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项目需求的理解是总支出,怎么理解啊

总支出和总需求有什么区别 速度!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总支出和总需求有什么区别 速度!
我有更好的答案
需求(AD)是指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支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它是一个物量指标。总支出AE是用货币衡量的总需求。以二部门为例,投资支出=投资需求+非意愿存货投资,消费需求=消费支出
采纳率:3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总支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总收入、总支出、总产出、总需求、总供给之间的关系
试比较总收入、总支出、总产出、总需求、总供给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价格总水平变动对他们的影响(联想: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总产出: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的总和,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即社会总产品。总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国民总收入是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个生产概念。总产出和总收入是从两个角度来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因此,GDP=总收入=总支出应该是从不同角度说的问题。总支出是拿出多少钱买了东西,总收入是指总共收入多少钱(包括工资收入及资本类收入如利息股票),总产出是指一共生产了多少物品及服务。总供给与总需求总是成对出现,总供给应该类似于总产出,总需求类似于总支出或意愿支出。在IS-LM等模型中,总支出是一个外生的自变量,总收入与总产出是内生变量,只能通过增加总支出来提高总收入或总产出。此外,还应注意:总支出(E)指的是计划支出,总收入指的是实际支出。总产出是利用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的产出量。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是某个经济社会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总需求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和购买力总量。它取决于总的价格水平,并受到国内投资、净出口、政府开支、消费水平和货币供应等因素的影响。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有: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年、季、月)内全社会所有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目前,世界各国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等;二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GDP deftator)。?& & & & 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 & & & 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利息率的影响?& & & & 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 & & 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间接效应:主要包括,对企业的生产决策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无问西东》发布会黄晓明章子怡到场
拼命珍惜你们陪我的日子
一个小愿望
走,一起讨饭去
再卡退出人人?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试述总需求、总需求函数概念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_历年真题_在职研究生考试网
试述总需求、总需求函数概念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论述题
  试述总需求、总需求函数概念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并假定一个经济中的消费函数是C=80+0.9Y,投资函数为I=720-2000R,经济中的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000R,如中央银行的名义货币供给量为M=50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解答:总需求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
  (得分点:支出,购买力,总量)
  总需求函数(aggregate demand function)被定义为以产量(国民收入)所表示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在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被称为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首先价格总水平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总之,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其次考察价格总水平对投资支出的影响。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而利息率上升会使得投资减少,即价格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得分点:价格高(低),购买数量(反向)变化)
  由C+I=Y得80+0.9Y+720&2000R=Y
  即:0.1Y=800&2000R (1)
  L1(Y)+L2(R)=M/P得0.2Y&/P
  即:0.2Y=/P (2)
  联立方程(1)(2)得Y=/P
  所以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为Y=/P。
  (思路:利用社会均衡解,即产品和货币市场均衡形成需求总量与总需求函数关系)
  论述题  试求:(1)厂商的生产函数最优组合(2K=L)  (2)如果资本的数量K=9时,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C=3Y+90)  (3)厂商的长期成本函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帕累托最优状态(西 名 01 4)又称作经济效率,是指没有人可以在不使得他人情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身境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资本的边际替代率(西 名 01 4)资本的边际替代率就是在产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一单位的资本必须增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总供给曲线(西 名 01 4)总供给函数(Aggregate supply function)是指总供给(或总产出)和价格水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消费者均衡(西 名 01 4)消费者均衡: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时,将保持这
[同等学力]
[非全日制]
群名称:在职研究生考试网群
群名称:在职研究生考试网
群名称:在职研究生考试网
账&&号:zzduyan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本人资料一部分是自己原创,一部分来源于网络,若您发现侵犯您个人权利的,请留言联系我,我立马删除。
 下载此文档
(宏观经济学)R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6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宏观经济学)R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6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20:03:3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宏观经济学)R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6
关注微信公众号请举出若干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如何导致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
请举出若干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如何导致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
09-04-27 &匿名提问
