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替我们买了三你有几套房 9套段子子名字是我们的钱是我们打过去的

我和老公婚前有了一套房,现在北京限购了,婚后我们没有资格买房了,想用他爸爸的名义买一套,让他们住也可以,出租也可以,但是如果以他爸爸的名义买的话,房子就算他爸爸的了,房产证也是他的了,是不是和我就没有关系了呀,如果我和老公的婚姻出现意外,那我们婚后以他爸爸名义买的那套房子我就没
我和老公婚前有了一套房,现在北京限购了,婚后我们没有资格买房了,想用他爸爸的名义买一套,让他们住也可以,出租也可以,但是如果以他爸爸的名义买的话,房子就算他爸爸的了,房产证也是他的了,是不是和我就没有关系了呀,如果我和老公的婚姻出现意外,那我们婚后以他爸爸名义买的那套房子我就没有权利要了呀?还是我留下购房的付款收据,可以证明这房子是我买的呀?(求助我怎么才能在法律面前证明这房子是我的呀)
全部答案(共24个回答)
办法很多,但都会伤及相互的情义。比如楼上网友说的让公公写个借你个人的钱即买这个房子的钱数的借据,但将来房子如果增值,你就吃亏了。如果不怕或者不会伤及相互的情义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由你或者你老公你俩人和你父亲签订一个协议,写明这套房子是用你和老公的钱买,但办房权证写公公的名,公公可以住、租等,但不具有此房屋的所有权和处分权,在公公去世后或是你和老公的婚姻有变化时,公公无条件把房产让出,归你和老公按法律规定处理。然后去做一下公证, 这样,就会万无一失啦。祝你幸福快乐!
1、你们属于拥有二套房。
2、你对象名下的房子,由于是在婚前取得(虽然是共有房),所以是他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与你无关。
3、他去世后,房子就成为遗产,由《继承法...
不要不好意思问,该问的还是要问,但千万要注意问的方式。
如果房子写成公婆的名字,你只是觉得想知道这样合不合理。
你仅有如此简单的想法,不难看出你好善良,也好单纯...
假如这套房子的房产证是在你们婚姻登记以后颁发的,也就是产权所有人和共有人实际获得这套房子的产权是在您与您老公婚后,那么这套房产中您老公拥有的那部分产权属于你们夫...
如房产系在婚前取得,则是你的个人财产,不会成为夫妻共同财产,也不会在离婚诉讼中分割。即便你再婚,也不会改变这一局面。
从第一个问号开始回答,
从法律上来说,房主还是你,如果使用权不在你受里,你可以主张收回房屋,这样你是原告,如果房子是你在使用,或者即使你不使用,男方想要回房子,...
答: 是的,现在都这样。找个人聊聊
答: 其实在我看来你和你的男友已经是早晚的事了,五年的时间如果再不结婚,可能就要走到尽头了。同时,现在又由于另一个已婚男人的介入,使你更坚定自己和你男友不合适了。
答: 有问题在这里问,也可以在这里倾诉,相信大家乐意帮助你的.
你说的那个咨询可以在网上查查.
答: [媚眼][媚眼]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其他帐号一键登录:
& 6套房都写我哥的名字,我爸说这是中国传统
手机看此贴:
用得意APP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UID774261&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47&在线时间2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最后登录&
UID774261&帖子&精华0&金币43 &威望0 &注册时间&
黄陂盘龙城 发表于
父母生了儿子的,以后压力很大的,以后要为儿子筹备婚房,结婚生子等等,生了姑娘就不同了,以后要出嫁,只需婆家备婚房,女婿还要给一二十万彩礼给女方父母,中国的国情如此,儿子是建设银行,女儿是招商银行!
儿子没本事别结婚
UID53544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10 &积分3445&在线时间2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0&最后登录&
UID535444&帖子&精华0&金币3393 &威望0 &注册时间&
心疼你一秒
UID482697&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 &积分3669&在线时间3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482697&帖子&精华0&金币3591 &威望0 &注册时间&
重男轻女太严重,起码给一套女儿啊
UID719882&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5 &积分370&在线时间7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719882&帖子&精华0&金币230 &威望0 &注册时间&
她哥也不是个东西咯。老子给儿子,儿子就不能给妹妹?
UID41836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 &积分573&在线时间45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418365&帖子&精华0&金币483 &威望0 &注册时间&
far 发表于
多子女的父母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晚年不幸是大概率事件。
我爹爹就是这样的,对姑娘不好什么都给儿子,都不管他也就我妈傻,结果死的很惨,这就是报应
UID41836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 &积分573&在线时间45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418365&帖子&精华0&金币483 &威望0 &注册时间&
广 告渔初雪 发表于
回复 far 的帖子
什么人都有的,我家有个亲戚只有一个女儿,一度想把家产都留给侄子。我家也只有我一个姑娘,我家另一个奇葩亲戚非要把他私生子过继给我爸,被我爸妈骂了一顿。
我小姨还好玩些,我叔叔死了,她要把她的儿子给我爸爸养想占我屋里财产,还说以后跟我爸爸养老,我爸爸说我有丫,她说我迟早要嫁出去,我爸爸说你还搞笑些,你老公二奶生的他的丫我凭什么养,我叔叔跟我爸爸同父异母
UID1167093&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158&在线时间2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最后登录&
UID1167093&帖子&精华0&金币104 &威望0 &注册时间&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UID13657&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40 &积分8545&在线时间135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最后登录&
UID13657&帖子&精华0&金币5830 &威望3 &注册时间&
可以啊,养老也按传统来,男的养老,别到时候道德绑架。
不知道频频的回忆是否是遗忘的开始,那我也只能选择不再思念——不思不忘,永远瑾记于心!
UID66381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102&在线时间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
UID663814&帖子&精华0&金币90 &威望0 &注册时间&
父母辛苦打拼积累的房产如果给了女儿,那就相当于父母替亲家打了一辈子工,不值得。试想下,父母亲如果是那种老实本分,靠着一辈子勤俭节约才积累的房产;而公婆则是贪图享受,爱慕虚荣,毫无追求的过生活。现在你和男方结婚,把父母的房产也带过去了,等于公婆潇洒了一辈子还可以不劳而获一套甚至多套房产,作为女方的父母真是可怜。可以换句话说,女方的父母辛苦一辈子其实是在为男方的父母潇洒时买单。
UID66381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102&在线时间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
UID663814&帖子&精华0&金币90 &威望0 &注册时间&
可以假想一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女方父母年轻时就已经认识男方的父母了,然后女方父母每天辛苦工作,省吃俭用,一等到发了薪水就立马送到男方家里去。你说那是不是个苕?自己赚的钱为什么不留给自己享用,哪个告诉我他愿意把自己赚的钱好死别人?
UID66381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102&在线时间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
UID663814&帖子&精华0&金币90 &威望0 &注册时间&
再说到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我有3个舅舅,一个大姨,都住得很近,目前外婆还健在。外婆的房产和股份全部分给了3个舅舅,外婆住院都是我妈妈和大姨去照顾。但我包括我爸爸有时候有怨言,说住得近不好,都成了我们家的事了,但从来没有想过去争那些财产,我认为不是我的就不该去争。我也经常跟妈妈说,外婆年纪大了,多陪陪,也没有多少时日了,以后不在了想陪也不能了。每隔半个月我妈妈都要去医院帮外婆开药,只要我在家最后就是我代劳,我从来没有说做了什么该要什么回报,我的妈妈心疼她的妈,我心疼我的妈,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得意生活 & 得意 & 得意DEYI &
版权所有& Powered by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富【游】才是我们该有的状态!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富【游】才是我们该有的状态!》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富【游】才是我们该有的状态!》 精选一一眨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小假期有什么计划呢?不知道下面的这些情景,是否曾经出现在你的画面中呢?你心血来潮的时候→→→→想来一次时尚游,于是你去了日本:你可以这样:在日本银座吃着关东煮,在街头拍照↓↓又或者,你可以这样:自驾车到北海道,沿海看日落,泡着温泉,享受着美酒↓↓你喜欢冒险,于是你去了西藏:你可以这样:搭着顺风车,却因高原反应吐遍整个高原↓↓又或者,你可以这样:开着越野车,追随羚羊的脚步,看着群羊卓雍错湖水映照的银河↓↓你喜欢海岛游,于是你去了巴厘岛:你可以这样:一个人躲在路边大排档,假装很热闹地吃着“海鲜大餐”↓↓又或者,你可以这样:住着五星级酒店,享受着你专属的私人沙滩,品尝着下午茶↓↓你喜欢冰雪游,于是你去了寒带:你可以这样:在一个不知名的滑雪场上,尽情地滑雪↓↓又或者,你可以这样:背上背包,穿上棉袄,直接去南极看冰山,与企鹅嬉戏↓↓世界那么大,我们都很想去走一走。可是就是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当我们经济不宽裕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任性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又或者我们即便会去旅行了,也会用一些生气的方法来游着。有一些喜欢穷游的人会这样对富游的人说:“花钱谁不会啊?”是的,花钱谁都会,但是赚钱就不是谁都会的。富人也会有富不过三代的时候,他们如果没有自己的经营之道,那么也会成为穷人。【浩小二有话说】当我们回过头来想,体验过有哭有笑的穷游时,就要努力赚钱,为了以后能够坦坦荡荡地富游!但愿,在所获得的收益,能让你想开点,能让你大声喊出:“因为我穷游过,下一次,我再也不要穷游了!”文/浩森 互联网
