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考虑发热和mcu芯片功耗与频率,CPU 频率的理论极限是多少

> CPU温度多少正常?CPU热功耗及散热解析
CPU温度多少正常?CPU热功耗及散热解析 作者: 责任编辑:刘搏 【原创】
CPU的温度真的可以煎蛋吗
  大夏天可能您正在high游戏或者电影,突然蓝屏死机了,然后大多数人直接会想到是不是系统的问题,接着就重装系统,如果是系统的问题,重装完系统后问题就会解决。如果还是经常出现蓝屏,便认为不是软件的问题,那么就只能是硬件的问题了,大多数人面临这种情况会送去检修,而检修时工作人员最常遇到的便是温度过高导致的,也往往会把的温度放检修的首位。于是很多电脑没有出问题的也开始担心,不禁会问& CPU温度多少算正常?
  在电影《春天花花同学会》中房祖名在发热的CPU上煎鸡蛋,联系到电脑的健康, CPU的温度真的可以达到把鸡蛋煎熟和程度而不烧毁吗?
  我还先来了解一下CPU的温度耐受,晶体管最耐受高温度为130度,一般的晶体管元件的的标称最高温度是120度。CPU是由晶体管组成的,所以其理论最高热耐受温度应该和晶体管元件一样为120度。但实际上到了100度左右就会对CPU内部的晶体管造成永久性伤害,过高的温度会使晶体管效能降低,同时加速CPU的老化,我们建议最高将CPU的温度控制在75度以下以维护电脑的稳定性和CPU的寿命。
  再来看看鸡蛋吧,鸡蛋有蛋黄和蛋清组成,蛋黄凝固的温度为68℃—71℃,蛋清凝固的温度为62℃—64℃,按照这个标准值来算,CPU是可以把鸡蛋煎熟的,不过考虑到温度传递过程中的不均匀,局部温度会过高对CPU造成损伤,所以还是不要模仿了~~
&&&&& 那么CPU的温度来自哪里,为什么会产生这么高的温度呢?要了解CPU的发热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个CPU的重要参数—TDP。 TDP、散热及其影响因素
●  TDP到底是指什么?
  TDP的英文全称是“Thermal Design Power”,中文翻译为“热设计功耗”,是反应一颗热量释放的指标,它的含义是当处理器达到负荷最大的时候,释放出的热量,单位为瓦(W)。
  的TDP 并不是的最大功耗(功率),它们是两个没有多少相关性的概念,功耗(功率)是所有用电器的重要物理参数,是指一个用电器消耗电功率,CPU的真实功耗(功率)要复杂的多,而且由于CPU的晶体管并不是纯电阻电路而是混合电路,所以不能简单的使用电压X电流的方法来计算。
  CPU的功耗包括“运算所用功耗”和“发热功耗”两部分,而且“运算所用功耗”和“发热功耗”在实际运行中是随着CPU负荷的大小动态变化的。 而TDP是指CPU电流热效应以及其他形式产生的最大热能,是一个固定值。显然CPU的TDP(最高释放热量)小于CPU的最大功耗,但在实际运行中,CPU的功耗和发热往往最不总是以最大状态出现。
  进一步区分,CPU的功耗是CPU从上获取的功率,是要求主板供电设计时考虑的。而TDP是CPU最大发出的热量,是对散热系统提出要求,要求散热系统能够把CPU发出的热量及时的散掉,也就是TDP是要求CPU的散热系统必须能达到的最大热量驱散速度。
● CPU的热量来自哪里
&&&& 那人们可能就想问了,CPU的热量来自哪里? CPU的热量来自三个部分, 第一个是正常的运算过程中晶体管里的电热效应,这个是无法避免的,因为除了超超导体之外的任何导体都有电阻就都会发热。
  还有两种发热是由于CPU里的两种泄漏电流导致的。这两种电流首先是门泄漏,这是电子的一种自发运动,由负极的硅底板通过管道流向正极的门;其次是通过晶体管通道的硅底板进行的电子自发从负极流向正极的运动。这个被称作亚阈泄漏或是关状态泄漏(也就是说当晶体管处于“关”的状态下,也会进行一些工作)。这两者都需要提高门电压以及驱动电流来进行补偿。这两种情况都加大了能量消耗和CPU的发热量。
  可以以传统的白炽灯来做个类比,其可见光部分的能耗相当于CPU运算所需的能耗,而热能(包括热量和红外线部分)则类比CPU发热所消耗的能耗。
● 那么就会有人想问CPU可以不发热吗?
