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央行利率11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到期的情况?

&&&&&&&&&&&&&&&&&&&&&&&&&&&&&&&&
&&&&&&&&&&&&&&&&&&&&&&&&&&&&
&&&&&&&&&&&&&&&&&&&&&&&&&&&&&&&&&&&&&&&&&&&&&&&&&&&&&&&&&&&&&&&&&&&&&&&&&&&&&&&&&&&&&&&&&&&&&
&&&&&&&&&&&&&&&&&&&&&&&&&&&&&&&&&&&&&&&&&&&&&&&&&&&&&&&&&&&&&&&&&&&&&&&&&&&&&&&&&&&&&&&&&&&&&&&&&&&&&&&&&&&&&&&&&&&&&&&&&&&&&&&&&&&&&&&&&&
&&&&&&&&&&&&&&&&&&&&&&&&&&&&&&&&&&&&&&&&&&&&&&&&&&&&&&&&&&&&&&&&&&&&&&&&&&&&&&&&&&&&&&&&&&&&&&&&&&&&&&&&&&&&&&&&&&&&&&&&&&&&&&&&&&&&&&&&&&&&&&&&&&&&&&&&
紐約期金(/GCv1)
紐約期銀(/SIv1)
紐約白金(/PLv1)
紐約鈀金(/PAv1)
紐約原銅(/HGv1)
上海期銅(/SCFc1)
布蘭特原油(/LCOv1)
紐約原油(/CLv1)
天然氣(/NGc1)
小麥(/Wv1)
玉米(/Cv1)
大豆(/Sv1)
可可(/CCv1)
咖啡(/KCv1)
棉花(/CTv1)
06:5605:4205:3601:1701:0900:2900:0123:3121:5021:4821:30
06:5605:4205:3601:1701:0900:2900:0123:3121:5021:4818:42
19:1518:2318:1611:1910:5619:0817:5917:5911:1009:4909:49
21:3021:3021:3018:1618:1518:1318:1318:1218:0918:0817:38
18:0610:3610:2109:5405:5405:5005:5005:4903:5202:1517:56
16:1509:3016:2009:3016:2709:3016:3009:3019:2616:2509:30
06:3105:1902:4902:2501:5001:3201:2101:0000:3000:2000:05
03-12 07:50日本大型製造業景氣判斷指數----03-13 02:00美國聯邦預算(美元)----03-13 07:50日本商業物價指數(CGPI)月率----03-13 07:50日本商業物價指數(CGPI)年率----03-13 08:30澳洲投資房屋融資----03-13 08:30澳洲自住房屋融資月率----03-13 08:30澳洲NAB商業信心指數----03-13 08:30澳洲NAB商業現況指數----03-13 14:30法國非農就業季率修訂----03-13 18:00美國NFIB小型企業信心指數----03-13 20:30美國每週平均實質所得----03-13 20:30美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率1.8%--03-13 20:30美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率0.2%--03-13 20:30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率2.1%--03-13 20:30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率0.2%--03-14 05:45紐西蘭流動帳(紐元)----03-14 05:45紐西蘭截至12月的一年流動帳----
飛客策略 港股收市分析 (9/3/2018)
- 貿易戰憂慮緩和 恆指繼續反彈
路透社消息: 背景資料:中國人民銀行一季度公開市場操作一覽表
13:43:06分享工具:
背景資料:中國人民銀行一季度公開市場操作一覽表1、以下為中國人民銀行2018年第一季度所進行的各期逆回購操作金額和利率(億元人民幣):
2、以下為同期中期借貸便利(MLF)的操作明細(金額單位億元):
3、以下為同期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的操作明細:
央行2017年四季度公開市場操作情況,請點選urn:newsml:reuters.com:*:nL4T1OS2G5
央行2017年三季度公開市場操作情況,請點選urn:newsml:reuters.com:*:nL4T1MA1DP
央行2017年二季度公開市場操作情況,請點選urn:newsml:reuters.com:*:nL3T1JR25F
央行2017年一季度公開市場操作情況,請點選urn:newsml:reuters.com:*:nL3T1H82FZ (完)
(整理 邊競;審校 呂雯瑾)
((steven.bian@thomsonreuters. +86-21-; Reuters Messaging:
steven.))其他消息
06:56 &05:42 &05:36 &01:17 &01:09 &00:29 &00:01 &23:31 &21:50 &21:48 &21:30 &21:30 &21:30 &19:15 &
倫敦黃金9,125,608 20,099
倫敦白銀251,707,66916,830
SPDR Gold Trust833.73噸3月8日
iShares Silver Trust9,893.07噸3月8日
低息20元 (英皇息率)
上午:1319.35
下午:1320.60
倫敦白銀定盤--
路邊社2路邊社2春嬌春嬌路邊社2春嬌春嬌路邊社2路邊社2路邊社2路邊社2路邊社2路邊社2路邊社2路邊社2上月末财政支出力度较大 央行今暂停公开市场操作
作者:金嘉捷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金嘉捷)12月1日,央行公告称,11月末财政支出力度较大,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今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鉴于今日有4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400亿元,本周总计净回笼400亿元。  本周为11月最后一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以完全对冲当日到期量为主。银行间流动性水平总体充沛,并未出现以往跨月时明显的阶段性紧张。这主要是由于11月末财政支出力度较大,以及央行货币政策保持&削峰填谷&,前期投放大量逆回购维稳流动性。昨日,货币市场利率整体全线上行,资金面全天前紧后松,机构实现平稳跨月。  下周总共有9680亿元资金到期,到期量较大。其中有188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将于12月6日到期,其余为7800亿元逆回购到期。  展望12月,流动性依然面临压力。首先,12月将有超过2.2万亿元同业存单到期,为年内到期次高峰,机构在年关面临较大续作压力。其次,公开市场面临大量资金到期,仍有待观察货币政策如何应对。不过,利好是财政存款的季节性支援等仍将补充流动性。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当前商业银行对同业存单的依赖度仍然较高,监管政策推动银行主动压缩。同时,商业银行对央行流动性的供给依赖度持续上升,这意味着与过去相比,央行货币政策对流动性的影响力显著增加。因此,银行资金融出意愿降低,非银机构资金面压力上升。展望2018年,预计经济仍有韧性、负债荒的局面仍存,这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基调将维持中性、难以显著宽松,那么银行间流动性很有可能仍将易紧难松。
