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投资人来说,如何时刻把握保险行业动态态呢?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卡姆丹克董事长张屹:太阳能行业值得投资
卡姆丹克董事长张屹在腾讯网主办的2010年市场投资论坛上表示,太阳能光伏行业从长远来讲是非常值得投资。他表示,能源问题是全世界的问题,无论是石油、煤炭,能源的问 题永远是一个国家的战略问题。对于光伏行业或者风能等这些行业来说,他们给传统的能源提供了可替代的可 能性,虽然说替代到现在来讲还没有完全做到,但前景是在的。只要前景在,新能源这个行业会越 来越多地取代传统能源,以适应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前提下,各国政府都不遗余力地提出各 种各样鼓励新能源的措施,像中国政府最近也有一系列大行动,相信这是大家已经知道的事情。美国政府也在大力推 动光伏计划、新能源计划。像欧洲国家如德国、西班牙国家,光伏在他们国家发展很多年,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从金融风暴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整个光伏行业已经进入了全面复苏的阶段。不过张屹认为,目前整个行业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一些并购正在发生。全世界有几百家太阳能光伏公司,在今后的过程中这些公司或者被并购、或者淘汰,或者强大起来。最近汽车突然宣布要加入光伏 行业,而且要做一个非常大规模的投资,要在2015年投资一个500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这起码说明很多公司都在看好这一行业。因此从长远来讲,今天对 光伏行业的投资一定会在不远地将来带来非常好的回报,这样的中长期投资,绝对不是一点点的回报,而是 成倍的回报。因为这个行业的幸存者、优胜者一定会在今后发展到很大的规模。一定会有一些公司在我们这个行业中,发展起来成为最后的强者。附:卡姆丹克董事长张屹演讲实录张屹:谢谢大家!非常感谢今天有机会参加投资论坛。今天主办单位腾讯公司叫我来给大家讲讲新能源方面的事情,足见新能源这个行业在所有人的眼中已经成为非常有代表性、非常有投资价值的行业了。确实,太阳能光伏行业我们认为是新能源行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行业,这个行业发展起来的4、5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的发展和光伏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越。我今天主要讲讲光伏行业投资价值,大家知道光伏行业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比较新的行业。很多人说这个行业是将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有很多投资者也开始参与对港股新能源方面的投资。但是,必须要看到这个这个行业也不是说遍地是金,也要经过大家详细的分析,才能找出几个值得投资的公司。因为从2004年以来,这个行业已经有了很多的企业,所以前一阵子国家出台一些政策说,有些产能过剩什么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就要靠投资者自己进行选择。我今天给大家大概讲一讲光伏行业的情况,在金融风暴以前,我们知道中国的新能源公司在美国以及香港上市,曾经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时光,是投资非常好的年代。但随着2008年金融风暴的到来,光伏的泡沫破灭了,所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投资者,在这上面有很大的损失,大家都知道,那个时期我们这个行业的股票在不长的时间里有些跌幅达到90%,很多公司的股票跌幅都很大。因为这些行业都是在美国上市的,大家在外国也谈论过这个事情,非常吃惊。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可以跌掉90%的市值。投资者曾一度对新能源行业产生非常大的疑虑。比如说我们公司去年上市的时候很多投资者对我们的行业提出很大的怀疑,说这个行业是不是还有发展前途?我看,光伏行业一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因为大家知道能源问题是全世界的问题,无论是石油、煤炭,能源的问题永远是一个国家的战略问题。