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数据员工持股:是投资分红还是薪酬激励

解密华为员工持股:是投资分红还是薪酬激励?
*学习HR,坚持每天学习GHR就够了!*与资深顾问交流请加微信GHR6789
导读:这是一片关于华为虚拟股的技术贴,给一些关心华为和关心虚拟股、正在为公司员工激励、高管持股方案设计的同学一些借鉴和参考。
来源虎嗅,由高管读物“解读标杆”(微信号jiedubiaogan)推荐,邀请大家关注他。
虎嗅曾经刊登过华为高级副总裁丁少华2012年9月中旬在美国国会的证词以及另一篇刊登华为股权状况的文章。其中就已经提到华为是一个独立的,员工持股的私营公司。而3月4日来自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的一篇文章继续披露华为员工目前的持股情况。结合这三篇文章,我们可以更详细地看出华为的员工持股状况:
华为公司99%股票由80000名员工持有(目前华为约有150000名员工),这一数字在2011年12月为65596名,2012年12月为7.43万名
2、 华为员工是通过“工会”持股。绝大多数员工的持股量为数万股(工作3年的14级员工),而极少一部分人的持股量达到了数百万股。
该计划当前对于华为公司股票的定价为每股5.42元人民币,员工购买数万股需要几十万元。2010年每股分红2.98元,2011年为1.46元。据悉,去年每股分得的红利为1.41元人民币,相当于以当前价格买入将获得26%的收益率。
4、 华为在2009年财报中首次披露股权结构——当年任正非持股1.4%。华为控股是100%由员工持有的私营企业。
日为止,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的持股比例为98.82%,任正非出资比例为1.18%,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出资占公司总股本的0.21%,两项累计,任正非在华为的总持股比例接近1.4%。
华为根据1997年建立的《员工持股计划(ESOP)》授予高绩效员工股票,按照该员工的工作水平和对公司的贡献决定其获得的股份数。
7、 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为激励员工而设,而该计划也使华为得到大量流动资金。但持股员工必须满足是“中国公民”的条件。
8、 华为公布股权计划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反驳美国怀疑中国政府在华为公司的日常运作中影响投资决策。
每个目前受雇于华为的持股员工都有权选举和被选举为股东代表,选举为每五年一次。持股员工会选出51人作为代表,再从51名代表中选出华为17人董事会的成员以及监事会。
【关于分红,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那点事】
作者:千江月 &
1、华为公司目前的总股本有多少?这其实是一个公开的数字,到公司网站公布的财报,按净资产总额除以5.42,不难得出这个数字---100亿。
2、理论上可以分红的最大金额,是资产负债表上的累计未分配利润,但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损益表当年的净利润,否则就会动用上年度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并带来每股净资产的下降;公司最近两年的分红策略都是把当年净利润全部分配完,因此净资产保持不变。
2011年税后净利润有多少,公司年报会公布,由此计算的每股当年可分配利润是多少,实际是很清楚的(实际低于1.46,口径等原因有差异不解释),那些期望今年能分红3.5的同学们,只能说对公司2011年的经营形势太不了解了。对350亿净利润需要多少的销售利润率才能支撑,也太不了解了。
3、怎么计算投资回报率?实际上有两种回报率:
一种是基于总投资的回报率,如果按5.42元购股,今年分红1.46元,税后的回报率就是21.5%(=1.46/5.42*80%);
一种是基于净投资的回报率,如果按5.42元购股,贷款了70%,自己净投资30%,扣除20%税,再扣除70%贷款部分的7.3%贷款利息,当年净投资回报率是55%;
很多人习惯使用分红扣除20%所得税再扣除7.3%利息之后来计算回报率(大约是14%),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在计算回报率的时候,收益和投资应该是相匹配的,如果分子扣除了贷款利息,分母就应该扣除相应的贷款(因为这部分不是你真正的出资);那么按分红税后收益再扣除贷款利息的数字有没有意义呢?当然有,这样计算出来的叫做超额收益率,也就是说,假定社会资金平均收益率是7.3%,投资华为股票在2011年有14%的超额收益率。
4、华为股票到底是投资分红还是薪酬激励?