人类开展经济活动是在不断的经济波动中完成的。在世界经济波动的两种类型中,非周期性波动有着其固有的特点,相应的政府政策也就应表现出不同的取向。所以必须对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作出界定,建立政府反应模型,并针对政府反应政策进行探讨,分析政策与波动之间的作用机制.不管中国经济还是全球经济,由于实际利率上升,2007年都将是减速调整的一年。由于当前全球范围内实际利率并不偏高同时企业盈利状况非常良好,而全球储蓄过剩的格局仍将延续,因此利率不会大幅度上升,经济失衡急剧调整的风险并不大;由于行政紧缩的作用和实际利率上升,07年中国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增速将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宏观经济状态与政策取向:泰勒规则的启示本报告以泰勒规则作为分析的主线,考察产出缺口、通胀缺口以及实际利率变动以及决定实际利率的核心因素,在此基础上预测宏观经济走势。我们认为在泰勒规则下考察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也是合适的。从现状看,当前国内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情形类似,实际利率普遍较低而企业盈利非常良好,同时通胀压力较大;由于产出缺口和通胀压力程度有所不同,2007年不同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取向将有所分化。而经济失衡的演进是影响07年世界经济的重要因素;调控和汇率政策的取向则是影响国内经济的核心因素。  世界经济失衡:全球储蓄过剩下失衡仍将延续,美元币值将是渐进过程,实际利率不会大幅提高对这一核心问题的理解,我们参考Bernanke2005年的观点。他认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大只是全球储蓄过剩大背景下,资金流向美国的自然结果,因而是世界经济其中的一个环节而非决定其他的根本因素。全球储蓄过剩的原因有诸多方面,包括人口老化造成的投资率趋势性下降、东亚和拉美国家为增强抵御对外风险能力而积累外汇储备以及产油国积累的石油美元等。这些因素更多的是全球经济运行的自然结果,在短期内发生突然变化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中长期看,部分因素将发生逆转。由于全球储蓄过剩将延续,经济失衡的解决将是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全球范围内实际利率水平仍可能上行,但空间不大,美元贬值将是渐进的。  经济周期的考察:目前处于中间阶段当前国家间经济联动明显增强,而美国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全球的经济波动,但实际上中美经济波动的关联明显低于其他发达经济体与美国的关联,这反映了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以及国内经济波动内在因素主导的实际情况。从历史数据看,美国经济周期的长度在10年左右,本次周期从2003年开始算起到现在,只是在中间调整阶段,工业产出、产能利用率等主要宏观指标并未达到以前周期的高点。  世界经济展望:07年总体有所放缓,年中可能开始回升全球储蓄过剩决定的实际利率水平不会大幅度提升是影响2007年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方面。从IMF测算的GDP缺口看,目前全球整体和三大经济体的产出缺口逐渐收窄到接近于零的水平,即使考虑到计算误差,当前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扩张并未明显高出其潜在水平。考虑到目前良好的企业盈利,预计主要经济体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会高于潜在增速,产出缺口逐渐拉大。最新公布的OECD领先指标企稳反弹,对主要经济体而言,该指标领先工业产出半年左右,也就是说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可能在07年中左右开始反弹。  中国经济展望:增速有所放缓,对外失衡难以根本改善宏观调控和汇率仍是影响07年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为缓解对外失衡,与计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将有所升值,但幅度不会很大;如果美元贬值幅度较大,受人民币幅度空间限制,人民币有效汇率仍可能贬值。而07年世界经济不会急剧减速,07年我国出口增速回落幅度不会很大。受政策紧缩作用,07年实际利率将有所上升,企业盈利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一定幅度的放缓,这将影响进口,因此贸易顺差仍将有所扩大。由于企业盈利增长的滞后作用,消费加速的趋势将延续到07年下半年。07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全年GDP增长9.8%。  一、引子:实际利率与泰勒规则观点  回顾与本报告主要框架在6月份的中期报告中,基于实际利率—企业资产负债表效应—宏观经济波动的框架,我们系统的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路径。实证分析9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和发达经济体的情况类似,实际利率的波动影响企业盈利状况,继而决定投资变动和消费变动,造成整个宏观波动的波动;汇率变动通过影响进出口和货币供应,以及通过贸易影响整个价格体系成为这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总供给总需求的框架下,理解总需求波动更为重要。实际上,由于供给的相对确定性,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反弹对总需求的意义更大,因此周期性行业复苏明显加快。  本报告是中期报告的延续,在泰勒规则的框架下,研究主要经济体产出缺口、通胀水平与实际利率的相互关系以及变动趋势,实际利率变动仍然是核心因素。而实际上,近些年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际利率水平的趋势性下降,这反应了不同原因形成的全球储蓄过剩现状并引起以美国巨额贸易顺差和其他国家贸易顺差为特征的经济失衡。分析经济失衡的原因和演进路径对全球范围内实际利率继而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最关键的问题;就国内而言,人民币低估仍然是对外失衡和国内实际利率人为压低的主要因素。  由于全球储蓄过剩的状况在短期内仍将延续,经济失衡的解决将是一个中长期问题,因此全球范围内实际利率上升的空间并不很大而美元贬值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前主要经济体产出缺口并不高水平而企业盈利非常良好,可以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的调整幅度并不大。我们预计国内07年下半年可能再度加息一次,而物价涨幅也将有所回落,实际利率水平将有所上升,这将对企业盈利和投资增长产生明显的影响,但企业利润率绝对水平仍将处于非常高的水平。  泰勒规则对宏观经济预测来讲,第一步应该明确当前的经济运行状态,主要包括通胀和产出的情况,继而判断政策的走向,就成熟经济体而言主要是央行利率的变动趋势,而国内的宏观研究不得不关注非货币层面政策的变化。上述几个方面的关系可以用泰勒规则予以刻画,而实际利率是其中的核心变量。泰勒在1993年提出的简单规则如下:  ti是联邦基金利率,.r是均衡的实际联邦基金利率,是前四季度的平均通胀率,是目标通胀率,是通胀缺口,atπ.π)(.ππtty是产出缺口。该规则为现代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刻画了中央银行应该怎样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予以反应。泰勒规则的核心在于,通过调整名义利率,中央银行应该使实际利率保持相对稳定,因为后者是经济内在所决定的,从而使得整个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当然政策规则并不是政策工具的固定设定或是一个机械公式,而是一个框架,正如贝南克对通货膨胀目标制所强调的那样。一来规则中的重要变量测定本身存在误差,比如均衡的实际利率,通胀缺口等,甚至可能出现系统性的误差;二者微观主体的行为变化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泰勒研究发现,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调整系数均为0.5,假定均衡实际利率和联储的目标通胀率均为2%,(1)式转化为:  学术研究表明泰勒规则可以很好的刻画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图表1)。我国央行独立性尚比较差而且行政干预过度,但从整个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这种差别并非根本性的,只是手段的不同(但过多的行政干预无疑加大了经济波动风险);而实际利率的变化可以很好的解释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因此在泰勒规则这个框架下分析国内宏观经济也是合理的参考。国内研究表明(谢平、罗雄,2002),泰勒规则可以很好的衡量中国货币政策,以及由此导致的宏观经济波动,利率规则值与实际值的偏离反映了货币政策操作滞后于经济形势(图表2)。  在泰勒规则的框架下,我们将重点考察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产出缺口以及实际利率的情况,并分析影响实际利率的关键因素(包括货币政策和其他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预测宏观经济的走势。  二、宏观经济状态与政策取向  当前国内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的情形差不多,实际利率普遍较低而企业盈利非常良好,同时通胀压力仍然很大,因此货币政策总体上仍将会有一定幅度的收紧,但各个经济体具体情况不尽相同。  国内的存贷款实际利率和汇率水平仍然偏低,也就是说国内的货币条件还是比较宽松的;而2002年以来经过几年的经济扩张,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的大幅反弹,目前累计的年度GDP缺口接近3%,从季度数据看,由于三季度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回落,缺口肯定明显开始缩小。  就三大经济体而言,不管是短期利率还是长期利率都出现趋势性下降;当然目前的利率水平有周期性因素,由于通胀压力仍然很大,利率仍有提高的空间。但实际利率的趋势性下降反应了世界经济一些方面深刻的变化,包括人口老化、世界范围内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后通胀波动率降低导致的居民通胀预期以及风险溢价下降等因素。这些因素是否能够延续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世界经济的走向。  考察产出缺口的变化,根据IMF的测算,目前全球整体和三大经济体的产出缺口逐渐收窄到接近于零的水平,即使考虑到计算误差,当前经济扩张并未明显高出潜在水平。这一点与国内情况有所不同,也反映出本轮周期中国内经济扩张的幅度明显更大。  对于国内,虽然目前CPI并不高,但由于存款利率明显偏低,使得居民在房地产和股票等非存款类资产上的投资明显加大,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成为实际生活成本上升的重要部分,居民实际上体验到的和预期的通胀水平都并不低。  由于低利率的作用,全球范围内企业盈利状况都非常良好,美国和国内企业盈利占比都达到很多年以来的新高。