上海证券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Copyright 1998 Shanghai Securities New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820-0277 地址:中国上海 浦东杨高南路1100号 E-MAIL: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内外因素叠加资金面承压 央行呵护下平稳跨年或无虞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内外因素叠加资金面承压 央行呵护下平稳跨年或无虞》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内外因素叠加资金面承压 央行呵护下平稳跨年或无虞》 精选一平缓跨年资金面进入12月中旬以来,市场的短期资金面出现了一些“扰动”,主要是由于近期逆回购、MLF和同业存单市场的到期量都较大,且恰逢年末MPA考核期。但是,央行也已经开始了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平稳跨年或无虞。年底资金面承压,央行再度开启净投放模式。12月12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1500亿元逆回购,其中,7天期品种800亿,28天期品种700亿。减去到期的1100亿逆回购资金,央行当日向市场净投放400亿。这是央行连续第二天向市场净投放资金,本周一央行向市场净投放了200亿。多位市场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会加大对市场投放资金。时值机构月中税期和年底考核,又叠加海外在即,当前的金融市场进入“多事之秋”,面临内外多重扰动。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银行等机构处了解,当天,尽管央行继续净投放,但是市场上资金面还是出现了收紧的迹象,货币市场也全面上行。不过,央行重启28天期逆回购表明了呵护年底资金面的意图,而也早已被市场充分吸收。另一方面,多家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透露,今年跨年的资金已经准备充足。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海外因素扰动明显,但是央行没有必要跟随提高国内的。资金集中到期流动性趋紧11月底至12月份以来,由于财政支出力度加大,一定程度上对冲了逆回购资金到期的因素。央行在货币政策上也凸显出“相机操作”的特点,在上周(12月4日-8日)的五个交易日中,央行有4天没有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上周央行全周净回笼资金5100亿,是近10个月以来央行单周净回笼量的最高值。即便如此,市场流动性总量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总体宽松。然而,到本周年底资金面的扰动因素开始产生影响,流动性也出现收紧迹象。周二,货币市场利率普遍上行,除个别品种外,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和Shibor(上海同业拆放利率)全面上涨,其中,14D、21D和1M期的银行间质押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较前一日上行16bp、29bp和16bp;隔夜和1M Shibor分别上行3.8bp和3.24bp。“现在跨年的钱很难借,很少有机构出跨年资金。”一位银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另外,从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来看,目前中小银行的6M的同业存单利率基本都在5%以上,已经升至此前6月份的较高水平,“现在感觉银行还是挺缺钱的,虽然11月份的信贷数据不错,但那都是表外转表内的,带来不了存款,银行现在续存单的成本很高。”一位金融市场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具体而言,一方面年末临近,且金融机构将在本周五进入缴税期;另一方面,在本周三公布年内最后一次利率决议,不论是现任还是候任都对美国经济持乐观态度,暗示会加息。与此同时,特朗普的减税法案已由参议院通过,最后的版本仍在讨论中。这些内外因素都受到国内金融市场的密切关注。从资金到期上看,本月也将迎来逆回购和存单集中到期。据记者统计,本月公开市场共有1.52万亿逆回购资金到期,同时12月16日还将有1870亿MLF(中期便利)到期,同业存单也将大量到期,到期量达到2.2万亿,均为年内的较高记录。跨年或无虞不过,对于跨年的资金或许并不需要格外担忧。“我们银行跨年的资金早就准备好了,缴税的头寸也都已经准备好了,如果财政资金走得少,可能还有一些富余资金可以出。现在跨年的资金确实很少出,但是银行应该是在留最后的头寸,等到后面用不上的时候再出。”一位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透露。据记者了解,很多银行早在11月份就已经开始在准备跨年资金。事实上,这是今年实施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体系以来,流动性上呈现出的较以往不同的一个特点,即每逢跨季考核时间节点,银行都会比以往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准备资金,体现在资金面波动上,就是跨季月的上旬资金面会收紧,而到月末反而更为宽松。另一位银行业人士对记者称,今年是强监管大年,整个市场情绪上都很谨慎,实际上资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紧张。央行的操作态度也非常明晰,延续“削峰填谷”的思路。