实际上二者属性兼而有之。华为持股员工存在股东和员工的双重身份:
首先虚拟受限股是需要员工出资购买,而不是类似期权不需要投资直接可享受差额收益,这就决定了虚拟受限股天然具有投资的属性;作为股东,享受到的分红就是投资收益;并且与社会平均的资金回报比,不算太低,2011年的超额收益率是14%(当然比前两年要低),但作为股权投资,比无风险银行存款或有一定风险债务投资收益高的同时,投资风险也较大,符合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作为投资者,其实是需要理性去看待风险和收益。公司最差的一年,每股分红曾经只有0.2元(净资产大约是1.6多),当年很多员工选择不购买股票(期权),这也是很正常的。
其次,由于虚拟受限股的购买范围是具有封闭性(限公司内部员工持股),超出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的超额收益部分,实际带有一定的薪酬属性(但这部分收益要到第3年才逐渐体现并逐年累积);因此,华为员工尤其是16级以上员工,从公司获取的收入和业界确实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差异,也导致了目前社会招聘时中高端员工薪酬包比较难谈,往往要用年薪制解决;同时在公司已经工作3年以上员工,猎头又比较难挖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5、华为的股权激励制度,是其作为民营企业能突破一个又一个的成长瓶颈,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规模的根本原因以及核心竞争力;但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随着老员工持股的累积,投资性收益比例上升到显著程度,实际已经从员工身份向股东转变,但缺乏必要的退出机制(或者是作为上市公司的机制,员工与股东身份的分离;或者是对已经沉淀/不胜任老员工的股票强制回购机制);长期性的激励太长,短期性的激励太短;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在现代企业治理架构的建立上,华为往更大规模发展存在一定的制度性缺失。
6、为什么大家对2011年分红期望这么高?实际原因不是出在投资收益不够高,而是出在现金流上。如果还是按原有的银行创业贷款的做法,相信80%以上的员工都会很平静;为什么银行的贷款政策会改变?2010年以前员工创业贷款银行的份额是需要分配的,很多银行求着要做这个业务(优质客户,银行稳定收益实际风险极低;可以说是公司/员工/银行三方受益);为什么被叫停了?
【继续】再补充几点:
1、2011年的总股本是100亿,从公司网站对外公布的年报信息,很容易也可以推断出2010年末的总股本是80亿,相当于2011年增资配股了20亿。
2011年增资配股20亿给公司带来的现金流入是多少?大约109亿。2010年分红2.98元公司所支付的现金流是多少?将近240亿。某一些居心叵测的说法,华为配股是为了圈钱,是庞氏骗局,等等;在真实的数据面前,是何等的苍白?通信业某一个上市公司,这些年从股市通过配股圈走了股民多少钱,基于股价每年给股民的分红回报又是多少,有心人也不妨去统计一下。
另外一组有趣的公开数据是,从2009年开始,华为每年的经营性现金流是大于净利润的,这意味着什么?第一,从维持经营的角度,公司整体不缺现金(在特定时间段,特定业务上仍然需要现金流);第二,为什么公司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还高于产生利润,后面的故事是什么?注意去看财报,能告诉你很多,很多时候也能避免胡乱去猜测些。利润有可能说谎,现金流是无法说谎的。
华为公司既然不缺钱,为什么要配股,不是为了圈钱,而是为了圈人,这是一个可以放到桌面上的阳谋。与某些上市公司通过大量关联交易向高管输送利益的做法,老板把大量利益让渡给员工的做法,是真正值得尊敬的。
就如同冰雪终归要在阳光下消融,只要真正去理性思考,一些基于无知,又或者基于无耻的谎言,又怎么在思辨的光辉下生存呢?