对于光伏行业或者风能等这些新能源行业来说,他们给传统的能源提供了可替代的可能性,虽然说替代到现在来讲还没有完全做到,但前景是在的。只要前景在,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新能源这个行业会越来越多地取代传统能源,以适应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前提下,各国政府都不遗余力地提出各种各样鼓励新能源的措施,像中国政府最近也有一系列大行动,相信这是大家已经知道的事情,美国政府也在大力推动光伏计划、新能源计划。像欧洲德国、西班牙国家,光伏在他们国家发展很多年,已经非常成熟了。在这样的世界环境下,虽然说经济受到一定的冲击,但这个行业的前景也是非常好的,从长远来讲是非常值得投资的。从金融风暴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整个光伏行业我个人认为已经进入了全面复苏的阶段。虽然说公司的一些效益不如金融风暴以前好,但现在进入了比较平稳发展期,没有了暴利时代,这是有利于这个行业长久发展的。当然在今天,这个行业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前一阵子大家也知道,我们这个行业发生了一些并购,有些公司倒闭,有些公司上市。我们行业内的人都认为现在进入了战国时代,全世界有几百家太阳能光伏公司,我们认为在今后的过程中大家或者被并购、或者淘汰,或者强大起来,所以大家都知道,今后的太阳能光伏公司要么是被并购,要么被淘汰,要么自己强大起来。在今后如何选择一个有潜力的公司进行投资呢?这需要大家分析了。我个人认为,每一个公司、企业要发展的话,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大家可能也知道,最近比亚迪汽车突然宣布要加入光伏行业,而且要做一个非常大规模的投资,要在2015年投资一个500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像这样的投资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成功,我们暂且不管,我们起码知道这样的规模,这种公司加入这个行业采取的策略就是以规模作为优势来参与竞争,这是一种方式。同样也有像我们公司,我们卡姆丹克公司采取的策略,我们以质量取胜,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特点,行业内其他公司也有自己的策略。总而言之,光伏行业已经进入了类似于战国时代的情况,前景肯定是好的,肯定有一些好的企业会生存、发展、壮大起来。今后这个行业会出现垄断,将会出现为数不多的几家大企业,而不是像今天这样遍地开花。所以,我们相信对于我们这种公司来说,或者对于同行公司来说,要在今后的竞争中取胜,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当然这个行业内大家都会尽最大的力量去做,但对于投资人来说,如何投资?一个是把握时机,一个是挑选真正有价值的公司,这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没有时间讲非常详细的东西,但我把问题提出来,如果大家有需要的话可以一起探讨,怎么选择最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不管是哪里上市的。我相信如果我们投资决策正确的话,从长远来讲今天对光伏行业的投资一定会在不远地将来给大家带来非常好的回报,我说的中长期的投资,绝对不是一点点的回报,而是成倍的回报。因为行业的幸存者、优胜者一定会在今后发展到很大的规模。一定会有一些公司在我们这个行业中,在各个行业中成为最后的生存者。希望大家能够抓住机会,参与到对新能源的投资中来,如果有更多的细节问题大家可以接下来聊,我就讲这些。主持人:接下来是问答环节,张总从他们公司的情况跟大家讲了太阳能行业投资价值,看看现场的投资者有什么问题。提问:张总您好,我请教您一个问题,因为从刚才你的谈话当中,看到对光伏行业非常看好,今年卡姆丹克上市的时候我是抽的,目前还有一些仓位,如果您那么有信心的话我们今年该不该加仓卡姆丹克呢?主持人:这个问题非常直接。张屹:没关系,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招股书,招股书里面有写我们今年的扩展计划,在2010年产能扩张300兆瓦,最终扩张到500兆瓦,这是有原因的,我们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节省了一部分资金,我们会把节省的资金全部投入再生产中。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我的信心,至于你买不买股票我不好说。