随着利率水平的逐渐提升,企业利润率和占比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从绝对水平来看,未来几年都会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良好的企业盈利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经济减速的负面冲击。  三、全球储蓄过剩与世界经济失衡  对目前全球宏观经济而言,最大的风险仍是以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和其他部分国家对美贸易顺差能否持续;如果不具有可持续性,这种失衡状态将以什么路径进行修正则甚为关键。从另一角度讲,也就是全球利率上升的幅度有多大。如果经济失衡以美国经济衰退和美元大幅升值的剧烈方式调整,全球实际利率水平将快速上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不可避免。  本轮加息周期中,美国的长期债券利率提高幅度并不明显,甚至在某些时间有所下降(格林斯潘称之为“谜”),长短期限利率发生明显的阶段性倒挂,收益率曲线平坦化。由于历史上长短端利率倒挂对经济衰退有着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探究什么原因导致了本次长端利率的变动对宏观经济预测无疑非常重要。实际上,本次长端利率上升幅度不明显,并出现长短期利率倒挂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悲观预期,而是境外资本大量购买美国债券,压低利率进而刺激美国房地产繁荣和居民消费扩张,使得贸易逆差扩大。根本上讲,美国经济失衡将怎样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流向的变化以及由此决定的利率变动。  全球储蓄过剩对美国经济失衡的理解,我们参考Bernanke20051年的观点。他认为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没有必然的联系,年美国实现财政盈余的同时贸易逆差在逐渐扩大,而从国际经验上看,日本和德国在财政赤字占GDP比重接近于美国水平的同时保持了大额的贸易顺差。而美国的贸易逆差更多的被动决定于国内外收入、资产价格、利率与汇率,而这些因素又是由一些更基本的驱动因素所决定。因此,需要研究国际资金流动以及决定资金流动的各个国家投资与储蓄关系的基本事实。在开放经济体中,如果一个国家储蓄大于投资,多出的部分就形成净出口,对应的成为资金融出者;如果一个国家投资大于储蓄,则表现为贸易逆差,并成为资金融入者。  而目前美国和其他经济体正是这种互补关系。由于美国的国民储蓄率非常低,投资资金不足,因此必须向外界储蓄者融入资金,融入资金的数额就是国内投资与储蓄之差。因此,解释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就等于解释美国的储蓄率为什么这么低,居民消费为什么这么高,以及解释美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最终需要解释美国的低利率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过去八到十年左右出现的全球储蓄过剩(The Global Saving Glut)。全球储蓄过剩的原因有诸多方面,包括人口老化造成的发达国家投资率趋势性下降、东亚和拉美国家为增强抵御对外风险能力以及其他原因而积累外汇储备以及产油国积累的石油美元等。  而人口增速的持续减慢和人口老化造成的全球投资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人口结构的差异是影响不同国家间投资、储蓄关系的重要变量,主要原因是劳动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有着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和投资收益率,国内储蓄不能够满足投资需求,因而是资本净输入者;对应的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国内投资机会相对较少而储蓄相对较多,因而是资本净输出者。  目前人口结构在不同国家的差异非常明显,发达国家人口的老龄化进程明显快于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从1995年左右开始,发达国家劳动人口比重开始降低,其中日本的老龄化进程最快,欧洲次之,而美国劳动人口比重仍在提高阶段,直到2010年左右;而发展中国家劳动人口比重将持续提高到2025年左右,整个亚洲则可以持续到2015年,而中国将持续到2010年左右。  而分析不同国家贸易顺差的成因和结构对于判断未来资金流向以及利率变化非常重要。就人口老化的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和日本,美国尚不在其列)而言,由于劳动力的缓慢甚至是负增长,加上很高的资本劳动比例,国内投资机会明显在减少。储蓄率的增加和国内投资向对较低的收益率水平使得这些成熟工业化国家整体上呈现经常项目顺差,成为资本融出者。  虽然这部分工业化国家增加储蓄的行为促进了全球储蓄过剩,但并不能对过去10年的全球合意储蓄(desired saving)增加的大部分内容,而日本的储蓄率实际上在下降。Bernanke认为全球储蓄过剩的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从国际资本市场上由净借入者向净借出者的转变。特别是东亚和拉美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Bernanke认为其中的原因是这些国家在经历了90年代的金融危机后,为了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开始积累外汇储备;而从人口结构和投资回报率的角度看,这些国家和地区应该是资金融入而非融出者。全球储蓄过剩的另一个因素是由于油价高涨,产油国积累了大量的石油美元。  作为整体,发展中国家贸易顺差的扩大必须以发达国家贸易逆差扩大为条件。但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讲,发达国家应该储蓄更多而非相反。因此,实际上发达国家外部条件的变化是由资产价格和汇率等因素决定的,但2000年以后资产价格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在年间,新技术的广泛采用使得生产率提高,加上良好的政治环境,美国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进入,这进一步推高股价和美元,并通过财富效应使美国居民扩大消费,增加进口。这样,外部储蓄过剩和投资者对美国市场的浓厚兴趣为美国贸易赤字迅速扩大创造了条件。在2000年股市下滑后,全球范围内投融资需求萎缩,但全球储蓄过剩的状况并未改变;通过供求关系得作用,资金过剩压低了实际利率水平,近些年不仅是美国,全球范围内实际利率普遍偏低。  股市下滑并未改变全球储蓄过剩对后美国贸易逆差的作用效果,只是作用机制发生了变化,偏低的实际利率取代了股票价格成为美国低储蓄的主要原因。偏低的抵押贷款利率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繁荣,加上2003年以来股市复苏,美国居民财富明显增长,并通过便利的再融资使得消费支出扩大。在房地产繁荣的同时,商业投资开始周期性复苏,这样美国对资金融入需求加大。  总之,美国贸易逆差是很多包括国内外收入、资产价格、实际利率与汇率等因素共同决定的,而更基本的驱动因素是不同国家间投资储蓄差异导致的全球储蓄过剩。美国经济本身,包括强劲的经济增长、发达的金融体系和美元地位也是重要的因素;对于经济波动而言,贸易差额本身是逆周期性的,因此2003年以来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有一定的周期性因素。  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综上所述,美国的经济失衡这些因素更多的是全球经济运行自然结果。短期看,东亚和拉美国家通过积累外汇储备降低了外债水平、稳定了币值并降低了金融风险。但中长期看,部分因素将发生逆转,比如发展中国家投资机会更多而资本劳动比率偏低;而从人口的角度看,发达国家人口老化的速度明显快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更应该是资本净融入者而非融出者。实现这一转变也是需要条件的,包括外债水平降低到一定安全水平和投资环境的大幅度改善等,实际上这些国家对外负债率虽然已经明显降低,但尚处于高位。  因此,美国经济失衡是个中长期问题,短期内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可能性并不大。也就是说,由于周期性因素,尽管目前全球范围内利率水平仍可能上行,但空间并不大,美元贬值将是趋势但将是渐进的。  目前美国的贸易逆差和欧洲与日本的贸易顺差情况比较符合人口结构变化的预测;但是对于东亚和拉美国家而言,目前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从长期投资回报率的角度看无疑是不合理的;但由于这些国家对外负债率尚处于高位,因此积累外汇储备的过程并未结束。  利率降低的通胀预期与风险溢价因素除了全球储蓄过剩的现状以及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后通胀波动率降低导致的通胀预期降低因素。通胀预期变低,这一方面是全球化使得要素流动更加便捷,价格波动性出现下降;另一方面是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明显增强,货币政策更多地以通胀为目标也使得近些年来的实际通胀水平走低,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日益提高使得公众对央行的信任度提高,这都降低了物价波动率和通胀水平。与物价波动率下降对应的是,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溢价水平也下降,这是实际利率趋势性下降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经济周期的考察  与07年世界经济展望上面对经济失衡分析的核心结论在于,在全球储蓄过剩仍将延续的背景下,实际利率上升空间有限,这是影响2007年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方面;而目前主要经济体产出缺口并未明显扩大,货币政策过度收紧的可能性也并不大,因此世界经济调整的幅度不会太深。  美国主导世界经济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当前国家间经济联动明显增强,而美国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全球的经济波动,因此本报告重点研究美国的经济周期。但实际上中美经济波动的关联明显低于其他主要地区与美国的关联,这反映了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以及国内经济波动内在因素主导的实际情况。  