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盖过技术 小米的营销策略能飞多久

小米急刹车变营销驱动为技术驱动_网易新闻
小米急刹车变营销驱动为技术驱动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小米急刹车变营销驱动为技术驱动)
销量品牌力双下滑
本报记者 李正豪 北京报道
作为一家估值高达450亿美元、仅次于Uber估值规模排名全球第二的初创公司,自去年未能完成1亿部手机销售目标后,小米科技就一直处于媒体的聚光灯下。今年4月底,由于IDC公布的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排行榜上,小米因为没有出现在前五强的名单上,在整个5月再次饱受业界的质疑。
在此背景之下,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在5月18日的内部信中释放出内部调整的强烈信号: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周光平出任首席科学家,全力负责手机技术前沿领域研究;小米手机研发和供应链团队,将直接向雷军汇报。
小米手机研发和供应链团队原本是由周光平负责,现在为何改为雷军亲自挂帅?雷军将通过哪些手段改变小米的现状?针对这些问题,小米科技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手机技术方向迫切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前瞻性研究,我们希望光平在科技前沿领域方面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其他方面我们不做过多评价。”
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亲自接管研发和供应链,意味着雷军希望改变小米手机的供货现状,并在前沿技术上进行布局;另外,小米正在加快“小米之家”由“服务店”向“线下零售店”转变的步伐和规模,这表明小米也将由线上走向线下,或许这是一个好的改变。
小米“减速”
小米科技2010年4月成立,2011年8月推出第一款手机,当年仅出货30万台;2012年出货719万台,同比暴涨2400%;2013年出货1870万台,同比大涨260%;2014年出货达到6112万台,再次同比大涨227%,销售收入也达到了743亿元。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小米于2014年年底完成第五轮、11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450亿美元。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业界希望小米在2015年继续高歌猛进,雷军也为小米的2015年定下了销量1亿台、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目标。但是此后,雷军发现势头不好了对外改口称,“2015年小米手机的目标是保底8000万台,并努力冲击1亿台。”
《财富》杂志最新报道披露,小米2015年营收为780亿元,相比2014年同比增长5%。在接受《财富》杂志求证时,小米发言人称,“我们从未分享过营收数据。我们能提供的数据就是,尽管智能手机市场出现萎缩,但我们去年的销量还是超过了7000万台。” IDC的数据也显示,小米2015年智能手机总销量为7100万部。参照此前几年的扩张速度,毫无疑问,小米这列高速列车2015年确实“减速”了。
问题在于,小米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态势是更快“减速”,而不是掉头“加速”。来自IDC的排名数据显示,尽管2015年呈现出“减速”趋势,小米在2014年、2015年都保持了中国第一、全球第五智能手机厂商的地位;但到2016年第一季度,小米已淡出全球前五榜单,在中国市场,小米甚至一下子跌落到第五名。
针对销量数据,小米科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对第三方数据不予置评。
面对2015年小米手机“减速”的形势,雷军2016年年初在内部讲话中似乎还十分淡定地表示,小米要实行“去KPI”战略——今后不准再说小米第一,销量数据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应该“大胆探索”和“享受科技的乐趣”等。但看到2016年第一季度的最新形势,雷军估计是坐不住了,果断亲自披挂上阵。
“一提到小米手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饥饿营销、高性价比等标签,可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的逐渐见顶,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渐渐饱和,小米在线上饥饿营销的短板逐渐暴露,致使增长趋缓。”前述受访业内人士认为,450亿美元的估值意味着75倍左右市盈率,意味着小米必须保持快速增长,若小米不能逆转“减速”的局势,恐怕很多人都要问问小米还值不值450亿美元了;此番雷军亲自挂帅,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过去小米轻技术、重营销的市场形象。
其次是供货能力问题。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业内一直在诟病小米尊享版发布多日仍然没法送到用户手中的问题,市场上甚至传出了小米尊享版无法量产的消息。不过,小米手机代工厂商英业达近日披露:为了赶工小米订单,特别是小米5的订单,该公司在南京的生产基地目前产能利用率已突破九成;同时,为了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该公司在南京的二期新厂已陆续启用,二期厂房较一期厂房略大,最高年产能可达到4450万台。
另外,从OPPO、vivo崛起轨迹看,小米也必须要认真考虑从线上走向线下的问题了。据记者了解,小米正加速把“小米之家”由“服务店”升级为“线下零售店”,并在全国快速将规模扩展到200~300家。小米方面也将“小米之家”的升级视为小米对线下渠道的拓展,对小米电商模式的补充。小米方面公开表示,小米官方直营零售店是不断对未来的线下零售模式的探索,打造新国货背景下的新零售。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营销盖过技术 小米能飞多久?_网易财经
营销盖过技术 小米能飞多久?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摘要:做到了易用性更加贴合消费者,但是电子产品,中国制造,缺的不是易用性,而是技术。小米若永远只关注易用性和品牌的那个层面,而不去做深度的技术研发,在很多个行业里必定陷入重重泥沼,最后和那些传统企业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区别,就是那些传统企业更早的接触到了这个泥沼而已。]
原标题:[亦观察] No.650&小米,这头飞起来的猪,还能持续多久?
去年人人称赞的“优等生”——小米,随着第三季度,手机增速的放缓,增长乏力。市场也开始不友善了,批评声如潮水涌来。
目前小米面临的环境,急剧恶化
1、市场转冷
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增速整体开始下滑,看看国内的整体经济环境萧条,也就意味着对手机的整体需求,开始走下坡路。同样意味着风口过去了,行业的井喷期也过去了,随后发展的增速红利也没了。
没有增速红利这个Buff加成的情况下,小米的发展,那就是建立在去“抢食别人蛋糕”的基础上。
2、搞机者众多
大家看到小米搞机神话后,TMT行业的企业开始纷纷涉足这一领域。乐视、360、锤子、华为等,纷纷进入这个领域。
这似乎一下子回到了VCD、彩电、微波炉等行业,一二十年前的竞争格局,同样的场景会重新演绎一遍吗?不过这次的高端市场、技术由美国人掌握,而非日本人。
3、资本市场转冷
上半年热的要死,下半年冷得要命。
虽然看似不缺钱,但实际上,作为一个还没上市的创业公司,再怎么折腾,也还是需要钱。资本市场由热转冷,无疑会影响小米后续的融资,为小米的未来上市之路的罩上了一层阴影。
小米自身的现状
1、手机自身销量放缓
今年上半年,小米完成的销量为3740万台,而全年的销量则由原来的1亿台下调为8000万台;
今年第三季度,其销量在国产手机销量排行上,已经被华为超越。
早些时候,小米凭借口碑营销、饥饿营销,确实在发展速度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小米速度”。估值也一跃成为全球最高的未上市科技公司。(uber在今年7月以500亿美金估值超过了)
资本的认可,源自小米手机销量的快速增加。当小米出现由盛而衰的迹象时,投资者跑开的速度比谁都快。
2、忙于和各手机厂商撕X
疲于竞争,天天开演唱会式的产品发布会,一口一个“友商”,又一边磨着手中大刀,上演一场又一场的公关战、口水战;形式或明或暗,手段让人眼花缭乱。
看似忙碌充实的表象下,其实就是各家贬低他人抬高自己。各企业看到小米去年的成功,纷纷涌入进来,以为能混口饭吃。
跟风做项目创业无疑是大坑,风口上的猪,若只有一个,便可轻松起飞;猪太多了太重了,必然会集体飞不起来。或许当市场上只有一头猪时,就如雷布斯当年起飞了,换做现在也不一定能飞得起来。
目前小米的选择
面对困境,雷军大概在13年时候,就展开了一些策略,去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把它称之为“中国式三板斧”,手段非常老套,也是中国企业在遇到困境的时候,肯定会做的事情。
在13年前,小米的策略是单品爆款,都叫小米手机,比如小米1、小米2。
13年后,小米展开了“关联多元化”,围绕手机等3C产品,展开智能家居、IOT关联扩展化。我们来梳理一下小米目前的产品线。
3C产品线:手机、平板、耳机、手环、小米路由器、小米移动电源、小蚁运动相机、小蚁智能摄像机、预计明年的小米笔记本等。
智能家居和IOF产品:小米插线板、空气净化器、小米体重秤、智能空调(12.7亿入股美的)、小米TV、小米盒子、iheath智能血压计等。
相关服饰:比如各种配件、相关主题服装
小米的这些产品,本质上,没有提高小米企业的护城河。用英雄联盟的说法,就是收割型打法。这个收割由小米完成。
以移动电源为例:投资一家叫“紫米”的公司,成为大股东,然后小米对其进行包装,由雷军站台,开始卖这款移动电源,价格是69元。
是的,在小米入场之前,可能消费者买这样的东西,需要89、99,小米成功通过自己平台,大规模量产,并去掉中间商。成功将产品降价20%——30%,但是这么做的后果,是这个行业没法混了,要不就是成为小米系,要不就死掉。
分析这个案例,大家发现,小米做了移动电源,带来了什么突破呢?价格便宜了一些。但有一个问题是:是不是移动电源的厂家不作为,故意卖高价,心黑想多挣钱?
