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意义有谁比较了解?

城乡统筹(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
(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
“城乡统筹”字面上解释是“城”、“乡”,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为目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作用,建立、以城带乡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城乡统筹城乡统筹的内涵
城乡统筹,其内涵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最终目标是要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同质化的生活条件。
城乡统筹简介
可以说,城乡统筹,关键是城市带乡村。
城市带乡村是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大量农村居民变成城市居民,城乡发展差距变小的发展阶段。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城市先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能量越来越大,城市有义务也有能力加大对农村带动的力度,城市带农村完全能带出“双赢”的结果。城乡统筹的含义 城乡统筹是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思维为指导,以打破历史和制度设计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出发点,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以最终实现城乡差距最小化、城市和农村共同富裕文明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城市怎么带农村 简言之,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居民进入城市,让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流向农村。具体讲,必须抓好几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城市和工商企业要吸纳更多农民就业。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现代化、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因此必须落实“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善待农民工,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让城市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
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让更多农村居民变市民。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快改革,从国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协调发展方针,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应该把转移农村人口作为当前城镇化的首要目标来考虑。要重视发展小城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财政投入要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关键是要增加投入。要进一步调整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逐步形成国家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要加大力度;增加对农业科技推广、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的投入;扩大退耕还林规模,加强草原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强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结合,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生产直接补贴的机制。
城乡统筹,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希望,真正落实要靠长期努力。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我们确立的战略目标就能逐步实现。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协调城乡统筹是要把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与结合起来,把扩大农村就业与引导有序转移结合起来,把建设与稳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城乡统筹必要性
从一般的道理上讲,乃是因为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但是,中央强调要城乡统筹,还有更为具体的,或者说更加直接的原因,这就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城乡分割,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局限于“”内部,“三农”问题无法解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试验区
“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概念是,首先做大城市,然后由城市反哺农村,最后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中国上个世纪80 年代出现了,90年代出现、进入21世纪有。如今,成都、重庆成为了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成渝特区),它的意义可以与当年的深圳、、渤海新区相媲美。由于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因此区内将享有特殊政策。
和以往我国设立的有相当大的区别。设立试验区,并不意味着“给钱、给政策”,而是鼓励试验区在一些重点领域大胆 创新,探索实践。在试点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上,也是由国家、省、市共同商讨制定。作为试验区,有更多的主动权,但并非有人想象的“国家给它很多优惠政策”。
与上世纪80年代设立深圳特区相比,成都和重庆面临着完全不同的现实。中央设立深圳等特区时,计划经济体制仍是大背景,中央希望借此探索改革之路,解决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问题。而今,我国社会主义已初步确立,当前的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体制矛盾,探索的新模式。
城乡统筹发展网
城乡统筹就是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由重庆出版集团主办,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农委协办,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由政府参与并冠以“中国”字头的城乡统筹领域官方门户网站。网站于2010年6月正式上线,经2011年2月、2012年6月两次改版升级后,已经立足重庆,走向全国,在激烈竞争的网站中异军突起。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秉承服务“”的宗旨,及时发布全国各地城乡统筹发展最新信息、政策,宣传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典型先进事例,以及最新农业科技技术、产品在生产中的应用,打通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道。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第二章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它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又为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认识城市的起源,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了解现代城市化进程及其发展趋势,是学习城市管理学以及从事城市管理学研究的基础。对于有效地开展城市管理,促进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早期城市的雏形和古代城市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创新成果,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在其时间纬度上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其空间纬度上是一种区域现象,时、空衔接构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机体。  1.1城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城市的起源及其表现形态,往往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密切相关。只有全面地把握导致早期城市起源及其表现形态的社会制度与思想文化,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导致城市诞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根本原因,以探索其中内含着的发展规律。  1.1.1城市形成的背景人类社会有着百万年的悠久发展史,而城市的出现却不过只有几千年的“短暂”时期。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物质现象,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文明进程,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历史背景。城市形成的规律一般为:原始聚落→分散的乡村→集市→早期城市。鉴于政治、军事和宗教等因素对于城市诞生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一些城市是在原始聚落的基础上,直接发育成为早期城市的。  (1)原始聚落远在距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伴随着原始人群认知能力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发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第一次质的飞跃,人们开始了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耕作农业和养殖业也诞生了,继而发生了农业与畜牧业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人类的生产活动第一次摆脱了对劳动对象的绝对依附性,选择有适合耕作土地的地方定居下来,形成了人类历史上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的固定居民点——聚落。所谓聚落是对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包括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房屋建筑、各种生活、生产设施,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居住、生活、休息及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聚落的形成使原始人群可以充分地利用集体的力量,互助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的挑战,提高了战胜自然的能力,改善了生存的质量,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2)分散的乡村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居地。由于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决定性影响,因而对乡村形态的影响也很大。一般在水源、交通路口等地带易于形成乡村。