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里有干环评新手简明实用指南的人吗,求指教

当前位置: >>
环评爱好者论坛
252 期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5 分,每空 0.5 分) 1、地表水污染按照其污染物性质分类,可分为_____污染物、________污染物、 污染物和 四类。 2、生境是指物种(也可以使种群或群落)存在的 。组成生境的各要素即 ,包括 和 。 为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 要求实施 和 申报登记制度。 4、大气影响预测中确定计算点网格时,若计算点距污染源大于 1000m,网格间距为 ________m ~ ________m。 5、燃料燃烧排放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要按相关排放标准规定的________系数、 ________系数进行折算,得到排放浓度,作为检测结果报出。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在________区、________区、________区以及 ________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 生产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水土保 持方案。 7、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振动控制主要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 8、在环境质量现状已超出环境功能区划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地区,原则上应提出具体 可行的________方案或________措施, 在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减少、 环境质量改善的前 提下。方可进行项目建设。 9、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达标分析中,应对照各污染物相关的________标准,分 析其长期浓度、短期浓度的达标情况,若结果出现超标,应分析________、________以及 ________,还应分析评价范围内的________和________。 二、选择题(30 分,每题 1.5 分,多选少选均无分) 1、以下各项中可选取为清洁生产指标的是() A 设备热利用效率 B 吨产品 COD 最终排放量 C 循环冷却水循环率 D 粉尘无组织排放占总排放量百分比 2、下列选项中,不是 I 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重点的是() A 已有、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 B 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上游区域 C 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敏感区域 D 可能出现地面沉降的主要区域 3、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 20 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调查的气象要素包括 A 风速 B 风向 C 气温 D 相对湿度 4、以下各项中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的是() A 就地保护 B 异地保护 C 建立种子库或基因库 D 设立生物通道 5、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中,属于河流环境水文条件调查内容的() A 水质 B 河宽 C 流量 D 水面积 6、________不属于固体废物 A 假冒伪劣产品 B 放射性废物 C 石油及加工工业产生的油泥 D 生活垃圾处理厂产生的残渣 7、环境风险评价把________做为评价的重点(这个看不清楚,好像是这个意思) 。 A 厂界外人群的….危险性(看不清,反正我选了) B 确定环境风险值 C 厂界外环境质量的恶化预测和防护 D 厂界外生态系统影响的跃层和防护 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适用于() A 地下热水 B 矿水 C 盐卤水 D 一般地下水 9、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中,纳污水域(或受纳水体)规模的大小主要有() 来决定。 A 水域面积 B 水的深度 C 水量条件 D 水流速度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011),生态一级评价项目才要 求的基本图件是() A 地表水系图 B 植被类型图 C 生态监测布点图 D 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 11、大气污染通常是指大气()方面的特性改变 A 物理 B 化学 C 生物 D 放射性 12、AERMOD 模型可模拟()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扩散 A 点 B线 C面 D 体 13、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将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五种类型,以下区域 适用于 I 类区的是() A 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 B 居民住宅为主要功能的区域 C 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的区域 D 医疗卫生为主要功能的区域 14、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过雨水的浸渍和废物本身的分解,将会产生 含有化学物质的() ,对附近地表径流及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这个在课本 380 页,只选 A) ( ) A 渗滤液 B 重金属 C …(看不清)气体 D 地表径流 15、调查的地表水域内有珍惜水生生物含有大鲵,还应增加的调查因子是() 答案是 水生生物和低质,老师讲了( 选项看不清 ) 16、新建的大气二级评价项目在正常工况下应预测() A 顺势浓度 B 小时浓度 C 日均浓度 D 年均浓度 17、计算大气防护距离时,使用的源强为 (这题就是这个大概意思,题目比这个长) A 源强最大值 B 正常排放的源强 C 处理达标后的源强 D 表示看不见 18、以下建设项目中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不小于二级的是() A 高耗能多源(两个以上,不含两个)项目 B 评价范围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C 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 D 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 19、环境标准是()在技术方面的具体体现 A 国家环境政策 B 产业政策 C 行业政策 D 环境保护法律 20、在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中,对于 pH 的多个调查监测数据、应采用()法获取的统 计数据进行评价。 A 标准指数法 B 极值法 C 均值法 D 内梅罗法 三、判断题(共 5 题,每题 1 分) 1、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固体废物管理标准中最重要的标准,也是环境影响评价,三 同时,限期治理,排污收费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基础。 2、对于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大气预测时需预测日均浓度 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规定、采用有关三项指标来衡 量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4、 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如果必须低于 15m 时, 其排放浓度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严格 50% 执行。 5、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对环境标准工作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等 所做统一规定。 四 简答题(共 5 题,每题 5 分) 1、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中,根据不同评价等级的要求,简答河流水环境的水质调查时 期。P1292、简答 I 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评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P174)3、 简答大气环评一级评价和二级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的区别。 (这个…, 好像自己总结)4、简答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和基本原则。 (P250) )5、简答水土保持现状调查中自然环境影响因子调查的主要内容。 P366) ( )五、计算题(共 10 分,要求写出计算公式、步骤与结果) 1、河流一岸边排污口距完全混合断面约 3.0Km,其污水排放参数为:污水排放量 CODcr 浓度 100mg/L, 河流水环境参数值: 流量 20.0m3/s, CODcr 浓度 19.5mg/L, 38880m3/d, 河段平均流速 0.1m/s,CODcr 的综合衰减系数为 0.3/d,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混合过程中段 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计算距完全混合段面下游 10Km 的某断面处,河水中的 CODcr 浓度是多少?2、某已建项目设置了甲、乙两台燃煤锅炉,并分别设置两排气筒,两个排气筒的高度 均为 20m,距离为 20m,甲锅炉燃煤量为 2000kg/h,燃煤含硫量 1.5%,80%的硫能完全燃 烧,除尘器脱硫效率为 70%。乙锅炉燃煤量为 4t/h,煤的含硫量 1%,硫进入灰渣中的比例 , 为 20%(好像是 20%) 脱硫效率为 80%,计算该项目的等效排气筒高度及 SO2 排放速率。 六应用题(15 分,共 2 题) 1、 某拟建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项目,设计填埋量 50 万吨,年填埋量为 8 万吨,拟 接收所在区域的医疗废物。 填埋场选址位于山谷区、 场区不涉及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矿产资源储备区、国家保密地区等。区域土壤属黏土,天然黏土层厚度 1.8m,饱和渗 透系数为大于 1.0*10-6cm/s。场区基础层底部与地下水最高水位距离 2.5m,标高位于重 现期 50 年一遇的洪水水位之上,填埋场选址距离最近村庄 1km,距离最近地表水体 300m,东侧 2km 有一军事机场,西侧 2km 有一个小型化工厂,拟将产生的含水率 90% 的废物及其他液体废物直接送至该危废填埋安全处置。 (1) 判断该危废(包括医疗废物)包括安全填埋场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 简答该填埋场的防渗层设计要求。2、某拟建引水式水电站项目,工程占地及**(看不清)以上淹没区占地约为 15km2, 淹没搬迁逾 500 名居民,山岭及沟谷中有大量的次生林,可能有国家及省级保护野生植物, 坝址下游有部分农田和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工程所在河流有洄游性鱼类。 (1)写出该项目涉及的植被类型(2)试确定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并说明理由(3)确定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范围(4)写出该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251 期 一、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15 分) 填空题(1、对燃料燃烧排放的污染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进行检测,要同时测定烟气中的 含氧量,根据 系数和 系数进行折算,得到排放量。3、对照污染物有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分析其(长期浓度)(短期浓度)的达标 、 情况。如监测结果出现超标,应分析其(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以及(超标 、 原因) 。此外还应分析(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 3、机场噪声测定范围,主要航迹跑道两端 6-12km,侧向 1-2km 4、水土流失自然环境影响因子调查内容,6 个 5、5 种生态现状调查方法 6、水土保持防治标准的六项指标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不定项选择题(1、考大鲵的那个 2、以下不属于地下水一类敏感区的是 3、以下属于声环境功能区一类区的是 4、AERMOD 模型预测哪些源 5、河流水文地质参数有哪些 6、以下哪些是大气二级评价的内容 7、以下哪些不属于固体废物 假冒伪略产品 含油废水8、原题太长了,反正就是选“渗滤液”的那个 9、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 10、大气评价中哪些不能低于二级评价 11、生态评价的图件 12、环境标准是什么的技术体现 选国家环境政策13、pH 值若有多组监测数据,用哪些方法评价?忘了,大家帮忙回忆一下 14、受纳水体规模的参数 15、大气污染的那几个性?物理、化学、放射性什么的,原题记不清了 16、大气源强的那个,以前真题考过的 17、气象条件 20 年。。 。。那个 18、生物多样性保护的 就地保护 异地保护 处理后的源强 三、改错题(请给出划线部分的正确答案,每题 1 分,共 5 分) 改错题(请给出划线部分的正确答案,1、点声源是以柱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2、工程分析中用到的数据在之前的报告等中存在,可以直接引用。3、水保防治三项指标。4、垃圾填埋场距离居民区 500 米。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是污染防治法。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简答题(1、5个重要生态功能区 1. 