  除了超导体之外,任何电路在工作的时候都会发热,或者说只要有电阻,工作的时候就会发热,CPU是由集成在半导体上的晶体管组成的,自然也不例外的会发热,这一种发热是无法避免的,也是正常的。
节能灯的发光效率是白炽灯的5倍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更好的工艺和材料来减少CPU的热功耗,如130纳米的P4 2.4C 需要1.525V的驱动电压,而90纳米的P4 2.4A需要1.385V的驱动电压,因为更小的制程可以减小晶体管的驱动电压和电流,进而电路的热效应减小。另外的两种泄漏电流也可以通过更优秀的材料和来减弱,比如用电阻效果更好的材料来替代二氧化硅。这一点就和节能灯由于具有更高的电能向光能的转换效率而比传统的白炽灯节能的同时发热小很多是一个道理。
  知道了CPU的发热机理之后,下一步怎么才能监控CPU的温度并进行保护呢? CPU的温度的读取及保护电路
●& 温度的检测
  尽管现在有很多对温度时行监测的软件,但是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对CPU温度监测的硬件设施。
  早期的CPU,无论是还是,内部都没有温度监控功能,大多数情况下,是CPU插座内的一个热敏电阻来监视CPU温度,温度读数是由监控芯片根据温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计算得出。热敏电阻是接触式测温元件,如果热敏电阻与微接触不够紧密,微处理器的热量不能有效地传送到,所测量温度会有很大误差。同时,微处理器的核心发出热量由芯片封装向外部散热,微处理器的表面温度和核心温度之间约有15度~30度的温差,结果因芯片封装形式不同,以及环境温度的不同,而让真实的CPU温度难以确定。
早期的监控设施在主板上
&&&&&&& 随后,为了解决这个弊端,采用了内部核心检控的手段来获得真实的CPU核心温度。在CPU内核里面加入了一个专门用于监测CPU温度的热敏二极管,同时在主板上搭配与热敏二极管配套的监控电路,这个热敏二极管的正负两极作为CPU两个针脚直接来通过主板CPU插座和主板的温度监控电路相连。
  在整个监控过程中,当CPU工作时,热敏二极管就将感应到的数据变化传输给主板的温控电路,由主板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计算出CPU的内核温度,如果计算出来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警戒线时,系统就会自动在瞬间切断CPU核心电压,使CPU停止工作并让系统挂起,从而保护CPU不被烧毁。但此类内部测温、外部控制的技术存在一个弊端,即在CPU温度过高时直接关闭,这就会导成数据因为未能及时保存而丢失。
  为弥补了第一代内部温度监控技术的不足,产生了第二代内部温度监控技术—热量控制电路,第二代内部温度监控技术与第一代相比,在保留第一代的温控装置的基础上多了第二套热敏温控装置。第二套装置中的热敏二极放置在CPU内核温度最高的部位,贴近ALU单元,如果CPU最热的地方超过一定值,第二套热量温控装置会发送一个PROCHOT#信号使热量控制电路系统开始工作,通过减小CPU的倍频来降低CPU的负载进而达到降温的作用,第二套装置起到实时调节作用。其实第二套装置就是我们常见的ACPI装置。
第二套温控监控调节装置
  如果增加的第二套装置不起作用,或者CPU温度过高不是由CPU发热导致而是由散热设置导致的,温度就会继续上升直到达到第一套热敏装置的临界值时,第一套装置就会会切断CPU电路。这样就可以相对智能的调节CPU温度和CPU负载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CPU的安全性。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当CPU温度过高时,由于第二套装置的作用会降低CPU的性能,这一点在超频玩家那里也很常见,尤其是P4时代的CPU超频之后由于发热的增加,CPU的性能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就是第二套装置在检测到温度过高时降低了CPU的性能。
  知道发CPU发热和监控的原理之后,作为用户我们从哪儿得知CPU的温度并且进行设置呢?请看下页。 用户对CPU温度的监控和设置
  温度的监控有两大类办法,其一是开机后通过软件来动态的监控,软件会从上的芯片读出热敏二级管的读数。
everest传感器截图
