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目标是什么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认定的哪些认定

您已成功注册高顿网校
用&户&&名:
初始密码:(您手机后六位)
请尽快到个人中心 。
忘记密码,可点击“忘记密码”进行密码重置。
如有疑问请致电 400-825-0088
登录高顿网校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合作账号登录
对以上结果不满意?试试“通用目的的财务报表是什么”相关关键词
新版建议课程反馈题库反馈直播反馈
反馈内容(*必填)
亲爱的用户:欢迎您提供使用产品的感受和建议。我们无法逐一回复,但我们会参考您的建议,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 上传图片
很愤怒刚学习不久,没法学啊要考试了,急死我了这次就不告诉你们老板了,限你们赶紧弄好算了,麻木了【考点总结】+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3.30_中华会计网校论坛
今日新帖:0 在线学员:8482
2551主题帖
7885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23618
经验:81298
鲜花:<span id='flower2
金币:<span id='medal02
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一)认定的含义  1.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注册会计师将其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管理层认定与注册会计师审计&& 2.当管理层声明财务报表已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作出公允反映时,就意味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以及相关的披露作出了认定。  3.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则是隐含表达的。..  【例】管理层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存货及其金额  明确的认定隐含的认定(1)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2)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1)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2)记录的存货都由被审计单位拥有。&&》》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注册会计师了解了认定,就很容易确定每个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  》》对于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作出的认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就是要确定管理层的认定是否恰当。(二)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认定的含义具体审计目标举例管理层注册会计师发生occurrence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如果没有发生销售交易,但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一笔销售,则违反了该目标完整性completeness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如果发生了销售交易,但没有在销售明细账和总账中记录,则违反了该目标。准确性accuracy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如果在销售交易中,发出商品的数量与账单上的数量不符,或是开账单时使用了错误的销售价格,或是账单中的乘积或加总有误,或是在销售明细账中记录了错误的金额,则违反了该目标。截止cut-off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如果本期交易推到下期,或下期交易提到本期,均违反了截止目标。分类classification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如果将现销记录为赊销,将出售经营性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记录为营业收入,则导致交易分类的错误,违反了分类的目标。&& 1.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否把那些不曾发生的项目列入财务报表,它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有关。  2.发生和完整性两者强调的是相反的关注点。发生目标针对潜在的高估,而完整性目标则针对漏记交易(低估)。  3.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存在区别。  例如,若已记录的销售交易是不应当记录的(如发出的商品是寄销商品),则即使发票金额是准确计算的,仍违反了发生目标。  再如,若已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对正确发出商品的记录,但金额计算错误,则违反了准确性目标,但没有违反发生目标。  在完整性与准确性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关系。(三)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认定的含义具体审计目标举例管理层注册会计师存在existence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如果不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明细表中却列入了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存在目标。权利和义务rights and obligations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将他人寄售商品列入被审计单位的存货中,违反了权利目标;将不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债务记入账内,违反了义务目标。完整性completeness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确认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如果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而应收账款明细表中却没有列入,则违反了完整性目标。计价和分摊valuation and allocation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确认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如果应收账款未准确计提坏账准备就会违反计价和分摊目标。注意:存在或发生、完整性认定的不同检查线路  1.存在或发生认定主要与财务报表项目的“高估”错报有关(资产、收入、利润等)。  对于该认定的检查,主要采用“逆查法”(表→账→凭证→实物)。  2.完整性认定主要与财务报表项目的“低估”错报有关(负债、费用、成本等)。  对于该认定的检查,主要采用“顺查法”(实物→凭证→账→表)。..(四)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认定的含义具体审计目标举例发生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复核董事会会议记录中是否记载了固定资产抵押等事项,询问管理层固定资产是否被抵押,即是对列报的权利认定的运用。  如果被审计单位拥有被抵押的固定资产,则需要将其在财务报表中列报,并说明与之相关的权利受到限制。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检查关联方和关联交易,以验证其在财务报表中是否得到充分披露,即是列报的完整性认定的运用。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检查存货的主要类别是否已披露,是否将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列为流动负债,即是对列报的分类和可理解性认定的运用。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检查财务报表附注是否分别对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成本核算方法做了恰当说明,即是对列报的准确性和计价认定的运用。(五)企业的三类认定  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发生存在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完整性完整性准确性计价和分摊准确性和计价分类权利和义务分类和可理解性截止————认定是确定具体审计目标的基础。注册会计师通常将认定转化为能够通过审计程序予以实现的审计目标。  针对财务报表每一项目所表现出的各项认定,注册会计师相应地确定一项或多项审计目标,然后通过执行一系列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实现审计目标。(六)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举例  认定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存在资产负债表列示的存货存在实施存货监盘程序完整性销售收入包括了所有已发货的交易检查发货单和销售发票的编号以及销售明细账准确性应收账款反映的销售业务是否基于正确的价格和数量,计算是否准确比较价格清单与发票上的价格、发货单与销售订购单上的数量是否一致,重新计算发票上的金额截止销售业务记录在恰当的期间比较上一年度最后几天和下一年度最初几天的发货单日期与记账日期权利和义务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确实为公司拥有查阅所有权证书、购货合同、结算单和保险单计价和分摊以净值记录应收款项检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评估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充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5年全面章节测试题启动》》【
楼主其他文章
最美女会计
2551主题帖
7885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23618
经验:81298
鲜花:<span id='flower2
金币:<span id='medal02
多看看认定,哪种类型的题都可能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5年全面章节测试题启动》》【
论坛等级: 钻石会员
回帖:3594
经验:13249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640
一棵树lv&于&Mon Mar 30 10:31:16 CST 2015&回复:
不胜寒处微讲座汇总帖
论坛等级: 黄金会员
回帖:1558
经验:3931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633
回复#楼主楼一棵树lv的帖子每次看的时候觉得都明白,做题的时候就又有问题了~
一棵树lv&于&Mon Mar 30 12:47:42 CST 2015&回复:
可以一边做题,然后不会的,问问战友们,这样就会更容易明白的
正保培训项目
我的新动态审计学2016第一次作业上传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审计学2016第一次作业上传答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二、审计报告附
资产负债表
2、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4、 母公司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6、 母公司现金流量表
权益变动表
8、 母公司
权益变动表
9、 财务报表附注
)京会兴审字第
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体股东:
我们审计了
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以下简称
年度的合并
利润表、合并
现金流量表、合并
权益变动表
以及相关财务报表附注。
我们认为,后附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
公允反映了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审计报告的“注
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部分进一步阐述了我们在这些准则下的责任。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我们独立于
,并履行了职业道德方
面的其他责任。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
见提供了基础。
关键审计事项
关键审计事项是我们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
项。这些事项的应对以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审计并形成审计
意见为背景,我们不
对这些事项单独发表意见。
我们在本期财务报表审计中识别出的关键审计事项如下:
1、建造项目收入确认
请参阅财务报表附注“四、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十九)所述的会计政策”、“六、合并财
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二十六)”及“十二母公司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三)”。
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中的应对
对于所提供的建造服务,在
建造项目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时,按
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管理层需
要在初始对建造项目的合同总收入
和合同总成本作出合理估计,并于合
同执行过程中持续评估和修订,涉及
管理层的重大会计估计,因此我们将
建造服务收入确认认定为关键审计
1、了解并测试与建造项目核算、预计总收入与总成本的
确定与变更、完工进度的确定与变更的政策、程序、方
法和相关内部控制;
2、分析本年及上年建造服务收入和成本的变化及其趋
势,以识别和了解变化原因,判断管理层会计估计中是
否存在偏颇迹象。
3、获取建造项目清单。检查相应的合同、结算收款等具
体合同执行情况;取得在建项目的预计总收入、总成本
明细表,并复核其合理性;获取管理层提供的完工百分
