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之前有没有办理2500小时wlan的,wlan流量怎么用取

  【从“陪都”顺江直下4000里,飘至“古都”,感受多多!】  想游长江三峡是由来已久的一个愿望,尤其是2003年,三峡大坝二期工程结束,水位升到135米,三峡中的许多景点被淹,人们纷纷抢在之前奔向三峡,一睹三峡的其最后风采,可惜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成行。  退休之后,游长江三峡一直是在旅游的计划之中,这不,8月下旬刚从东北三省回来,又看到了宇宙旅行社的有个10月9日的长江游行程,感觉不错,又正值秋季,天气适宜,不冷不热,马上报名参加了。  这个长江游行程有个好处就是,过三峡大坝后,基本上就是晚上在江中行船睡觉,白天上岸旅游观景,一路上有湖南的张家界、韶山和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和江苏的南京。这些都是自选项目,单收费,想去就去,不想去,或下船闲逛,或船上眯觉。  现在出游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之前出游,是拿起箱子就走,走那到那就听导游的。现在呢,时间有了,不管去哪里旅游,行前都要做点准备,从网上查查,对所要去游览的景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就叫心中有数吧。这不,准备着准备着,一些问题就来了。
楼主发言:159次 发图: | 更多
  在重庆的渣滓洞和白公馆,还能有新的感受吗?  重庆的旅游景点并不太多,但歌乐山的渣滓洞和白公馆应算是一处旅游景点吧。重庆市去过2次,一次是开会,一次是出差,但都没去过歌乐山。看了旅游行程,在重庆的第一站就是去渣滓洞和白公馆参观,这两处应是“红色旅游景点”。参观红色旅游景点,是要教育人们,新中国来之不易,要学习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是一个“夕阳红团”,都是一帮老头老太太,已为祖国奋斗了大半生了,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这次来参观渣滓洞和白公馆,除了“革命”二字,还能有其他新的感受吗?  
  这次乘坐的长江游轮会是个什么样子?  老伴和我讲过几次,第一次坐轮船是从大连到烟台,那还是八十年代未,是车间自己组织的。晚上从大连上船,在海上飘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下船,一路上船外海面黑孤弄恫,什么都没看见。晚上就睡在船底的大仓里,一色大铺,铺了几张报纸就躺下睡觉。在那个年代,能出来玩就不错了,没有什么条件可讲。  第二次是去韩国旅游,是从天津港坐的天仁号游船,因为团费较便宜,在船上睡的是榻榻眯,一个大隔断里二三十人,不分男女,拉开折板,铺上被褥躺下就睡,好在就一晚上。老伴讲,真是晚上往圈里一哄,白天吃三顿饭,跟养猪似的。虽然天仁号已服义多年了,但从船内到甲板处处都是清洁整齐,饭菜也较为可口。这也第一次坐在海船上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偶尔也能看到海船。  第三次是去北欧,从芬兰到瑞典,从挪威到丹麦,坐的都是邮轮,而且是豪华邮轮。巨大的邮轮共有十一二层,邮轮内金壁辉煌,上下都有楼梯和电梯,很有进入宾馆的感觉。在船上吃的也很丰富,各色面包、肉肠、饮料、水果,真是应有尽有。  人就是这样,过惯了苦日子,吃住的条件一好就很知足了。反过来,吃住过好的条件,再回到差的环境之中,就会有很多的不适应了。听说长江上的游轮,有涉外的高档邮轮,也有供国内游客的大众化的游船,那么,我们这次坐的游船会是什么样子?这还真是个悬念?  
  我能找到看到10元人民币背面上的景图吗?  记得那年游井冈山,站在井冈山的烈士陵园前,导游拿出一张100元的人民币,让我们看看,远处的山峰就是人民币上的图景。后来在黄河壶口旁,在布达拉宫前,我都在极力寻找着人民币上的图景。  我国人民币主币背面图景基本取材于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如第四套人民币分别是井冈山主峰,黄河壶口瀑布,珠穆朗玛峰,长江三峡的巫峡,南海“南天一柱”和长城。第五套人民币背面图案为西湖的三潭印月,泰山的五岳独尊石,长江三峡的瞿塘峡夔(kui/奎)门,桂林山水的元宝山,布达拉宫图和人民大会堂图。  我们外出旅游多是奔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而去,在所游景点寻找人民币上的图案已成为旅游行程中的一种自娱自乐。  长江三峡两上人民币图案,可见三峡的在祖国的独特位置和无限风光。  现在流通的第五套10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是长江三峡中的瞿塘峡的西大门夔门,他位于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它是出入四川的门户。从图案上看,这个景点从空中俯看的,在船行在瞿塘峡途中,我能找到,看到这个景点吗?能拍到一张近似的照片吗?  这是我此行中的一个的关注,也是我的一个期待。  
  三峡大坝修成蓄水之后,三峡两岸的秀俊景色还会风光依旧吗?  想当年,三峡大坝蓄水前,人们纷纷抢在蓄水前去一睹三峡两岸的秀美景色,都担心蓄水之后,许多景点被水淹没,而再也看不到三峡的雄伟俊秀景色。  三峡大坝蓄水前,三峡两岸的壮丽景色是什么样子,我是不知道的。但蓄水之后,长江三峡还值得一游吗?值得一看吗?这是我此游中的一个大大的问号?  
  亲眼看到的三峡大坝会是个什么样子?  三峡大坝雄伟壮观,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坝,登上三峡大坝,参观三峡大坝,是此游中一项不可不参加的项目。此行之中,能到大坝上走走吗?能有机会亲眼看到大坝泻洪的壮观场面吗?船过三峡大坝时,要过五级船闸,是白天过还是夜间过?这一级一级的船闸是怎样过的?人还没出发,心中的好奇之感就油然而生。  
  这张毛主席的“福字”是真的吗?  在韶山游玩时,地导将我们带到一家不知名的“毛主席纪念馆”,在这里看到了一张毛主席写的“福字”。这是我第一次听说,也第一次看到毛主席的“福字”,觉得非常好奇。听着讲解员那么耳熟的介绍词,讲的大家晕晕糊糊的,又极不情愿的被掏出20元拿走一张“福字”金卡。这个“福字”真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写的吗?还是这个景点的“挣钱的圈套”?  
  黄鹤楼凭什么叫“天下第一楼”?  在武汉要游黄鹤楼。黄鹤楼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的三大名楼,黄鹤楼又排在三座名楼之首,被世人称之为“天下第一楼”。  但黄鹤楼楼高不过滕王阁,依水不如岳阳楼面向洞庭天下水,此楼为何被叫成“天下第一楼”?  
  这次上黄山的天气会是什么样的?  国人都知道去黄山看什么: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但什么季节去黄山最好呢?各人自有自己的答案,各人也自有各自的理由:春上黄山,眼观百花竞开,松枝吐翠,耳听山鸟飞歌;夏爬黄山,观奇松,置云海之中,泡温泉之水;秋攀黄山,观奇石青松,闻枫红菊黄;冬游黄山,可睹冰雪雾松,江南北国。至于要观黄山日出,那个季节都有可能,这就要看你的运气和造化了。  在此之前,曾两上黄山,一次是在深冬的12月,一次是在盛夏的8月。冬上黄山时,没想到的是在玉屏景区,竞置身于黄山的云海之中,一会儿周围云雾环绕,尤如仙境之中,一会儿云散阳光四射,近处远处的白云,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让人目不暇接。夏去黄山更是记忆犹新,刚下大巴,就赶上大雨暴下,人人急忙买件黄色的雨衣,狼狈的排队,登上玉屏缆车。没想到的是,刚上黄山之顶,雨过天晴,游览景色的心情格外美好。更没想到的是,夜住黄山顶,第二天一早竟然看到了黄山日出。  这次三上黄山,正值金秋时节,这次又会遇到什么天气呢?是晴天?是雨天?是雾天?  
