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澳大利亚熊猫君遇到了一些阻碍什么阻碍?

您的位置:>>>正文
中国华为要求澳大利亚公平对待国外电信企业
  北京时间9月17日早间消息,华为上周要求不要歧视国外电信企业,而应一视同仁。此前,澳大利亚政府曾禁止华为参与投标澳全国宽带项目。
  华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厂商,由于等国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该公司在这些市场开展业务时遇到了许多障碍。去年,华为曾被禁止参与澳大利亚380亿美元的国家宽带网络(NBN)建设项目。
  尽管华为也向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主要移动运营商销售电信设备,并且与包括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以及中兴通讯在内的公司进行激烈竞争,但该公司目前大部分企业客户都来自于。
  华为澳大利亚董事长约翰&罗德(John Lord)在堪培拉对澳大利亚议会下属情报委员会表示:&由于澳大利亚禁止华为参与NBN建设一事,我与总检察长进行了会面。我们对澳大利亚的这一决定非常失望,他们甚至未向我们做出任何解释。&
  澳大利亚在去年3月公布了NBN建设项目,当时《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披露华为正寻求获得一项价值10亿澳元(约合10.4亿美元)的产品供应合同。华为在2001年的净利润高达18亿美元。
  罗德表示,尽管他对澳大利亚政府保护本国重要基础设施的做法没有异议,但澳方并未就禁止华为参与NBN建设项目做出任何解释,同时华为也没有得到机会对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的任何担忧进行回应。
  澳大利亚议会情报委员会正在对一批法律草案进行审议,一方面简化批准执法机构可以窃听用户手机和电脑的手续,另一方面强制要求互联网和电信公司将数据保存至少两年时间。
  在向该委员会提交的文件中,华为表示自己担心这些新法律恐怕会让澳大利亚歧视来自特定国家的公司,对提高通信的安全性毫无益处。华为在文件中写道:&我们认为任何的立法改革都应该明确提出非歧视原则&,并称华为应该获得消除安全担忧的机会。
  今年4月,中国商务部对澳大利亚政府禁止华为参与NBN建设项目一事表示了担忧,并表示这一决定是不公平的。澳洲电讯公司已经以大约110亿美元的价格向政府出售了基础设施网络,用于NBN项目建设。
  罗德还积极维护华为的独立性,称该公司与中国政府没有任何联系。罗德说:&我们是一家私营企业,与政府毫无瓜葛。政府在华为的运营方面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华为100%归员工所有。&上周四,华为出席了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试图打消美国议员对华为的担忧。(扬帆)
责任编辑:陶文冬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澳大利亚政府阻挠华为海底光缆项目 想自己铺设_网易科技
澳大利亚政府阻挠华为海底光缆项目 想自己铺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英媒:澳大利亚政府阻挠中国企业海底光缆项目)
参考消息网12月31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28日刊载题为《华为的海底电缆项目在澳大利亚引起警觉》的文章称,在成立不到10年的时间里,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已赢得总计4万公里的海底光缆铺设合同,这个长度足以绕地球一周。但由于澳大利亚抵制中国在其“后院”发挥愈来愈大的影响力,华为的全球扩张在澳大利亚遇到意想不到的阻碍。文章称,澳大利亚政府准备阻止华为铺设从悉尼到所罗门群岛总长度超过4000公里的海底光缆,并表示自己将为这个总额约7800万美元的项目提供资金。澳大利亚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分析师乔纳森·普莱克说:“华为的这笔交易引起了澳大利亚情报部门的警觉。”文章称,澳大利亚已私下表示,不会给予华为的这个项目光缆登陆权。所罗门群岛的一名发言人称,澳大利亚一个评估团队最近访问了该国,而且该国对利用开发援助为这条光缆共同出资的提议表现出“浓厚兴趣”。这名发言人说:“当然,如果所罗门群岛政府接受了澳大利亚的提议,那么毫无疑问,华为的这笔交易就不得不取消。”文章认为,海底光缆对全球通信至关重要,它承载着大约97%的国际互联网通信,包括电子邮件以及每天价值10万亿美元的资金流转。文章称,华为的成功也引来了竞争对手的指控,他们称华为受益于中国政府的补贴,因而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获得大量合同。文章称,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安全机构表达担忧后,华为已被禁止竞标某些国家合同。而包括英国和新西兰在内的其他西方国家则一直对华为的投资表示热烈欢迎。
福建湄洲岛首条110千伏海底电缆敷设成功。图为福建送变电公司海缆施工队在海上作业。资料图片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王凤枝_NT254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华为mate8在澳大利亚能用吗
按时间排序
那你得先看看你澳大利亚那个运营商都是什么频段的然后看看mate8支不支持
您可以邀请优质答主更快回答您的问题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90175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20907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16631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10925个回答
yuanzhangtongxue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7611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手机数码分类下共有7324个回答
加载更多答主
主屏尺寸6英寸
电池容量4000mAh
主屏分辨率像素
电池类型不可拆卸式电池
后置摄像头1600万像素
CPU频率2.3GHz(大四核),1.8GHz(小四核)+微智核I5
前置摄像头800万像素
CPU类型海思 Kirin 950
638人的综合分
电池续航8.8
外观手感7.8
屏幕效果7.3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为什么澳大利亚是中企投资“麻烦项目”最多的国家?