比支持性文件,重新计算完工百分比及相应的收入、成
本,以验证其准确性;
4、选取建造项目样本,检查管理层预计总收入和预计总
成本所依据的合同和成本预算资料,评价管理层所作估
计是否合理、依据是否充分;
5、选取样本对本年度发生的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测试;
6、选取建造项目样本,对工程形象进度进行现场查看,
与工程管理部门讨论确认工程的完工进度,并与账面记
录进行比较,对异常偏差执行进一步的检查程序。
7、结合对存货的审计程序,对年末未完工合同进行现场
盘点和截止性测试,检查已发生成本归集是否准确;检
查是否存在已完工未结算项目,相关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2、应收账款减值
请参阅财务报表附注“四、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十)所述的会计政策”、“六、合并财务
报表主要项目注释(三)”及“十二、母公司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一)”。
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中的应对
截止日,的应
收账款期末余额18,468.71万元,坏
账准备金额4,052.59万元。由于应收
账款的可回收性取决于管理层基于
应收款的账龄、是否存在回款纠纷、
以往付款历史或者其他影响对方信
用等信息的获取以及判断。若应收账
1、我们对应收账款减值测试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
效性进行测试。
2、审阅公司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过程,评估所采用
会计政策的合理性。
3、分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包括确定
应收账款组合的依据、金额重大的判断、单独计提坏账
准备的判断等;分析计算资产负债表日坏账准备金额与
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无法收回而发生
坏账,对财务报表影响较为重大,为
此我们把应收账款减值列为关键审
应收账款余额之间的比率,比较前期坏账准备计提数和
实际发生数,分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4、我们与管理层讨论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回
5、我们对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客户,通过公开渠道查询
与债务人有关的信息,查阅历史交易和还款情况等程序
中获得的证据来验证管理层判断的合理性;通过分析应
收账款的账龄和客户信誉情况,并执行应收账款函证程
序及检查期后回款情况,评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
6、对于管理层按照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
收账款,评价管理层确定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是否合理。
7、对于已计提坏账准备的部分,我们通过核对显示客户
出现了重大的财务困难情况的证据以验证管理层的解
释,并检查了坏账准备的计算。对于坏账的核销,我们
验证了表明公司不再拥有回收该等款项权利的第三方证
以下简称管理层
对其他信息负责。其他信息包括
年年度报告中涵盖的信息,但不包括
财务报表和我们的审计报告。
我们对财务报表发表的审计意见不涵盖其他信息,我们也不对其他信息发表
任何形式的鉴证结论。
结合我们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我们的责任是阅读其他信息,在此过程中,考
虑其他信息是否与财务报表或我们在审计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存在重大不一致或
者似乎存在重大错报。
基于我们已执行的工作,如果我们确定其他信息存在重大错报,我们应当报
告该事实。在这方面,我们无任何事项需要报告。
管理层和治理层对
财务报表的责任
管理层负责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并
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
重大错报。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管理层负责评估
的持续经营能力,披露与持续
经营相关的事项(如适用),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除非管理层计划清算
终止运营或别无其他现实的选择。
治理层负责监督
的财务报告过程。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
我们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
取合理保证,并出具包
含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合理保证是高水平的保证,但并
不能保证按照审计准则执行的审计在某一重大错报存在时总能发现。错报可能由
于舞弊或错误导致,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
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在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运用职业判断,并保持职业怀
疑。同时,我们也执行以下工作:
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审
计程序以应对这些风险;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基
础。由于舞弊可能涉及串通、伪
造、故意遗漏、虚假陈述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未能发现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的风险高于未能发现由于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
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及相关披露的合理性。
对管理层使用持续经营假设的恰当性得出结论。同时,根据获取的审计证
据,就可能导致对
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是否存在重
大不确定性得出结论。如果我们得出结论认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审计准则要求
我们在审计报告中提请报表使用者注意财务报表中的
相关披露;如果披露不充分,
我们应当发表非无保留意见。我们的结论基于截至审计报告日可获得的信息。然
而,未来的事项或情况可能导致
不能持续经营。
L匚 卩卩△匕Ε匚r冖辶L匚一匚一匚一匚一匚一匚一匚〓L匚r一匚一匚一匚一匚一匚一匚一匚一匚一匚一匚一匚卜匕二叮Γ
北京兴华公0I^师 挛务所(特殊背通介伙)
Il ll\ `\‘ l‘ {i 丨| lⅡ ∶ ‘ ′ ∴i I } 、 ∴11 Ⅱ
5、 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结构和内容 (包括披露),并评价财务报表是
否公允反映相关交易和事项。
6、 就中实体或业务活动的财务信息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
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负责指导、监督和执行集团审计,并对审计意见
承担全部责任。
我们与治理层就计划的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重大审计发现等事项进行沟通,
包括沟通我们在审计中识别出的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我们还就已遵守与独立性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向治理层提供声明,并与治理
层沟通可能被合理认为影响我们独立性的所有关系和其他事项,以及相关的防范
从与治理层沟通过的事项中,我们确定哪些事项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
要,因而构成关键审计事项。我们在审计报告中描述这些事项,除非法律法规禁
JL公开披露这些事项,或在极少数情形下,如果合理预期在审计报告中沟通某事
项造成的负面后果超过在公众利益方面产生的益处,我们确定不应在审计报告中
沟通该事项。
中国注册会计师:
(项 目合伙人)
中国 ·北京
二○一八年二月八日
巾国注册会汁师: 王俊蒙
虬 2"q£凵|冫
合并资产负债表
\Ψ¢冫 7 项目Ij 附注 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流袖湃'枋 J/
货币资銎心ζ△ 三J冫' 六、 (— ) 338‘ 876,3,57247
结算备l·l金
以公允价值 计量 日其变动 汁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资产
(二 ) 114.323,53261 48彳 1彳 ,86039
刂攵贝长扌欠 六、 (三 ) 444Ⅱ 161,Ⅱ 606Ⅱ 80520
、 18,952,1584θ 5,636,60493
应收分倮账款
应收分保合 同Wl备 翕
丿立收丹贷不刂
Jt他应收款 六、 〈五) 5,334,57812 6Ⅱ 6彳 0,161 06
买入返告金融资产
存货 六、 (六 ) 56,653,Ⅱ 971 01
持有待售资产
一年内到瑚的非流动资产
其他流动资产 六、 (七 ) 100,000,0Ⅱ 00000
流动资产合 计 778,201,56θ 86 696,028,95606
非流动资产:
发放贷款及垫款
可供出售金刷资产 六、 (丿
1,000,Ⅱ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K丿 叨股权投 资
投资性lh地 产
因定资产 六、 (丿△) 265,彳 彳2,337θ 9 276Ⅱ 172.81024
在进丁TT 六、 (十 ) 651,2234Fo 1Ⅱ 303Ⅱ 90230
ll定 资产清理
牛产性忄物资产
无形资产 六、 (十一 ) 彳697,47246 2Ⅱ 876.16860
Κ丿V丨 待摊费用 六、 (|二 ) 3,,799,26435
递 延所尔∫税资产 六、 (十 四) 7,224Ⅱ ,57848
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 279,250,45066 2θ 2,892,72397
资产总计 1,057,452,0205亻 988,921,67903
后附则 Ⅱ ′ 法定1窒
会 计机构 负责儿
'云劈贤 钅繁
邴⑨ 合并资产负债表 (续 )
貅 宠 会计机构负责人:
θB6,6B5θ ⒔
26i9B0,50499
一年内到J坍 的非流动资产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主管会 计工作负责
\'^亻轫页目 ′ˇ
附注 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流动资产: ′<ˇ∶` ⅡJI/
====='广 338,876,3,57247
结算各付金
衍生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48,111.85039
十二 〈-〉
114,323Ⅱ 5326彳
应收贝K款 144,161,5Ⅱ 80520
预付款项 18,952.彳 5849
应收分保账款
应收分保合同准各金
应刂攵乔刂七
共他应收款 十二 (二 ) 6.334、 彳 0,彳 5彳 06
买人返告金融资产
存货 56,553,13646 81Ⅱ 620.971 01
扌l有 待售资产
其他流动资产 彳00,000,00000 彳00,000Ⅱ 00000
流动资产合计 778,20亻 ,θ ,θ5606
非流动资产:
发放贷款及絷款
叫供出售金融资产 1,000,,00000
持有至到丿啁投资
长丿叼应收款
长煳股权投资
同定资产 265,彳 12.Ⅱ 172.81024
在建t程 651‘ .90230
H,t资 产清理
生产‖生物 资产
无形资产 1`697,,16860
出 一 嘣~醋
长期待摊费用 3,565,.26435
递延所得税资产 7,224Ⅱ 24285 6Ⅱ 740,57848
其他非Wt动 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 279,250,‘ 892‘ 723θ 7
资产总计 1,057,452,1,67903
耕肭殒大丿雾茛
母公司资产负偾表 (续 )
以公允价侦计RH共 变动计人当期损 衤t的 夺触负债
法创弋苒少-`讫 冫
彡/钅彳:多
主管会n工 作负责 会计机构负责
^氵 '三吾耍;茛
260.Oq3Ⅱ 819"
合并利润表
唯位:人 民币亢
钅∷: 丿rη
附注 本煳发⒋额 上期发生额
-、 营岫刂蚝“》 ′<b' 526,B57,52780 09⒈ ⒌
其中:曹 赋 .\7 六、 〈二十六〉 526,857Ⅱ 52783 39⒈ 544θ 1594
利觚 、廴 夕qoo哕
己赕li毋 '
f续 毋及佣命收人
二、背业总成本 47θ ,798‘亻 冖4988
丿t巾 :茕 业成杰 六、 〈二+六 ) 3726957θ 723 283Ⅱ
手续费及佣全支出
税个及Fl加 六、 (二 +七 ) 9Ⅱ 28θ,彳 652
钔杵JkIH 六、 〈
=十 八〉 24649Ⅱ 47636 亻
管ll赍 川 六、 〈=+九 )
财务贲用 六、 〈
5279亻 θ064 5Ⅱ 9冫 8彳 25^5
l.产 减估损失 六 、 (三+-〉 8629Ⅱ θ709
加:公 允价值变动收硫 〈损失以
“-” ≈〃,列 )
投资收益 〈损失以
“-” 号填列〉 六、 (三十
其巾;对 联言企业猁l夺 苻企业的投资收益
汇兑收益 (损 失以
资产处置收益 (损 失以
“-” ;琰 列) 六、 (三十=)
it 六、 〈≡+四 )
三 、营业利润 〈ˉ·损 以
“-” 号坟列 〉 04,203`90228 27,θ 04.6θ 812
加;啻 业外收人 六、 〈三+五 ) B67δ 6’ l
诚: 十业外:丈 六、 (=+六 ) 39冫 ,θ 71iθ
四、利涧总额 〈亏损总额 ,X“ -” 号埭列) 64,699,冖 1347
诫 :” i铅 税,l用 六、 (=+七 ) 253307^
五、挣利润 〈净亏损 以
“-” 号填列) 5θ ,'846782氵 θ
〈-〉 按经苜持续性分类
1持 续经常挣利润 〈狰亏损以
“-” 吁填列 ) 六、 (三十八) 68,88⒈ 76840 20,θ 46`B273
2终 止经营净利润 (净 亏损以
“-” 号填列 )
〈二)按 所有权归屙分类
l少 放股东损嵛 i
2归 抿+坩 公司股东n1净 利润 5888亻 76θ 40 27111亻 9770
六 、共他综合收益的税后洚额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共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
〈-)以后不能更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l堂 新 汁景设定攴R汽
诤负偾或诤资产的变动
卜在被投资单位不能苴分类 lI损 益的丿t他 综合收益巾享伯的份额
〈二)以 后将重分类进损谥的其他综仓收i’ ,
l权 ’l法 I杓 :被 投资屮位 以后将至分类逃损it的 Jt他 综夺收it巾 亨有的份·
2Ⅱ ⒚1"售 佥触资产公允价仗变动损 溢
δ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η供 出篇佥触资产损益
彳,nt夺 流量套删损
5外 币财务报太折箅并额
归屙于少数股东的共他rj合 收益的税后津额
七、综合收益总额 5B,θ B彳 ,,78273
归底 ∫母公冂所亻F讹 的综个收衤tu颗 68Ⅱ 88⒈ 76θ 40 2711亻 亻0770