  【抗战陪都——重庆】  从北京西站坐上K819次列车,行程1980公里,历时26小时,来到了位于我国西南的重庆。  上车坐稳后,地导自我介绍后,问了大家第一个问题,大家知道重庆还有其他的别名吗。都是老人,很快有人说是“雾都”,也有人说叫“山城”。看大家不再说话了。导游说还有一个名字就是“陪都”,抗战时期,小日本占领南京,民国政府迁至重庆,定为战时首都或陪都。陪都,叫的人很少,但它是历史的事实,历史的写照。  地导又说到,至于重庆的来名,源于一个小故事:南宋孝宗之子赵惇当年一月被封为恭王(南宋年间,重庆还叫恭州),二月孝宗驾崩,赵惇继位为光宗皇帝,赵惇认为此乃“双重喜庆”,遂将恭州改名为“重庆”。  车至歌乐山,地导说,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永生》想必大家都看过,江姐、许云峰、华子良都是大家熟悉的人物,也都是渣滓洞和白公馆里的人物,渣滓洞和白公馆以前只在小说和电影中看到,现来到实地了,你们要看看和自己想像中的场景一样吗?  门口白底黑字的“渣滓洞”三个字,告诉我们这就是的参观入口处。  
  从高处外观渣滓洞监狱的的全景。    在门前和监狱周围的山坡上,这样的茅草顶的小岗位有好几个。    在监狱门口的树上挂着这么一口铁轮骨样的东西,就叫它是一口钟吧。据说,当时每隔1小时,敲钟几下,以报平安无事。  
  一进大门,就能看到关押政治犯的牢房。走近看看,比我想像的牢房要好一些。    牢房前的这片空地应是政治犯们放风的地方吧。  
  进门后左侧的这排房子,是刑讯室。游客们纷纷从门窗向内探望,想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    原来桌上摆的是种种刑具,有皮鞭、狼牙棒、竹签等等。  看着桌上的竹签,不由的就想着江姐说的一句话: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如钢铁。    原来所谓的“老虎凳”就是这样的。想想,坐老虎凳的滋味是不会好受吧。  
  白公馆景区的入口处。    一进入白公馆景区,就可看到4座雕像,这座是许建业的雕像,他应是小说《红岩》是的许云峰的原型吧。  
  白公馆原是一座别墅,叫“香山别墅”,他的主人是四川军阀白驹。白驹自称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后代,白居易号称“香山居士”,白驹也就将自己的别墅叫做“香山别墅”。这位军阀还真会为自己贴金。    这“馆”和“洞”还真是有所区别,渣滓洞的牢房是一排平房,白公馆的牢房就是二层小楼。    看看这楼道,都是木地板,条件比渣滓洞是好一些。条件再好,也是监狱,是没有自由的地方。  
  展板上介绍的这位“犯人”叫黄显声,是位国民党人,是张学良手下的一位军长,可见白公馆内关押的不全是共产党人,还有“不听话”的国民党人。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老蒋回南京,在宋美龄的保护下,虽失去了自由,但免草场除了一死。但他的部下,得力干将黄显声在白公馆中,虽然待遇比关在此处的共产党人要好的多,可以读书看报,最后还是死于特务的手中。  在白公馆中,黄显声还是利用他特殊的待遇,利用他可以阅读报纸的条件,将狱外的消息告诉狱内的党组织。江姐们“含着眼泪绣红旗”,就是从黄先生处得到的毛主席有天安门城楼上升起了五星红旗这个消息。    展板上的这位老者就是大家熟悉的“疯子”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华子良不是真正的疯子,而是成功的“装疯者”。说到“装疯”,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孙膑。战国时期的孙膑和庞涓同师从于鬼谷子门下,但孙膑的才能远高于庞涓,庞涓嫉妒孙膑,并用计将孙膑致残,还想骗得《孙子兵法》,然后将孙杀之。孙膑从侍从口中得知庞的险恶用心,为逃于一死,只能用“装疯”,被庞涓扔进猪圈,吃着猪狗食,以臭猪为伴,骗过庞涓,躲过一死。华子良也同样是“装疯”,特务让他去陪绑杀人,枪声一响,华子良就被“吓疯了”。然后,除了特务让干的活,整天就在院里不停的疯疯颠颠的傻跑。  要知道,“装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种意志的考验,稍不留神就会露出破绽。但这也人对生命的追求。    在院子的东南一角,在一块巨石上静静的蹲着一个小孩,他就是白公馆内最小的犯人——“小萝卜头”。因为他还是个孩子,监狱里的特务并不把他当回事,可以比其他犯人较多的“行动自由”。在戒备深严的监狱里,能有这样一个天真的孩子往来于各牢房之间,会给死气沉沉监狱带来一丝丝的活气。每当白公馆有新的犯人进来,小萝卜头会前去问他的姓名,当新犯人反问他叫什么时,小萝卜头就会稚气的说到,我是一个“老政治犯”,大家都叫我“小萝卜头”。要知道,小萝卜头死时还不足8岁呀!  
