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018年取消新农合缴费费是180元,队长要求一户所有人必须交,一人不交一户所有人都不能交,这合不合理?

  199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30年不变,距离今天还有13年。  这期间死亡的不减土地,出生的也不增加土地,在外当公务员、当官的,发财的、当老板的依然拥有土地。  那么13年后土地还继续承包吗?怎么承包?还要不要重走集体的道路?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从当今社会的现实来看,以至于13年后的社会现实来看,包产到户这种生产方式是制约生产力的发展?还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包产到户政策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需不需要变革?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确实是问题
  摸石头,不走桥。
  从包产到户的典型小岗村三十多年的发展来看,一家一户的单干并无优势。  与走集体道路的华西村、南山村、南街村、红嘴村相比,立刻见分晓。
  如果不走集体的道路,广大农村中的老、弱、病、残,怎么脱贫?怎么致富?真的很难想象。
  科技发展,农村生产必然是机械化。毛主席时代就说过,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  机械化必然要土地集中,采用农场的生产方式,农民变为农业工人。  设想现在的土地全部收归集体,转给人承包,或者国家指定农场主,然后每家每户安排一些农业工人。  同时,还可以集中留下一部分土地,类似自留地,每家每户分一点,可以种菜或者经济作物。  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国家解决土地收归农场后农民生活问题,可以安排农民做农业工人,或者是每年农场收入的一部分,拿出来作为农民土地收归农场的收益,类似股份。
  收归国有,然后由政府转租给个人。现在的情况是无数小地主分散占有土地,土地太少没有利用价值,导致抛荒严重。
  小农经济(包产到户)已经到最后的末路  
  现在来看1984年邓公真的不应该搞一刀切式的包产到户。因为与1962年相比农村毕竟有了巨大的发展,不能同日而语。很多生产队的生产基础、经济基础,都是非常好的。很多生产队是不愿意分的,最后没有办法分掉了。要不然会有千千万万个华西村、南街村。
  城乡之别是人为搞出来的,  
  @润滑油-01 11:43:55  收归国有,然后由政府转租给个人。现在的情况是无数小地主分散占有土地,土地太少没有利用价值,导致抛荒严重。  -----------------------------  土地从来都是集体所有制,农民从集体那里承包土地,而不是国家。 你听说过,国家能强行剥夺农民土地的例子吗?
  @我从未
11:39:00  科技发展,农村生产必然是机械化。毛主席时代就说过,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  机械化必然要土地集中,采用农场的生产方式,农民变为农业工人。  设想现在的土地全部收归集体,转给人承包,或者国家指定农场主,然后每家每户安排一些农业工人。  同时,还可以集中留下一部分土地,类似自留地,每家每户分一点,可以种菜或者经济作物。  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国家解决土地收归农场后农民生活问题,可以安排农民做农业工人,  —————————————————  开联合收割机下地行吗?          
  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  是一家一户的,自给自足的,包产到户的,小农经济的小岗村。  还是走集体道路的,共同致富的华西村、南街村、南山村。
  @汪望如 9楼
11:54  城乡之别是人为搞出来的,  ------------------------------  城乡是早就存在巨大差别的,关键是看哪个领导通过啥方式减少城乡差别,是快还是慢,是剧烈还是缓和,是死人多还是少。
  中国唯一人民公社周家庄  河北晋州市周家庄有6个自然村,近年全社社员年均收入在2万到3万元。而且这些收入不包括社员平时已经享受到的各方面的社会福利,更不包括生产、生活资料费用,是纯粹用于个人消费的钱。  周家庄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它和南街村、华西村等保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的乡村一样,其迅速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的成功实践,充分显示了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威力,昭示着中国三农问题的光明前景。  但是,周家庄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1982年,在全国政策性、强迫性解散人民公社的压力之下,周家庄人民公社党委实事求是,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顶住了来自上级领导的重重压力,义无返顾地选择继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当年担任周家庄人民公社党委书记的雷金河,怎么也想不通,新中国开创的农业集体化道路有什么错?共同富裕的人民公社有什么错?况且,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建设,人民公社已经具备了十分雄厚的物质基础,十分适合社会化的大生产,如果分田单干必然是对先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严重破坏。许多的公社顶不住压力,纷纷解体,周家庄怎么办?雷金河这位老共产党员陷入深深的思考:我们党一贯讲实事求是,为什么在解散人民公社问题上就不能实事求是呢?就不能尊重群众的愿望非要搞“一刀切呢”?  “大家都知道集体经济基础比较好,开会讨论是否要分地的时候,除了一两户之外,其他的社员都不愿分地到户。” 今年66岁刘建中亲自参加了1982年征求群众意见的讨论,至今记忆尤新。要想把这个家业毁了除非把我撤了。雷金河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开始了他的顽强的力争。先是拖,拖不过。当时河北省调整县级领导班子给县委书记的一大任务就是把周家庄公社解散,把土地分掉。  如果当年不强行解散人民公社,今天会有多少个周家庄。  真是罪过。
  楼主应该先补习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关知识
  真是这样吗?但是这样得乡村全国能有几个呢?
  @润滑油2015
11:43:55  收归国有,然后由政府转租给个人。现在的情况是无数小地主分散占有土地,土地太少没有利用价值,导致抛荒严重。  -----------------------------  @四海游僧
12:12:38  土地从来都是集体所有制,农民从集体那里承包土地,而不是国家。 你听说过,国家能强行剥夺农民土地的例子吗?  -----------------------------  有啊,比如说强行拆迁什么的,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啊。当然我也分不清国家和当地城市政府是不是同一回事。
  @润滑油-01 11:43:55  收归国有,然后由政府转租给个人。现在的情况是无数小地主分散占有土地,土地太少没有利用价值,导致抛荒严重。  -----------------------------  @四海游僧 10楼
12:12  土地从来都是集体所有制,农民从集体那里承包土地,而不是国家。 你听说过,国家能强行剥夺农民土地的例子吗?  ------------------------------  如果是 梯田应该可以。
  @丙丁2008 14楼
12:48  中国唯一人民公社周家庄  河北晋州市周家庄有6个自然村,近年全社社员年均收入在2万到3万元。而且这些收入不包括社员平时已经享受到的各方面的社会福利,更不包括生产、生活资料费用,是纯粹用于个人消费的钱。  周家庄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它和南街村、华西村等保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的乡村一样,其迅速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的........  ------------------------------  起码三分之二,当然不一定能达到华西村的水平,但是达到大寨今天的水平应该不困难,大寨被耽误了接近十年没有发展。
  @丙丁2008 14楼
12:48  中国唯一人民公社周家庄  河北晋州市周家庄有6个自然村,近年全社社员年均收入在2万到3万元。而且这些收入不包括社员平时已经享受到的各方面的社会福利,更不包括生产、生活资料费用,是纯粹用于个人消费的钱。  周家庄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它和南街村、华西村等保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的乡村一样,其迅速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的........  ------------------------------  周家庄是唯一还叫公社的,并不是唯一的公社。华西村就是典型的公社。
  @scjywxd 16楼
12:56  真是这样吗?但是这样得乡村全国能有几个呢?  ------------------------------  现在是8000左右,排名靠前的绝大部分先进村几乎都是集体所有制,几乎全是没有分田到户的,小岗村从来不是靠经济进入前列的。
  当时你们主人要利用这个!时间弄长了!哈哈!你们可以再改革嘛改回来!  
  @公平一块钱三斤 11楼
12:14  @我从未
11:39:00  科技发展,农村生产必然是机械化。毛主席时代就说过,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  机械化必然要土地集中,采用农场的生产方式,农民变为农业工人。  设想现在的土地全部收归集体,转给人承包,或者国家指定农场主,然后每家每户安排一些农业工人。  同时,还可以集中留下一部分土地,类似自留地,每家每户分一点,可以种菜或者经济作物。  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国家解决土地........  ------------------------------  这种地方适合退耕还林,有些地方适合梯田。
  @丙丁2008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尤其是壮劳力的大幅减少,因此承包责任制应该早日取消,但是土地私有应该反对。那么后路只有集体制。  建议:加快乡镇建设,取消村一级行政单位。以后以镇为单位,一个镇一个农业集体化农工商游(旅游)产业群。  体质可以参考外国的三权分立。总经理负责制,人大监督,弹劾制,镇党委书记裁决制  也就是集体产业群有经理组负责规划,生产,销售等实际经营,镇人大负责监督,比如预算,审核,财务。当这两家其矛盾对立时,镇党委裁决,由他们决定谁对谁错。
  @丙丁2008
12:48  中国唯一人民公社周家庄  河北晋州市周家庄有6个自然村,近年全社社员年均收入在2万到3万元。而且这些收入不包括社员平时已经享受到的各方面的社会福利,更不包括生产、生活资料费用,是纯粹用于个人消费的钱。  周家庄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它和南街村、华西村等保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的乡村一样,其迅速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的........  ------------------------------  @真相历史-01 13:25:03  起码三分之二,当然不一定能达到华西村的水平,但是达到大寨今天的水平应该不困难,大寨被耽误了接近十年没有发展。  -----------------------------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一直困扰中国发展的“三农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当今中国最大的问题,不就是“三农问题”吗?农业、农村、农民。  那中国不就从农业大国进入工业大国了吗?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了吗?  中国一百多年来不就是一直在解决这一问题吗?  只有毛泽东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走集体发展的道路。历史证明他是对的。  那么,包产到户,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汪望如 9楼
11:54  城乡之别是人为搞出来的,  -----------------------------  城乡差别,封建社会没有?  
