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格局靠什么发展

走出威海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您现在的位置: >
威海网·威海日报
5年间,“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战略迅速成长,成就了威海城市发展的全新格局和崭新高度——发展空间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城乡距离逐渐拉近,收入差距正在缩小……
走出威海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喜迎党代会 实现新跨越”系列报道之一
◎记者 王玲
2012年4月,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五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的总目标,深入实施“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等重大战略,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务实奋进转型跨越,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当前,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新的蓝图即将绘就,今日起推出“喜迎党代会 实现新跨越”系列报道,全面回顾过去五年全市统筹推进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产业强市、生态立市、科教兴市等重要战略取得的新成就、新突破,充分展示五年来全市城乡居民与日俱增的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用辉煌成就进一步动员和鼓舞全市上下在建设经济文化强省进程中创造新业绩、争当排头兵。
东部滨海新城五渚河两岸风景秀丽,美如画卷。记者 于启波 摄
探路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威海始于2012年。
这是威海立足城市发展基础,突破资源空间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探索,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城市发展后劲的创新实践。
5年间,“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战略迅速成长,成就了威海城市发展的全新格局和崭新高度——发展空间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城乡距离逐渐拉近,收入差距正在缩小……
威海,这座正阔步迈向全域城市化的城市,用5年来的巨大变化和经验,正向人们展现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样本风范。
成大线为东部滨海新城注入无尽活力。
全域城市化
城市发展的新支点
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城市化浪潮中,威海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最佳战略方向。而每一项战略决策,都发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并带着浓郁的时代味道。“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战略也是如此。
作为三面环海的城市,随着经济总量、综合实力的不断攀升,威海原有城市空间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同时,城乡发展相对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等问题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威海具备了实施全域城市化的基本条件: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强,对周边地区带动作用大;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不断做强做大;非农业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达到60%或更高一些;资源配置已打破城乡壁垒,城乡一体化格局的雏形已见端倪。
基于此,2012年,我市立足地域相对集中、区域发展相对平衡、城市化基础相对较好的特点,提出并大力推进“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战略。
战略既定,规划先行。纵观威海,所辖各区市的区域面积大致相近,中心城区与各区市城区相隔在70公里以内,而且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立足这一实际,我市打破城市与农村、各区市彼此之间的界限,创新城市规划运行管理机制,对全域实施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统筹管理,促进市域、区域协调发展。
在规划管控上,我市明确对市域内的重点区域、海岸线、生态敏感区、重点旅游资源以及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等,由市规划委员会统一进行审查;所辖区市的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区域规划完成后,必须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才能实施。同时,整合基础地形、卫星影像等空间数据,以及与规划审批、编制研究等相关联的非空间数据,形成“规划一张图”应用平台,对规划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管。
推进一体发展,县域统筹是重点,轴线节点是关键。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市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稳步推进经济区划调整,启动实施了东部滨海新城、双岛湾科技城、威海南海新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乳山滨海新区、里口山城市山地公园六大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
全新布局的六大重点区域,与临港区、石岛管理区共同形成了两轴支撑、环海布局、有序拓展、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实现了以经济区划一体化促要素集约集聚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强势板块加速崛起。
突破东部滨海新城建设、突破文登同城化发展、突破南海新区发展、突破乳山产业结构四个“三年突破”目标基本达到,文登撤市设区,临港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从城市到乡村,从项目到产业,从生产到生活……随着各大重点区域建设,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正以破纪录的速度刷新着威海区域发展的格局。