  午饭后,地导将我们带到这座宏伟的建筑物前的广场上,告诉我们这是重庆市标志性建筑,叫重庆人民大礼堂。它建于1954年,当时刘伯承邓小平在四川主事。要知道刚建国没几年,要兴建这样一座大型建筑,没点魄力是办不成的。  地导问我们它像什么?很熟眼呀,它的顶部很像天坛的祈年殿的穹顶。    地导又问到,还像什么?大家说看不出来。地导说,你们都是来自北京的,看看圆顶前的小楼像不像天安门城楼。大家一看,还真有点像。只不过天安门城楼是金色的瓦顶,此处的是绿色的屋顶,就不易看出。  看来设计者还是把握了分寸,真要弄出个金色的天安门城楼,日后,还真有可能捅出个楼子来。    地导再问到,你们看城楼两侧的小楼像什么?大家还是看不出来。地导说它类似故宫城墙四角的角楼,只不过角楼是黄顶,这4座小楼是绿顶。由此可见,当时在大礼堂的设计上还是很具匠心。  
  上船之前,地导又将我们带到洪崖洞景点前。这里最有名的是它依山而建的吊角楼。此处也是重庆市的一张名片。来到重庆,若不到处一看,是会留下一点遗憾。    依山而建的小景就是洪崖滴翠。    看到大门口一侧的僧人雕像觉得有点眼熟,好像是台湾的星云大师,不知说对了没有。  
  这是在重庆上船的重庆九号码头。  最大的感受是,从大巴下车,取了行李,从路边走到江边,要走下40多级台阶。这个团可是“夕阳红团”,要知道,团里有近1/4的团员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我也是自顾自己往下走,也没有注意到这些老人家是如何拿着大大小小的箱包走到江边,再上船的。  
  【长江三号游船】  这就是我们乘的长江3号游船。    长江3号建于1997年,至今已有18年了。船长80米,船 宽14米,吨位2500吨,载客300人。  因坐过韩国的天仁号,又坐过西欧的豪华邮轮,所以对这条船上设施真是实在不敢恭唯。在天仁号上,在北欧的邮轮上,老伴总是在处处个照,而这这条游船,就没在一点想拍照的念头。怎么说呢?就像坐了动车、高铁后,上了这条船就如同来到了老旧的绿皮列车上一样。    这条船的三等舱6人间是2490元,二等舱4人间是2890元,一等舱2人间是3690元.。原想订二等舱,后一想要在船上住9个夜晚,还是多花点钱图个舒适方便,就订了个一等舱,因是宇宙旅行社的老客户,每人又优惠300元。  
  游船航行在长江三峡途中。    在船上看到了这张图,来个加法,才知道从重庆到南京,全程共计2078公里。想着从北京到重庆的行程是1980公里,若将北京至重庆的铁路,重庆至南京的河道都拉成直线,大约都是2000公里,而南京至北京的高铁是1000公里,正好是个等腰三角形。  
  【张飞庙】  张飞庙原在云阳县的飞凤山,若三峡大坝蓄水后,张飞庙将会全部被淹于水下。为保护长江边上这不可多得的历史景物,于是在向上游的30公里处的龙安村选址,整体搬迁到此。也挺有意思的,由“飞凤山”迁至“龙安村”,这一下就由“凤”变成了“龙”。据说,光张飞庙的整体搬迁费用就达4000万元,有人戏称,张飞庙是三峡搬迁中的最大移民户。  站在广场上,向南望去,庙前临江的石壁黑底上书有“江上风清”四个白色大字,字体雄劲秀逸。这4个字的读法也挺有点意思:按古人的读法从右向左读叫“江上风清”,而按现代人的读法,从左向右读则读成“清风上江”,也读得通。  至于“江上风清”这4个大字是出自那位圣笔,一说是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张鹏翮写的,还有一说是光绪年间的国子监学政彭聚星写的,二人皆是四川人,回家探亲,路过张飞庙留下几个字是均有可能的。  那“江上风清”是出自何处呢?若稍留意,庙内留有苏东坡的《前赤壁赋》,诗中有“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就是说张或彭二人为张飞庙题字是“就地取材”了。    张飞庙前的广场上立有一尊高大的塑像,是张飞身着铠甲,双手横握丈八蛇矛,立于江边。  旧的张飞庙没有去过,推想,这是张飞庙搬至此处后新塑的雕像。  
  张飞庙,又叫张桓侯庙。    这是“结义楼”内的三尊雕塑,国人一看就知这是桃园三结义中的三位大英雄刘备、关羽和张飞。右边这位高高举起酒碗的大汉就是本庙的主人——张飞。    正殿的正中的牌匾上书“力扶汉鼎”4 个大字,下面则是张飞的坐像。  
  正像左则的雕塑名“立马横矛”:  张飞在长板桥上立马握矛,面对数万曹兵大喝一声:尔等战又不战,退又不退,是何道理!  张飞一声吼叫,吓得曹兵转身仓皇逃去。张飞又叫兵士拆掉河上的长板桥追赶大哥去了。  这就叫“大喝一声水倒流,蛇矛一指桥震断”。    正像右侧是雕塑为“义释严颜”:  刘备入川,张飞为先锋,一路上各郡县纷纷降刘,独到了巴郡,太守严颜依城抵抗,后被张飞生俘。张飞问严颜为何不降,严颜答到,只的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看严颜是条好汉,对他以礼招降,后成为老将黄忠手下一大将。  文天祥在他的《正气歌》中歌颂历代忠义之士,而严颜则为四烈臣之首。四川的“忠州”也是唐太宗因严颜的“意怀忠信”而赐的州名。    正像左二的雕塑名“阆中遇难”:  关羽被东吴杀害后,张飞报仇心切,强令部属,于三日之日,办齐全军白旗白甲,以便戴孝出征,攻打东吴。这实际上是完不成的任务,部将范疆和张达请求宽限几日,张飞不准。范张二将一想,按张飞的脾气,完不成任务就是死路一条,还不如先下手为强,便趁张飞睡熟之时,将张飞的头砍下,献给东吴。  这个猛张飞,二哥的仇没报成,自己却先丧命九泉,留下大哥一人,他还活得下去吗?  刘备言道,这个三弟,你丢下大哥一人在世,好心急呀!  
  在“大老粗”的武将张飞的庙宇之中,竟然存有大量珍贵的诗文碑刻,不能不说是一件罕事。  这里有汉代的《张表碑》、南梁《天临碑》、黄庭坚书的《幽兰赋》、苏东坡书的《前后赤壁赋》、岳飞书的《前出师表》等。据说唐代的大诗人杜甫还在张飞庙内客居过2年。故张飞庙又有“巴蜀胜景、文藻胜地”之美誉,也有人将此庙叫成“文武合庙”。        墙上这副《前出师表》碑刻,据说是宋朝爱国将领岳飞所书。  
  这财神庙里供奉的应是关羽吧,自古以来中国的老百姓就将关公奉为财神爷。二哥关羽坐守在三弟张飞主殿的一侧,也算是一奇景吧。  
  希望有时间有金钱可以各地走走
  @小成熟i
16:56:40  希望有时间有金钱可以各地走走  -----------------------------  待“大成熟”之时,金钱就会有的,时间更会有的。
  【瞿塘峡】  因心中老是惦记着十元人民币上的“夔门”图案,早7点钟多,船上广播一响,说前面就要到瞿塘峡了,我们马上穿戴齐全,奔向四层的前甲板,在最前面找了个座位坐下来了。  前面两山之间就应当是瞿塘峡的入口处。  瞿塘峡自古为万里长江第一峡,也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长度仅8公里。    广播中提醒我们,前方左侧的小岛就是“白帝城”。    越来越近了,整座白帝城小岛就在眼前。想想,若不是三峡大坝蓄水,白帝城就不会成为一孤岛,而应是和后面的山脉相连,否则,刘备是不会单到小岛上来向诸葛亮托孤。  白帝城内有永安宫,宫内又有托孤堂,堂内还应有刘备和诸葛亮的雕像。因行程中没有白帝城的项目,只能坐在船头,望着山头,想像着,而无法“眼见无实”。  
  岸边上的石碑告诉我们,此处的蓄水深度已接近175米。旁边的岩石上还刻有“北大校友林”。  
  眼见着十元人民币上的“夔门”图案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眼前所看到的“夔门”和图景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毕竟有三五分的相像。  夔门又叫瞿塘峡关,为瞿塘峡西端的入口处。夔门两岸断崖峭壁,高达数百米,蓄水之前两岸间不及百米,形同门户,故名“夔门”。因此处为三峡当中行程最短,江面最窄,地势最险,景色雄奇,自古就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当年,郭沫若游三峡,过夔门时曾赞叹道:“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  