美国经济的周期阶段  从历史数据看,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经历了四个大经济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在10年左右,前三次经济衰退都与高油价有关,而2000年的经济衰退则是高科技泡沫破裂的结果。本次周期从2003年开始算起到现在,只是在中间调整阶段。  房地产降温仍然是美国经济的主要风险。美国房价中间值与租金中价值的比例已经达到了很多年以来的新高,这也就意味着租金回报率已经非常的低。而相对于股票市场而言,房地产价格下跌造成财富损失下降对消费支出的负面影响更加巨大,因为房地产的财富被居民认为是永久性财富的一部分而股价上涨的波动性和随机性更大,因而对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小。  目前房地产降温对消费的影响尚不大,但这种效应将逐渐体现。但由于企业盈利非常良好,而美国非住宅投资仍然保持良好增长。  主要经济体短期走势预测  最新公布的OECD领先指数已经开始企稳,对三个经济体而言,而该指数领先工业产出变动约半年时间,也就是说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速可能在07年中开始反弹。从目前的数据看,中国OECD领先指数与工业产出的领先关系尚不稳定,从大的波峰和波谷看,大致有三个月左右的领先。  五、2007年中国经济展望  政策取向:汇率升值与调控的延续  宏观调控和汇率仍是影响07年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为缓解对外失衡,与计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将有所升值,但幅度不会很大;如果美元贬值幅度较大,受人民币幅度空间限制,人民币有效汇率仍可能贬值。而07年世界经济不会急剧减速,07年我国出口增速回落幅度不会很大。  根据目前积累的GDP缺口水平,目前的利率汇率仍处于刺激经济扩张的水平,而银行放贷动力仍然比较强劲,这种背景下总体上通胀压力仍然比较大的。虽然短期看行政调控有紧缩过度的风险,但放松以后经济随时可能反弹。因此,我们认为07年国内政策总体上仍将保持紧缩,实际利率将持续上升,企业盈利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一定幅度的放缓。由于企业盈利增长的滞后作用,消费加速的趋势将延续到07年下半年。  由于宏观调控的严厉程度和持续时间将高于预期,06年四季度甚至07年一季度经济增速都将保持在很低的水平,由于今年二季度的高基数,07年二季度同比增速也会较低,07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走势。  进出口增速与贸易顺差的预测影响进出口增速的主要变量是内外经济增速和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变动。从拟合的结果看就短期波动而言,经济增速波动的影响更大更直接;相对而言汇率的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这一结果与样本数太少有重要关系。另一方面,相对于数量变化而言,价格因素的作用相对比较渐进。拟合的结果如下所示(括号内为参数的P值):  由于我们只有1994年以后的进出口价格变化数据,为了利用更多的数据,我们直接用进出口的名义增速对实际有效汇率和实际经济增速做回归,中间的误差我们认为是可以控制的,原因在于进出口名义和实际变动在趋势上基本一致。  以上方程式基本上可以反应变量间的逻辑关系,由于以上回归方程式2R普遍偏小,对应的残差较大,据此作预测误差可靠性较差。因此,对进出口的预测我们只是作出比较粗略主观的估计。  企业盈利增速预测收入法GDP的分解  考察年收入法GDP构成(年数据统计局未公布),可以发现几个特征:  1.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持续下降;2.固定资产折旧所占比重持续上升;3.政府税收总体上也是上升的;4.企业盈余则有明显的周期性。  由于工资的相对粘性,劳动者报酬比重是逆周期的,也就是说在上升期间比重下降而回落期比重上升。在和年期间劳动者报酬比重基本符合特点,但在年经济降温期间,劳动者报酬比重却出现下降,可能与国企改革有关。1996年以来劳动者报酬比重的持续性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力供应相对充足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就劳动力供给而言,虽然增速已经明显下降,根据IMF的数据,劳动人口占比将持续提高到2010年以后,因此一段时间内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劳动力相对紧缺已经开始出现,实际上2005年工资总额增速已经明显超过GDP,但由于今年宏观经济明显反弹,根据当前企业盈利高达30%的增速推测,2006年的情况很可能出现反复,在经济反弹的背景下,固定资产折旧和税收比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说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趋势性因素短期内可能延续。在经济降温的过程中,这一因素这就可能使劳动报酬占比上升的周期性因素作用有所抵消,从而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即使提高,幅度也不会很大。  另一个趋势性比较明显的是固定资产折旧比重,该比重的持续上升与固定资产折旧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而最近几年中的数据中投资率的逐渐提高也是重要因素。因为投资增速远高于GDP之外的其他部分增速,因此折旧率的提高以及最近几年固定资产大幅增长导致的资本存量增加也会使得固定资产折旧比重仍将提高。  政府税收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劳动者报酬相似,与在年经济降温期间,政府税收比重并未同时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盈利。  虽然GDP各个成分变动在一定时间内有异样成分,但实际上近些年劳动者报酬和固定资产折旧比重的趋势性有所抵消。总体来讲GDP构成中企业盈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但并无明显趋势性的变化。因此把握经济周期波动仍是预测整个企业盈利变化(包含第三产业)最主要的因素,同时考虑劳动报酬比重以及下面要重点分析的利率变动的影响。  与其他因素相比,企业盈利对经济波动的弹性更大,原因有两个,一是前面论述过的劳动者报酬相对粘性,另一因素与成本采用的历史计价而非采用重置成本有关。  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分解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讲,利润占比上升和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的趋势性更加明显,如图所示,对比整个GDP对应构成的变化,可以推断第三产业劳动者报酬占比反而有所上升。这一点符合经济学理论的预测,因为第三产业主要是非贸易品部门,扩张周期中工业品部门生产效率的提升带动本部门劳动工资的提高,进而带动非贸易品部门工资提高。  分析1999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企业盈利数据可以发现几个明显的趋势性特征:一是销售成本所占比重持续上升,而其他费用占比差不多都出现趋势性下降。前者部分的反映了原材料占比的上升(作为总体来讲,近些年我国原材料对外依赖明显加大,因此从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分配来讲是不利的,也就是企业负担的原材料比重是上升的)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比重的提高,而前面我们分析过销售成本中另一比重很大的劳动者报酬占比实际上是下降的,这一点在管理费用占比中有所体现。  销售收入占比分项中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利息支出占比的明显下降。实际上年间该项比重明显偏高,这也是造成通货紧缩的一个主要因素。对于近期的情况,这如在前面我们分析的那样,总体上利率水平是偏低的。这一点也是最近几年企业盈利非常好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利息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并不高,但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则很大,更关键的一点在于,它是货币政策调节经济运行的一个核心方面,而销售收入中其他部分则主要是内生的。根据目前60%左右的工业企业负债率,我们估算,贷款利率平均提高1个百分点将会使目前的企业利润额下降10%。  影响企业盈利波动因素的分解总结上述对GDP和销售收入成分分解的研究,影响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分别是周期性因素(产出、价格、利率)和名义利率水平相对滞后性部分的变动(名义利率的变动本身也是周期性的),两者综合在一起就是我们实际利率变动,此外还有劳动报酬比重变动趋势。  上述拟合方程式中,除了(1)由于产出变量和PPI变动存在明显共线性造成各自系数不显著,(9)不符合分析逻辑之外,其他方程式不管从经济逻辑还是统计显著性上都非常良好。  (4)-(8)主要实证分析产出、物价和名义变动对企业盈利的影响,(9)-(13)中我们将周期性因素用实际利率概括,并加进工业部门工资总额占增加值比重,方程式系数在统计上均非常显著。  (8)、(10)、(11)拟合效果比较好,我们选取这三个方程式作为预测的基础。  作为一个中性情形下,预计2007年实际贷款利率幅度提高一个百分点多,其中名义利率上调27BP,PPI涨幅回落一个百分点左右;再假定工业企业工资占增加值比重不变,这样预测得到的结果是07年GDP收入法核算中企业盈余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销售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下降0.4、0.5、0.5个百分点。相对于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变动要平稳得多,因为该项中价格因素基本上能够抵消,因此预测销售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例变动显然是有大的误差。在最后的预测中,我们对三个结果加以平均。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使渐进式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与此同时,传统计划所具有的强制性逐渐弱化,计划指标、计划手段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开始向指导性、预测性、灵活性转变。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深刻变革,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轨迹、波动形成机理呈现出新的特点。