lH属 于少数股东的综价收氵tu额
八、每股收益;
〈 )基 本每股收盐 (元/股 )
(∴ )稀释每股收谥 〈元/股 )
蜃罨氍雾Ⅰ
管会计工作负贵(∶
会计机构负责人: '彡
舻‖嗡 /.′ 亠~·铮
,。 oo土 +工 (三 )
加:公 允价值变动收益 〈损失以
“-” ;填 列)
投资收益 〈损失以
“-"刂 块冽 )
汇兑收益 (损 久以
资产处箐收益 〈损失以
“-” 号填列 )
三、营业利润 〈亏损以
“-力 号墩列〉
四、利搁总额 〈亏损总颡 以
“-” 号填列 〉
豇、,yf,利 湔 (挣 亏损 以
1扑 续经苜净利润 〈净亏损以
2终 止经常淖利涧 (诤 亏损 以
2归 lPv+母 公司股东的恤利涧
2权 讠t法 卜在被投资吖1位 不能至分类进损 ll的 其他9T合 收益巾享有的份额
l杈 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以后将童分类进损Pl的 其他综合收Pl巾 亭有的份额
⒓ ㈧VI"筲 个洫资产公允价tH变 动损氵i
归夙+叮 公司刀i治 黹的综个收氵i总 额
( )柒 本i+股 收iε (元 /股 )
〈∴)稀释 Ll股 收爪 〈元/股 )
母公司利润表
编饰刂lY位 : 业位;人 K币 元
会计机构负贾人:
J彡 V、 嘁 // 附注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⒋额
-、 菅业总收
讠/ 、J 526,857,52783 ⒔θ1,544,81594
526857.⒖ 27θ 3 3916448彳 594
¨。冖冖冖ˇ
手续舆及佣全收入
二、营业总成本 473,7θ 8,90735 θ59‘ 068,26890
其中:鬻 业成本 ←二 (二 )
手续费及佣全艾出
税全及附加 9289207冫 9 7,087016⒓
钠售贽川 24,649Ⅱ 476θ 5 彳7Ⅱ
眢川!女 用 ⒍θ.813Ⅱ 彳 1564
财务费用 - 黾908Ⅱ 22701
资产减值损失
3Ⅱ 332Ⅱ 8⒕ 405 ⒈224,29848
英中;对 联曹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3232Ⅱ ⒕3775
其他收it 4,580Ⅱ 00000
64,203,,⒔ 4552
加】蒈业外收入 892Ⅱ 32798 4Ⅱ
39/彳 362B 612Ⅱ 7亻 841
⒗4,699.093θ ⒔ 0B,074,91365
诚:lli〃∫脱赀川 5Ⅱ 745668
58,88亻 ,°JO97
(-〉 按经曹持续杜分类
5B,θ θ1,7仓 840 3亻 677'5697
〈二)按 所有权归属分类
1少 数股东损益
5θ 881 76840 θ
六、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潦颡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篡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颧
(— )以 后不能童分类诳损益的其他纺合收益
I垂 新讨量设定受益n划 诤负债。k净 资产的变动
3‖ 伯下剑卿l投 资⊥分关为叫ft丨 告个FJ资 产损ii
4现 全流量套期损Pl的 有效郸分
b外 币则劣怅表折“艹额
归属于少数般东的共他综合收益的税后洚额
七、综合收益总额 5B,⒔ 81,7⒗ 840 0亻 677,4⒖ 097
少珉+少 数股东的综个收it忠 额
八、每般收益:
合并现金流量表
20】 7年度
处置以公允价值讣生 艮共变ˉJ计人当姗损益的佥砒1资产挣j皆加额
会计机构负员人:
3⒈ 99θ .84813
0q0,062,72593
406,OsO`78亻亻
θ7973,‘ 25B1
102,502,62914
45,365,35亻 37
43,267,27077
23,845,079亻 4
23,θ 45‘ 07θ 彳4
89‘ 0517彳 895
母公司现金流量表
处置以公允价值讠 社 冂丿t变 动训 人h期 损益的佥融资产挣J曾 加钡
艾付利息、手续毋及佣伞的现佥
踟箱害昌;)
40Ⅱ 95彳 71389
仓9,33亻 0θ 亻72
2ag,2oo oo
14,660.41321
Bθ ,542,09810
200,000.00000
〓邦⒈小卧㈧^丶 〓×琳烙露窭卞巛 帷肄惑F<粼褒 态 寻食矧察群嗒必誊冬只坦圭苄崇岭苔≡胆
群烬槲槲崧溆挺凝洙如 愚|鼍
〓嗯r`卧⒀门
<悠 巛露奏 卡 巛 H卞 巛迦州 〓<朕 ¢姒癸
獬橱飘糨綮柳烀志抹钡
w卟ι〓卧⑴η
巛更秦卡巛
杰灬呼〓眼旷`心〓一呤〓
\〓 <聪 竿姒郯
态揄餐韶寓腮麟恣螫菸来挝鲁嫩睽惑誊畜迥
衅 浔槲粕崧铷炉奏 卩巛啦
〓<怊 巛露宓 卡巛
群菸槲粕崧榔粑迟 卩巛眇 鼍|∶i∶
四川天一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年度财务报表附注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一、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概况
(一)历史沿革
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是日经原国家经济贸
易委员会[国经贸企改(号]批准由化工部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现更名为西南化工研
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南化研院”)与浙江芳华日化集团公司、化工部科学技术研究总
院(现名为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现名为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
计院有限公司)、化工部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现名为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共同发起
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同年8月5日在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领取注册号为
成工商(高新)字3,注册地址为成都高新区高朋大道5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总
部地址为成都市外南机场路常乐2段12号,组织形式为股份制。 为设立本公司,西南化研院根据
《设立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方案》(简称“改制方案”)将与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及其
装置设计安装、碳一化学技术及催化剂等产品、工程设计及工程承包、工业气体等业务相关的所
属的独立核算的碳一化学品生产实验厂、碳一化学催化剂生产实验厂、化肥催化剂生产实验厂、
变压吸附分离工程研究所、脱硫剂生产实验厂、有机化工厂、机械厂、气体工程技术研究所、开
发设计所等13个实验厂、研究所(室)的全部经营性资产、负债及相应净资产投入本公司,以此
编制反映西南化研院根据改制方案进行资产重组结果的基本会计报表。日,西南化
研院与浙江芳华日化集团公司、化工部科学技术研究总院、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化工部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签订“发起人协议”,约定西南化研院以上述各实验厂、研究所(室)
经评估确认的全部经营性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资产作为出资,浙江芳华日化集团公司以债权转股
权出资,其他3家发起人均以现金出资。日,西南化研院委托东方资产评估事务所
对西南化研院投入本公司截止日的全部账面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进行评估,于1999
年5月8日出具[东评所评报字(1999)第18号]评估报告,评估结果是资产总额169,582,975.58
元,负债合计72,175,638.50元,净资产为97,407,337.08元。日,经财政部[财评字
(号]确认。根据确认的评估结果按照经财政部[财管字(号]批准折股方案
及股权结构对评估后净资产97,407,337.08元按1:0.66的比率折股本64,288,900.00元,设定为国
家股,由西南化研院持有。本公司已将上述确认的评估结果及经批准的折股方案调入1999年12
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 日,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行字(号]批准,本公
司采用上网定价的发行方式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5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每股发
行价格为6.58元。发行后本公司增加社会公众股4,500万股,计45,000,000.00元,股本总额由
70,723,900.00元增加到115,723,900.00元,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本公司社会公众股4,500
万股于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
经本公司日召开的2000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按日总股本
115,723,900股为基数,用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转增3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后,股
本总额增加到150,441,070.00元。经本公司2001年度股东大会(年会)决议和修改后的公司章程
规定,按日总股本150,441,070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按每10股转增2.5股,以未分
配利润每10股送红股0.5股,每股面值1元,计增加股本45,132,321.00元(其中:由资本公积转
增37,610,267.50元,未分配利润转增7,522,053.50元)。以资本公积转增和未分配利润送红股
后,本公司股本总额增加到195,573,391.00元。增加的股本已经四川君和会计师事务所[君和验
字(2002)第1006号]验证,日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 日,西南化研院
与深圳市华润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成都美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定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本
公司国家股108,648,241股中的41,070,412股和10,756,536股分别转让给深圳市华润丰实业发展
有限公司和成都美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转让事项于日经西南化研院主管单位中国
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现更名为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华集团”)[中
昊企发(2003)60号]同意,并于日经财政部[财企(号]批准。2003年5
月,国家股转让过户手续完成后,本公司总股本仍为195,573,391股。
日,深圳市华润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成都愿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
都愿景”)签定股份转让协议,深圳市华润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意以每股2.42元的价格向成都
愿景科技有限公司出售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41,070,412股,协议转让总价为人民币
99,390,397.04元。
日,经本公司200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暨相关股东会议决议通过,并经国
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资产权(号]《关于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
改革有关问题的批复》同意,本公司以现有流通股本7,605.00万股为基数,用资本公积向方案实
施日登记在册的全体流通股股东转增股本,非流通股股东以此获取上市流通权。根据股权分置改
革方案,流通股股东每持有10股流通股将获得6.58股的转增股份,相当于单纯送股情况下,流通
股股东每10股获送3.2股股份对价。在转增股份支付完成后,本公司非流通股股份即获得上市流
通权。本公司以日登记在册的全体流通股股东每10股转增6.58股,每股面值1元,共
计转增股本50,040,900.00元,转增完成后本公司的股本由195,573,391股变更为245,614,291股。
本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由四川君和会计师事务所于日出具了君和验字(2006)第1016
号验资报告予以验证。本公司于日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变更后的工商登记的
注册资本为245,614,300.00元。 日公司收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抄送
的有关批复文件,同意公司第一大股东西南化研院将持有的公司5,682.1293万股股权划转给昊华
集团。此次股份划转后,昊华集团(为国有股东)持有公司股份5,682.1293万股,占总股本的
日,公司第二大股东成都愿景(持有公司4,107.041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
的16.72%)与其控股股东深圳盈投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205.7312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
司总股本的4.91%,后更名为盈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投控股”)签订《股份转让协议》,
成都愿景将其持有的公司限售流通股2,878.9697万股,无限售流通股1,228.0715万股(合计
4,107.0412万股)以协议方式转让给盈投控股,转让单价分别为2.39元/股,3.07元/股,转让价
款共计10,650.917088万元。本次股份转让后,成都愿景不再持有公司股份,盈投控股投持有公
司股份5,312.77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63%,其中限售股2,878.9697万股),为公司第二大
2009年度,盈投控股新增本公司股份283.5805万股,截至日,盈投控股持有本
公司股份5,596.352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79%)。日,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
市数量为48,768,847股。此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上市后,本公司不再有有限售条件(仅限股改形
成)的流通股。
日,公司2009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的200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1股,派
