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等收入陷阱会跳出“美元陷阱”吗

中国靠什么切实摆脱“美元陷阱”
上海证券报
  中国现在需要做的是:以经济和贸易实力为基础,力争在五年之内使成为中国与大部分经济伙伴国贸易与投资的计价和结算货币,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民币成为比肩和的国际货币的外部支持环境,缔造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边均势货币格局。
  多种迹象表明:美国既是下一轮大规模金融危机的策源地,又在某种程度上握有危机引爆的主动权。
  世界会否在雷曼兄弟倒闭三周年到来之际迎来一场威力可能更大的金融海啸?谁也不能断然下结论,但谁也不敢排除这种可能性。在金融知识越来越普及、金融信息越来越难以隐瞒的今天,谁还轻信和盖特纳明显不搭调的信心宣示?唯一能解释的是,危机来临之际,信心确实比还重要。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与美国经济结成命运共同体的巴菲特,任何时候都不会轻易唱衰美国;而身为美国财长,盖特纳深知,美国经济暂时不会垮,也垮不得。不仅如此,似乎吃定了中国软肋的盖特纳,在标普发出警告之后依然认为中国会继续购买美国国债。
  笔者曾多次说过,把全球经济的安危系于美国一身,既是历史赋予美国的机遇与责任,更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和赌博!
  不错,没有美国的支撑与国际责任的承担,殖民帝国的货币势力范围就不会得到较为彻底的清算,旧货币格局时代主要大国恶性贬值带来的贸易冲突也很难避免,各国或许会为双边或多边交易付出更多交易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一手创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地位绝不容抹杀。何况,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的194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246亿美元,占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额的73.4%,又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想降低美元的含金量都难。所以,那个时期的美国,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舵手。
  正因为布雷顿森林会议的重要历史地位,后来,不少参加这次会议的人认为那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美国也借助华盛顿山饭店这个幽静的历史平台成功加冕为新金融帝国。
  问题是,一国一旦患上霸权之瘾之后,往往欲戒不能。美国亦概莫能外。
  美元变成美金之后,就形成了对他国货币的锁定。其他国家要想革命也一时找不到杠杆。难怪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之初,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就尖锐地指出:“美元特权”等于把世界贸易变成了美国的仓库,美国出现贸易赤字,不用像其他国家那样为储备减少而苦恼,只需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换句话说,有了美元这个比金字招牌还管用的力量工具,美国就可以稳赚不赔。
  的确,美国在锁定别国的同时也锁定了自己。要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有效运转,美国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黄金储备以及国际收支的平衡。于是,面对军事扩张造成的大规模赤字、国际收支逆差以及迄今未解的“特里芬难题”,美国干脆扔掉了套在脖子上的紧箍,亲手废掉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全球金融戴上了牙买加体系的帽子。有人比喻,牙买加会议是给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补办的葬礼。不过,美元反而借此完全放开了手脚。美元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还加强了。以美元纸币为本位的世界浮动制大行其道。期间,尽管产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所谓金融创新和各种金融工具,但事实证明这只是一种高明的欺骗而已。
  此后,由于美元危机的爆发缺少时间和制度性底蕴,没有哪个国家敢于轻易抛弃美元。全世界某种程度上似乎又回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美元本位框架下,各国货币跟美元挂钩,通过美元间接跟黄金挂钩,美联储实际上在承担世界中央的作用。甚至,美元的背后可以没有黄金的支持,美国政府的背后也不需要国内储蓄的支持。于是,在美国的这种“铸币税特权”架构内,美国单凭印刷绿票子就可以无偿占有出口国的资源。美国还可以借此大玩赤字经济,通过有意为之的美元贬值对外辐射经济风险,蒸发对外债务。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的所作所为就是赤裸裸的金融掠夺。