1991年中国经济进入建国以来的第9轮周期,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4轮周期。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4.2%,达到这次周期的高峰,此后经济增长率仍保持较高速度,但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1%,2000年经济增长出现转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8%,但是2001年国内,又要避免过多的重复。  第五,变动规则的稳定性。经济指标变动的轨迹大多不是呆板或机械的,诸如严格地按正弦或余弦轨迹波动的指标是没有的,并且一般指标的波动性能也不很稳定,这给经济分析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选择波动稳定性强的指标对于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大有益处。  3.指标体系的组成  经济波动来自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不同方面或同一方面的因素对经济波动贡献的大小也不尽相同,有些相差很大;对经济波动的研究就是要对引发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解。因此,指标体系中的变量应选自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为了确保指标数据的权威性、准确性、可靠性,指标体系的构造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全国主要经济统计指标”来选择。  我国国家统计局每月定期公布月度全国主要经济统计指标,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月度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主要包括6个方面:第一,工业。主要指标包括当月工业总产值(现为工业增加值)、月度累计数和同比增长率(进一步细分为轻重工业、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第二,交通运输。主要指标包括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第三,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包括全民固定资产投资(1996年以后,改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又细分为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投资等。第四,国内商业(现为国内贸易)。主要指标是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其中又细分为消费品零售额(包括居民和社会集团两部分)和农村生产资料零售额,目前该指标改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按行政隶属关系和行业进行细分。第五,对外经济。主要指标是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新近增加批准利用外资协议和实际利用外资额。第六,劳动工资、物价。主要指标有职工工资总额(1997年以后取消)、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35城市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服务项目价格指数等。1998年底,在以上6大类指标的基础上,国家统计局又增加了两大类指标, 一类是财政金融。财政类主要指标包括国内财政收入(其中单列出各项税收收入)、国内财政支出(其中单列出基建支出)和行政管理费;金融类主要指标有现金流通量(M[,0])余额、狭义货币(M[,1])余额、广义货币(M[,2])余额、金融机构存款期末余额、金融机构贷款期末余额、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等。另一类是证券类。主要指标包括上证综合指数(月末)、深证成份指数(月末)、股票市价总值等。2000年4月,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开出版《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更加全面地反映我国月度经济形势。  为了更加准确地确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第9轮周期的波峰、 波谷、扩张和收缩持续时间等,我们将根据1990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的月度数据来进行分析。在这些月度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中,将以以上经济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为依据,选择部分能全面刻画经济波动的指标构成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1)生产规模。第一,工业生产。 工业作为物质生产的主要部门,仍占据中国GDP最大份额,在国民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选择工业增加值作为衡量指标。第二,建设规模。建设规模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建设速度与发展规模,是经济发展实力与后劲的标志。在这里,我们选择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测度建设规模的指标。  (2)市场环境。第一,商品销售。 商品销售是各种商品由生产到消费的中间环节,反映社会购买力实现程度。我们选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测度市场流通状况的指标。第二,物价。物价稳定是宏观经济调控实现的目标之一,也是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标志。这里,我们选择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测度物价水平的指标。第三,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通畅及其规模是经济顺利运行的条件,保证了生产要素和消费品及时到达需求者手中。我们选择货物周转量作为测度指标。  (3)开放度。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各国进出口贸易迅猛增长。对于中国而言,进出口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各国经济周期波动也将部分通过进出口贸易这一渠道相互传递。这里选择进出口总额作为测度开放程度的指标。  以上是我们所构造的指标体系中的主要指标,当然,从理论上分析,应该可以挑选出能够更全面反映短期经济波动状况的指标,但是,由于受所掌握的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经济指标数据的限制,我们暂且以这些指标构成分析短期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三)短期波动综合指数的构造  因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复苏、扩张、收缩和萧条都不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而是通过许多经济指标(变量)在不同的经济过程中的不断演化而逐渐展开的。在这些指标中,各个指标波动达到波峰、波谷、扩张和收缩持续时间都不一样,因此有必要构造一个综合性指数,以此来全面反映经济波动的状况。美国经济周期专家伯恩斯(A.F.Burns)在他有关经济周期理论的讨论中提出了使用综合指数的理论基础,他认为,根据单一指标所得到的周期时间不可能绝对可信,所以,将若干指标综合起来,也许就能防止单一指标可能出现的意外。构造综合指数必须首先确定经济周期波动的基准日期。所谓经济周期波动的基准日期是指,宏观经济波动达到经济周期的波峰和谷底的时点,即历史上经济周期波动的转折点日期。基准日期一旦确定,周期的持续时间、扩张和收缩时间也就确定了。所以基准日期既是分析周期波动特征的主要依据,又是确定经济变量之间的时差关系的基准。  经济周期波动基准日期的确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如同上面的论述,由于宏观经济是一个多侧面、多过程的经济活动的综合体,我们很难用一个单项经济时间序列全面地说明宏观经济的波动。同时,经济波动的复杂性又决定了宏观经济各部分的运动常常不一致,从而给准确地确定基准转折点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目前通常的作法是选择一组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这组指标的波动被认为与经济周期波动大体上一致,并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宏观经济波动。通过这组指标计算历史扩散指数,从而初步推算出基准日期。然后根据记录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等的周期波动年表,及专家意见等综合判断来最终确定基准日期。确定了基准日期后,就可以把各个经济指标的周期波动与基准转折点相比较,从而将指标分为先行、同步和滞后。最终决定各个指标对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同影响方向和程度。  我们这里构造的综合指数,与以上方法有所不同。我们设计的指标体系由6个具体的指标组成,即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货物周转量、进出口总额。根据这6个指标每月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率所画出的曲线可知, 它们的波动周期基本一致。因此,这里将不再分别构造先行、同步和滞后3 个综合指数,而是将6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构造1个的综合指数,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确定指标的起止时间。中国建国后第8 轮周期(年)结束于1990年,第9轮周期从1991年开始一直持续至今,因此, 这里采用的月度数据指标应从1991年1月开始。