图/摄图网 互联网↓点阅读原文,5·18四重大礼等你拿!《富【游】才是我们该有的状态!》 精选二有哪些被忽略或者是被误解的/消费观念?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观念。看了上面的很多回答,有些观念我是认同的,我来简单做个总结。本文引用了部分知友的文字,有些内容稍有更改,也有部分是自己的观点,主要从:消费、理财、消费和理财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来说明我的观点。一、先来看看那些常见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上的误区。1.什么便宜买什么。很多人为了省钱,买什么都挑便宜的,比如在地摊上买回来一件30元的衣服,当时觉得捡了个大便宜,结果没过几天这件衣服就不能穿了;买菜也选便宜的,结果回来看看要扔掉很多。其实这样表面上节约钱,实际上花了时间也浪费了钱,有时候东西坏了还会吃坏身体,得不偿失。买高质量的产品,虽然一次花的钱较多,但事实是使用体验和年限都是便宜货比不了的。2.不行就凑合凑合买东西:有的人买东西,因为没有适合自己或者期望的,然后就凑合买了一件衣服或者一双鞋。凑合的终归是凑合的,你总还是惦记着去买一个完全符合自己预期的。那么之前凑合的那个就又成了浪费和不必要开支。当然,急事除外。吃饭:为了省钱就 不吃饭了,或者是吃便宜一点的饭。这是很多当代父母和穷苦人家的孩子普遍有的想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父母,他们去卖菜 的时候就经常不吃早饭,不吃中饭,饿上一天之后回家好好吃一顿,或者是吃饭的时候看哪个便宜买哪个,很多时候还是吃不饱也 吃不好,营养缺乏。每次跟父母说要他们买点饭吃,他们回答:好,结果还是舍不得吃饭,就这样饿了一天。真的很心疼他们。这样的凑合,最后父母很容易就会犯胃病。所以,作为子女,我们一定要努力,不能再让自己的父母这么凑合下去。你们说呢?3.小钱不在乎小钱不在乎,注定没法赚大钱。因为在这里讨论的都是普通人,都是普通收入。比如上下车的公交出租停靠点几乎一样情况下我会选择公交车。比如我们很多人都有买零食的习惯,买小东西的习惯。今天去买(给自己买或者给孩子买)包辣条,明天去买个小铃铛,后天去买个手环,买完之后呢,这样的消费看似很便宜,一次花不了多少钱,但是一个月算下来,也是一大笔开支。4 贪小便宜。我们经常会看到超市做活动,打折,送东西。也会看到各种电商的节假日活动。很多人就会在这时候去扫货,买回来一大堆看起来很便宜的东西。但是最后这些东西真的很实用吗?质量好吗?未必。要知道,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一分价钱一分货。永远不要说因为便宜才买一件商品。5只知道想各种方法攒钱,但是不知道赚钱。说到多存点钱,很多人可能会说,那我就少点消费,我不再去买什么零食了,不再去买那些偶尔心动的小玩意了。甚至会觉得,我要每个月把房租的钱也存下来,把交通费也存下来,我走路去上班,或者我住得离公司远一点,房租便宜一点。这样几个月下来,似乎攒下了一笔钱,但是殊不知,你仔细算算,为了攒这些钱,你少了多少学习 和成长的时间?你每天都很忙,忙得没时间提高自己的能力了。有木有?还有,你在攒钱的同时也忘记了要努力提高你的赚钱能力,让你的每个月的工资收入高一点。原因在于,收入水准决定个人财力的上限,提高储蓄率的同时,也应该要记得提高储蓄上限。每个月要做的事情包括: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提高自己的赚钱能力,合。比如存款可以分两部分,几个月不用的钱,可以强制储蓄一部分,可以买一部分,经常要用的钱,可以放在里面。如果你有年终奖,你的收入比较高,有一笔两三年不用的闲钱,可以放在股市,当然这个一定要明确你买的股票是有价值的,而且要有耐心。综上,开源节流都很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不要当月光、季光、年年光。做到以上这些,你可以活的很小资,活的很充实。我们在这里提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根本不攒钱的人---月光族。很多和我交流的朋友说过,自己现在支出非常多,每个月都存不住钱,一个月赚3000,不到一个月的25号就没钱了。那怎么办?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学生,或者是工作的 业余时间比较充裕。这样的人,如果缺钱,可以在业余时间去做做兼职。我在大学的时候也会经常去利用业余时间做兼职,赚钱为自己用。这些兼职也确实让我有了很多收入,让我觉得我可以不需要完全依赖父母,我也不是月光族了,还能攒下一部分钱。工作以后我的增加收入的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每天都会抽出半小时学习。6.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心理暗示。有的人会觉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旦你有了这样的想法,你就会非常地希望某一样东西快点坏掉、丢失掉,这样你就可以重新买,而有的人就是因为这样想,所以就会开始觉得一样明明还能用的东西不能用了,要换掉,要买买买,这样就会造成浪费。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珍惜自己的物品。7.贷款,,超前消费现在办方便,去很多地方都会被鼓励使用信用卡,先消费然后再每个月还,或者想买东西买不起的时候先贷款。。听起来是很简单很方便,一个月可能也就还那么几千元或者几百元,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到最后是有些撑不住的。这里面就有工作的变动,收入的不稳定,还有个人和家庭日常开支、突发事件的开支,使得还款特别困难。 这里我就借用一位知乎朋友的答案来说明,他的这个例子非常好,也很感谢这位朋友。很多人问我,我签名“父母在,不”的意思,或者有人直接去搜索引擎搜索,然后搜索引擎给了一堆超级坑爹的答案。其实这个签名是因为我以前的一个同事,他和他老婆属于享受型,而且习惯超前享受,比如刚上班那几年,大家出去玩顶多去个大理,西藏的,他们得去欧洲,没钱怎么办?分期!出了新手机,先刷一个玩玩。大家的第一辆车,都选个国产车,日本车。想买美国车,德国车的就多攒两年钱,晚点买。他们也想买德国车,可是没什么积蓄呀!积蓄都还旅游时候刷的信用卡了,那怎么办?怕什么,有种服务叫零首付买车,都零首付了,考虑什么,直接挑好的!!结婚了打算要孩子,孩子得上户口呀!可是他们户口都是挂在单位的北京市集体户口呀!怎么办?买房!没首付怎么办?父母给凑点!看房吧!南城房便宜,那不行,那是下风下水,怎么可以!要买上风上水的,买北边的,贵点怕什么,多贷款。首付不够了,怎么办?往外环买,也得要上风上水的。房买了,车买了,孩子生了,生活幸福了!每月发了工资,银行就直接划走旅游贷、手机贷、车贷、房贷,两人卡里一分不剩了。生活费只能等双方父母每月给打!双方父母一想,算了,为了儿女奋斗吧!推迟退休,多挣点钱,补贴补贴孩子。可是小宝宝出生了,请保姆花费太大,全职太太又少一份收入。经过商量,收入最少的丈母娘来给看孩子。天有不测风云,老丈人病了,丈母娘给看孩子呢!带孩子去医院怕有传染病。谁去照顾?!请假扣工资,拿什么还贷款?!请个便宜的护工吧!可是护工去了就睡觉,老丈人坚强的说“算了,我自己能行!”某天中午女儿去给父亲送饭,听到病友的家属说,父亲因为没法去打水,喝水少嘴唇都干裂了。走出医院,在马路边放声大哭。有多少钱,办多大事。有人说我土鳖,可是生活不是“大跃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挣的钱都花了,那累不是都白受了吗?!都是普通家庭,贷款正常,可是超出能力,不就变成天天上班给银行打工了么?!父母在的时候尽量不要让自己负债,有个什么事都能有个余地,给自己留个退路。很多人埋怨父母管得多,换个位置,你的孩子工作多年,存款没多少,贷款得每月还,你也着急。这个例子就到这里,很感谢这个例子。另外我再补充一下,我们很多人平时会像例子中的夫妻一样,无限制地刷卡,信用卡一堆,拆东墙补西墙,一到还款日期临近的日子就到处借钱先还钱。不得不说,这种日子真的是很痛苦。还有一定要提醒大家,这个问题,辩证看待。如果你的收入稳定而且收入比较高,买完房能在两三年之内或者五六年之内还完贷款,那这样房贷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买房之后需要20年或者是30年以后才能还清贷款,另有家里老人孩子要养,或者是要买第二套房,这时候是不适合贷太多款买房的。如果是二套房,或者是要买第三套第四套房,要特别注意,现在国家的房产政策已经开始实施了,一套房的首付比例已经提高,二套房以上的房产税已经在上海开始实施。这个建议大家留意一下国家的房产政策。如果你买的房子出租的费用还没高,那你就是在另外花钱供着这套房子了。8会花钱才会赚钱…… 我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会花钱才会挣钱。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实际上很多人根本不会花钱,不知道钱到底应该花在哪里才能给自己挣钱,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挣更多的钱。这句话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是自己花钱如流水般止不住的一个借口,是一种非常有毒的消费观念。那这里我们就要说到,怎么样花钱才是真正能帮助你挣钱,让你学会挣钱学会?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是什么。二,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投资和消费,我们平时接触比较多的是消费。在家打开电脑,会看到网页上几乎都有广告,服装,食品等等;出门的时候,一路上各种店铺开张,店铺做活动,一堆人排队争着去买,于是你也要去凑凑热闹,去看看去买点尝尝,去试试。一路走过去,随处可见小广告,于是你消费的心又蠢蠢欲动了。你从小到大,周围的环境都是去消费,从来没有人告诉你如何消费,买什么东西才能帮助自己投资。所以,我们大部分人,几乎是天生就会消费,但是不懂得投资。我们很多人的父母也不懂得投资是个什么东东。那么到底要把钱花在哪里才能够帮助你赚钱,这就是投资。一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钱花在值得的地方让自己提高赚钱的能力,帮你赚钱,这种“”消费“”就是非常合理的消费。