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养了多少桥梁养护工程师师

中肯的总结!月薪4万的IC验证工程师竟然每天做这些 - FPGA|CPLD|ASIC论坛 -
中国电子技术论坛 -
最好最受欢迎电子论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林超文手把手教你学!
教你1000种电路设计思路
张飞硬件电路之PFC全集
参与免费送VIP+原创视频
运放、ADC、电磁兼容
中肯的总结!月薪4万的IC验证工程师竟然每天做这些
12:50:39  
现阶段的IC行业,数字IC验证非常紧缺,尤其是会UVM的验证工程师那更是奇货可居。但是最近和一些在校学生和刚入行的朋友们交流的时候,发现大多数人对数字IC验证工程师的具体工作不甚了解,甚至还停留在写verilog验证的阶段。下面E课网的老师就详细罗列下数字IC验证工程师的日常工作内容,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职位,进入这个职位,并喜欢上这个职位。当然每家IC设计公司会有不同,我只能尽量的列出比较通用的工作内容了,就算是抛砖引玉吧。首先,IC设计公司一般都会把验证分成几个层次:· IP level · unit level / fullchip level verification· gatelevel verification每个层次的工作重点都略有不同,这里就暂不详细介绍,后面另开一篇文章来交流吧。但是大致的工作流程都是一致的。我重点以IP level simulation来作介绍。上图是一个SOC芯片的架构(先不管它是个啥),IP level verification就是对其中一个个小模块来做验证。你的工作主要有:
1.阅读各种最重要的一份spec是 spec,就是和你一起合作的好基友设计工程师写的设计文档,比如下面这种:其中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是:· fetures:这个模块需要支持的性能列表。· IO :这个模块对外的IO端口。· operation mode:这个模块的主要工作模式。
除了这份详细的设计文档之外,如果这个IP需要用到很多协议,那你自然还要去阅读一些协议文档咯,比如AMBA总线协议,MIPI协议,DDR协议等。
2.撰写verification spec公司里面,工程师做事情之前都需要出一份详细的文档,验证工程师也不例外,你要出的文档叫做verification spec,其中主要的内容包括:· 验证平台架构:以UVM验证平台为例。实际上,现在IC行业内,很多公司的验证环境都不尽相同,比如有纯C/C++的环境,有纯UVM的环境,有UVM+C++的环境,甚至还有systemc的环境。总的来说,现在的趋势都是在往UVM的验证环境上转。· ()test plan的出炉是一个高质量的工作,因为它决定了你验证的工作量,最重要是它决定了你验证的完整度。验证工程师的终极目标就是:覆盖所有的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bug。这份东西需要你和反复的详细讨论,在后面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补充这份文档。
3.码代码,搭建验证环境 完成之后,接下来就要开始码代码了,使用各种验证语言去搭建验证环境,常用的验证语言有C/C++,systemC,systemverilog。以现在主流的UVM验证平台为例:大概要去码完类似这样的文件。好的验证平台是检验工程师优秀的一个重要标准,要考虑实用性、扩展性。好消息是,公司里面有很多已有的验证环境,你可以模仿,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就可以了。
4.创建test cases根据前面完成的详细去创建验证需要用的test cases,每家公司对test cases的命名有一定规则,比如长这样的:有些公司就直接用数字来给test cases命名。还有些公司,直接用脚本来生成test cases,只要把关键的一些设置调好,用脚本一刷,case就全部生成了。当然每种创建cases的方法各有优缺点,你进去公司之后,也只能入乡随俗。
验证环境和都搭建好了,下一步重点就是仿真和debug了。前面搭环境的时间其实大概只占20%,debug才是最花时间的。仿真所用到的工具主要有:· :questasim· :NC-sim· :VCS几款工具一个比一个好,当然价格也是一个比一个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提高你的仿真和debug效率,工具里面好的功能也要好好研究下的。