0.20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日,201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
变更注册资本的决议:鉴于公司200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实施完毕,公司总股本由原来的
245,614,291股增加至270,175,720股,本公司于日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变更
后的工商登记的注册资本为270,175,720.00元。 日,公司2011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
的201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1股,派0.20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2012年8
月15日,201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变更注册资本的决议:鉴于公司2011年度利润分配方
案已实施完毕,公司总股本由原来的270,175,720股增加至297,193,292股,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
币297,193,292.00元。
日,第二大股东盈投控股增持公司股票1,001,276股,增持后持有公司股
份68,917,69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19%,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原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昊华化
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68,753,76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13%,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日,中国化工资产公司购入公司股票14,807,76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8%,中国化
工资产公司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系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动
2014年5月,公司第一大股东盈投控股购入公司股票1,586,11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3%,
增持后盈投控股持有公司股票70,503,8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72%。
日,中国化工资产公司通过要约收购受让公司股票8,423,543股,占公司总股本
的2.84%,增持后中国化工资产公司持有公司股票23,231,31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82%。
2015年6月,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增持公司股票2,024,452股,占公司总股本
0.68%,增持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票70,778,216股,占公司总股本
23.82%,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截至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通过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
人持有公司股份95,021,752股,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 31.97%,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本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表已经本公司董事会批准报出。
(二)所处行业
公司所属的行业性质为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
(三)经营范围
本公司经营范围是:碳一化学技术及催化剂,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及装置,工业特种阀门,
合成芳樟醇,维生素E系列精细化工产品(不含药品)、工业气体(经营危险化学品按照危险化
学品经营许可证核定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及相关相关的
工程设计与工程承包。经营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气瓶检验;经营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
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商品及
技术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以上经营项目不含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
要前置审批或者许可的项目。
(四)主要产品或提供的劳务
本公司主要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包括:催化剂、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及装置、特种气体、有
机化工产品、特种阀门、吸附剂等的研制、生产、销售,化工产品开发设计与技术咨询。经营自
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
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商品及技术除外)。
二、本年度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本期无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与上年比较,减少了子公司四平天科气体有限公司。
该子公司四平天科气体有限公司,于 2016 年 10 月开始清算, 2016 年 12 月 21 日,完成工
三、财务报表
(一)编制基础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及
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以
下简称“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
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
年修订)的披露规定编制财务报表
(二)持续经营
公司本年度无对导致持续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事项。
四、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公司所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报告期公司的财务
状况、经营成果、股东权益变动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二)会计期间
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三)营业周期
(四)记账本位币
本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货币为人民币。本公司及子公司选定记
账本位币的依据是主要业务收支的计价和结算币种。
(五)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
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
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日为合并方实际取得对被合并方控制权的日期。
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
价值计量。被合并各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与
不一致的,合并方在合并日按照本公司会计政策
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按照调整后的账面价值确认。
在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
调整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生的各项
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
法律服务费等,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
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一揽子交易
的,本公司将各项交易作
为一项取得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不属于
一揽子交易
的,取得控制权日,按照下列步骤
进行会计处理:
( 1 ) 确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在合并日,根据合并后
应享有被合并方净资产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
始投资成本。
( 2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的处理。合并日长期股权投
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达到合并前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进一步取得股份新支付对
价的账面价值之和的差额,调整资本公
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
溢价)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 3 ) 合并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而确认
的其他综合收益,暂不进行会计处理,直至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
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中除净损益、其
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暂不进行会计处理,直至处置该项投资时转
入当期损益。其中,处置后的剩余股权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
权益应按比例结转
,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改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其他综合
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应全部结转。
( 4 )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
的会计处理见本附注四、(五)。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
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
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购买方在购买日对合并成本进行分配,确认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
负债的公允价值。
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
誉;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经复核后,计入当
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除无形资产外的其他各项资产(不仅限于被购买方原已确认的资
产),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公司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单独确认并按公允价
值计量;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无形资产,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并按公允价值计量;取得的被
购买方除或有负债以外的其他各项负债,履行有关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本公司且公允价
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单独确认并按照公允价值
计量;取得的被购买方或有负债,其公允价值能可
靠计量的,单独确认为负债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对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对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
的无形资产进行充分辨认和合理判断,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
能够从被购买方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与相关合同、资
产和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
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
确认条件的,不予以确认。购买日后
个月内,如取得新的或进一步的信息表明购买日的相关
情况已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确认相关
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商誉,商誉不足冲减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除上述情况以
外,确认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计入当期损益。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
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
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购买方通过多次交
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属于