答案不是,一方面是移动电源厂家没有小米这样的营销公司,可以大规模生产,去中介化;其次,移动电源的技术本身进步的过于缓慢。
大电量必然带来大体积,移动电源市场需要的不是一个杀掉行业利润30%的人,而是需要能带来技术突破的人。而小米模式复制和打造的产业链,显然收割能力很强,但技术突破能力很差。
总结起来就是,小米做到了易用性更加贴合消费者,但是电子产品,中国制造,缺的不是易用性,而是技术。小米若永远只关注易用性和品牌的那个层面,而不去做深度的技术研发,在很多个行业里必定陷入重重泥沼,最后和那些传统企业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区别,就是那些传统企业更早的接触到了这个泥沼而已。
2014年,小米在印度开启了自己的国际化道路,目前成绩还不错。
小米在欧洲和北美开始试水,售卖非手机类产品(由于知识产权问题,小米也就只能在知识保护不完整的地方展开)。在巴西和非洲某些地区,小米开始卖手机。
相较曾经走在它前面的TCL收购法国汤姆逊案例、联想收购ThinkPad、吉利收购沃尔沃上(这几桩收购案,可以看为是失败的,当初设定的目标都没实现),小米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选择了比较稳健的方式,学习了类似海尔的方式(海尔是自建工厂,小米是投资工厂)。
中国企业在国内受阻情况下,出海比较多。这些企业,大多比较激进,小米还算走的可以的。
现在的互联网企业,三常态:发布会、撕X、生态化战略。
我们先来看看小米投资了哪些企业:
(注:图片资料来自钛媒体编辑马婧)
笔者在先前的文章中,谈论过小米的模式:提出小米不会成为“苹果第二”或者复制苹果的成功,准确的形容是——神似三菱,型似三星。
小米在的产业链的生态投资体系,类似于日本的财团,采取投资控股形式;而在具体产业链的表现形式上,都有是关联产品,类似于三星的产业链,因而“型似三星”。
管理视角,分析解决小米问题
上面是针对现象,谈论小米的一些方面;接下来,针对公司整体情况,展开分析:
1、营销层面
在国内TMT行业,营销高手很多,最牛当然是,这个不解释;剩下的那就是雷布斯,从饥饿营销到口碑营销,再到粉丝营销,最后到今天的“新国货”这样的情怀营销;虽说雷布斯是一个技术出身的人,但他的营销盖过了他的技术。
从产品的定位:从“为发烧而生”到现在小米推出粉色板的女神手机。
成功把产品定位出来、与众不同、传达出去,针对当时手机昂贵的现状,小米营销非常成功;但是失败也在这里。
史玉柱很牛,但不是一个好企业家,生意人而已;外界对小米的期望,高到有点变态,毕竟小米只有五岁。
但小米过度营销,确是不争的事实。
2、财务层面
小米由于是非上市公司,查阅不到财务报表。只有相关融资信息:
2011年上半年,小米完成A轮4100万美元的融资,估值2.5亿美元,投资方有Morningside(晨兴创投)、启明和IDG;
2011年底,小米B轮融资9000万美元,估值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启明、IDG、顺为基金、、高通、Morningside(晨兴创投);
2012年6月底,小米完成C轮2.16亿美元融资,估值40亿美元,具体投资方不详。
2013年8月,小米上一轮融资DST领投,估值超过100亿美元,具体融资额不详。
2014月12月低,小米完成最新一轮融资,公司估值450亿美元,总融资额11亿美元,此次融资投资者包括All-stars、DST、GIC、厚朴投资和云锋基金等投资机构。
可以预测一点,小米融资,应该不会太久。
小米成立了顺为基金、阿里成立了云峰基金、腾讯成立腾讯产业基金,这在配合自己产业布局的时候,是非常好的一个策略。(其他财务方面,笔者胡乱猜测)
3、创新与生产层面
创新,对小米而言,目前是较为困难的。小米产品就是山寨正规化、品牌化,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从山寨开始。曾经的苹果也是,微软同样。
但是关键是他们转型很快,树立自己产品的护城河,建立自己的专利池。小米的今日的困境,与小米“重营销、轻研发”策略是紧密结合一起的。
生产层面,小米除了采用外包策略;国外的公司,虽然也是生产外包,但是他们注重微笑曲线两端——营销与研发设计,中国企业只学营销,可是研发呢?
小米是在微笑,但是笑残了,半边嘴笑。
4、第五项修炼层面
这是领导个人角度,雷军早期在金山,是少年天才;后来在创办卓越,当天使投资人,起得比谁都早,却赶了个晚集,人到40,才创办小米。
风口论——猪在风口,都出自他自身的经历,但客观的分析,现在手机行业的风口已经过了。
抓风口,一直都是雷军的强项,但还是需要雷军的踏实;以前的那些经历,成就了现在的雷军,而雷军对过去的否定,认为自己没能抓住风口,才产生这样的认知偏差。
通俗来说,一个很勤奋的人,努力了近二十年,发现自己不如某些自己曾经瞧不起的人,自然会很伤心,难免否定自己,觉得一定要抓住风口,但却忽视了过去的近二十年的努力。
风口上的猪,只有把自己的体重减下来,让自己心空灵下来,才能飞。蜕变,从自己开始。
本文为授权网易财经《》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网易立场。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秋源俊二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小米的成功可以复制?
时间: 22:00:34
&&&& 阅读:4571
&&&& 评论:
&&&& 收藏:0
标签:一:
2010年4月,一个新的手机品牌横空出世,那就是小米。雷军说,我们要用互联网思维卖手机,我们的手机是为发烧友而生。
小米之前,对于一部手机来说,它的配置高,也就意味着它的价格绝对不低,所以,对于极大多数的普通用户来说,他们能买到的手机,往往都是卡、慢、丑。尤其是对于爱折腾的年轻人来说,这种手机是不可忍受的,他们期望能有一款这样的手机,配置高,价格可以接受,也就是俗称的性价比要高。于是,当小米喊着&为发烧友而生&的口号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这些用户们沸腾了、激动了、疯狂了。因为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自己可以亲自来感受一下,一部配置好的手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而且,不要4999,不要3999,只要1999。自此之后,在年轻人的圈子里,一个叫做小米的手机品牌开始疯狂地流传,大家对其的评价基本上都是性价比、发烧、碉堡了。
不仅仅是在用户中,小米的出现,在整个行业内掀起了巨浪。小米之前,大家都是享受着高利润的手机带来的福利,然而现在,一个搅局者出来了,靠着性价比,想要颠覆整个行业。我想,每个手机厂商应该都是在紧密关注着小米的发展。
小米手机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是性价比,为什么大家普遍不太喜欢用国产手机?因为除了配置不好外,系统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纵观当时的国产Android手机,真正地做系统的屈指可数。然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米带着MIUI站了出来,然后,用户们在看了MIUI的介绍或者体验过MIUI之后,纷纷感慨真是太好用了。系统的方方面面都经过深度定制,易用性大大增强,入手难度相当得低。我也用过MIUI,说实话MIUI的系统优化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好,系统卡顿和内存占用高的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其它手机厂商根本没有注意到系统和软件部分的重要性,他们还傻傻地以为用户们想要的只是个手机而已,不在乎系统和软件。所以,相比之下,MIUI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国内最好用的Android操作系统之一。
当然,如果仅仅靠性价比这一点,是不足以成就今天的小米的,小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饥饿营销。什么是饥饿营销?用3个字来说就是买不到。而小米可以说是把饥饿营销发挥的淋漓尽致。首先,发布会上告诉大家,你看,我们小米,绝对是手机中的战斗机,配置多么多么好,价格只要1999,性价比极高。然后,差不多一个月后才开始正式发售。用户终于等到了发售的那一天,结果发现,不是想买就可以买到,还需要抢购,一次的发货量就几十万台,这么多人来抢,结果是什么,想都不用想,肯定买不到。每一次的抢购,都是论秒级的售罄。但是,用户们还是坚持要等,等待着小米的第二次发售、第三次发售&&一次次的抢购,一次次的买不到,确实让很多用户苦不堪言甚至抱怨不断,不过,大多数的人依旧在抢,为什么?因为实在没有像小米这样具有极高性价比的手机可以选择了。话又说出来,为什么小米要搞饥饿营销,原因很简单。一、可以保持产品的关注度,一般一部手机出来之后,关注度是在不断地下降的,但是像小米这样,平时不让买,然后隔一周卖一次,再来个多少秒售罄,关注度可以很好地保持下去。二、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提高知名度,想必大多数的人抢购的时候都是拉上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一起抢购的,请他们帮忙的时候,他们肯定会问:&为什么买个手机还要抢呢?&,&因为买的人太多了,很难买到&,&为什么这么多人要买,买别的手机不可以么?&,&你知道这个小米性价比有多高么?你自己看看,双核处理器&&&&&&只要1999!&,&这么便宜,我也要买一个&。就这样,小米的知名度就出来了,甚至,连我家里的老人们也知道有个手机叫做小米,仔细想想,诺基亚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三、成本,小米可以把价格定的这么低,每一部手机的利润是很低的,但是毕竟要挣钱啊,怎么办呢,那就是初期卖的少一点,等到几个月过去了,硬件的成本降下来了,再慢慢地提高发售量,所以,每一款小米手机,等到大量发货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是半年以后了,等到开放购买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新手机出来之前的时候了。
那么,既然知道了小米成功的因素,我们照搬不就可以了么?性价比对吧,我们也搞性价比,系统对吧,我们也搞系统,饥饿营销对吧,我们也搞饥饿营销。当然,已经有手机厂商在这么做了。目前做的最到位的是华为,华为手下的荣耀品牌,基本上都是在复制小米。强调性价比,优化自己的EMUI系统,然后也搞饥饿营销。但是,我并不看好华为荣耀,为什么?且不说系统优化的怎么样,就饥饿营销这一点就是个极大的错误的决定,这样做是可以提高知名度,但是,现在大家都已经厌烦了饥饿营销这一套了,你还来搞,大家会喜欢吗?所以想要复制小米甚至打败小米,饥饿营销这一点绝对不能要。
那么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魅族。魅族起初做MP3起家,后来做手机。在当时没有人注意到系统的重要性的时候,魅族已经在很用心地做系统了。但是,之前的魅族总是在做小众手机,产品没得说,就是没什么营销,导致大家都不知道有这样一款好手机。但是今年,也就是2014年,魅族终于不能看着小米的成功而无动于衷了,改变了想法,加大了营销力度,并且要和小米贴身肉搏。首先是魅族MX4,设计上没得挑,flyme系统和MIUI系统不分伯仲,并且价格上只要1799,此机一出,小米官方微博和雷军的微博下,全部都是网友评论的1799,可见所谓小米的粉丝,并不是真正的粉丝,而是性价比粉丝,当有比小米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现的时候,粉丝立马粉转黑。这还是第一步,前几天,魅族发布了魅蓝note手机,要在千元机市场上和小米一搏。配置比红米高不少,设计做工上甩红米一百条街,相同的价格,高下立判。所以,在这么多的厂商中,真正拿捏住小米命门的,恐怕只有魅族了吧。