12月7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了1000亿28天期逆回购操作,这是自今年10月26日以来重新投放28天期逆回购资金,这一期限覆盖跨年,显示出央行对流动性的呵护态度。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央行续作MLF时,仅对冲了当天到期量,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一次性对冲。对此,部分市场人士解读为“留一手”,即待美联储后观察市场反应再进行相应地操作。但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机构人士表示,更可能是考虑到当时市场上流动性充裕,而且跨年后1月1日就将迎来的执行。对于和特朗普减税法案可能产生的影响,蓝石资管研究总监赵博文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央行对人民币和资本流动管理得非常好,现在看来,并不需要动用价格工具,上调利率。天风证券团队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认为,从政策意图与市场走势来看,政策利率调整与否并非当下关键,目前市场利率水平远高于政策利率水平,一方面表明市场利率会对于操作数量更为敏感,目前央行政策发力点并不在于政策利率而在于监管,市场的痛点也在于同业存单代表的市场利率较高而不在于政策利率过高。(编辑:谭翊飞)《内外因素叠加资金面承压 央行呵护下平稳跨年或无虞》 精选二北京商报讯(记者 程维妙)同业存单在9月高达2.3万亿元的到期量,曾令部分担忧巨量存单到期对资金面、流动性可能产生较大的扰动。不过,进入9月最后一周,同业存单利率仍然没有明显上涨。据中国货币网9月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股份行同业存单一个月期、三个月期分别稳定在4.14%和4.35%左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央行继续维持公开市场操作“削峰填谷”的态势,但月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对9月末资金面无需过度担心。9月26日,央行进行400亿元14天期、1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由于当日有1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单日净回笼800亿元。这已是央行连续第二天开展资金净回笼操作,且9月25日净回笼规模也是8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在9月最后一周结束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重启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很可能表明9月央行流动性操作的“填谷”阶段已经过去,未来一段时间又将进入“削峰”的过程。本周共有6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到期回笼量超过上周的两倍,如果央行缩减投放规模,全周出现净回笼的可能性不小。央行如此操作的底气来自于财政支出。央行表示,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可一定程度到期、缴款等因素。据了解,一般在年初及4月-8月间,因缴税等因素,在央行的财政存款会呈增加趋势,意味着银行体系会有相同规模的流动性流出;临近年末,财政部门会将存放在央行的国库资金移到商业银行,转为存款进行消费或支出,这将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有机构预计,9月财政放款或达2000亿元,将带来大量基础货币投放。受到财政支出释放的流动性驰援,同业存单利率没有出现大的波动。据中国货币网发布的数据显示,近日对应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的AAA+曲线,一个月期、三个月期同业存单收益率在4%和4.29%上下;对应股份制银行的AAA曲线,一个月期、三个月期收益率分别在4.14%和4.35%左右;对应城商行和农商行的AA+曲线,一个月期、三个月期收益率分别在4.55%和4.5%上下,均没有明显上涨,部分收益率还较月初有所下滑。值得注意的是,此前7月、8月中下旬都曾由税期因素引发资金面紧张,加上9月是传统季度末月份,会面临MPA为代表的时点考核,同时又有2.3万亿元的巨量同业存单到期,整体来看市场对9月资金面的担忧情绪更多一些。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9月末资金面无需过多担忧。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除了财政支出因素,在超储率低水平背景下,央行通过预判采取预调,使流动性周期与市场资金面周期相逆,保证9月底资金面的“不紧”。此外,本月同业存单到期高峰已经过去,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9月最后一周同业存单到期量为4065亿元,与前两周的单周到期规模逾6300亿元相比,压力减轻不少。另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监管对同业业务的整顿,同业存单今年已经出现“量价齐跌”现象,如果能够持续,意味着同业负债真正进入后期。《内外因素叠加资金面承压 央行呵护下平稳跨年或无虞》 精选三央行连续多日的净投放资金后,上海银行间利率(Shibor)12月22日终于出现了久违的下降。“1-7天年内资金泛滥成灾,很多减点融出。”一大型股份制银行人士称,“昨天和今天大行融出跨年资金,虽然量不大,但是价格没有那么夸张了。”与市场反馈一致,当日shibor隔夜利率出现下行,7天利率持平。不过长期限资金均延续上行态势,shibor1个月期涨1.61个基点报3.2371%。不过由于年末MPA考核、春节对现金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未来一段时间资金面紧张的局面还将延续。资金紧张暂缓受多重共振影响,21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缓解。22日短期资金价格也开始出现下行。12月22日,隔夜shibor下跌0.4个BP报2.3410%,这是隔夜shibor连涨7个交易日之后首度下降。7天期shibor与上日持平报2.5440%。尽管当天隔夜shibor下行,长期限的资金仍延续上行趋势。14天期shibor涨1个基点到2.7465%,1个月期shibor涨1.61个基点报3.2371%,创30多个交易日连涨纪录。“现在出跨年或七八天还是比较少的,主要还是出隔夜或者3天、4天的。”