排气筒参数 2. 一类污染物 3. 指标对比法清洁生产评价的程序 4.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五、计算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计算题(1、长 10 米宽 5 米的面声源,在距离其 1 米处的声压级为 80dB(A),问 15 米处 的声压级为多少 2、有 2 根排气筒排放 SO2,A 排气筒高度为 12m,排放速率为 0.6kg/h;B 排气 筒高度为 12m,排放速率为 0.8kg/h。两排气筒距离 20m,判断是否需要计算有 效排气筒高度,并判断本项目排放的 SO2 是否达标?SO2 排放标准如下: 排气筒高度(m) 15 20 25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1、 论述题(共 15 分) 论述题( 1、 引水式水电建设,涉及居民,农田,可能涉及野生保护植物,次生林,下游有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洄游性鱼类(1)该项目涉及的重要生态敏感保护目标 (2)生态评价等级,说明理由 (3)生态评价范围 (4)是否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理由 2、拟建一个医疗垃圾填埋场,位于山谷地区,距水源地 800 米,附近无矿产资 源储备区,离军事区 1km……含水 90%的废物及液体废物是够直接进入填埋场 填埋……土质为黏土,渗透系数小于 1.0×10-5…… 1、判断该填埋厂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其原因? 2、防渗层设计要求250 期 填空1 污染性项目和生态影响性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 2 清洁生产的六个指标 3 焚烧适用于处置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不能再循环再利用或直接安全填埋的危险废物。 4 水土保持现状调查中的自然环境影响因子调查包括哪些? (1)气候气象条件; (2)地形地貌; (3)地质因素和地面物质; (4)地表水、地下水水系 及其水文地质条件; (5)植被因素; (6)自然资源。 5 铁路振动读数取每列车通过时显示的最大示数,每个测点连续测量 20 列车,取算数平均 值。 6 对照污染物有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分析其长期浓度、短期浓度的达标情况。如监测结果出 现超标,应分析其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以及超标原因。此外还应分析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水 平和变化趋势。 7(应该还有一题,忘了)选择1 风险评价工作的重点: A 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 C 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的预测和防护 2 石油化工类项目一级评价的范围: 2-3km 3.局地风场有: A 城市热岛环流 B 山谷风 C 海陆风 4.需要调查 20 年气象资料包括: A 风速 B 风向 C 相对湿度 D(不记得了) 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类功能区包括: A 自然环境保护区 B 风景名胜区 6 燃煤电厂大气无组织排放产生的污染物有: (应该是 ABC) A 颗粒物 B 二氧化硫 C 氮氧化物 D 一氧化碳 7 景观生态评价的指标(好像是这个意思,不记得选项了,书上也没翻到,有谁找到说一声) ….其他不记得了改错1.公路噪声影响评价范围 500 米(改 200 米) 2.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标高位于重现期不小于 30 年,应改成 50。 3.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的指标有三个(改六个) 。 4.欧盟使用二f英浓度标准 1.0ngTEQ/m3(0.1ngTEQ/m3) 5.。。 。简答1.生态影响评价的方法(列出 5 项即可) 2.大气一级评价的监测点位布设? 3、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的? 4.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价划分的依据?基本原则? 5、地下水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计算 应用论述题(2×7.5) 1.是关于垃圾填埋场的,给出一些选址的条件,填埋场运行期情况及渗滤液。 (1)该填埋场选址是否合理? (2)核算渗滤液时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请列出? 2.井工开采的煤矿,说了一些拟建地的条件及现状。 (1)问该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等级?请说明理由 (2)该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 (3)该项目营运期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4)该项目采矿塌陷后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249 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基础知识考试模拟题姓名 成绩 120 分钟完卷一、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15 分) 填空题(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基本内容包括 状况以及 。 状况、 状况、2、在《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中,对于铁路振动应读取每列通过过程中 的 价量。 示数,每个测点连续测量 列车,读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评 3、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① ② 的划分原则,按 、③、。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 、② ⑤止水不良的井孔,4、地下水的污染途径主要包括:① 、③ 会将浅部的污水导向深层。 、④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达标分析,对照各污染物有关的 分析其 其 的 6、 方法。 7、源项分析内容是根据 、 和 、,的达标情况。若监测结果出现超标,应分析 以及 。 。此外,还应分析评价范围内是一种把危险废物放置或贮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分析列出的设定事故,筛选最大可信事故。对 和 、 。 和研究性监测。 监测和 监测。最大可信事故进行源项分析,包括 8、环境监测按其监测目的可分为:其中前者的监测工作中量最大、 面最广, 包括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排放方式改进的是( A.新污染源不允许无组织排放; B.排放口建于敏感点下游; C.废水应做到清污分流; D.改变烟囱排放口朝向; 2、从项目厂区总平面图可以看出那些内容( A.工艺流程 B.厂区建筑物布局 ) D.敏感目标的分布 ) )C.环保设施的位置3、使用类比法进行工程分析,考虑的相似性包括( A.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B.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相似性;C.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D.污染物排放方式的相似性; 4、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中,20 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 A.风向 B.风速 C. 温度 D.相对湿度 ) 5、二、三级项目应综合考虑煤炭井工或露天开采地表沉陷及地下水的影响范围, 一般以矿区及矿区边界外( A. 500m~1000m )作为评价范围。 C.500m~2000m ) D.1000m~2000mB.2000m~8000m6、生活垃圾填埋场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 A.正常排放对地表水的影响; B.正常排放对地下水的影响; C.非正常渗漏对地表水的影响; D.非正常渗漏对地下水的影响; 7、已颁布环境质量标准的有( A.生态 B.电磁辐射 C.振动 ) 。 D.地下水 )8、以下属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是( A.草原;B.森林;C.荒漠;D 海洋9、如果调查的地表水域内有珍惜水生生物大鲵,还应增加调查哪些因子( A.重金属 B.水生生物 C.总磷和总氮 D.底质 ))10、燃煤电厂产生的无组织废气包括( A.SO2 B.NO2 C.颗粒物 D.PM1011、 某锅炉燃煤量 1000kg/h, 煤的含硫率 0.5%, 脱硫率 15%, 2 排放量为 SO ( A.3.4 kg/h B.5 kg/h C.6.8 kg/h D.13.6 kg/h)12、在陆地堆积或简单填埋的固体废物,经过雨水的淋洗、浸渍和废物本身的分 解,将会产生含有害化学物质的( 染。 A.渗滤液 B.废气 C.重金属 D.径流 ) ,对附近地区的地表径流及地下水造成污13、某造纸厂的排污渠道深 0.4m,宽 0.5m,污水的平均流速为 5m/s,排放的污 水中 COD 浓度为 20mg/L,则该排污单位 COD 年排放量为( A.630.7t B.632.7t C. 518.4t D.516.4t ) D.快速路 ) ) 。14、噪声 4a 类区的适用范围( A. 铁路 B.一级公路C.二级公路1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适用于评价( A.自动导轨 B.地铁 C.直线电机轨道 D.轻轨 16、关于地下水的环境影响预测,下列不属于 I 类建设项目预测重点的是( A.已有、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 B.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体废物排放处的地下水上游区域; C.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敏感区域; D.可能出现地表沉陷的主要区域)1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规定:DO、COD、挥发酚、氨氮、氰 化物、 总汞、 砷、 铅、 六价铬、 镉十项指标平、 丰、 枯水期水质达标均应为 ( A. 100% B. 80% C.50% D.70% ) )18、计算大气防护距离时,使用的源强为( A.源强最大值; B.处理达标后的源强; C.源强平均值; D.正常排放源强; 19、环境风险评价重点是( )A.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 B.单位周界外环境的影响; C.引起厂界人群的伤害; D.环境质量的恶化; 20、 经调查, 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拟选址的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为 6.8×10-8cm/s, 厚度 2.5m,若该填埋场拟不采用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则该填埋场天然粘土 防渗层应满足( )条件。A.饱和渗滤系数&1.0×10-7cm/s; B.饱和渗滤系数&1.0×10-5cm/s; C.厚度≥0.75cm; D. 厚度≥2cm;三、改错题(请给出划线部分的正确答案,每题 1 分,共 5 分) 改错题(请给出划线部分的正确答案,1、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 排放污染源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 已建项目和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 目等污染源。 2、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 500m 为评价范围。3、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必须位于 100 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之上。4、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中,II 类建设项目应同时监测地下水水位、水质。5、利用类比分析法进行工程分析时,应注意分析工程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污染 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简答题(1、水土流失的自然环境影响因子调查内容。2、某组监测数据中,pH 的监测值分别为 9.2、7.6、7.1、6.9 ,平均值为 7.7, 请判断以上数据是否达标,并简述其原因。3、根据预测内容设定预测情景,一般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包括:5、公路、道路交通噪声防治对策。五、计算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计算题(1、某单位一车间内有 23 台设备,均布置在车间的中央,1 台破碎机噪声级为 74dB,2 台空压机噪声级均为 71dB,另外 20 台水泵的噪声级均为 64dB,当 23 台设备同时运行时,车间中央的总噪声级为多少?6、有 2 根排气筒排放 SO2,A 排气筒高度为 120m,排放速率为 120kg/h;B 排 气筒高度为 120m,排放速率为 130kg/h。两排气筒距离 200m,判断是否需要计 算有效排气筒高度,并判断本项目排放的 SO2 是否达标?SO2 排放标准如下: 排气筒高度(m) 80 90 100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110 130 170六、论述题(共 15 分) 论述题((一) 、拟建一个危险废物焚烧厂(包括医疗废物焚烧) ,该焚烧厂适用于处置当 前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下、不能再循环、再利用或直接安全填埋的危险废物(包 括医疗废物) 。