威海网·威海日报
相关热词搜索:
威海新闻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鲁新网备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鲁B2- 鲁ICP备号 
内容联系/业务洽谈:未来3年威海交通发展格局确定!城市轨道时代即将到来 - 导购 -威海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买房利器小程序
乐居看房小程序
楼市报道小程序
房贷计算器
房产家居直播平台
未来3年威海交通发展格局确定!城市轨道时代即将到来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威海在未来3年内将全力实施交通工程建设,从市域、区域、国际三个维度,进一步提升内部交通的便捷性。
乐居讯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威海在未来3年内将全力实施交通工程建设,从市域、区域、国际三个维度,进一步提升内部交通的便捷性。实施具体内容包括:
1、公路:重点规划实施文莱高速、G228丹东线乳山口大桥、S201威东线田和至温泉段等31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升级改造。
2、加快全域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实现轨道交通零的突破。
3、航空方面,进一步做好新机场的规划选址,积极开辟国内外航空市场,增加通航点,增开新航线,加密重点城市航线,开辟国际航线。
4、加快桃威铁路转型升级,在进一步优化青威荣城际铁路的基础上,通达国内各大中城市,打开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市场。
其中最贴近民生的莫过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打造。威海目前城市交通仅有公交车,随着城市的发展,各个区域间的交通壁垒要打通,从威海市规划局官方的城市轨道规划图来看,前期将环翠区与临港区、文登区串联,借此打通高区至经区的不便利。
规划里还提到优化青荣城际铁路,目前正在建设的潍莱铁路将把青荣城铁接入,从此威海深入至山东内地的时间又将缩短。
城市交通的建设关系着每个人的出行生活,在交通建设中,又有哪些楼盘收益最大,看看有你家吗?推荐理由:威海恒大海上帝景位于青岛路核心区域,二期推出建面约92-155平米高层住宅,带装修交付,现场到访可咨询折扣详细信息。推荐理由:华发九龙湾位于经区,坐落于通向东部滨海新城和荣成的干道上。三期开盘,推出99㎡、120㎡、139㎡、142㎡、160㎡、164㎡户型,三期仍旧主打改善需求,在景观上延续了一期和二期的风格。楼栋全部为高层,楼层为28-32层,预计2019年交付使用。推荐理由:威高七彩城春风里位于世昌大道,出行条件优越。二期9栋电梯洋房12月22日盛大开盘,二期均价为9500元/㎡,春风里项目分为东西两大区域开发,主要为17层高层和11层小高层,目前处于在建状态。交通条件的改善,能极大增加威海的城市竞争力。不过城市轨道的建设确实是对市民出行的极大利好,具体建设仍旧需等待政府规划。
问答服务 选房攻略
问答服务 选房攻略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335发展战略 做大做强全域蓝色经济当前,威海市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大势,威海蓝色经济该如何找准定位,站在更高层次、创造更多优势、谋划新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威海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指导;威海市发改委牵头,开始对威海蓝色经济未来的发展进行新思考、新抉择,加快编制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新的行动纲领。纵观国内,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海陆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健康中国”“国家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中韩自贸区”“新旧动能转换”等战略的实施,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开辟了新市场、提供了新契机。再看威海,全市蓝色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海洋产业层次偏低、科技创新能力整合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等。总结威海市蓝色经济区发展经验,剖析存在问题与挑战,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威海市确立了蓝色经济发展战略——围绕全域蓝色经济做大做强,确定“三大定位、三维开发、五项统筹”的335发展战略。——三大定位。国内领先的海洋经济强市: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瞄准“深蓝、高端、新兴、特色”,提升海洋技术研发能力,全面推进海陆一体化发展,持续提升海洋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打造全国领先的蓝色创新城市、高端产业集聚区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国际知名的海洋休闲城市:挖掘、培育、整合全市海洋资源、海洋文化等综合优势,打造以海洋休闲旅游、海洋健康养生、海洋体育竞技等为特色的海洋休闲之都。国际知名的海洋开放城市:加大与国内各城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贸往来、金融合作、双向投资、旅游文化等国际交流,全面贯通陆上、海上以“一带一路”为主轴的国际商贸物流通道,打造面向环太平洋地区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都市。——三维开发。市域一体开发。从海陆统筹和一体化发展视角,引导海洋产业合理布局,加强区域分工协作,构建产业发展互促互补、信息资源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的协作格局,实现市域蓝色经济区一体开发、协同发展。促进海洋经济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推动跨区域海洋产业的空间重组。促进海陆产业协调,加快海洋产业和临海产业联动发展,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海陆型区域经济空间。跨域协同开发。积极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深化与烟台、青岛等城市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海洋产学研协作、海洋资源开发、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合作,共建共享省内区域统一市场,创新省内区域经济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对外融合开发。