根据考古资料,大约在6000年前,最早固定的乡村诞生在近东地区。当然,当时乡村规模还比较小,人口一般很少超过200人,居民之间可能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3)集市奴隶制社会初期,产生了由石器工具向金属工具的飞跃。农民中兼做工具的手工匠独立出来,成为专门从事工具生产的手工业者,从而产生了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品开始有了剩余,商业交换应运而生。手工业者为便于生产和交换,选择交易方便的地方集中居住,导致集市的产生。集市已经包含了城市最基本的内容和功能,因此,集市被称之为城市胚胎的发育形态。考古工作者在约旦河口西北约15公里处发现的耶利哥遗迹,面积达4公顷,时代为前陶与新石器时代,住房以粘土筑墙。根据规模估算,该村落约有2000人。这类村落的逐步发展,就可能演化成城市。  (4)城市的诞生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社会随之产生,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交换地区不断扩大,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业务的中间人即商人,产生了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分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更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制度变革、商业经济发展和政治统治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早期的城市产生了。年在美索布达米亚南部的乌尔附近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埃利都遗迹,被证明是人类最早的城市。该遗迹面积约8~10公顷,人口约在4000人以上。住房以粘土筑墙为主,但已经开始使用砖坯砌墙。遗迹中心的有神庙,展示着当时宗教文化的兴起。  1.1.2城市形成的原因关于城市的形成的原因,国内外学者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持“集市说”观点的学者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的频繁交换,导致居民和经济活动的集中而出现了“市”;持“防御说”观点的学者认为,为了抵御外族的侵略,修筑墙垣是保护居民的财富不受掠夺而形成了“城”;持私有制说观点的学者认为,城市的产生是私有制出现和发展的结果。此外,持地利说观点的学者,用地形状况、山川形势、自然资源条件来解释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城市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但都只是从某一个侧面解释了城市起源的直接原因,没有完整地揭示城市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是,“城市产生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综合发展的结果,只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考察和分析城市的起源,才能揭示城市产生的根本原因。”向德平.《城市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1)生产力的发展是导致城市诞生的根本原因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这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城市出现之前的农业生产,处于起步和缓慢的发展状态,耕作方式落后,属迁移式农业。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固定乡村出现的同时,农业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这就是说,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激发了人类原始的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催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导致城市产生的根本原因。  (2)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导致城市诞生的经济原因城市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社会大分工导致剩余农产品成为商品,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及非农业人口的集中聚集,从根本上决定了聚落的分化,使人类的原始聚落最终分化为乡村和集市两种性质不同的社区,一部分集市形成了早期城市的雏形。马克思指出:“城市工业本身一旦和农业分离,它的产品一开始就是商品,因为它的产品的出售就需要商业作为媒介,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71页。  (3)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促使城市诞生的政治原因人类最早的城市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产生,该时期正是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即社会过渡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必然要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变革,在变革过程中把聚落变成强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在客观上推进了聚落向早期城市的转化,为城市的诞生提供了必需的政治条件。因此,从阶级分析的角度看,城市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和国家的产物。  (4)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城市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人类早期城市的产生,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就词源意义上看,英文“civilization”(文明)正是源自拉丁文的“civis”,本意是“市民”或“城市中的居住者”。在专门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的人口比较集中的聚落,也是原始的科技、教育和宗教活动的集中地。特别是文字、宗教以及反映社会等级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的产生也起了重要作用,使原始的聚落发展成为一定区域的文化中心。  (5)自然地理因素对城市的产生具有积极的影响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影响人口分布和自然要素的作用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是城市形成的重要基础性条件。自然要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地质矿产、交通便利状况等。早期城市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流域、东地中海沿岸、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这些地区土地肥沃,物产比较丰富,交通比较方便,便于商品的运输和集散,商品生产比较发达,适合进行商品交换,也就为城市的诞生提供了必需的自然条件。这些地区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人类文化的摇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2远古时期的城市远古时期的城市是人类从氏族社会迈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根源。人类早期的城市正是出现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1.2.1人类早期城市的发展状况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一般分布在早期农业生产发达的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地区,这些地区也是人类古文明的发源地。  (1)两河流域自公元前5000年至前2500年,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和苏美尔地区,诞生了很多城市国家,如乌尔、埃利都、乌鲁克、拉迦什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城市遗址是乌尔城邦,位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东南约300公里的幼发拉底河畔,距今约有5000多年。巴比伦古城位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约90公里处,是汉谟拉比国王于公元前19世纪统一两河流域后,建立的巴比伦王朝的都城。该城为长方形,横跨幼发拉底河两岸,面积约88平方公里,人口约50至60万。城市的中心大道两侧是神庙,塔庙有7层,高91米。南北大道北端西侧有南、北两处皇宫,南宫东北部建有著名的“空中花园”。高大而又富丽堂皇的宫殿与神庙,与以粘土、树枝、芦苇等材料建成的简陋的贫民住房,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了当时阶级分化的社会现实状况。  (2)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如孟菲斯、卡洪成、底比斯、法雍等。从公元前3200年到332年,在这些城市中共经历了30个王朝。孟菲斯是第一王朝美尼斯所建的首都,是人类最早的城市。因其土坯墙壁涂为白色,故有“白墙”之称。考古发现较完整的城市遗址,位于开罗以南约100公里处,是第十二王朝(公元前)建造的卡宏城。该城总面积为380260米,围有城墙,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为贵族区,西部为贫民区。房屋和街道排列整齐,这是早期城市设计规划的成果。  (3)印度河流域位于现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两岸信德地区的摩亨卓达罗城,存在于公元前2500年至前1500年之间,当时的居民以从事农业为主,但手工业和商业已相当发达。该城的鼎盛时期大约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面积约260公顷,近似长方形布局,人口估计有3~4万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城内街道、房屋排列得整齐,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部分是2层的平顶房屋用烧制红砖砌成。作为统治阶层住地的“卫城”建于西部地势高处,四周设有壕沟和城墙。“卫城”的南部有会堂和寺庙,北半部中央有一大浴池,池西有大谷仓。  (4)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位于长江、巢湖流域的安徽含山凌家滩原始部落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距今约5500年。考古专家认为,凌家滩在远古时期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养殖业、畜牧业、手工业初步形成规模,并具备了初级的城市规划水平。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的丹土村,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黄河流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据传夏的第一个统治者禹,在嵩山之阳修筑城池,建立了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作为都城。夏王朝实施的分封制,使封侯逐渐具备了影响管理分封地域的能力,纷纷筑墙围城,由此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建立了很多作为统治中心的早期城市,形成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建城高潮。  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史料记载当时已经有了100多座城市,分布范围从黄河两岸向南向北扩展。现在长江流域许多著名城市,如苏州(吴)、成都(蜀)等,就是诞生在这一时期的。《史记》记载,当时的齐国国都临淄商业发达,经济繁荣,该城由大、小两城相套构成。大城为不规则的方形,城围约12公里;小城是宫殿区,位于大城的西南角,呈长方形,南北、东西长各约1.8公里和1.23公里。有7万多户居民,人口约在20万人以上。  (5)欧洲的早期城市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先后建立了马西利亚、叙拉古、拜占庭、斯巴达、雅典和罗马等城市。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模一般不大,很少有超过5000人的。但发展到公元前5世纪时,雅典城的人口已达到30万人左右。希腊城内有两个明显的功能区即卫城和人民会场。卫城属于统治阶层的住地,有庙宇、仓库和权力中心,也是防守的最后据点。人民会场是公民从事集会、议事、社交、审判等活动的场所。城内还修建了有许多供商业活动的广场,在广场周围还建有许多饮食店。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兴起并逐步实现了对地中海周围地区的控制,欧洲的中心城市转向了罗马。罗马城内的布局与功能分区具有典型的希腊殖民地城市的特点,创新之处是把希腊的卫城与人民会场组合在一起,其中包括供宗教活动的庙宇、行政办公建筑、仓库、公共图书馆、学校和市场,城市的给排水系统有很大发展。尽管在公元4世纪时罗马帝国崩溃后城市也随之衰落了,但像巴黎、伦敦、维也纳等世界名城,仍然是后世在其旧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中美洲中美洲最古老的城市为玛雅文明的代表蒂卡尔城。该城是玛雅地区中央低地的古典文化中心,位于今危地马拉东部。大约在公元初期出现城邦,到9世纪时衰落,直到19世纪才被发掘,为世人所震惊。城区面积较大,估计约有4万居民。城中央的卫城是祭祀和行政管理中心,众多的金字塔式台庙、官殿和官署组成复杂的建筑群,与道路、广场和球场等建筑设施的配套设计,十分壮观。  1.2.2早期城市的特征澳大利亚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柴尔德(Vere Gordon Childe,)把城市起源和发展的社会进化过程称为“城市革命”。柴尔德总结早期城市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早期的城市有了相当的人口规模与早期的聚落和集市相比,早期城市有了更多的人口。城市人口以居民身份替代了血缘关系,构成城市社会关系的基础。  (2)具有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早期城市中有一批不用自己生产自己所需食物的人,他们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是用全部时间从事非农活动,如手工业者、官吏、设计师、神职人员等。  (3)城市有较好的生产经营条件早期城市均诞生于农业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土地肥沃,而且地处温带,气候适宜,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运输条件,是远古时期城市发展形态的显著特征,满足了城市产生至少要具备的剩余农产品和运输条件两个技术性前提保罗·贝洛克.《城市与经济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工商业者开始了距离较远的贸易尝试,采购比当地更为廉价的原料,卖出加工后的产品。  (4)科技文化发展迅速产生了应用科学。数学、几何学、天文学、历法学等学科诞生,并应用于农业生产、建筑设计等方面。同时还产生了文学和艺术,手工业者开始用概念化的观念和熟练的技巧制作各种雕塑。如各种雕塑、纪念碑、寺庙、祭坛的出现,不仅给人类的生活注入了美的要素,而且标志着人类艺术思维的真正诞生,为提高人类的思维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德国学者奥斯特·斯本格勒(OswaldSpengler,)指出:“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美〕帕克·伯吉斯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5)有象征意义的公共建筑如纪念碑、寺庙、祭坛等。公共建筑物作为政治与经济力量的标意,表明农业积累及生产发展的状况。  (6)城市的防御功能强化早期城市的周围都建有厚而坚固的城墙,发挥着重要的防御功能。城中往往有统治阶级居住的城堡即“卫城”,“卫城”内有庙宇、王宫和仓库等三种建筑。  柴尔德认为城市革命的社会意义可以同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相媲美。以作物种植和动物养殖为标志的农业革命为城市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城市革命促进了生产技术、社会组织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工业革命直接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城市革命则把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这两个非连续性的社会过程联结起来,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完整过程。  1.3中古时期的城市中古时期是指世界各国的封建社会时期,时间跨度大约从公元5世纪到16世纪(在中国则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其主要特点在政治上的表现是封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在经济上的表现是自然经济开始向商品经济的转化。  1.3.1中古时期欧洲城市的发展  (1)中古时期欧洲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过程在公元4世纪,欧洲北方以游牧生活和自给型农业经济为主的日耳曼民族南下,挑起新的持续不断的战乱,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城市大多在战争中遭到破坏,欧洲分裂成许多小国家,城市人口锐减。如当时已经有近百万人口的罗马城,降到6世纪的4万人,10世纪的3万人。大约在10世纪到11世纪,西欧城市开始复兴。11世纪后,欧洲东部一些地方的中小城镇的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日趋活跃,使城市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欧洲城市逐渐进入一个复兴时期。威尼斯在繁盛时期,人口超过20万。从总体上看中古时期欧洲城市的人口规模仍较小。(见表2-1)表2-1欧洲部分中世纪城市的人口规模估计城市名称估计时期估计人口规模(人)人口密度(人/公顷)伦敦14世纪中后期米兰13世纪那不勒斯13世纪中后期巴黎13世纪末帕多瓦14世纪初布鲁日14世纪中前叶2500058根特14世纪中6000093威尼斯14世纪中后叶洛波尼亚14世纪中后叶3200074佛罗伦萨15世纪前期3700074纽伦堡15世纪中期布尔日15世纪末热那亚16世纪初巴塞罗那16世纪初罗马16世纪初5500040资料来源:魏津生《世界的城市化与人口》,载《国外经济动态》1979年第一期。  (2)中古时期欧洲城市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完成了由“城”到“市”的转变,“城”的防御功能逐渐淡化,商业流通使城市“市”的职能明显增强。二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分化,逐渐形成了专业分工不同的城市。如贸易城市布鲁日等。波斯坦,里奇,米勒主编,周荣国,张金秀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三卷)——中世纪的经济组织和经济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1页。三是城市行会组织和市民运动的兴起,城市自治权的扩大及城市国家出现。第四,城市的科技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不朽的大师,如大悲剧家欧里庇德斯、大喜剧家阿里斯托芬,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这些光辉的名字使雅典享有了文化上的无穷魅力,对此后的欧洲历史发生着深刻的影响,成为后世西方文化发展的源泉。  1.3.2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相对于欧洲来说,中国的中古时期时间跨度要长得多。考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首先就要研究我国的发展历史。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决定了清朝以前的中国只能是缓慢的城市化。延绵几千年的农耕时代,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广袤的农村,城与镇能够吸纳的人口不多,因此,工业革命以前,城市化过程是相当缓慢而漫长的。学术界一般把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时期,即: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宋、元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  (1)秦、汉时期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各行政中心都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城市,建立起全国范围内从上到下的统治中心——城市系统。秦始皇强化中央集权,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广修道路,沟通各地陆路交通,这些措施对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秦朝鼎盛时期约有800到900个城市。首都咸阳的人口规模达80万之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汉代的经济发展较快,从而促进了城市的蓬勃发展,中国东部地区城市分布的基本轮廓就是在汉代形成的。据不完全统计,汉代有城市670座,城市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流域,河西走廊、云贵等边疆地区也出现了城市。  西汉首都长安城的外形较完好地保留至今。城围长达251公里,城中大部分为宫殿所占,鼎盛时人口约30万。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分布的基本轮廓就是在汉代形成的。  (2)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该时期城市的空间分布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推进,拓展了沿运河、长江两条城市的发展轴线。东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汉族大量南迁与汉族政权南移,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梁武帝时(公元502~548年),建康(今南京)“城中二十八万余户,东西南北各四十里”,总人口逾百万,是我国都城发展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隋、唐时期隋唐两代是中国城市迅速发展的时期。隋统一中国后,开辟运河贯通南北,密切南北两大区域的经济联系,为城市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大运河沿岸,因南北航运而使一批运河沿岸城市兴起,淮安、扬州、苏州、杭州在当时并称为“四大都市”。  唐代的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繁荣使人口规模显著增长。  唐代建成了以长安为中心,东到汴梁、商丘、西到岐州、成都、南到长沙、广州、北抵范阳(今北京)的城市网。  唐代都城长安东西宽97公里,南北长86公里,周长36公里,人口估计近百万。唐代的城市文明对世界特别是对亚洲地区具有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丝绸之路波及中亚和欧洲。  (4)五代、宋、元时期该时期城市规模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达40多座。中国目前的历史名城大多都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时期出现大的转折。北宋以前城市“坊”、“市”分区,即住宅区和商业区严格区分。北宋时,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坊”、“市”界限被打破。北宋都城汴梁(开封)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汴梁位于黄河与大运河的交汇点。城有三重,由中心向外依次是皇城、里城和外城。城的外形呈不整齐的方形,周长约25公里,面积约等于唐长安城的一半,但人口达百万以上,比唐长安城的人口还要多。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末年都城开封的繁荣景观。元时的都城元大都(今北京)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该城呈长方形,南北7.4公里,东西6.6公里,布局继承了宋代都城的规划模式,三套方城、宫城居中、沿中轴对称。  (5)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顶峰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城市向近代城市过渡的时期。