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最厉害的人到底是不是不行

大风号出品
中国传统武术到底能不能打?
重磅!10问武术大家, 揭开现代武林江湖面纱来源:成都商报武林江湖离我们很远又很近。近,天天影视剧小说中武林高手飞檐走壁;远,似是而非,似真似假。“格斗狂人”徐晓冬20秒KO“太极宗师”雷雷后,掀开了现代武林的面纱,原来,中国武术跟我们想象中相处甚远。中国武术到底能不能打?成都商报10问6位武林中人,看看现代江湖到底是怎样一个现状?专家名片朱瑞琪: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武术九段、国际A级武术裁判员、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陈俭文:陈俭文咏春拳学会主席,1979年获香港功夫总会拳赛冠军,1980年获国际武术协会拳赛优异奖,1982年获国际武术协会拳赛优异奖。姚红刚:中国首位综合格斗亚太地区金腰带得主,格斗家。李
江:12岁开始学武,学过太极,形意拳和咏春,师从陈俭文。曾获广东省传统武术锦标赛北派拳、南派拳一等奖。陈向武: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国家武术一级裁判、国家武术七段、汕头市太极拳研究会会长。一龙:曾数次KO过各国拳手,号称“KO之王”,“中华第一武僧”。2008年获得广东佛山国际咏春拳黐手擂台赛冠军。1、如何看待徐晓冬打传统武术的假?陈俭文:传统武术并没有真假之分,区别只在于习武者个人的学习意愿和勤奋努力。同时也要看到,此次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传统武术传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姚红刚:传统武术一直以来都有“假”,而且不光是太极,每个武术种类都会有“假大师”。只是格斗界吹嘘的风气没有中国传统武术这么严重,有没有本事,在擂台上就能看出来。李江:徐晓冬所揭开的,不过是一个刻意被掩盖的事实罢了。大量并不掌握格斗技巧和武术真谛的拳师以传统文化传承者自居,却行欺世盗名谋取私利之实。一龙:一个很简单的民间业余选手交流切磋而已,没必要夸大其词。早在七八年前,《武林风》开创了民间不同门派、不同拳种、不同职业的武术爱好者打擂台。这件事说明国人对中国功夫还是有期待的。陈向武:从观念、较技、门派之间的交流,都不符合中国传统武术的特点,有点像“约架”,这不是真正的武者在切磋交流。这件事炒得沸沸扬扬的原因就在于,传统武术领域出现了很多假的东西。朱瑞琪:徐晓冬事件本身是一个炒作,徐晓冬打假,可以针对某一个现象某一个“假大师”,但是不宜扩大到整个武林甚至全球,这显然是有目的。2、目前来看,大家虽然不满徐晓冬挑战整个武林,但是基本都支持打假,目前你觉得中国武术有哪些典型的假现象?典型的人物?姚红刚:闫芳和雷雷就是属于典型的假大师。陈俭文:传统武术的传承过程中,的确存在一些急功近利、虚假宣传的不良现象,这些行为违背了武术精神,是每一个热爱传统武术的人都不愿看到的。李江:某氏太极拳有“四大金刚”的说法,其中一位“金刚”最喜欢表演定步功夫,让一排人推他。只要学过初中物理就知道一个人推力与一排人的推力大小没有区别。近年出现所谓太极大师“隔空发劲”的耸人新闻,便是这一闹剧的登峰造极。一龙:亲身经历过,有一个学校宣传可以飞檐走壁,但是并不能展示去了一天就走了,见识多了就明白,凡是违背物理原理的,都是不科学的。陈向武:网上有很多假的大师。像闫芳,肯定是假的,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都可以成为武术大师,这些都是假的。朱瑞琪:人物最典型的就是闫芳。解放后中国传统武术没有攻防的训练,老拳师教武术套路过分夸大某个动作的效果,如一拳打死一头牛呀,隔空打人,造成内伤等这种宣传都是典型的假现象。3、传统武术目前是不是过分强调了养生,而忽略了竞技?朱瑞琪:从我国中国武术的发展来看,这个问题本身就不成立。年武术陷入停滞发展,1979年开始,我国整合各门各派的打法开始散打训练试验,中国武术就分两条腿走路,第一条,主要以表演和健身为主的套路发展;第二条,发展散打这项竞技运动。套路有代表竞技含义动作,能达到健身和表演效果,这种攻防含义不等于实战对抗的能力,攻防的工作必须经过实战训练,包括移动速度、反应能力等等训练才能转化为实战对抗的能力。陈向武:中国武术最早的功能在于搏杀、技击,但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武术的这些功能慢慢退化了,就变成了花架子或者空架子。姚红刚:现在的中国传统武术确实忽略了竞技。因为我也认识很多学武术的其他老师,他们没怎么上过擂台,基本上都只是“比划”,没有实战。我们格斗选手没有比赛的时候每天也都在进行加强训练,练拳、腿、摔跤、柔术、体能,动作熟悉以后就进入实战对抗,是动真格的。陈俭文:传统武术的发展方向由时代决定。