  悲哀的是,这个世界一时还找不到对付这种金融掠夺的办法。
  美国人心里很清楚,如果中国想抛售部分美国国债头寸,甚至只是表现出有这种意愿的迹象,人民币兑美元就会受此影响下跌。而这又将迫使中国央行进场干预,买入美元来防止出口受到巨大冲击。因此,这样的陷阱也使得中国央行不得不继续将美元投资到美国国债中。
  所以,尽管中国从官员到普通民众都对美国极不负责任的经济政策表示了担心乃至愤怒,但在诸多约束条件面前,除了抱怨之外还只能寄望于美国展现出契约精神与责任。而谁都明白,这种冀望越来越不靠谱。
  其实,从经济基本面和国家行动能力来看,美国完全可以按照正常逻辑解决自身的债务问题,但这不符合霸权国家的逻辑。在替代性货币力量发育成熟之前,各国千万不要指望美元会老死在自己的床上。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中国亟待摆脱“美元陷阱”。
  中国现在需要做的是:以经济和贸易实力为基础,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笔者认为,五年之内,人民币应成为中国与大部分经济伙伴国贸易与投资的计价和结算货币,并逐步成为的主要币种之一;在此基础上,中国应努力锻造金融竞争力,强化金融体系的稳健,积极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市场,以开放的金融胸怀、适度的国际责任感、广受认可的金融气质,创造有利于人民币成为比肩美元和欧元的国际货币的外部支持环境,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使人民币成为区域主导货币,缔造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三边均势货币格局。
章玉贵】 (责任编辑:冯海超)
概念板块行情
领涨概念涨跌幅涨跌家数最大贡献股涨跌幅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领跌概念涨跌幅涨跌家数最大贡献股涨跌幅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流入板块涨跌幅流入资金最大贡献涨跌幅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流出板块涨跌幅流出资金最大贡献涨跌幅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简介]崇尚中长线波段交易,善于把握股市节奏,每日送出热点个股!
[简介]实盘交割单100%真实发布,连续5年盈利,年平均收益高达40%。
[简介]看大盘最精准最前瞻最直接,对个股非牛不战,出手必攻直击涨停。
关于的相关新闻
资金查询:
板块及时表现:中国如何跨过美元陷阱_国内财经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中国如何跨过美元陷阱
  新华社记者 王宇 王培伟
  美国财政部18日晚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我国持有美国国债总计11370亿美元,低于7月末的11735亿美元,环比减持365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365亿美元的单月减持规模,创下近年来的最高减持纪录。
  “总体来看,这是市场正常的投资行为,当然也与8月份标普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所带来的市场动荡分不开。”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
  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指出,近年来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通常是减少短期国债规模而增持长期国债,此次大幅减持不排除大量短期国债到期的原因所致。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外汇储备持有美国国债是市场投资行为,根据市场状况动态调整,增持或减持都是正常的投资操作。
  市场日益担忧“美元陷阱”
  尽管是正常的市场操作,但与上次超过250亿美元减持行为一样,此次创纪录的大幅减持行为再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其背后暴露出的是市场对“美元陷阱”的日益担忧。
  “近20多年来,中国几乎没有间断地保持着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上的盈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外汇储备的累积。”经济学家余永定撰文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在美元贬值风险加大的同时却不得不进一步购进美元资产,正日益陷入到“美元陷阱”中。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国家外汇储备突破3.2万亿美元,其中2/3用于投资和购买美元资产,美元的持续走低对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构成了一定威胁。然而,由于目前美元资产相对于其他资产而言,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流动性优势,因此购买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实际上也是不得已之举。