明代全国共有大中城市100多个,小城镇有2000多个。特别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规模地建设了北京城。成为中外历史上的经典的城建之作。明、清两代出现一批专业化的著名城市。如以陶瓷业为主的景德镇,在明时人口已达10万,清初已扩大到方圆10余里。清代画家徐扬的《盛世滋生图》所描绘的就是乾隆时期苏州城外塘路市面的繁华盛况。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城市的经济职能由弱变强。在手工业和商业的驱动下,形成了城市的专业化分工。②城市体系较为完备,形成了由各级政治中心、商业城市及集镇等不同类型的城市组成的城市体系。③,城市与乡村之间缺乏平等、互利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城市在经济上剥削农村,在政治上统治农村,形成城乡对立、分割的二元结构。④城市布局继承传统,为四面城墙、棋盘格式路网、中轴对称式的方块城。⑤城市居民的主体是官吏、士兵、地主、士人及其家属和服务人员,工商业者所占比例有所增加,但工商业对于封建政治和经济仍有相当程度依附性。  §2工业革命与近代城市的发展  发端于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导致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欧洲城市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取代了城市工场手工业生产的方式。伴随着工业生产技术、交通技术、通讯技术和建筑技术的日臻完善,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了数目众多、规模巨大的近代城市,引起了城市结构的深刻变化,对近代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作为城市发展历史过程的一个阶段,工业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必然受到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模式。  2.1工业革命对近代城市发展的推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新的动力,促使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改变了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极大地促进了近代社会城市的发展进程,把城市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城市革命,为近代城市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使世界经济发展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突破。  2.1.1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及工业革命时就曾深刻地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马克恩,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6页。  (1)工业革命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业革命使城市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实力,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公共交通有了全新的发展,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的条件,整体上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伦敦于1863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1890年形成了电气化的地铁网络。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上已经有12个城市修建了或大或小的地铁,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  (2)工业革命解放了大批的农业劳动力工业革命使城市服务农村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为农村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具,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解放了大批的农业劳动力,为城市的工业化提高了充足的劳动人口,储备了丰富的后备劳动力资源。  (3)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科技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工业革命对各类人才和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促进了城市的科学技术研究与教育、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使城市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各种新思想、新科学和新技术纷纷问世,极大地强化了城市作为科技文化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2.1.2工业革命提升和巩固了城市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工业革命引发了近代城市革命,使城市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规模迅速扩大,也使城市的地位、作用、性质和功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把城市发展推进到城市化的新阶段。  (1)城市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市的工业生产功能和商品交换功能日益强化,大大提升和拓展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削弱了经济对权力的依附性,增强了对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的影响和控制力,并拓展了受城市影响的区域范围。城市的性质由农业社会时期的行政性、军事性、消费性和宗教性,变成了工业性、生产性和创造性,使城市的工业生产中心、科技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和行政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与巩固。  (2)工业革命提高了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城市中市场的集中与集聚,进一步把更多的工业企业、人口、资金、物资等生产要素吸引到城市中,使城市的规模和范围急剧扩大,城市化现象成为工业革命以来重要的社会发展特征。“商品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71页。  (3)工业革命使城市有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坚实的经济基础工业化结束了传统城市工场手工业和半农业的生产体系,代之以机器大工业的生产体系。使用机械动力的现代化大工厂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坊,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并导致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社会财富和社会消费在城市的高度集中,大大提升和巩固了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成为社会进步的发源地。  (4)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城市化的进程工业革命使人口和资本在城市大量地集中,在机器大工业和商业贸易的驱动下,在铁路、轮船、公路、航空等现代化运输体系的支撑下,新兴城市以迅猛之势扩大,迎来了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高潮,加快了城市的发展步伐和城市化的进程。  总之,工业革命对近代城市的发展以及对于提升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结果就是“使城市主宰了世界”。《国外城市科学文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页。  2.2近代城市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2.2.1近代城市的发展状况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变。随着科技进步和机器体系的推广,自然经济趋于解体,分散的、小规模的手工操作被社会大生产所取代,分工与协作向纵深发展,城市工业主导了社会的产业结构,城乡对立加剧,殖民扩张盛行于世,阶级对抗形成,贫富差距悬殊分化,商品大潮势不可挡在地全世界展开;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主要表现为城市数量大幅度增加、规模急骤膨胀、分布的区域范围扩展。  (1)城市数量大幅度增加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形成了数目众多、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近代城市。经济发达的西欧、北美国家的城市发展十分迅速。例如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在1801年时五千人以上的城镇只有106个,半个世纪后的1851年,全国城镇数目达到265个;1891年时,城镇数目增至622个。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成长起来,如格拉斯哥、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等现代名城,就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工业革命推动了一批新兴城市的产生。城市的分布遵循了新的区位选择法则,即靠近运输线路(铁路、公路以及传统道路)的交叉点,或者是工业生产所需原料产地,以节省单位运输成本。据此,欧洲许多国家的内陆地区、北美西部地区得到开发,使传统的农业地区及荒原区域附近迅速地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城市,在原材料产地出现了各种专门化的城市,如煤炭城市、纺织城市等。  (2)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工业化以前,在西方各国,城市发展是比较缓慢的。17世纪后期的巴黎人口达到54万,是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在1600年,城市居民只占总人口的2%,1800年增加到20%;1890年有60%的人住在城市。美国在1800年,城市居民只有3%,1900年为40%,1920年猛增到51%。  1850年,世界城市人口8080万人,占总人口的64%;1900年增至244亿人,占总人口的136%。城市的规模迅猛扩张,出现了许多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500万人以上的巨型城市、千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城市,如墨西哥城、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纽约、东京、上海、北京等,都属于这类城市。(见表2-2)表2-2近代世界主要大城市的规模变化城市名称1900年人口(万人)1940年人口(万人)1990年人口(万人)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平均人口增长速度(万人/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平均人口增长速度(万人/年)伦敦648..64.1纽约424.6.74.6洛杉矶19..019.3芝加哥171..00.1巴黎333..84.0汉堡89.—罗马48.—曼谷54..826.7北京110..418.4天津70..819.2资料来源:①毛汉英、刘伉编《世界人文地理手册》,知识出版社,1981年。  ②联合国人居中心编著,沈建国、于立、董立等译《城市化的世界——全球人类居住区报告(199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3)城市分布的区域范围扩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工业革命获得的技术优势,为大规模的远洋航运排除了技术障碍,借助于“炮舰政策”向亚非地区实施殖民扩张,开始实施掠夺性的国际市场瓜分行为,并很快控制了世界贸易市场,向殖民地大量倾销商品,迅速地积累了大量的饱含血腥的财富。