提问:我上个星期四看到您在江苏南通收购了一块地,准备建厂房,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建,资金来源呢?张屹:资金来源是我们上市融资的钱,本来上市融资之后准备在上海做扩产的,但国内其他地方有一些联系,他们知道我们公司想扩产的话建议我们不要在上海做,因为上海成本高。本来去年12月应该定的,但因为有很多地方选择,所以耽误了些,最终我们选择了南通市海安县,上个月签合约,现在开始筹备了,估计这个厂房在5月内造好。提问:有没有外来资金合作?张屹:没有,IPO的时候说好是用募资的钱投入的。提问:香港有一个公司是投资做太阳能的,股价浮动很大,所以我相信你们的消息出来会有股价上升的趋势。张屹:宣布消息的时候应该有一些涨幅。提问:15%。张屹:应该没有这么多。提问:张总您好,最近清洁能源或低碳经济都说得很多,我记得很清楚,在奥巴马来中国之前,贵公司的股票有过一段时间的上涨,但所谓的清洁能源也好,低碳经济也好,他们相应股市的市值要上涨,必然要有一定的技术突破和支持,现在是概念红火的时候,但没有明显的技术产出,我简单地问一下,对于这一类型的股票是现在投资待涨,还是到其他地方投资,过了两年、三年待这个行业有一定的技术突破时再开始投资他们?张屹:你讲的可能是薄膜电池光伏,如果它是一个概念的话,因为刚出来没多长时间,薄膜电池光伏的增长在以后,而普通的光伏行业早已经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生产,不断地做技术革新、技术突破,每个企业都一样。所以今天来讲,股价高低先不管,实际产出是有的,不能说我们还在一个概念阶段。像我们同行的厂家,我们下游的电池厂家已经做了相当大的规模,产值已经快上百亿了,你不能说只停留在一个概念,再有什么技术突破。当然以后随着技术的突破,随着行业的发展,规模会越来越大,但今天已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主持人:好,谢谢张总。[责任编辑:coguo]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纯干货!一线投资人如何看《奇葩说》等网络综艺投资?    ');2014年可谓是网络视频内容爆发的元年。艺恩网数据显示,五大主流视频网站,2014年累计全年150档节目上线,同比增长200%。2015年,网络节目愈发优质,《奇葩说》《你正常吗》等一些列综艺节目,得到了全行业对纯网综艺的高度关注。&&&&&& 2014年可谓是网络视频内容爆发的元年。网数据显示,五大主流视频网站,2014年累计全年150档节目上线,同比增长200%。2015年,网络节目愈发优质,《奇葩说》《你正常吗》等一些列综艺节目,得到了全行业对纯网综艺的高度关注。
  和传统电视综艺不同,纯网综艺更加注重用户的互动参与,无论从运作模式的创新性,还是内容制作,以及宣发播出,都尽可能地与观众“发生关系”。优质的网络综艺若想尽快进入大众视野,并且得到长期发展,必然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自从制播分离,内容制作公司一方面可以与电视台保持战略合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授权给网络平台播出。《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以1亿价格授权给独家播出,第三季以2.5亿独家授权给。这类例子比比皆是,尝到甜头的内容制作公司,越来越多地深耕网络综艺,挖掘更多的价值。
  当前网络综艺产业链条的简化版如上图所示。国内成熟的内容制作公司除了像、灿星制作、、天娱传媒等,也有一些优质的制作团队,比如北京鱼子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九合数字娱乐公司、金星娱乐等。对于这样较为成熟的内容制作公司,多以电视综艺为主,而纯网综艺则更多受到初创或者中小型内容制作公司的青睐。结合其本身的制作灵活度、团队的易协调性,中小型内容制作公司容易凭借着纯网综艺以小博大。
  初创型公司,尤其是缺乏资源的内容制作公司,多依赖发行公司进行全网发行,但是对于颇具规模的内容制作公司而言,越过发行公司这一环节是很容易的,优土、、视频、、视频等各大平台也以开放的心态对外,尤其是面向优质的视频内容制作公司。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容制作公司挤进网络综艺行列,角逐也愈发激烈,此时为了更多地博取观众“厚爱”,视频质量也在愈发精良化。不少作品的制作水准甚至可以不输于电视综艺,一些优质的网络综艺,如《晓说》《偶滴歌神》则甚至反向输出至电视台。
  一、网络综艺风靡原因剖析
  网络综艺不断刷爆历史记录,无论是版权费用,观众点击量,还是广告收益。至此,在几大视频平台纷纷加入自制综艺大军时,这背后引发热捧的驱动因子又是什么呢?
