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怎么弄到DECT

加载中,请稍后...DECT如何适应低功耗无线市场?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1.扫描左侧二维码
2.点击右上角的分享按钮
3.选择分享给朋友
前段时间Dialog Semiconductor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DECT ULE(超低功耗)无线器件,许多人认为这是DECT进入家庭自动化、健康护理、安保、能源监测和其它消费类应用等低功耗市场的极佳途径。对于DECT在低功耗无线市场的发展前景,Dialog Semiconductor公司产品营销总监Jos van der Loop分享了如下见解。DECT最初是由爱立信公司为多基站(蜂窝)企业网络开发的一种技术,手持机具有切换和漫游功能。欧洲的ETSI组织针对住宅应用对这种技术进行了标准化,后来美国的FCC也进行了标准化。Dialog公司的专家来自于2011年收购的Sitel公司,后者在这一领域拥有近20年的丰富经验,并于1992年推出了第一部DECT电话。DECT是一种在1880MHz至1900MHz频段内发送小数据包的无线广播技术,数据速率可达1.152Mbps,传输距离约300米(室内为50米),支持自动配置,是家庭应用的理想之选。DECT使用一个基站到许多便携式单元的拓扑结构,典型应用是无绳电话。DECT的关键优势有:1)低干扰。便携式单元一般选择无干扰的信道。而且,由于基于1900MHz频段,这种单元不会受到家里的WiFi/Zigbee/蓝牙网络或微波设备的影响,因为这些设备的发射频率都是2.4GHz。2)易于组成星形(基站到许多便携式单元)、网状(基站到基站)和树状(多基站到许多便携式单元)网络。3)高集成度。语音、数据和维护功能都可以在同一硬件上实现。许多人认为DECT只是用于语音通信,这是片面的理解。DECT最初是用于无绳电话领域,后来被广泛用于全球的住宅和商业应用。目前DECT已在全球得到了广泛部署,并被证明很容易在授权的无干扰频段中安装和使用,覆盖距离超过300米。今年初Dialog发布了名为DECT ULE的最新低功耗版本,非常适用于电池供电的应用,如烟雾告警、电器控制、门锁制动装置等。首款商用化的DECT ULE产品-SmartPulse的问世将有助于纠正人们对于DECT的误解。目前许多公司已经采用这些产品开发出电池供电的数据设备,比如健康护理、安保或具有超长电池寿命的电器控制系统。使用我们的基站设计很容易将这种设备连接到网络,然后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PC应用程序对这些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DECT ULE标准对这种技术的普及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分析师预测新标准将“迅速深入人心”。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与其它标准相比的关键差异在于其易用性和可靠性。远程/便携式单元可以利用基站对它们自己进行自动配置。另外,由于DECT和Wi-Fi处于不同的频率,因此它们可以整合进互联网网关设备,这意味着能够更加容易地将DECT设备连接到网络。DECT ULE为设备增加了快速切换功能,支持深度“睡眠”模式,可以由来自外部事件或内部计数器的脉冲进行唤醒。例如,能够激活烟雾报警间歇性地执行电池检查并报告一切是否正常。DECT ULE的技术指标与DECT相同,不过便携式单元(节点:传感器和致动器)的数量受限于内存容量,目前支持256个节点。我们的客户开发和推出的最初设计都是针对低功耗安保设备的。松下公司已经使用DECT ULE技术创建了一系列超低功耗的无线家庭安保设备,还开发了许多电路控制系统。医疗监护是我最感兴趣的应用之一,可以用来在确保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使病人提前回家。除了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开发的应用数量在快速增长外,我们也在积极创建参考设计来加快DECT技术的普及速度。这些参考设计包括IP网关、门锁、光开关、窗户非法入侵报警、使用网关的温度/能源监视器,所有这些设计都具有网络连接功能。本文来自《电子工程专辑》2011年12月刊,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您的昵称:
美国的游客
(您将以游客身份发表,请 | )
无线广播是什么?
无线广播,无线广播是什么? 通过电子工程专辑网站专业编辑提供无线广播的最新相关信息,掌握最新的无线广播的最新行业动态资讯、技术文萃、电子资料,帮助电子工程师自我提升的电子技术平台.
无绳电话是什么?
无绳电话,无绳电话是什么? 通过电子工程专辑网站专业编辑提供无绳电话的最新相关信息,掌握最新的无绳电话的最新行业动态资讯、技术文萃、电子资料,帮助电子工程师自我提升的电子技术平台.
自动配置是什么?
自动配置,自动配置是什么? 通过电子工程专辑网站专业编辑提供自动配置的最新相关信息,掌握最新的自动配置的最新行业动态资讯、技术文萃、电子资料,帮助电子工程师自我提升的电子技术平台.
新添订阅功能,提供全面快捷的资讯服务!
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
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eet-china”
访问电子工程专辑手机网站
随时把握电子产业动态,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5G网络在提供1Gbps至10Gbps吞吐量方面具有很好的前途, 并且功耗要求比今天的网络和手机都要低,同时还能为关键应用提供严格的延时性能。本期封面故事将会与您分享5G的关键技术发展,以及在4G网络上有怎样的进步。
新版社区已上线,旧版论坛、博客将停用
1、为防数据丢失,旧版论坛、博客不再接受发帖;
2、老用户只需重设密码,即可直接登录新平台;
3、新版博客将于8月底完美归来,敬请期待;
4、全新论坛、问答,体验升级、手机阅读更方便。
推荐到论坛,赢取4积分当前位置: >>
华为3G培训资料
目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标准篇录1 1 1 2 2 2 3 4 4 6 7 9 10 11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6 16 17 17 18 18 18 19 19 19 20 20 21 22 23 23 24 24什么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IMT-2000 标准组织简要介绍 3GPP 协议版本的发展路线 3GPP 各个版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GPP R99 和 R4 版本的主要区别 3GPP R4 版本为什么使用 BICC 协议而不是 SIP-T? 在 R4 中使用的扩展的 H.248 与 H.248 有什么不同? 3GPP R99 和 R4 核心网电路域差异 承载与控制分离的结构有什么好处? 3GPP R4 相对于 R99 的优势 3GPP R5 版本为什么要引入 IMS 域 国际上 3G 专利的形势和进展 华为公司在 3G 专利方面的进展 华为公司在 3GPP 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 IMT-2000 频谱分配 3G 频段 Operating Band 有哪些? CDMA2000 标准演进 IS-95A/B 演进到 CDMA20001x 有什么变化? 如何从 CDMA2000 1X 到 CDMA2000 1x EV 的平滑演进 IS-95 的技术特点是什么? CDMA20001X 有什么技术特点? CDMA2000 1x EV-DO 有什么技术特点? CDMA20001x EV-DO 如何进行网络部署? CDMA2000 1X EV-DV 有什么特点? 原理篇 什么是 CDMA 技术 CDMA 技术的起源 CDMA 的软容量是指什么 CDMA 短码和长码 为什么功率控制在 CDMA 系统中非常重要 为什么 CDMA 手机能保持低的发射功率 什么是 CDMA 软切换?它与硬切换有什么分别 什么是 CDMA 的&更软切换& CDMA 系统的 UIM 卡介绍 IMSI(MIN)介绍 MDN 号码的介绍 TLDN 号码的介绍 CDMA 为什么要加密和鉴权 什么是机卡一体,机卡分离 为什么 EIR 在国内没有开通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三.产品篇CDMA 系统如何保护 A_key 安全性 天线增益、水平/垂直波束宽度、单/双极化的概念? 接收机底噪、接收机增益、接收灵敏度、移动台的热噪声功率 GOS、RSSI、Eb/No、Eb/Io 的概念 db、dBi、dBm 分别是什么单位,有何区别? 基站侧信号处理,比如交织、复用后同原来相比什么区别 I、Q 信号是如何产生的,I、Q 信号复用的作用 3G 系统采用了什么语音编码技术? 3G 系统采用了什么信道编码技术? 什么是 HARQ 技术 CPCH 是否能够提高上行速率容量,该信道相关功能 WCDMA 承载分组数据的传输信道有哪些 WCDMA 系统中物理信道的功率分配方式 AAL2/AAL5 等 ATM 连接的区别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简要介绍 什么是无线资源管理,主要的技术有哪些? WCDMA 终端是如何实现与系统的同步的? WCDMA 系统是如何完成寻呼过程的? WCDMA 系统在切换时需要测量哪些参数? 什么是 TD-SCDMA 系统中的接力切换技术? WCDMA 无线接入网络都有哪些接口? WCDMA 终端有哪些工作模式? 为什么 CDMA 需要对整个网络同步 WCDMA 的同步方式,以及与 cdma2000 在同步上的区别 相对与同步切换,异步切换会对切换掉话率有多少影响 3G 中都采用了哪些分集技术? 基站发射分集的实现方式以及带来的增益、投资成本 什么是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HSDPA)? 智能天线波束宽度是多大? 多径条件下如何跟踪用户? GGSN 和 SGSN 是否和 GPRS 中的设备相同? 3G 电路域和分组域网络鉴权和认证基本要求 2G 系统和 3G 系统中对用户的鉴权有哪些区别? 相对 2G 系统,3G 在信息安全措施上有哪些改进? 七号信令传输如何变为 MPLS,也就是如何用 IP 承载? R4 如何和 PSTN 网络互通? 路由器支持哪些安全协议,启用后对路由器的性能影响? 移动网络中信令寻址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什么是 APN? 什么是 SIGTRAN? 什么是 TFO、TrFO,各有什么优点? R4 的承载方式有哪些及其各自优缺点? 3G 用户是如何访问外部数据网的? MIP 技术简单介绍,及技术实现方案24 25 25 26 26 27 27 27 28 28 28 29 29 31 31 32 32 33 33 34 34 34 35 35 36 36 37 39 39 40 40 40 40 41 41 41 42 42 43 43 43 44 44 45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三. 123. 124. 125.