澳大利亚是中国对外投资第二大对象国,亦是大陆企业海外投资遭遇“麻烦项目”最多的国家。中企在澳洲投资遭受阻力的同时,也在实战中取得宝贵经验,开创成功模式。
《凤凰周刊》记者/孙杨 特约记者/蔡源(发自澳大利亚悉尼)
本文节选自《中企澳洲投资风云》
198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出访澳大利亚。其间,他接受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鲍勃·霍克(Bob
Hawke)的邀请,访问了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偏远地区、拥有丰富铁矿石储藏的世界最大铁矿石产区皮尔巴拉。
多年后,霍克还能清晰地回忆起那天的细节,当他和胡耀邦站在铁矿石产区内的恰那山顶时,头顶是蓝天,脚下踩着高品质的铁矿石。霍克从脚边捡起一块红色铁矿石递给胡耀邦,胡则悄悄把铁矿石放进自己中山装的口袋里。
两年后的1987年,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现并入中钢集团)成功购买了澳洲铁矿石巨头力拓公司旗下恰那铁矿40%的股份,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在海外的第一个重大投资项目。
二十多年后,据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下称投资委员会)《2014财年外国在澳投资情况报告》,中国以270亿澳元的投资总额遥遥领先于美国(175亿),首次成为澳洲最大的海外投资者。澳大利亚则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第二大对象国。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又成为大陆企业海外大规模投资遭遇“麻烦项目”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投资逐年猛增,澳大利亚成了深度依赖中国市场的国家。”一位接近澳洲投资委员会的澳方人士告诉《凤凰周刊》记者,这一现状令澳洲上下喜忧参半。
多年来,大陆企业投资澳洲历经坎坷,却也不乏成功案例,是观察海外投资,尤其是在发达国家投资的极佳窗口。其中经验教训颇为丰厚,值得细致梳理,以资借鉴。
橄榄球队的秘密
日,几名澳大利亚橄榄球联盟(NRL)堪培拉奇袭队队员身着右前胸绣有华为红色标识的球衣,在球队与华为公司的续约仪式上亮相。至少到2015年年底,这件球衣都将继续陪伴奇袭队球员出现在赛场上。
华为是从日起,宣布斥资170万美元冠名赞助奇袭队的。这支隶属堪培拉市的球队在联赛中成绩平平,关注度也不算高。但该球队的理事之一是澳洲前情报局局长丹尼斯·理查德森。
当时,华为正遭受美国情报部门关于其“带来国家安全威胁”的指责。受此影响,澳大利亚政府也作出禁止华为公司参与投标总投资达380亿澳元的全国宽带网(NBN)项目的决定。
因此,这次赞助被澳洲主流媒体解读为:“华为依然对该项目抱有希望,以及试图通过赞助对澳洲政坛有重要影响力人物的球队在日后其他项目竞标时为自己减少阻力。”
虽然后来华为没能拿下全国宽带网项目,但是“橄榄球策略”在其内部获得肯定。除了继续与奇袭队续约,2015年4月,华为又宣布成为澳式橄榄球联赛(AFL)一支队伍——黄金海岸太阳队未来5年的官方技术和球队合作伙伴。与NRL相比,AFL在当地更受欢迎,收入和观看人数多年来稳居澳大利亚各项体育赛事第一。
2012年华为被禁止竞标后,中国商务部立即抗议此举“不公平”,华为则反复强调自己非国有企业,而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国企业(该公司销售额过半来自中国大陆之外的国家和地区)。然而,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前军官的身份仍被澳洲政客反复提及。
这并不是华为在澳洲首次遭遇信任危机。2009年9月,当澳洲政府公布要修建全国宽带网项目后,《澳大利亚人报》称,华为高管经常被北京方面叫去问话,华为还有专职的安全官监控员工通信。
这篇文章让华为首次进入澳洲公众视野,也成为其在澳洲面临的首个公共危机。为此,华为高层进行了反思,并决定做出一个大胆尝试——首次在投资国成立本地董事会,以应对所在国政府和媒体的质疑,提高公司知名度。
接下来,华为筹建了一个“梦幻般”的董事会,有澳洲朝野两党的重量级政治人物,包括前外交部长亚历山大·唐纳和前维多利亚州州长约翰·布朗比。至于董事会主席,更请到前澳洲皇家海军舰队司令约翰·劳德。为了拿下这些政界要员,华为不惜重金。一位美国前驻澳洲外交官向《凤凰周刊》透露,仅前外长的年薪估计就达百万澳币。
“我和其他董事在澳洲商界一直尽力推广华为,”在皇家海军服役长达36年的劳德毫不讳言。他在接受《凤凰周刊》记者专访时说,为了树立品牌形象,华为经常邀请澳洲官员、媒体记者和其他专业人士到深圳总部以及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参观,让他们对华为有更多了解。劳德说,这些公关一度让澳洲多位内阁部长公开呼吁,要重新审视前任政府禁止华为参与竞标的宽带项目,“只可惜最后没有成功”。
即便如此,华为精细的公关仍然打开了在澳投资的大门:可以继续向澳洲各大电信运行商提供服务,还陆续拿到新加坡电讯和沃达丰在澳洲进行网络建设的多项订单。