以威海市为关键节点,基于“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海陆双向辐射。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陇海线和兰新铁路、跨国铁路专列,加强与河南、甘肃、新疆等沿线省市的经贸往来,连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荷兰、德国等沿线国家或城市,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扩大与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南亚等沿线国家或城市的交流合作,形成海陆统筹、互联互通的国际商贸物流大通道,实现商品进出口、海外工程和先进技术(服务)等双向流动。——五项统筹。统筹“产业、创新、生态、资源和开放”五大领域,推动全市腹地和沿海经济的产业链条协同与优势互补,建立以龙头企业为研发主体,产业链为纽带,科技成果有偿使用、风险共担的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和收益共享机制,实现全域各行业、各层级的资源集约和聚集发展,推动环境、产业、城市和人之间的共生融合,不断拓展与周边城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优化空间布局 构建“一廊两轴两带”发展格局这是一份饱含智慧、寄托梦想、放飞希望的宏大发展蓝图,更是一个关乎未来、准确定位、精准发力的切实行动纲领。“与以往规划相比,此次出台的规划深入贯彻国家省部署要求,与全市大战略相衔接,更加专注于‘蓝’,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威海市蓝区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如其所说。新出台的规划贯彻国家战略和区域海洋规划,提出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立足海洋产业基础,深化落实新旧动能转换,逐步构建“一廊、两轴、两带”的蓝色经济空间布局。一廊。环海经济走廊:沿千公里海岸线,通过交通互联、产业互补和资源共享,积极打造以沿海港区为依托,以海洋牧场、海洋船舶、海产品精深加工、临港经济、跨境电商、近海垂钓、滨海旅游、国际航运等产业为重点的环海经济走廊。沿环海经济走廊,规划确定了三大发展区域。北部融合发展先导区。依托中心城区科技、资金、人流、物流、交通等区位优势,创新蓝色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海洋产业与会展、休闲、科研、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使蓝色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各类要素无缝衔接,打造蓝色经济发展新高地。东部转型发展核心区。发挥荣成市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设施配套完善、龙头企业集中的优势,高点定位,通过技术研发、设备升级、品牌塑造,推进海洋传统产业上档升级、转型跨越。南部生态发展拓展区。针对文登区、南海新区、乳山市可供开发的海域空间较大的特点,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骨干龙头企业,按照生态化、园区化、基地化的思路,集中集约用海,实施连片开发,打造全市蓝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两轴。海陆联动发展产业轴:以中心城区、文登城区、南海新区等为轴心,发展海洋新材料、海洋智能装备、海洋仪器仪表等涉海产业,引导传统工业企业向海、向蓝发展,打造海陆联动、产业延伸、资源共享与融合发展的海洋装备制造产业轴。海洋健康休闲产业轴:以里口山、昆嵛山、正祺山、伟德山、九顶铁槎山、大乳山等为轴心,加快发展健康养生、休闲旅游、滨海观光、休闲垂钓、海洋文化等重点产业,打造海陆资源共享、跨链融合发展的海洋健康休闲产业轴。两带:近海保护开发带: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开发、集约利用水平,以岸线修复、环境整治、生态养殖等为重点,科学开发海岛,实施海岛分类分区管理,严格执行围填海计划,打造海洋生态文明和海域高效利用示范区。远洋拓展开发带:以全市海洋产业和主要港口为依托,对外辐射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城市,大力推进渔业养殖、远洋捕捞、海外渔业综合服务基地、海洋高端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垃圾综合治理、海洋文化交流、跨境电商和海洋服务外包等重点领域的开放合作。培植重点园区 打造海洋特色产业高地加快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提升海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规划提出,按照生态优先、创新驱动、联动发展的要求,加快东部滨海新城、双岛湾科技城、南海新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乳山滨海新区、里口山风景名胜区、石岛管理区、威海综合保税区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土地集约”原则,高起点、高水平谋划布局海洋特色产业园区,突出差异化、特色化,转型提升旧动能,扶持发展新动能,培植壮大海洋生物、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运输物流等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到2020年,园区实现总产值占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的70%以上。按照“量体裁衣、分级打造、梯次实施”的原则,聚焦先进制造、信息环保、健康旅游、金融电商、远洋渔业、海岛文化等有优势、有潜力、有前景的领域,探索打造海洋特色小镇(岛),推动全市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特色海岛生态经济圈,丰富蓝色经济内涵。海洋特色小镇创建分设国家级、省级、市级三个层级。各区市根据各海洋特色小镇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投资规模和建设内容。按照成熟度,分为前期策划、申报创建、建设推进等三个梯次,形成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建设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有序推进海洋特色小镇建设。重点打造智能装备、远洋渔业、特色海岛、渔港文化、海角艺术、海草房风情等海洋特色小镇(岛)。到2020年,力争建成3个以上省级或国家级海洋特色小镇(岛)。到2025年,力争建成8个以上省级或国家级海洋特色小镇(岛)。??
相关文章:关于威海当前问题和发展战略的讨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威海当前问题和发展战略的讨论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威海统计信息网欢迎您!
