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做过简单的简单pt100测温电路路啊

简单热敏电阻测温电路
> 简单热敏电阻测温电路
简单热敏电阻测温电路
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很多的电子产品中也用到了温度检测和温度控制,但那些温度检测与控制电路通常较复杂,成本也高,本文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利用多余I/O口实现的温度检测电路,该电路非常简单,且易于实现,并且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其电路如图1所示:P1.0、P1.1和P1.2是单片机的3个I/O脚;RK为100k的精密电阻;RT为100K-精度为1%的;R1为100Ω的普通电阻;C1为0.1μ的瓷介电容。其工作原理为:先将P1.0、P1.1、P1.2都设为低电平输出,使C1放电至放完。 将P1.1、P1.2设置为输入状态,P1.0设为高电平输出,通过RK电阻对C1充电,单片机内部计时器清零并开始计时,检测P1.2口状态,当P1.2口检测为高电平时,即C1上的电压达到单片机高电平输入的门限电压时,单片机计时器记录下从开始充电到P1.2口转变为高电平的时间T1。 将P1.0、P1.1、P1.2都设为低电平输出,使C1放电至放完。 再将P1.0、P1.2设置为输入状态,P1.1设为高电平输出,通过RT电阻对C1充电,单片机内部计时器清零并开始计时,检测P1.2口状态,当P1.2口检测为高电平时,单片机计时器记录下从开始充电到P1.2口转变为高电平的时间T2。从电容的电压公式: 可以得到:T1/RK=T2/RT,即 RT=T2×RK/T1通过单片机计算得到RT的阻值。并通过查表法可以得到温度值。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该的误差来源于这几个方面:单片机的定时器精度,RK电阻的精度,RT的精度,而与单片机的输出电压值、门限电压值、电容精度无关。因此,适当选取热敏电阻和精密电阻的精度,单片机的工作频率够高,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测温精度。当单片机选用4M工作频率,RK、RT均为1%精度的电阻时,温度误差可以做到小于1℃。如果P1.2具有外部上升沿中断的功能,程序可以更简单,效果更好。单片机工作的程序流程图如下:电容器上的电容的时间函数:
电路相关文章: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简易测温电路-郭东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简易测温电路-郭东升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需要简单点的测温电路 最好能有工作原理分析的_百度知道
需要简单点的测温电路 最好能有工作原理分析的
赶毕业设计
我有更好的答案
//d!这就是最简单的电子温度计最简单的电路就是万用表电阻挡接一只热敏电阻!开水的温度接近于摄氏100度!那么这其间表针的波动范围就是摄氏0-100度!
采纳率:42%
一般可用个单片机接个温度传感器,好像有个叫18B20的器件,就可组成测温电路。当然也可用温差电偶再放大来确定温度值。
还能具体点不?
18B20是个三媏器件,一个地,一个电源,一个数据线接入单片机IO口,可有单片机直接读出温度值,要编个简单程序就可。
单片机不怎么会
用单片机就是简单,发条查询就给你个温度值,而做模拟放大电路要显示温度值还是要做AD转换更麻烦。精确度也不好保证,
请把要求写详细些。不然我辛辛苦苦设计好了,你又说不符合某条你现在没有提出的要求。 现在过去两天了,你还要吗?请回答时间期限。否则我辛苦设计好了你说超过时限了,我白忙一场
您好&&&&请参看附图,在这里只能上传一张,还有两张,如果要的请来邮箱号。
单片机接个温度传感器,或者直接可以找个热电阻接上数显仪(要带触点输出的那种)
其他8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电路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求助,测温电路 - 电路设计论坛 -
中国电子技术论坛 -
最好最受欢迎电子论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求助,测温电路
20:53:17  
这是我做的温度测量电路,图中的2SC945在实际电路中是用3DG6做的,而我刚刚测量的时候发现实际电路的输出是交流电,大约在2.0V到2.8V之间跳跃,而且是不规则的,请问需要怎么改才能使输出稳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21:27:50  
3DG6的集级与发射极间并联一个比共基极电路输出电阻稍小的电阻,或增大R2和R3,R4,使同相端反相端在相同的电位。
21:47:46  
3DG6的集级与发射极间并联一个比共基极电路输出电阻稍小的电阻,或增大R2和R3,R4,使同相端反相端在相同的 ...
十分感谢你的回答,可是我仿真测量的同相端和反相端的电压是一样的;而对于第一个方案,我有点不大懂,能不能解释一下?谢谢
22:41:25  
求帮助啊,实在是想不通了
10:18:04  
求帮助啊,实在是想不通了
19:38:46  
求帮助啊,实在是想不通了
08:35:03  
Q2的E接地!!
11:52:27  
Q2的E接地!!
没起到稳定的作用,而且电压输出还降低了
15:40:30  
Q2作为温度传感器,负温度系数,所以Q2的e需要接地,你把它接入负向端是什么意思ne ???
运放为放大器放大倍数1+3.6/5.1
18:32:49  
Q2作为温度传感器,负温度系数,所以Q2的e需要接地,你把它接入负向端是什么意思ne ???
运放为放大器放大倍 ...
那稳定性方面有没有好的建议呢?