2、华为的股权结构安排发展到今天,确实是出现问题了;除了退出机制的缺失,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股权过于分散,能够掌握相对控股权的利益干系人缺位。如果对现代公司治理架构了解,就会明白,这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只要任总在位,这个问题是不会爆发的,否则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当然公司已经在解决这个问题了,2011年的虚拟受限股章程做了哪些关键条款的补充修改,公司这两年发布了哪些文件?公司已经发生了什么,在未来几年还会发生些什么?多看文件,多研究,做一个有心人,你会懂的。
3、贷款和现金流的问题怎么解决?
首先要提醒的是,银行贷款在今年一定要归还是无法回避的,这是YJH的要求,银行或者公司是无能为力的;有人问某公司为什么能量这么大?某公司可是国有身份,有大量的利益共同体;在TG华为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能生存和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本身已经是奇迹了,在这个事情上还能奢望什么?
其次,公司内部员工借款政策在是否可能发生某些变化?2012年面临这个问题的仅仅是基层员工吗?也许基于事实的推导能得到一些有用的线索,也许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4、俺不是来自人力资源这个号称华为公司最落后的部门(在我看来,落后正是因为有太多的非专业人士在做主管,在做决策,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一笑飘过。。
——————————————————
*8月29-31日,深圳,华为特训营-人力资源主题班第一期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首次独家揭秘!学华为,首先要学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课程亮点:实战派讲师团队,完整呈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标华为,全面覆盖HR关注点;世界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最佳实践。
*9月11-13日,深圳,华为特训营第十一期
独家开放神秘低调的华为26年成为世界500强的精髓,开放期花费数百亿元打造的管理体系,供中国企业界学习借鉴。包括:华为如何通过制度与文化将15万知识分子团结为统一价值观与意志的商业战士;如何以客户为中心,做到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如何通过自我批评、持续变革,实现企业持续成长?您现在或将要遇到的问题,华为都遇到过:企业腾飞,
如何实现领导力突破?员工规模急剧壮大,如何实现有效管理?英雄会骄傲,如何建立不迁就功臣的管理体系?保持企业发展活力,如何持续进行变革?
*10月23-25日,上海,华为特训营创始人班第四期
创始人班是专为企业家搭建的与华为历任核心高管无保留深度沟通的私密交流平台,每期限三十人参加,以华为真实案例分享与帮创始人开拓思路为两大特色。
创始人班已经成功举办三期,包括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康盛创想创始人戴志康、好未来(学而思)创始人张邦鑫、科宝博洛尼创始人蔡明、美年大健康创始人俞熔、途牛网CEO于敦德在内的多位知名企业家都曾走入这一平台。
费用:人力资源班学费28800元,特训营38800元,创始人班68800元,其中包括证书、讲义、资料、茶歇、结业晚宴等费用;食宿及交通费用学员自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解密华为员工持股:是投资分红还是薪酬激励?