现在相当一部分人习武的目的就是为了强身健体,传统武术的养生功能日益凸显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传统武术并没有丧失竞技功能。香港约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出现比武擂台赛,内地开放后也开始探索组织武术散手比赛,这些都是传统武术竞技功能现代化的有益尝试。李江:即使像咏春拳这种在中国武术比较注重实战的武术,套路都只是熟悉武功基本动作,太极主要意义是为了健身,与现代搏击优势不明显。4、据了解,目前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是分为差序授课,不同的级别授课方式、内容以及私密性程度完全不同,还特别强调习武人的品行。请问这门槛是否限制了传统武术的发展?李江:传统武术本身还是有竞技性的,训练方式是非常落后的,传承也过于保守,尤其太极拳,你不是他们的宗族的人,不经过层层的考验,他们不会把真功夫教给你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功夫的失传。外人和不受信任的弟子看到的是演法和练法,用于表演的套路和一些组合的动作练习。朱瑞琪:习武先习德,任何一行业都强调德艺双馨。在以前讲究拜师学艺,现在变成了学生交数额不同的钱弟子身份就不一样,是一种利用传统文化变相敛财的一种方式。如果拳师能够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进行差别化授课,则可以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陈俭文:传统武术经过与其他国家传统格斗术及现代格斗术的多年交流,教学方式已有很大改变。以我们淳武堂为例,教学内容及课时都有明确规定,并不存在所谓私密教学的问题。但我们一直强调习武者品格即武德,因为这并不是武术独有的要求,是社会各行各业都严格要求的。姚红刚:传统武术的教学方式应该与时俱进,借鉴一些国外的授课方式。应该因人制宜,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去授课。我认为对品行的考察还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学传统武术的,如果不够自律,喜欢向他人吹嘘,甚至自己打人、欺负人,这就缺乏武德。所以,“注重品行”的传授方式还是好的,师傅教我做人,一代代传承下去。一龙:传统武术传承几千年,形成了不少体系,有专门用来战场杀敌的、有养生的、有一招绝技、有兵刃、有暗器、有教育理论。刚解放那会儿,会杀招的武馆教头都要备案的,徒弟生事师傅也有连带责任。后来传武就尽量不传杀招,导致多年后流失了很多实战技法,更多的是将其隐藏起来,保留一些强身健体的功法。陈向武:以前确实会层层考验习武者的武德,短的几年长达十几年,但是现在主要传承传统武术,只要愿意学习都愿意教,教授内容根据需求和天赋一起教授,老师带进门,修行还是看个人。说私密分级别传授,又是给中国武术披上了一层假的外衣。5、跟现代博击相比,传统武术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包括比赛规则,训练方式等)是否需要引入现代的方式,比如力量与速度的训练?陈向武:中国传统武术是有交流切磋的。大家一拳一脚,你来我往,各人把各自身上的功夫使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输别人一招半招,大家点到为止,输得心服口服。李江:中国传统武术门派间交流的可能性非常低,内部的流派会有交流。在广州中山公园,每个月第一周的周六是咏春拳聚会,周日是太极拳聚会,互相不干扰。“踢馆”现象在历史上的香港存在过,但是在大陆就非常罕见。姚红刚:传统武术的比赛是打套路,你打你的套路他打他的套路,依次上台,没有对抗,谁套路打得好谁就是冠军,应该借鉴其他西方拳法的发展,建立自己的一套比赛规则,进行对抗格斗训练。陈俭文:传统武术的训练方式主体上是系统科学的,很多都与现代格斗术异曲同工。同时,也不应该反对传统武术走现代化之路,习武者有权根据个人条件和教学需要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一龙:在撮合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现代搏击,在训练方法上摸索,传统武术要站到自由搏击擂台,需要力量和身体素质训练,不能只靠传统的训练,毕竟是参与搏击规则的比赛嘛,抗击打能力、力量、耐力,这些都需要提升才能频繁出动作,这些都是比赛所需要的。朱瑞琪:肯定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国武术协会要从这方面进行着手,首先从教材着手,武术分为学校武术、健身武术、实用竞技武术、传承武术,学校武术;再对学武人群予以细分,他要健身就学套路;要学竞技就学竞技;再者,每个门派根据自身的武术特点研究出一套适合的格斗打法和比赛规则,在内部开展竞技和攻防训练。