其实,小米现在不仅仅是在卖手机,小米在不断地搭建自己的生态圈,从互联网盒子到小米电视,从小米电源到空气净化器,还有小米路由等等,最近甚至和美的合作,可见小米的野心之大和眼界之远。但是,小米走的依旧是性价比的路子,想要靠着性价比在各个行业搞颠覆。其实这样并不是一件坏事,虽说我们基本上买不到小米这所谓的高性价比的产品,但是至少它能刺激到其它厂商去降低价格,注重体验。
&&& 说了这么多,回到正题来,小米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我的答案是可以。如何复制?第一,降低产品价格,第二,注重体验,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大营销力度,但是不要搞饥饿营销,让用户买得舒心,这样才不会出现小米那种粉转黑的情况。
&&说一下我的个人观点,我觉得小米的成功可以复制。
&& 首先我觉得小米作为一个新兴公司,技术还不够成熟。我记得我高考之后的那个暑假去买手机的时候发现所有的手机基本上都已经变成了触屏智能机,那个时候身边好多人买小米,我当时买的三星,虽然价位差不多,但是配置差很多,当时还很后悔,后悔不应该那么冲动的买手机,应该先了解一下的。半年之后的寒假回去和同学相聚,我的一个好朋友就开始吐槽小米的死机问题,她还调侃说:&这要是哪天出了危险,想求救的时候手机死机可咋办呀。&后来不到一年她就受不了了换成了三星的手机。虽然小米总是打着高性价比的牌子,但是技术终归还是不够成熟,细节的处理不如那些相对老牌的公司细致。虽然每款机子的推出都会引发一场抢手机的激烈竞争,甚至有人说抢个手机比抢个火车票都难。除此之外,买小米的手机的消费者都不是那种半年或一年就能换手机的消费群体,那种能频繁换手机的消费能力比较强的人都会选择苹果或者三星的高端机,所以小米的不耐用肯定会使小米公司失去一部分消费者的支持。
&& 其次,我听我身边有的同学说她觉得小米的宣传和实际的配置稍有不符,小米2s应该是身边评价算是比1好很多了,也是比小米1的配置提升不少。我身边有个舍友上一个手机掉进厕所之后抢了几天小米2s都没有抢到,就赶紧跑到赛格花比官网多200的价格买的小米2s,前一阵子她跟我说自己不该那么冲动的,她说晚一些买能省好几百,所以小米的降价幅度还是很快的,保值性不如苹果做的好,消费者总是在想在等等吧,再等等吧,这样不仅会让小米公司积压大量库存,如果这个时候再推出一款性价比手机可以跟小米抗衡的手机,小米就会面临很大的威胁。
&& 红米的推出可谓轰动一时,简直是性价比之王啊,当时好多人每天守在电脑前抢手机,没过一阵子,华为荣耀3C的推出成为小米的拦路虎,小米如临大敌,华为作为一家老牌公司,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要比小米高出不是一点半点,这样一家老牌公司推出这样高配置,低价格的手机,所以当时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没抢到红米的人都选择了去抢华为荣耀3C,3C销量迅速赶超甚至碾压红米,据资料显示甚至达到10秒卖出20万台,而且荣耀3C的好评率明显高于红米,被称为&千元顶配飚机神器&。还有联想的势头也不可忽略,身边拿联想手机的同学越来越多了,联想的手机也不贵,而且老牌公司本身就会让消费者感到质量有保障。其实这是我认为小米的成功可以复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小米的经济水平远不如华为这样的大公司,它已经把价格降到一定水平了,但是一旦这个时候有类似于华为这样的大公司再压低价格,跟小米抢消费者,小米是根本拼不过大公司的,大公司就可以迅速拉拢消费者,小米就会岌岌可危。
&& 小米一直打着高性价比的旗号,所有的宣传基本都是围绕着高配低价,大家心中对小米的定位就是&屌丝才买的机器&,买小米的同学也自嘲为&屌丝&,一旦这样的定位成型并深入人心,小米的转型就会变得很举步维艰,他的发展之路受到局限,文化单一,不像华为或者三星,既有高端机又有低价位的手机,一旦在低端机的路上发展不下去,小米就很容易倒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举起高性价比的大旗,魅族,酷派,联想,酷派等等,他们和小米之间的价格都差不了几百元,也都各有特点,小米很难面面俱到,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的增加意味着更谨慎的推敲和对比以及更容易选到适合自己个性化侧重点的手机。小米手机各方面配置看起来都不错,但是没有在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做到极致,特点比较单一,唯一一个高性价比,没有什么公司文化和长久的发展规划,所以比较容易丢失消费者对小米手机的忠诚度,从而让其他公司钻了空子,复制小米的成功路线并加以改良,从而最终取代小米。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认为小米并不是在卖产品,其实是在卖营销手段:饥饿营销,我记得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介绍说红米的市场预估价是1200元左右,但是它只卖799,比市场价低了大约400元,这样不合理的定价和不足量的供应显然是吊足消费者的胃口,你买不到我让你心有不甘,又让你不买别人家的手机。这样的不符合逻辑的营销手段自然会让其他公司不满,各大公司也分分反击,各自推出自己的高性价比手机与小米抗衡。我上网查了一下小米的口碑,大家褒贬不一。至于网上的评价到底靠不靠谱呢?这也不一定,越来越多的水军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很多人越来越不相信网上的好评或者差评。我还在贴吧看见一句特别逗的话:&我最讨厌那些黑小米的人了,因为他们说的都是实话。&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虽然互联网的舆论很容易引导人们的思维和选择走向,但是各大公司这样的把戏左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用,消费者也就更加理智了。消费者就是这样,今天你好我买你,明天有比你更好的,我就抛弃你,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小米很难再降低价格了,而且小米的饥饿营销让其非常难抢,很多消费者买不到就会去找黄牛买,所以红米当初一度最高升到1200多,这样就让手机的性价比大打折扣,很多人会选择再加个几百元买个老公司生产的手机,而且还有一些假的红米在网上销售,我舍友就从网上买到过假的红米,买回来之后手机刚开始还是好好的,过了一阵子她就发现手机总是自动扣费,她当时特别失望。
我通过查资料得知小米其实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坚强,小米一直受侵权问题的侵扰,更有形象的比喻说&小米就是一个裸奔的巨人,注定要为成长买单。&许多公司诸如中兴,华为,爱立信等等粉粉给小米发去律师函,要求解决侵权相关问题,这也是小米必须面对的问题,一家新公司,过于注重销售额,而忽略了其专利技术的研发。苹果公司之所以挣钱,不仅得益其良好的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专利,据说乔布斯自己一个人就有300多项专利,苹果手机虽然成本价不是很高,但是售价很高,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消费者对苹果很痴迷。这种赚钱的方式比小米那种只靠卖硬件价格和侵犯别人专利聪明多了,即使有一天苹果的手机不能吸引消费者了,也可以靠专利盈利,但是小米一旦手机没有市场了,它就脆弱得不堪一击,也就没有在这个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生存的资本了。所以在这一点上小米是很容易被取代的。我看前一阵子小米最近还推出了空气净化器,但是今天看新闻说小米又一次面临侵权问题。照着这个趋势下去,小米面临法律的惩罚是迟早的事,不知雷军是对此早有打算和对策还是仅仅是走一步看一步。
&综上所述,我觉得小米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一个这么容易就获得巨大成功的公司,我觉得仅仅是因为它抓住了这个时代的机遇罢了,抓住了智能机现在的火热发展,而这个机遇现在任何一个有实力有能力的创业者都可以抓住,只要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和营销策略。其实很多蓬勃发展的新兴公司的创始人都还很年轻,他们敢于创新,有激情,有勇气,敢于和固定思维说不,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缺少了老牌公司的那种长远的眼光和完善的规划。虽然有这么多理由让我觉得小米的成功可以复制,但是小米自然也有其众多的消费者,每一款手机也都算得上是爆款,至于小米究竟能走多远,这还要看小米团队的发展策略,看他们能否把高性价比的手机做到极致,让竞争对手永远无法赶超。
想必小米大家都应该再熟悉不过了,他是近两年迅速发展的一家专注于iphone、android等新一代软件开发与热点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的公司。小米公司是2010年正式成立,总部位于北京。其手机精英开发团队:雷军,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金山软件董事长、天使投资人;林斌,前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黎万强,钱金山设计总监金山词霸总经理;周光平,前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刘德前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黄江吉,前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洪峰,前Google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日&小米手机发布会暨MIUI周年粉丝庆典在798举行,国内首款双核3G手机&&小米手机正式发布。日,小米手机正式开放网络预定,其半天内的预定超过30万台。10月20日小米手机通过小米官网正式发售,12月18日小米手机第一轮开放购买,半小时内10万台库存销售一空。
&&&&&& 小米手机在网上的营销策略已经进军国外市场,在Google供职5年的雨果巴拉加盟小米,率领小米进军国际市场。尤其在印度市场,小米获得了不小的收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开辟了印度市场,利用其传统的&抢购&营销方式,并且每次的供货只满足十分之一的需求,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由于种种的专利等问题,期间小米在印度禁售,但最后又恢复销售。
&&&&&& 对于任何事情,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对于小米的网络营销方式亦是如此,有的人认为这是小米的饥渴网络营销,不会长久的,只是暂时吸引了消费者的购买欲;而有的人则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不好,这只是一种销售渠道,完全可以长久。最终的结果只有历史来见证了。
然而对于小米的成功,其他的公司是否可以复制?从很直观的方式来说,任何成功的方法都不可直接复制,按部就班的使用成功者的方法是绝对行不通的,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不同之处,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适当的调整,使适合自己问题的解决办法。在现在的手机市场,许多公司可是效仿小米的成功方法,例如华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华为旗下荣耀品牌智能手机的销量从100万部增长至2000万部,这主要归功于其效仿了小米在线销售策略。小米的成功不可简单的复制。需要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合本公司的销售方案。