华为公司系列 NodeB 产品的规格 华为 NodeB 容量的计算方法,CE 配置和共享方式 华为 NodeB 基带单板的配置方法 基站靠墙安装、散热和工作环境的考虑 华为 NodeB 的内部结构和单板介绍 WCDMA 对功放的线性要求,功放规格 华为 NodeB 采用的同步方式,失去同步源后可以保持的时间 RNC 的容量、处理能力和最大端口配置数量 华为 RNC 容量(用户数)的估算方法,基于的话务模型 RNC 容量指标定义,话音与数据业务量资源共享法则 频间硬切换实现的机制,以及对 RNC 性能的影响 华为 MSC 产品容量,处理能力和端口数量 华为 MGW 产品介绍,与其它厂家 RNC 的连接方案 RNC IuCS 和 IuPS 能否通过同一物理链路到 MSC 再到 SGSN 华为 SGSN 产品规格,受影响的因素 华为 GGSN 产品规格,主要特点 华为分组域设备 IP 地址如何规划 关于虚拟 HLR 的概念,华为是否支持 CG 灵活计费的方式有哪些?(时长、流量……) 3G 计费的问题变得很复杂,华为公司的计费是怎样实现的 3G 业务的计费有何特点? Ga 接口和 GTP’协议是什么? 3G 计费与 2G 计费的差异何在? TMSC/GMSC 是否有计费功能,长途呼叫采用什么方式接入 关于计费信息中 QoS 映像方式 电路域业务和分组域业务中的一些计费原则 3G 条件下,计费信息在安全性上有些什么要求 全国和省级 3G 网管中心的设置原则及其连接方式 3G 网元管理在网管体系中的作用? 什么是 IRP? 3G 网络管理的内容和特点?与 2G 和固网网管相比有何不同? 华为 WCDMA 操作维护网元之间的时间如何同步 3G 终端有哪些关键技术? 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都有哪些种类? 什么是移动终端应用开发平台? 如何比较 JAVA 和 BREW 的安全性? 3G 终端产品上有哪些主流的第三方浏览器产品? 什么是终端的 OTA 参数预配置(OTA-Provisioning)如何实现? 华为公司 3G 手机研发情况报告 华为公司 WCDMA 芯片研发进展情况? 业务篇 什么是 3G 业务网络?它主要包含哪些网元? 3G 是业务驱动的,华为公司的 OSA 构架如何提供业务? 介绍一下 3G 业务平台的建设方案?345 45 46 47 47 49 49 49 50 50 51 51 52 52 53 53 53 54 54 54 55 56 56 57 57 57 57 57 58 58 59 60 60 61 62 63 63 63 64 64 65 65 65 66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五.规划篇 163. 164. 165. 166. 167. 168.WCDMA 业务平台(或者说业务网关)具有哪些功能 介绍一下 3G 业务平台的界面规范? 业务管理平台对用户门户有哪些功能要求? 会议电视和可视电话的区别?可视电话的工作过程? MultiCALL 与多方通话关系如何? 综合预付费业务的主要功能和实现方式? 预付费漫游怎样实现机制如何? 移动智能网和固网智能网的主要区别? 主要的 3G 智能网协议有那些? 3G 智能网相比 2G 智能网而言,新增了什么业务能力? CAMEL 在 R4 和 R5 阶段有何区别? 移动定位业务(LCS 业务)采用哪三种移动定位技术? 初期定位业务主要有哪些?这些业务对定位精度有什么要求? 通过 Cell-ID 方式的定位过程中 HLR 如何找到了 MS 针对 3G 的商用定位业务是否与 2G 有不同? 运营商开展定位业务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提供详细的 Video Streaming 解决方案 移动流媒体业务有哪些类型的应用? 影响移动流媒体应用的因素有哪些? 移动流媒体业务有哪几种传输方式? 移动流媒体业务使用哪些特有的应用和控制协议? 电路域视频业务的业务流程。 电路和分组多媒体业务应用实例介绍 WAPGW 可以提供哪些业务类型? 什么是交互式短信业务? 什么是即时通信? 综合 VPN 业务的主要功能? 不同类型的业务对时延的要求有哪些不同 业务组合、业务捆绑、业务融合的含义是什么? 什么是工作流机制?工作流机制在业务管理中如何应用? 什么是 BREW? 什么是 MMS MMS 与 SMS、EMS 的区别 MMS 业务应用 MMS 网络基本结构 MMS 业务标准,业务开展,现状 什么是 GSM1X?66 67 67 68 68 69 69 69 70 70 71 72 72 73 74 74 74 75 75 76 76 77 78 79 80 80 81 81 81 82 83 83 83 85 86 87 88 89站点面积和小区半径之间的计算关系 接入半径和覆盖半径的区别,典型值是多少? WCDMA 与 GSM 的无线网络规划有何不同? WCDMA 与 DCS1800 覆盖差异 什么是无线网络估算? 华为针对一般城市的无线网络链路预算参数取值489 90 90 91 91 92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什么是无线网络预规划? WCDMA 无线网络仿真有哪些模式? 无线网络优化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如何看待无线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的关系? 如何理解导频污染,产生导频污染的原因? 如何调整对不同速率连接的功率分配 软切换时怎样减小额外损耗的功率 什么是无线网络的软阻塞、硬阻塞? 无线网络的负载控制技术介绍 功率配置与软切换指针与容量的关系 WCDMA 系统中有哪些覆盖增强技术? 华为无线网络规划软件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在 3G 网络中与用户有关的编号有哪些?92 92 93 94 95 95 95 96 96 96 97 97 985 一.标准篇1. 什么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答复: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IMT2000,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在 1985 年提出的, 当时称为陆地移动系统(FPLMTS) 。1996 年正式更名为 IMT2000。与现有 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全球普及和全球无缝漫游 具有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特别是支持 Internet 的能力 便于过渡和演进 高频谱利用率 能够传送高达 2Mbit/s 的高质量图象2. IMT-2000 标准组织简要介绍答复: 3G 标准组织主要由 3GPP、3GPP2 组成,以 CDMA 码分多址技术为核心。IMT DS WCDMAIMT TC TD-CDMA/TD-SCDMAIMT MC CDMA 2000IMT SC UWC-136 EDGEIMT MC DECTTDMA国际上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CDMA2000,WCDMA 和 TD-SCDMA,其中,CDMA2000 和 WCDMA 属于 FDD 方式,TD-SCDMA 属于 TDD 方式,系统的上、下行工作于同一频率。1 3. 3GPP 协议版本的发展路线答复: 3GPP 协议版本分为 R99/R4/R5/R6 等多个阶段,其中 R99 协议于 2000 年 3 月冻结功能,R4 协议于 2001 年 3 月冻结功能。R99、R4 目前已经成熟商用, R5、R6 协议还在进一步完善过程中。3GPP R6WLAN等3GPP R5 3GPP R4 3GPP R99核心网 GSM/GPRS 的网络体系,采用 TDM组网。 电路域承载与控制相分 离;支持TDM/ATM/IP 组网。 增加IMS域,支持 VoIP。功能冻结时间点 1/03 2002/034. 3GPP 各个版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复: R99 是目前最成熟的一个版本, 目前国外已经商用。 它的核心网继承了传统的 电路语音交换。 R4 的电路域实现了承载和控制的分离, 引入了移动软交换概念及相应的协议, 如 BICC、 H.248, 使之可以采用 TrFO 等新技术以节约传输带宽并提高通信质 量。此外,R4 还正式在无线接入网系统中引入了 TD-SCDMA。 R5 版本在空中接口 上引入了 HSDPA 技术,使传输速率大大提高到约 10Mbps。同时 IMS 域的引入则极大增强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媒体能力;智能 网协议则升级到了 CAMEL4。 在 R6 版本中, 将会实现 WLAN 与 3G 系统的融合, 并加入了多媒体广播与多 播业务。5. 3GPP R99 和 R4 版本的主要区别答复: 1)R4 与 R99 版本在核心网电路域的区别2 R4 在核心网电路域在网络架构上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引入了承载控制分离的 软交换架构。在承载类型上,支持在 IP/ATM 分组网络上承载话音,当然也支 持 TDM 上承载话音。在信令承载方面引入了 SIGTRAN 技术,支持承载在 IP 上的宽带七号信令网。R4 核心网电路域新增功能为: 控制与承载分离的软交换架构,引进媒体网络控制协议 H.248 新的呼叫控制协议,如 BICC 宽带七号信令承载 SIGTRAN 支持多种承载技术:TDM/ATM/IP TrFO 功能,以节约 TC 资源和提高语音质量 网络互连互通等等 2)R4 与 R99 版本在核心网分组域的区别 R4 在核心网分组域网络结构没有大的改动,主要是做了一些业务和功能的增 强,详细情况见下表:R4增强特性 LCS业务增强 MM增强 流程的修改 简要描述 支持延迟定位: 在连接态下,保证数据传输的无损 PDP激活、二次激活流程的修改 RNC发起的RAB修改流程另外,在 R4 阶段 PS 域的 Gs、Gr、Gd、Ge 接口也可选 SIGTRAN 信令替 代 R99 阶段的传统基于 TDM 承载 SS7,从而为实现 PS 域全 IP 组网奠定了 基础。 3)R4 与 R99 版本在接入网的区别 协议上有所完善; 标准中引入 TD-SCDMA 相关规范; 引入动态 AMR 的 TrFO; 更高精度的定位业务;6. 3GPP R4 版本为什么使用 BICC 协议而不是 SIP-T?答复: BICC 是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的缩写,称为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 制。BICC 直接面向电话业务的应用提出,是在 ISUP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 语音业务支持方面比较成熟,能够支持 ISDN 业务集,如语音业务、补充业务 等。 3GPP 采用了 BICC 协议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标准,成为 R4 版本 Nc 接口信令协议。其可以承载于 ATM 和 IP 之上。BICC 与 ISUP 其中一个主要 的不同之处是:增加了 APM(应用传送)消息和 APP 参数。BICC 通过 APP 参数传送封装应用信息; 另外通过 APM 消息在呼叫的过程中实现编解码协商。3 由于 BICC 由 ISUP 演进而来的,因此从操作维护的角度看,建立 BICC 网络 和建立 ISUP 网络没有过多的区别。为了控制承载网,网管系统经过更新可以 重用。已经具备运营 ISUP 网络的技术人员也能够操作 BICC 的网络。 SIP-T 的标准化由 IETF 组织完成,已经有相应的 RFC 协议。 SIP-T 就是将 SIP 和 ISUP 消息封装到隧道的新的协议结构。SIP 用于会话识 别, ISUP 用于呼叫控制。SIP 消息中的 SDP 部分描述了承载的属性,例如 RTP 端口和编码方式等。ISUP 消息中的路由标记和电路识别码被剥离,因此 只有 ISUP 消息类型和 ISUP 参数才会显示。 SIP-T 中传输时采用 MIME 编 在 码。ISUP 的某些维护功能例如封锁和电路重启等不再支持。 SIP 中的信令相关性比 BICC 中的更为动态。信令联系建立在呼叫基础上,更 为灵活。但是同时削弱了运营商对网络的控制和对网络行为的理解。