  就在我一直向前方观看时,老伴提醒我说,右边的崖壁上有石刻红字,我赶快举起相机,但船已缓缓驶过,没有照全。    回来后,我查了查这几个红字的全部,应是:“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孙元良”。  好像瞿塘峡的两岸有不少的岩壁石刻,而较引人注意的就是这幅“夔门天下雄”的石刻,为何这样说呢,我觉得石刻中一是有“夔门”,二是有“天下雄”。  这个孙元良又是何许人也?回来后百度一下,方知道孙元良原是四川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毕业于黄埔一期,2007年在台湾去世,高龄103岁。台湾著名的艺人秦汉就是他的第五个儿子。  石刻的落款虽是孙元良,但孙自知自己的字拿不出手。这13个字是出自孙元良的秘书杨开鹏之笔。  
  进入夔门后,更有奇观现眼前:  江的右侧(南侧),峭壁岩崖呈灰白色,因色似白盐而叫“白盐山”。  江的左侧(北侧),刀削崖壁略显红色,因色如赤岩而叫“赤甲山”。  有诗赞道:“赤甲红装巍江北, 白盐素裹峙江南”。  南岸的“白盐山”:    北岸的“赤甲山”:  
  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一段峡,全长一共才8公里。这不,不足半个小时就驶出瞿塘峡,前面一下就豁朗开来,  
  【船过巫峡】  坐船游巫峡,是本次游程的重要景区。三峡之中瞿塘峡最险,巫峡最美。巫峡南北两岸共有十二座奇峰,是这次行游观景的重中之重。托导游的指点,看到了的其中的六七座奇峰,但船出巫峡,回头一看,竟未留下一张十二峰的照片,其原由后面会一一讲明。  未留下照片,是有点遗憾。但想到苏东坡老先生在庐山上转了二天,也“不识庐山真面貌”,心中就有些平衡了,其原由也是大同小异。  
  船过瞿塘峡约1个多小时,喇叭又广播了,前方要过巫山长江大桥了,过了巫山长江大桥,就进入巫峡了。  于是又赶紧往甲板上走,这次不再去四层的前甲板,而直接上五层的大甲板。  站在甲板后端,回头恋望,巫山长江大桥尽收眼底。  桥后方的山城就是巫山县。  巫山长江大桥是一座桔红色钢管式拱桥,它建于2005年,被称为“渝东第一桥”。听导游讲,这座长江大桥因创下了五项世界第一而被评为世界百座名桥的之列。    船向前行,回头再看,巫山大桥已半隐于青山之后。  
  游船缓行于巫峡江面,两岸景色让人目不暇接,但若没有导游的介绍,你可能什么都看不出来。这就叫:  巫峡景色美不美,全在导游一张嘴。  这位黄衣红裤的导游也不知是那个团,能蹭就蹭听一下吧。站在她旁边,仔细听着她的讲解。    导游讲到,自古就有“入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之说。巫峡两岸共有十二奇峰,江南江北各有六峰。江北的六峰叫:登龙峰、圣泉峰、朝云峰、神女峰、松峦峰和集仙峰,这六座奇峰在船上均可看见。江南的六座峰叫飞凤峰、翠屏峰、聚鹤峰、净坛峰、起云峰和上升峰,但在船上只能看到前三座峰,后三座峰隐于山后,是看不见的。  
  导游讲着,指着;我们听着,望着。  在巫峡船上观景看色,是要有想像力,要有些悟性,导游说这座山峰像“神女”,你就得往“女神”去想,而不要认为她是一块矗立的岩石。可满船都是老人家,你按导游指的方向,看了好一会,也看不出个究竟来。但船是在不停向前行进,某一个景点,是有他特定的位置才能看出来,船向前开,一离开那特定位置就什么也看不出来了。  这不像是在黄山看景,导游说这是“寇准背靴”,你一时看不明白,可以多看一会儿,原来是靴底向上,靴帮向下,还真像只倒置的靴子。当然,若你再向前走几步,那它肯定就不是靴子了,就是一块大石头。  看“妙笔生花”也是如此,只能在导游带你的地方去看,若再向前走几步,这只“生花的笔”就会被别的山峰挡住了,若向回走几步,那只笔就和后面的山峰重合,笔上的“花”也就看不出来了。  在船上观景,难就难在,船是在行进中的,一但船驶过观景点,就什么也看不出来了。更别说你想拍个照了。  从这个角度想,听着导游讲解,看着似像而非的“神女”、“登龙”、“飞凤”,六七座奇峰却一张照片也没留下来,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就叫:“未留奇峰真面貌,只缘船在行进中”。  
  站在船上,向左岸望去,山脚下隐隐可见的房屋就是神女峰的渡口。    毛主席他老人家有诗留下: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诗中的“神女”就是指巫峡边上的“神女峰”。  来三峡,游客最想往的还是最希望看到神女峰。  神女峰是指巫峡十二峰中的一峰,她位于江北,峰上有一挺秀的石柱,好似亭亭玉立的少女。自古人们就敬称她为“神女峰”。  神女又跟唐僧师徒四人一样,每天站在高峰之颠,最早迎来朝霞,又最后送走晚霞,人们又称此峰叫做“望霞峰”。  
  边听导游讲,又想着能拍出几张好点的照片。那些是导游讲的九峰,我还真的不知。  三峡大坝蓄水后,当水位到达175米,巫峡水位仅提高80米,这对幽深秀丽的峡谷风光没有太大的影响。  这些照片都是巫峡两岸的奇秀景色。      
  岸边高山之腹是一个“天坑”,坑口有多大?坑洞有多深?不得而知!    有古诗提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的猿声”,那是一千多年前的景况。时过境迁,两岸的猴子一只也没有了,到哪里还能听到“猿声”?  
  回首望去,船出巫峡,竟然没有留下一张巫峡十二峰的照片,心中确感遗憾。  翻出苏老先生的名诗,胡改二句,聊以自慰。  
  【船游神农溪】  最初的行程是游“神女溪”,后不知什么原因,在出发的前一周,旅行社通知改为“神农溪”。  游神农溪是行程中的自费项目,每人180元。  神农溪位于长江的南岸,顾名思义,应是从神农架方向流入长江的溪水。  从下图中看,神农溪上共有4条峡谷,龙昌峡、鹦鹉峡、神农峡和锦竹峡,其中锦竹峡是一条支峡。  我们的游船路线是从官渡口出发,沿龙昌峡、鹦鹉峡和神农峡到达沿渡河上岸,参观悬棺陈列馆,观看土家风情歌舞表演。  
  看着远处山腰中的“神农溪”三个红色大字,就知道船已进入了神农溪。  在我们想像中的“溪”应当是水面不宽,水流湍急,坐着小船或竹伐,随水向下漂流,溪水挽转,两岸景色宜人,武夷山的九曲溪之游,让我自今难以忘却。  而眼前的“神农溪”,那像条溪水,宽阔的溪面简直就是一条大河。  回程中,将我的疑问讲与地导,地导说,在三峡大坝蓄水之前,这里确实是条小溪,人们可以坐着小船沿溪水向下漂流。溪边还有纤夫拉着大点的船沿溪而上,让人们领略长江纤夫的风采和艰辛。但现在已不复存在了。    溪边有时是陡峭的崖壁,每到此处,游客都睁大了双眼,想在岩缝中找到遗留的悬棺。  
  看到崖壁上红色的“龙昌峡”,就知道我们已进入神农溪的第一峡谷——龙昌峡了。    龙昌峡的一侧是悬崖峭壁。    溪的另一侧又是绿树覆盖的高山。  
  前方左侧的山峰略下,隐隐可以看见几个红字,地导说道,那是“鹦鹉峡”三个字。前面就是神农溪的第二峡——鹦鹉峡。    船的左侧有一门形的洞口,其下部已浸入水中,地导说道,洞内很深,现在可以划着小船前去探险。  
  船上的广播传来话声,前方的高架桥就是上海至重庆的高铁线路。    三峡大坝蓄水前,神农溪的水面上漂泊的都是叶叶小舟。现在的溪宽水深,都是这种较大的游船。我们坐的游船比这只还大点,能坐300多人,上面没有顶篷,方便观景。  
  前方崖壁上的“神农峡”这三个字很是清晰,神农溪的第三个峡谷到了。    游神农溪的第一个愿望,是想坐坐小船,回味在溪水上是漂流的感觉。现小船变大船,这一愿望落空了。  第二个愿望就是想亲眼目睹一下崖壁上的悬棺。    地导讲,长江沿岸的悬棺多是在陡峭岩壁的崖缝中。  在神农峡右岸,多是这种悬崖峭壁。每个人想看到悬棺的心情是那样的迫切,都在峭壁是极力的寻找,搜索。    真正找到,看到悬棺的人并不多,但我并不在其中。  我跟大多数游客一样,没有找到,也没有看到,但我努力了。  这就叫不冤不乐吧!  