  “现在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们在系统地、持续地减持美国国债。不过,当前我国持有大量以美元计价的外国资产,这一资产投资结构在美元出现贬值时显得格外脆弱。”张明称。
  需确立多元化投资思路
  专家指出,由于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美国债务的不断增加,以及美元贬值风险的日益凝聚,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债权国,我国应确立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思路,积极筹划以主动走出“美元陷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认为,我国必须提高外汇储备中的非金融资产运用比例,应加快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进程,以对冲美元可能长期贬值的风险。
  经济学家郑新立建议加快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力度。“不得不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是我们海外投资能力比较弱的一种表现。为什么德国、日本历史上同样有过大量的外贸顺差,但却没有出现大量购买其他国家债券的现象?原因是其通过强大的海外投资能力,消化了过多的外贸顺差。”
  也有专家指出,应在宏观政策上寻求治本之策。
  “中国尝试过多种措施以减缓外储的增长速度,并保护现有储备的价值。遗憾的是,由于巨额资金流入以及经常账户盈余,这些政策无法遏制中国外汇储备的持续迅速增长。”余永定认为,若要跳出“美元陷阱”,最根本的是要修正和终止那些导致外汇储备进一步积累的宏观政策。傅勇:中国不可能从“美元陷阱”全身而退 _ 东方财富网
傅勇:中国不可能从“美元陷阱”全身而退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美国对外关系协会的两名研究人员将中国持有1.5万亿美元的资产看作是一场&豪赌&。根据他们的测算,截至2009年3月底,中国各类机构总共持有2.3亿美元左右的外汇资产,其中1.5万亿以美元的形式持有。可是,我想象不出中国在赌什么,他们的文章对此也没有给出只言片语。
  更多的提法是说中国掉进了&美元陷阱&。这个提法道出了中国的处境进退维谷这一事实,但同时也带有某种阴谋论色彩&&好像是中国人中了美国人的套。
  问题是,中美两国首先要摒弃阴谋论困扰。宣扬阴谋论无异于冷战思维。中美失衡已经对双方造成了伤害,这种模式对任何一方都不可持续。就像Setser和Pandey所指出的,中美之间的这种失衡史无前例,从没有像中国那样穷的国家成为一个像美国那样富的国家的&钱包&,也从来没有一个像美国那样高度重视独立性的国家在金融上如此强烈地依赖于单一的国家。
  中美两国走到今天,不是因为中国想要赌赢什么,也不是美国有意请君入瓮。它是与中国崛起和美元国际货币等大背景相联系在一起的。日本的崛起也曾产生过类似问题。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曾困扰着全球经济关系,日本还利用其雄厚的储备大举投资美国,三菱地产甚至买下了洛克菲勒中心。
  美国白宫经济顾问萨默斯将这种关系,形容成中美之间的核恐怖均衡。既然是核恐怖,那中美的明智选择就是开诚布公,联手消减各自的&核武库&。这要求中美各自调整自己的内外部失衡。中国应将发展的重心放在国内,对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做出调整。美国则应提高国内的储蓄率,同时还需要严肃财政纪律,及时削减财政赤字,美联储也要避免将财政赤字货币化。
  对中美失衡问题而言,找到解决方案要比指出症结所在困难得多。要阻止这个失衡以悲剧收场,就需要中美之间增进互信。美国应该取得中国这个最大债权国的信任,否则这个平衡将难以为继。
  对中国而言,不存在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前段时间有一番很热烈的讨论,就是如何能将庞大的外汇资产服务于国内经济,有人建议,干脆把按人头分给老百姓,以增加国内消费。事实是不可能这样做。外汇储备要在国内适用,就得兑换成人民币,问题是在形成外汇储备时,外汇持有者已经兑换过一次人民币。
  从长期来看,中国不大可能从&美元陷阱&中全身而退。其风险不在于美国国债膨胀本身,而在于由此引发的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
  中国所能做的只能是小步微调。首先,从增量上限制外汇储备的膨胀。Setser和Pandey也提到,从去年四季度至今,由于外资流出,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速大幅下降。这在客观上缓解了外部失衡压力的膨胀,但这却不是政策面努力的结果。进口额下降快于出口额下降幅度,结果外贸顺差依然维持高位。为了避免外部需求下降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当前的升值事实上已经停止,政策面也在通过各项政策维护出口的企稳。在很多人眼里,中国现在已经离不开出口,离不开顺差,在经济放缓期更是如此。这意味着,中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基础仍然存在。