Powered by
供应链服务
版权所有 (C)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查看: 3250|回复: 0
[原创]细说 RC 式测温电路
细说 RC 式测温电路
网络上经常遇见使用单片机普通 I/O 口测量温度的文章,有些还有附件给出源程序.------应该感谢原作者的无私与劳动!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应用,实际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的.如果随随便便就去模仿,可能不会得到很好的结果.这种测量方式,最早见于 PIC 的示例程序,也只有例如 PIC 一样特性的端口,进行这种测量才会比较好.如果使用 51 单片机,则由于 51 的端口特殊性,反而不好用.常见的 EM78P,HT,SN 等芯片,端口特性基本与 PIC 的吻合,因此,更加廉价的项目就变得更加多机会!电路通常如下:
snap0.jpg (9.51 KB, 下载次数: 51)
00:32 上传
实际上,也可以这样做的:
snap2.jpg (9.82 KB, 下载次数: 44)
00:32 上传
电路的工作原理很简单,第一个电路,是对完全放电后的电容器进行充电,第二个电路,也是对完全放电后的电容器充电!电路中的三个端口,最好都是双向端口,可以分别工作在输入,输出H,输出L.而作为输入状态使用时,千万不能使用内部上拉!端口 P2 最好具有施密特触发特性,它往往比普通端口的动作更加可靠!而且动作阀值会更大,这就会有利于增加测量读数和提高分辨力.P2 是检测电容器上电压是否越过翻转阀值的端口,如果需要使用外部中断功能,那么,选择端口时就要更加注意考虑.----例如:SN2501B 的 FP00.同时,P2 又是电容器放电的只要通道,通常中间要串联一只 100 欧姆左右的保护电阻.(图上省略了).保护端口不会损坏!测量电容器放电可以使用的方法有: 程序指令累加计数,只要端口没有越过翻转阀值,就不停地+1,直到端口翻转为止.它占用主程序的运行时间,甚至可能影响显示!因此,需要尽量提高系统的晶体频率!也可以利用外部中断配合定时器来进行,这样,主要工作就交给系统自动去运行了,主程序的运行不会受到过大影响!推荐使用.而且它可以让定时器的计数频率高于指令速率,可以获得更短测量时间或更大测量读数!相比之下,利用外部中断和定时器的方式时,程序编写需要更多精力!更有挑战性!电路里的电容器推荐使用 CBB 的电容器,使用瓷片或者其它电容器都没有那么稳定!图上的 RT 就是热敏电阻,千万不能按照一般的图纸去干!这个热敏电阻,按照使用的标称值不同而有区别,通常在 0℃ 时,具有上 MΩ 甚至几个 MΩ 的电阻值,单片机端口会对这个值产生极大影响!----具体需要很好观看使用的热敏电阻的分度表(温度/阻值表,也叫 RT 表),-------从这点说,网络上的这种资源只有参考意义,不能照搬!对热敏电阻,通常要进行线性化处理,如图:
snap1.jpg (9.39 KB, 下载次数: 50)
00:32 上传
这里,给热敏电阻并联一个 RA,它与热敏电阻并联后,就大大减少了上 MΩ 的数值,要让它们维持在一个远远偏离端口电流影响的范围,例如:并联后=100KΩ~200KΩ.随后,又给热敏电阻//RA后,串联一只 RB ,它增大了热敏电阻在温度高端的最小值,有时候,热敏电阻到 200℃ 时,本身电阻就是几十 Ω 了!这对电路与端口是不利的!增加这个电阻,可以保证电路的安全工作!一般取几百Ω到几KΩ.所有测量网络的电阻,最好使用金属膜低温漂电阻,精度选择优于等于 1% (再精就很贵了!主要追求稳定性就可以!)电路里的参考电阻,通常选择全部量程范围从下而上的 1/3~1/2 处,取出一个点作为参考电阻的取值!不要过高或过低!(是热敏电阻整个并联/串联的等效值,不单单是热敏电阻本身的数值!)通常做法是:接到项目,又决定使用这种 RC 测量方式后,选择合适的热敏电阻,获得实物与分度表,根据项目要求的精度,把分度表进行压缩,例如:每 2 ℃ 一个表格数字,或每 5℃ 一个表格数字.间隔越大越省事,精度越低!理论上,与表格吻合的值测量误差=0!测量处理通常是:1.电容器充分放电!----这个问题很难得到什么参数来保证!可以通过一小段测试程序,选择不同的放电时间,放电后,每次测量同一个阻值是否读数相同来判断!只要放电完全,再长的时间也不会增加读数了,这就可以找到至少多长时间可以完全放电.2.让 P0,P1,P2 全部设置为输入无上拉模式,然后,参考电阻输出高电平(图1)或低电平(图2),同时开始电容器充电计数.直到端口P2翻转!得到读数 RM0.3.电容器充分放电!----要求同上.4.让 P0,P1,P2 全部设置为输入无上拉模式,然后,等效热敏电阻端口输出高电平(图1)或低电平(图2),同时开始电容器充电计数.直到端口P2翻转!得到读数 RM1.5.使用 RM1*系数/RM2=对应温度下的一个表格值.(系数是为了计算小数位而增加的.)6.做好全部表格后,看看相邻 2 个表格的差,是否≥要求的分辨力.例如:要求小数点有一位数,那么,表格之间必须有 10 个字的间隔.否则达不到要求!相邻表格数值太小怎么办? 提高计数器速率,增大 CBB 电容器数值,修改热敏电阻等效电路参数.还有就是重新选择另外一种热敏电阻!7.有了表格值,就可以把测量的当前值与表格值对比,对上哪一级就得到温度的整数位了!没有小数点!如果是>上面一格又<下面一格,那就有小数点了!把把测量值-整数表格值的余数/这2 格相邻差值=小数点的数值.8.经过良好调试的程序,脱机运行时,供电在 5V ±0.5V 变化时,正确读数基本不会变化!-----如果读数也大幅度变化就不行啦!太不能自动跟踪自动稳定啦!本文力图非常仔细的对低成本的 RC 方式的模拟到数字转换模式进行说明,以便补充许多有关此方法的网络文章的说明不足!同时,也发布过一些实际项目资料的一些帖子,非常希望爱好者可以正确合理使用这种方法.提供一点点经验之谈!如有不对,欢迎指正!谢谢您的浏览!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电偶测温电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