殖民经济的刺激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也出现了大量殖民地城市,如亚洲的孟买、新加坡、科伦坡、雅加达以及我国的上海、广州等,非洲的内罗毕、金沙萨等,并且使殖民城市在这些地区和国家趋向沿海、沿湖、沿江和沿铁路、公路线多向分布发展。  2.2.2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变。科技进步及新技术的普及推广,自然经济趋于解体,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取代了分散的、小规模的手工业,分工与协作向纵深发展,城市工业主导了社会的产业结构,城乡对立加剧,殖民扩张盛行于世,阶级对抗形成,贫富差距悬殊分化,商品大潮势不可挡地在全世界展开;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构成了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1)形成了典型的城市发展模式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城市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资本主义化和城市工业化的基础之上的。正是这一典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才使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农业的资本主义化,使农业的生产规模得到扩大,生产效率大幅度地提高,为城市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农业的资本主义化,又使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摆脱了土地的束缚,满足了城市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对于大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适应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的工业化不仅为农业的资本主义化提供着全新的生产技术、设备、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拓展了城市的市场空间,还吸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劳动力资源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这种发展模式基本满足了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  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自城市诞生以来就存在着的城乡差别问题,而且在客观上加剧了城乡的对立,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城市的迅速发展,导致经济的主导地位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物质设施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而农村却日益蜕变为城市粮食、资源和工业原料的单纯供应者,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城市的物质空间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兴的现代化工厂、高层住宅和行政商务楼宇、各种文化背景的标志性建筑物不断崛起,现代化的交通设施立体布局、纵横交错,构成全新的城市物质空间。整个城市内部空间出现了显著的功能区分,中心商业区、商业及轻工业制造区、居住区自城市中心向外成圆形扩张,并出现了由主城和卫星城组成的复合城市。E.伯吉斯.《城市发展:一次研究计划的导言》.载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51页。  (3)社会财富在城市高度集中、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城市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经济实力的增强,造成社会财富在城市的高度集中,使城市成为资产阶级经济统治的中心,而农村却日益蜕变为城市粮食、资源和工业原料的单纯供应者,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加剧了城乡对立。社会的贫富分化,在城市则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与冲突。  (4)城市问题开始显化近代以来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问题即“城市病”也开始显化。城市畸形发展和扩张,工业生产在城市的高度集中,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破坏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原有平衡,城市问题开始暴露并日趋严重。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布局混乱、用地不足、住房紧张、社会治安不良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城市中心区逐斩开始衰落,形成所谓腐烂的中心。  (5)发展中国家城市畸形发展的特点明显近代以来,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市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但这种发展往往主要是由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原因,是殖民掠夺的产物,而非本国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结果。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城市,既是宗主国掠夺当地资源的基地,又是宗主国倾销商品的市场。由于城市的发展超越了本国本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城市具有鲜明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基地性质,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缺乏甚至根本没有现代工业的支撑,人口膨胀与就业之间的矛盾日益强化,导致比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更加严重的一系列的“城市病”。  2.3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及其特点自1840年至1949年的109年内,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我国城市在职能组合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地域空间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2.3.1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状况在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我国的城市发展以沿海、沿江城市发展为轴线,形成了以通商口岸、工业、矿业、交通运输、商业为主的五种类型,具有区域中心职能的中国近代城镇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形成。其发展状况、发展特点,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特征。  (1)通商口岸城市鸦片战争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帝国主义胁迫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迫使我国沿海、沿江、陆路边界地区,以及南方珠江流域和东北黑龙江流域开港开埠,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对外通商口岸城市。殖民地半殖民地通商口岸城市的形成,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据点和桥头堡,形成了以殖民主义宗主国对我国的资源掠夺和产品倾销为特征的国际贸易格局。如香港、青岛、大连、哈尔滨等城市,在30年左右的时间内,城市人口规模均由原来的数百人或数千人,上升为5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  (2)近代工业城市我国近代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后开始发展起来的,其性质包括外国资本、官僚资本、买办资本及民族资本。早期的投资重点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带的城市,其后以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为重点,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城市。到抗日战争前,近代的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行业比较集中的分布格局。然而,我国近代工业对于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远不及商业、贸易。统计表明,产业结构中商业资本大大强于工业资本,工业处于商业和贸易的附庸地位,是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基本的特征。  (3)近代交通运输型城市伴随着新型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干线的修建,在沿线引发了一批交通型城市的兴起。原有的一些城市发展成为铁路枢纽,扩大了城市的功能和辐射影响力,如北京、济南、徐州、南昌、衡阳、柳州等。催生了一批新城市的迅速发展。如因津浦铁路的修建,蚌埠市在1908年至1926年的18年内,由原来500户人家的渔村,发展到人口规模20万人以上;石家庄在1900年时也是一个仅有800余人的小村庄,自京汉、石太铁路(年)建成后,便一跃而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1933年市区人口达到6.3万,1949年达到28万人,40多年内人口增长了300余倍。  在东部地区,公路只是在物资集散方面起辅助性的作用。但西部地区由于缺乏水运干线,铁路修建滞后,公路成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如宝鸡、双石铺、天水、华家岭、广元、腾冲等城市,最初都是在新建公路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4)近代矿业城镇工业、交通、国际贸易的发展,引起对煤炭和金属矿产品的大量需求。自19世纪70年代中叶,新法采矿业逐步发展起来,催生了一批矿业城镇。如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基隆、开平、广济、兴国、池州、阳泉、焦作、唐山、井陉、滦州、阜新、抚顺、本溪、扎赉诺尔、萍乡、淄博、峰县(枣庄)等城市。新型金属矿产城市,如漠河金矿、大冶铁矿、张家口外科尔沁山铅矿、承德三山银矿、建平金矿、山东淄川铅矿、湖南水口山铅锌矿、铜仁汞矿、招远金矿、观音山金矿、珲春天宝山银矿等,推动了这些地区的农村转化为城镇。  (5)近代商业城市该类城市多位于沿海、沿江及铁路、公路沿线的水陆交通要道。铁路与远洋航运于19世纪晚期以后投入服务,极大地降低了运输费用,为国内、国际贸易提供了方便的运输条件,为处于交通枢纽地带的老城市注入了新的市场机遇和经济增长点,城市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如上海、天津由此发展成为商业重镇。上海自1843年辟为商埠,1857年殖民主义宗主国又取得了长江的航运权,大大提高了上海对于内地尤其是长江流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并拓展了国际贸易业务,拉动了相关工业、商业、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上海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口城市,东亚地区国际性的经济大都市。总之,商业的发展成为近代城市发展的首要推动力。  2.3.2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我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城镇数量的增长、人口增长及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等指标的统计分析表明,以1900年为界,前期我国的城镇数量增长比较缓慢,全国2000人以上的城镇数在量50多年时间内只增长了126个。