  这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润滑油-01 11:43:55  收归国有,然后由政府转租给个人。现在的情况是无数小地主分散占有土地,土地太少没有利用价值,导致抛荒严重。  -----------------------------  怎么保证公正?领导还不低价租给自己亲戚?怎样处理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
  @丙丁2008
12:48  中国唯一人民公社周家庄  河北晋州市周家庄有6个自然村,近年全社社员年均收入在2万到3万元。而且这些收入不包括社员平时已经享受到的各方面的社会福利,更不包括生产、生活资料费用,是纯粹用于个人消费的钱。  周家庄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它和南街村、华西村等保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的乡村一样,其迅速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的........  ------------------------------  @真相
-01 13:25:03  起码三分之二,当然不一定能达到华西村的水平,但是达到大寨今天的水平应该不困难,大寨被耽误了接近十年没有发展。  -----------------------------  @丙丁-01 13:50:37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一直困扰中国发展的“三农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当今中国最大的问题,不就是“三农问题”吗?农业、农村、农民。  那中国不就从农业大国进入工业大国了吗?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了吗?  中国一百多年来不就是一直在解决这一问题吗?  只有毛泽东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走集体发展的道路。
证明他是对的。  那么,包产到户,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  -----------------------------  集体发展不就是吃大锅饭?会把人积极性搞没得,干多干少一个样?
  前面一个傻子发山地来反驳农业机械化,山地就算是一家一户,也是生产力低下。交通不方便。山地可以退耕还林,种树或者果树。中国森林覆盖率低,绿化很重要,不可能把平原用来载树吧。  
  @我从未
14:11:05  前面一个傻子发山地来反驳农业机械化,山地就算是一家一户,也是生产力低下。交通不方便。山地可以退耕还林,种树或者果树。中国森林覆盖率低,绿化很重要,不可能把平原用来载树吧。  -----------------------------  主要是解决土地的所有权问题,集体化走不得,集体化在改革前饿死人的现象已经说明了集体化不可行。私人农场倒是可行。必须所有人明确,不能所有人缺位。
  @牛多头怪
13:40:44  @丙丁2008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尤其是壮劳力的大幅减少,因此承包责任制应该早日取消,但是土地私有应该反对。那么后路只有集体制。  建议:加快乡镇建设,取消村一级行政单位。以后以镇为单位,一个镇一个农业集体化农工商游(旅游)产业群。  体质可以参考外国的三权分立。总经理负责制,人大监督,弹劾制,镇党委书记裁决制  也就是集体产业群有经理组负责规划,生产,销售等实......  -----------------------------  有道理。  农村,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基本上已经空巢了,撤村并镇势在必行。在小城镇建设中,还能拉动经济,撤村后还能改善和保护自然资源及自然环境,一举多得。  走集体道路的村机构,即是行政管理者,又是生产组织者。  现在的村机构,在现实当中起什么作用?村长、书记一天都做了那些工作?有存在的意义吗?
  @我从未
11:39:31  科技发展,农村生产必然是机械化。毛主席时代就说过,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  机械化必然要土地集中,采用农场的生产方式,农民变为农业工人。  设想现在的土地全部收归集体,转给人承包,或者国家指定农场主,然后每家每户安排一些农业工人。  同时,还可以集中留下一部分土地,类似自留地,每家每户分一点,可以种菜或者经济作物。  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国家解决土地收归农场后农民......  -----------------------------  这也是一种办法。
  @春过雪消
11:46:13  小农经济(包产到户)已经到最后的末路    -----------------------------  你的文章理论性很强,很有意义,很受启发。
  @我从未
14:11:05  前面一个傻子发山地来反驳农业机械化,山地就算是一家一户,也是生产力低下。交通不方便。山地可以退耕还林,种树或者果树。中国森林覆盖率低,绿化很重要,不可能把平原用来载树吧。  -----------------------------  @一线天之高山流水
14:15:00  主要是解决土地的所有权问题,集体化走不得,集体化在改革前饿死人的现象已经说明了集体化不可行。私人农场倒是可行。必须所有人明确,不能所有人缺位。  -----------------------------  1、改革前饿死人的现象是绝对没有的,你是受骗而已。  2、你打工的企业所有权不是你的,你出工不出力了吗?
  集体化必然饿死人?楼上的傻子,私有制小农经济时候,没人饿死?  
  经济基础差的地区,偏远地区,落后地区,小块土地,不连片的土地,实行包产到户是可以的,也是可行的。  经济基础好的,平原地区,粮食主产区,是不应该实行包产到户的。  万亩良田被分割成一块一块的地块,种着不同的作物,这符合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吗?这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吗?  这是严重的倒退。
  现在人们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粮食高产,粮食连年丰收,与包产到户有直接关系。是包产到户促进了粮食高产、粮食丰收。  这是严重的错误认识,这是绝对的错误认识。  促进粮食丰收、粮食高产的是科学和技术。是优良的品种、是化肥、是农药、是杀虫剂、是除草剂、是机械化。绝对不是什么包产到户,与包产到户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没有科学和技术,就是包产到户也是无法使粮食高产、粮食丰收的。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包产到户,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反而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我从未
14:11:05  前面一个傻子发山地来反驳农业机械化,山地就算是一家一户,也是生产力低下。交通不方便。山地可以退耕还林,种树或者果树。中国森林覆盖率低,绿化很重要,不可能把平原用来载树吧。  -----------------------------  @一线天之高山流水
14:15:00  主要是解决土地的所有权问题,集体化走不得,集体化在改革前饿死人的现象已经说明了集体化不可行。私人农场倒是可行。必须所有人明确,不能所有人缺位。  -----------------------------  @丙丁-01 16:11:13  1、改革前饿死人的现象是绝对没有的,你是受骗而已。  2、你打工的企业所有权不是你的,你出工不出力了吗?  -----------------------------  1、难道网上说的饿死人都是假的?刘少奇说没说过:人相食,要上书的。  2、虽然企业不是我的,但企业有个明确的老板,不出力会被炒鱿鱼的。相反,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老板,出不出力一个样,谁还会出力。
  @我从未
14:11:05  前面一个傻子发山地来反驳农业机械化,山地就算是一家一户,也是生产力低下。交通不方便。山地可以退耕还林,种树或者果树。中国森林覆盖率低,绿化很重要,不可能把平原用来载树吧。  -----------------------------  @一线天之高山流水
14:15:00  主要是解决土地的所有权问题,集体化走不得,集体化在改革前饿死人的现象已经说明了集体化不可行。私人农场倒是可行。必须所有人明确,不能所有人缺位。  -----------------------------  @丙丁2008
16:11:13  1、改革前饿死人的现象是绝对没有的,你是受骗而已。  2、你打工的企业所有权不是你的,你出工不出力了吗?  -----------------------------  @一线天之高山流水
12:25:56  1、难道网上说的饿死人都是假的?刘少奇说没说过:人相食,要上书的。  2、虽然企业不是我的,但企业有个明确的老板,不出力会被炒鱿鱼的。相反,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老板,出不出力一个样,谁还会出力。  -----------------------------  饿死人是1960年的事情,包产到户是二十多年后的1983年,这时粉碎四人帮也七年了。这时是绝对没有饿死人的情况。二十多年社会一点不发展吗?现在很多人认为建国后三十年始终在饿死人,这种想法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共产党还能有天下了吗?  生产队有很多规章制度的,有很多管理措施的,要不土地不都撂荒了吗?还能养活7-8亿人吗?就是今天有的农民把自己的土地撂荒了,但那时是绝对没有的。  那时有的生产队搞的是非常好的,有的比城里的工人收入还高,有的生产队除了种地,还搞一些副业,如砖厂、机械厂、修理厂等等。距离城市比较近的农村生产队普遍的好一些,因为依靠城市好发展。  特别是粉碎四人帮后,没有了“左”的束缚,这一时期是中国农村经济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队办企业、社办企业如雨后春笋的发展。现在集体经济搞的比较好的华西村、南街村、南山村、红嘴村,基本都是那个时期搞起来的。
  现在来看当初真的不应该搞强迫命令式的、一刀切式的包产到户。  如果不那样的话,今天中国的农村经济可能会更好一些。  像华西村、南山村等,这样的百亿元的村子,会有千千万万个。  令人痛心,令人叹息。
  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也就是国家所有,这是共产党政府不可逾越的一条底线。  土地私有化是绝对不可能的。
12:52:56  楼主应该先补习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关知识  -----------------------------  的确,就30年前那个水平,单干是最好的方法了,毕竟填饱肚子是第一位的,但如今还继续单干,就拖后腿了
