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小学生安全素质教育育一直难以推广

现在一提到素质教育,老师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怕乱,或者怕学生不上课,在他们眼里规规矩矩听话的学生才是最理想的学生,但是对于整个国家而言,规规矩矩的学生未必是栋梁。
全部答案(共7个回答)
是一种社会性行为,它所提供的一定是社会所存在的,所需要的.而不会是相反的东西.
当前的社会需要的不是什么素质,而是功利,是金钱,是庸俗,是无耻.所以素质教育推行不了.
而你所理解的素质不过是象只猴子似的活蹦乱跳.这就太狭隘了.
  是因为现在曲解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很多的媒体、甚至学校在宣传素质教育时,往往等同与音、体、美的教育、或是自由民主的教育。
  其实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人文的、理性的、是诸子百家的大全。
  试想,我们的孩子如果从小就接受儒家的、道家的、诸子百家的思想的熏陶,还会担心今后会没有素质么?
  所以说,素质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不仅来自学校的教育、更应该启蒙于家庭的教育,也就是在孩子有了认知能力时,我们向他们灌输的是什么,那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一生。
1)阶段性考试多(三年考一次,时间都用来学习、复习,其它的自然放下了)
2)社保之类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感(所以要找好工作,因而必须上好学校,于是一堆人强过独木桥)
3)传统观念(“万般......”)
4)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以前似乎是一年几次公开课,最多就是把某地的优秀的方法推广到具体情况不同的其它地方)
5)学校基础设施缺乏(素质教育和考试教育的区别之一应该是学生有条件按照学到的知识搞实践,实践的设备得花钱买)
简单的说就是没钱吧。要有大把的经费撒下去,大量教学实验搞起来,自然能很快出成果。
中国素质教育没有试点,只是停留在理论方面,但是小学有可能先行发展,但是绝不可能取消应试教育。
中小学素质教育( quality-oriented educati...
素质教育的目标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产生过较大影响。这一模式在今天已暴露出某些不足。(1)“先确定目的然后确定手段”的做法,在课程...
人文教育---对环境(社会或文化等)的关怀和关心,是对外的
素质教育---是个体的修炼
答: 第一,你的监控摄像头是接在什么地方?是接在采集卡上还是硬盘录像机上? 第二,如果你监控摄像头是接在采集卡上,我们这边有支持远程监控的采集卡,设置一下端口,域名等...
答: 就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点!
答: 社会民主连线是香港一个由激进民主派、在港组建中国各大政党的政治性组织。中文简称「社民连」,英文名称为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其目的...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为什么素质教育现在不提倡了?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为什么素质教育现在不提倡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上所施,下所效”,如何教育呀,叫教;育,“养子使作善也”?什么叫教育因为什麼事素质不清楚
关于素质不是联合国有份报告,说中国人的素质排名世界靠后吗?
采纳率:48%
起效慢,人容易散漫,大多数家长不理解。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10被浏览3305分享邀请回答7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中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难于上青天?_网易教育
中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难于上青天?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但有的人却惊呼,中国考试的历史沉淀太深厚,在国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难于上青天。为此,我们推出本期特别策划,围绕素质教育现状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展开探讨,希望能为破解素质教育的实施困境献出我们的微薄之力。
所谓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设立几个琴棋书画培训班,不是单纯地去乡村体验体验生活,更不是机械理解下的不考试、不留作业。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位特级教师曾经总结出“十学会”: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 全社会都来关心素质教育
近年来素质教育建设并不理想,应试教育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反而有变本加厉之趋势。现实中以重复训练、低效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绝不只是教育界的事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影响到学生、家长的个体利益,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苏州副市长朱永新:政府切莫越位错位缺位
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落实?素质教育难以推动,各级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在管理教育的过程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政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越位、错位、缺位问题。
山东潍坊教育局局长李希贵:应该实行考招分离
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比较明显地反映出高考录取制度的弊端,一方面社会缺乏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个矛盾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素质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尴尬境地。
北京东城区教委副主任李奕:提倡不搞示范评估
最近两年来,在“问题诊断、过程监控、变量评价”评价思路的指导下,我们在探索评价方法的改革。我们有一个提法,叫做暴露问题的评价。我们提倡在各个层面做教育的“化验单”,我们去诊断问题,而不是搞示范评估。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辑卢勤:今天的孩子不快乐
现在孩子的困惑和父母的困惑之多,到了白热化阶段.今天的孩子到底缺什么?我认为有四大缺失:童年快乐缺失,精神文化的缺失,亲情沟通的缺失,成就感的缺失。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呼唤高校自主考试
由全国统一考试改为高校自主考试,不仅能体现不同高等学校的特色,而且还避免恶性竞争、恶性循环、一切为了分数、分数就是一切。可以使不同的学生之间、不同的中学之间、不同的高校之间在更大的空间里竞争,加强互补与合作。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警惕儿童恐慌
儿童因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普遍出现较强烈的焦虑心态,这种“儿童恐慌”严重扭曲了孩子的学习动机和人格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离不开现代的人才观,可以说,现代人才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中国素质教育大事记
●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这成为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源头。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1994年6月,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6年2月,《人民教育》刊载了湖南汨罗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报道,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向全国推广。这是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改革试验从学校试点扩展为区域改革,为在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1997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在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李岚清出席了会议。这是在全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标志性会议。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江泽民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7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1998年2月,国家教委提出《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
●199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199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研制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
●2001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家“十五计划”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了部署,并于6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要求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2002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2003年3月,朱镕基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继续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2005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2005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六项重点工作,其中之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多棱镜——推进素质教育究竟难在哪儿?