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万人,由占总人口的5.1%上升为6.6%。后期城市发展较快,全国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由1893年的89个迅速增长到1936年间的160个,几乎增加了1倍。1949年城镇人口增至576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至10.6%。  (2)小城镇的普遍发展商品流通的增大和部分农产品的商品化,是促进我国小城镇普遍发展的重要原因。据1933年的资料统计,当时全国总人口约45000万,城镇人口约4600万人,而小城镇人口约达10000万。可见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小城镇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3)城市经济结构上的商强工弱经济结构一般是由资本投资结构所决定的。殖民资本是以资源掠夺和倾销工业产品为主要目的,工业投资只是殖民主义化的某种工具和手段。官僚资本目的在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而服务,只是注重发展军事工业。民族资本实力弱小,对工业的投资明显不足。传统的城市商业与手工业的联系过于密切,保守守旧,自我封闭,因此不可能在现代化的工业领域有所作为。这必定使民族工业受严重打击,既丧失了产品市场,又得不到必要的原料。  (4)城镇分布很不平衡城镇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和长江下游地区。该地区的城镇密度,1843年达到6.1~6.4个/万平方公里,约为内地的46倍;1893年沿海地区上升为6.89个/万平方公里,1936年的城市密度高于内地约6.7倍。内陆地区的城市密度呈现停滞和衰落状态。如古城西安自近代开埠至1920年,人口由上百万降至20万;兰州人口由1901年的65万,降至1921年的32万。  (5)出现一系列城市问题城市的畸形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破坏了城市的生态平衡,造成就业不足、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布局混乱、住房紧张、社会治安不良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日益恶化。  §3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  现代社会的城市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方式、提高人口素质的客观要求。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文明进步程度,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3.1城市化的涵义与度量指标把握现代社会的城市化问题,有必要首先明确城市化的涵义,城市化的评价即城市化水平度量指标。  3.1.1城市化的涵义及实质“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源于英语Urbanization。为了统一理解和认识,即避免把“城市化”片面理解为主要发展大中城市,把“城镇化”片面理解为只发展小城镇,本书视“城市化”、“城镇化”和“都市化”为同义语,并统一使用“城市化”的表述。  国际学术界关于城市化概念的涵义,如同关于城市的概念涵义一样,众说纷纭,还没有达成共识。最初使用城市化概念的本义,是指在人口、产业和建筑等要素方面,把农村向城市转化的过程。但伴随着城市化实践领域的发展,其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而内涵却日益萎缩。  城市化的定义往往带有鲜明的学科特征。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移,各种非农业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同时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非农化是同步发展的。人口学家认为,城市化是指人口城市化,即农村人口逐渐变为城市人口的现象和过程。城市化通常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定义城市化“城市和乡村之间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即城市化”。地理学家认为,城市化是非农产业部门的经济区位向城市集中、劳动力和消费区位向城市集中,实现居民聚落和经济布局的空间区位再分配,并呈现日益集中化的过程。而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人们不断地被吸引到城市中,并被纳入城市的生活组织中去,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强化。  那么,究竟什么是城市化呢?简而言之,城市化就是乡村转变为城市、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快速发展的一种历史现象和复杂过程。城市化是一个过程,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不断转化的过程。城市化并不完全是由农业人口转入城市,还有两个重要指标,转入城市人口素质提高和第三次产业在国民生活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提高。  城市化的实质是指人类在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中某种生活方式的变化,即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开始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聚居区的物质结构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质转化的过程。城市化的内涵是指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向现代劳动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实质是根本性的社会转型,结果是显著提高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于桂荣.《加快城市化进程》.《吉林日报》.日城市化是一切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经过程,带有客观规律性。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产业结构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制造业进而向社会服务业为主转化。这个转化的实现,又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因制造业与社会服务业本身的要求,从事这些劳动的劳动者必须相对集中,从而产生了人口聚集的需要,城市化过程正好满足了这个条件。因此,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化程度越高,亦即第二、第三产业越发达,则城市化程度越高。  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城市的规模和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城市公用设施现代化;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相应的变化等。  3.1.2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对城市化的评价是对于城市化水平的度量。城市化水平即城市化率,是评价城市化程度最常用的国际性指标。城市化进程既是一个历史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系统。因此,需要考虑人口变动、经济变动和社会变动等项指标,才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城市化水平。  (1)人口变动指标人口变动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市非农业人口比例、城市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等。城市化的标志是人口城市化,即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并集中地进行工业生产、服务等专业化的高效率劳动。  (2)经济变动指标经济变动是指经济发展的程度,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产业结构、城市GDP占全国GDP的比重、经济集聚度、城市辐射能力、城市基础设施等。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推动的,城市化推动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则大大增强了对于劳动力的新的需求,产生新的聚集效应,进一步促进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3)社会变动指标社会变动是指因城市化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城市化进程在社会发展方面体现的是社会各项指标的变化,主要指标包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住房成套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适龄青年大学入学率、城市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科研和开发占GDP的比重、城市每千人拥有医生数、恩格尔系数、社会保障覆盖率、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生态环境等。  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密切相关。城市化的过程往往表现人类的生产、生活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设施不断完善以及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活动方式不断变化的现代化过程。城市化旨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保护资源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也是城市化的真正意义。  3.2发达国家现代城市化的特点、规律与趋势理论上讲,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与城市的产生几乎是同步的,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发展的速度都有不同的差异性表现。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运动是由发达国家发端的,因此,有必要研究把握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进而把握城市化的发展规律,为城市化发展提供经验、理论和操作层面上的借鉴。城市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集中反映在城市化运动的过程之中,主要是以时间来说明城市空间变化的规律。  3.2.1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资本主义在城市和农村同时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正是由于农业资本主义化和城市工业化的同步发展,才使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有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和较快的发展速度。  (1)英国作为近代工业革命的发端国,英国是最早开始城市化的西方发达国家。1801年至1851年城市人口比重分别为33%、54%,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其城市化进程以纺织工业为先导,继而跟进发展重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铁路枢纽和港口迅速发展为现代化工商城市。农民的入城路径,首先是进入小城镇,然后再向附近的大城市迁移,被称为“梯级移民”。  (2)德国城市化启动较晚,但所用时间少、速度快、水平高,1910年基本实现了城市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的前提和保证。德国中小城市多,分布比较均匀,注重各类城市的协调发展。城市管理水平比较高,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城市化的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条件。  (3)美国年城市人口比重由19.8%跃升至51.2%,基本实现城市化。