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三板成功转板挂牌企业成功转板成功的有多少家

新三板公司转板“开门红” 已转板企业2017年表现亮眼 _证券要闻_财经_中金在线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新三板公司转板“开门红” 已转板企业2017年表现亮眼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 &&&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1月3日晚间,证监会公布2018年第一次IPO发审会审核结果,三家企业上会二过一否,其中新三板企业泰林生物(833327.OC)成为今年第一批IPO过会的企业,也是今年第一家成功转板的新三板公司。
  新三板提供非上市公司股权公开转让,被投资机构喻为“pre-IPO池子”。一方面,去年成功过会的18家新三板企业到了A股市场后,获得了更高的估值和流动性。但随着IPO审核趋严,也有越来越多的新三板企业选择终止IPO,周三,华恒生物(831088.OC)、浙江国祥(833249.OC)相继宣布终止IPO。
  业内人士分析道,新三板与创业板板块估值差距缩小的趋势会持续下去,在此情况下,计划从新三板“转板”的企业应抓紧时间窗口,提前做好资本规划。不过,大多数还不具备上市资质的中小企业,应当理性选择资本路径,更适合在新三板里绽放。
  泰达生物转板开门红
  昨日,证监会召开2018年第四次发审会,这是第十七届发审委今年第一次审核新股,新三板泰林生物成为2018年第一家成功转板的新三板企业。泰林生物2015年8月挂牌新三板,主要从事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系统产品、有机物分析仪器等制药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泰林生物在IPO企业中业绩规模并不大,公司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净利润均未达到3000万元。不过,公司过去三年里业绩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更是上升迅猛,实现净利润3260万元。
  资料显示,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在60%以上,各产品均比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高。毛利率偏高和预收款项下降都受到发审委的问询。对此,泰林生物回应道,公司产品在国内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系统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具有进口替代的实力。
  泰林生物是一家股权高度集中的企业,截至发行前,泰林生物仅有13户股东,公司董事长及妻子二人合计持有公司近90%的股份。挂牌两年多,泰林生物一直采用协议转让,在二级市场,仅在日、4月27日分别成交90万股、20万股,成交额分别为477万元、106万元。
  在新三板上,泰林生物还进行过一次定增,日,以5元/股的价格发行240万股,募集资金1200万元。参与认购的对象共有8名,其中包括6家做市商,认购的股份均为做市库存股,但此后,公司却继续采用协议转让。而6家认购了做市库存股的券商中,只有天风证券、中银国际持股至今,如今随企业一起从新三板转战A股。
  泰林生物的IPO之路较为波折,公司在2016年6月就开始在创业板排队,一年后却以“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中止审查,直到12月18日才恢复,中止审查时间长达175天。恢复审查后,泰林生物很快就更新预披露并获安排于1月3日上会,成为2018年三家首批进行发审的企业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5月,泰林生物曾发布多份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对2013年、2014年财务报表中的现金流量表、前五大客户、供应商、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情况等进行更正。当时公司对更正的解释是,挂牌时经验不足,仅根据销售清单这一表象,且由于工作人员失误,数额统计有误。
  对此,北京一家大型券商新三板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面临IPO申报时,很多公司涉及对过往审计报告披露的差异进行调整,可能会导致股转采取自律监管和监管压力,但是上市审核还是要按照严格的标准该调的就要调。
  昨日,也有两家新三板企业中途放弃了IPO之路,华恒生物、浙江国祥终止IPO申请,浙江国祥的理由是拟对部分股东持股情况进行调整,不久前,日懋园林(830980.OC)也称拟调整上市计划,于日终止IPO。
  在IPO严监管的趋势下,有越来越多的新三板企业选择终止IPO。不过,这些企业将不得不面对投资者抛售。去年12月终止IPO审查的华灿电讯(830771.OC)于昨日复牌,虽然公司紧急发布实控人增持的公告,但股价仍暴跌68%,收于7.91元/股,成交额为1342万元。
