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猎弩用什么女弹药用手弩

全国首例!一支弩牵出一起大案,大量弓弩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弓弩|钢珠|办案民警_新浪新闻
全国首例!一支弩牵出一起大案,大量弓弩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
全国首例!一支弩牵出一起大案,大量弓弩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宁公宣 实习生 牛玉坤 记者 顾元森 文/摄)12月20日,南京警方通报称,今年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在安检货物时截获1支弩及弩箭、钢珠弹等物品,而正是这一支弩,随后牵出了一起涉及全国的非法经营大案。以此为突破口,南京警方在6个多月的时间内,转战8省20多市县,成功破获国内首例涉及全国范围的非法经营弩案件,捣毁非法制造、储存窝点5处,收缴弩474支、弩箭3300多支、配件1万多件。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王某等5人已被移送起诉。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5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在安检中截获一件发往重庆的货物,里面装有1支弩及若干弩箭、钢珠弹。江苏省公安厅接报后,将该案件线索移交南京市公安局办理。南京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江宁公安分局联合成立专案组。1月11日,民警通过调查,在南京市江宁区将非法销售弩的嫌疑人李某、谢某抓获,当场收缴弩5支、弩箭117支以及钢珠弹、瞄准镜等物品。根据两人交代,办案民警发现两人通过网络渠道将弩贩卖到全国30个省、市、区。3月29日,专案组在山东临沂公安机关的配合下,抓获向两人卖弩的山东籍上游卖家李某,在其储存窝点收缴弩110支、弩箭1100支。根据李某交代,专案组又于4月25日在山东潍坊抓获非法制造弩、向李某销售弩的王某,收缴弩3支、机床2台及若干模具。经调查,专案组又发现四川籍张某有违法犯罪嫌疑。6月1日,在四川南充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下,专案组民警抓获张某,捣毁储存点1处。至此,涉案的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获。专案组转战8省20余市县,收缴弩113支、弩箭1100余支、散件1万余件。同时,依照《反恐法》第八十五条,对涉案的相关公司处以10万元罚款。据办案民警介绍,抓获的5名犯罪嫌疑人均无正当职业,依靠网络贩卖弩为生。其中,李某、谢某、张某作为下游卖家,通过网上进行销售,以其中一款“畅销单品”为例,进价450元,以1350元卖出,获利巨大。而王某以生产、装配弩为生,雇佣多名工人,他交代,每年靠非法销售弩能获利25万多元。办案民警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大部分购买弩的人员,主要是用于收藏和在秋冬两季进行野外狩猎,猎取飞鸟、野鸡等,不少弩还配备激光瞄准器、电筒等装备。大量的弩流向社会,将会带来公共安全隐患。警方提醒,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弩易操作,杀伤力强,属于管制物品,个人不允许私自生产、制造、销售和使用,非法经营弩严重威胁公共安全,将会受到相关法律的处罚,请广大市民不要出于好奇等原因购买弩。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云南少数民族自古有制作弩弓狩猎的习俗,至今已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我国云南省西北部,有一个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这就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处于怒江中游,浩荡怒江由北向南穿越全境而过。这里最高海拔5100多米,最低海拔700多米,山多坡陡,可耕地面积少。山坡地呈垂直分布,75%的可耕地坡度都在25度左右,在所有可供耕作土地中,高山耕地面积占29%,半山区、山区地面积占64%,河谷地占7%,可耕地面积系数不足4%。地区总面积多有森林覆盖,气候地形复杂,生存坏境较为恶劣。为了在这艰难的环境中维持生存,当地人民自古就有制弩狩猎的习俗。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聚居着傈僳、独龙、白族、普米等少数民族,其中傈僳民族约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由于面临着一致的生存环境和相互的影响,因此,他们都有共同的习俗和爱好,那就是制弩与射弩。
但是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现在的人们已逐渐摆脱了以狩猎为生的途径,而是把制弩与射弩,当作了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和爱好。