本文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为何现在的教育不强调素质教育?
为何现在的教育不强调素质教育?
网友一:大家只要认真看下我国的教育方针就应该知道了,现在的教育不是不强调素质教育,而是某些专家太强调了教育改革,一会目标教学,一会创新教学,一会精英教学……总之让人们觉得现在的教育就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不断变化,而把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淡化了。现在的教育成了不管你怎么教育,学生考试成绩上去了就是好教育。教育方针吗,不但许多学生不懂,而且许多老师也不懂,这怎么讲素质教育呢!而且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明确的条理,只有一个学生的XX保护法,学生违纪只能用语言适当教育、适当惩法。使得教师对学生的任何教育都有可能成为对学生的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都变成了没下文的“适当”。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我们的教育方针,还会有多少人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呢?教育一个学生如何遵守课堂纪律,如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都没有相应的教育措施和管理违纪学生的手段。这又怎样去大谈大干素质教育呢!网友二:以艺术教育体育教育成本巨大,考试不能量化,考试成本巨大为理由,放弃对全体学生的艺术美育体育,错误的理由。以近几百年社会科技知识爆增,分工而应试教育考试成本較低,易于实行,这又一条错误的理由。本质的观念是应试教育选拔工厂型的标准化技术人员,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英教育,现有学校教师自身素质低,不能有效组织素质教育,于是衡水中学式的野蛮軍事化教育工厂风行。网友三:原因以下:一、素质教育,主要是人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和影响,而非学习什么高尚理论。对于道德素质,社会名流的言行是最有效的教育,对于生活素质,家庭是最好的教育。大家都看到了,这些年的情况是;前者纵欲,后者将生活课改上成功课。学校再上什么素质课又有什么用呢。二、素质教育难以量化。存在执行难和考核难。三、应试教育中存在很多的既得利益者。素质教育不能靠学校空洞的说教。每个人的言行都是社会的素质教育。名大财多位高者负有更大的教育责任,他们的言行,胜于万卷理论书!网友四: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敢不敢揭露出来而已!就是说一套做一套!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从来没有人说明白过,到底怎么做,也没人讲!就是一个空口号!上面的政策一时一变,下面改来改去!我可以很负责的说,中国十年教育改革就是失败的,孩子们成了受害者,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对这件事负责!所以中国教育目前有很多乱象,要成绩,成绩没有,要素质,素质上不去!网友五:所谓素质教育实际上是指教育系统的素质,是对教育系统的要求而不是针对学生。教育系统有三个部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相辅相成就是好的。如果学校教了仁义道德,社会教的鸡鸣狗盗,家庭教的人不为己,天株地灭,这个教育系统就没什么素质了。所以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使以上三个方面同步做起,社会现状有问题,学校就不要太唱高调,家长提高一下水平。总之三者在平衡的基础上互相促进才能达到目的网友六:主要是学区房——明校——应试教育之间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看看接受欧美素质教育及中国以前半工半读教育有多少人才,而应试教育下培养的人才有多少,倒是培养了世界最大的近视眼群体跟大学生打工仔。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分享落学资讯,感受落学点滴。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素质教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