该焚烧厂的选址情况见下表:功能区划 所在地属《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 II 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 二类功能区; 敏感点和交通运输 焚烧厂厂界外 2000m 处有一个村庄,该村庄位于焚烧厂的上风向;距离某 工厂工作场所的直线距离为 200m;焚烧厂距离交通干道 500m; 工程地质 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但具备抵御 100 年一遇洪水的防洪、 排涝措施; 电力和水源供应 具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可靠的供水水源和污水处理及排放系统。1、判断该焚烧厂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其原因?2、 医疗废物是否能够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 如果可以, 请说明需满足哪些条件? (二)(二) 、 、某一引水式水电站建设在一沟谷地带,上游淹没地带有次生林和 农田,该项目动迁人口 500 人,采取就近后靠安置,水电站的建设将要剥离大量 的表土(含草本植物) ,项目所在地可能涉及国家级野生植物。大坝下游河水作 为农田灌溉及耕地灌溉用水,下游有一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并涉及洄游性 鱼类;(1)该水电项目涉及哪些生态系统类型(2)判断该项目的生态评价等级,并说明理由(3)该项目涉及的重要生态敏感保护目标(4)简述该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248 期填空 1、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施工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 预测内容:开挖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弃土(石、渣)量、水土流失 量、新增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危害等 2、环境质量标准、长期浓度、短期浓度、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超标原因、污染水平、 变化趋势 3、大气预测情景:污染物类别、排放方案、预测因子、气象条件、计算点 4、重要生态敏感保护目标“五段论”模式:简要介绍敏感区基本情况、与开发建设项目的位 置关系、 进行影响分析或预测评价、 提出影响保护措施、 明确敏感区主管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5、地下水排泄方式:泉排泄、向地表水排泄、蒸发排泄、人工排泄简答: 1、根据生态影响导则,生态影响评价范围的基本原则? 2、根据大气导则,大气一级评价,环境现状监测点位要求? 3、大气评价一级、二级评价工作内容区别? 4、公路、交通噪声防治对策措施? 5、地下水污染途径?计算 1:噪声:夜间运行的噪声点源 5 米处噪声为 55db,距离 10 米处的居民楼是否超标(居民 楼为一类功能区,标准 45db)?若不超标,距离为多少? 2:大气等效排气筒 A 排气筒:高度 30m,燃煤量,含硫量,灰渣中含硫量,脱硫效率确定 B 排气筒:高度 30m,燃煤量,含硫量,灰渣中含硫量,脱硫效率确定 两者相距 50m 求等效高度,和二氧化硫排放速率论述 1、填埋场选址、渗滤液估算参数 2、采矿项目:生态评价等级确定?施工期环境影响?运营期生态影响?坍塌的生态影响?247 期填空: 1、湖泊、水库环境水文调查与测量的内容:面积、形状、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的划分, 流入、流出的水量、停留时间等好多个空。 2、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的指标(大概这个意思吧) 。 3、环境风险评价进行()识别,目的是() ;进行()识别,目的是() ;进行()识别, 目的是() 。这道题,.... 选择: 多看看真题吧。 简答: 1、危废处理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报告附件中需要有哪两项附件? 2、地下水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3、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的??――题出的真是太偏 4、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 计算: 1、相同声级噪声的叠加。 2、等效排气筒的高度和等效速率的计算。 论述: 水电工程项目 (1)涉及哪些生态系统 (2)有哪些环境敏感目标 (3)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247 的填空题还有一个是危废的无性 选择题、 改错题和简答题基本上都是以前真题里考过的, 像城市轨道交通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这个题 245 期就考过,印象中以前真题已经出现过至少 2 次了。一、填空 1、对照污染物有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分析其(长期浓度) 、 (短期浓度)的达标情况。如监测结果出现超标,应分析其(超 标率)(最大超标倍数)以及(超标原因) 、 。此外还应分析(评 价范围内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 。 2、 环境监测分为(监视性)监测和(特种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监视性监测包括(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的监 督监测) 。 3、 4、 关于振动的监测的,填最大与 20 辆列车。 地下水排泄的分类。(就 3、4 是新题,其余都是以前真题) 二、选择 (大部分都是以前的真题) 三、改错 1、噪声评价范围 500m,(200m) 2、水土流失的什么的三项(六项) 。 3、大气污染源调查需调查。。。 。。。已建项目、在建项目、未建已 批项目(在建项目) 其他两题没印象了,好像是以前的真题。本人觉得好好看书,还 有以前的真题,填空、选择、改错不会丢很多分 四、简答 一、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要求。 二、大气一级预测点位分布方法。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这题相当无语, 培训只说了不到一小时的,老师说不是重点,但一共考了 6 分振 动的。 四、噪声现状评价内容。 五、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要求。 五、计算 1、噪声 2、大气 SO2 等效排放筒计算 六、应用题 1、生活垃圾填埋场 (1)选址是否合理 (2)写出渗滤液计算参数 2、矿山 (1)生态评价等级、原因 (2)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3)运营期的生态影响 (4)矿区塌陷后的生态影响。 245 期这考试就是坑人?????我讲下简答题 ,这题印象相当深。 简答题吧, 简答题 一、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要求。 二、大气一级预测点位。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这题相当无语,培训只说了不到一小时的, 老师说不是重点,但一共考了 7 分振动的。 四、噪声现状评价内容。 五、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要求。244 期回忆题(不够完善,请补充)一、填空题(30×0.5 分) 1、一般将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 、 、试运行期。水土流失预测 内容包括(开挖扰动地表)面积、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 (弃土(石、渣) )量、 (水土 流失)量|、 (新增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危害等。 2、对照污染物有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分析其(长期浓度)(短期浓度)的达标情况。如 、 监测结果出现超标,应分析其(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以及(超标原因) 、 。此外还应分 析(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 。 3、风险导则,根据(环境敏感程度)和所涉及(物质的危险性) ,把风险评价分为(3) 级 4、影响声音传播衰减的因素有(距离)(障碍物)(空气)(地面)(其它)等。 、 、 、 、 5、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包括: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地下 、 、 水污染源调查)(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五个部分。 、 、 6、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由(原辅材料的选取)(单位产品的取水量)(单位产品的能耗) 、 、 、 单位产品物耗等指标构成。二、选择题(15×2 分) 1、属于改变排放方式的 A 新污染源不建无组织排放 b 雨污分流 c 污水排放口敏感点上游改到下游 2、工程分析中类比分析相似条件 A 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C 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3、已颁布环境质量标准的 A 生态 B 振动 C 辐射 D 空气 4、河里有大鲵,需要还调查什么水质因子 A 重金属 B 水生生物 C 低质 5、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 A 草原 B 森林 C 海洋 D 荒漠 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规定:DO、COD、挥发酚、氨氮、氰化物、总 汞、砷、铅、六价铬、镉十项指标平、丰、枯水期水质达标均应为。A100% 7、防护距离计算时,源强用 A 源强最大值 B 处理达标后的源强 8、声环境 4a 类区有哪些 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 453-2008)的适用范围 A 地铁 B 轻轨 C 磁悬浮轨道交通 D 自动导轨系统 10、煤矿二、三级的评价范围 A 500- 年气象资料调查内容 A 风速 B 风向 C 气温 D 湿度 12、求 COD 年排放量三、改错(5×1 分) 1、痛阈 20Pa,是 100 分贝改为 120 分贝 2、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 30 改为 50 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 3、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改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四、简答题(5×5 分) 1、新、改扩建工业类项目,噪声现状调查哪些内容?依据哪些标准和规范?(1)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因素(2)声环境功能区划(3)敏感保护目标(4)现状声源依据《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 、 标准》等。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分别给出危险废物和固废的定义危险废物定义: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或鉴别方法认定 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固体废物定义:生产、生活或其它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 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 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3、大气评价中,哪些情况不低于二级评价?(1)高耗能行业的的多源项目;(2)评价范围内包括一类环境质量功能区,或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已接近或超过 环境质量标准,或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3)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的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 4、风险评价里面,事故源项和事故源强的确定方法此题不会,哪位同仁给个答案? 5、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环境影响识别、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评价、保护措施和不良影响的 防治对策。五、计算题(2×5 分) 1、噪声 某工业固定设备 2 米处噪声值 82dB,16 米处有居民建筑。测点该居民建筑前环境噪声为 67 分贝,求该固定设备在测点处的噪声贡献值。答案:64dB 2、给出 NO2、SO2 各距离处的落地浓度的表格、浓度执行标准,污染源距厂界距离 600 米。求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答案:评价等级:二级;评价范围:以以排放源为中心,以 2500 米为半径的圆范围内。五、论述题(15 分) 1、2012 年有个垃圾填埋场工程,给出工程概况、工程组成,渗滤液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 厂处理、防渗基础层(渗透系数 10-5cm/s,厚度 2.5 米) 。(1)选址是否合理?给出理由。不合理,理由: (1)场址位于矿产资源储备区。 (2)位于石灰岩溶洞区(2)渗滤液处理是否合理,应如何要求。 不合理,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2011 年 7 月 1 日起,填埋场应自行处理 渗滤液并执行表 1 规定的排放标准。(3)防渗层可以选用哪种。选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层,在基础层和人工合成材料防渗层之间应有厚度不小于 0.75m、压实后的饱和渗透系数不小于 1.0*10-7cm/s 的天然黏土防渗层。 2、公路项目,给出工程内容,给出环境条件、其中通过了省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本 题答案有贾生元老师提供)(1)项目涉及到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就是题干涉及的地面长什么植被,就改称为生态系统即可,如果有河流就说有 河流生态系统,有湿地就说湿地生态系统。有草地则说草地生态系统、有森林则说森林生态 系统。