一家城商行交易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前述华北交易员也表示,资金期限跨年与否会影响价格,资金期限跨季、跨年的会很紧张,而短期资金则比较多,这是一个常态。“跨季、跨年资金紧主要与银行考核有关,因为银行考核体系对净资本有要求,在考核时点,银行可能会更倾向于吸收资金。”前述公司交易员称。其实资金面紧张与否主要在于大行是否融出资金,融出就松,反之就紧。不过机构的融出意愿则涉及多方因素,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及规模则是其中之一。12月22日,央行公开市场实现资金净投放600亿元,当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200亿元逆回购,包括1000亿元7天品种、700亿元14天品种和500亿元28天品种,同时逆回购到期量为1600亿元。数据显示,央行已连续多个交易日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wind梳理,12月14日到22日,央行公开市场7个交易日累计净投放达10240亿元,尤其在12月16日没有MLF到期的情况下向市场投放3940亿MLF。此外还有消息称,央行指导大型银行通过X-REPO往外释放流动性。对于央行多日净投放,前述城商行人士称之为“久旱逢甘霖”。申万宏源12月20日研报称,针对近月短期资金价格和中长期利率均大幅上升的流动性紧张状况,央行加大净投放力度旨在稳定市场预期,避免恐慌情绪蔓延。前述城商行交易员认为,大行资金融出意愿也与机构情绪有关,可能一些机构有钱但不敢轻易出,因为目前市场是非常不确定的,说不定哪天资金就紧张了。“前段时间,受国海证券‘黑天鹅’事件影响,银行对非银机构限制比较严重,券商、基金资金非常紧张,不过从昨天开始也相对好转。”一华北地区基金公司人士22日称。资金紧张或延续到春节前述大型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基于资金期限跨年考虑,下周7天以上资金会相对较贵。前述基金公司人士则表示称:“按以往经验就是过了元旦之后,资金紧张情况会有所好转,不过春节前资金会有一点紧,过了春节就没什么问题了。”中信证券首席明明认为,从市场流动性角度,年末时点考核、跨年资金准备、2017年春节较早等因素叠加下流动性需求仍大。再加上海外央行政策趋紧,仍存,资本外流仍在继续,对资金面会形成持续压力。虽然当前资金紧张情况出现缓解,前述基金公司人士仍认为自11月底以来,今年资金价格总体偏高。“应该是监管层看到很多机构的杠杆很高,也希望能够进行挤压。”今年9月份,央行一个月内先后重启14天、28天逆回购操作。中信固收团队分析称,重启28天逆回购具有完善政策利率曲线,化解市场杠杆和风险的功能。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称,以2016年8月末央行召开流动性会议为起点,央行开始放大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同时提高货币市场利率中枢水平,以DR007衡量货币市场加息20BP,以R007衡量货币市场加息50BP。(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内外因素叠加资金面承压 央行呵护下平稳跨年或无虞》 精选四从6月22日起,央行进行了连续12个工作日暂停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实现6600亿流动性净回笼。7月11日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进行300亿元7天逆回购、100亿元14天逆回购操作。考虑到11日有400亿元28天逆回购到期,本日投放量到期量,虽未净投放资金,但资金面持续多日的净回笼已经结束。不过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和看,隔夜shibor上涨7.2个bp报2.621%,7天shibor上涨2.8个bp报2.8120,一年期和9个月期利率也结束连续下行趋势,甚至略有上涨。r-001收盘报2.7%,较前一交易日涨幅达50%;r-007收盘上涨10.53%报3.001%。由此可见,银行间和交易所的短期品种整体都存在明显的上涨趋势,市场开始产生一定的紧张情绪。MLF是否续作存争议华南某农商行资金交易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延续7月以来的相对宽松的氛围,整体资金面保持平稳。但相较上周,短期资金稍微紧张了一些,今天市场上7天的资金需求比较多,机构都在加点出,但也没有到达上限。主要的紧张情绪可能来自于对于周四MLF到期是否续作的不确定性。“毕竟央行连续多日没有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大量资金面临到期,机构对于是否续作存在担忧,不少机构选择提前借一些7天资金以防万一。虽然今天央行重启逆回购,但本周到期量很大,接下来的市场走势大家都在观望。”该人士补充道。中部某农商行资金交易员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天隔夜和7天资金价格明显上涨。“昨天7天资金价格还在2.8%,今天上午一开始询价就是3.4%,基本是上限出。而隔夜资金的紧张状况在下午有所缓解,3点半到4点左右资金价格一般在2.7%-2.9%,4点半以后出的量就更多, 基本已经没有人要了。但7天的价格还是比较高,询价问到最低的价格是3.0%,但大部分机构都是在3.4%以上。”该人士称。华创证券宏观分析师吉灵浩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量上看,央行虽然重启逆回购但只是对冲到期没有实现净投放,所以对资金面并没有增量的。而央行重启逆回购的主要原因是公开市场开始再现收紧迹象,加上7月份确实存在多方面的资金压力。一方面将有大量的逆回购和MLF到期,另一方面存在不少资金流出项目,包括缴税、分红、缴准等。其中从历史均值看,7月的缴税规模就在四五千亿,市场还是面临一定的压力。针对MLF到期是否续作的问题,吉灵浩指出,MLF是周期偏长资金成本较高的货币投放方式,7月本就有超过9000亿公开市场资金到期的压力,其中MLF有3575亿元,如果不续作MLF,对于整个资金面将有比较大的冲击。从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和公开市场的操作态度看,目前没有必要给出这么大的收紧流动性的压力,所以央行大概率会续作MLF。吉灵浩进一步提出,根据最近几个月央行续作MLF的方式,央行近期每个月只操作一次MLF,本月大概率也会一次性续作到期的两笔MLF,对冲到期量或稍微超量续作都是有可能的。中长期资金压力暂缓前述中部农商行资金交易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有别于5、6月份中长期资金的水涨船高,近期中长期资金一直保持下行的趋势。虽然资金的价格在下降,但是对于机构来说,现在吸收中长期资金依然并不划算。