另外, SIP-T 在支持智能网和与 H.248 的互通方面也存在问题。 总之, BICC 是一个成熟的标准协议, 不同设备制造商之间实现互通极为简单, 就象两个不同设备制造商的交换机用 ISUP 互通一样。 而采用 SIP-T 互通会有 一些问题。从体系架构看,SIP-T 更为复杂。7. 在 R4 中使用的扩展的 H.248 与 H.248 有什么不同?答复: 扩展的 H.248 使用在 MSC Server 与 MGW 间。一般以 ITU 定义的 H.248.1 作为基准,其后包括 ITU 自身在内的标准组织所定义的相关规范都可看作是 H.248 的扩展。H.248 主要通过 Package(包)来进行扩展,R4 在 Mc 接口 上并不是简单的 H.248 扩展,而是对 H.248 既有精简又有扩展,主要如下: 精简了 H.248 中一些无线系统中不会使用的标准包; 增加了 BICC 包; 增加了 UMTS 包。8. 3GPP R99 和 R4 核心网电路域差异1)R99 和 R4 在网络结构差异SCPCAP Over TDMHLRMAP Over TDMSCPCAP Over TDM/IPHLRMAP Over TDM/IPTUP/ISUPMSCTDMMSCMSC ServerH.248TUP/ISUP/BICCMSC ServerH.248CS-MGWTDM/ATM/IPCS-MGWRANRANRANRANRANRANR99R4如图所示,R99 电路域核心网主要设备为 GMSC/MSC/VLR,MSC/VLR 和 RNC 之间用 ATM 相连接, 设备之间通过 ATM 信令来交互, 媒体流使用 AAL24 承载的 AMR 编码。MSC 和 GMSC,GMSC 和 PSTN 以及 MSC 和传统的 2GBSS 设备相联等均使用 TDM 连接,设备之间通过 TDM 承载的窄带 NO7 信令交互,媒体流使用 G.711 格式的 PCM 编码。 R4 电路域核心网设备在网络实体上分为 MSC Server 和 MGW,在 MSC Server 和 MGW 之间通过 H.248 协议进行网关控制;在 MSC Server/GMSC Server 之间增加了 BICC 协议来控制局间的媒体流。 控制和承载分离是 R4 网 络的主要特色, 它的好处是 MSC Server 和 MGW 在技术上可以分别向两个不 同的方向发展,可以在需要时分别对其容量进行扩充。 2)R99 和 R4 在承载网的差异 在 R99 的组网中,GMSC 和 MSC 之间或者 MSC 之间只能是 TDM 承载,从 RNC 上来的媒体流到了 MSC 以后进行编解码操作转换成 G.711 的 PCM 编码; 而到了 R4 的组网中,GMSC-MGW 和 MSC-MGW 以及 MSC-MGW 和 MSC-MGW 之间的承载方式除了原有的 TDM 方式以外,还新增加了 IP 承载 和 ATM 承载两种方式。 可以建立起端到端地连接, 媒体流在 IP 上的分组复用极大地节约了传送带宽, 使得传统长途电话的概念象因特网一样在逐渐消失。 3)R99 和 R4 在信令网的差异 R99 核心网电路域的信令网除了和 RNC 交互是 ATM 信令以外,同其它如 PSTN/GMSC/HLR/SCP 等实体交互都是在 TDM 上承载的窄带 NO7 信令。 R4 核心网电路域的信令网除了可以继续支持传统的 TDM 上承载 NO7 信令以 外,还可以支持在 IP 上承载的 NO7 信令。可以把传统窄带 NO7 信令在 SG (信令网关,也可以内置在 MSC Server 或者 MGW 上)设备上汇聚以后在接 入到 MSC Server 设备上,从而解决了窄带 NO7 信令浪费传输(特别是长途 传输)和带宽不足的问题。窄带 NO7 信令目前普遍使用的是 64K,2M 也在 逐步投入运用,而 IP 上承载的 NO7 信令只需要一个接口(如 FE 口)接入到 MSC Server 设备就可以把带宽提高到 100M,这使得信令传送技术有了一个 质的提高。在 IP 上承载的 NO7 信令在 R4 中主要是采用的 M3UA/SCTP/IP 协议。 4)R99 和 R4 在组网模式上的差异 R99 和 R4 的最大差别是承载和控制分离,原有的 MSC 实体被分离为 MSC Server 和 MGW 两个实体。控制和承载的分离使得组网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由于在 R99 的组网中 MSC 之间的传输是 TDM 话路,如果把 MSC 集中 设置必然会造成传输的长途迂回, 从而增加运营商的成本; 因此在规划网络的 时候一般都采取把 MSC 设置到每个本地网(也有少部分经济不发达地区 1 个 MSC 管理多个本地网)的方式,MSC 之间直接互联或者在省会或中心城市来 设置一级或者二级汇结局来疏通 MSC 之间的话务。而在 R4 的组网中,由于 控制和承载分离并且 MSC Server 和 MGW 之间只是 IP 上承载的信令(其他 PSTN 等窄带信令可以通过 SG 转换到 IP 上承载) ,占用的带宽非常少,使得 MSC Server 和 MGW 之间可以经济地拉远放置,因此在 R4 的规划过程中, 完全可以考虑将 MSC Server 只设置在省会或者中心城市,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 可以只设置 MGW 来和 PSTN 以及 RNC 互通。 由于 MSC Server 较为复杂并 且负责有关业务逻辑、 呼叫控制、 计费等与业务相关地部分, 因此 MSC Server 的集中设置一方面有利于系统软件升级和新业务普及, 另外一方面运营商也可 以考虑只需要在中心机房配备维护人员,节约维护运营成本。5 设置在每个本地网的 MGW 也可以根据原有本地网的机房情况灵活配置, 如设 置在和 PSTN 同址的机房,从而节省传输资源,降低成本,还可以起到容灾 的作用。另外一方面适当地集中配置部分共享资源(如放音资源等)到某个 MGW, 也可以减少相关资源配置更新的维护工作量, 加快新业务的响应速度。 MSC Server 的集中设置需要 MSC Server 设备在功能上支持管理多个本地 网,容量要足够大。因此这就带来网络安全性的问题,如 R99 的组网模式下, 一个 MSC Server 出现故障仅仅影响一个本地网,而在 R4 的组网模式下,一 个 MSC Server 的故障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部分设备厂商 都提出了 DUAL HOMING(双归属)的解决方案,即让一个 MGW 可以在故 障的时候注册到另外一个 MSC Server 上。 R4 的控制和承载分离也影响了汇接网的组网模式。 传统的 R99 组网模式一般 为多级组网方式,端到端之间的话路需要多级转接。而在 R4 的组网中,由于 媒体流可以在 IP 上承载,使得承载可以看作是一个平面上交互;只要相关信 令通过 MSC Server 或者 TMSC Server 协商完成,就可以建立起端到端到承 载。 5)R99 和 R4 在业务功能上的差异 R99 到 R4 在功能上差别比较小,主要是引入了 TrFO 功能。由于话音编码器 对话音编码是有损压缩, 每经过一次编解码会降低话音质量, 因此减少语音解 码次数可以改善语音质量。 同时减少语音解码次数还可以减少话音的传输时延 和节省网络设备功率。另外,相对 R99,R4 在业务上对 MMS、LCS 等也进一 步地完善和明确规范。 6)R99 和 R4 在设备开发的差异 在 3G 的网路建设中, 由于业务个性化多样化和开放的业务平台将产生越来越 多的业务,因此对设备提出了更高处理能力需求;而 R4 的分离式建设和组网 使得设备越来越集中设置,提出了大容量建设的需求。所以 R4 的核心网电路 域设备必须满足大容量,高处理能力的需求。 同时由于在 R4 阶段核心网络分组化,使信令传输和内部交换带宽得到了质的 提高; 控制和承载分离和网络构件化, 使得各个业务实体分工明确并且可以分 别针对不同的技术方向发展。因此相对 R99 的核心网电路域设备,R4 核心网 电路域设备一般具有更高的集成度、更大的容量和更强的处理能力。9. 承载与控制分离的结构有什么好处?答复: 承载与控制分离的结构是指控制面的信令和用户面的承载分别由独立的网元, Server 和 MGW 来负责, Server 通过 H.248 控制 MGW, R4 的核心网电 3G 路域采用的就是这种结构。 承载与控制分离的结构给组网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Server 和 MGW 可以分 开放置。通常 Server 集中在省会和区域中心,而 MGW 可以按最佳的话务吸 收点进行设置。这种组网方式带来的好处有:6 升级方便,便于新业务的开展。业务的处理逻辑主要在 Server 上,因此开展 新业务时,一般只需要 Server 升级,而 Server 容量大,网元少且集中设置, 升级的工作量相对少, 从而加快了新业务的开展。 因为移动网的服务要求能全 程全网提供,所以这个优点对新业务的开展很有意义。 Server 的集中管理,便于提高运维的效率。业务的处理,计费,信令的监控 等主要集中在 Server 上,维护人员主要配置在 Server 的所在地,从而提高了 运维的效率。 组网灵活性增强,MGW 可按最佳的话务吸收点设置。采用承载控制合一的设 备组网时,在非用户密集地区,为了实现广覆盖,往往需要将 MSC 下放到各 小本地网,网元数多,网络结构较复杂。如果采用大容量的 MSC 负责多个本 地网的业务处理又会导致大量本地话务长途迂回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广覆 盖、 大容量与路由迂回间的矛盾, 且采用承载控制合一的设备无法解决这个矛 盾。R4 阶段,因 Server 和 MGW 可分离设置,Server 大容量,集中设置在 省会和区域中心, MGW 按照最佳话务吸收点设置在各本地网, 而 可以和 RNC 共址,解决以上所提的问题,网络结构更优化。10. 3GPP R4 相对于 R99 的优势答复: 相对于传统电路交换网络, 软交换网络可以实现更简单的目标网络结构, 主要 是从节约运营成本、易于维护和保护投资三方面为运营商带来利益。 1)简单的目标网络结构 简单清晰的网络结构 软交换架构的核心网采用 IP 承载方式可以实现无级组网,无需建设汇接网。 在承载网方面,IP 承载网节点与 TDM 汇接网节点相比,节点容量大大增加。 TDM 的终局容量一般在 E1 左右,交换容量在 4-8G 左右;而目 前主流高性能 IP 路由器的交换容量已经可以达到 40-80G,部分厂家 IP 路 由器的交换容量可以达到数百 G。大容量的交换节点可以使网络结构更加清 晰,节点之间的连接大大减少。 简单灵活的路由方式 较之于传统的电话网络, 在软交换网络中没有了传统的汇接局之间固定的中继 接口和局间中继群的操作维护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虚拟中继”概念:话路 不再是预先设置好而是根据需要在数据网络上动态建立的。 这一改变大大降低 了设备成本和与之相应的操作维护成本,以及网络的总带宽需求量。 2)可快速提供新业务 采用 IP 承载技术的软交换网络,最大的特点是承载与控制的相分离,这一特 征应用于实际的组网就是 MSC SERVER 的集中设置和 MGW 的分散设置相 结合。 我们知道, 很多业务的推行往往需要全网的业务控制功能实体的升级, GSM 在 时代,MSC 是业务控制的实体,分布于各本地网,数量很大,升级工程困难,7 导致业务推出周期长。采用 R4 组网时,MSC SERVER 是业务控制的功能实 体,容量大,局点少,集中设置,升级很方便,这在 3G 建设初期,新业务不 断涌现的情况下尤为重要,便于帮助运营商尽快推出 3G 特色新业务,在未来 业务竞争中赢得优势。 在 2G 时代,控制和承载合一,集于 MSC 一身。在话路量少的地区,往往不 设置 MSC,通过将 BSS 接入到临近地区的 MSC 来提供移动业务,这样本地 区的移动、固定间的呼叫就存在话路迂回的问题。采用 R4 组网时,在话务量 少的地区仅仅设置一个 MGW 与当地 PSTN 互通和接入 RAN, MSC SERVER 远程控制 MGW,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话路迂回的问题。 