比如,买一辆车,用来自己开,那就是消耗品,用来做生意,那就是投资;买一件衣服,用来提升你的形象和自信,这能让你找工作的时候更顺利,但是如果买一件衣服只是为了满足消费欲望或者炫耀,这就是无意义的消费;买一台电脑,用来学习,这是投资,用来玩游戏,这就是消耗;同样的2000元,用来报个培训班学习一门技能或者一些方法,这可以为你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用来买奢侈品或者每天去剁手,这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那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或者是被忽略的三,理财误区总结1、听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盲目跟风经常会收到前来咨询的伙伴问我这样的问题:我听说我的朋友听说,他炒股赚钱了/赔钱了,所以我也要赚钱/.所以我不不敢买股票了我听我的朋友说,他买的了我的亲戚叫我去做云商。。。我的同事给我发了个链接,你看看这个我能吗?然后我看看这些链接,基本都是 不能做的我有个朋友说有个创业项目叫我和他一起做,但是这个创业项目具体怎么做,需要什么条件他都不知道。我身边的人都是做,收益还不错,我也跟着他们一起做这个了。这种例子很多,很多人都是什么都不懂,看见别人赚钱了就要跟着做,看见别人亏钱了就觉得这个东西是洪水猛兽,不能碰。实际上,到底什么样的理财方式才适合你?到底各种理财方式的风险程度有多高?如果不知道,那就是盲目更风,这种风险非常大,建议大家在不懂的时候先弄明白。这里具体引用一个知友写的例子:周末我的丈母娘来福州,闲聊之际她说到她有一个邻居,找她一起挖矿,一年可以赚50%以上。我问:“你们很熟么?”“没呀,一般吧,不是特别熟。”“那她为什么找你?”“她现在没钱嘛。”“你那里一般多少钱?”“月息2~3分吧。”(年化收益相当于24%~36%)我转过头,认真的看着她。岳母大人楞了一会儿,若有所思。我又转头继续开车,问:“现在金属矿很难赚钱,你邻居开得什么矿?”“唔…………好像……我不记得了。”“在哪里开的?”“呃……这个,我……”岳母大人挠着脑袋开始知道我想要说什么了。2.没钱就不能做投资,或者说,钱少,理财没效果。(文段引用自AK虎 - 知乎) 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你不太了解以前的习性,我们不妨来看一看钱有什么样的习性。钱属于,长跑型运动员耐力型选手时间越久,跑的越快。你每个月拿出100元来,紧急每年10%作为年,如果你从20岁开始投资,一个月,年收益率是10%,那么我们来计算一下从20岁起到60岁,你将拥有632407元从30岁起到60岁,你将拥有226048元从40岁起到60岁,你将拥有75936元从50岁起到60岁,你将拥有20844元上面的这个例子,说的就是的作用。我们老师经常说,理财要尽早开始学习和积累,这其中不仅积累的是知识,也是尽早在培养一种思想。我们下面一位知友也说,理财,理的不仅是财,还有观念。引用他的例子如下:我从小学开始给妈妈做家务赚点小,骑车大老远去卖废品(一个多小时车程换三四块钱),为了吃零食偷过老爸一百元(被老爸发现后打了一巴掌,才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此再也没动过这种不正当的心思),六年级拿压岁钱买了两千块国债(看看国债的小本本就好开心,没事就对着百分三点多一直算到期能拿多少利息),初中趁着北京奥运会买了一些银纪念品(后来发现不容易升职,只能在家藏着),高中从父母那里拿了户口本去办定期存折,大学用自己省吃俭用的钱开始进行、贵金属、股票的投资。一点点,一步步,观念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没有从小的积累,我怎么会在上大学的时候突然想要进行投资?顶多像同龄人一样省下生活费拿去买喜欢的东西。省钱也罢,投资也罢,没钱就一点一点的去存,去赚,怕的就是,觉得自己没钱,所以连的观念都不去关心,等小有积蓄,比如奖金,工资之类,也就只能把它傻傻的放在银行里睡大觉,理的不仅是财,还有观念,这是要尽早培养的。不论成功失败,都是一种经验教训。那么,如果说,你在某个时间段,比如刚毕业的时候,实在没钱,每个月月光,刚够基本开支,怎么办?是不是说,自己工资少,平时日常开销用用就差不多了,根本不可能理财呢?也不是。如果你暂时实在拿不出一分钱来投资理财,那你可以先学习投资和方法,可以先玩玩模拟炒股或者玩玩现金流游戏,这些都是很要好的学习投资理财的方法。在qq空间就有模拟炒股的 应用,你也可以下载一个模拟炒股的app,东方财富网就很好用。3.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车,名牌包之类的奢侈品,并不不是所有的都可以用来投资,有些东西,如果你只是用来消费,那么一买回来就会贬值的 。如果说买车和名牌包包之类是为了工作需要,让你更容易获取客户信任或者是更有自信,帮助你在个人发展上加分,那么适当的是可以的。4.认为投资就是。其实投资是建立在了解金融游戏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的理性操作,其中虽然有几分要靠运气,但知识储备和个人清醒的判断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曾经和我说投资就是赌博,当时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了,投机才是赌博,看什么顺眼就买什么产品,这种才叫赌博,才叫投机取巧,八成都是靠运气,两成可能靠个内部消息 。5.投资就是要一夜暴富。 理财要求做到未雨绸缪,在力求财务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财产持续稳定的增长,这种一夜暴富没有关系。那些妄想一夜暴富的人们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上当受骗,严重亏损,甚至血本无归。理财和发财没有必然联系。理财是未雨绸缪,帮助你的财富安全、稳健增长。这个我有亲身体会,第一次的时候,每天都忍不住看行情,亏了就卖,涨了就卖,因为没敢玩大所以只亏了几百块,第二次买了一只股票,放在那里,从买的那天开始跌了两三千,不理它,不去看它,放了两个月就涨了两三千,最后卖出的时候盈利三千,这就是差别,即使是股市也可以进行,关键是要沉得住气。上面这个朋友的例子,我们接触到的很多学员也是如此,听消息买了一只股票,然后每天问我:老师,这只股票今天会涨吗?明天能卖吗?什么时候加仓?有在准备考研的同学都还很着急天天问我这个问题。我告诉他,其实投资理财不是一夜暴富,不是去抢钱不是卖彩票,一定要知道买一只股票的依据是什么,知道买卖点大概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该加仓了,什么时候该减仓,自己的心理价位是多少。另外一定要有耐心,适当长期持有。否则,今天买了期待明天涨了就卖,巴菲特也做不到吧。这种想法和中奖有什么区别呢?6.没时间理财。很多人都想理财,希望自己的钱能生更多的钱,但是大部分人又觉得自己太忙,没时间学习没时间理财,没时间关注股市。实际上,可以说,这完全是自己找的借口。用咱们一位知友的话来说,每天挤出10分钟记账,每天挤出一个小时学习,我想,对一般人来讲,没有什么问题。有时间打玩游戏,逛街没时间理财?年轻的时候没时间,指望老了再去学习再去实践吗?7.不懂理财,没法理财。觉得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只要你肯去学习,什么时候学都不晚,什么样的知识你都可以学会,你每天都去看看报纸,看看,听听理财讲座,你就可以学会理财知识,这样会帮助你更好的理财。如果觉得不懂就不理财也不学习,那一辈子都不会,只能等着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学会,多可惜!8.投资理财就是买股票,基金,保险,或者只买房子,亦或者保险买一大堆(1)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基金房产都是之一,他们远不是理财的全部。 投资理财的方式很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条件和风险承受能力去决定自己适合做什么投资。比如有的人刚工作两三年,存了点小钱,那就可以拿少部分钱做点定期;有的人风险承受能力稍微高一些,工作五到八年了,这时候一般手上的资金是允许开始做;有的人,闲置资金有几千万,股票什么的都配置完了,或者是完全看不上股票投资,可以做点其他高风险的,比如期货(只是举例说明,不要硬照搬哦,一般我们是不建议大家做期货这类高风险)(2),并不是说房子买的越多越好,这个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第一、目前国家已经在几个城市开展房产税试点工作,这也是未来的趋势之一,作为投资,手上最多三套房子就够了,更多的,恐怕你以后只是给国家交房产税了。第二、房产投资,一定要看准位置,一个好的位置,一定是有人气的,并不是说,所有的房子都能用来升值。第三、从的角度来说,资金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一定要适当,除了房子之外还可以投资其他的比如股票、基金这类资产。房子这种不动产投资,属于大额投资,一旦出现风险,亏的就不是几万而是几十万甚至更多。这几点,我们在投资理财课上也会详细讲。(3)。保险主要是起到保障的作用,投资理财主要是起到资本升值的作用,这两者大家一定要分清楚哦。9.借钱投资。 我们讲投资理财的时候强调,绝不能借钱投资,的都是借钱。没有人是神仙,没有百分之百的事情。例如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就没有风险了吗?有,但是不是我们可控的,例如发生某些国际政治事件。所以投资没有百分之百的事,投资有赚有赔很正常,你借钱利用杠杆操作赚钱了是好,但是借钱大部分都有利息,如果赔钱那就是背上了长期的债务可能是几倍的赔,如果以赌博的态度去投资,最后总是会一败涂地。所以不借钱你的风险可控,失败了最坏的的结果就是赔了一万块。投资你要风险可控,做有底线的投资,就是不借钱,利用自己的力量慢慢的积累。10.你给我就好,我跟着你买,结果,买完了,出问题了说:都是你的错。投资理财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投资逻辑,自己学会方法,不能说次次靠别人告诉你选哪支股票。另外,资本市场瞬息万变,不懂方法的话,即使是告诉你哪支股票好,你也不一定能赚钱,现实例子很多,相信大家有了解过。并且,投资理财,投什么,投多少,是要自己做决定的,这方面要学会为自己的决策结果负责哦。11.在中国没有意义,中国只适合短线炒作。中国的股市从开始到目前为止也不过几十年,发展历史很短,各种机制没有国外那么完善,庄家炒作盛行。但是,还是有很多好公司值得投资的,这就需要你去认真了解公司发展情况,知道哪些公司值得长期投资。不能说,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完全否定了价值投资。12.我还年轻,不着急投资理财。绝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吧,至少我接触到的很多学员是这样的。那么,为什么投资?拿我们一个做了很多年风险投资的老师的观点来说、。“因为投资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远比打工要复杂的多。与投资对立的是消费,而事实是我们身边大多数人每天都在消费而非投资。其实我们每天的消费都可以有另一种选择——投资。举个例子,2006年的一天我在街上花2块钱买了根冰棍,同一天中国国航上市了,开盘价是1块9毛钱,吃着冰棍的时候我就想,如果我不吃这根冰棍便可以买一股中国国航的股票,中国国航是什么概念呢?中国国航是一台有几百架飞机,有上千飞行员,做了无数的宣传,拥有源源不断的客户,并且永不消失的赚钱机器。