  @丙丁-02 15:18:10  现在来看当初真的不应该搞强迫命令式的、一刀切式的包产到户。  如果不那样的话,今天中国的农村经济可能会更好一些。  像华西村、南山村等,这样的百亿元的村子,会有千千万万个。  令人痛心,令人叹息。  -----------------------------  这些村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村办企业搞得成功,跟包产到不到户关系不大,工业产值是主要收入,农业已经变得次要了。如果别的村都学它们未必成功,成功不可复制,未必都能把村办企业搞得红红火火。
  @我从未
14:11:05  前面一个傻子发山地来反驳农业机械化,山地就算是一家一户,也是生产力低下。交通不方便。山地可以退耕还林,种树或者果树。中国森林覆盖率低,绿化很重要,不可能把平原用来载树吧。  -----------------------------  @一线天之高山流水
14:15:00  主要是解决土地的所有权问题,集体化走不得,集体化在改革前饿死人的现象已经说明了集体化不可行。私人农场倒是可行。必须所有人明确,不能所有人缺位。  -----------------------------  @丙丁2008
16:11:13  1、改革前饿死人的现象是绝对没有的,你是受骗而已。  2、你打工的企业所有权不是你的,你出工不出力了吗?  -----------------------------  @一线天之高山流水
12:25:56  1、难道网上说的饿死人都是假的?刘少奇说没说过:人相食,要上书的。  2、虽然企业不是我的,但企业有个明确的老板,不出力会被炒鱿鱼的。相反,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老板,出不出力一个样,谁还会出力。  -----------------------------  @丙丁-02 14:59:39  饿死人是1960年的事情,包产到户是二十多年后的1983年,这时粉碎四人帮也七年了。这时是绝对没有饿死人的情况。二十多年社会一点不发展吗?现在很多人认为建国后三十年始终在饿死人,这种想法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共产党还能有天下了吗?  生产队有很多规章制度的,有很多管理措施的,要不土地不都撂荒了吗?还能养活7-8亿人吗?就是今天有的农民把自己的土地撂荒了,但那时是绝对没有的。  那时有的......  -----------------------------  中国应该现在还有饿死人的事吧,,,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日本年年还饿死几千人呢,这还是报道出来的,中国想杜绝饿死人的事,真的很难,但饿死的绝对不是一个上进的人,任何一个上进的人哪怕是残疾人也会找到不饿死的工作,  但中国五九年是一个丰收年,冬出现天灾,春,国家就已经开始动用国库黄金,全球购粮,冬加拿大的粮食就已经进来了,米帝不旦也出口中国粮食了,而且还动用了FBI调查过,当年中国无大片饿死人的事件发生,这有FBI官方解密材料,  以前我们的粮食的产量低下,在人口大爆炸的年代里,还没有大量的饿死人的事发生,正是我们有集体公社存在的结果,而中国人口从首次达到四亿人到解放之初二百年间,有战争时,大量饿死,没战争,还是大量饿死,这完全可以证前集体公社在那个时代有他积极有效的作用,  当年我们在农药化肥大发展的时代,一刀切去公社,有没有影响到中国粮食增长速度不知道,但有一点,人多还是力量大一些,也许人多可能会养个别懒汉,但人多还是容易照顾些真正的弱势个人,扶贫济困,这应该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吧,  在未来大发展的年代里,我们能不能用集体的力量,组织起中国的现代化农业,我认为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返回和决择,因为未来现代化的大农业,要大量的个人无法对付的先进农机,和成片的大田,  上面有人发了一个山地,山地个人都可以种,到了集体时就没有办法去种么?别的不说,就是把那片地铲成平地,对大集体来说,真不算啥,只能对个人单打独斗的小农民有些影响罢了,  中国的大豆已经死了,中国的养殖业,现在还在起起伏伏中玩过山车,我相信有了集体的力量,可以让中国农民们可以用组织的力量,不再去面对起起伏伏的市场,有一份稳定的,从容的心态,
  @丙丁2008
15:18:10  现在来看当初真的不应该搞强迫命令式的、一刀切式的包产到户。  如果不那样的话,今天中国的农村经济可能会更好一些。  像华西村、南山村等,这样的百亿元的村子,会有千千万万个。  令人痛心,令人叹息。  -----------------------------  @一线天之高山流水
17:47:28  这些村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村办企业搞得成功,跟包产到不到户关系不大,工业产值是主要收入,农业已经变得次要了。如果别的村都学它们未必成功,成功不可复制,未必都能把村办企业搞得红红火火。  -----------------------------  为什么人们要不遗余力的,从农耕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也就是说从农业文明进入到工业文明,从农村文明进入城市文明。  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不以人民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  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即使农村再环保,今天的80后、90后、00后,还有几人愿意生活在农村?  如果全国大多数农村,像华西村、南街村那样,那中国不就进入工业文明了吗?就不是什么农业大国了,而是工业大国了。  如果全国只有3000万人口从事农业生产,那中国不就是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了吗?进入城市文明了吗?
  @丙丁2008 8楼
11:49  现在来看1984年邓公真的不应该搞一刀切式的包产到户。因为与1962年相比农村毕竟有了巨大的发展,不能同日而语。很多生产队的生产基础、经济基础,都是非常好的。很多生产队是不愿意分的,最后没有办法分掉了。要不然会有千千万万个华西村、南街村。  -----------------------------  包产到户是为了清算文革而已。  哪管后果洪水滔天。  
  顶  
  中国一百多年来的贫穷落后,丧权辱国,生灵涂炭,被人欺辱。  最根本的原因不就是封建社会的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造成的吗?  不就是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造成的吗?  不就是没有进入工业文明造成的吗?
  还有一种说法:是包产到户解放了劳动生产力,使农民工大量进城。  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是科学和技术解放了劳动生产力,是农药、化肥、机械,解放了劳动生产力。  从本质上讲,包产到户是束缚劳动生产力的,如果没有科学技术,今天的广大农民依然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家一户是无法从事较大规模农业生产的。  集体经济是解放劳动生产力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
  @牛多头怪 24楼
13:40  @丙丁2008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尤其是壮劳力的大幅减少,因此承包责任制应该早日取消,但是土地私有应该反对。那么后路只有集体制。  建议:加快乡镇建设,取消村一级行政单位。以后以镇为单位,一个镇一个农业集体化农工商游(旅游)产业群。  体质可以参考外国的三权分立。总经理负责制,人大监督,弹劾制,镇党委书记裁决制  也就是集体产业群有经理组负责规划,生产,销售等实际经营,镇人大负责监督,比如预算,审核,财务。当这两家其矛盾对立时,镇党委裁决,由他们决定谁对谁错。  -----------------------------  你错了,这两家有矛盾时应该完全听从人大,人大才是最高权力制度  
  被当作英雄的,当年小岗村主张包产到户,签字画押的那18个人,都是一些什么人?他们今天的情况怎么样?都发家致富了吗?还在小岗村种地吗?他们社会保障,生活待遇会有华西村、南山村的农民好吗?住别墅了吗?
  @牛多头怪
13:40  @丙丁2008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尤其是壮劳力的大幅减少,因此承包责任制应该早日取消,但是土地私有应该反对。那么后路只有集体制。  建议:加快乡镇建设,取消村一级行政单位。以后以镇为单位,一个镇一个农业集体化农工商游(旅游)产业群。  体质可以参考外国的三权分立。总经理负责制,人大监督,弹劾制,镇党委书记裁决制  也就是集体产业群有经理组负责规划,生产,销售等实际经营,镇人大负责监督,比如预算,审核,财务。当这两家其矛盾对立时,镇党委裁决,由他们决定谁对谁错。  -----------------------------  @我是农民时代农民
14:07:46  你错了,这两家有矛盾时应该完全听从人大,人大才是最高权力制度  -----------------------------  负责监督,比如预算,审核,财务。这些项目,党委搞得定吗?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走合作的道路,必须走集体的道路,这是别无选择的道路,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其它任何道路都是死路一条。  中国农村应该有,必须有第二次合作化的道路。
  @丙丁-09 11:06:37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走合作的道路,必须走集体的道路,这是别无选择的道路,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其它任何道路都是死路一条。  中国农村应该有,必须有第二次合作化的道路。  -----------------------------  我不知道你多大岁数什么学历,有无实践。最起码你在讨论问题之前,对问题并不了解。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后规定的是三十年的承包期限,这并不是最新的政策,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提出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今年三月份,不动产登记正式实行,五年内要完成包括土地房屋在内的不动产登记。意味着今后土地调整的可能性很小了。  其次,你提出的农村土地的经营问题,目前国家的政策是土地流转,具体细则自己百度。通过流转来达到土地经营的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这是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丙丁2008   集体经济的“人民公社”是解放劳动生产力还是压抑劳动生产力的事实有目共睹,否则“人民公社”就不可能一朝瓦解、被农民们弃之如敞履!  包产到户在当时当然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下一步只会是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搞“集约化生产”,中国农村绝不会倒退到“人民公社”的死路上去!