debug主要目的是寻找RTL的bug,当然前面搭建的验证平台也会存在很多bug,最终的目标就是所有的test cases都能完全仿真通过。最主要的debug手段有:· 查看log文件:仿真结束会生成很多结果文件。· 看波形:最常用工具就是verdi了。每家公司对于验证工程师debug的要求不尽相同,比如AMD,就要求验证工程师能找到最终的root cause,而大多数公司只要求验证工程师能基本定位,然后去详细debug。
6. 和到了项目的后期,所有的case都pass过了,并且比较稳定了,下一步就要开始跑regression和coverage了。所谓regression就是把所有的case同时跑一遍,因为大多数case里面会有很多的机制,所以在不断重跑的过程中,会随机性的出现case 。这也是regression的主要目的,就是抓出那些极端情况下出现的。coverage主要包括code coverage和function coverage等,每家公司的要求都不尽相同。每家公司跑和都会使用脚本来完成,怎么高效顺利跑完,是最关键的问题,最终的结果一般会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直观明了。7. support前面属于验证工程师的常规任务差不多就完成了,support属于进阶版的。比如项目用的出问题了,跑仿真用的flow碰到问题了,经常就会叫验证工程师去support,帮忙解决问题。当然搞不定也无所谓,但是如果你经常能帮同事搞定这些问题,那你在公司的地位就能与日俱增,就更有筹码了。
8. meeting作为验证工程师,和其他工程师一样,经常还有无穷无尽的会议要开,各种review,各种讨论。如果你作为会议组织者,请记得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噢,不然很容易被人鄙视的。大致的工作内容就罗列这些了,当然还有很多不能列完全,比如验证工程师经常需要移植验证环境,把从别家公司买了的东西移植到自家公司环境中。希望以上这些能给未入行或者刚入行的验证工程师们带来些许帮忙。另外,数字IC验证在行业内非常吃香,大家好好干吧,钱途无量噢。
14:16:25  
紧缺是因为谁都想当IC设计工程师而不愿当测试工程师而已。。。。。。。。
13:07:34  
紧缺是因为谁都想当IC设计工程师而不愿当测试工程师而已。。。。。。。。
目前这个岗位相当紧缺,可以多多了解
发表于 5&天前  
发表于 5&天前  
如何入行啊
发表于 5&天前  
林超文手把手教你学!
教你1000种电路设计思路
张飞硬件电路之PFC全集
参与免费送VIP+原创视频
运放、ADC、电磁兼容
Powered by
供应链服务
版权所有 (C)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请问机械工程师主要是做什么的,分哪几种。_百度知道
请问机械工程师主要是做什么的,分哪几种。
请问机械工程师主要是做什么的,分哪几种。
我有更好的答案
工作内容 
 1、负责机械设备及有关零部件的图纸设计、安装和试运行;   2、制定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   3、对机械设备中存在的缺陷及时进行技术改造或调整,确保设备运转在良好的状态;   4、制定机械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养及大修计划,并负责对维修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检查,确保维修质量;
资格认证分“机械工程师”、“专业工程师”、“高级机械工程师”。目前首先开展的是“机械工程师”的资格认证,以及部分专业工程师。  5、对机械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提高机械效率
机械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可以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维修、机械加工工艺、......分中级、高级,教授级、院士级。也可按从事的具体工作称呼。如工艺工程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机械工程师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在 AMD 工作是怎样的体验?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820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6,792分享邀请回答1835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14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求AMD的工程师帮助!请问一下我这台笔记本的显卡是不是假卡?_百度知道
求AMD的工程师帮助!请问一下我这台笔记本的显卡是不是假卡?