*学习HR,坚持每天学习GHR就够了!*与资深顾问交流请加微信GHR6789
导读:这是一片关于华为虚拟股的技术贴,给一些关心华为和关心虚拟股、正在为公司员工激励、高管持股方案设计的同学一些借鉴和参考。
来源虎嗅,由高管读物“解读标杆”(微信号jiedubiaogan)推荐,邀请大家关注他。
虎嗅曾经刊登过华为高级副总裁丁少华2012年9月中旬在美国国会的证词以及另一篇刊登华为股权状况的文章。其中就已经提到华为是一个独立的,员工持股的私营公司。而3月4日来自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的一篇文章继续披露华为员工目前的持股情况。结合这三篇文章,我们可以更详细地看出华为的员工持股状况:
华为公司99%股票由80000名员工持有(目前华为约有150000名员工),这一数字在2011年12月为65596名,2012年12月为7.43万名
2、 华为员工是通过“工会”持股。绝大多数员工的持股量为数万股(工作3年的14级员工),而极少一部分人的持股量达到了数百万股。
该计划当前对于华为公司股票的定价为每股5.42元人民币,员工购买数万股需要几十万元。2010年每股分红2.98元,2011年为1.46元。据悉,去年每股分得的红利为1.41元人民币,相当于以当前价格买入将获得26%的收益率。
4、 华为在2009年财报中首次披露股权结构——当年任正非持股1.4%。华为控股是100%由员工持有的私营企业。
日为止,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的持股比例为98.82%,任正非出资比例为1.18%,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出资占公司总股本的0.21%,两项累计,任正非在华为的总持股比例接近1.4%。
华为根据1997年建立的《员工持股计划(ESOP)》授予高绩效员工股票,按照该员工的工作水平和对公司的贡献决定其获得的股份数。
7、 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为激励员工而设,而该计划也使华为得到大量流动资金。但持股员工必须满足是“中国公民”的条件。
8、 华为公布股权计划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反驳美国怀疑中国政府在华为公司的日常运作中影响投资决策。
每个目前受雇于华为的持股员工都有权选举和被选举为股东代表,选举为每五年一次。持股员工会选出51人作为代表,再从51名代表中选出华为17人董事会的成员以及监事会。
【关于分红,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那点事】
作者:千江月 &
1、华为公司目前的总股本有多少?这其实是一个公开的数字,到公司网站公布的财报,按净资产总额除以5.42,不难得出这个数字---100亿。
2、理论上可以分红的最大金额,是资产负债表上的累计未分配利润,但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损益表当年的净利润,否则就会动用上年度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并带来每股净资产的下降;公司最近两年的分红策略都是把当年净利润全部分配完,因此净资产保持不变。
2011年税后净利润有多少,公司年报会公布,由此计算的每股当年可分配利润是多少,实际是很清楚的(实际低于1.46,口径等原因有差异不解释),那些期望今年能分红3.5的同学们,只能说对公司2011年的经营形势太不了解了。对350亿净利润需要多少的销售利润率才能支撑,也太不了解了。
3、怎么计算投资回报率?实际上有两种回报率:
一种是基于总投资的回报率,如果按5.42元购股,今年分红1.46元,税后的回报率就是21.5%(=1.46/5.42*80%);
一种是基于净投资的回报率,如果按5.42元购股,贷款了70%,自己净投资30%,扣除20%税,再扣除70%贷款部分的7.3%贷款利息,当年净投资回报率是55%;
很多人习惯使用分红扣除20%所得税再扣除7.3%利息之后来计算回报率(大约是14%),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在计算回报率的时候,收益和投资应该是相匹配的,如果分子扣除了贷款利息,分母就应该扣除相应的贷款(因为这部分不是你真正的出资);那么按分红税后收益再扣除贷款利息的数字有没有意义呢?当然有,这样计算出来的叫做超额收益率,也就是说,假定社会资金平均收益率是7.3%,投资华为股票在2011年有14%的超额收益率。
4、华为股票到底是投资分红还是薪酬激励?