  @丙丁2008
11:06:37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走合作的道路,必须走集体的道路,这是别无选择的道路,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其它任何道路都是死路一条。  中国农村应该有,必须有第二次合作化的道路。  -----------------------------  @大保健三次郎
11:16:59  我不知道你多大岁数什么学历,有无实践。最起码你在讨论问题之前,对问题并不了解。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后规定的是三十年的承包期限,这并不是最新的政策,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提出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今年三月份,不动产登记正式实行,五年内要完成包括土地房屋在内的不动产登记。意味着今后土地调整的可能性很小了。  其次,你提出的农村土地的经营问题,目前国家的政策是土地流转,具体细则自己百度......  -----------------------------  现实当中,土地流转政策执行的并不好,大多数农民还是在种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因为自己种地,比土地流转出去,要多收入一些,那农民为什么要把土地流转出去?
  @丙丁2008
11:06:37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走合作的道路,必须走集体的道路,这是别无选择的道路,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其它任何道路都是死路一条。  中国农村应该有,必须有第二次合作化的道路。  -----------------------------  @大保健三次郎
11:16:59  我不知道你多大岁数什么学历,有无实践。最起码你在讨论问题之前,对问题并不了解。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后规定的是三十年的承包期限,这并不是最新的政策,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提出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今年三月份,不动产登记正式实行,五年内要完成包括土地房屋在内的不动产登记。意味着今后土地调整的可能性很小了。  其次,你提出的农村土地的经营问题,目前国家的政策是土地流转,具体细则自己百度......  -----------------------------  @丙丁-09 14:17:33  现实当中,土地流转政策执行的并不好,大多数农民还是在种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因为自己种地,比土地流转出去,要多收入一些,那农民为什么要把土地流转出去?  -----------------------------  你说的这个大多数是指哪个省份?什么地区?比例多少?有数据吗?这个土地流转情况各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流转情况要好一点,落后地方相对差些。你自己身边的情况他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而且我认为这种尊重农民意愿的流转,可能推进的比较慢一点,但是不会形成社会矛盾,像楼主你所主张的,强制回归集体生产,先不说这种模式效率效益怎么保证,单是这不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利,在实际操作中就难以推行。
  @wuwei-09 11:28:12  @丙丁2008  集体经济的“人民公社”是解放劳动生产力还是压抑劳动生产力的事实有目共睹,否则“人民公社”就不可能一朝瓦解、被农民们弃之如敞履!  包产到户在当时当然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下一步只会是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搞“集约化生产”,中国农村绝不会倒退到“人民公社”的死路上去!  -----------------------------  1、“一刀切”式的,强迫命令式的包产到户,应该是邓的一个败笔,1962年的政策(被毛批判和否定的政策),拿到二十多年后的1984年使用,有点刻舟求剑的感觉。当时有很多农村生产队是不愿意包产到户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落后,还是集体经济生产方式落后,这是有目共睹的。集体经济的典型华西村2005年的产值是300亿,农民住别墅。包产到户的典型小岗村的产值是多少?农民住房是别墅吗?个体户和公司怎么相比?  2、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不走集体经济的道路,怎么能够过度到“集约化生产”?
  包产到户本来就是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
  @丙丁2008
11:06:37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走合作的道路,必须走集体的道路,这是别无选择的道路,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其它任何道路都是死路一条。  中国农村应该有,必须有第二次合作化的道路。  -----------------------------  @大保健三次郎
11:16:59  我不知道你多大岁数什么学历,有无实践。最起码你在讨论问题之前,对问题并不了解。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后规定的是三十年的承包期限,这并不是最新的政策,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提出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今年三月份,不动产登记正式实行,五年内要完成包括土地房屋在内的不动产登记。意味着今后土地调整的可能性很小了。  其次,你提出的农村土地的经营问题,目前国家的政策是土地流转,具体细则自己百度......  -----------------------------  @丙丁2008
14:17:33  现实当中,土地流转政策执行的并不好,大多数农民还是在种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因为自己种地,比土地流转出去,要多收入一些,那农民为什么要把土地流转出去?  -----------------------------  @大保健三次郎
14:35:49  你说的这个大多数是指哪个省份?什么地区?比例多少?有数据吗?这个土地流转情况各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流转情况要好一点,落后地方相对差些。你自己身边的情况他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而且我认为这种尊重农民意愿的流转,可能推进的比较慢一点,但是不会形成社会矛盾,像楼主你所主张的,强制回归集体生产,先不说这种模式效率效益怎么保证,单是这不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利,在实际操作......  -----------------------------  1、粮食主产区——东北地区——东北平原地区——一望无际的万亩良田地区。很多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在城里有住房有工作,基本上是一个完全的城里人,在春天的时候回到农村雇人把地种完,秋天的时候再回去把庄稼收割完出售。  2、英国是靠“羊吃人”,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实行了工业革命。这种方式是残酷的不人道,是资本主义的罪恶。但是那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如此?不都是建立在累累的白骨之上。中国没有完成资本主义过度,不就是因为顽固的、落后的、一家一户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吗?解放后实行的农村集体经济,是最好的工业化的道路。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基本完成了工业化。(不走集体经济的道路,会有数以万计的水库、水利设施吗?)不然的话怎么有改革开放?怎么有中国的今天?印度1948年独立,中国1949年建国,当时印度各方面的基础比中国要好得多,通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孰优孰劣立即见分晓。农民的天性是自由散漫,不组织起来行吗?  3、老弱病残,贫穷落后地区,不走集体经济的道路,我真不知道怎么脱贫?何时脱贫?怎么致富?何时致富?靠单干行吗?靠扶贫行吗?还有其它的路可走吗?
  @wuwei1027
11:28:12  @丙丁2008  集体经济的“人民公社”是解放劳动生产力还是压抑劳动生产力的事实有目共睹,否则“人民公社”就不可能一朝瓦解、被农民们弃之如敞履!  包产到户在当时当然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下一步只会是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搞“集约化生产”,中国农村绝不会倒退到“人民公社”的死路上去!  -----------------------------  @丙丁-09 15:05:26  1、“一刀切”式的,强迫命令式的包产到户,应该是邓的一个败笔,1962年的政策(被毛批判和否定的政策),拿到二十多年后的1984年使用,有点刻舟求剑的感觉。当时有很多农村生产队是不愿意包产到户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落后,还是集体经济生产方式落后,这是有目共睹的。集体经济的典型华西村2005年的产值是300亿,农民住别墅。包产到户的典型小岗村的产值是多少?农民住房是别墅吗?个体户和公司怎么相比?  2、一......  -----------------------------  别瞎扯啦!  当时只有很多农村“生产队长”是不愿意包产到户的,---------------一旦包产到户他凭什么“吃拿卡要”?  “人民公社的社员”都是愿意包产到户的---------------一旦包产到户、就是“多劳多得”,他凭什么让“生产队长”“吃拿卡要”?  还想着像当年老毛搞“人民公社”那样没收农民的财产土地吃大锅饭“饿死三千万”啊?  没门!