因为它是中国国航,国家能没有国航吗,不可能。既然它是个赚钱的机器,它会不断地滚动,那我这两块钱假如没有买冰棍而是买了中国国航的股票,结果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结果是大概过了10个月后,2007年10月份中国国航的股票涨到了29块钱,后来我想如果当时没有吃2块钱的冰棍,今天我便能吃15根!自那天以后,我就变成了“葛朗台”。本来想买条500块的裤子,现在只买一百块的。本来想买个Iphone,现在只买小米,本来想吃饭吃个30块钱的饭,现在只吃20的。我发现每天节约一点,每个月就能攒下一笔小钱,然后可以把它作为定期定投的资金,时间一长差距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投资和消费的差别。到今天为止,我不买上千块钱的衣服和鞋,也不开几十万的好车,也不用Iphone,不是买不起而是不买,因为那些都不重要也没必要。我发现在地铁里用手机的大部分人用的是Iphone或者三星,我并不觉得羡慕,因为我会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不用每天朝九晚五的挤地铁,我可以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可以做想做的事,虽然我用的是小米或者华为,而他们虽然用的是Iphone或三星,但他们还得朝九晚五的去挤地铁直到55岁的时候,这就是我不买的原因。每天地铁里有很多人打游戏,很多人拿着手机看小说,很多人在无所事事,而我在看投资的书,在看历史的书,在的书。所以当我去沙漠里旅行的时候我看着手机就可以赚钱,打开电脑便可以讲课,他们可以吗?不可以。我用的手机真的不如他们,但我想40多岁的时候不用再挤地铁,所以我可以忍受不穿很好的衣服,可以忍受不用Ipnone,可以忍受只开十几万的车。当别人每天还在为了生活朝九晚五的工作时,我已经在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了。我感兴趣的不是用更好的手机,穿更好的衣服,背更好的包。我感兴趣的是我有能力帮助别人而且不求任何回报,我觉得这比用Iphone开心更多。当我去敦煌旅游时,打开电脑我就可以赚钱,然后继续旅行,而别人却还在挤地铁,并且抱怨没有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投资要趁早,因为学习投资的最大成本是时间而非金钱。 投资是种智慧,智慧需要无数次的实践,而无数次的实践需要大量的时间。举个例子:巴菲特11岁,但他99%的财富都是50岁以后赚到的,其633亿美元的财富中,有627亿美元是50岁之后赚到的,其中600亿美元是60岁之后赚到的。所有的资本市场都是周期性的,大概10年是一个周期,上一个牛市是7年以前,等了7年才等到一个牛市。一生大概能经历3波牛市,第一波学习智慧,第二波把握机会,第三波才能实现财务自由。”暂且总结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富【游】才是我们该有的状态!》 精选三来源:国馆、水木然、网络首先特别声明一点:节俭的对立面并不非得是奢侈浪费。两者中间还有适度消费。1中国人曾经很穷。墙上挂着一条咸鱼,一家人围着一盘咸菜扒拉着白饭。低头吃一口饭,抬头看一眼鱼,就算是吃着肉了。孩子忍不住多看了一眼,父亲要责骂他贪婪。有白米饭就咸菜,墙上还有鱼,已然是十分不错了。还有更多的人只能吃野菜、草根,甚至是观音土。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看天吃饭,不知道何时,天灾人祸就会忽然降临。普罗大众既穷困,又要时刻准备着无妄之灾。勤俭节约,成了生存与生活的智慧,几千年不变。2如今,中国人富裕了,但是幸福指数并没有同等上升。罗奶奶买了几斤香蕉,回到家发现有两根有点发黑,局部有点腐烂了,赶紧给吃了。看到剩下的都还好,舍不得吃,决定再放放。过了两天,又发现两根开始腐烂了,罗奶奶赶紧又吃了……如此循环,几斤香蕉吃完了,但一根好的都没吃到。喜欢做这样的事情的,可不只有罗奶奶。肖大妈的儿子给她买了一件几千块钱的衣服。每逢有亲朋上门,她都要拿出来展览一番,但就是舍不得穿。只是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穿几个小时,又赶紧脱下来收好。直到有一次拿出来却发现衣服被老鼠啃烂了。该吃的不吃,该穿的不穿,该用的不用……很多中国人依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这可不仅仅是因为还没适应富裕的日子。这是一种习惯,一种思维,一种眼界,一种格局。3我们家离小镇大概五公里,步行一个小时。父亲舍不得五块钱的车费,去镇上从来都是步行。冬春倒也罢了,40度高温的夏天,他照样倔强地顶着烈日一步一步走到镇上,再走回来。我们劝他坐车,反而总是引来一顿教训。终于一天,他因此而中暑,住院的医药费够两年的车费。满以为他会吸取教训,有所改变。不曾想,他因为住院花了钱而更加变本加厉,甚至有重物在身,也不坐车。父亲还有一个习惯,有病不看医生。先是熬着,希望“过几天就好了”;如果熬不过,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小药铺拿药吃,甚至自己根据偏方配草药。直到十分严重,才会答应去医院看正经医生。但往往在这个时候,病情已经沉重,所花的钱是几倍。并不是家里缺车费或是药费。他只是习惯了“坚持节约的传统美德”。而且这种习惯固执而倔强,不可撼动。肯定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父亲。4固守勤俭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非常注重省钱。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心态叫“稀缺心态”,即你越觉得自己缺什么,就会越在意什么。而事实却往往,你越在意什么,就越缺什么。山东烟台的孙大爷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一段苦日子,“缺钱”在他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哪怕现在儿女成人,生活毫无压力,他依然觉得自己很穷困,也担心将来会再次遭遇穷困。“苦日子过怕了”的他,一直很节俭。为了节省水费,孙大爷洗菜的时候总是草草了事,如果看着干净,他甚至不洗。加上他又特别喜欢吃凉拌菜。因为经常吃没有洗净的菜,孙大爷感染了黄疸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一种由进食为主要感染源的病毒肝炎疾病),差点因此而丧命。最终住院费花了近七万元,才捡回一条命。七万元,够孙大爷活两辈子的水费了。“稀缺心理”会严重影响人的认知智慧,导致人们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因小失大。这是一种典型的穷人思维,却也总是和“节俭”的优良品质同在。5因为地处三峡库区。三峡工程蓄水前期,县城需要搬迁。搬县城就需要大兴土木,需要很多建房子的砖。我们镇上正好是两条河的交汇处,河沙堆积,是优质的建材。有头脑的人去河里挖沙,打成砖,运到县城去卖。有利可图,村民群起效仿。政府觉得这是惠民的好事,愿意支持。政府给一家垫资十万元,置办打砖的机械。但是这十万元要还,还有利息。有个聪明的人算了一个账,县城搬迁大概也就三五年的事情,需要的砖总共就那么多。大家都打砖,最后一家肯定挣了十万块钱。于是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大坑,千万别吃亏。大家交相称赞,并且庆幸有他这么个聪明人。唯独老王例外。他找政府贷了款,买了打砖的机械。十多年过去了。县城搬迁早已结束,但是县城的房价一涨再涨,房子建了一波又一波。连镇上的房子也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到处都是工地。老王不仅还了政府的贷款,还扩大了砖厂的规模,机械日夜轰鸣。政府为了规范,关闭了所有打砖的小作坊,全镇就剩了老王一家砖厂。村里身强力壮的劳动力都去给老王打工。节俭的人心中往往只有一个想法:省钱。为了省钱,就要算账,就爬吃亏。算着算着,就容易只看到手里那点钱,而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省钱,反而失去了挣钱的机会。6还是我父亲的故事。我们县是名副其实的老少边穷地区,国家贫困县市榜上前列。同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父亲却能靠自己的勤劳和节俭比同村别的人有更多的储蓄。这让他颇为自得。十年前,政府大力发展原生态旅游业,在各个乡镇成立旅游公司。为了筹措资金,旅游公司有部分股份归村集体所有,号召大家入股、融资。我舅舅找到父亲,极力鼓动他拿出那点积蓄去认购股份。父亲不仅不为所动,还以老大哥的身份把舅舅教训了一通:“你就是从小没吃过苦,不懂得勤俭,老想着投机取巧的事情。我那点钱是一点一点攒的,得用在该用的地方。你也别多想,还是踏踏实实种地,过日子吧。”老实本分,勒紧裤腰带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不作非分之想。这是父亲勤俭半辈子得出的经验。舅舅没有办法,以个人的名义借走了父亲的积蓄,认购了股份。十年的时间,舅舅每年能坐收相当可观的分红,如今在县城大街上有房,有车,有产业。而父亲那点可怜的积蓄早也不知道被消耗了在何处。节俭的人,总是特别懂得劳动的辛酸,所以对劳动成果尤为珍惜。他们总是要把劳动所得看得紧紧的,省了又省,减了又减。但他们的小心谨慎,使得他们总是只懂得珍惜过去的,却看不到未来的。只知道怎么可以尽量少把手中的钱花出去,却不知道如何投资获得更大的汇报。最终影响的是选择、决策的格局,决定的是最终的高度。71998年,席卷整个亚洲,影响全世界经济数年之久。中国当然不能幸免。为了复苏经济,政府出台政策,极力拉动内需,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救市。然而,老百姓的自然消费却始终疲软不给力。很多老百姓不是绝对缺钱,而是愿意将钱存在银行。因为大家对过去的苦日子心有余悸,不得不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把钱存起来,防范于未然。而这些存起来的钱,都是从眼前的日子里一分一分扣出来的,每一分钱上都写着“节俭”两个大字。节俭是我们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一直被称之为美德。但是,现在它正在抹杀很大一部分中国人的幸福。没有存钱,心里不踏实。存了一万,想存十万;存了十万,还想存一百万……不敢吃,不敢穿,不敢用,极度缺乏安全感。然而,抓不住现在的生活,快乐与幸福该何处安放?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见了面,两人都很高兴,便攀谈起来。美国老太太说:“真是开心啊。住了六十年的房子,今天终于把钱还完了。”中国老太太说:“我也很开心。存了六十年的钱,终于可以买房子了。”这是一个笑话,却很能说明问题。这代表的是两种消费观念。美国老太太代表的是典型的工业社会、商业社会的消费心态;而中国老太太崇尚的则是农耕文明勤俭的消费观念。时代变了,我们已经迈入了工业化、商业化的时代。我们的消费心态需要随之改变。深层次的道理不说。国家、社会需要我们适度消费。有消费,有流通,经济才能发展。我们自己也需要适度消费,生活才有情趣。刚刚摆脱贫穷的我们很矛盾,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边是暴发户式的狂喜,极尽奢侈之能,毫无底线炫富。