但是, 我们考虑到年度数据与月度数据在反映经济周期波动波峰、波谷、扩张和收缩期持续时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更重要地是,为了保证周期的连贯性,使我们能够全面、完整地了解第9轮周期,其中也包括第8轮周期如何过渡到第9轮周期,为此月度数据指标的起始时间设为1990年2月,一直持续到2002年4月,共147个月。这一期间既包括了第9轮周期完整的波动轨迹,也包括了前一轮周期的低谷期。  第二,计算各个指标增长率。这6 个指标的增长率是按照它们各自的每月累计数比上年同期数计算得出的。由于是本年同期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因此就不存在季节调整的问题。  第三,对各个指标增长率进行调整。由于受不规则因素的影响,造成指标部分时段的增长率过高或过低,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修正,主要参照该时段前后几期指标增长率进行算术平均。  第四,计算各指标的波动系数。对6 个指标分别计算其波动系数(Vt)。  第五, 确定各指标权重。将6个指标的波动系数加总,即V=V[,t],t=1,……,6;然后,分别计算6个指标波动系数占6个指标波动系数总和的比重,即W[,t]=V[,t]/V,这一计算结果W[,t]就是各指标的权重。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尽管确定指标权重的统计方法很多,但各种方法都各具特色。经过权衡,本着简单化原则,我们选择了波动系数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  第六,计算综合指数。分别将6 个指标的权重乘以其每个月的增长率,即CI[,t]=G[,t]×W[,t],然后加总,就得到月度综合指数CI=CI[,t],t=1,……,6。在计算出综合指数之后,我们将以它作为测定本轮周期的基础,并绘制相应的周期波动曲线,以便进一步进行深入分析。      三、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态势的统计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形势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轨迹、形成机理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下面,我们将根据所构造的1990年2月~2002年4月共147 个月的综合指数,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态势进行简要的统计描述。    (一)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态势的总体概况  按照上一节关于构造综合指数的方法,首先,我们计算147 个月(1990年2月~2002年4月)的6 个指标,即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并对不规则变动所造成的奇高奇低的增长率进行适当调整。其次计算波动系数并确定权重,最后计算综合指数,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表2。  根据表2中147个月的综合指数,我们绘制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曲线图(见图1)。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和波动曲线图可知,与以往几轮周期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9 轮周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89年底~1990年初,中国进入第8轮经济周期低谷期,1990年3月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整个1990年的以后几个月经济仍在低谷徘徊。1990年底~1991年初,中国经济走出谷底,进入第9轮周期。随后, 综合指数增长率迅速回升,虽然个别月份综合指数增长率有所跌落,但总体上仍处于上升趋势。1994年1月,综合指数增长率达28.57,达到本轮周期的高峰。此后,直到1995年7月,经济一直处于繁荣阶段。从1995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衰退期,本轮周期的衰退并没有表现出像以往周期那样,在进入衰退期后急速跌入谷底,随后迅速回升,即周期的衰退阶段和扩张阶段形成一个“V”字形,而本轮周期除衰退初期的6个月(即1995年下半年)经济下降速度稍快外,整个衰退相对平缓。1997年底综合指数增长率有一个短暂的急速下降,并于1998年1月达到本轮周期谷底,以后的1年,整个经济都徘徊于低谷。1999年1月,综合指数增长率小幅上升,经济出现回升迹象,但回升速度较慢,回升进程艰难,从波动曲线图上可以看出,1999年这一段曲线非常平缓。2000年初,经济再度出现小幅震荡上扬,综合指数增长率再上一个新台阶。但是,现在还没有充分的依据得出本轮周期已经真正走出低谷,进入新一轮周期的扩张阶段这一结论。但是,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第9轮周期中,无论是从扩张阶段转入衰退阶段,还是在将来走出衰退期进入新一轮周期的扩张阶段,本轮周期都将呈现出倒“U”字形或“U”字形的态势,且U字的底部非常平缓,即经济周期波动的峰顶和谷底将不再是一个时点的概念,而是一个时期的概念。也就是说,当周期运行到峰顶后,并不是立即转入衰退期而是在峰位持续一段时间;同样,当周期运行到谷底时,也并不是立即转入扩张运行,而是在谷底徘徊一段时间。因此,周期在波峰和波谷的转折将不会在短暂的时间内急速完成,而将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且平缓的过程。  表1 6个月度指标波动系数和权重  附图  资料来源:《全国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中国统计》,1990年第4期~2001年第2期;《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1年第1期~2002年第5期。  表2 中国第9轮经济周期波动综合指数  附图  资料来源:《全国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中国统计》,1990年第4期~2001年第2期;《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1年第1期~2002 年第5期。  附图  图1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曲线图  中国第9轮经济周期波动的总体概况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发生了深刻变化。这表明,中国在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经济运行机制与新型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相互磨合,已经从开始的不相适应到逐步适应,现在,整个经济运行基本以市场信号为导向,市场机制已经起着主导作用。在这一大背景下,到20世纪末期,中国所经历的20多年的由“计划—供给”型周期向“市场—需求”型周期的转变过程基本完成,“市场—需求”型周期基本定型。    (二)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态势的周期阶段划分  通过划分周期的各个阶段、准确把握周期的转折点,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分析周期波动发生的变化。中国第9 轮周期的波动幅度比较平缓,但是周期的各个阶段还是明显的。  年的第8轮周期于1987年达到波峰,到1988年上半年,国内经济一直处于过热的高峰区,但是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难以为继。 9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治理整顿。从1988年10月起,经济增长开始降温,总体经济增长的降落,持续了大约17个月,也就是一年半左右。这期间,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过低(负增长)的状况大致维持了半年时间,即从1989年第4季度到1990年第1季度。1990年初,政府采取了坚持控制总量,调整紧缩力度和结构的宏观调控措施, 当年3月起,工业生产开始回升,回升不断加快。之后,整个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从表2也可以看出,1990年3月起,综合指数增长率开始小幅回升。纵观1990年的经济形势,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总体经济已经越过低谷,开始局部回升。1991年,中国经济开始全面回升,进入第9轮周期。  1991年1月~1993年1月为本轮周期的复苏阶段,即在1990年走出上一轮周期的低谷阶段后,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周期并开始恢复性增长,1991年12个月综合指数增长率接近10%且波动很小,1992年1月~1993年1月综合指数增长率保持在12%~14%的水平。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走出低谷后迅速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主要是由于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10月份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明确了改革开放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加之3年的治理整顿,使国民经济结构、 经济秩序得到有效调整并趋于合理。  1993年2月~1995年8月,本轮周期处于繁荣阶段,其间31个月的综合指数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从1993年经济超高速增长,经济进一步扩张,到1994年1月达到本轮周期的峰顶,综合指数增长率达28.57%,本轮周期的扩张是历次周期中较强劲的一次。此后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直到1995年6月仍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从1991年1月~1995年8 月,中国经济保持了5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是中国历次经济周期中经济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表3 中国第9轮经济周期阶段划分  附图  1993年下半年,面对经济过快增长以及严重通货膨胀所导致的“过热”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实施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即所谓的“软着陆”。