小米成功的原因有:专注于产品,抢先研发,集中有限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出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更早的投入市场;善于抓住用户的消费观念,根据用户的体验,生产更符合用户的的产品,一切为用户服务;再就是降低广告费用,大多数产品的发布,其广告费用占其成本不小比例,所以尽力降低广告成本,而小米则用炒作代替了广告,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降低成本就是增加收入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销售渠道,通过普通的市场,其额外的费用占用了不小的成本支出,通过网络,则减少了近三分之一的渠道费用;再还有就是有节奏的的放货,保持市场对产品的购买欲,其小米的饥渴营销就是利用缺货等虚假现象,使消费者对其小米手机保持极大地购买欲望。
各类公司对小米这种营销方式或多或少的都有不同程度的复制成分。就例如华为,他欲望采用网络销售的渠道,再加上小米的饥渴销售策略,再就是薄利多销的方式,开始进行售卖,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如果对小米的成功方法不加分析的直接用于自身的销售方法中,必定会带来很惨痛的失败代价。因而任何成功都不可投机取巧,需要一步一步迈向胜利。借鉴别人的成功方式是必然的,用于自身时需要加以改进。
小米的成功并非偶然,从种种现象的分析来看,他的成功是必然的,最直接的方法尽最大的努力减少成本,是最好的盈利方式,而其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几乎没有广告费用的支出,没有第三方销售的成本等等,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其产品的成本价格,从而在价格上打赢了一场战争。同时又饥渴的营销方式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欲,也就是雷军所说的&只想开个有人排队的小餐馆&。对其成功的复制不能只局限于表面的饥渴营销,网络销售等方面,应该从其销售的本质开始入手,充分理解并掌握它的营销理念,并根据自己本身的发展状况,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营销策略,努力从成本上入手,打一场价格的攻坚战,还有科研的技术水平是最重要的成分,最其不能有丝毫的打折,再就是软实力的售后服务。没有偶然的成功,每次的胜利都是在严密的计划下进行的。小米的成功不能按部就班,应该深刻理解其销售理念,制定符合自身的营销方案。方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上有极大地发展空间。
小米,是全国企业家都在研究的对象,当然,我也是小米的粉丝。人们试图从小米身上,找到可以复制的模式。不幸的是,小米的成功无法复制。
因为,小米的老板是雷军,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像雷军这样的人,很难再找到第二个。
他不仅业绩雷人,说话雷人,做事雷人,跟大部分创业者和企业家相比,履历,也很雷人。
雷军的履历无法复制。
18岁考入全国一流的重点大学计算机系,大四创业做软硬件一体化产品。21岁开始写加密软件,中关村的软件商帮他经纪,大部分正版软件使用他的加密软件加密。兼职写的加密软件收入,远远超过他的薪资收入。22岁开始写书,所写的书成为程序员入行必读的技术书籍之一。22岁到30岁,8年的时间,从加盟全国知名的软件公司,到成为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和股东,并继续奋斗10年,领导这家公司上市之后辞职。38岁功成名就,转行做天使投资,相当一段时间,以投资成功率百分之百作为自己的追求,所投公司大多在业界声名遐迩。41岁重新创业,创办小米,在全球巨头和身边各色老辣江湖的眼皮地下,靠手机入手,短短四年,小米公司从创立到年销售突破五百亿,市值估值突破三百亿美金。上述故事的主人公雷军,也因此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并代表行业为习主席带队的全体政治局常委集体上课。
雷军决定做小米的时候,绝大部分人不认为他会赢,也不认为他有必要赌那么大。赌上几乎全部的人脉和品牌,如果赢了,就进入新的一场持久战,如果输了,就成为一个笑话。这种逻辑,更像一个无产者的逻辑,反正,失去的只是枷锁。
谁不怕失败?雷军当然也怕,所以,在小米悄悄的做了一年后,雷军才有勇气在媒体面前声张他和小米的关系。在此之前,雷军算是给自己留了个退路。40多岁的人就是这样容易患得患失,跟面子相比,钱甚至不是最重要的。
然而,小米创业一年之后,雷军最终还是走到了幕前。也许,这个事情,雷军已经笃定的认为,自己不会输了,或者,他就像后来跟格力董明珠设赌局时那样,用这种方式为自己设定一个无法后退的目标?,也不认为他有必要赌那么大。18年金山苦守,尽管所获财富在IT同龄人中不算最丰厚,也算是之一,胜过那99.99%的同行者。以这种身价,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红海市场,输了,得不偿失。
谁不怕失败?雷军当然也怕,所以,在小米悄悄的做了一年后,雷军才有勇气在媒体面前声张他和小米的关系。在此之前,雷军算是赌上几乎全部的人脉和品牌,如果赢了,就进入新的一场持久战,如果输了,就成为一个笑话。这种逻辑,更像一个无产者的逻辑,反正,失去的只是枷锁。
每一次的变革,都是机会和挑战并存的。不同的是,有人抓住了,一飞冲天,有人没抓好,跌入谷底。看到同样选择下的不同境遇,更多人会失去了去抓的勇气。人就是这样在贪婪和恐惧中逡巡,兼具勇气和智慧者成功。
雷军用自己的历史为自己代言,同时也善于拉周围的朋友为自己背书。用这种方式,他将自己在金山浸淫将近20年的人脉,将后来几年做投资人的人脉资源,精心整合。而用&手机就是小电脑&这样的比喻入手,以软件、硬件、应用结合的模式,将自己在PC领域的经验和资源,转化成在手机领域的竞争优势,也吸引了大批投资人和资深工程师的加盟,奠定了他小米创业的高起点基础平台。
小米的成功,起点是雷军20年的积累和耕耘,包括资金、人脉、经验,还有推倒重来的勇气。这,是其他创业者很多人所无法企及的。
IT行 业的创业者,尤其是传统软件行业的创业者,大多是具有极客气质的人,雷军也一样。也许,他在创立小米前的那段时间,曾经想过功成身退,以顾问、投资人的身份当当别人的看客或者自己人生的旅客,但最终,他决定重返极客般的道路,并以新高度作为目标,哪怕因此可能会失去一些甚至更多东西。
至今为止,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包括移动互联网行业中,所有创业型公司都是老板驱动型的,就连腾讯、百度、阿里巴巴这样已经有十几年历史的功成名就的万人层级的大公司,也依然没有脱离老板的影子。对于创业型公司来说,老板的性格就是企业的命运,老板的决定就是企业的行动,老板的思维就是企业的战略,老板的追求就是企业的目标。对于小米这样的公司来说,雷军的追求、格局、阅历、思维对于小米的影响,无人能出其右。
文章结束了。有人说,文章的名字是&小米的成功可以复制?&,为啥只说雷军,文不对题。题没错。想复制小米的成功?首先需要先有一个雷军这样的人。可惜,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很难找到第二个。我没有神话雷军,时间的积淀是无法复制的。
当然,小米也有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关于产品的认识、关于商业模式、关于营销模式,只是,那不是小米成功的内因,那只是外在行为表现,所有企业成功的根本驱动,只有一个,那就是&人&。
关于这个题目,在我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前,我有必要先叙述一下小米究竟获得了怎样的成功。首先,小米是雷军先生于2010年4月正式创立的品牌,《华尔街日报》曾报道过小米提交给银行的数据,去年小米实现了44美元的销售额、5.66亿美元的净利润,根据雷军在微博上公布的小米业绩情况,2014年上半年,小米售出了2611万台手机,仅半年时间小米销售额含税达到330亿,同比增长149%。虽然小米起步的时间还不到五年,但是现如今的小米已经是备受业界关注的存在。
下面一个问题,就是小米为什么成功。首先最明显的就是价格方面。我自己就是小米用户,2013年8月份我用1750元购入一部小米2S,不到两千元性能又不错的智能手机不多见,很多同学都选择小米,自习时教室里小米熟悉的震动和铃声不断,一方面印证了小米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小米超高的性价比。小米手机的价格一般在两千左右,比起其他智能机的价格来低了好多甚至不到一半,这一点,在低收入低消费水平的人群中就完胜苹果。
其次,在性能上,小米是双核1.5GHZ的智能手机,800万像素,使用基于android系统定制的MIUI系统,兼容android软件。这些是官方的说法。在我个人的使用经验上看,小米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偶尔也会死机但是频率很低,不论是上网打电话还是拍照效果都很好。小米手机之间在联网状态下都可以使用免费网络短信,方便而且实惠,玩游戏也很快。而且小米的系统一直很积极地更新,没有什么bug,很稳定,速度也快。还有一点,苹果和魅族的电池都是不可更换的,小米不是。外观上小米也是相当不错的。就拿米三来说,屏幕五英寸,多色可选,如银白色、玫红色、雅黑。白色等,手感也是很不错的。据说小米2S的手感是最好的。小米的硬件很不错,软件也好,可是价格却与其他智能手机有着很大差距,一开始我也是抱着质疑的态度,小米究竟是怎样盈利的。我查了一些资料,下面是我得出的结果。
雷军说,他想用互联网的思想做手机,先要流量再考虑盈利。也就是说,雷军认为小米初期盈利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小米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投资而不是净利润上。客户对小米的忠诚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这样就有一种薄利多销的感觉了。先把销量提上去,那么知名度也一定不会低,这样一来不论有什么样的新产品推出都能引起很大的响应,这是一种很长远的方法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小米采用的是官方网站销售的模式,这样就减少了销售渠道的成本,使小米公司本身和作为购买方的顾客们同时获益,再次将问题引回薄利多销的好处上,这是一个正循环。
在近期小米手机全面增加产线之后,手机生产方面的速度已经逐步跟上了小米手机销售的速度。最近,小米又出了好多新种类的周边,涉及到更多更广的领域,除耳机、挂绳、保护套以外,小米积分商城还拥有包括同城会T恤、两周年T恤、普通版F码、米兔系列T恤、小米棒球帽、米兔车贴及爆米花杂志、限量纪念版米兔等诸多周边产品,&小米,为发烧而生&已经是随处可见的一句话,周边的运营也是小米另一种盈利的方式了。相信这样发展下去,小米会越来越强大。
下面,就是关于论点的讨论。小米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呢?小米的成功不是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如果说小米的成功是必然的,那么哪怕不是小米,而是其他的品牌,按照小米的每一步一板一眼地走下来丝毫不差,是一定会成功的。但是,现实中没有那么多的理想状况,雷军只有一个,小米也是独一无二的。没有零差别复制的可能。唯一可以断定的是小米的产品性能、服务质量和经营理念都是强大的甚至是可怕的。就拿小米的经营来说,小米采用的是电商的经营模式,但是电商有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小米是成功的,从产品质量上讲,好产品也绝不只有小米一家,为什么不见所有好产品都像小米一样名声大噪,服务上就更不用说了,不是只要有好服务就有好收益的。