  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有倾向性的解决途径,从不动产登记就可见一斑。  将来,农民可以用“承包”的集体土地投入“流转”,实现半资本化的股权。在现阶段,不可能实行土地私有化。到目前,土地一直是绝对禁止买卖的。  如果放开土地买卖,即便只是宅基地的买卖,房地产都会出现更加不可控的局势。
  @丙丁2008
11:06:37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走合作的道路,必须走集体的道路,这是别无选择的道路,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其它任何道路都是死路一条。  中国农村应该有,必须有第二次合作化的道路。  -----------------------------  @大保健三次郎
11:16:59  我不知道你多大岁数什么学历,有无实践。最起码你在讨论问题之前,对问题并不了解。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后规定的是三十年的承包期限,这并不是最新的政策,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提出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今年三月份,不动产登记正式实行,五年内要完成包括土地房屋在内的不动产登记。意味着今后土地调整的可能性很小了。  其次,你提出的农村土地的经营问题,目前国家的政策是土地流转,具体细则自己百度......  -----------------------------  @丙丁2008
14:17:33  现实当中,土地流转政策执行的并不好,大多数农民还是在种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因为自己种地,比土地流转出去,要多收入一些,那农民为什么要把土地流转出去?  -----------------------------  @大保健三次郎
14:35:49  你说的这个大多数是指哪个省份?什么地区?比例多少?有数据吗?这个土地流转情况各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流转情况要好一点,落后地方相对差些。你自己身边的情况他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而且我认为这种尊重农民意愿的流转,可能推进的比较慢一点,但是不会形成社会矛盾,像楼主你所主张的,强制回归集体生产,先不说这种模式效率效益怎么保证,单是这不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利,在实际操作......  -----------------------------  @丙丁-09 16:05:08  1、粮食主产区——东北地区——东北平原地区——一望无际的万亩良田地区。很多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在城里有住房有工作,基本上是一个完全的城里人,在春天的时候回到农村雇人把地种完,秋天的时候再回去把庄稼收割完出售。  2、英国是靠“羊吃人”,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实行了工业革命。这种方式是残酷的不人道,是资本主义的罪恶。但是那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如此?不都是建立在累累的白骨之上。中国没有完成资本主......  -----------------------------  你说的这个建国后农村走集体经济的道路,在哪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这个制度就是适应生产力的,确实促进的经济的发展,这不光是在前苏联刚成立还是新中国刚成立都是被验证了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就逐渐的不适应生产力了,效率就低了。你不要拿华西说事儿,华西搞的是集体资本主义,富起来靠的是工业,起步早,而且抓住了国家轻工业起飞的机遇期,发展期初又刚好是上海国营企业改制阶段,释放出了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借这市场上基本没有竞争对手的时期积累了原始资本,华西模式比较独特,毫无样板性,无可复制。  拿英国来举例更加不靠谱了,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即便现在搞特色,玩的也是国家资本主义为主,对内还是要强调普惠性,强调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流转。国家大政策方向就是工业化带动农民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来实现脱贫致富,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至于每家每户种一点点土地,并不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单户农民种地收益大概不到农民年均纯收入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现行土地承包制度更大程度上是农民的一个保障手段,而不是致富手段。  你讲的欠发达地区农民致富难问题,最终解决的途径就在上面,就是发展工业,在我们这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农民依赖农业是难以致富的,至于你说的农民不肯流转,这是农民有自己的切身利益考量,不愿意放弃这个最后的保障手段,我想随着社保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农民的更新换代,新一代的农民工对土地不再像老一辈那样依赖,流通的阻力会小一点,当然这是我的推测。
  @丙丁-01 11:26:54  从包产到户的典型小岗村三十多年的发展来看,一家一户的单干并无优势。  与走集体道路的华西村、南山村、南街村、红嘴村相比,立刻见分晓。  -----------------------------  华西村的土地用来种粮食了?  不要偷换概念啊。  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竟然和以资本运作为手段的地区相比,风马牛不相及嘛。
  说包产到户是邓的败笔,并不是完全否定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既然毛都有错误,邓为什么不可以有错误?实事求是是中共的灵魂,是中共的法宝。为什么不能实事求是?现在包产到户就是一个雷区,谁都不敢碰,似乎否定包产到户就是否定邓,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这怎么能行。
  @of123
16:12:49  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有倾向性的解决途径,从不动产登记就可见一斑。  将来,农民可以用“承包”的集体土地投入“流转”,实现半资本化的股权。在现阶段,不可能实行土地私有化。到目前,土地一直是绝对禁止买卖的。  如果放开土地买卖,即便只是宅基地的买卖,房地产都会出现更加不可控的局势。  -----------------------------  1、关键是不能、或者是很难实现土地流转,很难实现大规模农场化的生产。  2、土地所有权是不能私有化的,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丙丁2008
11:06:37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走合作的道路,必须走集体的道路,这是别无选择的道路,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其它任何道路都是死路一条。  中国农村应该有,必须有第二次合作化的道路。  -----------------------------  @大保健三次郎
11:16:59  我不知道你多大岁数什么学历,有无实践。最起码你在讨论问题之前,对问题并不了解。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后规定的是三十年的承包期限,这并不是最新的政策,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提出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今年三月份,不动产登记正式实行,五年内要完成包括土地房屋在内的不动产登记。意味着今后土地调整的可能性很小了。  其次,你提出的农村土地的经营问题,目前国家的政策是土地流转,具体细则自己百度......  -----------------------------  @丙丁2008
14:17:33  现实当中,土地流转政策执行的并不好,大多数农民还是在种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因为自己种地,比土地流转出去,要多收入一些,那农民为什么要把土地流转出去?  -----------------------------  @大保健三次郎
14:35:49  你说的这个大多数是指哪个省份?什么地区?比例多少?有数据吗?这个土地流转情况各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流转情况要好一点,落后地方相对差些。你自己身边的情况他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而且我认为这种尊重农民意愿的流转,可能推进的比较慢一点,但是不会形成社会矛盾,像楼主你所主张的,强制回归集体生产,先不说这种模式效率效益怎么保证,单是这不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利,在实际操作......  -----------------------------  @丙丁2008
16:05:08  1、粮食主产区——东北地区——东北平原地区——一望无际的万亩良田地区。很多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在城里有住房有工作,基本上是一个完全的城里人,在春天的时候回到农村雇人把地种完,秋天的时候再回去把庄稼收割完出售。  2、英国是靠“羊吃人”,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实行了工业革命。这种方式是残酷的不人道,是资本主义的罪恶。但是那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如此?不都是建立在累累的白骨之上。中国没有完成资本主......  -----------------------------  @大保健三次郎
16:32:08  你说的这个建国后农村走集体经济的道路,在哪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这个制度就是适应生产力的,确实促进的经济的发展,这不光是在前苏联刚成立还是新中国刚成立都是被验证了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就逐渐的不适应生产力了,效率就低了。你不要拿华西说事儿,华西搞的是集体资本主义,富起来靠的是工业,起步早,而且抓住了国家轻工业起飞的机遇期,发展期初又刚好是上海国营企业改制阶段,释放出了不少工程......  -----------------------------  1、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严重的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农业、大农场、机械化才是农业的发展方向。怎样才能达到?  2、什么是工业化?就是用极少数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大多数人从事工业生产。江苏省无锡市的华西村、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的南街村、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的南山村、吉林省四平市的红嘴村、河北省晋州市的周家庄乡(周家庄公社),都是靠发展工业致富的,如果中国农村都是这个样子,那中国不就工业化了吗?不就现代化了吗?这就是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
  @丙丁2008
11:06:37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走合作的道路,必须走集体的道路,这是别无选择的道路,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其它任何道路都是死路一条。  中国农村应该有,必须有第二次合作化的道路。  -----------------------------  @大保健三次郎
11:16:59  我不知道你多大岁数什么学历,有无实践。最起码你在讨论问题之前,对问题并不了解。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后规定的是三十年的承包期限,这并不是最新的政策,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提出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今年三月份,不动产登记正式实行,五年内要完成包括土地房屋在内的不动产登记。意味着今后土地调整的可能性很小了。  其次,你提出的农村土地的经营问题,目前国家的政策是土地流转,具体细则自己百度......  -----------------------------  @丙丁2008
14:17:33  现实当中,土地流转政策执行的并不好,大多数农民还是在种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因为自己种地,比土地流转出去,要多收入一些,那农民为什么要把土地流转出去?  -----------------------------  @大保健三次郎
14:35:49  你说的这个大多数是指哪个省份?什么地区?比例多少?有数据吗?这个土地流转情况各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流转情况要好一点,落后地方相对差些。你自己身边的情况他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而且我认为这种尊重农民意愿的流转,可能推进的比较慢一点,但是不会形成社会矛盾,像楼主你所主张的,强制回归集体生产,先不说这种模式效率效益怎么保证,单是这不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利,在实际操作......  -----------------------------  @丙丁2008