3)降低建网成本和运营成本 IP 承载技术的软交换网络容量利用率高 基于 TDM 连接的传统汇接网络各网元之间网状网相连,造成各个网元两两之 间局向的 N 平方问题,随着网络节点的增加,各个局向的中继利用率很低; 采用 IP 承载技术的软交换网络中的 MGW 通过千兆以太网口或 STM-1 接口连 接至分组骨干传输网, 组成一个平面网络, 由骨干网本身进行用户层话务的路 由、连接,不必象传统 CS 网络那样需要规划和配置各个局向的电路,大大提 高了话务的收敛比和端口的利用率, 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网络利用率、 减少了网 络建设容量、节省了传输,有利于降低建网成本。 减少局点数目,降低配套设施成本 由于控制层与用户层的分离, 在网络的组织方面, 处于控制层面的 MSC server 可采用集中部署的方式,如只在大区城市设置,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控制资源, 减少网络中的闲置容量,从而大幅度减少局点数量。MSC Server 的容量可达 100 万用户以上, 大容量的网元具有集成度高, 耗电量低, 占地面积小等特点, 自然就减少了网元数目和局点数目,从而降低了配套设施的成本。 IP 承载技术带来的传输成本的节约和运营维护成本的降低; IP 传输建设和维护成本远低于 TDM 交换成本。 对于分组传输骨干网络,MSC Server 系统还可以通过 AMR(Adaptive Multi-Rate)达到节省传输的目的。 AMR 使用 12.2K 的语音编码,而不是象基于 TDM 连接的传统网络,无论语 音编码的实际带宽多少总要占用多达 64kb/s 的一个时隙,从而极大地节省了 传输。而核心分组交换网络具有规划简单、易于维护的特点,也将大大降低网 络的整体运营维护成本。 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可以共用同一分组骨干网 软交换系统支持 IP/ATM 传输网,未来可以与分组核心网共用同一个 IP/ATM 骨干网,从而使运营商不必运营和管理两个独立的传输网络。 4)对网络的维护变得更容易及更有效 传统的交换网络是基于 2Mbps TDM 的固定连接,需要根据话务量模型, 规划 骨干网络带宽, 存在两两节点之间的 N 平方问题, 配置工作量很大。 一旦网络 中的某个节点即使只需要少量的扩容或数据修改, 往往就会引起波及网络其它 部分甚至整个网络的连锁反应,网络规模越大情况就越严重。8 采用 IP 承载技术的软交换网络中的 MGW 可以通过千兆以太网口或 STM-1 接 口灵活地连接至分组骨干传输网,使它的安装、开通、配置和扩容等网络操作 比传统的交换网元简单易行、对网络影响小,同时减少运营商的规划工作量, 网络可按需边规划边建设, 缩短了网络扩容所需时间, 可以更好地根据网络的 实际情况和需要决定安装的数量和地点,使得网络维护工作量大大下降。 5)易于向下一代网络演进 具备全业务提供潜力 为运营商部署软交换网络主要不是源于技术驱动, 而是市场驱动。 中国电信目 前的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传统的话音业务。 而软交换网络做为可以同时支持移 动和固定业务的融合网络, 具有潜在的提供丰富业务的能力, 可以为将来的基 于分组网络的固定语音、宽带多媒体和新的增值业务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 长远的投资保护 采用软交换方案可使运营商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地向 3G 网络和全 IP 网络迈 进。运营商用于软交换网络的投资可充分地用于 3G 网络和全 IP 网络,保护 了运营商的长远投资。 当网络发展到 R5/R6 和全 IP 阶段,软交换网络的所有网元都可以得到利用, 同时无需改变网络的体系结构。 建设 3G R5 网络时, MSC Server 系统仍然会 在网络中存在相当长的时间,也可以平滑升级成为 MGCF 功能实体,MGW 功能不变或平滑升级成为综合媒体网关。 所以软交换系统可以确保平滑的网络 演进,向未来 3GPP R5/R6 全 IP 核心网迈出了第一步。11. 3GPP R5 版本为什么要引入 IMS 域答复: IMS 的主要特点是使用 SIP 协议和它的接入无关性。 基于 SIP 协议的 IMS 域, 为在 3G 网络上运行的 IP 业务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会话管理机制。现在的 IP 网 络,基本上每一种应用都需要使用一套独特的会话信令协议。相比之下 SIP 协议为大部分的 IP 业务提供了一套简化了的统一会话控制机制,这将有助于 在移动网络开展不同的应用业务。 IMS 的接入无关性是指它除了可以应用在移 动网络外,也可应用在固网,GPRS,WLAN 和所有 IP 网络。 IMS 域和分组域一起可以综合实现话音和数据结合的 IP 多媒体业务,完全不 依赖于电路域。引入 IMS 域所带来的新业务主要有: 1) 基于 SIP 的 VoIPIMS 可以提供基于 IMS SIP 信令控制的 VoIP, 通过在 IMS 域中的媒体网关和 MGCF 实现 IMS 终端与 CS 域/PSTN 的互通。其中 MGCF 需要支持 ISUP, H.248 和 SIP 协议,MGCF 与 CSCF 间通过 SIP 进行通讯。这种情况下终端 必须支持 SIP 协议才能使用基于 SIP 的 VoIP 业务。 2) Push to Talk9 Push To Talk,简称 PTT,是一项使用户立即通话的半双工语音通信方式,区 别于传统的电路交换语音通信方式。PTT 有两个特点,一方面 PTT 不需要等 待话音电路的建立过程,按键即讲话;另一方面 PTT 采用半双工方式可以节 省网络资源, 即一方在讲话状态, 其余在听状态, 同一时间只有一个人在说话。 3) Instant MessagingInstant Message 可以使用户彼此高速发送消息,消息格式可以是短消息文 本、 图片、 甚至视频等。 Instant message 比 MMS 的优势是实时性更强。 Instant message 服务器可以配置,当网络传输质量差时,实行存储转发,也可以设 定阀值,超时时丢弃该消息。 4) PresencePresence 应用主要由 Presence Server 提供,它可以实现用户在线信息和数 据的管理。Presence Server 从网络层收集的用户在线信息,Push to Talk Server,WAP,SMS,MMS 及 WEB 应用等都可以通过访问 Presence Server 获取用户的在线状态值,应用到各自的业务中去。 5) ChatChat 是 IMS 可以提供的一项基本业务,它类似于 Internet 的聊天室,用户可 以通过共享一个聊天窗口在聊天室交换基于文本的信息或在同一张白板上画 图交换图形信息。12. 国际上 3G 专利的形势和进展答复: 在 WCDMA 方面,虽然高通号称仍然拥有部分核心专利,但情况已有所不同, 拥有核心专利的厂家比较多,如爱立信、诺基亚和一些日本公司等。因此关于 3GPP 中相关专利的处置一直很不明朗。 在高通和爱立信的知识产权之争得到解决后,人们似乎看到了解决 WCDMA 知识产权的希望,但随后的“3G 专利平台”由于缺少高通、爱立信等大公司 的支持,工作一直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应该说, “3G 专利平台”提出了一个好的目标,即:为降低未来 3G 产品的成 本,将总的知识产权许可费的最大累积提成率控制在 5%以内,且任一个专利 许可费的累积提成率的 0.1%。这是一个得到绝大多数 3G 产品制造商欢迎的 解决方案,但操作难度比较大。另外,成立的专门负责进行核心专利评估的 NEWCO 公司的权威性也很难得到公认。目前 NEWCO 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运 作起来,按照 3GPP 的说法,该公司的运作模式正在等待美国、日本、欧盟 的反垄断机构的批准, 其实得不到高通、 爱立信等公司的支持是最主要的原因。 2003 年 7 月的 3GPP OP 会议,要求各个公司主动在 3GPP 网站上登记自己 的潜在的核心专利, 但响应者甚少, 尤其是专利大户高通和诺基亚都没有积极 申报。使人感到 3G 知识产权问题无法在近期取得哪怕一点点进展。 根据 ETSI 的知识产权政策 (Article 6.1) 对 WCDMA 标准中的核心专利拥有 , 者:必须在公平合理、非歧视条件下发放(专利)许可执照。几个主要的专利10 大户(包括高通)都已经表示遵循 ETSI 的这一政策。但由于拥有核心专利的 厂家众多,实际操作的难度非常大。13. 华为公司在 3G 专利方面的进展答复: 截止到 2003 年 4 月底,在移动领域华为已经累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732 件, 其中 3G 技术领域 546 件。除此以外还通过 PCT 或直接申请的方式在美国、 欧洲、日本、韩国等 9 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了 112 件专利。这些专利主要涉及 语音编解码算法、信道估计、多径搜索等 CDMA 关键技术。 华为具有重大意义的 WCDMA 专利技术覆盖以下领域:解调算法、译码算法、 数字中频算法、码分配算法、准入门限算法、宏分集算法、基于宏分集的直接 重试算法、压缩模式算法、功率控制算法、负载平衡预处理算法、通道分配算 法、接入控制算法等。14. 华为公司在 3GPP 中的地位和作用答复: 华为公司是 ITU-T、3GPP、3GPP2、ETSI、OPEN-IP forum、TD-SCDMA forum、MPLS forum、ATM forum 等组织的独立会员或部门成员,密切跟踪、 研究 3GPP 规范。 华为公司是 CWTS 标准研究的主要力量,CWTS AH1(3G 网络与安全特别 工作组)组长单位、CWTS WG1 SWG(UTRAN 演进子工作组)副组长单位、 3G IOT 副组长单位、CWTS WG2 ALL IP 子工作组副组长单位,积极承担了 WCDMA 行标、国标的编写工作。 积极参加 3GPP 会议, 3GPP 提交文稿, 向 积极向 CWTS 会议提交研究文稿。 目前已经在 HSDPA、MBMS、Transmission Diversity 等方面提交 20 余篇提 案,其中 3 篇提案被接纳。2002 年上半年向 3GPP 提交文稿 30 多篇。目前 1 人担任 3GPP 一个 Work Item 的报告人。 积极推动 Iub 接口规范化进程,与中国设备厂商一起,在 3GPP 标准基础上, 从技术(包括协议和网管)和工程方面制定 Iub 接口标准规范,推动 Iub 接口 的开放,为 3G 商用铺平道路。15. 中国 IMT-2000 频谱分配依据国际电联有关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频率划分和技术标 准,按照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结合我国无线电频谱使用的实际情况,我 国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规划结果: 1)主要工作频段11 频分双工 (FDD) 方式: MHz/MHz; 时分双工 (TDD) 方式:MHz、MHz。 2)补充工作频率 频分双工(FDD)方式:MHz/MHz; 时分双工(TDD)方式:MHz,与无线电定位业务共用,均为主 要业务,共用标准另行制定。 3)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段:MHz/MHz。50 2000 MSS 2025 MHz 2010 MHz 1980 MHzFDD2050210021502200 MSS2250ITU1885 MHzIMT 2000IMT 20002110 MHz2170 MHz1920 MHz 1880 MHzChinaTDDMSS TDD MSSFDDMSS2170 MHz18501900195020002050210021502200225016. 3G 频段 Operating Band 有哪些?答复:Operating Band UL Frequencies UE transmit, Node B receive I II III IV V VI