  船到沿渡河站,由此上船参观,先是参观悬棺陈列馆。    或在“神农溪”的大牌楼前留个影。  
  再到对面的“小礼堂”观看土家风情歌舞表演。    看着舞台上的纤夫的背景,突然想起了尹湘杰这小子,因吸毒蹲了几天,出来之后,要多久才能恢复元气呀?  
  在回程的途中,大家不再往上层的甲板上跑了。我静静的坐在舱内,两耳听着游船的服务员介绍当地的土特产,推销着茶叶,生态鸡。双眼悠闲的欣赏着神农溪两岸秀丽的山水景色。      
  【夜过三峡大坝五级闸门】  游长江三峡,还有一个重要的看点就是看游船是如何过三峡大坝,也就是如何通过三峡的五级船闸。  事先问了船上的服务员,告知今晚过三峡大坝大约是半夜时分。  夜里1点,船上的喇叭响了,告知船马上就要进入三峡船闸了。急急忙忙穿好衣服,直奔五层的大甲板,这时,出来的人已不少了。  虽然是子夜时分,夜晚的天气还是较凉,但老人家们的热情,大家的兴趣还是颇高的。  来到五层甲板,知道船已进入闸门的通道了。    很是凑巧,我们的船是排在第一位的,船就停在一级闸门前。在左侧墙壁上看到的的175米。  
  槽内的水是平缓又快速的排出,人在船上,基本感觉不出来。约10来分钟,船就下降了20米,到规定的水位。前方的闸门缓缓的打开。    闸门开大了。    越开越大。  
  直到闸门完全打开。大门打开的时间也就1分钟多点。  看着完全打开的闸门,身旁的一位大姐感叹道,咱们这两条船都可以并排过去,这闸门得多大呀!她身边的一位大哥说到,每扇门高达38米,宽有20米,面积近800平米,一个篮球场大小是28米*15米,面积也就420平米,这一扇将近两个篮球场大了。大姐一看遇到懂行的,这回是直接问到,那一扇得有多重?大哥说到,为了抗住巨大的水压,怕门变形,这门的厚度有3米,这样每扇门的重量就超过800吨。现在三峡的闸门可是世界是最大最重的大门。    船缓缓前行了,来到船尾,看到在我们船后面的“长江黄金8号邮轮”,因为船体较宽,是一只船单占航道。我们的船宽只有14米,故是两条船并排进入通道的。    当船驶入下一通道时,才回到舱房上床入睡。  五级船闸的长度1.6公里,落差110米,相当于40层楼那么高。船过三峡要像下楼梯一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往下走去。  后得知我们的船是4点半驶出座闸门,也就是通过三峡大坝,下了5阶“楼梯”,用了3个半小时。
  @小成熟i
16:56:40  希望有时间有金钱可以各地走走  -----------------------------  没钱没时间的我们
只有跟着楼主畅游长江各景点了啊
  【葛洲坝的移民——屈原祠】  屈原祠是和三峡大坝是绑在一起的自费项目,费用每人200元。  船过三峡大坝,就停在南岸的三斗坪码头。  
  来到屈原祠,不远的山坡上留下“屈原故里”4个红色大字。    这是屈原祠的正面。    眼前这座红白相间牌楼式的山门,高达20米,很有湘鄂祠堂建筑的风采。  山门正中的天明堂上“屈原祠”三字为郭沫若先生所书。两侧的左右额枋分别嵌有“孤忠”和“流芳”,出自河南襄阳书法家王树人之笔。  
  站在门楼前,向东瞭望,前面是“高峡平湖”,隐约可见的就是三峡大坝。  屈原祠原不在此处,而是在葛洲坝的上游。1978年修葛洲坝时,原址将被蓄水淹没,迁到现在的向家坪。若说张飞庙是三峡大坝的最大移民,那屈原祠就是葛洲坝的最大移民了。  挺有意思的,同是纪念先人的祠堂,张飞住的地方叫“庙”,屈原住的地方就叫做“祠”。  
  进门最先看到就是这座前殿。    进入前殿,在右侧有三处屈原祠的模型。  这座最小的是清代的屈原祠。因宋朝皇帝封屈原叫“清烈公”,故自宋代开始就叫“清烈公祠”。    中间这座是民国年代的屈原祠。    这座最大的就是目前现存的屈原祠全景模型。  
  在前殿后面的这座高大的建筑就是祠内的正殿。    殿内正中是屈原的立像,铜像高有6米。屈原低头锁眉,两袖生风,正是屈原孤忠高洁的形像。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出生于现湖北省秭归县乐平里。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在楚国官至左徒,后被排挤放逐至江南。当他听到秦国攻破楚国,楚国灭亡之时,心中悲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从唐代开始,后人为了纪念屈原的忠烈爱国精神,建起祠庙,以示怀念。    在两侧的墙壁上各有一幅壁画。    登上上殿的二层,向下俯看殿内全景。  
  在祠内两侧,是这种湘鄂常见的乡情建筑。  
  【登坛子岭 观三峡大坝】  “观三峡美景,登三峡大坝”,是这次坐长江游船的两大看点。  下船上车之后,导游说,登三峡大坝,大家是百分百的参加,是所有参加自费参观人数最齐全的一项。可见,三峡大坝在游客心中的份量。  
  开车驶向大坝景区,这是在车上拍到的闸门水道。昨晚,我们的船就是从这条水道过来的。  
  下车后,先要进行安检,才能从此处乘电滾梯上山。    上山之后,导游先向大家介绍了三峡大坝的全景。  
  然后,导游重点是给我们介绍三峡建设中的三块巨石。  第一块叫“三峡坝址基石”:  这块基石是从坝址向下钻探取样的芯石,是天然花岗岩石。在坝址上下30公里都是这种花岗岩石,所以国内外的水力专家都一致认为这里是最好的建坝地址。  也就是说,这块坝址基石是大坝选址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块叫“截流四面体纪念石”:  四面体石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因是四面体,投入江底可以分散江水的冲击力,不易被江水冲走,能有效的提高大坝龙口封堵截流的速度。  也就是说,这种四面体石是大坝成功截流的大功臣之一。    第三块叫“万年江底奇石”:  这块奇石是在二期围堰基坑中挖出来的,它为整块的花岗岩石,重达20余吨。经地质专家考证,这块奇石已有上亿年的石龄。这块奇石奇就奇在石上的孔洞是在江底由亿万年来江水的冲流而成的。更为神奇的是,石上较规则的洞孔竟然是在坝址勘探时,被人工打出来的。  也就是说,这块江底奇石和大坝的建设是有天缘的。  
  来到三峡工程模型室,导游在讲解着三峡大坝的组成和建设过程。    从眼前的大坝模型可以看出,三峡大坝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  一是中间的机组发电部分,二是左侧的泄洪部分,三是右侧的五级船闸部分。在一、三部分的中间是整座大坝的最高点,即坛子岭。  
  三峡大坝建成之后,这里肯定会成为一旅游景点或热点,会引来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在此处建一坛子岭观景点,迎合了广大游客的愿望。  因为这个高台很像一个大坛子,就给它起了个形像的名字——坛子岭。  坛子岭海拔高260米。登上坛子岭,是观赏三峡大坝景区的最佳地点。    站在坛子岭上,向南望去,近处的景观一览无余。    再向远望,就是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  
  向北望去,三峡船闸尽收眼底。    眼前看到的是一艘满载小轿车的货船正在通过船闸,向上游驶去。  
  从坛子岭景区下来,还是要乘坐滾梯。    在此处看到的是船闸的上游部分。    时间过了半个小时,后面的那艘载满小轿车的货船又上了一个“台阶”。  
  从云子岭景区到“185景区”,可以花10元钱坐电瓶车过去,也可以步行过去,也就一刻钟的时间。步行途中,可以看到大坝上游的“高峡出平湖”。    还可以看到远处的航船水道。  
