,对豪车、飞机、珠宝、烟酒、手表等奢侈品等征税,发展中国家对奢侈品消费也同样征收消费税。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政府是不会错过这笔庞大的税收来增加国库的资金。
当然,此项政策不会影响到普通消费者,但对于部分土豪来说,自身的利益受到了影响,而真正的大土豪来说,多加征的10%消费税,或许真的不值一提。
此次增税政策的公布,一定程度上表露了国家未来的出击方向,如茅台、LV等奢侈品也或将会成为下一次的追击目标,甚至在日后将消费者税增加在20-30万元左右的车型之上,当然,这也是后话。目前为止,超豪车为什么会率先背锅,其背后一定有它的理由。
总结: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在许多政策上都需要补充以及更改,比如此次10%消费税的政策出台,不仅可以增加国库的税征,还能了解。不过,这样的政策施行,让部分消费者为此买单,我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对还不对?只是,觉得这个政策在执行一段时间后,政府认为可行,很有可能将消费税转移到普通消费身上。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凤凰网汽车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0人点赞 | 评论0条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或
大家都在看1234567890鐧介厭娑堣垂绋庤皟鏁翠細甯︽潵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酒包装物押金消费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