MHz MHz 824C849MHz 830-840 MHz DL frequencies UE receive, Node B transmit MHz MHz
MHz MHz 869-894MHz 875-885 MHz之所以规定这么多不同频段的 UMTS, 是考虑不同国家的频率规划不同, 有的 国家不一定都能满足核心频段的 available,所以对这些国家可以考虑使用其 它频段。17. CDMA2000 标准演进答复:12 1xEV-DODO Rel.0 HRPD phaseI phaseII DO Rel.AcdmaOneIS95A IS95B IOS2.xCDMA2000 1XIS2000 Rel.0 Rel.A IOS4.x Rel.B1x EV-DVRel.C Rel.D IOS5.x18. IS-95A/B 演进到 CDMA20001x 有什么变化?答复: 从 IS-95A/B 演进到 CDMA2000 1X,主要增加了高速分组数据业务,原有的 电路交换部分基本保持不变。在原有的 IS-95A/B 的基站中需要增加分组控制 模块 PCF 来完成与分组数据有关的无线资源的控制功能,在核心网部分增加分 组数据服务节点 PDSN 和鉴权认证 AAA 系统, 其中 PDSN 完成用户接入分组 网络的管理和控制功能,AAA 完成与分组数据有关的用户管理工作。 IS-95A/B 系统和 CDMA2000 1X 系统使用了完全相同的射频单元,直接利用 已有天线,升级软件,并增加分组数据部分即可完成从 IS-95A/B 系统向 CDMA2000 1X 系统的升级,最大限度的保护运营商的投资。19. 如何从 CDMA2000 1X 到 CDMA2000 1x EV 的平滑演进答复: CDMA2000 由 CDMA2000 1X 和 CDMA2000 1x EV (Evolution Version)两大 部分组成, CDMA2000 1X 的版本包括 Rel.0, Rel.A, Rel.B。 目前 CDMA2000 商用化的标准主要基于 CDMA2000 Rel.0 和 CDMA2000 Rel.A 两个版本,这 两个版本在 2001 年初已趋于稳定。CDMA 后续的演进面临 1x EV-DO 和 1x EV-DV 两种选择: 1x EV-DO (Data Optimized),采用专用载波提供高速数据业务。其空口 版本包括 DO Rel.0, DO Rel.A. 1x EV-DV (Data & Voice),在同一载波中同时提供数据与语音业务,其空 口版本包括 CDMA2000 Rel.C, CDMA2000 Rel.D.1)从 CDMA2000 1X 演进到 CDMA2000 1x EV-DO 电路域网络结构保持不变,分组域核心网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增加 AN-AAA, 负责分组用户的管理13 在原有的 1X 基站上新增一个 CDMA 标准载频用做高速数据的传输 原有 CDMA2000 1X 基站需增加 DO 信道板,同时进行软件升级2)从 CDMA2000 1X 演进到 CDMA2000 1x EV-DV 电路域核心网和分组域核心网均保持不变 原有 CDMA2000 1X 基站需增加 DV 信道板,同时进行软件升级20. IS-95 的技术特点是什么?答复: CDMA IS-95A/B 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体制标准。IS-95A 是 1995 年发布的 CDMA 标准,主要在北美应用。IS-95B 是对 IS-95A 标准的增强,并完全与之 兼容。它在 IS-95A 的基础上,通过对物理信道的捆绑,实现比 IS-95A 更高 的数据传输速率(64Kbps) 。HLR IS95 BTS BSC MSC PSTNCDMA IS-95A/B 的网络由无线接入网 (RAN) 和核心网 (CN) 两大部分构成。 其中,IS-95A/B 的无线接入网由终端、基站(BTS)和基站控制器(BSC) 组成;核心网由移动交换中心(MSC)和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组成。21. CDMA20001X 有什么技术特点?答复: CDMA2000 1X 是由 IS-95A/B 演进而来的, 并与现有的 IS-95A/B 系统后向兼 容。CDMA2000 1X 的话音容量大约是 IS-95A/B 的 1.5 至 2 倍。与 IS-95A/B 相比,CDMA2000 1X 在无线信道类型、物理信道调制和无线分组接口功能上 都有很大的增强, 网络部分则根据数据传输的特点引进了分组交换机制, 支持 移动 IP 业务,支持 QoS(Quality of Service) ,这些技术改进都是为了适应更 多、更复杂的第三代业务。 CDMA2000 1X 奠定了 CDMA 后续演进的基础。14 HLR1X/ IS-95 BTSMSC BSC PCF PDSNPSTInterneIS-95 & 1X与 IS-95A/B 相比,CDMA2000 1X 具有以下新的技术特点: 快速前向功率控制技术:可以进行前向快速闭环功率控制,与 IS-95A/B 系统前向信道只能进行较慢速的功率控制相比, 大大提高了前向信道的容 量。反向导频信道:使反向信道也可以做到相干解调,与 IS-95A/B 系统 反向信道所采用的非相关解调技术相比可以提高 3dB 增益,相应的反向 链路容量提高一倍。 快速寻呼信道: 极大地减少了移动台的电源消耗, 提高了移动台近半的待 机时间。 前向发送分集:前向信道采用发射分集,提高信道的抗衰落能力,改善前 向信道信号质量,以提高系统容量。 Turbo 码:1X 的业务信道可以采用 Turbo 码,以支持更高传送速率及提 高系统容量。 辅助码分信道:使 1X 能更灵活地支持分组数据业务。 变长的 Walsh 函数:使得空中无线资源的利用率更高。 增强的 MAC 功能:以支持高效率的高速分组数据业务。 新的接入过程控制方式:在数据业务 QoS 和系统资源占用之间寻求折中 与平衡。22. CDMA2000 1x EV-DO 有什么技术特点?答复: CDMA2000 1x EV-DO 定位于 Internet 的无线延伸, 能以较少的网络和频谱资 源(在 1.25MHz 标准载波中)支持平均速率为: 静止或慢速移动:1.03Mbps(无分集)和 1.4Mbps(分集接收) 中高速移动:700Kbps(无分集)和 1.03Mbps(分集接收) 其峰值速率可达 2.4Mbps,而且在 IS-856 版本 A 中可支持高达 3.1M 的 峰值速率。 在反向链路上的容量大约为 220Kbps, IS-856 版本 A(1x EV-DO Rel.A)中, 在 由于采用了自适应的 BPSK 和 QPSK 的调制方式及附加的编码速率,其峰值 速率更可达 1.2Mbps,这种调制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反向链路的容量。15 1x EV-DO 是目前业界推出的高性能、低成本的无线高速数据传输解决方案, 它的标准化由 3GPP2 在 2000 年 9 月完成, 并于同年 10 月由 TIA 颁布为 IS-856 标准。在 2001 年 8 月的国际电联 ITU-R WP8F 会议上,1x EV-DO 被正式批 准成为 3G/IMT-2000 标准的一部分。23. CDMA20001x EV-DO 如何进行网络部署?答复: CDMA2000 1x EV-DO 的网络部署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独立式和集成式。在 独立方式中, EV-DO 采用独立的基站和 PCF, 1x 可以与 1X 系统共用 PDSN。 而集成方式则可通过在原有的 CDMA2000 1X/IS-95 基站上增加 1x EV-DO 信 道板, 并将原有 1X 系统的软件进行升级来完成 1X/IS-95 到 1x EV-DO 的演进。 CDMA2000 根据话音和数据的特点和需求优化了设计,话音和数据由独立的 载波承载以达到最优的容量,同时数据呼叫不占用 HLR 及 MSC 的资源,因 此不影响话音容量。多载频基站 1X/IS-95 RF Carrier 1x EV-DO 1X & 1x EV-DOBSC /PCFMSC PDSNPST InternetCDMA2000 1x EV-DO集成式部署共享站址和天线1X/ IS-95 BTS1X & 1x EV-DOBSC /PCFMSC PDSNPST Internet1x EV-DO BTSCDMA2000 1x EV-DO独立式部署24. CDMA2000 1X EV-DV 有什么特点?答复: CDMA2000 1x EV-DV 技术的发展始于 2000 年初, 3GPP2 于 2002 年 5 月确 定了 CDMA2000 Rel.C 版本,2004 年 3 月确定了 CDMA2000 Rel.D 版本, 均提供对 1x EV-DV 的支持.其中 Rel.C 版本改进了前向链路, Rel.D 版本进一 步改进了反向链路。 CDMA2000 1X EV-DV 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不改变 CDMA2000 1X 的网络结构,与 IS-95A/B 及 CDMA2000 1X 后向 兼容16 在同一载波上同时提供语音和数据业务 增加 TDM/CDM 混合的专用的高速分组数据信道(F-PDCH),以提高前向 速率,前向最高速率达 3.1 Mbps 增加反向指示辅助导频信道 R-SPICH 和 TDM/CDM 混合的反向高速分组 数据信道,以提高反向速率,反向支持最高速率 1.5Mbps,可选支持 1.8Mbps 以帧为单位的自适应调制及解调 更短的发送帧结构,1.25ms 到 5ms 的可变帧长 根据信道状况选择数据传输速率以提高功率效率 快速而有效的数据重发机制二.原理篇25. 什么是 CDMA 技术答复: CDMA 直译为码分多址,是在数字通信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一种技术。所谓扩频,简单地说就是把频谱扩展。 码分多址(CDMA)技术是移动通信系统中所采用的多址方式之一。在移动通 信系统中,由于许 多移动台要同时通过一个基站和其它移动台进行通信,因 此必须对不同的移动台和基站发出的信号赋予不同的特征, 以使基站能从众多 的移动台信号中分辨出是哪个移动台发出的信号, 同时各个移动台也能识别出 基站发出的多个信号中哪一个是属于自己的,解决该问题的办法称为多址方 式。多址方式的基础是信号特征上的差异。有了差异才能进行识别,能识别了 才能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信号的这种差异可以体现在某些参数上,如信号 的工作频率、 信号的出现时间以及信号所具有的特定波形等。 因此就产生了以 下几种多址方式: FDMA(频分多址)-不同用户分配在时隙(出现时间)相同、工作频率不同 的信道上; TDMA(时分多址)-不同用户分配在时隙不同、频率相同的信道上; CDMA(码分多址)-各个用户分配在时隙和频率均相同的信道上,以伪随机 正交码(PN 码)序列来区分各用户。 对于移动通信网络而言, 由于用户数和通信业务量激增, 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 频率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如何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 由于多址方式直接影响到 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所以采用何种多址方式,更有利于提高这种通信17 系统的容量, 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也是当前研究和开发移动通信的热 门课题。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三种多址方式中:FDMA 方式用户容量 最小,TDMA 方式次之,而 CDMA 方式容量最大。 CDMA 对每个用户信号实现带宽扩展。CDMA 技术的最早应用是在军事通信 领域,而对其在移动通信中应用的重视,始于 80 年代末期。