  新三板、创业板估值差一年缩小三成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2017年共有18家新三板企业成功完成IPO上市,已过会但还未上市的企业有7家。新三板企业在转板后,从市值、估值、流动性和募资等方面的情况看同挂牌时相比均有较大的提升。
  广证恒生研报指出,18家转板企业在挂牌时转让方式均为协议转让,“转板”前成交较少,从2016年首日算起,仅6家企业在挂牌时有成交,但日均成交量也较低,都未超过1万股,平均成交金额仅为4万元。
  不过,这些企业“转板”后流动性显著增加,平均日成交量为432万股,平均日成交额为1.5亿元,其中日均成交量最大的企业是丽岛新材(300721.SZ),去年11月上市到当年底日均成交量为1411万股,日均成交金额约为3.6亿元。
  从融资来看,18家新三板企业登陆A股市场后,融资能力也明显提高,平均首发募集资金为3.86亿元,大约是在新三板挂牌时期的平均募集资金金额3540万元的十倍。
  这与企业估值水平提升有关,根据统计,18家企业中,转板前在新三板发生了定增且定增对象含外部机构投资者的企业有3家,分别为佩蒂股份(832362.OC)、阿科力(430605.OC)和怡达股份(831103.OC),而这3家企业在“转板”后,市值平均增长6.7倍。 其中阿科力市值由上市前的3.6亿元增长到34亿元,提升逾九倍。怡达化学PE倍数(市值/净利润)自9倍增长至48倍,涨幅超过200%。
  不过,过去一年里,新三板与创业板板块估值差距在持续缩小。广证恒生指出,2016年5月时,创业板市盈率是新三板做市板块市盈率的2.54倍,但到了去年11月,创业板市盈率降到新三板市盈率的1.95倍,估值差缩小了30%。广证恒生认为,两个市场的估值差缩小的趋势会持续下去,因此,计划从新三板“转板”的企业应抓紧时间窗口,提前做好资本规划。
  但近期以来,不少拟上市公司却在临阵退缩。随着IPO审核趋严,去年全年,有10家新三板公司撤销了IPO申请,2家新三板公司被暂缓表决,50家已经申报辅导的新三板公司涉嫌违规。
  安信证券新三板研究负责人诸海滨认为,IPO发行速度是影响今年市场的关键因素,如果发行速度能够放缓,将可能减小对创业板和新三板的估值压力。他对第一财经表示,未来新三板市场还是会回归价值投资,在IPO审核趋严的市场环境下,盲目跟风似的“集邮”策略实际上风险较大,很多非财务问题,比如公司治理问题和内部控制问题难以识别。
  申万宏源证券场外市场总部总经理徐业伟对第一财经表示,大多数新三板企业其实不太适合去做走IPO,如果新三板市场制度未来发展很好,中小企业更加适合在新三板里面绽放。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仅8家公司成功转板 新三板转板上市制度需完善-中新网
仅8家公司成功转板 新三板转板上市制度需完善
  上周,原在新三板市场挂牌5年之久的安控科技,在获得创业板上市批文后,开始启动登陆深交所的各项程序,这意味着时隔15个月之后,又一只新三板“丑小鸭”将变身沪深交易所的“天鹅”。随着近期新三板市场即将大扩容,越来越多的新三板挂牌公司,会否成为拟上市公司争夺IPO资格的新战场?而如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企业上市融资的帮助,将对不同市场间的转板制度提出新的考验。
  层层审核仅8家公司成功转板
  2013年12月,国务院发布针对新三板市场“升级”的《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新三板市场的热度并不逊于暂停一年之久的IPO市场。但记者发现,从现有规则程序看,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的难度依然不小。
  2009年8月,久其软件成功登陆中小板,成为新三板市场历史上首只转板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之后的三年间,还有6家公司陆续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不管是与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相比,还是与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总量相比,能够成功转板的公司少之又少。再加上目前并没有关于公司转板上市的特殊安排,新三板挂牌公司要想转板沪深交易所,仍然需要经过证监会发审委的层层审核,想要变身“天鹅”难上加难。
  从安控科技的转板之路,就能看到其中难度。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这家公司早在2010年12月即打算转板,2012年5月,公司通过了证监会的审核,但直到今年1月才真正开始进入发行上市程序。不会对IPO秩序形成太大影响
  目前,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总数为355家,而在2014年1月,还有超过200家公司将在新三板市场挂牌。此前,监管部门提出未来将建立机制,使新三板挂牌公司可以直接转板至证券交易所上市,在这种情况下,新三板的快速扩容,会不会开辟争夺新股成功上市的IPO新战场?