  这种监控可以得到温度和系其它相关部件的运行状态,并且所有数据都是实时数据,可以对系列的性能、功耗、发热之间进行追踪判定。(下载链接:)
主板上的传感器 ITE IT8718F
  第二种办法是在BIOS中监测,由于在BIOS系统中CPU几乎没有什么负载,所以得到的温度也是最低温度,这个温度反映了在当前环境条件下CPU的发热和系统的散热能力,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具体方法是在开机的时候根据提示按下“Del”或其它的提示按键进入BIOS。我们以AMI的BIOS为例,在BIOS主界面中可以找到一个叫“Hardware Monitor”或“PC Health”的选项,还有一种是设置为“Power——Hardware Monitor”。
&BIOS---Power
Power——Hardware Monitor
  同时有的BIOS也提供了“CPU Warning Temperature”和“Shutdown Temperature”对CPU保护,大家可以通过BIOS来设置断电温度来达到保护CPU的目地。
BOIS中对CPU温度及风扇转速的设置部分 CPU散热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关阅读:
·打破i3默秒全传言 AMD FX-6330强势逆袭
&&·《植物大战僵尸花园战争2》新玩法曝光
&&·FF15含万份艺术设计 与众不同开放体验
&&·游戏平台可用 AMD FX-8320京东售999元
&&·低价优选 AMD A6-7400K京东售389元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频道热词:&&&&&&
CPU新闻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CPU排行榜
商家报价:
1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6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7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7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6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0用户点评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查看: 9790|回复: 10
AMD955CPU125W耗电就是125W吗?
AMD955CPU125W耗电就是125W吗? 平时的使用率只有10-30%左右 是不是只要开着机就是相当于一个125W的电灯在工作?
不会的。待机应该低的多。满载125w
这个只是TDP,意思是说最大发热量等效于125W的发热器,实际最大功耗应该大于125
我的955&&4G DDR2&&集显6100&&待机功耗50W左右
头像被屏蔽
一般说的功耗都是默认设置下的满载功耗。。。。
或者说成峰值功耗(那个说法怎么说来着?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领会精神吧。。)
待机时和低负载时功耗不会有那么高。。。
XinYan1981
1、P(cpu功耗)=u(cpu的电压)*I(流经cpu的电流)
2、你说的125w是热功耗(TDP),TDP=P(cpu功耗)+其他因素导致的cpu发热(比如积热之类的)。
3、TDP一般会设计成大于cpu峰值功耗,但是当cpu超频时或某些设计问题,TDP就会小于cpu的实际功耗。
4、TDP主要是为了选散热器来标注的,cpu功耗是由主板提供给它的电压和电流决定的。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一般可以大体的认为tdp和电脑的峰值功耗差不多,甚至略大。
日常使用中,cpu很难满载,也就是你说的使用率只有10-30%,这时的实际功耗是远小于125w的,这个是个变化值,只能通过测功率的工具来检测,用软件是看不出的。不过一般要小于tdp标注的一半还多。
此外目前的很多cpu都有自动降频设计,比如i5平时使用频率就降到一半,这样的实际功耗会降得更低。
XinYan1981
reizhi 发表于
这个只是TDP,意思是说最大发热量等效于125W的发热器,实际最大功耗应该大于125
我的955&&4G DDR2&&集显61 ...