一揽子交易
的,本公司将各
项交易作为一项取得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不属于
一揽子交易
的,在个别财务报表中,
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
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
合收益,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
理,因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确认的所有者
权益,在处置该项投资时转入
处置期间的当期损益。其中,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根据长期股权投资
准则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应按比例结转,处置后的剩余
股权改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应全部结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将该股权投资
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原持有股权的公允价
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与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全部转入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当
期投资损益。
3、将多次交易事项
的判断标准
将多次交易事项
一揽子交易
的判断标准如下
( 1 ) 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
( 2 ) 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
( 3 ) 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
( 4) 一项交易单独考虑时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六)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本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被投资方的权力,
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
额。相关活动,是指对被投资方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
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通常包括商品或劳务的销售和购买、金融资产
的管理、资产的购买和处置、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及融资活动等。
在综合考虑被投资方的设立目的、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以及如何对相关活动作出决策、本公
司享有的权利是否使其目前有能力主导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是否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
而享有可变回报、是否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以及与其他方的关系等基础
上对是否控制被投资方进行判断。一旦相关事实和情况的变化导致控制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发生变
化的,将进行重新评估。
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时,仅考虑与被投资方相关的实质性权利,包括自身所享
有的实质性权利以及其他方所享有的实质性权利。
本公司以自身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将整个企业集团视为一个会计
主体,依据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和列报要求,已按照统一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反
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合并程序具体包括:合并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资
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现金流等项目;抵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
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
易的影响,内部交易表明相关资产发生减值损失的,全额确认该部分损失;站在企业集团角度对
特殊交易事项予以调整。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
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
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
损益”项目列示。子公司当期综合收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润表中综合收益总
额项目下以“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列示。
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
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
额的,其余额仍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向子公司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全额抵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
润”。子公司向母公司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母公司对该子公司的分配比
例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之间分配抵销。子公司之间出售资产所发
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母公司对出售方子公司的分配比例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
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之间分配抵销。
本公司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以及业务,编制合并报
表时,调整合
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将该子公司以及业务合并当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
合并利润表,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同时对比较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视同合并后
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点起一直存在
本公司在报告期内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其他方式增加的子公司以及业务,编制合并资
产负债表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将该子公司以及业务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
费用、利润、现金流量纳入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本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以及业务,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调整合
并资产负债表的
期初数,该子公司以及业务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现金流量纳入合
并现金流量表。
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拥有的子公司股权,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
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
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属于
一揽子交易
的,取得控制权日,合
并方在达到合并之前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日与合并方与被合并方
同处于同一方最终控制
之日熟晚日与合并日之间已确认有关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分别冲减比较
报表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一揽子交易
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
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
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权益法核算下
的其他综合收益等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收益。由于被投资方重新
计量设定收益计划净负债或资产变动而产
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母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
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
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方的控制权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剩
余股权,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
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
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同时冲减商誉。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
的其他综合收益等,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如果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
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
易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
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
期的损益。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根据合并
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编制。
(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将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确认为现金。
现金等价物是
指持有的期限短
(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
、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及
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八)外币业务和外币报表折算
1、外币业务折算
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作为折算汇率将外币金额折合成人民币记账。
外币货币性项目余额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由此产生的汇兑差额,除属于与购建符
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相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
则处理外,均
计入当期损益。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
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
算,由此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
其他综合收益
2、外币报表折算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
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
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按照上述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下
表折算差额
处置境外经营时,将资产负债表中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财
务报表折算差额,自其他综合收益
转入处置当期损益;部分处置境外经营的,按处置的比例
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九)金融
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在本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
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金融工具的分类
管理层按照取得持有金融资产和承担金融负债的目的,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
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
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
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
融资产;其他金融负债等。