为什么我朋友的同型号显卡玩得了这些使命8、fifa12这些游戏我的玩不了?而“比较权威” 的Notebookcheck 网站上显卡的数据上和我用GPU-Z测得的数据不一样啊!为什么我的显卡的频率这么低?另外我该升级的都升级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笔记本显卡造假,我从没有遇到过~~~假A卡,我也没有遇到过~~~从gpu-z来看,数据的确不对,是否有换一个版本试试?  玩游戏卡,显卡只是其中一个方面,cpu 内存等硬件也很重要~~~ 再偿试一下,进控制面板,电源模式,选择为高性能后,再试试游戏
我试过了,我玩过一会游戏,再看看GPU-Z,显存位宽变为32bit
变为12500MHz
带宽变为4GB&#47;s
GPU-Z v7.8
(v7.9)版本测得数据都一样 下载7.8前面版本的 就打不开了
麻烦你把gpu-z截图发来看看
截图在上面阿,我已经发过了
如果真如你所述,GPU-Z检测也出现乱78糟的情况,建议送售后服务检测了,笔记本毕竟不能像台式机一样折腾~~~~核心出现异常,不会是好事儿
采纳率:44%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显卡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看到一群研究生小朋友在这里争排名,争校名,觉得很幼稚,很不切实际。你们可曾想过,横在各位前面的,有更复杂,更可怕的问题?那就是生涯规划以及就业。问各位几个简单的问题吧,你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进入什么样的公司?  很多人会回答:我想当高级主管,进台积联电赚股票。因为我崇拜张忠谋、曹兴诚。以下是我就业三年以来,对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些看法:  1. 半导体产业的专业分工的确是个趋势,可惜的是,台湾所分到的工,却是需要庞大资金,高耗能,消耗人力的制造端。即俗称的晶圆代工。而非低成本,智能导向,高报酬的设计端。但因为台湾起步得早,已经造成了服务及资金上的障碍,后进者不易跨入。所以在近几年造就了高获利,获利高就吸引人才投入。也就造成了大众的误解,认为进入晶圆代工业就是高科技人,其实差远了。接下来就生涯规划的数个方向来探讨:  a. 工作乐趣  半导体,以研究的角度来看,是一种高科技。但晶圆代工,其摆脱不了"工厂"的本质。台积有一千个硕士,二百个博士。 其中大概只有 10 % 是在做先进的制程研发,另外 90 %都是在做工厂的事:重复、无聊、疲累,不太用到大脑。还得忍受无尘室的衣着与轮班的痛苦。不仅不高科技,而且毫无乐趣可言。在美国,晶圆厂中生产线的事只有专科生才会去做,在台湾却是一堆硕博士抢着做。在美国,新的晶圆厂只会盖在人烟稀少的沙漠或森林地区。因为美国人把它看做是一种高污染的东西,在台湾却是盖在科学园区里,而且就在你家隔壁。  以前台积的 Wafer Tech 本来要盖在加州的 SantaClara,当地居民闻讯群起反对,州政府跟老张说:不符合土地使用效益。美国人对晶圆代工是不是高科技,从台积在美国发行的 ADR也可以看出来—从来没超过 US$ 30。资本只有台积五百分之一的 Yahoo 是 US$270!由此可见智能和远景的价值,连老张自己都这正反驳了曹董「晶圆代工是聪明密集产业」 的说法。  b. 升迁  现在进台积电,未来想升迁,别闹了!你去联电跟人事interview,她会问你一句话:若是当一辈子工程师的话,愿不愿意?这下你懂了吗?其原因就在:挡在你前面的人太多了,而且个个是硕博士。最糟糕的是,你会发现你的主管没大你几岁,顶多十岁,晶圆厂的主管都是既得利益者,不用进fab,不用轮班,只要开会看报告,每年领的股票是你的倍数,你说他会走?等到他退休?你差不多也该退休了吧!等扩厂?对不起,有几百个年资比你深的已经在卡位了!等南科?这个大饼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就算实现了,以台积 6 ~ 12 厂二十几条 module,目前博士及五年年资以上的硕士人数,也不够分所有的主管位子。