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股票300498份股票为什么下跌

为何行业负面消息不断、温氏股价一再下跌,高管及其家属反而不断增持?
喜忧参半、危中有机。一边是行业低谷,公司业绩下滑,股价持续低迷;一边是延伸产业链,加码投资平台,核心高管逆势密集增持。在整体上市临近两周年之际,温氏股份迎来了发展史上新的“关键时刻”。
温氏今年内完成新养猪项目开工规模600万头
近期,十多家机构蜂拥调研温氏股份的消息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受机构扎堆关注的温氏股份在近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透露,在养猪业方面,温氏将改善上市肉猪质量,肉猪上市均重提升至240斤左右;年内完成新养猪项目开工规模600万头,竣工规模450万头,出栏量保持每年约10%的增长。
温氏方面表示,公司目标是打造一流农牧生产企业、全产业链的安全食品提供商,完成“实现千亿企业、打造百年温氏”的宏伟目标,业务布局包括养殖、现代农牧装备制造、动保产品、加工、乳业、生鲜等全产业链环节。
外界一直关注,温氏所打造的公司+农户模式为农户带来了哪些效益?
对此,温氏方面指出, 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模式解决了困扰养殖业发展的三大难题:资金短缺问题、技术短缺问题、市场风险问题。该模式复制性强,便于快速做大做强,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发展均采取此种方式。数据显示,万农户与该公司合作养殖畜禽,取得养殖收益77.52亿元。温氏在帮助农户增收的同时,还帮其提高养殖水平和养殖效率,帮助其转型升级为新时代的职业农民。
业绩下滑高管却密集增持
根据温氏股份的2017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收251.2亿元,同比降11.4%;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滑近75%。
细究业绩大降的原因,首先是由上半年猪价下跌造成的;同时,受H7N9拖累,肉鸡养殖板块也出现深度亏损。
业绩下滑的直接影响就是股价大跌。温氏股份股价从年初最高30元/股左右一路跌至最低的19.40元/股。目前有所回升,最新报收于21.33元/股。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公司的原始股东、公司高管,以及高管亲属一直在密集增持。步入9月,其增持力度与密度更进一步提升。
从9月初至25日,深交所已披露数据显示,温氏股份高管及亲属增持笔数达30笔之多。最近的增持是在9月22日,高管温小琼的两名子女陈晓韵、陈浩分别以22.05元/股、22.26元/股的价格增持了3万股和20.99万股;公司董事长温志芬之女温淑颖以22.09元/股的价格增持了10万股。
同时,公司董事长温志芬本人也在增持名单中。从去年11月份至今,温志芬已累计增持215万股,增持价格在28.68元/股到32元/股之间。
为何行业负面消息不断、公司股价一再下跌,高管及其家属反而不断增持?
“创业几十年来,跟着温氏股份的农民、员工、股东都赚到钱了,大家对公司管理层是认可的。”温氏股份相关高管对记者解释,从长期看,大家知道公司目前面临的困境,某种意义上也是机遇。温氏股份这么多年一直在高速增长,但目前也只占全国养猪市场的3%,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就未来几个季度猪价、鸡价的预判,上述高管向记者分析道:“从供给端看,因环保加强,淘汰量增大,生猪总体上会减少一些;而在需求端,则大致有平稳的2%增加。供需总体平稳,猪肉价格会维持。而鸡价的波动更大,下半年预计会维持目前水平。”
“畜牧是一个周期性明显的行业,一定程度上也很难对抗周期,因此,每年利润平衡增长并不现实。今年上半年,公司养鸡业务就亏了10亿元至20亿元。公司的策略是,在困难的年份,更要保证资金投入。”上述高管认为:“国家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一些污染行业的门槛和生产效率。由此,行业周期波动会发生变化,公司的业绩也会随之波动。例如,猪肉的单价每变化一块钱,我们从每头猪获得的利润变化就有230元,以2000万头猪计算,就会有40亿元的利润差别。”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养猪大王的劫难:温氏股份利润跌42% 买基金期货亏损|温氏股份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养猪大王的劫难:温氏股份利润跌42% 买基金期货亏损
养猪大王的劫难:温氏股份利润跌42% 买基金期货亏损
  来源:财经啸侃
  4月9日晚间,被誉为“养猪大王”的(300498.SZ)公开了2017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约为556.57亿元,和去年593.55亿元相比,下滑6%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7.51亿元,相较于亿元,跌幅在42%以上。
  对此,温氏股份方面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8.59%,商品肉猪盈利水平同比下降;同时,报告期内上半年,活禽产品市场受到H7N9影响,行情整体持续低迷,养鸡业务受到严重冲击,直到下半年才回归正常轨道。“综合上述原因,公司2017年度实现销售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
  另外,温氏股份投入数十亿元资金购买股票、基金和期货,其中股票实现累计投资收益1.83亿元,但基金和期货的累计投资收益全部为负数,其中基金已经累计亏损4000多万元。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投资股票尝到了甜头,2017年,温氏股份买入28.24亿元(合约金额)的期货,并以28.09亿元(合约金额)的价格卖出,但是,最终却出现亏损。