(2)该项目的生态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并讲述理由 评价等级一级,因为涉及自然保护区。范围就是 300-500 米,并包含自然保护区范围。(3)项目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影响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此答案似乎是回答报 告书关于自然保护区评价编制技术要求 (内容组成) 不像是从哪些方面来对保护区做评价。 , 但答案是老师给的,估计评分的时候是以此为准 ) --简要介绍敏感区基本情况。 --与开发建设项目的关系。 --进行影响分析或预测评价。 --提出保护措施。 --明确敏感区主管部门的意见和要求。243填空题: 1、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4 个空 2、振动的 具体记不清了 反正没打上来 3 个空 3、地下水污染途径 以下记不清顺序哈 4、噪声登记划分判据那三条 5、大气现有监测达标分析的内容 以前考过 就是长期浓度、短期浓 度那个 6、风险评价 考的源项分析内容是根据潜在事故分析列出设定(事 故),筛选最大可信事故,对最大可信事故进行源项分析,包括(源强) 和(发生概率)。 7、大气防护距离计算模式主要输入参数 其他记不到了 选择: 大部分考的最近几期真题,如工程分析类比分析两个特性,自然环境 概况气象因子,大鲵还需要调查-水生生物底泥; 渗滤液影响(正常、非正常与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组合);已颁布 的环境质量标准的有;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计算; COD 计算 矩形渠宽、深,速度,浓度,计算 COD;从做平面布置 图可以看到; 煤矿生态评价范围;哪些属于污染物排放方式改进;声环境质量 4a 类区;大气一类区包括;地表水 10 个指标要求 100%;其他记不 到了 改错: 1、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洪水 30 年一遇改为 50 年一遇 2、工程分析类比分析 工程一般特征改为污染物排放特征 3、地下水 II 类改 I 类; 4、大气污染源调查,已有和在建改为在建; 5、记不到 简答: 1、水土保持现状调查内容 2、气象情景,那五个要素 3、地地下水现状调查内容 4、公路噪声防治对策 5、给出几个 ph 值,判断是否超标 计算:以前真题 1、噪声叠加 23 个 声源,一个 81 两个 78 二十个 71 叠加 2、等效排气筒 外推法 判断超标 论述:以前真题 1、医疗垃圾焚烧,及炉渣、飞灰是否能进生活垃圾填埋场,如能进, 入场要求 (1)选址是否合理。考点是不能建在水一二类区(题中还给一个工 厂相距 200m)(2)是否能进生活垃圾填埋场,如能,入场要求。 2、引水式水电建设,涉及居民、农田、可能涉及野生保护动物、次 生林、下游有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洄游性鱼类 (1)涉及生态系统类型(2)生态评价等级,说明理由 (3)施工期影响(4)还有一个记不住了242 期 填空 0.5×30=15 分以下三个空: 以下三个空: (我是按新导则来,依环境敏感程序,物质的危险性及功能单位的重大危险源 识别,分为一级、二级)以下八个空: (三个量,没有按顺序来,不知道给不给分)以下八个空以下两个空: (我填了,排放浓度限值,不知道会不会给分)以下三个空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划) (建设项目建 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 (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数量) 。 27 个了,少了 3 个,记不住了。 选择 1.5×20=30 分 个人觉得很难,会失分一半即 15 分右左,由于答案不标准,这里就不误导大家了改错 1×5=5 分 1、地下水,没记往,错误的是平均值…… 2.、地下水,Ⅰ类建设项目改为Ⅱ类建设项目 3、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 30 改为 50 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 4、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标准一类≤75 dB 改为≤70dB 5、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10070-88)中规定“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是指车流量每小时 80 改成 100 辆以上的道路两侧。简答 5×5=25 分 近几期考题,已经覆盖了,没有新增计算 5×10=20 分 计算距离噪声值,与达标距离值 计算 SO2 等效排气筒高度及等效排放速率需用到 G=B*S*D*2*(1-η)应用 7.5×2=15 分 委托处理的两个附件危废鉴别项目的危废物质(选择题) 选废酸及废乳化物 真听贾老师的讲课,就会有答案了 第二个应用是水电项目生态,过于简单,请大家认 241 期 1 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2 大气一级评价和二级评价的区别;3 按河流宽度采样点布置原 则;4 交通噪声的治理措施;5.生态影响评价的内容。 4.论述题完全和 240 期一致。考危废和生态(大坝) 。 5.计算题都是老师上课讲得原题,所以听课一定得听懂了,送分的。 240 期回忆题(回忆题可能有些小错误) 一、填空题 1、一般将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试运行期) 、 、 。水土流失 预测内容包括(开挖扰动地表)面积、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 (弃土(石、渣) )量、 (水土流失)量|、 (新增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危害等。 2、对照污染物有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分析其(长期浓度)(短期浓度)的达标情况。 、 如监测结果出现超标,应分析其(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以及(超标原因) 、 。此外还应 分析(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 。 3、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划) (建 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 (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数量) 。 4、地下水等标污染负荷 Pij=Cij/Coij×Qj Cij―第 j 个污染源废水中第 i 种污染物的(平均浓度) Coij―第 j 个污染源废水中第 i 种污染物(排放标准浓度) 二、选择题 1、属于改变排放方式的 A 新污染源不建无组织排放 b 雨污分流 c 污水排放口敏感点上游改到下游 2、工程分析中类比分析相似条件 A 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C 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3、已颁布环境质量标准的 A 生态 B 振动 C 辐射 D 空气 4、河里有大鲵,需要还调查什么水质因子 四个选项中有三个常规因子,一个是水生生物及底质 5、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 A 草原 B 森林 C 海洋 D 荒漠 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规定:DO、COD、挥发酚、氨氮、氰化物、总汞、 砷、铅、六价铬、镉十项指标平、丰、枯水期水质达标均应为 100% 7、防护距离计算时,源强用 A 源强最大值 B 处理达标后的源强 8、声环境 4a 类区有哪些 9、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可以看出 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HJ 453-2008)的适用范围 三、改错 2、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 30 改为 50 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 3、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应根据飞行量计算到 WECPNL 为 75 改为 70dB 4、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10070-88)中规定“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是指车流量每小时 80 改成 100 辆以上的道路两侧。四、简答题 1、用指标对比法进行清洁生产评价的基本程序? (1)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如果没有颁布标准,可以采用国内外同类装置清洁 生产指标。 (2)预测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数值 (3)进行清洁生产指标评价 (4)给出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结论 (5)提出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方案/建议 2、写出四种一类污染物名字。应在哪取样第一类污染物: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 苯并[α]芘、总铍、总银、总 α 放射性、总 β 放射性等 13 项污染因子的采样点一 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口 3、大气一级、二级评价工作内容的区别 需要自己总结吧 4、公路、道路噪声防治对策 (1)公路、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防治措施可通过不同选线方案的声环境影响 预测结果,分析敏感目标受影响的程度,提出优化的选项方案建议; (2)根据工程与环境特征,给出局部线路调整、敏感目标搬迁、临路建筑 物使用功能变更、改善道路结构和路面材料、设置声屏障和对敏感建筑进行噪声 防护等具体的措施方案及其降噪效果,冰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 (3)在符合《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可对城乡规划进行修改的前提下,提 出城镇规划区线路与敏感建筑物之间的规划调整建议; (4)给出车辆行驶规定及噪声监测计划等对策建议。5、地下水的环境影响工作内容四、计算题 1、噪声 噪声源夜间工作,噪声标准为 45dB,5 米噪声级为 55dB,10 米处为居民区,问居民区前 是不是达标?要是达标需要的的距离? 2、等效排气筒 排气筒 A 和 B,高度都为 30 米,两者之间的距离为 50 米, 排气筒 A:燃煤量为 2000kg/h,含硫率为 1.5%,进入灰渣中的硫量为 6kg/h,除硫率为 60%。 排气筒 B:燃煤量为 10t/h,含硫率为 1%,进入灰渣中的硫占 20%,除硫率为 80%。 问等效排气筒高度与 SO2 的排放速率。 五、论述题 1、好像是冷轧钢厂,产生的固废有铁粉、废酸、废乳化液等,废酸送去其余厂家再利用, 废化乳液送去危废处置中心 (1)该项目的环评报告中的附件至少应有? (2)选择项目产生的危废 2、水电项目,经过农田、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次生林、项目下游有湿地、项目所在地 有河流洄游性鱼类 (1)项目涉及到的生态系统 (2)该项目的生态评价等级,并讲述理由 (3)项目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238 期 简答 第一题:三同时及适用范围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三同时”适用范围包括:新、改、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 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项目。第二题:指标对比法下的清洁生产评价程序 1、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如果没有颁布标准,可以采用国内 外同类装置清洁生产指标。 2、预测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数值 3、进行清洁生产指标评价 4、给出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结论 5、提出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方案/建议第三题:地下水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各参数意义 Pij=Cij/Coij×Qj Pij―第 j 个污染源废水中第 i 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3/a Cij―第 j 个污染源废水中第 i 种污染物的平均浓度,mg/L Coij―第 j 个污染源废水中第 i 种污染物排放标准浓度,mg/L Qj―第 j 个污染源废水的单位时间排放量,m3/a 第五题: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第四题忘了。。 。 1、项目建设前环境噪声现状 2、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和相关环境噪声标准,评价建设项目在建 设期(施工期) 、运行期噪声影响的程度,超标范围及超标状况(以 敏感目标为主) 。 3、分析受影响人口的分布状况(以受超标影响的为主) 。 4、分析建设项目的噪声源分布和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或主要 超标原因。 5、 分析建设项目的选址 (选线) 设备布置和选型 、 (或工程布置) 的合理性,分析项目设计中已有的噪声防治措施的适用性和防治效 果。 6、为使环境噪声达标,评价必须增加或调整适用于本工程的噪 声防治措施(或对策) ,分析其经济、技术的可行性。 7、提出针对该项工程有关环境噪声监督管理、环境监测计划和 城市规划方面的建设。 计算考了两题,都稍微带点弯,但是都不难。 一个是声衰减, 一个是二氧化硫排放的计算。。 。 论述是生活垃圾填埋场和高速公路的生态影响评价237 期 问答: 1.噪声点源一级预测的内容? (1)厂(场)界或边界噪声预测 (2)敏感目标噪声预测 (3)绘制等声级线图 (4)根据厂(场)界或边界和敏感目标受影响的状况,明确影响厂界(场界、边界)和周 围声环境功能区划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声源,分析厂界和敏感目标的超标原因。 2.