轮不到你的!  去其它公司?哈!你会发现另外一大票人也有这种想法!到时候又被老鸟干掉了。靠表现?前面说过晶圆厂里创意的工作不多,顶多是靠劳力,比谁晚下班,比谁报告打字最漂亮等等,一些你们这群目前尚有远大志向的学生所不屑的工作。你会发现大家的表现都差不多,因为工作难度低嘛!靠谄媚?这一套蛮管用的,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做的来。我是台清交?对不起,不玩这一套,我是台大的,以前我们部门里跟主管走的最近的是逢甲的。当然,公司也察觉了升迁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想出了一个聪明又简单的方法—给 title 嘛!中国人喜欢 title,就给你嘛! 反正又不花钱,台积有一种 title 叫"主任",要进 fab 做工的。联电有一种叫"高级工程师"下次你碰到一个高级工程师不要惊奇,他可能只做满两年!很抱歉,我才做三个月,一来就已经是高级工程师了,真是汗颜得很。  c. 赚钱  很多人以为进台积电,就可以年年领股票,将来变成一个坐拥股山的大富翁,那就错了!你知道一家公司为什么要发股票吗?简单的说,是因为它有远景,需要扩张,于是把去年赚来的钱,变成扩张的资本,去买设备,盖厂房,那股东怎么交待呢?赚的钱不是该照持股比例均分吗?于是公司就把该发的现金,换成股票发给你。赚的钱里面,也有员工配股的比例,联电约 8 %,台积是 7%。但是,一家公司有可能会无限制的扩张下去吗?假如是,那为什么叫"有限公司"呢?? o 家公司是个绝好的例子,你知道吗?它一年赚的钱不会少于台积电呢!都在一百七八十亿左右!EPS 也恒常维持在二元左右,假如你常看报纸,也会发现它是外资买卖的大标的之一,曝光率很高的,所以殆无疑问,它是一支积优股。今年初还被遴选为" 世界最有效率的钢厂",可是为什么它的股价只有二十几元?那就是因为,它已经是一个成熟饱和的产业了,没有再扩张的余地了,如今的盈亏,只能随着全球景气的起浮,很难以自身以技术或资本驱动成长。所以它不发股票给你了,只发现金,董事长王钟渝说:比定存好一点。你想这样的股票会吸引你吗?  于是推论到我们的台积电,以后有没有可能走到这样的地步?答案是肯定,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而已。没错,由台积接到 Motorola 的订单,可以察觉 IDM 下单至专业代工厂的驱势的确已经形成,但是你有没有注重到,它是下 0.25 μm 的。它几乎在同时,把更先进的 0.18 μm 技术移转给新加坡的 Charter,为什么?它怕你台积以后掐住它的喉咙阿?半导体的制程与设计就像人的左右手? 合作无间,密不可分,尤其是先进的制程,假如把它通通交给别人,就等于把一只手砍下请人帮你操作一样。AMD 的 K7 产能严重不足是导致占有率偏低的主因,但它还是不敢下单给号称已有 CPU 制程技术的台湾代工厂,宁愿在自己的 IDM 慢慢熬,why?为什么硅统会莽莽撞撞的要自己盖晶圆厂?为什么凌阳当初想收购德碁的六厂?因为被台积掐喉咙掐怕了!TI 的总裁前天来台湾被记者问到有没有意愿下 DSP 的单子给台湾,他连忙摇头说不可能,DSP 是 TI 的命脉,制程研发当然是自己做,不过他说,有可能把 10 % 的模拟产品交给台湾,我们知道模拟的东西 0.6 μm 就绰绰有余了。另外我们可以就全球各 IDM 的动向来观察台湾的晶圆代工业的成长。  美国:IBM 的 blue logic 拉走了台积一堆客户就别提了,其它的 IDM 也很聪明,除了下单给你,它还会扶植一些你的敌人,以免以后被你掐喉咙,除了前面的 Motorola-Charter,还有 Lucent-Charter,HP-Charter Tower,TI-韩国的安南…不胜枚举,都是放资金进去的,以后当然是优先照顾啰。  韩国:自己产能都严重过剩,当然不可能下给你,还跟你抢代工的生意呢!甚至抢到台湾来了,去年韩国人把一片 0.35μm 八吋代工砍到六百元的惨剧想必大家仍记忆犹新吧!  