  然而,令投资者感到遗憾的是,温氏股份方面并没有解释为何报告期内突然买入、卖出巨额期货,以及出现亏损的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温氏股份的主要业务为肉鸡、肉猪的养殖和销售;其他养殖和销售业务为奶牛、肉鸭、蛋鸡、肉鸽等;配套业务为食品加工、现代农牧装备制造、兽药生产、生鲜食品流通连锁经营。
  当然了,从收入构成来看,温氏股份仍以肉猪业务为主,比如2017年,商品肉猪销售收入占其营业收入60%以上,商品肉猪销售毛利占总毛利的 82%以上。换言之,温氏股份业绩不振主要就是肉猪业务“惹的祸”。
  公告显示,2017年,温氏股份销售商品肉猪1904.17万头,同比增长11.18%,仍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种猪育种和肉猪养殖上市企业;但是,销售均价为14.98元/公斤,却同比下降18.59%。
  为此,2017年,温氏股份商品肉猪实现销售收入337.95亿元,同比下降6.74%;对此,温氏股份方面指出,公司商品肉猪收入、毛利水平下降,主要是受商品肉猪销售价格下降所致。
  为了增强养猪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温氏股份继续扩大三系配套种猪生产,基本满足新场引种与老场更新的种猪需求。
  围绕肉猪“高品质、大体重”的饲养目标,调整了种猪品系及配套选育措施,确定了不同区域终端父本的配套模式,基本完成了终端公猪优化更新。
  据悉,2017年全年,温氏股份的养猪业立项规模1326万头,新开工猪场规模726万头,竣工猪场规模502万头,完成了全国区域种猪育种基地布局,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猪肉价格却不给力。
  2017年,我国的生猪价格经过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上涨趋势后,2017年进入整体下行趋势,全年平均价格为15元/公斤左右,同比下降18.8%。
  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去年上半年,供应和消费均出现下降的形势,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导致上半年肉猪价格的持续下跌;下半年,受季节性需求回暖以及市场当期供应偏紧等因素影响,价格缓慢小幅反弹。
  同时,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则指出,在猪价下调的时候,养猪人很容易形成恐慌,这也是加剧价格进一步下跌的原因。
  现在整个生猪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生猪的供应已经不成问题,以后这种情况还极有可能会出现的。为此,业内人士提醒养猪户,面对市场行情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恐慌性抛售,形成踩踏。
  然而,对于温氏股份、六和、等企业来说,更为让人担心的则是,猪肉价格在2018年仍没有明显复苏迹象。
  “由于猪价在春节前北方杀年猪消费旺季并没有明显上涨,反而出现下跌,从中可以看出,整个生猪市场的供应在需求最高峰时是有保障的,传递出的信号是整个2018年生猪供应并不会出现比较大的缺口,可能是接近于均衡状态的水平。” 冯永辉称。
  温氏股份方面也承认,养猪业2018年预计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大型规模化养殖企业新项目产能持续释放,预计肉猪出栏量整体将持续增长;受行业供给形势影响,养猪业的周期波动趋向底部振荡,猪价仍在相对低位徘徊。
  对于猪周期走势,中泰证券研报则判断称,2018年是猪价下跌的第二年,行业出现亏损,到2019年大概率会出现周期底部。2019年后下行周期基本完成,2020年大概率会出现向上趋势。
  实际上,温氏股份收入、利润之所以双双下滑,除了受到养猪业务的拖累之外,养禽业务不振也是因素之一。
  2017年,温氏股份销售商品肉鸡7.76亿只,同比下降8.49%;销售均价11.65元/公斤,同比上升0.1%;为此,商品肉鸡实现收入168.68亿元,同比下降6.85%。
  庆幸的是,受黄羽肉鸡行业景气度波动及四季度肉鸡价格回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温氏股份的养鸡业务在2017年实现盈利。
  对此,温氏股份方面在公告中给出解释,黄羽肉鸡行业2017年度上半年受行业供应、活禽销售渠道及H7N9等因素影响,养殖环节亏损;下半年,行业供应规模调整逐渐恢复,肉鸡价格回暖,突破盈亏平衡点,行业开始扭亏为盈。
  据了解,肉鸡行业经历了2017年的行业危机,随着存栏肉鸡后续产能恢复,预计2018年肉鸡价格将逐步回归到正常水平。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禽业猪业鸽业分会秘书长宫桂芬则指出,黄羽肉鸡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不过,业内人士也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虽然温氏股份以猪鸡养殖为双主业,但是养猪业务仍是“顶梁柱”,在猪肉价格萎靡不振的情况下,温氏股份业绩难有大的起色。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文章关键词:
@@status_text@@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我们认为温氏股份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种猪方面,温氏种猪存栏量行业第一,育种技术和种质资源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充足的种猪数量和先进的育种技术为公司肉猪出栏量持续快速扩张和低成本奠定了基础,重点推荐。