  剩下的就是外汇资产存量的管理。政策面现在做的,一是微调外汇管理体制。外管局5月来出台了一系列资本项目下部分审批权限、程序简化的举措。对投资者来说,相关审批过程将更加便利省时,有利于加强境内外企业进行投资的意愿,进一步促进资本跨境流动,内资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行业也有望更加多样化。
  在坚持鼓励出口的同时,政府似乎更看重从资本项目想办法。不过总体上,资本项目完全放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是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外管局日前宣布,黄金储备在国家储备中的比重有了一定的提高,不少人也建议应继续增持黄金以对冲美元贬值风险。这当然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黄金市场容量有限,只能有边际上的改善。也显示,在美国国债之外,中国外汇储备也在进行更加积极的投资,比如增加比重。有些经济学家主张逃离美国债,转向美国股市,尤其是投资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相对于美国债券市场,美国股市容量要小得多,当前总市值只有15万亿美元左右。另外,大规模增持美国公司股票很可能面临人为阻力。
  相比而言,将中国的金融市场推向纵深发展,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一个更具战略意义的选择。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更加浮动,这很可能是一个人民币升值的过程,这将降低经常项目顺差,缓解外汇储备积累的压力。人民币国际化还将彻底改变我们看待外汇储备的理念。自东亚金融危机以来,鼓励出口、积累外汇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共识。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我们对外汇储备的需求会大幅下降。现在美国和欧洲几乎没有外汇形式的储备。
  当然,人民币国际化会是一个长期进程。不过,中美失衡的缓解也将是长期而缓慢的。一切还不算晚。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美债危机难言终结 中国应跳出“美元陷阱”
美国提高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的通过,使美国政府&有惊无险&地在大限之日到来时免于债务违约。然而,全球股市对此的积极反应却&昙花一现&:8月1日跳空高开后持续下跌。对此,专家分析,美国只是暂时缓解了国债违约风险,债务问题并未真正得到解决。专家提醒,未来美国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元危机的风险仍将持续上升。作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持有国和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宜积极应对,主动突破&美元陷阱&。作为美国债务最大的海外关联方,我国外汇储备面临其巨大的违约风险。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5月底,外国主要债权人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达到4.5140万亿美元,当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598万亿美元,仍为美国最大债权国。经济学家认为,从长期来看,美国债务仍在&滚雪球&般不断增加,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债权国,我国宜主动走出&美元陷阱&。当前存在的&美元陷阱&令中国无法抛售美国国债。美元陷阱是指:如果中国和日本等国央行想要抛售部分美国国债,甚至只表现出有这种意愿的迹象,美元会受到打压,这些国家的本币就会升值;这将迫使他们进入汇市干预,买入美元来保护出口商利益。因此,该陷阱也使得这些央行不得不继续将美元投资到美国国债中。潘英丽等专家认为,美国和美元的信用已经不像前几十年那么可靠,今后违约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甚至不排除美元危机,即出现硬着陆或者崩溃的可能性;我国必须下决心调整经济结构,降低对外部的依赖。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商务系教授王曦认为,当前特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对外投资的风险很大,我国积累外汇储备的成本较高,而收益率却很低。这需要调整债务、债权的货币结构,根据各国经济和货币走势,适度分散储备,以应对全球性债务危机可能带来的冲击,规避外汇储备风险。另外,扩大海外投资,把部分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储备转为能源资源矿藏等物质储备,也是避免美元贬值风险的有效途径。潘英丽建议,解决国家外汇储备安全隐患问题需要新思路。一是通过不规则的方式调高人民币中心汇率至相对合理水平,消除单边升值预期和外汇储备单边增长的势头。二是积极采取多种鼓励政策促进民间创设私募股权国际投资基金,实现国家外汇储备化整为零、化官方为民间的资本输出战略,实现国家海外资产的保值增值。&未来全球金融市场将越来越不稳定,仅以金融市场作为投资领域不足以规避日益增长的美元风险和西方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建议政府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吸引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华人金融与投资精英成立国际投资管理公司,创设私募股权国际投资基金;借助民间投资智慧及其人脉关系实施国家的资本输出战略。&潘英丽指出。