欧洲:算是跟台湾晶圆代工比较亲密的一群,尤其是 Philips,下了很多大单子给台积,可是你有没有注重到,STM,Siemens 仍然不断的再盖厂?  日本:才刚开始,是台积电渴望开发的处|女地,可是你觉得日本人会比美国人笨吗?从富士通的动作就可以看出来:德碁一 rampup 起来,在台积的单子马上转过去了—哈,一个敌人扶植起来啦!  即便有这么多的阻力,我相信台湾晶圆代工的成长仍然是可以预期的,假如半导体的年需求量仍有Dataquest 讲的 15%,而且我对台湾工程师精良的技术及服务深具信心,但是,成长假如有阻力,就不可能是永无止境的。  晶圆代工的成长什么时候会到一个平衡点?台积电什么时候会变的跟中钢一样一年赚数百亿,股价二十元,变成上个世代的产业?讲得更白一些,假如你现在进台积电,还能捞多久。这个问题,最先看到的是张忠谋,他知道研发创新是产业成长的动力,那半导体这种东西可以创新到什么时候呢?他说:照目前 shrink 的速度,在翻几翻就差不多了。乐观的估计是 10 ~ 15 。 Berkeley 的教授 Paul Messer 用统计学的种种方法丢进计算机去算,是 7.56 年。假如 5 ~ 10 年前就进了台积联电,那么恭喜你,你是富翁了,而且你有希望成为主管,或你已经坐在主管位子上了,从此你的生活无虞,可以干到 60 岁退休不成问题,不过请你一定要注重,在股票高点的时候一定不要恋栈,速速卖掉,以免到了退休的时候,可能会抱着一堆二十几元的股票不知所措。  假如你在台积电的年资是 3 ~ 5 年,那么大家来互砍拼主管吧,大家都知到 在 fab 做工的人,升主管是唯一不必中年转业的救赎之道。假如你现在才想进去,抱歉,没什么好康的了,顶多每年基本比例的股票而已,最糟糕的是,你会因为升不了主管,工程师又干不久,而被强迫中年转业,你的股票,要让你创业,养家活口兼退休金,恐怕有点困难。  d. 生涯规划  现在台积电内部的工程师间很流行一些话题,一是"十年计划",因为老张说「台积未来的十年会更好」,所以大家铭记在心了。这个计划就是,假如照现今一年二三十张的股票以及百元以上的股价,假如都不卖,十年后大概就有二三千万。为什么干十年就要跑了呢?因为大家都明了,这种工作不是可以久干的,前面说过,体力导向,难度低,取代性高。适合年轻力壮时做。至于十年后的股价是不是仍然能在百元以上,就是大家认知上的盲点了。前面已经做了具体的讨论。但不变的事实就是:十年后你的人生就是押在一堆股票上面,你没有专业了,不管你研究所是念信息,化工还是材料。四十岁了,在 fab 混了十年跑出来,和其它领域脱节太久,不可能再回去了。那么做什么好呢?这是第二个流行的话题,叫做"第二春",有人打算合伙开幼儿园,安亲班,有人打算专心当个股票族,以证券公司为家,有人想当泡沫红茶店的老板;比较积极一点的,想投资一些新的科技公司可是对一个在 fab 这种僵化的地方待久的人来说,什么叫新科技,是很模糊茫然的。四十岁了,当然要有第二春,试想一个人若是打算活到八十岁的话,还有四十年要熬呢!  但是,以上一切第二春要实现的前提,完全建立在你手中的一堆股票上面,四十年之内,要够你买房子,养二个小孩,投资创业—不能亏本喔,要不然小孩以后的学费,或是你的退休金就没了。因为台积的薪水之低,在园区是出了名的,所以这十年内你不可能不卖股票;加上台积人为了维持有钱人的形象,每个人都立志住别塾,开名车。假设,听好喔,你付完了你的别墅及名车,而且前面讲的中钢那种事不会发生,你还有一千万的股票,请问各位一个问题,用一千万来投资创业,实现第二春,小孩养到成人我们感谢他们的贡献,我们亲炙他们成功的心得。但是,这创意是他们的,这荣耀是他们的,这成功是他们的。不是你的啊!假如你早个五年十年进去,你或许有办法在公司草创时期,直接的,大范围的来实现他们的创意。可是假如你现在才想进去,你只能当个小喽啰而已,在一个人家已经定义好的一个小范围里,埋头苦干,难以伸展。张忠谋说,大机器里,即使是一个小螺丝钉都是很重要的。当然,这是对的,但是,一个小螺丝钉需要用到硕博士来做吗?  这就是请大家来思考的问题了!也是我为什么贴在这个版面的原因。