理论表明 CDMA 系统扩频信号的强抗扰特性, 可用来提高系统容量。 此外功率控制、 话音激活、 无线分区、纠错编码也可用在 CDMA 系统中以增加系统容量,其容量将比现 有的 FDMA 方式大 20 倍,比 TDMA 方式大 4 倍,进而为 CDMA 技术在移动 通信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1993 年 7 月 16 日美国电信工业协会正式 通过了美国 QUALCOMM 公司提议, 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 CDMA 蜂窝通信系 统标准(IS-95) 。随后,又陆续指定了 IS-95B,随着 3GPP2 的成立,推出了 CDMA2000 1X , 以 及 EV DO/DV 等 标 准 。 3G 的 另 外 两 种 制 式 WCDMA/TD-SCDMA 的空口主要方式也采取了 CDMA 的原理。26. CDMA 技术的起源答复: 扩频技术的起源要追溯到二战时期, 这种思想的初衷是防止敌方对己方通讯的 干扰。我们知道,由于窄带通讯采用的带宽只有几十 kHz,只需要使用一个具 有相同发射频率及足够大功率的发射机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干扰对方的通信。 因 为无论调幅、调频技术都很难从恶劣的信噪比环境中恢复原始信息。 CDMA 这种新颖的想法就是通过特殊的码型处理,把信号能量扩散到一个很 宽的频带上, 湮没在噪声里, 在接收端只有通过相同的码型才能把信号恢复出 来(整个过程就像加密、解密一样) ,我们称之为直接序列扩频。由于信号湮 没在噪声里, 故很难敌方侦测到。 因此, 这种技术在军事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27. CDMA 的软容量是指什么答复: 按上面对 CDMA 系统的类比,房间里可能不断有新的交谈者进入。当然交谈 者总数有一定限度,这与房间大小、人的音量、交谈者之间的距离都有密切的 关系。这里我们又引入了几处新类比:房间的大小对于 CDMA 系统来说就是 单载波的容量; 而交谈者之间的音量则相当于 CDMA 系统中手机的发射功率; 音量控制即对应着 CDMA 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功率控制;交谈者的距离 即对应手机与基站的距离。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 CDMA 系统的一 些特点: CDMA 系统是一个自干扰系统; CDMA 系统单载频的容量不像 FDMA、 TDMA 那样是固定的,这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软容量&;因此功率控制在 CDMA 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着系统容量。28. CDMA 短码和长码答复: CDMA 系统使用了两种伪随机机码序列,即短码和长码。18 短码:短码是长度为 215-1 的周期序列。 在 CDMA 系统的前向信道(从基站指向手机方向)中,短码用于对前向信道 进行调制,使前向信道带上本基站的标记,不同的基站使用不同相位的短码, 从而互相区别开来。 在反向信道中(从手机指向基站方向) ,短码用于对反向业务信道进行调制, 作用与短码在前向信道中相同。 长码:长码是长度为 242-1 的周期序列。 在 CDMA 系列的前向 信道(从基站指向手机方向)中,长码用于对业务信道 进行扰码(作用类似于加密) 。在反向信道中(从手机指向基站方向) 。长码用 来直接进行扩频,由于区分不同的接入手机。 沃尔什 (WALSH) CDMA 系统中还使用 64 位长沃尔什码 码, (Walsh Code) 。 沃尔什码在数学上具有很好的正交性。 所谓正交性, 就是讲不同语言且不懂对 方语言的人, 相互之间无法用语言进行交流。 用沃尔什码可以区分开不同的前 向信道。29. 为什么功率控制在 CDMA 系统中非常重要答复: 前面提到,CDMA 系统的功率控制尤为重要,功率控制被认为是所有 CDMA 关键技术核心。要解释功率控制的重要性,我们首先要了解&远近效应&这个概 念。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小区中的所有用户均以相同的功率发射信号,则靠近 基站的手机到达基站的信号就强, 而远离基站的手机到达基站的信号就弱, 这 样将导致强信号掩盖弱信号,这就是移动通信中的&远近效应&问题。因为所有 用户共同使用同一频率(载波) ,所以&远近效应&问题更加突出。CDMA 功率 控制的目的就是克服&远近效应&,使系统既能维持高质量通信,又不对占用同 一信道的其它用户产生不应有的干扰。30. 为什么 CDMA 手机能保持低的发射功率答复: 这是由于 CDMA 系统有一套精确的功率控制方法。CDMA 系统中的功率控制 分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 反向功率控制又分为仅有手机参与的开环 控制和手机、 基站同时参与的闭环功率控制。 反向开环功率控制由手机独立完 成,手机根据它本身在小区中所接收功率的变化,迅速调节手机发射功率。正 是由于这些精确的功率控制,才使 CDMA 手机能保持适当的发射功率。31. 什么是 CDMA 软切换?它与硬切换有什么分别答复:19 移动通讯是建立在移动之中的。 有了频率的复用, 必然带来移动中的频率切换 问题,一个网络质量的好坏在无线方面主要表现在掉话、频率丢失等指标上, 切换方式将对这些指标产生影响。 通过下面软切换和硬切换方法的比较, 孰优 孰劣,我们能得出结论。 硬切换:在 FDMA 和 TDMA 系统中,所有的切换都是硬切换都是硬切换。当 切换发生时, 手机总是先释放原基站的信道, 然后才能获得新基站分配的信道, 是一个&释放-建立&的过程, 切换过程发生在两个基站过度区域或扇区之间, 两 个基站或扇区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如果在一定区域里两基站信号强度剧烈变 化,手机就会在两个基站间来回切换,产生所谓的&乒乓效应&。这样一方面给 交换系统增加了负担,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掉话的可能性。 软切换:在 CDMA 系统中,切换的情况有所不同。当一部手机处于切换状态 下同时将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基站对它进行监测, 系统中的基站控制器将逐帧 比较来自各个基站的有关这部手机的信号质量报告, 并选用最好的一帧。 可见 CDMA 的切换是一个&建立-比较-释放&的过程,我们称这种切换为软切换,以 区别与 FDMA、TDMA 中的切换。软切换可以是同一基站控制器下的不同基 站或不同基站控制器下不同基站之间发生的切换。32. 什么是 CDMA 的&更软切换&答复: 在 CDMA 系统中还有一种切换称为&更软切换&。它指发生在同一基站具有相 同频率的不同扇区间的切换。另外,CDMA 系统中还可以提供导频引导 (PilotBeacon)的不同载波间的切换,以及软件控制的一些切换。所有这些 切换措施都为 CDMA 系统带来了更可靠的无线通路。 现有的蜂窝系统分级接收,与 CDMA 的分级接收有什么分别? 在 CDMA 系统中,由于采用了 Rake 接收机,克服了多径效应,使得不利变 为了有利,这是 CDMA 中独有的路径分级技术。 路径分级接收的远离是这样的: 在基站处, 每一个反向信道都有四个数字解调 器, 而每个数字解调器又包含有搜索单元和解调单元, 搜索单元负责搜索不同 的多径信号, 并交由各解调单元解调。 这样每个基站都可以同时解调四路多径 信号,并进行矢量合并,通过这样恢复出的信号比任何一路的信号都要好。在 手机里,有三个数字解调单元、一个搜索单元,这样手机也能同时解调三路多 径信号并进行矢量合并。由于采用了多径接受机,使得基站、手机均能有稳定 的接受信号。33. CDMA 系统的 UIM 卡介绍答复: 目前 CDMA 终端在全球绝大多数地区仍采用机卡合一的方式,即所有的信息 都是存储在 CDMA 终端的 NAM(Name Address Module)存储区中,运营商可 通过 OTA(Over The Air)技术进行 NAM 数据的更改。20 中国联通在推广 CDMA 时,首次采用了机卡分离技术,把 NAM 中的信息和 手机终端的信息都剥离到一个 UIM(Us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卡中,当进行 业务处理时,手机从 UIM 卡中获得相关的信息。可以看出,UIM 卡与 GSM 的 SIM 卡的功用是一样的。 UIM 卡中包含的主要参数有 IMSI(MIN),ESN(手机的电子序列号)和鉴权参数 A-KEY 等。ESN 在某些时候也被称为 UIMID. IMSI, ESN, MDN 存储在不同的网络实体中. MDN(Mobile Directory Number) 是每个用户的个人号码,在中国联通这个号码是以 133 打头的,MDN 存储在 HLR 中。 IMSI 是系统内部对每个用户的标识,存储在 UIM 卡中。用户购买 了一张 UIM 卡,并选择了一个号码,就建立了 IMSI 和 MDN 的对应关系,这 个对应关系存储在 HLR 中。 网络参数的基本交互过程如下图:IMSI HLRMDNMSCMDNPSTNIMSI,ESN1)手机在开机或者拨打电话时,把 IMSI 和 ESN 上报给 MSC. 2)MSC 以 IMSI 为索引检测数据库,发现没有相关记录,MSC 发送登记请求 到 HLR,试图获取相关信息。 3)HLR 以 IMSI 为索引,进行数据查询,如果数据有效,就把查到的 MDN, 用户签约信息等下发给 MSC,否则,直接拒绝。 4)MSC 获得了 MDN 和其他一些签约信息,就可以进行相关的业务处理,这 个 MDN 可以作为主叫号码显示给被叫用户,或者填写在话单中。 5) 在用户做被叫时, GMSC 将通过被叫的 MDN 到 HLR 中去查询当前用户在 哪个 MSC 下.当前为用户服务的 MSC 最终会以 IMSI 作为标识下发寻呼消息 (paging),从而找到用户。34. IMSI(MIN)介绍答复:21 CDMA 规范由美国标准组织 ANSI 制定,在 IS95A,IS95B 阶段,采用 MIN(Mobile Identification Number)来标识用户。后来随着 CDMA 在全球的应 用 , 国 际 漫 游 的 问 题 显 得 很 突 出 , 于 是 对 MIN 进 行 了 扩 展 , 变 成 了 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从技术上讲,IMSI 可以彻底解决国际漫游问题。但是由于北美目前仍有大量 的 AMPS 系统使用 MIN 号码,且北美的 MDN 和 MIN 采用相同的编号,系统 已经无法更改,所以目前国际漫游暂时还是以 MIN 为主。其中以 O 和 1 打头 的 MIN 资源称为 IRM(International Roaming MIN),由 IFAST (International Forum on ANSI-41 Standards Technology)统一管理。 目前联通申请的 IRM 资 源以 09 打头。可以看出,随着用户的增长,用于国际漫游的 MIN 资源将很快 耗尽,全球统一采用 IMSI 标识用户势在必行。 MIN 共有 10 位,其结构如下:09 M0M1M2M3 ABCD其中的 M0M1M2M3 和 MDN 号码中的 H0H1H2H3 可存在对应关系,ABCD 四位为自由分配。 IMSI 共有 15 位,其结构如下:MCC MNC MINMCC:Mobile Country Code,移动国家码,共 3 位,中国为 460; MNC: 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网络码,共 2 位,联通 CDMA 系统使用 03,一个典型的 IMSI 号码为 001。 可以看出 IMSI 在 MIN 号码前加了 MCC, 可以区别出每个用户的来自的国家, 因此可以实现国际漫游。在同一个国家内,如果有多个 CDMA 运营商,可以 通过 MNC 来进行区别。 