6、传统武术的实战有没有与现代搏击、散打等西方武术雷同的地方?每派有没有能技击的功能?有没有和中国传统武术对抗的经验?姚红刚:雷同的地方特别少。太极的招式会有借力的技巧在。中国摔跤以摔为主,和柔道相似,很多动作利用了杠杆,有巧劲。我参加过央视五套武林大会的查拳比赛,赢了几场,对手有练传统武术的也有散打的,我用摔跤、散打、泰拳的动作应对。陈向武:自由搏击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武术这个母体,中国传统武术有许多技法都可以拿来用,这是很综合的,但是面越广,就越肤浅,我们怎样才能把传统武术里的东西拿出来真正让它提升,等待官方出台办法。朱瑞琪:各门各派都有,在攻防和抗击打能力方面都是有共性,都是出拳踢腿和提高抗打的能力,但是每个武术有自己的规则和打法,这个有区别。陈俭文:传统武术之所以能传承数百年而不至湮灭,根本原因就在于经过了历史实践的检验,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徒手及器械实用格斗技术。各种格斗术各有所长,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一龙:没有哪种武术一定会胜出,只有哪个人练得更好的问题。东西方拳术肯定有相同之处,泰国特点是硬度和杀伤力,少林拳的硬度和杀伤力也不错;拳击在拳头的专项训练上细腻,咏春的拳头也不错,只是看有没有专项训练。李江:在学习中国武术中,切磋就是讲拳和摸手,前者探讨一下怎么接招,后者是两人各自搭手看看你力整不整,劲道变化如何,力齐整变化比我快我就输了。私底下我想和师兄弟切磋,但是没有训练过,不知道怎么去出招。7、传统武术界门派众多,“大师、掌门”等称呼往往自行认定,你支持还是反对?是否需要建立如跆拳道等一系列的升带标准?李江:宗师都是自己封,有没有公认的标准?中国武术圈非常保守,不接受现代的评价体系,不接受现代体系对他的建构。姚红刚:中国人有个习惯,喜欢“捧”。捧师傅、捧同门、捧同一个武术种类的,未必是自己给自己封,就像徐晓冬的“中国MMA”第一人这个称呼,我知道的有三个人在用,你说到底谁是第一?包括我自己百度上的“格斗家”称号也是别人给我封的,我个人非常不喜欢这种风气。一龙:既然拥有这个称号,还是要拿战绩或者理论水平来说话。我出去,很多人会称呼我“中华第一武僧”,如果提前知道,我一定会让他们让去掉这个称号。说我代表中国功夫,我也不敢说这句话。陈向武:在我们陈氏太极拳祖宗家谱里面,分为几等,太极拳名手,太极拳师,太极拳名家。太极拳名手功夫很好,但水平还不足以出师,太极拳师则高一级,就是水平可以出师了;太极拳名家,可以称之为家的,肯定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从德行到功夫都是得到大家公认的。陈氏太极拳中,我们这一代,能够兢兢业业传道授业的,大概有几十个人。陈俭文:各拳种和武馆的内部称谓可能有所不同,如果不违背法律和行业规范,外人没有干涉的权力和必要。至于升带或升级的方式,各种格斗术及比赛都有不同,都值得参考。朱瑞琪:这些所谓的大师和掌门都是自己给自己封的,都是假的。目前中国武术学会对学武的人有认定标准——武术段位制,从1段到9段,除了那些早期认定的具有散打攻防能力那部分武师,大部分走的套路认定方向,这就可能武术段位非常高,但还是不具备攻防能力。8、作为“武林”中人,如何看待这次“约架”引起武林江湖的震动,是偶尔还是必然?李江:它如果继续故步自封自欺欺人,走向没落将是它难以摆脱的宿命。朱瑞琪:中国武术夸大吹嘘的现象已经积重难返,这种武林震动一定程度来说是必然会出现的。我们要把坏事变好事,要反思中国武术下一步要怎么走。陈俭文:此次事件可以说是武术行业存在的无序竞争的产物。最终结果如何,能否对行业市场的规范化起到一定积极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姚红刚:不管怎么样,这件事应该是件好事。这件事促进了大家的思考,总体来说利大于弊。陈向武:徐晓东引起了反思,这时候输赢已经不重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假如中国传统门派的大师在实战中都输了,那么就会引起武者的反思,这反而是好事,大家可以思考怎样把传统武术中精粹的东西历练起来。一龙:这是一个必然结果。这也说明这个行业越来越受到关注,但这此事件的形式并不可取。没有能力只靠假象,长时间下来是肯定不成立的,如果你要去诽谤别人的努力与成就,这个事情本身也就是一种造假。8、以此为契机,你认为如何才能推动传统武术的健康发展?陈俭文:传统武术的健康发展,既需要主管部门的严格管理,也需要习武者的自我约束;既要保持发扬技击的内核功能,也要适应广大爱好者的不同需要。其他国家传统格斗术走过的现代化之路,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姚红刚:应该成立一个部门去管理这些事情,这些假的东西就不应该在电视上播出,以免给别人造成误区。