  “三峡大坝无小事”,三峡大坝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不能有一点的马虎,不能有一点的懈怠。这付“安全”的重担就落在武警官兵的肩上。  
  “185”景区大门。    185景区位于大坝的上游。“185”是指此处的海拔高度是185米。在此观三峡大坝又是一番景像。    
  @小成熟i
16:56:40  希望有时间有金钱可以各地走走  -----------------------------  @诗雨竹
12:17:39  没钱没时间的我们 只有跟着楼主畅游长江各景点了啊  -----------------------------  如果不觉得累,若有兴趣,就跟着楼主:  或坐坐飞机游游南非《向南飞,飞向南非,向西拜,拜至迪拜》,  或坐坐邮轮到俄罗斯北欧看看《一位耆者的俄罗斯+北欧游》,  或坐坐大巴到东北转一圈《东北有啥好玩的地方》。
  【荆州古城】  荆州古城是自费项目,每人100元。  报名时没报这个项目,觉得西安、平遥古城都看过了,也就没有什么新鲜感了。晚上在一层大厅看了第二天的行程安排,要到第二天要下午2点半才发船。在船上呆的时间太长了,又想报名参加。导游问了主管,说是车已没有空位了,只好作罢。  第二天,上岸闲逛,想买点水果。一问果店小老板,从码头到荆州古城很方便,坐63路,1元钱,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那就等车,上车,果然不到40钟就到了荆州古城的东门。  
  东门城门内就是明朝名相张居正的故居。  张居正是明代万历皇帝时的首辅,也是万历皇帝的老师,是明代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万历皇帝9岁登基,小的时候,对张居正还是言听计从,不想20岁真正执政掌权后,可能是逆反心理,将张居正整得够呛。  但我没想到的是在荆州看到了张居正的故居。可惜,时间不够,没能进去看看。  
  在城边上看到了这张环城图游览图。时间有限,就决定从东门走到南门,能看看荆州古城城墙是个什么样就心满意足了。  
  荆州古城城墙高近9米,周长有11公里。从城外看,城墙保护的还是很不错的。    公元前670年楚文王就在此建国立都,到现在已有2680余年了。  荆州古称“江陵”,地处长江边上,连南接北,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荆州城又是屡建屡毁。现在的荆州城墙是清代顺治年间修建的,保存至今。据说,荆州古城的城墙为现在国内保存最好的七座古城城墙之一,还排名第二。1996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南角拐角处的这座城门是小东门,又叫公安门。    走进门洞内,看到里面还有一城门,两门中间之处叫藏兵洞,也叫瓮城。  叫它是藏兵洞,是指两门之间的空地在平时可用储存兵器物资,战时可以隐藏军士。叫它是瓮城,因瓮城多建于主城之外,一旦当敌军进入瓮门,即可同时关闭内城门和瓮城门,给敌军来个“瓮中捉鳖”,放箭射杀。  
  这是南门的外门。南门双叫南纪门。  从东门走到南门,用了35分钟,看图推算,若绕古城走一圈,2个小时就够了。    这是南门的内门。  
  进南门,向前走不远就是关帝庙。张飞庙,全国可能就长江边上独此一家,而关帝庙在全国处处都能看到,里面也必是大同小异。但此处的关帝庙可能会略有不同,因为刘备入川后,关羽曾在此坐守荆州,关羽也是在此“大意失了荆州”,从而败走下麦城。因时间不及,就不能进去看看了。    时间不早了。别耽误开船的时间,赶快打个车往回赶。  在此处,我们就是“老外”,因担心挨宰,上车前问司机,说不到20块钱。下车一看表,正好19.5元。看来荆州的的哥还是很守法的。  有点幸运,亲眼看到了荆州古城城墙,虽然只是一部分;留点遗憾,没有时间看到其他的城门门楼或更多的景点。
  【重游韶山】  韶山游是自费项目,290元/人。  退休之后,有时间旅游了。我和老伴有个约定,先去我没去过的好玩的地方,再去我去过的,但我认为老伴应当去或值得一去的地方。这次行程中的韶山和黄山我都去过多次,但都是计划之中的要和老伴同去的地方。要去韶山,道理很简单,因为这里是“中国的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全球的穆斯林每年去沙特的圣地麦加朝圣,韶山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圣地”。
  韶山之前已来过三次,一次文革大串联时,一次是在此开会,一次是去长沙出差,陪同事来看看。这是第  四次来韶山。四次来韶山,肯定是会有新的感受。  第一个感受就是交通更快捷了。从城陵矶港下船上车,一路的高速就到了长沙,从长沙的湘江大桥到韶山也是高速,用时还不足半个小时。想着2004年来韶山开会,早7点多下火车,再坐市内公交,再换长途,一路走走停停,赶到韶山宾馆已是中午1点了。同事们都吃完午饭了,会务只给我端上两个菜,一个是毛式红烧肉,还一个青菜。这红烧肉真好吃,肥瘦都有,一点都不腻口,一小碗红烧肉都给报销了,后再在北京的毛家餐馆吃的毛式红烧肉就感到没这么好吃了。5年前年和同事是由驻长沙办的人开车去的,走的是省道,也用了1个多小时。  第二个感受就是韶山变大,在车上听导游介绍,韶山现在已变为一个县级市,真让人感到惊呀。韶山冲,现就是相当村级,现在是连升3级了。  中国人办事还真有点讲究,在北京办奥运会选定的日期是08年8月8日,外国人有些置疑,但中国人回答这只是巧合。  这条铜像广场前的瞻仰大道,上次来没见过,应是五年内新修建的吧。而听导游一介绍大道的长和宽,还有点意思,但绝不是巧合了,而是纪念。这条瞻仰大道长183米,取自毛主席的身高183厘米,大道宽12.26米,又是取自毛主席的生日是12月26日。  
  在瞻仰大道的起点正中,卧有一块叫做“观景石”的巨石,石样有点特别,有人说像一只雄鸡,“雄鸡一唱天下白”吗。巨石的正面雕刻着“中国出了个毛泽东”8个红色大字,“中国红太阳”从哪里升起的,就是从此地韶山升起的。导游说,这8个大字出沈鹏先生之笔。沈鹏何许人也,能让他在毛主席的像前题字,导游说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原主席,原来如此。    在瞻仰大道的两侧,各立有3块小点的观景石,在每块观景石上都刻有毛主席的诗词。  这块卧石上刻的“毛体”是毛主席的《沁园春o雪》。  “秦皇汉武略书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陪都重庆,此诗一出,震的蒋介石两耳如雷,毛泽东呀,你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不在话下,真乃我老蒋命中之敌。    这块立石上刻的毛主席亲笔诗《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就是革命者,大领导的英雄气概。也就是在这“远征难”中,确定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初露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毛主席铜像前的广场面积还挺大,达到1万平方米。当然,较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到前方的的宽阔天安门广场,还是小得多了。    毛主席站立于青松之中,面向东方。“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每天是他最早看着“天地间的红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    “弹指一挥间”,时近40年,看着自己亲手缔造的共和国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老人家在想什么呢?  是感慨呢?是心慰呢?还是……  