虽然狩猎已不再是他们生存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制弩与射弩的传统习俗却没有因此而衰落,反而越来越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些少数民族眼中,弩弓已被他们视着一种吉祥物。在傈僳地区,有这样一种观念习俗,七八岁以上男孩必须拥有一把象征勇敢智慧的弩弓,射弩也成为当地各民族同胞必须具备的技能。
现在,制弩与射弩,已成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的一种文化象征,平日里无论是男女青年,抑或中老年人,都喜欢练习射弩,时常举行各种比赛。
这些少数民族的弩是由这几部分组成:弓、弩架、弓弦、板机。弓是选用当地的一种岩桑木,此木木质细、柔软、弹性强,不易裂。弩架主要用栎木;弩机用牛骨做成;弓弦是用麻线搓成的细绳。一把好弩从最初的材料制备,到完成,却是差不多要一年的时间,可见其不易。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的射弩的方式有立射、跪射、卧射三种方式。射击的目标一般有20米~50米远距离。以前射弩狩猎多为当地的男子胜任,现代,则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可以进行射弩娱乐活动。
平时,他们在自己家里,或是村中的某些场地,练习射弩,到周末,就会聚集到村、乡、镇的公共场所举行一次小规模的比赛,用自家的粑粑和肉片作奖品,射中者即得。
一年中各种节日,他们都要举行比较隆重正规的比赛,获胜者颁给奖金、奖品、奖状。每年的春节,在这个传统的节日,从正月初一到初三,当地的人民群众,都要举行盛大的射弩比赛来庆贺节日。那时他们排队成列,进入广场,向着标有弯弓和箭标的红、白两色旗祭酒,舞蹈,然后比赛。比赛的箭靶,就是民众喜欢的特色食品,油煎粑粑和肉片等。射手轮流向箭靶射击,收获最多者,为冠军。
现在,弩弓射击,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个运动项目,许多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弩弓射击爱好者,已走出自己的家乡,走出了县,走出了地区、省,走向了全国。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新白话唐宋传奇小说¥8.00
中国唐宋散文名家名作选萃¥7.50
今日搜狐热点枪支爱好者花5千元网购枪弹未使用 被判刑3年半
  广州市从化区的阿成刚满18岁,他有一项特殊爱好――喜欢拥有枪支弹药。这种东西在普通商店里根本买不到,不过,“买枪”难不倒阿成,因为他找到了网上买枪的“捷径”,只不过,这条“捷径”会将他送进监狱。
  2014年4月,马鞍山含山县公安局网侦民警通过网络巡视,查获在境外的“东方狩猎网”,发现它通过搭建论坛、创建会员QQ群的形式,大肆招揽枪支爱好者和贩卖枪支嫌疑人,共涉嫌枪支交易300余次,阿成正是“东方狩猎网”会员。
  日,民警在阿成家中发现仿真枪及1560颗气枪铅弹。据阿成交代,他加入“东方狩猎网”后得到了一些枪支供货商的QQ号,阿成专门申请了1个QQ号,用于与供货商联系买枪事宜。而枪支等物品快递到阿成家时,快递单上写的是“日常用品”或“杂物”。而阿成在网上买过枪支、弹药、弓弩等,一共5次,花了5000余元。
  在法庭上,阿成辩称,他看到网上公然卖仿真枪,以为是合法的,在买枪后通过网络搜索才知道持有弓弩和枪是违法行为,于是赶紧联系卖家询问可否退货,但是卖家说新买的弓弩可以退,其他一律不能退回,于是只好半价退了1支弓弩,另1支弓弩在研究怎么用的时候弄坏了,就把它扔到了院子里。阿成不知道怎么处理枪,就放在屋子里,并没有用来干什么坏事。
  地点: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法院
  结果:从化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阿成的行为已构成非法买卖弹药罪。被告人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扣押的压缩气体枪支1支、仿真枪1支、枪型物品1支、气枪铅弹1560发、钢珠1456颗、弓弩1支、镖60发、匕首1把,依法予以没收。日,阿成被从化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说法:我国对枪支、弹药实行严格的管控,不允许公民私自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如有上述任意一种行为均属违法,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就构成犯罪。法官提醒大家,要严格遵守我国对枪支、弹药的管理规定,不违法购买、储存、使用枪支弹药。
编辑:李江雪
关键词:阿成;网购;判刑;弓弩;买枪;捷径;东方狩猎网;枪弹;气枪铅弹;杂物
一名戒毒者因吸食冰毒,刚进院时皮肤瘙痒难耐,自己把双臂都抓烂了。起初,他把白粉加在烟丝里面抽,但到后来,毒瘾越来越大,烟丝里面的一点白粉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他开始直接用注射器注射。