16:05:08  1、粮食主产区——东北地区——东北平原地区——一望无际的万亩良田地区。很多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在城里有住房有工作,基本上是一个完全的城里人,在春天的时候回到农村雇人把地种完,秋天的时候再回去把庄稼收割完出售。  2、英国是靠“羊吃人”,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实行了工业革命。这种方式是残酷的不人道,是资本主义的罪恶。但是那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如此?不都是建立在累累的白骨之上。中国没有完成资本主......  -----------------------------  @大保健三次郎
16:32:08  你说的这个建国后农村走集体经济的道路,在哪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这个制度就是适应生产力的,确实促进的经济的发展,这不光是在前苏联刚成立还是新中国刚成立都是被验证了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就逐渐的不适应生产力了,效率就低了。你不要拿华西说事儿,华西搞的是集体资本主义,富起来靠的是工业,起步早,而且抓住了国家轻工业起飞的机遇期,发展期初又刚好是上海国营企业改制阶段,释放出了不少工程......  -----------------------------  @丙丁-10 09:33:57  1、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严重的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农业、大农场、机械化才是农业的发展方向。怎样才能达到?  2、什么是工业化?就是用极少数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大多数人从事工业生产。江苏省无锡市的华西村、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的南街村、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的南山村、吉林省四平市的红嘴村、河北省晋州市的周家庄乡(周家庄公社),都是靠发展工业致富的,如果中国农村都是这个样子,那中国不就工业化了吗?不就......  -----------------------------  1、就是靠流转嘛,十年不行二十年,这种市场调节才是主要手段,前三十年教训够多了,政府再也不能盲目插手了,这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2、华西等先进典型是赶上好时候了,如今中国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阶段,村集体创业,资本、技术和营销手段像以前那样从粗放中成长,生存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大环境的经济转型,也对这样的企业有很大限制,在工业方面草根创业门槛已变高。你说的方案不现实啊。如今草根创业易于成果的领域已经从传统工业部门向服务也、信息产业方面转移了。
兄台看问题,切莫刻舟求剑。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1、华西村  华西村建于1961年,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并誉为“天下第一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华西村就是农村的先进典型,实行以队为基础的核算方式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华西村实行大队统一核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华西村顶着很大的压力还是实行大队核算。在农村取消人民公社之后,华西大队改为华西村。华西村位于长江三角洲中腹的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优势方便快捷,沿江高速、澄杨公路穿村全境,无锡、苏州、上海等周边大中城市,在1小时车程之内到达。2001年6月,华西村周边的三个行政村加盟华西村,合并成为华西一村。华西村周边的20个经济薄弱村先后加入华西村大家庭。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5万多人。  华西村,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以农业、农村文化、科技、旅游工作成就,成为全国闻名的一个“样板村”,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前来参观、学习。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华西的第三产业更是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成为“华西旅游城”、“江南田园旅游中心”。  2004年,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  华西村村民家家住400—600多平方米的别墅,有100—1000多万元的资产,有1—3辆轿车。2005年,华西累计实现销售307.8亿元。2006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2010年超5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600万元--2000万元。
  其它省份我不知道,反正我觉得我们四川是完败了。为什么改开三十多年过去了,大多数四川农民还是在外漂泊,做着低贱的工作,受尽了歧视。  
  2、南街村(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城关镇南街村)  南街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全国十大名村,它是集体主义经济的代名词。在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下,南街村几近实现了共同富裕,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人们安居乐业。南街村成功的关键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集体主义。  1984年,村办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0万元,到199 5年已经达到12亿,实现了飞跃发展。  南街村人万众一心,坚定不移地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集体 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相继建起了方便面食品公司、食品饮料公司、调味品公司、面粉厂、啤酒厂、包装厂、麦恩鲜湿面公司、胶印公司、彩印公司、制药厂等26个企业,其中合资企业5家,拥有员工11000多名。产品主要有方便面、鲜湿面、巧克力棒(果)、调味料、饮料、啤酒、白酒等,畅销全国,并出口俄罗斯、蒙古、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南街村方便面,又称北京方便面,是90年代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的喜欢的方便面!  1984年,在人民公社制度土崩瓦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巨大效力时,南街村却在支部书记王宏斌的领导下,选择了重走集体化经济的道路。
  3、南山村(山东烟台市龙口市东江镇下辖村)  南山村位于山东烟台市龙口市东江镇,是山东新农村的代表,被誉为“中国9大土豪村”之一。  1981年的南山村,只有260户,800口人,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穷山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南山村靠5000元办起了工副业,迈出了创业第一步。而后滚动发展,陆续上了精纺、热电厂、铝业、酿酒、轻合金、旅游、电子软件、农科园等项目,形成了多产并举的繁荣局面,并先后兼并了周边11个村,实现了由先富到同富的飞跃。村民都有原始股分红,双倍工资待遇,各种福利齐全,家家住进了统一建设的别墅小楼。截止2012年,南山村办企业南山集团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进入中国大型企业500强前列。[1]   南山村在积聚物质财富的同时,从构建高度的现代村镇入手,大力发展各类社会事业,着力创造文明进步的软硬环境,先后建起了藏书80万册的图书馆,可容纳2万余名观众的体育场馆,拥有1000多座位的影剧院和1600多个座位的南山大剧院以及相当于县级水平的医院。在南山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60岁以上老人每天只需交6元钱,就可在花园式的公寓里安度晚年。在南山村,工人区、生活区、商务区、教育区、休闲娱乐区、风景旅游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没有飞扬的尘土,看不到一丝垃圾,生产、生活和生态高度和谐统一:村在林中,路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优美的环境、和谐的村庄被授予“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区”“全国创建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南山村在加快发展共同富裕的同时,不忘增加持续、健康发展的后劲。先后投资20亿元,建起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中专到大学一整套发达的教育体系,实现了“三教统筹、五级相连、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教育框架,这对提高南山村村民的素质和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总书记在视察南山时,曾留下了“具有战略眼光”的评价。  南山村很富有,而且实力很强。可与南山村“山连山、地连边、屋连脊”的周围几个村的群众仍然过着贫穷的日子。对此,南山村党委经过认真讨论,征得村民同意,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做出了一个历史性抉择,于1994年底开始实施“强弱联带”战略,本着“因村制宜、分步实施、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吸纳了后隋家、西马、达沟、南张家、西涧、曲家、上观、刁崖、杜家、柳林、老师夼等3个乡镇的11个穷村,总共1566户、4868口人。被吸纳过来的村民一律享受南山村民的待遇,数百万元债务由南山村偿还,数千名劳力安排到南山就业、子女到南山学校上学,他们得到了巨大的实惠,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安居乐业生活。11个穷村一夜之间由“小农”变“小康”。南山村前后共补贴近2亿元,让兼并过来的1500多户村民也都住进每户一幢的别墅。被吸纳过来的村民在就业、上学、养老、福利等各个方面享受到从不敢奢想的优厚待遇,用他们的话说是“一步登上了天堂”。[2]
  4、红嘴村  红嘴村二社位于吉林省四平市城区西北郊条子河畔,距四平城区约十余华里。 吉林省四平市红嘴村是中国经济十强村之一。  红嘴村的前身是四平市郊一个贫穷落后的生产小队,改革开放后抓住机遇,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建起小翻砂厂,迈出了村办工业的第一步。1984年成立农工商联合公司,年年有工业项目,到 1991年,成为全国第一个产值超亿元的生产小队,被国家计委、农业部确认为“全国第一村民小组”。红嘴从一个普通的生产小队,发展成为四平市第一工业大户、利税大户,全省发展农村经济的排头兵,全国著名的乡镇企业集团,率先完成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3家,总资产60亿元,每年加工转化玉米、大豆、水稻、花生、牛奶等农产品110万吨。  从1995年到现在,为迈向现代化阶段。在这十年中,围绕把主业做强做大,实施了低成本扩张战略,不仅跨区建厂,跨省开发,还创办过中外合资企业,先后购并了四平市国有制革厂、梨树天龙酒精厂、四平市啤酒厂、四平植物油厂、榆树市酒精厂、梨树飞跃淀粉厂、四平第一、第二面粉厂、四平客车厂、改装车厂、轻型客车厂、汽车零部件厂等十多户国有企业;租赁了天津大亨冷饮厂、嘉兴商业冷饮厂、哈尔滨特殊钢厂;在北京密云开发区、南京江宁开发区新建冷饮厂等。  在接踵而来的机遇面前,红嘴人更是不肯放过任何一个。他们不断扩大再生产,并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不断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资源整合和低成本扩张。  “十一五”期间,为了让日子过得更加红火,红嘴人更加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新的征程中,并提出了宏伟的“2221”工程,即200万吨钢、200万吨水泥、形成200万吨农产品加工能力和100万吨酒品饮品,到2008年,总产值突破100亿元,2010年有望达到15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将突破10亿元。
  5、周家庄乡  河北晋州市周家庄乡号称“最后的人民公社”,是目前我国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位于河北省晋州市中部,西距石家庄市50公里。周家庄乡1949年创办互助组,1952年建合作社,1958年建人民公社,1983年建农工商合作社。自1952年至今,合作社始终集体统一经营,体制一直未变,已有55年历史。而我国其他地区的人民公社只存在了24年,1982年就已经解体。  我国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周家庄乡河北晋州市周家庄乡是现唯一仍存活着的“人民公社”,那里的许多社员仍依赖着集体计划经济生活,记工分、分口粮、集中耕作、统一分配是周家庄的主要劳动形态。2013年,周家庄乡人均纯收入14104元,高于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高出近6000元。  [1] 周家庄乡现辖6个自然村,划分为10个生产队,土地面积21035亩,人口13068人。全乡实行集体经营、统一核算、专业承包、分工分业的管理模式,是目前全国惟一实行乡级核算管理体制的乡镇。先后荣获“国务院嘉奖”、“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中国乡镇之星”等荣誉称号70多项(次),自1985年至今连续被河北省委命名为“文明乡镇”。  在市场规律下,这里的集体经济依然红火。第九生产队经营着特色农业观光采摘园,自2007年至今,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加4000万元;乡里的奶牛场饲养着1100多头奶牛,是石家庄地区最大的奶牛场。  多年来,该乡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农业上建成了4000亩红地球葡萄、3000亩鸭梨出口、1000亩高档苗木和10000亩优质小麦繁育四个专业生产基地。投资1200万元,筹建了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工业上建起了阀门厂、彩色胶印厂、建筑公司、纸箱厂等集体企业10多家。其中阀门厂成为长江以北大型阀门生产企业之一。村镇建设上对全乡6个自然村进行了高标准规划设计,统一建起了二层住宅楼房。建设了农民文化宫、农民影剧院、图书阅览室、岗前综合培训中心和农民乐园,对全乡所有街道进行了水泥硬化、绿化、亮化和净化。同时,该乡借助独特体制和现有旅游资源的优势,进一步打造周家庄品牌,开发建设了周家庄乡特色旅游项目。随着经济的发展为广大群众办了养老津贴、退休制、用电补助、集体负担新农合筹资款等11项福利事业。全乡形成了“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稳定、环境文明”的良好局面。