站内搜索:
标题摘要关键字
栉风沐雨三十载
春华秋实铸辉煌——地级威海市建市三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发布日期: 09:39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统计局字号:[
]荆斩棘,成就辉煌。30年来,勤劳智慧的威海人民在中共威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协力,抢抓机遇,干事创业,敢为人先,在威海这块土地上,绘出了一幅慷慨激昂、波澜壮阔的壮丽画卷,谱写了一曲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雄浑乐章。如今的威海,牢牢把握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的目标定位,坚持扩总量与提效益并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在全省科学发展绩效考核中连续多年位居前列,群众满意度调查一直位居全省第一。艰苦探索,执着追求回首三十载光辉历程,重温三十载激情岁月,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历届市委、市政府艰苦探索的曲折历程,也可以深刻感受到全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的总目标,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人心。经过30年的发展,威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昔日的边陲小城发展成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沿海开放城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时光如水,一去不回,但流淌在人们心底的却是一道幸福温暖的清泉。纵观30年我市经济发展的历程,足以折射出威海30年的巨大变化。一、从1987年到1994年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阶段,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波动较大。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国务院批准威海享受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揭开了威海发展的新篇章。这一时期,伴随着全国的改革由农村向城市以及整个经济领域全面推进并逐步整顿深化,威海市也拉开了深化改革的序幕。此次改革主要以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广泛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探索试行了租赁经营和资产经营,并对计划、财税、金融、价格、劳动工资、外贸、物资等体制进行了初步改革,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GDP年均增长22.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7.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21.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6%。但是,这一时期经济波动较大,在经历了1989年经济回落探底短期调整之后,经济增长速度开始逐年抬升,以至于1992年达到了44.4%的历史最高水平。针对年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市委、市政府实行了全面治理整顿和继续深化改革,严控信贷规模和货币投放,压缩投资、控制消费基金膨胀,经济环境、经济秩序逐步改善。年,威海市委、市政府把扩大对外开放当做促进经济发展的撬动点,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全市出口总值年均增长222.3%,1994年达到4.7亿美元,比1988年增长1000多倍。当时威海市在外贸舞台上扮演“二传手”角色,花生、对虾等农产品成为出口的主要产品。在这一阶段,农村乡镇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些过去限制人口城乡流动的户籍管理政策和社会管理政策也有了很大的放松,城市经济的日益繁荣及非公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数量大量增加,尤其是山东中西部地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威海市转移,威海市劳动力较为充足,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为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94年,全市非农业人口达到35.34万人,较1987年增加13.98万人。二、从1995年到2002年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并逐步深入的阶段,经济高位回稳,且保持较快增长时期。这一时期,有效控制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资扩张过快、金融秩序混乱、物价快速上涨等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由投资和金融相互推动形成的经济过热现象得到有效消除,全市经济平稳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扫平了思想障碍和制度障碍,各项改革顺利进行,国有企业、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流通体制、社会保障、住房、教育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相继出台,全市经济顺利实现了由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的过渡。这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12.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3%,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21.3%,其中出口总值增长17.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4%。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外商投资规模的扩大。2002年全市实际到账外资达到5.77亿美元,较亿美元增长5.3倍,年均增长30.0%。三、从2003年到2007年是各项改革全面纵深推进,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阶段,经济稳定在高速增长平台。这一时期,各项改革全面纵深推进。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积极融入半岛城市经济圈、打造威海蓝色经济区,推动全市经济由“快”字当先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深入贯彻落实有保有压、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保证了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这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16.3%,其中第二产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年均增长19.1%,占比达到5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1.4%,房地产开发投资突飞猛进,年均增长3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8%。进出口高速增长也是此时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这期间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28.8%,其中出口总值年均增长29.7%。四、从2008年到2015年是经济增长速度稳中趋缓,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的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国经济各项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为此,中央政府推出4万亿投资的两年经济振兴计划,以应对中国经济蕴含的下滑风险。在此背景下,威海市委、市政府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准、出拳重,一方面积极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做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另一方面根据威海具体情况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保持经济增长的措施,做到让利于民、让利于企业,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态势。这一时期,全市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较高增速,年均分别增长20%和16.2%;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明显增加,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日趋合理,在此期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1.7%,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个百分点,2015年达到9938元/年,扩大内需成效显著。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全面、深刻变化,服务业规模快速扩张,经济结构正经历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重大转变。这一期间,服务业年均增长12.6%,高于GDP年均增速1.8个百分点;占比由%提高到2015年的45.4%。五、2016年至今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阶段,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在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党中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威海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牢牢牵住发展“牛鼻子”,顺应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决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减少无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加快推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和“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有效落实,规划建设五大重点创新产业园,引进实施一批产业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成立碳纤维研究院,获批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与44所高校院所新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85项。