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笋不知好不好卖,那里有收购冬笋的做法大全?

竹笋网上卖脱销 农村电商引关注
作者: 今日早报 金梁来源: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16:25:47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馋死了一堆“吃货”,也带火了全国各地的农副产品,遂昌的竹笋就是受益者之一。
遂昌,相对偏远,经济不够发达,虽然有着口碑不错的竹笋、番薯、土鸡等山货,但“酒香就怕巷子深”。为此,由遂昌当地政府牵头在2010年成立了网店协会,通过这个公共服务平台,不仅整合了当地很多农特产品的资源,进行统一采购、仓储、配送、物流、包装和服务,让当地农民实现零库存、零风险开网店。两年来,遂昌县增加了1200多家网店,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益。遂昌成为丽水地区知名的“淘宝县”。
农家竹笋网上卖脱销
67岁的刘根苗是遂昌安口乡的农民,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平时只有老两口在家。“家里就那几亩竹园可以换点钱。”刘根苗说。
一般来说,竹笋的销售旺季是下半年,当地的冬笋一直卖得不错。让刘根苗没想到的是,今年的春笋也卖得相当好,价格不光涨了一两块钱,不论挖多少,合作社都收走了。“两个月前,笋都差不多没了,还有人来问有没有竹笋卖。”刘根苗很开心。
他不知道的是,今年多卖掉的竹笋都是通过当地网店卖到了全国各地。
收购刘根苗家竹笋的是当地的农产品合作社,石仓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一家。其负责人徐恩忠告诉记者,合作社以往主要靠传统的方式卖农产品,但是由于遂昌交通等条件的限制,销售成本比较大,效果不理想。“一年一般要收购18万市斤(9吨)竹笋,做成各种笋干类产品,包装好卖到外地。之前销售方式很传统,我们主要靠自己的老顾客,尤其义乌人来买的最多。”徐恩忠也在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后来通过当地政府牵线,找到了一个名叫遂昌网店协会的组织,它旗下有1200多家网店可以帮忙在网上叫卖。
没想到,石仓笋在网上卖得很火,“石仓”这个品牌慢慢红了起来。
衢州人徐振峰是一家两皇冠网店的卖家,之前一直在杭州工作,因老婆是遂昌人,就跑到遂昌开起了以销售当地农副产品为主的网店。“《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就有遂昌的竹笋,一下子把我们当地的笋类产品销售带动起来了。”徐振峰说,石仓笋经他手最好的时候每个月能卖出上百包,甚至有一些外地的酒店在网上向他采购,一要就是几百斤,有时候根本拿不到货。
三轮车夫开出三家网店
李玄东原先是蹬三轮车的。2008年,听说开网店的亲戚月收入过万,李玄东非常心动,也寻思着开一家网店。他从没接触过电脑,但仍决定试一试,经常坐在黄包车上拿大腿当键盘练。没想到,这个车夫在两个月后还真开出了一家网店。
如今,他已开出第三家网店,因生意繁忙,把三轮车转给了别人,专职经营网店。他的月收入比踩黄包车的时候高出5倍以上,低的时候3000多元,高的时候有7000多元。
肖潭水是一名残疾人,需要拄拐杖。他最早是在遂昌县城开一家卖电脑配件的门店,但实体店成本太高,店租金每月就要1900元,还请了4个员工,这些就占了月收入的一半以上。而如今他每天只需在家里看着网店,利润却和实体店基本持平。
陈惠花2010年从温州大学毕业后,在温州建筑企业就业,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去年她毅然辞去体面的白领工作,回老家种田创业,尝试利用网络销售绿色蔬菜。尽管亲戚们对这个大学生回家务农很不理解,但陈惠花很有信心。“我开的第一家网店主要卖竹编制品和竹炭产品,偶而加一些时蔬在里面,但有买家说笤帚和竹笋在一起卖感觉不好,于是开了第二家网店,专门卖高山有机时蔬。”陈惠花说。
目前她耕种的有机土豆已经成熟了,接下来还会有茭白、萝卜等有机蔬菜。有趣的是,她把这些时蔬的种植、生长、采摘的图片全部发上了网店页面,受到买家不少好评。
所有人都能实现创业梦
在遂昌,经常会听说当地人开网店的趣事,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务农在家的农民,有摆地摊的阿姨,也有开小杂货铺的经营户。那么,是什么风让遂昌百姓迷上开网店呢?