  @丙丁2008
11:06:37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走合作的道路,必须走集体的道路,这是别无选择的道路,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其它任何道路都是死路一条。  中国农村应该有,必须有第二次合作化的道路。  -----------------------------  @大保健三次郎
11:16:59  我不知道你多大岁数什么学历,有无实践。最起码你在讨论问题之前,对问题并不了解。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后规定的是三十年的承包期限,这并不是最新的政策,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提出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今年三月份,不动产登记正式实行,五年内要完成包括土地房屋在内的不动产登记。意味着今后土地调整的可能性很小了。  其次,你提出的农村土地的经营问题,目前国家的政策是土地流转,具体细则自己百度......  -----------------------------  @丙丁2008
14:17:33  现实当中,土地流转政策执行的并不好,大多数农民还是在种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因为自己种地,比土地流转出去,要多收入一些,那农民为什么要把土地流转出去?  -----------------------------  @大保健三次郎
14:35:49  你说的这个大多数是指哪个省份?什么地区?比例多少?有数据吗?这个土地流转情况各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流转情况要好一点,落后地方相对差些。你自己身边的情况他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而且我认为这种尊重农民意愿的流转,可能推进的比较慢一点,但是不会形成社会矛盾,像楼主你所主张的,强制回归集体生产,先不说这种模式效率效益怎么保证,单是这不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利,在实际操作......  -----------------------------  @丙丁2008
16:05:08  1、粮食主产区——东北地区——东北平原地区——一望无际的万亩良田地区。很多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在城里有住房有工作,基本上是一个完全的城里人,在春天的时候回到农村雇人把地种完,秋天的时候再回去把庄稼收割完出售。  2、英国是靠“羊吃人”,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实行了工业革命。这种方式是残酷的不人道,是资本主义的罪恶。但是那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如此?不都是建立在累累的白骨之上。中国没有完成资本主......  -----------------------------  @大保健三次郎
16:32:08  你说的这个建国后农村走集体经济的道路,在哪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这个制度就是适应生产力的,确实促进的经济的发展,这不光是在前苏联刚成立还是新中国刚成立都是被验证了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就逐渐的不适应生产力了,效率就低了。你不要拿华西说事儿,华西搞的是集体资本主义,富起来靠的是工业,起步早,而且抓住了国家轻工业起飞的机遇期,发展期初又刚好是上海国营企业改制阶段,释放出了不少工程......  -----------------------------  @丙丁2008
09:33:57  1、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严重的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农业、大农场、机械化才是农业的发展方向。怎样才能达到?  2、什么是工业化?就是用极少数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大多数人从事工业生产。江苏省无锡市的华西村、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的南街村、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的南山村、吉林省四平市的红嘴村、河北省晋州市的周家庄乡(周家庄公社),都是靠发展工业致富的,如果中国农村都是这个样子,那中国不就工业化了吗?不就......  -----------------------------  @大保健三次郎
10:06:23  1、就是靠流转嘛,十年不行二十年,这种市场调节才是主要手段,前三十年教训够多了,政府再也不能盲目插手了,这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2、华西等先进典型是赶上好时候了,如今中国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阶段,村集体创业,资本、技术和营销手段像以前那样从粗放中成长,生存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大环境的经济转型,也对这样的企业有很大限制,在工业方面草根创业门槛已变高。你说的方案不现实啊。如今草根创业......  -----------------------------  “十年不行二十年”,那中国梦何时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能否完成?
  @公平一块钱三斤
12:14:01  @我从未
11:39:00  科技发展,农村生产必然是机械化。毛主席时代就说过,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  机械化必然要土地集中,采用农场的生产方式,农民变为农业工人。  设想现在的土地全部收归集体,转给人承包,或者国家指定农场主,然后每家每户安排一些农业工人。  同时,还可以集中留下一部分土地,类似自留地,每家每户分一点,可以种菜或者经济作物。  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国家解......  -----------------------------  看到你发的图,我表示机械化不是万能的,这世界上就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丙丁2008
11:06:37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走合作的道路,必须走集体的道路,这是别无选择的道路,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其它任何道路都是死路一条。  中国农村应该有,必须有第二次合作化的道路。  -----------------------------  @大保健三次郎
11:16:59  我不知道你多大岁数什么学历,有无实践。最起码你在讨论问题之前,对问题并不了解。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后规定的是三十年的承包期限,这并不是最新的政策,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提出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今年三月份,不动产登记正式实行,五年内要完成包括土地房屋在内的不动产登记。意味着今后土地调整的可能性很小了。  其次,你提出的农村土地的经营问题,目前国家的政策是土地流转,具体细则自己百度......  -----------------------------  @丙丁2008
14:17:33  现实当中,土地流转政策执行的并不好,大多数农民还是在种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因为自己种地,比土地流转出去,要多收入一些,那农民为什么要把土地流转出去?  -----------------------------  @大保健三次郎
14:35:49  你说的这个大多数是指哪个省份?什么地区?比例多少?有数据吗?这个土地流转情况各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流转情况要好一点,落后地方相对差些。你自己身边的情况他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而且我认为这种尊重农民意愿的流转,可能推进的比较慢一点,但是不会形成社会矛盾,像楼主你所主张的,强制回归集体生产,先不说这种模式效率效益怎么保证,单是这不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利,在实际操作......  -----------------------------  @丙丁2008
16:05:08  1、粮食主产区——东北地区——东北平原地区——一望无际的万亩良田地区。很多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在城里有住房有工作,基本上是一个完全的城里人,在春天的时候回到农村雇人把地种完,秋天的时候再回去把庄稼收割完出售。  2、英国是靠“羊吃人”,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实行了工业革命。这种方式是残酷的不人道,是资本主义的罪恶。但是那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如此?不都是建立在累累的白骨之上。中国没有完成资本主......  -----------------------------  @大保健三次郎
16:32:08  你说的这个建国后农村走集体经济的道路,在哪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这个制度就是适应生产力的,确实促进的经济的发展,这不光是在前苏联刚成立还是新中国刚成立都是被验证了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就逐渐的不适应生产力了,效率就低了。你不要拿华西说事儿,华西搞的是集体资本主义,富起来靠的是工业,起步早,而且抓住了国家轻工业起飞的机遇期,发展期初又刚好是上海国营企业改制阶段,释放出了不少工程......  -----------------------------  @丙丁2008
09:33:57  1、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严重的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农业、大农场、机械化才是农业的发展方向。怎样才能达到?  2、什么是工业化?就是用极少数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大多数人从事工业生产。江苏省无锡市的华西村、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的南街村、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的南山村、吉林省四平市的红嘴村、河北省晋州市的周家庄乡(周家庄公社),都是靠发展工业致富的,如果中国农村都是这个样子,那中国不就工业化了吗?不就......  -----------------------------  @大保健三次郎
10:06:23  1、就是靠流转嘛,十年不行二十年,这种市场调节才是主要手段,前三十年教训够多了,政府再也不能盲目插手了,这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2、华西等先进典型是赶上好时候了,如今中国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阶段,村集体创业,资本、技术和营销手段像以前那样从粗放中成长,生存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大环境的经济转型,也对这样的企业有很大限制,在工业方面草根创业门槛已变高。你说的方案不现实啊。如今草根创业......  -----------------------------  @丙丁-10 11:26:15  “十年不行二十年”,那中国梦何时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能否完成?  -----------------------------  我也着急,但是土地流转嘛,首先不能损害农民利益。大干快上,这样极左的路线历史给我们的教训还少吗。我不才,干过几年农村工作,很复杂,很琐碎,如今这个社会,人人维权意识变强了,好的方面就是说明法治社会建设有成效,另一方面就是一些本来从长远来看的好事情好项目,由于涉及牺牲眼前利益的时候也会有不同意见,并且会在网络传媒中放大、走样造成舆论压力,工作很不好开展。所以急于求成,好心办出好事,却不一定有好的社会效果,必须要广泛凝聚共识。
  @丙丁2008  你所举的几个富裕村例子,没有一个是靠土地制度富起来的,都是靠发展工业。我同样也可以举出更多土地承包后依靠工业、服务业发展起来的富裕村。  曾经有一段时期,大致是80年代,中国“乡乡点火,村村冒烟”,到处发展乡村集体企业,但很快这些集体企业绝大多数失败消亡了。工业化必须依托城市化,这是经济规律,南街村这几个只是当年乡村集体企业硕果仅存的例子,不能简单复制。  乡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未来发展看,集体经济消亡是必然的。现代商品经济不是按照行政区域来运作的,一个县搞不出县域集体经济,一个城市搞不出集体经济,一个乡镇、社区也搞不出集体经济,为什么一个村就一定要搞集体经济?