影视剧应该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内容进行区分,虚构和纪实区分,表演和竞技区分,能让大家真正认识中国传统武术,对于那些严重夸大造假的“大师”应该设立黑名单,永远不得进入武术行业。李江:应该学习香港武术的传承和教授方式,愿意交流,甚至涉外交流,香港武术就是接受现代评价体系,我跟陈俭文师傅学习时,经常被他打得鼻青脸肿,你也可以偷袭他。一龙:随着中国搏击产业发展,很多国际组织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这个时候应该抓住机会,多进行一些交流。国内武术界的人士要相互交流,各门派之间要商量出一个锻炼年轻人的方法,制定一个适合实战的统一有效的规则。有的人开始尝试了,拳种组织之间洽谈,统一规则,毕竟摔跤、拳击、柔道都有自己方式,如果摔跤与拳击比拳,摔跤不行;拳击与摔跤比摔跤,拳击就不行。朱瑞琪:5月9日下午我们要召开内部座谈会,邀请一些武林人士专门讨论这件事,可以肯定是,官方肯定会对这件事有定性的结论出来,可能会制定和出台促进中国武术发展的相关意见和计划。8、是否有必要组织全国性的“武林大会”或晋级标准,将私下“约架”变成规范化运行,加强传统武术的实战能力?姚红刚:肯定有必要,这样能提高大家的对抗的水平,不过需要定好规则、晋级标准。陈俭文:组织正规、安全、包容性强、参与度高的武术搏击比赛,既是国家武协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也符合很多传统武术爱好者的愿望。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我反对把传统武术和现代格斗术完全对立起来。我们习武者参加搏击比赛都是以传统武术功法为基础,也有不少现代格斗术练习者学习传统武术以充实技术。朱瑞琪:确实非常有必要,但是目前圈内对此的呼声不是特别高,几十年没有攻防训练,能打的都已经去世,没有本事的不敢打。最重要的是,目前国家没有相关鼓励和支持措施,最重要还是要国家来推动这件事情。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墨者非儒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上传时间:
有人认为高手在民间,有人认为传统武术纯粹是舞术,不值一提,也有人认为真正的武术都是杀人技,没法表演,总不能只为大家开开眼界就把人打死或者打伤吧。那么,武术到底是什么样的,在如今喧嚣着武功再高一砖撂倒的时代,对于军队来说,武术还有价值吗?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传统武术为什么不上擂台,中国功夫真的不能打吗,原来是这个原因
格斗狂人徐晓东15秒ko雷公太极的事件在搏击圈内迅速发酵,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武术和现代自由搏击的讨论。
其实搏击界一直以来都有这么一个话题:民间所谓的功夫高手、武术大师为什么不登上武林风、昆仑决这样的专业搏击擂台大显身手呢,弘扬中华武术呢?
到底是因为实力不济,还是淡泊名利,或者是有其他内在原因呢?莫非传统武术真的只存在于电影之中,传说之中?
中国传统武术成名多年,而且名气越来越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功夫电影,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真正的武术高手肯定是存在的。只是没有电影中那么夸张,一个人打几十个人,飞檐走壁,隔空点穴,用内力杀人于无形。
武术界有一些真正的功夫奇人,曾在一家公园里看到一位练八极拳的老人,我学的自由搏击,有心向他请教,搭手之后还没反应过来,一股巨力传来我人就倒退了五六步,从此就再也不敢小瞧传统武术。
我想传统武术高手之所以不上擂台,还是由于传统武术与自由搏击的类别不同,体系不同而决定的。武术本身并没有强弱之分,只有练武的人才有强弱之分。
所以不可不加思考的就说哪一类武术不行,是花架子。举个简单的例子,街头篮球大师在NBA不一定能打出好球,NBA巨星不一定能完成那么酷炫的动作,同样是学篮球的,但是体系不同,也不可相比较。
传统武术本就讲究的是修身养性,而现代搏击讲究一种竞争精神。从规则上来说,自由搏击擂台提出了许多规则,戴拳套这一点就把传统武术高手的必杀技打了折扣。另外还有击打的部位,传统武术的击打部位基本都是搏击规则里的禁部位,又限制了他们的特长。还有就是进攻防守的节奏和套路,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在这一方面有些格格不入格格不入,传统武术还没开始蓄力,前后直拳加低扫就到了,始终不是一个节奏,怎么打都别扭,最终被组合拳暴揍了一顿。传统武术高手一般都是祖传或者具有师承,因为门规所限,或者生性淡泊,一般是不愿出头的。
不管是传统武术还是自由搏击,希望拳迷们理性看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是中国传统武术不行?还是打着祖宗招牌的人不行?