实际最大功耗一般小于125w。除非自己将u超频或者是厂商自己设计时的标注问题。
具体内容,朋友可以看我楼上的回复。
楼上XinYan1981的回答很专业。
cpu的功耗是变化的,低负荷情况下大大低于125W。
整机的功耗,除了cpu的功耗之外,还要加上显卡、主板、硬盘、内存等。
XinYan1981 发表于
实际最大功耗一般小于125w。除非自己将u超频或者是厂商自己设计时的标注问题。
具体内容,朋友可以看我 ...
这不可能,CPU并不是纯电阻电器,电能并非全部转为热能
所以输入功率要比发热功率高
P=IU只对纯电阻电器有效
其实功耗没有想像那么高,我995超3.7G+GTX660,计算功耗超过315W。
有天特别看了下,文明5玩了8个半小时,除了猫和路由没开其他电器,用了1.9度电,按我电源85%的转换效率,也就190W。
owl144 发表于
其实功耗没有想像那么高,我995超3.7G+GTX660,计算功耗超过315W。
有天特别看了下,文明5玩了8个半小时, ...
cpu的最大功耗是理论上的,普通程序达不到这个最大功耗,要特殊的代码才有可能接近这个最大功耗
Copyright & KaFan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号 ) GMT+8,25被浏览3433分享邀请回答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频率电压核心数量 3大项谁决定CPU功耗|全文浏览<span itemprop="datePublished" content="T05:01:00+-02-19 05:01&&&&【 原创】 作者:&&&&&
3大项谁决定CPU功耗
&#160;&#160;&#160; 一个人,在怎样的状态下工作效率最高、在怎样的生活节奏下活的最有滋有味、在怎样的……,这些都是有讲究的,要么为什么公司会有那么多人性化的规章制度,为什么生活中会有那么多养生之道、大马路上会有那么多红绿灯呢。那么,人亦如此,何况是那些为咱所用的普普通通的物了。今天咱们不妨就来聊聊在何种状态下工作效率最高,或者更直接点,让我们来看看CPU的在不同情况下的工作状态如何。&#160;&#160;&#160; 我们知道,CPU的性能有很多参数决定,首先在不同的频率下它的运算能力是不一样,同时功耗也大不相同;另外还有重要的参数,比如说核心数量、核心电压、缓存大小等等,这些参数将会决定CPU的能力,如果再结合上各自的应用的话,通过合理设置CPU参数,我们便可以换来更好的效能。频率电压核心数量 3大项谁决定CPU功耗&#160;&#160;&#160; 今天我们将会重点考察CPU在不同状态下的功耗情况,通过不断变化CPU的核心数量、核心电压以及工作频率来研究CPU的功耗变化情况,通过本次测试我们不仅可以让用户如何能更有效的使用自己CPU起到一定帮助作用,而且也可以让读者更加清楚的认识的心脏——CPU。 测试平台和测试方案测试平台和测试方案测试平台&#160;&#160;&#160; 为了模拟出更多的核心,本次测试我们选用了AMD的原生六核心——Phenom II X6 1095T,而微星的这款BIOS设置里可以非常方便的开启/关闭物理核心;由于测试将会经常涉及到超频,所以我们选用了强悍的,则采用了安钛克刚刚推出的一款380瓦铜牌电源——EA-380D GREEN。平台部分我们就不做过多介绍了,重点是下面的测试方案。测试平台测试方案&#160;&#160;&#160; 本次测试分为三个环节。首先,通过开启/关闭CPU核心来考察CPU核心数量对CPU功耗的影响;其次,通过BIOS设置超频和更改CPU核心电压来考察超频以及电压对CPU功耗的影响。Bios选择中可以控制CPU核心数量&#160;&#160;&#160; 在BIOS选择中,我们可以通过“CPU Core Control”来随意更改处理器的核心数目,从而模拟出单核心、双核心、三核心、四核心、五核心以及原生六核心的Phenom II X6 1095T处理器,然后分别通过运行Cinebench R10让CPU达到相对满载的状态,最后利用万用表适时记录各种核心状态下的整机输入功率。与此同时Cinebench R10也可以记录不同核心下Phenom II X6 1095T的渲染性能。时控计量万用表&#160;&#160;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采用的万用表已经足够精确,测试过程中系统达到相对满载状态后,万用表显示的输入功率上下跳动的幅度非常小,当然了,为了让数据更加准确,我们以平均数为准。通过降低倍频模拟低于默认频率的工作状态&#160;&#160;&#160; 在“频率对功耗的影响”测试中,我们以默认3.2GHz为基准,通过降低倍频的方式分别模拟出3.1GHz、3GHz、2.8GHz和2.4GHz,并通过增加外频的方式分别模拟出3.84GHz、3.76GHz、3.68GHz、3.6GHz以及3.36GHz,总计10个频率点。