2、金融工具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 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
取得时以公允价值(扣除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
息)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持有期间将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期末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处置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
( 2 ) 持有至到期投资
取得时按公允价值(扣除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
确认金额。
持有期间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率在取得时确
定,在该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处置时,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 3 ) 应收款项
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以及持有的其他企业的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
价的债务工具的债权,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以向购货方应收的
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具有融资性质的,按其现值进行初始确认。
收回或处置时,将取得的价款与该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4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取得时按公允价值(扣除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
息)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持有期间将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将公允价值变动
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股权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列报,按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处置时,将取得
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其他
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
( 5 ) 其他金融负债
按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3、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发生金融资产转移时,如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则终
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如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则不终止确认该金融
在判断金融资产转移是否满足上述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时,采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公
司将金融资产转移区分为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
的,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1 ) 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 2 ) 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涉及转移的金
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形)之和。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
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
( 1 ) 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
( 2 ) 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
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
部分的金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形)之和。
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所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
4、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本公司若
与债权人签定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方式替换现存金融负债,且新金融负债与现存金融负债的
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则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并同时确认新金融负债。
对现存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合同条款作出实质性修改的,则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或
分,同时将修改条款后的金融负债确认为一项新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终止确认时,终止确认的金融负债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包括转出的非
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若回购部分金融负债的,在回购日按照继续确认部分与终止确认部分的相对公允价值,将该
金融负债整体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分配给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
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5、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全部直接参考活跃市
场中的报价。
6、金融资产(不含应收款项)减值
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外,于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的账面
价值进行检查,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某项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计提减值准备。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
期末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
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就认定其已发生减值,将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
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一并转出,确认减值损失。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下列损失事项影响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减少
并且能够可靠计
将认定其发生减值
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
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
本公司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
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做出让步;
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
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权益工具发行方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
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认定其已发生减值,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
失一并转出,确
认减值损失。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
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的计量比照应收款项减值损失计量方法处理。
(十)应收款项坏账准备
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应收款项发生减值,则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
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可收回金额是通过对其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
的信用损失)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扣除预计处置费用等)。原实
际利率是初始确认该应收款项时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
值相差很小,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1、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金额重大的判断依据或金额标准:
金额 500 万元(含 500 万元)以上。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
了减值的,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
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
2、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应收款项
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与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一起按信用风险特征划
分为若干组合,根据以前年度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账款组合的实
际损失率为基础,结合现时情况确定
各项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据此计算
坏账准备。
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其他方法)
账龄分析法组合
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采用与
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一起按账龄作为类似
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再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
在期末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
备。公司根据以前年度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具有应收
款项按账龄段划分的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的实际损
失率为基础,结合现时情况确定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
账龄分析法组合
账龄分析法
组合中,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
应收账款计提比例(
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
年以内(含
3、单项金额不重大但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理由
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单项金额非重大、但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后
该组合的风险较大的应收款项划分为公司个别认定属于回收
风险较大的不重大的应收款项,即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
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
失,计提坏账准备。
(十一)存货
1、存货的分类
存货分类为:在途物资、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在产品、
2、取得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取得存货时按照成本进行计量。存货成本
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存货发出时按
加权平均法计价。
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后,按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提取或调整存货跌价准备。
产成品、库存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
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
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
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为