即使你是电子所固态组的硕博士,顺利进了制程整合研发部门,你也会发现,这是个"官大表准" 的地方,决定参数调整,流程变动的永远是那一票人,小喽啰顶多是帮他们做做实验,抓抓 defect,打打杂工而已。你想他们会容许你像以前念书时在实验室般地在生产在线乱搞吗?这已经是晶圆厂里最有"创意"的部门了。是的,我同意要当大厨师之前,总该先扫三年的地,切三年的菜。于是这又回到先前所提的老问题:因为竞争者众,决定谁出线的并不单只靠表现(谄媚,年资等种种因素),你可能因为一直当不了厨师,又受不了小弟的工作,而提前出局。一份工作,除了是养家活口的凭借以外,我们总希望它能让你一天八小时 (or more) 在里面愉愉快快,进一步做一些小小的自我实现。假如都做不到的话,至少它必须是个可以方便让你转业的专长,一个更上一层楼的基础。像台积联电的大公司很多,我们也可以经常听到或看到,例如宏碁的某几位工程师带着他们设计主机板的专长出去另起炉灶;Morgan Stanly 的某位分析师带着他信息业财务分析的专长,跳槽到 IBM 任高级顾问;Intel 的几个小毛头带着他们 VLIW 的专长,成为 ADI 的高薪 DSP core 设计师…太多太多了。这些例子共通的特性就是:他们的前一份工作给了他们专业上的成长与启发,成为他们更上一层楼的基础。你觉得晶圆厂的工作,有哪些可以是你可以被业界认定的专业,可以是你更上一层楼的基础?  有太多太多,从小过关斩将,一路读到研究所,看过无数 paper,写出一篇有自己 idea 的论文,高兴奋兴拿到了硕博士学位,成为邻里光宗耀祖模范的人,被 trap 在晶圆厂里面,天天做一些重复、单调、琐碎的事。是的,这不能怪晶圆厂,工厂的事,本来就是这种性质,况且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自己要来的,又不是我把你绑来的!于是,被称为是下一世纪最热门的生物科技所需要的化学、应化人才,宁愿去晶圆厂做个 etching;被认为是国内亟待振兴的软件工业所需的资工人才,宁愿去晶圆厂干个 MIS;在台湾几乎是零,但异常重要的半导体设备业所需的机械、材料、电机人才,宁愿去晶圆厂修机器,当个 QA;刚起步的通讯业,政府一天到晚在喊没人才,人到哪而去了?可能在晶圆厂干 product 吧!晶圆厂的可怕,就在于它对人员的吸纳是全面性的,几乎涵盖了理工学院的所有科系,你听过某大化工系某级全班退伍后都去晶圆厂报到的事吗?不要怀疑,这不是新鲜事了。注重到张忠谋最近在媒体所发表的谈话(股东会不算,因为理所当然要报喜)的人会发现,他不太谈晶圆代工了,反而谈起软件,通讯,电子商务,生物科技云云。他脱口而出,骂台积工程师有创意的没几人,也骂台湾厂商有创意的没几家,会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障碍等等。我不晓得他知不知道,以他的创意出发,而今蓬勃发沟木г泊?工业,如??trap 住多少在各行各业可能是杰出创意人的工程师,数量之庞大,已经相当程度的造成了一个人才断层。  十年之后(假如真的可以捞十年的话),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台湾人力资源运用史上最大的笑话:一个个当年学有专精的生化学家、软件人才,机械、材料、电机硕博士,开起了幼儿园,当起了小吃店、泡沫红茶店老板,天天上午九点拎着报纸去证券公司报到。和各位小时候的志愿,考上研究所时那股对未来的豪情与期许,有没有一些出入?不管就政府的教育投资或是人力资源的运用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林林总总说了许多,无非是想告诉你,还没走出社会的众多研究生学弟妹们,在现今媒体吹捧兼以企业领导人造势的晶圆代工业,在重重的彩色烟幕后面,有哪些你看不到,而且与你切身相关的东西。总结如下:  A. 半导体是一种高科技,但晶圆代工本质上是偏向"工厂"的。在现今硕博士毕业者众的状况下,假如你研究的东西跟半导体不相关,你就无法进入制程研发,或者组件设计仿真等较能发挥专长与创意部门,你做的事就很可能只是工厂的事。而那占了晶圆厂近 90 % 的工职。  B. 