期间面向全世界主要是欧洲实施开放的移民政策,迅速地解决了城市过程中面临的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接受国外移民高达2895万人,其中73.3%的移民选择城镇就业。横跨两大洋的多条铁路的建设和大批的外来移民,在客观上加速了美国的城市化进程。  (4)日本日本在发达国家中城市化起步最晚。年的城市化率从37%上升至76%。日本采用的是高度集中化的发展模式。1998年,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就高达46.8%。因农业人口过度进入城市,造成农业衰退,城乡差距扩大,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主要依赖进口。  (5)前苏联前苏联在“十月革命”时的城市化率为18%。内战结束后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稳步发展,1985年城市人口比重达65%。年,50万人以上大城市的人口增长了8倍,中等城市的人口增长了5.5倍。城市化进程中一直存在劳动力资源、农产品、轻工业产品供给不足的严重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质量。  总之,城市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国别特征。即使在不同的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过程客观地存在着不同的具体表现。由此可以认为,特定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必须参照本国的具体国情来确定才是科学的。  3.2.2现代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城市生活作为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已经一步一步取得统治地位。在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显示出一些值得重视的规律,对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城市发展呈S型曲线的规律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是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于1975年提出的。他将城市化的过程划分为初期、中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认为城市化的初期、成熟期发展缓慢,而中期则发展迅速。各期城市化率转化值分别是10%、70%和20%。年的百年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为10%,而年的50年内就增长了14%。进入成熟期后城市化进程则会出现停滞或略有下降的趋势。  (2)由不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的规律美国地理学家贝利所提出的“贝利模型”,揭示了整个城市化过程是由不均衡到均衡的实际发展过程,即城市化一般要经历的路径是:大城市优先发展-中等城市较多较快发展-小城市相继发展-大中城市发展-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各国必需根据自己城市化的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3)加速发展规律当一国的城市化率超过30%以后,城市化发展速度将进入加速状态,并且出现城市与区域发展一体化的趋势。我国近三年来城市化率从30.89%提高到37.66%的指标表明,这一规律正在发挥它的作用。  (4)优先增长规律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超大城市、城市群、都市圈(城市经济区MetropolitanArea)、大都市带等多种城市体系,往往占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优势,含有非常高的城市化水平,内部协调机制完善,经济实力雄厚,城市职能十分强烈,辐射、聚集、带动周边区域的能量很强,具有引导国家乃至国际经济发展方向的作用,显示出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态势。  (5)“城市”病暴发规律“城市病”是指伴随着城市化而产生的人口急剧膨胀、失业、贫困、现代化疾病、社会治安不良(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犯罪、交通阻塞、车祸增多、热岛效应、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水资源、垃圾、噪音)等城市管理的失控状态,给城市居民的健康及工作生活所带来的极为不利的影响。其原因既有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城市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不合理方面的因素。“城市病”在当代世界普遍存在,是一种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如何有效遏制、缓解和逐步消除这些弊端,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6)城市郊区化与逆城市化规律城市郊区化是指20世纪中期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城市郊区、人口低密度地区的独立住宅,引发城市内各类服务部门纷纷迁往郊区的现象。逆城市化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大量人口由城市回流到小城镇或乡村,使城市市区内出现的人口负增长的现象。因这种现象与城市化相反而故称为逆城市化。这两种现象都是西方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演化集中与分散二元发展产生的弊端,在客观上都会造成大量资源不合理的配置及巨大的社会性浪费。  (7)城市形态的变迁规律城市形态与城市功能的发挥具有密切关系。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病、城市郊区化及逆城市化等问题的产生,城市形态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中心商业区高楼林立,上班日人潮攒动,假日和夜晚则冷冷清清、一片萧条的惨象。外围近邻的老工业区虽已废弃,但仍然保留着大片破旧的厂房。老工业区外则是大片的住宅区,绿树草坪,华灯璀璨。远郊、农村的各种路网两侧、交汇口出现的为数众多的新兴城镇、现代化工业区,更是一片繁荣兴旺的大好气象。这几乎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普遍现象。对其中所隐含着的经济社会价值虽然褒贬不一,但城市功能的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3.2.3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很多国际组织和有关研究机构对21世纪的城市发展趋势作了深入的研究。据联合国人类聚落研究中心的有关报告,21世纪全球城市化进程将加快。1990年时,45%的世界人口(约合24亿)住在城市地区。据预测,2000年全球城市化水平达到51%,2010年约为55%左右,2025年将增加至65%。其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将从2000年的45%增长到2025年的61%;发达国家和地区将从2000年的75%增加到2025年的8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日在巴黎总部首次发表《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新与市场》,对人类第三个千年中的城市化发展趋势作出了以下预测:  第一,全球将进一步城市化,估计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超过世界1/2的人口将住在城市。  第二,城市化和全球化的相互作用将加强。  第三,未来的城市将把权力和责任继续转移给地方当局和市民社会。在此大背景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将成为一个以城市现代化为中心展开的历史过程。而新的世界文化城市的崛起,将是这一历史过程中引人入胜的篇章 。  一般来说,这是对于世界未来城市化发展趋势最具有权威性的阐述。总之,认识城市化的内在发展机制和规律,采取积极的立场、态度和对策措施,对加快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规避城市化进程中的消极因素,推动城市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3.3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现代城市化进程3.3.1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城市化一般起步都较晚。进入20世纪特别是二战结束后,亚非拉国家纷纷取得民族独立,经济发展提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拉丁美洲国家的城市化起步相对超前,城市化甚至超过其工业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予以推动,极端的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造成就业机会严重不足,形成严重的“城市病”。如1993年墨西哥的城市化率已达到74%,高于同期芬兰的62%、意大利的67%。全国有1/5的人口住在首都墨西哥城,形成畸形的城市化状态。  亚、非国家的城市化相对落后。如亚洲的中国和印度,工业化程度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城市化率则低于其工业化率,非农转移主要是在农村社区完成的。部分非洲国家的工业化至今还没有起步,城市化更是无从谈起。  总之,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及生产力水平极低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  3.3.2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新中国建立前的城市化的缓慢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运动起源于近代,但发展比较缓慢。1843年中国超过2000人的城镇有1653个,城镇人口为2072万人,城市化率仅为5.1%。1894年城镇人口比重增至6%,到1949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增至10.6%。在长达近11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5.5个百分点的增长。从世界范围来看,1875年印度的城市化率仅比中国高出约3个百分点,但1951年印度的城市化率达到17.6%,比中国1949年的水平高出7个百分点。185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落后工业发达国家5个百分点,1950年,差距扩大到约42个百分点。  (2)1949年至1978年的中国城市化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并没有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发展,城市化进程仍然相当缓慢。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在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象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仅由11.2%上升到19.4%。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中国所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城乡之间形成了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拥有一个城市户口成为千千万万农村人的梦想和奢望。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3)1978年至2000年的中国城市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城乡之间的壁垒逐渐松动并被打破,而且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吸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带动了小城镇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这一时期的城市化,既是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结果,又是城市发展政策调整变化的结果。