早期的 IS95 系统都采用 MIN 来标识用户,CDMA2000 系统为了保持对 MIN 的兼容, 对于 IS95 手机上报的 MIN, 针对 IFAST 的规划, MIN 前增加 MCC 在 或者 MNC,构造出 IMSI。35. MDN 号码的介绍答复: MDN 号码为个人用户号码,采取 E.164 编码方式,MDN 号码的结构如下:CC MAC H0H1H2H3 ABCDCC 为国家码,中国为 86 MAC,移动接入码,中国联通为 133 H0H1H2H2,可与 HLR 的片区规划关联。 ABCD,自由分配。一个典型的 MDN 号码为:1。22 36. TLDN 号码的介绍答复:HLRTLDN TLDNGMSCMSCTLDN(Temporary Local Directory Number)临时本地号码是 CDMA 中另一个 常见的号码。当 MS 漫游到一个新的 MSC 下后,其所有的信息将下载在新的 MSC 下,HLR 也将记录用户新的位置信息。当用户做被叫时,GMSC 根据被 叫用户的 MDN 号码到其归属的 HLR 查询被叫所在的 MSC, 该 MSC 将为用 户分配一个 TLDN 号码,返回给 GMSC,并做好被叫接续的准备工作,后续 的业务处理,以 TLDN 作为索引。GMSC 根据 TLDN 可以判断出应该到哪个 MSC 去接续话路。当前服务的 MSC 长时间等不到与 TLDN 匹配的消息,将 释放 TLDN。 TLDN 号 码 的 格 式 和 MDN 完 全 一 致 。 一 个 典 型 的 TLDN 数 据 为 XXX,X 为自由分配的数字,对于该 MSC 下的所有 TLDN,其前 缀应统一,此处均为 。可自由分配的数字的个数视 MSC 容量而 定,容量越大,需要自由分配的数字越多。37. CDMA 为什么要加密和鉴权答复: 加密主要是通过手机和网络配合, 采用约定的加、 解密算法对无线链路上的的 通信内容进行处理,包括语音、数据、用户信令和系统信令,从而确保通信的 保密性。由于目前 GSM/CDMA/WCDMA 都属于数字通讯,要做到这点是比 较容易的; 而鉴权就是通过在手机和网络(主要是 HLR)中分别设定一些秘密数据,通 过这些秘密数据由网络侧识别哪些是合法用户,哪些是非法用户。23 38. 什么是机卡一体,机卡分离答复: 所谓机卡一体,是指手机和 SIM 卡 是一体的,比如当前的市话通和小灵通。 这些手机的鉴权数据都是由专用写码器由局方写到手机中的。 假如此类手机遗 失而你又挂失的话,除非经过运营商的二次写码,否则这些手机是不能用的; 所谓机卡分离,是指手机和 SIM 卡分离的,比如联通和移动的 CDMA/GSM 手机等。就象你所说的,即然 ESN 参加鉴权,那么用户的 SIM 卡换到另外 手机上后,虽然卡中的 IMSI 和鉴权数据没有变化,但是 ESN 发生变化了, AC 肯定将他当做一个非法用户处理了。39. 为什么 EIR 在国内没有开通答复: 1)实现方案复杂,要为那么多运营商、那么多 HLR 统一建立 EIR ,实现 难度太大; 2)运营工作量很大,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投诉:假如你购买的二手手机在开户 的时候被告知是 “黑名单上的人” ,愤怒的你肯定要抱怨、投诉, 运营商还 要去调查、处理....,哪方都收不了,是吧?! 3)最主要的,移动和联通为了争用户,现在几乎肉搏。你想,假如其中的一 方不配合实现 EIR ,那些用“非法”手机的用户肯定都跑到那家去开户。所 以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谁也不会主动推这项业务。40. CDMA 系统如何保护 A_key 安全性答复: CDMA 鉴权用的基本数据,包括 IMSI/ ESN(UIMID)/A_KEY。A_KEY 是 非常重要的参数, 运营商、 设备制造商做了严密的防护措施, A_KEY 的产生、 加载、保存、维护都受严格监控的。具体可以从 以下 SIM 卡生效流程便可 反应出来: 1)A_KEY 的生成和手机侧的加载:运营商指定的制卡中心在严格保密流程 下,采用专用程序随机产生 A_KEY ,并连同 IMSI 、UIMID、CAVE 算法 等其它重要信息一次性写入到 SIM 卡中;同时,将制作完毕的 SIM 卡以及 对应记录 IMSI/ESN(UIMID)/ A_KEY 的资源文件提交给运营商; 2)A_KEY 资源文件的加密:运营商为了防止明文的资源文件在传递过程中 被他人盗用,可以通过加密密钥 K4 以及加/解密算法 DES 对 A_KEY 进行 加密。为了简化处理和便于管理,一个省级资源文件的 K4 密钥一般采用几 个就可以了;24 3)A_KEY 资源在 HLR/AC 的加载:运营商将加密后的资源文件提交给维护 HLR/AC 的各分公司,由分公司的指定人员(A_KEY 管理员)甚至省公司的 专职人员 将对应资源文件进行解密,形成明文资源文件,然后利用设备制造 商提供的资源文件加载接口批量加载到 HLR/AC 主机中。 在联通 CDMA 运维方式中,文件的加载操作都是按照以上步骤操作的。 在资源文件加载方面, GSM 和 CDMA 略有不同。 GSM 中, HLR/AC 在 向 加载 A_KEY 的时候,允许直接加载被加密后的 KI(A_KEY) ,当然,加 载内容除了 IMSI/ESN/ 加密后 KI (相当于 CDMA 中的 A_KEY )外,还 有对 KI (A_KEY) 加密的密钥 K4。这样, 只有在 HLR/AC 实际鉴权的 时候才能获悉真正的密钥 KI (A_KEY) 。 通过分析比较,在 GSM 运维方式下,除了制卡中心人员外,连 HLR/AC 密 钥加载人员也不能直接得到用户的解密 KI A_KEY) 要比 CDMA 中先解密 ( , A_KEY 再加载的方式的保密性更好一些。 4)A_KEY 的维护:在华为 CDMA HLR/AC 内,为了更大程度确保鉴权数据 的保密性,所有的 A_KEY 都是经过 内部 加密后再存到数据库中;并且在 维护上,华为 HLR/AC 提供了严格的权限管理功能,只有 A_KEY 权限管理 员才能做 A_KEY 的维护工作,其它未授权人员是不能接触到这些敏感数据 的。41. 天线增益、水平/垂直波束宽度、单/双极化的概念?答复: 天线增益: 某一方向的天线增益是指该方向上的功率通量密度和理想点源或半 波振子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功率通量密度之比。 水平波束宽度:在水平面方向图上,在最大辐射方向的两侧,辐射功率下降 3dB 的两个方向的夹角。 垂直波束宽度:在垂直方向图上,在最大辐射方向的两侧,辐射功率下降 3dB 的两个方向的夹角。 单极化天线与双极化天线的区别在于一根双极化天线的等于两根单极化天线。42. 接收机底噪、接收机增益、接收灵敏度、移动台的热噪声功率答复: 接收机增益分为射频接收通道增益和基带处理增益两部分。 射频接收信道增益=射频接收信道输出信号功率/天线口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基带处理增益包括扩频增益,编码(信道编码和语音编码)增益等。 接收灵敏度是指接收机在满足规定 BER(例如 0.1%)指标要求的条件下,天 线口能够接收到的最小接收信号电平。 最小接收灵敏度用功率表示 Smin=KTBFt(S/N)m K 是常数25 T 表示温度 B 表示信号带宽 Ft 表示系统的噪声系数 (S/N)m 表示解调所需信噪比 移动台的热噪声是指: UE 接收信道的噪声底,即没有信号输入情况下 UE 接收机本身底噪功率。取 决于 UE 接收机噪声系数指针。 电阻由于其内部电子热运动会产生噪声, 即为通常所说的热噪声, 其噪声功率 计算公式为: 热噪声=kBT-108dBm/3.84MHz。 如果 UE 射频接收信道的噪声系数为 9dB,则有: UE 接收机底噪(等效到射频接收前端) = -108dBm/3.84MHz+9dB=-99dBdBm/3.84MHz。43. GOS、RSSI、Eb/No、Eb/Io 的概念答复: GOS:Grade Of Service,主要是指覆盖概率、阻塞率等; RSSI:接收信号强度,是指接收机处信号的功率大小; Eb/No、Eb/Io 是同一个概念,就是信噪比。这是一个衡量系统解调处理能力 的指标。对具体业务,所要求的信噪比越低,则系统的容量和覆盖就比较好。44. db、dBi、dBm 分别是什么单位,有何区别?答复: dB 是功率的比值(增益,抑制度(ACPR)等)取对数底结果。 例如, 增益=输出功率(W)/输入功率(W) ,是一个无量纲参数; 将增益用对数形式表示,可得: 增益(dB)=10×log(增益) dBi 是天线方向性的一个指标 天线增益一般由 dBi 或 dBd 表示。 是指天线相对于无方向天线的功率能量 dBi 密度之比,dBd 是指相对于半波振子 Dipole 的功率能量密度之比,半波振子 的增益为 2.15dBi,因此 0dBd=2.15dBi。 射频信号的功率常用 dBm、dBW 表示,它与 mW、W 的换算关系如下: 例如信号功率为 x W,利用 dBm 表示时其大小为:p ( dBm ) 10 .log x .1000 126 例如:1W 等于 30dBm,等于 0dBW。45. 基站侧信号处理,比如交织、复用后同原来相比什么区别答复 基站信号处理,发射方向的信号处理过程有编码、扩频和调制。 编码包括:对 MAC 来的传输信道数据进行串接,即把所有数据块的 BIT 流串 接后,再按照编码要求进行分割,即切割成等大小的数据包,对每个数据包进 行编码后,就做一次帧间交织,交织完成后就是 TRCH 通道了。 形成 TRCH 通道后再进行 TRCH 复用,即不同的传输通道之间进行复接,组 成了 10 ms/帧的 CCTRCH 通道。 这些处理都是 BIT 速率, 与具体传输信道速 率有关,而且都是 0 或 1。 针对 CCTRCH 进行扩频,即用扩频码对已经得到的 CCTRCH 进行扩频,则 得到 3.84Mbps 固定速率的码片速率,这时就得到了 I/Q 分路的码片速率的信 号流,数值为 0 或 1。 对得到的 I/Q 码片流进行 QPSK 调制,就得到了值为 1 或-1 的调制后的信号。 后续再进行中频和射频处理。46. I、Q 信号是如何产生的,I、Q 信号复用的作用答复: 接收机在中频部分实现模数变换和采样,采样后的信号和数字域的同频相乘, 就可以得到基带的 I、Q 分量。在无线接口传输时,每一种使用特定的载波频 率、码(扩频码和扰码)以及载波相对相位(I 或 Q)的信道都可以理解为一 类物理信道。 上行信道的扩频包括两个操作: 第一个是信道化操作, 它将每一个数据符号转 换为若干码片, 因此增加了信号的带宽。 每一个数据符号转换的码片数称为扩 频因子。第二个是扰码操作,在此将扰码加在扩频信号上。在信道化操作时, I 路 和 Q 路的数据符号分别和正交扩频因子相乘。在扰码操作时,I 路 和 Q 路的信号再乘以复数值的扰码。 下行信道扩频时,除了 SCH 外的其它下行物理信道,每一对连续的两个符号 在经过串并转换后分成 I 路和 Q 路。 分路原则是偶数编号的符号分到 I 路和奇 数编号的符号分到 Q 路。实数值的 I 路和 Q 路经过扩频、相位调整、相加合 并后,就变为复数值的序列。这个序列经过复数值的扰码 Sdl,n 进行加扰处 理。 I/Q 信号复用的作用是降低信号功率的峰平比,以便降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信 号动态指针要求。47. 3G 系统采用了什么语音编码技术?答复: 语音编码包括波形编码和声源编码两种类型:27 波形编码以再现波形为目的, 利用波形相关性采用线性预测技术, 尽量忠实地 恢复原始输入语音波形。 这种方式能保持较高的话音质量, 硬件上也容易实现, 但比特速率较高。 声源编码是将人类语音信息用特定的声源模型表示。 发送端根据输入语音提取 模型参数并进行编码, 用传输模型参数替代传送以波形为基础的语音信息, 在 接收端则将收到的模型参数译码, 并重新混合出语音信号。 声源编码的比特速 率大大降低,但自然度差,语音质量难以提高。尤其是在背景噪音较大的环境 下声码器不能正常工作。 目 前 3G 系 统 多 采 用 综 合 上 述 两 种 方 式 的 混 合 编 码 技 术 , 如 QCELP (Qualcomm 码激励线性预测) 、EVRC(Enhanced variable rate coder)和 AMR(Adaptive Multi Rate) 。48. 3G 系统采用了什么信道编码技术?答复: 信道编解码主要目的是保证信号在传输工程中的正确性。