“传统季末的资金压力依然存在,现在吸收3个月的资金可以跨季,但从成本上考虑,现在吸收4.5%的三个月资金成本依然高于在9月份时吸收5点多的一个月资金。因为6月份平稳跨季和7月初的相对宽松,大多数机构并不急于储备跨季资金。”该人士称。该人士进一步表示,目前的价格看,月初其所在的中部农商行发行的3个月同业存单利率在4.45%,一个月期的利率在4.2%就有很多机构在抢。价格下行明显,但是否持续也很难说,目前资金已有收紧的迹象。但这种收紧是否会延续到8、9月机构还在观望,如果央行一直维持不放量或减量,机构在融入和融出资金方面将会更加谨慎,中长期资金还有可能再次上行。东部某城商行同业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7月以来资金压力确实有所减缓,主要原因是上个季度各行对于跨季的提前和超量准备仍未释放完毕,随着之前储备的逐渐出清,资金面将重回紧平衡。但从不少同业的反馈看,7月接下来的资金压力主要还是应对公开市场资金到期,税费影响因素并不大。“而随着前一轮的去杠杆,不少中小机构的业务或者刚性续作的业务已经到期出清了,这部分的压力已经有所减缓,长期资金的需求可能也会逐渐减少。而目前不少中小机构的主要压力来自于整顿,虽然银监会基本还没有进驻到中小银行,但很多机构已经启动了整顿自查,此前的大部分业务已经停了,检查结束前也不会开展新的业务,长期的资金需求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更加稳定。”该人士补充道。(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内外因素叠加资金面承压 央行呵护下平稳跨年或无虞》 精选五安全110()编者按: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锋关于“不能给市场营造长期低利率水平的预期”的言论,引发了市场对央行提高利率预期的升温。但目前市场对于加息讨论分歧较大,也有部分人士认为加息可能性不大。12日,央行进行了8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7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因1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4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临近年末“钱紧”常见,不过考虑到财政存款支出和,今年12月商业银行体系可供资金相对充足,且央行“削峰填谷”资金面的意图不变,预计12月资金面紧平衡格局将延续。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锋关于“不能给市场营造长期低利率水平的预期”的言论,引发了市场对央行提高利率预期的升温。但目前市场对于加息讨论分歧较大,也有部分人士认为加息可能性不大。今年10月以来,“债熊”威力升级,其中流动性预期偏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11月以来中长期资金利率明显上行,表明市场对年底的较为担忧。目前来看,在跨年、美等因素的扰动下,12月资金面的确存在收紧压力。“银行同业存单和理财发行利率近期不断走高,反映银行对流动性和表外存款的需求竞争愈发强劲。”国泰君安证券指出,10月以来银行同业存单3个月、6个月发行利率从低点大幅走高近50BP至4.8%-5%左右,同时银行也攀升至4.8%左右,跨年的3个月短期资金需求更为强烈,反映出随着年末和MPA考核临近,银行在负债端对短期资金的需求愈发强劲,年末流动性紧张风险仍不容小觑。不过,今年以来,央行一直秉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通过“削峰填谷”的方式熨平流动性的临时性波动,维持流动性总体水平的中性适度。12月6日,央行半年来首次分批续作MLF,引发市场一定波动。对此,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分析称,分批续作MLF有助于平滑资金面,不再一次性续作全月到期的MLF也为应对的加息留足了“弹药”。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愈加明确,而近期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锋的一番言论也引发了市场对于的升温。在12月5日的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上,央行研究所所长孙国峰也再次提出央行的货币政策应当抑制银行的冒险行为,特别是不能给予市场长期处于低位的预期,防止市场通过过度的冒险行为倒逼中央银行将利率长期处于低位。并强调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新兴市场经济体应当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对此,华泰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发表报告称,综合判断金融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仍是央行货币政策主要目标,央行处于跟随提高政策利率的重要窗口期。政策利率调整是量调整的后验性指标,不是货币政策收紧的前瞻性指标,市场没有较大反映的情况下,央行提高政策利率的可能性明显提高。明明认为,“时点”是的重要考量部分,“我认为早加不如晚加,今年底前加息的话会使明年政策操作更加灵活,等到美联储加息之后可能会较为被动。”他说。部分机构对于加息也持谨慎观望态度,长江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从汇率与资本外流的角度,当前国内央行跟随加息的概率较小,但不排除央行基于抑制商业银行“”的冒险行为以及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等考虑而上调利率。“倘若加息,我们认为结果可能反而是收益率曲线更加平坦,当前长端相对于基本面已有所超调,市场也对加息有所预期,政策利率的上调难以传导至长端,反而随着靴子落地,市场有望小幅反弹。”该报告称。央行调查统计司前司长盛松成日前表示,金融市场利率已经相当高了,不主张对基准利率加息,资本外流压力总体可控的,预计人民币长期是升值的,美国税改之后,人民币会短期受压,长期向好。对于未来货币政策,业内普遍认为,保持流动性基本平稳、中性适度是中性货币政策的要求,未来货币政策也仍将保持这一基调,不会转向。明明认为,定向将于2018年初开始实施,将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央行大概率会在12月底做出公开市场操作安排,对冲降准对资金面的冲击。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则认为,尽管明年初会有定向降准的实施,但当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然较高,因此就明年全年看仍有进一步降准空间。