46岁的朱菊媛,早年在当地供销社上班,下岗后,靠着自己做的鞋垫、围裙等到街上摆摊赚钱,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几年。2010年9月底,她开了一家名叫“老记忆”的网店,除了卖自己做的鞋垫,还销售遂昌当地的番薯干、笋干等特色农产品,如今每月能赚3000多元,这在当地也算是不错的月收入,关键是特别轻松。
而在两年前,朱菊媛别说开网店,就是开电脑都有困难。如今,从拍照,到货品上架、与买家旺旺聊天,早已是得心应手。这一切的变化都从她的几个小记事本说起。这上面都记录着她如何学习开网店的过程,从图片PS,到店面美化,种种细节她都记录了下来。“这些都是开培训班的时候老师教的,我就是一边学一边把网店开了起来。”
朱菊媛说的培训班,就是遂昌当地政府牵头搞的网店协会,最基础的一个职能就是免费教当地人开网店,如今已组织了12期培训课程,前来受训的人数有2500多人。
潘东明是遂昌网店协会会长。他介绍说,加入该协会的网商已有1200多家,大多都是培训班出来的。他提供给记者一个数据:在淘宝网竹炭类目中,遂昌目前已做到全网第一名,单个类目年交易额近亿元。自遂昌网店协会成立后,近两年来会员中淘宝皇冠级别以上会员已有20多家(销售额百万以上的卖家),供应商会员及物流配送等服务方已达百家。
记者了解到,该协会整合了当地很多的农副产品企业,将遂昌当地的特色货源集中起来,提供给这些新网商们,并统一采购、仓储、配送、物流、包装和服务。
遂昌县副县长赵文明说,在网上有很多东西可以卖,如服饰、鞋子等,遂昌人卖的都是土特产,如烤薯、菊米、笋干等,这些都很有竞争力。当地很多笋类制品企业以前都是以线下销售为主,如今依靠这个平台转型发展线上,这不仅有助于当地农民增收,还能帮本地企业和农村合作社更好地“活”下来。
电商服务推荐
亿邦动力版权所有京ICP证070369号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时鲜货冬笋量少价普涨-德清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文字:  
时鲜货冬笋量少价普涨
德清新闻网
  要问最近菜场有什么时鲜货,那要数冬笋了。每年冬笋刚上市时是笋最鲜嫩的时候,但这个尝鲜价可不便宜。记者近日走访兴康、泰源农贸市场看见,不少摊位已经摆上了鲜嫩的冬笋,个头只有拳头般大,目前价格从10元到13元不等,相比去年同期高出了三成。
  家住祥和小区的詹阿姨在兴康南路的农贸市场买菜时,被这高价位的冬笋吓一跳,去皮去跟的冬笋30元一斤差不多能买两斤肉了。记者在泰源农贸市场专卖冬笋的摊位前看到,来自福建、江西等地的冬笋价格为10元/斤,本地产的冬笋价格稍微贵些,13元/斤。摊主鲍明富表示,如果需要去皮去跟,每斤价格要30元。鲍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冬笋刚上市,价格肯定高,物以稀为贵,等到大批量上市,价格就能便宜下来了。&
  &时鲜货冬笋刚上市,要不要称点?&老板娘林秀芳热情地问道。一位正在挑选冬笋的市民告诉记者,家里人都喜欢吃冬笋炒肉片、冬笋炒咸菜,不过今年冬笋价格普遍偏贵,买起来实在有些肉痛。收购冬笋卖已有19个年头的林秀芳坦言,去年这个时候的冬笋大概卖7元一斤,销量最好一天能卖到200斤,而今年卖得最好一天也顶多100斤。
  连日来由于干燥天气的影响,今年莫干山南麓、筏头产的本地冬笋遭遇减产,而外地贩运过来的冬笋因当地产量下降、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造成冬笋价格一路上扬。
  对于时鲜货冬笋,市民反应不一。有的市民认为价格偏贵,等过一段时间再买;也有市民认为价格贵一点没关系,毕竟现在这时候的冬笋味道鲜美,买回来尝尝。正在挑选冬笋的张阿姨说,现在冬笋涨价,一个大一点的冬笋就要四五元,所以买的时候得多花点时间挑选。张阿姨还向记者传授挑选笋的诀窍:冬笋要选&短粗胖&。笋体粗短、体态肥厚、笋节紧密,颜色要挑深黄色,表面光洁,这样的笋才鲜嫩。 
作者:实习记者 归李础〖钦摺〕剃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德清县武康中兴南路249号
   德清新闻网编辑部
邮政编码 313200&&& 四川在线消息&& “从竹林里挖出来直接卖给贩子,每斤在3块3左右。如果拿到市场上一斤斤卖就是4块5左右” 1月13日,记者在长宁县南部山区乡镇梅硐镇红星村看到,在竹林中挖冬笋的农民不少,前来收购冬笋的贩子开着车直接到林中收购。有20多亩楠竹林的薛光林数着卖冬笋的钱乐滋滋地说:“冬笋好卖,价格也还将就。”
&&& 该县竹类资源丰富,一年四季皆有新鲜可口的笋子上市。随着该县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上升,旅游业的兴旺发达,长宁的“竹全席”更是迷倒中外游客,以竹笋为原料的竹食品加工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冬笋是埋在土里没见天的楠竹笋,味鲜、清香、脆嫩,数量相对较少,且无污染,适合多种烹饪方法等特点而深受老百性欢迎。每年的冬腊月,冬笋开始上市。因冬笋埋在土里,所以挖冬笋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经验一天挖不了几斤,所以冬笋比好多笋子价格高。这几年,该县退耕还林效果显著,竹林面积大增,卖冬笋成了该县南部山区农民增收的一大项目。挖冬笋,卖冬笋是农民最乐意做的事,农民们都说:“挖冬笋是鼓了钱袋又饱了口福”
&&& 春节将至,许多商贩来到该县山区的农户家中收购冬笋。这些商贩以每公斤6元左右收购,再以每公斤8元至9元的价格卖给城里的餐馆,做成“白油冬笋”、“鸡皮冬笋”、“雪衣冬笋”等等,每份卖到20元左右。
【 四川新闻 】最新热点
评论共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上卖冬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