  1.门槛驱动
  早期的纯网综艺大多是小成本、粗制作,自视频网站井喷式爆发,再到跑马圈地商业模式的逐步完善,再到资本运作,打通市场,让用户逐步养成付费习惯,纯网综艺由初期的粗制滥造、低俗卖弄,逐渐走上了品质上乘、规范大制作的发展轨道。在2014年之前,门槛的优势比较明显,这也促使许多内容制作公司以较少的成本的撬开综艺这所大门。
  但就当前而言,纯网综艺也进入了大投入精制作的时代,对于这种情况,网络微综艺倒可成为中小内容制作商的选择。网络微综艺既利用了综艺本身的娱乐属性,又利用了观众们时间碎片化的现状,何乐而不为?2010年,网络微综艺进入了观众的视线,2013年底网络微综艺的播放量只有7亿,2014年底播放量达到20亿,而2015年底,网生微综艺的播放量预计超过40亿(YOKA自媒体,日)。
  2.主流平台驱动
  如上提及,2014年,国内五大主流视频网站全年网络综艺节目累计约150档,2015年度全网自制综艺新增26档节目,总播放量累积高达63.06亿次(截至日)。2015年初,内部做了架构调整,综艺、电影、音乐、动漫这四块业务成立了单独的产业中心,并且这些业务的内容购买、制作、运营、销售都要放在这个中心,而综艺则是所有业务中排序最靠前的业务之一。
  3.价值驱动
  a.广告价值驱动
  日益高涨的电视广告价格让越来越多的广告主们望而却步,但带来的经济价值却日益减退。在电视剧广告的边际成本递增,而边际收益却骤减的情况下,其它更加合适的广告渠道成为品牌商关注的,尤其是广告创意和经济价值转换所带来的收益。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网络视频广告市场规模连年增长,2014年达152亿元,同比增长55.1%。较低的成本换来更大的价值空间想象,使纯网综艺成为现在很多品牌进行推广的重点选择之一。例如,《奇葩说》第一季的广告冠名被美特斯邦威5000万元拿下,第二季的广告收入破亿元,第三季广告收入突破三亿,而这档节目的年运营成本千万级别(不包括嘉宾费用),单单从广告收入一方面,就足够支撑节目运营。
  b.版权价值驱动
  热播的电视综艺节目网络版权价格持续走高,甚至于不再对外分销,例如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三季的网络版权只由自家持有,吸纳大批“芒果粉”。版权价值让各大网络平台重新审视纯网综艺的价值和效应,这也促使视频网站纷纷将目光聚焦在纯网综艺上。
  c.周边驱动
  纯网综艺当前的商业转化率甚至会远高于版权购买,尤其是排名靠前的纯网综艺。这也得益于纯网综艺不仅融合了贴片广告和硬广在广告推广上的优点,还增加了软性植入和冠名,并且在展现的灵活度上更脑洞大开。如果硬把《》也视为一档网络综艺的话,其盈利模式可谓成为“非典型”案例,破坏性创新的玩法,融合了电商和粉丝供养等多模式运营,成为运营界的“教科书”案例。
  4.用户驱动
  据相关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视频用户数量在2014年已经超过了4.3亿。同时,截止至2015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61亿,较去年年底增加近3000万人,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69.1%,比去年年底上升了2.3个。另外随着各种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获取信息,从而也大大提高了互联网内容资源的使用效率。技术革新带来传播环境的改变,在这一全新的传播环境中,网络自制内容也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尤其是时长短、节奏快、连续性弱的网络综艺更被用户们青睐。
  5.平台付费模式驱动
  以为例分析,虽然当前爱奇艺等各大视频网站仍处于亏损状态,但是付费模式的市场教育和市场渗透已经初见成效。同时随着整个社会的大发展,网民的整体收入在提高。据2015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相比较于2014年底,2015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网民人群占比约40%,提升了5.4个,其中收入5000元以上的占比16.5%。消费能力的提高点燃了文化产业、消费升级的火热场面。优质内容的强运营,带来了更多的付费用户转化率。这也促使多数视频网站开始用纯网综艺等一批优质的网络视频“吸粉”,获得更高的盈利。