与无编码情况相比, 传统的卷积码可以将误码率提高两个数量级达到 10-3~10-4;Turbo 码可以将 误码率进一步提高到 10-6,但其将带来更大的处理时延。 目前 Turbo 码因为编解码性能能够逼近 Shannon 极限而被采用作为 3G 的数 据编解码技术。卷积码主要是用于低数据速率的语音和信令。49. 什么是 HARQ 技术答复: 作为提高无线信道传输可靠性的主要手段, 差错控制技术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 作用。差错控制技术主要包括自动重传方案(ARQ)和分组编码、卷积编码 和 Turbo 码等纯粹的前向差错编码(FEC)方案。HARQ 是将 FEC 和 ARQ 结合起来的一种差错控制方案, 它综合了二者的优势, 可以自适应地基于信道 条件提供精确的编码速率调节, 并补偿由于采用链路适配所带来的误码以提高 系统性能。50. CPCH 是否能够提高上行速率容量,该信道相关功能答复: 在 WCDMA 移动通信系统中,UE 需要向 UTRAN 发送较短的消息时,可以 通过 CPCH 信道接入过程来实现,CPCH 接入过程实现移动用户终端向网络 设备的随机接入, 由于 UE 与 URTAN 之间距离和时间是不确定的, CPCH 接 入过程是一个随机过程。UE 在进行 CPCH 接入过程前,必须与所在小区取 得同步,以及通过接收广播消息得到所处小区的系统信息。CPCH 过程由 UE 发起,通过 PCPCH 接入物理信道发送,NodeB 对接入 Preamble 进行接入 搜索捕获,并向 UE 发送接入捕获指示 AP-ICH,表示接入捕获成功,UE 再 向 NodeB 发送冲突检测 Preamble, NodeB 确认没有冲突时发送 CD/CA-ICH, UE 在得到允许接入后向 NodeB 发送 Message 部分, NodeB 对 PCPCH 物 理信道消息进行解扩解调, 信道译码, 并实现上行 PCPCH 到 CPCH 的映射、28 在 RNC 中映射到 DCCH 信道和 DTCH 信道, 建立起上行接入链接, 其中 RNC 参与无线资源的分配和管理, 与 UTRAN 之间 RRC 层建立无线承载链路。 UE CPCH 信道可以理解为 RACH 信道的扩展,目前电信业务需求还没有必要通 过 CPCH 信道来实现, 直接通过目前的 RACH 和上行专用信道 DPCH 就足够 了,所以华为公司目前不支持 CPCH 功能。51. WCDMA 承载分组数据的传输信道有哪些答复: WCDMA 系统中分组数据的传输可通过 3 种类型的传输信道来实现:公共传 输信道、专用传输信道和共享传输信道。 1)公共传输信道 包括上行链路的 RACH 和下行链路的 FACH,两者均可承载信令数据和用户 数据,其优点是信道建立时间较短,可立即发送分组数据,但是通常一个小区 只有一个或几个 RACH 和 FACH 信道。公共信道没有反馈信道,因此只能使 用开环功率控制或固定功率, 也不能使用软切换, 因此公共信道的链路性能比 专用信道差,产生的干扰也较大。因此,公共传输信道适于传送少量的分组数 据,如短消息业务、短的文本电子邮件或者单个的网页请求。 2)专用传输信道 其优点是可使用快速功率控制和软切换,无线性能较好,产生的干扰也较小, 但是建立专用信道的时间比接入公共信道要长。 专用传输信道的比特速率动态 范围最大,理论上最高可达 2Mbits/s。 3)共享传输信道 共享信道可在多个用户之间以时分方式共享一个物理信道, 可节省下行链路的 码资源, 用于传输突发分组数据。 共享传输信道可与一个低速的专用信道并行 使用,由专用信道承载物理信道控制信令,如 TPC 等。但是共享传输信道不 能使用软切换。52. WCDMA 系统中物理信道的功率分配方式答复: 如下图所述,每个信道在调制前都有一个β系数对它进行功率大小控制。29 c d ,1 DPDCH1 c d ,3 DPDCH3 c d ,5 DPDCH5βdβdΣβdIS d p c h ,n I+ jQ c d ,2 βd SDPDCH2 c d ,4 DPDCH4 c d ,6 DPDCH6 cc DPCCH βc βd βdΣQjc 是 DPCCH 的系数, d 是所有 DPDCH 的系数。 这个系数从 0 至 1 之间取 16 个区段的值(如表 14-1) 。即每个信道的发射功 率是以一个标准功率值乘以 后得到的功率值进行发射的。Signalling values for βc and βd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Quantized amplitude ratios βc and βd 1.0 14/15 13/15 12/15 11/15 10/15 9/15 8/15 7/15 6/15 5/15 4/15 3/15 2/15 1/15 Switch off30 53. AAL2/AAL5 等 ATM 连接的区别答复: ITU-T I.362 建议中,按照业务在信源和信宿间是否有定时关系、速率是否恒 定、是否面向连接还是无连接这三个特点,将业务分成 4 类。如图所示:A 信源、 信宿定时关系 比特率 连接模式 需要 恒定 面向连接 B C 不需要 可变 无连接 D针对A类业务,制定了AAL1协议,针对B类业务,制定了AAL2协议,C类和D 类业务都使用AAL3/4协议,后来将AAL3/4作了简化,制定了AAL5协议。如图 所示: AAL2针对的是低速有定时要求的变速率业务, 面向连接, 例如压缩语音。 这种业务产生的数据包较小,一个数据包不足以填满一个信元。如果要积累一 个用户的多个数据包去填满一个信元,又可能会导致比较大的延时。AAL2协议 的做法是将多个用户复用在一个ATM通道上,即用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包去填 充信元,每个数据包前面需要加一个头,用以表示它是属于哪个用户的。54.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简要介绍答复: 在对光纤进行分类时, 严格地来讲应该从构成光纤的材料成分、 光纤的制造方 法、 光纤的传输点模数、 光纤横截面上的折射率分布和工作波长等方面来分类。 现在计算机网络中最常采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传输点模数的不同进行分类。 根 据传输点模数的不同,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所谓&模&是指以一定 角速度进入光纤的一束光。 单模光纤采用固体激光器做光源, 多模光纤则采用 发光二极管做光源。 多模光纤允许多束光在光纤中同时传播, 从而形成模分散 (因为每一个“模”光进入光纤的角度不同它们到达另一端点的时间也不同, 这种特征称为模分散。),模分散技术限制了多模光纤的带宽和距离,因此, 多模光纤的芯线粗,传输速度低、距离短,整体的传输性能差,但其成本比较 低, 一般用于建筑物内或地理位置相邻的环境下。 单模光纤只能允许一束光传 播,所以单模光纤没有模分散特性,因而,单模光纤的纤芯相应较细,传输频 带宽、容量大,传输距离长,但因其需要激光源,成本较高,通常在建筑物之 间或地域分散时使用。 同时, 单模光纤是当前计算机网络中研究和应用的重点, 也是光纤通信与光波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模光纤又根据其包层的折射率进一步分为突变型折射率和渐变型折射率。 以 突变型折射率光纤作为传输媒介时, 发光管以小于临界角发射的所有光都在光 缆包层接口进行反射, 并通过多次内部反射沿纤心传播。 这种类型的光缆主要 适用于适度比特率的场合, 多模突变型折射率光纤的散射通过使用具有可变折 射率的纤心材料来减小, 折射率随离开纤心的距离增加导致光沿纤心的传播好 象是正弦波。将纤心直径减小到一种波长(3-10um) ,可进一步改进光纤的性 能,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发射的光都沿直线传播,这种光纤称为单模光纤,这 种单模光纤通常使用ILD(注入式激光二极管)作为发光组件,可操作的速率 为数百 Mbps。从上述三种光纤接受的信号看,单模光纤接收的信号与输入的 信号最接近,多模渐变型次之,多模突变型接收的信号散射最严重,因而它所 获得的速率最低。31 55. 什么是无线资源管理,主要的技术有哪些?答复: 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的目标是在有限带宽 的条件下, 为网络内无线用户终端提供业务质量保障, 其基本出发点是在网络 话务量分布不均匀、 信道特性因信道衰弱和干扰而起伏变化等情况下, 灵活分 配和动态调整无线传输部分和网络的可用资源, 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线频谱利用 率,防止网络拥塞和保持尽可能小的信令负荷。无线资源管理(RRM)的研究内 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功率控制、信道分配、调度、切换、接入控制、负 载控制、端到端的 QoS 和自适应编码调制等。 WCDMA 的 R99 版本中 RRM 功能实体位于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 。在 R5 版本推出 HSDPA 后,为提高控制响应速度,部分 相关功能实体下移到基站(Node B)中。 接入控制 如果空中接口负载不受限制地增长, 那么小区的覆盖区域将缩小并小于规划范 围,而且已经建立的无线链路的 QoS 将不能得到保证,因此在接受一个新的 无线链路建立连接请求之前, 接入控制功能必须检查该接入是否会导致覆盖小 于规划值,或者导致已有无线链路的 QoS 的劣化。 接入控制是在无线接入网络中接受或拒绝建立无线接入承载的请求, 当承载建 立或修改时接入控制算法就被执行。 接入控制在 RNC 中实现, RNC 可获得它 控制下的各个小区的负载信息, 并对上下行链路两个方向进行评估, 仅当上下 行链路均可接受新链路时, 新链路才可被接纳, 否则由于它将对网络产生过量 的干扰而被拒绝。 负载控制 RRM 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控制无线网络不过载并保持稳定。如果系统进行了 合理的规划, 而且接入控制和分组调度都非常有效, 那么无线网络是不会发生 过载的。 但是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发生了过载, 那么负载控制功能将迅速控制系 统的负载并使其回到设定的门限值以内。负载控制可采取的动作如下所示。 下行链路快速负载控制: 拒绝执行来自终端的下行链路发射功率升高指令, 因为在下行链路中发射功率升高意味着负载升高; 上行链路快速负载控制:降低上行链路快速功控中使用的上行链路 SIR 门 限值; 降低分组数据业务的吞吐量; 切换到另一个 WCDMA 载波或 GSM 系统; 降低实时业务的比特速率,如 AMR 语音业务; 控制呼叫使其停止;56. WCDMA 终端是如何实现与系统的同步的?答复: 移动台开机后首先要与某一个小区的信号取得时序同步。 这种从无联系到时序 同步的过程就是移动台的小区搜索过程。 在小区搜索过程中, 移动台捕获一个 小区的发射信号并据此确定这个小区的下行链路扰码和帧同步。 小区搜索分三步实现:32 第一步:时隙同步。 移动台首先搜索主同步信道的主同步码, 与信号最强的基站取得时隙同步。 因 为所有的小区都使用同一个码字作自己的主同步码。 这一步可利用匹配滤波器 匹配基本同步码 Cpsc 来实现,也可用相关器实现。PSC 是一个 Golay 码序 列,具有良好的非周期自相关性,易于识别。 第二步:扰码码组识别和帧同步。 由于使用不同扰码组的小区, 其辅同步码也不同, 而且这些辅同步码是以帧为 周期,所以在时隙已同步后,可以进行第二步,利用辅同步信道 S―SCH 来 识别扰码码组和实现帧同步。通过计算接收信号和所有可能的 SSC 序列的互 相关性,识别出该小区的帧头以及主扰码所属的码组。 第三步:扰码识别。 当基站所属的扰码码组已确定后,需进一步确定基站的身份码――下行扰码。 移动台使用第二步识别到的扰码码组中的 8 个主扰码分别与捕获的 P-C}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