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宏观调控的措施开始发挥作用,经济“过热”的局面得到控制,经济增长率逐渐回落,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1995年9月中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 综合指数增长率回落到15%左右,本轮周期进入收缩期。由于此次宏观调控没有采取以往“急刹车”式的大动作,而是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以保证经济平稳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因此本轮周期的收缩相对温和,经济增长速度没有出现前几轮周期衰退阶段那样的急剧下降,即大起后的大落,而是平稳回落。衰退初期的6个月,即1995年9月~1996年2月,综合指数增长率回落幅度较大,回落了近8个百分点,综合指数增长率下降到8%左右,此后,综合指数增长率降幅都没有超过2%。1996年底,中国政府宣布成功实现“软着陆”,经济增长率回落到一个适度的区间,当年GDP增长率为9.6%,物价水平回落到6.1%。此后直到1997年12月,综合指数增长率保持稳中略降的态势,月度之间波动幅度在1个百分点以内。为了进一步巩固“软着陆”取得的成果,防止通货膨胀反弹,国家确定1997年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这一政策一直持续到1998年初。1997年7月首先爆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在东亚各国之间传播,各国经济普遍出现衰退,一些国家的经济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不利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力量的出口,也急剧下降。中国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外需也开始萎缩,需求对经济的约束日益明显,经济增长乏力。1997年底~1998年初,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开始在中国表现出来。1998年1月,综合指数增长率有一个明显的急剧下滑,从1997年12月的6.69%下降到-0.06%,达到本轮周期的谷底。从1995年9月出现衰退迹象到1998年1月达到周期谷底,这一段时期是本轮周期的衰退阶段,共持续29个月。  1998年1月达到谷底后,本轮周期进入萧条阶段,整整1年整个经济都在谷底徘徊,综合指数增长率保持在1%~3%左右,波动幅度较小。1998年7月,面对经济增长下滑的严峻形势,中央决定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在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以“适当的货币政策”代替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9年初又改为“稳健的货币政策”。  1999年1月,综合指数增长率有一个小幅回升,当月为6.73%, 增幅达4.62个百分点,2月份又回落到5.91%,随后直到1999年底, 综合指数增长率都保持在5%左右。2000年1月,经济增长又出现一次小幅回升,当月综合指数增长率达到10.34%,2~4月份增长率又回落到6%左右,此后到年底的几个月增长率再次回升到9%左右。2001年1月综合指数增长率又下降到6.11%,到3月份上升到9.24%,随后直到年底又逐月回落到5.39%。2002年1月,综合指数增长率有较大幅度回升,为10.06%,随后又出现回落,4月份为6.76%。  第9轮周期在1998年1月达到谷底后,综合指数增长率开始缓慢回升,最高达到10.34%(2000年1月)。但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持续几个月(最长一次为1998年5月~1998年11月,连续6个月增长),随即又伴随几个月的回落,表明整个增长形势很不稳定,尚未真正走上新一轮周期持续增长的扩张阶段。到2002年4月, 整个经济仍处于低谷徘徊的萧条阶段,从1995年9月出现衰退迹象到2002年4月,本轮周期的整个收缩期共持续了80个月,也是9轮周期中,收缩期最长的一次。  从1998年下半年,中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大国债发行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连续7次调低利率,都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但是,对于刺激经济的效果有限。目前,我们还没有完全的把握,作出中国第9 轮经济周期已经走出低谷,进入新一轮周期的扩张期的结论。      四、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态势的主要特征  中国第9轮的经济周期波动,是从1991年开始的,按年度GDP增长率计算,1992年本轮周期迅速达到高峰,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14.2%,仅次于1984年的15.2%;按月度综合指数增长率计算,本轮周期于1994年1月达到高峰,当月综合指数增长率为28.57%。1992年下半年,经济呈现出过热状态,1993年下半年中央开始采取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终于在1996年底,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保证了经济在低通货膨胀下快速增长。但是,其间也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经济增长率长期下滑,难以走出低谷。依据我国经济周期的一般规律,周期持续时间一般在5~6年左右,1996年经济应该达到这一轮周期的谷底,1997年进入新一轮周期。但是经济持续下滑的趋势并未改观,年经济增长率继续走低。2000年经济开始出现小幅回升,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经济增长前景尚不明朗。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仍处于低谷徘徊状态。这一轮周期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在本轮周期中,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增强。1978年,全国GDP 仅为3624.1亿元,1990年上升为18547.9亿元,年均增长9.2%。同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除国有经济外,股份制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轻工业迅速发展壮大,基本扭转了轻重工业比重不合理的状况,第三产业日益受到重视,为一、二产业服务的功能逐渐增强。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仍然没有彻底摆脱“短缺”的困绕,这种“短缺”主要是由于供求结构不合理造成的。1991年开始的第9轮经济周期,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近10 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总量连续登上了几个台阶,1991年全国GDP为2.2万亿元,2001年达9.5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0%。目前,我国在12 天时间内创造的GDP相当于1952年全年的总和,长期困绕我国经济发展的“短缺”问题得到根本改观。尤其是“九五”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不平衡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供大于求,即一定的产品和生产能力过剩。据国家经贸委国内贸易局商业信息中心对1999年上半年605 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的调查分析,供大于求的商品437种,占72.2%,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67种,占27.6%,只有一种商品供不应求,占0.17%。另据国家统计局对94种主要工业产品的普查,27.7%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18.1%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严重不足,19.1%的产品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近几年新出现的一些热点产品,市场很快就达到饱和,生产能力发生过剩。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已经从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有效需求不足以及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且这一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二)从波型上看,这一轮仍然是一个“前峰型”周期  “前峰型”周期是指在每轮周期中,如果按年度GDP增长率计算,高峰的位置大多处于第1年或第2年,也就是说,往往由上一轮周期的低谷直接跃入新一轮周期的高峰。从年的6轮周期波动看, 其波型大多为“前峰型”,年的两轮周期,其波型大多为“中峰型”,即高峰在每次周期中的位置大体居中,这样,低谷与高峰之间、高峰与下一轮低谷之间,都有一个适当的过渡。这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增长的平稳性。这一轮周期经历了和正在经历回升——扩张——高峰——收缩——低谷5个明显的阶段,而高峰位置靠前, 即按年度增长率计算,1990年经济达到上一轮周期的谷底后(经济增长率仅为3.8%),就于1992年达到新一轮周期的高峰,从谷底到高峰,经济增长率变化了10.2个百分点。如果按月度综合指数增长率计算,本轮周期的高峰出现在1994年1月,即第37个月,而本轮周期已经经历了136个月(1991年1月~2002年4月)。因此,即使按照月度综合指数增长率计算,本轮周期也属于“前峰型”周期。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的大幅度变化,对经济的平稳增长造成了较大冲击。    (三)从波动性质上看,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也是一个“弱周期”  年的5轮周期波动中,有3轮为“古典型”周期,即在周期的谷底,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表现为绝对下降,即负增长。