  二、网络综艺未来发展模式
  在当前网络综艺繁荣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例如节目形式同质化、模式单一、变现渠道窄等等。当然,这样为未来不断突破、不断完善提供了可能性。就目前发展,未来网络综艺需要着重发展的有以下几点。
  趋势1:模式多元化
  当前综艺行业整体水平仍处于1.0模式,在未来发展中,离不开创新带来的基因突变。而量变到质变的整个过程,也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的涌入。模式不会再拘泥于是否是网络综艺还是电视综艺,是脱口秀还是真人秀,而是在每一个细分类型下的综艺玩法的创新多变。在这里所说的玩法并非是节目中嵌套的游戏的玩法,而是某一节目整个模式的创新性玩转。在这里以《全员加速中》为例分析,这档节目不纯粹是一个户外真人秀节目,它更像是一部真人版网游,紧凑的游戏情节设置,并带有一定的剧情设定,乍一看有点“四不像”,但掰开来看,更是一种巧妙的融合,这种创新型玩法让观众眼前一亮。未来,不论是纯网综艺,还是其它综艺类节目,都将不断突破传统模式的禁锢,带来不一样的综艺体验。
  趋势2:内容多元化
  1)展现形式多元化
  2015年,各大视频网站纷纷力推自家自制综艺。如右图所示,无论是素人综艺,如《我们15个》,还是辩论达人,如《奇葩说》,再或者如音乐综艺,如《偶滴歌神》,爱奇艺和腾讯仍成为自制综艺的主流。未来,纯网综艺,尤其是自制综艺,在各大平台纷纷要靠内容去黏住用户时,多元化、差异化的内容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2)制作成本层次化-创意为主导
  摆脱“粗制滥造”,在2015年,网络自制综艺的制作水准越来越精良,不断向电视台水准靠拢。
  制作水准的提高并非完全等价于制作成本的无限拔高。
  首先,制作水准的提高是要求从业人员,尤其是核心团队成员的从业水平比较高,或者在团队互相协调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
  再者,道具、嘉宾等成本的可控性。无论是资本追捧还是遭遇资本寒冬,优秀的综艺团队都应该懂得把控成本。自1994年税收改革,中国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就是在近二十年得以快速的发展,未来,财务管理模型及制度会更加完善,资源统筹利用率也会更高。尤其随着互联网+的浪潮,充分调用市场的灵活度,比如打车使得出租车接单间隔的时间成本和客人的等待成本大大降低。那么未来,比如户外/室内综艺场地的重复使用,道具的二次利用,多家一起联合出品或者联合开发一档优质的综艺节目,统筹出品方们自身资源,等等合理把控成本方法也会变着花样被综艺节目尽可能最大化利用。
  就当前而言,在制作投入上,如右图所示,有些节目的制作成本已高达千万级以上,甚至于亿元级。未来综艺节目从制作成本上,并非当前“血拼”的现状,也会分为三六九等各个制作层次。在这类情况下,制作成本并不能完全决定市场反响火爆程度。比如,以大家熟知的院线电影为例,《煎饼侠》的制作成本不到3000万,票房却可以达到11.6亿元。
  趋势3:IP衍生多元化
  当所有人都在炒IP的时候,更多的人急于把IP变现。相比较于IP短暂的变现收益,更长期的IP保护式变现应更被看好。当前纯网综艺仍处于婴儿阶段,产业链也相比较于电视综艺更加稚嫩。网络综艺相比较于其它视频内容,例如电影、网剧而言,孵化阶段有可能会更长。没有成熟的考量就急于将网络综艺变现,可能会催死大部分综艺节目。
  尽管内容可以多元化发展,但IP衍生渠道相对单一。当前比较多的是,文体游行业的互转,例如优酷自制《男神女神》衍生产品,手游《求合体2之女神宿舍》及动漫《女神!我去西游》以及互动直播等形式,可以称得上的自制综艺IP衍生品中打磨较好的。再以热门电视综艺节目《爸爸》为例,据报道,其同名手游的下载量层高达近1亿。这种围绕IP打磨周边产品,整合IP多维度价值的产业链方式,更有利于IP长期的发展。网络综艺IP,需要上下游的有效结合,不断梳理可行的变现渠道,完善商业模式,使产业链条更加成熟。
  趋势4:价值输出多元化
  当前,版权及广告收入成为几乎所有网路综艺全部收入的来源。未来3-5年内,版权及广告收入仍旧成为主流,但在收入层次上会更加多元化发展。
  1)广告定制化
  如前面提到,广告的硬性植入由于观众观看时自动屏蔽,品牌营销效果差,被观广告商同时“嫌弃”,未来定制化广告,即软植入成分会大大增加,这也就需要网络综艺的编剧团队在设置节目脚本时,将品牌商与节目巧妙融合。说到底,还是“人”的要素在其中起着大的作用。但反过来说,广告定制化的市场需求会促使网络综艺行业更加紧缺创新性人才。大量具有创的人才涌入,从而更加推动广告定制化趋势的快速发展。