一边是沉浸在贫困的惶恐中不能自拔,挣再多的钱也不敢花,存再多的钱也得不到安全感。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适度消费。能吃馒头的不必刻意吃糠咽菜,能吃鱼肉的不需天天白饭咸菜。多吃新鲜水果对身体好,多穿新衣心情美。买得起名牌的尽管买,但不用炫耀;买不起名牌的别逞强,也不用自卑。勤俭自然是美德,铺张浪费绝对是可耻。但是自己挣的钱自己花也是光荣。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不抠抠搜搜过日子,开开心心享受眼前的生活。而一味节俭,坏了生活的兴致,不值得。比穷更可怕的是“穷人思维”!1有一次我在文章里推荐了一本书《国富论》,经济学祖师、英国第一才子,亚当·斯密写的。有几个人买了,但大部分人却问我有没有电子书资源,也有几个人自己找到了。还有一个人,专门加我微信说,“在各大资源站都找遍了,没有免费的电子书,你推荐个JB!”我问他是不是大学生?他说已经毕业四五年了。我立马把这个人删除了,讲真,我特别害怕这种人,他不会为你带来任何价值,还会一直消耗你。你要是说错一句话,他都会觉得你坑了他祖宗十八代,所以我希望离这种人远一点儿。在大学毕业之前,我也特别喜欢寻找免费的资源,因为那个时候确实没钱,还要自己做兼职赚生活费,所以我能理解大学生的心理。直到大学毕业后,我才明白免费的东西真不是免费的,找资源的时间,绝对会超过一本书的钱,而且免费的资源,质量没有付费的好。我个人认为看书一定要看纸质版的,为什么?不仅是因为电子书伤眼睛,更重要的是,只有自己花钱买的书,才会认真去看,免费的资源,扫两眼就存档了,大多都不会珍惜。我喜欢买书,学习了《断舍离》后,又不愿意囤书。所以朋友来我这里聚餐走时,我就会把自己看完的书给他们送几本,感觉特别满足。针对上述那个找免费资源的哥们,让我深思,穷人思维的根源,到底出在哪儿?有人说穷人就是缺钱的人,其实我不太同意,世界上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缺钱。有的外表光鲜的有钱人,宝马豪宅妓满屋,实质上欠银行几个亿。所以不能以缺钱来定义穷富,多和少都是相对的,穷人缺钱,但穷人和富人拥有的时间完全一样。所以,准确来说,穷人就是那种运作的钱相对少,但时间相对多的人。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你缺什么,就会把什么看得特别重,不缺什么,就会把这个样东西看得特别轻。所以穷人把钱看得特别重,而富人把时间看得特别重。2穷人思维对我们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喜欢用时间换钱。去年七月份,上映了一部超级烂片《封神**》,虽然投资五亿,但豆瓣上评分不到三分,这片子烂到看几分钟都觉得音箱在影响你的睡眠,但据我观察,这么烂的片子,也很少有人一起中途退场。如果你觉得电影好看,那么认认真真看完无可厚非,如果觉得难看,还忍受着折磨看完,说明你或多或少有点“穷人思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两个小时的时间成本不值33元的票价。这种现象,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就是过于注重“沉没成本”。在中国,大部分自助餐厅是很难盈利的,为什么?因为中国人太注重“沉没成本”。一群人进了餐厅,每人交了80元的费用,中国人不吃回本绝不会走,有的甚至会吃到吐。再比如前文说的看电影,花了33块钱买票,无论电影好看不好看,这个钱都回不来了,但很多人即便电影再难看,也会一股脑看完。还有的人买鞋子,买时很满意,但真正穿时却发现夹脚,退又退不掉,于是,大部分人会一直忍受这种痛苦,直到把鞋穿坏为止。而有钱人的花钱理念会让你眼前一亮:花钱,要么是为了赚钱,要么是为了享受,两样都不沾,就不会掏腰包。花错钱了,也决不去追回沉没成本。3“穷人思维”过于关注于拥有的资源本身,却常常忽略了消费的目标。比如,商场里的耐克鞋子打折,有三种规格,原价分别是、800,现价一律500。销售员也看得出穷人和有钱人的区别:穷人更倾向于买原价1200的——因为感觉省了700元,而有钱人更倾向于适合的款式——自己的目标需求。再拿买房来说。有的人买房,先考虑我有多少钱付首付,月收入多少还贷?再倒过来推算,自己该不该买房,买什么房。还有的人买房,首先问,我要不要买房,想买什么房?然后再算,还差多少,怎么解决。如果一项任务的目标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不能以“资源不足”为理由,去否定这个目标。这就是有钱人教会我们的一条重要原则:不要量入为出,要以目标为导向。4“穷人思维”会消耗我们有限的自制力,这是最可怕的一点。行为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决策疲劳”,短时间内,你做出的决策越多,你的精力越疲惫,内心越不愿意再一次权衡利弊,导致你的决策越来越随意,甚至错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超市买了一大堆打折的东西,回家后却发现很多用不上,甚至会后悔想剁手。过去有一种看法,穷人的意志力会更强,而事实却是:“决策疲劳”对穷人的影响最大。美国有六分之一的穷人,他们更喜欢买垃圾食品,他们习惯每买一样东西,都要反复比价。一方面,这占用了他们的大量时间,没有精力去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那些频繁的、无意义的决策,使他们的大脑疲劳。等到消费快结束时,他们的大脑失去了自制力,已经无法抵御垃圾食品的诱惑。回想一下,我们减肥时,大量运动消耗了意志力之后,是不是更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了?电影《华尔街之狼》讲了一个专门骗穷人的,他发现穷人在长期的消费决策中,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便宜的东西更有吸引力。当他们把这种思维惯性带到了投资中,就成为“垃圾股”的目标客户。影片里有一句台词:“我们把垃圾卖给垃圾人,因为钱在我们手里,总比在他们手里更能发挥价值。”这是天下骗子的心声啊。现实中,也有人专门将“垃圾”卖给穷人以赚取暴利。那些利率高得吓人的垃圾P2P,那些根本不可能上市的“”,还有无数次崩盘又卷士重来的“3M骗局”,都是抓住了“穷人思维”的致命弱点——既无判断力,又无自制力。那么富人是怎么投资的呢?在巴菲特的投资偏好中,既没有房地产,也没有互联网,因为前者不喜欢,后者看不懂。这就是自制力,如猎豹一般,不浪费精力,把有限的力量集中到擅长的地方,最后全力一击。5冯小刚的电影《1942》里,张国立演的地主在逃荒路上说了一句话:“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再回来……”如何从穷人变成财主?首先要培养一个牛逼的思维。1、建立“”的概念,减少做那些“耗时间收益少”的事情;2、牢记“沉没成本”不可追,钱已经花错了,再浪费时间,就是错上加错;3、培养“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确立正确目标,再想办法去整合资源;4、减少无意义的频繁决策,节省宝贵的意志力。5、拓展自己的视野,建立高端的商业意识。以前,我奶奶每年春节前大扫除时,总爱念叨一句话:“穷人留破烂,越留越穷。”其实,“穷人思维”才是我们最应扔掉“破烂”。只有走出思维的怪圈,才有可能变成“表面上挥金如土、暗地里日进斗金”的有钱人。继续阅读▼?无豪礼,不激情!中秋博饼挑战豪礼赛开始啦!!!?1号投对待绝不手软?1号投,这次真闹大了....?这7种情况,欠债可以不还钱!?倡议书,帮忙传递一下,一位也行!?中居然有“灰名单”??社保卡借给了亲戚,感觉心慌慌...《富【游】才是我们该有的状态!》 精选四点击上方【】关注我们,更多等着你!首先特别声明一点:节俭的对立面并不非得是奢侈浪费。两者中间还有适度消费。中国人曾经很穷。墙上挂着一条咸鱼,一家人围着一盘咸菜扒拉着白饭。低头吃一口饭,抬头看一眼鱼,就算是吃着肉了。孩子忍不住多看了一眼,父亲要责骂他贪婪。有白米饭就咸菜,墙上还有鱼,已然是十分不错了。还有更多的人只能吃野菜、草根,甚至是观音土。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看天吃饭,不知道何时,天灾人祸就会忽然降临。普罗大众既穷困,又要时刻准备着无妄之灾。勤俭节约,成了生存与生活的智慧,几千年不变。如今,中国人富裕了,但是幸福指数并没有同等上升。罗奶奶买了几斤香蕉,回到家发现有两根有点发黑,局部有点腐烂了,赶紧给吃了。看到剩下的都还好,舍不得吃,决定再放放。过了两天,又发现两根开始腐烂了,罗奶奶赶紧又吃了……如此循环,几斤香蕉吃完了,但一根好的都没吃到。喜欢做这样的事情的,可不只有罗奶奶。肖大妈的儿子给她买了一件几千块钱的衣服。每逢有亲朋上门,她都要拿出来展览一番,但就是舍不得穿。只是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穿几个小时,又赶紧脱下来收好。直到有一次拿出来却发现衣服被老鼠啃烂了。该吃的不吃,该穿的不穿,该用的不用……很多中国人依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这可不仅仅是因为还没适应富裕的日子。这是一种习惯,一种思维,一种眼界,一种格局。我们家离小镇大概五公里,步行一个小时。父亲舍不得五块钱的车费,去镇上从来都是步行。冬春倒也罢了,40度高温的夏天,他照样倔强地顶着烈日一步一步走到镇上,再走回来。我们劝他坐车,反而总是引来一顿教训。终于一天,他因此而中暑,住院的医药费够两年的车费。满以为他会吸取教训,有所改变。不曾想,他因为住院花了钱而更加变本加厉,甚至有重物在身,也不坐车。父亲还有一个习惯,有病不看医生。先是熬着,希望“过几天就好了”;如果熬不过,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小药铺拿药吃,甚至自己根据偏方配草药。直到十分严重,才会答应去医院看正经医生。但往往在这个时候,病情已经沉重,所花的钱是几倍。并不是家里缺车费或是药费。他只是习惯了“坚持节约的传统美德”。而且这种习惯固执而倔强,不可撼动。肯定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父亲。固守勤俭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非常注重省钱。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心态叫“稀缺心态”,即你越觉得自己缺什么,就会越在意什么。而事实却往往,你越在意什么,就越缺什么。山东烟台的孙大爷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一段苦日子,“缺钱”在他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哪怕现在儿女成人,生活毫无压力,他依然觉得自己很穷困,也担心将来会再次遭遇穷困。“苦日子过怕了”的他,一直很节俭。为了节省水费,孙大爷洗菜的时候总是草草了事,如果看着干净,他甚至不洗。加上他又特别喜欢吃凉拌菜。因为经常吃没有洗净的菜,孙大爷感染了黄疸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一种由进食为主要感染源的病毒肝炎疾病),差点因此而丧命。最终住院费花了近七万元,才捡回一条命。七万元,够孙大爷活两辈子的水费了。“稀缺心理”会严重影响人的认知智慧,导致人们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因小失大。这是一种典型的穷人思维,却也总是和“节俭”的优良品质同在。因为地处三峡库区。三峡工程蓄水前期,县城需要搬迁。