0102030405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年中国的美元陷阱(保尔·克鲁格曼)
在金融危机的早期,爱说笑的人曾调侃道我们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总算趋于公平而平衡了:他们卖给我们有毒的玩具和受污染的海产品;我们出售给他们欺诈性的债券。  
&时至今日,双方的交易已经撑不下去了。一方面,世界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急剧下降。近几个月来中国的出口严重受挫,比一年前减少了2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中国人明显对这些债券日益感到惶恐不安。  
中国似乎仍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而这正是我们所共同面临的难题。   & &上周最大的新闻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演讲中呼吁建立新的"超主权储备货币"。  
&共和党中的疑神疑鬼派迅速警告这是旨在让美国放弃美元的卑鄙阴谋。然而周小川的演讲恰恰是在承认中国的弱点。实际上,他的意思是说中国已经使自己陷入了美元陷阱,既不能跳出这个陷阱,也不能改变之前使之陷入陷阱的政策。  
&有必要谈一下相关背景:在这十年的头些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很大,并开始吸引大量境外资本的流入。如果中国像加拿大那样实行浮动汇率,人民币就会升值,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会得到减缓。   & 
然而,中国却选择固定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此不得不大量购买流入的美元。随着时间的流逝,贸易顺差继续增长-中国的外汇储备也跟着与日俱增。  
关于欺诈性债券的笑话有些偏颇,有失公正。除了近期(在市场高点)考虑欠周地一头栽进衍生股票外,中国大体积累了非常安全的资产,美国国库券(简称T-bills)占了总量的绝大部分。尽管国库券几乎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但其回报率却很低。  
在积累大量回报率低的资产背后隐藏着某种策略吗?大概没有!中国拥有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人民共和国俨然已成了美国公债共和国-像当年英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一样:都是无意间造成的。   & 
&然而似乎就在那一天,中国的领导人一觉醒来,发觉自己面临着一个难题。  
&即便是在当下,中国政府也并不在意美国国债的低回报率。然而,明显让他们担心的是其资产的70%是以美元形式持有的。这就意味着,美元一旦贬值,中国将面临巨额资本流失。因此,周小川提议以国际货币基金会用来记帐的特别提款权为基础创造一种新的储蓄货币。  
&但我们眼前所见的并不是事实的全部。特别提款权并不是真正的货币,它们是记帐的单位,价值由美元、欧元、日圆和英镑组成的一组货币决定。而且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分散美元储备,持有和特别提款权组合相同的一篮储备货币。中国现在持有的美元太多,一旦大举抛出便会引发美元贬值,造成其领导人极为担心的资金损失。   所以说,周小川的提议实际上是恳求有人能将中国从自己投资失误所招致的恶果中解救出来。但这是万万办不到的。  
面临美元储备过多带来的问题,中国呼吁奇迹般的解决方案。这也预示着,中国领导人还没有清醒地意识到游戏规则已经从本质上改变了这样一个事实。  
&在两年前的那个世界,中国可以储蓄多过投资,并将多余的储蓄在美国消化掉,然而这样一个世界已经消失了。  
&就在发表新外汇储备演说的第二天,周小川又发表了另一篇演说,似乎在声明中国的高储蓄率这一状况是不可改变的,因为它是儒家"反对铺张浪费"思想浸染过敏的后果。与此同时,对于美国来说,现在并不是储蓄的"好时机"。换句话说,让我们一如既往地按原轨道发展。  
&这也是万万办不到的。  
&问题的重点在于,中国还没有直面令人痛心疾首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正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所必需的。这一情况同样适用于日本、欧盟以及美国。  
&尽管有一些好消息-G20峰会所取得的成效比我预期的要大,但是未能直面新现实正是金融危机有可能会持续数年的主要原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发展四大陷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