实际上二者属性兼而有之。华为持股员工存在股东和员工的双重身份:
首先虚拟受限股是需要员工出资购买,而不是类似期权不需要投资直接可享受差额收益,这就决定了虚拟受限股天然具有投资的属性;作为股东,享受到的分红就是投资收益;并且与社会平均的资金回报比,不算太低,2011年的超额收益率是14%(当然比前两年要低),但作为股权投资,比无风险银行存款或有一定风险债务投资收益高的同时,投资风险也较大,符合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作为投资者,其实是需要理性去看待风险和收益。公司最差的一年,每股分红曾经只有0.2元(净资产大约是1.6多),当年很多员工选择不购买股票(期权),这也是很正常的。
其次,由于虚拟受限股的购买范围是具有封闭性(限公司内部员工持股),超出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的超额收益部分,实际带有一定的薪酬属性(但这部分收益要到第3年才逐渐体现并逐年累积);因此,华为员工尤其是16级以上员工,从公司获取的收入和业界确实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差异,也导致了目前社会招聘时中高端员工薪酬包比较难谈,往往要用年薪制解决;同时在公司已经工作3年以上员工,猎头又比较难挖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5、华为的股权激励制度,是其作为民营企业能突破一个又一个的成长瓶颈,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规模的根本原因以及核心竞争力;但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随着老员工持股的累积,投资性收益比例上升到显著程度,实际已经从员工身份向股东转变,但缺乏必要的退出机制(或者是作为上市公司的机制,员工与股东身份的分离;或者是对已经沉淀/不胜任老员工的股票强制回购机制);长期性的激励太长,短期性的激励太短;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在现代企业治理架构的建立上,华为往更大规模发展存在一定的制度性缺失。
6、为什么大家对2011年分红期望这么高?实际原因不是出在投资收益不够高,而是出在现金流上。如果还是按原有的银行创业贷款的做法,相信80%以上的员工都会很平静;为什么银行的贷款政策会改变?2010年以前员工创业贷款银行的份额是需要分配的,很多银行求着要做这个业务(优质客户,银行稳定收益实际风险极低;可以说是公司/员工/银行三方受益);为什么被叫停了?
【继续】再补充几点:
1、2011年的总股本是100亿,从公司网站对外公布的年报信息,很容易也可以推断出2010年末的总股本是80亿,相当于2011年增资配股了20亿。
2011年增资配股20亿给公司带来的现金流入是多少?大约109亿。2010年分红2.98元公司所支付的现金流是多少?将近240亿。某一些居心叵测的说法,华为配股是为了圈钱,是庞氏骗局,等等;在真实的数据面前,是何等的苍白?通信业某一个上市公司,这些年从股市通过配股圈走了股民多少钱,基于股价每年给股民的分红回报又是多少,有心人也不妨去统计一下。
另外一组有趣的公开数据是,从2009年开始,华为每年的经营性现金流是大于净利润的,这意味着什么?第一,从维持经营的角度,公司整体不缺现金(在特定时间段,特定业务上仍然需要现金流);第二,为什么公司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还高于产生利润,后面的故事是什么?注意去看财报,能告诉你很多,很多时候也能避免胡乱去猜测些。利润有可能说谎,现金流是无法说谎的。
华为公司既然不缺钱,为什么要配股,不是为了圈钱,而是为了圈人,这是一个可以放到桌面上的阳谋。与某些上市公司通过大量关联交易向高管输送利益的做法,老板把大量利益让渡给员工的做法,是真正值得尊敬的。
就如同冰雪终归要在阳光下消融,只要真正去理性思考,一些基于无知,又或者基于无耻的谎言,又怎么在思辨的光辉下生存呢?
2、华为的股权结构安排发展到今天,确实是出现问题了;除了退出机制的缺失,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股权过于分散,能够掌握相对控股权的利益干系人缺位。如果对现代公司治理架构了解,就会明白,这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只要任总在位,这个问题是不会爆发的,否则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当然公司已经在解决这个问题了,2011年的虚拟受限股章程做了哪些关键条款的补充修改,公司这两年发布了哪些文件?公司已经发生了什么,在未来几年还会发生些什么?多看文件,多研究,做一个有心人,你会懂的。
3、贷款和现金流的问题怎么解决?
首先要提醒的是,银行贷款在今年一定要归还是无法回避的,这是YJH的要求,银行或者公司是无能为力的;有人问某公司为什么能量这么大?某公司可是国有身份,有大量的利益共同体;在TG华为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能生存和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本身已经是奇迹了,在这个事情上还能奢望什么?