为了打消政府在国家安全方面的疑虑,劳德还在国家记者俱乐部等场合公开建议,澳洲政府可成立一个类似英国网络安全评估中心那样的机构,运作费用由华为这样的供应商提供,雇员可来自所在国的情报机构。“这样的话,可将对华为的潜在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劳德认为,来自政府的顾虑只是华为遇到的一部分阻力,“更大的问题还是知名度。虽然我们推出了高端智能手机P8,但据调查,很多人根本没有听说过华为。在澳洲,我们需要面对政客、商业团体、通信产业和民众四个群体,需要使用不同的策略”。
为了获得澳洲民众的认可,华为选择绕行意识形态障碍,让体育成为桥梁。在澳洲这个对橄榄球狂热的国家,体育营销的效果自然有所显现。类似的公关手段也被华为用于其他国家,比如赞助美国著名橄榄球队华盛顿红皮队、德国西格纳伊度纳公园、英国格拉斯哥流浪者体育场以及荷兰阿姆斯特丹竞技场等。
“澳洲心态”仍将长期面对
7月下旬,《凤凰周刊》记者在澳大利亚采访期间,《商业观察》、《澳大利亚人报》和《华尔街日报》等三家主流财经媒体的评论版重点几乎全与中国相关,内容涉及中国股市、制造业、奢侈品市场以及零售业的投资政策。
接近澳洲投资委员会的人士告诉《凤凰周刊》,中方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澳洲经济走势产生影响。
以中企投资热情最高的铁矿石行业为例,2014年起,多年持续攀升的铁矿石价格迎来前所未有的暴跌。当地媒体惊呼,澳洲的“资源繁荣”时期即将终结。力拓公司8月6日发布的年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仅实现净利润8.0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降低了82%。
有分析认为,其中原因之一是作为澳洲矿产第一买家的中国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期,经济增长放缓,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减少。
早在2014年年初,国际会计事务所毕马威和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出版的报告《解密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指出,自2013年起,中国对澳采矿业和能源行业投资出现较大下降。“在全球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澳大利亚需要做出更多努力,吸引中国投资。”毕马威驻澳洲亚洲业务组主管范德信表示。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近年来澳洲民间对来自中国的投资抱有一种欲拒还迎的纠结心态——既希望借助来自中国的雄厚资金发展澳洲经济,又担心资源旁落,本国利益受损。
澳洲智库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2014年的民调显示,澳洲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升至60度,达到10年来最高。超过31%的人认为,中国是澳洲在亚洲最好的朋友,超过传统盟友日本(28%)。与此同时,又有56%的民众认为中国投资进入澳大利亚过多。
这令拥有审批大权的澳洲财政部左右为难,再加上澳洲官方对安全等问题的担忧,导致一系列政策变动,例如对主权财富基金(在中国指国企)等外国投资企业审查门槛的提高。
这种担忧也蔓延到澳洲政坛。很多政客不得不顺应时局变化,做出观点相悖的公开表态:现任澳洲总理阿博特在竞选时曾表态要对中国投资提高审查,但其上台后,不仅力推中澳自贸协定通过,还亲自带着600人的史上最大规模团队访华,吸引中国投资。
“澳大利亚政府的担忧主要针对中国大型国企。”前述接近澳洲投资委员会的人士告诉《凤凰周刊》,“面对国企,审查会包括企业与政府关系、资产背景、投资目的等多个方面。”
根据现有政策,国企在澳投资不论多少都要经过外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而民营企业则可以在自贸协定施行后,享受到与美国、新西兰、日本和韩国企业同等的待遇——即投资10亿澳币以下不用经过批准,单个项目的投资上限也大幅提升。
与之相比,澳洲民众更担心中国企业的开发模式会破坏环境,以及过快增加的中国移民会挤占本地人的生活资源。随着大批中国人在澳洲置业,导致多个城市房价飙升。悉尼、墨尔本等地甚至出现当地人买不起房子、被迫住到偏远郊区的情况。
由于有中国资本流入澳洲农业土地买卖,也有农民担心,一旦澳洲变成中国的海外粮仓,土地资源、农产品定价权将落入中国手中,会威胁到本国的粮食安全。
针对本国担忧,澳洲投资委员会主席威尔逊则较为平和。他表示,20世纪初期,澳洲人非常担心英国人会买光澳大利亚的商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担心美国人对澳大利亚投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又开始担心日本的投资。“对于这种现象,我想说,一切都会过去。”
澳洲的矛盾心态或是诸多中国企业投资对象国的代表。“一带一路”背景下,大陆对外投资仍将继续攀升,走出去的企业和项目必然会愈来愈多。如何适应、应对“澳洲心态”,或将是中企在海外需要长期揣摩、研究的事项。
本文节选自《凤凰周刊》总第553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抱歉桌面遇到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