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62.9%和27.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827.0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这一时期,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2.20亿元,增长8.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79.35亿元,增长13.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6.73亿元,增长11.1%;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0.5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08.9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2%;新登记市场主体5.3万户,注册资本919.3亿元,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与时俱进,铸就辉煌昔日的威海,作为甲午海战的主战场,亲历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与抗争;今日的威海,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与腾飞。三十年来,全市人民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抢抓改革开放机遇,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成功路子,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一、经济总量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总量跨越式发展。三十年来,威海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全市生产总值由1987年的34.24亿元,提高到2016年的3112.20亿元,其中,1992年、2005年、2011年、2015年分别突破100亿元、1000亿元、2000亿元和3000亿元关口。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规模用了19年,突破2000亿元规模用了6,突破3000亿仅用了4年时间,经济总量呈现跨越式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财政实力稳步提高。2016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60.50亿元,是1987年的108.6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也体现在人均指标位次的前移。经过三十年快速发展,全市主要人均指标在全省排位由建市之初的整体靠后,转为整体前移,居全省前列。按年均户籍人口计算,1987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480元,2016年达到125819元,年均增长13.7%,多年稳居全省前三位。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元增加到元,位居全省第4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元增加到元,位居全省第2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伴随经济总量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从“调优调特农业,调大调强工业,调活调快第三产业”到“一产抓特色促跨越,二三产抓结构上规模”,再到“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年的第一产业占主导阶段,年的第二产业为主导阶段,2016年,全市三次产业比重达到7.1:45.6:47.3,三产占比首次超过二产,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大转变。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竞争力加快提升(一)农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内部结构合理调整建市三十年来,威海市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合理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及生产布局,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村经济迅速跃上新台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87年的14.86亿元提高到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5.7%。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2016年,水果总产量101.23万吨,较1987年增长4.4倍;肉类总产量18.40万吨,较1987年增长4.4倍;禽蛋类总产量15.67万吨,较1987年增长6.9倍;水产品产量255.84万吨,较1987年增长5.4倍。种植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建市初期,威海市种植业基础设施差、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技术含量低,种植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用现代设施、设备、技术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先后完成了13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4.7万亩,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地级市大中型水库规范化管理考核达标全覆盖;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509.60万千瓦,较1987年增长2.9倍,综合农机化作业水平提高到89.96%。“十一五”以来,又先后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等项目,大力推广小麦“宽幅精播”、玉米“一增四改”等技术,粮食单产从建市初的277公斤/亩提高到公斤/亩,其中小麦单产从241公斤/亩提高到379公斤/亩,玉米单产从328公斤/亩提高到376公斤/亩。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成效。地级市成立以来,威海市全面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先后获得了“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2016年,全市林木绿化率由地级市成立初的23.8%提高到42.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7个百分点;全市森林公园数量由地级市成立初期的1处,增加到现在的12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3处、市级4处,总面积达2.56万公顷;湿地公园数量达到8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6处;自然保护区数量达4处,其中国家级2处,市级1处,县级1处;全市林业总产值由1987年的0.49亿元增加到亿元。畜牧业实现集约化经营。建市30年来,畜牧业生产不断由千家万户分散饲料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全市共创建标准化示范场298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场18个、省级示范场63个、市级示范场217个。2016年,制定了《威海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利用两年时间对全市13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438家畜禽养殖场户进行整治。2016年,全市畜牧业产值85.15亿元,比1987年增长30.1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8.24%,比1987年提高了6.4个百分点。渔业成为农业主导产业。三十年来,威海市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环海优势,大力发展渔业生产,逐步改变了建市初期以种植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以渔业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林、牧、渔业比重,由1987年的50.6%、2.3%、12.9%、34.2%调整为%、0.2%、18.2%、51.2%,农业比重下降23.8个百分点,渔业比重提高17.0个百分点。近年来,面对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全市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海洋牧场建设取得较大突破,海洋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获批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2016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55.84万吨,比1987年增长5.4倍,其中海洋捕捞(含远洋捕捞)89.33万吨,比1987年增长2.5倍。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建市以来,威海市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林牧渔服务业从无到有。2016年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达到16.7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较2003年(有统计记录)增长7.4倍。全市市级、省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2005年的30家、18家和2家发展到2016年的162家、44家和10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702.9亿元,累计带动农户98.2万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从无到有,分别发展到3215家和1126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50人,成为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主导力量。(二)工业体系日趋完备,工业产品量质齐增工业体系日趋完备。建市初期,威海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绝大数企业规模较小、生产分散、专业化水平低,没有省属大型企业。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深刻认识到发展工业的紧迫性,牢牢坚持工业主体地位不动摇,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工业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较为完整、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产业体系。