等标排放量 给出公式,让写出各符号代表的意思? Pi=Qi/Coi*109 Pi―污染物等标排放量,m3/h Qi―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t/h Coi―污染物环境质量标准,mg/m3 3.噪声现状调查的内容? (1)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因素 (2)声环境功能区划 (3)敏感保护目标 (4)现状声源 4.用指标对比法进行清洁生产评价的基本程序? 1、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如果没有颁布标准,可以采用国内外同类装置清洁生 产指标。 2、预测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数值 3、进行清洁生产指标评价 4、给出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结论 5、提出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方案/建议 5.。。。想不起来了。 计算: 1.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 2.噪声叠加。 计算都不难的。都是基础的。 填空: 1.清洁生产评价包括?其中描述工艺过程的是? 2.生态图件包括基础图件和(评价成果图),基础图件包括(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 植被图、土地侵蚀图) 3.物料衡算的那个等式 物料总量横算: 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出的产品量和物料流失量及回收量之和。 计算公式为:∑G 投入=∑G 产品+∑G 回收+∑G 流失 ∑G 投入―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 ∑G 产品―系统产出的产品和副产品总量 ∑G 回收―系统中回收的物料总量 ∑G 流失―系统中物料流失总量 有毒有害物料物料衡算:∑G 排放=∑G 投入-∑G 回收-∑G 处理-∑G 转化-∑G 产品∑G 投入―投入物料中的某物质总量 ∑G 产品―进入产品结构中的某物质总量 ∑G 回收―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物质总量 ∑G 处理―经净化处理掉的某物质总量 ∑G 转化―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物质总量 ∑G 排放―某物质以污染物形势排放的总量 4.新增水土流失量的定义。挖了几个空。 新增水土流失量是指因开发建设导致的水土流失量,即项目建设区内在没有任何防护 措施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与原地面水土流失总量(背景值)的差值。 5.物料横算包括(总物料平衡计算、有毒有害物料物料平衡计算、有毒有害元素物料平衡计 算)。填空 1.物料平衡...即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出产品)总量+(物 料流失)总量+(回收物料)总量。物料平衡计算包括(总物料)平衡计算、 (有毒有害物 料)平衡计算、 (有毒有害元素)平衡计算。 2.用(峰值) (平均值) (有效值)表征振动加速度值。 3.大气计算点(环境空气敏感区) (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 (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4…… 5.新增水土流失量是指(因开发建设导致)的水土流失量,即建设项目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与(原地面水土流失总量(背景值) )的差值 6、室内窗边噪声 85,窗隔声 20,问窗外 59dB。室外噪声值=室内值-隔声量-6 (7.3.5.3)噪声预测模式中如图 A.1 所示,声源位于室内,室内声源可采用等效室外声源声 功率级法进行计算。 设靠近口处 (或窗户) 室内、 室外某倍频带的声压级分别为 Lp1 和 Lp2。 若声源所在室内声场为近似散声场,则室外的倍频带声压级可按公式(A.6)近似求出: Lp2 = Lp1-(TL+6) TL―隔墙(或窗户)倍频带的隔声量,dB。 7、清洁生产指标(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 、 、 、 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要求) 、 、 。其中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与污染物产生指 标为定量指标 8、生态影响评价的图件有基础图件和 (评价成果图) ,基础图件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 (地 形图) (植被图) (土壤侵蚀图) 。 选择(与 236 重复比较多) 1、属于改变排放方式的 A 新污染源不建无组织排放 b 雨污分流 c 污水排放口敏感点上游改到下游 d 排气口不要对着 居民 2.工程分析类比条件 (1)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 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来源与成分、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2)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 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 3.二氧化硫计算处理效率 15%,含硫 0.5%,燃煤量 1000t/h。 4.COD 计算 5.有环境质量标准的(1.3.5.1 共 7 个)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海水水质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 声环境质量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6.河里有大鲵,需要还调查什么水质因子。四个答案有三个常规因子、一个底泥。 水质调查因子 (1) 常规水质因子:pH、DO、COD 或高锰酸盐指数、BOD5、总氮或氨氮、酚、氰化物、 砷、汞、铬(六价) 、总磷及水温 (2) 特征水质因子 (3) 其他水质因子:水生生物(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水 生生物群落结构)和底质7.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森林、草原、荒漠和陆地水域(淡水)以及海洋生态系统,还有介 于水陆之间的湿地生态系统 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城市生态系统、现代农业生态系统(如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 高的) 半自然生态系统:天然放牧草原、人类经营管理的天然林、虽为人工栽种但经多年自然 生长郁闭度大于 0.2 的经济林或果园等。 8.十项水质指标丰、平、枯水质达标率应为(100%) (5.4.2.2 水环境质量达标分析)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规定:DO、COD、挥发酚、氨氮、氰化物、总 汞、砷、铅、六价铬、镉十项指标平、丰、枯水期水质达标均应为 100%,其他各项指标平、 丰、枯水期达标率应达 80%。 9.防护距离计算时,源强用(无组织排放源) 10.声环境 4a 类区有哪些 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 市轨道交通(地面段) 、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11 厂区平面布置图可以看出(车间名称、生产装置、排污位置、产污位置、风玫瑰图、比 例尺)即为厂区内的 12 一类地下水敏感区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 分级 敏感 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 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除生活供水水源地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 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 区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 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 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以及分散居民饮用水源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 的环境敏感区。 上述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较敏感不敏感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包括: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地下水污染 源调查、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五个部分。想不起来了 改错 1.S-P 模式描述 DO-BOD 的关系 2 一个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全部指标未达三级标准时,该项清洁生产不可接受。 3 痛阈 20Pa,为 120dB(A) 4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 50 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 安全填埋场选址必须位于 100 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之上。 5…. 简答 1、根据不同河宽,断面如何采样(我只答了垂线设置,不知道深度要不要答) 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 大河、中河: 河宽小于 50m 时,在取样断面各距岸边三分之一处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垂线 应设在明显水流处) ,共设两条取样垂线; 河宽大于 50m 时,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及距两岸不小于 0.5m 处,并有明显水流处各 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三条取样垂线。 特大河:由于河流较宽,取样断面上的取样垂线数应增加,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取样垂 线的数目不必相等,拟设有排污口一侧的取样垂线可以多设一些。 在一条垂线上, 当水深大于 5m 时,在水面下 0.5m 处及距河底 0.5m 处,各取一个样, 水深为 1-5m 时,只在水面下 0.5m 处取一个样, 在水深小于 1m 时,取样点距水面应不小于 0.3m,距河底也不应小于 0.3m 处。 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之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 取样点应设在水面下 0.5m 处,距河底不应小于 0.3m。 2、清洁生产指标对比法评价程序 (1)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如果没有颁布标准,可以采用国内外同类装置清洁生产 指标。 (2)预测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数值 (3)进行清洁生产指标评价 (4)给出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结论 (5)提出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方案/建议 3、地下水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各参数意义(等同于等标排放量) Pij=Cij/Coij×Qj Pij―第 j 个污染源废水中第 i 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3/a Cij―第 j 个污染源废水中第 i 种污染物的平均浓度,mg/L Coij―第 j 个污染源废水中第 i 种污染物排放标准浓度,mg/L Qj―第 j 个污染源废水的单位时间排放量,m3/a 4、大气一级预测内容 (1)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及评价 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2)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 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 (3)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 地面年平均浓度 (4)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全面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 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5)施工期超过一年的项目,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的影响较大,还应预测施工期 间的大气环境质量。 二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为一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中的(1) (3) (2) (4)项内容 三级评价项目可以不进行上述预测。 5、声现状调查内容 (1)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因素 (2)声环境功能区划 (3)敏感目标 (4)现状声源计算 23 个 声源,一个 81 两个 78 二十个 71 叠加 L 总=Lp+10lgN L 合=10lg(100.1P1+100.1P2) 两个 78 叠加:L1=78+10lg2=81 再与 81 叠加:L2=81+10 lg2=84 20 个 71 叠加:L3=71+10lg20=84 两个 84 叠加:L 总=84+10lg2=87 SO2、NO2 给了估算模式计算结果,判断评价等级 论述 1.水电厂建设,涉及居民、农田、野生保护动物、次生林、下游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洄游 性鱼类 (1)鱼类三场是啥 (2)涉及生态系统类型有哪些 (3)评价等级确定 危废焚烧厂,给了选址相关的信息 (1)选址是否合理。