“进一步降准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及银行使用资金成本,有利于市场稳定。”他说。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理财老平台立即理财拿→(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网贷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308531.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内外因素叠加资金面承压 央行呵护下平稳跨年或无虞》 精选六中国证券网(记者 金嘉捷)央行连续第四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操作。12日,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较高水平,今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零投放零回笼,央行自9月7日起均未开展逆回购操作。昨日,央行也暂停了逆回购操作,鉴于昨日有4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资金净回笼400亿元。9月初以来,资金面始终保持偏宽格局,货币市场利率平稳回落。昨日,上海银行(行情601229,诊股)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整体下行,仅隔夜利率小幅上行0.8个基点,报2.6640%。Shibor3个月利率下行2.47个基点,报4.4034%。银行间最具代表性的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加权利率小幅上行,但仍保持在2.9%区间以下运行。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认为,整体而言,目前市场对于中长期利率的预期较为一致,长端利率表现也相对稳定。短端利率受工具到期、季末压力、机构短时预期、央行调控节奏等因素影响较大。从同业存单上周表现来看,唯一上涨幅度较大的品种为股份行1月期存单发行利率。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短期存单发行利率已经放慢上行步伐。存款类金融机构流动性压力可能有所缓解。从央行上周加量续作MLF的态度来看,未来不必过分担忧资金跨季压力。陈冀预期,本周的流动性压力基本较上周持平,利率曲线仍处于持续修复的状态,两端的利率可能小幅回落,而中段利率曲线小幅抬升。《内外因素叠加资金面承压 央行呵护下平稳跨年或无虞》 精选七进入12月,跨年资金的惯性紧张成为市场关心的话题。12月份首笔中期借贷便利(MLF)于12月6日到期。当天,央行开展了1880亿元1年期MLF操作,操作利率持平于3.2%,操作量全额对冲当日MLF到期量。此外,央行当日继续暂停逆回购操作,实现逆回购到期净回笼24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MLF操作,央行未如前几个月提前续作全月到期量。除了6日之外,12月16日还有1870亿元MLF即将到期。根据以往经验,央行通常会在当月第一笔MLF到期时对全月到期MLF进行足量滚动操作。然而此次央行一改以往操作方法。分析人士推测,央行此举主要是考虑近期流动性比较宽松,若全部续作会使流动性过于宽松。这样看来,央行应该会在12月中旬再开展一次MLF操作,分两次的安排也可更好应对12月份财政收支的不确定性,增强公开市场操作的精准性和灵活性。6日,银行间市场早盘延续宽松,隔夜及7天资金融出仍然较多。交易员表示,MLF续做规模虽低于预期,但央行与市场的沟通较为及时,因此短期影响有限。当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多数上涨,跨年品种继续上行。隔夜Shibor跌0.6bp报2.5730%,7天期Shibor跌1.3bp报2.7870%,14天期Shibor跌0.4bp报3.8490%,1个月期Shibor涨3.55bp报4.3394%。对于央行一改以往几个月完全续作、仅对冲当日到期MLF的做法,长江证券总部副总经理孙超认为,近期市场流动性相对宽裕,银行间质押利率处于低位,倘若足额续作MLF,不利于流动性保持中性适度。过去一周(11月27日至12月1日),央行公开市场基本平衡操作,净回笼400亿元。跨月时点银行间市场出现过流动性短暂趋紧的情况,但在财政存款大量下放补充流动性的情况下,流动性压力很快得以释放,跨月后DR007很快就由2.9471%回落至2.8383%。本周有30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整体到期压力不及上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表示,本周流动性再度紧张的可能性较小。此前,12月1日、4日、5日,央行均暂停逆回购操作,分别净回笼资金400亿元、900亿元、1700亿元。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上月末以来财政支出力度较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资金面仍整体宽松。分析人士表示,从过去的情况看,接下来央行可能会改用28天期逆回购品种供应跨年资金。今年6月份,在市场担忧年中资金面紧张之时,央行即重启了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与7天期逆回购一起形成了长短搭配的逆回购期限组合,既可调剂短期流动性余缺,平抑短期流动性波动,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跨季流动性支持,稳定市场预期。此外,分析人士还预计,2018年春节前,央行大概率会推出类似2017年春节临时流动性便利的安排,降准措施在有关金融数据统计完成后即可落地,估算将释放长期流动性3000亿元左右,加上年末财政可能支出超过1万亿元,跨年、跨春节流动性供应是有保障的,资金面应该会保持平稳。孙超还表示,本月第二批MLF到期的时点恰逢落地,当前不续作方便监管层后续根据美联储加息与2018年指引带来的实际影响作出应对。与此同时,孙超认为,抑制商业银行“加杠杆”的冒险行为可能仍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考虑的因素之一。除跨年资金外,在2017年12月总计有22163.9亿元同业存单到期,这是同业存单重启发行以来第二大月度到期规模,仅次于9月的23251.1亿元。申万宏源团队认为,同业存单属于银行同业间流动性转移,主要由中小股份行、城商行发行,由大行或农商行持有,因此,同存集中到期或对中小银行流动性有所影响,但对整个银行体系资金流动性松紧影响不大。