市第十四党代会以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威海市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谋划实施了“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战略,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2016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工业企业20013家,较1987年增长19.8倍;实现产值7408.36亿元,较1987年增长181.1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78家,涵盖37个工业大类,199个工业中类,实现产值达到7076.47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为95.5%。分行业看,以水产品加工为主的农副食品加工业是首个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行业,实现产值达到1503.0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1.2%;以电子元件制造为主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次之,实现产值达到763.9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0.8%;以橡胶制品业为主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和以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为主的医药制造业并驾齐驱,分别实现产值517.79亿元和512.6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3%和7.2%。工业产品量质齐增。随着工业门类增多,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工业产品也随之大幅增加,并日益多样化。至2016年底,全市纳入统计监测的主要工业产品已达103种,服装、显示器、打印机产量实现从无到有,分别达到23106万件、152.66万台和331.58万台;橡胶轮胎外胎产量由万条增加到.3万条;生铁产量由万吨增加到万吨;交流电动机产量由万千瓦增加到.6万千瓦。在扩大工业生产的同时,威海市狠抓质量品牌建设,建市以来,先后提出并实施“名牌产品”“品牌工业”等战略,出台系列文件引导企业强化质量和品牌意识,企业品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近年来,我市积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趋势,深入实施品牌和质量强市战略,启动了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工作,大力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和收购国内外知名品牌,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省著名商标由2006年的7件、73件发展到2016年的35件、133件,中国名牌产品和山东名牌产品由16个、73个发展到19个、240个。随着质量品牌水平的提升,威海市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创新技术标准和先进技术标准的研制,先后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7项、240项和388项,有效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是工业发展升级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威海市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从2003年确定重点发展运输设备等五大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期间的3+4”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以海洋生物、智能装备、物联网三大未来产业为方向,以新信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新材料及制品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运输设备、纺织服装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柱,竞争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2016年,十大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47.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89%,有力支撑了工业整体的持续稳定发展。目前,我市是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高端轮胎、智能终端及打印设备、海洋食品、空港设备、高档渔具和地毯生产基地,被授予首个国家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首批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国家级食品产业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工业发展实现规模质量双提升。(三)第三产业长足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建市30年来,在全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消费形式多样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威海市第三产业也得以全面较快发展,呈现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得到改造提升,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商贸旅游及会展业、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文化娱乐、居民消费等公益性服务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威海市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519.51亿元,较1987年增长283.6倍,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47.3%,比重超过二产1.7个百分点,实现“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交通运输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建市之初,我市既无铁路,又无机场,港小路差,交通不畅。三十年来,威海市大力实施“公路升级、铁路提速、机场开放、港口扩建”战略,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青荣城际铁路全线贯通,高铁直达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重要城市;威海机场完成升级改造,威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完成搬迁,实现“县县通高速”,各类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有力地破解了瓶颈制约。截止2016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037公里,是建市之初的4.2倍;威海港由威海湾港区、石岛港区、龙眼湾港区、蜊江港区、靖海湾港区和乳山口港区等6个港区组成,拥有码头泊位113个,是建市之初的5.9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从无到有,达到45个,5000吨级泊位17个,是建市之初的5.7倍;桃威铁路累计完成货运量2300多万吨,客运量3500多万人次;机场航班量由通航初期每周不足6班,增长至高峰周航班量的189班,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73万,国内机场排名通航初期142家机场的92位,迅速攀升至家机场的第54位。市场消费日趋活跃繁荣。建市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市场为主导的商品经济日趋繁荣,国营百货和供销社逐渐淡出历史,逐步形成以私营、个体经济为主,主体多元化,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消费市场发展格局。2016年,威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56.73亿元,较1987年增长128.8倍,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297.87亿元,较1987年增长111.5倍;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8.86亿元,较1987年增长344.3倍。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层次和结构的提升。2016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7年的47.5%降低到2016年的29.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7年的46.6%降低到2016年的31.1%。邮政电信业迅猛发展。三十年来,威海市邮政电信业保持了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高,业务量逐年攀升,目前,全市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邮电信息网络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2016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59.35亿元,较1987年增长444.9倍。2016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总数45.07万户,较1987年增长58.3倍;移动电话用户达77.52万户,较1995年(有统计记录)增长80.6倍。旅游业特色品牌茁壮成长。威海市拥有丰富的生态和人文旅游资源,拥有刘公岛、华夏城2个国家5A级景区,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4个4A级以上景区,31个3A级景区,荣获联合国人居范例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近年来,威海市不断加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全域旅游。2016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909.98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519.35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游客48.52万人次,较1987年增长56.7倍,入境游客消费2.72亿美元,较1989年(有统计记录)增长258.0倍;接待国内游客3861.46万人次,国内游客消费481.00亿元。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值日益提升,打响了“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的旅游品牌。