考点是不能建在水一二类区(题中还给一个工厂相距 200m) (2)二f英控制措施 控制二f英类物质生成应通过对初始阶段、高温分解阶段和后期合成阶段的运行参数 加以严格控制来实现。 (3)医疗垃圾焚烧残渣飞灰是否可以埋在附近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不是,说明理由;是, 给出入场要求。 1、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废物: (1)有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 废物。 (2)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 (3)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 (4)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 般工业固体废物。 2、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感染性废物经过下列方式处理后,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 场填埋处置。 (1)按照 HJ/T228 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化学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 (2)按照 HJ/T229 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微波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 (3)按照 HJ/T276 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高温蒸汽处理,并满足效果检验指标 (4)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后的残渣的入场标准按照下面 3 的规定执行 3、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经处理后满足下列条件, 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1)含水率小于 30% (2)二f英含量低于 3ugTEQ/Kg (3)按照 HJ/T300 制备出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表 1 规定的限值。 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处理后,按照 HJ/T300 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生 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表 1 规定的限值,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 埋处置。 5、经处理后满足上述第 3 条要求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和底 渣)和满足第 4 条要求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应单独分区填埋。 6、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和生活污水处理厂污 泥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 60%,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7、不得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填埋处置的废物: (1)出符合第 3 条规定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外的危险废物 (2)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 (3)未经处理的粪便 (4)禽畜养殖废物 (5)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 (6)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危险废物焚烧厂的选址要求: 1、 不允许建设在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 Ⅱ类功能区(Ⅰ类: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 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索饵场)和《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 GB 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 即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其他需要特殊保持的区域。 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 商业区、 文化区。 2、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焚烧厂内危险废物处理设 施距离主要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应不小于 800 米。 (试行导则中规定为 1000m,且有厂界计) (工厂企业等不考虑,单独的在工厂企业外的住宿楼作为敏感保护目 标考虑) 3、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受条件 限制,必须建在上述地区时,应具备抵御 100 年一遇洪水的防洪、排涝措施。 4、厂址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焚烧产生的炉渣及飞灰的处理与处置,并宜靠近危险废物 安全填埋场。 5、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6、应有可靠的供水水源和污水处理及排放系统。《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I 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 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泅游通 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IV 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 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 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原创] 237 考试感想附题 看书 题库的特点依旧是重复,真题看看对考试有好处。题库虽然更新了,但很多题还是和老题库 一样,二氧化硫 COD 计算;简答大气一级预测内容、声现状调查;计算题声、气、水;论 述的废物填埋、焚烧、公路,水电都是老题库考过无数次的题目。真题可以借鉴,但也不要 太老的,越近越好吧。 最重要的一点, 还得听讲看书, 从最近几期题目看来, 概念性记忆题很少 (像生态系统概念, 环评概念等,但也出过简答,只是明显比以前出的少了) 。题目越考越细,很多考友说 237 题目偏,其实就是细,大条目下面的小条目很重要(实际工作中重要的东西) ,今年填空的 物料平衡,生态评价基础图件有哪些、工艺过程分析下面 4 条,总图布置方案下面 3 条都是 这类题。比较偏的考点老师很有可能上课提到,填空的噪声题就讲了一句,认真听的就答出 来。但地下水的简答比较悲剧,好在公式的字母比较熟悉,没看过也可以写出个大概。古怪 的题很少,不答也不影响通过。 另外,看书要记清楚,不要模棱两可,和我一屋的兄弟好多题都和我背过,但没记清楚,丢 了不少分。相近的东西对比记忆,不要弄混。比如大气预测内容和大气评价内容,这次简答 4 考大气一级评价预测内容,有考友答成评价内容,很可惜。 地下水、振动、风险相对次要一点,但除了振动都出过简答(据我所知) ,有精力还是要好 好看看的,实在没时间看可以放弃一两个。 下面是我记住的题,因为考试当天早晨看了前面真题,所以可能有少数填空选择记串的,绝 大部分没问题。 236 期 1、固废管理制度 废物交换制度 废物审核制度 许可证制度 申报登记制度 2、废气废水核算统计要求排污收费制度 转移报告单制度3、大气防护距离需要输入那些参数 面源有效高度 面源长度 污染物排放速率 小时评价标准面源宽度 4、公路铁路噪声防治要点(老师课件有)第五个时间久忘了! 5、现状调查中自然环境概况的内容 P45 地理位置 地质 地形地貌 气候气象 地表水环境 地下水环境 土壤和水土流失 动植物和生态 填空: 1、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 2、大气预测(计算点)点: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区域最大地面浓 度点。 3、河流水文特征参数:河宽、水深、流速、流量、糙率、纵比降、弯曲系数。 (弯曲 系数&1.3 为弯曲河流) 4、地下水现状调查内容: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地下水污染源 调查、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五个部分。 5、声环境监测布点:厂界(或场界、边界) 、敏感目标。 6、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适用于:稳态振动、冲击振动、无规振动。 7、生态保护措施:预防、最小化、减量化、修复、重建、异地补偿、人工改造。 8、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色度、COD、BOD、SS、总氮、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 数、总贡、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等共 14 项。 选择: 1、哪些是环境空气一类区 P21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方 2、已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 P2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 、 声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工程分析中类比分析法的相似性 P73 (1)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 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来源与成分、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2)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 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 4、从厂区总平图可以看出什么?P81 (车间名称、生产装置、排污位置、产污位置、风玫瑰图、比例尺)即为厂区内的 5、哪些属于污染物排放方式改进?P83 6、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 P102 7、20 年以上主要气候资料 P117 年平均风速、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 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还应调 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条件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8、地下水预测重点 P206 (1)已有、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 (2)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下游区域 (3)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敏感区域(如重要湿地、与地下水相关的自然保护区和地质遗 迹等) (4)可能出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区域 (5)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 9、声环境质量 4a 类区 P237 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 市轨道交通(地面段) 、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该标准规定了城市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 值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的噪声影响,不适用于本标准。 0 类声环境功能区: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 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居住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 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 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 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 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 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 类声环境功能区: 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以内, 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 重影响的区域,包括 4a 和 4b 类两种类型。