预计将有序平稳过渡,短期冲击有限,不过对中小银行负债端有一定压力。方面,有分析认为,今年以来监管成为影响市场的核心力量,推动了近期的较大幅度调整,当前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预计会逐渐向稳杠杆过渡。虽然债券市场在过去一周已经有所稳定,然而除以外,1年期以内仍一定幅度上行。陈冀表示,这证明,在整体上升趋势减弱后,可能出现分化振荡行情,即中长端保持稳定,甚至一定程度回落,而短端利率上行。《内外因素叠加资金面承压 央行呵护下平稳跨年或无虞》 精选八央行连续第四日暂停逆回购 公开市场零投放时间:日 10:22:45 中财网央行连续第四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操作。12日,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较高水平,今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零投放零回笼,央行自9月7日起均未开展逆回购操作。昨日,央行也暂停了逆回购操作,鉴于昨日有4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资金净回笼400亿元。9月初以来,资金面始终保持偏宽格局,货币市场利率平稳回落。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整体下行,仅隔夜利率小幅上行0.8个基点,报2.6640%。Shibor3个月利率下行2.47个基点,报4.4034%。银行间最具代表性的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加权利率小幅上行,但仍保持在2.9%区间以下运行。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认为,整体而言,目前市场对于中长期利率的预期较为一致,长端利率表现也相对稳定。短端利率受工具到期、季末压力、机构短时预期、央行调控节奏等因素影响较大。从同业存单上周表现来看,唯一上涨幅度较大的品种为股份行1月期存单发行利率。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短期存单发行利率已经放慢上行步伐。存款类金融机构流动性压力可能有所缓解。从央行上周加量续作MLF的态度来看,未来不必过分担忧资金跨季压力。陈冀预期,本周的流动性压力基本较上周持平,利率曲线仍处于持续修复的状态,两端的利率可能小幅回落,而中段利率曲线小幅抬升。□ .金.嘉.捷  .中.国.证.券.网《内外因素叠加资金面承压 央行呵护下平稳跨年或无虞》 精选九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程维妙)又到资金面“赶考”的季末月,央行月初就出手“呵护”市场。9月6日,央行重启了暂停两个半月的28天逆回购操作。不同期限的同业存单利率也在近几日先后出现短暂回落。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对9月的流动性不能过于乐观,央行还会维持紧平衡的资金面状态,同业存单利率也仍有反弹向上的压力。9月6日,央行开展4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品种200亿元,28天品种2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持平于前期的2.45%、2.75%。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央行自6月20日以来首次开展28天期逆回购操作。鉴于当日有16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资金净回笼1200亿元。9月至今已累计净回笼3800亿元。对于央行在时隔两个半月后,重启28天期逆回购操作,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期限上28天逆回购正好符合市场跨季需求,反映出央行明确的维稳意图。目前,时间点上已然临近9月中旬,由于9月正好处于季末资金敏感时点,期限上正好可供市场做跨季使用,以防止市场出现流动性过于紧张的局面出现,这反映出央行维稳市场资金面的态度明确。事实上,进入9月以来,虽然市场资金连续几日净回笼,但由于8月末财政存款投放到位,月初资金面基本无忧。除了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多数走低,被看做是反映银行业流动性紧张程度一面“镜子”的同业存单利率也有不同程度的短暂回落。从中国货币网发布的同业存单收益率曲线来看,对应股份制银行的AAA曲线,3个月期同业存单收益率从9月4日的4.65%降至9月6日的4.53%,6个月期利率几乎持平;对应城商行和农商行的AA+曲线3个月期同业存单收益率在9月5日从4.72%下降到4.54%上下,6个月期从4.83%下降到4.55%上下,9月6日又再次上涨。对此,有机构认为,9月初的这一情形和6月相似,即经历了一段爬坡后,在央行的“呵护”下同业存单利率将出现拐点。数据显示,6月初,同业存单利率曾达到5%以上的年内高点,随后回落。而从8月开始,利率再次一路上扬,直追6月初水平。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研究员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目前判断同业存单利率达到拐点还为时尚早。该研究员提到的到期高峰,是指9月将有2.33万亿元同业存单集中到期,为单月历史到期最大规模。此前就有分析人士认为,银行增加的供给发行不会对流动性造成明显冲击,但利率仍有一定的上行压力。上述研究员进一步表示,一方面银行同业存单到期压力较大,在整体流动性偏紧的背景下,目前影响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即从上月开始存单利率较低点上行了不少;另一方面对同业存单以及的监管逐渐出台,对于存单需求的影响也会逐渐显现,所以利率上行压力还是存在的。而且通常来看,像6月、9月这样的季末“赶考”月,往往都是市场资金面相对紧张的月份,今年略显反常,年中考平稳过渡后,就有一些业内人士称过了个“假6月”。上述研究员表示,整体看来,9月资金面可能很难较8月出现明显宽松,一方面6月、资金面过松的情况是央行不愿意见到的,所以7月、8月央行有意收紧了流动性,9月预计央行也很难明显宽松,大概率只是以维稳为主。《内外因素叠加资金面承压 央行呵护下平稳跨年或无虞》 精选十12月21日,央行公开市场进行了800亿逆回购操作,净回笼100亿,结束了连续三天的净投放。截至21日收盘,7天及以下的短端资金利率纷纷回落,而跨年资金仍然整体比较紧俏。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DR014全日加权价报4.5319%,上交所隔夜回购利率GC014全日加权价报6.1810%。