搬县城就需要大兴土木,需要很多建房子的砖。我们镇上正好是两条河的交汇处,河沙堆积,是优质的建材。有头脑的人去河里挖沙,打成砖,运到县城去卖。有利可图,村民群起效仿。政府觉得这是惠民的好事,愿意支持。政府给一家垫资十万元,置办打砖的机械。但是这十万元要还,还有利息。有个聪明的人算了一个账,县城搬迁大概也就三五年的事情,需要的砖总共就那么多。大家都打砖,最后一家肯定挣了十万块钱。于是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大坑,千万别吃亏。大家交相称赞,并且庆幸有他这么个聪明人。唯独老王例外。他找政府贷了款,买了打砖的机械。十多年过去了。县城搬迁早已结束,但是县城的房价一涨再涨,房子建了一波又一波。连镇上的房子也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到处都是工地。老王不仅还了政府的贷款,还扩大了砖厂的规模,机械日夜轰鸣。政府为了规范,关闭了所有打砖的小作坊,全镇就剩了老王一家砖厂。村里身强力壮的劳动力都去给老王打工。节俭的人心中往往只有一个想法:省钱。为了省钱,就要算账,就怕吃亏。算着算着,就容易只看到手里那点钱,而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省钱,反而失去了挣钱的机会。还是我父亲的故事。我们县是名副其实的老少边穷地区,国家贫困县市榜上排名前列。同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父亲却能靠自己的勤劳和节俭比同村别的人有更多的储蓄。这让他颇为自得。十年前,政府大力发展原生态旅游业,在各个乡镇成立旅游公司。为了筹措资金,旅游公司有部分股份归村集体所有,号召大家入股、融资。我舅舅找到父亲,极力鼓动他拿出那点积蓄去认购股份。父亲不仅不为所动,还以老大哥的身份把舅舅教训了一通:“你就是从小没吃过苦,不懂得勤俭,老想着投机取巧的事情。我那点钱是一点一点攒的,得用在该用的地方。你也别多想,还是踏踏实实种地,过日子吧。”老实本分,勒紧裤腰带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不作非分之想。这是父亲勤俭半辈子得出的经验。舅舅没有办法,以个人的名义借走了父亲的积蓄,认购了股份。十年的时间,舅舅每年能坐收相当可观的分红,如今在县城大街上有房,有车,有产业。而父亲那点可怜的积蓄早也不知道被消耗了在何处。节俭的人,总是特别懂得劳动的辛酸,所以对劳动成果尤为珍惜。他们总是要把劳动所得看得紧紧的,省了又省,减了又减。但他们的小心谨慎,使得他们总是只懂得珍惜过去的,却看不到未来的。只知道怎么可以尽量少把手中的钱花出去,却不知道如何投资获得更大的汇报。最终影响的是选择、决策的格局,决定的是最终的高度。1998年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亚洲,影响全世界经济数年之久。中国当然不能幸免。为了复苏经济,政府出台政策,极力拉动内需,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救市。然而,老百姓的自然消费却始终疲软不给力。很多老百姓不是绝对缺钱,而是愿意将钱存在银行。因为大家对过去的苦日子心有余悸,不得不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把钱存起来,防范于未然。而这些存起来的钱,都是从眼前的日子里一分一分扣出来的,每一分钱上都写着“节俭”两个大字。节俭是我们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一直被称之为美德。但是,现在它正在抹杀很大一部分中国人的幸福。没有存钱,心里不踏实。存了一万,想存十万;存了十万,还想存一百万……不敢吃,不敢穿,不敢用,极度缺乏安全感。然而,抓不住现在的生活,快乐与幸福该何处安放?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见了面,两人都很高兴,便攀谈起来。美国老太太说:“真是开心啊。住了六十年的房子,今天终于把钱还完了。”中国老太太说:“我也很开心。存了六十年的钱,终于可以买房子了。”这是一个笑话,却很能说明问题。这代表的是两种消费观念。美国老太太代表的是典型的工业社会、商业社会的消费心态;而中国老太太崇尚的则是农耕文明勤俭的消费观念。时代变了,我们已经迈入了工业化、商业化的时代。我们的消费心态需要随之改变。深层次的道理不说。国家、社会需要我们适度消费。有消费,有流通,经济才能发展。我们自己也需要适度消费,生活才有情趣。刚刚摆脱贫穷的我们很矛盾,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边是暴发户式的狂喜,极尽奢侈之能,毫无底线炫富。一边是沉浸在贫困的惶恐中不能自拔,挣再多的钱也不敢花,存再多的钱也得不到安全感。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适度消费。能吃馒头的不必刻意吃糠咽菜,能吃鱼肉的不需天天白饭咸菜。多吃新鲜水果对身体好,多穿新衣心情美。买得起名牌的尽管买,但不用炫耀;买不起名牌的别逞强,也不用自卑。勤俭自然是美德,铺张浪费绝对是可耻。但是自己挣的钱自己花也是光荣。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不抠抠搜搜过日子,开开心心享受眼前的生活。而一味节俭,坏了生活的兴致,不值得。比穷更可怕的“穷人思维”1有一次我在文章里推荐了一本书《国富论》,经济学祖师、英国第一才子,亚当斯密写的。有几个人买了,但大部分人却问我有没有电子书资源,也有几个人自己找到了。还有一个人,专门加我微信说,“在各大资源站都找遍了,没有免费的电子书,你推荐个呗!”我问他是不是大学生?他说已经毕业四五年了。我立马把这个人删除了,讲真,我特别害怕这种人,他不会为你带来任何价值,还会一直消耗你。你要是说错一句话,他都会觉得你坑了他祖宗十八代,所以我希望离这种人远一点儿。在大学毕业之前,我也特别喜欢寻找免费的资源,因为那个时候确实没钱,还要自己做兼职赚生活费,所以我能理解大学生的心理。直到大学毕业后,我才明白免费的东西真不是免费的,找资源的时间,绝对会超过一本书的钱,而且免费的资源,质量没有付费的好。我个人认为看书一定要看纸质版的,为什么?不仅是因为电子书伤眼睛,更重要的是,只有自己花钱买的书,才会认真去看,免费的资源,扫两眼就存档了,大多都不会珍惜。我喜欢买书,学习了《断舍离》后,又不愿意囤书。所以朋友来我这里聚餐走时,我就会把自己看完的书给他们送几本,感觉特别满足。针对上述那个找免费资源的哥们,让我深思,穷人思维的根源,到底出在哪儿?有人说穷人就是缺钱的人,其实我不太同意,世界上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缺钱。有的外表光鲜的有钱人,宝马豪宅妓满屋,实质上欠银行几个亿。所以不能以缺钱来定义穷富,多和少都是相对的,穷人缺钱,但穷人和富人拥有的时间完全一样。所以,准确来说,穷人就是那种运作的钱相对少,但时间相对多的人。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你缺什么,就会把什么看得特别重,不缺什么,就会把这个样东西看得特别轻。所以穷人把钱看得特别重,而富人把时间看得特别重。2穷人思维对我们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喜欢用时间换钱。去年七月份,上映了一部超级烂片《封神榜》,虽然投资五亿,但豆瓣上评分不到三分,这片子烂到看几分钟都觉得音箱在影响你的睡眠,但据我观察,这么烂的片子,也很少有人一起中途退场。如果你觉得电影好看,那么认认真真看完无可厚非,如果觉得难看,还忍受着折磨看完,说明你或多或少有点“穷人思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两个小时的时间成本不值33元的票价。这种现象,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就是过于注重“沉没成本”。在中国,大部分自助餐厅是很难盈利的,为什么?因为中国人太注重“沉没成本”。一群人进了餐厅,每人交了80元的费用,中国人不吃回本绝不会走,有的甚至会吃到吐。再比如前文说的看电影,花了33块钱买票,无论电影好看不好看,这个钱都回不来了,但很多人即便电影再难看,也会一股脑看完。还有的人买鞋子,买时很满意,但真正穿时却发现夹脚,退又退不掉,于是,大部分人会一直忍受这种痛苦,直到把鞋穿坏为止。而有钱人的花钱理念会让你眼前一亮:花钱,要么是为了赚钱,要么是为了享受,两样都不沾,就不会掏腰包。花错钱了,也决不去追回沉没成本。3“穷人思维”过于关注于拥有的资源本身,却常常忽略了消费的目标。比如,商场里的耐克鞋子打折,有三种规格,原价分别是、800,现价一律500。销售员也看得出穷人和有钱人的区别:穷人更倾向于买原价1200的——因为感觉省了700元,而有钱人更倾向于适合的款式——自己的目标需求。再拿买房来说。有的人买房,先考虑我有多少钱付首付,月收入多少还贷?再倒过来推算,自己该不该买房,买什么房。还有的人买房,首先问,我要不要买房,想买什么房?然后再算,还差多少,怎么解决。如果一项任务的目标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不能以“资源不足”为理由,去否定这个目标。这就是有钱人教会我们的一条重要原则:不要量入为出,要以目标为导向。4“穷人思维”会消耗我们有限的自制力,这是最可怕的一点。行为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决策疲劳”,短时间内,你做出的决策越多,你的精力越疲惫,内心越不愿意再一次权衡利弊,导致你的决策越来越随意,甚至错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超市买了一大堆打折的东西,回家后却发现很多用不上,甚至会后悔想剁手。过去有一种看法,穷人的意志力会更强,而事实却是:“决策疲劳”对穷人的影响最大。美国有六分之一的穷人,他们更喜欢买垃圾食品,他们习惯每买一样东西,都要反复比价。一方面,这占用了他们的大量时间,没有精力去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那些频繁的、无意义的决策,使他们的大脑疲劳。等到消费快结束时,他们的大脑失去了自制力,已经无法抵御垃圾食品的诱惑。回想一下,我们减肥时,大量运动消耗了意志力之后,是不是更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了?电影《华尔街之狼》讲了一个专门骗穷人的股票经纪人,他发现穷人在长期的消费决策中,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便宜的东西更有吸引力。当他们把这种思维惯性带到了投资中,就成为“垃圾股”的目标客户。影片里有一句台词:“我们把垃圾卖给垃圾人,因为钱在我们手里,总比在他们手里更能发挥价值。”这是天下骗子的心声啊。现实中,也有人专门将“垃圾”卖给穷人以赚取暴利。那些利率高得吓人的垃圾P2P,那些根本不可能上市的“内部原始股”,还有无数次崩盘又卷士重来的“3M骗局”,都是抓住了“穷人思维”的致命弱点——既无判断力,又无自制力。那么富人是怎么投资的呢?在巴菲特的投资偏好中,既没有房地产,也没有互联网,因为前者不喜欢,后者看不懂。这就是自制力,如猎豹一般,不浪费精力,把有限的力量集中到擅长的地方,最后全力一击。5冯小刚的电影《1942》里,张国立演的地主在逃荒路上说了一句话:“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再回来……”如何从穷人变成财主?首先要培养一个牛逼的思维。