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 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 、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 类为 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昼间 0 1 2 3 4 4a 4b 50 55 60 65 70 70 夜间 40 45 50 55 55 6010、声评价等级划分依据 P262 (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2)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的变化程度 (3)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一级评价: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 GB3096 规定的 0 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 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 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 达 5dB(A)以上(不含 5dB(A),或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时,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 ) 二级评价: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 GB3096 规定的 1 类、2 类地区,或建设项 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 3dB(A)―5dB(A) (含 5dB(A),或 ) 受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进行工作。 三级评价: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 GB3096 规定的 3 类、4 类地区,或建设项 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 3dB(A)以下(不含 3dB(A),且受影 ) 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按三级评价进行工作。 11、哪些属于自然生态系统 P319 森林、草原、荒漠和陆地水域(淡水)以及海洋生态系统,还有介于水陆之间的湿地 生态系统 12、矿区生态评价范围 P333 生态影响评价范围: (1)无行业导则的开发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 污染生态影响》 (HJ/T 19-1997)的要求执行: 一级评价范围不能小于 8-30Km 二级评价范围不能小于 2-8Km 三及评价范围不能小于 1-2Km (2)有行业要求、规范或导则的,可参照行业要求,导则或规范所规定的评价范围。 例如: ①交通运输类 公路:按路线中轴线各向外延伸 300-500m 铁路:为线路两侧各 300m 水上线路:江河类包括所经汇河段的全河段及其沿江陆地 海上线路:主航线向两侧延伸 500m 场站:机场周际外延 5Km,码头区周际外延 3-5Km ②煤炭开采 二、三级项目已界定矿区及其周边 5Km 范围及有关水域为主; 一级项目要从生态完整性的角度出发,凡是由于矿产开采直接和间接引发生态影响问 题的区域均应进行评价。 ③石油天然气开采 区域性开采项目评价范围: 一级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并外扩 2-3Km(影响区边界涉及敏感区部分外扩 3Km) ; 二级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并外扩 2Km; 三级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并外扩 1Km 线状建设项目: 一级评价范围为油气集输管线两侧各 500m 带状区域 二、三级评价范围为油气集输管线(油区道路)两侧各 200m 带状区域。 ④水利水电项目 二、三级项目以库区为主,兼顾上游集水区和下游水文变化区域的水体和陆地; 一级项目要对库区、集水区域、水文变化区域(甚至含河口和河口附近区域)进行评 价。 此外,要对施工期的辅助场地进行评价。 13、焚烧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P394 粒状污染物、酸性气体、氮氧化物、重金属、CO、有机氯化物 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粒状颗粒物大致有三类: (1)废物中的不可燃物,在焚烧过程中(较大残留物)成为炉渣排出,而部分的粒状 物则随废气排出炉外成为飞灰。 (2)部分无机盐在高温下氧化而排出,在炉外凝结成颗粒物。 (3)未燃烧完全的碳颗粒与煤烟。 酸性气体有:SO2、HCL、HF 焚烧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一是高温条件下 N2 与 O2 反应生成热氮氧化物,二是 废物组分中的氮组分转化为氮氧化物,称为燃料单转化为氮氧化物。 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机氯化物主要为二f英,包括多氯代二苯并-对-二f英 (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 。废物焚烧时的 PCDDs/PCDFs 来自三条途径: 废物本身、炉内形成、炉外低温再合成。 控制二f英类物质生成应通过对初始阶段、高温分解阶段和后期合成阶段的运行参数 加以严格控制来实现。 14、垃圾填埋场主要环境影响 P399 (1)填埋场渗滤液泄露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 (2)填埋场产生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 众安全的威胁。 (3)施工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 (5)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6)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 (7)填埋场滋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 播的疾病 (8)填埋垃圾中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 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 (9)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封场后的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减小,上述环境影响中的(6)-(9)项基本上不存在, 但在填埋场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种植于填埋场顶部覆盖层上的植物可能受到污染。 15、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关注哪方面的影响 P456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建成环境风险评价,广义上讲是指对某建设项目的兴建、运转, 或是区域开发行为所引起的或面临的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生 态系统等所造成的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评估,并以此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狭义上 讲是指对有毒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的可能程度进行分析、 预测与评估, 并提出降低环境风 险的方案和决策。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单位时间周界外环境的影响。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 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 ,引起有 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泄漏, 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 提出合理可行的防 范与减缓措施及应急预案,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 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16、常规水质因子丰、平、枯达标率要求 P50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规定:DO、COD、挥发酚、氨氮、氰化物、总 汞、砷、铅、六价铬、镉十项指标平、丰、枯水期水质达标均应为 100%,其他各项指标平、 丰、枯水期达标率应达 80%。 17、SO2 的计算 18、COD 的计算 19、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正常还是非正常排放条件下、处理还是未经处理的面源。 P128 20、水生生物和底质。 水生生物: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等。 底质:235 期 填空 1、环评分析项目的_____和_____,从_____,_____,_____评价。 具体题 干记不清了,反正我填的是项目特性、环境特征、施工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提出预测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 与制度。2、监测数据五性 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可比性、完整性3、地下水保护措施与对策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 规定,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突出(饮用水安全) 的原则确定。 6.4.14、生态保护措施一般包括预防、最小化、减量化(修复、重建、异地补偿、 人工改造)等。 9.2.65、水土流失定义,填(破坏、剥蚀、转运、沉积)P365。10.1.2.1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及其他地表组成物质在外营力(水力、风力、冻融、重力 等)的作用下,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也常定义为在外营力的作用 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6、危险废物五性 腐蚀性、毒性、易燃性、感染性、反应性 选择: 1、煤矿生态评价范围 A、500-1000 B、 C、500--8000生态影响评价范围: (1)无行业导则的开发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技 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 (HJ/T 19-1997)的要求执行: 一级评价范围不能小于 8-30Km 二级评价范围不能小于 2-8Km 三及评价范围不能小于 1-2Km (2)有行业要求、规范或导则的,可参照行业要求,导则或规范所规定的 评价范围。例如: ①交通运输类 公路:按路线中轴线各向外延伸 300-500m 铁路:为线路两侧各 300m 水上线路:江河类包括所经汇河段的全河段及其沿江陆地 海上线路:主航线向两侧延伸 500m 场站:机场周际外延 5Km,码头区周际外延 3-5Km ②煤炭开采 二、三级项目已界定矿区及其周边 5Km 范围及有关水域为主; 一级项目要从生态完整性的角度出发, 凡是由于矿产开采直接和间接引发生 态影响问题的区域均应进行评价。 ③石油天然气开采 区域性开采项目评价范围: 一级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并外扩 2-3Km (影响区边界涉及敏感区部 分外扩 3Km) ; 二级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并外扩 2Km; 三级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并外扩 1Km 线状建设项目: 一级评价范围为油气集输管线两侧各 500m 带状区域 二、三级评价范围为油气集输管线(油区道路)两侧各 200m 带状区域。 ④水利水电项目 二、三级项目以库区为主,兼顾上游集水区和下游水文变化区域的水体和陆 地; 一级项目要对库区、 集水区域、 水文变化区域 (甚至含河口和河口附近区域) 进行评价。 此外,要对施工期的辅助场地进行评价。2、从项目厂区总平图可以看出那些内容 A、工艺流程 B、厂区建筑物布局? C、厂区排污口位置 D、敏感目标分布 厂区平面布置图可以看出(车间名称、生产装置、排污位置、产污位置、风 玫瑰图、比例尺)即为厂区内的3、不属于地下水环境敏感区的是 选项有集中式水源准保护区、 温泉保护区、 分散式饮用水取水点?、 和一个? 保护区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 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 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除生活供水水源地以外的国家或 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 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 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特殊地下水资 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以及分散居民饮用水源 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 上述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分级 敏感较敏感不敏感4、已颁布质量标准的 A、辐射 B、空气 C、振动 D 生态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海水水质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 声环境质量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5、有一个二氧化硫计算,记得要乘 26、风险评价工作重点?,考点应该是在 P456 7、有一个 COD 排放量计算的题,没搞懂考点是什么,反正我选的是简单 相乘的答案, 是我没知道什么特殊要求还是这个题本来就只是考一个初中生水平 的计算,求高手指点改错: 1、风险识别……目的是确定(重大危险源)P460 风险识别的目标是确定风险因素和风险类型 源项分析的目标是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概率2、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f英排放标准执行()以前的原题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类项目对二f英排放浓度应参照执行欧盟标准 (现阶段为 0.1TEQng/m3),在国家尚未制定二f英环境质量标准前,对二f英环境质量影响 的评价参照日本年平均浓度标准(0.6pgTEQ/m3)。