我们将会在这10个频率下通过运行Everest让系统满载,适时记录相应的功耗,并利用Super π(对频率比较敏感)记录相应的分数。调整CPU核心的电压&#160;&#160;&#160; 最后是“核心电压对功耗的影响”。一般而言,通过BIOS来调节CPU核心电压是很不可控的,除非是超频加压的情况下成功率会高些,而如果是在CPU保持默认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来给CPU增压或者降压的话成功率非常低,从的识别就让人一头雾水。不过我们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行了一下对比测试,发现,在BIOS选项中更改CPU核心后,级别是CPU-z识别出来的核心电压始终保持1.3V不变,但是检查出来的整机输入功率却不同,也就是说,给CPU增压、降压虽然看上去难以实现,但是的确会对CPU功耗能够带来一定的影响。 核心数量对功耗影响分析核心数量对功耗影响分析&#160;&#160;&#160;&#160; 大家可能还记得当年的老奔4因为过于追求高频率而导致了发热量大、功耗高的不良后果,这也是这款性能强悍的最为被玩家诟病所在。从那以后,和AMD两家芯片巨头开始转变CPU发展思路——从提升频率到增加核心。这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核心对CPU功耗影响并不大,那么情况是不是这样呢?先来简单看看下图:&#160;&#160;&#160; 通过测试可以看出,单核心X6 1095T的功耗(整机功耗)仅为141瓦,但是六核心X6 1095T直接飙升至了220瓦,足足上升了36%。不过综合考量性能的话,其他多核心状态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比如说四核心的情况下,功耗为188瓦,而Cinebench R10的渲染性能却达到了10384。双核心和三核心虽然功耗控制的不错,但是渲染性能相比差强人意。综合来看,四核心和五核心的表现最好,因为在性能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功耗控制的非常可观。&#160;&#160;&#160; 综合而言,CPU核心的多少对功耗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双核心虽然功耗控制的非常好,但是性能方面和其他多核心相比差距太大,该淘汰了;三核心虽然性能提升的较为明显,但是功耗控制的不算好,不可取;四核心综合实力非常棒,当然它也正在顺利成章的成为市场的主流;五核心的综合实力是最好的,性能和六核心差距不大,但功耗控制的很好,不过市面上还没有原生的五核心CPU,如果用六核心处理器屏蔽一颗核心来模拟五核心CPU的话可能会引起系统的不稳定,但是这样换来的节能效果却非常理想。&#160;&#160;&#160; 上图描述的是一颗六核心处理器在不同核心数量的情况下功耗变化的走势。如果我们假定单核心的功耗为基准功耗的话,随着核心数量的增加,整机功耗的上升幅度越来越大。但是撇开主频不谈,随着核心数目的不断增加,它给我们带来的性能优势真的能与之成正比吗?考虑到很多应用对多核心处理器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多核心中的一些核心很多情况下似乎处在一种出工(增加功耗)不出力(对性能的提升不够)的状态,看来盲目增加CPU核心也并非明智之举。总之一句话,够用就好,节能很重要。 频率对功耗的影响分析频率对功耗的影响分析&#160;&#160;&#160; 毫无疑问,频率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它的快慢决定着性能的高低。但是在很多玩家的潜意识里,频率对CPU功耗的影响非常大,远比因为增加核心而带来的功耗涨幅要可怕的多。但是情况真的是这样吗?看下图:&#160;&#160;&#160; 通过测试可以看出,从2.4MHz到3.84GHz,CPU的功耗仅仅上升了17.7%,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综合性能和功耗两方面考虑的话,这款六核CPU在3.2GHz(默认频率)下的表现并不是最好的,因为此时的功耗达到饿了214W,而在3.1GHz情况下,功耗要低5W,而且此时两种状态下的Super π运算性能相差无几。不过,如果我们以3.2GHz为基准的话,CPU哪怕是只有超了160MHz,功耗也将上升7W(从214W升至乐221W),性能方面提升却非常可观(从51s将之了45s)。&#160;&#160;&#160; 不过有个现象值得注意,随着CPU在默认频率的基础上不断超频的话,功耗上升的趋势并不是很夸张,最高也不过232W(超频至3.84GHz),比默认情况下高18W,但是性能却从50S提升至了32S,非常可观。