总而言之,小米是好的理念的综合,不是单单某一方面的出色成就了小米。如果说有哪一个品牌总结了小米的经验,好好地加以利用,也许真的可以像曾经的小米一样慢慢壮大起来,但是小米已经存在,不可超越。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产品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手机、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小米公司的成功令人侧目,同时也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希望借助对于小米成功之路的复制而成功崛起。然而在我看来,小米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小米的成功,是由非常多的方面结合而成。可以说,小米模式是独一无二的。犹如崎岖道路上的先行者,小米已经领先了非常之多。小米有很多独特之处是完全无法复制的。
首先,小米对于消费客户的定位做的非常精准。小米旗下的产品最为令人侧目的当然是广为人知的小米手机。中国人口多,市场大,手机品牌数不胜数,在小米手机没有出现时,智能机的高端市场被苹果以及安卓的高端机牢牢把控。苹果与三星等公司当初的客户定位就是高端消费群体,同时由于国人对于国产品牌本能的不信任,导致国产手机一直无法打开市场,然而这一切的改变就源于小米手机出世。
小米手机另辟蹊径,不与其他公司竞争高端消费群体,而将目标转向高端之后那庞大的客户群。学生、年轻人,这些就是小米的目标。在这个年龄阶段,买手机并不是为了盲目跟风,对手机工具的要求是方便,价位适中,他们不会去过度追求面子,而是要力主实用,所以他们在购买手机是主要考虑的是功能和价格。而小米手机的性价比简直是颠覆性的。人们已经习惯了高价格高性能的智能手机后,发现一部性能同样超群,价格却不足苹果一半的手机时,怎么不会大跌眼球,为之吸引。
在小米手机打响名堂之后,许多国产智能机都全力效仿,例如魅族华为等,却都已无法复制小米手机横空出世时的惊艳,在这一点上,小米占尽了先机,之后或许会有较小米性价比更为强大的手机,但无论是口碑还是话题性,都已让他人无法逾越。
其次,小米的销售手段是非常实之有效的,那就是饥饿营销。说到饥饿营销,就不得不提下苹果。
苹果产品的饥饿营销是做得比较早的,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管国内外,苹果的品牌认知度已经深入人心。只要它有新品上线,都会聚集一批果粉排队等抢购。
苹果的饥饿营销在中国内地做得特别明显,苹果公司出新品后,中国内地一直被安排在全球后几批地区和市场上市。在内地群众还没能买到在焦急地等待苹果产品的时候,新闻上铺天盖地都是关于各地抢购苹果产品的新闻。这些消息更大大激起了群众的购买欲望和热情。
苹果通过限量销售,以突出厂家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同时也暗示本产品供不应求。这种等待的购买势必带来人们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而小米的营销策略虽看似与其相似,其实却是截然相反的。苹果的策略是饥饿营销加上高价格,而小米的策略是饥饿营销加上低价格,采用的是相反的策略,以饥饿营销加低于一半的价格,直接撕破了国外手机的垄断国内市场的格局。
在炒作方面,小米一如既往的非常高调。自小米手机出世之日起,围绕在小米手机上的话题根本没有断绝过。自从小米手机还胎在腹中的时候,小米手机的创始人&&雷军凭借其自身的名声和号召力,一场酷似苹果的小米手机发布会于8月16日在中国北京召开。如此发布国产手机的企业,小米是第一个!不可否认,小米手机这招高调宣传发布会取得了众媒体与手机发烧友的关注。
接下来凭借偷师苹果的饥饿营销手段还有无与伦比的超高性价比,小米手机瞬间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人人都想见识一下如此便宜的手机是否真的能像宣传而言做到无可挑剔。而在小米手机问世之后,看起来小米手机的媒体评测、用户试用体验好像也不赖,这样消费者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也被攻破了,剩下的只是疯狂的抢购了。
小米公司对于舆论的引导是非常准确的。自小米手机出现,论坛上对于小米手机往往毁誉交加。小米手机是否抄袭苹果、小米手机是否抄袭三星、小米手机能否撑起国产机等等的贴子数不胜数。这些争议让即使本来对于小米毫无想法的消费者,都无可避免的对于小米手机产生一丝兴趣。人们不禁要想到,能够引起这么大的风波的手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而这就是小米公司所希望导向舆论的目标。
与此同时小米公司完全颠覆了传统的产业链。互联网对于小米公司的崛起起了无可争议的作用。在以前人们想到买电器,最快能想到的就是去到国美、佳宁、美的等电器实体店。而电器生产厂商所能选择的销售渠道也不外乎是实体店,互联网营销改变了这一切。如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米模式&,产品研发和品牌属于小米公司,制造外包给代工企业。从品牌持有权角度看,这种模式和制造商自建网站销售均属于直销,然而销售商每批次均以有限数量产品发售。
电子商务平台的方便快捷为这一营销模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现代网络传播营销手段的应用和消费者追求个性、独立的消费观,基于B2C直销模式下的限量销售模式往往能取得成功,小米手机就是一个例子。实践中有些企业盲目跟从,忽视自身实际,缺乏科学合理的应用手段却弄巧成拙。
综上所述,想要复制小米公司的成功,就要同时兼顾无与伦比的性价比,饥饿营销的高超手段,强大的舆论把控能力还有颠覆了传统的产业链。在各个方面都有许多佼佼者,譬如魅族与华为的性价比,锤子手机强大的舆论导向与饥饿营销,但尚无公司可以像小米一样兼而有之且都做得非常好。
尽管没有企业能够复制小米公司的成功之路,但能够做好的就是分析与借鉴。成功者必有超人之处,而这就是要学习与把握的地方。
在近几年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小米算是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了。我也是作为一个小米的资深用户,从小米1开始,一直在使用小米的手机,从小米最初的崛起见证了小米一步一步的发展。那么,问题来了,小米的成功关键在于什么呢?对此,各界媒体有不同的观点,而小米官方的雷军给出的答案是,小米的成功,核心是高效。
所谓高效,可以从以下的一些方面说起:第一,小米强调的是真材实料,把产品做好;雷军说,小米的产品在发布之初就已经具有了高品质,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以最典型的小米手机来说,小米手机口号就是为发烧而生,那么小米的硬件当然是做的配置比较高了。第二,小米在与客户的交流方面做的非常好,小米非常愿意倾听用户的意见和心声,尤其是在开发版的系统当中,经常会有用户反馈等环节,而小米的论坛也比较活跃,小米官方和小米的发烧友的互动也就有了不错的平台;这样以来,小米就能和用户打成一片,不仅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体验,同时用户的反馈对引导公司的前进也有很强的推动作用。第三,小米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技术,从小米的营销方式来看,小米的产品是在官网上发布的,电商直销,高效率的运作,这样可以控制好成本,缩短中间环节的成本损失,从而使得市场销售的价格能更大限度的接近成本。从这三点来看,第一点造就了小米的高质量,第二点造就了小米的产品符合用户需求,第三点造就了小米的低成本,那么合起来说,小米的运作方式就是一个词来总结:高效。
小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和思维方式有关,雷军过去有一句话很广为流传,叫做&要做站在风口的猪&,所以,努力勤奋的中关村劳动模范雷军到了40岁的时候提出了,行业的切入时机很重要。
其实雷军在做小米之前,还是去过凡客诚品,在服装产业,雷军也想用像后来的小米这样的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来颠覆一下,但是很遗憾,当时没有成功,这是为什么呢?而为什么几年之后的小米手机一直到后来的小米手环和小米移动电源甚至小米空气净化器都能成功呢?这个我们来分析一下吧,对于服装产业来说,每个人的身材不同,而且眼光不同,所以说设计很重要,而当年雷军去凡客诚品的时候做服装产业并不是很熟悉,去厂商去谈单子都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所以当时作出的产品也就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导致了当时凡客诚品没有作出颠覆性的价值出来。
而相比之下,雷军在智能手机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选择了创业,然后投入了小米公司,所以说,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时机选择的非常好,抓住了机遇。而刚才说到的凡客诚品则是反映了另一个原因&&服装卖的是设计,而手机以及移动电源等产品卖的不是设计,更看重的是功能性。所以,对的规则运用到了对的行业才会收获成功。
那么小米的成功到底能不能复制呢?这个也是要看上面提到的这些方面的。有人甚至还说过,小米未来能不能造汽车,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在短期内应该很难。我们可以看看小米目前的产品,大多数还是那些生产难度不太大的,代工厂容易找的。小米的生产模式是怎样的呢?只要技术相对成熟了,产业链完整了,小米公司的运营模式就可以像攒电脑一样的模式,就好比说选择比较合适的元件来完成这个产品。小米因为是非常注重用户的体验的,所以小米只需要按照用户的需要的技术指标来制造,制造装配品有产业链来支持,小米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卖给消费者就可以了。因此说,挂着小米LOGO的产品并不一定是小米制造的,比如说小米手机中的CPU就是高通蛟龙的(小米3移动版的CPU是NVidia制造的),而这些都是小米交给代工厂来完成的,但是没有小米在前端的这么多宣传,也就不可能卖出这么好的销量,换句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
再说一说小米高性价比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价格比较低,当年小米手机上市发布的时候也是要了1999元的价格还必须要抢购的,但是后来就不需要抢了,还在降价,说明卖出1999元的时候,小米公司已经能拿到不少利润了。有做经济学方面的专业人士评价到:&小米手机通过颠覆性价格的轰动效应,以批量换成本,最后把上游成本拉下来,名义价格变成实际价格。实际上看起来便宜的小米手机利润却是国内最高的。&(这句话是为了证明我的观点引用的,不算抄吧。)对此,我也表示非常赞成。
那其他手机厂商呢?也许产品的性能可以超越小米,但是目前从媒体到电商在全面性上,还没有哪家公司可以媲美小米的。不过最可怕的是,不仅手机厂商没有,小米进军的其他领域也没有。
所以说,小米公司的成功,就目前来看,还是比较难复制的。那未来会怎样呢?也许等其他整合资源的巨头出现的时候,小米已经不知道发展成什么样的状况了。小米的成功暂时难以复制,也许未来可以,但是,未来的小米,也许就不是今天的小米了。
小米是一个很成功的公司,他的成功有很多方面如单一产品,集中精力做好,产品设计时就参与用户意见,善待客户,小恩小惠高配低价期货,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分开,以及小米内部优良的管理等,从公司开创以来到现在可算是一路坎坷,但最终还是成功的。
小米的成功,并不简单,营销术虽然改进自魅族。但是名义价格可以算是独创的。那么,小米的成功可以复制吗?很多人或者是事物的成功都是可以模仿的,甚至说是可以复制的,然而当今小米是否也可以复制呢?答案是不能,原因有诸多方面。