1978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的政策是: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  同时,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使一部分农村户口的人口逐渐变成城市市民。  (4)2000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普遍在自己的发展战略中大大强化了城市化的位置,在编制本地区的发展规划时,绝大多数地区把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甚至首选战略。最近几年,在世界经济普遍停滞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中“一枝独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城市化就像一台新的“发动机”,不仅支撑了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增长,而且还将支撑中国未来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济增长。我国城市化率2001年为37.7%,2002年为39.1%,2003年为40.53%,2004年为41.8%,2005年约为43%,平均每年以1.4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共同规律表明,城市化发展明显地呈现出起步、加速和成熟三个阶段,其中加速发展阶段是城市化率从30%到70%的增长阶段。这表现了我国已跨人了城市化第二阶段——城市化加速期。未来中国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成为城市人口。  (5)中国城市化的目标任务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目标是,在2050年之前,城市化率由现在的36%提高到70%以上。这意味着年均增长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到城市。由此决定了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两个主要任务。其一是解决数亿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以实现非农化、工业化、城市化;其二是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增强城镇对于进城劳动人口的消化吸收能力。  (6)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将面临人口三大高峰、能源和自然资源严重短缺、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贫富差距扩大、缩短或消除城乡之间及沿海和内地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客观存在着的“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等一系列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是城市化进程面临的巨大挑战,构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巨大压力。  3.4城市在现代文明中的特殊地位文明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中认为,人类的文明社会始于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而这个时代也正是城市孕育产生的时代。所谓人类文明即城市文明,城市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社会进步的摇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缩影,它规定着人类三大文明的发展方向,具有引导国家乃至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没有城市的发展,人类也就不可能有现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3.4.1城市对物质文明发展的主导作用所谓物质文明指是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和保存的物质成果,是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的进步状态。  城市对物质文明发展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其经济中心的地位实现的。城市的经济中心地位是在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兴起的城市革命的成果,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使人类社会步入了空前蓬勃发展的时期,彻底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虽然大大晚于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形成时间,但一经确立后其基础性作用就日益得到不断地巩固和加强。  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本质属性表现为城市对于组织﹑管理和发展经济的核心作用。城市的发展必然对周围地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推动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规模与发挥该作用的大小成正相关关系。  区域经济的增长是城市经济中心地位最具有活力的核心表现形式。城市对于物质文明发展的主导作用与其人力资源和产业的高度密集性具有密切的联系。人力资源和产业的高度聚集,使城市聚集着比乡村发达得多的产业经济、公共经济和消费经济活动,为社会提供着更充分的就业、较高的收入来源、更有利的居住环境和投资经营环境。因此,使城市成为最具有活力的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这是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核心表现形式。  人类进入21世纪,城市对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主导作用,显示出一些新的时代特征。  一是第三产业的作用日益强化。  城市正在从工业生产中心转换为第三产业中心。一般来说,城市经济实力与综合竞争力的强弱,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成正比。现代城市的命运与服务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现代服务业更有利于体现和巩固城市的中心地位,是城市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  二是城乡统筹发展。  新的城市变革引导城乡向共生化、和谐化方向发展。城市为农村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不断地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地实现城乡融合。  三是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现代城市文明要求城市的发展必须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征,就是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还要有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  四是城市的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城市所聚集的大批知识精英和大量的科研机构,为城市经济、文化和生活方面的创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城市每天都能够获得为数众多的创新成果,通过城市组织严密和高效率的生产、生活运行机制转化为商品,通过便捷的市场交易渠道和广泛的市场覆盖能力转化为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3.4.2城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精神文明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城市对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同样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市对精神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通过其文化中心的地位实现的。城市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如巴黎、伦敦、纽约等,它们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又不断地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领导时代新潮流,其文化的影响力是具有国际性的。  城市人才荟萃﹑科学发达﹑文化昌盛,是思想与艺术的集聚地。城市的文化活动具有高度组织性、包容性和快捷性的发展方式,因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  城市有着雄厚的文化资源﹑智力资源和文化设施,构成了国家文化建设的网络体系,是乡村无法比拟的。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国际之间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传播,是人类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这种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的最佳场所。人类依靠城市这个最佳活动场所,实现了不同城市文化优势的互补格局。  3.4.3城市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政治文明是指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政治成果的总和,是由国家构成的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政治文明。城市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中心,在国家权力结构中起着中枢作用,城市对政治文明发展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其政治中心的地位实现的。  首都是国家的政治中心,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是不同地区的政治中心。城市作为政治中心,享有制定政策的权力和重新分配资源的权力,如产业发展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人口政策,决定了劳动力流向和投资区域指向,对城市及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  城市一般都是各级政权机构的所在地,自城市诞生以来,历代统治阶级总是把自己的统治机关设在城市,以城市为基地,对全国或一个地区施行政治统治。  当今世界,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社会主义国家,城市都是各种党派﹑组织的所在地及其活动﹑交往的主要场所。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总是发生在城市,并由城市向外传播其影响。政治形势的变化与发展总是首先在城市中表现出来。  本章 重要概念原始聚落城市发展城市化城市作用本章 思考题1.如何认识城市形成的原因?  2.工业革命对近代城市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如何理解现代社会的城市化?  4.怎样看待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5.城市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快捷键←)
(快捷键→)
Copyright&(C)&2018&&yimiwang.com,&&All&&Rights&&Reserved&&北京中作华文数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新出网证(京)字183号&&
var qrcode = _parent.children("div.qrcode");
if (qrcode.is(":hidden")) { qrcode.show(); } else { qrcode.hide();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略合作的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