所以说,要么就不超频(毕竟AMD/处理器的默认频率的设定也是经过严格论证的,值得信赖),要不就多超点。&#160;&#160;&#160;&#160; 上图描述的是随着CPU频率的变化,功耗的走势情况。可以看出,3.1-3.2GHz以下的降频情况功耗降幅非常之可观,而且Super π的表现相差无几,换句话说,如果您对性能追求并不是太苛刻的话,我们有理由按照实际情况降频使用自己的CPU,毕竟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功耗。同时,如果您选择超频的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超就多超点,因为在一定的频率段内,功耗的相差并是很大。 电压对功耗的影响分析电压对功耗的影响分析&#160;&#160;&#160;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核心电压对于的功耗影响有多大。一般而言,通过BIOS来调节CPU核心电压是很不可控的,除非是超频加压的情况下成功率会高些,而如果是在CPU保持默认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来给CPU增 压或者降压的话成功率非常低,从的识别就让人一头雾水。不过我们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行了一下对比测试,发现,在BIOS选项中更改CPU核 心后,级别是CPU-z识别出来的核心电压始终保持1.3V不变,但是检查出来的整机输入功率却不同,也就是说,给CPU增压、降压虽然看上去难以实现, 但是的确会对CPU功耗能够带来一定的影响。&#160;&#160;&#160; 通过测试可以看出,由于频率保持一致,所以Super π的性能一样,但是功耗却有一定的变化,不过最终的成绩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夸张。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更加合适的测试方法,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的影响,为此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我们保留意见,数据仅供各位网友参考。如果哪位热心网友有更好的测试方法的话,希望能够和我们交流经验,不甚感激。&#160;&#160;&#160; 随着电压的不断增加/降低,整机功耗的走势图呈现饿了出来。可以看出,电压对功耗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不管数据的准确性有多高,有一点可以肯定,降压虽然可以换了可观的功耗控制,但是必然会造成系统不稳定,在这种状态下计算机能否长期安全运行是个不小的问题;此外,增压虽然有助超频的成功率,但是随之而来的功耗增值也值得注意,同时不得不提的是,玩家在给CPU加压时一定要谨慎,因为CPU加压超频具有很大的潜在风险(烧毁CPU)。 测试数据汇总及截图测试数据汇总及截图&#160;&#160;&#160; 可能有人会质疑以上成绩图的真实性,为此我们将测试过程中的所有数据以及测试截图一并放出,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研究一下,说不定您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得出更有用观点,与大家分享。&#160;&#160;&#160; 核心数量对功耗影响测试截图(功耗部分):从左至右以此为单核心、双核心和三核心
从左至右依次为四核心、五核心和六核心&#160;&#160;&#160; 核心数量对功耗影响测试截图(成绩部分):
从左至右以此为单核心、双核心和三核心
从左至右依次为四核心、五核心和六核心&#160;&#160;&#160; 频率对功耗影响测试截图(功耗部分):
从左至右频率分别为3.84GHz、3.76GHz、3.68GHz、3.6GHz、3.36GHz
从左至右频率分别为3.2GHz、3.1GHz、3GHz、2.8GHz、2.4GHz&#160;&#160;&#160; 频率对功耗影响测试截图(成绩部分):
从左至右频率分别为3.84GHz、3.76GHz、3.68GHz、3.6GHz、3.36GHz
从左至右频率分别为3.2GHz、3.1GHz、3GHz、2.8GHz、2.4GHz&#160;&#160;&#160; 电压对功耗影响测试截图(功耗部分):
从左至右电压分别为1.395V、1.293V、1.253V、1.199V、1.089V&#160;&#160;&#160; 电压对功耗影响测试截图(功耗部分):