  进入2014年,随着IPO的实质性重启,原先700多家排队等待完成IPO的拟上市公司竞争越发激烈。尽管证监会表态今年1月将有50家左右公司获得上市批文,但在这背后,仍有六七百家公司排队。
  此前证监会表示,新三板的挂牌公司可以直接转板至证券交易所上市,但转板上市的前提是挂牌公司必须符合证券法规定的股票上市条件,在股本总额、股权分散程度、公司规范经营、财务报告真实性等方面达到相应的要求。
  金元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陈永飞表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新三板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区域性股权市场符合条件的公司,可以到新三板挂牌;新三板挂牌企业中,达到上市条件的,也可向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虽然各个层次的市场具体标准有所差异,但市场机制的要求并无二致。
  不过从目前的制度规则看,监管层并未公布转板的特殊安排。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士对记者表示,即便希望转板,新三板挂牌公司还得像其他公司一样,通过证监会相关程序。这意味着,尽管新三板挂牌公司会大量增加,但可能还不会对现有的IPO秩序形成太大影响。
  利大于弊转板仍需制度细化
  虽然在新三板挂牌对于企业最终在沪深交易所发行上市还没有直接帮助,但企业挂牌新三板积极性仍在提升。有投行人士表示,挂牌新三板,将成为企业登陆沪深交易所的“热身”,可以增加透明度和知名度,这对企业来说利大于弊。未来如果转板制度完善,这种提前“热身”或将对转板起关键作用。
  目前,除了沪深交易所、新三板市场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其他企业并不用定期公布财务报告,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真实性很难得到检验。对此,北京一家投行人士表示,企业乐意挂牌新三板,实际上都是希望让市场检验它们的真实情况,以方便未来的IPO。
  长江证券从事新三板研究的宋望明表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阶段和特点选择在不同市场挂牌上市,这样就可以依托转板机制、创新性产品等实现在各市场之间的流动,从而将不同层次资本市场间有机联系起来。
  对此,部分投资机构表示,未来监管层需要出台对公司转板的具体安排,比如对挂牌新三板时间、信息披露质量、业绩增长的要求,这将会促使企业避免扎堆现有的新股“堰塞湖”。
  苏州国发创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表示,新三板可成为创业板的蓄水池。建立健全新三板绿色转板机制,明确不同层级市场间的关系,在兼顾上市公司品质、保障投资安全的原则下精简上市流程,降低新三板挂牌公司上市成本,将使场外市场的功能能够顺畅发挥,真正建立起新三板作为初级市场培育上市公司、增加投资者对投资对象了解的作用。
【编辑:曾会生】
>经济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IPO专题报告之一:成功转板A股的新三板企业累计已达25家
A股IPO企业排队情况。截至日,证监会共受理482家企业首发申请,其中,已过会企业27家,未过会企业455家。按受理状态来说,已受理企业82家,已反馈企业271家,已预披露更新企业98家,4家企业被暂缓表决。另外,5家企业处于中止审查阶段。排队企业当中,共有135家新三板公司,其中22家企业处于已受理阶段,99家公司处于已反馈阶段,19家企业预披露更新,4家企业已通过发审会。A股发审委审核情况。日至日之间,(1)证监会共审核首发申请公司14家,华宝香精、雷杜生命等7家公司成功过会,通过率为50%,相比于日至日之间的40%有所上升;5家公司未能通过,占申请公司的35.71%;此外,金太阳纺织和中孚泰文化取消审核。(2)成功过会的7家企业当中,新三板企业占比33.33%,曾在新三板挂牌的润建通信由受理至过会所花费的时间最长,为568天。(3)5家未能过会的企业中,新三板公司占比20%,未能过会的企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持续盈利能力、信息披露充分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方面。(4)2018年1月延续了2017年7月以来通过率持续下降的趋势。预计低通过率仍将延续。(5)日至今,本届大发审委通过率仍保持在低位,整体通过率为55.14%。(6)新增3家新三板公司成功转板在A股上市。A股新股概况。日至日间,A股共上市新股9只,共募集资金42.53亿元;与日至日相比,总募集资金金额下降88.66亿元。9只新上市股票当中募集资金金额最多的为电子设备制造商光弘科技,拟募资8.86亿元。港股IPO发行情况。日至日间,港股共新上市股票5只,无H股。从行业分类来看,汽车、工业工程、软件服务、建筑、地产行业各一家。从募资总额来看,瑞丰动力募资总额最高,为3.36亿港元;从发行方式上来看,所有企业都采取了认购、配售发行相结合的方式。港股新股财务简况。港股新上市的股票当中,2016年营业收入最高的是瑞丰动力,为6.70亿港元;阜博集团的营业收入最低,为1679万港元。营业收入增速方面,瑞丰动力营业收入增速最高为39%,阜博集团的营业收入在2016年出现了下降。净利润方面,瑞丰动力净利润最高,为9373万港元。盈利能力方面,阜博集团毛利率最高,为79%;从ROE(平均)角度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则庄皇集团公司盈利能力最好,摊薄ROE为72%。
0102030405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年Sina Visitor System2016年新三板转板情况一览:12家公司转板成功 耗时最长超过7年
部分者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会有一个愿景,转板上市,这个概率还是很低的,截止目前,共有12家公司实现了转板,其中粤是老三板股票,其余11家为新三板股票,转板后有两家公司(久其软件、粤传媒)在中小板上市,剩余10家在创业板上市,在6000多家企业中有12家这个比例为0.2%。 而且等待的时间也是不短的,挂牌到摘牌的时间区间最短的也得1年多,时间久的超过7年。
请把您的建议告诉我们
温馨提示:为了提升您的浏览体验,本网站不建议您用"IE"浏览器打开。如继续浏览请对您的浏览器进行升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三板转板成功案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