每一个品牌的开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在当今的形势下,很少有人拥有如此大的财力资源。目前小米已经涉及手机,电视,移动电源等方面。小米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的事情十分的多,而这些事情都是难以复制的。
小米是国内第一个用高通8260作出成品的厂商,国际上时间也是很早的。在主流产品还是单核1Ghz,极少数高端产品才是双核,要达到这样的突破,相信很多公司都是很难做到的。在8260有开发板的时候,小米就集中极其有限的资源研发这个高性能硬件平台,力争最快的速度拿出成品。而现在想要有这样的机遇几乎是不可能的。
虽然有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区别(低价在初期是要抢购的),但是小米的定价一直是颠覆性的。这得益于小米完整的布局,小米电商是自己的,控制媒体无须宣传,没有层层实体代理,小米就敢做成本价。这对于其他公司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对于一个新兴的品牌,广告赞助等等的都是必须的,初期打广告都是一个不少的费用,这样成本价就会很高很高。在目前的市场上华为,三星,魅族等等多种品牌都已经成型,所以在市场上的价格都已经稳定,并且性价比较好,在如此诸多的品牌压力下,新兴品牌很难成长,除非有很大的吸引了的新的创意,否则都难以生存。小米移动电源,手环包括现在的空气净化器也会是这个路数。自己掌握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所有环节,就可以压缩成本,给消费者低价,还能有丰厚的盈利。这些都是新品牌无法做到的。
其他手机厂商比手机产品可能会胜小米一筹,但是媒体到电商在全面性上能媲美小米的还没有。不仅手机厂商没有,小米进军的其他领域也没有,这才是小米可怕的地方。对于一个新兴品牌,是没有办法一下子进军这么多行列的,如果仅从一方面入手,那样也是没法发展的,理由上面有提到。如果是一个大型公司要发展到这样的巨头,当他们发展成这类巨头的时候小米也已经发展到了另一种新的方面了。
想不想买是一回事,买不买得到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和不时地向消费者推广手机不同,小米公司总是让消费者等待。人们通过注册预定产品的同时,小米可以大概了解有多少真正想要购买产品的消费者。
小米前期很早就开始推广和宣传新品,然后逐步的放量来卖,始终保持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从长远来看,这个产品会一直保持着热度,人们会一直惦记这想买,这样就无形中为小米节省了超大的一笔广告费,而且是非常有效的广告。小米从米一开始就一直保持着正确的策略。遵循这条方针的小米按需生产,不容易亏损,因为不会有滞销库存,管理更少的存货时风险更小。不仅如此,随着原材料成本降低,小米还能生产更多的产品。这样的宣传方式是其他公司难以模仿的。对于目前的大多说公司,一件产品要研发出来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在研制成功之后必须要卖到一定量后才能盈利,否则的话就会亏本,对于小米来说,这样的事情不存在什么问题,因为他涉及的方面多,如果手机的方面出现了问题,他也可以从其他的方面来弥补回来,这样风险就降到了最低。随着小米与各个国家的主流电商平台合作,它们并没有在零售店、纸质媒体,电视或网络上投入大量营销预算。这些电商不仅销售手机,同时还有耳机,T恤和小米兔公仔等周边在售。小米宣称仅2012年它们就售出了超过18万套公仔,并且不包含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印度。
小米的营销主要自己操盘,包括公关、微博营销、客服等都由自己来做而不是选择外包,有效保证了和用户的零距离沟通,执行力更强。这样的好处就在于和客户的距离特别的进。如果客户有什么新的需求或者产品存在任何问题都可以有效直接的反应给小米,而小米也可以更快的解决用户的问题,这在当前的市场中是很占优势的。一个产品的好坏是由客户来评价的,所以这样的处理方式对小米是很有利的。
小米从一开始就赢得了用户很好的口碑,如今米粉已经成了小米手机的广告志愿者,对于一个好的产品是值得大家广而告之的,要赢得良好的口碑是很难的,要赢得像小米这样的口碑更难。目前也有不少的大型公司口碑也不怎么好,对于新兴公司来说要塑造一个良好的口碑很难很难,所以小米目前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也是难以复制的。
总的来说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营销模式的领先是小米成功的主要因素,这两点看起来似乎不难实现,但是想要像小米一样再次走这条成功之路却是十分艰巨的,可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虽然小米的成功之路不可复制但是还是有不少经验可以吸取。减少销售的中间环节。工程机械的绝大多数产品都是通过代/理商销售给最终客户的。首先,在行业需求降低,竞争激烈,利润趋薄的时候,销售渠道的缩短可以帮助厂商相对提高售价、快速获取市场信息、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其次,宁可选择微利也要规避风险。互联网直/销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没有应收账款风险。这使得厂商的微薄利润也可以入袋为安。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零首付、低首付积累了太多的债权风险,很多企业都会同意与其空面对账面的财富而经受清欠的洗礼,还不如做实销售,做实产品性能质量,做实口碑,哪怕赚取只是微薄的利润。最后,小步快跑,步步为营。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很多固定资产以厂房或设备的形式在不停折旧减值,但这其实是沉没成本。移动互联网的席卷之势,似乎要颠覆传统的营销及管理理论。但是只要在更高的层次,用更多元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或是略微修正。在新的行业形势下,借鉴移动互联网的经验,工程机械企业至少可以在如下的方面做出改变,以确保逆势而上,弯道超车。
最近几年,智能手机市场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产品充斥市场,而小米手机作为国产智能手机之一,引发了一次次的大抢购,很多人说小米产品的热卖归功于其营销模式的成功。但抛开饥饿营销的概念,从本质上来看,小米的成功并不仅仅是营销模式带来的巨大盈利,同时其公司的理念,产品开发的模式以及其多样的销售方式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米的成功取决于哪些方面,其成功的背后有着怎样不寻常的经营模式,它的成功究竟能不能被复制,下面就从几个方面为大家进行一下系统的阐释。
小米公司全名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其主要领域为智能产品的自主研发与设计,是一家集研发,开发于一体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其定位并不是单纯的手机厂商,它同时创办了中国最大的手机论坛之一。同时,其为发烧而生的产品理念从根源上解释了为何小米总是拥有及大规模的核心用户群,从创立之初MIUI论坛就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关注,这为小米之后的快速崛起打下里坚实的基础&&用户。
在创办之初,小米公司最早的产品是一款被称作MIUI的手机操作系统(UI),根据&为发烧而生&的理念推出的MIUI系统,在短短的时间内做到了每周五更新一次,这在成熟的手机系统中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其美观大方的设计,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的预制使得系统一推出就收到了不少人的推崇,为了推广该系统,小米采取了线上抓取用户的策略,在论坛内发展自己的口碑,悉心解答用户的各种疑问,从一开始的1000名用户内选取了100人成为SVIP参与MIUI的设计,收集各方意见与反馈,小米通过这种模式,逐渐吸引了大批的用户,创办了自己的论坛,更方便的与用户零距离接触,同时可以轻松获取用户的第一手反馈资料,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产品,后来研发手机产品,其大量的用户群体证明之前的模式是正确的,在国内,只有拥有了足够多的用户才能够真正的站稳脚跟,拥有与国外其他品牌竞争的能力。
试想,如果有一款产品,从他的设计到实现再到销售全程都有你的亲自参与,这样的一款产品是否会令你大感兴趣呢,这也就是小米在产品设计上所走的道路,它依托于MIUI论坛,让公司里的工程师十分方便的就能接触到用户群体,用户在论坛上随时讨论产品的优劣得失,这让产品能最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目标群体的心理预期,从而使自己的产品在自己的目标群体中较其他品牌更有竞争力。从这种角度上来讲,小米买的不仅仅是产品,更多的是用户对产品的参与感,以这种新奇的方式,在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的同时又吸引了广大年轻用户的关注,做到了一举两得,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吸引了用户。这种模式是在小米营销手段背后是小米的产品如此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宣传手段上看,小米刚刚好赶上了微博的崛起,这无疑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小米,依托于微博的平台,小米公司可以更好地与其目标群体互动。小米依托于各大互联网平台以及社交软件如QQ空间、微信等进行销售前的宣传,例如:在小米手机青春版发布会当天,150克青春的微博转发创下了2012年微博最高转发数。该次活动共有200多万转发,100多万的评论;另一个活动则是&我是手机控&,2011年8月,小米手机在微博上发布了这一活动,雷军在微博里率先炫耀自己的&藏品&,用户的怀旧情绪和炫耀心理被激发出来了,在很短的时间,就有100万用户参与了;小米社区举行过&智勇大冲关&活动,比拼谁更了解小米手机的一些参数,优胜者可以获得小米社区的勋章、积分等奖励,参与人次是1800万人次,有100万人参与了。一个个数据表明了线上宣传的巨大作用。小米在线上宣传的同时,在线下与运营商密切合作,推出不同版本的合约机,获得了大量的订单;定期举办同城会,密切联系核心用户,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牢牢抓住核心用户的兴趣点,这同样使得小米手机的销量大幅增加。
从营销策略上来看,小米公司仿照苹果,高调发布其产品,同时在线上及线下发售,采用电商加物流公司合作的分销模式,通过其固有用户群体来逐渐推广产品,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商业广告的费用,同时通过限制手机的出售来控制市场,导致市场上小米手机供不应求,这恰恰利用了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无形中提高了产品的价值,在市场上造成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来购买,这种手段俗称为饥饿营销,这种手段无形中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同时降低了部分产品宣传的费用,一举两得。
在线上宣传的帮助下,小米手机一次次的创造销售的记录,虽然不少用户抱怨这样的模式下很多人无法第一时间拿到产品,但是这对小米来说无疑是十分巨大的成功。