其次,公司内部员工借款政策在是否可能发生某些变化?2012年面临这个问题的仅仅是基层员工吗?也许基于事实的推导能得到一些有用的线索,也许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4、俺不是来自人力资源这个号称华为公司最落后的部门(在我看来,落后正是因为有太多的非专业人士在做主管,在做决策,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一笑飘过。。
——————————————————
*8月29-31日,深圳,华为特训营-人力资源主题班第一期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首次独家揭秘!学华为,首先要学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课程亮点:实战派讲师团队,完整呈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标华为,全面覆盖HR关注点;世界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最佳实践。
*9月11-13日,深圳,华为特训营第十一期
独家开放神秘低调的华为26年成为世界500强的精髓,开放期花费数百亿元打造的管理体系,供中国企业界学习借鉴。包括:华为如何通过制度与文化将15万知识分子团结为统一价值观与意志的商业战士;如何以客户为中心,做到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如何通过自我批评、持续变革,实现企业持续成长?您现在或将要遇到的问题,华为都遇到过:企业腾飞,
如何实现领导力突破?员工规模急剧壮大,如何实现有效管理?英雄会骄傲,如何建立不迁就功臣的管理体系?保持企业发展活力,如何持续进行变革?
*10月23-25日,上海,华为特训营创始人班第四期
创始人班是专为企业家搭建的与华为历任核心高管无保留深度沟通的私密交流平台,每期限三十人参加,以华为真实案例分享与帮创始人开拓思路为两大特色。
创始人班已经成功举办三期,包括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康盛创想创始人戴志康、好未来(学而思)创始人张邦鑫、科宝博洛尼创始人蔡明、美年大健康创始人俞熔、途牛网CEO于敦德在内的多位知名企业家都曾走入这一平台。
费用:人力资源班学费28800元,特训营38800元,创始人班68800元,其中包括证书、讲义、资料、茶歇、结业晚宴等费用;食宿及交通费用学员自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正文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上方 寒冰财说 查看公众号 关注或查看历史信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小小的分享,会帮到更多需要的人! 导读:这是一篇关于华为虚拟股的技术贴,给一些关心华为和关心虚拟股、正在为公司员工激励、高管持股方案设计的同学一些借鉴和参考。 华为的员工持股状况: 1、 华为公司99%股票由80000名员工持有(目前华为约有150000名员工),这一数字在2011年12月为65596名,2012年12月为7.43万名2、 华为员工是通过“工会”持股。绝大多数员工的持股量为数万股(工作3年的14级员工),而极少一部分人的持股量达到了数百万股。3、 该计划当前对于华为公司股票的定价为每股5.42元人民币,员工购买数万股需要几十万元。2010年每股分红2.98元,2011年为1.46元。据悉,去年每股分得的红利为1.41元人民币,相当于以当前价格买入将获得26%的收益率。4、 华为在2009年财报中首次披露股权结构——当年任正非持股1.4%。华为控股是100%由员工持有的私营企业。5、 日为止,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的持股比例为98.82%,任正非出资比例为1.18%,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出资占公司总股本的0.21%,两项累计,任正非在华为的总持股比例接近1.4%。6、 华为根据1997年建立的《员工持股计划(ESOP)》授予高绩效员工股票,按照该员工的工作水平和对公司的贡献决定其获得的股份数。7、 华为的《员工持股计划》为激励员工而设,而该计划也使华为得到大量流动资金。但持股员工必须满足是“中国公民”的条件。8、 华为公布股权计划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反驳美国怀疑中国政府在华为公司的日常运作中影响投资决策。9、 每个目前受雇于华为的持股员工都有权选举和被选举为股东代表,选举为每五年一次。持股员工会选出51人作为代表,再从51名代表中选出华为17人董事会的成员以及监事会。