扬子晚报网5月20日讯,据扬州网――扬州晚报,昨天下午,备受关注的留美博士弑父伤母案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抑郁症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思维迟钝、情感低落、行为减少;以及“六无”:无趣、无助、无能、无力、无望、无价值。
1根擦着颈动脉扎入食道 4根在胸腹 省人民医院8专科联手耗时6个钟捞针  日前,广州居民黄姨被家人以“摔伤”名义送入医院急诊。家属看瞒不下去才坦言黄姨神志不太清醒,时有伤害自己的行为,这次一时看管不到,竟然自己扎针、撞墙、割脖。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德州频现狩猎弓弩 网上公然叫卖有效射程达70米
15:13:00&&& 王金强&&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随后,记者在网上输入“弓弩专卖”字样,便找到相关网页数千篇,各类买卖弓弩的信息都十分详细。德州市德城公安分局民警看了照片后,认为这些弓弩杀伤力较大。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弓弩买卖的,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
  刘师傅和女儿一起上网时,意外发现有人竟将弓弩专卖的广告和用弓弩杀死的动物图片发到他的QQ群里,他认为这会对不经意接触到这些信息的孩子产生不良影响,遂把这些信息反映给记者。记者采访警方得知,弓弩属于严格管制物品,不得随意产销和购买。
  网上频现弓弩专卖广告
  近日,跑运输的刘师傅和女儿上网时,突然,一条“弓弩专卖”的广告出现在他的QQ群中,上面附有对方的QQ号和手机联系方式。紧接着,这名发广告的网友把战果发到QQ群里―――几只猫和鸟的尸体以及一张弓弩的图片。一看如此血腥残忍的画面,刘师傅立即把女儿支开,并关闭了QQ。
  “如此有杀伤力的东西竟公然在网上叫卖,还把猎杀的动物尸体拍成照片发到网上,太不合适了吧?”刘师傅说,如果孩子接触到这些信息,将对他们产生不良的影响。
  伤力大最远射程达70米
  12月10日,刘师傅把这些信息转发给了记者。其中一条广告称,正品弓弩,货到付款,并留下了QQ号码和手机号。另外两张图片中,两只猫、几只鸽子和一只野兔的尸体一字摆放在地上,旁边还有些许血迹,一旁的地面上是一只安装有瞄准仪的弓弩。
  记者将发布信息的网名为“弓弩?小凯”的网友加为好友,他的QQ资料上显示他来自河南洛阳。他表示,可以先发货后汇款,或者在网上交易。
  在他的QQ空间里,记者看到,各式弓弩一应俱全,价格从400多元到4800元不等,如果买价格高的弓弩,还可获赠钢珠和鱼叉箭等。
  “弓弩?小凯”还称,这些弓弩很多都是配有光学瞄准镜的,精度很高,最远有效射程可达70米。另外,他还在空间里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这些弓弩的性能、材质和保养方法等信息。
  随后,记者在网上输入“弓弩专卖”字样,便找到相关网页数千篇,各类买卖弓弩的信息都十分详细。
  德州市德城公安分局民警看了照片后,认为这些弓弩杀伤力较大。
  警方提醒禁止擅自买卖
  对此,记者采访了德州市德城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孙振江。他认为,网上叫卖的这些弓弩,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物品。
  孙振江说,弓弩是一种具有较强杀伤力的器材,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将弓弩纳入治安管理范围。对弓弩使用单位持有的弓弩,要逐一核对购买手续、登记造册、建立台账、纳入管理。对辖区内未经许可制造、销售、使用弓弩的单位,一律依法予以取缔,彻底收缴非法制造、销售、持有的弓弩。
  另外,他还介绍,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明确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弓弩的制造、销售、进口、运输、使用实施行政许可。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弓弩买卖的,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农户家现上百年历史打虎巨弩 射程可达500米_网易新闻
农户家现上百年历史打虎巨弩 射程可达500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有上百年历史打虎巨弩 藏身天柱农户家)
天柱县远口镇潘寨村61岁的苗族村民吴展武,生长在“猎户世家”。至今,在他的家中仍保存着祖辈流传下来的专门打老虎的3张“百年巨弩”及一些猎户用具。在外人看来,可以说是“不可多见的文物”。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3/600x450_BOKMHMRL00AP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03/t_BOKMHMRL00AP0001.jpg