  2)版权国际化输出
  当前已经有不少优质节目向国际化输出,例如2015年,将以《侣行3》作为切入口,与美国A+E电视网达成深度合作,成为自制节目的渠道版图在世界范围内继续扩张的成功案例。未来,国际化大融合的趋势会更加明显,国内的版权保护措施也会不断加强。优质版权的国际化输出是必然趋势,国内综艺也可以在国际平台上拥有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3)反哺电视台
  2015年,随着视频网站在网络自制综艺上的不断深耕,在播放模式上网络自制综艺首次实现了向电视台反输出,成为行业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例如《偶滴歌神》第二季输出至深圳卫视,《我们15个》30分钟特剪辑在东方卫视播出,《爱上超模》反向在湖北卫视播出,《大牌》与星空卫视展开合作,《歌手是谁》也在北京卫视播出,《十周嫁出去》输出给安徽卫视,等等。从播出渠道上来看,电视台和网络平台只是线上线下的关系,但是其背后的工作还可以更加细致区分。从播出收视率的结果来看,有些网络综艺在网络上备受追捧,但在电视台上却收视平平,甚至惨淡收尾。由此可见,网络综艺并不只能简单地“粘贴复制”在电视台上,反之亦然。未来,为了能够实现网络综艺到电视综艺的有效切换,需要从观众群体角度、整个节目剪辑的节奏等各方面重新“治疗”网络综艺在电视台上“水土不服”的症状。未来,两方不是谁来代替谁的关系,更多的是互补互利的关系。
  4)粉丝平台
  粉丝平台,现在多以贴吧互动,或者电商经纪的方式切入较多,如《》。但就粉丝经纪而言,还是相对处于萌芽阶段。未来,这一缺口会被各种创意填满,例如,简单而言,各种带有综艺节目LOGO的周边产品,每期节目的游戏互动,或者与专门分析该期网络综艺的自制综艺互相联动发展等等。
  三、网络布局重要看点
  随着文娱版图的扩张,国外综艺国内综艺一片火热。未来的5-10年,文娱产业会成为各大机构投资布局的重点。对于外行人来说谜一样的,甚至有些传统闭塞的文娱行业,在网络综艺这一块肥肉上,投资机构要想赚得盆满钵满,应该重点关注内容制作公司哪些要素呢?下面一一阐述。
  重点1:内容运营年轻化
  这一要素,是由主要观众群体的属性决定的。如前所述,当前整个网络综艺的用户群体偏年轻化,主流群体在15-24岁。这一点也就决定了纯网综艺的运营和创意班子得是由年轻化群体构成。年轻化运营团队通过各种渠道,与观众之间展开各种维度的互动,比如每期节目话题选择,节目吐槽等等,从节目的前、中、后期各个阶段黏住观众。
  当然,内容本身也是符合年轻群体的口味的。整个节目的气质和后期剪辑,当然并非一定是二次元的,但一定是针对某一特定年轻观众群的,比如是时尚搭配类的,还是辩论类的,更或者是八卦类的。另外,随着硬件设备的逐步普及,当前的90后和00后们十年后已经步入中年,届时的用户习惯已经养成,那么内容运营方面也可以适当地针对性调整。但就当前而言,投资方为了能够在二三年内博取较高的收益,符合当下年轻人口味的内容运营方式短期内应更为重视。
  重点2:以编剧、创意为核心的高执行力团队
  在国外很多优质的综艺节目中,“人”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韩国的网络综艺非常注重剧情创意,例如《RUNNING MAN》《无限挑战》《爸爸我们》等等。编剧与导演的分工合作,互相搭配,实现具体内容的呈现,共同打磨一部好的综艺。
  优秀的创意编剧往往需要经过十几年的打磨,将大家所思所想成为逻辑感十足的大纲文稿。构成编剧则将细节补充完善,把骨干的大纲变得丰满,最后再由细节编剧落实场地、资料等外围工作。前期策划离不了编剧的统筹落实,拍摄及后期也离不开编剧的剪辑包装。网友们经常爆出各种神剪辑片段,这类思维恰恰也是后期剪辑中必不可少的。谁与谁的对话更有话题新,哪些片段保留或者加上蒙太奇,等等都需要编剧们煞费苦心地构思。
  好的纯网综艺不仅要求每个部门都是人才荟萃,还需要团队成员的互相协作。纯网综艺是以“人”为核心的业务运作模式,创意策划、制作发行离不开人的主观调配,观众群体也是由各色性格各种职业构成的人群,这也就造就了优秀的网络综艺很难被直接复制,纵使商业模式完全一样,操盘的人不一样,其结果也千差万别。但现实生活中,往往很多创意会被慢慢拖死,就像再好的钢铁没有被及时打磨,也会被腐蚀消亡,而无法成为一把利剑。因此,在投资项目时,资方要从团队创意和执行力两方面考量。
  重点3:大咖坐镇与草根参与