晶圆厂的工作,很多必须是轮班的,重复、琐碎、货多的时候,压力很大,假如打定主意要在晶圆厂发展,升主管(只需开会和看报告的主管)是唯一的解脱之道,但是目前看来,各单位年资 5 ~ 10年者,恐怕南科那一兆的厂盖起来(很难!),都不够分他们的主管位子,现在进去,要升主管是很难的。  C. 硬件的发展是有其极限的,半导体微缩制程的进展,根据专家估计在 7.56 ~ 15 年之间,就会达到一个极限。但市场竞争,合纵连横所导致的产业发展成熟而停滞,可能来的更快。你想进晶圆代工赚股票,要注重这种趋势的发展。你该算计一下你想去的地方,发股票可以发到什么时候,若干年后你受不了想出来了,它的股价会是多少。  D. 假如你在晶圆代工厂里是做工厂的事,那么这样的工作内容,是无法让你俱备某种可以转、业创业的非凡专长的,也就是说,你在晶圆厂消耗的光阴,学到的东西,不太能够成为你将来更上一层楼的筹码,假如你不想在晶圆厂混下去的话。若是你股票赚的不够多,中年转业要撑到退休,寿终,难度相当高—这是你最需要担心的一点。到底什么是创意呢?为什么要强调创意呢?简单的说,创意就是:你可以看到人家看不到的,在这件事物上面,把它做的更好、更快,或是更便宜—这不是各位正在做的论文吗(假如你不是文抄公的话)?具体的说,它就是一种聪明财产。不管是有形的一颗芯片,一段程序代码,一种制造配方,或是无形的,一种服务方法,一个能够振衰起蔽的口号,一个组织再造的方案,都是创意的表现。唯有创意,才能破茧而出,找到生存发展的活路;唯有创意,才能起超越对手,保持你目前的竞争力。唯有创意,才能带给你工作上无比的成就感与快乐,才是你的成功与致富之道。  我们说美国是任何 idea 的发源地,为什么他们总是有这么新奇,这么好的 idea?除了他们汇集了最好的人才之外,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任何人才都能适得其所,找到符合他们所学,可以让自己发挥才情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全球最好的人才纷纷流向美国,由一个良好规范下的自由竞争体制,这些人粹炼出许多世界第一的企业。在硅谷,很少人会献慕你在 Intel 或是 Lucent;相反的,大家有点把这种大公司当作是初出校园的人才练习所。大家只问你有没有idea。所以这里创业风气之盛,世所仅见。当然失败也是常态,这儿的人习惯失败,失败只是告诉你,这样的方法不行,于是你离成功又近了一些。当台湾的工程师聚在晶圆厂的一隅谈论着哪家又接到谁的单子,哪加上月营业额又冲到多少的时候,硅谷的工程师可能在交换最新的技术或产品信息。当台湾一个刚退伍的年轻人,还在着迷于晶圆厂漂亮的大厅和报章杂志上每每提到高科技,其附图必为无尘室的光鲜形象的时候,美国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可能在他家后院的车库创业了。所以,当我们热切的猜测晶圆厂的工程师十年后可以捞到数千万的时候,四个印度工程师在硅谷,发明了超强的数据库查询处理引擎,Amazon 以新台币 66 亿将它买了下来。三个 UIUC 的博士班辍学生,发明了超高效率的"静态时序分析算法"旋即成立公司,Synopsys 以每金六千万跟它技术授权,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在硅谷当地的报纸算是小新闻了。抱歉我是学电机的,所以只能举一些相关的例子,在其它的领域,一定也有相当多类似的成功实例。他们有创意,有远见,不怕失败,就是为了一个梦想要成功,要致富。  "  A dream makes a team,the team builds the dream!"张忠谋所强调的创业精神,该就是如此吧!台湾的产业,能让各位发挥创意的,实在不多,提来提去,所谓标竿企业就是那几家拥有数个大工厂的公司—制造业挂帅,就是我们的特色。为什么我们的党政大员,企业领袖,现在总是把创意创意挂在嘴边?因为他们很清楚,制造业的特质,就是往低人工成本与低土地成本的地方移动,为什么日本的半导体业要 outsourcing 到台湾,因为台湾做的又好又便宜。