“这3张弓弩,传到我至少有四代了。” 吴展武所说的“传家宝”就放在他家的老木屋二楼的房顶上。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记者一行找来木楼梯,小心翼翼地爬上楼,恭恭敬敬把弓弩逐一“请”到了楼下院坝一睹究竟。“虽然这3张弩已宝刀入库,但修整一下仍然可以使用。”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3/600x450_BOKMHN3K00AP0001.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3/t_BOKMHN3K00AP0001.jpg
据称,是这户“狩猎世家”的传家宝,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用此弓弩打死老虎无数。
http://img2.cache.netease.com/photo/-03/600x450_BOKMHN.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3/t_BOKMHN.jpg
图为试弩。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3/600x450_BOKMHNO600AP000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3/t_BOKMHNO600AP0001.jpg
图为虎牙。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03/600x450_BOKMHMEL00AP000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03/t_BOKMHMEL00AP0001.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天柱县远口镇潘寨村61岁的苗族村民吴展武,生长在“猎户世家”。至今,在他的家中仍保存着祖辈流传下来的专门打老虎的3张“百年巨弩”及一些猎户用具。在外人看来,可以说是“不可多见的文物”。
三张巨弩& 流传已过4代
远口镇潘寨村毛管冲组,是一座散居在崇山峻岭中的苗家小寨,居住有100多户人家。
“这3张弓弩,传到我,至少有四代了。”吴展武说。
昨日,吴展武找来木楼梯,小心翼翼地爬上楼,恭恭敬敬把弓弩逐一“请”到了楼下院坝,让记者一行一睹究竟。
“虽然这3张弩已宝刀入库,但修整一下仍然可以使用。”吴说,每把弓弩重约8斤,长的两把弓弩臂长1.6米,短的那把弓弩臂长1.5米。
“注意,不要跨在弩上,那样会得罪神灵的。”见大伙饶有兴趣地围着巨弩欣赏不停,在旁的村民吴和春说。由于弓弩长期搁置,已积上一层厚厚的灰尘,且原来的弓绳已朽。吴展武找来两条棕绳以试巨弩所需的臂力,向记者及村民演示。
“这巨弩射程可达500多米,但射杀老虎的最佳距离是200米左右,必须一箭致命,不然受伤的老虎会来报复的。”吴展武说,虽然他没亲眼见过父辈射杀老虎,但在五六岁时,见过父亲、爷爷从山上抬老虎进家。
猎户用具& 样样都神秘
吴展武家祖上以狩猎为生,被当地人称为“狩猎世家”。吴展武有3个姐姐1个妹妹,他是独子,家里人不准他随行去打猎,自然也就没有狩猎经历。
村民说,他家祖传有一套独到的打虎绝技,至今尚传存一本《打虎经》,经书里详细记载了上山打虎的全过程和各种环境下打虎的技巧、禁忌、暗语、咒语等等。但吴展武一直不愿向记者及外人展示这本“宝书”。
在吴展武家老屋的神龛上,摆放着猎手必携带的倒立菩萨、令旗、占卜用的“羊角卦”,以及祭拜神灵的各种老物件。
吴展武解释,祖辈们每次出门捕猎,第一步要先在家里神龛前祭拜祖先与神灵,祈求出猎平安;第二步,背着倒立菩萨上山,以避荒山野岭邪恶;第三步,选准老虎经常行走的地方装弩下套。
村民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3把巨弩为村民们解决温饱及改进伙食立下了汗马功劳。
“母亲生妹妹那年,也就是1957年,仅老虎就打得了14只,野猪、野猫、野羊之类的就数不尽了。”吴展武说,当年他父亲与爷爷背上弓弩,穿梭于天柱、锦屏及湖南靖县等地的深山老林中游猎,专捕老虎,这年也是他家猎获老虎最多的一年。
“一年打了14只老虎,一直是父辈向人们炫耀的话题。”吴展武说。
狩猎世家& 早已金盆洗手
“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当地老虎难觅后,父辈再也不再玩弓弩了。”吴展武说,弓弩主要是用来打老虎,当年猎获的老虎,虎肉除了自己吃之外,还送给亲朋好友及乡亲们改善伙食,虎骨主要熬制成“虎骨膏”进城去贩卖,虎皮也卖出。
在吴展武家老屋,记者还看到了至今保存完好的近百件契约文书,有山林买卖的、土地买卖的、房屋买卖等。吴展武虽已年愈六旬,但依然有一股子“狩猎世家”不服输的韧劲,他承继先辈艰苦创家立业的传统,从2008年起,成功进行大株茶花高枝嫁接20余亩2000多株,红枫2亩300多株,茶油树改良4亩,另有杉木、板栗、杨梅等经果林10余亩,生活开始走向小康。
“别人说我‘强弩之末’,我想讲我正拉满硬弓!咱山里人靠山吃山,依山发展,在有生之年,我也一定要树立个好榜样留给儿孙。”吴展武说。
本文来源:多彩贵州网
责任编辑:杨易颖_NN2426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弹药带步枪还是手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