  @丙丁2008
11:06:37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走合作的道路,必须走集体的道路,这是别无选择的道路,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其它任何道路都是死路一条。  中国农村应该有,必须有第二次合作化的道路。  -----------------------------  @大保健三次郎
11:16:59  我不知道你多大岁数什么学历,有无实践。最起码你在讨论问题之前,对问题并不了解。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后规定的是三十年的承包期限,这并不是最新的政策,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提出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今年三月份,不动产登记正式实行,五年内要完成包括土地房屋在内的不动产登记。意味着今后土地调整的可能性很小了。  其次,你提出的农村土地的经营问题,目前国家的政策是土地流转,具体细则自己百度......  -----------------------------  @丙丁2008
14:17:33  现实当中,土地流转政策执行的并不好,大多数农民还是在种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因为自己种地,比土地流转出去,要多收入一些,那农民为什么要把土地流转出去?  -----------------------------  @大保健三次郎
14:35:49  你说的这个大多数是指哪个省份?什么地区?比例多少?有数据吗?这个土地流转情况各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流转情况要好一点,落后地方相对差些。你自己身边的情况他不一定具有代表性。  而且我认为这种尊重农民意愿的流转,可能推进的比较慢一点,但是不会形成社会矛盾,像楼主你所主张的,强制回归集体生产,先不说这种模式效率效益怎么保证,单是这不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利,在实际操作......  -----------------------------  @丙丁2008
16:05:08  1、粮食主产区——东北地区——东北平原地区——一望无际的万亩良田地区。很多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在城里有住房有工作,基本上是一个完全的城里人,在春天的时候回到农村雇人把地种完,秋天的时候再回去把庄稼收割完出售。  2、英国是靠“羊吃人”,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实行了工业革命。这种方式是残酷的不人道,是资本主义的罪恶。但是那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如此?不都是建立在累累的白骨之上。中国没有完成资本主......  -----------------------------  @大保健三次郎
16:32:08  你说的这个建国后农村走集体经济的道路,在哪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这个制度就是适应生产力的,确实促进的经济的发展,这不光是在前苏联刚成立还是新中国刚成立都是被验证了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就逐渐的不适应生产力了,效率就低了。你不要拿华西说事儿,华西搞的是集体资本主义,富起来靠的是工业,起步早,而且抓住了国家轻工业起飞的机遇期,发展期初又刚好是上海国营企业改制阶段,释放出了不少工程......  -----------------------------  @丙丁2008
09:33:57  1、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严重的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农业、大农场、机械化才是农业的发展方向。怎样才能达到?  2、什么是工业化?就是用极少数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大多数人从事工业生产。江苏省无锡市的华西村、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的南街村、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的南山村、吉林省四平市的红嘴村、河北省晋州市的周家庄乡(周家庄公社),都是靠发展工业致富的,如果中国农村都是这个样子,那中国不就工业化了吗?不就......  -----------------------------  @大保健三次郎
10:06:23  1、就是靠流转嘛,十年不行二十年,这种市场调节才是主要手段,前三十年教训够多了,政府再也不能盲目插手了,这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2、华西等先进典型是赶上好时候了,如今中国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阶段,村集体创业,资本、技术和营销手段像以前那样从粗放中成长,生存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大环境的经济转型,也对这样的企业有很大限制,在工业方面草根创业门槛已变高。你说的方案不现实啊。如今草根创业......  -----------------------------  @丙丁2008
11:26:15  “十年不行二十年”,那中国梦何时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能否完成?  -----------------------------  @大保健三次郎
14:04:35  我也着急,但是土地流转嘛,首先不能损害农民利益。大干快上,这样极左的路线
给我们的教训还少吗。我不才,干过几年农村工作,很复杂,很琐碎,如今这个社会,人人维权意识变强了,好的方面就是说明法治社会建设有成效,另一方面就是一些本来从长远来看的好事情好项目,由于涉及牺牲眼前利益的时候也会有不同意见,并且会在网络传媒中放大、走样造成舆论压力,工作很不好开展。所以急于求成,好心办出好事......  -----------------------------  关键是敢不敢重走集体经济道路的问题,想不想走集体经济道路的问题,这不单单是土地问题,不单单是土地流转问题,也不单单是种地问题,更重要的是怎么使农民脱贫致富的问题。  集体经济,银行可以贷款,国家可以给予政策扶持,可以搞大项目,还可以和大公司、大企业搞项目合作。  个体农民行吗?银行怎么给你贷款?贫困农民连抵押物都没有银行敢给你贷款吗?国家怎么给你政策支持?  贫困的农民靠自己的力量能脱贫致富吗?不走集体经济的道路行吗?  现在国家应该在贫困地区,把那些愿意走集体经济的农民,重新组织起来,整合土地,整合资源,考察、调研可行性经营项目,国家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定会取得非常好效果。这才是真正的为老百姓服务。
  @朱横耳
15:02:30  @丙丁2008  你所举的几个富裕村例子,没有一个是靠土地制度富起来的,都是靠发展工业。我同样也可以举出更多土地承包后依靠工业、服务业发展起来的富裕村。  曾经有一段时期,大致是80年代,中国“乡乡点火,村村冒烟”,到处发展乡村集体企业,但很快这些集体企业绝大多数失败消亡了。工业化必须依托城市化,这是经济规律,南街村这几个只是当年乡村集体企业硕果仅存的例子,不能简单复制。  ......  -----------------------------  1、全世界有靠种地富起来的吗?有石油大亨、军火大亨、钢铁大亨、商业大亨、金融寡头,有粮食大亨吗?国内有煤老板、钢老板、地产商,有粮老板吗?  2、工业化国家、现代化国家、发达国家的标志是什么?就是用极少数的人种地,大多数的人搞工业,美国只有600万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中国有多少亿农业人口?有多少亿人从事农业生产?中国到了只有万人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中国才真正是工业化国家、现代化国家、发达国家。  3、工农业剪刀差的存在,决定手机可以卖到几千元一个,大米是绝对不可能卖到几千元一斤。这就决定种地是发不了大财的,甚至是亏本的,这就要求工业要反补农业的,所以国家要对农民进行补贴。美国政府对农民的补贴也是非常大的,这样他的农产品在国际上才有竞争力。  4、发展乡镇企业有什么不对?结合自己的特点发展适销对路的乡镇企业有什么不对?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有什么不对?中国几亿农民不脱贫致富,怎么实现中国梦?几亿农民不从事工业生产,中国能强大吗?
  6、韩村河村  韩村河位于北京西南40公里处,全村总面积2.4平方公里,791户,2700人,2000亩耕地,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党委书记田雄为首党委一班人的带领下,韩村河走出一条“以建筑业为龙头,带动集体经济全面发展,村民共同富裕”的成功之路。把一个30多人的村级建筑队发展成为拥有22个工程公司及多项产业,职工3万多人的国家资质一级大型建筑企业集团;把贫穷落后的“寒心河”建设成了公共设施齐备、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家家住楼房别墅、人人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市。  经过二十一年的艰苦奋斗,韩村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崛起为华北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新星。  韩村河建立健全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为村民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1)使老人安度晚年,过去的韩村河是一个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穷村子,韩村河是一个人均收入8100元,人均住房面积 68平米的幸福村。韩建集团党委规定,对村里60周岁以上的老人,按每岁1.5元补助,每月9日按时发放。他们还投资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内有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卡拉OK厅等 ,并成立了韩村河老年秧歌队,使老人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2)为村民提供生活保障。对于全体村民,集体每年都有口粮、菜金、副食、取暧、供水、供电等方面的补贴。(3)提高村民的医疗卫生水平。韩村河全体村民于1996年加入合作医疗,享受门诊处方费、出诊费和注射费报销制度,本应个人交纳的统筹医疗费全部由韩建集团负担。而且,韩村河农业户口的村民每年还享受120元的医疗补助。  韩建集团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村民提供了有力的社会生活保障,把“幼有所教、老有所养”落在实处,真正体现了共同富裕。  自1994年开始对全村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建成了11个高标准的住宅小区,581栋别墅楼,欧式、美式、民族式,中西融合,风格迥异,其中最大的面积为360平方米,最小的面积也在240平方米左右。此外,还有21门共210户公寓式的多层住宅楼,村民住宅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68平方米。电信支局、邮政局、卫生院、影剧院、公园、教育中心、星级宾馆等多项配套公共设施齐全;景村实施了“立体绿化工程”,栽种了银杏、樱花、法国梧桐等名贵花木,全村绿化面积达0.6平方公里,林木覆盖率达到60%;过去贫穷落后的“寒心河”现已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公共设施齐全、家家住别墅楼、人人安居乐业的美丽和谐的新农村。
  7、九星村  进入上海西南市郊结合部的闵行区九星村,仿佛进入了一个店铺的海洋,在它的1600亩土地上,竖立着华东最大的综合批发市场,也是全国最大的村办综合批发市场。这个村的3757名村民,人均年分配收入3.5万元。在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之外,还实现了人人有股份,从村民变成股民。“有了股份,农民才有长期的实惠。实际上,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两种分配方式同时存在于我们的企业内,再加上养老金、医疗保险金以及失业保险金的保障,九星的村民可说是'三保险'。”  2009年,九星村农方收益6.41亿元,净利润2.47亿,上缴税收2.23亿,全村经济总量和利税连续13年刷新历史记录,自2003年起,连续6年蝉联上海市统计局经济实力百强村第一名,位居中国经济十强村第五名,中国名村影响力第四名。  1966年,吴恩福初中毕业便回家务农,种田、养猪、种棉花、搞副业,他都干过。有一阵子,搞粮棉高产的试验,吴恩福种的11亩棉花地亩产皮棉213斤(当时平均一般亩产难超100斤),成为乡里挂红花的模范,还前往各个村交流经验。  1994年,干过5年生产队副队长、5年生产队长、10年工业大队长的吴恩福临危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取消新农合缴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