报告要点我们认为温氏股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主要体现在种猪方面,温氏种猪存栏量行业第一,育种技术和种质资源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充足的种猪数量和先进的育种技术为公司肉猪出栏量持续快速扩张和低成本奠定了基础,重点推荐。事件评论国内育种先驱,构建了强大的专家团队和完善的育种体系。温氏在开展养猪业务之初即认识到了育种的重要性,公司1997年开始养猪,1998年即开始育种,是国内最早开展专业育种工作的企业之一。公司长期与华南农大、中国农大开展产学研合作,打造了一支优秀的专家团队,截至2016年公司育种专家团队拥有博士7人、硕士21人、学士108人。丰富的种质资源和领先的育种技术共同打造优秀品系。种质资源方面,公司评鉴了4个品种的18个种群、223 个家系的1.5万头种猪体个体,拥有6大品种12大品系的种猪,建立了冻精、细胞系等种质资源保存技术和大型瘦肉猪种质资源库;育种技术方面,公司创立了一套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育种技术体系,其中全基因组选择、体细胞克隆和大数据遗传评估技术行业首创或领先;品系方面,在三系配套为主流的背景下,公司创建四系配套和五系配套系,肉猪综合生产性能行业领先。 种猪存栏及产量行业第一,种猪公司已实现全国布局,充足的种猪数量和完善的布局为商品猪规模扩张提供保障。2016年9月公司核心群母猪和纯种扩繁群母猪总存栏量为1.77万头,可配套生产3500万头商品肉猪,2017年年中核心群和纯种扩繁群母猪存栏量进一步扩张至2.8万头,公司年产各类种猪约100万头,约占全国种猪总量的6%,种猪产量处于行业绝对领先地位(国内其他种猪公司年种猪产量均在10万头以下)。同时,温氏种猪公司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覆盖。种猪优势为公司商品肉猪的低成本奠定了基础。公司2016年商品肉猪头均营业成本为1283.04元/头,较行业平均生猪养殖成本1929.05元/头领先优势明显。温氏在育种方面的优势使得其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表现优异,温氏母猪PSY 约为24,而行业约为19,此外商品肉猪料肉比也在行业中处于低位,种猪优势是温氏商品肉猪成本低的核心原因。2018年公司基本面向上,预计公司年EPS分别为1.31、1.55和2.06元,对应PE分别为21、17、13倍,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
1.猪价、鸡价下跌风险;2.公司出栏量不达预期风险。温氏股份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认为温氏股份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种猪方面,其种猪存栏量行业第一,育种技术和种质资源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具体来说,温氏种猪优势主要包括:1、公司在行业内最早与高校就育种开展产研合作,90年代即开始育种工作,构建了目前行业最强大的专家团队和完善的育种体系;2、公司种质资源丰富,育种技术行业领先,培育了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3、公司种猪存栏数行业第一,其种猪公司已实现全国布局,为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张提供了保障。充足的种猪数量和先进的育种技术为公司商品肉猪的低成本奠定了基础。公司2016年商品肉猪头均营业成本为1283.04元/头,与行业内成本最低的牧原仅相差94.63元/头,较行业平均生猪养殖成本1929.05元/头领先优势明显。温氏在育种方面的优势带来的PSY、料肉比等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表现优异是公司商品肉猪成本处于行业低位的核心原因。我们认为,温氏在育种方面的优势预计长期存在,从而其成本预计长期处于行业低位。国内育种先驱,构建了强大的专家团队和完善的育种体系温氏股份在行业内最早开展专业育种工作,超一流的专家团队是公司育种水平行业领先的人才基础。育种作为生猪行业金字塔的顶尖,技术含量和壁垒最高,温氏在开展养猪业务之初即认识到了育种的重要性,公司1997年开始发展生猪养殖业务,1998年即开始种猪育种工作,2005年首创四系配套体系,华农温氏1号配套系通过农业部国家级畜禽品种的审定。公司长期与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打造了一支优秀的专家团队。截至2016年公司育种专家团队拥有博士7人、硕士21人、学士108人,温氏种猪公司总经理吴珍芳教授为华南农业大学博导,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863计划种猪育种专项主持人以及转基因猪研发专项负责人。温氏作为国内育种先驱集聚一大批行业内最优秀的育种专家,为温氏育种水平行业领先的人才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育种工作,构建了完善的育种体系。构建育种体系的目的是通过改良品种并传递遗传基因至商品代,筛选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杂交组合,提高养殖效率。完善的育种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建设配套的育种基地和育种设施,引进育种核心群,同时需要建立完整的育种管理和技术团队以及育种技术体系。中国大多数种猪场核心种猪群、育种设施以及育种技术有限,无法独立构建育种体系。温氏作为中国最大的种猪企业,已经构建了种猪公司-育种部-育种室-育种场的四级育种体系,由种猪公司确定育种方向,育种部制定具体的育种方案和组织育种技术研究,育种室指导监督育种场实施育种方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育种工作。丰富的种质资源和行业领先的育种技术共同打造优秀品系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是决定种猪场能够培育出优良品种的两大核心因素,温氏在构建了庞大、全面的种猪资源库的同时创立了一套国内领先的育种技术体系,研发出了华农温氏1号、温氏WS501等一系列综合生产性能优异的新配套系。