华为的分红情况 1、华为公司目前的总股本有多少?这其实是一个公开的数字,到公司网站公布的财报,按净资产总额除以5.42,不难得出这个数字---100亿。2、理论上可以分红的最大金额,是资产负债表上的累计未分配利润,但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损益表当年的净利润,否则就会动用上年度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并带来每股净资产的下降;公司最近两年的分红策略都是把当年净利润全部分配完,因此净资产保持不变。2011年税后净利润有多少,公司年报会公布,由此计算的每股当年可分配利润是多少,实际是很清楚的(实际低于1.46,口径等原因有差异不解释),那些期望今年能分红3.5的同学们,只能说对公司2011年的经营形势太不了解了。对350亿净利润需要多少的销售利润率才能支撑,也太不了解了。3、怎么计算投资回报率?实际上有两种回报率:一种是基于总投资的回报率,如果按5.42元购股,今年分红1.46元,税后的回报率就是21.5%(=1.46/5.42*80%);一种是基于净投资的回报率,如果按5.42元购股,贷款了70%,自己净投资30%,扣除20%税,再扣除70%贷款部分的7.3%贷款利息,当年净投资回报率是55%;很多人习惯使用分红扣除20%所得税再扣除7.3%利息之后来计算回报率(大约是14%),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在计算回报率的时候,收益和投资应该是相匹配的,如果分子扣除了贷款利息,分母就应该扣除相应的贷款(因为这部分不是你真正的出资);那么按分红税后收益再扣除贷款利息的数字有没有意义呢?当然有,这样计算出来的叫做超额收益率,也就是说,假定社会资金平均收益率是7.3%,投资华为股票在2011年有14%的超额收益率。4、华为股票到底是投资分红还是薪酬激励?实际上二者属性兼而有之。华为持股员工存在股东和员工的双重身份:首先虚拟受限股是需要员工出资购买,而不是类似期权不需要投资直接可享受差额收益,这就决定了虚拟受限股天然具有投资的属性;作为股东,享受到的分红就是投资收益;并且与社会平均的资金回报比,不算太低,2011年的超额收益率是14%(当然比前两年要低),但作为股权投资,比无风险银行存款或有一定风险债务投资收益高的同时,投资风险也较大,符合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作为投资者,其实是需要理性去看待风险和收益。公司最差的一年,每股分红曾经只有0.2元(净资产大约是1.6多),当年很多员工选择不购买股票(期权),这也是很正常的。其次,由于虚拟受限股的购买范围是具有封闭性(限公司内部员工持股),超出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的超额收益部分,实际带有一定的薪酬属性(但这部分收益要到第3年才逐渐体现并逐年累积);因此,华为员工尤其是16级以上员工,从公司获取的收入和业界确实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差异,也导致了目前社会招聘时中高端员工薪酬包比较难谈,往往要用年薪制解决;同时在公司已经工作3年以上员工,猎头又比较难挖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5、华为的股权激励制度,是其作为民营企业能突破一个又一个的成长瓶颈,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规模的根本原因以及核心竞争力;但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随着老员工持股的累积,投资性收益比例上升到显著程度,实际已经从员工身份向股东转变,但缺乏必要的退出机制(或者是作为上市公司的机制,员工与股东身份的分离;或者是对已经沉淀/不胜任老员工的股票强制回购机制);长期性的激励太长,短期性的激励太短;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在现代企业治理架构的建立上,华为往更大规模发展存在一定的制度性缺失。6、为什么大家对2011年分红期望这么高?实际原因不是出在投资收益不够高,而是出在现金流上。如果还是按原有的银行创业贷款的做法,相信80%以上的员工都会很平静;为什么银行的贷款政策会改变?2010年以前员工创业贷款银行的份额是需要分配的,很多银行求着要做这个业务(优质客户,银行稳定收益实际风险极低;可以说是公司/员工/银行三方受益);为什么被叫停了?再补充几点:1、2011年的总股本是100亿,从公司网站对外公布的年报信息,很容易也可以推断出2010年末的总股本是80亿,相当于2011年增资配股了20亿。2011年增资配股20亿给公司带来的现金流入是多少?大约109亿。2010年分红2.98元公司所支付的现金流是多少?将近240亿。某一些居心叵测的说法,华为配股是为了圈钱,是庞氏骗局,等等;在真实的数据面前,是何等的苍白?