会展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依托我市产业优势,举办(引进)了国际人居节、渔博会、食博会等一批专业性经贸会展活动,中国-欧盟膜技术应用研讨会、机器人产业链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国际养生产业峰会等20多项国际性高端国际会议在我市召开,持续开展了沙雕艺术节、昆嵛山樱桃节、国际温泉养生节、大乳山母爱文化节、无花果文化旅游月等节庆活动,成功打造并巩固了中韩(威海)品尚生活博览会、中韩商品博览会、中韩(威海)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交流会、中韩(威海)国际电子商务创新峰会、中韩FTA投资贸易论坛等涉韩品牌展会。我市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潜力会展城市”、“中国最具活力会展城市”、“中国最具魅力节庆城市”、“中国优秀会展城市”和“中国十佳优秀会展城市”。三、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承载力不断提高建市以来,全市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9752.70亿元,年均增长25%,其中,2016年完成投资2879.35亿元,较1987年增长421.2倍。年,全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098.70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7%,年均增长36.2%,快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2个百分点。市政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市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威海市迅速走出“上无机场、下无铁路、港小路差、拉闸限电、通信落后”的囧境,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高。2016年,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26.25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18.3%。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威海市委、市政府深刻理解党中央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指导精神,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创新性提出并实施了“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战略,而市政基础设施是承接城市综合服务的功能载体,是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威海市根据区域发展需要,狠抓水、电、气、暖“四网”统筹布局、统筹建设,启动了文登抽水蓄能电站、龙山湖等重大工程,大力推进管网向镇村延伸工程,全市所有镇全部纳入城市自来水管网,全年供水总量达到15310.90万立方米;全年发电160.14亿千瓦时;天然气供气量13546.50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达到100%;66.7%的镇实现集中供热,集中供热面积达到6859万平方米。在构建城乡一体化环卫设施体系上,我市投资近10亿元建设了威海、乳山、荣成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在全省率先建成横到边、纵到底的“户保洁、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垃圾集中处理体系,率先实现从城市到镇区污水处理全覆盖,我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5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化率逐年提高。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在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战略、四个“三年突破”战略推动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全市城镇化率逐年提高,现已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2016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79.61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07%,建成区绿地率43.85%;城镇人口146.58万人,较1987年增加125.2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3%,较1987年提高48.1个百分点;城镇化质量指数位居全省第2位,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格局现已初步形成。四、对外开放大步迈进,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进出口实现优进优出。建市初期,对外开放对威海而言还是一个全新领域,既无经验可供借鉴,也无人才、信息等要素支撑,全市外贸进出口仅为42万美元。1988年,威海市召开全市第一次外向型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把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攻方向。上世纪90年代,威海市立足地缘优势,全面实施“借韩兴威”战略,在中韩两国尚未建交的情况下,就开通了中韩之间的第一条海上航线。整个90年代,威海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到1996年时突破15亿美元。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威海外贸工作进入全面突破的历史新时期。威海相继提出“三个大搞”“科技兴贸”等口号和战略,着力调整外贸结构,推动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市外贸进出口从2000年的约20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39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近6倍,年均增长21.7%。“十二五”期间,威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推进“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等重大发展战略,在贸易便利化、特色口岸建设、跨境电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先行先试成果,全市外贸进出口保持高位稳定增长。2016年,全市外贸进出口1190.5亿元(约合187亿美元),居全省第四位。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全市3478家企业与200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与“一带一路”沿线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63个,进出口占全市的19.8%。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一般贸易在外贸进出口总值中的比重达到59.3%,加工贸易占比为38.5%;进出口工业品比重达到87%,初级产品比重仅占13%。出口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2016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11.9%。外贸新兴业态成为外贸发展新动力,到2016年底,全市有1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外贸新业态主体。在全国率先建设运行出口日韩食品“同线同标同质”交易公共服务线上平台和北京、威海两个线下体验中心。获批建设山东省(威海)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涌现出中韩跨境贸易电商产业园、九日韩国商品电商基地等一批跨境电商产业园。招商引资效益提升。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全市处于冲破藩篱、探索起步的阶段,利用外资仅为81万美元。90年代,全市利用外资保持稳中有进,外商投资规模持续扩大。2001年以后,全市利用外资快速增长,从2001年的3.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3.3亿美元,增长了2.9倍。2008年起利用外资口径调整,到账外资保持持续增长,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实施精准招商战略,利用外资连续6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2016年,有36个国家(地区)的外商来我市投资设立企业,全市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88个,较1987年增长25.9倍;实际到账外资79.92亿元,较1987年增长3000多倍。1987~1997年,威海市国内经济技术合作的主要途径是以“政府搭台”为基础,以“企业唱戏”为载体,以“筑巢引凤”为手段。1998年起,国内经济合作的重点逐渐从单纯的经济协作转变到加强国内招商引资上来。2001年,市委、市政府将内资纳入全市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体系,国内招商越来越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利用内资也保持较快增长。2016年,全市在建内资项目到位资金844.6亿元,增长15.1%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地级威海市成立后,为了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和对外承包工程市场,1987年组建了威海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作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窗口”。1992年,华威(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设立注册,这是威海市设立的第一家境外企业。90年代,全市技术引进、对外劳务合作、境外投资、援外项目蓬勃发展,特别是2000年后,在境外承包工程、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市联桥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对外合作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威海企业承建的刚果马桑o代巴体育场、苏里南外交部大楼、博茨瓦纳市政管网改造等项目相继竣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全市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已由建市之初单一的对外劳务拓展到对外工程承包、海外投资、对外借款等各行业、各领域。1988年(有统计记录)-2016年,全市对外承包业务累计完成营业额60.31亿美元。五、各项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市三十年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市环保、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民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同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迈入新阶段。