另外,由于年底到期量较大、跨年资金需求较高,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也在水涨船高。Wind讯显示,11月底以来,同业存单平均发行利率始终维持在5%以上,并且整体呈现持续的上升趋势。跨年资金需求仍旺盛12月21日,人民银行公开市场进行了800亿逆回购操作,当日有900亿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净回笼100亿,结束了连续三天的净投放态势。央行本周在公开市场上净投放总量已达2800亿。21日公开市场结束了连续三日的净投放,短端的资金紧张态势却有所缓解。银行间利率多数下行,隔夜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报2.6650%,较昨日下跌6.5个基点(BP);非银机构流动性有所改善,上交所隔夜回购利率GC001加权价报3.2427%,较前一个交易日大幅下跌127个基点(BP)。一方面,7天及以下的短端资金利率纷纷回落,另一方面,跨年资金仍然整体比较紧俏。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DR014最新成交价达6.25%,全日加权价报4.5319%;上交所14天回购利率GC014全日加权价报6.1810%。“年底实在是太需要资金了,跨年的头寸需求还是很高的。”一位城商行金融市场部交易员对表示,同业存单发行、线上回购融入的资金需求都很高。这位交易员对记者表示,其实银行还是倾向于发行3个月到6个月期同业存单,但有些银行因为存单利率不够高,不得不发行更长期的存单以满足跨年的头寸需求。国泰君安固收首席分析师覃汉认为,年末同业理财、中小银行还面临进一步的缩表风险。年末往往是理财、委外和资管到期高峰,但过去大部分资金仍保留在银行间体系中,银行主要筹划的是资金滚动续作。同存利率居高难下由于银行跨年资金需求仍然比较旺盛,尽管短端回购利率有所下行,同业存单利率却一直居高不下。11月底以来,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整体一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Wind资讯显示,11月底以来,同业存单平均发行利率始终维持在5%以上。第一统计发现,12月是同业存单到期高峰,全月到期规模高达2.2万亿,仅次于9月的2.3万亿到期规模。而截至21日,12月以来银行同业存单发行总量已经达到1.9万亿。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吕品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到,同业存单利率已经具备一定吸引力的前提下,大行、险资等市场上的主要买方也一直在买存单,但是年底银行体系多余的流动性本来就整体不高,保险资管为主的非银机构也很难消化全部的同业存单供给。“事实上,我们近几个交易日融出的跨年资金利率都在6.5%以上。因此尽管同业存单利率一直不低,我们对同业存单的偏好也不是特别强。”一位资管交易员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个别AAA级银行近日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达到5.6%之高。关于同业存单利率居高难下的原因,吕品分析,一方面,银行存款流失的问题一直存在,而同业存单的在季末的到期量比较大,不少银行只能通过续发同业存单补充流动性;另一方面,年底经常容易出现资金面紧张,银行需要应付各类监管指标,满足流动性要求。新规影响几何?机构普遍认为,年底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需求量较大,与监管的一系列新规也存在一定关系。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12月6日,银监会公布了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新引入了三个量化指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充足率,其中前两项指标与同业存单直接相关。明明分析,银行若发行期限在6到12个月之间的同业存单,无论是现金方式持有还是转化为超储、期限6个月以内的同业贷款和无变现障碍的AA资产,都能改善净稳定资金比例这一指标;而发行3到12个月的同业存单,转而配置3个月以内的贷款、存放同业及同业存单,也可以改善流动性匹配率这一指标。除了流动性办法,覃汉认为,资管新规、定向降准等也对存单利率造成一定影响。覃汉称,打破和净值化是大资管新规的核心内容,但真正净值化后意味着债市的部分银行在转向市值法后面临亏损风险,一旦债券的浮亏改为净值法后出现净值实亏,可能会引发赎回,甚至部分者在过渡期就会提前赎回,避免损失。“这导致部分资管产品近期出现调仓,抛售流动性资产提前应对。”覃汉表示,净值法后客户接受度恐明显下降,理财滚续规模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少中小银行只能加大长期同业存单发行,提前应对潜在的赎回和理财缩水风险。另外,商业银行为了争取满足定向降准第二档的条件,过去几个月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覃汉认为,这也导致的刚性需求进一步增加,需要更大体量的负债端滚动吞吐来匹配。“9月底定向降准创新式的分档设定,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激励了商业银行精准扶贫、支持实体的动力,这也可以很好的解释表内融资需求却反季节性走高。”覃汉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内外因素叠加资金面承压 央行呵护下平稳跨年或无虞"的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小骗的老母真好操
我们在选购短期理财产品的时候,需要根据你的投入期限,资金用途,以及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等综合考虑来做出最终决定。只有通过这样层层的筛选,才会让你购买到更加靠谱的短期理财产品。现在监管都不让平台有风险保证金了,履约险应该是现在安全等级最高的了。就是保险公司和平台合作,给借款人买保险,保借款人能履约还钱。如果借款人不还钱,就有保费了呗。不过这个也不是一般平台能谈下来的,得是资产风控都非常好的平台才有可能做,不然谁都不还钱让保险公司赔保险公司又不傻。不过也要警惕有平台上假的履约险,要擦亮双眼。目前履约险我买过和信贷,XXXXX,米缸金融都还可以,合作的都是大公司。不过网贷有风险,不管是什么保证都要擦亮双眼比较好。
就是都是骗子。
就是都是骗子。
就是都是骗子。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10月央行逆回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