1、建立“时间价值”的概念,减少做那些“耗时间收益少”的事情;2、牢记“沉没成本”不可追,钱已经花错了,再浪费时间,就是错上加错;3、培养“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确立正确目标,再想办法去整合资源;4、减少无意义的频繁决策,节省宝贵的意志力。5、拓展自己的视野,建立高端的商业意识。以前,我奶奶每年春节前大扫除时,总爱念叨一句话:“穷人留破烂,越留越穷。”其实,“穷人思维”才是我们最应扔掉“破烂”。只有走出思维的怪圈,才有可能变成“表面上挥金如土、暗地里日进斗金”的有钱人。(文章来源网络)欢迎关注德成贷微信公众号,“德成贷”为客户搭建全新的、科学的互联网中介平台;为资金提供方和资金需求方搭建的一个专业、高效、透明的平台。德成贷-打造中国领先的机构。德行天下,成就未来。德成贷全国服务热线:400-990-5087:www.dechengdai.com德成贷①群: 地址:中国常州中吴大道1318号 富邦广场 徽熳大厦乙座14~15层长按二维码,关注德成贷微信公众号轻松理财尽在德成贷,您身边的财富管家安全|品质|服务↓↓↓猛戳“阅读全文”,微信也能理财!《富【游】才是我们该有的状态!》 精选五提示:点击上方↑↑“爱财财富”关注,天天有惊喜!首先特别声明一点:节俭的对立面并不非得是奢侈浪费。两者中间还有适度消费。中国人曾经很穷。墙上挂着一条咸鱼,一家人围着一盘咸菜扒拉着白饭。低头吃一口饭,抬头看一眼鱼,就算是吃着肉了。孩子忍不住多看了一眼,父亲要责骂他贪婪。有白米饭就咸菜,墙上还有鱼,已然是十分不错了。还有更多的人只能吃野菜、草根,甚至是观音土。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看天吃饭,不知道何时,天灾人祸就会忽然降临。普罗大众既穷困,又要时刻准备着无妄之灾。勤俭节约,成了生存与生活的智慧,几千年不变。如今,中国人富裕了,但是幸福指数并没有同等上升。罗奶奶买了几斤香蕉,回到家发现有两根有点发黑,局部有点腐烂了,赶紧给吃了。看到剩下的都还好,舍不得吃,决定再放放。过了两天,又发现两根开始腐烂了,罗奶奶赶紧又吃了……如此循环,几斤香蕉吃完了,但一根好的都没吃到。喜欢做这样的事情的,可不只有罗奶奶。肖大妈的儿子给她买了一件几千块钱的衣服。每逢有亲朋上门,她都要拿出来展览一番,但就是舍不得穿。只是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穿几个小时,又赶紧脱下来收好。直到有一次拿出来却发现衣服被老鼠啃烂了。该吃的不吃,该穿的不穿,该用的不用……很多中国人依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这可不仅仅是因为还没适应富裕的日子。这是一种习惯,一种思维,一种眼界,一种格局。我们家离小镇大概五公里,步行一个小时。父亲舍不得五块钱的车费,去镇上从来都是步行。冬春倒也罢了,40度高温的夏天,他照样倔强地顶着烈日一步一步走到镇上,再走回来。我们劝他坐车,反而总是引来一顿教训。终于一天,他因此而中暑,住院的医药费够两年的车费。满以为他会吸取教训,有所改变。不曾想,他因为住院花了钱而更加变本加厉,甚至有重物在身,也不坐车。父亲还有一个习惯,有病不看医生。先是熬着,希望“过几天就好了”;如果熬不过,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小药铺拿药吃,甚至自己根据偏方配草药。直到十分严重,才会答应去医院看正经医生。但往往在这个时候,病情已经沉重,所花的钱是几倍。并不是家里缺车费或是药费。他只是习惯了“坚持节约的传统美德”。而且这种习惯固执而倔强,不可撼动。肯定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父亲。固守勤俭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非常注重省钱。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心态叫“稀缺心态”,即你越觉得自己缺什么,就会越在意什么。而事实却往往,你越在意什么,就越缺什么。山东烟台的孙大爷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一段苦日子,“缺钱”在他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哪怕现在儿女成人,生活毫无压力,他依然觉得自己很穷困,也担心将来会再次遭遇穷困。“苦日子过怕了”的他,一直很节俭。为了节省水费,孙大爷洗菜的时候总是草草了事,如果看着干净,他甚至不洗。加上他又特别喜欢吃凉拌菜。因为经常吃没有洗净的菜,孙大爷感染了黄疸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一种由进食为主要感染源的病毒肝炎疾病),差点因此而丧命。最终住院费花了近七万元,才捡回一条命。七万元,够孙大爷活两辈子的水费了。“稀缺心理”会严重影响人的认知智慧,导致人们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因小失大。这是一种典型的穷人思维,却也总是和“节俭”的优良品质同在。因为地处三峡库区。三峡工程蓄水前期,县城需要搬迁。搬县城就需要大兴土木,需要很多建房子的砖。我们镇上正好是两条河的交汇处,河沙堆积,是优质的建材。有头脑的人去河里挖沙,打成砖,运到县城去卖。有利可图,村民群起效仿。政府觉得这是惠民的好事,愿意支持。政府给一家垫资十万元,置办打砖的机械。但是这十万元要还,还有利息。有个聪明的人算了一个账,县城搬迁大概也就三五年的事情,需要的砖总共就那么多。大家都打砖,最后一家肯定挣了十万块钱。于是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大坑,千万别吃亏。大家交相称赞,并且庆幸有他这么个聪明人。唯独老王例外。他找政府贷了款,买了打砖的机械。十多年过去了。县城搬迁早已结束,但是县城的房价一涨再涨,房子建了一波又一波。连镇上的房子也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到处都是工地。老王不仅还了政府的贷款,还扩大了砖厂的规模,机械日夜轰鸣。政府为了规范,关闭了所有打砖的小作坊,全镇就剩了老王一家砖厂。村里身强力壮的劳动力都去给老王打工。节俭的人心中往往只有一个想法:省钱。为了省钱,就要算账,就爬吃亏。算着算着,就容易只看到手里那点钱,而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省钱,反而失去了挣钱的机会。还是我父亲的故事。我们县是名副其实的老少边穷地区,国家贫困县市榜上排名前列。同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父亲却能靠自己的勤劳和节俭比同村别的人有更多的储蓄。这让他颇为自得。十年前,政府大力发展原生态旅游业,在各个乡镇成立旅游公司。为了筹措资金,旅游公司有部分股份归村集体所有,号召大家入股、融资。我舅舅找到父亲,极力鼓动他拿出那点积蓄去认购股份。父亲不仅不为所动,还以老大哥的身份把舅舅教训了一通:“你就是从小没吃过苦,不懂得勤俭,老想着投机取巧的事情。我那点钱是一点一点攒的,得用在该用的地方。你也别多想,还是踏踏实实种地,过日子吧。”老实本分,勒紧裤腰带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不作非分之想。这是父亲勤俭半辈子得出的经验。舅舅没有办法,以个人的名义借走了父亲的积蓄,认购了股份。十年的时间,舅舅每年能坐收相当可观的分红,如今在县城大街上有房,有车,有产业。而父亲那点可怜的积蓄早也不知道被消耗了在何处。节俭的人,总是特别懂得劳动的辛酸,所以对劳动成果尤为珍惜。他们总是要把劳动所得看得紧紧的,省了又省,减了又减。但他们的小心谨慎,使得他们总是只懂得珍惜过去的,却看不到未来的。只知道怎么可以尽量少把手中的钱花出去,却不知道如何投资获得更大的汇报。最终影响的是选择、决策的格局,决定的是最终的高度。1998年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亚洲,影响全世界经济数年之久。中国当然不能幸免。为了复苏经济,政府出台政策,极力拉动内需,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救市。然而,老百姓的自然消费却始终疲软不给力。很多老百姓不是绝对缺钱,而是愿意将钱存在银行。因为大家对过去的苦日子心有余悸,不得不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把钱存起来,防范于未然。而这些存起来的钱,都是从眼前的日子里一分一分扣出来的,每一分钱上都写着“节俭”两个大字。节俭是我们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一直被称之为美德。但是,现在它正在抹杀很大一部分中国人的幸福。没有存钱,心里不踏实。存了一万,想存十万;存了十万,还想存一百万……不敢吃,不敢穿,不敢用,极度缺乏安全感。然而,抓不住现在的生活,快乐与幸福该何处安放?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见了面,两人都很高兴,便攀谈起来。美国老太太说:“真是开心啊。住了六十年的房子,今天终于把钱还完了。”中国老太太说:“我也很开心。存了六十年的钱,终于可以买房子了。”这是一个笑话,却很能说明问题。这代表的是两种消费观念。美国老太太代表的是典型的工业社会、商业社会的消费心态;而中国老太太崇尚的则是农耕文明勤俭的消费观念。时代变了,我们已经迈入了工业化、商业化的时代。我们的消费心态需要随之改变。深层次的道理不说。国家、社会需要我们适度消费。有消费,有流通,经济才能发展。我们自己也需要适度消费,生活才有情趣。刚刚摆脱贫穷的我们很矛盾,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边是暴发户式的狂喜,极尽奢侈之能,毫无底线炫富。一边是沉浸在贫困的惶恐中不能自拔,挣再多的钱也不敢花,存再多的钱也得不到安全感。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适度消费。能吃馒头的不必刻意吃糠咽菜,能吃鱼肉的不需天天白饭咸菜。多吃新鲜水果对身体好,多穿新衣心情美。买得起名牌的尽管买,但不用炫耀;买不起名牌的别逞强,也不用自卑。勤俭自然是美德,铺张浪费绝对是可耻。但是自己挣的钱自己花也是光荣。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不抠抠搜搜过日子,开开心心享受眼前的生活。而一味节俭,坏了生活的兴致,不值得。比穷更可怕的“穷人思维”1有一次我在文章里推荐了一本书《国富论》,经济学祖师、英国第一才子,亚当。斯密写的。有几个人买了,但大部分人却问我有没有电子书资源,也有几个人自己找到了。还有一个人,专门加我微信说,“在各大资源站都找遍了,没有免费的电子书,你推荐个JB!”我问他是不是大学生?他说已经毕业四五年了。我立马把这个人删除了,讲真,我特别害怕这种人,他不会为你带来任何价值,还会一直消耗你。你要是说错一句话,他都会觉得你坑了他祖宗十八代,所以我希望离这种人远一点儿。在大学毕业之前,我也特别喜欢寻找免费的资源,因为那个时候确实没钱,还要自己做兼职赚生活费,所以我能理解大学生的心理。直到大学毕业后,我才明白免费的东西真不是免费的,找资源的时间,绝对会超过一本书的钱,而且免费的资源,质量没有付费的好。我个人认为看书一定要看纸质版的,为什么?不仅是因为电子书伤眼睛,更重要的是,只有自己花钱买的书,才会认真去看,免费的资源,扫两眼就存档了,大多都不会珍惜。我喜欢买书,学习了《断舍离》后,又不愿意囤书。所以朋友来我这里聚餐走时,我就会把自己看完的书给他们送几本,感觉特别满足。针对上述那个找免费资源的哥们,让我深思,穷人思维的根源,到底出在哪儿?有人说穷人就是缺钱的人,其实我不太同意,世界上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缺钱。