大陆正在发展他们的"集成电路工业",NEC 在上海的华虹,Motorola 的天津厂都有0.35 μm 的制程,虽然,因为政治的因素,他们没有办法得到先进的制程设备,可是在台湾请一个工程师,在大陆可以请十个,在台湾租一块地,在大陆可以买十块。更可怕的是,现在在美国各大公司的先进半导体实验室,大陆人不知凡几,台湾人都不见了,回来捞钱了。台湾工程师的薪水越来越高,园区的地越来越贵。学生们都不愿意出国去学更先进的技术,宁愿进工厂,做股票的大梦。你凭什么说,大陆的晶圆代工,永远没法子威胁台湾?胡定华说,大陆的半导体业在十年后,会成为台湾严重的威胁—哈!又是一个"十年理论"。  当然,我们仍然可以在这个代工厂遍布的小岛上,找到一些靠着创意与努力,结出甜美果实的例子,高雄左营有家公司叫"微妙软件",老板和 14 个工程师散尽家财,天天焚膏继晷,终于研发出世界最强的 3D/VR 凡付出者必得报偿。此时你对你该有什么地位,该赚多少钱,有多得多的掌控权。即使环境再差,你可以带着以前学会的一身应付挫折、突破困境的好功夫,放手一博,说不定可以再创一新境界。你的人生,好比是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一开始很郁卒,失败挫折接踵而来,然后向上攀升。两条不同的人生路途,绝大部份的人是选择前者的,因为看的到摸的到,阻力小。只有少部份的人是选择后者。各位崇拜的张忠谋、曹兴诚,还有当初跟他们一起披荆斩棘的诸多伙伴,是选择后者的。我们台湾,需要多一点这样的人。我们要摆脱制造业的宿命,就要充份运用全世界密度最高,素质也最好的硕士群,完整而全面的,发展具创意与创业精神的高科技产业或服务业。有人说我们不用抄袭美国,那么萧万长会告诉你,只有这样才是台湾的活路。但是人力的配置,最终的决定权仍然是在拥有某种专业背景的你,你决定去哪儿,我们产业就会走往那个方向。这样的决定,是个巨大的心灵工程,需要耗费许多时间精力,充份的了解,了解,再了解。了解一个产业,一家公司,明辨何者是浮面,何者是真实。了解你自己最深沉的内在,你想要什么?你有多少能量?能做什么事?这样的了解,有人花了数年,有人花了数十年,才终于"开悟"。  我不懂,即将面临就业,这样一个复杂,却也是人生中最早,关卡时机最好的的你们,怎么会有时间来吵排名,吵校名呢?我是从晶圆代工业逃出来的人,这篇文章因此引用晶圆代工的例子也最多机会了,你该带着你的创意及梦想,寻找,甚或开创另外一片新的天空,不要路走到一半才来后悔,才惊觉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像我这样。网络是开放的园地,一种主张,说法,总有正反两面的意见,对于许多网友的肯定,我衷心感谢,网友们的指正,我诚心接受,至于网友们情绪性的攻讦,否定,就是各位学弟妹们的作业—去明辨吧。  得罪了许多老同事,在此也衷心致歉。希望能带给各位一些帮助.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看起来是像是多年前的文章
  确实··还算有头脑的弯弯
  还有摩托罗拉的天津厂,应该是多年前的文了  
  萧万长还在位的时候应该七年前
  按照制程工艺及所谓的美国公司来看这篇文章应该是03年之前,朗讯还很牛逼的时候,那时摩托罗拉天津半导体厂还在,03年科技界最大的事情就是摩托罗拉将小高尔文踢出董事局,摩托罗拉拆分半导体业务成飞思卡尔,天津厂卖给中芯国际。汽车零部件业务卖给德国大陆集团,网通业务也分拆成独立公司,之后对讲机固定电话产品业务卖给私募基金,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出售给谷歌再讲品牌及部分专利卖给联想,电信网络业务卖给Nokia,摩托罗拉光荣的不存在了。
  哦  
  从目前来看,台积电是发展到最盛的时期了,但会不会盛极而衰,待观察,但是几率很高。因为半导体的物理极限很快到了。而后面的韩国、中国奋起直追。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桥梁养护工程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