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
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若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
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期末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照存货类
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
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则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
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4、存货的盘存制度
采用永续盘存制
5、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转销法
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
(十二)长期股权投资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及其判断依据
( 1 ) 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
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三类,即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
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 2 ) 长期股权投资类别的判断依据
确定对被投资单位控制的依据详见本附注
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依据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
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
些政策的制定。
公司通常通过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形判断是否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
A、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被投资单位
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并相应享有实质性的参与决策权,投资方可以通过该代表
参与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制定,达到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
B、参与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政策制定过程。这种情况下,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可以为其自
身利益提出建议和意见,从而可以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
C、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重要交易。有关的交易因对被投资单位的日常经营具有重要性,
进而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到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
D、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有权力主导被投资单位的相关活
动,从而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
E、向被投资单位提供关键技术资料。因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需要依赖投资方的技术或技
术资料,表明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
公司在判断是否对被投资方具有重大影响时,不限于是否存在上述一种或多种情形,还需要
综合考虑所有事实和情况来做出综合的判断。
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确定被投资单位是否为合营
企业的依据
本公司的合营企业是指本公司仅对合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
2、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公司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以及以发行权益
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
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合并对价
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
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
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
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资本溢价或
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公司按照购买日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
本。合并成本为购买日购买方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
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
用,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
合并,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
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本公司将合并协议约定的或有对价作为企业合并转移对价的一部分,按照
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合并方或购买方为企业合并而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
理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
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
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备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前提
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不满足上述前提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
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3、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本公司能够对被投
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
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
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本公司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
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
益的份额,分别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本公司按照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享有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本公司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调整长
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本公司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
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本公司不一致
的,按照本公司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
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等。
本公司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
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本公司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本公司在其收益分享额弥补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恢复确
认收益分享额。
本公司计算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时,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应享有的比例计算归属于本公司的部分,予以抵销,在此基
础上确认投
本公司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资产减值》
等的有关规定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全额确认交易损失。
本公司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的,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
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转入改按权
益法核算的当期
本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置后的
剩余股权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核算,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
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
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
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本公司因处置部分权益性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在编制个别财务报表
时,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改按权益
法核算,并
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
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
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
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
按相应比例对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进行会计处理。
(十三)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并且使用寿命超
过一个会计年
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分类为: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其他设备。
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
)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分类计提,根据固定资产类别、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率
确定折旧率。如固定资产各组成部分的使用寿命不同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则选
择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分别计提折旧。
折旧年限(年)
年折旧率(
房屋及建筑物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
(十四)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以立项目分类核算。
在建工程项目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固定资产的入
账价值。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自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
按本公司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
的暂估价值,但不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十五)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
(1)取得无形资产时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
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
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债务重组取得债务人用以抵债的无形资产,以该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其入账价
值,并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该用以抵债的无
形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备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前提
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入的无形资产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其入账价值,除非有确