种质资源方面,公司评鉴了皮特兰、杜洛克、长白、大白4个品种的18个种群、 223 个家系的1.5万头种猪个体,建立了冻精、细胞系等种质资源保存技术和大型瘦肉猪种质资源库。除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外,公司还网罗了中国地方猪种的优质种质资源。目前公司已经拥有皮特兰、杜洛克、长白、大白以及2个地方猪种的6大品种12大品系的种猪,国内外优秀的种猪资源为公司配套系的研发提供了丰富的基因和遗传基础。育种技术方面,公司对种猪应用活体B超测定,采用血缘管理、精细化选配、同期测定、终测选种等现场选育技术方法,同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冻精技术、克隆技术、后裔胴体肉质测定、全基因组选择及料肉比测定等育种新技术,创立了一套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猪育种技术管理体系,其中全基因组选择、体细胞克隆和大数据遗传评估技术行业首创或领先。全基因组选择 :公司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通过2年的技术攻关,建立了基于芯片和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分型(GBS)的猪全基因组选择技术,该技术建立猪全基因组信息数据库,通过关联分析,建立遗传评估模型。将全基因组选择遗传和表型遗传评估结合,开展杜洛克猪专门化品系选育。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科直接针对重要经济性状进行基因型选择,选择准确性大大提高,而且可应用于无表型记录的候选个体,可应用于低遗传力性状、限性性状、测定困难或费用高的性状,还可应用于早期选择。温氏开创了中国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应用的先河。体细胞克隆 : 2008年温氏与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完成了广东省首例体细胞克隆猪,成为国内首个开展体细胞克隆猪研究的企业,公司在克隆技术上接近了国际领先水平。大数据遗传评估 : 育种过程中需要测定的性状包括繁殖性状、生长育肥性状、胴体组成性状、肉质性状及体型外貌性状等,性状数量众多,所需要测定和评估的数据数量庞大。公司开发出了育种数据管理系统,实现种猪生产数据信息收集、种猪选育及种猪管理等育种流程的电子化和自动化,从而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育种数据收集准确性和遗传评估准确性,提高种猪的选育水平。该系统每天从全国200多个猪场收集60万个数据进行汇总,同时建立了生长胴体性状育种值、母猪繁殖性能育种值等指数模型和多形状BLUP和GBLUP 遗传评估模型,利用大数据和相关模型对遗传性能进行评估,为选配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创建四系配套和五系配套系,公司肉猪综合生产性能行业领先。国内外肉猪育种主要包括三系、四系和五系杂交配套,中国肉猪育种受到种质资源、育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基本为三系配套,而四系配套和五系配套相对于三系配套而言增加了1-2种优良性状,因而商品代整体的表现和经济效益优于三系配套。温氏增加高瘦肉率的皮兰特种猪,采用BLUP 和 GBLUP 遗传评估方法等一系列先进的育种技术,培育出HN111、HN121、HN151、HN161 共 4个专门化品系,并于2005年最终杂交筛选出了四系配套的华农温氏1号猪配套系,获得了农业部畜禽新品种的审定。2016年温氏肉猪品系有了进一步突破,公司利用S11、S22、W51、W62、W52选育的五系配套的温氏WS501获得畜禽新品种的审定。华农温氏1号和温氏WS501肉猪综合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根据相关研究,四系配套比三系配套的肉猪背膘厚和料肉比有更高的杂交优势。种猪数量庞大、全国布局,为商品猪规模扩张提供保障 温氏种猪存栏量及产量行业遥遥领先。截至2014年底,公司拥15个原种猪场(其中包括1个国家级和省级核心育种场和3个省级核心育种场)、47个扩繁猪场、141个父母代种猪场。2016年9月公司核心群母猪和纯种扩繁群母猪总存栏量为1.77万头,可配套生产3500万头商品肉猪,商品群母猪存栏量为80.1万头,可生产1680万头商品肉猪。2017年公司种猪存栏量进一步增长,中报显示公司拥有核心群种猪和纯种扩繁群种猪共约2.8万头。公司年产各类种猪约100万头,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种猪产量处于行业绝对领先地位(国内其他种猪公司年种猪产量基本在10万头以下)。种猪公司已实现全国布局。温氏种猪公司下辖分公司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对华南、华东、华中、东北、西北、西南的全覆盖,预计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高效工厂化商品种猪场建设,加快区域布局,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未来种猪存栏量有望实现配套7500万头商品肉猪。温氏种猪存栏量行业第一,充足的种猪数量和全面布局为商品猪规模扩张提供了保障。种猪优势成就低成本随着公司育种水平以及养殖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2014年起公司商品肉猪单位营业成本持续下降,2016 年公司商品肉猪单位营业成本已经降至11.16 元/公斤,在行业中处于低位。行业对比来看,2016年温氏商品肉猪头均营业成本为1283.04元/头,与行业内成本最低的牧原仅相差94.63元/头,较行业平均生猪养殖成本1929.05元/头领先优势明显。我们认为温氏的种猪优势是其核心竞争力,主要原因在于温氏生猪养殖成本之所以能够处于行业低位,种猪是核心影响因素之一。在生猪养殖成本中,饲料和种猪折旧费用占比在60%以上,而种猪直接约定了PSY、料肉比等重要生产性能。以PSY为例,公司目前母猪PSY约为24,行业平均值约为19,公司母猪PSY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测算母猪年养殖成本约为3600元/头,则温氏仔猪的母猪折旧摊销费用为150元/头,行业约为189元/头,温氏母猪繁殖性能上的优势使得其仔猪的成本低于行业39元/头。此外温氏的商品猪料肉比也处于行业低位。我们认为,温氏在育种方面的优势预计长期存在,从而其成本预计长期处于行业低位。投资建议展望2018年,温氏基本面积极向上,考虑限制性股票激励费用后,预计温氏年EPS分别为1.31、1.55和2.06元,对应PE分别为21、17、13倍,给予“买入”评级,重点推荐。证券研究报告:温氏股份系列报告之一:如何看待公司核心竞争力?对外发布时间:日研究报告评级:“买入”评级报告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参与人员信息:陈