有的外表光鲜的有钱人,宝马豪宅妓满屋,实质上欠银行几个亿。所以不能以缺钱来定义穷富,多和少都是相对的,穷人缺钱,但穷人和富人拥有的时间完全一样。所以,准确来说,穷人就是那种运作的钱相对少,但时间相对多的人。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你缺什么,就会把什么看得特别重,不缺什么,就会把这个样东西看得特别轻。所以穷人把钱看得特别重,而富人把时间看得特别重。2穷人思维对我们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喜欢用时间换钱。去年七月份,上映了一部超级烂片《封神**》,虽然投资五亿,但豆瓣上评分不到三分,这片子烂到看几分钟都觉得音箱在影响你的睡眠,但据我观察,这么烂的片子,也很少有人一起中途退场。如果你觉得电影好看,那么认认真真看完无可厚非,如果觉得难看,还忍受着折磨看完,说明你或多或少有点“穷人思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两个小时的时间成本不值33元的票价。这种现象,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就是过于注重“沉没成本”。在中国,大部分自助餐厅是很难盈利的,为什么?因为中国人太注重“沉没成本”。一群人进了餐厅,每人交了80元的费用,中国人不吃回本绝不会走,有的甚至会吃到吐。再比如前文说的看电影,花了33块钱买票,无论电影好看不好看,这个钱都回不来了,但很多人即便电影再难看,也会一股脑看完。还有的人买鞋子,买时很满意,但真正穿时却发现夹脚,退又退不掉,于是,大部分人会一直忍受这种痛苦,直到把鞋穿坏为止。而有钱人的花钱理念会让你眼前一亮:花钱,要么是为了赚钱,要么是为了享受,两样都不沾,就不会掏腰包。花错钱了,也决不去追回沉没成本。3“穷人思维”过于关注于拥有的资源本身,却常常忽略了消费的目标。比如,商场里的耐克鞋子打折,有三种规格,原价分别是、800,现价一律500。销售员也看得出穷人和有钱人的区别:穷人更倾向于买原价1200的——因为感觉省了700元,而有钱人更倾向于适合的款式——自己的目标需求。再拿买房来说。有的人买房,先考虑我有多少钱付首付,月收入多少还贷?再倒过来推算,自己该不该买房,买什么房。还有的人买房,首先问,我要不要买房,想买什么房?然后再算,还差多少,怎么解决。如果一项任务的目标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不能以“资源不足”为理由,去否定这个目标。这就是有钱人教会我们的一条重要原则:不要量入为出,要以目标为导向。4“穷人思维”会消耗我们有限的自制力,这是最可怕的一点。行为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决策疲劳”,短时间内,你做出的决策越多,你的精力越疲惫,内心越不愿意再一次权衡利弊,导致你的决策越来越随意,甚至错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超市买了一大堆打折的东西,回家后却发现很多用不上,甚至会后悔想剁手。过去有一种看法,穷人的意志力会更强,而事实却是:“决策疲劳”对穷人的影响最大。美国有六分之一的穷人,他们更喜欢买垃圾食品,他们习惯每买一样东西,都要反复比价。一方面,这占用了他们的大量时间,没有精力去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那些频繁的、无意义的决策,使他们的大脑疲劳。等到消费快结束时,他们的大脑失去了自制力,已经无法抵御垃圾食品的诱惑。回想一下,我们减肥时,大量运动消耗了意志力之后,是不是更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了?电影《华尔街之狼》讲了一个专门骗穷人的股票经纪人,他发现穷人在长期的消费决策中,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便宜的东西更有吸引力。当他们把这种思维惯性带到了投资中,就成为“垃圾股”的目标客户。影片里有一句台词:“我们把垃圾卖给垃圾人,因为钱在我们手里,总比在他们手里更能发挥价值。”这是天下骗子的心声啊。现实中,也有人专门将“垃圾”卖给穷人以赚取暴利。那些利率高得吓人的垃圾P2P,那些根本不可能上市的“内部原始股”,还有无数次崩盘又卷士重来的“3M骗局”,都是抓住了“穷人思维”的致命弱点——既无判断力,又无自制力。那么富人是怎么投资的呢?在巴菲特的投资偏好中,既没有房地产,也没有互联网,因为前者不喜欢,后者看不懂。这就是自制力,如猎豹一般,不浪费精力,把有限的力量集中到擅长的地方,最后全力一击。5冯小刚的电影《1942》里,张国立演的地主在逃荒路上说了一句话:“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再回来……”如何从穷人变成财主?首先要培养一个牛逼的思维。1、建立“时间价值”的概念,减少做那些“耗时间收益少”的事情;2、牢记“沉没成本”不可追,钱已经花错了,再浪费时间,就是错上加错;3、培养“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确立正确目标,再想办法去整合资源;4、减少无意义的频繁决策,节省宝贵的意志力。5、拓展自己的视野,建立高端的商业意识。以前,我奶奶每年春节前大扫除时,总爱念叨一句话:“穷人留破烂,越留越穷。”其实,“穷人思维”才是我们最应扔掉“破烂”。只有走出思维的怪圈,才有可能变成“表面上挥金如土、暗地里日进斗金”的有钱人。来源:国馆(guoguan5000)、网络投资永远是收益和风险成正比,风险意识最重要,投资之前先学习,不了解,看不懂,不投资。实现资产翻番需要多久根据理财,我们不难算出时下主要实现资产翻番所需时间:1.储蓄:现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5%,本金翻一番需用时间:72÷1.5=48年。2.股票:股市风云变幻大家已经感受过了,不同于,股市是动态的,长期来看,股民中7赔2平1赚的格局永远不会变。3.余额宝:按余额宝最近的收益2.5%计算,本金翻番的时间为:72÷2.5≈28年。4.:10%左右,本金翻番的时间为:72÷10≈7年。【】专业的,收益高,又安全!10%~13%年化收益率,1~12个月限,100元起投!1万存一年即有1300元收益,比银行收益高5倍!爱财在线(www.imoney888.com)为中外合资企业,专门为有资金需求和理财需求的个人或企业,搭建一个高效、安全、专业的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专注房屋抵押贷,可把房屋直接抵押到名下。环迅支付,投资人资金不经过平台。第三方CA认证电子签章,全程法律保护。自主研发系统获国家六大“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会员单位。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员单位。“互联”互联网平台优秀成员单位。广东省企业经营管理协会副会长单位。慈善机构广东狮子会爱心企业。广东狮子会爱阳光服务队创队队长(董事长姚真珠)。【爱财财富】公众号传说:扫过的人都发财了!点击“阅读原文”,马上去领1380元!《富【游】才是我们该有的状态!》 精选六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音频播放。01刚刚工作的时候,学习时间管理。我看日本作者胜间和代写的《》,其中有个说法是,“要不惜代价去创造时间,为了创造出时间你要舍得打车”。第一眼看到这个说法时,不理解,当时想这不是笑话嘛!我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薪水没多少,让我打车?作者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北京打一次车一顿饭的钱就进去了,还为了节省时间,时间有那么金贵吗?后来,工作了没几年,改变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像作者说的那样,我开始非常认可花钱买时间的理念了。而发生这样改变的原因是,收入变了,时间也变得越来越稀缺了。思维模式随之改变了。02对于一个穷学生来说,打车上下班确实奢侈。况且,刚入职场那会,一天工作完之后还能看看剧,刷刷微博,过得没那么紧迫。相反,作者胜间和代,她是日本前麦肯锡和前JP摩根员工,标准意义上的金领阶层,辞职后还从了政。打车对她来说很值,她在书中还提出骑自行车出行节省时间,买个仪配上,这样不堵车,去近的地方很快。她在书里写到,如果要比较干一件事情、买一个东西值不值的话,一个方法是计算你的时薪来对比。所谓小事用脑,大事从心。找个对象,选工作看自己喜不喜欢,买个小东西考虑值不值的问题,要理性地想,就按市场价比就可以了。而用时薪衡量,是因为时薪反映的就是市场对你的价值的认可度。比如月薪1万元,一个月工作22天每天9小时算下来,时薪是50元左右。假设你想买个好本子,要50元,贵吧?但这个本子有特别的模版格式设计,不用你每天拿尺子画线了,它未来至少能节省你一小时,这时候你就该把它买下来,而不是买个大路货的笔记本,自己天天画线。打车的逻辑也是这样,这是一个算经济账的思维,买入时间这种更稀缺的资源。通过购买别人的服务,节省自己的时间。03具有“富人思维”的人持有着相对稀缺资源更有价值的理念。舍得花钱,买服务,买时间,买知识、买培训,买信息,舍得花钱培养深度关系,而不是泛泛的社交。在富人的思维里,钱只是实现目资源之一。在钱面前,时间、人情、知识技能和商业信息都是生产资源,钱可能都不是最值钱的。做成了事情,钱自然地就随之而来。与“富人思维”不同,时间之外,“穷人思维”还吝啬于花钱在教育培训上,吝啬于花钱买知识、信息,吝啬于买服务,时间不知道用来做什么,就大量挥霍。凑热闹,看八卦,为别人操碎了心,让网上的广告商把他们的时间都收割了。说起来,建立“富人思维”和脱离“穷人思维”并不容易,我们都有环境的局限性。但即使是穷学生阶段,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这样的思维,更别说职场人了。比如,每个月能否拿出一二百元作为,用来买书或者上需要的网络付费课?可不可以打工赚钱,不向父母伸手,也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可不可以不在网上闲逛,把自己的时间以超低价送给广告商,而多去学点有用的东西?04思维都是根深蒂固的,而且自己难以觉察其中的问题。我身边认识的很多老人,尽管儿女收入非常高,每月都给他们很多钱,但他们仍保留着上个世纪物质稀缺时代的习惯,要省钱,要囤积东西,怕将来用得上。这都是他们那会儿穷的时候养成的应对稀缺的策略。家里没用的东西舍不得扔,塑料袋、油桶、鞋盒子要囤起来留着放东西。不再穿的衣服塞满了衣柜,每次换季整理都累得够呛,想着送给哪个亲戚,可是这年代了谁要啊?“穷人思维”穷怕了,买东西图的是单纯的便宜,理论上是可以更少资源买更多数量。看到打折促销和附赠小礼品就兴奋,就不理性了,有买一送一还便宜的就绝不考虑那个价格高的但更合身份、效用更大的东西,不占这便宜心里就难受。结果呢,买回来一堆用不上的东西,还占地方,而下一回再去,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即使现在有钱了,不再穷了,但惯性思维很难改过来。不单自己这样,可怕的是,这种思维也会言传身教影响下一代。过年朋友聚会,有的人会想把孩子支出去,怕给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亲子套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