再来看看小米公司在其他方面的隐性优势。小米科技如今是市值超过2.5亿的互联网公司,同时其现在拥有了众多关联公司如多玩、拉卡拉、乐淘、凡客、以及众所周知的金山软件,这些关联公司存在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与这些公司进行服务对接,小米可以获第其他普通手机厂商所不具备的明显优势,以更高的效率,更为低廉的成本快速整合资源,通过双向推动作用以手机为纽带缔造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巨头。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走上资源整合的道路,而小米有其天然优势,依托于众多关联公司,通过进一步整合,小米在未来很有可能会迅速发展为复合型互联网公司。
此外,过硬的技术实力,以及优秀的管理团队在小米的成功之路上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小米的管理团队来自于前微软,谷歌,金山等大公司的员工,其管理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制定公司发展策略上以及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这样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无疑帮助小米避免了很多决策上的失误。同时,其技术团队过硬的实力也提高了小米在国内市场中的竞争力。
小米公司从服务和口碑入手,培养自己的用户群体,然后通过用户群体以论坛的模式获取用户的需求,改进自己的软件及硬件产品,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一模式让用户有极高的参与度,这是其他品牌所做不到的,小米以亲民的姿态通过过硬的技术基础,再加上合理的营销手段以及适当的价格制定,从中低端市场入手,以新奇与潮流的设计元素吸引了大批青年用户群体的追捧,靠其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大量低收入者的关注,同时其贯穿始终的&为发烧而生&的理念,在做大手机产品的同时仍然没有忽视其基础的MIUI系统,且不断推出与时俱进的新产品如小米盒子、小米电视等等,这些种种因素汇聚起来,才成就了小米科技的今天。由此不难看出,如果单单从营销上复制小米的成功之路必然是行不通的,究其根本,牢牢把握以用户为核心的思想,获取用户第一时间的反馈才是小米成功的根本。若是没有早期小米论坛的基础,相信小米的产品不会像今天一样广受欢迎。
在百度里输入题目如上,可以看到很多相关的链接,打开第一条是一则摘了雷军两句话的新闻,其中一句是:&小米模式是可复制的,在未来三到五年里复制100家小米&。我不知道作为创始人的雷军是怎么想的,在看了题目,上网找了关于小米的资料,结合自己平时对小米的一些了解后,我个人觉得,小米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接下来我会慢慢地阐述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们很多人知道小米是从它的手机开始的,从小米1到小米1S,再到现在的米4,甚或红米和小米的平板,都知道这是一家出高性价比手机的公司,很多人对于小米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当然,大家只是没有很用心的去了解罢了,所谓先入为主,难免有这种感觉。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百度词条里说到: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产品自主研发的互联网公司。所以手机只是它诸多领域的一部分,但就只讨论这一部分的成功的话,我想也是业界的一个神话了,这就体现出了小米的强大,它善于把事情做到极致!
我们先从这先入为主的手机业务说起吧。小米发售手机是从2011年的12月开始的,第一款就是小米手机1,5分钟30万台售罄,创造了一个神话。在接着发售的各款手机中,都是在短时间内被抢购一空。尤其是在今年的双11期间,小米在天猫平台上销售手机116万台,销售额15.6亿元,约占天猫当天总额的3%,成功卫冕单店第一。这一个个销售神话,奠定了小米在手机行业的黑马地位。那么,是什么使得广大消费者如此热衷小米呢?我们来做一个分析。首先,小米开始做手机是2011年,那个时候的智能机全球市场,以三星和苹果为代表,都主打的是高端市场,产品动辄几千块,而在高性价比这方面却没人下功夫,小米在那个恰当的时机里,很准确的把握住了商机,它主打的是高性价比!我相信很多米粉都是冲着它的这个优点去的:既有三星和苹果般的高逼格体验,又只需要它们几分之一的价钱,为什么不心动?像到后来的小米2,小米2S,那么高的配置,价格只有1499¥,1799¥,小米真的是业界良心!在小米之前,我相信很多企业对于这个定价,这种配置,只有两个字的评价:疯了。然而小米做到了,而且很优秀,它把这一策略发挥到了极致,也正应验了它们的理念:&为发烧而生&。
上面讲的是小米手机获得成功的第一个因素,就是时机,2011年那个时间的机遇,那个可遇不可求的时机。小米手机获得巨大成功的第二个因素,我觉得应该是它的MIUI,这个是小米手机的另一个亮点。早在小米手机之前,MIUI就已经经过公测,并有了很大一部分用户,对于各位Andriod刷机爱好者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这个也是小米手机受青睐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MIUI并不仅仅是一个深度定制的系统,它也是小米在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圈时迈出的第一步。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拥有自己的生态圈非常重要。我查了一下,苹果有IOS+APP store+Iphone and Ipad这样的系统加资源加终端的完美生态系统,而谷歌有Android+NEXUS+Google PLAY的半完美生态系统,作为小米,它虽然没时间再去做出自己的系统,但是它在Android的基础上构建,也非常成功。MIUI是基于小米云服务的,加上小米应用商店和它的硬件设施,在国内也是一家独大的龙头老大地位。这个生态圈后来也加上了米聊和小米社区,可以说是非常完美了。虽然米聊现在不行了,完全败给了微信,但是刚出的那会儿用户量也是非常庞大的。现在的小米生态圈在小米社区的巨大影响下已发展的日益壮大。这是作为互联网公司的小米成功的一大因素。
还有要说的就是小米的营销方式,我们不谈它饥饿营销这一套,小米开创了手机网销这一方法,因此,小米从来没有实体店的销售,除了三大电信巨头营业厅的销售之外,一家实体店都没有。我觉得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原因有二:第一,手机网销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费用,诸如实体店的店面费,装修费,人工费,库存费等等,我想小米的高性价比,网销也出了很大一部分力。第二,网销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方式。还有要提的就是小米的微博营销。2011年的时候微博营销正是火热的时候,所以小米手机的这个切入时间,选的真的不是一般的好,各种好处都让它给碰到了。
中国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前面讲过了天时地利,现在讲讲人和。作为天时的2011年那个黄金时间,你说只有雷军一个人有这个商业头脑和敏感吗?当然不是,但事实就是只有雷军做成功了,为什么?因为他是雷军。雷军是互联网行业老人,在这个行业里浸淫多年,积累了几位丰富的经验,而且他之前在金山等的业绩不俗,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当然,不是个人崇拜,我只是说雷军对于小米的成功非常重要,就跟乔布斯之于苹果一样吧大概。说说小米的核心团队,雷军自己说的,他在开始的前半年80%的时间在找人,最终找到7个牛人合伙,全是技术背景,平均年龄42岁,经验极为丰富,三个本地加五个海归,来自金山,谷歌,摩托,微软等。这么强大的一个技术团队,加上雷军本人,都是互联网行业的老手,你说,小米不成功,会吗?如果没有这个核心团队,我不在知道小米的MIUI能否做出来,不知道它的生态系统能不能搭建出来。
我们再来看看锤子等,你说他们的团队不够强大么?你说他们的营销不够么?都不是,那是什么原因使得小米如此成功?我觉得,除了团队问题,生态圈问题,营销模式问题之外,最重要的还是那个时机,那个可遇不可求的偶然时机。所以我说,小米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首先,我认为任何领域的成功都不是可以随便复制的,因此,我的观点就是,小米的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
纵观历史上每一场宏伟的战争,不管是真刀真枪的殖民战,还是不见硝烟的政治斗争,最后胜利的一方总是有着一个杰出的领导人物的,这个人或许会被人们铭记,永远存在于历史长河中。而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之战中,扮演着小米军阀的核心灵魂人物角色的就是小米的CEO,雷军。因此,但凡提到小米的成功,就不得不提到雷军了,我在网上也找了一些关于雷军的资料,认真的读了读,下面便我对雷军本人以及他如何带领小米走向成功的一点看法。
关于雷军这个人我不想过多谈论,毕竟个人有个人的看法,有的也是道听途说罢了,他肯定是有那些大多数成功人士所具有的素质的,比如坚持,谨慎什么的。我是想从客观的方面来谈谈的,前些日子我学到一句话,挺有感觉,叫&你以自己能做什么来评判和定位自己,而别人只以你做过什么来评判和定位你&。的确,很多人很喜欢高谈阔论,眼高手低,说只是自己不想做,如果自己想做的的话能做得多么多么牛逼,而真要他做什么时立刻捉襟见肘。这样的人大抵是不会有多大成就的。雷军不同,早在他带领小米走向成功功成名就之前,他就是在踏踏实实的做着一些事的。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做过软件,自己也是一个程序员,亲手写过许多代码,领导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团队,更有自己的代表作品,我想,这样他才能够在后来带领小米掌握大局,运筹帷幄。小米的操作系统本来就是一个规模很大的软件项目,而雷军深谙软件开发的运作规律,使得他能够更好的领导他的团队。
其次,雷军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实体销售,积累了大量的电子商务经验,使得小米能够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如鱼得水,因为众所周知,小米的销售技能是炉火纯青的。这与雷军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样一来,&他比制造业的人会做软件,比做软件的人会制造实物&,这是极大的优势。他也因此能成为那样一个核心人物。
当然了,领导的核心人物固然举足轻重,但若少了群众的力量,核心人物固然有再大的能量,少了实施,啥也干不了。因此,就少不了谈谈小米公司了。很多人都认为但凡一个成功的团体都得同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小米公司刚发展的时候,也正值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正蓬勃发展之际,毫无疑问,小米公司当时在行内是存在着极大的竞争的,但小米公司团队最终脱颖而出了,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最近又成功在美国上市了,这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记得当初小米的饥饿营销策略,我走到哪儿都能听人所起,当时也是非常火热的,有的人持高度赞同态度,认为小米的CEO雷军实在是太有才的,当然,另有一些人则嗤之以鼻,认为小米这种营销策略是铤而走险的,搞不好就会把自己弄死,实属不值。当然,最后小米的这个营销策略成功了,并最终为人所称道。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嘛。传奇人物自有他的传奇之处。当然了,最近小米已经从饥饿营销转向公开发售了。