  前来瞻仰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人们是不分民族和宗教信仰的。身穿红色佛装的应是藏传佛教子弟吧。    人人头上戴着一顶别着红五星的绿色军帽的肯定是统一买的,发的。    身着绿、篮短衣的不会是青年自愿者吧。  
  看着“毛氏宗祠”那红白相间的建筑风格,想到了刚刚看过的“屈原祠”,南方的祠堂都是这个样子吗?    站在“毛主席纪念馆”前,看着长长排队的游客。老伴对我说到,前几天刚看完伟人毛泽东的10集纪录片,片中讲到,作为中国国家领导人,毛主席一生收到了中外友人赠送的无数礼品,礼物,毛主席都交公或送人,唯独小女儿李纳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李纳亲手做的“寿桃书签”,却一直留在毛主席的手中,现在就存放有韶山毛主席纪念馆内。原想进去看看,但看着长长的排队,时间是来不及了。  
  看着眼前毛主席的故居,屋前是池塘,房后是青山。“依山傍水”,若让风水先生一讲,此乃吉祥之地。    站池塘另一边。再将镜头拉近一点。    站在池塘的西边,再换一个方位。    参观毛主席的故居,是每个前来韶山的游客必不可少的一个项活动。  现在入屋参观是要进行安检的,连身上背的小包都不能带入。懒得再去存包,因进入过2次,就没再安检排队。我看了表,从安检到入屋,老伴共等了45分钟。  这就是重来韶山的第三个感觉,参观韶山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地导说,咱们这是中午,要是再早点,或再晚点,排上一二个小时,是再正常不过了。我清楚的记得,五年前,来韶山时,也是10 点左右,只排了不到10分钟。  
  再游韶山,第四个感受就是随着韶山的旅游热越来越升温,他的商业化,金钱化也越来越高。  车刚过湘江大桥,地导又开始介绍铜像广场可以放鞭炮庆祝纪念等活动,话头一转,说到最好的纪念方式是给老人家送一个花篮。最小的200元,还有大的要400元,600元不等。如果大家有意愿怀念毛主席,我就开始收钱,每人10元,从后向前收,结果30多人只收到150元。这导游还算不错,没有太数落,为难大家,因不够买一个花篮,就又将钱退回。  行车途中,地导还介绍了毛主席铜像运输途中的神奇故事,还有铜像的揭幕仪式中发生的神奇现像,还说有影视为证。午饭后,果然将大家又引到一家毛主席纪念馆,让大家看了有关的录像。  其间还让大家看了一张毛主席“亲笔”写的“福字”。馆内讲解员介绍到:这个“福”字是毛主席在1963年书写,表达了毛主席希望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说这个“福”字包括“多子、多财、多田、多寿、多福”的含义,为“五福”合一之“福”等等。又说到,毛主席还特意在这个福字的右上方和左下方盖了3枚印章,其中一枚还是齐白石老人给毛主席刻的“毛润之印”章。说得大伙晕晕糊糊的。    听着讲解员的白活儿,就觉得对这福字的描述怎么那么耳熟呀。  想着我曾在“天涯”上发过一个小帖子《游北京恭王府,摸康熙福字碑》。  现将其中两段摘录如下:  24.福字碑  秘云洞内的正中立有康熙皇帝为其祖母孝庄皇太后祝寿写的“福字碑”,碑正中上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印章,碑高1米,宽0.6米。因为康熙留存人世的题字极少,所以福字碑倍显珍贵。    我们来到恭王府,一是看恭王府前府后园的典型格局,二是欣赏后花园如诗如画的园林景象,三也是最重要来体验它的“福字”文化。北京有句老话:“游故宫是要目睹王气,登长城是要体验霸气,来恭王府是要沾沾福气。”恭王府的一池、一山、一厅、一屋都能体现出“福”字的浓厚气氛:刚进后花园,就能看到“蝠池”,“蝠”是“福”的同音字;滴翠岩下的秘云洞内秘藏着“福字碑”;假山之后,又是“蝠厅”;在澄怀撷秀等各处出售着各种各样的“福”字纪念品。进入秘云洞后,别忘了用手去摸摸福字碑,要由下向上摸,摸得越高将来就会越长寿,好好沾沾恭王府的福气。  25.天下第一福  康熙帝一生酷爱书法,虽然他的书法极佳,却很少题字,所以康熙御笔在历代皇帝的笔墨中是最少的,也就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在恭王府的“福字碑”上,康熙帝亲笔所书的这个“福”字:右旁上部的笔画像个“多”字,右旁下部像个开口的“田”,整个右旁又像个“寿”字,而左旁极像“子”和“才”字,故整个“福”字可以理解为“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构思巧妙,意味深长,堪称“天下第一福”。康熙帝所书的这个“福”字,又不同于民间常写的字体方正,而是字形瘦长,故称之“长寿福”,即长寿之福。俗语说“有福必有寿,有寿必有福”。但是,由于“福”、“寿”二字字形差异太大,自古以来,除了康熙帝,还没有哪个书法家可以把“福”和“寿”二字合为一字书写。所以,恭王府的这个“福”字,又被民间称之为“福中有寿,福寿双全”。由于其上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的印玺,因此该“福”字也成为惟一不可倒挂的“福”字。  
  想到如此,我心就越加怀疑这“福字”的真实性,这真是毛主席写的吗?  参观的最后,讲解员将我们从一小门经过一条暗道领入一小间(若不是二三十人在一起,我还真不敢进去,觉得有点神神密密),屋里布置的有点像佛堂一样,只不过堂前供奉的不是佛或菩萨,而是一尊毛主席的像。然后,进来一女士,一人发给一张“福字”金卡,让我们手握金卡,向毛主席他老人家三鞠躬。之后说到,大家可将毛主席的福字卡放入钱包内或枕头旁,主席会保你们幸福安康。让一人交20元钱将卡拿走。  听到此话,心中感到很是不畅,还有点气愤。    气愤之余,还是给了20元留下了一张。  是想托主席之福?是想留个纪念?还是想辨个真伪?还是想……
  【花明楼——刘少奇故里】  前党的主席毛泽东的故乡在湘潭的韶山,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故里在宁乡的花明楼,两地相距仅30公里。  在从故居往回走的路上,我问地导,花明楼有楼吗?地导说,花明楼还真有座楼,是一座五层的木楼,古色古香的,在正面最顶层的檐下有一匾上写在“花明楼”三个字。这座楼是什么样,你百度一下就可以看到。那楼离这里还有些路,今天就去不了了。  回京后,百度一下还真找到了花明楼。  花明楼建于清同治年间,是一位姓齐的员外出资建的。为何叫“花明楼”,据说是取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千古流传的诗句。至于这位齐员外遇到何等难事,希望“柳暗花明”,就不得而知了。    双眼观看这座花明楼,口中念着“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心里想着这真是刘少奇一家人的真实写照:文化大革命,将刘少奇推入绝境,堂堂的国家主席,生生的被扣上“大叛徒、大工贼”的大帽子,惨死河南。刘少奇一家人,身背黑锅,心压泰山,真是“山重水复”没有路。四人帮倒台,邓小平复出,拨乱反正,以大无畏的精神为中国这天字一号的特大冤平反昭雪,王光美,刘源一家迎来“柳暗花明”的又一春。这是陆游先生的先知先觉吗?