最近关于中国传统武术之争随着一场一边倒的比赛而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场在“杨氏太极拳传承人”,学过泰拳、跆拳道的雷雷与号称“格斗打假第一人”的徐晓东之间的比赛因持续过程仅仅十余秒便以雷雷的大败特败而收场实在是令人汗颜不已。
因为所谓太极拳传承人的因素,失败的雷雷一方被贴上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标签;而胜利者徐晓东一方则被贴上了现代搏击的标签。对于实战场上的结果,不少人认为中国传统武术只是花架子,完全是华而不实的产物。
但是一场比赛真的就判了中国传统武术死刑了吗?到底是那些所谓“传人”不行呢还是中国武术不行呢?
我们自幼便认为我国是传统武术大国,而在世界上随着李小龙当年的走红,以及之后成龙、李连杰和更靠后的甄子丹、赵文卓等人的荧屏演绎,中国武术或者说是中国功夫在世界人民心目中也是有些分量的。甚至在一些国家提到中国,首先想到的就是“功夫”。
中华武术来源于尚武精神,春秋时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乐即包括了使用短兵器的内容;射则是考察射箭术;而御则为驾驭马车的技术。这里面便包含了中华武术的雏形,在当时中国人文武并重,而且武特别重视实战使用,以剑术及手搏最为常见。
楚汉时期的项羽自幼习武,在战场上堪称万人敌,乌江自刎前项王手刃汉军将士数百人,光拼蛮力的话,恐怕就是砍几百头猪都能累死人的吧!
由于尚武精神深入骨髓,一些武术套路走上了厅堂,作为表演性的娱乐项目存在。之后的中国武术也逐渐演化为注重实战性和注重观赏性两大类分支。
宋代之后,中国民间武术流派逐渐形成。同样这些武术也有观赏性和实战性之分,真正精通武术的大师是比较厉害的。到了清代,由于清政府对民间武装极为顾忌,实际上对民间实用型的武术进行了打压,中国武术总体向娱乐表演性发展,但实战性的武术流派依然存在,只不过传人较少有些凋零。
清末以来随着中国一百年的战乱时期,社会上习武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被大大破坏,各武术流派损伤大半,然而实用性武术一旦被发掘仍有很强爆发力。比如当时西北军使用破锋八刀刀法能在白刃战中对日军占据优势,实在难得。但总体来说民间武术大师是走一个少一个,在战乱年代饭都吃不上了,谁还有心思安心习武?
到新中国成立后各武术流派由于国家的扶持才得以恢复,然而恢复之后的武术流派却大都没能得到真传,所谓武术也都流于形式,注重于修身养性,但不能不说绝对没有实战型大师。
不过近些年,借着传统武术走穴捞金的所谓“大师”却大有人在,有的明明是走的娱乐型武术套路,却非标榜所谓实战大师,那就要吃苦头了,对于这些人到底继承了多少中华武术的精髓还真不好说。
任何武术,习武之人的身体素质都是基本要素,力量,速度,体力都是基础,不过从所谓的大师身上我们似乎很难看到这些要素,要是被捧出来的所谓大师,那真代表中国武术就有些滑稽了,自己学艺不精就说是中国武术不行这逻辑上也说不通。
实际上任何武术都是发展进步而来的,历史上一些有名的武术招式也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新而来的,一味地吃老本肯定要落后,因为别人都在进步,你这却抱着祖宗的套路一沉不变,焉有不败之理,更何况你这恐怕连祖宗留下的套路都没玩好,那就更尴尬了。
所以说一场战斗的成败并不能说明中国武术的孱弱,通俗地说自己水平低就别怪题太难,只能说学艺不精罢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了解独家视角的军事历史,尽在熊熊点兵,欢迎关注。
接收与众不同的军事资讯,尽在熊熊讲武,欢迎关注。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功夫是中国武术的俗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