从1977年到现在的4轮周期波动中,年度GDP增长率都未出现绝对下降,而仅表现为增长率的减缓,这就是“增长型”周期。虽然本轮经济周期还未结束,但是,在这一轮周期的以后阶段,预计年度GDP 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较小。从月度综合指数增长率来分析,本轮周期谷底综合指数增长率为-0.06%(1998年1月),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造成中国进出口大幅度下降,同时,物价持续下跌也是一个原因。而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工业的增长,仍然保持了正增长(在9轮周期中,我们按照年度GDP增长率计算得出的“古典型”周期,工业增长率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负增长),因此,我们仍把本轮周期划归“增长型”周期。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看,在相邻的两个周期中,前一个周期为“弱周期”,即其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仍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其后的第二个周期为“强周期”,即其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到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根据本轮周期的走势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在这一轮周期谷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有可能收缩在7%这样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如果本轮周期的波谷收敛在7%这一水平上,那么,此轮周期将是9轮周期中,除第7轮周期外(年),谷位最高的一次(第7轮周期的谷位收敛在8.8%的水平)。这说明,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抗衰退能力在不断增强,同时,由于中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在未来要实现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从波动的扩张长度看,本轮周期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  从我国前8轮周期波动来看,4轮周期的扩张期与收缩期相等,即第3轮周期(年)、第4轮周期(年)、第5 轮周期(年)和第8轮周期(年);3轮周期的扩张期小于收缩期,即第1轮周期(年)、第2轮周期(年)和第6轮周期(年);1轮周期的扩张期大于收缩期,即第7轮周期(年)。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呈现短扩张、长收缩的态势。就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来看,每当经济由扩张转为收缩时,随着政府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一般而言,经济都能迅速走出低谷。但是,按年度GDP增长率计算, 本轮周期的扩张时间仅仅持续了两年,在第三年就转为收缩,到目前为止,收缩期已经持续了9年,是9轮周期中最长的一次。如果按照月度综合指数增长率计算,到1994年1月达到本轮周期的高峰,扩张期也仅为37 个月,收缩期长达99个月,即使我们以1995年9 月本轮周期开始出现明显衰退迹象为转折点计算,本轮周期扩张期也仅持续了56个月,收缩期为80个月。因此,无论按照年度GDP增长率计算, 还是以月度综合指数增长率计算,本轮周期都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短扩张型”周期。尽管政府不断加大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力度,但收效并不十分明显。虽然本轮周期的收缩期较长,但收缩比较平缓。从1992年周期达到高峰后,直到1999年,年度经济增长率下降了7.1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整体而言,在历次周期中,本轮周期的收缩期最长,收缩力度却相对较弱,经济波动呈现“微波化”的趋势。这与西方国家经济周期波动的一般趋势相同,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周期波动逐渐由大起大落的剧烈波动向平缓型波动转变,周期的扩张进程相对艰难,收缩期相对延长。    (五)本轮周期中物价波动幅度较大,既经历了严重通货膨胀又经历了严重通货紧缩  前8轮周期中,物价上涨幅度最高的是第2轮周期(年)中的1961年,该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为16.2%,以及第8 轮周期(年)中的1988年,为18.5%。第9轮周期波峰年过后,我国经历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指数连续3年维持在两位数以上。1993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为13.2%,随后的1994年达到本轮周期物价指数上涨率的高峰,该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为21.7%。以月度物价指数计算,1994年10月达到本轮周期物价指数上涨率的高峰,当月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率分别为25.2%和27.7%。面对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方面,尽量避免采用“急刹车”式的、单一的行政命令调控方式,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市场化手段的运用。与以往相比,这一次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措施,并没有造成经济的突然猛烈下滑,即“硬着陆”,而是于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即在抑制了通货膨胀的同时,经济增长率仍保持较高水平。1994年10月份以后,通货膨胀率止升回落,1997年10月份开始,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出现负增长。到1999年12月,零售物价指数已经连续下降了27个月,1999年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3.0%。从1994年的高峰到1999年的低谷,物价波动幅度达24.7个百分点,是历次周期中波动幅度最大的1次。2000年1月,零售物价指数出现回升迹象,但回升非常缓慢且力度较弱,此后零售物价指数时升时降,除个别月份外,零售物价指数都为负增长。现在通货紧缩就像当初通货膨胀一样,作为一个“新事物”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人们开始感受到一直是西方国家“专利”的通货紧缩的困扰。      五、简要结论  造成当前中国经济周期收缩期延长,长期未能走出低谷进入新一轮周期,即出现所谓“宽带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随着经济总量增长达到一定规模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当经济周期步入收缩期后,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的惯性作用在增强,经济调整期相应延长,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相对延迟。  第二,在本轮周期中,经济持续几年处于潜在增长率之上运行,破坏了经济运行的正常关系,加之转轨期各类矛盾的剧烈作用,导致收缩期延长,“宽带现象”出现。  第三,在本轮周期中,中国宏观调控逐步从过去“急刹车”式的大动作向微调转变,但在调控时机的选择、调控力度的把握、政策搭配等方面尚处于摸索中。  第四,在本轮周期中,世界经济周期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中国出现“宽带现象”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周期的走势,我们认为将发生以下变化:  第一,中国经济周期逐渐从过去的短周期向中周期过渡,周期持续时间不断延长,波动幅度减缓,波峰和波谷的位势从高位型向中位型转变。  第二,中国经济周期仍以增长型周期为主,经济增长率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但随着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不断完善,实际经济增长率难以越过潜在增长率水平实现超常增长,而会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  第三,我国加入WTO以后, 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周期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整体稳定性的增强,抗御外在干扰的能力也将不断提高。  第四,中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特点,决定了工业的周期波动仍是整个周期波动的主要推动力量。  第五,为了避免经济波动大起大落,政府的宏观调控仍会以微调为主,调控手段将多样化,调控重点逐渐从总量调控向结构调整转变。【责任编辑】蒋东生【参考文献】  (1)王小波等编著:《经济周期与预警研究——理论、方法、 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年。  (2)毕大川、刘树成主编:《经济周期与预警系统》, 科学出版社,1990年。  (3)董文泉、高铁梅、姜诗章、 陈磊:《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  (4)张塞主编:《中国经济波动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  (5)刘树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6)刘树成:《繁荣与稳定——中国经济波动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需求 计划支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