然而,就小米的饥饿营销这个问题,或者说是这个说法,似乎还存在着争议。今天在网上就有看到关于小米饥饿营销策略话题的讨论,有人说其实小米根本就没采取过什么饥饿营销策略,只是因为当初小米的代工厂和供货商的瓶颈问题,甚至还算出当时小米出货量和时间概念能数据以佐证,而现在技术成熟了,代工厂和供货商的瓶颈问题不再存在,自然就提高出货量了,也就是公开发售了。我的观点是,成功都是有争议的,那都是相信成功可以绝对复制的人的想法,而我认为成功绝不是偶然,虽然我也相信有运气一说,但是当机遇来临的时候,只有当时的你已经经过了百般磨练,真正拥有勇气和实力来抓住那个机遇的时候,你才会成功。时间万物亦是如此。
我们现在也可以看到,自从小米的成功之后,涌现出大批的小米成功模式的誓死追随者,渴望通过依葫芦画瓢,来复制小米的成功,最后都殊途同归的引出了本文的主题,小米的成功不是可以复制的。
小米是一个团队,是团队就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小米在这方面似乎做得很好,所以最后还是要回到雷军身上来,不可否认,他还是有着很强的管理才能的,有句传的很多的雷军说过的一句话,&你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这个知乎上看到,有人针对这句话举了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某考研党,天天4点起床,背英语单词看政治上培训班,坚持锻炼,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十几个小时,而睡觉只有5个小时。这个就叫做战术上的勤奋。然后你问这个考研党,你为什么要考研啊,考上研之后打算做什么啊?然后考研学霸微微一笑,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考研,我妈让我考的,考上研之后我也不知道要干嘛,大概考博吧&。这个就叫做战略上的懒惰。战术上勤奋而战略上懒惰,我们说这个叫&优秀而无用&。战略上勤奋而战术上懒惰,我们说这个叫做&眼高而手低&。雷军教导他的员工们,我们既不能优秀而无用,更不能眼高而手低,学到一课的不止他的员工,还有千千万万的我们。同时我也学到,选择比勤奋重要,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重要。
作为手机老大哥CEO的乔布斯,虽然他人已过世,但是他的许多理念和经验还仍然为同行业的许多后辈所学习,乔布斯就曾经说过,&领袖和追随者的区别之处就在于创新&,我想小米无疑是能够真正很好的诠释这句话的,即使它当初的饥饿营销存在争议,为一些人所诟病,但无疑他是创新的,他是成功,他是领袖。现在有很多的手机厂商想要借鉴小米的成功模式,复制小米的成功,他们是追随者,很难再次成功。
没有人能得到所有人的肯定,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说实话,也没用这个必要。于是有人说了,即使小米成了手机产量的第一,他也要鄙视这种第一,并且认为雷军是一个廉价劳动力的工头,这是没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但是如果他们能够想想,为什么小米这家企业能够被这么多家手机商所追随,为什么能够让国产厂商一个个退出电商品牌,一个个退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其实。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对小米的miui和小米模式所知道的实在是太少了,试想,如果不是一个伟大的创新,为什么又会有这么多的人去追随。至少那已经证明了小米是成功的了。这就是领袖和追随者的区别。
所以,对于我们不了解的事物,还是少一些主观的负面的评论吧,至少你要试着去了解之后,才发表自己的客观的看法和观点。
至于所谓小米模式和互联网思维什么,我觉得虽然现在小米很成功了,但这些仍不好定义,至少等再等个三四年吧。
小米的成功可以复制吗?首先,小米是成功的吗?据市场研究机构ABI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小米已经成为全球第13大手机制造商,排在摩托罗拉移动的前面。小米单店销售额第一,是5.5亿;单店破亿速度第一;手机和影音电器类单店销售额第一;手机品牌关注度第一。小米的十万台手机,几分钟就能卖完&&这些数据无一不说明,小米的成功。那么,小米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团队,产品,服务,营销&&虽然个人并不喜欢小米手机,但实在是想给他们的各个方面点个大大的赞。
团队方面,选择最合适的人去做最合适的事。小米的8个合伙人&&雷军是董事长兼CEO,林斌是总裁,黎万强负责小米的营销,周光平负责小米的硬件,刘德负责小米手机的工业设计和供应链,洪锋负责MIUI,黄江吉负责米聊,王川负责小米盒子和多看。8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精英,分别掌管小米的各个部门,互不干涉。小米的团队管理扁平化,没有复杂的层级关系,员工可以专注于产品。
产品方面,极致,爆款,低价,快,且有一个很&好听&的定位&&&为发烧而生&。这个好听的定位我觉得在初期寻找优质的种子用户的时候非常的必要。
服务方面,人性化。小米非常贴近用户,有一个&全民客服&的理念,所有的工程师,包括雷军,每天都会花费时间在小米论坛看和处理用户的反馈,这甚至已经成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小米论坛每天新增12万个帖子,经过内容的筛选和分类,有实质内容的帖子大约有8000条,平均每天每个工程师要回复150个帖子。工程师的反馈在每一个帖子后面都会有一个状态&&已收录、正在解决、已解决、已验证,就相当于一个简版的Bug解决系统。用户可以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建议是哪个ID的工程师在解决,什么时候能解决,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此外,小米非常注意善待用户,经常给用户一些小恩小惠,讨消费者的欢心。小米初期没有打印发票,在后来给用户补寄发票的时候,送了用户一张贴膜,成本只有几毛钱的膜,让用户感觉很好。在4月份,小米给第一批30万用户送100元的产品,表示不忘老用户。而且在产品中,附了一封感谢信,感谢用户在小米不成熟的时候,忍受等待,支持小米。还有全国各地的小米之家等等,服务方面可谓非常的亲切人性化。
营销方面,今年黎万强的一本《参与感》,使我对小米路人转粉。在我读这本书之前,我只是个路人,对小米知之甚少,那时小米给我的印象就是两个字&&&屌丝&。读完这本书之后,让我了解到,原来小米这么玩过,原来还可以这么玩,那一瞬甚至达到了灵魂的契合,从此路人转传教(只针对小米的营销)。黎万强做MIUI的时候没花一分钱。&在MIUI早期,黎万强团队满世界泡论坛,找资深用户,几个人注册了上百个账户,天天在一些知名Andriod论坛里灌水发广告,被封号后换个号继续灌。好不容易拉来了1000人,从中选出100个作为超级用户,参与MIUI的设计、研发、反馈等。这100人也是MIUI操作系统的点火者,是小米粉丝文化的源头,也是其用户体验的特别方法论。纯靠口碑,第二个星期200人,第三个星期400人,第五个星期800人,一点点成长起来。后来,在日的小米米粉节上,小米特别发布了一部专门为感谢那100个铁杆粉丝的微电影,名字就叫做《100个梦想的赞助商》,把他们的名字一一投影到了大屏幕上,对他们表达了感谢。那一刻,他们中的很多人泪流满面。&小米的营销,就是事事皆营销。小米的爆款,抢购,米粉节&&最重要的是,我觉得它利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了手机这一传统行业。互联网思维一直被喷得很凶,且模糊不定。我的理解中,互联网思维,就是体验的无限优化。互联网时代相较于工业时代,最大的变化就是让&人&变得更重要吧? 小米也许深谙中国人的&屌丝情结&,充分尊重每一个用户的声音,说是粉丝文化,不如说是被充分满足的屌丝文化(本文中出现的&屌丝&,并无任何恶意)。
那么小米的成功可以复制吗?是不是我构建起一个足够优秀的团队,使用小米的团队管理方式,极致、专注、快的做产品,按照小米的营销模式,做媲美小米的口碑服务,我就能成功呢?恐怕不能肯定。只说其中一点,雷军曾说,台风来的时候,就是一只猪站在风口上,也能飞起来。那么,台风是否来了?你是否站在了风口?
我认为,每一例成功,其背后都有非常复杂的因果关系,天时地利人和等等均不可少。成功虽然不可复制,但有非常非常多值得后行者学习的地方。人们总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要多吸取失败的教训,失败的教训要比成功的经验要有用得多。但是我认为,失败就是失败了,并不是九十九次的失败可以积累出一个成功。成功更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成功无法复制,但是能让我们更靠近成功。
纵观近年来的国内手机市场,除了最热门的华为,苹果和三星外,还有一个相对来说性价比高,比较便宜,尤其是在前几年刚出产时很火的国产品牌--小米手机。经过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和图表后可以看出小米的销量不错,虽然不是最高的,但是近年来的走势很稳定,对于小米手机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用户对于其外观,性价比的评价比较好但对于其硬件方面的,容易死机,容易发烫,耗电量等方面有很多问题。由以上这些资料看来这并不是一个有太出众之处的品牌,那么小米手机为何如此成功?何以使其在现如今众多的智能手机品牌中成为佼佼者?这其中有许多因素,比如小米手机用互联网做手机的态度,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重视软件多于硬件的新方向,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在于两点:一是线上销售的营销方式,二是其良好的口碑的传播。这两方面,我觉得在各行各业的产品销售中,都可以适用,虽然不一定会成功,但对做企业来讲,普遍十分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
首先,说到小米手机的营销方式,不得不提一个很热门的词:饥饿营销。饥饿营销,运用于商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中,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以期达到调控、制造&假象&、以维护并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其原理就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达到加价的目的。表面上,饥饿营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个叫好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从而提高售价,赚取。而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调高价格,更是为了对品牌产生高额的,从而为品牌树立起高价值的形象。
日,小米手机正式开放网络预订,从5日13时到6日23:40两天内预订超30万台,小米网站随即立刻宣布停止预订并关闭了购买通道;日凌晨,小米手机开始面向普通消费者直接销售,每人限购两台。在开放购买3小时后,小米网站称12月在线销售的10万库存就全部&售罄;日下午,第二轮上线的10万台小米手机,在两个小时内被抢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无人机能飞多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