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不满足上述前提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
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以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
以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公允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
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用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
在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以及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利息费用,以及为使该无
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直接费用。
本公司的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系统软件、非专利技术等。
(2)后续计量
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内按直线法摊销;无法预见无
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
2、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估计情况
预计使用寿命
土地使用权
每期末,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
经复核,本年期末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未有不同。
3、划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具体标准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阶段: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等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研究活动的
开发阶段: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
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
材料、装置、产品等活动的阶段。
4、开发阶段支出符合资本化的具体标准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
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够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
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开发阶段的支出,若不满足上列条件的,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研究阶段的支出,在发生
时计入当期损益。
(十六)长期待摊费用
对于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
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包括经营租入
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预计受益年限分期摊销。如果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不能使
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则将其尚未摊销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十七)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是指
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包括
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1、短期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
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
相关资产成本。
2、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在职工为公司
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
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根据设定提存计划,预期不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
结束后十二个月内支付全部应缴存金额的,
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
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
券的市场收益率
,将全部应缴存金额以折现后的金额计
量应付职工薪酬
公司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
量券的市场收益率对所有设定受益计划义务予以折现,包括预期在职工提供服务的年度报
告期间结束后的十二个月内支付的义务。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
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
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企业以设定
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其中,资产上限,是指企业
可从设定受益计划退款或减少未来对设定受益计划缴存资金而获得的
经济利益的现值。
报告期末,
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
薪酬成本中的服务成本和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
产的利息净额部分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
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
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
,可以在权益范围内转移。
在设定受益计划下,在
修改设定受益计划与确认相关重组费用或辞退福利孰
将过去服务
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
企业在设定受益计划结算时,确认结算利得或损失。
利得或损失是在结算日确定的设定受
益计划义务现值与结算价格的差。
3、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下列两者
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
企业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时。
辞退福利预期在其确认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完全支付的,
适用短期薪酬的相关规
定;辞退福利预期在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不能完全支付的,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有
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符合设定提存计划条件的,
不符合设定提存计划的
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有关规定,确
认和计量其他长期职
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在报告期末,
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中的服务成本、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重新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
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的总净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十八)预计负债
涉及诉讼、债务担保、亏损合同、重组事项时,如该等事项很可能需要未来以交付资产或提
供劳务、其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确认为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并综合考虑与或有事
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通过对相关未来现
金流出进行折
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因随着时间推移所进行的折现还原而导致的预计负债账面价
值的增加金额,确认为利息费用。
于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并作适当调整,以反映当前的最佳估计数。
(十九)收入
1、销售商品
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既没有保留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
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
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实现。
销售商品确认收入的时点在货物发出并经客户签收后
,确认收入的实现。
销售管道气
以每月流量计显示金额结算。
2、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
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
入。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依据已完工作的测量(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
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的,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已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应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
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劳务成本。
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够得到补偿的,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
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时。分别下列情况确定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金额:
)利息收入金额,按照他人使用本企业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使用费收入金额,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4、建造合同收入的
(1)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
在资产负债表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费用。
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根据合同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
合同完工进度
采用已经完成
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
固定造价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确定依据为:
合同总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公司;
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
合同完工进度和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确定。
成本加成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确定依据为:
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公司;
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
如果合同的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的,对形成的合同预计损失,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并计入当期损益。合同完工时
,同时转销合同预计损失准备。
(2)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
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予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
生的当期确认为合同费用;
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合同费用,不确认合同收入。
完工进度确认的方法
公司涉及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进度的合同分类
合同、供货
技术服务合同。根
据公司实际情况及项目管理实践经验,项目完工进度的确认主要根据已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
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确定。根据公司实际
情况,分阶段的完工进度依据分阶段的已完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报表目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