SAC编号:S3
邮箱:.cn姚雪梅
邮箱:.cn评级说明及声明评级说明行业评级: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行业股票指数的涨跌幅度相对于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度为基准,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为:看好:相对表现优于市场;中性:相对表现与市场持平;看淡:相对表现弱于市场。公司评级: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的涨跌幅度相对于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度为基准,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为:买入:相对于大盘涨幅大于10%;增持:相对于大盘涨幅在5%~10%;中性:相对于大盘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于大盘涨幅小于-5%;无投资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重要声明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编号:。本报告的作者是基于独立、客观、公正和审慎的原则制作本研究报告。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包含作者对证券价格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范围内,与本报告中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不存在法律法规要求披露或采取限制、静默措施的利益冲突。本报告版权仅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须注明出处为长江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刊载或者转发本证券研究报告或者摘要的,应当注明本报告的发布人和发布日期,提示使用证券研究报告的风险。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本报告的,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免责声明本订阅号不是长江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平台。相关观点或信息请以“长江研究”订阅号为准。本订阅号仅面向长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若您并非长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订阅号中的信息。长江研究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长江证券的客户。本订阅号旨在沟通研究信息,分享研究成果,所推送信息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本订阅号内容仅为报告摘要,如需了解详细内容,请具体参见长江研究发布的完整版报告。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长江研究正式公开发布报告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订阅号接受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相关风险提示,充分理解报告所含的关键假设条件,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含义。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人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全部投资风险。END
投行圈子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4.10 云核变量交易员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4.10 薛洪言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4.10 汪键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4.10 云核变量交易员 <span class="related-post__meta__item__text" data-v-8.04.10
下载华尔街见闻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华尔街见闻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氏集团股票300498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