通信业某一个上市公司,这些年从股市通过配股圈走了股民多少钱,基于股价每年给股民的分红回报又是多少,有心人也不妨去统计一下。另外一组有趣的公开数据是,从2009年开始,华为每年的经营性现金流是大于净利润的,这意味着什么?第一,从维持经营的角度,公司整体不缺现金(在特定时间段,特定业务上仍然需要现金流);第二,为什么公司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还高于产生利润,后面的故事是什么?注意去看财报,能告诉你很多,很多时候也能避免胡乱去猜测些。利润有可能说谎,现金流是无法说谎的。华为公司既然不缺钱,为什么要配股,不是为了圈钱,而是为了圈人,这是一个可以放到桌面上的阳谋。与某些上市公司通过大量关联交易向高管输送利益的做法,老板把大量利益让渡给员工的做法,是真正值得尊敬的。就如同冰雪终归要在阳光下消融,只要真正去理性思考,一些基于无知,又或者基于无耻的谎言,又怎么在思辨的光辉下生存呢?2、华为的股权结构安排发展到今天,确实是出现问题了;除了退出机制的缺失,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股权过于分散,能够掌握相对控股权的利益干系人缺位。如果对现代公司治理架构了解,就会明白,这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只要任总在位,这个问题是不会爆发的,否则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当然公司已经在解决这个问题了,2011年的虚拟受限股章程做了哪些关键条款的补充修改,公司这两年发布了哪些文件?公司已经发生了什么,在未来几年还会发生些什么?多看文件,多研究,做一个有心人,你会懂的。3、贷款和现金流的问题怎么解决?首先要提醒的是,银行贷款在今年一定要归还是无法回避的,这是YJH的要求,银行或者公司是无能为力的;有人问某公司为什么能量这么大?某公司可是国有身份,有大量的利益共同体;在TG华为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能生存和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本身已经是奇迹了,在这个事情上还能奢望什么?其次,公司内部员工借款政策在是否可能发生某些变化?2012年面临这个问题的仅仅是基层员工吗?也许基于事实的推导能得到一些有用的线索,也许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4、俺不是来自人力资源这个号称华为公司最落后的部门(在我看来,落后正是因为有太多的非专业人士在做主管,在做决策,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一笑飘过。
分享给好友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第二步 扫下面的文章二维码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evant
<li class="w first">从历史的角度来看,2017年有可能会为一些重大变化的“起头”,但不要期待很快就会有结果。文 | 韩福东来源:<li class="w first">习声回响,原声放送!<li class="w first">雾霾严重时你所在的省市公交车免费吗?<li class="w first">人的正常寿命是多少岁?按照密宗讲,是120岁.近代的虚云长老活到了一百二十岁.上次我去漳州佛光寺,妙智老和尚成就肉身菩萨...<li class="w first">前天,有微友发微信向“律师来了”咨询:我今年27岁,是一个全职妈妈,家在杭州.老公比我大5岁,也是杭州人,但他被公司外派...<li class="w first">不要去骗一个对你好的人,因为他不是对人人都好;一辈子碰到一个这样的人不容易.错过一辆车,可以等,错过一个人,也许就是一...<li class="w first">迪士尼新作《奇幻森林》今天跟大家见面了评分相当不错!老规矩,探片小分队提前试深浅总体上,这部电影还是很值进影院观看的单...<li class="w first">一中国女士从英国回来探亲,顺便带着她的洋老公和洋婆婆到中国旅游.这位女士有两个孩子,一个5岁,一个3岁,都是由她自己当全...<li class="w first">昨天,杭州的陈大姐接到前几天请假的保姆张阿姨从老家建德打来的电话,说自己的儿媳妇生了个儿子. 陈大姐连忙道喜祝贺,可是电...<li class="w first">就是他!他在三鹿奶粉事件中被记过处分,罚酒三杯后不降反升,当上了国家食药监局副局长、药品安全总监.而三聚氰胺案爆料人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数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