  看着牌楼上写的是“刘少奇故里”。“故里”说白了,就是故乡的意思,那为什么叫“故里”呢?有人说,老百姓的家乡叫故乡,名人的家乡就叫故里,前两天在屈原祠不就在山坡上写着“屈原故里”,屈原不是大名人吗。    毛主席铜像广场前有一条长183米的观瞻大道。  这里,进入故里大门后,迎面看到的是这条百级花岗岩的阶梯坡道,在台阶的两侧青松翠绿,向上延伸。    在台阶的中央,低矮青翠的灌树似一条苍翠的匍地龙,笔直向前,直通向远处的广场铜像。  
  刘少奇的铜像与毛主席的铜像有同点,也有异处。  同点一是俩人的铜像都是在他们诞辰100周年时敬立的;同点二是铜像基座的正面,都是前国家主席的题字。  异处是铜像的高度:毛主席的铜像高6米,加上基座总高10.1米,为何选10.1米,取自他老人家亲手缔造共和国的诞生日——10月1 日。刘少奇的铜像高3米,这符合中国的习俗,二把手是不能高过一把手的。加上基座总高是7.1米,这又是何意?原是意于刘少奇享年71岁。  
  穿过长长的浓郁的林荫大道,来到了刘少奇的故居前。同毛主席的故居一样,在刘少奇的故居前,也有一不大的池塘。所不同的是毛主席的故居是面向东方,而刘少奇的故居是坐东朝西。    同毛故居一样,在刘少奇故居大门上方,也有一横匾,上书“刘少奇同志故居——邓小平”。两故居的横匾都是邓小平的题字,但二者还是有一小小的区别之处。  毛主席故居上的“毛泽东同志故居”,虽是邓小平的题字,但没有“邓小平”的落款。在行车途中,地导特意介绍了,最初,邓小平是不同意自己为毛主席故居题字,认为毛主席是太伟大的人物,自己才德威望都不及为毛主席题字。后在同志们的一致要求下,才着笔写下,但没有题名。邓小平是何等人物,都是一匾,题不题名,必定是另有所思。  
  可能是在韶山游的最后一时,受那个毛主席纪念馆人员强行推销的影响,对后面纪念馆的参观大大的失去了兴趣。来到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仅在门前照张像,留个念,“到此一游”而已。    在刘少奇文物馆前也是如此。  
  【黄鹤楼——天下第一楼】  中国人的文化习俗之一是总想争个第一,评个第一,如山海关被称“天下第一关”,泰山被叫做“天下第一山”,黄鹤楼又被誉为“天下第一楼”。  山海关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关”是源于两点:一是它的地理位置,它既是万里长城最东端的第一座城关,又是“关内”与“关外”的一个分界点;二是它的地理形势,它依山临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自古山海关就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美誉。  若说泰山是“天下第一山”,可能有许多人是不认同的,理由很简单:要说高,泰山仅1545米,而珠穆朗玛峰却高达8889米;要说美,泰山虽说是“五岳之首”,可天下人都知道“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名言。  那泰山誉为“天下第一山”是由何而来的?是从中国的历史文化而来:从远古的夏商周就已有泰山封禅的传说,古人认为众山之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人间的帝王只有到泰山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自秦始皇泰山封禅始,之后的历代帝王如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康熙大帝,乾隆皇帝等都不辞辛苦,不顾车马劳累,前来泰山封禅祭祀多达27次,以求皇位不变,江山永固。想想,除了了泰山,还有哪座名山美岳能引来这样多的帝王前来祭拜。  湖北武汉的黄鹤楼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的三大名楼,黄鹤楼又排在三座名楼之首,被世人称之为“天下第一楼”。  这“天下第一”可不是人们随口说出的。是它的高度?否也:黄鹤楼高51米,岳阳楼高19米,滕王阁可高达57米,比黄鹤楼高出6米。是它临水的位置?黄鹤楼虽是俯视长江滾滾流,但滕王阁也是耳听赣江涛涛浪,岳阳楼更是面向洞庭天下水。  那这个“天下第一楼”是源于何处?能在此游中找到一二点因原吗?  
  八几年曾来过一次黄鹤楼,记得那次是从正门(西门)进入,在楼前照了几张像,又爬上了几层楼就完事了。  这次是从南门进入,再一看景区的游览图,面积还真大,可游玩的地方还真多。因是随团而游,时间有限,只能是在从南门到黄鹤楼一线走走,看看。  
  一进南门,地导就将我们带到这一池水前,告诉这就是1小时后的集合地点。  然后说道,这盆水叫鹅池。接着又说,在“这里”就有白鹅一只,看谁先找到。几十对眼睛在湖内使劲的搜索,一无所获。    地导坏笑了一下,说到,别光在水里找,那只白鹅现在岸上。用手中的旗棍向右边的亭子一指,这回找到了吧。两水之间,建一小亭,叫鹅碑亭。  这座碑亭建的有点怪,三面有墙,三面空旷,这墙又是两面开门,正东的一面墙上黑底上留一大大的白字。    如果不是地导告诉,还真看不出这是个“鹅”字。正常的“鹅”字是“小鸟”依人般的靠在“我”的右边,而这只奇怪“鹅”字的“小鸟”却藏到“我”的身下。这只“鹅”是出自何人之笔?  一些古人、名人都有自己的喜爱之物。宋代画家米芾酷爱奇石,每每看到自己喜爱的怪石,就拱手相拜。书圣王羲之认为鹅是禽中的贵类,白如雪,洁如玉,故对鹅喜爱有加。在兰亭的家园,王羲之特在院旁开一水塘,用来养鹅,并取名“鹅池”。一日,王羲之和朋友在池边观鹅,谈鹅,聊到兴奋之时,随手拿起笔来,一气哈成,一笔落下,一个“鹅”字就这样写成,这就是著名的“一笔鹅”。  
  穿亭越池,就能看到立于山脚之下的这幅长达38米的赤色浮雕,浮雕是用枣红色的花岗岩制成。  该浮雕名《归鹤图》,在这幅气势宏大的浮雕之上,雕刻有数十只栩栩如生的仙鹤,它们或在栖息,或在戏闹,或在起舞、或在翱翔,或在长鸣,驻足细看,让人浮想联翩。  
  沿石梯向上而行,前方一四角亭就是“毛泽东词亭”。    “毛泽东词亭”五个大字是由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伍修权先生题写。    在亭内立一黑色巨型石碑,在碑的两侧各刻有毛主席的诗词各一首。在碑面的南侧雕刻的是毛主席的《菩萨蛮o黄鹤楼》。诗中云:“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若有人想在黄鹤楼处找黄鹤,毛主席早在88年前就告诉你了:黄鹤早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在这里只留下游人了。  
  在“毛主席词亭”旁的一条长廊叫“诗碑廊”,长达200余米。有爱好诗词书法的朋友,可以在此廊看到众多的诗词,多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其书法是篆、隶、楷、行、草均有,定能让你大饱眼福。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前几小时办理登机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