  细数当前火热的综艺,不难发现:《奇葩说》有马东、蔡康永、高晓松三位名嘴高价坐镇,《偶滴歌神》有谢娜联合鉴音团(张大大等人)撑腰,《你正常吗》有何炅加盟,《以德服人》为郭德纲量身定制,《青春那些事儿》有朱丹独挡一面。在撬开纯网综艺这面铁门时,相匹配的明星的加盟带来了自然曝光度和粉丝群,这本身就极具有自传播性和话题性,广告商也就纷纷闻名而来了。
  草根的参与,成为纯网综艺的鲜明特点,不仅降低成本,更加使得节目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潜在的“出乎意料”恰恰能够带来不一样的娱乐价值。《奇葩说》和《我们15个》就大量启用素人,这种有点创新性的玩法,倒是给纯网综艺带来了一些鲜活血液,解决了观众们天天看明星的“审美疲劳”。个性鲜明的草根往往没有明星“自带”的偶像包袱,彰显“网生代”人群的三观及表达方式,这类元素促使了纯网综艺与主流观众在一定程度上的契合。
  重点4:大平台做靠山
  国内几大视频网络平台,如优土、爱奇艺、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等,几乎瓜分完了网络视频这块大蛋糕。如图1(左)所示,2015年TOP10的自制综艺总播放量接近60亿,其中腾讯视频以21.7亿摘得头筹,爱奇艺以21.2亿紧随其后,但在数量上,爱奇艺以5档节目数量(占50%)领先于腾讯(3档,占30%)(图1右)。
  大平台拥有自然用户基数和自然增长,自然而然作为纯网综艺的主要输出渠道。对于大的内容制作公司而言,与某一或者某些平台的长期战略合作,成为自身企业发展的重要部门。而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至少得抱住任何一个大平台的大腿,成为迈进纯网综艺的必要一步。
  数据来源:《2015年腾讯娱乐白皮书》,2016年3月
  重点5:爆点突出+媒体宣传
  前期的网络综艺多以卖话题、爆尺度为卖点,从而吸粉抓眼球,随着越来越多的制作公司挤进网络综艺这块市场,内容制作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从长期发展而言,爆点,不论是话题上的,还是展现形式上,更或者是有当红明星的加入,都会给综艺节目带来鲜活血液,增加用户数量,提升活跃度。换句话说,爆点也可能是创意策划的另一个比较直观的展现形式。比如,对于奇葩说而言,第三季的爆点就可以说是明星嘉宾的助力,同时每期讨论的话题引发热议,更能够引起社会的共鸣。
  为了爆点得到更好地“炒作”,内容制作公司需要倚靠一个很好的媒体渠道,不断地以点破面,呈现自己综艺节目的亮点,不断以话题吸引粉丝和观众,从而聚拢人气。所以,在投资布局网络综艺时,资方一方面考虑项目方本身是否有优质的媒体渠道,另一方面也权衡自身在文娱产业布局,尤其是针对网络综艺这一块,有没有其它的企业与之能够产生协同效应,比如对应地提供各路媒体资源。
  四、总结
  当前市场上,纯网综艺仍摆脱不了同质化的现象,形式比较单一。但剖析开来,不论是本文主要研究的纯网综艺,还是较为传统的电视综艺,都在不断量变质变裂变着。万变之中,离不开一个创意,创意离不开人。内容的同质化是劣势,却也可以成为激起大家以创意谋发展的动力。思维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很难准确地把控衡量,尤其对于综艺而言。只要方向是对的,问题、甚至于错误不可避免,不断修正改进就好。所有的元素,不论是从内容制作的角度,还是投资的角度,都是为了把错误尽可能地避免,将误差率尽可能地降低。未来,网络综艺从各维度多元化发展,加之国际综艺带来的文化差异会不断碰撞融合出新的创意,综艺节目的想象空间无穷。各内容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成熟度高低,须得不断以学习的心态,凭借创意的灵感,共同打造更多元化的综艺视听盛宴。
备注:本文所有观点均是作者个人观点,与平台和娱乐工场无关
TOPS3980゜11274゜2941゜3637゜4582゜5511゜6460゜7426゜8407゜9404゜10160476゜133189゜226834゜326466゜426390゜526344゜625682゜721203゜88556゜97670゜10
Pre-A 金额未透露 融资Pre-A 金额未透露 融资天使 10000万人民币 融资B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李小姐010 37.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