环保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大自然赋予威海优美独特的山、海、城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威海的最大魅力所在。成立地级市以来,威海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战略,坚守碧海蓝天主色调,实施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发展,共建、共治、共享、共荣,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先后成功创建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获得“联合国人居奖”。2016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三项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PM10、PM2.5、臭氧三项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以城镇环境类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了环保领域最高社会奖项—“中华环境奖”,有力地树立了城市形象。教育事业改革取得新进步。目前基本形成以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等学历教育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2016年末,全市共有在校学生33.96万人,专任教师2.31万人。学前教育事业突飞猛进。2016年末,全市幼儿园数达300所,在园儿童数6.63万人。义务教育不断完善。2016年末,全市小学89所,在校生11.3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高等教育蓬勃发展。2016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9所,较1987年增加6所,在校学生79727人,较1987年增长325.8倍。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从建市初期的“科教兴威”“人才强市”等战略,到2008年提出“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的目标思路,持续开展“自主创新年”活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快速发展,先后多次被授予“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等称号。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走符合实际、有威海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1990年和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先后创办国家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科研引擎的横空出世为威海经济列车提供了初始的动力牵引。现在,威海市已成为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六个地市之一,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23家,与176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产学研战略联盟16个,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1家,创建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22家、263家。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增加,2015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68.2亿元,较1999年(有统计记录)增长33.8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27%,较1999年(有统计记录)提高1.87个百分点。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工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2016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为1件,分别达到倍和768.2倍。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市以来,全市各级政府立足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不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1997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试点,逐步在城市社区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2006年、2013年分别启动了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和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目前全市镇卫生院和一体化建设的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2009年起,启动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公共卫生补助标准由15元提至2017年的50元,并逐步实现城乡全覆盖。2013年起,在全市范围开展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免费筛查项目,并从2017年起覆盖全市城乡适龄妇女。2016年与1987年相比,卫生机构数由376个增加到2655个,增加了2279个,增长6.1倍;卫生机构床位由4609张增加到17111张,增加了12502张,增长2.7倍;卫生技术人员由5415人增加到20623人,增加了15208人,增长2.8倍;每千人拥有床位数6.7床,比1987年增加4.7个床位;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8.1人,比1987年增加5.7人。文体事业欣欣向荣。建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围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需要,不断加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充分挖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各类文体活动,全市文体事业日趋繁荣。截止2016年末,全市现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馆2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6个,电影公司5个,电影院21座,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4座;有线数字电视用户71.6万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分别较1987年提高35.0个、22.0个百分点。30年来,我市群众体育以完善健身设施、健身组织、健身活动三大体系为主要目标,深入贯彻实施《山东省全民体育健身条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逐步形成了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运动会等重要健身活动节点,注重打造群众精品赛事,形成了春秋季健康跑、环海健步走及骑行活动、“鲁滨逊杯”“11+11”持杖健步走、横渡刘公岛湾全国邀请赛等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年均开展全市大中型体育活动由建市之初的20项次增加到70项次以上,极大地丰富了市民业余生活。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在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威海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民生保障作为头等大事,自1987年我市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以来,我市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迅速,社保制度建设、保障水平和经办服务水平居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位置。2013年,在全省率先整合实施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到2016年,我市已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和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社会保险城乡全覆盖、市域一体化发展。截止2016年底,全市有206.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251.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定额结算病种达到131个,有2.6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有5989名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19550名女职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继往开来,再谱华章过去的30年,是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一路风雨、一路艰辛的30年,是广大干部群众一路奋进、一路拼搏的30年,是全市各项事业一路高歌、一路跨越的30年。这30年铭刻着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前行、同舟共济、开拓进取的前进足迹。今天,纵观威海大地,处处涌动着科学发展的滚滚春潮,到处是激情的创造,到处是加速的脚步,到处是科学的实践,到处是发展的探索……280多万威海人民已站在了续写辉煌的新起点。展望未来,前景光明,威海这座古老而又年轻、和谐而又文明的城市,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现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新跨越的宏伟目标指引下,正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朝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迈进。成绩载入史册,征程未有穷期。建市三十年来的发展成就,不仅奠定了未来的发展基础,更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全市上下要认真总结和发扬建市三十年来的宝贵经验,咬定目标不放松,勤思勤为不懈怠,加快发展不停步,维护大局不折腾,奋楫扬帆谱写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发展格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