简答 1、自然环境概况调查内容 地理位置 地质 地形地貌 气候气象 地表水环境 地下水环境 土壤和水土流失 动植物和生态2、写出四种一类污染物名字。应在哪取样 第一类污染物: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 苯并[α]芘、总铍、总银、总 α 放射性、总 β 放射性等 13 项污染因子的采样点一 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口 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 3、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统计中废气和废水的核算统计要求?,这个题一直没 搞懂该回答什么,在教材 p78~79,4、固废管理原则,只要写 5 个 废物交换制度、 废物审核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申报登记制度、 许可证制度、 转移报告单制度5、公路道路交通噪声防治对策 公路、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防治措施可通过不同选线方案的声环境影响预测结 果,分析敏感目标受影响的程度,提出优化的选项方案建议;根据工程与环境特 征,给出局部线路调整、敏感目标搬迁、临路建筑物使用功能变更、改善道路结 构和路面材料、 设置声屏障和对敏感建筑进行噪声防护等具体的措施方案及其降 噪效果,冰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在符合《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可对 城乡规划进行修改的前提下, 提出城镇规划区线路与敏感建筑物之间的规划调整 建议;给出车辆行驶规定及噪声监测计划等对策建议。 计算 1、点声源距离衰减2、大气评价等级确定 都是老师上课要讲的例题类型应用题/分析论述题? 1、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相关问题 考点包括选址要求、渗滤液处置进污水厂的时间限制、防渗层设置 根据填埋场污染控制“三重屏障”理论即:地质屏障、人工防渗屏障和废物处 理屏障,对填埋场污染控制的重点通常是在填埋场选址、填埋场防渗结构和渗滤 液处理。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的规定,生活垃圾填 埋场选址要求是: (1)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应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 划和当地的城市规划。 (2)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供水 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军事要地、国家机密地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 区域内。 (3) 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 50 年一遇的洪水位之 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拟建有可靠防洪设施的山谷型填埋场, 并经过环境影响评价证明洪水对生活 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前款规定的选址标准可以适当降低。 (4)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 区;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活动中的断裂带;石灰岩熔洞发育带;废 弃矿区的活动塌陷区;活动沙丘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尚未稳定的冲积 扇及冲沟地区;泥炭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5)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 结论确定,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屏障要求 生活垃圾填埋场应根据填埋区天然基础层的地质情况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 结论,并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选择天然粘土防渗衬层、单层人工 合成材料防渗衬层或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作为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和 其他渗滤液流经或储留设施的防渗衬层。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标准要求,针对天然 基础层不同的渗透系数,对防渗层的结构有如下要求: (1)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7cm/s,且厚度不小于 2m, 可采用天然粘土防渗衬层。采用天然防渗衬层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①压实后的粘土防渗衬层饱和系数应小于 1.0×10-7cm/s ②粘土防渗衬层的厚度应不小于 2m。 (2) 如果天然基础层的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5cm/s, 且厚度不小于 2m, 可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下应具有厚度不小于 0.75m,且被压实后的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7cm/s 的天然粘土防渗衬层,或 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防渗衬层。 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应采用满足《垃圾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CJ/T234 中规定技术要求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人工 合成材料。 (3)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不小于 1.0×10-5cm/s,或者天然基础层厚 度小于 2m,应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下层人工合成材料防衬层应具 有厚度不小于 0.75m,且其被压实后的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5cm/s 的天然粘 土衬层,或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衬层;两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之间 应布设导水层及渗透检测层。 人工合成材料的性能要求同第(2)条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TSP、 甲烷、 氨、 硫化氢、 甲硫醇及臭气。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中规定填埋工作面上 2m 以下高度范围内甲烷的体积百分比不大于 0.1%,同时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采取甲 烷减排措施,当通过导气管道直接排放填埋气体时,导气管排放口的甲烷的体积 百分比不大于 5%。垃圾填埋场填埋废物的入场要求 1、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废物: (1)有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 产生的办公废物。 (2)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 (3)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 (4)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 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2、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感染性废物经过下列方式处理后,可以进入生活 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1)按照 HJ/T228 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化学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 标 (2)按照 HJ/T229 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微波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 标 (3)按照 HJ/T276 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高温蒸汽处理,并满足效果检验指标 (4)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后的残渣的入场标准按照下面 3 的规定执行 3、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经处理后满足下 列条件,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1)含水率小于 30% (2)二f英含量低于 3ugTEQ/Kg (3)按照 HJ/T300 制备出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 控制标准》GB 表 1 规定的限值。 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处理后,按照 HJ/T300 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 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表 1 规定的限值,可以进入 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5、经处理后满足上述第 3 条要求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 括飞灰和底渣) 和满足第 4 条要求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应单 独分区填埋。 6、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和生活污 水处理厂污泥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 60%,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不得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填埋处置的废物: (1)出符合第 3 条规定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外的危险废物 (2)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 (3)未经处理的粪便 (4)禽畜养殖废物 (5)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 (6)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垃圾填埋场主要环境影响 (1)填埋场渗滤液泄露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 (2)填埋场产生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 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 (3)施工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 (5)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 石流等。 (6)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 (7)填埋场滋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 动物可能传播的疾病 (8)填埋垃圾中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情况下可能 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 (9)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封场后的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减小,上述环境影响中的(6)-(9)项基本 上不存在, 但在填埋场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种植于填埋场顶部覆盖层上的植物可能 受到污染。 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 (1)场址选择评价 评价的重点是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土壤自净能力等。 (2)自然、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突出对地质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3)工程污染因素分析 污染源一般有渗滤液、释放气、恶臭、噪声等 (4)施工期影响分析 (5)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评价时段应体现施工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的全时段评价 (6)空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评价时段应体现施工期、运行期和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评信息公开指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