从左至右电压分别为1.395V、1.293V、1.253V、1.199V、1.089V 总结:谁决定CPU功耗总结:谁决定功耗&#160;&#160;&#160; OK,文章的测试部分已经告为段落了,下面我们言归正传,不妨以我们的测试数据为基础,总结一下到底谁才是决定CPU功耗的“元凶”。在这里顺便提一下,也许有网友会问,为什么本次测试要采用AMD的六核心,而非市占率更高的处理器,其实这主要是从测试方法的可执行性方面考虑的,和Intel处理器的性能高低、市场占有率等现实情况毫无关系。相对而言,AMD的CPU更适合这种测试。核心数量的多少对CPU功耗影响最大&#160;&#160;&#160; 从我们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处理器核心数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CPU功耗的高低,或者说,CPU核心数量对功耗的影响最大(至于最普遍的、随机的实际应用,那些是我们不可控的,可以忽略不计,而CPU的另外一个重要参数——缓存,它对CPU功耗虽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实在找不到合适的CPU进行模拟测试,这也算是本次测试的一个小小的遗憾)。&#160;&#160;&#160; 不管是测试数据对于多核心CPU的不利,还是实际应用中多核心应用缺乏进一步的优化等实际情况,现在看来,盲目的追究CPU数量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在CPU数量的不断增长跟不上应用更新的节奏这一大背景下,多核心CPU相对多出来的核心很大情况下处于出工(白白消耗功耗)不出力了(有力无处使)的状态。总之,从测试数据上看,对于普通玩家而言,四核心CPU已经足够,六核心CPU还有待市场洗礼。频率的影响远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160;&#160;&#160; 相信有相当一部分玩家不愿意超频是因为忌惮超频后随之而来的功耗飙涨。但是通过我们的测试可以看出,情况并非如此。当然了,我们并不是在为超频“平反”,因为超频本身就是一种在玩家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的现象和行为,谁也无力去左右。&#160;&#160;&#160; 在这里我们想要说的是,通过测试可以看出,随着CPU在默认频率的基础上不断超频,功耗上升的趋势并不是很夸张,但是性能的提升却是非常可观的。所以,要么就不超频(毕竟AMD/Intel处理器的默认频率的设定也是经过严格论证的,值得信赖),要不就多超点。当然了,如果您对性能追求并不是太苛刻的话,我们也有足够理由按照实际情况降频使用自己的CPU,毕竟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功耗。敏感的电压“似乎”影响不大&#160;&#160;&#160; 从“功率=电流*电压”可以看出,电压是功耗高低最直接的因素,但是如果在保持CPU频率一致,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CPU核心电压会不会造成功耗的升降呢?答案是肯定的,尽管碍于测试手法有待改进,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也许没那么高,但是肯定的是,即便是其他参数保持不变,CPU的功耗也会随着电压的增加而上涨、减少而下降,所以说,如果您不是DIY老鸟,或者超频用户,CPU电压这东西能不能就尽量别乱动,让它AUTO下去就挺好。
频道热词:&&&&&&
机箱电源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电源排行榜
商家报价:
3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7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2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39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82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7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10用户点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频率高 功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